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如何分層教學
以下談談我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進行分層教學的一些做法和教學效果:
一。在充分了解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和思維能力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語文知識和思維能力水平對學生分開幾個層次。並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策略。
首先對自己所教的學生進行分層:
A層:語文基礎較好,思維能力也較好。
B層:語文基礎一般,思維能力一般或較好。
C層:語文基礎中下,思維能力一般,或思維能力較好或學習品質不夠好。
D層:語文基礎較差,思維能力一般或中下。
當然,這樣將學生進行分層我是不告訴學生的,只要自己心中有數,教學有針對性就行了。
對學生分層後,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策略:
語文基礎要更扎實,語言思維能力要更強,成為語文尖子。
有針對性地對他們提出較高要求和開小灶。要求他們除完成課本習題外,盡量多看些課外書,鼓勵他們提語文問題,多鼓勵他們自學和進行一題多解。
② 初中語文怎樣施行分層教學
初中語文如何實施分層教學:
由於先天素質和後天環境及所受教育不同,學生的認知結構、學習需要、興趣方式存在著個別差異,在班級授課制的情況下,如果教師在教學中搞「一刀切」,必然會造成部分學生「吃不飽」,部分學生「沒法吃」 、「吃不了」的現象。為了避免這種狀況的出現,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實施分層遞進教學。分層教學就是承認學生的層次差別,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解決學生在學習中的遇到的各種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針對每一個學生不同的個性特徵與心理傾向,不同的知識基礎與接受能力,設計多層次的教學目標,並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先後達到大綱的要求。
因此,分層教學適應於各層次學生學習心理,使每個學生都樂學、會學、善學,感受到「個個有特長,人人成大材」的成功愉悅。
首先,根據學生學習可能性的特點和水平,可以將不同的學生區分為若干層次和類型。這是因為個體與個體之間不但存在著差異性,也具有某些共同性,課堂教學是一種以群眾教學為主的教學形式,不可能完全順應每一個學生的特點與水平,又需要教學盡可能去適應每一個學生,做到因材施教。因此,將某些重要特徵相似的學生歸為一類或一層,有助於針對這一層學生的共同特點和基礎開展教學活動,既能提高教學效率,又可在群體中增加個別化施教的因素。同時要強調學生層次的可變性。將學生區分為若干層,是為了便於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更主要的,鼓勵學生由較低層次向較高層次「遞進」正是教學的基本目標,同時也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重要手段。
1、了解學生特點,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教師要對所教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接受能力、學習習慣、學習個性及態度等進行了全面了解,並對他們進行科學分類。在學生已出現分層的情況下,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和大綱的要求,根據學生不同的基礎、能力,制定多層次的教學目標。各層次的教學目標是各層次學生通過努力能達到的,這才能調動各層次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在教學的主體作用。為此,教師可以將目標具體化為三個層次的任務:任務一是基礎知識的識記,基本能力的培養,所有的學生都要達成;任務二是學會閱讀,能理解文本的關鍵字句,體會文本中作者的情感,這是中等程度的學生可以完成的;任務三是發展思維,拓寬閱讀視野,提高寫作能力,這是優生可以完成的。
2、科學制訂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確定了,課堂的教學內容也應作相應的調整和組合,注意內容的難易度,以適應各層次學生的水平。在閱讀教學中,除了共同探究教本中的課文,我們還適時引入貼近學生生活,文字淺易的課外讀本,或學生的優秀作文。不同層次文本的共讀,各層次學生各得其所,各有所得。
3、難易適中,布置作業分層。作業、練習、檢測是教師了解教學效果的重要措施,更是學生掌握、鞏固知識的重要途徑。分層教學要求教師在作業、練習、檢測的選擇上體現層次性、多樣性、做到有難有易、難易結合,合理安排,使成績好的學生有刻苦鑽研的勁頭,差的學生也有認真完成的可能,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在課堂上,問題解決先要想到「學困生」,努力尋找他們的閃光點,表揚鼓勵,樹立他們解決問題的自信心。再提問中等生,利用回答不足之處,將問題展開,深入下去。重難點突破時,要發揮優生的優勢,以帶動全體學生的深入理解。教師要盡量做到全體學生都有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如課本上的習題要求全部學生掌握,做這類習題時,中等層和優等層沒困難,教師就要求他們獨立完成,而基礎層同學就必須在老師的個別輔導下做作業,通過努力也能完成。練習時還可以從數量上進行分層要求。不同層次學生完成作業數量有區別。
4、動靜交替,教學過程分層。上課是整個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是保證教學質量的最基本的教學活動,也是實現教學目標的基本活動。要真正上好課就必須遵循因材施教原則,按照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及不同層次的實際情況,改革課堂教學結構,實行課堂四十五分鍾分層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在安排課堂結構,講解課文,分析問題,朗讀訓練,提出問題時,必須滿足多層次學生的需要。課堂的動靜交替是分層教學的難點。
5、方法多樣,課外輔導分層。我們在課堂上應該是盡量以發展「學困生」和中等生的學習能力為主,那些優等生剩餘的學力怎樣充分利用,讓他們也同樣盡其所能的發展呢 ? 我們根據多年的經驗,每周五設一節語言趣課,20 分鍾,專門輔導閱讀和寫作,又專門開辦班級文學周刊。同時積極鼓勵他們參與作文競賽、語文基礎知識競猜、校報的編寫。實踐證明,這確為他們找到用武之地。
6、靈活掌握,對學生的評價分層。評價分層是真正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評價。還是以分數定終身,就是走應試教育的老路,不能夠讓每個孩子都鼓起自信的風帆。課堂上,「學困生」的回答尋找閃光點表揚,中優生的妙招也作適當的回應。予以鼓勵。階段測試,把同學的成績製成系統表,看誰的進步最大,就及時表揚,再適時點一下不足,不傷他們的自尊心。也不會因成績最好而大加表揚,養成驕習。分層教學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最主要的是分層以後中層次和低層次的學生心理負擔明顯偏重,需要教師花很多時間作心理輔導,幫助他們擺脫陰影。教師在同一課堂要針對不同類型學生進行教學,因此必須既吃透教材,又要摸准各層學生應有的水平,並在此基礎上編寫提綱,以尋求最佳教學效果。
註:這是一篇已發表的論文,其中的觀點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希望能對你在日常教學中有所啟發和幫助。
③ 初中語文作業分層布置與管理
語文作業是語文教學中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更是促進學生知識鞏固和素質提高的主要方法。為了實現初中語文作業分成合理的布置與管理,教師要兼顧學生所處階段的年齡特徵、身心發展規律及其面臨的主要矛盾,對初中語文作業數量、難度和形式進行合理的布置。並採取有效的多元的作業評價方式,保證初中語文作業布置和管理的可行性和科學性。
一、初中語文作業的分層布置。
1.分層布置作業量。教師應適當的減少提高類題目的作業給學習能力相對薄弱的學生,使學生首先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再適時培養提高知識的遷移和運用能力。要加強語文素養的初中學生能更快掌握教材內容。對基礎類題目的解答能夠快速的做出反應,對於這樣的學生可以適當減少基礎類題目的數量,使學生從機械重復的練習題中脫離出來,抽出大量的時間用於課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促進其綜合能力的形成。相對較差的學生的作業量,可以依次適當的增加。例如某一篇課文的背誦,為語文能力不同的學生分層設置背誦和理解的層次,即全文背誦、背誦若干段和逐段背誦。總的來說,根據學生語文能力的實際情況,合理布置作業量 ,不僅有助於加快學生對於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促進了學生按照個人需求的有序發展。
2.分層布置作業難度。根據學生個體的差異,設計選做、必做和挑戰三個層次的題目。其中必做題屬於基礎類題目,注重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效果的檢驗,該類型題目對學生的能力有較低的要求。選做題屬於提高類題目,要求學生理解掌握所學知識後並能夠進行實際運用,對學生的能力有較高的要求。教師設計的題目應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到綜合性的規律,先模仿後創造並創新性發展。逐漸的提高題目的難度,適應學生認知特點。據初中學生語文能力個體差異的客觀現狀,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分類,發現每類學生各自的最近發展區,以此為基礎分層設置不同的作業內容,讓全體學生能夠在各自原有語文能力的基礎上獲得進步和發展。
例如,學習能力相對薄弱的學生通過基礎類題目的成功完成,不僅使其了解和掌握所學的基礎知識,還能夠建立強烈的自信,並體會成功的樂趣,激發起挑戰提高類題目的信心和動力。對於學習能力相對好點兒的學生,鼓勵其積極主動的去挑戰有一定難度的選做題,與同學交流合作,一起研究討論,增進學生間的互幫互助和感情的交流,通過一起解決問題,享受到共同努力的幸福感和快樂感。然而對於挑戰題,適合能力較強對語文有著濃厚學習興趣的學生去挑戰,去展示自我。
3.分成組織作業形式。分析教育家加德納的智能理論可知,每個學生都有各自擅長的領域,因此初中語文作業的布置也要體現多元化的特點,盡量依據學生自身的個性特點,為其布置符合其興趣並且擅長的作業內容,使學生真切的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促進每個學生個性特點的發展。在完成教材如何內容的學習後,通過組織多形式的作業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一是搜集與課文主題相關的名言警句,作為班級板報的素材,二是學唱有關課文主題的歌曲;三是根據課文的故事發展排練話劇小品,表演給全班同學等活動。這種多形式且內容豐富的作業,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學習效果也獲得了很好的改善。
二、初中語文作業的分層管理
初中語文作業分層布置必然要求在其作業管理上,設置分層的作業評價標准,如果只是單一的評價,對學生積極性和學習興趣的培養都會產生消極的影響。經過對學生初中語文作業分層管理,可使具有不同語文素養能力的學生平等的享受評價管理,使他們獲得精神上的放鬆,促使他們的語文素養能力在其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改善和提高。例如,教師對學生布置作文進行評價的時候,以學生寫作能力的差別為依據,制定相應的評價標准,按照語文素養的的程度由差到好的順序,首先是只要突出文章中心,符合字數要求,並且語句准確流暢;再就是在完整敘述故事情節的基礎上突出文章中心,並且具有一定的條理,語句相對較流暢,內容較具體;最好的是能夠運用一定的修辭方法,敘述過程中對人物及景物的描寫要詳略得當,突出主旨。對於這三類學生分別進行管理與評價,只要處於某類別的學生達到其最佳的寫作程度,就對其做出積極的引導性評價。對於超水準完成寫作內容的學生給予適當的嘉獎和鼓勵。經過不斷的寫作訓練,檢驗學生寫作能力的水平改善情況,並重新定位以實現對學生能力提升的動態管理。
總之,初中語文分層作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不僅把這個質量的提高作為其具體任務,而且能夠認識到學生個體特性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使其個性也獲得發展。此外,還能促進落實教育的公正平等,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但是目前分層作業的理論和實踐還不夠成熟,會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士行動起來,一起為初中語文分層作業的理論的形成和實踐的應用做努力。
④ 語文段落如何更好分層
劃分段落的方法
分段,是指理清作者為了表達中心思想而把有關內容按一定的方式組合在一起的各個部分,即邏輯段落,又叫意義段落.
分段沒有絕對的標准,但卻有一個基本的要求:能夠體現作者行文的思路,能展現課文題旨的脈絡.這個「思路」和「脈絡」,就是作者寫作時構思順序和寫作步驟,同學們在學習課文時,如何才能正確地把握作者的構思順序和寫作步驟呢?怎樣才能比較准確地劃清段落呢?首先要掌握分段的步驟,其次要選擇正確的分段方法.
一、分段的步驟
分段的步驟,可概括為四個字,即「讀、想、歸、查.」「讀」就是通讀全文,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和展現課文題旨的脈絡,這是分段的關鍵.「想」就是想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歸」就是把內容一或關系密切的自然段歸並在一起,使之成為一個義段;「查」就是先把各段段意與全文中心聯系起來,查看是否吻合,再把各段段意連起來看是否構成一個嚴謹的整體.
二.分段的方法
分段的方法有縱向分段法和橫向分段法兩種.
要想掌握這兩種方法,首先要搞清「縱向式結構」和「橫向式結構」這兩個概念.所謂「縱向式結構」是指按照事物發生、發展的先後順序安排的文章結構.記敘文(記事的)大多屬於縱向式結構,「橫向式結構」就是把要記敘和說明的內容分成幾個橫面,從幾個方面並列展開的文章結構.說明文多是這種結構形式.
(一)縱向分段法,遵循「縱向式結構」分段的方法,叫縱向分段法.一般包括如下兩種:
1、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分段,這一種在記敘文是多見的.
2、按時間的先後順序分段.
一般的記敘文其事件的發展或以時間的先後為明顯標志,或以地點的轉換的先後為明顯標志.因此,分段時要抓住課文的時間詞和方位名詞作為劃分意義段的重要依據.以時間先後為序安排材料的記敘文,可用抓時間詞的方法分段.事件的發生、發展往往是伴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進行的.因此,在分段時要看是以哪種為主,綜合考慮,選擇恰當的方法.
(二)橫向分段法,按照「橫向式結構」分段的方法,叫橫向分段法.一般也包括兩種:
1、按事物性質歸類分段,這類歸類分段法多用於說明文.
2、按空間位置的轉換分段,這類分段法多用於記人在不同地點見聞的記敘文中.
除了「縱向分段法」和「橫向分段法」外,還有按人物出場順序分段和按作者敘述方法分段.按人物出場順序分段一般適用於劇本.
在一些課文中,經常出現承上啟下的過渡段,分段時,把它歸上段還是歸下段呢?一般來說,可從如下兩方面考慮:
1、議論性的過渡段,根據其議論的側重點考慮其上下歸屬.
2、記敘性過渡段,根據其敘述時的立足點考慮其上下歸屬,一般劃分在下.
當然,劃分段落的方法不只是以上提到的幾種,這里不一一列舉了.
需要說明的是:一篇文章的段落劃分,往往不只一種方法.
劃分段落要防止出現以下情況:一種是思路混亂,從頭到尾的劃分標准不一致;另一種是不注意段與段之間過渡句的歸屬;還有一種是公式化分段,不論什麼樣的文章,一律三段, 這種都會導致分段不正確的錯誤.
給文章分段並不難,只要認真思考,遵循規律,多多練習,就一定能劃分正確.
概括段意的方法
歸納段落大意是理解課文內容,把握作者思路的重要手段,也是抓住課文主要內容,概括中心思想的前提.
歸納段落大意是檢查學生是否讀懂這段話,理解這段話主要內容的重要標志,是讀懂一篇課文的基礎,是培養學生分析概括能力的重要訓練.
歸納段落大意有三項要求:一是要反映段的主要內容;二是用語簡單明確,不羅嗦;三是各段段意連起來能反映出文章的主要內容.在這三項要求中,第一項是最基本的.抓住段的主要內容在語言表達上才能做到簡明;抓住段的主要內容,各段段意才能成為文章的提綱,反映課文的主要內容.
歸納結構段和歸納自然段,主要思想的方法,基本相同,要促進方法的轉移,引導學生歸納自然段主要意思的方法,用於歸納結構段的段意,但二者要求不同,難易程度也不同,需要再教給學生一些知識和方法.我們在歸納段意可採用以下方法.
一、整體歸納法.因為段是文章的組成部分,分段歸納段意要在了解全文的基礎上進行,每一段都是為表達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務的.熟悉全篇這一整體,歸納段意時才容易抓住重點.
二、取捨與歸並法.歸納段意通常會遇到兩種情況:一種是取捨法,即段中的幾層意思能分出主次,那就可以「取主舍次」,分清段落中哪是主要的,哪是次要的,抓住主要的,捨去次要的. 另一種是歸並法.即段中的幾層意思分不出主次,那就要把幾層意思都概括進去.
三、挖掘內在聯系法.一篇課文,段與段之間都是相互聯系的,都是為文章的中心服務的.記事的文章大都分以事情發展的順序為線索敘寫的.
也可採用以下有效方法:
一、摘句法:摘出文段的中心句.
二、概括法:概括文章的主要意思.
三、聯合法;有些文段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意思,就要把這些意思連接起來,概括出聯合段意.
段中分層的方法
閱讀一篇文章時,有的段落內容復雜,說了幾層意思.為了更清楚地理解一段話的意思,了解文章的結構,更准確地掌握文章的內容.我們除了學會給課文分段外,還要學會段中分層.
怎樣在段中分層呢?具體方法是:先初步了解每段的主要內容:再弄清段中有幾句話,一句一句地讀,弄懂每句話的意思;然後分析句子之間的關系,哪幾句話說的是一個意思就是一層.如果一句話就是一個意思,那這句話就是一層.段中劃分層次,也是有規律可循的,一般有這樣幾種:
一、按連貫關系分層法
段的內容是寫一件事,並按照事情發展順序寫這件事,其中層次關系就是連貫關系.層與層之間的連貫關系,一般有兩種情況:
1、按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分層.
2、按時間的先後順序分層.按時間先後分層時,要注意表示時間順序的詞語.找出了表示時間的詞語後,再把在同一時間內的內容歸成一層,這樣分出層次就清楚的.
二、按總分關系分層法
段落中的總分關系,就是先用一個概括性的句子寫出全段的主要內容,這叫「總起句」.再圍繞總起句分幾個方面來敘述,這叫「分述句」.這樣的層次結構就是「總分關系」的結構,總分關系一般也有兩種情況:
1、先總後分結構,就是先出現總起句.再寫分述句.
2、先分後總結構式,就是先寫分述的內容,再用總結句進行概括.一般也分二層來理解.
三、按並列關系分層法
在一段話中,有的同時介紹兩種或兩種以上事物,每層意思說的是一種事物;有的段落,是從幾個方面寫一種景物,每層意思就是景物的一個方面.這些材料沒有主次之分,而是加以分類排列寫出來,這是並列關系的結構形式.並列關系有兩種情況:
1、圍繞同一內容,把幾種事物分別加以描述.
2、按照同一事物或同一內容的幾個方面,分為一個方面一個方面來寫.
四、按因果關系分層法
任何一件事都有起因,也有跟「起因」密不可分的結果.段中的因果形式,是按事物的因果關系來寫的,它有兩種形式.
1、先因後果.在很多段落中,先寫事情的起因,再寫它的結果.閱讀中,遇到樣的段,我們就可以按因果關系將段分為兩層來分析.
2、先果後因.也就是在段落中,先寫了事情的結果,再寫原因.
另外,還有一些段中的層次是轉折關系的和遞進關系的.我們在段落中分層,首先要讀懂每句話的意思,分清段中句子之間的關系,然後選擇適當的方法分層.掌握了分層的方法,就了解了作者的思路,分層才會正確,閱讀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概括層意的方法
根據層意,既是把握段落內容、理解段落結構的訓練,也是對學生進行從分析到歸納的思維過程訓練.准確地概括層意,是正確理解段內容,進而正確理確文章的含義、思想感情和表達方法的基礎,對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據層意的方法與概括段意的方法相似,一般步驟是:先熟讀該層,弄明白層內每句話的意思,再根據各句的意思,抓住主要的內容和事情,用簡煉的語言總結出該層的主要內容.一般概括成「什麼人做什麼事」或「什麼東西怎麼樣」的格式.常用的主法主要有連串法、摘句法、取捨法、縮句法、歸納法、關系法等幾種.
1、連串法.是概括層意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抓住層內主要句子,把每句概括成一個詞語,用簡潔通順的語言把它們連串起來作為層意.如果層內各句都比較重要,一般就用此法概括.此法要注意:必須抓住關鍵詞語;語言要簡練通順;要全面,忌以偏概全、舍主取次.
2、摘句法.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有些層中在開頭或結層往往有能夠表達本層主要思想內容的句子,總結層意時可摘錄這些句子做層意.運用這種方法也要注意.一是必須找准中心句,二是有時還需把中心句做適當的調整或增減,以求准確、連貫.
3、縮句法.有的層是由一兩個長句組成,可用縮句法來概括層意,方法是把長句去掉修飾部分,留下關鍵部分,縮成一簡潔、通順、要點全的短句作為層意.如果是兩個以上的長句,就要抓住主要內容的句子縮成精煉的短句做層意.
4、取捨法.有些層往往由許多句話組成,也沒有明顯的中心句,可用捨去次要內容.抓住主要內容的句子來概括層意.
5、歸納法.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有些層,各句話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一說明同一個問題.概括層意時把各句表達的內容概括歸納為同一概念,這就是歸納法.
6、關系法.有些層,各句之間有明顯的結構關系,可用分析結構關系的方法來概括層意.例如因果關系的層,可抓往結果來概括;總分關系的可抓住總寫來分的概括;時間順序的可抓住表示時間先後的時間詞來概括;並列關系的可並列列出表示各句內容的詞語為根據……
根據層意雖然方法多樣,但在概括層意時要靈活選擇恰當的方法,避免生般硬套,張冠李戴.
列小標題的方法
給文章列小標題也是一種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的訓練,也是尋找作者思路的訓練,對作文列提綱也有好處.
列小標題時的思考可以分三步:
第一步,正確劃分段落,這是關鍵.要是段落劃分錯了,小標題也不可能列正確.
第二步,把段意概括好,這是列小標題的基礎.要是段意概括得不全面、不準確, 那麼小標題也就不容易列准.
第三步,把段意濃縮,列出小標題.
列小標題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詞語要精煉.小標題應該精煉到只有一個詞語、一個片語成一個短句.可以摘錄課文中的詞語,或段意中的詞語.不能把小標題寫得象段意那樣長.
二是一篇文章的幾個小標題,在字數上盡量一樣多,在內容上要有連貫性.
2.注意分析記敘文的結構.
文章結構的五級劃分:第一級是「篇章」,第二級是「部分」,第三級是「層次」,第四級是「段」(也就是通常說的「自然段」),第五級是層(或叫小層次).
(1)怎樣劃分段落?
1)理清段內的層次結構.
段落分層常用的方法:根據陳述對象的變換分層;根據事件的發展變化分層;按客觀事物的內在邏輯關系分層;借用有序詞語的提示分層等.
給某一段分層,首先要注意一句一句地讀,把握住句子的大體意思,而後應注意到哪一句語意有所變化,變化之處就是「斷點」,這些「斷點」是判斷層次的基礎.開始找斷點時不妨細些,斷點都找出來之後,再考慮哪幾個斷點語意之間有聯系,將意思有聯系的斷點「合並」,就能准確分出層.
理清層次最重要的作用在於有助於段落概括.此外,理清層次還能幫助我們調整段內的層次順序;重新銜接混亂的句序;回插從原文中「脫落」的句子以及判斷層與層之間的關系等.
例如,下面是選自夏衍《野草》中的幾句話,請排出正確的文章順序.
①一發芽,這些種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將一切機械力所不能分開的骨骼,完整地分開了.
②後來忽然有人發明了一個方法,就是把一些植物的種子放在要剖析的頭蓋骨里,給它溫度和濕度,使種子發芽.
⑧植物的種子力量之大如此.
④人的頭蓋骨結合得非常緻密、堅固,生理學家和解剖學家用盡了一切辦法,要把它完整地分開來,都沒有成功.
通讀這幾句,發現說的是想辦法分開骨骼的事.既是一件事,總該有「起因、經過、結果」.再審查句子,發現句①開始有「一發芽」字樣;句②末尾有「使種子發芽」字樣.顯然「發芽」之後才談得上「一發芽」如何,因此②在①前.再看剩下的兩句.句③說「……如此」.「如此」一詞揭示此句帶有總括的意思,而④句則是整個事情的起因.
這樣一分析,排列順序就出來了.句④是起因,要剖析頭蓋骨;句②是經過,「種」下種子,使它發芽;句①是結果,種子一發芽,頭骨就分開了.句③是總結,「力量之大如此」.正確的順序是④②①③.
2)理清文章的段落.
分析文章時,在先弄清自然段內的小層次,再弄清結構段之間的大層次.通過段落層次來分析寫作的思路,文章的結構,進而掌握文章的內容和中心思想.劃分段落,要依據記敘文多樣化結構形式來劃分,經常使用的劃分段落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A.按照時間的推移來劃分.如《老山界》一文,記敘了紅軍長征翻越老山界的情景,是按照事物發展的時間順序來寫的,可按照時間的推移來劃分段落層次.
B.按照空間的變換(地點、場景的變更)來劃分.如《老楊同志》可用此法來劃分.
C.按照事情情節的發展來劃分.如《草地晚餐》可用此法來劃分.
D.按照不同內容的事件來劃分.如《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文,全文可分為三部分,中間部分寫了三件事,可分為三層.
E.按照文章原有的某些標志來劃分.有的文章按照事物的內容或事物發展的時間等情況加了小標題;有的文章有過渡句或過渡段,表示內容的轉移或變換;有的文章用了一、二、三、四等序號;還有的文章段與段之間空出一行的間隔.這些形式都是每段層次的標志,可以藉助這些原有的標志來劃分段落.
(2)怎樣概括段意?
①概括記人和敘事為主的段落大意的方法.
先簡練地概括出人物或事物的具體情況,然後揭示出這些人物和事物的思想意義.如《任弼時同志二三事》一文,在記敘「任弼時同志在革命生活里滲透著原則性」一段,作者選取了幾件同類性質的事例來表現人物這一思想品質.這段的段意可概括為通過「打靶」、「不走近路」、「不破壞公園制度」和拒絕他妹妹「給她丈夫介紹工作」的要求等事例,表現了任弼時同志的高度原則性.亦可只概括出人物或事物的具體情況.如《揮手之間》第一部分,寫延安軍民去機場送別的情景.第二部分,寫機場送別的場面.第三部分,寫送別後的一些情況,著重敘述重慶談判的結果和歷史的發展.第四部分,簡要概括,結束全文.
②概括議論和抒情為主的段落大意的方法.有些議論和抒情為主的段落大意,可抓住原文議論和抒情成分,概括各段所表達的思想觀點.
③概括從屬段段落大意的方法.有的段落從屬於主要段落,說明寫作目的,介紹時代背景,或交代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起因等,也有的起引入或過渡作用.對於這樣一些輔助段落,可以從它寫了什麼、起了什麼作用等方面來概括.如《我的老師》一文的第一個自然段,交代了要記的人,導入正文.可概括為:「開端交代了最難忘的是小學時的蔡雲芝先生.」
④用前言、關鍵句、警句和結束語等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因為關鍵句等往往是作者有意安排的段意,突出的重點,可直接用來概括段意.
表達段意的語言要簡練、明確.每部分表述的語言要盡量一致,句式的長短也要力求相當,概括的角度始終如一.
3.歸納中心思想,理解寫作目的.
歸納記敘文的中心思想,主要方法有以下幾種方法:
(1)從分析結構層次入手.
這種方法就是在自然段段意基礎上進一步歸納結構段段意,再把結構段段意集中起來逐層統一,然後歸納出中心思想.這是歸納中心思想的最基本的方法.如《一件小事》,可用此法歸納中心思想.
(2)從分析人物和事件入手:
寫人為主文章,可從人物形象、言談、舉止、行動、心理等方面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從而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敘事為主的文章,就要弄清事件說明了什麼問題,宣傳了什麼思想,從而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3)從分析題目入手
有的文章的題目就體現了文章的基本思想,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如《人民的勤務員》等.
(4)從分析開頭結尾入手.有的文章在開頭或結尾處闡明了中心思想.
(5)從分析議論和抒情成分入手.
有的文章的議論和抒情成分,往往直接表達作者對所記敘的人和事的看法,揭示出事物的本質,說明寫作意圖,表達了中心思想.
記敘文的中心思想應該怎樣寫呢?
記敘文的中心思想應從體裁、題材和反映的思想觀點來歸納.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文章所記敘的人物和事件,二是人和事所表達的思想意義.
如:本文通過對某人某事的記敘(概括出主要的人和事);反映了(表現了)……的精神或贊頌了(贊揚了)……的品德或暴露了(揭示了)……的問題(實質)等.
《揮手之間》的中心思想,可歸納為:本文追述了毛澤東去重慶談判動身之前,在延安機場向送行的人群揮手送別的情景,表現了在歷史轉折時期,毛澤東同志為了顧全大局,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置個人安危於度外的偉大精神.
怎樣進行段落教學呢?
對中學生來說,首先要學會劃段的方法.一般地說,先通讀課文,弄清文章的體裁和基本內容;再把各個自然段標上號碼,認真逐段閱讀,了解各自然段的大意;然後把內容聯系緊密、意思相對集中的鄰近自然段合並;最後從全文的角度看一遍,看劃分的標準是否一致,對合並不恰當的作適當的調整.
段落教學,也要讓學生掌握劃段的依據.一是文章結構的內在規律.文章是客觀事物的反映,體現在形式上則是結構形式.例如記敘文是寫人記事的.寫人的不外乎寫人的活動,人的經歷、事跡,或人的品質、成就;這些記敘都離不開時間和空間,離不開具體的事件和材料.因此,可以把時間的推移、空間的轉換或事件及材料的性質作為依據來劃分段落.記事的不外乎事件的發展和事件的性質兩種情況.說明文的段落安排無非是兩種情況:按照方位布局展開段落說明具體事物,按照事理邏輯關系說明抽象事理.議論文不外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二是識別段落的一些外部標志.劃分段落除了從意義上區分外,還要注意那些起聯結作用的過渡句、過渡段、領起句、總括句以及文章所使用的引號、空行、標題等.三是根據課文的具體內容參照不同的標准來進行.這些標準是:時間的順序、地點的轉換、出場人物的變換、事情發生過程、總分關系、並遞關系.這些標準是互相聯系的,劃分一篇文章的段落,往往要根據幾種標准來考慮,而不能機械地只考慮某一個方面.
段落教學還要讓學生了解分段產生分歧的原因.教學中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同一篇文章,不同的學生可以有不同的劃分結果.事實上,幾種語文教參的課文分段常「打架」.從理論上說,劃分段落是個分類問題.分類問題最難解決的是標准問題與內容交叉現象.同一篇文章,可以用不同標准或從不同角度去劃分,劃分結果也就不同.也有粗分細分的問題.粗略一些,自然劃分的數量少一些;細一些,則分得的段數多一些.還有過渡段的處置問題.有些文章的過渡段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時間上跨越不同的時空、空間上涉及不同的方位,它的歸屬也是產生分段不一的原因之一(如魯迅的《一件小事》第二自然段的歸屬歷來就有兩種對立意見).其實,過渡段除明顯與上下文的某一自然段聯系緊密者外,歸上歸下都是可以的.因此,劃分段落,只要標准明確,持之有故,基本結構分得正確,小小出入或段數不同是充許的.
劃分段落,還要概括段意.所謂段意,是用簡明扼要的話概括一段的主要意思.如果文章有提示語、小結語、過渡段能全部或部分揭示出段落大意,則可以借用或部分借用文章中的語句作為段意.但許多文章無現成的語句可用,這就要用自己的話概括段意了.概括段意要求以最簡練的文字提示全段的內容,揭示全段的思想意義.概括段意在形式上盡可能是一句完整句,在內容上盡可能包容全段的意思.概括段意前後角度、方法應一致.概括段意的方法有多種:通過中心句的分析概括段意,摘錄關鍵詞語構成段意,壓縮文字提煉段意,從定義上歸納段意.也可以採用編小標題的方法.總之,概括段意是一種邏輯訓練,它要求把整篇文章的內容歸納為幾個要點,再概括為一個簡單的提綱.
劃段分層教學還要牢記四點.一是要在熟悉課文的基礎上進行.只有熟悉了課文,才能從整體出發去考察各個部分,從而正確地劃出課文的段落.隨著理解的深入,還應引導學生明確整體與部分、部分與部分之間的聯系,認識文章結構安排的特點及其在表現思想內容上所起的作用.
二是分段一定要從內容出發,而不能單從形式出發.開頭、經過、結尾三大段(其他如緒論、本論、結論等)或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五大段的分段方法,不能體現課文內容的特點,是不足取的.因為這種方法長用下去,對相當多的文章來說,是一種萬金油或標簽,只要貼上去保准不錯.《項鏈》有兩種劃分結果:開端、發展、高潮、結尾;借項鏈、丟項鏈、十年辛苦賠項鏈、所借項鏈是膺品.誰優誰劣不言自喻.每篇課文有每篇課文的特點,只有從課文的內容出發,把內容一部分一部分地劃分開來,才能起到分段訓練的作用,才能收到培養閱讀能力的效果.
三是劃分段落要與概括段意相結合.分段,主要是由整體到部分的分析;概括段意,是從部分到整體的綜合.相比較,後者難些.但二者不可截然分開.
四是劃分段落應立足於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深入理解課文的結構和內容,而不在於機械地記憶某篇分成幾段.在劃分段落過程中,教師應注意不能以個人的勞動代替學生的思考,不能只長於分析而不善於歸納;應注意把規律性的東西教給學生.葉聖陶說:「老師教任何功課,『講』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講』,換個說法,『教』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4)〕教師在進行段落教學時,也要切記葉老的「教是為了不需要教」「教材無非都是例子」的至理名言.
總之,劃段分層、概括段意是理解文章的一種手段,教學中一定要從理解內容的角度去指導學生概括段意.這一點正是前段段落教學的弱點,也是義務大綱要糾正的段落教學的偏向
⑤ 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分層教學
一、備課,要認真考慮分層目標教學法 備課,是運用分層目標教學法的起始環節,在這個環節中,教師要重點考慮做好兩件事: 1.要針對學生的差異,對學生實行動態分層。從學生實際出發,界定層次及目標。A層:以打好學科基礎,培養健全人格為目的; B層:B層對A層來說具有知識上的包含關系,即在掌握基本知識、形成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對知識的遷移和應用要提高層次;C層:在B層的基礎上,更充分地釋放學生的潛能,給學生提供相當數量的學習資料和相關信息,培養學生終生學習的理念,以及多渠道獲取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上課,要自覺運用分層目標教學法 上課,是運用分層目標教學法的關鍵環節,教師主要應做好: 適時明確分層教學目標,鼓勵學生各個努力達標。每個學生雖然在相對保密的情況下,知道了自己目前所得的層次,但具體到每節課時,又常常不知如何找到自己的學習位置,因此,教師一般應在每節課的開頭,向學生展示各個層次(為了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要將學生直接分為好、中、差層,而應稱作為A、B、C層)的教學目標,如《卜運算元·詠梅》A層目標應達到: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背誦並默寫課文。②了解詞的大意,感悟毛澤東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謙遜的作風。B層目標應達到:比較兩首詞的不同。C層應達到:積累背誦毛澤東其他詩詞。這三個目標也屬於包含關系,也就是說B層目標包含A 層目標,C層目標包含A、B層目標。由於每個學生學習目標明確,且難度不一樣,避免了好學生吃不飽,差學生吃不了的現象發生。 三、練習設計與批改,應體現分層目標教學法 1.練習設計要因層制宜。練習,不在乎量,而在於質,切忌在教材所編習題中任點幾題讓學生一鍋煮,而應在緊扣教材的同時,針對各層學生的目標要求和具體情況,適當設計一些難易不一、梯度不一的習題,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需求。如,對基礎知識,要求全體學生特別是低層次的學生要做好;對反映教材重難點的典型習題,要求中、高層次特別是中層次的學生要做好;對反映教材較高要求的拓展性習題,重點要求學習成績較好層次的學生去做好,當然也鼓勵其他層次的學生量力而行去試一試。 2.批改作業要因人制宜。教師在批改作業時,一是不能只滿足於打√、打×,或給個分,還要因人給予評語,同時還要客觀、具體地指出存在的問題,並相信他們會很快改正。二是不能只忙於作業的全批,關鍵要做好批改記錄和認真發現問題。發現問題,主要是指教師應通過作業批改記錄所收集的素材與資料,去發現各個層次或個別學生存在的一些帶普遍性、典型性、趨向性的問題,為對症下葯搞好作業講評作好准備。 四、課外活動與輔導,也運用分層目標教學法 一要明確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外活動與輔導中的著力點。對語文成績較好層次的學生來說,要盡可能通過課外活動,鼓勵並促使其形成語文特長;對中、困層次尤其是較差層次的學生來說,主要應通過課外活動,培養他們對語文的興趣與愛好。 二要分層抓好課外活動與輔導。在較高要求的興趣小組中,教師既要立足教材又要跳出教材,引導學生向廣度和深度發展,以促其盡快形成語文特長;在較低要求的興趣小組中,教師應多給中、下層次的學生在心理素質、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和常犯錯誤等方面實施面對面的輔導。通過幫助他們打牢基礎和培養其非智力因素,以調動和保持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總之,要通過分層目標教學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長,滿足不同學生個性化的需要,使每位學生都獲得進步的喜悅和成功的樂趣。
⑥ 2.24 語文作業如何分層設計
在中學教育階段,課堂教學固然十分重要,但是課後作業的設計與布置也不容忽視。學生的課余時間很有限,所學的科目很多,作業總量自然少不了。如何設計出既要著眼於鞏固和消化所學知識,並使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同時又要有助於學生智力與創造才能的發展的作業就成了我們的一個挑戰。作業的設計與布置要能夠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要利於教師了解學情,及時反思改進,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語文作為學科之母,課堂教學是很容易出彩的。語文課堂很容易抓住學生的興趣,畢竟不是在吟詠詩詞歌賦,就是在欣賞小說散文。即便是少量的說明文、議論文,也往往包含著作者思想的光輝。但是說到語文作業,大家想到的肯定是要麼抄抄寫寫,要麼背誦,要麼刷練習題,毫無新意與誘惑。甚至有些語文作業,做了和沒做,對於學習成績的影響接近於零。
在多年的語文教學中,我一直在摸索,什麼樣的作業是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興趣的?什麼樣的作業是可以貫穿課堂,把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後的?一句話,什麼樣的作業是有效的?在教學中,我一直強調調動學生的自主性,點燃學生的內驅力,變教師的「灌輸」與「講授」為學生自己的「體驗」與「感悟」。那麼作業的設計與布置是否也可以貫穿這一理念呢?經過多年的摸索,我形成了這樣的作業體系,既提高了效率,又提高了學生做語文作業的興趣。
一、基本作業
在學習文言文課文後,布置的作業以復習鞏固為主,但是排除簡單的抄寫背誦。
1.整理文言字詞。按照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四大類將這一篇課文或者這一個單元的課文的字詞進行歸納整理。
這個作業不是單純的讓學生抄寫記憶,而是培養一種系統性。學生至少要做到這樣幾個層面才能完成作業:首先全文字詞須理解,尤其是中考必考 150 個常用實詞;其次要對這些文言詞語的用法瞭然於心,才能做到分類,這就要求不是機械記憶,而是要會分析;再次,這樣的安排,可以鍛煉學生分類處理、系統化知識的思維能力。這一能力對於任何學科的學習都是有幫助的。
2.選句翻譯。每個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挑選課文中重要的句子進行翻譯,不需要很多,每篇文章兩三句即可。只有兩三句,數量少,學生心理上容易接受。雖然數量少,但是學生完成起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因為有挑選就有比較,有比較就有分析。這項作業在無形之中讓學生把對全文的句子翻譯又復習了一遍。
學生可以挑選自己理解有困難的句子,可以挑選點明文章主旨的句子,可以挑選含義豐富可做格言警句的句子,等等。這個作業打破了「一把尺子量人」的局限,把更多的主動權、選擇權交給了學生,也把學生的理解水平、個性愛好擺到了教師面前。
同時,這兩項作業其實也是分層作業。不同層次的學生,他們所完成的作業的質量是不一樣的,有的整理不全面,會漏詞,會選一些無關緊要的句子;有的因為偷懶,寥寥數行便結束了作業。當這些作業收上來後,教師很容易把握學情,提供針對性的指導。
二、歸納考點
相信在初三備考階段,很多老師都會把歸納考點作為一個很重要的復習抓手。但是,可能很多老師都是以自己歸納為主,然後教給學生。我主張把這個主動權交給學生。也許學生歸納得不是很完整,不是很科學,不是很系統,但是,學生會在這樣的一步一步的主動歸納中,自己形成一個內在的循環系統,從而對考點掌握得更熟悉、更扎實、更靈活。
歸納考點有兩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在做閱讀練習時,每做一道題,把這道題的考點提煉出來,其實相當於提煉出這道題的題干。比如 2017 年奉賢區一模卷閱讀部分中的一道題:「『低調亦是一種智慧』,文中作者這樣認為的理由是:____。」學生提煉考點:概括文章分論點。這項作業訓練學生讀懂題目,了解出題者的出題意向,知道題目問什麼、出題者需要我們回答什麼,從而提高答題的針對性和准確度。這樣的作業做起來思維含量很高,因此一天的作業量只能完成一篇閱讀文章的答題及考點整理。
第二個層次是歸納出每一個考點的答題技巧。以文章體裁為綱,把這一文體所有的考點歸納出來,並總結答題技巧和答題思路。比如,看到一篇議論文,我們需要了解哪些方面的信息?學生歸納:我們首先要知道文章的論點是什麼,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論證思路是怎樣的。那麼,要找到文章的論點,該如何著手呢?議論文的論證思路有哪些?常考的論證方法有哪些?它們的作用分別是什麼?這些都要學生根據自己對議論文的理解來進行歸納。
三、出題訓練
出題訓練其實是一個逆向思維過程。我們一般都是看到試卷,看到考題去思考該如何作答。這個作業設計的思路就是要學生逆向思維,想一想,我如果要寫出這樣的答案,我該如何設計問題?這就對學生的思維品質要求更高,對教師也是更大的挑戰。首先,教師要敢於把這樣的工作交給學生去做,要充分信任學生。其次,還要教學生一些基本的出題原則和方法。比如,出默寫題時,我們一般要出一些名句,出一些能夠獨立表達完整意思的句子,出一些含有易錯字的句子;出閱讀理解性的題目時,我們的問句指向性要明確,題干設計要有啟發性。
出題作業要根據學生的程度一步一步實施。
在低年級階段,我要求針對默寫和課內文言文部分出題。這種作業的初衷是要求學生掌握重點課下注釋及重點句子翻譯以及對課文主要內容、作者情感傾向的把握,但是不是用死記硬背或者被動記憶的方式去解決,而是要學生從老師考查的角度去思考哪些是重點內容,哪些是需要掌握的,哪些是易錯的。在針對默寫內容出題時,可以有多種形式,比如補充上下句、提示性默寫、理解性默寫等。在針對課內文言文出題時,以「7+2+1」的形式出現,即 7 個加點詞解釋,2 個句子翻譯,1 個內容理解方面的問答題。這就要求學生對所出文章要有一個非常全面的理解,知道重點難點在哪裡,知道哪些字詞句是考查對象或者是常考對象。
在低年級階段還可以針對詩詞鑒賞出題。近幾年的詩詞鑒賞題一般是一道填空題和一道選擇題。填空題多以課下注釋為主,選擇題多以詩詞的思想感情、藝術技巧、文體常識等作為考查對象。在要求學生做這項作業時,一般是以一首課堂上學過的詩詞作為出題對象,填空題從課下注釋中選擇出題材料,選擇題需要自己運用對詩詞的各個方面的理解來編織選項,在編織選項的過程中,既要編出正確的說法的句子,也要編出有偏差的說法的句子。
到高年級後,就可以嘗試著給一些現代文模仿試卷出題了。
現代文閱讀是語文考試中學生得分最低的一個板塊,在教學中也很難把握,甚至有文章作者不會答自己文章的閱讀題。而且,現代文閱讀材料浩如煙海,我們無法像復習文言文那樣鎖定目標,然後理解背誦。雖然閱讀的套路教了許多,閱讀考點也已經在考綱中列出。但是遇到陌生的文章,在緊張的考場上,學生還是會因為文章讀得不夠透,對文章主旨把握不到位而引發扣分「慘案」。讓學生去揣摩出題老師的意圖,讓學生在出題的過程中完成對知識的內化,從而提高現代文閱讀的答題能力。
在針對現代文閱讀理解板塊出題的時候,並不要求學生貪多求全,覆蓋所有考點,只要求學生對一篇文章的幾個重要考點有所涉及就可以了。比如,文章標題的作用,某一段落的作用,某一次描寫的作用,某一個句子的表達效果,文章主旨的理解,等等。期望學生在出題的過程中對所閱讀的文章理解更深入更透徹一些,能夠從一個更高的角度去解讀文章,從而提高理解力和欣賞水平,當然還有答題技巧和答題能力。
這樣的作業設計思路,其核心就是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把做多少的決定權交給學生,把做到什麼層次的決定權交給學生,把對知識考點的整理歸納權交給學生。這樣的作業設計思路,以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為主要目標,以變被動作業為主動作業為主要目標,以靜態完成代替動態思考為主要目標。
⑦ 語文作業如何分層
可分為基礎知識,閱讀理解和作文
字,詞,句,段落
詞彙,語法,結構,大綱
⑧ 小學語文閱讀分層方法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學習能力各有不同,這就需要進行新的分層式教學方式,下面我為大家帶來了小學語文閱讀分層 方法 及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
1小學語文閱讀分層方法
1.按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分段 、分層
一、適用於什麼種類的 文章
在寫人記事的文章里,你為了寫的清楚、明白, 總要交代起因、經過和結果。按照事情發展順 序分段,就是從文章中找出哪兒是起因,哪兒 是經過,哪兒是結果,並把每一部分劃分一個 意義段。
這種分段方法適用於寫事的 記敘文 , 能清楚地看出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 起因、經過、結果。
二、分段方法
一般按「起因、經過、結果」分三段。如果事情的經過特別長,要把「經過」分成「發展」和「高潮」 兩段。那麼比較長的記敘文就可以分四段。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劃分。
2.按時間順序分段、分層
一、適用於哪種文章
有的文章是按照時間先後順序寫的。在敘述內容時,往往用一些表示時間順序的詞語或 句子 ,找出這些語句,就可以劃分段落。這種分段方法適用於時間順序十分清楚的記敘文, 一眼就能看出時間詞語很多,時間變化很清楚。
二、分段方法
首先,把表示時間的詞語全部找出來,然後進行歸類,這樣就可以分了。比如,把表示「早上」的時間歸為一段,表示「中午」的時間歸為 一段,表示「晚上」的時間歸為一段。春、夏、 秋、冬更是典型的時間順序。凡此種.種都要按 時間順序來分段。
3.按方位順序分段、分層
一、適用於什麼類型的文章
有的文章隨著 故事 情節的展開,故事的地點發生了變化。這時,我們就按地點變換給文章 分段。訪問記、參觀記和游記,多用這種分段的方法。 適用於寫景的文章,尤其是寫參觀或游覽的文章。這種文章的地點變化十分的清楚。
二、如何分段
先把表示地點的詞語都找出來,再進行歸類,一個大的地點就是一段,地點變化了幾次就分成幾段。
4.按事物的不同方面分段、分層
一、適用於什麼文章
有的文章為了介紹清楚事物,往往用了好些材料,從幾個方面表現它的中心。這樣就可以按 照所述的幾方面來分段。在分段以後,可以把內容相同的方面劃分為一段。適用於 說明文 ,要說明某一種東西的文章。
二、如何分段
一般說來這種文章會從幾個方面來說明一種東西,不同的方面就一定要分開,有幾個方面就分成幾段。
5.按「總分總」的關系分段,或按「活動前、活動時、活動後」的順序分段
一、適用於哪些種類的文章
有的文章,在開頭先總的概括介紹一下要寫的 內容,然後再一一敘述事情,最後又進行 總結 。
這就是總起分述總結的文章,我們可以按照總 分結構的方法分段。適用於按「總分總」和「活動前---活動時---活動後」這種順序進行寫作的文章。
二、如何分段
第一自然段為一大段,最後一自然段為一大段,中間全部合為一大段。於是分成三個大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老三段」。
2小學語文分層教學的方法
一、目標分層,把握水平差異
學生受到「先天的遺傳因素」、「心理因素」和「社會 文化 因素」等方面的影響,決定了學生在認知方面的差異。考慮到以上因素在具體的學習活動中總是綜合表現出來,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應根據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學習方法 、學習習慣、在學習上所花的時間、家庭的學習環境等方面並結合教材的要求把他們分成若干組、若干層面分別上課,分別指導,以促使每一個學生在原來學習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一般採用以下方式進行分層教學。一是按學生現有掌握的基礎知識情況;二是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記憶能力;三是按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等。每個學生在不同的課例中,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情況是不可能一致的,還有他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後,他們的綜合素質也會相應地發生變化。
正如恩格斯所說的:「世界不是一成不變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為此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始終注意這些變化,及時地進行調整。這里必須著重說明的一點,就是在分層教學中,為了課堂教學的方便,簡單地把學生分成一、二、三層,而忽視了每個學生的差異,忽視了層次中又有多種層面的存在,這種分層教學勢必無法擺脫傳統的教學模式,只能是「換湯不換葯」還是老一套。
我們必須要提高對分層 教育 、教學的認識,把它作為一種理念,並落實到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才能使每個層次,每個層面的學生都能得到較大的提高。
二、分層教學,爭取每生各有所獲
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主 渠道 ,讓每一個學生在每一堂課里都能發揮作用,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學習中學會學習,是最為重要的。我們面對著每個學生都存在著差異,因此我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實施分層教學,爭取讓每個學生都各有所獲。
對於A類學生,我適當給予自我思考的機會,拓展知識范圍。如在講《望天門山》一詩時,我適當給學生增加了對作者李白的介紹,還聯系了以前學過的有關李白的詩。對於B類學生,我給予適當的點撥,加強有針對性的輔導,用學生自己能夠理解的語言來講述,如在講述「可愛」一詞時,有的學生不理解,我便用滕州當地方言解釋——媽媽有時誇你時怎麼說「當意」,這就是「可愛」的意思,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
對於C類學生,由於智障程度較重,學習能力低下,有的學生幾乎不接受我的教學,如果都按照一個目標來教根本不現實,也不實際,不認識,不會寫是這類學生最大的障礙。小班化教學使我有了時間和精力來單獨為他們精心設計不同貼近實際生活的教學目標,比如一堂課上,他們只認一個生字,會認識它,會讀,不要求會寫,就達到目標。
如我班一位C類學生,他智障程度很深,原來基本不參與學習。在小班化教學中,由於我每天堅持不懈的跟他強化認識,一學期下來他的變化令所有人欣喜,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字認識很多了,盡管還不會寫,但這會給將來他的生活帶來很實際的方便。
三、因人而異,分層評價
人人都喜歡被表揚,但只有在小班化中實施有效合理的評價,才有可能使學生提高學習興趣,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尊心,並從內心願意接受你所傳授的知識。如教學《美麗的大公雞》一文時,在我范讀後,請學生學著我的語氣,讀一讀公雞對小蜜蜂說的一句話「鼓眼睛的小蜜蜂,比一比咱倆誰美?」,姜玉臻(屬於B類學生)站起來十分投入地讀了一遍。
可是「小蜜蜂」被讀成了 「小蜜」兩個字,幾個A組學生都笑了,他還有些莫名其妙,有點尷尬的樣子,看他那認真樣兒,你能忍心直接告訴他你讀錯了?我就說:「你剛才讀得語氣真不錯,不過「小蜜蜂」三個字是一個詞語,要一起完整的讀出來,再讀一次好嗎?」於是,他又很有感情地正確地讀了一遍,博得了全班熱烈的掌聲。
這樣的情況很多,我覺得這就是小班化課堂的魅力所在,它使我們教師能夠更有耐心,更能夠從容的從欣賞的角度評價不同水平的同學。而我也深深地認識到真心實意地欣賞學生,能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一片溫情,也只有這種貼近心靈的評價,才真正是人性化的評價。
四、作業分層,消除成功差異
學生的語文水平有高有底。這就要我們在設計作業不能一刀切。應從客觀實際出發,在布置基本題的同時,還應設計一些有彈性的訓練題。如果我們不顧學生的個體差異而作統一要求,只能導致好的學生吃不飽,差的學生「吃不了」,而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
所以,語文家庭作業應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分層設計。如小學 語文教材 第五冊《煙台的海》可以設計A、B、C三類家庭作業:A類偏重於基礎知識的鞏固;B類介於A、C兩者之間;C類偏重綜合能力的運用。由於難度適宜,同學們都樂意完成作業,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
3小學語文如何劃分層次方法指導
一、教學內容分層劃分
在教學內容中,我本著「要讓不同學生得到不同發展」這一理念,結合本班學生實際,對教材內容根據其重要性及其難易程度,劃分為若干層次,即分為:所有學生都能達到的「基本層次」,多數學生經努力後可以達到的「中等層次」,少數學有餘力的學生可以達到的「較高層次」。
對學困生適當降低教學起點,要求學會最基本最主要的知識,掌握基本方法。經常設計一些簡單的問題讓他們嘗試成功感,樹立其學習的信心;對中等生要求在熟悉熟練上下功夫,發展綜合能力,逐步轉變為優等生。對優等生要求深刻理解,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知識,啟迪思維,培養創造能力,發展個性特長。
二、教學目標分層制訂
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為自己制定一個學習目標。我再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個體的差異,制訂一份目標,上不封頂,下要保底,並做到在保底的前提下,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達到不同的水平。
然後,兩份目標對比並結合,由學生自行決定自己的目標,不強制學生按自己的預定目標進行學習。但只要有進步就及時給予表揚,使學生始終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
三、 教學方法 分類指導
在課堂教學中,我根據具體情況,分層適時有效進行分類指導。對優等生,以「放」為主,多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放」中有「扶」,在引導深化理解和深入探究的問題上進行點撥指導。
對中等生,實施半「扶」半「放」的策略,在適當點撥之後,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或先讓學生獨立看書、思考、探究,在遇到困難時,我適時予以指導,盡量做到通過自己獨立思考掌握知識。對差生,以「扶」為主,我和學生一起學習,並幫助學生歸納學習方法。
四、練習作業分層設計
在課堂教學中,精心設計必做題和選做題。必做題面向全體學生,重在鞏固基本知識,培養初步的能力,達到學習的最基本要求;選做題面向優等生和中等生,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因此,在教學中,我對各個層次的學生的作業,分別進行布置,對優生,我設計一些基本題讓他們完成,並讓他們探索思考拓展題。對學困生,讓他們完成基礎題;對中等生,要求他們自我復習鞏固,完成基礎題和提高題。
五、考核評估分層激勵
對學生的反饋評價,我也進行分層實施。在進行考核時,我將考核分為單元檢測和階段性檢測。並依照各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命題。考核後,對已達標學生提出「鞏固性」或「拓展性」的目標;對未達標學生,通過補課,個別輔導建立互幫互助小組進行「矯正幫助」。以確保各類學生都達到預定的階段目標。
六、學習輔導分層實施
分層輔導是分層教學的至關重要輔助環節, 因此,我對後進生耐心輔導,讓他們完成力所能及的作業,體會到付出努力後獲得成功的喜悅,逐步恢復自信心,激發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對中等生的輔導,我注意啟發他們的思維活動。
能將所學的知識靈活運用,逐步提高自學能力;對優等生,我注意培養他們獨立思考能力和融會貫通應用知識的能力,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豐富他們的思維、 想像力 和創造力。對各類學生我均注意採用正面激勵的方法,讓他們品嘗到自己的學習成果,體會到成功的歡樂。這樣激勵了每一個學生不斷認真學習,使他們對學習充滿了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如果 兒童 不僅僅知道而且體會到教師和集體對他們的優點既注意到了,又很贊賞的話,那麼,他就會盡一切努力變得更好。」在實施分層教學的過程中,我盡量做到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學生增強了學習的信心和戰勝困難的勇氣。
同時,分層的不固定,又增強了學生的自主性,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和強烈的競爭意識。同時,我還注意引導學生在 自我評價 的時候,既要看到進步的一面,又找到自己的不足,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能進行正確的評價,能增強學好語文的自信,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
4小學語文分層輔導學生的方法
以人為本
學生受到「先天的遺傳因素」、「心理因素」和「社會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影響,形成了千差萬別的性差異。學習方式、接受知識等都各自不同。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就必須把他們以分層方式地契區分開來,根據他們各自的學習基礎,心理素質,學習習慣,學習能力,以及交際能力,並結合教材的要求把他們分成若干組、若干層面分別上課,分別指導,以促使每一個學生在原來學習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我們一般採用以下方式進行分層教學。一是按學生現有掌握的基礎知識情況;二是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記憶能力;三是按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等。每個學生在不同的課例中,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情況是不可能一致的,還有他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後,他們的綜合素質也會相應地發生變化。
為此,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始終應注意這些變化,及時地進行調整。這里必須著重說明的一點,就是在分層教學中,為了課堂教學的方便,簡單地把學生分成一、二、三層,而忽視了每個學生的差異,忽視了層次中又有多種層面的存在,這種分層教學勢必無法擺脫傳統的教學模式,只能是「換湯不換葯」還是老一套。
我們必須要提高對分層教育、教學的認識,把它作為一種理念,並落實到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才能使每個層次,每個層面的學生都能得到較大的提高。
因材施教
教師要在課嘗堂分層教學中,駕馭課堂的每一個環節,一個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課前必須分層備課。教者除了要把握好「教材」還要把握好「人材」,即要對本班的第一個學生有深入的了解,採取什麼教學手段,如何應對和處理課堂上可能出現的種.種情況,並如何地加以引導,這都需要教師所必須精心准備的。
那麼,在備課時,首先教師要轉變角色,要處處為學生著想,要考慮第個學生的個性差異,學習基礎;要最大限度地設置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真正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整個教學的過程之中,還要備好如何在課堂上讓學生學得生動,愉快。這對教師上好一堂課是十分重要的。
要徹底廢除設置「線路」,給學生「劃圈子」,讓學生跟著老師的指揮棒轉的「填鴨式」的備課方式。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天真爛漫的學生,他們對事物的認識有他們自己的看法,不管他們如何想像,我們都要認真的去面對讓他們充分地表現,即使他們說錯了,也要耐心地把他們引導到正確的方向來。
因此,備課一定要充分考慮每一個教學環節,每一位學生的了展,切忌扼殺或抑制學生的創造性。
分層教學
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主渠道,讓每一個學生在每一堂課里都能發揮作用,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學習中學會學習,是最為重要的。我們面對著每個學生都存在著差異,這是絕大多數老師所認可的,對他們實行分層教學也是大家認為比較合適的。可是課堂分層教學的模式是什麼呢?這是每位老師最為關注的問題。
我想分層教學不可能是一種模式,而是一種理念。如果教學有什麼模式,那麼教育教學又有什麼可研究的呢?所謂「教學模式」其實是某種教學方法在課堂上的運用。而教育、教學方法是因人而異,因地而異的。把某種教育、教學方法當作一種模式硬套在一堂課上,我想是行不通的,也是不可能的。
相信每一位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在每一堂課的教學過程事都是在多種教學方法靈活、綜合運用的過程中完成的。要使一堂課獲得成功,不管使用什麼方法,都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主體地位得到落實,而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就不可能不分層次、層面進行教學。在分層教學中還要注意層次互動、取長補短、資源共享、共同提高。
例如在朗讀方面,先請閱讀能力較差的同學朗讀,讓同學們進行評議,再請具有一定閱讀能力的同學朗讀,還可以請同學邊朗讀邊表演。這樣在課堂上多讓各個層次的學生得到解放,既能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落實,又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交流,取長補短。最終達到共享學生自己的成果的目的。
另外,課堂作業的安排也要分層次設置。總的原則是:少而精,難易適度,要富有選擇性,適合不同層面同學的需要。
分層評價
每個學生的差異總是客觀存在的,不管是生理方面、心理方面還是文化知識方面各自都有不同之處。因此,我們對每一個學生的評價也應相應地採取不同的法、形式和標准,在應試教育中,人們用一把「尺子」衡量每一個學生,即文化知識考試成績好,一切都好;文化成績差,那就一文不值。
結果造成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局面,大量的學生被迫厭學、棄學,成了應試教育的犧牲品,給社會帶來了極為消極的負面影響。它的最大弊病就是忽視了學生客觀存在的著差異,直接壓抑了大部分學生的積極性,而釀成惡果。
課程的改革就是要改變這種與當今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教育、教學局面。可見,評價學生的改革,是教育、教學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