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高段閱讀的有效性
(1)巧妙設疑。小學生好奇心強,巧妙設疑正好迎合了他們的這種獵奇心理。設疑可以從課題入手,也可以從內容入手,我在教學說明文類的課文時,喜歡採用這種方法,以激發學生們的好奇心以此來敲開學生的心門。
(2)以「趣」激「趣」。即用有趣的內容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第一錘」要敲到學生的心坎上,就應該找准學生的興趣點。我執教《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時,藉助多媒體這個有聲有色的平台,播放了神奇的海底世界,各種各樣的魚在海底穿梭往來,五光十色的珊瑚翩翩起舞,海星在水底慢慢地蠕動……孩子一下子就被這奇妙的世界所吸引,對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也有很大的幫助。
(3)以「情」燃「情」。特級教師竇桂梅就非常善於煽情,老師富有激情的話語可以縮短學生與文本的距離,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當然,「第一錘」要掌握力度,切莫「過」了頭,要把握時間,不要喧兵奪主。
二、注重策略,培養學生語文素養
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所以我們更應該重視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1)「讀」字當頭。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以讀為本」已成為小學語文教師的共識。在閱讀教學中,安排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受到熏陶。同時,教師要學會放手。江西省教育廳教研員徐承芸同志她認為我們在上閱讀課時,問題要少提,書要多讀。我在閱讀教學中大膽嘗試,放手讓學生去自讀,深入感受課文內容。而這一過程,我只是在必要時適當地簡單引導。這樣,學生不但通過自身的努力,獲取了知識,同時有個別學生還提出了對文中內容的獨特見解,使作者情感得到了深化,內容得到了延伸。在檢測中的閱讀部分,能獨立完成的學生越來越多。
(2)精心引導學生「多思」
引導學生「多思」和放手於學生,二者並不矛盾。一個學生,如果沒有經歷過痛苦的思考,並從思考過的地方生長出自己的思想來,那麼,他就不能真正體會到受教育的快樂。一旦我們只關注學生在學習中的輕松感和單純的心靈的愉悅,久而久之,學生的思考力便會被這種所謂的快樂教育所磨鈍,再也沒有力氣去探看復雜的世界。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疑問,以為閱讀的過程就是不斷呈現疑問的過程。其實,學生在進入閱讀情境中,本身就會出現一連串的疑問,但由於年齡小,閱讀經驗不足,可能無法把問題進行梳理,有時問題在腦海中會稍縱即逝,出現「無疑而不悟」階段。所以教師必須要吃透教材,吃透閱讀內容,善於抓住學生心理特徵,精心設計疑問,真正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我在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時,當學生初讀課文時,我就抓住了一個問題:你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父親與兒子的了不起?畫下有關句子並寫上你的體會。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拿出筆紛紛找到了相關句子並感悟句子。教師的「善導」便會激發學生的「善疑」「善讀」「善悟」,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是一個很好的促進。
(3)充分調動學生情感參與,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
小學高年級閱讀的重頭戲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情感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更是舉足輕重。每個學生都有一個色彩斑斕、豐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在閱讀教學中,要運用各種有效的方法,引導他們游歷知識樂園,讓學生在學習中使用真情對課文進行理解,才能准確與作者及文中主人翁的思想感情達成強烈的共鳴,形成「心理相融」。記得上學期上全市電教選拔課時,我執教的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當品讀父親犧牲這一段時,我重點挖掘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失父之痛」,富有感染力的話語,加上音樂背景的渲染,我自己都被融入其中,學生的眼睛也不禁紅了,這就是充分調動起了學生的情感共鳴,「情到深處自然濃」,讓學生情感參與,更能更深刻地理解文本。
B. 小學語文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一、要養成默讀的習慣。
雖然小學生可以用出聲閱讀有利於掌握正確的閱讀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但是,有聲閱讀是眼、腦、口、鼻四個器官共同活動,使閱讀速度受到說話速度的影響。因此,不利於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默讀是大腦對文字的反映,只運用眼睛和大腦兩個器官,從而理解文字的意義,整個活動在人腦內部默默進行,省去了口的發聲和耳朵的監聽,因而速度就快的多。
二、改變不良的閱讀習慣。
有些小學生有閱讀時常常用手指、鉛筆、尺子在頁面移動或指指點點,有的還搖頭晃腦,眼睛對准了正在讀的每個字,有的還經常回過頭去讀已經讀過的,這些都是會降低閱讀速度,影響閱讀能力。
三、安靜的環境。
閱讀是需要大腦來控制的,特別是需要強烈的注意力,所以在閱讀時,我們要給孩子一個安靜的環境,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激發閱讀興趣。
四、提升知識、語言水平。
閱讀速度與學生的知識水平有很大的關系。如果理解能力較強,對於閱讀就不會有太大的困難。所以,我們要相應的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能力。
C.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中高年級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一、注重學生閱讀興趣和良好習慣的培養。聽、說、讀、寫,應該作為語文課堂上教師培養學生的最基本的能力。
1、新課標關於第三段「聽」的要求是:聽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並能簡要轉述。所以教學中我們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會傾聽並能作出相應的回饋;
2、新課標關於第三段 「讀」的要求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沒分賬不少於300字,學會瀏覽。教學中我提倡不拘一格的「讀」,重點詞句提倡共性指導,讓學生在讀中思考、感悟、品味。「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有時通過朗讀時可以達到以讀代講的; 「讀」和寫是要緊密結合的。徐特立老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不動筆墨不讀書。這句話實際上就是要求讀書人在讀書的過程中應該留下自己讀書的痕跡----做上批註,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批註式閱讀法。另外,這里的寫也指「作文教學」。閱讀教學是作文教學的有效鋪墊,閱讀教學中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寫作慾望,結合文本教學隨時進行寫作方法的滲透,二者不可脫節。
二、重視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和師生的交流。
1、課堂上學生的自主學習既要「放得開」又要「收得攏」。教師提出問題之後,對學生如何討論,如何合作要有必要的指導,切不可不管不問,也不能收得太緊,彈性教學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合作學習,以免流於形式,無法取得預期的效果,甚至影響學習效率。
2、師生的交流要有深度並且實在。課堂上,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後,學生的討論要深入全面,交流不限於師生間的單項交流,同時我們不僅要關注學生是否能說出自己心中的答案,還要關注學的表達是否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從而使我們的課堂精彩不斷。
三、培養學生自主品讀,聯繫上文理解重點詞句的能力
1、重視有特點句子的品讀,感悟其表達效果。不同的語句我們可以採用不同的方法。可以讓學生畫一畫講一講,可以先議一議再交流,或者對比感悟,並隨時進行寫作方法的滲透。
2、抓重點句或中心句,領會其深刻含義。學生自行找出這些句子,根據老師的核心問題思考寫出自己的感悟,也可討論交流,最終吃透句子。
3、重視文本中人物描寫詞句的品讀,感受人物獨特魅力。在閱讀教學中,對於文本中對人物描寫的語言文字,我們可以讓學生認真品讀,從人物的行為、動作、神態、語言與外貌描寫中,讓學生細細感受人物的品質,並能及時把自己的見解寫下來。
4、學會質疑,養成隨時寫下自己的疑問的習慣。「讀書貴在疑」。對於在閱讀中碰到的不懂的句子,我鼓勵學生做上記號,並在旁邊寫下自己的疑問。通過不斷地練習,漸漸的,很多同學能從一開始浮光掠影的簡單提問漸漸深入到一些有價值的問題。
四、學會鑒賞、反思與評價,並寫下讀後感想。
五年級的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初步形成,教學中在每學完一篇課文之後,把學習心得與感受收獲寫下來:可以寫對文章某一部分內容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也可以寫從課文中明白的道理,還可寫自己讀完後的心情,更可以寫自己從本文的學習中學到了什麼學習方法……及時進行學習總結與評價也有助於學生整體把握文本有助於學生的概括能力的提高。
1、疏通讀,初讀課文──讀准字音,了解內容,整體感知
第一個教學基本環節,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初讀課文,對課文內容有大致的了解,從而使學生對課文產生整體認識,這個整體認識決定了在部分理解過程中的思維方向、思維方式和思維的准確度,學生根據自己的習慣與速度,邊讀邊感知語言,在讀中咬准字音,在讀中感知字形,在讀中也理解了詞義,在讀中了解課文大意,在讀中提出疑問。讀的方法:先讓學生自由讀,讀中自主完成各項學習任務,教師及時指點和幫助,也可穿插同桌或小組互讀,然後鼓勵學生自告奮勇當眾讀課文,教師及時點評。只要讀得充分,讀得流利,語言的整體感知就在其中了,就容易進入課文的情感中。
2、探究讀,細讀課文──直奔主旨,把握主線,理解內容
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後,讓學生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語句,讀讀、想想、畫畫、寫寫,運用多種感官,潛心體會語言的含義,與課文的情感產生共鳴,然後談談自己的收獲:可以是讀懂了哪些詞句;也可以是哪一處寫得好,說說理由。教師指導的重點就放在「扣讀導悟,以讀見悟」上,引導學生對把握課文的主線或脈絡,理解課文內容,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訓練學生概括主要內容的能力。
如在教學《一夜的工作》,由於「多麼勞苦、多麼簡朴」是文章的中心句,是作者目睹周總理一夜工作感受最深的兩個方面,是串連內容的主線,又是作者表達情感的主線。因此,我採用了「中心突破法」進行教學。讓學生抓住中心再讀課文,找出體會周總理工作勞苦、生活簡朴的具體事例和有關詞句並談談自己的體會。又如教學《頤和園》一課,讓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受頤和園的大和美後,畫出作者的旅遊路線並找出文中體現頤和園大和美的句子進行朗讀。學生抓住課文主線二次讀課文,對課文內容有更深的把握,為品讀感悟打下堅實的基礎。
3、鞏固讀,悟讀感受──深化情感,啟迪思想,積累語言,內化轉換
第三個環節是使學生對每一部分的理解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統一體,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從而使學生的情感得以升華,思考受到啟發,適度拓展讀活文本。此環節有兩個側重點:
1)重視積累內化訓練。
熟則能悟,悟則能化。內化不同於機械的積累,結合語境的積累,結合情感的積累才易於被內化。一是誦讀,誦讀於口,領悟於心。選擇自己喜歡的片斷,甚至默寫自己最喜歡的語句,釋放情感。在誦讀中明意,在誦讀中感悟,在誦讀中吸收。二是在學文的各個環節,把積累與讀中領悟、讀中品味、讀中運用結合起來,憑借互動共振的效應,促進語言材料的內化。
2)側重遷移運用訓練。
精心選擇聽與說、讀與寫的結合點,抒發情感,把從課文中學到的語言材料、表達方法、修辭手段等遷移運用於新的語境中,並轉化為自己的東西。當然,遷移運用不僅在這個階段進行,有時在精讀階段就可以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有機結合運用訓練,使理解與運用互相促進,只是在鞏固階段,對遷移運用有所側重而已。
以上無論在哪個環節,重點還是讓充足的時間給學生進行讀的訓練。
資料來源:小學語文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
D.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葯。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火葯。」激發學生的興趣就是點燃渴望知識火葯的導火索,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秘方。如教學蘇教版語文第八冊《最佳路徑》導入新課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播放學生熟悉和喜愛的米老鼠、唐老鴨等動畫片斷,創設情境,介紹迪斯尼樂園在世界上的影響,同時結合課文中的「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插圖來告訴學生,本文敘述的正是孩子們喜愛的迪斯尼樂園的有關故事,藉助多媒體優化教學情境,創設一種寬松、和諧、愉悅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充滿情趣的氣氛中愉快地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方法很多,教師要從學生的立場去考慮教學的方法和手段,選擇學生喜歡的形式進行教學,只有這樣,才能產生最優的教學效益。
2.保證時間,提高質量
語文是一個特別的學科,需要學生的自我理解能力,那麼這種自我理解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學生自己的閱讀。所以我們的語文教學,必須保證好學生的閱讀時間和質量。一堂語文課不可能也不允許有較長時間安排學生自由閱讀,學校的圖書室,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舒適的閱讀環境。但是,單單靠學生自己借閱是遠遠滿足不了學生的閱讀的,所以學校還要定時安排中午的時間向學生開放圖書室,學生閱讀時間才能得到一定的保障。但是學生真的去讀了嗎?這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如果沒有,我們應該有的放矢引導學生去圖書室進行閱讀。其實,我們語文教材中,出現的許多東西,學生都可以去圖書室查閱相關的內容的。如《三顧茅廬》講的是劉備三請諸葛亮的事情,學生對諸葛亮很熟悉,但是對於他的一生卻是了解很少,而在練習2里,出現的成語里,講的恰恰是諸葛亮一生的經歷,於是在上完課文後,我讓學生們去查閱諸葛亮的生平經歷。學生們去查閱後,對諸葛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我再給學生上成語,學生很快就能掌握,並且能說出一些相關的故事來。這樣的閱讀,是教師引導性的閱讀,在閱讀的質量上能得到保障,並且能及時檢驗他們的所得,是我們語文教學中值得一試的方式。
3.抓住時機,深化閱讀
為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現在不少教師常常會安排一些課後小練筆,那麼,如何把這些小練筆真正落實到實處。在小練筆時,學生的思維常常停留在課文里,寫出來的小練筆常常是不如人意的,所以,對於學生寫的小練筆,要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同時對他們不足的地方予以補充。然後再讓學生動手修改,把它當作作文來寫,這樣才能真正達到「練」的目的。如《天安門廣場》中,由於部分學生對於文中出現的方位不太理解,所以我安排了一個介紹景物方位的小練筆。交上來後,發現個別學生介紹的地方,讓人看了不明白,於是我就讓他們進行交流,指導學生按照一定方位順序介紹景物,如《我的小房間》、《我家的客廳》等,學生的興趣來了,話也多了。說話也有條理了,經過修改,他們的習作都有了很大進步。這樣不僅使學生的作文水平得到了提高,而且也使學生在平時的交流中,得到了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彌補了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的不足。
E. 小學語文怎樣提高閱讀速度
小學語文怎樣提高閱讀速度
有家長和我留言:孩子挺喜歡看書和閱讀,作為家長也支持孩子看書,家裡買了挺多兒童文學作品,可是孩子閱讀的速度實在太慢了,加上每天的作業確實比較多,真正閱讀的時間很少,即使保留了習慣,似乎這樣的閱讀效率也不高。我整理了小學語文提高閱讀速度的相關信息如下,希望對各位網友有所幫助。
1、提高注意力,借用小工具
帶一年級的時候,語文早自習我都會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們閱讀的注意力,除了讀課文,還會讓孩子們自己帶喜歡的書來讀。可是我發現,由於兒童生長發育的規律特點,這個階段的小學生注意力都不是很高,大部分孩子在15分鍾左右,就會開始坐不住了,開小差、眼睛望著窗外、摸鉛筆盒、和同桌講話……那麼想在閱讀習慣中有所進步,提高注意力是第一步,也就是要沉浸在書里。對於低年級段的小朋友來說,有很多種提高注意力的方法,那麼閱讀中如何提高注意力呢?
我們有指讀,也就是用手指指著書上的文字,一字一句地看。手指就相當於一個工具,在閱讀時視線跟著工具易懂進行閱讀。但是孩子們的手指如果稍微粗一點,而書籍的字型大小稍微小一點,就容易擋住書上的字。所以我們可以再選透明的直尺、細鉛筆、小筷子,將其放在正在閱讀的文字行,邊閱讀邊移動,防止跳行或者漏行,在逐漸閱讀的練習中,提高專注度,從而提高閱讀速度。
2、鍛煉用眼技巧,練就一目十行的本事
對於小學低年級段可以藉助工具來閱讀,防止漏行,那麼中高年級的閱讀方式就要提高了,擺脫對工具的依賴,練就一目十行的本事。其實我們很難和學生講如何用眼睛看十行字,這只是一個比喻。在速讀練習中,我們確實不能再逐字逐句地看了,而是需要以片語為單位,一行或者兩行進行快速閱讀,以便通過視覺工具,我們的`眼睛來獲得更多的文字信息。有效提高閱讀速度,這樣才能積累一定的閱讀量,鍛煉用眼技巧。
那麼該如何引導學生練就這個一目十行的本事呢?需要擴大視覺的范圍,減少注視點,增加閱讀短句的長度和數量,讓視線停留在文字上的時間更短,也就能相對的擴大視覺范圍。眼科醫生建議,可以讓自己的眼睛在平時的閱讀訓練中做圓周運動。還推薦了一張圖,從中心往外側看,在從外側看回中心,以此鍛煉視線范圍。還可以用一把尺子,從0起點快速運動眼球,看到20厘米的刻度,循環往復,都是可以擴大視線范圍的用眼技巧。
3、學會默讀,是提高閱讀速度的關鍵能力
我們很多老師都建議孩子在閱讀的時候大聲朗讀,以此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和專注度。其實我們閱讀習慣大部分都是默讀的,默讀的速度要比朗讀快4倍左右。因此,在心裡默念文字,也是我們提高閱讀速度的重要方法。因為語文考試的時候,學生們做閱讀理解的時候,是不能發出聲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