❶ 我們的語文教育要注重什麼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歷畢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彎絕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語文課程還應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學生思維發展等方面的影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埋爛姿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
❷ 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要注意哪些方面
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要注意哪些方面介紹如下:
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好廳轎實踐友肆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語文課程還應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學生思維發展等方面的影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伏兆。
❸ 淺談語文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幾個方面
一、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追求課堂的過程完美而忽略一些課堂教學小節的特殊作用,會影響到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每一個課堂小節都是一節小鏈條。成功的語文課猶如一圈完整的鏈條,恰是由許多課堂小節這些小鏈條組成的。例如,在教學《搭石》一課時,由於是校內公開課,我對課堂的全過程做了一個全面的安排,希望能向聽課的教師展現一個完美的教學過程。課堂伊始,復習第一課時已經學習過的十一個生字和詞語。在整體讀和指名讀的過程中,我發現還有個別學生不能准確把握一些生字的音、形、義,在詞語意思含義的理解中還有許多學生無法正確理解「卧薪嘗膽」一詞的內容與含義。盡管我也意識到學生對字、詞的認知欠缺有可能會影響到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但為了教學流程能順利進行,我只好暫時忽略「字、詞」復習這一小環節,進入課程的第二階段:課文內容的理解和中心的總結。按預先安排好的順序,接下來的課堂按學生朗讀課文―觀看圖片―總結分析各段段落大意―總結課文中心―課堂延伸這些順序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我隱約感覺到沒有解決學生在「字、詞」這一環節的問題,給後面的教學流程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學生不能流暢地朗讀完課文,無法全面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理解「清波漾漾」的實際含義。在課堂結束後的課堂評論會上,有些聽課教師指出了本節課中所存在的問題,我針對自己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由於刻意追求教學過程的完美而忽略一些教學小節的作用而影響了教學效果的教學行為進行了反思。通過反思,我認識到課堂教學小節往往決定一節課的成敗,還在於我們有沒有注重和把握好每一個課堂教學小環節。僅僅為了追求過程的完美,「課大枝粗」不計小節的語文課堂教學是不會取得良好或全面的教學效果的。
二、在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側重於語文知識的傳輸而忽視了語文教學的德育功效
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中明確規定了教育教學職責。在現行的小學語文教材中,每一篇課文都擁有相應的德育內容,整套教材所包含的德育成份,構成了一套完整的德育體系。在實際的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有許多教師並沒有清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中有關語文課堂德育的有關要求,從而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側重於語文知識的傳輸而忽視了課堂教學的德育職能。例如,在一次校內教研活動中,執教本校四年級語文的馬老師上了一節公開課,課題為《地震中的父與子》(五年級語文上冊)馬老師在執教本課的過程中,在課文的讀、劃、思、議以及對課文的寫作技能和表達方式等方面下足了功夫,教與學的情景生動、熱烈,學生在語文知識與技能方面的收獲都很多。
三、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發揮興趣激發在學習語文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人們常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按時完成教材所規定的教學任務,外加激趣的方法和手段的缺乏,造成個別教師忽略了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激趣操作,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處於被動學習的地位,直接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在這里,結合本人的語文教學實踐,向大家介紹幾種常用的激趣教學方法,以供大家參考。
1.情景激趣法
結合課文內容,利用各種教學媒體播放與課文內容有關的音樂、圖片、影像等內容,營造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情景,讓學生在情景的感觸下激發他們對課文的學習興趣。
2.故事引趣法
「講故事」是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常用而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手段。利用講故事來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是一種輕便快捷的選擇。例如,在教學古詩《楓橋夜泊》一文時,為了激發學生了解詩文的興趣,我特地給學生講述了作者張繼路過姑蘇、夜宿客船的故事。學生在聽取故事的過程中逐漸融入詩文的情景中,興趣被激發出來,在接下來的詩文朗誦和詩文理解教學環節,學生變得十分積極主動。
3.懸疑引趣法
設置疑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發學生的學習慾望,這也是一種常用的語文課堂教學的引導。
除了以上幾種方法外,小學語文激趣方法還有很多,教師應結合教材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最為恰當的激趣方法,讓學生帶著興趣去學習課文,為打造良好的小學語文課堂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應注意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
什麼是語文素養?用葉聖陶老先生的一句話來理解,就是:「國文教學的目標,在養成閱讀書籍的習慣,培養欣賞文學的能力,訓練寫作文字的技能。」我認為,就語文課標中的相關內容及其他研究而言,語文素養的內涵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可分為六個層次:這也是除了以上幾種問題之外,我們必須重視的一項語文教學目標。因而在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注意培養學生在這些方面的素質和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水平。
❹ 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注意些什麼問題
按照我們學校的「愉快課堂」倡議,倒是有幾點可供您借鑒的:禪襲
1、是否符合情景教學:小學生特扮襲搭別是中低年段的學生,因為思維及想像空間還處於發展階段,太抽象的導入他們理解起來會費力些,得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進行生動有趣的情景導入;
2.設疑提問是否合理:即設置的疑問、提問應遵循徐徐漸進,符合小孩思維邏輯的特點;
3、激勵探索:在教學期間,可以利用激勵的語言激發孩子的探索慾望,特別是中低年段的孩子更應該用鼓勵的語言,可以通過提示來激勵他們自己的探索;
4、教學活動是否合理;
5、語言是否風趣:小學生對於語言的感知能力很好,他們很喜歡說話幽默的老廳拿師,更喜歡面帶笑容經常鼓勵他們的老師;
6、鞏固拓展:這關繫到是否有學到知識
7、師生互動:因為學生的注意力沒有初中孩子那麼容易集中,而且集中時間不夠長,這時候就需要老師適當的給他們放鬆放鬆,做到有緊有松,他們學起來才會更加感興趣。
❺ 教學語文課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啊
一、聽課要求
1、課前准備好學慣用具。
2、預備鈴響後,在座位上靜等老師上課。
3、認真聽講,不講廢話,不做與語文學習無關的事(坐直,精神飽滿)。
4、積極發言,善於討論(先舉手後發言,不隨意插嘴,尊重老師、同學)。
5、認真記筆記(老師強調的重點內容,記在書本上)。
二、作業要求
1、先復習後作業。
2、讀清題目,認真答題。
3、書寫工整,字體適中,藍黑水筆或圓珠筆。
4、按時上交作業,不拖欠、 不抄襲、缺要補好。
5、及時訂正,要求用紅筆,並及時掌握鞏固。
教授語文課注意:
教學目標明確,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注意三維目標的具體落實,注意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語文課要有語文味。
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堂成功的課程的關鍵,如何有效引起學生的課堂的興趣,那取決於老師在授課過程中是否能夠調動起學生們的積極參與和思考,利用合理的課程安排更多互動性的話題,或者是學生咁興趣的,有趣的話題,內容,融入課程的知識當中,活躍課堂的氣氛。
讓學生自主參與到教學的環節中,一方面吸取知識,而另一方面培養對語文的興趣。
❻ 低年級語文教學應注重些什麼
01
一、識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
1.低年級識字教學重點在學會識字方法,培養識字能力。
2.低年級識字教學主要是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進行的,生字往往
以詞語的形式出現的,學生有了一定的識字能力,字形、字音不再是教學重點,而字(詞)義教學凸顯為教學的重點,這時的識字教學就和詞語教學基本同步了。因此,詞語教學就成為貫穿整個小學階段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
02
二、低年級詞語教學的任務
1.理解詞義。
2.掌握理解詞語的方法。
3.感悟詞語運用的准確。
4.學過的詞語大部分會運用。
詞語教學的最終目標應該是會運用。
03
三、低年級朗讀指導
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重視朗讀是我國傳統的語文教學寶貴經驗。朱熹「凡讀書需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強牽暗記,只是要多誦讀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
朗讀的意義:
1.有助於語言的吸收和積累,提高口頭或書面表達能力。
2.能有效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朗讀要求不停歇地讀一段或一篇文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訓練其注意的廣度及注意力的分配,衡量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3.朗讀可以使學生發音吐字清晰、正確,做到不丟讀、倒讀和誤讀文字,可以糾正學生的一些語病,養成規范的語言習慣。
4.有感情的朗讀,能使學生領會作品的思想內容並受到感染和教育,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也能得到發展。
04
四、低年級說話能力培養
低年級兒童正處於語言發展的關鍵期。評價低年級語文教學的指標有二:一是識字,二是兒童語言發展。
發展低年級兒童語言能力,最好的方法是結合課文教學設計各種形式的表達練習。
1.復述課文。
2.創設情境說話。即利用課文生成合適的情境,讓學生說話。這是小學閱讀教學中最常用的說話訓練方式。
3.運用規定的詞語描繪情境。
4. 基於課文內容的想像說話。
❼ 語文教學應注意哪些問題
1.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的關系。
2.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的關系。
3.知識、能力、情感的關系。情感是文章的主旨。
4.課內與課外的關系。
5.提高教師水平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關系
注意這幾項的關系。
❽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從接觸到一年級開始,我一直覺得一年級的重點不在於掌握多少知識,而是應該盡快促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為終生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良好學習習慣包括的內容很多,針對一年級學生而言,家長應著重幫助孩子培養以下幾個方面:
一、聽的習慣。當前我國課堂教學方式,普遍以教師講授為主。尤其是小學教育,教師講得多,而且非常具體、細致。這就要求一年級新生首先要過「聽力關」。可以說,學生學習過程的中心環節就是聽課。如果上課走神,不專心聽講,後果可想而知。因此,家長一定要對孩子進行「聽課」教育,使其充分認識「聽課」的重要性,培養認真聽講的好習慣。
二、講的習慣。由於部分家長和老師不重視幼兒「講話」能力的開發,很多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低下,不能完整、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思想。長期下去,可能會導致孩子心理失衡,造成一定的心理封閉。我國教育學家段力佩早在50年代就提倡學生「讀讀、議議、練練」,最後落實到「講講」上的「八字教學法」。家長應該注重孩子「講話」能力的培養。在家時應該為孩子多創造一些說話的機會,不僅鼓勵孩子多說話,多表達,最好制定出專門和孩子交流的固定而具體的時間。千萬不能拒絕孩子,尤其是孩子想和你說話的時候,不管大人多忙,都要停下手頭的工作,認真聽孩子說。這也是鼓勵孩子「講」的積極、有效的措施之一。
三、看的習慣。這里我所強調的「看」,主要是指「看書」。現在的孩子看電視時間過多,必須加以限制;同時,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書本上來。家長要引導孩子自己看書,除了對課本進行正常的預習、復習外,還要擴大孩子的閱讀面。這些我們開學一直在做,家長也能給孩子選擇一些適合孩子年齡、心理特點的圖文並茂的讀物,比如童話故事、科學畫報等。在學校里我看到了,這樣能提高孩子閱讀能力、理解能力的同時,間接地培養學習興趣。
四、做的習慣。盡管現在各學校都在努力減輕中小學生的學業負擔,但適度的作業是必須的。通過作業,可以及時了解、檢查自己的學習效果,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形成一定的技能和技巧。因此,家長要讓孩子嚴格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不能養成一邊寫作業一邊看電視、聽音樂或者吃東西的壞毛病。作業要干凈整潔,字跡要清晰工整。孩子作業出現錯誤是正常的,家長切忌不要替孩子檢查,而是引導孩子自查,及時發現錯誤並及時改正。
當然,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孩子長期不懈的努力,需要家長耐心的配合、有意識的訓練和強化。一旦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就會發現,孩子學習是件很輕松的事情。
❾ 學語文要注意哪些要點
學語文需要注意這些地方。
1、習慣好。即具有各種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習慣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語文教學,必須重視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無論是人格上的,學習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視,努力從多方面去積極引導,從點點滴滴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去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尤其要指出的是,培養習慣,正面引導固然重要,但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習慣養成教育,有時還必須帶有強制性。這樣一說,好象同」以人為本「的理念相悖。其實則不然。筆者認為,真正的」以人為本「,並不完全是課堂上的熱熱鬧鬧,一味的順從和遷就學生,必要時,還需要有教師意志的左右。因為,我們要為孩子的未來著想。那,才是」以人為本「最本質的含義。
對於學生來說,以下八個方面的習慣首當其沖:一、主動學習,刻苦學習的習慣;二、細心認真、一絲不苟的習慣。三、勤於動手、動筆、動腦的習慣;四、大膽、大方、大聲說話,說普通話習慣;五、愛惜書本文具的習慣;六、好問的習慣;七、在合作學習中積極參與的習慣;八、規范、整潔寫字的習慣。
培養習慣,要悉心引導,嚴格要求,點點滴滴到位。舉例來說,培養學生的寫字習慣,要讓學生寫一筆好字,就必須要求有一定速度,必須規范、整潔地寫字。必須經常主動習字。習慣是具有遷移性的。還是以寫字習慣培養為例來說,在歷時數年的」土家族聚居區農村學生語文學習習慣養成教育實驗「中,筆者發現,良好的寫字習慣就具有極強的遷移性。學生把規范整潔地、有一定速度地寫字的良好習慣養成了,其他習慣:如愛惜書本文具,學習細心認真,一絲不苟,學習講效率,講質量、求速度等等也跟著上來了。
2、熱情高。即具有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學習語言文字的激情。筆者認為,某種意義上說,語文是一種活態的,有生命的現象。更贊同一種觀點,語文課堂要成為生命成長的課堂。因此,離開了學生的感情——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感情,語文課是無法上的,至少是無法上好的。尤其在學習語文過程中,需要學生的真情和激情的投入,這樣才有利於語文課程目標三個維度的落實。也就是說。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必須進入「角色」,我們常說的:不動感情不讀書;拒絕偽讀等等,其實就是講的這個道理。這方面,需要引導,需要熏陶,需要結合習慣養成教育來培養。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讓孩子同語言文字傷了感情。這一點並非危言聳聽,這種可能隨時都可能發生,如:學生對教師教學方法的反感;機械重復的抄寫;教師對學困生的歧視等等,都可能導致這種後果。很好理解,試想,如果學生看了課表,某節課是語文,眉頭都是皺的,語文課還怎麼上?我在長期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體會到,學生對語文的情,來自於趣,要讓學生對語言文字有興趣,對美好生活充滿熱愛和嚮往。一旦學生對語文學習有了濃厚的興趣,感情自然也就產生了。並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求知慾有了,主動性強了,對老師的嚴格要求也能充分理解,並按老師的要求去做。教學效果自然好。最關鍵的一點,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愛,對語文學習的激情,都來源於教師對學生的愛。有種提法,筆者很贊成:用讓大愛溫暖課堂!
3、會讀書,即具有各種基本的讀書技能。一、學生要會朗讀,要動情地讀書;二、學生要會默讀,要能做到默讀中注意力集中,不動指、不動唇、不回視,抓住主要內容等;三、學生要學會快速讀和略讀、瀏覽。四、學生要學會在讀中思考、質疑、解疑,學會在讀中圈點、批畫。會讀書,自然最首要的就是要求掌握一定數量的字詞。還有課外閱讀量的達到。(課外閱讀量,課程標准有個「不少於」的界定。應當說,這只是個保底的要求。)這些,就應當說是個死任務了。當然,不同年段有不同的要求。
從更廣的視覺看,會讀書,說到底是會學習。即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訓練方法。學生要經歷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才可能學好語文。新課程不再提語言文字訓練,但訓練肯定還是要的。是必需的。語文實踐活動,總得以訓來年為基礎。某種意義說,實踐何嘗又不是一種訓練?因此,要從聽、說、讀、寫;從字詞句段篇的學習上,從合作學習上,從收集資料,處理信息上,通過指導,讓學生習得一些好的學習方法,並主動去運用,形成習慣,學生將受益無窮,有的將是終身受益。
尤其是要在讀書中,逐步使學生形成較敏銳的語感。即基本的感悟語言的能力。學生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語感,才可能學好語文,同時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語感的培養,當然首先靠讀,但教師的引導,進行一些有意思的訓練也是必要的。筆者在平時,常用講幽默、笑話、俏皮話等方式來培養學生的語感,來觀察學生的感悟語言的能力。我覺得這是一種很好的語感訓練方式。誠然,光靠這種方法來訓練,遠遠不夠。還要採用其他多種多樣的方法,如讀議古詩和課文的重點段落,引導學生抓關鍵詞展開聯想,想像等,總之,要多方式、多層次。
❿ 語文教學應注意哪些問題
在語文教學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我認為該處理好以下關系:
1.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的關系。
思想道德素質是管方向的。語文教學無論什麼時候都要自覺地擔起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責任。這是振興中華的需要,也是語文教學應有之義,此其一。第二,對語文教學中的思想教育內容要理解得寬泛一些。凡是有利於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有助於學生學習怎樣做人的,且教學內容中本身具有的思想教育因素,都是語文學科的思想教育內容,包括思想政治方面的,道德品質方面的,科學思想方法的,審美的及其他人文方面的。第三,也是關鍵的一點,是怎樣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思想教育。這就要發揮語文教學的優勢,體現語文學科的特點。譬如,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再如,教師要善於創設情境,使學生迅速進入課文規定的情境,入境進而入情,在情感上與作者產生共鳴,與作者同喜同悲,同愛同憎,甚至能收到震撼心靈、影響一生的教育效果。其間,文與道的關系是,從語言文字入手,在理解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有所感悟,情感受到陶冶,思想得到升華;而思想、情感的升華,又促進了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實現語文能力和思想、情感的共同提高。
2.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的關系。
首要的一點是教師要從思想上十分明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只有確立了這樣的學生觀,教師才有可能在教學中還學生主人的地位,才有可能把學生的自主學習落到實處。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導師,在教學過程中起指導、引導、誘導、輔導的作用。學生的自主學習是基礎,是前提,沒有「學」無所謂「教」。反之,強調學生的「學」,不是說教師的「教」可有可無。在語文教學特別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的指導不得力,學生的活動就帶有很大的隨意性,真正意義上的「學習的主人」難以實現。在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教」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學生喜愛語文學科並保持學習的熱情;指導學習語文的方法,培養正確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中主動獲取知識,形成能力。特別需要強調的是,教學要面向全體,即每個有差異的個體,努力開發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使每個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不斷得到發展與提高。最終達到「用不著教」,能採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有獨立見解,有自學能力。
3.知識、能力、情感的關系。情感是文章的主旨。
「披文入情」,充盈著豐富的情感生活,是語文教學的個性與靈魂。語文教學要克服「重分析、輕感悟」的弊端,反其道而行之,突出情感,加強知識、能力、情感之間的聯系,通過加強默讀、自讀自悟和加強朗讀、培養語感,把理解語言和體會思想感情結合起來,使學生憑借准確、鮮明、生動的語言,體會到豐富的思想感情,並在感悟語言的基礎上,學習積累和運用語言,從整體上提高語文素養。
4.課內與課外的關系。
目前的語文教學,課本內與課本外、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分別隔著一道高牆。今後的語文教學,不僅要加強語文課內與課外的聯系,而且要加強校內外的溝通,學科間的融合,變封閉為開放,使語文教學成為一泓活水。在教學內容上,不唯書,現實生活中適合的語文教育皆可用。在教學形式、渠道上,一切有利於學生形成語文能力、發展創造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