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語文教學到底該教什麼怎麼教
語文教學應該教什麼?
語文教學目前的現狀是教學內容僵化,教學隨意性過大。教學內容的不確定性導致教師想教什麼就教什麼,能教什麼就教什麼,會教什麼就教什麼,喜歡教什麼就教什麼。流行什麼就教什麼。表現出語文教學內容的不確定性。導致有好些教學內容都是低水平的重復。例如比喻句,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教比喻,到高中三年級還是教比喻,每年都在教,每冊書都在教,每課都在教,結果大家都知道,考試的時候學生不一定會。不是教的太多了學生不會,而是每一次教的都是蜻蜓點水。面對復雜的課堂教學,我們需要知道每節課教師想教什麼,教師實際在教什麼,而學生又在學什麼?特別是公開課,教師總想上出新意來。一堂課,表面熱熱鬧鬧,實際是學生散亂地找東西,表演了一翻;教師額外地講東西,展示了一場。教師教的過程非常完整,豐富多樣;學生學的活動非常零散,非常單調。如果把一堂課錄下來,再把教師活動的部分剪掉,還能剩下些什麼?條條大路通羅馬,問題是你得到達羅馬。
如何有理據的確定教學內容呢?主要有兩點:一是依據體式,二是根據學情。語文課要上出語文味來,語文課不是思想政治課,語文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語文課要教給學生積累、閱讀和寫作的方法。以閱讀為例,詩歌、小說、散文、說明文、議論文的教法是不一樣的,要按文體特點進行閱讀教學。例如《七根火柴》是這篇小說,不是一般的小說,是小說中五十年代的主旋律小說。其中有一個無名戰士,同學們在探討時,提出了如下疑問:作者為什麼不給這個戰士起個名字呢?叫張三李四王五都可以啊,給小說中的人物起個名字對作者來說不是輕易而舉嗎?有的同學說了,作者不知道那個戰士叫什麼名字。不是還有黨證,包著火柴的那個黨證嗎?黨證上不是有名字嗎?還有個同學說那個戰士犧牲的不值得,他可以先劃一根火柴,救活他自己,然後找部隊。這就是學生不理解的,就是教師需要教的。其實作者不給那個戰士起名字是有深意的。中間蘊含著作者的思想,那個戰士只是千千萬萬犧牲的紅軍戰士的代表,紅軍戰士不能劃這一根火柴,這根火柴是黨的財產,作為個人就是犧牲也不能動的。閱讀這樣的小說要依據那個時代主旋律小說的特點去理解。還有的同學問,假如那個無名戰士不是恰好碰上掉隊的盧進勇,或者是盧進勇再遲來半個小時,那個戰士犧牲了怎麼辦?老師說如果你懂得什麼叫那個時代的主旋律小說,你就會知道那個無名戰士不把應該交待的話交待完作者是不會讓他犧牲的。這不能理解為是編造,應該是那個時代主旋律小說的特點。
② 語文教學中應培養學生什麼方面的
師應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觀念,努力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使學生終身受益。
一、培養閱讀的習慣
認真讀書的習慣。讀書是要講究效率的,但是我們的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乏存有「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和「看天書」的現象。他們在讀書時浮光掠影,心不在焉。這就需要我們在閱讀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認真讀書的習慣。
讀書有疑的習慣。明人陳獻章說:「前輩謂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在閱讀過程中,我們要盡量讓學生對閱讀的內容,包括構思、選材、立意、遣詞造句、描寫等方面進行品評。感覺到不懂的東西,然後提出或寫出閱讀後的疑問,及時的請教老師或同學,閱讀中的疑問就能得以解決。
積累的習慣。閱讀過程的本質就是獲取信息,閱讀質量的高低取決於捕捉信息的能力。做閱讀筆記就是捕捉信息、積累材料的直接體現。老舍先生說:「要天天記,養成一種習慣。刮一陣風,你記下來;下一陣雨,你也記下來。因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裡需要描寫一陣風或一陣雨。你如果沒有這樣積累,就寫不豐富。」可以讓學生分門別類的積累材料:如時間篇、青春篇、立志篇、文學佳作欣賞篇等。好的內容、詞彙、名言警句、精彩片段都可以讓學生記錄、整理在筆記本上。
泛讀的習慣。早在1942年葉聖陶先生就提倡閱讀教學要從課內延伸到課外,要指導學生閱讀課外書籍。因為廣博的知識不僅能加深學生的語文修養,而且能培養學生具有敏銳的思維能力,所以我們要切實引導學生廣泛閱讀課外書籍,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努力提高課外閱讀質量,讓學生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逐步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培養朗讀的習慣
中國是世界上傳統文化沉澱深厚的國家之一,中國的教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其間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優良傳統。「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就是兩千多年來的傳統教育證明了的經驗。難怪以前的私塾老先生從來不講字句,只是一味地帶著學生搖頭晃腦,津津有味地讀書,在讀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識其字,解其意,而且久而久之,也能融會貫通。我們今天的語文教學絕不可以丟掉朗讀這一傳統的教育特色。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讀是有利於學習效率提高的必要手段。有關研究表明,人的各種器官可以相互溝通,相互作用。因此在學習過程中,人體器官調動得越多,大腦得到的信息就越多,它的效率就越高。也就是說,當我們只用眼睛去「讀」書時,大腦獲得的信息比較單一,甚至還會遺漏或差錯,當我們不止用眼睛看,還開口誦讀的時候,不僅運動了口腔器官,而且讀出來的聲音又作用於耳朵。當語感信息輸入人的視覺、聽覺器官時,大腦的感受幾乎是同時進行的,時間差大大縮小,准確率大大提高,理解和感悟的效率成倍提高,可見,朗讀確實是學習中事半功倍的好方法。同時朗讀有利於語感的培養和訓練。閱讀教學,要訓練這種敏銳的語感,讓學生在對語言文字的意義和情味的感受中去接近作者的「旨趣」。要達到這一目的,朗讀當然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文字是音形義的統一物,音色、音高、音強、音長的變化,如抑揚頓挫、輕重緩疾就構成了獨特的語音美感,傳達著作者的旨趣。所以說朗讀有利於語感培養,有利於學生對文章的意韻情趣的整體感悟和把握,對於這一點,恐怕每個語文教師都有過或多或少的實踐體會的。
朗讀的意義還在於它不僅是「讀」的能力的一部分,而且能促進聽、說、寫三種能力的培養和提高。讀得不當,哪些地方沒處理好,並及時作出調整改進,這就鍛煉了聽的能力。有時候,為了讓學生朗讀得更好,教師會自己范讀或播放朗讀磁帶,無疑也是對「聽」力的促進。學生通過讀而建立的儲備若運用到書面表達上就促進了寫的能力。古人雲:「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此話一語道出了朗讀、熟讀與寫作的關系。
在語文教學中,應一有機會就讓學生朗讀。我在教學中,每篇課文都給學生范讀,每節課都給學生至少6分鍾以上的朗讀時間,並要求學生每天朗讀一篇好文章,每星期舉行一次小組的朗讀比賽。
三、培養認真書寫的習慣
良好的寫字習慣雖然從小學低年級就開始培養,但到高年級還是應該加以重視。在教學中,我要求學生每天自己寫或者仿寫一張字,每天在上課之前檢查並進行評比,寫的好的學生,就口頭表揚。每月舉行一次寫字比賽,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和進步獎,優秀作品在「未來書法家」園地里展出,鼓勵學生不斷提高寫字水平。這樣,經過小學階段的努力學習,學生基本都能寫一手整潔、規范、美觀的字來。
③ 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任務是什麼
語文教育的重要任務有如下幾點:
1、教會學生一種語言。漢語語言的教學,從語音、文字、詞彙、句子、修辭及基本的語法規則等方面,所囊括的內容應該很多。
2、認知教學。教會學生認知客觀世界是指導學生學習語言的最好媒介。記錄人類對世界的認知和改造是語言文字的重要功能之一。
3、思維品質的教學。聽弦外之音是思維,見人所不見是思維。生活中處處離不開思維。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應該是教會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語文教育簡介:
語文教育專業是「語文」和「教育」的綜合,是人文社會科學的一門重要學科(文學)。學制:三年。屬於教育學類專業。
語文,是人們相互交流思想的漢文及漢語工具。教育,是培養新生一代准備從事社會生活的整個過程,也是人類社會生產經驗得以繼承發揚的關鍵環節,主要指學校對適齡兒童、少年、青年進行培養的過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語文教育
④ 課堂藝術:語文課將什麼教給學生
新課標帶來了全新的概念,其中一個重要的理念就是如何根據的特點,根據兒童學習母語的規律學習母語。課文課應有其個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結合是語文課的性質,語文課中,教師們,我們是否該冷靜地想一想,我該拿什麼給學生呢?讓學生上了語文課後留些什麼呢?
繁華落盡見真淳——給美美的言語
語文課首先要有語文味,這就是要給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的技能技巧。「語文」是什麼?它在語文課程中特指的意思是祖國的語言文字。語,是口頭語言;文,是書面語言。語文課程究竟干什麼?教學生學習祖國的語言文字,掌握運用語言文字的本能。重點是學習動態言語的技能技巧,而非靜態的語言知識。「語文不是個萬能筐,什麼都可往裡裝」。語文課要盡量減少非語文的環節,避免語文文字本體的失落或淡化,扎扎實實地讓學生理解語言、品嘗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讓學生在扎實的語文實踐中習得語感,積淀語感,領悟語言規律。崔戀老師指出:「語文課程,重在工具性的人文性的統一,難也難在工具性的人文性的統一。在語文教學中,要警惕偏於人文性的開掘,疏於語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積累、運用的問題的出現。」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礎,語言文字是其內在的載體。離開了語言文字的人文性,如舟無水,寸步難行。「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忘了給學生學習祖國語言的語文課,一切都是空的。因此語文課不能忘了語言文字這個根。
學生的言語能力就能得到發展。默讀,眼裡看的是字,腦里想的是有聲有色、豐富多彩的世界。善於默讀,就善於根據生活經驗,把自己的言語表達能力,在字里行間加以補充,使死文字變成活言語,在大腦里卻呈現一片活生生的境界,彷彿是作者面對面和自己說話,對於發展言語也非常有用。背誦更有利於學生的言語發展和積累。背誦若干篇課文中的佳作名篇,許多好詞好佳名、句式句法,就可以在言語中自如地運用。每冊語文課本中,均有許多像這樣值得熟讀背誦的佳作名篇。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重視引導學生進行讀的訓練,要注意每讀一遍有一遍的要求,「為學讀書,須是耐心,細意去領會,切不可粗心。如數重物,包裹在裡面,無緣得見。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見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觀得一重。去盡皮,方見肉,去盡肉,方見骨,去盡骨,方見髓。」,最終使學生的言語得到豐富,言語能力得到發展。
抓模仿,學習言語。葉老指出:「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借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教材是教學的載體,編入小學語文教材的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它們按一定的體例組合在一起,作為學生學好語文的範例。小學生學語言,首先必須扎實地學好這些範文,然後以此為「例」進行運用內化。教師要以教材的語言為本,以教材為例子進行模仿運用,引導學生學習語言。因為模仿是學習時心理上的需要,是教學的必要手段,也是人才發展的一個必經階段。從它與創造的關系看,沒有模仿就沒有創造,模仿是創造的基礎。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發現其中的寫作形式,閱讀主體依據在閱讀中所獲得的寫作形式,模仿教材的語言形式來表達自己的主觀意識和思想感情。它是模仿與創造的統一。因為作者在模仿過程中,為了表達自己的主觀意識和思想感情,必然融入自身的體驗和個性。如:句型模仿運用,像《桂林山水》寫山、水兩段的排比句和頂真句的模仿運用;段落模仿運用,像《偉大的友誼》過渡段構段方法,《富饒的西沙群島》總分關系的構段方法等等模仿運用;篇章模仿運用,像《白樺林的低語》的概括和具體結合寫人的方法,《長江三日》的按游蹤抓特點的寫景方法等等模仿運用。
抓轉換,活化言語。語言的轉換,指對文本進行動態處理,以文本的語言材料為依託,對獲取的語言信息進行篩選,改造等,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對課文中的語言材料按一定的要求進行重新構思、組織、融合、潤色,並在新的語言環境中進行新的言語表達。語言轉換首先應該是語言材料的轉換。純粹的語言形式的轉換是一種機械的語言訓練,語言形式的轉換應該與語言材料的轉換同步,讓課文中情和言在轉換中和諧共振,比翼齊飛。這類轉換訓練,只要我們教師尋准訓練點,並設計有效的訓練方式,對提高學生的言語能力是十分明顯的。如:轉換文本的文體,像古詩轉換成記敘文,說明文轉換成記敘文或童話等,轉換文本的人物、轉換文本的情景、轉換文本的地點、轉換文本的順序等等。
8、抓規律,發展言語。《語文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語文課和其它課程(外語除外)不同,其它課程是藉助語言學習內容,以各自不同內涵的語言內容為教學本體,而語文學科進行語言學習,需要解決的卻是如何運用一定的語言形式去表達一定的語言內容,因而語言形式的價值就顯得特別重要,要通過課文學習、課外延伸、運用實踐等,讓學生在言語實踐中逐漸領悟、抓住言語規律,學習動態的恰當而又得體地運用語言進行表情達意的言語技能技巧,學習個人在特定語境中的使人文和工具和諧共振的語言運用和表現,學習個人對語言的「人」「文」合璧的選擇和實現行為,最終在真情、摯愛、童趣、明理中發展學生的言語能力,筆者認為這是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
滴水瓣花總見情——給濃濃的情感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個土壤里。」「我一千次地確信: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情感和審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學生全面的智力發展。」情感教學是語文閱讀教學的基石,是文本的靈魂,也是課堂的靈魂。語文教學過程正是老師、學生和文本的作者之向情感多向交流的過程,如果缺少了這種情感交流,語文教學將就得機械化、程序化,沉悶而呆板。90年代初,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曾一度陷入知識傳授、技能分解的技術主義泥潭。學生在過細過度的分析與靜態機械的訓練中失去了靈性、失去了對母語的興趣。其實從情感心理學分析,文本出現在讀者面前,吸引讀者的是有形的形象、畫面,無形的精神、情感,而不是具有強操作性的言語表達技巧。由讀者情感帶動品味語言的獨具匠心,再通過對語言獨具匠心的品味進一步加強情感的體驗、升華,這應是語言教學的規律。不論是朗讀課文、品味語言、還是積累語言、內化表達都要有情感的充分參與,讓學生陶醉在課文中濃郁的情中,受到感染薰陶。
⑤ 語文教什麼,怎麼教
一、語文是什麼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以下簡稱《語文課程標准》)對語文課程性質與地位是這樣闡述的:「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也就是說人類的交際中有許多種工具,但語文是最重要的。「語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的理解是語文是把人類文化中的被認為適合青少年學習的精華呈現出來,以利於人類文化的傳承和青少年的成長。以此看來,語文教學就應該教會學生使用這個工具,語文教學應該傳承人類文化促進青少年健康地成長。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對語文課程性質的界定。對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語文界爭議比較多,筆者不爭論,本文不談它是不是符合語文學科的特點,既然語文課程標准已經對其定位,筆者按自己的理解進行闡釋,本文談的是在語文教學中如何體現與落實「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什麼是「工具」?《現代漢語規范詞典》對「工具」有兩種解釋「(1)從事生產勞動所使用的器具。包括手工操作的鋤、斧、刀、錘等,也包括機器上使用的車刀、鑽頭、砂輪等。(2)比喻藉以達到某種目的的事物或手段。」很顯然,說「語文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用其比喻義。作為工具性的特點,從生活的角度說,語文就是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工具,從傳承和發展的角度說,語文就是傳承和發展人類文化的工具。作為語文教學就是要教會青少年掌握「語文」這個交際工具,學會用「語文」這個工具傳承和發展人類文化。作為具體的語文教學實踐,語文的工具性應該體現在具備基本的「語文」知識——字、詞、句、語法、修辭、邏輯等基本知識,掌握基本的「語文」能力——聽、說、讀、寫等基本能力,通過「語文」把人類文化的精華與精神傳承過來和發展下去。
什麼是「人文」? 《現代漢語規范詞典》對「人文」解釋為「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我們知道,文化是人類、或者一個民族、一個人群共同具有的符號、價值觀及其規范。符號是文化的基礎,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而規范,包括習慣規范、道德規范和法律規范則是文化主要內容。筆者在一則材料中了解到「一個人的精神世界有三大支柱:科學、藝術、人文。科學追求的是真,給人以理性,科學使人理智;藝術追求的是美,給人以感性,藝術讓人富有激情;人文追求的是善,給人以悟性,人文中的信仰使人虔誠。」我想簡單地推論出一個結論:不管是文化現象還是精神支柱,說明「人文性」是人區別於其他生物的屬性,對人類特別重要,沒有了人文性,人就可能不成為其人。因此,也就可以這樣說,語文的「人文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在承擔著「把一個人稱為『人』的」重要作用,語文教育就是要把一個「自然的人」教化為「人文的人」的教育。從語文實踐的過程中也可以充分看到這一點。因此,語文教學的「人文性」具體體現也就是提高青少年的精神素養,也就是三維目標上所說「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也就是說語文教育的過程中要始終貫穿以認識教育、情感教育、審美教育、思想教育、人格教育等內容的人文教育。
但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句話,它的關鍵所在是「統一」兩個字。它們兩者之間不是對立關系,是一個統一體。有人把它形象地比喻為一張皮的表裡,一枚硬幣的兩面,而不是兩張皮或兩枚硬幣,非常好。也就是說,語文學科的基本特點中的兩個方面不能割裂,不能厚此薄彼。工具性與人文是表與里、皮與毛、血與肉的關系。工具性是「表」,人文性是「里」。工具性是載體,人文性是靈魂。工具性如「皮」,人文性如「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工具性如「肉」,人文性如「血」,有血有肉,才是鮮活的生命。工具性與人文性是與生俱來、相鋪相成的。沒了工具性,便沒必要設語文課,人文性也無從談起;沒了人文性,語文課只有孤立的字、詞、句、篇枯燥的、機械的語言訓練,語文課便失去了生機、情感和韻味。工具性與人文性在語文教學實踐中要一起呈現,有機結合。正如美學教育家朱光潛所說:「在文字上推敲,骨子裡實際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語言的實質就是情感思想的實質,語言的形式也就是情感思想的形式,情感思想和語言本是平行一致的,並無先後內外的關系。」因此,我認為,所有的語文老師的教學實踐只要具備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就是真正的語文課,偏離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這一航標,就可能不是語文課。
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決定了「語文課程應該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語文課程標准》里這段話充分說明了語文教學對一個人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重要性。語文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具有基礎中的基礎的地位;從一個人的發展歷程上說,語文關涉到一個人怎麼發展、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的的問題,正如文學評論家所說「文學即人學」一樣,從某種程度上說「語文是『人學』」,沒有語文,人可能就不能稱其為人。因此,你要問我語文是什麼?我告訴你: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文就是讓人成為其人的一門學科。
二、語文課教什麼
語文課教什麼?這是一個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像一個人走路如果沒有目的地,無論走多長時間走多遠都是盲無目的、毫無效果的;就像一個人干一件事情不知道為什麼干一樣,無論怎樣干都是白費力氣的。不過,明白了語文課的性質和地位,在了解了語文課程的總目標,教什麼的問題就明白了。《語文課程標准》「第二部分課程總目標」中關於總目標是分這樣十條闡述的:
1.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2.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
3.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4.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
5.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6.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並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藉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
8.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
9.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
10.學會使用常用的語文工具書。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筆者抽取以上內容的關鍵詞,對總目標有以下不太准確的歸類:1、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類。有學會漢語拼音、會用語文工具書、能說普通話、能正確流暢地書寫漢字、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等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較強的閱讀能力、流利地表述自己的意思的能力等。2、綜合實踐類能力。有搜集和處理信息能力、主動探究學習、實踐中運用語文能力、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能力和創造能力等。3、素養和方法類。包括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思想方法等。4、情感態度價值觀類。包括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等。如果把以上內容再進一步濃縮的話,語文就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思」等能力、學習及思維的方法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如果把「學習及思維的方法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歸入到「思」裡面去,那麼,語文就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思」五個方面的能力。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語文學科的教學任務不是以傳授知識為主,也不是培養本學科解題能力的,它是以語文素養為立意的學科,它旨在培養學生為適應社會和自身發展的一些基本能力。它是以培養和提升人的基本素養和品質的學科。如果我們的教師的教學設計與實施不是以此為目的的教學,那我們的教學就可能有問題。據我的調查,我們相當一部分語文老師的講讀課還是這樣的套路:瀏覽課文,在每一自然段前標出序號,和學生一起,一問一答地畫出段落層次,總結段落大意,歸納中心思想,分析寫作特點等等。我不是說不能這樣教,而是說這樣設計的目的何在,為了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效果而設計。同樣的教學設計、一樣的教學行為可能會因為目的和對象的不同而使效果大相徑庭。如果是以疏通文章大意、講解文章內容、分析語言特點等為目的,這就嚴重偏離語文學科的總目標,這樣的語文課就可能不是語文課了。還是這樣講,如果是以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語文基本素養和能力的,那就是一節語文課。
不管是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堂,還是九年級的語文課堂,語文的教學無非是「聽、說、讀、寫」等形式進行的。讓任何一位老師離開「聽、說、讀、寫」去教語文課,想教的像語文課肯定是比較困難的。「聽、說、讀、寫」是語文教學的基本內容和形式應該是沒有多大異議的。我今天提出的語文課教什麼也包括這四個方面,但是我要提出一個更為重要的內容——「思」,語文教學不能沒有「思」,而且還應該以「思」為核心,圍繞著「思」進行語文教學。這里的「思」內涵很豐富,可以理解為「思想」、「思維」、「思考」,也可以理解為「思緒」、「情思」等。「思」可以通向自我澄明和自由,可以通向公共知識與法度,「思」能讓我們的語文教學目標——「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得以實現。語文教學要用「思」去創造一個既豐富多彩又富於意義與價值的的語文生活。語文教學因為「思」的存在而靈動,語文教學因為「思」的凸顯而柳暗花明。「聽、說、讀、寫、思」是我們語文教學的核心內容,我們的語文教學因以培養「聽、說、讀、寫、思」五大能力而成為真正的語文課堂。
語文課教什麼?「聽、說、讀、寫、思」。這就是我對語文課的理解。語文課就是教學生會聽、會說、會讀、會寫、會思的能力。具體的聽、說、讀、寫、思所承載的知識與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思」的能力相比,可以說它的重要性已經微乎其微了。就像小雞已經學會覓食的本領,食物對它還是問題嗎?小貓學會了釣魚,魚對於它來說還是問題嗎?然而,反思一下我們的語文教學,是這樣做的嗎?你現在的課堂是為分析課文而分析課文,還是為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思」的能力而分析課文。你的「聽、說、讀、寫、思」的教學旨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思」的能力還是在以記住你所教的知識內容為主呢?
基於以上理解,我認為,語文課教什麼?基於能力和情感目標的教學設計——「聽、說、讀、寫、思」的能力訓練。語文課就是教學生如何聽、如何說、如何讀、如何寫、如何思。
三、語文課怎麼教
既然語文就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思」等能力。那麼,語文教學就是要圍繞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思」的能力及品質去教,圍繞培養學習及思維的方法和習慣去教,圍繞讓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去教。
培養學生「聽、說、讀、寫、思」能力是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聽、說、讀、寫、思」五個方面是以「思」為核心,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相互制約,不能任意偏廢。
⑥ 語文教什麼,語文怎麼教
一、語文課教什麼
語文課教什麼?這是一個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像一個人走路如果沒有目的地,無論走多長時間走多遠都是盲無目的、毫無效果的;就像一個人干一件事情不知道為什麼干一樣,無論怎樣干都是白費力氣的。不過,明白了語文課的性質和地位,在了解了語文課程的總目標,教什麼的問題就明白了。《語文課程標准》「第二部分課程總目標」中關於總目標的闡述是明了的:
1.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2.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
3.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4.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
5.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6.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並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藉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
8.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
9.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
10.學會使用常用的語文工具書。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筆者抽取以上內容的關鍵詞,對總目標有以下不太准確的歸類:1、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類。有學會漢語拼音、會用語文工具書、能說普通話、能正確流暢地書寫漢字、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等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較強的閱讀能力、流利地表述自己的意思的能力等。2、綜合實踐類能力。有搜集和處理信息能力、主動探究學習、實踐中運用語文能力、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能力和創造能力等。3、素養和方法類。包括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思想方法等。4、情感態度價值觀類。包括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等。如果把以上內容再進一步濃縮的話,語文就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思」等能力、學習及思維的方法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如果把「學習及思維的方法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歸入到「思」裡面去,那麼,語文就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思」五個方面的能力。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語文學科的教學任務不是以傳授知識為主,也不是培養本學科解題能力的,它是以語文素養為立意的學科,它旨在培養學生為適應社會和自身發展的一些基本能力。它是以培養和提升人的基本素養和品質的學科。如果我們的教師的教學設計與實施不是以此為目的的教學,那我們的教學就可能有問題。據我的調查,我們相當一部分語文老師的講讀課還是這樣的套路:瀏覽課文,在每一自然段前標出序號,和學生一起,一問一答地畫出段落層次,總結段落大意,歸納中心思想,分析寫作特點等等。我不是說不能這樣教,而是說這樣設計的目的何在,為了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效果而設計。同樣的教學設計、一樣的教學行為可能會因為目的和對象的不同而使效果大相徑庭。如果是以疏通文章大意、講解文章內容、分析語言特點等為目的,這就嚴重偏離語文學科的總目標,這樣的語文課就可能不是語文課了。還是這樣講,如果是以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語文基本素養和能力的,那就是一節語文課。
不管是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堂,還是九年級的語文課堂,語文的教學無非是「聽、說、讀、寫」等形式進行的。讓任何一位老師離開「聽、說、讀、寫」去教語文課,想教的像語文課肯定是比較困難的。「聽、說、讀、寫」是語文教學的基本內容和形式應該是沒有多大異議的。我今天提出的語文課教什麼也包括這四個方面,但是我要提出一個更為重要的內容——「思」,語文教學不能沒有「思」,而且還應該以「思」為核心,圍繞著「思」進行語文教學。這里的「思」內涵很豐富,可以理解為「思想」、「思維」、「思考」,也可以理解為「思緒」、「情思」等。「思」可以通向自我澄明和自由,可以通向公共知識與法度,「思」能讓我們的語文教學目標——「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得以實現。語文教學要用「思」去創造一個既豐富多彩又富於意義與價值的的語文生活。語文教學因為「思」的存在而靈動,語文教學因為「思」的凸顯而柳暗花明。「聽、說、讀、寫、思」是我們語文教學的核心內容,我們的語文教學因以培養「聽、說、讀、寫、思」五大能力而成為真正的語文課堂。
語文課教什麼?「聽、說、讀、寫、思」。這就是我對語文課的理解。語文課就是教學生會聽、會說、會讀、會寫、會思的能力。具體的聽、說、讀、寫、思所承載的知識與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思」的能力相比,可以說它的重要性已經微乎其微了。就像小雞已經學會覓食的本領,食物對它還是問題嗎?小貓學會了釣魚,魚對於它來說還是問題嗎?然而,反思一下我們的語文教學,是這樣做的嗎?你現在的課堂是為分析課文而分析課文,還是為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思」的能力而分析課文。你的「聽、說、讀、寫、思」的教學旨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思」的能力還是在以記住你所教的知識內容為主呢?
基於以上理解,我認為,語文課教什麼?基於能力和情感目標的教學設計——「聽、說、讀、寫、思」的能力訓練。語文課就是教學生如何聽、如何說、如何讀、如何寫、如何思。
二、語文課怎麼教
既然語文就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思」等能力。那麼,語文教學就是要圍繞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思」的能力及品質去教,圍繞培養學習及思維的方法和習慣去教,圍繞讓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去教。
培養學生「聽、說、讀、寫、思」能力是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聽、說、讀、寫、思」五個方面是以「思」為核心,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相互制約,不能任意偏廢。
(一)關於以「聽」的能力為立意的語文教學
關於「聽」。「聽」是學生應當具備的一項重要語文能力,「聽」與「讀」尤其在獲取信息方面發揮著同樣不可忽視的作用。只有明確了傾聽訓練的價值,教學活動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為師者必須讓學生明確:具備一定的傾聽能力,是廣泛而准確地獲得信息和掌握科學知識的需要;是積極從事交際活動,建立和諧人際關系的需要。在日常口語交際活動中,只有學會傾聽,善於傾聽,才能在與他人交談時作出積極准確的應對。
在語文教學中,「聽」通常是指學生上課時注意聽教師講,是一種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聽」。但筆者認為「聽」的教學不僅僅是這些。語文教學上的「聽」應該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培養學生「聽」的興趣,二是培養學生「聽」的態度和習慣,三是培養學生「聽」的方法。
要培養學生「聽」的興趣,要求語文教師上課要生動、有趣,使學生化被動為主動,發揮聽的主觀能動性,學生要廣泛地聽,不僅聽老師的,也聽同學的。聽的形式可多種多樣,例如回答問題、朗誦課文、開展辯論、講故事等;聽的手段有錄音、影視、錄像等。從而養成學生主動接受、敢於質疑的習慣。
第二,培養學生良好的「聽」的態度和習慣。就要求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時,要了解學生,根據不同的個性選擇不同的方式來加以引導。使學生學會在聽的過程中,用點頭、微笑、贊許、關注的眼神來注視對方;用表情及簡短的語言來啟發對方;不輕易打斷對方的話;允許對方發表和保留不同的意見,不對別人進行譏笑或人身攻擊。
第三,要培養學生掌握「聽」的科學方法。要求學生集中精力,面對說話的人和所表述的話題,注重喚起相關的知識、資料、概念和想像,形成與有關這個話題相關的互動。圍繞對方說些什麼,為什麼這樣說;對所聽到的詞句及重點都要有心理反應和認知上的反饋;在「聽」的過程中能夠進行快速地總結和評價,對所聽到的內容,能區分主次,自覺形成整體觀念,從而在心中牢記需要記憶的內容。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學生把教育看成自己的需要而樂於接受時,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任何教學活動的開展和教育願望的實現,都必須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前提的。學生傾聽水平的提高和良好傾聽習慣的教育養成也不例外,教師應注重學生傾聽樂趣的培養,把學練傾聽轉化為學生的內心需要,這樣,傾聽訓練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生學會傾聽,使學生善於傾聽乃至樂於傾聽,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摒棄應試教育心理,不要因為大型考試很難進行「聽」的測試而遺忘「聽」的教學,樹立全面發展的大語文教學觀,要滿懷信心、持之以恆地抓好學生的傾聽訓練,不可產生一蹴而就、急於求成的想法。
(二)關於以「讀」的能力為立意的語文教學
大部分語文教師在課堂上還是比較中重視課文閱讀的。設計朗讀、精讀、泛讀、略讀等教學環節,但很多老師進行這些環節時可能是隨意的、目標是模糊的,可能僅僅是為完成讀課文的內容而忽視「讀」的能力的訓練,或者是僅僅把「讀」作為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手段,或者是沒有有意識、有目的地進行以「讀」的能力為立意的語文教學訓練。筆者認為語文教學上的「讀」,應該把重點放在朗讀、精讀、泛讀、速讀的能力訓練上,而不是僅僅是讀讀課文,為講解分析做鋪墊。
朱熹在《讀書三則》中說到:「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可見「讀」是一種口、眼、耳、腦並用的語言訓練形式,是語文教學的一把重要的鑰匙。
語文教材上的選文大部分都具有典型性、科學性、實用性等特點。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讀」的趣味點,對範文的謀篇布局、風格特點、題旨意境等進行生動的分析和點撥,使學生想讀、愛讀,最終達到理解文章、達到為我所用的目的和能力的提高。
注意拓寬學生的閱讀面,訓練學生泛讀能力。引導學生廣泛閱讀課外書籍,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提高課外閱讀量。在泛讀的基礎上,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提高學生讀書的速度,培養速讀的能力。
培養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是語文教學的難點。達爾文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掌握了方法,就掌握了金鑰匙。」因此,教會學生科學的閱讀方法,是終生受益的事情。有步驟的閱讀方法包括讀書、理解、領悟、應用四個階段。首先是讀書,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其次是理解,訓練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能夠快速地掌握書本內容的結構、思路、特點。其三是領悟,注重讀後有所啟發、有所領悟、有所感觸、有所創新,能寫出自己的體會和感想。其四是應用,將書本的知識和自己的體會運用在實際生活和學習當中,提升自己對社會和人生的認知度,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三)關於以「說」的能力為立意的語文教學
語言是人類重要的交際工具。用語言來表情達意的過程就是「說」。教學上的「說」,不僅僅是教師的「說「和學生的「說」,更不是教師授課,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語文教學上的「說」,應該是一種學生主動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自己思想的技能訓練。因此,這種「說」的能力的培養,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安排一定的時間、任務、環境、標准來進行。
在課堂內進行「說」的訓練。首先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使學生明白「說」是進行思想交流和感情溝通的最根本途徑。懂得在我們生活、學習和工作中「說」的重要性。課堂上要想方設法為學生營造「說」的環境,充分給學生「說」的機會。在課堂內進行敘述、說明等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復述課文、介紹自己、口頭描述周圍的人和事等;如果進行各種朗讀和表演活動,可以結合課本中散文、詩歌、劇本、小說等不同語言特色,使課堂教學適當地小品化、朗誦化、故事化。對學生「說」的內容、膽量、聲音、感覺、姿態等方面進行有系統地訓練。此外,還可以在課堂外進行「說」的實踐。如在班主任的支持和配合下,經常舉行小型主題班會、故事會、演講會、辯論會、詩歌朗誦會等以「說」為主的活動,培養學生快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也可以在取得家長支持的前提下,適當布置「說」的家庭作業,促進學生說得清楚、准確而富有表現力。
(四)關於以「寫」的能力為立意的語文教學
「寫」可以理解為「寫字」,也可以理解為「寫作」。
首先說寫字。電腦是現代文明的一大標志,但對漢字書法的沖擊是顯而易見的,但如果認為有了電腦打字就無需寫好字,這是十分錯誤的。首先書法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精華的一部分,需要繼承和發揚。其次,在社會中,在學校里,無論考試還是招生、招聘、就業等很多時候,電腦就無法代替手寫,因此書寫也是一個人必備的生存技能之一,寫一手好字可能會增強一個人在社會上的競爭力。但是,據有關部門統計,當前社會,人們的書寫能力嚴重下降,各階段的寫字教學的重視程度也很不均衡,中小學生的寫字水平也在不斷下降。因此,當前語文教學應當加強寫字教學,要讓學生認識到寫字的重要性,不同年級應該根據不同的學段因材施教,開展各種活動,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讓每一位學生寫出一手漂亮的漢字,陶冶學生追求美、熱愛美的情操。當然,教師也要率先垂範,以身作則,力求寫規范的漢字,並持之以恆。
再說「寫作」。如果說「寫字」是追求外表美的話,那麼「寫作」就是追求心靈美。寫作應該是一種心靈的傾訴,思想的外現。寫作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正常生存能力,也是一種高尚的精神活動,是一種反應出一個人各方面能力的綜合性思維活動,真正的寫作應該是一種輕松而又愉快的學習或生活過程。但是,當前青少年的寫作能力不容樂觀。按語文課程標準的規定,從小學三年級開始進行寫作訓練。據我的調查,當前中小學生的寫作問題還是比較大的,如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對作文的興趣越來越弱。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作文的內容越來越虛假,甚至胡編亂造,作文模式僵化,語言空話、套話連篇。相當一部分學生懼怕寫作文、不會寫作文、編造作文,甚至抄襲作文。學生感受不到寫作的快樂和幸福,語文教學的寫作是為考試作準備,而不是為生活和工作做准備。因此,當前語文教學中「寫」的教學問題是比較大的,因此,要大力改變當前的語文教學的「寫」的現狀,讓「寫作」成為學生生活中的一部分,讓學生喜歡寫作,會創作。這應該是我們語文教學應該完成的任務。
我認為語文教學上的「寫」,應該是一種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思考人生和表情達意的創新方式,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心理、行為及情緒的宣洩過程,應該是學生正常的常態的思維活動,也是學生思想和意識的外顯過程,更是學生進行審美和創造美的一個美好過程。但是,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寫」往往只是一種學生被動的應試訓練。因此,要想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平時就要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思考其中的情與理;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寫作教學就不能是一個教師出一個作文題,學生寫一篇文章的過程,而應該是一種師生共同探討人生、抒發理想、各言其志的的過程;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對於一個「初寫者」,教師要當好師傅,要把基本的寫作技法教給他,讓他入門;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要對學生進行發散思維、集中思維、創新思維等能力的訓練;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就不能為講課文而講課文,而應該把「聽與說」、「讀與寫」結合起來;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不要讓我們的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考試書」,而應該引導學生「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就應該和學生一起讀大師的作品,聆聽大家的教誨;教師應該和學生一起抒發自己的心靈感悟,表達自己的愛恨情仇。只有這樣,我們的學生才會越來越熱愛生活、懂得生活,擁抱生活,才能越來越睿智、聰慧、人文、快樂等等。如果我們做到了這些,我想,我們的學生是會幸福地學習的。
(五)關於以「思」的能力為立意的語文教學
關於「思」,在語文教什麼中,筆者已經說過,語文教學就是以「思」為核心的「聽、說、讀、寫、思」的教學。怎樣體現「思」的核心呢?筆者認為作為語文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
1、語文教師不僅是知識之師,更是思想道德之師。
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爾說:「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用不著整個宇宙都拿起武器來才能毀滅他;一口氣、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縱使宇宙毀滅了他,人卻仍然要比致他於死命的東西更高貴得多;因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對他所具有的優勢,而宇宙對此卻是一無所知。因而,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於思想……」因此,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成為一個因有思想而有尊嚴的人,要培養有思想和有尊嚴的人。語文教師不是知識之師,而是思想之師、道德之師,甚至應該是學生的幸福導師,社會道德倫理的傳承之師。
2、語文教師不僅是思想之師,還應該是思維之師。拉馬丁說:「人憑借思考而能變成神。」歌德說:「所謂真正的智慧,都是曾經被人思考過千百次;但要想使它們真正成為我們自己的,一定要經過我們自己再三思維,直至它們在我個人經驗中生根為止。」因此,思維能力決定一個人以後的工作水平和發展高度。只有具備了較高的思維能力,掌握了一定的思維方法,一個人的學習和工作才能應付自如。因此,我們的語文教學不能忽視思維的訓練,如形象思維、邏輯思維、發散思維、輻合思維、辯證思維等。當然,思維的訓練不僅僅是語文學科的任務,其他學科也要進行,但是,語文教學中的思維訓練有其獨特性,它是貫穿於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思維訓練,而非其他。比如,與其說作文是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如說是考查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思維品質(對社會生活現象的分析能力、鑒賞能力、創新能力)及能力。
3、語文教師不僅是經學之師,還應該是人文之師。韓愈說過「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是語文教師的第一要務。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思想道德、高尚的審美情趣,從而提高其文化品位,《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這段話明確告訴我們:語文教師應該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蘊育點」,在課堂上營造文化氣息,通過語言文字向學生傳遞祖國的、世界的和歷史的、現代的多元文化,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兩千多年前的孔子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人文之師的「傳道」之路。《論語•子路、冉有、公西華侍坐》中,針對三人的不同追求和目標,孔子並沒有單純地評判是非對錯,而是通過點撥、開導、激發和認同的手段來指導學生修身立志。這不正是人性化教學和人文之師的典範嗎?因為語言不僅僅是一種工具,還有強烈的人道、人生、人性、人格意向。學習語言,不只是學習語言知識,礪練語言能力,更是情感教育、文化熏陶,從而豐富心靈,培養品德,完善人格結構,從真正意義上育人。所以成功的語文教學需要師生共有一種根植於語言人文精神的人倫情懷、人生體驗、人性感受,充分激活本來凝固化的語言,充分施展個性,造就一種痴迷如醉,回腸盪氣的人化情境。
4、語文的教與學的過程要有「思」貫穿其中。
語言不僅是表達思想、進行交際的工具,語言也是思維的物質外殼,是信息的載體。這種工具、外殼、載體,都是只有人類才擁有的符號。因此,思想和思維是語言的核心,如果離開了思想和思維,語言也就沒有了存在的意義,這也就是古人所說的「文以載道」。因此,作為語文教學如果沒有「思」在其中,語文教學也可能就是無效的教學。當然,我們的任何一節語文課(即使再差的課)也有「思」的存在,我現在說的是要把「思」放在非常重要和突出的位置,要心中有「思」——備課想到「思」,教課想到「思」,課後要反「思」,有意思地想到「思」,而不是隨意地「思」,是要強化「思」,教中有「思」,學中有「思」,練中有「思」,讓學生學會「思」、善「思」、能「思」。
筆者認為:語文課就是教給學生「聽、說、讀、寫、思」五大能力,緊扣興趣、習慣、創新、人文八字要訣,遵循「基本知識、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基本應用」四項要求,以提升人的能力和品質為主要目的。
⑦ 現代語文課應該教給學生什麼
自從開設了《語文》這門課以來,教育界就在不停地思考:從語文課中應該學到什麼?這個問題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從語文學科開設至今,語文教學一直是兩個板塊:語與文。語文課堂上應該教給學生什麼,一直是這兩個板塊爭論的原因。我個人認為,語文課上所教的應該是學生缺乏的或者是他們應該學到的東西。對此,筆者作了一番深入考察,撰寫了一篇《語文教學現狀調查》,對此作了總結。那麼學生從語文課中更想學到什麼呢?從調查的結果來看主要反映在三個方面: 一、語文基本知識。 基本知識是奠定一個學科的基石,語文也不例外,調查結果表明,83%的同學認為在課堂中應該加強語文知識的學習。語文知識主要包括文化知識、文學常識、時代背景、字詞理解、語法知識等,其中更著重於對文學常識、時代背景和遣詞造句的理解和訓練。絕大部分教育者認為,只有在深厚的語文基本功的基礎上,才能實現個人更進一步的深造。而且語文作為中國的文化精粹,任何一個中國人特別是學生就更應該從基礎做起,認真學習,培育文化素養,努力把它發揚光大。 二、對個人能力的培養。 對個人能力培養的關注是本次調查中的重點部分。調查顯示,絕大多數的學生現在特別注意個人能力的培養。這種個人能力又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專業知識能力、日常交際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92.5%的學生在調查過程都表示希望在語文課堂上能學習到一些好的學習方法,他們希望能夠通過語文課堂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閱讀能力(對文章的鑒賞能力)解題技巧等。還有人提出了理性的解讀文本,結合當時背景理解作者在文章中體現出的思想感情等方面,使我們認識到中國幾千年的填鴨式教育並沒有完全扼殺學生對文化的渴求。 現在的學生注重的不僅僅是課堂知識,他們已經看得很遠。筆者在調查過程中明顯的感受到這一點:現在的學生對自己的各方面能力的關注已經遠遠的超過了以往!而且這種能力已經不僅僅是專業知識,更多的是開始關注一些作為日常交際方面的能力,比如說為人處世,如何在現代社會上立足,在日常交際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再比如說如何准確的表達自己的意思和感情也是學生迫切想知道的。與此同時,還有46%以上的學生提出了應加強對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他們希望在語文課堂上有一個自主的空間,可以相互間合作、探究,通過小組歸納總結,然後得出自己的結論,通過這種方法來培養自己的理解能力、獨立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概括能力以及團體合作精神。 三、世界觀價值觀方面的培養。 中國傳統的一個文化觀念是 「 學而優則仕 」 。但通過這次的調查研究,筆者認識到這種觀點在我們下一代人的身上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他們現在不認為 「 學優 」 就可以 「仕」 ,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更高的一層:品優,道德素質高才可以仕。他們已經清晰的認識到初、高中階段是其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他們明確的提出了應該在語文課堂上貫穿一些深刻的人生哲理,通過文本的解讀培養他們認識美、欣賞美的能力,以及通過對文本中英雄事跡和奇山異水的解讀和欣賞來提高學生的國家榮譽感,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還有少數同學提出應該在課前留下幾分鍾的時間來評點當天或昨天的國內國際大事,在老師的指引下得出一種正確健康的觀點看法。在這個板塊他們還對語文老師的人格素質提出了要求,認為語文老師應該學識、品德素質高於一般人,能夠通過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才能以身作則,讓學生在其熏陶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正確認識自己,以便在未來找到自己的位置。 他們還明確提出了語文和別的課程不一樣,它應該先培養 「人」 ,其次才是培養 「才」 。調查結果表明,現在我們學生關注的、需要的方面,就是我們語文教學應該有針對的安排的教學內容。在此筆者根據學生的需求提出自己的幾點建議: 首先是課堂氣氛方面。這個方面在新課改之後已經有了很大的好轉,基本不再是以前的灌輸式教學了,至少不全是如此了。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於活潑好動的年齡階段。針對這種情況,我們不妨採用一些新方法,使課堂充滿活力和生機,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其次就是在教學方法上,我們應改變教師主導制為學生主導制,放下老師的架子,加強師生、生生、師與書、生與書之間的對話,培養其獨立思考和動手動腦的能力。在此老師還應該凈化、錘煉教學語言,同時應該面帶微笑,用自己的神態和語言來引導學生,達到教學的最好效果。
⑧ 初中語文教師應該教給學生什麼
畢業後一直從事語文教學。如今,新知識日新月異爆炸式地增長,新課程改革不斷引向深入,平日在教書育人之餘,我也萌生了許多困惑:語文課上,不管自己如何精心備課如何處理教材,學生就是提不起精神;一節課下來不少同學也就寫出了不到五百字且不怎麼通順的作文……於是,我有了自己越來越不會教書的感覺,常常自問:當前初中語文教師應該教給學生什麼呢? 近日,拜讀了廣東南海市第一中學袁小雄老師的《語文到底教給學生什麼?》一文,頗受啟發。袁小雄老師的觀點大體如下: 觸目驚心的現實提醒人們,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像過去那樣僅靠常識和經驗或一次性學校教育已顯得遠遠不夠了。如何應對急速變化的社會,極其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不斷地學習,使終身學習成為每個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成為我們生存和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所以,教師的教育觀念要更新,要適應時代的發展,不僅要自我完善,不斷學習,而且要教給學生終身受用的本領——讓學生學會學習。 一、學習興趣是學會學習的前提。教師應不失時機地點燃學生的興趣之火,使學生全神貫注,積極思考,甚至進入廢寢忘食的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生動地說明了學習興趣對學生學習的重要影響。培養興趣就是培養一種積極的學習情感,興趣愈濃,追求得也就愈執著,學習效率也就愈顯著,改變被動、消極的「要我學」為熱情主動的「我要學」,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二、自學能力是學會學習的條件。 自學能力是人的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能力。面對著知識的日新月異,科技的迅猛發展,任何學校都不可能使學生學到他終身受用的知識,更何況21世紀是人們工作難以固定,不是以一次就業「定終身」的世紀。在這種情況下,要立足於社會,貢獻於社會,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學,一個人有了自學能力,就會以在學校里學到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作基礎,進而獲取新知識、新技能,並使之產生遷移,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自學能力是人才成功的必需具備的條件,它是以獨立性為核心,自覺主動地總結自己學習生活的方式、規律,有效地組織、利用影響自己學習活動的各種因素,以成功地掌握知識,獲取技能的多層次的綜合能力。 獨立地去獲取知識的能力,是一種綜合性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無論從實施素質教育的角度看,還是從終身教育、創新教育的角度看,都是當前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 當代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金獲得者丁肇中教授說:「不要教死知識,要授之以方法,打開學生的思路,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這是適應現代社會的至理名言,一個人有了自學能力,不管知識陳舊周期如何縮短,社會發展多麼迅速,他都會通過自學趕上時代的步伐。 三、學習方法是學會學習的需要。 忽視學生主體作用,是造成教學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教師要充分明白,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人,要充分估計學生的智力潛能,充分相信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學會自學,是適應未來現代化教學方式的需要。隨著教學手段的變化,遠距離教學、現代化電教設施、教育科研計算機網路的運用,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學生獲得知識的多渠道,要求學生必須主動與現代化教學方式接軌。 開展學法指導,讓學生學會學習,是實現人的自身發展的需要、是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實現學生自學的需要,是建立現代素質教學模式的需要。教師只有把學法指導落到實處,學生才能學會學習。 1、指導學生掌握和運用科學的學習模式。科學的學習模式要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高效率地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高質量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從而全面開拓學生的智能,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2、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滲透學法,展示學法,化教法為學法。學法指導要針對學科特點進行。在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有機地滲透學法。展示學法還要堅持「練中導」,讓全體學生參與全過程的操作,在理解的基礎上運用,在運用中加深理解。 3、指導學生掌握一些最佳學習策略。比如:科學地使用大腦,保持愉快的學習情緒,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提高自我監控學習的能力等。 四、學習意識是學會學習的保證。 首先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所謂習慣,就是經過重復或練習而鞏固下來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例如人們長期養成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工作習慣等。常言道:「習慣養得好,終身受其益。」 其次是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應變能力。應試教育,只能培養出惟命是從、循規蹈矩的「人才」;而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教會學生獨立思考,善於應變。 再次是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意識。如今知識爆炸不再是一種預言,而是已經和正在成為一種現實。知識空前增加,而學習時間並未增加,這個矛盾在21世紀會更加突出。面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人生有限而知識無窮」的矛盾,教師要認識到「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道理,通過教育使學生具有終身學習的意識。教師要教育學生克服外界不良因素的誘惑,加強學習的計劃性,終生學習,從而促進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五、教師觀念要更新,教育要創新。 1、教師要具有創新思維。所謂創新思維,就是創造性思維。只有創新的教育,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和發展。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朱棣文曾說:「科學的最高目標是要不斷發現新的東西,因此,要想在科學上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學會用與別人不同的思維方式、別人忽略的思維方式來思考問題,也就是說要有一定的創造性。」創造性思維是以解決科學或藝術研究中所提出的疑難問題為前提,用獨特新穎的思維方法,創造出有社會價值的新觀點、新理論、新知識、新方法等的心理過程。 2、教師教育教學觀念要轉變。應試教育的「填鴨式」,教師包攬一切,只教給應試知識與應試技巧,忽略了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教師要轉變觀念,重視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在學法指導過程中。特別要注意以下幾種效應。 (1)相容效應。「教育對象只有先接受你這個人,才能接受你的觀點。」心理相容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教師要注重師德修養,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朋友式關系,才能讓學生真正接受你指導的學習方法,提高指導的有效性。 (2)馬太效應。教師往往注重優生,強化「尖子生」,忽視「後進生」。因此,教師要防止「馬太效應」,即要克服定勢心理,樹立發展的觀念。 (3)皮克馬利翁效應。心理學家用這種效應說明,只要熱情期待和肯定,就能得到希望的效果。教師應對學生傾注愛心和熱情,提出合理的學習目標和要求,對他們寄予熱切希望,肯定多於否定。 現今初中語文教師應該教給學生些什麼?袁小雄老師的看法和觀點,我認為很好地體現了當今初中階段教育教學及新課改的特點和要求,它不僅解答了我在教育教學中的困惑,更是我今後去努力實現的目標。
⑨ 語文課給孩子什麼
從學科教學目標的角度講,語文課就是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什麼是語文素養?我概括了這樣五個方面:一是對母語的情感態度;二是語文(讀寫聽說)能力;三是語文知識;四是文字審美趣味和能力;五是文化視野。
我們國家以前什麼都要「突出政治」,語文教學也不能倖免。現在語文教學是「突出人文」,其實人文還是思想意識方面的內容,「突出人文」是「突出政治」的變種,是「突出政治」的餘威。一直以來,加在語文教學上的要求太多了,領導的意圖是要把很多的東西,思想、品德、政治、道德等都引入到語文教學中來。這些東西要不要涉及?肯定要,語文教學內容的豐富性決定語文教學必然會涉及這些方面。問題是,同時要顧及這么多教學目標,語文教學不堪重負。這些教育目標,應該通過課程目標制定、教材編寫來體現。語文老師在教學中主要就是要教會學生自己讀書,學生在走入文本、感悟語言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受到熏陶,沒有必要把思想、政治、道德這些都納入到語文素養中去。
中國教師報:請概括性地介紹一下你的語文教學方法?
錢夢龍:我的方法叫導讀法,這是我對自己幾十年來語文教學的一個總結。「三主」,即「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是導讀教學的指導思想;「四式」,即「自讀式」、「教讀式」、「練習式」、「復習式」是導讀教學的四種基本課型。具體的內容可以參考竇愛君老師編寫的《錢夢龍與語文導讀法》一書。
我認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首要的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會讀書了,思想、道德等這些自然也上去了。我初中畢業不久就失學了,靠什麼打下的精神底子?無非是通過閱讀,閱讀大量的經典作品,與道德高尚的人對話,在閱讀過程中,精神底子、精神面貌受到感染,人文素養自然就提高了。因為我有這樣的經歷,當了語文老師之後,我就特別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總之,實實在在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教會學生讀寫聽說能力,這是語文教學最根本的問題。
錢先生的思想和方法值得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