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有效指導低年級學生看圖寫話
一、幫助學生建立圖畫與文字的聯系,分兩步走
第一步,看圖畫讀文字
低年級小學生使用的語文課本配有大量的彩色插圖,利用好插圖,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了解圖畫內容,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像和聯想的能力。要經常有意識地選擇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寫話範例,引導學生愉快地讀。一開始可以是簡單的、單幅圖的句子訓練,逐漸地變為較為復雜的單幅圖、多幅圖的欣賞與學習。
如,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第四冊練一練一中第二題,看圖讀句子。指導學生看圖,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然後,把自己從畫面和句子中體會到的情感讀出來。
「我們的學校很漂亮。」這一句在讀的時候,要表達出對學校的贊美和喜愛之情。
「春天來了,各色各樣的鮮花都開了。」要讀出春天的美,鮮花的美。
由看圖讀一句話,再練習看單幅圖讀短文,閱讀這一類圖文並茂的作品,首先吸引學生往往是畫面,他們首先會對畫面的色彩、形象產生濃厚的興趣,繼而對畫面表現的內容產生興趣。畫面會激發學生的想像,使他們產生閱讀的願望。在閱讀中,圖文對照,產生豐富的想像。如《救白鯨》小短文,配有單幅圖,在讓學生讀之前,請學生先觀察色彩鮮艷的圖畫,再練習有感情地讀短文,想像白鯨跟隨古典音樂游出海峽的情景,這樣,幫助學生建立起圖畫與文字的聯系。
第二步,讀文字想畫面
為了增強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的興趣,提高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可以引導學生在讀文中展開想像,把語言文字變成畫兒,以此豐富學生的想像。如讓學生品讀第四冊「我最喜歡春天」第四自然段里「春天裡的花兒各色各樣:紅的像火焰,黃的像金子,藍的像海水,白的像雪花」時,我讓學生閉眼想像一下這些文字描繪的畫面,進一步體會春天的美好,從而讓學生受到美的感染。
二、指導學生看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看圖寫話,看圖是基礎。這就要求教師要在指導看圖上下功夫。
1明確觀察目的
這樣做有利於他們集中注意力,克服由於年齡小所帶來的觀察的隨意性。因此每次寫作前都要交代清楚觀察的任務。任務必須具體,以利於學生有重點地進行觀察。教師要善於運用看圖寫話教材中那些提示性的問題培養學生觀察的目的性,學生觀察活動的水平受教師指導的調節。教師提示性的語言不是用來揭示觀察的結果,而是用以撥正學生觀察的方向,起到掌舵的作用。例如,在引導學生觀察「公雞打鳴」(二年級下冊基礎訓練6)一圖時,我就這樣提示:「公雞在每天什麼時候打鳴?大家看看圖上畫了什?」教師用簡練的提示把學生的觀察引向初升的太陽,得出「每天早晨,公雞准時打鳴」的結論,引導學生的觀察方向是需要著重觀察的事物。不然,學生的注意力容易被「公雞漂亮的姿態」這一最鮮明的形象吸引過去,而忽視對圖中其他事物的觀察。
2. 如何指導低年級看圖寫話
看圖寫話是低年級學生進行寫話訓練的重要途徑。它根據學生年齡小、對有趣、生動的圖畫有著濃厚興趣的實際特點,以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圖畫為寫話的載體,對學生來進行寫話的訓練。 看圖寫話的每幅圖都為我們提供了最好的寫話訓練材料,教師怎樣指導看圖寫話,扎實地進行看圖寫話的訓練,最終提高學生進行看圖寫話的質量,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這是低年級教師在教學中所要探究的一個問題。我通過以下的四個步驟來指導學生進行看圖寫話,效果較好。
一、 教給學生觀察方法,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
看圖寫話的基礎是要學會觀察,這是進行看圖寫話的重要條件。只有經過細致的觀察,才能對圖的內容有深刻的理解。在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基礎上,才能進行「寫話」。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本著由易到難的原則,重視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
低年級學生由於年齡小的原因,各項能力還比較欠缺。在觀察圖畫時往往抓不住要點,容易被一些無關緊要的事物所吸引,或者漫無目的,毫無順序地觀察,這就需要教師好好引導,教給學生觀察的具體方法。
看圖寫話一般包括單幅圖看圖寫話和多幅圖看圖寫話兩種類型。對於單幅圖的看圖寫話,要讓學生找出圖中所表達的幾個要素(什麼時間,誰,在什麼地方,干什麼,幹得怎麼樣)分別是什麼,弄清圖意及這幅圖所要表達的主題是什麼。這樣從總體上對圖畫有一個整體上的認識。然後再從整體到局部,抓住圖的細節進行認真觀察。比如:具有特色的環境,圖中人物的表情、動作及人物之間的相互關系等,再深入進行觀察,用有趣的細節激發學生的看圖興趣,使學生有不同的新發現。
對於多幅圖的看圖寫話,要在把每幅圖看清楚、看明白的基礎上,想想圖與圖之間、人物與人物之間存在哪些聯系,時間和地點發生了哪些變化。使多幅圖看圖寫話變成一個完整、連貫的故事。例如:有一個《樹爺爺笑了》的多幅圖看圖寫話,我設計了如下幾個問題來引導學生觀察。1、第一幅圖上畫了誰?人物表情如何?為什麼他會這樣呢?可能發生了什麼事情?2、這時,誰來了?看見這種情況後,它會怎麼想?又是怎麼做的?3、第三幅圖中人物的表情、動作如何?你能猜到故事的結果是什麼樣的嗎?
此外,觀察還要有一定的順序。要教會學生從總體到部分再到總體的觀察順序。先從上到下,從下到上;從遠到近,從近到遠;從左到右,從右到左;從中間到兩邊,這樣就從不同的角度對圖畫進行了觀察和分析,在頭腦中形成總體的印象,再抓住細節觀察,最後再回到整體畫面。這樣看圖就不再是件枯燥和困難的事情了。
二、 啟發學生思考,充分發揮想像。
圖上的內容是平面的,靜止的,只是描繪出了人物的動作、表情,而與之相關的人物的語言和心理卻無法體現出來。只有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展開豐富的想像,才能使圖中的事物動起來,使他們有動作、有語言、有思想,才能使畫面內容豐富充實。教師要創設不同的情境,讓學生彷彿置身於畫面中,進入角色,大膽想像,也可以藉助課件進行演示。如果和學生生活實際貼近的,還可以組織學生演一演。讓他們在這樣的一系列活動中,想像畫面內容以外的東西,同時又使靜止的畫面傳遞出更加豐富的內容。教師激發學生的想像力,有時也許只是給學生一些提示,但就是這一點提示,可能就打開了學生的思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想說想寫的願望被充分調動起來。
三、 理順思維,訓練口語表達能力。
從想像到寫話,這中間還有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口頭表達。低年級學生表達時,往往缺少條理,不連貫,所以我們要重視看圖說話的教學,也就是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使學生通過口語表達的反復實踐,為後面的寫話打好基礎。通過啟發學生想像,打開了學生的思路,他們願意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教師要引導學生把自己的內心想法展現出來。在說的過程中,要提出具體的要求:要有開頭,有結尾,語句要完整,條理要清晰,並能按一定的順序來說話。在這個環節中,可以先找口語表達能力較強的同學來做示範,然後再讓其它同學仿照來說。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善於發現和鼓勵學生用詞准確生動、想像合理等獨特之處。
有一次,一個學生在說話時用到了「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這句話,我就表揚學生:「你選這個詞來形容蝴蝶真是太好了!」學生表達的興趣就被激發出來,其它同學也都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進而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才能。
四、 動筆寫話,完成最終目標。
學生把觀察到的、想像到的和口頭表達的東西轉化為書面文字,這是看圖寫話的最後一個過程,也是看圖寫話的最終目標。通過以上的層層訓練,再來寫話就成了水到渠成之事了。要逐步提高寫話的要求,從開始的規范使用語句,把意思寫完整,逐步提升到寫得具體、生動,再到富有想像力,寫出人物的語言、心理和神態。
此外,要提高看圖寫話的質量,還要注意平時在生活中、在閱讀中積累好詞佳句,經常進行詞語、句子、片斷的訓練,使學生能學以致用,提高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