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如何備課初中語文

如何備課初中語文

發布時間:2023-06-15 11:08:17

㈠ 如何實施初中語文的集體備課

新課程改革在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同時,也要求教師自主、合作、探究,形成研討氛圍。於是,集體備課應運而生,並逐漸成為各個學校教科研的一大「亮點」。必須肯定的是,集體備課在發揮集體智慧,貫徹新課標理念,彌補教學不足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一、列出當今集體備課中的不合理現象。
現象一:集體備課成了「集體復制」。備課是每位教師從事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所以,對備課本的檢查歷來是學校各項常規檢查的重點。於是,各個備課組為了應付檢查,在「集體備課」的名義下,將教材的各章節分配給同組的各位任課教師,而各任課教師更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在網路上「成功下載」,裝訂成冊後謂之「集體備課材料」。這種「一勞永逸」的做法,雖然大大「減輕」了教師的備課壓力,卻嚴重違背了集體備課的初衷,「集體備課」成了一種最簡單的抄襲,沒有了各任課教師的參與討論,「集體備課」成了「集體不備課」。
現象二:集體備課只關注「備課」,而忽視「反思」。作為一次完整的教學活動,備課和反思是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我們的教師在進行集體合作時,往往只關注集體備課,而忽視集體的反思。於是,理論和實踐脫節,集體備課的意義被大打折扣。
二、集體備課資源
(一)備課程資源
語文新課標中指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②因此,教師不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者,而且也是課程資源的開發者。要實現新課標這一要求,使學生對語文能學以致用,語文教師進行集體備課時就要注重對課程環境資源的開發利用。而課程資源不僅僅包括書本、教參、練習冊等課堂教學資源,也包括其它圖書、報刊、電影、電視、廣播、網路等課外教學資源,還包括每個學生所生活的社區、家庭等環境資源等等。
語文教師應通過大小語文的溝通交流,把語文課堂教學與社會環境等作為課外教學資源,先「引進來」再「走出去」。歸納起來語文老師在集體備課時可從以下三方面備環境資源:
1.具有適應學生應用知識和解決問題需求的教學空間。
力求讓學生得以在各種機會和場合應用所學的知識,讓學生能根據自身行動的反饋信息來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案,讓學生可能在「學中做」。這種教學環境主要在對談式教學、課堂討論、研究性學習中創設;這種教學環境的創設,在教師在集體備課時主要應注意的是「小環境」的設計和現場處置,如談話線索和導向、問題預設和答問應對、合作組織的活動、選題評價、學習方案建議等等。
2.具有利於學生與周圍進行交互作用的場景。
學生在學習中與各種信息、與他人、與環境進行信息交換、經驗共享、協商討論等交互作用,以加強在對學習內容的意義理解,並在這一基礎上更新自己的學習經驗,充實自己的學力。這類場景的特點是群體活動、相互協作、資源共享,是通過學習者群體的智慧與思維成果促進學習個體完成意義建構的。語文教學中的這種場景,主要可以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研究性學習的方式和社團活動的方式來進行;語文教師在集體備課時就要商討、交流應該怎樣創設這些場景做到恰到好處。
3.具有提供各種信息資源支持「學習」的情境。
在學習過程中為學生提供各信息資源(包括各種類型的教學媒體和教學資料),這些媒體和資料主要的並非考慮教師輔助自己的教學,而是考慮如何用於支持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及學習經驗的豐富。在這方面,教師在集體備課時除了討論怎樣安排、引介、設計相關的資源支持外,更多的是要研究如何讓學生更好地選擇、使用和控制信息資源。在語文教學中,信息資源情境的設置主要應加強的是:學生應獲取哪些信息的指導,信息獲取渠道的開拓和指引,信息利用方法的輔導。其中信息利用問題最為關鍵:語文教學的相關資源的來源渠道較為復雜,資源內容有時真偽、良莠混雜,對資源的文化品質高下、雅俗、正誤的篩選、判別水平往往決定著資源情境的效應。這就需要老師在集體備課時提出、判別和選擇了。
(二)備課件
21世紀是一個計算機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各行各業都利用網路資源進行信息溝通、交流。教育這一行特別是課堂教學,利用網路資源製作高效精美的課件,是現代教師必須具備的現代教學技能;同時課件是輔助教學的工具、手段。一個好的課件更能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以前要用兩個課時才能完成的教學任務,有了課件輔助後,一個課時就能完成的很好了。語文教師應該把搜集了的相應的課程資源,通過課件合理有效地製作呈現出來,使課件充分發揮其輔助提高教學質量的作用。
備課件時,語文教師要有「大語文」的觀念,持有生活處處皆「語文」、社會在在皆與語文課程習得有關的資源眼光。要把在生活化的備課中隨時積累的素材性資源,同時結合網路資源靈活地引進課件里。具體做法是老師要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在網上搜尋盡量多而且對教學有用的資料,借鑒一些優秀課件,但絕不能照搬照抄,就算是集體備課時中心發言人製作出來的課件,其他老師也要根據自己的特點、教學風格和學生的特點愛好來做一些有針對性的修改,才能更好地發揮課件的作用,更能突出自己的教學風格,達到最優的教學效率。如我去實習的那所學校,人手一台手提電腦,要求老師上課時要用課件上課。但那些老師為了節省時間,貪圖方便大多都是在網上直接把課件下載下來很少做修改,甚至不做修改就拿去用來給學生上課了。這樣就達不到有效地輔助教學的真正目的了。
總之,教師只有切實領會新課標精神,做到一切以學生發展為本,才能備好課,上好課。而備課雖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但教師在具體實施教學的過程中又不應拘泥於事先的教學設計,而應該視具體的學情進行綜合把握,及時做出相應的調整。
(三)備知識的呈現形式
教師在備課時的角色,應該把自己定位成「知識型的參與者」。作為知識型的參與者,教師當然要「備知識」,充分地佔有多種資料;還要備「知識的呈現形式」。這里的知識不是孤立靜態的知識,因為新課程標准已「不再刻意追求教材內容呈現順序和形式,可以實施因材施教,大膽處理教材」。老師不光是讓學生在「教室里」看「標本」、仿「標本」,還要讓學生到「動物園」去看「活本」、明「活本」,更要讓學生到「社會生活」中去「親歷」、「體驗」,從而「活用」。這是知識的活呈現形式,生活化的呈現形式。要以這種形式呈現知識,單靠老師個人閉門造車很難造出一輛近乎完美的轎車,要使學生能敞開心懷駕駛到舒服的高質量的轎車,要想把「標本」盡可能完美地活化集中每位教師的智慧——進行集體備課能把知識呈現得活靈活現。同時,老師在集體備課時要強化在言語實踐和技能訓練中學習和運用相關的語文知識,使語文知識的掌握過程「活動化」、語文知識的學習過程「生活化」、語文知識的價值體現「切身化」、語文知識的意義認同「『功利』化」、語文知識的習慣經歷「趣味化」,以期使語文知識教學長期以來的「應試原料」性質和「死呆」狀況得到改變。
當然,除了這種形式還有其他很多呈現形式也能讓學生提高學習興趣的,這就要求老師在集體備課中多想辦法,力求更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
(四)備學生的「可能」
語文教師在集體備課時只備好上述三點是不全面的,因為備課有三要素——「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課標和教材一經確立就相對穩定,所以備學生永遠最關鍵。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實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新理念,筆者以為,從教學過程的啟動階段——集體備課開始,語文老師除了備知識,備教法,備環境,更要備學生的「可能」。一些老師在集體備課「重教輕學」,教師只重視如何教卻忽視了對學生的研究與探索。教師要研究如何運用教法,學生如何運用學法去突出重點、突出難點;同時也要從學生的角度分析、認識可能出現的問題,深入研究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才能充分體現新課標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
在集體備課時,老師一定要一起研究預設學生在學習此課文時由於一些什麼因素,在什麼情況下會出現哪種可能,要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討論。如很多課文學習完都要讓學生談談感受體會。對於積極向上的體會,應該怎樣讓學生學習;對於有些學生談了些不健康或不那麼正確的體會,又應該怎樣去指導他們等等。這樣備課就較胸有成竹,做到運籌帷幄,不至於在課堂上遇到突發情況,一時不知所措而出現尷尬場面。

㈡ 如何做好初中語文備課工作

其一、怎樣備課.首先要明確教什麼,達到怎樣的目的.《語文課程標准》是語文教學的准繩,其中規定的語文教學的基本目標要落實到各冊教材、各個單元及各篇課文之中.每篇課文要教給學生什麼,須認真仔細地推敲.任何體裁的課文都是思想內容和語言形式的統一體,從語文知識的傳授到語文能力的培養,可教的東西很多,教師備課時要勤加鑽研,盡量做到全面透徹地理解課文.但要注意,千萬不能把自己的鑽研所得傾囊相授給學生,應有盡有,西瓜芝麻一把抓,課不然是模糊一片,重點消失,學生難以掌握.每篇課文的教學,每堂課的教學,必須有明確的目的.教學內容應根據教學目的作一番認真的剪裁、取捨,要確定重點,突出重點,把握難點,分解疏導.如魯迅的《藤野先生》一文,可教的內容、寫法、語言十分豐富,但放在初中教,重點在理清作者的思路,找出文章的線索,對一些關鍵句子的深意能理解和感悟,至於怎樣選材、怎樣剪裁、語言的風格等等,就不作探討了.有所為,才能有所不為,語文教師在備課時要有自己的判斷取捨.一個單元,一篇課文取什麼,舍什麼,教師不能主觀臆斷,要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來作決斷.教材特點不是一般性的說說,而是要深入研究,掌握它不同於類似文體、類似題材的個性.學生已經掌握哪些語文基礎知識,語文能力具備得如何,教師心中要有底.在同一水平上重復教學,學生是絕對不歡迎的.比如景物描寫,從小學到初中,如果只是一般化地教,說要抓住特點,要仔細觀察,學生就味同嚼蠟.如果深入研究,找出景物描寫的個性——如有的是勾勒,氣氛悲涼;有的是工筆細描,細膩入微;有的是油畫,光感、質感清晰,等等,學生就會興奮,感到求知的愉快.教師不能被教材牽著鼻子走.在備課時要弄清文本的來龍去脈,深究底里.准確深入的掌握教材,目的不在於教學時循著文章的寫作思路走,亦步亦趨,而是要根據所制定的 教學目的進行創造性的設計.要明白:教材要拿來為我所用,從學生實際出發,選擇恰當的方法,啟發、引導、組織學生開展語文活動.教有法而無定法.教師在選擇教法時可以匠心獨運,但前提必須建立在把握教材個性和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不能憑主觀想像,違背語文教學規律,要把實際效果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搞形式,或異想天開.第一、從宏觀到微觀——系統備課的幾種方法所謂由宏觀到微觀,就是教師備課從程序上要「由大到小」「由粗到細」.所謂「由大到小」是指備課的范圍,要按照全冊教材→單元教材→課時教材的程序來備課.「由粗到細」是指備課的深度,即教師對所教課程,要反復推敲,深入鑽研.宏觀備課有方向性、計劃性、超前性,是微觀備課的指南.而微觀備課是對每一課時,從知識到方法的逐一設計,是對宏觀備課的具體落實.從宏觀到微觀,教師備課應掌握以下幾種方法.1、常年備課.也就說教師備課不能局限課前的幾個小時,他應包括教師平時的對現實生活素材的留心地觀察,包括教師對各種教學資料的積累.這就是說的常年備課.2、學期備課.學期備課是指教師在課程標准指導下對整冊書的鑽研,學期備課可粗一些.學期備課後可編出《學期教學進度計劃表》.3、單元備課.單元備課是在一個單元或一個課題的教學之前進行備課,單元備課擬出單元的教學計劃.4、課時備課.課時備課是根據單元明確的教學目的、任務、要求、重點、難點及其相應教學方法,進一步從每節課的實際出發,認真研究和解決單元備課各項計劃的具體落實.5、課前復案.這是在上課前教師對教案內容再揣摩構思,默記熟練的過程.6、課後備課(課後反思).這是教者課後回顧,反思總結的過程,可以寫教學後記.第二、從感性到理性——課時備課的三個階段課時備課就是以課時為單位、設計出具體的教學方案.顯然,要完成單元的學期的教學任務就是要靠每一個課時教學計劃逐一落實.所以課時備課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全單元和全學期教學任務的完成的好與壞.那麼,怎樣才能搞好課時備課呢?我們可以把這個過程劃分為:吸納(收集備課信息)——構思(設計教學方案)——輸出(編寫教案)三個階段,分三個步驟來操作.通常教師備課之初不應急於編寫教案.一要認真學習課程標准、鑽研教材、翻閱教學參考資料,深入了解學生.努力從方方面面搜集吸納備課信息.因為理性認識是建立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教師備課信息吸納的愈多,愈有助於對備課內容和方法的理性認識,愈有助於優化課堂教學設計.二是對備課信息進行構思加工,設計教學方案,在這個階段,教師要敢於大膽地對教材進行處理,以便以簡駕繁,化難為易,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三是編寫教案.教案編寫應詳略得當,言簡意賅有操作性.一份好教案總是反復修改得以完善的.當然,以上三個階段的劃分是相對的,不是截然分開的.如吸納備課信息中有對信息的加工,在加工信息中也常會伴隨著對備課信息的吸納.尤其是在編寫教案過程中,有時既是設計教學方案的信息的加工,又是信息輸出的物化過程.不過,教師按三個步驟三個階段來考慮備課將會更有效提高備課的層次和質量.第三、從網路到課堂——知識信息的取捨過濾網路世界中繽紛蕪雜的信息就像「三千弱水」,如何備課,重點就是在這「三千弱水」中,「取哪一瓢」給學生「飲」的問題. 學生們雖然通過網路搜索與瀏覽,可以獲得和教師相同的信息,但他們沒有時間、沒有精力去展開閱讀,並且也缺乏在這眾多信息源中及時捕捉住那些最具導向意義的主流信息的能力.因此,這項提前閱讀、合理篩選、優質供給的任務,就成了教師備課的首要任務.那麼,哪一瓢「弱水」,才是學生最需要「飲」的呢?最能適應學生的知識積累需要、能力培養需要和身心發展需要的就是教師備課中需要准備的那「一瓢」.從知識積累的需要出發,網路環境下的備課,勢必要摒棄那些單純識記類的簡單信息,而代之以 「路標」性的信息資源.網路時代的課堂教學,將是由未知走向已知,由已知走向更深層次、更大范圍的未知,由知識走向能力、由現象走向思考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同一文本的不同解讀,就如同知識旅程中的無數的岔路,每個岔路都通向著不同的目的地.備課的作用,就是要在這旅途的每一個岔道口處設置一個有價值的路標,然後用這路標引領著學生沿著教師提供的最有價值的那條路繼續行走下去.只有如此,才能在最短時間內,實現信息利用的最大化,才能在此後的教學中辨偽去妄、直達目標.從能力培養需要出發,網路環境下的備課,勢必要依照欣賞思維發展的需求,適當提供用作比較、拓展、批判的信息,這是備課中必須要取的「一瓢水」.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置於學生的理解力所能夠達到的程度,過分艱深或過分淺易都沒有價值.因此,備課中,精心挑選這些材料,十分重要.從身心發展需要出發,網路環境下的備課,要求教師必須要能夠吃透文本,解讀文本的深義.這就迫使教師在備課中要在閱讀借鑒他人的同時,在信息資源中納入自己的價值取捨.也就是說,教師對於各種信息的把握,不僅要「廣積糧」,還要「深挖洞」.並把「深挖洞」之所得,轉換成淺易的、形象的、可感知的材料,教師「深入淺出」,才能學生「淺入深得」. 其二、備課還應注意以下五個方面一、備教材——做到五個弄清.課本,課本,一課之本.實踐證明:大凡成功的教學都與教師深刻理解和恰當處理教材有關.為此教師在課時備課時,必須要認真鑽研教材.1.弄清《課程標准》精神.各科的課程標準是國家根據培養目標制定的指導性文件,是編寫教科書和進行教學的基本依據,是檢查教學質量的主要標尺.它規定了課程的性質、任務、目的、要求,確定了教學實施的原則、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方法的指導及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和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比例、實踐教學的方式、課內與課外如何配合等,它對教學工作有直接指導意義.2.弄清教材體系.教師要通過研讀教材,明確本學科教學任務,真正弄懂教材的基本思想、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及編寫意圖,透徹理解教材的精神實質、內在聯系、縱向關系及廣度深度.最終明確教學的目的和要求.3.弄清教學重點、難點.我們知道,在任何一本教材里,都有一些同類知識中分量大,重要的或主要的內容,這就構成了課堂教學的重點;也有一些學生難懂、費解和不易掌握的內容,這就構成課堂教學的難點,教師備課時就要找出這些重點和難點.例如有一位老師說:「每個假期我總把課文通讀二至三遍,了解重點難點.備重點時,我要反復細細體味,記下許多零散筆記,然後歸納總結,再去琢磨教法.有時,一課書在我頭腦中孕育許多天,設計多種教案,我總是要反復推敲才定下教案.」這種精神是很值得學習的.教學難點與教學重點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教學重點是對教材而言的,是知識的關節點,在知識結構中起著紐帶作用.它具有基礎性、規律性、全局性,因而占教材知識總量的比例較大.教學難點是對學生而言的,多數處在教學重點之中,少數處於教學重點之外,它們占教材知識總量比例較少.教學重點容易被確定,而教學難點不易被發現.教師在教學中不應把重點與難點混淆起來.教學難點具有有限性、差異性、局部性的特點.4.弄清教材特點.教師在研讀教材時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注意分析教材的特點.如小學數學有的內容偏重於數量關系的分析;有的內容偏重於演算;有的內容則偏重於聯系實際等等.從中學語文來看,對記敘文的分析,要從人物事件入手,挖掘作品中人物的精神世界;散文則要抓住境和意的血緣文脈,洞察作者心頭的感情;而議論文則要抓住事與理之間的邏輯關系,從而找出作者的論點及其論證方法.由於教材的特點不同,選擇的教法就不同.教材的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教學活動的組織和教法的選擇.教師在研讀教材中找到教材的特點則有助於有的放矢地去選擇恰當的方法.5.弄清教材疑點.所謂疑點,就是課堂上學生混淆不清,容易誤解且產生疑惑的地方.語文的同音字、形近字,如「胄」字,胄與胃的不同這就是疑點;數學的除法性質、分數性質和分式性質,除數和被除數、分母和分子同乘或同除一個數,其大小不變,這個數必須強調「零除外」等.教師在備課中,要去分析教材,充分考慮學生可能在哪些問題上質疑,以便給以釋疑解惑.二、備學生——做到六個了解.教師在課堂上講什麼當然是重要的,然而學生想的是什麼更是千百倍重要.一位老師就有這樣的體會:我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自己辛辛苦苦地備了課,教案寫得詳,課講得細,可學生聽了感煩生怨.這是怎麼回事呢?一了解,是教學脫離了學生的實際.從這位教師的體會可以看到,教師要上好課既鑽研教材,又必須去了解學生,掌握學牛的學習情況,做到目中有人.否則,對學生的基礎、學習態度、需要等情況若明若暗,一無所知.即使教材備得滾瓜爛熟,也容易因為脫離學生實際,而造成教學的失敗.教師備學生應做到以下六個了解.1.了解班級基本情況.教學班是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基本單位,教師應該對班級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了解班級的學生構成、特點、風氣、智能結構、學習情況、學習興趣,以及多數學生對自己教學所持的態度,班級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意見,班級中各正式閉體和非正式團體的構成等.2.了解學生個體自然情況.一個班級是由每一個學生個體組成的.教師要對全班學生做到了解,還應去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個體自然情況.個體自然情況包括:學生姓名、年齡、視力、聽力、身體狀況,同學和老師關系,家庭教育環境等.3.了解學生學習基礎.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包括班級的整體的學習基礎,學生個人的學習基礎.優中差生的比例等.而在講授新課前,教師又要了解學生以下幾個方面的情況.1.了解學生是否具備學習新知識的准備知識;2.新課可能產生的困難和障礙;3.學生對學習新知識的興趣.4.了解學生對教學方法的意見.教學的科學與藝術,既體現在教學內容上,又體現在教學方法上.教師採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必須要經常了解學生對自己教學方式方法的意見.要了解學生對哪些方法適應,哪些方法不適應,喜歡什麼樣的方法,不喜歡什麼樣的方法等.5.了解學生個性品質差異.個性品質包括學生的觀察山、記憶山、想像山、思維力等智力因素,還包括學生的動機、興趣、能力、氣質、性格、自信等非智力因素.「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學生是有很大個性差異的:教師要從通過各種渠道各種力式來了解學生興趣愛好、氣質類型、性格特點、智力差異,從而為因材施教提供依據.6.了解學生的變化與進步.要全面准確地了解學生,教師不僅要從靜態上了解學生,還要從動態上了解學生;即及時了解學生的變化和進步.例如學習情緒、學習積極性的變化,組織紀律、興趣愛好的變化,作業情況、課堂表現等:還了解受到老師的批評或表揚產生的變化,同學之間鬧糾紛吵架後的變化,在家裡受到叱責或打罵後的情緒變化,考試成績下降後的情緒變化等,針對這些變化,教師要及時了解和發現,及時給予正確的引導.尤其在教學中,教師特別要注意發現學生的進步,哪怕是微小的進步,都要及時地強化引導,使之體驗到學習成功的愉悅,產生鞏固自己成績的力量和繼續前進的願望.三、備資料——掌握四項原則.教材是教學的依據和根本,教師必須吃透,但是,如果教師上課只是依照教材照本宣科,這勢必就像清水煮白菜一樣,讓學生感到一點油、鹽、醬、醋的味道也沒有.怎樣才能把課上「活」呢?他山之石可攻玉.教學參考的恰當利用,教學參考資料的學習吸收,生活經驗的觀察積累.給教材「添油」」加醋」,讓教學內容豐富起來,這就會使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合理取捨,死課活教.那麼教師怎樣去學習和吸收各種教學資料呢?應掌握這樣幾項原則.1.博覽精選,厚積薄發.作為語文教師應是—個學識淵博的人,他不僅要精通本學科的知識,同時對教育學、心理學、天文、地理、文史哲等各方面的知識都略知一些.2.消化吸收,貴在創新.對學習積累的各種教學資料要科學取捨,不能機械照搬照抄,更不能喧賓奪主,重在消化吸收,貴在創新運用.如對教學參考書不能照搬,而作為開拓思路的工具,在此基礎上去發揮,去創造.3.凡引入教學內的資料中的觀點和事例必須科學可靠,要避免錯誤.4.引入教學的資料應盡可能是新鮮的,要避免陳糠爛穀子.四、備教法——掌握教改動態.備教學方法是教師備課的又一項重要任務.什麼是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採取的一種活動方式.教學方法具有多層次、多形式.但總體上可分為單一性和綜合性兩大類.1.單一性教學方法.單一性教學方法是狹義上的教學方法,它是指教師在課堂上或用口述、或用提問、或用演示、或讓學生自學、討論、練習等單一活動的方法所進行的教學.2.綜合性教學方法.這是一種廣義上的教學方法,它是把教學原則、教學形式,課堂結構,教學手段,單一的教學方法等都包括在內.又能有完整地反映教學過程的教學方法.如魏書生創造的「定向→自學→時論→設疑→自測→自結」六步教學法.上海育才中學總結的「讀讀、議議、練練、講講?」教學法等都屬於綜合性教學法,教師備方法,一方面要熟悉掌握一些傳統的教學方法,另一方面教師在備課中應重點學習掌握教學改革中優秀教師和教育科研工作者創造出來的新的教學方法和模式,這多半是綜合性教學方法.五、備學法---掌握學法指導內容與方法.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研究學生的學習方法.不僅讓學生「學」,而且要讓學生「愛學」「會學」,這是當前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實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此教師備課不僅要備教法,更要備學法.教師備學法指導應包括以下幾個內容:(一)學法指導的內容.通常教師指導學法應包括以下幾個內容.1、制訂學習計劃的方法(確定學習目標,分配學習時間,選擇學習方法)2、五環節常規學習方法(預習方法、聽課方法、復習方法、作業方法、小結方法)3、學科學習方法(以各科教師特點為內容的學習方法.如學習語文的方法,學習數學的方法,學習外語的方法等)(二)學法指導的原則.教師的學法指導要想卓有成效應遵從以下幾項原則: (1)體現自主性(不強制灌輸,而重在引導點悟) (2)體現針對性(不主觀臆想,掌握學情,有的放矢) (3)體現操作性(不繁瑣籠統抽象,操作方法具體明確) (4)體現差異性(不搞一刀切,區分對象分類指導) (5)體現鞏固性(不一蹴而就,立足反復強化,長期訓練)(三)學法指導方法.學法指導應體現多層次多形式;通常有這樣幾種形式. (l)滲透指導.這是教師在課堂上見縫插針,隨時滲透. (2)講授指導.這是開設學法指導課,向學生直接講授學法知識. (3)交流指導.這是教師組織學生總結交流學習經驗,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 (4)點撥指導.這是學生在學習迷茫時,教師給以恰當點撥提示.(5)示範指導.有些方法僅靠教師講解是不夠的,必要時教師要做示範,讓學生效仿.課堂的主角是學生,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考慮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多安排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最忌諱把課堂變成教師演講的講台,學生無須動腦筋,無事可做,處於被動狀態,學習潛能受到抑制,就不可能精神振奮的學.
語言不是無情物,詩和文都是情鑄成的.教師備課時要深味文中情意,受熏陶感染,有真切體會.文字不是無生命的符號,而是有血有肉,能給人以啟示、以鼓舞、以力量.「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教師先被文本感動,領悟、品味文中深邃的思想、精闢的見解、高尚的情操,才能帶著感情教,領著學生閱讀、思考、咀嚼、體會,學生心田得到滋潤,主動學習語文的勁頭就會倍增.
學習是十分艱苦的事,尤其是語文學習,不可能立竿見影,靠的是持之以恆的日積月累.因此,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就十分必要.青少年學生好奇、好勝,對新異的刺激物特別有興趣,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考慮到他們的心理特點,千方百計的激發他們的求知慾,要精心安排整堂課的總體布局,每個教學環節的內容;要精心設計導入課文的語言以知識吸引學生,尋找探討問題的切入口,啟發學生積極思維,訓練語文能力.同樣的內容,不同的組織,不同的設計,效果會大相徑庭.心中有學生,處處從學生的學考慮,就會找到適合學生的教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備課,在某種意義上和作文一樣.詳細解讀文本以後,要確定教學的方向,然後把細讀中呈現出來的的琳琅滿目的素材依據確定的中心進行取捨.與主題相關聯的留下,相距較遠的舍棄.教師在備課中只有敢於取捨、善於取捨才能讓教學不至於成為一棵掛滿鈴鐺的聖誕樹,體態臃腫不堪.也才能達到線條明晰,結構干靜,簡約而豐滿的境界.

㈢ 如何抓好初中語文的課前備課環節

首先,要認識到備課是一門藝術.科學備課是一種充滿激情和活力 地創造性勞動
1、教師備課要備教學內容.盡管在我國現行的教育制度下, 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科書甚至教學參 考書都是固定了的,但是並不等於教師只要對上述教學內容按圖索驥、照本宣科就行了,相反要求教師在這 種固定的模式下,對各種教學因素,科學地選擇,巧妙地組合,有輕有重,有主有次地進行程序,隨機應變 調整和最佳最好的教學效果等等,這既表現了教師的科學頭腦,也體現了教師的藝術風格,是教師心靈的一 種創造.
2、教師備課要備學生.語文教師的教學活動,面對的不是物, 而是人,是一群活生生、有血有肉、豐 富多彩的青少年個性.要教育他們,就必須充分了解他們.從他們的年齡、個性、心理和原有知識的特點出 發,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通過自己的教學活動得到全面發展.這就為教師備課提供了一個任你馳騁的藝術天地 ,有許多工作需要去做,單單學法上的指導,也就夠教師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進行創造性地勞動了.
3、教師備課還要備自己.備自己, 有兩層含義:一是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 進行教學,才能揚長避短,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二是教師備課不能千篇一律,一成不變,要有隨機應變的 能力.比如在教學中,教學內容、學生、教師三者要做到有機結合,和諧搭配,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這就要靠教師在備課和教學中如何發揮主動性、靈活性和創造性了.
其次,還要認識到備課藝術從根本上來講,乃是一種課堂教學設計的藝術.課堂教學設計藝術和其它的 設計藝術一樣,除具有創新、求美、靈活等特點外,還有獨特性、科學性等方面的要求.這就是說作為一種 設計的藝術,將對上述「五性」展開自己的追求.
1、創新性及其要求.所謂創新性, 就是指語文教師在備課時要發揮自己創造性的才能,使自己的備課 ,既不同過去的備課,也不同於別人的備課,突出一個「新」字,創新是追求備課藝術的首選目標,因此, 許多有經驗的優秀的語文教師都十分重視備課的這個特點.然而要做到「創新」,卻是非常辛苦和艱難的. 因為它要求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擺脫舊思想,探索新的途徑,這種開先河的工作要求語文教師付出比平時更 多,更為艱辛地勞動,甚至要到廢寢忘食,嘔心瀝血的地步,才能做到超凡脫俗,令人耳目為之一新.
2、求美性及其要求.所謂求美性是指在備課活動中, 始終要「美」進行不懈地追求.不僅要追求內 容的美,而且還要追求形式的美;不僅要追求環節上的美,而且還要追求整體美;不僅要追求教師個性風格 美,而且還要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按照美的規律得到全面發展.要使備課具有美的特性,需 要教師進行多個方面的努力,比如備課要有新意,教案要合理搭配,講課要生動有趣,板書要美觀大方等, 使美的旋律流淌在整個教學過程之中.
3、靈活性及其要求.所謂靈活性是指備課時要多設計幾套方案,多考慮一些應該注意的問題.這樣做: 一是便於選擇最佳設計方案,用最快的速度和最佳的效果來推進語文教學之車順利前進.二是一旦發生突發 事件時,備有應急方案和挽救措施,不至於驚慌失措.把握備課藝術的靈活性,還要求教師備課時既要准確 又要敏銳,不能太離譜,也不能太呆板,要根據教材、學生和自己的特長來靈活備課.
4、獨特性及其要求.所謂獨特性, 是指在備課過程中所形成不同於他人的「個性風格」.盡管在統一 的教育制度下,許多語文教師都在同一教學內容進行著預先設計,但是每一位教師都有著自己的認識特點、 情感特點、意志特點,有著不同的教育觀、學生觀、質量觀以及不同等層次的能力特點,這一切都必須要在 備課過程中表現出來,而且以獨特的方式滲透在教學過程中,這就是備課的獨特性.可以說沒有了獨特性, 就不能構成備課的藝術性.備課的藝術性很大程度上表現在教師的「精神個性」和工作個性上.獨特就是不 同,不同便包含著個性藝術.
5、科學性及其要求.所謂科學性是指備課不能馬虎了事, 隨心所欲.要具有目標的無誤性,內容的准 確性,程序的合理性和效果的最佳性.比如備課前要知曉備課的目標是什麼,做到有的放矢,在分析歸納教 學內容時要注意知識語意的准確性,不能出現常規性的錯誤.另外還要合理設計教學程序,先上什麼,後上 什麼,什麼時候板書,什麼時候演示,什麼時候講課,都要有一種合理地安排,才能使教學過程和諧有序地 進行.最後備課的好壞還要經得起教學實踐地檢驗,教學效果好,證明備課是成功的,為今後繼續提高備課 的藝術性,提供了努力的方向和有益經驗.教學效果不好,證明備課失敗,也為今後備課提供了改正的方向 和有益教訓.備課藝術就是這樣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證明,不斷地總結,不斷地更新而逐漸完美起來的.
最後,教師要掌握實現備課藝術的一些方法和技術.由於備課藝術實質上是一種課堂教學的設計藝術, 因此在設計過程中,可按下列步驟和方法來進行.

㈣ 初中語文教師應如何備課

建議你先了解說課,說課就是敘述你如何來上好一節課。
我備課有以下幾點:
1,教學目標:這節課你要達到什麼目的
2,教學難點:課程終於到的問題,例如生字詞,引用的古詩句,等等學生不好理解的困難問題
3,教學過程:你打算如何教,如何引入課文,實物展示,師生互動,課堂提問,分組討論,如何讓學生掌握,如何提升學生積極性,如何升華內容。
4,課後作業,讓學生鞏固學習的知識,學以致用。

其實你只要記住如何上好這節課,就好了。當然,最關鍵的問題是你需要讀懂課文,讀懂學生。

㈤ 初中語文怎樣搞好集體備課

(一)確定單元教學目標: 單元教學目標如何確定?作者的側重是一方面,編者的側重更重要。具體來說,編者把包含同一知識點的若干篇課文編入一個單元,目的無非是想讓學生對此印象更為深刻,從而更快地掌握、運用這一知識點。如上文提到的《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托物言志」手法的運用,第四單元的「對比」手法的運用等。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必須注重單元教學,不能人為地把單元里的若干篇文章割裂開來上。然而語文教師大多有這種經驗,備一篇課文都覺得很辛苦,不要說備一個單元。集體備課在這時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充分利用集體的能力、智慧、手段等,幫助備課組的老師從這種勞累中解脫出來,使備課更加輕松,更加有效,同時也讓學生能共享全體備課組老師的知識、智慧,因此確定明確的單元教學目標在集體備課中是首要的。教參上雖然有現成的單元教學目標,但過於繁瑣,如此多的目標不說學生掌握困難,老師也很難將其一一實現。如此,研究單元中課文與課文之間的聯系則至關重要,找出課文間的共同點,大家討論確定目標,不必拘泥於教參,目標不可過多,從人文性和工具性角度出發各設一個即可。
(二)劃分課文主次:課本已將課文劃分為講讀課文和自讀課文,並按一定順序編排,這為老師開展教學工作提供了便利。但老師往往會根據自己的好惡自行調整文章順序,這種行為一方面源於各人對文本認識的不同,更主要的是對單元目標的不明確。集體備課便要解決這種各自為陣的問題,語文知識體系異常龐雜,語文知識點異常繁多,因此語文教師切不可各自為陣,需要精誠合作團結一致。另外語文課不是文學欣賞課,課文無論是否經典均只是例子而已,有時一個知識點在經典篇目中不一定典型,而在非經典篇目中卻很典型,那麼,非經典篇目就該詳講。總之,語文教學要依據教學目標開展,集體備課便能根據單元教學目標確定哪些課文應詳講,哪些課文可略讀。必要時可考慮調整篇目順序。
(三)准備參考資料:上一堂語文課,當然可以只看教參,但要上得精彩,拓展或延伸必不可少。但個人的閱讀量畢竟是有限的,相較其他老師而言,語文老師的閱讀或許更兼收並蓄,但仍不能保證上任何一篇課文都能做到舉例信手拈來。教學參考資料在教參中當然可以找到,但每個老師的人生閱歷不同,閱讀習慣不同,掌握的知識范圍也各有不同。有些老師愛讀古詩,他對古詩知識了解可能較多;有些老師愛好歷史,他對作品的背景掌握可能較多;有些老師愛好自然科學,在備說明文時舉例更能順手拈來;有些老師愛讀散文,他對語言可能比較敏感等。而這一切愛好大部分人不會共有,因此當一位老師備到他不熟悉的內容時必須去搜集他並不感興趣的知識,效率必然低下,更重要的是他可能不知如何下手。集體備課便能起到資源共享的作用,備課組成員應毫無保留地提供本單元教學中可能用到的資料,以提高整個年級語文水平為己任,不宜偏私。

㈥ 新課改下初中語文備課的要素

新課改下初中語文備課的要素

在傳統教學活動中,我們教師往往把教師備課狹義的理解為寫教案,或者抄教案,更有甚者把教案當成了“負擔”,這樣備課就如同作秀,把備課理解成為課堂設置預案、規定程序,而這樣的備課往往是以教師對課文的理解代替學生的心靈感悟,我們甚至把教師自己的閱讀感受設置為教學目標,從而把它們強行灌輸給學生,這同新課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課堂教學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師生在教學中應該是平等的交流”等理念是相沖突的。

備課的過程實質上是教師自身專業成長的又一次提高,在備課中完善自身的專業知識,增長其他們的知識。一次完整的備課,筆者以為要備全以下五個方面:

一要備好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

新課程標准中明確提出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一節課即要讓學生學到一些基礎知識,如字、詞等,同時也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能力,在語文課堂中,不象一些理科課程,能力的體現往往在實踐操作上,作為語文來說,能力的表現在於閱讀與理解能力、對作品的感悟能力。

在備課中要明確講授的過程與方法,也就是一節課採取什麼方法來達到教學目的,如我們常說的問題法、討論法、演講法等,再說明確一點就是要設計整個課堂的流程設計。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具有人文性與工具性相統一的特點,而人文性在初中來說就更是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備課不能忽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設計。

二是要備課標

課程標準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指明燈,教師在備課之前應該認真的理解課程標准,為自己即將展開的教學活動找到堅實的基礎。

三要備學生

課堂的主體是學生,一切教學活動都(下轉第28頁)(上接第6頁)必須圍繞學生這一主體,要尊重學生的權利,給予他們發表自己看法的機會。因而教師在備課中,所設置的教學環節、教學問題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心理等因素,多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

四要設計好課堂中的師生活動

課堂的氣氛是否濃烈,學生的投入是否到位取決於教師的精心設計好課堂中的師生活動,教師在設計師生雙邊活動時不能花草太多,顯得華而不實,師生的互動一定要考慮到是否能實現教學目標,實打實,切忌走馬觀花,形式可以是多樣的。

五要及時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教師教學的成敗的自我消化處理的過程,當前,教師不夠重視教學反思的寫作,有的沒有深層次的教學心得體會,教學反思實際上就是經驗積累的過程,因而,要重視每堂課的教學反思的寫作。

新課程改革給每一位教師留下極大的創新空間,適應新課改是每位教師的當務之急,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語文教師更應該成為課程改革的先鋒,弄潮兒。

新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

1、實現課程功能的轉變

改變以往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學生要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也就是說,我們要從單純注重傳授知識轉變為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做人,打破傳統的基於精英主義思想和升學取向的過於狹窄的課程定位。進而關注學生“全人”的發展。努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健全的人格、終身學習能力等意識。

2、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並設置綜合課程,以適應不同地區和學生發展的需求。

這一課程結構的轉變,主要基於如下三點:

(1)均衡性:主要體現在課時安排上。將以往的主要課程如語數外等課程及美術音樂體育等課程的課時的分配更加的綜合、均衡。同時,在保留傳統學科課程的同時,增設了綜合實踐活動課,其內容主要是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等,旨在加強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學校與社會發展的聯系,培養社會責任感。

(2)綜合性:減少了課程門類,如:把美術和音樂合為藝術、自然、理化生合為科學),並且淡化學科界限,強調學科之間的滲透與綜合,讓學生可以更加全面、更加完整的了解這個世界。

(3)選擇性:課程更加的具有選擇性,提升學生的自主選擇,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學生自主選擇其愛好、強項學科。改變以往僅以必修為主的情況。

3、密切課程內容與生活和時代的聯系

改變課程內容“繁、難、偏、舊”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如語文課文將一些與現在學生時代相距甚遠的抗戰題材或者魯迅的一些文章進行了刪減。增加了更多更具有時代精神的內容。

4、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

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這一課程內容的轉變,主要基於如下三點:

⑴改變長期以來的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灌輸方式的教學模式;

⑵改變教師教學行為由原來居高臨下,變為平等中的首席,同時也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索、勤於動手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⑶改變學習內容的呈現方式,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內容,自主確定學習過程,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

5、建立與素質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評價和考試制度

要建立一種發展性的評價體系,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如現在的高考改革,英語考試兩次,取最高。

6、實行三級課程管理的制度

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

㈦ 初中語文備課教案範文模板

教案是教師在上課之前的必要准備,有助於課堂的進程推進,及時發現學生的學習問題,並作出相應的解決策略。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初中語文備課教案範文模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中語文備課教案範文模板(一)

一、教材分析

鄉愁作為人類普遍的一種情結,是詩歌創作歷久常新的主題之一,文學史上留下了許多抒寫鄉愁的名篇佳作,餘光中的《鄉愁》便是其中情意深長動人的一曲,因為他抒寫的不是一般遊子的思鄉之情,而是在特殊年代由於海峽阻隔而產生的對大陸的思念之情,更是漂泊到孤島上去的千千萬萬人的思鄉情懷,具有強烈的現實感和鮮明的時代感。詩人從平凡的生活中提煉出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一組意象,層層推進,生動形象地抒發了鄉關之思、故國之戀。全詩構思精巧,復沓手法以及疊音詞的運用更增強了詩的音韻美。

二、教學目標

1、 通過朗讀品悟,引導學生體會詩人濃濃的思鄉愛國之情。

2、 通過比較賞析,引導學生感悟詩歌的意象美。

3、 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鑒賞能力,激發學生表達情感的慾望。

三、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結合生活體驗去感受詩人的情感。

四、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和把握詩中的四種意象。

五、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比較法。

六、教學過程

(一) 聽一聽: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間多媒體播放音樂)

導語:同學們,你們從剛才的音樂中聽出了一種怎樣的情感呢?(鄉愁)是的,遊子思鄉、故土難忘,這是人類的普遍情感。由於政治原因,台灣海峽將台灣與大陸阻隔半個多世紀,台灣人民對大陸故鄉的思念與日俱增,對兩岸和平的渴望日趨強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台灣著名詩人餘光中的詩作——《鄉愁》。

(二) 讀一讀:感受詩味,體會詩的情感美。

⒈ 教師示範朗讀。

⒉ 學生自由朗讀,師指導、解疑。

⒊ 學生試讀課文。

⒋師生點評指導。

⒌ 把握詩歌主題。

(1)設疑:大家讀過不少抒寫鄉愁的詩,與一般鄉愁詩相比,這首詩在情感上有什麼突出的地方?從哪兒可以看出?這一處該怎樣讀?

(2)補充資料圖片,進一步體會兩岸同胞渴望祖國統一的愛國情懷。

⒍深情齊讀詩歌。

(三)議一議:比較鑒賞,體會詩的意象美。

1.出示改詩,引導學生比較、品評。

設疑:(1)鄉愁是一種大家都可能曾經體驗過可又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讀了原詩,你覺得餘光中是怎樣將鄉愁形象展現出來的,使你對鄉愁有了一些具體的感覺?(運用了幾種具體的事物來表現)

(2)鄉愁怎麼是郵票、墳墓?這些事物會使你產生怎樣的聯想?老師改寫的詩有沒有這種效果?

2.學生思考、交流、發言。

3.引導學生理解何謂意象。

明確:詩歌一般是通過創設意象來抒發情感的,創設意象就是藉助某一事物,把自己的感情寄託於其上加以表達的寫作手法。在這首詩中,作者把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寄託在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些事物上,使說不清道不明的鄉愁變得具體可感了,並且能給人以豐富的聯想。

⒋美讀:想像情景,體會情感,讀出韻味。

(四)寫一寫:拓展遷移,體驗人生的情感美。

1、請根據以 下情境,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仿照詩句,用具體的事物來抒寫鄉愁。

①情境:中秋月圓之夜,作為一名住宿生,當你獨處寢室,這時,鄉愁是xx。

②學生自創。

2、學生思考、創作、交流,師生共同點評。

(五)布置作業。

1、 背誦這首詩。

2、 仿寫詩歌。

初中語文備課教案範文模板(二)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全詩,背誦全詩。

2.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詩情,理解全詩內容及重點詞。

3.感受詩人獨在異鄉、思念親人的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全詩內容及重點詞。

難點:感受詩人獨在異鄉、思念親人的感情。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問答法、小組討論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每逢佳節親人相聚一堂,歡樂的氣氛難得難忘。有一個人在九月九日重陽節的時候在他鄉苦讀。看著別人扶老攜幼、開開心心地過節,於是他拿起手中的筆來表達心中對家鄉親人的無限思念。他是誰呢?今天我們共同走進他的詩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來感受千古佳作的無限魅力。

(二)初讀感知

1、思考這首詩的題目《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什麼意思?

詩人寫這首詩的時候獨自一人在長安讀書,求取功名,恰逢重陽節,詩人無比思念家鄉的親人,就寫下了這首詩。

2、教師指導學生認讀生字。

3、教師范讀古詩,學生齊讀古詩。

(三)深入研讀

1、理解首聯獨、異鄉、為異客,理解詩句意思,體會情感。

獨:獨自一人。

異鄉:他鄉,故鄉以外的地方。在詩中指的就是長安。

為異客:做他鄉的客人。

體會出作者孤獨、無奈的情感。

2、理解頷聯詩人為什麼每逢遇到節日就加倍的思念親人?

3、詩中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請大家想一想,到底少了哪一個人呢?

4、詩人寫這首詩要表達什麼樣的情感?

(四)鞏固提高

王維的筆下,有著這樣濃濃的鄉思詩句,你還知道哪些有關鄉思的詩呢:

王維的《雜詩》中還有——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李商隱《夜雨寄北》詩雲——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五)小結作業

小結:道不盡的離愁,訴不完的思鄉,曲折有致地鋪展在我們面前。歷經1000多年,當我們今天再次讀起它的時候,湧向心頭的又豈止是感動。在不知不覺間我們也走進了這濃濃的鄉愁中,今後無論我們走到哪裡,同學們都不要忘記親人,不要忘記故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作業:搜集王維的其他詩詞,研讀並賞析。

五、教學反思

本首詩歌,主要描寫了王維的思鄉之情。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添加更多的吟誦、朗誦比賽等,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詩歌。

初中語文備課教案範文模板(三)

一、教學目標

1.感受漢語之美之奇之瑰麗。

2.明確閱讀的重要性與個性化寫作的必要性。

二、德育目標

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感情。

三、學習重點

感受語文之美,明確學習方法及要點。

四、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熱愛語文學科,激發他們的興趣。

五、課時設計

一課時。

六、教學流程設計

(一)導語

同學們好!以後就由我和大家一起學習語文。如果同學們在學習上有什麼疑難問題,或者在生活中有什麼困惑,我都願意和同學們交流、探討,我希望能成為同學們的良師益友。今天是新學期的第一課。我主要是和同學們一起來探討什麼是語文,怎樣學習語文。

雖說這已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我覺得這確實有探討的必要性。因為,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是以識記為主,以字詞的積累為主,而現在,我們同學由小學生成為中學生了,由兒童變成少年了,我們就要去領略祖國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去感悟《離騷》漢賦的氣勢如虹、唐詩宋詞的凝煉雋永、諸子散文的詞彩句麗;去探討那栩栩如生、生動形象的四大名著。

我們有著五千年燦爛的中華文化,學習語文豐富的內涵,他能使你滿腹詩書,出口成章;他能使你洞察歷史,志存高遠;他能使你心靈純潔,感情豐富;他能使你聰明智慧,善思善辯;他更能使你文思泉湧,筆下生輝。

(二)何為語文

第一、問大家一個應該非常簡單的問題:

什麼是語文?(自由回答)組織討論。

第二、小結

1.語:語言。語言是最基礎的社會現象,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利用它來交流思想,表達感情。現代語言學要求每個人至少掌握一種語言。進入新世紀,要求更高,升學就業,考工晉級還要考英語。

中國的語言是漢語,我們小學階段的語文課就是漢語的基礎,初中的語文課在小學的基礎上加以拓寬延伸,就遠的方面而言,學好語文是為了國家的發展,民族的振興;就近的方面而言,學好語文是為了自己的生存。學習語文的重要性後面再具體講。

2.文:文字(文學)。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是人們交際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古代的人最早以結繩記事,後來逐漸有了六書造字法。我們中國的文字是獨特的方塊文字,每一個字都是音、形、義的結合體。學好漢字自然不用多說,寫好漢字更顯得十分的重要。漢字的書寫非常講究,書法就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藝術。

3.語文學科:我們今天要學的語文,除了說話寫字(語基及其運用)以外,還包括現代文的閱讀理解、文言文的閱讀理解、寫作等內容。以及聽、說、讀、寫這些基本能力的訓練。

4.語文的性質:語文學習必須與生活密切聯系。語文是交際工具,它反映生活並服務於生活。語文的使用范圍十分廣泛,它可以深入到整個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只要有人活動的地方就需要語文。古人有一句話叫做「處處留心皆學問」(蘇軾審雞頭案的故事),我們也可以說是「處處留心皆語文」(張大千與梅蘭芳的君子小人故事)。

第三、剛才的回答我們似乎是在力求科學。我們能不能改變一個風格,回答得盡可能詩意一些,這樣,我們以「語文是……」的形式在練習本上盡可能地多地寫一些話,給大家三分鍾時間,然而小組內交流,請把大家認為精彩的話作上記號,待會兒請一個同學組織一下代表小組發言。

1.獨立書寫,小組交流;

2.各組奉獻,前面已經被人講過的就不必再說(發言者自己先報姓名。老師遇到十分精彩的,要問這個創作者的姓名,要求課後交上來)。

第四、出示袁衛星的有關語文一段話,請大家盡快記誦。

1.大聲地朗讀。

語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潔的漢宮秋月;是珠落玉盤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門,是但求一字的數莖須;是莊子的逍遙雲游,是孔子的顛沛流離;是魏王的老驥之志,是諸葛的錦囊妙計;是君子好逑的《詩經》,是魂兮歸來的《楚辭》;是執過羊鞭的《兵法》,是受過宮刑的《史記》;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夢中淚;是千古絕唱的詩詞曲賦,是功垂青史的《四庫全書》……(袁衛星)

2.提問:你知道其中的哪些典故?哪幾本書?

3.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哪些典故?讀過哪些本書?

4.背誦,默寫。

(三)語文學習的具體要求

第一、做好課文的預習:

1.讀課文一遍,利用注釋或工具書讀准字音,在作業本上抄注音、註解一遍,詞語三遍。作業本距離左邊1厘米處劃一豎線。第一行寫課題,第一行第一列寫日期,第二行開始寫內容,要寫題目,題號統一寫在第一列。次日交。

2.再讀課文,試著了解作者寫了哪些內容,然後明晰作者的思路是什麼,文章的主要觀點是什麼,最後總結出文章的寫作技巧是什麼,語言運用特點是什麼;文章值得借鑒的是什麼,讀後受到的啟發有哪些,文章有什麼不足及需要商榷的地方。如果是名家名篇,還需要查找資料了解作者情況及文章誕生的背景等。書上留下讀過的痕跡。

3.三讀課文,試著用有聲的語言表達出作品的意境和思想情緒。特別是抒情性強的作品,如詩歌、抒情散文等,吟誦得好,就學好了一大半。

第二、有目的的認真聽好課,做好筆記。爭取課堂多發言,積極參加討論(四人小組,組長)。注意要收放自如。有疑問的地方先做好記號,等合適的時機再問。

第三、整理思路和筆記,寫寫學習心得。按時的、保質保量完成作業。書上課後有作業的,也做在練習本上,要求同上。每篇課文上好後准備好聽寫,聽寫內容包括字詞以及一些重要的問題。作業優良計,聽寫100分計。有錯誤,及時訂正,每個寫三遍。不合格的重做重聽。

第四、其他事項:

1.課前演講,寫好稿子在方格稿紙上,提前一天給老師看,內容可關於語文的各方面。時間3-5分鍾。其他同學點評。10分計。

2.隨堂作文,45分鍾完成。寫在作文本上,第一頁寫目錄。100分計。

3.做個隨筆集,給它取個名字,自己也可以取個筆名,配點畫。每周隨筆兩篇,思想健康,內容自定,形式不限,字數最少300字。5分計。

4.做個摘抄集。每周兩次,如果是短文章,全抄,寫明作者及出處;如果是書籍中的語段,至少500字。抄完後就你所摘錄的這段寫感想。感想至少也是100字。5分計。

5.剪報本,貼好後,註明報紙名稱、版面和日期。寫點評,一個點評至少100字。半個學期交一次,一個學期交兩次。優良計。

6.課外讀本自己看,選取內容自己上。加分。

7.詞語手冊自己看,抽查,扣分。

8.作業本在預習時自己做,上完課做完作業。一個單元交一次。平時抽查,扣分。

9.每人每周練習三篇鋼筆字。

10.積累。每周背誦兩首古詩詞。

(四)結束語

同學們,如果不出意外,我們將要在一起度過x年的時光,我們要好好地度過這x年。我很愛你們,不過請記得愛是相互的,我也同樣需要你們愛我,非常需要。你們應該向我和其他人證明你們都是真誠、善良、懂事,並且勤奮學習的人。

我相信你們在這x年裡會是你們自己和我共同的驕傲,無論在語文學習上,還是在其他方面。我現在不需要你們在口頭向我保證,相信大家在內心已經向自己作出了保證,並且將會在行動中得到完美的體現!

初中語文備課教案範文模板(四)

一、教學目標

1、品味作者平淡簡捷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2、學習通過幾個生活片斷表現人物的方法。

3、學習勞動人民的優良品質,並以平等和人道主義的精神關注他們的疾苦。

二、教學重點

學習通過幾個生活片斷表現人物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

學習勞動人民的優良品質,以平等和人道主義的精神關注他們的疾苦。

四、教學用具

多媒體。

五、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談話導入,話題:在生活中,你關注得最多的是什麼人?

生:明星、家人、自己。

師:明星是因為有著耀眼的光環我們關注他們;偉人作出了非凡的成就我們關注他們;因為血濃於水我們關注家人……而我們在生活中接觸得最多的卻是那些沒有親情關系不起眼的普通人他們雖然沒有耀眼的光環,沒有作出非凡的成就,卻有著金子般的心。(意在營造親切平和的教學氣氛,發現生活中的問題。)

(二)設問導讀

1、畫說老王:

師:今天老師要給你們介紹一個十分不起眼的普通人,請看畫像。他叫老王,(板題)從畫像上看,你覺得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有何依據?

生:從他滿臉的皺紋看,他是一個歷盡滄桑的老人。

生:從他破舊的衣著看,他是一個貧窮的老人。

生:從他的表情看,他是一個善良的老人。

(意在培養學生細致觀察的能力,對他人關注的習慣。)

2、問詢老王:

師:這樣一個老人就站在你的跟前,你關心他什麼?把你的關切向他表達出來。

生:老王,你是做什麼的?

老王,你生活得怎麼樣?

老王,你為人怎樣?為什麼作家會如此關注你?

(意在喚起學生對他人的關心和同情,為後面學生閱讀課文蓄勢,讓學生帶著自己的問題讀書。)

3、走近老王:

師:老王是一個普通人,寫老王的作家可不是一個普通人。簡介楊絳。楊絳——錢鍾書——《圍城》。

師:面對陌生的老王,你們有那麼多的揣測,和那麼多的關切,現在你們循著楊絳的筆墨,去走近老王,解開心中的謎團。

生:讀課文。

(三)點撥導思

1、評說老王:

師:剛才看了老王,現在又讀了老王,老王是不是你心目中的那個老王?你對他的關切作者告訴你沒有?老王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請用「老王是一個xx的人,表現在xx。」的形式表達出來。

生:老王是一個社會地位卑微的人。表現在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塌敗的小屋裡。

生:老王是一個善良老實的人。表現在送冰時,願意給我們家帶送,車費減半。他送的冰比他的前任送的大一倍,冰價相等。

生:他有一顆金子般的心。表現在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

(意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完成對文章內容的個性化理解。)

2、品味老王:

師:文章中最能打動你的是哪個片斷?在這個片斷中打動你的又是哪些細節?

生:最讓我感動的是:老王臨死還要送雞蛋香油還人情這一情節。

師:有此同感的同學請舉手。既然大家都認為這一段感動人,那麼我們一起來欣賞這一片斷。

(1)、精讀。

師: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默讀、小聲讀、放聲讀。可圈點,可旁批。

生:讀課文。

(2)、小組交流體會。

師:請同學們把自己的獨到體會說出來,與大家分享。

生:我覺得,課文中說老王「鑲嵌」在門框里,「鑲嵌」一詞用得好。寫出了老王消瘦與不靈活,

生:「他一手拿著布,一手攥著錢」中「攥」字也用得好。寫出了老王拿錢時激動的心情。

(3)、質疑,合作探究。

師:就這一情節,你有沒有疑問?提出來請大家幫你。

生:文章中,當「我」要給老王錢,他不要,可後來還是收了錢。為什麼?

「我」拿錢給老王是為了幫助他,而作者為什麼說「我卻拿錢侮辱他」?

(以生——生、生——師合作的形式相互質疑,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㈧ 初中語文如何備課

一、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以往的教學以傳授知識為中心,因而備課的重點往往放在知識的習得,技能的訓練上。在新課程的課堂教學中,我認為備課的重點應轉移到學生的發展上來。教師不僅要考慮課堂上讓學生學什麼,怎樣學,更應考慮這樣的學習對學生的發展有什麼作用,要時時把學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如對教材的處理是否能吸引學生學習;問題的設計是否能激活學生的思維;教學方式是否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究:教學過程有沒有給學生留下足夠的自主活動的時間和空間等。總之,要從學生的發展著眼,真正在備課的每一環節都想著學生的發展,想著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那麼我們的課堂教學就會在真情的涌動下,回歸教育的真實,回歸生命發展的自然。二、解讀並超越教材新課程理念強調,教學的過程是教師「用教科書教」的過程,而不是「教教科書」的過程。這說明兩方面問題,一方面,教師是教材的理解者、參與者、實踐者。備課時,教師要鑽進教材之中,有自己的鑽研、解讀和思考,否則,一味地接受和照搬,教師就只是充當教科書的「傳聲筒」、知識的「販賣者」角色,而沒有了自己的思考,很難將課上出新意和深意。長此以往,教師的思想必然僵化,學生必然厭學。另一方面,教師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教材無非是個例子」(葉聖陶語)。既然是例子,說明教材並非是教學的全部,教師要擯棄那種唯教材是用的本本主義,靈活變通教材中與學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滯後於學生發展的內容,及時關注時代發展的新動向,吸收生活中鮮活的素材,把它及時地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學中。總之,教師在備課時,既要鑽進教材之中仰視解讀,更要高居教材之上審視並超越教材。只有這樣,把自己變成教材的主人,教師才能充分發揮教材的功能,使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三、設計彈性化教學方案課堂教學是師生、生生之間有效互動的生成過程。強調課堂教學的生成並不是說讓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信馬由僵式地展開教學,而是要求教師在備課時不僅要有教學方案的設計,還要在教學方案中為學生的主動參與留下時間和空間,為教學的動態生成創造條件。教師可以設定教學目標,但目標不僅僅局限於認知,還應該涉及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其他維度;目標要有彈性,要顧及學生之間的差異,堅持上不封頂,下要保底的原則;教學設計重全程關聯式策劃,重從何處開始,如何推進,怎樣轉折等。這樣的設計,較以往精細的提問、預定的標准答案,寫下教師上課的每一句話,計算好教學過程每一環節所需時間的教學方案來說,留下了很多的不確定性和可變性。正是這種不確定性和可變性,才使教學貼近每一個學生的實際,使師生積極互動,發揮出創造性來。

㈨ 初中語文該怎麼教

一 營造和諧平等的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我在語文課上倡導教學民主,推崇教師「寓教於樂」,學生「寓學於樂」,讓自己成為學生可親、可敬、可信的朋友,對學生不成熟的甚至是荒誕的想法,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給予恰當的肯定和鼓勵,增強他們的信心。因此,我的課堂總是洋溢著濃濃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學術氣息。學生思維活躍,想法標新立異,課堂真正成為學生智慧飛揚的天地,成為學生個性流淌的舞台,語文課堂的效率得到提升。
如我在講完了《伯牙絕弦》這一課時,在班上開展了以「伯牙為什麼絕弦」為主題的辯論會,在論辯過程中,正反雙方唇槍舌戰,誰都毫不示弱,充分展示著自己個性風采。通過辯論,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思維得到了鍛煉,同時還讓學生愛上了語文學科,激發了學習語文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語文教學效率。而我也由以往的課堂「獨裁者」,退居為課堂中普通的一員,為和諧平等教學氛圍服務,和學生享受著一起辯論的樂趣。
二 講授得當,形式多樣
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教師之為教,不在於全盤授與,而在於相機誘導。」語文課的講授,切忌照本宣科,死搬硬套,陳舊呆板,可採用以下方法:
1.投其所好
根據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喜好,在課堂中巧妙穿插,用以吸引學生注意力,調節課堂氣氛,比如:講課時適當講一下與課堂有關得故事就會吸引學生,因為初中的學生畢竟喜歡故事,課堂方式應靈活多樣,除了講故事,我們找出課文中有關成語進行接龍,還有利用多媒體教學等。
2.化繁為簡
在教材中有許多內容是學生比較難接受的,如果只是一味的講解,只會使課堂更枯燥,可以用生活中的淺顯的例子做解釋。比如:《從白草園到三味書屋》讓學生在課堂上模仿我的學習樣子,這樣,課堂氣氛又被調動起來,學生興趣又會調動起來。

閱讀全文

與如何備課初中語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2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7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6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9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4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