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中語文如何突破教學重難點
一堂課重難點明確了,突破也就有了方向, 方法 也就會應運而生,圍繞重難點在教學環節中設計好突破的策略,才會讓學生學得懂,弄得明白。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高中語文如何突破教學重難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高中語文如何突破教學重難點
一、直奔重點,輻射全文,整體升華。
直奔重點,輻射全文這樣教學設計的有效性,主要是使學生有了讀書、思維的自由和空間,便於長文短教,中心突出。在學生初讀課文,了解大意以後,就要引導學生直奔重點,明確主旨,牽一發而動全身,由整體感知出發,再聯繫上下文讀書。培養學生養成讀書時善於抓住重點詞句的良好習慣,掌握閱讀方法。
《倔強的小紅軍》這篇課文記敘了陳賡同志回憶的一件往事: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過草地時,一位掉隊的小紅軍倔強地拒絕陳賡同志的幫助,最後犧牲的 故事 。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通過理解小紅軍和陳賡的動作、神情、語言的描寫,了解小紅軍和陳賡的品質及其情感。教學時,我在學生從整體上了解了課文內容,並質疑問難以後,引導學生由「從哪裡可以看出小紅軍倔強?小紅軍為何如此倔強?」這兩個問題出發,輻射全文,聯繫上下文去讀書,去品味,成功地變填鴨式、灌輸式、注入式為啟發式、探究式、發現式的有效的教學設計。
二、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高效解決重難點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語文教學需要更更豐富的學習資源。在傳統的的教學中,教師往往通過口授來反復 說明文 章的重難點,但常常事倍功半。而多媒體課件比語言更有說明力和真切感,它能將事物很形象地表現出來。因此,運用恰當就可以輕而易舉地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
《倔強的小紅軍》這篇課文所講述的故事發生在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時期,距離學生的現實生活比較遙遠,學生缺乏直觀感受。於是,我通過多媒體出示長征相關的資料,播放紅軍過草地的視頻,讓學生通過真切的畫面感受長征的艱險和革命英雄的頑強毅力、崇高人格,奠定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認知、情感的基礎。
2高中語文教學重難點突破方法
一、認真鑽研教材,吃透教材,抓准教材的重難點。小學語文大綱指出:小學語文教學,要使學生不僅長知識,還要長智慧,培養學生肯於思考問題,善於思考問題.做為一位語文教師,要明確這一目的,把我們的主要精力,放在發展學生智力上,著眼於培養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學會自己走路,首先自己要識途.我感到,要把語文之路探清認明,的辦法就是深鑽教材,抓住各章節的重點和難點,備課時既能根據知識的特點,又能根據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精心設計,精心安排,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認真鑽研教材,吃透教材,就為教學時突破重點和難點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二、發揮優勢突破重難點課堂教學要完成認知目標,就需要解決好「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這兩個常規問題,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方法有多種,如,語言敘述、掛圖展示、動手操作、板書解析、講練結合等.然而,當信息技術與之進行了有機的整合,便會使常規的課堂教學如魚得水,過去老師口諾懸河的解說,手舞足蹈的比劃,表格掛圖的機械呈現等手段立刻相形見絀.比如,語文第一冊識字教學中有很多字理的演變過程,如果單純地用書中插圖讓學生感受這種些字的變化過程,形式單一,孩子們的直觀感性也不強,印象自然不會深刻,在「子」,「雲「等生字的學習中利用信息技術,形象直觀地演示這些字的演化過程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上有著別的手段無法實現的優勢.
3怎樣在語文教學中突破重點和難點
1 一課一難點,重難點能否突破,即在於重難點的確立
一堂課重難點明確了,突破也就有了方向,方法也就會應運而生,圍繞重難點在教學環節中設計好突破的策略,才會讓學生學得懂,弄得明白。文言文中的字詞積累、課文內容的把握、有感情地熟讀課文並背誦、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等,並能細心品味寫景妙句、了解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積累文言知識就是文言文的重難點。這個難點確立好了,那麼在教學時方向就很明確。
2 注意教學中重點、難點的充分性與延展性
充分性是對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作必要的充分適度的展開與延伸,但絕不僅僅是對教材內容的簡單的同義反復,教學中既要教師發揮其主導作用,又要學生發揮主動性,並把兩者結合起來。教師發揮主導作用,是指教學的方向、內容、方法和組織都要由教師來設計和決定;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自學,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要向學生直接傳授知識,施行言傳身教;學生主動積極性的發揮也要依靠教師引導,教師要對教學
4如何在語文教學中突破重點和難點
1 課堂深刻性:即一課一得
課堂深刻性是教師和學生共同作用的結果。教師精心備課,用心上課,扮演好課堂的主導角色,學生學習積極主動,自主、合作、探究,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這樣的課堂豈能不深刻?
然而,語文課堂是否深刻,不能簡單的以完成了多少教學任務,解決了多少問題或是學生的活躍度、參與面來衡量。語文的人文性決定了它不像非文字學科那樣,用單位時間內知識點掌握的多和少來判斷教學效果。語文偏於感性,更注重讀和悟。可以說,語文課堂深刻性就是能調動學生感性思維的課堂,就是能激起學生情感共鳴的課堂。
因此,語文課堂應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和感悟空間!教師應多方式、多途徑,創設多種情境來激發學生的情感。在課堂教學中,我認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師不能對每一篇課文平均用力,也不能每篇 文章 面面俱到地進行引導和分析。應有選擇、有側重點地進行教學。應充分挖掘每篇文章的新穎和獨特之處,攻其一點,以點帶面。把本屬於學生的時間還給他們,放手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和感悟! 教學實效就是體現在對教學過程中所涉列的重點與難點知識的解決和突破上,一節課應該讓學生有一得,且有深刻的一得即可,否則100%的課堂內容只能吸收20%,那麼不如讓學生深刻地得到20%的內容就是很好了。課堂教學的容量過大,一則讓學生無妨全部的吸收消化,二則老師突破重難點也就不徹底,不深刻,最終也會導致課堂虛而不實,向45分鍾要質量也就只能是一句空話空 口號 ,課堂教學的時效性就很難得到真正的落實。
2 注意教學內容設計的整體性
學生掌握的 語文知識 結構越是帶有規律性,就越有利於語文能力的發展;經過學生主觀努力和思維積極加工而獲得的語文知識越多,就越有利於語文能力的發展。教師要十分重視講讀課文教學的整體性,在教學中滲透學法指導,培養自學能力,使學生掌握重點訓練項目的 學習方法 ,提高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教學內容設計的整體性,不僅僅局限於某個教學環節,從各個方面突破重難點,教材內容即是一個整體,又是一個系統。重點問題是這一系統的主體部分,就要處理好教材的整體性,系統性和突出重點的關系,在本文教學的第一課時就確立了,即重難點就是「積累詞彙,認識文言知識」,那麼文章的知識性就比較的全面,字詞之中就有文言知識的積累,但是我的授課之中,如「或」的釋義,古義:有的;今義:或者。其他的知識簡單的涉列,面對如此龐大的文言常識,明顯的突破重點的力量不足。
B. 高中語文教學方法大全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其可以有效地幫助和引導學生學習,對學生順利地進行學習起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高中語文 教學 方法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高中語文教學方法
一、正確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1.教師的主導作用的發揮應把握好「度」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其可以有效地幫助和引導學生學習,對學生順利地進行學習起至關重要的作用。
針對初高中語文銜接問題,我認為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得有些「過」。其表現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把重難點知識講解明白呈現給學生,甚者,有的教師充分設計各種題型及相應的方案一起交給學生,並要求學生死記硬背之,以直接應付考試。
教師這種「越俎代庖」的主導作用,善良地扼殺了學生思考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泯滅了學生思維的火花,起到了事與願違的效果。好似家長對孩子的溺愛,不但沒有得到想像中的結果,反而更糟。教師的這種過度的主導作用,導致學生學習上對教師過分依賴,形成思考的懶惰性,甚至不會思考。在出現換教師或換教學方法後,學生不適應而茫然不知所措,影響了 語文學習 的可持續進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導作用的發揮要注意度,應以不防礙和代替學生的思考,並能充分激發學生的思考為度。
2.初中語文教師應對高中 語文教材 的教學方法有所了解,以便教學中具備一定的前瞻性。
高一學生和初三學生實質上是一個年齡段的孩子,都處於 邏輯思維 能力尚未完全形成時期。但是初、高中語文在教材和教學方法上確實是各有其特點,有明顯的差異。這種差異也是導致初高中語文教學銜接不好的一個客觀原因。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對高中語文教材和教學方法有所了解。在實踐教學中,要結合初中教學實際,適當做一些鋪墊。教師這種主導作用的發揮,可以起到鋪墊作用和預防作用,克服學生的一些不適應,有利於初高中語文良好的銜接。
2高中語文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以審美的意識形態去解讀文學文本
文學是一種審美的意識形態,文學作品的美具有飄忽、朦朧的特點,她決定了解讀、審美體驗和意義闡釋的不確定性。教師只有用直覺領悟和心理體驗的藝術 思維方式 才能進入藝術,也只有用空靈蘊藉的語言才能傳達作品的審美蘊涵。由於文學作品的藝術美是不能用純粹客觀的詞語來描繪的,教師就往往要通過模糊的具有詩意的彈性語言進行富於情趣的美感描述,激起學生自己去欣賞玩味的興趣。在這個意義上,教師只是藝術王國的一個「導游」,文學的美景主要靠學生自己去領略。教師採用形象比喻和意境描述的方法,就能夠有效地傳達教師意識和作家意識相遇、相認、相融合時的初始 經驗 ,同時也容易誘發學生的想像,對文本的審美韻味產生創造性的理解。
二、教學目標意識要加強,克服盲目性和隨意性
教師要加強理論學習,用先進的科學的 教育 觀來指導教學實踐,使目標教學意識在自己的頭腦中真正紮下根,並化為切切實實的教學行為。同時要認真閱讀新課程標准和教材,把握三維目標之間的關系,避免盲目整合,造成目標含糊,應遵循「一課一得」的原則,課堂設計不要放得太飽滿,不要處處追求最佳,努力尋找教學突破口,突出一個亮點就可以了。這樣教學目標的實施才會切實可行。
3初高中語文教學的方法
一、注重採用先進的教學手段
要實現初、高中語文教學的良好銜接,必須注重採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我校在這一方面進行了相關的教學試驗,並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經驗。語文課堂上充分利用多媒體、網路等現代化信息技術將初中語文課堂的容量加大,並有意識地將知識、學法「上掛」到高中階段,可使初中學生的某些語文能力在高中的「學前教育」中「提前」形成;同時,現代信息技術和語文學科的恰當整合,又促進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習慣的養成。這兩方面的「貫穿」為學生的高中學習和終身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也在這個過程中成了必然。先進教學手段的運用,將有利於實現初高中語文的良好銜接。
二、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這就是要求教師的教學過程要實現知識與能力的並重,改變只重知識傳授而忽視能力培養的片面做法。教師不但要授學生以「魚」,更要授之以「漁」,即教師在注重基礎知識傳授和講解的基礎上,要能讓學生逐漸理解語文學習的規律,逐步形成正確的語文學習的能力和方法。初高中語文教學銜接錯位的一個內在主要原因,是學生沒有掌握語文學習的正確方法。學生由得「魚」而獲「漁」,必須是學習過程通過自主學習而逐漸悟得的。故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並實現其自主學習。
4初高中語文的教學方法
一、適當合理靈活的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
首先,教師的思維不能被固定的課堂程序所束縛,應充分認識到語文課堂教學不是一個封閉系統,也不應當拘泥於預先設定的固定不變的程式。多媒體教學並非每一篇教材都適用。要針對不同教材的特點靈活處理、靈活運用。其次,還應充分認識到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僅作為輔助教學手段而存在,它並非是語文教學中一道必不可少的大餐。教師要把關注的焦點真正放在學生身上,想想學生在做什麼,需要什麼,依據他們的學習情況,靈活安排每一個環節,而不是機械地執行課前的課程設計。同時課堂上輔以必要的板書和巧妙串聯各環節之間的過渡語,就會讓課堂流程變得生動而不僵硬,從而增強師生間的情感互動。
二、教師要從理論上全面理解「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內涵。
新課程強調要重視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這些能力都是在認識的基礎上生成的,它必須是學生在充分接觸文本的基礎上帶著自己的思考而產生探究慾望的。
高中語文教學方法有哪些相關 文章 :
1. 中學語文教學方法有哪些
2. 高中語文的有效教學方法
3. 2020高中語文學習方法有哪些
4. 高中語文的提問技巧有哪些
5. 高中語文的學習方法和技巧總結
6. 高二語文教學教案與方法
7. 高二語文教學方法指導與七步學習法
8. 高中語文課型講授技巧有哪些
9. 部編版高中語文有哪些變化?學習方法有哪些?
10. 高中語文提問技巧有哪些
C. 高中語文怎麼教學
近年來,語文教改異常活躍, 教學 方法 探索尤為熱烈,眾多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各種優質課、觀摩課層出不窮,所有的這一切,似乎給當前的語文教學帶來了勃勃生機和活力。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高中語文教學方法技巧,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高中語文教學方法技巧
腳踏實地,理性設置課堂
在新課改的指引下,近年來,語文教改異常活躍,教學方法探索尤為熱烈,眾多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各種優質課、觀摩課層出不窮,所有的這一切,似乎給當前的語文教學帶來了勃勃生機和活力。在一些優質課、觀摩課上,很熱鬧,很煽情,學生也很主動,學生的主體地位似乎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實現。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回答出一個個問題,課堂氣氛活躍。但教師所講的絕大部分內容,所提出的絕大部分問題,都是 語文教材 的編者或是某些「權威人士」以及教參上的觀點,教師把這些觀點拿來設計成幾個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上思考、討論以得到那些現成的觀點。有時,學生回答不出教師預定的答案,教師就不厭其煩地啟發、誘導,直到學生回答出那個既定的答案為止。而在這其中,教師沒有提出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也不敢在課堂上大膽陳述自己的觀點,一切按既定的問題和答案進行,缺乏自身對教材的理性思考,這些教學與其說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倒不如說是給教師提供了一個作秀的舞台。這樣的教學無論對學生來說還是對語文學科本身,都是一種損害。因此,我們必須腳踏實地地開展語文教學,開展真正適合高中教學的、深挖教材的、傾向於理性思考的發現式語文探究課。
要善於發現學生的特長。
任何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長,關鍵在於教師是否發現了學生的特長。教師一旦發現學生的特長,千萬不要武斷地認為這些特長與學習無關,繼而想盡一切辦法壓制它。筆者覺得,這樣做的結果只能是適得其反,不但制止不了,反而會引發學生的逆反心理。現在有不少學生都是「電腦高手」,玩游戲、上網聊天是一流。這時候,教師可引導學生自己製作網頁,上網與同齡學生探討一些文學上有爭議的問題,既培養了他們的質疑能力,也培養了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
在演示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教學都是教師教,學生學,往往是教師「唱獨角戲」,很難調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感到厭煩,枯燥無味。要改變這種教學效果,最佳的方法是讓學生演示教學內容的情節,展示學生的風采。如在《皇帝的新裝》一文的教學中,筆者讓學生分別扮演皇帝、大臣、騙子等角色,上台依據課文內容當場表演一出話劇,一演完,學生馬上就能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點,並能適當分析人物形象。在語文教學中,只有教師善於把握「好」「樂」,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高中語文教學方法和技巧
鑽研教材,尋找教學的突破口
有的教師把啟發式教學單純地理解為採用提問的方式灌輸知識給學生,而學生只是機械地回答教師的提問,不發揮自己的能力去理解所學的知識。這主要是教師忽視了教材的鑽研、尋找教學的突破口這個重要環節。教師在備課時,除了要理解課文的內容和要求外,還要了解自己的學生,將教學任務轉化成若干知識點,並輔之以恰當、多樣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啟發學生思考,而不是單純地想幾個問題來提醒學生注意。例如 散文 《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的教學,要側重其特點和感情,通過聲情並茂的朗讀和教學,使學生理解 文章 的內涵。而在 議論文 的教學中,教師要針對中學生好動、愛爭辯的特點,設計一些爭論性的問題,在議論中把握文章的要求,體會文章蘊含的思想感情。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討論逐漸深入,最終形成了對文章的理解。在教學《失街亭》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街亭失守是馬稷之過嗎?問題一提出,學生們發表了不同的看法,課堂成了一場別開生面的 辯論 會。另外,教師還可採取情景 教育 的方式,讓學生通過想像,設想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地點、場合自己能做些什麼,會有什麼樣的感情,然後說出來或寫出來,再與課文相對照,體會文章的特點,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通過學生揣摩課文以後,教師提出一些相應的問題,使學生順利地理解和掌握課文中的難點、重點問題。
精心構思,設計恰當問題
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方法因其教學思想在不斷變化、豐富,啟發式教學也是如此。如:提問—回答是啟發式教學的常用方法。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文體、班級、年齡,設置恰當的問題和提問的方式。設計的問題應是具有提示性、隱蔽性、可創造性大的,而答案也不需要統一。所謂提示性,是教師的提問要切合教材的要求,具有可感、直觀的特點;問題的隱蔽性,是要讓學生通過閱讀、思考得出答案;問題的答案要具有可創造性,能啟迪創造思維,使學生能跳出教材,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發現新的視點。
3高中語文的教學方法
應考探究性閱讀
第三學年直接為高考服務,要求學生把已錘煉到手的探究性閱讀本領,針對高考閱讀題進行探究性閱讀訓練。高考閱讀試題的答案雖然是開放性的,但仍然有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受文章思想內容、作者觀點態度的限制。因此,必須要求學生依題意答題,並且 總結 出一套解題「程序」,尤其是對解題思路的總結尤為重要;且使其答題逐步趨於科學化、規范化。規范閱讀和規范答題可以說是高三學年的主要任務。當然,後兩學年也並不排除個性興趣閱讀,最好是能把兩者有機合理地結合在一起。
就探究性閱讀教學的課堂組織形式來說,它應該是合作探索型課堂模式。其基本流程可分四個步驟:(1)明確問題,確立閱讀目標。用有一定涵蓋性、綜合性的問題為閱讀定向,幫助學生確立閱讀目標;(2)自主探索,篩選目標信息。由學生自主獨立進行相關信息的採集、分析、綜合、提煉和重組;(3)切磋問難,提高閱讀效能。分小組討論、研究,教師加以啟發引導;(4)交流評價,反饋閱讀質量。由學生主體發言,其他同學補充、反駁、完善,教師評價。
在這種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提問會很多,師生問答不能是簡單的對錯判定,而應該是平等協商的討論;所以,學生正確的提問方式應該是:先陳述自己的觀點和理由,再詢問老師的看法並與之討論;如不同意教師的意見,要進一步質疑,再討論。
當然,這些程序和方法的實施對老師和學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里,教師不再是知識倉庫、權威和真理裁判官,而是學生學習的服務員、協助者和合作夥伴,並且應有很強的智慧駕馭能力、組織協理能力和開放、民主、寬容、合作、平等的教學心態。同時學生也應該主動積極,樂於探索;潛心研讀,獨立思考;質疑問難,互動合作;善於發現,注重總結。
4高中語文的教學方法
科學地給學生留作業,注重思維的培養
現在很多學生經常抱怨課下作業很多,做不完,甚至很厭惡老師留的作業,以至於出現很多抄襲作業的現象,這是很讓老師頭疼的事。課下作業是教學的重要一步,但是要學會科學地留作業,留有用的作業。不要一下子發好幾張卷子,讓學生做完後交上來,然後老師在課堂上講解,這樣的結果只會讓學生們反感,而且沒什麼教學效果。作業是鞏固知識的重要工具,這個環節做好了,可以很好地記憶課堂的知識。
教育是以人為本的,近年一直提倡的素質教育更是以學生身心的全面健康發展為根本目的。如今的高中語文教學,其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等在不斷創新過程中,除了廣大語文教師的積極探索和嘗試之外,教育管理機構也應當對教育體制予以高度完善,對教學機制進行創新,從而為語文的有效教學創造一個好的環境。
轉變教學思想,優化課堂教學
現在的語文教學課本只是課堂的一小部分,很多老師過分地強調課本,跟著課本走,沒有擴展其他課外的知識,一味地死板地講授課本上的文字知識,講台下也是一群眼睜睜看著老師的眼神,絲毫看不見學生有什麼興趣。高中課堂應該是充滿活力的,現在的學生都處於活力迸發向上的年齡,應該充分體現在課堂上。老師應該鼓勵學生發言,不管對與錯,都是可以激活課堂的,有時候學生發言引起的小笑話更可以很好地讓課堂不再死氣沉沉。語文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把課堂搬到課外,無疑會令絕大部分學生感興趣的,不要被「一切為了高考,高考就是一切」所束縛。人文教學,就是要以學生為本,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開發學生思維。
教學觀念進行轉變,提高認識,樹立新的教學理念
實施有效的課程教學之前,必須擁有好的教育理念。新舊課程體系對教育理念予以了傳承和創新。為了使新課程體系的有效實施能有所保障,教育的執行者就必須使自己對新課改的認知和執行的能力有所提高。為了實現高中語文課程的新目標,任課老師需要對自己的認識和觀念予以轉變和提高,對教育理念進行透徹了解,從而達到指導教學實踐的目的。
D. 如何教好語文統編教材
1
減輕使用統編教材帶來的壓力
統編教材改動比較大,老師們拿到新教材,看到許多課文是新的,體例和教法是新的,改革的力度大,擔心跟不上,用起來困難。這可以理解。
但也要看到,這套教材的「新」,並非以革命的姿態把以前的教材教法全部顛覆,它是「守正創新」,是在原有基礎上的變化革新,是那種大家經過努力就跟得上的「創新」。所以不必焦慮,要以積極而又正常的心態來使用教材。
特別是高中語文統編教材,改革的幅度大,推開使用的步子應當穩一點。不能指望新教材一用,教學就來個天翻地覆。使用新教材,採用新教法,這是時代要求,大家對語文教學都有這樣那樣的不滿嘛,要借新教材的使用去改進教學。
但也不必把以往的語文教學說得一無是處,那並不符合事實,別把語文老師弄得「灰頭土臉」。其實我們就是那樣一步步走過來的,要尊重歷史,有所繼承,有所揚棄,有所發展。
使用新教材,改革我們的語文教學,一定要立足於各自的學情,根據自己所在地區、學校或者班級的條件,在原有基礎上去逐步調整、改進與更新。新教材的使用能否讓我們的教學更上層樓,關鍵是教師,老師的思想和業務水平必須跟上,吃透教材,才能用好教材。而這需要時間,不可能靠幾次培訓就解決問題。
E. 對新課改下高中語文有效教學的幾點思考
一、營造課堂氛圍營造和諧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是高中語文實施成功教法的集中體現。不同課堂氛圍,有著不同韻味,使學生產生不同的學習心理,帶來的是不同的課堂效果。如注入式的滿堂灌,課堂節奏緩慢呆板、無起伏波瀾,課堂氣氛如死水一潭,教師滔滔不絕,學生昏昏欲睡;填鴨式的滿堂灌,課堂節奏呈無規律地急促跳躍,教師情急,學生心慌慌。這樣的課堂教學節奏與新課改的課堂節奏是背道而馳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運用科學的教學策略,注重運用親切的笑容、適度的幽默、鼓勵性語言、師生平等互動等方法營造良好氛圍,創設學生學習的良好情境。只有營造「民主、平等、尊重、理解、關注、賞識」的新型師生關系,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才能在和諧愉悅課堂氛圍實現高效率。二、創設教學情境語文課堂教學是一種集體行為,它強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多邊互動,變傳統的競爭和個人學習為合作學習,讓每一個學習者都受到課堂氣氛和群體情緒的影響。因而,創造教學的最佳情境,使學生興趣盎然,教師情緒高漲,就容易產生教學共鳴。
新課標下高中數學是從課程內容結構、課程目標到教育理念都與傳統高中數學課程很大的不同,對我國高中數學教學將產生深遠而重大的影響,對教師的數學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課標的實施中要實現數學課程改革的目標,一線的老師是起作關鍵的作用。在新課標下的高中數學老師要對高中數學新課程改革的精髓,對新一輪數學課程改革從理念、內容到實施,都要有深刻的理解與領悟。在一年多的新教材的教學中,在新課程教學理念逐漸的深入人心的氛圍之中,作為一線的老師在教學實施中困惑也隨之產生。
一、新課標下高中數學教學實施存在的問題
1、教材的問題。教材是按照教學大綱編寫的,是教師傳授知識的主要依據,是學生獲得知識掌握技能、技巧的主要源泉之一。北師大版新教材存在著以下問題:
(1)知識的順序編排不合理。近年來,中學數學教材作了一些刪減,並調整了一些內容的順序。例:未學解不等式,就學指數函式、對數函式,造成學函式的定義域、值域,集合的運算等等問題難以解決。
(2)知識的刪減不科學。新教材大量增加了現代數學的重要基礎知識,新教材不同與舊教材,最突出的部分是增加了「研究性課題」的學習。但是也存在著一定漏洞的問題。如:立體幾何常用幾何體的性質刪減後,學生對幾何體的交線在底面的交點在什麼地方都不知道,這是老教材沒有的事。
(3)與其它學科的協調沒有做好。我國設定高中數學課程的出發點,是為廣大的高中學生提供進一步的數學基礎,使之能適應現代化生活,為進一步學習做好准備。由於受西方數學等因素的影響,高中數學偏重於思維訓練價值,而忽視了數學的應用價值,同時也出現了與其他學科脫節,不協調等現象。例如:人教版高一下學期生物必修2中要用到概率計算問題,而數學卻把概率放到了高二上學期必修3當中。高一第一學期物理要學力學,會用到三角函式向量等知識,但數學卻把這部分內容放在必修4才學,造成學科之間知識脫節。
(4)教材內容與習題搭配有不合理之處。如人教版高一下學期生物必修2課本第28頁的B組題,第49頁的7題(個人所得稅問題)等難度過大。
(5)函式應用問題設定過難。我認為高中數學內容不應該只強調知識、內容等更要注重方法和過程,這樣才能開啟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數學價值觀。如高一上學期必修1課本第108頁的例2,解答繁長,計算量大,達不到使學生對不同增長的函式模型的體驗。
(6)很難做到使用現代資訊科技解決問題。由於學校條件的限制,學生不能使用計算機作函式的圖象。由於大多數學生沒有計算器,函式應用的教學中學生不能體會演演算法的思想,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2、初高中知識內容的銜接存在脫節現象。初中所學知識是高中知識的基礎,高中知識則是初中知識的擴充套件和延伸。如果初中知識和高中知識存在著知識的脫節的話,學習高中知識就會有一定的困難。根據一年多的新教材的教學,我發現北師大版高中數學存在著初高中知識內容的銜接存在脫節現象。主要表現在:
(1)部分應用知識要求降低。如:乘法公式只有兩個(即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沒有立方和立方差公式;在多項式相乘方面僅指一次式相乘,會影響到今後二項式定理及其相關內容的教學;因式分解的要求降低。初中只要求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而十字相乘法、分組分解法新課標不作要求,但高中要經常用到這兩種方法;反證法:課標只要求通過例項,體會反證法的含義,要求不高;但在高中遇到「至多」「最多」「至少」「唯一」等字詞的證明題,需要用反證法。例如選修1-1《常用邏輯用語》一章經常出現。
(2)知識銜接方面。例如:可化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無理方程、二元二次方程都已不作要求,會影響到今後學數列有關計算(往往用方程的思想解決問題);根式的運算明顯淡化,如不加強根式運算,以後求圓錐曲線標准方程會受到影響。初中沒有「軌跡」概念,高中講解析幾何時會講到,學生對有關求軌跡問題很困惑,有無從下手之感;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在初中新課標不要求。在高中教直線與圓錐曲線綜合應用時常常要用到,在涉及到函式圖象交點問題也常用到,這無疑是一個障礙;平行線線段成比例定理初中沒有,這樣在立體幾何的教學中,空間的線面平行等問題受到影響;空間直線、平面的位置關系初中沒有。因此,高中學立體幾何時會受影響。
(3)知識刪減問題。在新課標中,圓的垂徑定理、弦切角定理、相交弦定理、切割線定理被刪去了,在高中必修2的解析幾何中常常會用到;相切在作圖中的應用初中不作要求,在高中有相切問題;正多邊形的有關計算。
3、關於「小組學習」的困惑。《數學新課程標准》強調:「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學習形式是培養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學習的有效途徑」。合作交流的學習主要是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它能充分體現教學民主,能給予學生更多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相互交流的機會。
從我教學實踐中感悟到: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看似簡單易學,但稍有不慎就會使課堂氣氛得不到較好的調控,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很多時候「合作」都只是流於形式,盲目跟從,學生沒有得到真正發展。小組合作學習確實增加了學生參與的機會。但是常常是好學生機會更多,扮演著一種幫助的角色;困難學生成了聽眾,得不到獨立思考的機會而直接從好學生中獲得資訊,致使困難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獲益比在班級教學中的獲益還少,在小組活動中好學生發言的機會多,代表小組匯報的現象多;小組活動中出現的一些放任自流的現象,……等等這些問題,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思考。
4、課時嚴重不足。高中數學新課程改革啟動以後,教師普遍認為存在著課時嚴重不足的問題:教材越編越厚,習題越配越難,尤其是B、C組練習題。內容越上越多,感到教學如同追趕……。在教學中,經常出現一節課的教學任務完不成的現象,更談不上留有鞏固練習的時間。要用9周36課時(每周4課時)完成數學必修一個模組的教學任務,真是難上加難。每個學期要學完兩大本書,相當於過去學習一年的內容。
以北師大版高中數學必修1為例,初中的二次函式、指數冪的運演演算法則、對數概念及其運算等內容已經壓到高中,和傳統的高中數學內容相比,高中數學必修1還增加了函式與方程、函式建模及其應用等內容,造成了速度快、學得淺、負擔重、質量差的現象。如:「平面向量的數量積」,規定2課時,「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與體積」規定1課時等等,如此編排引起了課時的嚴重不足,如果勉強按規定時間講完,肯定不利於學生掌握,形成似懂非懂,「夾生飯」造成差生越來越多。
二、新課標下高中數學教學實施存在的問題成因
我校在實施高中數學過程中雖然老師進行了崗前培訓,學校也反復的組織大家學習,老師們也意識到新課改的重要性和史命感。但課程改革推行到今天,遭遇到了種種問題,這些問題的產生也有著其必然的原因,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教材編排問題。由於大多數教材編委基本上是大學教授,他們長時間脫離了一線教學,在編排課本時忽略了初高中知識的銜接問題,以及對各科知識的交叉等方面了解不是很深,同時內容上大多注重大中城市學生的素質發展,沒有考慮到邊遠山區孩子的實際受教育情況。綜合以上幾點原因,造成了高中新教材存在著部分瑕眥。
2、學生自身問題。首先大部分高一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不完善,對新知識缺乏必要的知識基礎,就會使新知識難於納入到原有的認知結構之中,無法理解新知識的實質性含義,自然而然形成了知識認知結構不完善;其次學生的思維能力達不到教學內容的要求,相當一部分學生只重視機械模仿練習,不重視探索、概括、推理、質疑、反思和總結,表現在解決一些模型化、形式化的問題,如應用題、定理證明、代數推理等能力題型,就缺乏符號化、數學化的能力,找不到解題的目標和策略。
3、教師自身問題。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部分教師沒有靈活的處理教材,又對教材理解不透,甚至出現了照本宣科的現象,這樣容易造成學生接受知識方面的困難。如面對初中知識「十字相乘法」講解問題,很多老師採取迴避的態度,實際上可以採用數字游戲教學方法。
三、解決問題的幾點建議
新課標下的高中數學分必修與選修兩大類,必修有5個模組,這些內容是每一個高中生都要學習的,無論是畢業後進入社會還是進入大學深造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礎。主要注重打好數學基礎,掌握基本能力。但內容的抽象性、理論性強,在能力要求方面遠高於義務教育階段的初中水平,這些都對老師們的理論和實踐水平提出了前所末有的挑戰,雖然筆者學淺,但在一年的新課改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一點心得,給大家幾點建議
1、依據課標要求,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使用教具。
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是國家對高中學生在數學領域的基本素質的要求,教材則是實現課程目標,實施教學的重要資源,它是依據課標而編寫的。在教學中,應以課標為主,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即用教材教而不是只教教材。數學教材中存在許多問題,教師應認真理解課標,對教材中不符合課標要求的題目要大膽地刪減;對課標要求的重點內容要作適量的補充;對教材中不符合學生實際的題目要作適當的改編。此外,還應全面了解必修與選修內容的聯絡,要把握教材的「度」,不應採取一步到位法,如函式性質的教學,要多次接觸,螺旋上升,實行分層教學。
2、根據實際情況,採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教學是師生之間的對話、溝通、合作、共建的交往活動。採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面對新課程,教師應改變舊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成為學生學習知識建構的指導者和促進者。在高中數學新課程的實施中,教師應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營造一個和諧的課堂氣氛,傾聽學生的回答並適度評價,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時間與空間,激發學生探求新知識的興趣。教師要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探究學習,領會數學思想方法,構建知識,訓練技能,獲得數學活動的經驗
同時,對於傳統的行之有效的教學經驗,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傳統的聽課理解、模仿記憶、練習作業等,仍然是當前高中數學學習的主要形式。可以對傳統的學習方式適當改造,指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鼓勵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積極思考,探索規律。這樣既解決了課時不足問題又解決了教材編排存在的漏洞問題。
3、適應新課標的要求,靈活運用資訊科技教學。
多媒體教學相對於傳統教學手段而言,直觀新穎,能有效利用情景演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發學生的潛能,使有意識的學習活動和無意識的學習活動相結合。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也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學生求知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在教學中,把抽象的數學概念作形象化處理,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尤為重要。如:北師大版高中數學必修5「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應用「例題解不等式(ⅹ-1)(ⅹ-2)(ⅹ-3)>0用數學軟體或圖形計算機作出函式y=(ⅹ-1)(ⅹ-2)(ⅹ-3)的影象,並追蹤影象上的點的座標,可以近似直觀看出不等式的解集。如果沒有採用這種解題方法,必須經過三步復雜的解題步驟才能完成,而且影象相當復雜。
「書越來越難教」,這是普遍基層老師的感慨。如何在新課標下運用新的理念,解決新課標下高中教學存在的問題,真正地達到新課標的要求還需我們不斷努力地摸索出新的教學方式,改變教學理念,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我們只有邊實踐邊反思邊改進,努力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才能找到更適合學生終身發展的教學方法。新課程向我們提出了新的挑戰,也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機遇,我們應該把握住這次機會,和學生共同進步。
新課改給每一個老師的教學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據新課改的要求,結合初中數學教學的實際,我對如何搞好初中數學教學,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進行了探索。
1、轉變教育教學理念
我們天天在上課,也經常去聽其他老師上課,可是我們看到的是兩種不同的課堂教學場景:一是教師信心百倍,講得生動精彩,學生學得津津有味,老師與學生都處於和諧輕松的氛圍之中;二則是教師講得口乾舌燥,學生學得死氣沉沉,毫無反應。所以,上好一節課,需要教師有正確的教育理念做引導。數學教育家米山國藏說過:「無論是對於科學工作者、技術人員,還是數學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就是數學的精神、思想和方法。而數學知識是第二位的。」這種見解非常正確,從素質教育的角度來說,數學教育中培養各種人才所需的共性的東西,既不是數學知識,也不是解題能力,而是數學觀念--「數學地」思考、處理問題的思想方法。因為一個人今後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哪怕他對現在所學的數學知識都忘得一干二凈,或者不再會解中學的數學習題,只要他形成了一定的數學觀念,他就會在自己的工作中自覺或不自覺地、或多或少地運用數學的思想和觀點思考問題。數學觀念就會永遠支配著他的思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說,作為教師,不能只給學生講解數學知識,而應該注重他們數學思想的形成。
2、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的運用,使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觀察數學圖形,自覺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教師教學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積極地學習文化知識,讓學生「會學「」樂學」。多媒體教學的使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1)多媒體教學使教師在課堂上比較省力,它具有直觀性、生動性、形象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激發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節省了教師板書的時間。(2)多媒體教學使課堂容量進一步增加,使學生在同樣的時間里學到了更多的知識。(3)多媒體教學生動形象的畫面使教學重點更加突出,教學難點有所簡化,學生理解起來更加得心應手,節省了教師反復講解的時間,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所以說,多媒體的運用在數學教學中功不可沒。
3、確立學生為主體的思想
3.1關心學生
心理學表明:差生的各種心理障礙、心理失蘅原因是多樣的,對初中生來講,主要是學生學習差,老師就不關心、疏遠,長此以往,學習越來越差,所以關心差生是轉化差生的前提,要使他們對學習產生興趣,教師不僅要關心和愛護差生,而且要信任和尊重他們,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積極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促進師生的感情交流。只有這樣,差生才能全身心的去學習,才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3.2成立課外興趣小組,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培養差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我並沒有放鬆對優秀生的培養,我引導學生成立了一個由班級數學成績較好的同學組成的數學課外興趣小組,小組的活動在課堂內容掌握好的基礎上,重點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在小組內建立了激勵和競爭機制,對在各種競賽活動中取得較好成績的同學以及對差生的幫助方面作出成績的同學給予表揚和鼓勵,把數學學習成績進步較快的學生及時吸收成為課外小組成員,並大力的表揚,這樣,使優秀生的學習成績進一步提高,同時也做好了後進生的轉化工作,通過以上措施,使全體同學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得到加強,從而確立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4、加強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4.1培養學生的毅力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克服的態度和毅力是不同的,實踐證明,在初中約有1/5的學生隨著知識拓寬和難度加深,而對數學產生了畏難情緒。教師除了對他們進行思想工作外,還應經常組織相關的學習經驗交流會,幫助他們明確學習目的,樹立信心,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並及時進行表揚,使他們樹立起學習的信心,提高了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4.2培養學生嚴謹扎實的學風
在多年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我發現有為數不少的學生由於粗心大意而影響學習成績的提高,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從嚴要求每一個名學生,哪怕是一個錯誤的符號也不放過,對於經常出現粗心大意問題的學生,除了做大量的思想工作外,還對他們給予具體的學習指導。
5、創新教學的運用
根據新課標對初中數學教育的要求,初中數學創新教育應該以基礎知識為本,以學生為主題,以發展創新能力為目標。因為初中數學是數學學習的基礎,創新性教學過程也必須圍繞一定知識結構和既定的教學材料來展開,因為創新並不是憑空臆造,而是基於基礎知識的理解與應用的基礎上的在創新。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該摒棄過去那種填鴨式的教育方式,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注重實效,不要追求形式,由傳統的以教師以中心的課堂教育,轉變為以一學生為主題的課堂教育方式,這也是新課標的要求和創新教育的基本原則。創新教學最終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在創新教育過程中應該鼓勵學生有個性,有創新意識和創新思想,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逐步具有敢想,敢說,敢做的創新精神,形成良好的利用數學思想進行創新思考的習慣。
總之,新課程改革為教師提供了廣闊的舞台,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應該成為學生終身發展的設計者、促進者。新課程改革是逐步累積的,畢竟是一項前無古人的事業,不可能一帆風順的,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我們每個教師撥開新課改這層神秘的迷霧,直接面對教育的真諦,積極投身於課堂教學改革,不斷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才能真正走進新課程。
2月13日 19:23 多讀一些文學作品,培養語感。
別著急,語文可能需要有個潛移默化、融會貫通的過程。我當年幾乎是突然之間提高了語文成績。
案例不僅要說明教學的思路,描述教學的過程,還要交待教學的結果--某種教學措施的即時效果,包括學生的反應和教師的感受,解決了哪些問題,未解決哪些問題,有何遺憾、打算、設想等。以「問題」為主線,有矛盾、沖突甚至「懸念」,能引起讀者興趣和深入思考。
語文教學目標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導向和核心,在語文教學活動中起著引領作用。它指引著語文課堂教學的方向,對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語文教學必須先具備好的教學目標。因此,語文課堂教學一定要圍繞「目標」安排教學。教學目標分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大塊。因此,在備課時要圍繞這三大目標選擇語文教學的策略和方法,並進行內容重組,使三維目標互相促進,有機統一。
高中生物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三知識點總結(人教版)必修一《分子與細胞》(一)走近細胞一、細胞的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1 、無細胞結構的生物病毒的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生活方式:寄生在活細胞 病毒 分類:DNA病毒、RNA病毒遺傳物質:或只是DNA,或只是RNA(一種病毒只含一種核酸) 2 3、多細胞生物依賴各種分化的細胞密切合作,完成復雜的生命活動。二、 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細胞 組織 器官 系統 個體 種群 群落 生態系統 生物圈(種群 群落 生態系統三者例項的判斷,看以前練習)除病毒以外,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這是來要論文的節奏啊。
政治教師的有效教學,要看教的主體,學的主體;
要看教的客體,學的客體;
教的內容和學的內容;
要看什麼時候教,什麼時候學,什麼地方教,什麼地方學;
要看用什麼教,用什麼學;
要看怎樣評估,評估什麼;
教師應該對教材進行適度增減,改造教材,提高教學效率
F. 如何解決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難點
啟發式教學充分考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啟與發中把握學習的重點,達到教學目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啟發式教學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它要求培養有創造力的人才,符合素質教育的目標,那麼,如何根據素質教育的目標來進行啟發式教學呢?一、鑽研教材,尋找教學的突破口有的教師把啟發式教學單純地理解為採用提問的方式灌輸知識給學生,而學生只是機械地回答教師的提問,不發揮自己的能力去理解所學的知識。這主要是教師忽視了教材的鑽研、尋找教學的突破口這個重要環節。教師在備課時,除了要理解課文的內容和要求外,還要了解自己的學生,將教學任務轉化成若干知識點,並輔之以恰當、多樣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啟發學生思考,而不是單純地想幾個問題來提醒學生注意。例如散文《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的教學,要側重其特點和感情,通過聲情並茂的朗讀和教學,使學生理解文章的內涵。而在議論文的教學中,教師要針對中學生好動、愛爭辯的特點,設計一些爭論性的問題,在議論中把握文章的要求,體會文章蘊含的思想感情。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討論逐漸深入,最終形成了對文章的理解。在教學《失街亭》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街亭失守是馬稷之過嗎?問題一提出,學生們發表了不同的看法,課堂成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辯論會。另外,教師還可採取情景教育的方式,讓學生通過想像,設想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地點、場合自己能做些什麼,會有什麼樣的感情,然後說出來或寫出來,再與課文相對照,體會文章的特點,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通過學生揣摩課文以後,教師提出一些相應的問題,使學生順利地理解和掌握課文中的難點、重點問題。二、精心構思,設計恰當問題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方法因其教學思想在不斷變化、豐富,啟發式教學也是如此。如:提問—回答是啟發式教學的常用方法。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文體、班級、年齡,設置恰當的問題和提問的方式。設計的問題應是具有提示性、隱蔽性、可創造性大的,而答案也不需要統一。所謂提示性,是教師的提問要切合教材的要求,具有可感、直觀的特點;問題的隱蔽性,是要讓學生通過閱讀、思考得出答案;問題的答案要具有可創造性,能啟迪創造思維,使學生能跳出教材,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發現新的視點。三、開拓思路,輔助多種教學手段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除了給學生設計和提出問題,還應輔之以多樣而有效的教學手段。如在教《阿Q正傳》時,教師可讓學生觀看電影《阿Q正傳》;上《〈吶喊〉自序》時,教師可先讓學生在網際網路上查閱魯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上《雷雨》、《羅密歐與朱麗葉》時,讓學生編演其中的一些片斷。這樣既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又起到了寓教於樂的效果。啟發式教學的過程是逐漸深入的,有如剝筍般將文章的內涵、事物蘊含的道理呈現在學生面前。它不僅是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是學生的學習方法。掌握了這種從現象剖析本質的方法,就能舉一反三,實現有效自學,尤其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現行的高中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自讀篇目,這是學生運用啟發式學習方法進行自學的「實驗田」。常言道:「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學是一種創造性活動,教師應當恰當地選擇,並創造性地運用這些教學方法,讓自己的教學取得實效。
G. 初高中語文教學銜接方法
要實現初、高中語文教學的良好銜接,必須注重採用先進的教學手段。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初高中語文 教學 方法 銜接,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初高中語文教學方法銜接
一、注重採用先進的教學手段
要實現初、高中語文教學的良好銜接,必須注重採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我校在這一方面進行了相關的教學試驗,並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經驗 。語文課堂上充分利用多媒體、網路等現代化信息技術將初中語文課堂的容量加大,並有意識地將知識、學法「上掛」到高中階段,可使初中學生的某些語文能力在高中的「學前 教育 」中「提前」形成;同時,現代信息技術和語文學科的恰當整合,又促進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習慣的養成。這兩方面的「貫穿」為學生的高中學習和終身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也在這個過程中成了必然。先進教學手段的運用,將有利於實現初高中語文的良好銜接。
二、高中教師在「過渡期」內應適當降低學習難度,增強學生自信心。
高一新生面對新的環 境、新的教材、新的老師,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
教師應該放慢教學腳步,適當降低要求,讓 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在不斷的成功體驗中增強信心,從而產生持久的學習動力。
在教學 中,不要急於對課文開展較深層次的分析理解,而應側重讓學生了解高中 語文教材 的特點以及 語文學習 的一般規律、方法。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量使用簡單易懂的教學用語,避免 使用深奧艱澀的學術語言。
對於學生的發言,無論答案正確與否,都應充分肯定其學習積極 性。
總之,教師要珍視學生的點滴進步,保護學生要求進步的熱情,在不斷的肯定與鼓勵中, 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與能力,從半扶半放教學方式過渡到讓學生自主獨立地學習。
2初高中語文銜接教學方法探析
1.利用網路平台培養初中生的學習主動性
初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一優勢資源,培養初中生學習語文的學習習慣和意識,讓學生通過對網路平台上的 語文知識 的攝取,充實自身,充分了解學習內容。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學生們普遍樂於使用網路獲得知識與信息,那麼在教學銜接中就要抓住這一機遇,發揮網路平台的作用,讓初中生的語文學習能夠提前與高中語文學習形成聯系。
如教師可以利用教室內的多媒體設備,向學生播放中央電視台推出的《中國 成語 大會》節目,這檔節目主要是為了宣傳中國 文化 ,提高人們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具有非常濃厚的文化氣息,極大地促進了人們對成語的認識程度。成語屬於語文教學中的一部分,在初中階段對於成語的學習主要還是來自於課文,是需要學生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中考中對於成語知識的考察並不多。而在高中階段,成語學習是語文課程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也是高考每年必考的內容。讓學生利用網路媒介了解更多的成語,在積累中獲得語文知識,也為日後高中的成語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利用網路平台形成初中與高中語文教學的銜接
學校的多媒體教學設施與互聯網是相互連接的,這就給初中和高中的語文教學銜接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尤其是高中教師要充分地利用教室內的多媒體設備,幫助高中學生回憶與復習初中的語文知識點。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重點在於培養學生的語文應用和探究能力,這就需要學生掌握語文基礎,語文的基礎在於字、詞、閱讀理解、寫作和口語表達五個方面。而這五個方面重點的掌握和學習的時期是在初中階段,所以高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通過互聯網平台進行復習和積累,讓高中學生利用網路平台中的復習資料和一些教學視頻快速地回憶初中的語文教學內容,這樣就可以促進高中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使他們樂於探索語文世界的奧秘。
3淺談初高中語文教學銜接
一、正確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1.教師的主導作用的發揮應把握好「度」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其可以有效地幫助和引導學生學習,對學生順利地進行學習起至關重要的作用。
針對初高中語文銜接問題,我認為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得有些「過」。其表現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把重難點知識講解明白呈現給學生,甚者,有的教師充分設計各種題型及相應的方案一起交給學生,並要求學生死記硬背之,以直接應付考試。
教師這種「越俎代庖」的主導作用,善良地扼殺了學生思考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泯滅了學生思維的火花,起到了事與願違的效果。好似家長對孩子的溺愛,不但沒有得到想像中的結果,反而更糟。教師的這種過度的主導作用,導致學生學習上對教師過分依賴,形成思考的懶惰性,甚至不會思考。在出現換教師或換教學方法後,學生不適應而茫然不知所措,影響了語文學習的可持續進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導作用的發揮要注意度,應以不防礙和代替學生的思考,並能充分激發學生的思考為度。
2.初中語文教師應對高中語文教材的教學方法有所了解,以便教學中具備一定的前瞻性。
高一學生和初三學生實質上是一個年齡段的孩子,都處於 邏輯思維 能力尚未完全形成時期。但是初、高中語文在教材和教學方法上確實是各有其特點,有明顯的差異。這種差異也是導致初高中語文教學銜接不好的一個客觀原因。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對高中語文教材和教學方法有所了解。在實踐教學中,要結合初中教學實際,適當做一些鋪墊。教師這種主導作用的發揮,可以起到鋪墊作用和預防作用,克服學生的一些不適應,有利於初高中語文良好的銜接。
二、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1.真正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是主體,起關鍵作用;而教師只是一個外部條件,起著引導和幫助學生學習的作用。對兩者的關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可顛倒。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可事事處處以教師的主導作用來代替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包辦一切學習行為和過程。尤其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可發展性,給學生的作業要有適當的難度,讓學生處於「跳一跳,才能摘到桃」的處境,從而不斷推動學生的發展。
2.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這就是要求教師的教學過程要實現知識與能力的並重,改變只重知識傳授而忽視能力培養的片面做法。教師不但要授學生以「魚」,更要授之以「漁」,即教師在注重基礎知識傳授和講解的基礎上,要能讓學生逐漸理解語文學習的規律,逐步形成正確的語文學習的能力和方法。初高中語文教學銜接錯位的一個內在主要原因,是學生沒有掌握語文學習的正確方法。學生由得「魚」而獲「漁」,必須是學習過程通過自主學習而逐漸悟得的。故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並實現其自主學習。
4初高中語文教學方法的銜接
加強知識技能上的銜接。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 培養良好的文面意識
書寫規范,不寫錯字,不規范的字,強化基本功。
寫字對增強學生語文素養至關重要,也是提高中考、高考成績的重要手段。字寫不好,在中考和高考中就會失分,這是非智力因素失分,就會給學生的高中語文學習留下遺患,從而直接影響學生的發展。
2.強化現代漢語語法知識
在初中語文教材中一般將語法和修辭等知識列入附錄。雖然教學要求是要教學,但由於近幾年我們地區中考語文不涉及語法知識,致使初中語文教學淡化語法,而高中語文強調語法知識,特別是學習文言文時,語法知識的殘缺成了高中語文教學的一大障礙。
對中考不再涉及相關的語法知識 ,比如 詞語分類 、 短語 結構、復句類型等語法知識,應該予以強化。
3.掌握文言詞法與文言句法
對文言文中的通假現象、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知識,初中階段要讓學生予以了解,為高中階段熟練運用打下基礎。
4.擴大閱讀量。多讀書,多思考,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興趣
為了銜接初高中語文閱讀,在學生初中階段要保證他們有足夠的讀書時間。鼓勵學生熟讀、背誦那些百讀不厭,文質兼美、膾炙人口的典範詩文,這樣在初高中語文閱讀的銜接上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初高中語文教學銜接方法相關 文章 :
1. 2020高中新生語文學習方法
2. 初升高如何做好語文的學習銜接?
3. 高一新生如何做好初高中語文銜接
4. 高一語文學習方法:銜接學習語文的方法
5. 高一新生:語文學習方法與提升方法
6. 如何做好初三與高一的語文學習鏈接
7. 高中語文的有效教學方法
8. 高一語文學習方法:熟悉考綱 摸准路徑 提高實效
9. 高中語文教學方法技巧有哪些
H. 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做好初高中語文教學的銜接
初中語文新課改已經實施了一段時間,高中語文新課改正在如火如荼地逐步推進。由於初、高中新課程標准對語文學習的要求不盡相同,特別是初中新課程有淡化、弱化某些語文能力,使學生一入高中便無法適應高中的學習,老師和學生都面臨著初高中語文學習「斷層」的煩惱。因此對目前初高中語文教學銜接方面所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是有效地實施語文新課程教學理念的必然要求。
一、《初中語文新課程標准》與《高中語文新課程標准》之比較
(一)《初中語文新課程標准》淡化現代漢語語法、文言詞法與文言句法知識
1、《初中語文新課程標准》 「教學建議」:「在閱讀教學中,為了幫助理解課文,可以引導學生隨文學習必要的語法和修辭知識,但不必進行系統、集中的語法和修辭知識教學。」
2、《初中語文新課程標准》「評價建議」:「語法、修辭知識不作為考試內容。」
3、《初中語文新課程標准》古詩文「評價建議」:「評價學生閱讀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重點在於考察學生記誦積累的過程,考察他們能否憑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而不應考察對詞法、句法等知識的掌握程度。」
因考試大綱有「語法、修辭知識不作為中考內容」的要求,故中考語法知識的考查只能隱性地進行,例如通過仿句、改病句來間接地考查語法。老師們平時在閱讀教學中雖都能講授一定的語法知識,但存在著重視性不夠、系統性不強,語法專項訓練少或者根本不訓練等問題,這也是造成學生升入高中後表現出的嚴重的語法斷層現象的原因。
又因考試大綱「不應考察對詞法、句法等知識的掌握程度」這一要求,初中老師在平時的文言文教學中沒有對文言虛詞、詞類活用現象和文言特殊句式等語法點進行系統的講解,在做題時雖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相關知識,但也都被教師淡化處理。
(二)《高中語文新課程標准》現代漢語語法、文言詞法與文言句法知識要求較高
1、《高中語文新課程標准》「課程目標(閱讀與鑒賞)」中提出:「(現代文)根據語境揣摩語句含義,運用所學的語文知識,幫助理解結構復雜、含義豐富的語句,體會精彩語句的表現力。」
2、《高中語文新課程標准》「課程目標(閱讀與鑒賞)」中提出:「閱讀淺易文言文,能藉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了解並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
由於初中階段教師只要求學生理解文言作品的基本內容,重點篇目能做到熟練地背誦,而高中階段則要求掌握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句式、讀懂課文,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思想內容和思想傾向,標準的突然提高令剛升入高一的學生措手不及,語文成績有所下降。
二、初、高中語文教學斷層現狀
1、現代文閱讀。現代文閱讀是中考和高考的必考考點,但要求則不盡相同:初中階段要求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瀏覽的方法,理解主要內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而高中階段則要求能根據不同閱讀目的,針對不同的閱讀材料,靈活運用精讀、略讀、瀏覽、速讀等閱讀方法,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和情感,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斷,學習從不同角度進行闡發、評價、質疑。
2、作文教學。初中階段要求根據表達的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後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而高中階段則要求作文觀點要明確,內容充實,感情真實健康,思路清晰連貫,能圍繞中心選材,合理安排結構,通過寫作實踐發展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分析和綜合等基本的思維能力,發展創造性思維。
3、詩歌教學。初中階段實際教學不是很重視,基本只要求學生讀讀背背,了解詩歌內容。而高中階段則要求分析意象,品味語言,發揮想像,感受真情,審美,鑒賞詩歌的表現手法和結構形式。
4、文言文閱讀。初中階段只要求理解基本內容,淡化語法、句法、修辭。而高中階段則要求掌握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句式、讀懂課文,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思想內容和思想傾向。
三、應對措施
1、研究教學目標及教材
研究初高中本教材是做好教學銜接工作的保證。高中語文教師必須對初、高中各本教材進行深入的分析,才能明確初高中兩個階段的教材在培養目標上分布點和差異性,實現新舊知識的遷移,才能做到學生自然銜接。如果高中教師沒有仔細研讀初中教材,在高一期始,以鞏固學生基礎為目的對某些初中必講的進行了重復講解,就會造成學生片面認為自己進了高中還在學習初中時學過的知識,會使他們產生了厭學心理,不利於今後教學工作的開展;而如果教師一廂情願地認為學生在某某知識點(如文言各項語法知識)是學生在初中就應該掌握的,在課堂教學中沒有做出具體細致地講解,又會使學生感到高中語文之難,壓力之大,使他們對高中語文學習望而生畏,這對學生的成長也是極為不利的。
因此,高中教師應從宏觀角度入手,把握初高中語文教材的特點,及時思考各個階段的側重點及各知識間的聯系,並施之於教學實踐中,把高中語文教學帶入一片新天地。
2、具體篇目力爭做到溫故知新,加強初高中語文內容的對接。
從初中升入高中,學生對初中教材內容十分熟悉,所以「溫故」很容易,教師要做的是有意識地把「知新」和「溫故」結合起來,這樣在學生對高中課文的理解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講析《荷塘月色》(必修二)時,教師就可以與學生共同溫習初中時學過的《春》以及必修一的《沁園春?長沙》中「看」字統領的詩句,啟發學生歸納出寫景文章的寫作技巧,如:選擇典型景物遠近相間,動靜結合,對照鮮明,虛實相生,高低俯仰進行描述;其間運用多種修辭手法,運用了多種感官感受使文字生動形象,並讓學生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露出來的情感。
再如在講解白居易《琵琶行》(必修三)時,教師可將之與初中學過的《賣炭翁》進行比較,《賣炭翁》屬諷喻詩,作者點明此詩 「苦宮市也」,並在詩中揭露出統治者的腐朽與殘酷,深刻地反映出衰唐社會的凋弊與腐敗;而《琵琶行》是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時所作。白居易在此詩中借寫琵琶女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之意。「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流傳千年的詩句,將琵琶女的命運和自己的身世緊緊地聯系在一起。這首詩敘述的層次分明,比喻的新穎精妙,被歷代文人所稱頌,表明白詩語言確實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在這樣的分析講解之後,學生便會對白居易的詩風有了宏觀上的把握,增強了他們的文學感悟能力。
3、加大語法教學力度。
由於初中教師沒有對語法進行系統的講解,而高中的教學計劃中又沒把語法列為教學計劃之中,所以現在高中語法教學的實際是:高考不直接考,教材不系統編,教師不正式教,學生不願意學。高中學生語法知識的欠缺已是不爭的事實,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更離不開語法知識,所以為學生補上語法知識課,一方面有利於提高中學生實際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另一方面使中學生了解自己母語的一些基本常識,認識母語的最基本結構規律,培養他們的語文素養,確實很有必要。
①、在復雜多樣的課文中講解語法。高中語文教材中的選文在表現內容的復雜性、表達手法的多樣性、文本文化的多元性、思想內容的隱藏性、語言運用的靈活性等方面,都是初中語文教材無法比擬的。學生要從整體上把握文本內容,理清思路,概括要點,理解文本所表達的思想、觀點和感情,就必須對文本中的語句表達進行分析思考。運用語法知識就能幫助理解結構復雜,含義豐富的語句,體會精彩語句的表現力。如《記念劉和珍君》中有一個長句:「至於這一回在風雨中互相救助,雖殞身不恤的事實,則更足為中國女子的勇毅,雖遭陰謀密計,壓抑至數千年,而終於沒有消亡的明證了。」很難懂,但只要進行語法分析,就一目瞭然了。其主幹是:「事實——為——明證」。也就是這次事件能證明「中國女子的勇毅沒有消亡」。
再如恩格斯的《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第二段,近200字,其實只是一個單句,找出主幹就抓住了全段的中心:「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不作語法分析學生就很難抓住要點。
②、在文言文中要把握特殊語言現象。高中學生經過初中三年的文言文學習,已經積累了一部分文言詞語,對文言用法有了初步的感性的認識,也建立了一定的文言語感。高中文言文學習要求學生「了解並梳理常用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要想實現這一目的,必須要學生清楚把握漢語中詞語的分類,才能分清文言實詞、虛詞及其解釋和用法。而文言文中的特殊現象:詞類活用和文言句式,沒有漢語語法知識作為基礎,學生更是難以分辨和把握。如「其一犬坐於前」,(《狼》)如果不能理解「犬」在這里是名詞作狀語,就會理解為「其中一隻狗坐在面前」,和文章所寫是內容就風馬牛不相及了。又如「苦其心志」(《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句,如果不知道「苦」是使動用法,那麼,這句話根本就不成其為一句話,因為「苦」是形容詞是不能帶賓語的。所以,要理解文言文詞句的含義,讀懂文章的內容,必須要有語法知識作保證。即使把大綱中規定的150個文言實詞、18個文言虛詞記得滾瓜爛熟,不把它放到具體的語境中去理解,也是不能「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的」。
如《師說》中有這樣一個句子:「師道之不傳也久矣。」講解這個句子,教師一般總是問學生:句中「之」是什麼用法?然後強調:這個「之」是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學生聽了記了,過後也忘了。但如果從語法分析入手,叫學生先分析句子的主謂賓(該句無賓語),並提醒他們可以從「久」字入手。學生很快就劃分好了:師道之不傳也‖久矣。然後引導學生思考主語的特徵,再思考「之」字的用法,學生就容易理解了。
再如《過秦論》中「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並吞八荒之心」一句。這句的結構是「有……之意,……之心」,形成一個整句。要讓學生理解「席」「包」「囊」屬於句詞作狀語,「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是三個並列短語聯合做「意」的定語。全句氣勢貫暢而有變,顯示秦之雄心,加強了學生對文章總體上的把握。
③在練習題中講解語法知識。
目前的高中學習除了提高學生的素養,培養學生理解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外,更具有社會效應的是應對一年一度的高考選拔。縱觀以前,預測未來,高考試卷中許多試題和答題都離不開語法知識。A、語言知識部分。正確使用詞語和辨析、修改病句,實際上大多是對學生語法知識的考查。前者中對虛詞的考查近年從關聯詞的使用逐漸擴大到連詞、副詞、介詞、助詞的使用上,對實詞的考查除了要辨析清楚詞義外,也要根據詞的搭配對象、詞性等語法功能角度進行思考;後者所謂病句是指由於語法、邏輯、修辭等方面使用不當造成表意不清的語句。近幾年《考試大綱》明確規定檢測范圍為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等6種病句類型。其中大多屬於語法毛病。B、語言表達部分。對句子擴展、壓縮、變換等都和語法有關。C、古詩文閱讀部分。對文言實詞、虛詞、句式理解運用,文言句子的翻譯等,在前文文言學習中已經講過,也都要運用語法知識。D、現代文閱讀部分。客觀題和主觀題,前者對文章中重點句子的分析,尤其是復雜的長單句,必須作語法分析,才能做出准確判斷;後者既考查學生的理解、分析、鑒賞能力,更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很多考生答題時詞不達意,就是缺少語言表達訓練,而用語法知識就能規范學生的語言表達。E、作文部分。一篇好的作文,必須是有創意、有思想內容、有熟練的表達技巧、有準確的語言運用等綜合特色的文章。若文章中病句百出,無論如何也不能成為一篇優秀作文。
高中語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繼續和深入,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新的學習階段。實施高中語文教學,既要緊扣《大綱》和教材,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又要面對現實,「瞻前顧後」,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只有認真搞好初高中語文的銜接與過渡,才能較好完教學任務,使學生打下良好的,才能未雨綢繆,決勝高考。
I. 語文教材如何變,語文教師怎麼做
——聽溫儒敏教授講座 筆記整理
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
高中語文教材終於迎來了新一輪的改革。語文教材有了很大的變化,語文教師怎麼做,溫儒敏教授給出了4個字——守正創新。
講座框架:
一點思考
一、語文教材如何變
整套教材以"人文主題"和「學習任務群」 兩條線索組織單元。「人文主題」的設計充分考慮新時代高中生人格和精神成長的需要,涉及面寬, 但聚焦在「理想信念」 「文化自信」和「責任擔當」三方面。每個單元的「人文主題」都會突出 其中某一方面。
新教材除了發揮它的工具性之外,更強調了育人的重要性。
單元的組織形式有兩類:一類以課文或整本書的閱 讀為基礎,讀寫結合;另一類不設傳統意義上的 課文,以專題性的語文活動為主,帶動相關資源 的學習,如「當代文化參與」 「跨媒介閱讀與交 流"「語言積累、梳理與探究」等。 如此就不會支離破碎的只講一些知識,而是讓學生在這些文篇里、群文閱讀里、整本書閱讀里獲得閱讀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避免了灌輸碎片化的知識。
以課文學習為主的單元,設計有4個方面內 容,包括單元導語、課文、「學習提示」和「單 5元學習任務」。導語交代本單元的主題、課文選 收意圖和主要教學目標。
每單元都有活動設計,把學習任務用活動的形式呈現出來。不同的學習任務會鍛煉學生不同的能力,讓學生的知識能夠串起來,這知識就好比是鑽石,應該擁有把這些鑽石串起來的能力,這樣才能成為價值連城的鑽石項鏈。這個能力就通過恰當的學習活動來進行鍛煉。
二、語文教師如何做
1.對新教材使用要守正創新
「守正創新」就意味著傳承和改革,把優秀的東西繼承發揚,再革新,找到適合新時代發展的新路子。新教材需要教師努力去「守」的,是中國語文教育傳統的優秀成分,是十多年來課改的得失經驗, 是以往語文教材編寫值得借鑒的東西,這些都是 「正」。用好這些 資源,吸收這些經驗,化為新教材的筋骨血肉, 就是「守正」。創新並非是把原有的東西全部拋棄,恰恰是在原有的土壤里開出花兒來。
要尊重歷 史,有所繼承,有所揚棄,有所發展。在實踐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去完善理論,再讓理論去指導實踐,如是螺旋式循環。
2.教師要提升個人素養
「新教材的使用,關鍵是教師。」教師要能夠立足各自的學情,根據自身條件,在原有基礎上去逐步調整、改進和更新,因地制宜,量體裁衣,因材施教。這需要教師有過硬的專業素養。能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去引領學生。
(1)抓入課堂,讓課堂學習更有效率。
如何才能抓住課堂?肯定要課前認真備課。了解實情,根據學情,去設置一些學習任務和學習任務相匹配的學習活動。讓知識活起來,用起來。
老師要轉變角色,由主要擔負講授,轉為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即「活 動」中學習。而是把教學的落腳點放在安排好學生的自主學習。改變原有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真正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在學習活動過程里掌握這一節課的學習重點,突破學習難點。
(2)認真備課
備課時首先要明確單元的「學習任務群」,我們認真研究這個單元的導語、課文、各課 的「學習提示」,以及「單元學習任務」,就會了 解這個單元屬什麼樣的任務群;然後是把「任務」細化,化為教學的目標、 要點、難點,形成教學方案。當然這個過程中靠一己之力肯定會有有失偏頗,畢竟一個人的能力還是有限的,所以可以參考教科書和一些成功的案例。最後形成適合自己班級的教學目標。
教師備課時最好還要重新研究和參照語文課程標准,看看其中對本單元所承擔的「學習任務群"是怎麼定義和要求的。目標要明確,綱領要正確。
(3)鍛煉研讀文本的能力。
這就再次這教師的基本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備課時要多研讀文本,是需要參考別人的智慧,但前提是在自己「技窮」之時,要把自己的理解梳理出來之後,再去參考別人的,這樣才能更好的矯正自己,更快的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
(4)多讀書,多思考。
溫儒敏教授說:「使用新教材,千頭萬緒,只要抓住多讀書、培養興趣這個『牛鼻子』,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的確,閱讀無論是怎麼強調都不為過,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對教師。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經典太多,時間太少,這一對矛盾容易讓人更加浮躁,如何調和這對悖論將考驗著每一位老師。
閱讀才是根本,讀書讀經典,去和大師級人物成為朋友,通過他們的眼睛看世界,用他們的思想去感觸世界……當然要吸其精華,棄其糟粕。
老師要多讀書、多思考,這樣自己才可能站得高一些,視野寬一些,才能夠帶著孩子走得更遠些。
溫儒敏教授說:統編高中語文教材改革力度大,課堂教學的 主體轉換,讀書的要求高,教學的難度增加了, 對教師是挑戰。教師怎麼辦?只有多讀書,增學 養,當「讀書種子」,才能跟進,求得教學質量 的不斷提高。
改革之路漫漫,作為教師,面對新一輪的改革,要做到守正創新,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