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小學語文課怎麼上論文

小學語文課怎麼上論文

發布時間:2023-06-08 20:37:43

① 關於小學語文教學論文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語言極大影響著小學生語言發展與語文能力的培養,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風格等也都會從教學語言的具體運用上體現出來。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小學語文教學論文,供大家參考。

關於小學語文教學論文範文一: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摘要:兒童文學作為一種文學題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它有利於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培養學生想像思維提高學生的想像力。教師要從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站在兒童的立場上,發揮兒童文學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在分析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地位和作用的基礎上,對如何實踐教學應用提出幾點建議,旨在增強小學生的想像力,拓寬小學生視野,真正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兒童文學;語文教學;教學實踐;地位;作用

我們應該在了解兒童文學的基礎上,分析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兒童文學的特點,從小學生的角度出發,了解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對語文課堂教學的需求。教師也需要轉變自身的教學策略,在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基礎上講解課堂知識,幫助學生樹立爭取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一、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

目前,小學語文教學應該注重兒童化,教學的同時應該結合童話故事、寓言故事進行教學。兒童文學是小學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占據著小學課本的大部分內容,各種童話故事蘊含這兒童成長所需要的方方面面的知識。教師應該在合理的的情況下設計教學方式,在孩子們需要的時候把兒童文學中知識傳達給孩子,使學生理解、消化講述的內容。教師應該改變傳統教學較為生硬的教學方式,不要進行填鴨式教學,要改為學生較為能接受的方式,引導學生快樂學習。讓學生在快樂中領悟知識,從知識中找到快樂。教師可以採取圖文結合或者製作些多媒體課件,讓課文以為生動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深刻理解中心思想。可以在課堂上開展一系列的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性,活躍學生的課堂思維,充分和學生互動,指引學生了解課文、理解中心。教學本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不能用局部代替全局,也不能用部分概括整體。寓教於樂的方式,才是兒童教學的真諦。

二、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兒童文學可以以更為貼切的方式來讓兒童了解這個社會,只有從小讓孩子接觸社會,積攢社會經驗,兒童們才能有立足於社會的資本。初步的社會知識兒童立足社會的必要條件,兒童文學中蘊含著大量的社會初步認知,方方面面的生活知識,可以幫助兒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許多文學大家都是從兒童時期接觸文學從而慢慢培養出的興趣,為以後帶你定了堅實的社會基礎和文學基礎。高爾基先生在回憶兒時的學習時光時曾講過:“每一本書就像我生命成長的一個小小階梯”,是這一個個階梯成就了這個偉大的文學家。兒童文學與一般教科書不同,它是以一種藝術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的,用藝術之美感染兒童幼小的心靈,使孩子印象深刻,讓孩子在生理上的認知得以提升,更使孩子的認知能力得以提高。潛移默化的讓孩子們得到教育。讓孩子們以更為成熟的方式思考問題,更為廣闊的視角認知世界。他們是未來的花朵,他們有權利改變這個世界。

三、如何把兒童文學運用在語文教學中

1.掌握多種教學方法

兒童是目前最受重視的教育階段之一,兒童的教學方式與其他時期的教學方式有很大差異。這是由兒童這個特殊時期和兒童文學的特殊性所決定的。兒童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是在成長中逐漸提升的,所以傳授的方式也不同。兒童詩歌、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等一系列的,充滿童真童趣,各種誇張的手法、各種幻想反映著現實生活,通俗易懂。作為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快速掌握教學中的關鍵,了解不同兒童文學作品之間的差異,來改變不同的教學方式,讓孩子們用最能理解的方式獲得知識。兒童文學作品分兩大類:詩歌類和散文類。不同的文學類型自然教學方式不同,詩歌類的作品往往需要通過朗誦來表達,朗誦可以使作品更具活力,同時可以讓學生了解這部作品所表達的感情,所以,教師必須要掌握這項基本功。故事類的作品則需要繪聲繪色的講述,教師同樣要掌握這項基本功,只有教師把感情傾注到語言中,學生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掌握知識。

2.注重兒童文學鑒賞

在閱讀文學作品時,還有一種特殊的精神活動,那就是兒童文學鑒賞,這是由閱讀引發的一項活動,它是在閱讀的基礎上完成的,通過自己的想像使故事角色更加豐滿,通過了解發掘故事更深刻的意義,對藝術形象進行更立體的描述。之所以說這是一項審美活動,是因為讀者可以通過閱讀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激發讀者對理想生活、美好人生、高尚青草的嚮往。小學語文老師應盡可能的提高兒童文學的鑒賞能力,了解中外兒童作品的發展史和目前種完兒童作品的發展規律,多閱讀一些兒童文學作品,提高鑒賞能力,這樣才能做好學生文學的領路人、精神的導師。

3.從兒童角度出發

要進行兒童文學的創作,就要站在一個兒童的角度看問題,用兒童的心去體會,這樣才能創作出兒童理解、能接受的作品。作為兒童教師,不僅要在學習上指導學生,還要在做人上給孩子指導,了解兒童,所以進行兒童創作便是一條很好的途徑,在創作過程中不僅能更好的運用了解的知識,更能熟悉懂得兒童文學的技巧。用一顆孩子的心去看待孩子,不僅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還為小學語文教育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

總之,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在培養小學語文教師的同時要考慮各項能力的培養,加強兒童文學作品在小學課本中的應用,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讓孩子把學習語文當作一種樂趣,而不是一種負擔,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參考文獻:

[1]譚英娥.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4,(11).

[2]周曉雲.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快樂學習報,2014,(10).

[3]韋宏.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邊疆經濟文化,2006,(08).

關於小學語文教學論文範文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研究

摘要:在素質教育的影響下,德育教育就成為了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具有實際意義的。就目前來說,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可以讓學生產生出共鳴,同時也存在著沒有重視小學德育教育的現象。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可豐富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精神層次,實現教學目標。基於此本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研究進行了簡要闡述,並提出幾點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程教學;德育教育;研究分析

對於小學語文教材來說,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同時也展現出了我國的傳統美德。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這樣才能發揮出德育教育的魅力。但是由於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使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與教學目標發生了偏離的現象,這樣也就沒有及時對小學生進行人文教育,使得小學生的德育素質不高,也就影響了小學生的未來發展。

1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德育有著其他課程不可比擬的優勢,因此在語文教材中滲透德育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德育觀,提高學習效果。

1.1層次比較分明。

對於小學語文教材來說,在編寫上層次比較分明,其中所選擇的教學內容也大多是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等情況來進行編排的。所以將德育知識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是具有實際意義的。如年級較低的學生在學習《劉胡蘭》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直接引導學生學習她在敵人面前那種不懼敵人的堅韌性格。如中年級學生在學習《黃繼光》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讓學生學習他的憎恨敵人的思想。如高年級學生在學習《董存瑞捨身炸碉堡》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學習他舍己為人,甘願獻出年輕生命的品質。這樣學生就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強自身的德育意識,提高精神品質[1]。

1.2具有良好的滲透性。

對於小學語文來說,可以將德育教育滲透到教學中的方方面面,如文章的講解與閱讀等。其中將德育滲透到閱讀中就是一個重要的途徑,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好教育的要點,如在進行文章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情感進行朗讀文章,以此來豐富學生的內心,幫助學生樹立起良好的道德,同時還可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除外在寫作教學中也可以滲透德育教育,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的過程中,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品質,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審美觀念[2]。

2將德育教育融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措施

2.1全面解析德育教育。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利用文字對德育教育進行解析是最為基礎的內容之一,而這也成為了進行德育教育的最佳階段。在此過程中,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時不能過於注重德育教育,忽視語文教學任務。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文章中的生字與生詞等向學生進行分析,促使學生在掌握這些內容的基礎上理解其中的思想,這樣才能在學生的內心中產生出正確的認識,最終也就實現了語文教育與德育教育的有機融合。

2.2在語文教材中滲透德育教育。

對於小學語文教材來說,其中蘊含著許多的德育教育內容,但是這些內容在教材中卻並不明顯,因此就需要語文教師要詳細分析好教材,挖掘出語文教材中的德育素材,這樣在開展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讓學生對文章中的字詞等進行賞析,掌握好字詞在文章中的意義,明確句式的變化形式等,這樣對於學生來說,可以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感受到我國文化的魅力。此外在教學中,教師還要找准教材中的內容,先對文章進行分析,這樣才能促使其成為德育教育的材料。如在培養學生熱愛祖國上,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查閱相關資料來輔助教育,尤其是一些描述我國歷史背景與文化的材料。讓學生在學習中掌握這些內容可以讓學生明確我國的幅員遼闊,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我國的人文地理,如學生在學習《西湖》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選擇一些描寫西湖美景的段落來讓學生朗讀,或是利用多媒體來講西湖的圖片展示在學生的目面前,這樣學生就可以通過自己的直觀感受來差生對西湖的嚮往,同時也會讓學生明確西湖是我國的名勝古跡之一,這樣也就會產生出一定的自豪感,在無形中也就提高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3]。

2.3利用情感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先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並為學生介紹一下文章的背景,同時教師還要為學生創建出相關的教學情境,以此來吸引學生的目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於學生來說,也可以在這種情境中更好的學習語文知識,增強自己的情感體驗,這樣學生也就更容易接受德育內容了。此外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做好知識的傳授,還要培養學生,讓學生具備高尚的品格。如學生在學習滴水穿石的過程中,學生就可以明確只有堅持不斷,注重從點滴細節開始積累,才能逐漸完善自己,促使自己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上[4]。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分析好語文教材,將德育教育內容融入其中,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

參考文獻

[1]宋貴.教書育人,潤物無聲———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幾點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02):57-59.

[2]王光輝.教育應觸及學生的心靈———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思考與嘗試[J].基礎教育參考,2012,(09):737-738.

[3]周波.讓孩子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淺談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感恩教育[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10,(04):36-37.

② 淺談小學語文高效課堂論文範文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課堂是演繹師生智慧的舞台。下面是我帶來的關於小學語文課堂論文的內容,歡迎閱讀參考!

小學語文課堂論文篇1:《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藝術》
近些年,基礎 教育 課程改革在中小學教育階段不斷深入。對傳統課程教學方式和理念的糾偏以及新課標下新的教學要求的提出,不僅對整個基礎教育課程教學理念具有突破意義,而且對教學過程中的兩大主體――教師和學生也設立了新的“角色定位”。課堂教學,尤其是語文教學,一直處於師講生聽的封閉狀態。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始終處於主導地位,學生只是在課堂上完成學習和掌握具體知識的任務,其創新意識和主觀能動性很難得到發揮。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課堂教學的實施往往過分強化了教師的“教”,而學生的學習活動則以服從教師的教學設計為基本方式進行著,兩者的既定角色主次分明,更不用說“教”與“學”深層意義上的交流與溝通了。

按照《新課程教學設計》所闡述的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概念,“課堂教學中的互動包括師生互動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其中師生互動是課堂人際互動的重要表現形式”,“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就是指在課堂教學這一時空內,師生之間發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響”,“師生互動動態地表現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溝通和相互理解,是一個連續的、雙向的過程。在互動中,教師和學生均為具有獨立人格的自由主體,都處於一種積極的狀態”。由此可見,互動式課堂教學首先就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意識到自身也是這一學習活動中的主體,自己的主觀動性能充分發揮到課堂學習活動中。其次,它還要求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適度展開,用教材而不拘泥於教材,將文本內容與現實生活相互聯系,從而對教材和教學內容進行重新建構。

一、師生互動運行之理論因素

1.課堂教學開放性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強調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有活力的。封閉的語文課程把學生的視野緊緊束縛在規定的教科書和課堂中,這樣使得學生的 語文學習 脫離了豐富的語文生活,也使得所學 語文知識 無法有效投映到學生的生活需要中,課堂互動更無從體現。“開放的語文課程以學生的語文生活為依託,強調溝通課內外,開發課程資源,把教材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師生與課程文本的互動,強調師生對課程的建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

課堂教學的開放性,具體講,應該主要包括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開放性。教師在教某一課時,針對學生而設定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不能僅局限於這一課所包含的內容範圍,而應該在此基礎上擴展知識內容、聯系相關話題對學生進行更為廣泛的知識給予。教學方式的開放性主要體現於對學生課堂知識引導方式的開放性上,不應局限於傳統的師問生答,而要讓學生充分意識到自己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讓學生有自己思考的時間,允許學生提出自己獨立的見解,鼓勵學生提問、質疑。只有引導學生自主地將語文課延伸至課外,才能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這樣的課堂才能讓教師和學生實現充分的互動,讓教學目的在師生互動中得以實現。

2.課堂教學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特別是在小學語文課堂上,興趣和情緒往往占據主導因素。作為人文學科,語文是最能發掘和培養人的審美情趣與內在情感的。這在語文教學中,尤其在確立教學目標時,語文的這一內在功能已作為“情感目標”得以明確。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讓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很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掌握 語文教材 上的知識,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就需要讓語文課堂呈現一定的趣味性,盡力做到課堂教學形式、教學內容新穎有趣、生動活潑。而這一趣味性對師生互動課堂效果的生成具有重要意義。教師發掘和設計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了興趣,那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就會得到提高。教師的積極引導和講解,學生的主動學習和探索,這都是課堂師生互動得以運行的重要條件。

此外,在提高課堂趣味性時教師必須注意:無論是教學形式還是教學內容,在增強其趣味性的同時,教師必須“因材施教”,面對不同年齡階層和感官特徵的學生,其所設計的趣味性必須與之相符或相適。這樣才能從多種類、多層次、多角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更好地實現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師生互動。

3.提高學生主體性

要體現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就必須讓教師和學生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在這一教學活動中所處的位置和應發揮的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是與語文知識傳承、語文文字訓練和語文教學管理融為一體的,它的活動形成與有效運行不僅依靠教師優秀的教育 方法 、適當的知識指導以及有效的學習監督,同時也依賴於學生作為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另一主體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主動性,樂於學習,勤於思考,勇於自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活動的接受主體,教師為學生的認識和發展提供種種可以促成的條件,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和工具讓學生自己思考和明白“應該學”和“怎麼學”,使其從願意學逐漸轉向喜歡學、能夠學。

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不僅教師和學生都要有所意識,更重要的是要給予重視,尤其是學生的主體性,應不斷強調並促成其不斷發展。充分引導和鼓勵學生的“動”,啟發他們以所學知識為基點,擴大自己的閱讀空間和思考空間,使語文課堂教學成為其獲得多方面、多層次知識的重要活動。

二、師生互動運行之行為因素

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師生互動除了前面所論述的總體理論性因素外,具體來講,還包括言語互動行為和非言語互動行為。自文明時代開始,人類的溝通和合作一直是以語言作為媒介的。作為現實生活中的課堂教學更是以語言為媒介,由教師向學生傳送知識和培養學習能力。無論哪一門學科的教學,大多都是將教學內容轉化為言語並以此為媒介而進行的,也就是說,教師將教學內容外化為學生能接受和感知的顯性語言,並通過一系列的言語活動,讓學生明確其所獲得的知識,而學生也是通過言語活動向教師或他人反饋其所接受的教育信息。可見,言語互動行為是課堂教學活動中最常見的、也是最容易觀察到的互動行為。

但言語互動行為並非實現課堂教學活動師生互動的唯一途徑,眼神和手勢等一些非言語互動行為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也具有重要作用。因為語言的外顯性並不能很精確地反映內心要表達的意思,有時甚至會與真實意圖不一致,而眼神和手段在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過程中能起到很好的輔助理解作用。有時,師生任何一方一個不經意的眼神或不自主的手勢,都有可能給予對方重要的信息,引發強烈的共鳴。另外,現代科技的蓬勃發展也為學校課堂教學更好地開展築起了一個師生交流和互動的平台。目前,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常運用PowerPoint、Flash動畫等輔助工具,教師通過播放演示文稿和動感影像資料既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其學習興趣,又可以使學生更直觀、更透徹地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同時,教師在語言和運用輔助工具上需要做到配合得當、張弛有度,這不僅能為整個課堂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氛圍,而且可以使學生更加愉快地投入學習活動中,大大提高教學質量,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師生互動是師生間雙向交互的影響,而不是教師對學生或學生對教師的單向線性影響。師生雙方都應處於一種積極的思維狀態,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和特長,重視和發掘學生的主體性,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把課堂變成師生活動主體間交往互動的空間,讓知識在傾聽與對話中生成,在溝通與交流中得以傳遞。讓師生互動這一課堂教學效果得以正常且高效運行的重要條件和因素便成為我們必須認真探究和合理運用的重要的語文教學內容。

參考文獻:

黃珊珊.追求情境之樂,感悟探究之美: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藝術[J].考試周刊,2015(94).
小學語文課堂論文篇2:《淺議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
【摘 要】小學階段的語文課程對學生的成長尤為重要,語文的學習是學生開啟知識大門的寶貴鑰匙,也是學生學習其他課程的重要基礎,而此階段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弱,因此非常需要教師的指導。本文意圖對如何更有效的進行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進行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情感體驗

新課改要求小學語文的教學要更加註重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關注,在此基礎上,構建一個比較開放且具有活力的課堂。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緊緊圍繞著這些理念,發揮才智對學生進行更好的培養。筆者認為,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可以幫助教師更好的進行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

一、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

情感體驗主要指用感性帶動心理的體驗活動,小學階段的學生處於對知識擁有無盡好奇心的階段,此階段教師的行為範式對他們的潛移默化影響巨大,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避免呆板的進行知識講解,而應將學生的情緒帶入到課堂中來。

例如,在學習《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徘岢荊�客舍青青柳舍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首唐詩時,教師除了為學生梳理這首詩的寫作背景、詩詞內容和藝術特色外,還應創設情境,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以期加深學生對這首送別詩的感悟。例如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王維在送別友人元常時所作,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選取兩位學生扮演這兩位古人,對送別場景進行情景表演,這能讓學生深刻體驗詩人折柳送別友人的依依難舍之情,而後教師可對此進行延伸,讓學生分享自己送別友人的 故事 。用此種方法能夠比較有效的寓教於樂,讓學生盡情的想像和分享 經驗 ,深化學生的情感體驗。進一步將能使學生對古代的送別詩產生親近之感,更加理解友人相送的悲傷之情,這將使學生逐漸體會到詩歌之美,語文之美。

在講授一些課文時,小學語文教師也應當注重灌注情感,使學生身臨 文章 之境,體會作者在寫作時的感悟和思想,通過自己的情感體驗來推己及人。比如在學習《小抄寫員》這篇課文時,除了引導學生理解敘利奧為了減輕父親的家庭負擔所做的努力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講述一些與父親之間難忘的事情,教會學生體會子女與父親之間的親情是寶貴的。語文的教學不僅僅是教會學生讀書寫字,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成為有責任感,有愛心的可造之材,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課堂教學時,不可以忽視這一點。

二、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

讀寫能力是學生學好語文的重要基礎之一,小學階段的學生正是 記憶力 較為出眾的時期,在這個階段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往往是十分有成效的。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注意這一點。

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需要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是汲取知識的最好方式。眾所周知,閱讀不僅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也是寫作的基礎,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要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注意對學生的默讀和朗讀進行重點考察,同時教師要注重訓練學生閱讀的速度和關注學生的閱讀質量。訓練學生的閱讀速度有利於學生在閱讀時對課文內容進行取捨,對重要的課文內容進行概括歸納。這種方法將有效的縮短學生的閱讀時間,為課堂教學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同時有利於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關注學生的閱讀質量意味著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的閱讀內容進行選擇與精簡,教師應挑選適合學生的內容讓學生閱讀,因此這些閱讀的文章不能夠太過困難也不能太過簡單。這樣能夠比較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增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自信。

除了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外,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還應注意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讀與寫是不能夠分開的兩個重要部分,因此在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的培養時,教師還應著重加強對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培養。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要求教師在講授課文後,訓練學生進行 讀後感 的寫作。例如在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後,教師在課堂上應要求學生寫出自己對於這篇文章的感想,無論是對於小女孩貧困的同情,或是想要對小女孩施以援手,還是對於當時社會的不滿,學生都可以通過自己寫作的讀後感抒發出來。長期的寫作練習,能讓學生對於課文的理解更進一步,同時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同情心,使學生的語庫和寫作角度得到拓寬。因此,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這有利於增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的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

三、因材施教,求同存異

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教學時注重“以人為本”,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牢記以學生為主體。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高有低,成績有好有壞,教師不應當因為某位學生的成績不好而歧視學生,亦不應因為某位學生的成績優良而過分優待。對於學習水平高低不同的學生,教師要因材施教,求同存異。

首先,因材施教,求同存異,意味著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的提問活動不應只針對成績好的同學,對於成績不好的同學,教師也應一視同仁的進行提問。學生若知道答案或答得較好,教師要及時的進行誇獎贊揚;學生若不知道答案或答得較差,教師也應進行鼓勵並指出錯誤,以期學生能夠得到進步。

其次,因材施教,意味著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對於不同學生的薄弱環節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例如一篇詩歌,有些學生可能朗誦的有感情,有些學生可能背誦的比較快,有些學生可能背誦的好卻默寫不出來,還有些學生可能會默寫但是錯字較多等。面對這些不同的情況,教師要及時的進行指導,讓學生們相互學習,背得不好的學生就多背誦幾遍,容易寫錯字的學生就將錯字謄寫幾遍,多看多寫。如此一來,學生們的薄弱環節就能夠得到補充。其他類似的一些學習問題教師也可適當的依照這種方法進行教學,這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

最後,因材施教,求同存異要求教師對於學習進度不同的學生要有包容心。一個班級里,往往有些學生學習的較快,一些學生學得較慢,遇到這種情況,教師不應慌亂,而要耐心的指導,允許學生出現學習進度快慢不同的情況,教師要有耐心,能夠有意識的對學生進行幫助。通過因材施教,求同存異的教學,學生對於語文的學習興趣就會得到有效提高。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需要教師注重對學生情感體驗的培養,同時還要加強對學生讀寫能力的培養,最後教師還應當以學生為主體,因材施教,擁有求同存異的教學態度。這將十分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為全面培養學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小學語文課堂論文篇3:《試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
【摘 要】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對 其它 各門功課的學習起著一定的奠基作用。教學是每個語文教師教學上的重點,課堂教學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課堂是引領孩子走向智慧的主陣地。

【關鍵詞】情境教學;課堂教學;激發興趣;扮演角色;多媒體

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對其它各門功課的學習起著一定的奠基作用。教學是每個語文教師教學上的重點,課堂教學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課堂是引領孩子走向智慧的主陣地。如果,我們一味地讓孩子的思維在課堂上如此“沉睡”下去,可以想像,後果是不堪設想的。情境教學成為豐富 兒童 語匯、發展兒童語言的極好途徑。因此,這種方法廣泛運用於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並能通過一定的途徑,把學生帶到作者筆下的那個情境中去。

一、情境教學策略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地位及作用

情境教學就是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製造或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場景,以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教材內容,促使他們的心理機能全面和諧發展,只有美好和諧的語文課堂心境,才能讓課堂充滿創造,充滿生命的活力

小學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的運用,使整個課堂充滿了勃勃生機。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詞彙,鍛煉了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情境的生動、形象、有趣,激起學生的情緒,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即情境能體現教材的特點,突出教材重點,突破教材難點,從而促進兒童知識的、能力的、智力的、情感意志的盡可能大的發展。

情境教學,是在對社會和生活進一步提煉和加工後才影響於學生的。諸如榜樣作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課內游戲、角色扮演、詩歌朗誦、繪畫、 體操 、 音樂欣賞 、旅遊觀光等等,都是寓教學內容於具體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著潛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二、情境教學策略在語文課堂中的應用

1、創設融洽,和諧的教學環境。

美國教育學家羅斯福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於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於一種和諧安詳的課堂氣氛,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親其師而信其道。學生是教育活動中的參與者,專制、壓抑的課堂氛圍抑制了學生的創造意識,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則有助於保護學生的創造靈感。

從步入教室的那時起,就要把微笑帶入課堂,把對孩子們的激勵帶入課堂,教師的每一個眼神、表情、話語、舉動都充滿著一顆愛心,用愛心去對待學生,以和善的面孔去面對學生,學生自然會跟著友好的人一起走進知識的海洋,從而可以輕松,愉快的學習,進入“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佳境。

2、激發興趣,創設情境。

作為低年級的學生,自控力相對比較差,注意力很容易分散。那麼,作為教師,就應該考慮這一點,注意從這一點出發,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充滿信心去學習。

我在教學生學習拼音時,就採用了“拼一拼”“找一找”的方法,使學生掌握了三個復韻母的拼讀方法,達到了教學目的,當我出示音節卡片時,學生們輕聲拼讀h-u-ang-huang,隨著我抽動卡片,同學們一會兒拍手,一會兒擺頭,主動積極的學習著,一張張音節卡片,一個個實物形象,一次次的演示動作,創設了極佳的教學環境,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扮演角色體會情境。

課堂上學生扮演角色,學生站在該角色的立場上,深入課文講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學生的心理位置換成了課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這樣不僅能將教材形象展現,同時還能理解課文,扮演的越真,就越感到親切。越感到愉快、越感到輕松。

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兩只小獅子》,這篇課文就有幾處對話,是一篇要求分角色朗讀的課文。為了讓學生上好這節課,我做了些頭飾,還在黑板上畫了棵小樹,作為背景,讓朗讀的孩子戴上頭飾上台表演,同學們又高興,又激動,人人都鍛煉了自己的能力,而且每個學生都讀得非常投入,很有感情,在這快樂的教學氣氛中,不僅加強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為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縮小了同學之間的距離,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教學情境的創設,大大提高教學效率。教師恰當地運用各種情境創設 教學方法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提高他們的智力水平,使學生樂於學習。

4、語言形象生動、創設情境。

語言是一切活動的基礎,缺少了語言人類將無法溝通,無法進行交流,語言已經成為人類溝通的工具,是人類傳播語言的媒介,在創設情境中,可以為學生提供表達心聲的場所,從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語言對語文教師而言,是極好的煽情、啟智工具,語文教師要依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優化教學語言,使教學語言更凝練,更優美,更富有藝術性和感染利,從而最大限度地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語文是基礎,是鋪路石,學好語文是關鍵,語文課堂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一定能提高教學效果,幫助孩子們學好語文。

三、情境教學策略在語文課堂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語文課程標准》:語文教學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提升學生的思想品質、道德修養和審美情感。因此,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貫徹新課程“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核心理念,不遺餘力地探索和運用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方法等,為傳統教學注入了鮮活的生命力,使新課改的實驗進一步走向深入。由於一些教師對語文新課標理解不夠到位,對新教材的挖掘不夠深刻,在語文課堂教學的情境創設上出現了一些誤區,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現象。

1、對“情境教學”的內涵和外延不夠清楚,不考慮課文內容和學生實際,盲目創設情境,對學生學習缺乏正確引導。新的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而情境教學則是通過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讓語文教學進入情感領域,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並憑借情境,把知識的教學、能力的培養、智力的發展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2、單純為了課堂形式“活”而創設情境,過分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創設情境,不考慮課文內容所傳達的情感態度價值取向。語文教學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語文學習的過程成為積極主動探索未知領域的過程。

3、有活動沒體驗。課堂上,學生一會兒忙活這,一會兒忙活那,教室里亂糟糟、鬧哄哄,卻稱之為“動中學”這種活動是外在多於內在,動手與動腦相脫節,目的性差,為活動而活動,沒有 反思 。

4、多媒體課堂形式單一化。多媒體教學雖有生動直觀的一面,但是如果一味的依賴就又會使課堂成為變相的滿堂灌,只是把教師的單一講解變成了機械的放映。曾聽一位老師的多媒體課,這位老師整堂課就坐在電腦前一個幻燈片接著一個幻燈片放映,學生只是觀看根本沒有參與這節課的討論,像這樣的課,學生久而久之就會厭煩。對此,我們還需在多媒體課堂教學方法的多樣化上反思,使其真正的服務於課堂,成為有效的輔助教學手段。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於興趣。”因斯坦也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作為語文教師,我們一方面要從自己的教學實施過程中多 渠道 多角度的創設教學情境,全方位的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入手,另一方面應從培養學生的 學習方法 入手,使他們在感興趣的基礎上由被動地學轉變為主動地學,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贏得興趣,在師生互動的良好氛圍中學得知識。

猜你喜歡:

1. 語文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2.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心得體會

3. 淺談小學語文的魅力課堂

4. 小學語文教學畢業論文完整範文

5. 小學語文教育相關論文

③ 小學語文六年級教學論文

六年級語文教學論文是新任老師學習高效教學課堂的一種方法,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論文,供大家參閱,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論文1

從教多年,為了能給學生更好的課堂,將知識以更藝術的方式傳播給他們,我閱讀了許多有關教育教學的書籍和名著。最近我拜讀了《經典課堂》一書,此書收錄了竇桂梅、郭初陽、賈志敏等名師的經典教學實錄,讓我的確受益匪淺。拜讀名著的同時,我常常在反思自己的語文教學:究竟給孩子們一個什麼樣的語文課堂? 課程改革對於學生的影響非常深遠,課程改革雖是一個實驗的過程,但它卻關系著千千萬萬個孩子一生的命運! 教育家杜威先生說過:“給孩子讀一個什麼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生活!”我認為:教師在乎什麼,學生就發展什麼!教師給孩子什麼樣的課堂,孩子就擁有什麼樣的人生!如何給孩子一個經典的課堂呢?我有以下幾點看法和體會:

(一)情感的課堂

1.一個優秀的語文教師必須在課堂中引導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中充滿“激情”。 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於“情感”。一個充滿激情的教師,才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教師應該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 讓學生在充滿激情的課堂中學習和成長。如教授《漁歌子》一課,教室通過激情的配樂朗讀,讓學生穿越時空隧道,與作者張志和同喜同樂,達到情感的共鳴。

2、教學活動中要注重置師生於課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有了它,才能在課堂中使學生充滿情感,融情於課堂,融情於人生。在“情”中體驗人生,學會成長。

(二)交流的課堂

以前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交流”。為了避免這一點,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面對面的交流,心與心的對話,實現“文本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在交流中塑造經典課堂。自讀課文的教學,全部採用當堂達標的教學模式,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獲取知識。

( 三)開放的課堂

1、讓孩子去“展示自己”。

我認為,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 教師給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麼啊?課堂是激情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台。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於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台。在教學中應該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去展示自己,以課堂為平台,讓學生展示自己最“真”的情感,最“實”的體驗,最“美”的心靈。

2、注重實踐,多方面實踐感悟語言。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麼,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後,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實踐出真知”。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基於這個思想,我經常搜集課外閱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閱讀。在教學《墨梅》後,引領學生閱讀背誦了《竹石》、《馬》、《青松》等十餘首古詩,使學生們了解到了更多有關於借物言志方面古詩,而且無形中又積累了許多古代詩歌。另外,將《安徒生童話》、《唐詩三百首》、《格林童話》等書籍推薦給他們閱讀,使其領悟書中的精妙所在!總之,教師要做一個牧羊人,把可愛的孩子們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教師讓學生通過“說”和“讀”把感情表達出來,課堂在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進入高潮。

(四)感悟的課堂

《桂林山水》描寫的是“南國風光”,如何讓學生去體驗作者熱愛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在教學中,我通過圖片、錄像資料等位學生展示美麗的榕樹,而後,引導學生把自己美麗的家鄉介紹給大家。孩子們充滿著自豪感,飽含著對家鄉無比的熱愛之情贊美著……這樣,孩子們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時也將自己深深地感動。

四、怎樣激活我們的語文課堂

1、自主的教學模式

在語文課上,教師真正把學生當做學習的主體,把教學視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對話,語文教師應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和開展課堂討論。語文課堂組織形式本身也是靈活多樣,不拘一格的。教師和學生圍坐在一起共同參與討論是很常見的,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對話也是無拘無束的。教師應如何為學生營造一個自主的心理氛圍,而不是把自己當成一個居高臨下的權威者。因此,語文課堂氣氛往往輕松活躍,學生的參與意識很強。

2、有趣的作業形式

五花八門的教學內容和名目繁多的作業任務也兼顧到學生的興趣、愛好與理想,並常以自主活動的方式進行。為了解決自己熱衷的問題,學生要做很多的工作,如到圖書館搜集資料、到社會上做調查、寫出報告等等。由於這些活動多是學生自己選擇的,所以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同時,也帶給學生由衷的快樂。對問題的答案教師並不做統一要求,而重在有自己的思考觀點。學生可以探索,可以懷疑,可以批判,也可以標新立異。也許正是這種自主的精神,孕育出創新的火花,也使語文對學生產生了巨大吸引力。

3 、生活化的教學內容

面向生活的教學內容在面向生活的宗旨下,美國語文教學的內容多向社會生活各方面拓展,教材選文以“時文”為主,報紙、雜志及各種單行本都可以作為重要的教學資料,甚至路標、圖表、時間表、新聞欄目等也被選入教材中來。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了解生活、認識生活、學會生活成為語文教學內容選擇的基本准則。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新的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們提供一個溫馨、和諧的人文環境,傾注更多的人文關懷,激發起孩子們的情感渴望,點燃起孩子們的心靈火花,讓語文成為學生們人生成長的維生素;新的語文教學應用全人類文化的神韻去滋潤孩子們的心田,引領他們登堂入室,領略人類文化大廈的恢弘氣勢和神奇美麗,充分享受徜徉人類文化之中的無窮樂趣;新的語文教學,應是師生共度的生命歷程,共創的人生體驗;新的語文教學,應讓學生在琅琅書聲中,用心靈去擁抱語言,和作者作心靈的直接對話,在思維和情感的強烈震撼中領會作者偉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讓學生在琅琅書聲中,感受和再現作品的情思美感,體驗語言的節奏感、音韻感,從而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新的語文教學,應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並期待終身學習所帶來的快樂。? 經典的語文課堂回會給學生帶來精彩的人生!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論文2

回首幾年教六年級的歷程,學生每一批都有每一批的不同,但是,細想來,讓學生學得有趣、學得有味,致力於學生終生、全面發展,突出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是每個語文教師的責任。六年級的學生即將邁入中學的大門,如何進一步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有效發展他們的語文能力呢?

一、教師要時刻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

教育者的責任就是要以良好的精神狀態與健康的心理情緒去影響和調動學生的積極的情感反映。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當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認識上的需要,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使學生始終處在情緒高漲、興趣濃厚、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之中,從積極的情感出發,抓住作品中蘊藏的豐富內涵,充分發揮想像和聯想,調動情感,深入學習。

教學是一門藝術,而教之道,貴在啟發潛能。教育心理學研究業已證明,正確的評價,適當的表揚和鼓勵,可以激發學生的上進心、自尊心,要讓學生在學習上 “主動”起來,就必須以正面鼓勵為主,充分相信每位學生的潛能,鼓舞每一位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對知識,我願是大海;做教師,我願是春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就猶如一股新鮮的血液融化了僵硬的、傳統的教育思想,它使師生交往在更加融洽的氛圍中互動,打開學生的心窗,走進學生的心扉,感悟學生的真情。

二、“把學生當正常人看”。

我們要及時地發現學生身上的優缺點、長短處,知道他們的興趣愛好,並適當地引導,努力讓他們朝一個好的方向發展。在眾多的學生當中,有著一些特殊的學生,他們的身心發展處於正常規律之外,即在生理或心理上有缺陷、智力超常或低常,他們也被稱為有特殊需要的學生。而這樣的學生更需要獲得施教者和周圍人的重視與愛護。而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接觸的特殊學生往往是那些表現不好、成績又不理想的學生,他們也被稱為是問題學生,而這樣的學生,老師也往往是最感頭疼的。其實,每個學生都有他可取之處,有一句話我覺得很有道理,“每個學生都有向上的潛能”,所以作為教師,我們必須要努力發掘學生這種潛能,多看到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做好正確的引導。要知道垃圾尚且是被放錯了地方的資源,更何況是學生這樣一個個鮮活的個體,他們不僅是教育的對象,更是教育的資源,既是資源,就該好好開發利用。

我們班的王同學是一個膽兒小,有些口吃甚至近乎自閉的孩子。今天的語文課上,該輪到他回答問題了,只見他紅漲著小臉,低著腦袋,結結巴巴的聲音蚊子一般大小,他越是驚恐,學生們越是屏住呼吸目不轉睛地看著他,王同學竟然緊張地哭了。看著他痛苦的樣子,我懊悔地自責起來:真不應該讓他回答,讓他在眾人面前出醜,刺傷他的自尊心,可是如果不讓他參與,不是更挫傷他的積極性嗎?在這尷尬之際,我倏地靈機一動,捕捉到了瞬間靈感:這名學生不就是不習慣在眾人面前說話嗎?我微笑地對大家說:“請大家趴在桌子上,只需用耳朵聽就可以了。”學生們立即明白了我的意思,都假裝若無其事趴在桌子上。王同學慢慢地把頭抬起來,從他明亮的眼睛裡我看到了輕松和自信。此時此刻,就象有一股暖流涌遍了我的全身。不知在什麼時候,他早已不在害怕,他鎮定自若的和大家的目光對視著,他獲得了成功。王同學臉上帶著燦爛的微笑。學生們使勁的為他鼓掌,我也拚命地鼓掌,為他闖過難關,贏得自信,更為我自己鼓掌,能在關鍵時刻如此地理解學生,走進學生的心裡。難道不是嗎?孩子的心就如同破土的嫩芽,老師對他的一點點保護就如同絲絲春雨讓他有了爭春的勇氣。

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說過:“在每個孩子心中最隱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弦,撥動它就會發出特有的音響……”這也成為我今後工作中努力的一個方向,不以成績取人,善待每一個學生。

三、在實踐中探求興趣

我一直在思考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而不是天天強迫自己去學習,那樣顯然效率不高。假如老師在課堂上能有意識地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盡量使得課堂充滿趣味,我想大家應該會很主動地去學習,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在講解課文或者試卷的時候我們不妨聯系現實或者相關的資料繪聲繪色的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學實踐表明,學生如果對知識充滿好奇心,對學會知識有自信心,那麼他們總是主動積極、心情愉快的進行學習。

例如,讓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方式把自己聽到的、看到的相關內容整合起來,最大限度激發積極性。倡導寫讀後感,排練故事使學生自覺地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不斷提高語文的綜合運用能力。比如有的學生喜歡把看過的《超人》寫成讀後感,再和其它同學的讀後感製成電子版;有的學生喜歡與同伴合作把大家收集到的名人故事、自己的成長故事以及讀後感辦成一份電子報,也有能力高的學生利用網路辦自己的電子報。有的學生找幾個夥伴一起分角色排練喜愛的成長故事。

六年級學生在校園里顯得更為活躍,他們有熱情,也顯得任性、容易沖動。有時他們會在桌面上、廁所里塗寫,幾句小詩、一行話語,好象像以此表達對學校的留念,更多的學生早在第一學期就忙著寫臨別贈言。教師如何因勢利導,抓住學生的情感契機,引導他們以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呢?實踐證明:積極疏導,把他們的心語得以外化,由此激發他們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是有效的路徑。組織學生為校園小報、廣播站積極撰稿。在練筆、討論、推敲中學生樂而不疲,尊師愛校、友愛同學的美好情操得到提升。

在學生活動的過程中,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溝通和協助能力,使學生感受集體的溫暖,讓全體學生都能體會到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的樂趣。

四、融會貫通,以一當十

六年級語文教學如果僅憑幾十篇課文的精講深挖、設計無數的練習,由此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習作水平,往往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提高。的確,課文只是個例子,應由一篇文章的閱讀觸及其餘,啟發學生把知識融會貫通,靈活、高效地學,有趣有味地學。 例如在學習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後,相機返顧或推薦《小珊迪》《小音樂家楊科》等課文,引導學生把幾個人物作橫向比較,培養學生讀書思考、分析感悟能力,這是從文章的內容方面相串聯的;還可以從作家的系列作品拓展,在學習小組里交流安徒生這位“世界童話大王”的名作,花時少、收效高,關鍵是培養了學生廣讀博覽的興趣;還可以進行讀寫知識的遷移,在閱讀教學中巧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新年的陽光照著小女孩小小的屍體上,她的手裡還捏著一把燒過了火柴梗。新年的街頭熱鬧依舊,可憐的小女孩並沒有引起人們的關注。大家展開了豐富的想像,他們的思維活動向縱深發展。由此,教師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求,讓這一久遠的童話故事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小女孩被奶奶緊緊地摟在懷里,她倆越飛越高,越飛越遠,飛到那沒有飢餓、寒冷、痛苦的餓地方去了。她們向著光明和幸福飛去。看,那青青的芳草地、活潑的孩子們把她們吸引住了,她們來到了,來到了你們的中間。你會 ,你會 ,你會 。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了培養。

激發同學們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要讓同學們覺得畢業前的學校生活是緊張有序的,也是豐富多彩的,令人回味的。在他們的習作里、日記中有生動的記錄;在他們的影集里、校園網里有珍貴的鏡頭;還有的以詩與畫的形式、書信的方式告訴自己的親朋好友,這是沒有預設的、水到渠成的語文學習活動。

實踐證明,在生動活潑、師生互動的課堂里、在豐富有趣的活動中,六年級學生的知識、能力會喜獲“雙贏”,他們的情感會得到升華,語文學科的魅力才足以得到展現。

我,資質平平,不求做一名 “藝術家”,但求做一個讓課堂神采飛揚的教書匠。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論文3

文章千古事。科舉時代,又有一篇文章定終身的制度。的確,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

過去的作文教學指導課,我們往往是給學生一個題目,在簡單地講解之後就讓學生自己去完成。講解完後,台下立刻顯出一片“皺緊眉頭,咬斷筆頭”的習作場面,之後的批改中總是會出現主題輕淺甜膩,思想觸角只停留在生活的表象,情感的基調只有歡樂輕松而未探入復雜的深層,題材如出一轍,語言貧睏乏味,假話空話一大堆,缺乏真情實感,生搬硬套,結構方法機械雷同,導致了學生作文與做人的背離,作文中所描述的生活形態與親身經歷的兩者之間相去甚遠,同時導致了學生的思維指向單一、空間狹小。

作文指導課,教師須講究“導”的方法與形式,注重解決三個問題,即一、為什麼寫?二、寫什麼?三、怎麼寫?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言:“寫作不僅是拿起筆來寫在紙上那一段時間內的事情,意思的發生,需要的提出,都在動筆之前。認定中心,審查材料,也在動筆之前。提起筆來寫在紙上,不過完成這工作的一段步驟罷了。有些人認為寫作的工作在提筆來的時候才開始,這顯然是錯誤的。如果如此,寫作就成為一種無需要,無目的,可做可不做的事了。”

一、為什麼寫?——明確寫作目的,預防空洞、不知所雲。

檢驗小學生作文的標準是:是否真實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語言文字通順地記敘了事物。因此,作文指導課,教師必須設法引導學生從心靈體驗出發,真實地再顯生活底蘊,真誠地擁抱生活。教師的指導,不能只把思路局限於大場面、大事件,應該讓學生跳出課堂小圈,放大生活外延,跳出教材小書,放大閱讀范圍,不但面對生活瑣屑的表象,而且也透視其間深蘊的生活真諦和本質。換句話說,教師對學生習作的指導就是為了使學生確立真實和真誠的情感態度,在明明白白地弄懂“為什麼寫”這個問題的前提之下來進行習作。學生作文應該是從一己心靈體驗出發,逐步地達到不自覺地“瀉泄”和“傾吐”的境界,當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和情緒的儲備達到了比較豐滿的程度,心中的寫作欲便逐漸萌動和強化,在成熟到呼之欲出時刻,受到教師的恰當點撥和某種靈感的誘發,就不可抑止地發生了通過文字傾瀉心緒的寫作沖動。

二、寫什麼?——真實的表達。

教師的作文指導過程,其實就是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提煉寫作素材。我們所一直強調的“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處處有生活”,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從日常的學習、生活和勞動等方面逐步積累經驗、體驗感情,在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之後能充分地運用習作素材。

學生習作素材的來源在於一、現實生活本身;二、現實生活在書本中的反映;三、現實生活在圖畫中的反映。教師的任務是指導學生學會從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中發現對自己有所觸動、有所啟發的人與事,景與物,為我所用;二、我們的閱讀教學,應該大力提倡“讀寫結合”。教師必須千方百計地從豐富的語文教材中挖掘讀寫訓練的結合點,把作文片斷訓練經常地、持久地融入閱讀教學過程之中,教會學生能運用教材中的寫作因素來進行習作訓練,這樣做,既鞏固了閱讀教學效果,又促進了學生讀寫水平的提高。

教師的作文指導過程,解決了“寫什麼”,也就使學生經歷了一個“從積累到表達”的訓練過程。修訂大綱的一個顯著特點是促進學生的發展,過去的語文教育,是以知識積累為取向,而目前的語文教育,是以學生能力發展為取向,因此,作文指導就是對學生“習作能力”的指導,教他們學會學習,學會表達。

三、怎麼寫?——正確的表達方法和技巧。

“怎麼寫”就是如何表達,教師要設法引導學生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語言描述見聞、感受,追求平白質朴,追求真實,反對虛假。即使學生的觀點有些偏頗,也不要大驚小怪,認真加以引導,正是我們語文老師的一個職責。讓孩子放開膽子寫作文,是消除害怕作文情緒的關鍵,也是學好作文的良好開端。

“怎麼寫”這個指導環節,需要我們教師關注對學生作文的基本語言要求,諸如貫穿語脈句序的通順、吻合語境要求的得體、狀物寫形的准確、用片語句的簡潔、整體風貌的樸素等,但是我們還應該提倡個性化行文,所謂個性化行文,體現在遣詞、造句乃至文體的選擇等各項硬指標與語調、文勢和韻味等各項軟指標,凡率性而為,凸顯生命本色,無所粉飾,無所遮掩,一任才情,皆無不可。

“怎麼寫”涉及到寫作方法的指導問題,教師在學生寫作訓練的內容、形式、方法上應該狠下一番功夫,努力激活學生寫作興趣,促使學生“愛寫”。《修訂大綱》中把中年級習作的重點放在“自由表達”上,要求學生“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見聞和想像寫出來”,體現了作文指導要從內容入手,有利於中年級學生打消顧慮,放開手腳,放膽習作,做到“敢寫”;高年級,則加以收束,要求學生能全面地達到習作要求,實現“會寫”。

學生要真正具備寫作的硬功夫,關鍵還在於通過練筆和練口來發展語言運用能力,從這個角度來說,教師如果能堅持以寫日記、隨筆和口頭作文等形式來作寫作訓練,並循序漸進、科學引導、輔之以藝術化的精神激勵,不失為實用價值頗高而又不使學生負荷過重、束縛過多的有效方法。

④ 淺談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論文

課堂是學校教學的主陣地,無論語文教學被注入什麼樣的新精神,有一點是不變的,就是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是務實高效的,務實是課堂教學的手段,高效是我們課堂教學的目標。如何構建務實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呢?這既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要從教師的素養上優化教學過程。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學習著、感動著、快樂著、收獲著;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放飛思想、張揚個性、形成能力;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融入智慧、生成智慧。
一、尊重學生,教態親切,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如果說,一個老師的課堂教學,使他的學生學得快,學到的知識多;使他的學生有良好的學習成績;使他的學生樂於學習語文這門學科,情感上也願意於親近這位老師。那麼,就可以說他的語文課堂教學是非常有效的。
一堂成功的語文課,首先應是一篇流淌著詩意的美的散文。對一個老師來說,他不但要有又專又博的知識,還要有敏捷的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語言素養。教學語言不同於普通語言、它是在邏輯語言、科學語言的基礎上提煉升華而形成的、為濃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的、韻律和諧而又優美動聽的語言。教師運用這種審美化、情感化了的語言去講課,就能極大地喚起學生的感情,充分顯示出教學語言「以情激情」的巨大美感作用。比如:在學習《美麗的武夷山》一課時,我播放了「險峻、奇特的三十六峰以及清、靜的九曲溪」的視頻。學生在優美的樂聲中,欣賞著武夷山的美景後。再引導學生:多麼美麗的武夷山哪!讓我們聽聽,置身美景中的人們在說些什麼?快打開書讀讀吧!孩子們懷著好奇心,也帶著好勝心,興趣盎然的讀起課文來,不一會兒,一隻只小手舉起來,圍繞著「美麗」二字,同學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同學們的求知慾、閱讀能力、表達能力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贊美之情自然流露,如此,學生又怎能不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 中呢?
二、心形互動,共同參與,充分享受和諧快樂課堂
師生的雙邊活動,實際上是要老師發揮好組織者和引導者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致,充分享受和諧高效的語文課堂這一過程。在教學中,我經常引導學生動口說一說,讀一讀,遇到不懂的問題動手劃一劃,動腦想一想,或者在小組內議一議,說一說。這樣,多種感官參與教學,課堂才會生機勃勃,充滿活力。在學習《我必須去》一課,我就讓孩子們小組合作學習,小組成員有不懂的問題,在組內交流探討。由於學生相互啟發,互相補充,互相糾正,在相同時間里,發言、動口的機會多了,討論的問題更有個性化,更完整了,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率。自主,就是主體主動地進行學習,在課堂上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法,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讓學生個性化地學習。如在識字課上,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記憶生字,可以用組詞記憶生字,還可以用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編順口溜等多種方法,在學生記住生字的同時,提高了他們探索意識,發展了個性,發揮了創造力。再如:學習《上天的螞蟻》一課,我讓學生選擇最喜歡的一段,自己確立學習內容,然後在小組內互相交流,互相吸收。由於學習內容是自己選的,無論白鬍子爺爺、巨人,還是小螞蟻,從朗讀、想像、表演,都那麼惟妙惟肖,在自主中探究交流,真是生生互動,張揚個性,展示特色呀!
三、巧設課堂提問,提高教學效率
用提問來指導學生學習課文,這是語文教學比較流行的一種方法。課堂上問與不問,問什麼,怎樣問,是關繫到教學成敗的大事。提問的時機、提問的方式選擇得當,能啟發思維、發展智力、活躍課堂氣氛;選擇不當則可能弄巧成拙,破壞課堂氣氛。如何設計提問正如紅花還需綠葉襯一樣,選准時機,巧設疑難。在教學《看瓜》一課後,當我在問學生:你喜歡文中的誰?為什麼?學生的回答非常積極。有的說:我很喜歡爺爺,因為爺爺很善良。有的說:我很喜歡爺爺,因為爺爺對客人非常熱情。還有的說:我非常喜歡爺爺,因為爺爺慷慨大方、與人方便,我要向他學習……言語中,學生的情感得到了升華,思維與思維產生了真實的碰撞,碰撞出了精彩的火花。
四、以趣結尾,餘音繚繞。
小學語文課是堂欣賞課,它所反映的感情多種多樣,或慷慨激昂,亢奮高歌;或如泣如訴,低聲吟唱;或淋漓盡致,纏綿哀婉。老師要感情充沛,善於以情感人,一堂高效的課不僅僅是以情感人,情景育人的教學過程,還必須有一個好的結尾,也就是我們的結語,它應該是整堂課的一個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好的結尾,有如咀嚼乾果,品嘗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一堂好課的結尾,不僅可以對教學內容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和提煉升華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課堂教學內容,取得「課雖盡而趣無窮、思未盡」效果。在語文課的結語中,選取一些趣例作為結尾,往往令人縈懷難忘。
總之,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提高備課實效,採用靈活的教學方式方法,加強師生合作學習,使課堂教學變為開放的、雙向的、多渠道的、立體的信息傳遞和交換的過程。同時,教師更要加強學習,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能力,真正發揮好教學主導作用,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新的教育教學形式。

⑤ 小學語文教師教育教學論文

近年來教育倡導素質教育,在不斷的改革和創新教學方法,國家也越來越重視小學階段的基礎型教育,而小學學習中,語文學科的學習顯得尤為重要。下文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於小學語文教師教育教學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小學語文教師教育教學論文篇1
淺析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藝術

摘要:本文從語文教學教師的教學 藝術 入手,無論是領略教材還是學生的感受,學生的興趣,學生的動手能力。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等各個方面,都進行了深入的闡述。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關鍵詞:語文的教學藝術

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好動,思維處於形象感知階段,對學習目的缺乏認識。而且語文是一門 應用廣泛,最接近生活,內容豐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學科。然而,傳統的應試 教育 將充滿人性美,具有趣味性的語文變成枯燥乏味的應試訓練。這種狀況與現今的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相違背。因而,如何讓小學語文課堂活起來,學生的積極性的調動,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是當之無愧的 實踐者。

一、激發興趣,享受語文

靈活多變的課堂 組織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小學生的注意力不穩定,集中注意時間短,持久性差,因而,通過靈活多變的課堂組織形式能有效的刺激、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使學生樂於參與,樂於探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表演激趣:犯錯是孩子的權利,求知是孩子的天性,好表現是孩子的需要、孩子的特點。從課堂實踐看,學生的表現欲很強,他們喜歡表演,表演帶給他們無窮的樂趣。例如《包公審驢》一課,我安排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以課文為依據,加上自己的想像,讓學生自編自演,收效甚佳。通過表演,學生不僅懂得了包公的鐵面無私,為民作主。而且還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達到了學習的目的。把表演帶入課堂,改變了學生被動的學習地位,使學生多動手、多動腦,主動參與學習,激發了學習興趣。

2、游戲激趣:在低年紀語文課堂教學中設計游戲,能使課堂有聲有色、生動有趣,在游戲中學生要看、要聽、要說、要做、要動腦、要創造。孩子們在參與的過程中,興趣盎然。即鍛煉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鍛煉了學生的 語言表達能力。

教師利用多種形式組織教學,讓語文課成為學生享受的樂園。

二、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學生厭學現象很普遍,究其原因,教師把學生當作了“知識的容器”,這樣的教學抑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大量的練習和作業使學生疲於應付。要想徹底改變此現狀,必須先改變教師的觀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兒童手腦的六大解放”中提出“解放兒童的頭腦,讓他們能想;解放兒童的手,讓他們能做;解放他們的口,讓他們能說……”的教育思想。教師必須調動學生多種器官協調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不斷激發求知慾,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三、讓教材活起來。

1、教師走下講台,參與學生的學習。傳統的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教師主宰一切,把教材中的知識灌輸給學生,老師累的筋疲力盡,學生聽得昏昏欲睡。結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現在的 教育 理念要求教師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不再以教會學生為主,而是以教學生自己去學會為主。因此教師應該走下講台,深入到學生中來,主動和學生一起探究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自己感知新知識,交流新問題。教師從中引導,給予肯定,從而達到師生互動,使教材在課堂上活起來。

2、給學生表現的機會。天真活潑的小學生,無論看到什麼新鮮的事物或者學到了什麼新知識,都想急切地告訴別人,以獲得贊賞。因此,教師應該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地表現自己,展示自己對教材的獨到理解,教師應鼓勵學生把自己對教材的真實感受。獨特理解講出來,和大家一起交流,一起探究,從而達到共知共識,使教材成為師生互動的活教材。這樣才能使我們手中的教材在教學中活起來,更好地使教師、學生、教材、 實踐融為一體。

四、走進學生心靈深處

1、以情境感染法教學。情境感染即情感交流過程。教師應挖掘教材中健康、愉悅的情感去感染學生,使其產生強烈而積極的內心體驗,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在教學中可將 音樂 、 美術、語文等多種 藝術 結合在一起,調動學生的各種器官創造藝術情境,讓學生通過多種藝術手段產生共鳴,從而創造立體教學情境。

2、實踐競爭法教學。實踐競爭即安排學生親身實踐, 組織學生激烈競爭,在對學生的讀寫訓練中,放開學生手腳,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生活實踐中學習語文,開展辯論課、朗讀課。既豐富了生活開闊了視野,又培養了學生的協作精神,激發了學生爭先創優的競爭意識,增強了學習動機。

總之,語文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顯而易見,如果說,一堂優秀的語文課是一劇本時,那麼教師就是導演,學生則是演員,最後叫不叫座,靠教師與學生的協調配合。語文教學中處處滲透著教師的心血。因而教學藝術不僅使學生樂於接受、學到知識及能力,而且更加豐富了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小學語文教學不僅僅是字、詞、句的學習,更是興趣的培養,觀念的更新,能力的培養。
小學語文教師教育教學論文篇2
論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優化策略

【摘 要】小學階段,語文課堂教學本身是一門科學,是一種藝術,應該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發展的過程。只有不斷優化教學過程,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優化策略

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基礎性重要學科,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渠道。在當前全國上下大張旗鼓地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如何優化小學語文教學,提高語文教育質量,真正發揮語文教育的功能,是一具頗受關注的話題。下面筆者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優化策略。

一、優化導入的藝術

凡是優質的課堂教學都具有非常考究的開端設計和獨特性,課堂教學一開始便能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引出這堂課的核心話題。在進行教學時,可以講故事。邊講故事邊學習,學生感覺就是在聽故事,但卻不知不覺地完成了教學任務。這種導入藝術就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又滿足了小學生愛聽故事的心理。課堂教學從始至終都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教學效果顯著。此外,課堂導入藝術的方法還有很多,如問題導入,審題導入,妙語導入,練習導入等等,但不論哪一種導入方法,都要求簡練,短小精悍,以盡快進入主題。

二、美讀文章,感受意境

教師的情感如春風化雨,每時每刻都潛移默化地滋潤著每個學生的心田,感染著每個學生,引導著學生積極的行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范讀是最為直接和親切的,是火種、是催化劑。它能讓學生透過教師的朗讀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體悟課文所表達的情感並產生共鳴。教師的范讀最容易感染學生,也最容易引發學生的朗讀。因此,教師要藉助美的聲音、美的表情、美的動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對課文豐富的情感體驗傳遞給學生,鼓舞學生的情緒,激起學生的內心體驗,使學生進入課文描述的情感境界,獲得准確、鮮明的感知。

三、聯系實際,親身體驗

教學中讓學生結合課文中的描述聯系自己的日常生活舉出類似實例,說出自己的體會並進一步與作者的感情產生共鳴,再進一步理解課文,對提高其生活認識、品德的構建定會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如《養花》一文中,當學到“菊秧被死三十多種,一百多棵,全家都幾天沒有笑容時”,讓學生舉出類似例子。有的說他餵了一條小狗,不知何因突然死了,自己一連哭了好幾天。即使現在想起來,心裡也怪難受的。通過這種移情體驗,學生由自己的境地深化了對作者境地的認識,從而使學生理解了養花之樂是一種高尚的情趣,培養了學生熱愛生活的樂趣,而親身的實踐同樣會觸及到他門的心靈。如《小兒垂釣》一詩的末兩句“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時,學生對誰招手搞不清楚,即使在課堂上和學生說明白了,其教育意義也不會太大,如果讓學生分別根據自己的理解實際表演一下,他們就會明白招手的是稚子而不是路人。這樣,學生不僅深刻地理解了詩歌內容,品德教育也寓於其中。

四、增加教學的趣味性

小學教師要激發兒童的學習熱情,必須根據兒童生理心理的特點,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必須注意趣味性。那種傳統的以傳授知識為主的教學,不能培養能力,自然也無藝術性可言。教學是一種藝術,藝術最講究分寸。還有,對課堂提問必須精心設計,不僅要在備課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進行客觀的預測,還要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這需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較高的教學藝術。

在作業設計方面,在於鞏固、消化、運用所學的知識,並使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組織好學生的作業,對發展智力、培養創造才能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目前在如何布置學生作業的問題上,比較普遍存在兩個弊端,一是數量多,學生負擔重;二是純知識的機械性的作業多,不利於能力的培養。我們應該從知識與能力的結合上設計好學生的作業,一般說來,作業設計不僅要體現靈活性,還要體現統合性。語文教學是一種綜合性的基本功訓練,作業設計也要相應地體現綜合性。單一性的訓練,是不利於學生掌握語文教學這個工具藝術性的。

五、教學藝術必須具備創新性

當今的孩子們最缺乏的是什麼?是生動的實踐、豐富的體驗、大膽的懷疑、無拘無束的展示,缺少解放和創新。教育,首先是人學,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只有把學生放到學習的中心主體地位,才能喚醒他們的主體意識和創新潛能,學生才能發揮自己的才智去創新,去體現自己最大的價值和作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從總體上說,在觀念、模式、方法等方面,還存在著不少影響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發展的問題。也就是說,教師仍處於主體地位,學生仍然是被老師牽著走的地位。我們的語文教學藝術盡管也呈現出千姿百態,但是仍缺少學生本人的自學、自悟、自得。因此,教師必須把主體地位讓給學生,要著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提高自己在教學藝術方面的創新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之所以被稱為藝術家,是因為教師的勞動本身就是創作,而且比藝術家的創作更富有創造性;所以,創新性不僅僅賦予教學藝術以生命,它也是一切藝術的源泉。

小學語文學習內容不多,學生壓力不大,但要想給學生留下語文學習輕松有趣的印象,卻是不容易。所以,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必須掌握學生的心理,要讓學生在學好語文的同時,對語文的學習還存在強烈的願望。如此,小學語文的教學算是極為成功的了。

【參考文獻】

[1]方義政.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是要轉變教學觀念[J].教學藝術,2012(7)

[2]耿中輝.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猜你喜歡:
1. 淺談小學語文教育教學論文

2. 小學語文教學畢業論文完整範文

3. 關於小學語文的教學論文

4. 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思考論文

5. 小學語文教師論文題目大全

6.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畢業生論文

⑥ 關於小學語文教學方面的論文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經典教育探討是我校研究立項課題之一。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小學語文教學方面的論文,供大家參考。

關於小學語文教學方面的論文範文一: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摘要:當前小學語文教育普遍存在教師無法把握兒童文學的文學及美學特徵、兒童文學素養不高的問題。新教學目標和教材,對小學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把握兒童文學課文的文體特點及美學特質,不斷完善自身的兒童文學素養。本文基於我國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學現狀,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應對措施,以期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關鍵詞:兒童文學;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對策

自推行《語文課程標准》後,小學語文教學和兒童文學這兩個話題就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新課程改革在長期的推廣過程中也取得了滿意的成效[1]。但就我國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狀況來看,仍存在很大的不足,小學語文教學中兒童文學還有很大的不足。本研究從兒童文學在語文課堂教學、小學教師教學現狀兩個方面進行探究,總結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從而更好地指導實踐教學,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意見。

1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現狀

1.1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沒有把握兒童文學的基本特點

1.1.1沒有把握兒童文學的文體特點

兒童文學作品包括多種不同的題材,而小學語文教師對兒童文體基礎知識的了解度不夠,經常出現應用固定教學模式對不同題材的文章進行講解的問題。例如:對童話體裁的課文進行講解時,只認識到虛構、誇張及敘事等文體特點,但缺乏對文體知識內涵的分析;在童話題材文章中應用的修辭方式只是做了簡單的闡述,學生不能從其中認識到誇張、幻想手法都是寫作表現方式,彼此相互映襯才能凸顯童話題材課文的涵義[2]。教師不能站在整體角度進行全局性分析,就會影響童話體裁文章的虛幻色彩,使之更加真實化,對學生思維的發散和想像力的培養有極大的阻礙。

1.1.2沒有把握兒童文學的美學特質

同其他文學作品存在很大的差異,兒童文學作品具有其獨特的美學品格,如果教師兒童文學素養不高,就無法感受兒童文學作品的藝術個性,從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忽視兒童文學課文的美學特質。具體體現為:(1)使兒童文學課文教學過分成人化。教師以成人的角度看待兒童文學課文,通過成人的思考方式、心理理解課文的主旨,必然會攙雜著一些利益、世俗的思想,過分成人化會喪失兒童文學作品本身的價值;(2)兒童文學作品教學只重視工具性。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兒童文學作品時,沒有將其看待成兒童文學課文,應用傳統的教學手段,硬性要求學生理解文章中字、句、段的含義,機械式總結文章主旨和線索,單方面重視工具性,這不僅會影響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失去了兒童文學應有的美學特質,導致教學過程枯燥乏味。

1.2小學語文教師兒童文學素養不高

小學語文課是一門基礎課程,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更承擔著艱巨的任務,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擁有較高的兒童文學素養。然而我國小學語文教師兒童文學素養的缺失問題在新教材的實施後日益嚴重,提高教師的兒童文學素養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一項工作[3]。由於大多數教師在上崗前並沒有對兒童文學進行學習,加上工作後也並未意識到兒童文學對自身教育發展的重要性,自主學習性不強,且缺乏專業、系統的兒童文學培訓,導致小學語文教師兒童文學素養普遍不高。小學語文教師兒童文學素養的缺失體現為:(1)對兒童文學基礎理論、知識不夠了解。教師沒有掌握兒童文學基本知識中的美學特質、文體特點、功能價值和體裁等基礎知識;(2)尚未形成現代化的兒童文學觀及兒童文學理念。一些教師對兒童文學內涵存在錯誤的理解,教師的兒童文學觀相當落後;(3)兒童文學作品的閱讀量少,知識面較窄。教師沒有對兒童文學作品進行深入的研究,很少閱讀相關作品,從而導致教師的審美想像能力、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較差。

2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對策

2.1教學過程中要把握兒童文學的美學特質和文體特點

2.1.1把握兒童文學的文體特點

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中要把握兒童文學的文體特點,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正確地了解兒童文學文體分類及構成要素,因為面對的是兒童群體,其文體形式同其他文學形式存在明顯的不同,包括多種不同的體裁形式,例如:散文、故事、童話、兒歌等,語文教師應了解文章的文體形式分類、因素和特徵;

(2)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以兒童文學的特點為依據,合理的採用教學手段,結合不同體裁的文章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案,確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靈活的運用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在對兒詩、兒歌等具有押韻特徵的韻文體進行講解時,應嚴格把握該類文章的特點,通過誦讀法的教學途徑幫助學生深入的體會文章所蘊含的音樂美[4]。但是這兩種形式的兒童文學又存在一定的差別,還需要加以區別,合理的應用播放音樂、游戲和頌唱相結合等多種方式來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想像力;

(3)將成人文學同兒童文學區別開來,准確的抓住不同文體間的差別和特徵,兒童文學具有其特殊的語言和風格,同成人文體存在顯著的差異,風格特異,即使在同種文體形勢下,兒童文學及成人文學也各不相同。此外,兒童歌曲、詩歌等文體在語言運用風格及寫作目的方面的側重點也不同,發揮著不同的教育作用,只有做到以上幾點,才能更好地利用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功能。

2.1.2把握兒童文學的美學特質

兒童文學藝術品性、審美特點即兒童文學的美學特質,主要表現為兒童情趣,因為兒童時期的思想極為單純,具有豐富的想像力,思考問題的方式比較獨特,而兒童文學所蘊含的兒童情趣能夠對兒童產生積極的影響,幫助兒童形成良好的審美和感受能力,提高兒童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保證兒童的身心健康。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應具備專業的教學能力,可以主動對兒童問題作品中的兒童情趣進行發現和探索,並將這種思想貫穿於整個教學活動中[5]。教師可以從兒童生活、兒童行為動作、抒發兒童純真情感或兒童心理等角度進行研究,把其中的兒童情緒放大,跟兒童站在同一個層面上思考問題,感受兒童內心的想法。但這個過程並不是一蹴而成的,需要教師不斷鍛煉,在教學實踐中積累經驗,培養睿智的眼光。兒童文學中的兒童情趣都滲透在作品中,在對這些作品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深入的進行分析,從而抓住兒童文學的美學特質。教師在把握兒童美學特質的基礎上還要善於利用,從兒童情緒入手,根據作品中的兒童情緒的表達方式制定教學計劃,讓兒童深刻的感受兒童文學的美學特質,通過靈活多樣的方式激發學生的童心童趣,巧用童心,讓學生感受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的興趣。

2.2有效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兒童文學素養

2.2.1擴大兒童文學作品的閱讀量,提升教師的審美想像力和感受力

兒童文學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教師應加大兒童文學作品的閱讀量,經常翻閱中外優秀文章,嘗試理解不同作者對兒童文學的觀點和看法,了解兒童的內心的特點,拓寬自己的視野,站在全新的角度看待兒童文學文章,從理性認識上升為感性認識,從而提高審美想像能力[6]。

2.2.2培養現代兒童文學觀和正確的兒童文學理念

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兒童文學素養的關鍵就要從根本上轉變思想觀念,使教師能夠自主意識到兒童文學作品對兒童成長的重要作用,深刻理解兒童文學作品的精神,培養新型的兒童觀及現代幼兒教育觀、發展觀,樹立正確的兒童文學理念。教師必須要明確以下概念:

(1)兒童是兒童文學作品主要面對的對象,兒童處於特殊的年齡階段,能夠作為單獨的精神個體來看待,兒童文學作品正是面向未成年兒童而形成的,滿足了兒童階段的審美和精神需要,集教育、認知和審美等功能於一體[7];

(2)文學系統涵蓋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兒童文學只是其中之一,其符合基本文學形式,是作者為了抒發人生感悟及思想感情的語言藝術;

(3)同其他文學作品不同,兒童心理活動是創作兒童文學的基礎,作品能充分的迎合兒童的各方面需要,受廣大兒童的青睞。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兒童文學素養是發揮兒童文學在語文教育中教育作用的基礎,只有積累了大量的閱讀經驗,形成形象思維,了解兒童文學基礎理論和知識,形成現代兒童文學觀、兒童文學理念,才能提高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兒童文學文章的教學質量。

3結語

綜上所述,兒童文學作品在小學語文教材中佔有極大的比重,擁有良好的兒童文學素養的教師能夠有效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針對我國當前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現狀中存在的,沒有抓住兒童文學的基本特點和教師兒童文學素質的缺失問題,教師應提高對自身兒童文學素養的培養,從根本上把握兒童文學課文的文體特點及美學特質,培養現代兒童文學觀和正確的兒童文學理念,拓寬兒童文學作品的閱讀范圍,擴展視野,提升教師的感受力、審美想像力,深入的理解不同題材的兒童文學作品的內涵及所表達的精神,並以此為切入點進行課堂教學,逐步提升學生的審美感受能力,發揮兒童文學作品的審美教育功能。

參考文獻:

[1]朱立芳.兒童文學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利用[J].教學與管理,2006(33)

[2]王泉根.新世紀中國兒童文學學科建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昆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02)

[3]孫建國.兒童文學視野下小學語文中的兒童哲學教育[J].教育導刊,2011(03)

[4]朱自強.高等師范院校加強兒童文學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J].婁底師專學報,2003(01)

[5]趙靜.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育—20世紀初期的歷史透視[J].教育科學,2003(02)

[6]李惠芳.實現兒童文學的小學語文教育價值實踐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3.

[7]侯慧慶.兒童文學研究成果在我國小學語文教材編寫中的運用[J].文學教育(上),2011(10).

關於小學語文教學方面的論文範文二:翻轉課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優點分析

摘要: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極大的提高了教學質量,而且能夠有效的推進教學改革,並且有助於優化教學質量,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翻轉課堂中漸漸的凸顯出來,本文就其優點談了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翻轉課堂;小學語文;優點

1轉變了傳統的教學觀念,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

學生理解知識的能力與學生自身的特徵以及生活中的實際情況有著直接的關系,與教學內容有著直接的聯系。通過相關的調查問卷,我們能夠清楚的發現學生對於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十分的喜愛,而且接受這種教學模式的速度十分快,這種教學模式有助於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時候能夠對知識進行系統化分類,而且他們通過課前的視頻教學模式能夠對語文教學內容有一個更新的認識。而且重點是他們能夠將教學內容與自己的學習習慣相互聯系,通過整理教學素材,觀看教學視頻,提出自己的質疑,然後在語文教學開展的課堂中與他人進行溝通和討論,這種教學模式真正的將學生的地位與老師的地位放在了同一個高度,老師不單單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問題的探討者,學生們在這種語文教學環境下得到了自我的生活和認識到了自身的發展方向。學生對於完成老師布置得語文教學任務也不在是應付差事,他們更願意主動地去完成功課,或者是更願意與同學分享自己的想法。語文老師能夠藉助網路教學平台展開自己與學生之間的溝通,通過多種聊天軟體。例如QQ、微信、微博、論壇等與學生交流意見。了解學生的內在想法。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遇到的難題。從學生自身遇到的實際問題出發開展課堂講演活動,並且結合集中講授、個別輔導方式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2增加學生的知識量,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課堂教學模式,其中一個最為重要的環節就是學生在課堂上討論問題的環節。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通常情況下都是採用課前學習,課上組織學生結成小組,進行問題討論,從而得出結論。而要想使得課上學生討論呈現出精彩的環節,使得學生的視野得到深入的開闊,就需要老師在講課之間給學生們提供較多,具有針對性的、十分有意義的學習資料作為輔助。通過增加學生的知識量,提高學生對於事物的認識,豐富他們的觀點和意識,在普通的語文教學課堂中,小學語文老師也是在利用各種方法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以及知識儲備,可是課堂上的時間畢竟有限,開展起來十分的困難,然而如果讓學生完全憑借自己的自覺里去進行知識的閱讀那麼很難取得好的效果。我們都知道“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是讓學生先進行課前自主學習,然後在課上進行知識的教授。這樣一來課堂上很多時間都節省了出來,這個時候,老師可以用來豐富學生的知識含量,安排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能夠開闊學生認知能力的知識。幫助學生進行語文能力的培養和提高。語文的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任何人具有較高的語文能力並不是一時之間形成的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知識含量增加了,學生的視野自然就開闊了,對文章的理解也會逐漸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在講解《少年閏土》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更加的了解魯迅,我向學生介紹了他的又一部小說作品《故鄉》在對《少年閏土》講解的同時,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講述了少年閏土與我發生的一些事情。在結合《故鄉》分析了魯迅創作的特點,堅強學生對魯迅的認識,了解魯迅作品的特點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這樣的聯合講解,很容易提高學生對知識認識的水平。當前所使用的小學語文教材課本裡面,所有的內容都是經過教材編寫部門進行層層篩選之後留下來的精華內容,有一些文章是由我國著名作家所寫,有一些內容對學生思維的開闊有著重要的意義。教材中的內容大部分是內容精彩、字詞句優美、為了使得文章更加富有內涵,更好的表達作者的內心情感通常情況下會使用有沒得語句進行渲染,營造出一種有沒得環境。在這個時候,如果只是老師在台上進行片面的講解,很難讓學生領會到其中的美感和特徵。這個時候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通過精心的構思,將教學內容通過視頻的方式呈現在學生的眼前,將文字、圖片、視頻相結合,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真實意境和情感。教學視頻能夠通過視覺、聽覺刺激學生的感覺神經,從而讓學生對這種形式產生興趣,從而熱愛學習。這種方法使得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的豐富和形象,具有很強的美感和藝術性。文學作品具有很強的藝術性,蘊含著各種美。“翻轉課堂”里,教師不再是枯燥地灌輸閱讀鑒賞時要用到的術語,而是適當藉助現代技術手段,幫助學生獲得更豐富的審美體驗。

3增加了語文課堂師生互動

學生在進行語文知識學習的時候,遇到很多問題,就會採取多種多樣的方法,進行解決,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背景下,學生能夠通過多種多樣的方法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而且不用害怕得到不指導,使自己的學習陷入困境。當基礎知識方面的學習遇到問題的時候,學生能夠從教學視頻以及教材課本中還有相關的學習資料中去找尋答案,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老師更多的是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基礎知識內容之外的問題。只有這樣老師的真正意義才得以彰顯出來,幫助更多的學生掌握知識,學會做人,是老師教書育人的重要作用。對於一些語文水平較高的學生,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之下,就能夠開闊自己的思維,進行創新,更好的掌握語文知識。而對於那些語文學習能力較差的同學,在教學視頻、老師以及學生的共同幫助下,能夠更好的掌握語文知識,及時的進行基礎知識的建構,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能夠充分與語文老師交流,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通過多向旳教育傳播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現存問題及策略研究——以B小學為例方潔揚州大學2014-05-01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課怎麼上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2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7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69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6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9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6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0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