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理解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
語文素養是整個語文課程標準的核心理念,是整個課標的文眼,在語文課改實驗中有非常特殊的意義,課標強調的是使全體學生都能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主要應做好:發掘語文課程的人文內涵,在生活和實踐中學習語文,加強對語言的感性把握,根據漢語、漢字自身特點進行教學;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課程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的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二、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四、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語文課程應植根於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展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過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❷ 大家對於"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有什麼見解
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多媒體正以一種鮮明的教學特點、豐富的教學內容、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為特徵的新型課堂教學形式出現在師生的面前,顯示出它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教學中,可以適時利用電教媒體將課文中抽象的內容具體化、教學的重難點淺易化,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感官去感知、理解課文,從而增強語文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和生動性。
朱自清的《春》是寫景抒情散文,作者藉助對景物的細膩描寫來表情達意,抒發內心感受。如果能置身於作家所描寫的或清新淡雅或激昂飛越的景色中,也就進入作家的感情世界,所以在教學時,我就選用《春》的散文TV和平時拍攝的錄像及圖片,在課堂上放給學生們看。
此時,學生自己從畫面、音樂中得到視聽的雙重享受,並從中領悟到作家的情感,學生在理解作家情感的同時也受到了美的熏陶。
要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讀。
我認為讓學生充分的讀是達到這一目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語文課堂上就應該書聲朗朗,讓學生充分地讀所接觸到的文字材料,這實際上就是為學生提供語文實踐的機會。通過各種形式的讀的配合使用,使學生在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
❸ 如何理解語文教材的彈性和開放性
彈性:教者可以自由選取或者舍棄,可以深入或淺略地進行自主處理。
開放性:教者可以自主把教材資源進行整合,也可以編選其它素材進入教材,融合施教。
一家之言。
❹ 開放性語文課程思想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以「開放性、多元化」作為一個切入點,試圖運用後現代教育學、後現代課程論理論的一些觀點對新世紀語文課程的有關問題展開探討,認為:對語文教育的功能和性質認識要有整體綜合、歷史發展的觀念和允許差異的態度,是一種現代闡釋學意義的理解;課程內容要超越教材的限定,貼近社會生活和體現時代變化,勇於對教學「文本」做出創新性的解讀;課程實施中教學方法的選擇不能定格於一兩種「模式」,需要靈活變通,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的活動,知識獲得是反思、轉化的,由課堂上師生互動建構的,師生之間是一種「交互主體關系」;課程評價應該是項目多元、方式多樣、既關注結果更重視過程,還特別提出了「建立教師自己的教育評價體系」的建議。
❺ 如何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新課標要求正確把握語文教學的特點,積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面對新的語文課程標准,要求教師要以育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強調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努力形成學生多姿多彩的個性。筆者認為想要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加強基礎知識教學
堅守語文教學的本位,加強基礎知識教學,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是構建高效語文課堂的基礎。夯實語文基礎知識,形成一定的語文基本能力,可以為語文教學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如若不然,又何談構建高效課堂呢?怎樣才能夯實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呢?
1.掌握知識點。即指導學生學一篇文章,應從識記、理解這篇課文的基礎知識入手。如: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21課《曹劌論戰》一文,要讓學生掌握重點實詞的意思,虛詞的用法,以及特殊句式、反問句、倒裝句等。在此基礎上把握文章以「論戰」為中心組織材料、詳略得當的特點,通過分析曹劌和魯庄公兩個人物形象進一步理解課文的主旨。
2.訓練能力點。每一篇新課文,要從文中尋求訓練學生某種能力的最佳點,並從不同角度設計不同形式的練習,來訓練學生某一方面的能力。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5課《孔乙己》一文的教學,指導學生通過肖像描寫、語言描寫、神態描寫、動作描寫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理解、掌握小說刻畫人物的藝術方法,從而學會如何抓住特徵寫人,我設計了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寫「一個自己最熟悉的人」。這樣設計練習,充分體現課程標准中「語文教學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在實踐中學習和運用語文」的思想。
二、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多媒體正以一種鮮明的教學特點、豐富的教學內容、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為特徵的新型課堂教學形式出現在師生的面前,顯示出它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教學中,可以適時利用電教媒體將課文中抽象的內容具體化、教學的重難點淺易化,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感官去感知、理解課文,從而增強語文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和生動性。朱自清的《春》是寫景抒情散文,作者藉助對景物的細膩描寫來表情達意,抒發內心感受。如果能置身於作家所描寫的或清新淡雅或激昂飛越的景色中,也就進入作家的感情世界,所以在教學時,我就選用《春》的散文TV和平時拍攝的錄像及圖片,在課堂上放給學生們看。此時,學生自己從畫面、音樂中得到視聽的雙重享受,並從中領悟到作家的情感,學生在理解作家情感的同時也受到了美的熏陶。
三、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由於長期處在應試教育的樊籠中,學生形成了學習和思維定勢,潛在的創新意識被緊緊地擠壓著。要實施新課程標准,首先必須打破這種被動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本,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我認為可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1.要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讀。我認為讓學生充分的讀是達到這一目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語文課堂上就應該書聲朗朗,讓學生充分地讀所接觸到的文字材料,這實際上就是為學生提供語文實踐的機會。通過各種形式的讀的配合使用,使學生在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
2.要少析多導,把說的機會讓給學生。語文教育要回到人的起點上來,即回到語文的人文性、思想性、文學性、創造性上來,這無疑是對的。文學作品之所以濡染人,在於其鮮明的文學形象的感染力和豐富的思想營養,但這主要是靠學生自己去領悟。老師析多了,發揮多了,反而會削弱其作用。其實,有些文章也許要用一生去讀,才可真正領悟其思想。
在新課程標准指導下的語文課堂教學研究中,我們應該擺正自己的位置,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切實地落實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把「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逐步變為現實。讓我們與學生一起在新課程標准指導下的語文課堂教學研究中逐步成長!
❻ 如何評價一份語文教學設計具有開放性
新課程理念倡導教學應從「有限封閉」向「無限開放」轉變,課堂教學要採用開放的教學形式,語文教學由單一的傳授灌輸式,向師生合作探究的模式發展。
基於這一特徵,語文教學設計要激發師生探究意識,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深入文本,探究感悟。
例如《林黛玉進賈府》,通過師生共同探討林黛玉、賈寶玉、王熙鳳等人物形象,學生可對三位人物形象作評價,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最喜歡哪位人物的性格,為什麼?然後教師將評論家對這三個人物形象的有關評價給學生,讓學生參考,使教學達到「三個維度」的目標。
新課程理念給語文教學提供了更科學的理論武器,做為語文教師應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讓新課程理念貫徹落實到語文教學的每個環節,促進語文教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