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進行語文課堂有效探究活動
它自身的功能,有它存在的價值。閱讀可以學習知識,可以獲取信息,可以得到精神上的享受。而閱讀教學中閱讀,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學習理解語言,掌握閱讀方法,吸取知識,提高認識,發展思維,豐富思想感情的過程。
② 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需要如何進行「問題設計」
一、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需要教師設計的問題須具備「支撐性」。 古人寫文章,常常追求「立一字綴全篇,繚繞盤旋到底」的效果。這充分說明了該字在勾連全文中的重要作用。那麼,如果把這種理論移用到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中來,同樣可以發現它的價值。因為,一個有效的教學過程,同樣需要有一個極其精妙的問題來撐立整個課堂教學的結構,以此勾連起整個教學環節,提綱挈領地輻射和管轄起其他教學內容,使整堂課有了骨架,有了推進的節奏感。 二、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需要教師設計的問題須具備「力度性」。 此處所說之「力度「是指教師設計的問題是否具有思考力度,亦是就有效地提問而言的。在教學中,有效地「提問」能促成學生討論、思考,能使師生生之間保持某種對話式的、互動式的、學生自主的學習狀態。這種狀態的維持取決於教師的「提問(問題設計)」是否有效。一個有思考力度的問題,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維積極性,它能夠使學生全神貫注進行思考、進入良好的思維情景中。反之,則會損傷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維積極性。然而,雖然我們的課堂從來不缺少問題,但真正具有思考力度的問題不一定很多。教師應該怎麼設計問題才能把學科知識與學生的個體經驗連接起來,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才能讓學生承擔起學習的責任就成為我們不得不認真思考的問題。從平時大量的常態課來看,我們的教學過程中確實存在著大量沒有思考力度的偽問題。教師們常常把學生當作教學對象,自己則扮演著演講者、主導者的角色,向學生灌輸課程標准要求學生「記住」大量信息,即使有的教師會在課堂上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但絕大多數問題只是為了確認學生「懂了嗎」,只是為了追求唯一的正確答案,甚至是對內容簡單機械的重復陳述,這些問題其實是毫無思考意義的。我們需要的問題僅僅能考慮激勵學生的興趣尚且不夠,更何況要追求引發學生的求知慾望,讓學生的情緒在或亢奮或沉靜中「潛流暗涌」起來的效果呢?問題設計若流於膚淺,缺少思考力度,課堂教學就已經失敗了一半。 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充分評價該問題是否具有足夠的思考力度,設計的問題需要切中學生的知識背景與心理需求,切合學生的情感狀況,切合學生的思維特點,惟有如此,我們的問題才可能帶來思考效應,才可能激活課堂,才能激發學生思考的興趣。 三、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需要教師設計的問題須具備「變革性」。 現代認知結構認為,學習不是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而是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這一過程是學生通過新舊知識、經驗之間的相互碰撞與融合而實現的。它強調學生自主對知識的嘗試、發現及對所學知識的意義的主動建構。因此,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想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就必須有意識地設計一些可嘗試性、合作性、探究性都比較強的問題,讓學生在嘗試、合作與探究中發現問題,並自主解決問題,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典型的、完整的感性材料,讓學生通過討論、觀點碰撞、組織交流來解決,從而拓寬彼此思路,互相受到啟發,共同獲得提高。 總之,問題自有問題之美,問題點亮著人類的思想。教學從來就不是教師的一個行為,而是一貫師生協同合作的過程。如果問題設計合理而精妙,就能生成那種合作,並促進這種學習過程的發展,並把師生雙方引向更有效、更完善的教學之路。設想,若我們的學生在課堂中能遭遇著一個個「燙手問題」,並迫切地渴望回答,且其結果又將引出一個個能揭示或發現一種看待問題或解決問題的新思路。在探求這種答案的過程中,我們小心謹慎地呈現問題,然後一個新觀點神秘地噴發而出,帶給我們的學生新的知識與活力,那麼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不再是「永遠的教學夢想」了。 「發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談到提問的重要性時曾如此表述。因為,教師課堂提問可以檢查學生對自已所學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開闊學生的思路,啟發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掌握學習重點、難點,及時調整教學進程,使課堂按預先設計好的路子進行,活躍課堂氣氛,增進師生間的感情,促進課堂教學的和諧發展。因此,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努力設計出能激發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探究性、創造性思維的問題。語文課堂必須環繞著精彩的光輝。當教師們用精心設計的、充滿思想性的問題輕輕推進學生的回答時,這激情、這光芒只會閃爍得越來越明亮,越來越頻繁,燃燒得越來越熾烈,並最終實現由教師提問向學生自己學會提問轉化,這樣的現實,才是我們渴盼的有效性課堂、有效性教學。
③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倡導學生自主學習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倡導學生自主學習
《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課程標准》准確指出了語文學科教學開展自主性學習,培養學生探究精神、創新精神的優勢和突出特點。學生是閱讀的主體,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猶如吃飯,吃飯自然是吸收,但必須分泌唾液、消化液,伴隨這些才能吸收全部營養。由此看來,在語文教育中,必須十分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習。
那麼,自主性學習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如何在語文課堂中發揮它的優勢呢?以下幾點是必須注意的。
一、要注重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
自主學習是相對於被動學習而言,是指在教學條件下的學生高質量的學習。自主的學習方式能夠培養學生學習自信、行為自律、生活自理、交往自尊、人格自主。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發展的主人。做為一名語文教師要讓學生學會學習語文,就應在注重對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
自主學習習慣包括預習整理,廣泛閱讀與圈點批註、積累、善於表達、傾聽等多種習慣。
1、養成良好的預習整理習慣
波利亞說:「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規律、性質、聯系。」我們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首先要養成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使學生變「讓我學」為「我會學」。面對起始年級的學生,最初要規定預習項目,如作者資料,寫作背景、生字新詞、文章大致內容,認識發現疑難困惑等幾方面。學生在預習時都有記錄,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記錄或根據課堂教學的實用性,對學生加以指導整理,做到勤檢查,多展示,以便發現問題,以後可逐漸放開。
在具體預習時可採取如下步驟:
讀,即讀教材。在通讀的基礎上,精讀教材,重在理解與體會。
收,即收集整理有關信息。如在《蝙蝠與雷達》時,可以讓學生收集生活中哪些物品是根據仿生學來製造的。
議,即讓學生與家庭成員或同學們議論一下學習的難點、疑點。如:這篇課文中的哪些句子是重點句?包含什麼樣的感情?在這里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練,即嘗試運用學到的知識來寫一些小練筆。
記,即記錄下疑難問題,在供課上質疑。如:課文中有哪些生詞句子不理解,同學們預習時讓同學們記錄下來,待課上師生共同探討。
2、養成廣泛閱讀與圈點批註習慣。
從小學生開始,積極培養學生大量的閱讀課外書,讀各種名著時,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養成圈點批註和寫讀書筆記的好習慣。
3、勤於積累習慣的培養。
我針對在學習過程中涉及到的文章,詩詞、人物等都會因趣導入,開展「古詩文背誦賽」「現代詩歌朗誦賽」,還可以根據學生積累,自辦報紙作文周刊等學生感興趣的各項活動。
4、養成善於合作交流的習慣
合作交流學習是自主學習的一種表現形式。合作交流學習應以自主探究為基礎,在交流學習的過程中,同學們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並對別人的意見發表自己的看法或修正意見,是同學們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最好機會。那麼,我們就要讓學生恰當把握交流學習的時機。
產生疑難時與人交流。這種交流可以起到釋疑、解疑的作用。
在辨析知識時與人交流。這種交流可以使同學們明確課文的內容大意,句子的含義等。
一題多解時與人交流:這種交流可以使同學們養成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從而促進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
總結概括時與人交流:此時的交流有利於同學們在總結概括時抓住事物的本質屬性,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進行科學地總結歸納。
以上所提出的與人交流中的「人」,可以是同學,也可以是老師,還可以是家長。只要同學們真正地動起來,問題就會擺出來,疑難就會攻下來,同學們就會主動的思考,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能力。
5、養成勤於表達,善於傾聽的習慣。
一要培養正確的聽說態度,使之樂說喜聞:二要訓練必要的聽說技能。為學生在聽說實踐中提高能力,培養習慣打下基礎。因此,在教學中為學生創造聽說的實踐機會,如課前三分鍾說話,課外調查等。
以上是針對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培養的幾個方面,其中注意二個「勤」字,學生要勤於動手、動口,老師要勤於檢查,指導。自主習慣養成後,學生的主自學習能力得以提高,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會很輕松,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會更加明顯地提高。
二、搞好課前預習,獨立尋疑,營造自主學習氛圍。
古人說:「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有疑問,才有學習的內驅力。學習的過程是同學們不斷地「生疑——質疑——解疑」的過程。有疑問是主動探究的體現,我們要使學生由不敢問變為敢問,變不會問為會問,從而不斷地使同學們養成善於思維,勇於質疑的習慣。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所思,必先學有所疑。因此,每次在學習一篇新課文時,我都會提前一天告知學生學習的內容及預習要求,讓他們先讀課文,對文章有一個總體的感知,並圈點出文章中的難詞難句,藉助工具書提前解決。自己不能解決的,在本子上做好筆記,留待課堂上或者小組內解決。這樣做,一方面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產生自主查閱工具書的動力,爭論的慾望,獲勝的信心,特別是有些同學有不會的問題,老師讓其他同學回答,回答出正確答案的同學,看他們臉上的自信表情,就能感受他內心的喜悅,這樣就更加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另一方面由於學生在預習時已初讀課文,對文章內容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總體的感悟;並且對文章的某些內容存在著疑問。所以,他們上課是帶著疑問聽課,聽課就特別認真,理解得也格外深刻,疑問讓他在老師講這篇課文之前就充滿了期待。因此,在課堂上他們學習起來將會更加主動,特別是分析到他們的疑難之處時,熱情將會十分高漲,收到的教學效果自然就更好了。
搞小組合作學習就得把學生劃分小組,為了搞好這項工作,我們把全班同學分為了8個學習小組,每小組6人,各小組分別配備優、良、中、差四個層次的學生,這樣,好的帶動差的,勤的帶動懶的,學習上互相監督,互相幫助。課前,我要求各小組長必須要認真檢查好各組員的預習情況並作好登記,收集好小組成員在預習過程中的疑難問題並進行匯總。此外,老師每次還要作好個別抽查工作。這樣,逐漸地養成習慣,以後,老師的檢查就可以省了。
三、創設自主學習情境,讓語文課堂靈動起來。
在閱讀教學中,往往存在一種常見現象,就是讓學生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提示作者的情感,接著安排學生快速閱讀,把文中奇思妙想的語句找出來,讓學生朗讀體會,教師指導反復朗讀。最後教師出示問題,讓學生們分組討論然後教師指導,即完成了對本課的學習。但細想起來,學生在這堂課中,究竟有多少自主學習的權利,可以說在整堂課幾乎都是老師在領著做著一切,對於問題歸根結底還是根據教師對文本的理解展開的。
以前上課時,我也是這樣做的,後來我發現,自己忽略學生朗讀課文感受和疑惑,沒有以學生的體會和原有的認知作為自己施教的基礎。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從學生的主體地位出發,積極啟發學生的思路,熱情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以疑促思,以思釋疑,把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中來。
如在教學《文成公主進藏》時,當我寫出題目時,有學生便對本文提出疑問,文成公主是什麼人?是怎樣進藏的?為什麼要進藏?藏指的是哪裡等問題,我將學生的問題寫在黑板上,學生根據已有的認知舉手用自己的語言來回答。回過頭來老師再引導學生讀課文,看他們的回答與課文有多大區別,結果讀過課文後,學生又有所發現,文成公主一路上經歷了哪些事情?她為西藏和內地的關系及西藏的發展做出了哪些貢獻?學生再讀讀,再議議,後來我發現,整節課的問題與學習都是學生在引導我,我順著學生的思路走,一節課一篇文言文就在學生的問、讀、思、議中輕松的完成了。後來我總結真正的一節好課應該是讓教師自己覺得時間過得快,自己輕松,而學生又充分發揮了自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在以後閱讀教學中,我大膽放手,讓學生在從不敢提問到想問、敢問、善問,小到對課題遣詞造句的質疑,大到聯繫上下文探究段落、篇章可能存在的問題與矛盾。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有效的拓展學生的思維,再經過教師的精心引導,讓學生問、讀、思、議,使學生在問中有所疑,在問中有所思,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使學生在思中有所認識,在思中找到問題的所在,在思中理清問題的脈落,使學生在議中充分得到共同提高。
這樣,我們的教學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學《蝙蝠與雷達》一文時,學生不明白「雷達」這樣一種先進的東西怎能和蝙蝠聯系在一起呢?激發了學生求知慾望,而後引導學生通過讀、議認清「事物之間的聯系」這一重點內容。
四、注重課後精練,自主地進行閱讀獲取。
一篇文章學完了,學生的學習還沒有結束,在學生已經理解、掌握了文章內容後,選取文章的重點詞句、精彩文段以及相應的課外閱讀,以練習的形式印發給學生,然後以小測的形式,要求學生在堂上限時完成,老師堂上進行評講,同學們交差互改。這樣做不但能讓學生在課堂上有一種緊迫感,而且能減輕老師課外批改作業的負擔;同時,通過學生互改,也加深了對練習內容的印象,真可謂一舉三得。但有時時間較緊,則只能以課外練習的形式進行,要求學生課外完成,教師另選時間進行評講,學生交差互改。這樣做同樣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很好的練筆機會,對於提高他們的語文能力及閱讀分析能力也很有幫助。
除此之外,我還給有些學生布置其他的學習內容,讓他們到網上,或圖書中查與課文有關的內容,以開闊他們的視野。
五、注重課堂評價與小組評價。
在課堂上注重激勵評價,激發興趣,樹立學生堅定學習的自信心,形成一種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也同樣不容忽視。因為在學生的心目中,老師就是他們的偶像,老師的一舉手,一投足,一個不經意的眼神示意,一句極平常的溫馨話語,都會在學生內心盪起漣漪,起到極大的鼓舞作用。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贊賞、激勵的評價語言不僅能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對課文產生濃厚興趣,而且能促進師生情感的交流,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堅定學習的自信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如:對學生朗讀的評價,不採用「讀得不錯,很好」這類籠統的評價語,而是根據學生朗讀的實際水平評價,如:「讀得有感情,把作者的內心情感都表達出來了,」「語音很准確,並且沒有漏字。」等語言進行評價。在學生回答不正確或不完全正確時,同樣採用鼓勵的方式,如:採用「敢於積極發表意見,但思路要換一換」,「這個問題,答對了一半,另一半,再想想……。」等鼓勵性的語言。
六、教給自主學習的方法。
教師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適當傳授一些學習的方法,將能取得更令人滿意的效果,學生掌握了方法,也就能利用方法更快樂,更有效地去獲取知識。方法的教學可以單獨地進行,如教學生學生字時,指出掌握生字的音、形、義就行了。也可以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去教,具體如下:(1)、教師通過「幫」,教會學生處理信息。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分析問題、處理信息的能力還相當有限,教師就應該指導與幫助他們,讓他們學會分項整理,再綜合挑選自己最喜歡、與自己的課題內容最貼切最有用的材料;(2)、教師通過「放」的方法,教會學生自主選題,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做實驗、找資料、比較、綜合等方法後,教師對一些較淺顯的問題就可以放手讓學生去自主選題、自主研究;(3)、教師通過「導」的方法,教會學生主動掌握研究問題的方法。
總而言之,學習是學生的學習,老師只能起引領,啟發的作用,我們當老師就是想方設法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讓學生自己去閱讀,去分析,去思考,去尋找答案。讓他們在自己的天地里感受學習的快樂,收獲的快樂,成功的快樂。
④ 誰能完整提供一篇小學語文探究性教學的教案設計呀謝謝了!急用!!!!!!
小學語文探究性學習與教學設計
摘要:從實踐看,實施語文探究性學習的重點,在於變接受性學習環境為開放性學習環境,把學生從依附的學習地位置換為主體的學習地位,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教學活動中構建新型的動態的教與學的框架,讓學生在參與中增強增強學習實踐能力和學習創新能力。
關鍵詞: 探究性學習 小學語文 創設情境 資源
小學語文教學是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在實際教學中,通過改善師生關系,開發各種資源,創設情境,使學生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通過在教學中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最終提高學生各種能力
一、轉變師生角色,讓學生成為學習主人。
1.做學生興趣的激發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以學生喜愛的方式展開教學。
2.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語文探究性學習的起始點就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而且教師要鼓勵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探索問題的方法,尋求答案。而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一過程需要的便是老師的指導。要指導學生如何去發現問題,比如如何質疑、如何提問、如何分析等等。
3.做學生活動的組織者。過去教師習慣於居高臨下地教育學生,這樣做的最大危害是在無形中損害了學生的個性;語文探究性學習有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為自主學習過程的主體,在他們主動吸收自己最感興趣或最需要的東西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鮮明的個性。
4.正確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探究性學習的教學強調學生的參與體驗,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強調讓學生自己發現、回答他們自己提出的疑問,探究解決他們自己提出的問題,因而強調學生的主體性。但強調學生的主體性不等於教師可以完全放任學生自流,放棄主導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表現為:(1)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從學習內容的選擇到學習形式的設計和學習活動的開展,教師都必須從課程標準的要求與學生的實際出發,精心設計,既要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又要保證學生能學到知識。(2)做好教學組織安排。教師必須做到既給學生一定的自由發展空間,又有基本要求規范學生的探究過程。(3)加強教學評估。
5.加強學校、社會、家庭間的合作,拓寬信息收集渠道。探究性學習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其活動內容已經突破了課本的限制,活動的時間、空間已實現向全社會開放。因此,我們必須立足學校,加強學校、社會、家庭間的合作,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區教育資源,拓寬信息收集渠道,保證探究性學習活動的廣泛性和多樣性。
二、准確定位,確定學習的主題
學習主題(課題)很重要,這是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方向和既定目標。主題的確定既要結合課本,又要結合學生的需要,使學生通過探究性的學習,加深對課文的認識,拓寬知識面,並能就所收集到的材料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最後組織成文。
目標的定位應具體明確,范圍過大則會造成材料雜亂,不易把握中心;目標過小,又會使材料少,論據無力。主題的確定可以採取以下程序:
1、教師提供範例:以單元課文為例,舉例並簡要講解設計(選定)主題的論證,即:現實意義——有價值,與課文、生活有關,不是完全脫離了教材;可行性——能夠找到材料,並進行闡述。(這一步驟的目的是讓學生明確選題的突破口。)
2、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和實際需要,初步確定自己的學習主題,簡要列出選定該主題的原因。
3、全班交流,成立協作小組:根據選題的相同或相近,把學生分成幾個協作小組。
三、創設情境,提高興趣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調動學生自主學習,引導他們主動獲取知識,形成能力,發展個性,促進學生自我發展。 (1)改善師生關系,建立一個平等、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
(2)課堂上,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功能,有三分之二的時間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或自學,或操作,或討論,或有選擇地朗讀等。可採用個別自讀,小組討論,組際質疑,大組交流等新的組織形式,讓學生運用已有的學習方法來學習,人人參與,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促進自主探索能力的發展。
四.突破學習內容的,利用網路開發教學資源
語文教學不再拘泥於課本,拘泥於教參,而是面向社會的「大語文」,由此及彼、以點帶面的擴散性思維是其突出的特點。合理利用網路豐富的信息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學習對象,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學習重點,有選擇地進行學習,有利於學生個性和特長的培養與發揮,可以真正實現學生的自主閱讀,拓寬了「大語文」教育的天地。
作為新時期的語文教師,一方面要大膽轉變觀念,增強改革意識、發展意識,另一方面也要不斷的學習使用網路的技術,不斷提高處理網路資源與教學的整合的能力,增強實效意識,使豐富的網路資源成為師生學習的基本工具。
五、設計「新型」的語文作業
1.設計差異型作業
語文作業,既要有統一目的、統一要求,又要「因材」施「作」,以適應不同學生的發展。 對學生的作業要求不能等同地對待。教學時的最低要求是什麼?理想要求是什麼?學生達到什麼程度?等都是設計作業時應思考的方面。例如,在《最後一課》教學中,從上述幾方面考慮,可設計兩組分層型作業。A組:1、找出課文高潮和結局部分並設計一些自學閱讀題;2、假如你是小弗郎士「最後一課」以後你會做些什麼? B組:1、舉例說明,課文描寫小弗郎士和描寫韓麥爾先生各用什麼手法?為什麼?2、找出你認為最感人的句子並抄錄下來。(這種方法應注意策略,處理不當會傷了「學困生」的自尊心。)
2設計實踐型作業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實踐型作業,強調作業在生活中、實踐中完成。作業設計要關注學生生活領域,讓學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營養;注重實踐探究,強調把書本上的知識真正運用到實踐中去,達到學以致用。具體可包括動手操作、調查訪問、觀察積累、生活體驗、資料查閱等方法。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環境中尋找到自已需要的學習素材。
3設計積累型作業
時代在不斷前進,信息在不斷增多。教師在布置課外作業時,應重視信息搜集能力的培養,可布置一些「收集信息」類的作業,讓學生看看電視,聽聽新聞,並定期進行反饋、交流。如教學新聞報道之類的應用文。可以讓學生採用看、聽、問、寫等形式來完成自己的作業。
通過以上五點,目的在於將探究性學習落到實處,使學生由原來單純聽講,被動接受灌輸,轉化為主動參與和積極探索的主體。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層次較自由地去探索、發現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和創造思維能力;教師由「講解者」自然轉化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和監督者,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樣也成為教師自我發展的出發點。營造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扭轉了學生「厭學」的情緒、「對立」的情緒,極大的發揮學生學習的智力因素以及非智力因素的能動性,激發學生「我要學」、「我能學好」的潛意識,產生實質性的「學習的革命」。
⑤ 語文課堂應如何設計問題
文昌市聯東中學郭健在此次的研習活動上,我們探討了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各篇課文的教學設計是否合理,《敬畏自然》一文的教學設計中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作者用哪些方法,讓讀者明理呢?對這個問題我們不少老師都不大贊同,有的老師認為問題設計的太籠統,有的老師認為問題設計讓學生難以理解,不知道從哪些方面回答。這個話題也讓我深思,到底語文課堂應該如何設計問題呢?下面我就談談自己一些看法。
一、問題設計要根據內容而定。
首先語文教學內容存在體裁的差異,就中學語文而言,就有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小說、詩歌、戲劇等多種體裁,每一種體裁都有自身主導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記敘文有記敘的要素、記敘的順序和表達方式;說明文有說明的方法、說明的順序、說明的語言;議論文有議論的論點、論據和議論語言等。各種體裁的文章教學內容相去甚遠,教學問題的設計要依此為依據。其次就單篇課文而言,不同段落之間,教學重點、難點亦有變化。教師教學時要慎重對待,不可一視同仁。
二、設計問題可以根據課文提示語和課後問題與探究
課文的提示語是語文編委根據所選課文特點,而對中學生在閱讀課文時的一種提示或思路點撥,它往往有助於學生走進課文,理請思路,把握主旨。教師在上課時若能充分利用課文的提示語來設計問題,就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快速進入課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樣課後問題與探究是編委針對教學精心設計的問題,它有助於幫助學生掌握課文重點,鞏固對課文的學習。所以我們教師在上課時,對課後問題與探究決不能漠然視之,而是要從中挖掘出有價值的問題作為教學突破口,來貫穿在教學過程中。
三、問題設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心理。
教師應多與學生接觸,探知學生的認知心理,設計出難易適中,且學生感興趣,樂於回答的問題。就目前學生而言,他們思想開放,喜歡評價是非,對新興事物感興趣,且善於思辯。根據學生這些特點,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切忌古板、機械、深澀,而應形象、婉曲和層層推進。問題設計得形象生動,含蓄委婉,才能激起學生的無限興趣,使他們樂於回答,而問題設計得具有層遞性就像一個個小台階,引導學生拾級而上,從而使問題得到圓滿解決。
四、問題設計要有啟發性、條理性 。
啟發性的問題能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能誘發學生展開思維。同時要解決文章中的一個難點或一個重點問題,往往靠直接提問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這時需要設計一組問題,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調動學生的思維,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五、問題設計要以學生能夠理解、容易接受的方式來表達。
問題設計時要根據學生的生活閱歷、文化修養去選用他們一聽就懂,一看就明白的語言。教師要做到用准確、形象的語言,使學生迅速地明白、領會所學的知識;用生動、幽默的語言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易忘記,營造和諧、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熱情,使整個互動過程充滿生機勃勃的活力。
總之,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教學問題設計方法靈活多樣,教師應善於從平時的教學中總結和歸納,來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我們的課堂才會充滿活力!
⑥ 小學語文課探究型學習設計方案
探究型學習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設計:
以學生為中心的探究學習是要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種探究的情景和途徑,進行諸如「《鳥的天堂》與《林海》的對比學習」,「《草船借箭》中對於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與周瑜的嫉賢妒能的理解與評價」,「結合身邊有意思的題材,口語交際、習作……,進行調查研究,寫出調查報告。」等主題的探究性學習。以探究的方式,在老師的輔助與支持下,以問題為核心驅動學習。帶著問題走進課堂,走進生活,走進社會,帶著問題成長。在增長知識的同時,培養競爭意識、參與意識、問題意識、信息素養、操作能力、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以學生為中心的探究學習的教學設計,就是培養探究能力的設計。教學設計主要包括:教學模式的設計,教學策略的設計。
1.教學模式的設計:
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興趣、接受能力、研究意識、語文課的特點等,參考從事課程理論研究的薩奇曼(Suchman)提出的探究模式:
教師展示問題
*學生假設、收集資料,再假設
* 驗證假設得出結論
*設計了小學高年級學生探究學習的教學模式:
*設置情景-質疑
*確定問題 、 探究 、 得出結論
*搜集資料 、 社會實踐 、 課上研讀
*實地 、 調查 、 精 研
* 考察 、訪問 、 讀 、 討
2.教學策略的設計:
探究模式的基本程序分為四個階段,相應的教學策略設計為:
(1)設置情景-質疑:尋找課文的難點、發散點、焦點……,或與生活、社會緊密相關的內容,創造閱讀與實踐參與的條件。創設探究的氛圍,採用有效而積極的教學措施,在不斷的啟發、引導和激勵中,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
(2)確定問題:確定有探討價值,且明確具體的核心問題。在問題情景中,學生或教師展示要探究的問題,並了解探究的程序。
(3)探究:設計支持和激發學生思維的學習環境,以問題為核心,激活思維。鼓勵學生在真實、自主、開放、親身參與的問題情境中,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分析、解決問題。在合作與交流、閱讀與研討、操作與實踐、搜集資料與驗證等方式中展開學習活動。同時協助學生收集、整理、篩選資料,並激勵學生標新立異,彰顯個性,展示和超越自我。
(4)得出結論。
三、探究學習的基本步驟:
在實踐中,我對探究學習的基本步驟進行了初步的探索,下面以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材「《鳥的天堂》、《林海》的比較學習」為例進行闡述。
第一階段:情景質疑,確定問題。
目標:
1.了解具體的學習內容。
2.激活思維,尋找並確定核心問題。
3.激發學生樂於嘗試探究性閱讀。
流程:
1.情景質疑:
《鳥的天堂》與《林海》同是借景抒情,但景物一南一北,差距較大,北京的學生大都沒有領略過大興安嶺與南方的景色,而且時間距今比較遙遠,當時的景、物,與現在也有區別。在初讀兩篇課文後,我讓學生在南北自然景物的對比的氛圍中,探討南北景物的差異。
2.確定問題:
考慮到既要與學生的知識發展水平相當,又要通過探究的方式去解決問題。最後針對課文內容,確定為「南北植物的比較」。
第二階段:探究學習。
目標:
1.搜集資料,參加社會實踐。選中一個方面,去了解南、北環境及環保的情況,環保與我們的關系。培養觀察生活、探究自然和社會的興趣。初步培養探究能力,初步學習探究技能,培養合作能力。
2.研讀《林海》、《鳥的天堂》。初步樹立研究的意識。
流程:
1.搜集資料,社會實踐。
(1)搜集資料:
選取南北兩個地方的植物對比,例如「落葉松與榕樹的比較」。
(2)組織實踐活動:
或去水利局、氣象局等地方調查,或訪問去過南方的家長、親戚、鄰居等;或訪問網站……,對比了解南國、北國的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異同與變化,與我們自己的關系等。
2.課上研讀。
(1)展示與交流資料:
以自己的資料,調查或訪問的結果,從「植物、環境、氣候」等幾方面,共同了解「南國與北國的植物」。
(2)學習語言文字:分別學習《鳥的天堂》與《林海》。
* 確定問題:
《鳥的天堂》:「這美麗的南國的樹」美在哪兒?
你是如何理解「鳥的天堂」的?
《林海》:「嶺、林、花」各具什麽特色?
* 探究活動:
獨自領悟,研讀語言文字的精妙,意境的深遠;在「同讀一卷書,各自領其奧」的境界中,或自願組合,或以自己喜愛的方式讀中表達,談中領悟,議中探究;……。
(3)研討:結合兩位作家精美的語言文字的描述,自己在探究活動中感受到的自然景物的奇妙,探討「南北植物的異同」。
第三階段:得出結論。
是自然環境,水利情況,人們的環保意識等,造就了南國的蓬勃生機,北國的遼闊壯美。環境與人類、、動物的繁衍、生息密不可分,息息相關。
第四階段:總結、評價。
目的:
總結、回顧探究過程,以提高探究能力與探究技能。
流程:
1.回顧探究過程,談談自己的認識。
2.想一想自己所收集的資料、所調查的內容是否能夠解決「南北植物的比較」的問題。
3.寫一句精彩的有關環保的宣傳語。
不拘泥於書本與課時的編排,不為單純的知識的獲取。學生在真實的問題情境中,在探究的氛圍里,在積極主動的狀態下,對學習內容進行深入的、充滿個性的研討。在問題的驅動下,閱讀、搜集資料、論證、探討自己深感興趣的內容。讓語文學習成為多學科、多渠道的綜合學習,讓聽說讀寫訓練成為開放的、真實的、現實生活中的訓練。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提高了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
在最初階段,學生搜集資料有一定的盲目性,教師要給以恰當的引導,協助學生做好收集、整理、篩選的工作。例如:收集並整理關於南方、北方的每日氣象變化預報的資料,就是一個很好的創意。教師就要幫助學生縮小研究范圍。比如:進行「廣州與吉林的氣象變化對比」等。教師還要提醒學生邊搜集資料,邊整理成表格、網頁等,做為資料以備使用。而隨著經驗的積累,學生會越來越傾向於有意識的為解決問題而搜集資料。
在探究學習的初始階段,學生們缺乏探究技能,在自主學習、協商、交流,實踐參與中的協調、自控、推進學習進程的能力等方面,也有所欠缺。一些學生思維水平不高,更需要恰當的引導、激勵,及時的幫助,因此在探究的過程中,不僅要給以不斷的激勵、引導與協助,而且要著力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以防止陪讀生的產生。
此外探究學習的教學模式,還可以分項使用。我曾經結合口語交際練習,帶領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水污染的調查」。
流程設計:
1.要求:自己查找資料,註明資料出處。
2.研究范圍:水污染的原因、現狀、危害……。
3.分工:一組通過書籍、網路等,查找有關水污染的情況,一組調查、訪問或考察河流、水庫等水污染的現狀。
4.合作完成調查表。
5.根據調查情況,完成調查報告。
在共同探討中,在實踐應用中,共同完成學習任務。不僅使知識在實踐中得到應用,才能在實踐中得到鍛煉,而且關注社會,關注生活。今日所學即為今日所用,今日所學、所初顯的探究精神,創新能力更為明日的改造生活、改造社會、推動世界的發展所用。讓語文學習與社會發展同步,與自我發展同步,共同走向更高更美的境界。
探究學習既訓練閱讀速度,提高收錄整理的能力,訓練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又培養合作意識,提高合作能力;既全面提高和發展語文素養,又激發創新精神,提高實踐能力,培養了科學精神,學習了科學方法。設計適用於小學生探究學習的、符合未來發展的、操作性更強的教學設計,也將成為重要的問題之一。這也是我將要繼續深入研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