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如何養成語文興趣

如何養成語文興趣

發布時間:2023-06-16 13:14:04

『壹』 如何培養對語文的興趣。

如何培養對語文的興趣:

一、做好課前的引導

首先,展示目標,交待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和要解決的問題,如:認識、情感、能力目標等。其次,板書課題,剖析課題,引生入境。第三、布置預習任務,增加自學環節。(1)藉助工具書掃除字詞障礙;(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3)將預習過程中發現的疑難問題記下來,待課堂上質疑。這個過程學生親自動手,積極思考,主動發現問題,並力求解決問題,激發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課前的導入,還可以運用故事、問題、實驗等方法進行導入,好的課前引入可以創設各種情趣,引發學生的探求熱情,這樣,在教學中就會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時也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想知」、「樂知」,全身心地投入語文課堂中來。正如人們所說的:一堂課開始恰如一台戲的序幕,因為課前的引入在於改善學生的心理准備,也明確了本節課的目的,也為學生學習新的內容提供了學習基礎,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學生想學。這樣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多年的教學實踐使得我深深的感受到:教師的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於如何愛學生。教師在課堂內外,要經營充滿「愛心」的學習氛圍,從多方面、多角度給學生以體貼、關懷和幫助,以平等的態度真誠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多與學生進行民主、平等、愉快的交流,使學生體會到教師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真正形成朋友般、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作為初中生,與小學生相比,他們更具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和更復雜的心理活動,他們渴望交流,渴望被關注,但較之小學生,他們更懂得掩飾這種內心的渴求,使之封閉起來,久之便發出一種失落,既而表現為對學習的厭倦。作為教師,要主動接近學生,了解學生,使自己成為學生信賴的朋友。「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往往由愛戴某位教師而喜歡其所教的學科。師生間的距離接近了,感情融洽了,學生才會有振奮的精神,才會產生嚮往和追求學好語文的願望,在學習上更加自覺、主動,更多一份濃厚的興趣。

三、把語文課堂和生活相關聯

1、語文要盡最大的可能與生活相聯系。

語文課程的一個突出特點是生活即語文。但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與生活的聯系卻很少。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動力不足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所學的知識只是作為一種死的知識的儲備。學習好的學生只是在教師提問時最快的將所儲備的東西從記憶中提取出來。除此之外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少之又少。在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有學生向老師提問學習這些有什麼用,而往往教師簡單的解釋並不能使學生信服。只有在教學中將日常生活中的現象與學習內容結合起來,才會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是語文。

2、對知識難度的把握要合理。

在教學中,由於學生對學習的興味索然,不乏教師想要通過降低知識內容的難度,或是通過其他渠道告訴學生學習其實很簡單等提示激起學生的興趣。但這種做法卻是收效甚微。除了這種提示會一定程度上誤導學生,既然學習非常簡單,那麼用時再學也不遲。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即學生在處理問題時缺少了一種戰勝困難之後的成就感。這可以從平時學生更願意做數學題而不願做語文的現象中得到解釋。因而教師在備課時要深刻而周密地考慮讓學生通過什麼途徑去克服學習中的困難,無論如何不能迴避這些困難,不能代替學生去解決這些困難。應當給學生一種學習的神秘感和探究過程中克服困難的成就感。這與現時人們所強調的分層教學的思想有所不同,分層次的設計問題甚至是教師提出問題之後該由誰來回答其他學生已瞭然於心,這樣非常不利於學生思考,也沒有達到分層教學的初衷。可行而有效的方法是設計有一定有難度的問題,讓不同的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解答。例如詩歌鑒賞中有的學生可以看到詩句中表現的字面意思,有的學生可以理解詩中的所蘊含的詩人的情感,有的學生可以理解詩歌所蘊含的歷史內容以及所運用到的藝術表現手法等等。這樣可以讓學生自由發言,互相補充,人有可盡之言,而總有未言之處,也許回答的不完全但也獲得了一定的成就,學習的興趣會更濃厚。

四、要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要重視及時對學生進行鼓勵

在我任教的班級中有一位女學生原先成績屬於中下游水平,並且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也不大,但這位女學生有一個特點,就是她平時的隨筆文章敢於發表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和意見,我就在她的隨筆作文本中對她加以鼓勵和褒獎,也就是如此引起了她對隨筆作文的極大興趣,每周都期待我在隨筆作文本上寫的評語,久而久之她對寫作業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進而把興趣延伸到語文學習中去,在學期結束期終考試中,一下脫穎而出,成績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注重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這不僅反映了我們教師本身的素質,而且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善於探索、研究教材,就能總結出更好的、更切合實際新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使學生充分地理解、體會、獲得新的知識,從而喚起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高語文的課堂教學效果。

『貳』 如何培養語文興趣

一、多用語氣詞、擬聲詞,利用情感培養孩子興趣

語氣詞常用在句尾或句中停頓處表示種種語氣。常見的語氣詞有:的、了、么、呢、吧、啊。語氣詞:附著在詞語、句子末,表示語氣。

擬聲詞就是表示聲音的詞語,如:啦啦嘩嘩、汪汪、咚咚、咚隆、呀呀、嘎嘎 、滴滴答答等等。

雖然語氣詞和擬聲詞對句子來說沒有太多實際的意思,但它們有一個最大的好處——生動形象、有趣!配合恰當的表情,有助於情感的表達!

特別是孩子小的時候,是孩子的語言發育的初期,在這個階段,孩子非常樂意學習和模仿,他們對爸爸媽媽的語言、情緒、表情等都非常感興趣。

所以,從小,家長在和孩子說話的時候,可以有意識的這樣去表達。

比如:

"寶貝起床啦!"「天啦!不可以!」「媽媽愛你哦!」"外面在下雨,滴答滴答"等等。

家長在表達的同時,要配合合適的表情,這樣能夠激發孩子的興趣。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也會跟著家長有模有樣的學起來。

這樣既培養了孩子的興趣,又無形中建立了語感,有助於情感的發育。

培養語文學習興趣,聰明的家長教給孩子4種方法

二、背古詩、唱兒歌,利用韻律培養孩子興趣

古詩和兒歌富有韻律和節奏感,讀起來朗朗上口,品起來畫面優美、意境深遠。孩子們都特別愛聽,也會跟著學。

培養語文學習興趣,聰明的家長教給孩子4種方法
學唱古詩和兒歌,對孩子建立"語感"、培養興趣非常有效。低年級孩子可以配合故事畫面,通過畫面產生更形象具體的認知,孩子會更加樂意參與。高年級的孩子可以不用圖片,讓他自讀自悟,培養想像力。

三、利用想像激發興趣,培養語感

小的孩子,家長可以和他做互動游戲,感悟想像的美好,如《手指歌》:

一個手指頭啊,變成毛毛蟲啊,爬呀爬呀!

兩個手指頭啊,變成小白兔啊,跳呀跳呀!

三個手指頭啊,變成花孔雀啊,舞呀舞呀!

四個手指頭啊,變成小花貓啊,喵-喵-!

五個手指頭啊,變成花蝴蝶啊,飛呀飛呀!

不要小看這一首兒歌,裡面融入了數量詞、擬聲詞和比喻的修辭手法,這些都是語文學習的重點之一。

大點的孩子,可以利用畫面激發他的想像力,讓他將生活與語言對接。如:

培養語文學習興趣,聰明的家長教給孩子4種方法
圖上把媽媽化妝想像成畫家作畫,把媽媽辛苦提東西想像成大力士,發出「還是全世界最強壯的女人!」的贊嘆。既充滿了大膽想像,又飽含著對媽媽的深情,孩子怎麼會不感興趣呢?

四、生活中識字,激發興趣,增強自信心

生活處處皆語文,家長可以利用很多有趣的方式引導孩子去識字。出門在外看路標,讓孩子根據「公交線路圖」決定要乘坐哪路公交車。出門購物前和孩子一起列「購物清單」,在超市讓孩子自己到貨架上去選擇商品。孩子的參與熱情是很高的,在參與的過程中既識記了漢字,又激發了興趣,增強了自信心。

『叄』 興趣:怎樣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呢?下面是有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 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方法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方法(一)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心理學的角度看,興趣是一種個性心理特徵,它是在一定的代寫職稱論文情感體驗影響下產生的一種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意識傾向。人們對感興趣的事物,便會主動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當成負擔,而且會廢寢忘食,樂此不疲地去干。所以,興趣是推動人去尋求知識和從事工作的一種內驅力。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有了興趣,就可以形成一種獲取知識的強烈慾望,在這種慾望驅使下 ,能夠輕松地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自然地由被動接受知識變成主動學習,甚至把艱苦的學習看成快樂的享受。因此,語文教師要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使學生對語文這一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
教學是一種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教師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興趣,要了解學生實際,了解他們學習語文的目的、態度、習慣、方法、興趣、愛好、情感、意志以及生理、心理特徵。生活在改革開放時代的初中生,自主意識增強,他們自尊、自信,需要尊重,情緒復雜、情感豐富、對未來充滿幻想、求知慾旺盛、記憶力好、渴望通過學習獲取知識。但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學習習慣不穩定、會產生逆反心理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於根據學生特點,在教材中從適當的角度尋找學生學習的興趣點,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首先,教師要充分尋找學生的閃光點,多鼓勵他們,賦予他們真摯、純真的愛。理解和熱愛學生,對教師來說,大而言之是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小而言之則是教師的修養,是師德。教師要創造條件,如組織學生辦手抄報、講故事、成語接龍、答記者問、辯論會等,使每個學生都有發揮的機會,從而激發對語文的興趣。教師要善於發現每位學生的特長和優勢。有的學生字寫得好,有的學生普通話講得標准、流利,要讓他們盡情發揮這些特長。教師還要及時發現學生細微的進步,及時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和鼓勵,並與其他同學一起分享成功的快樂。
其次,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對於那些討厭語文學科,學習有些掉隊,存在著不同程度自卑心理的學生,應實施「傾斜政策」。當然分寸要得當,要使全班同學理解教師的用意和誠心。如果在尊重這部分掉隊學生自尊心方面處理得慎重、科學,不但能激發他們迎頭趕上的信心,而且能自然地融洽師生之間、差生與其他同學之間的感情,使他們感受集體的溫暖和力量。當然,決不能因此而對他們有所遷就和放鬆,相反的更應該從嚴從實要求。教師所做的一切應植根於教師對學生純真的愛和高度的責任心之中,使學生也能理解和接受,達到動之以情的效果。
再次,以語文教師自身的教學實踐激起學生的共鳴,進而感染學生,逐步形成學語文的興趣。如教師和藹可親的教態,主動創造民主、融洽的課堂氣氛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創設使學生有美感享受的情境。調動學生的情感,引起學生的注意,在其樂融融的氣氛中獲得知識、陶冶情操。要充分發揮教材本身的情感和美感作用,並輔之以教師得當的教材處理和動情的朗讀、恰當而富於啟發性的提問、獨具匠心的板書等等。同時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消除語文難學的偏見,盡快擺脫學習語文束手無策的困境。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歡迎你上語文課,喜愛語文課,學語文的興趣也將會日益形成和加深。
語文是一門極其生活化的學科,是社會生活的反映,初中學生正處於開始關注和思考生活的心理年齡階段,對一切充滿好奇和熱情。法國教育家盧梭認為:「教育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語文教學應該以課堂教學為軸心,向學生生活的各個領域開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學生的語文學習同他們的學校生活、家 庭生活、社會生活有機結合起來。縮短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距離,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開拓學生視野,滿足學生獲取知識的願望。使課堂教學更富有趣味性、知識性,使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培養由課內延伸到課外,養成主動求知的良好習慣。
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方法(二)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也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兩位偉人的話,都強調了興趣對學好一門功課的重要性。學生只有對所學的內容感興趣,才能主動積極地把認識活動指向並集中於學習的對象。那麼,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呢?下面我談談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一些體會。
一、把舞台留給學生,讓語文教學不再是一個套子
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教師考,學生背」,就是教師主動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的一個套子式的過程。而要打破這種機械、沉悶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得把「舞台留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只充當「導演」。如此,課堂氣氛才能融洽、熱烈,學生才能樂學、好思,教學活動才能順利進行,教學任務才能按質完成,課堂教學效率才能真正提高。例如我在講《雷雨》時,課前先讓學生在了解課文的基礎上,自編自演小品《雷雨》,讓他們都動起來,都參與進去;上課時演員用心演,觀眾用心體會;演完後,我趁熱打鐵,有目的地提出一系列問題讓大家討論。如:①周朴園對侍萍究竟有沒有感情? ②周朴園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30多年前被自己趕出家門的侍萍時,為什麼會驚恐萬狀呢? ③周朴園已經知道了魯大海是他的親生兒子,那麼他對魯大海是什麼態度呢?從他的態度,你看出什麼問題? ④你怎樣理解周朴園「(厲聲)不要打人!」?……讓學生們都動腦筋思考,動口回答,並逐層深入地從現象到本質進行分析。這樣一節課下來,學生都學進去了,教學質量得到了提高。這就避開了那種對人物形象分析貼標簽的傳統套子式做法,把學生放到主體地位,傾聽他們的見解,在此基礎上進行歸納、總結。這樣,可以充分發展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注重導入,激發興趣
教學之道,貴在善導。一個良好的導語,讓課堂幻化成課文中的各種意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中一但出現「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局面,就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荷塘月色》一文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全文通過描繪肅靜、淡雅、冷清的荷塘月色,表現了作者不滿現實而又無法超脫現實的一種淡淡的哀愁和苦悶的心情。我首先引用宋朝詩人楊萬里的一首詩導入,即,「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接著引入課文,我說:六月的西湖荷葉滿湖,別有一番情趣。那麼,夏日的夜晚漫步在清華園的荷塘邊,在朦朧的月色里又是怎樣一種風韻呢?這樣引用詩句來導入,無疑在學生心中激起了波瀾,激起了強烈的求知慾,同學們興趣陡增。這節課大學非常認真,都努力去品味夏夜荷塘的風韻。
我曾在教授陳廷一的《「布衣總統」孫中山》時,結合學生熟悉的話題來引入課文,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學們三年後就要考大學了,如果是考廣東省的學校,要考就考廣東最好的大學——中山大學。同學們知道中山大學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嗎?它是為了紀念廣東省歷史名人中最有影響力,貢獻最大的一個人——孫中山。提起孫中山,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資產階級革命家和政治家,他領導了辛亥革命,建立了資產階級政權並倡導了三民主義。那麼,孫中山在日常生活中又是怎樣一個人呢?今天,我們就通過陳廷一的《「布衣總統」孫中山》來看看孫中山的日常生活怎麼樣。

事實證明,注重導入,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可以發揮他們的巨大的潛能,可以提高我們的教學效率,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體現。
三、利用電教媒體,引導學生進入「主體」角色
素質教育要求突出學生的主體意識,新課標鮮明地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很難調動學生的思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然而教學過程中有效地利用電教媒體,便可引導學生進入「主體」角色。
電教媒體可聽可視,形象直觀,輔以音樂和動態畫面,創設良好的教學情景和氛圍,會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會讓學生充分感知文章的內容。例如在教學《荷塘月色》時,利用軟體和錄像展現寧靜幽美的荷塘,淡雅朦朧的月色,「亭亭的舞女的裙」般的荷葉,「裊娜地開著的」、「羞澀地打著朵兒的」荷花,逼真的形象,美妙的意境感染學生。
又如我教學《長亭送別》這篇課文時,為了讓學生體會主人公「厚嘴辱」、「英子」的形象,我根據課文內容播放相關視頻文件。學生看後都作品的內容理解得非常到位、深刻。
這種直觀、生動、形象的動態教學、化難為易,使學生多種感官同時受到刺激,學習興趣大增,似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如此,學生不但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還提高了學習的興趣。
四、注意激勵,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林斯基說過:「教育教學的全部目的在於如何愛護學生。」
因此,在生活方面對學生愛護體貼,在思想行為上理解尊重,在學習方面培養指導,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形成一種積極、和諧、愉快的教學心理環境,以產生濃厚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我在作文評講中,決不放過學生的每一處「優點」 ,例如「你的作文語言活潑自然,如同你的人」,「讀你的作文,簡直是一種享受,謝謝你」,「你的文采真棒!」等等。在語文活動中,我及時地表揚、鼓勵,「你的記憶力驚人」,「你的字好漂亮」,「你的音質真好」,讓他們在參與中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喚起學習語文的熱情,培養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是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值得大力探討和研究的,在具體教學中的途徑很多,關鍵在於我們如何運用。
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方法(三)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新課改風浪的沖擊下,語文課肩負著既要傳授知識,又要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其綜合素質的重任,「滿堂灌」、教師是「主演」、學生是「聽眾」的「多快好省」的傳統教學模式,顯然已不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如何培養其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其積極主動性和學習熱情,提高教學質量,是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課題之一。本文就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作如下探討。
一、創造教學情景,在美的熏陶中激發興趣
好的語文課,不應是簡單的語言的堆砌,而是充滿美感並給人以美的享受的課堂。科林伍德在《藝術原理》中指出:「真正藝術的作品不是看見的,也不是聽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種東西」。語文教材出現在學生面前的僅僅是一行行文字。美從何來?只有展開想像,創設情境,才能在學生頭腦中出現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而進入作者所創設的意境之中,感受文本的意境美,從而激發其學習語文的樂趣。如欣賞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我請學生根據畫中的荷葉或生活中所見,把荷葉與芭蕾舞女組合起來,想像朱自清筆下的荷塘:滿眼繁茂的荷葉,荷葉片片相連;因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像優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舞女的裙——於是,靜靜的荷塘幻化為動態的舞台,舞女們穿著綠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輕盈的旋轉。隨著想像的馳騁,學生們進入到月光籠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變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像中得到了復活。透過語言看到生活,置身於作品之中,獲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在彰顯個性中,激發學習興趣
「學校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培養鸚鵡學舌的模仿者,而是培養能夠自己獨立思考的創新者。」所以,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把學生放在主體的位置,教師要為學生服務。在課堂上教師少說點,扮演好「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這一角色,把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盡可能地讓學生放飛思緒,各抒己見,暢說欲言,彰顯個性——但不是信馬由韁,輔以科學地有規律地引導——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翁,「我的課堂我作主」。在教學中還採取了這樣一個方法,每個單元都安排一篇課文,讓一個學習小組完全代替教師來講授,他們課前認真地備課,查閱各種參考書,精心設計問題,寫出自己獨到的見解。教師則坐在學生的位置上,耐心聽講,與其他學生一樣提出疑問,記錄板書等。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成主動探討、傳授知識。這樣,角色的轉變,不僅大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還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從而達到激發學習興趣、「樂學」的目的。
三、講究授課藝術,培養學習興趣
教師的授課藝術即組織教學藝術和講授語言藝術,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對部分厭學語文的學生的分析來看,其中如講授語言枯燥無味,講授方法千篇一律,只注重自己講,而忽視學生聽等,都是學生厭學的因素。教學是門藝術。如生動形象的語言,新穎別致的教學方法,不同凡響的教學環節,獨具匠心的技巧設計等,不僅使學生愛學、樂學,而且可以化知識為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學訓練中,教師要精心設計,採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精彩的多媒體課件,巧妙適時的板書(如,「江山如此多嬌和一代天驕」中的兩個「嬌」「驕」故意將偏旁寫大,「喬」寫小。學生在嬉笑中掌握了字的寫法),老師恰當的肢體語言,豐富的面部表情等,使師生無形中創設了一個聲情並茂、多姿多彩的完美課堂,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感受學語文的樂趣,從而激發其學習興趣。
四、發揮自身作用,調動學生情感,激發學習興趣
情感具有感染功能,即一個人的情感具有對他人情感施予影響的效能。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熱愛自己學科的老師,他的學生也充滿熱愛知識、科學、書籍的感情」。 「身教勝於言教」,青少年學生具有較強的向師性,教師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蘊,精深的專業知識,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等所表現出來的對所教學科的熱愛情感,直接對學生起到積極的影響。比如: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在表演會上感情地朗誦一首詩;在報刊上發表一篇文章……都會給學生以震撼,甚至崇拜,從而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激發學語文的興趣。
情感還具有遷移功能,即一個人對他人的情感會遷移到與他人有關的對象上去, 「愛屋及烏」就是對這一獨特的情感現象的典型概括。正確運用這一功能於教學之中,有利於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態度和興趣。「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在教學中,教師熱愛、理解、尊重學生的摯愛情感投射到學生的心靈上,會喚起學生相應的情感反映,繼而又把對教師的愛遷移到教師所教的功課上,這就是《學記》中所說的「親其師而信其道」。如個別差生別的課不學,就只在這個老師的課上認真學習,積極發言,這就是「親其師,信其道」的具體表現,簡單地說是教師的愛心和人格魅力使然。總之,如果能做到這些,無論是培養興趣還是對於提高自己這門課的教學成績都是大有益處的。
五、從學習動機中,激發學生學語文的興趣
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不是與生俱來的,他們更多是帶著一定的學習動機。學習的動機越強,學習的興趣也就越高。因而,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動機就可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動機,就可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動機有以下幾個方法:一是目標化。有了目標,學生為會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而去學習語文。二是激發學生為得到獎勵而學習。三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讓學生為自身的前途、為自己的未來幸福生活而學好語文。四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為國家的興旺發達盡一份力量。另外,還要學生理解學習語文的意義——學習語文的社會意義、學習語文的個人意義等,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然,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不止以上這些,也並非朝夕之功所能及。總之,面對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教學,我們必須遵循一定的教學原則,正視學生的實際,積極探索教學捷徑,努力發掘有利因素,學生一定會帶上「興趣」這把鑰匙,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試著去開啟「語文」知識寶庫的大門!

『肆』 如何培養對語文的興趣。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他把學習的樂興趣在教學活動中有著重要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一旦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就會對學科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明顯地表現出對所學內容必須理解,必須掌握的心理傾向,因而就學得十分積極主動。培養學習趣是個老話題,在走進新課程的今天,仍然是需要不斷探索的新課程。學習興趣就是對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本身的喜好,是推動學習努力的內部動力。那麼,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呢?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來談談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一、培養師生感情,尊重鼓勵學生。
師生感情不僅是師生交往的基礎,而且也是培養學生學習該學科興趣的關鍵,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這樣的現象:學生和老師之間相處得好,關系親密,學生就喜歡上這位老師的課,就喜歡這門學科;反之對老師生產了厭惡,這種情緒必然殘及這位老師所教的學科,
有一位學生曾經對我說:老師,您上課總是面帶微笑,我非常喜歡聽您的課,課上沒有緊張的感覺。可見,老師的微笑對學生會產生積極的影響,老師要想讓學生感到親切,把學生看成和自己一樣具有獨立人格的人,不小看學生,更個要輕視學生,把獲取知識能力培養的優先權主動給他們,而把自己看成是教學求知慾望,也能增進師生情感。當師生情感融洽默契對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挖掘學生各種潛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建立活躍的教學氛圍,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因材施教,貴在得法。教學是一門藝術,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教學不是把教材中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即可,而是教會學生會學,並有足夠的耐心誘導學生具有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習的意識,並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充分發揮自主意識,因而教授在授課中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把學習主動權,學習空間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已探討,自我教育,自我體驗。活躍的課堂氣氛能讓學生有一個輕松、愉快、舒暢的學習環境,有利於激發學生主動性、創造性、合作探討的意識,激活課堂氣氛。例如,我在教學《草原》一課時,先讓學生欣賞歌曲《草原牧歌》,接著又讓學生欣賞幾組草原美景。見同學們被草原景色深深吸引後,就對同學們說:這么美的景色令人陶醉。那麼,我們今天就和老舍爺爺一起走進大草原,親自感受這如詩如畫的草原風光吧。然後,就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一這節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課後,我還讓學生搜集草原風光的圖片、資料,給自己的父母介紹草原,也讓父母與自己共享草原風情,培養了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教學演示的運用,拉近了學生的生活距離,代替了教師枯燥乏味的講解,營造了一種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習興趣。
三、運用資源,培養語文學習興趣。
課程是源於生活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種生活。新課程特別強調社會資源的有效開發利用。生活中有著豐富的學習資源,一事一物都是可以為教育利用和借鑒的。首先,語文作為母語學科,與生活有著更為密切的聯系。教師應該大力抓住語文課文中思想性、趣味性、故事性強、感染力大的優勢,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配之以教師創造性的發揮,以情感熏陶使學生在良好的教學環境中激發起學習語文的興趣。例如課文《花瓣飄香》,這是一篇洋溢著濃濃親情的課文,情節簡單,但情真意切。課文通過一個小女孩給生病的媽媽送花瓣的表,表明了她是一個尊敬父母的懂事的孩子。課文寓深刻的道理於平凡小事的敘述之中,具有極強的感染力,能讓學生於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本文故事性強。事故發展有關因,有經過,有結果,非常適宜讓學生進行課本劇表演。讓學生帶著想像當堂進行表演,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一舉兩得。其次,廣泛開展課外閱讀,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可以從豐富學生的知識入手,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開展課外閱讀,既是對語文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續,有利於強化整體效益;也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大量地接觸不同品味的名家名作,名家名作的魁力會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同時,利用課余時間和節假日,組織學生觀賞祖國大好河山;進行廣泛的社會調查,以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生活的思想品質,對於激發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也是極其有益的。
四、延伸課堂,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著名特級教師猗曾精闢地闡述了語文學習方法指導的問題。她說:讀有字書,精讀博覽,廣為采擷;讀無字書,開闊視野。教師要善於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從學習課堂延伸到生活實踐之中,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作文興趣和提高學生作文能力。在習作教學中,我特別注意季節的變化,每到一個季節,我就會帶學生到學校四周體驗不同季節的特點。在大自然和社會生活中,為學生習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謁的鮮活素材。在春天,我讓學生體驗春的氣息,欣賞各種花草,學習小蜜蜂辛勤勞作、無私奉獻的品質。在學習習作中,發現了多篇來自學生親自體驗的佳作:《春遊》、《校園里的樹》在秋高氣爽的日子,帶學生到野外欣賞蔚藍的天空,如詩如畫的夕陽,五顏六色的菊花,品味花的芳香,品嘗甜美的水果學生寫了《家鄉秋色》、《窗外的果樹》等多篇歌頌家鄉、熱愛家鄉的好文章。
在生活中,我讓學生回家親自參加勞動,為父母分擔力所能及的家務,並記下自己的勞動過程,體驗成功的喜悅。學生的《我學會了炒菜》、《第一次種瓜》、《跟媽媽去干農活》等優秀習作中流露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習作水平大大提高,一堂課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而學生的求知慾是無限的。學生總會把課前准備好而教材沒有的東西帶入課堂,教師不能一一講到。怎麼辦?我便這樣把作業布置下去:同學們,真愛學習,老師今天不告訴你們,看哪位同學,哪些小組能在下節課中直接告訴大家?學生為了能找到答案,便開始自主學習或向別人請教。
總而言之,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應貫穿在生活與學習當中,使學生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蘊涵著一種好奇,好問,好學的求知熱情和探索精神,使語文學習不僅僅局限在課堂的教授和訓練,而為一種溫馨的情感交流和智慧潛能的開發。

『伍』 如何提高自己對語文的興趣

一、 以多種渠道激發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

第一,通過各種方法做好課前「熱身」活動。好的課堂導入可以創造各種情境,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剛上課,學生思維沒有轉換過來,注意力不集中。教師可以通過一句幽默的話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既可緩解教師給學生帶來的壓力,又可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還可活躍教室氣氛,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課堂一旦出現了「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局面,就具有了很強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所以,上課前兩三分鍾,是一節課的熱身時間,可以全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活動或表演,比如即興演講、美文朗讀、詩歌背誦、戲劇表演等。我在初中二年級中循序漸進地安排了學生在課前五分鍾內進行不同活動,由易到難。學生經過這樣的熱身,就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的教學活動中來,其思維就會活躍起來,老師還擔心他們在課堂上不積極思考嗎?他們對學習還能沒有興趣嗎?

第二,以極富創意的課文導語創設美的意境,激發學生的興趣。有經驗的老師,是非常重視導課的,導課的方法多種多樣,不拘形式,可因時因地而定,一般有以下幾種:

1、詩文名句導課。巍巍中華孕育了許許多多的偉大詩人和詞家,他們留下了浩如煙海的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精選與課文內容有關的名篇佳句,貼切自然地引出所要學的課文,能收到多種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以教學朱自清的《背影》為例,我以孟郊的《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為引語,立即喚起了學生的一種親情回味,帶著這種親情回味和反芻之心閱讀課文,他們的情緒就既容易受到課文的感染,很容易產生情感的共鳴。

2、設疑造成懸念。古人雲「學起於思,思起於疑」求知慾往往是從疑問引起的。因此,對故事性強的記敘文或條理清晰的議論文,可以盡力設置疑點,提出問題,製造懸念。如教學《狼》第一課時時,我就設置了這樣的導語——「狼是陰險狡猾的,但另一面它又是可笑的,甚至讓人覺得是荒唐的。同學們可能覺得奇怪,它又怎麼可笑呢?為什麼讓人覺得荒唐?讓我們一起來看《聊齋志異》中的 《狼》吧」。這個導語的好處就是巧設疑問,引起興趣,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

3、用講故事作導語。議論文旨在說理,而結合故事說道理就是這種文章的常用方法。因而,以深含哲理的故事作導語,就極能喚起學生的理性思維,有利於學生對課文觀點的理解。例如教讀吳晗的《談骨氣》,可以設置這樣的導語——「有一位打工青年在外國老闆製造的罰跪事件中,寧願被開除也決不下跪。多數人贊揚這位青年有骨氣,而有些人則說『只要有錢,跪一次又有什麼不可以?』同學們,你們是如何看待這一問題呢?」同學們對這個問題的討論和回答,不僅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課題「談骨氣」,而且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還對學生進行了有效的思想教育。

4、使用道具、插圖導入新課。語文課本中,有一部分課文有插圖,是作者精心繪制而成,可以利用它導入新課,提起學生的興趣。教學王願堅的《七根火柴》,我在上課時,出示一根火柴,引起學生的注意,借題發揮說,「火柴,就這么一根小小的火柴,貌不驚人,微不足道,但在中國工農紅軍進行二萬五千里長征的漫漫征途中,卻發生過一個關於火柴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如此導題,學生很快進入了特定的教學情境。

5、利用語文貼近自然和生活的特性導課。語文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連,很多文章來源於自然,可以調動學生的親身體驗,參與教學活動中。指導學生通過語文基本實踐逐漸加深認識學習語文與生活的關系,這是貫穿於整個初中語文教學的主線。我充分利用這點,以自然特性,生活問題為相關課文的導語,就會順利導入課文內容。朱自清的《春》我是這樣導入的——「一年四季,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麼呢?」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以多數同學的回答順利導入課文。

6、渲染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課堂氣氛。教者動情,學習者方能動容。在為教學氣氛酣暢、激情盪漾的文章設計導語時,我力求創設以情動情的氛圍,讓學生受到感染,能深刻體會到文章的思想內容。如《周總理,你在哪裡》,我的導語是:「1976年1月8日,敬愛的周總理永遠離開我們,噩耗傳來,舉國哀悼,人民悲泣。可是,「四人幫」卻阻撓人民悼念總理的活動……在周總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裡,聽吧,全國人民都在呼喊:『周總理——周總理——周——總——理——,你在哪裡呵,你在哪裡?』」緊接著是老師的表情朗誦,渲染追悼、懷念、歌頌的氣氛,一下子使學生進入了詩歌的藝術境界之中。

第三,駕馭課堂進程,注意課堂調控。課堂調控,一般包括進程節奏的控制、氣氛的適當調節和學生注意力的調適等幾個方面。

1、調控課堂氛圍。心理學認為,人只有在輕松和諧的環境中才能發揮應有的創造力。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營造愉悅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在最佳的心態下學習。教學過程是師生合作、共同參與、教學相長的過程。教師要盡可能的縮小與學生之間的空間距離,最大程度地和每個學生發生心靈上的溝通。要善於以參與者的身份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允許他們提出不同的見解和觀點,對學生的不同意見,不要輕易做出否定的評價。而不是高高在上,應貼近學生,尊重學生。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了解他們的心理需求,給予他們最需要的關懷和幫助。教師要採用親切的教態、溫和的語言和巧妙的方法,結合學習內容創造一種寬松、和諧、平等、合作、進取的學習氛圍,積極鼓勵,誘發學生對問題探究的興趣,催促思維。教師應對學生創造性完成學習任務持期待成功的熱情態度,並以贊許、微笑神情表露出對學生的信任態度,從而使學生受到鼓舞,增強他們克服困難的信心。

2、優化教學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教者如何抓住中心,在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內完成新課的教學,是把握這一環節的關鍵。所以,新課的講解就是要求教師通過簡煉的語句,准確無誤地抓住關鍵部位,運用生動有趣的語言突破難點,講清重點,使學生產生頓悟,不給學生的思維帶來模糊的成分。我首先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學生自己獨立嘗試探索新知,引導學生自己發現並提出問題,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教師適當點撥,或引導學生再探究,尋找到結論,發展智能。學生們在老師的啟發下,積極思考、討論和發表意見,使他們獲得的不僅是書本知識,同時在態度、情感、價值觀方面也受到了熏陶,例如在教讀沈石溪的《斑羚飛渡》時,我抓住課題中的「飛」,深入主題。課文生動描述動物世界極其悲壯的一幕,故事驚險,是動物世界的一種奇觀。學生意想不到,個個目瞪口呆。學完這篇文章,我讓學生自己談感想,深化主旨: 「它們心甘情願用生命為下一代搭起一條生存的道路」這句話一直在我耳邊回響。可敬的老斑羚們,為了種群的繁衍生存,甘願從容赴死。在飛渡過程中,沒有一隻老斑羚企圖苟且偷生,臨陣退縮;沒有因為出現求生的機會而互相擁擠,爭奪。整個飛渡秩序井然……令人悲痛的是,這群斑羚「恰恰是奇數」。當所有老斑羚葬身懸崖,小斑羚逃出厄運之後,「鐮刀頭羊」卻孤獨地站在傷心崖上。因為它沒有可以搭載的夥伴。終於,它在祝願生者的同時,「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絢麗的彩虹」。教室里氣氛熱烈,圓滿完成新課的傳授。教師還要充分發掘和利用語言文字的內在魅力,靈活運用教學方法,讓學生保持最佳學習狀態,自始自終興趣盎然。

再如,在進行《幼時記趣》的教學時,教師如果死抱課文,逐段分析,學生就會索然無味,提不起興趣。但如果抓住一個「趣」字,讓學生找出作者所記敘的幾件趣事:張目對日、觀蚊如鶴、鶴唳雲端、神遊山林、鞭打蛤蟆。並體會作者樂在其中的情趣;然後,讓學生回憶童年生活,搜尋自己陶醉於自然的趣事,激發學生熱愛自然,同情弱小的情操。使課堂教學過程由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強行灌輸,學生被動接受,轉化為教師積極啟發誘導,學生主動獲取探究的過程,努力構建了學生自主探究知識的課堂教學模式,真正體現了「學生為主體,合作為主線,教師為主導」的新課標教學理念。學生樂於參加到學習的活動中來,真正達到了「我要學」的學習境界。

3、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慾望。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來自於「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讓他們享受到成功的歡樂。課堂教學過程中,多方面為學生創造條件,提供盡可能多的嘗試成功的機會,充分尋找他們的閃光點,給予鼓勵。教師還應充分尊重學生,給學生以安全感和成就感。學生答題正確時,要加以鼓勵;出現錯誤時,應給予指導;思維受阻時,應善於啟發誘導。促使學生獲得成功,使之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功。對於那些討厭語文學科、學習有些掉隊、存在著不同程度自卑心理的學生,更需要鼓勵,課堂上可以把一些簡單的問題留給他們,讓他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產生學習的積極性。但這種鼓勵最好是不定期的、看似偶然的。在某些活動中,可以採用以小組為單位參加的形式,由其他組員帶動他們。使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和力量。例如在表演課本劇時,教師應鼓勵學生都參加,不能讓某些學生「被遺忘的角落」。

第四,課尾延趣。課堂教學臨近尾聲,教師要注意誘導性,意在言外,給學生留下充分思索餘地,以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知識的興趣。比如 《幼時記趣》的教學,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童年有興趣的事情記下來,課尾在班上交流,看誰寫的生動。通過這些交流活動,使學生對所學課文產生濃厚興趣。

二、 培養學生在課堂外學習語文的興趣。

首先,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讓學生永遠保持學習的慾望。中國青少年發展中心和北師大教育系在全國中小學做過學習與發展的大型調查,結果表明:因「喜歡學習」而上學的小學生僅佔8.4%。學生有許多興趣、愛好,他們喜歡踢足球,喜歡下棋,喜歡唱歌跳舞,喜歡看課外書報,喜歡看電視……可就是不喜歡讀書。究其原因,課業負擔過重是其中之一。長期以來,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高分數,老師們想方設法加班加點,搞題海戰術,增加作業的數量和提高作業的難度,擠占其它學科的時間進行「查缺補漏」;白天需要起早摸黑背課文,晚上還要夜以繼日寫作文……學生承受著學習的重負,失去了參加各類文體活動、學習其它知識的時間和機會。他們的頭腦早已被課業的重負壓昏了,早已厭倦了這樣的讀書方式,還有什麼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 我從「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入手,通過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實行精講精練,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率,收到較好的效果。學生的課業負擔減輕了,有適當的時間參加自己喜愛的有益的活動,感到學習不像做苦力一樣難於承受。學生的課業負擔減輕了,學習的興趣也逐漸激發出來。

其次, 廣泛開展課外活動,在活動中提高學生語文興趣。課外活動通常是開展教育的重要場所,其優點是可以將課堂上學到的東西運用於實際,可以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可以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動手能力。學生對某項活動產生了興趣之後,就會有一股動力驅使他努力去參與,直至自己得到滿足為止。因此,我結合教學實際,創造條件激發學生參與語文課外活動的興趣,指導開展形式多樣的興趣活動:

①培養學生聽說的能力。結合學習內容舉行故事會、詩歌朗誦會、詞語接龍、成語游戲寫字比賽、猜謎語等。如教完《西門豹》一課,在要求學生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的同時,舉行故事會,讓學生把自己最喜歡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②還培養學生讀的能力。讓學生在廣泛的閱讀中進一步了解社會、了解自己、從而提高認識、評判能力。確定主題,開展讀書活動,如以「怎樣培養青少年的成人意識」為主題,向學生公布基本書目,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閱讀評比。

③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機會。創辦班級板報。學生自己結伙,三人一群,五人一組,你組稿、我排版,鬧得不亦樂乎。這種自由的形式正為發揮學生語文能力提供了繽紛的舞台。

④舉行辯論大賽,讓學生思想的火花在撞擊中迸射,讓學生的語文能力在爭辯中鍛煉,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如開展「中學生該不該早戀」辯論賽。 因而,有人把課外活動又叫第二課堂,其實,語文學習中的許多碩果都是在第二課堂中取得的。

再次,投身社會實踐,讓學生充分展示語文才能。

實施語文教育不僅是教師的事,也是全社會的事,社會給語文教育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背景,對於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語文能力,也是一條有效的途徑。「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讓學生關注社會,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使語文課從課內走到課外,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有效方法。具體方法如下:

1、社會調查:利用節假日,組織學生深入街道、工廠、農村調查采訪,然後寫成調查文章。

2、環境考察:環境問題越來越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參與意識、對社會的責任感、環境意識得到了提高。可以利用雙休日組織部分學生考察車站、廣場、商場等公共場所的環境,並舉辦徵文比賽,讓學生暢談自己對於環境問題的見解,表達他們對於理想環境的憧憬。

3、名勝古跡考察:帶領學生尋古攬勝,把所觀察到的記錄下來,為寫作積累了豐富的材料,不僅能豐富學生知識,親身體驗詩人創作的感情,更能在賞玩中探究出某些值得深思的社會、人生課題。使學生涉取到一定的社會知識,這不僅培養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而且還用他們的知識來解決了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鍛煉了學生的語文能力。

總之,生活的外延等於語文學習的外延。只要我們作一個生活的有心人,處處留心,時時在意語文學習,讓學生把語文學習變為生活、生存的一部分,變成愉悅心靈、提升素質、發展思維、反思歷史、感受現實的必經途徑和過程,他們就一定能夠在語文學習中獲得出乎尋常的快樂,就一定能夠對語文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陸』 如何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一、要讓學生有學習興趣,首先要建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我認為自信心和學習興趣是相輔相成的,學生有了自信心,學習起來才有動力,才更有興趣。所以,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首要的是建立學生的自信心。那麼,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其學習的興趣呢?
1.通過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來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其學習興趣。
在為每一屆新生上的第一堂語文課,我都不會馬上進行新課的教授,而是先簡單地給學生講講初中語文學科的特點及一些起碼的要求,然後最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選一個恰當的話題與學生對話。學生剛進入到一個新環境,既興奮又緊張,我通過對話這一環節舒緩緊張氣氛,給學生創建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這樣他們會很快接受老師,從而開始喜歡這個老師的課,建立好學好這個科目的信心。
2.及時有準備的小檢測,能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其學習興趣。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有一些成就感,這對於建立他們的自信心很重要。對於初一的新生,我會經常安排一些聽寫之類的小檢測,通常情況下,我都會先把重要的字詞等內容先進行強調,讓他們課後鞏固,然後再檢測,運用百分制批改,對成績優異的學生及時表揚肯定,成績不理想的則進行強化改錯。這樣,只要認真學習的同學都會取得理想的成績,就算開始不太認真的同學,後來經過幾次訓練,發現要取得好成績也不是很難,也開始認真對待了。這樣,既樹立了學生學習語文科目的信心,又養成了良好的聽記習慣。
二、適當的語文活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應適當開展一些語文活動,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同時也能促進其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
1.利用課前一講,培養學生聽說能力,激發其學習語文的興趣。
每帶一屆學生,我都要進行一項必備的語文活動——課前一講。要求學生自己准備一個兩三分鍾的有意義的故事,每次語文課前在講台上講給全班同學聽。學生剛開始時,有些膽怯,講得不夠流暢,但堅持訓練下來,就越講越自信,故事也越來越豐富,對語文課也越來越期待了。所以一個小活動就能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促進了學生的聽說能力。
2.利用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有些老師,一切教學圍繞中考指揮棒,常常忽略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認為其耽誤時間。其實不然,語文綜合性活動往往是結合每單元的內容開展的,不僅能加深該單元要掌握的某一個知識點,而且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他們收集資料、團結協作、創新運用及表達表現的能力,更主要的是能藉此培養他們的語文學習興趣。有了興趣,學習效果會更好,所以每期我都要針對性地開展兩三個綜合性活動,每次活動都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這些都是潛在的語文能力的培養。
三、靈活運用教材,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往往到了初三時,由於學習時間緊,好多老師都根據考綱,選取教材中一些重要的篇目來學習,一些不重要的篇目便舍棄不講。尤其是初三下冊語文教材,除了重要的文言文篇目,很多課文都幾乎不講。但今年我在進行初三年級教學時發現,到初三下學期,學生多數都沉浸在背記和繁重的題海訓練中,如果我早早結束新課進入復習,學生的負擔更重,學習起來更枯燥。於是我決定不舍棄任何一篇課文,只是結合教材,邊上新課邊復習訓練。一方面利用早自習檢查詩詞背誦,另一方面結合適當的課文進行各種訓練。如在上《音樂之聲》節選課文時,學生對文中的主人公非常喜歡,結合課文中的人物描寫,我讓學生進行片段文訓練,當堂完成,結果效果非常好,很多同學都寫出了真情實感,還有很多好詞佳句。在上戲劇單元時,學生主動提出分角色朗讀《變臉》,文章語言生動,讀的過程中學生都被惹得哈哈大笑,讀完之後我引導學生在笑之餘去探討文章反映的重男輕女這一社會現象,結果引出了一場精彩的辯論。通過這樣一些方式,盡管到了畢業階段,學生仍然非常喜歡上語文課,而且中考效果還非常不錯。
總之,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多想辦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旦興趣被激發出來,語文教學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柒』 如何提高語文學習興趣的五大方法

興趣能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養成豐富的想像力、敏銳的思維力和堅韌的意志力。俗話說,勤能補拙,興趣能吸引學生接觸新事物,從而加速對新事物的學習。有研究表明,在學習過程中,興趣能有效彌補智力發育的不足。由此可見,興趣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是多麼的重要。那麼,該呢?經過我兩年多的教學探索,主要總結出以下幾點:一、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1、導入的精心設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好的開端往往能為一堂課打下成功的基礎,一堂課有了一個好的開頭,那麼這堂課就成功了一半。小學生的注意力是最容易被其他事物給分散的,所以上小學語文課,最好就是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心弦,激發學生的聽課熱情。熟悉學生的認知結構,幫助教師確定新課教學的切入點。曾經聽過一位名師說過的一句話,「好的導語像吸鐵石,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聚攏起來,好的導語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學生以啟迪,催人奮進」。有些老師在導入新課時喜歡用這樣的步驟:先在黑板上板書課題,在讀課題後問學生一些這樣的問題:「讀了課題後你想學些什麼?想了解些什麼?」表面看上去這就是體現學生主體,吸引學生了,但如果這種方法用久了又落入了模式化的怪圈,顯得呆板而無個性。《語文課程標准》指出:教學應激發學生興趣,老師應轉變觀念,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避免模式化。那麼如何才能達成新課標的要求,導入新穎面不呆板無個性呢?我覺得這就要求小學語文老師能精心設計開場語言,如以一個笑話,一句名言,一個小游戲開場,活躍了課堂氣氛,將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教學過程中,再入題講課就比較容易讓學生接受。就拿我自己親身經歷的一個事例來說,在教學一年級下冊的第5課時,學生都喜歡猜謎,所以在上課伊始,我給學生出了一個謎語,"小小一間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戲,天天翻花樣"(打一家電用器)。經過幾分鍾的思考並聯系今天將要學習的課文,學生猜出了是電視。我立即在黑板上畫了一台電視機的圖形,接著和學生談話交流。師:你們都喜歡看電視嗎?生:喜歡師:你們都喜歡看什麼節目?你昨天晚上看了什麼電視節目?生:我喜歡看《喜洋洋和灰太狼》,我喜歡看《斗龍戰士》。我昨天看了金鷹卡通的《神奇寶貝》…………學生們都帶著眉飛色舞的表情在七嘴八舌的講個不停,在學生交流了數分鍾後,我說:「看你們談的熱火朝天,可以感受到你們真的很喜歡看電視,今天呢,老師也請你們在課堂上看電視,看看「明明」一家人給我們演了什麼電視。」隨即進入課文的教學。在這個導入環節中,「猜謎」和談論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就是吸鐵石,充分調動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2、「呵護」學生的好奇心,增加學習樂趣小學生有著較強的好奇心,對新鮮事物都特別感興趣,喜歡刨根問底,搞個明白,總喜歡問為什麼,這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前提。老師不能抹殺學生質疑的積極性,而更應該盡量幫助他們解答,還需要引導他們將質疑萬事萬物的心主要用到學習中來,有可能的話讓學生之間互相解決質疑,比如採取你問我答、我問你答的形式。比如在教學標點符號的時候,我讓學生來說句子,再由學生加上標點,這樣也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3、精心設計的課堂小游戲,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育中間,用一小部分時間開展各種各樣的比試,如詞語接龍、猜謎語、腦筋急轉彎等。在教學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的「讀讀記記」時,共有從一到十個成語,我採用趣味朗讀進行比賽,每個學生領一個數字卡片,再按照數字順序讀,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成語的記憶,又考驗了他們的反應,雖然會佔用一點教學的時間,但卻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的效率也能得到明顯的提升。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愛上學習教師可以使用各種方法加強學生之間的競賽,這樣可以促進他們的學習興趣的提高。我在教室的牆上弄一個「學習之星」專欄,上面寫好每個學生的名字,如果上課聽講認真、回答問題積極、作業完成的很好,都可以給予小五角星的獎勵。學期結束時不只是根據學生的考試成績進行獎勵,同時還要參考「學習之星」上標注的每個學生平時的表現情況,這樣可以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另外,我還開展「展示台」專欄,專門展示一些範文,加強學習,同時還展示一些完成水平較好的學生作業,美術作品和滿分試卷,讓學生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精心布置教室,讓學生坐在教室上課有種寬松、和諧的氛圍,上課也能更加集中注意力。三、建立良好的師生感情,讓學生樂於學語文小學生的思想是很簡單的,可能他們喜歡一個老師就會喜歡他上的課,因此培養良好的師生情感顯的尤為重要。首先老師要加強對學生的關心,這樣會贏得學生的尊重;其次要加強各方面專業知識的學習,使用最先進的教學方式教導學生;最後就是要善於和學生交往,重視師生之間的交往會形成情感融洽、氣氛良好的學習環境。因為中午在學校吃飯,每天中午我都有較多的空閑時間,所以每天中午我都提前半個小時進教室,坐在教室里和他們交流,問問他們在家、在學校的事情,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四、培養小學生的閱讀習慣,激發學習興趣1、加強培養邊讀邊思考的習慣在語文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平鋪直敘一講到底的方式是不能調動學生積極性的。老師可以想一些比較好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上課多問幾個為什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是我們祖宗幾千年前就知道的道理,上課時也可以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常言道:「一石激起千層浪」創造性提問能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引起學生探究知識本質的願望,促進學生思維。我曾經在南師附小實習的時候聽指導老師上三年級下冊第九課《寓言兩則》中的《南轅北轍》時,指導老師把「那個人能不能到楚國?」換成另一個問題:「我們都知道地球是圓的,如果這個人帶夠了盤纏,他一直這樣走下去,會有什麼結果呢?」這個問題很有創造性,學生各抒己見,有的說走到南北極會凍死,有的說會回到原點,有的說地球這么大,他可能走不到等等。同一個問題換一種提問方式,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方式及思考的結果截然不同,學生在通過閱讀來回答思考老師的提問時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2、加強培養小學生使用工具書的習慣生字生詞是學生閱讀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學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助於解決好生字生詞的認識和理解,就等於多了一個能夠時時刻刻在你身邊教你的老師。學生能夠認識的字會加強他們閱讀課外書籍的慾望,有助於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使用工具書的能力,例如,要求學生課前預習,使用工具書將課文中不認識的字的音、形、意搞清楚,上課時可以採用提問的方式考察學生的預習情況,將表現好的學生記在「學習之星」上,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3、加強培養日常積累的習慣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養成隨手做筆記的習慣,可以將老師上課所講的內容記下來,課後根據筆記進行復習,不僅記得深,而且記得更為全面。在教學過程中逐漸加強讓學生做筆記的要求,培養學生養成隨手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好詞好句、名人名句、中外格言、經典範文中精彩的片段都可以摘錄下來,這些都是寫作的好素材。作為小學語文老師,可以加強這方面的鍛煉,例如開展「經典誦讀」專欄,半個月或者一個月更換一次專欄的內容,讓學生可以多接觸多學習的課外知識。另外,從二年級下學期起讓他們每天摘抄三個好詞和一個好句,為三年級的習作打下基礎,對學習習作產生興趣。小學語文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能否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不僅關繫到教學效果的好壞,更進一步衡量素質教育是否成功實施。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作為當代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勇於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做新課改的排頭兵,積極面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不斷進行調整,努力提高教學效果,讓小學生能夠快樂的學習。興趣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它對學生的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它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興趣能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養成豐富的想像力、敏銳的思維力和堅韌的意志力。俗話說,勤能補拙,興趣能吸引學生接觸新事物,從而加速對新事物的學習。有研究表明,在學習過程中,興趣能有效彌補智力發育的不足。由此可見,興趣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是多麼的重要。那麼,該呢?經過我兩年多的教學探索,主要總結出以下幾點:一、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1、導入的精心設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好的開端往往能為一堂課打下成功的基礎,一堂課有了一個好的開頭,那麼這堂課就成功了一半。小學生的注意力是最容易被其他事物給分散的,所以上小學語文課,最好就是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心弦,激發學生的聽課熱情。熟悉學生的認知結構,幫助教師確定新課教學的切入點。曾經聽過一位名師說過的一句話,「好的導語像吸鐵石,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聚攏起來,好的導語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學生以啟迪,催人奮進」。有些老師在導入新課時喜歡用這樣的步驟:先在黑板上板書課題,在讀課題後問學生一些這樣的問題:「讀了課題後你想學些什麼?想了解些什麼?」表面看上去這就是體現學生主體,吸引學生了,但如果這種方法用久了又落入了模式化的怪圈,顯得呆板而無個性。《語文課程標准》指出:教學應激發學生興趣,老師應轉變觀念,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避免模式化。那麼如何才能達成新課標的要求,導入新穎面不呆板無個性呢?我覺得這就要求小學語文老師能精心設計開場語言,如以一個笑話,一句名言,一個小游戲開場,活躍了課堂氣氛,將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教學過程中,再入題講課就比較容易讓學生接受。就拿我自己親身經歷的一個事例來說,在教學一年級下冊的第5課時,學生都喜歡猜謎,所以在上課伊始,我給學生出了一個謎語,"小小一間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戲,天天翻花樣"(打一家電用器)。經過幾分鍾的思考並聯系今天將要學習的課文,學生猜出了是電視。我立即在黑板上畫了一台電視機的圖形,接著和學生談話交流。師:你們都喜歡看電視嗎?生:喜歡師:你們都喜歡看什麼節目?你昨天晚上看了什麼電視節目?生:我喜歡看《喜洋洋和灰太狼》,我喜歡看《斗龍戰士》。我昨天看了金鷹卡通的《神奇寶貝》…………學生們都帶著眉飛色舞的表情在七嘴八舌的講個不停,在學生交流了數分鍾後,我說:「看你們談的熱火朝天,可以感受到你們真的很喜歡看電視,今天呢,老師也請你們在課堂上看電視,看看「明明」一家人給我們演了什麼電視。」隨即進入課文的教學。在這個導入環節中,「猜謎」和談論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就是吸鐵石,充分調動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2、「呵護」學生的好奇心,增加學習樂趣小學生有著較強的好奇心,對新鮮事物都特別感興趣,喜歡刨根問底,搞個明白,總喜歡問為什麼,這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前提。老師不能抹殺學生質疑的積極性,而更應該盡量幫助他們解答,還需要引導他們將質疑萬事萬物的心主要用到學習中來,有可能的話讓學生之間互相解決質疑,比如採取你問我答、我問你答的形式。比如在教學標點符號的時候,我讓學生來說句子,再由學生加上標點,這樣也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3、精心設計的課堂小游戲,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育中間,用一小部分時間開展各種各樣的比試,如詞語接龍、猜謎語、腦筋急轉彎等。在教學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的「讀讀記記」時,共有從一到十個成語,我採用趣味朗讀進行比賽,每個學生領一個數字卡片,再按照數字順序讀,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成語的記憶,又考驗了他們的反應,雖然會佔用一點教學的時間,但卻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的效率也能得到明顯的提升。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愛上學習教師可以使用各種方法加強學生之間的競賽,這樣可以促進他們的學習興趣的提高。我在教室的牆上弄一個「學習之星」專欄,上面寫好每個學生的名字,如果上課聽講認真、回答問題積極、作業完成的很好,都可以給予小五角星的獎勵。學期結束時不只是根據學生的考試成績進行獎勵,同時還要參考「學習之星」上標注的每個學生平時的表現情況,這樣可以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另外,我還開展「展示台」專欄,專門展示一些範文,加強學習,同時還展示一些完成水平較好的學生作業,美術作品和滿分試卷,讓學生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精心布置教室,讓學生坐在教室上課有種寬松、和諧的氛圍,上課也能更加集中注意力。三、建立良好的師生感情,讓學生樂於學語文小學生的思想是很簡單的,可能他們喜歡一個老師就會喜歡他上的課,因此培養良好的師生情感顯的尤為重要。首先老師要加強對學生的關心,這樣會贏得學生的尊重;其次要加強各方面專業知識的學習,使用最先進的教學方式教導學生;最後就是要善於和學生交往,重視師生之間的交往會形成情感融洽、氣氛良好的學習環境。因為中午在學校吃飯,每天中午我都有較多的空閑時間,所以每天中午我都提前半個小時進教室,坐在教室里和他們交流,問問他們在家、在學校的事情,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四、培養小學生的閱讀習慣,激發學習興趣1、加強培養邊讀邊思考的習慣在語文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平鋪直敘一講到底的方式是不能調動學生積極性的。老師可以想一些比較好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上課多問幾個為什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是我們祖宗幾千年前就知道的道理,上課時也可以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常言道:「一石激起千層浪」創造性提問能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引起學生探究知識本質的願望,促進學生思維。我曾經在南師附小實習的時候聽指導老師上三年級下冊第九課《寓言兩則》中的《南轅北轍》時,指導老師把「那個人能不能到楚國?」換成另一個問題:「我們都知道地球是圓的,如果這個人帶夠了盤纏,他一直這樣走下去,會有什麼結果呢?」這個問題很有創造性,學生各抒己見,有的說走到南北極會凍死,有的說會回到原點,有的說地球這么大,他可能走不到等等。同一個問題換一種提問方式,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方式及思考的結果截然不同,學生在通過閱讀來回答思考老師的提問時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2、加強培養小學生使用工具書的習慣生字生詞是學生閱讀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學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助於解決好生字生詞的認識和理解,就等於多了一個能夠時時刻刻在你身邊教你的老師。學生能夠認識的字會加強他們閱讀課外書籍的慾望,有助於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使用工具書的能力,例如,要求學生課前預習,使用工具書將課文中不認識的字的音、形、意搞清楚,上課時可以採用提問的方式考察學生的預習情況,將表現好的學生記在「學習之星」上,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3、加強培養日常積累的習慣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養成隨手做筆記的習慣,可以將老師上課所講的內容記下來,課後根據筆記進行復習,不僅記得深,而且記得更為全面。在教學過程中逐漸加強讓學生做筆記的要求,培養學生養成隨手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好詞好句、名人名句、中外格言、經典範文中精彩的片段都可以摘錄下來,這些都是寫作的好素材。作為小學語文老師,可以加強這方面的鍛煉,例如開展「經典誦讀」專欄,半個月或者一個月更換一次專欄的內容,讓學生可以多接觸多學習的課外知識。另外,從二年級下學期起讓他們每天摘抄三個好詞和一個好句,為三年級的習作打下基礎,對學習習作產生興趣。小學語文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能否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不僅關繫到教學效果的好壞,更進一步衡量素質教育是否成功實施。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作為當代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勇於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做新課改的排頭兵,積極面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不斷進行調整,努力提高教學效果,讓小學生能夠快樂的學習。

『捌』 如何培養對語文的興趣。

如何培養對語文的興趣:

一、做好課前的引導

首先,展示目標,交待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和要解決的問題,如:認識、情感、能力目標等。其次,板書課題,剖析課題,引生入境。第三、布置預習任務,增加自學環節。(1)藉助工具書掃除字詞障礙;(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3)將預習過程中發現的疑難問題記下來,待課堂上質疑。這個過程學生親自動手,積極思考,主動發現問題,並力求解決問題,激發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課前的導入,還可以運用故事、問題、實驗等方法進行導入,好的課前引入可以創設各種情趣,引發學生的探求熱情,這樣,在教學中就會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時也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想知」、「樂知」,全身心地投入語文課堂中來。正如人們所說的:一堂課開始恰如一台戲的序幕,因為課前的引入在於改善學生的心理准備,也明確了本節課的目的,也為學生學習新的內容提供了學習基礎,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學生想學。這樣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多年的教學實踐使得我深深的感受到:教師的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於如何愛學生。教師在課堂內外,要經營充滿「愛心」的學習氛圍,從多方面、多角度給學生以體貼、關懷和幫助,以平等的態度真誠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多與學生進行民主、平等、愉快的交流,使學生體會到教師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真正形成朋友般、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作為初中生,與小學生相比,他們更具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和更復雜的心理活動,他們渴望交流,渴望被關注,但較之小學生,他們更懂得掩飾這種內心的渴求,使之封閉起來,久之便發出一種失落,既而表現為對學習的厭倦。作為教師,要主動接近學生,了解學生,使自己成為學生信賴的朋友。「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往往由愛戴某位教師而喜歡其所教的學科。師生間的距離接近了,感情融洽了,學生才會有振奮的精神,才會產生嚮往和追求學好語文的願望,在學習上更加自覺、主動,更多一份濃厚的興趣。

三、把語文課堂和生活相關聯

1、語文要盡最大的可能與生活相聯系。

語文課程的一個突出特點是生活即語文。但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與生活的聯系卻很少。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動力不足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所學的知識只是作為一種死的知識的儲備。學習好的學生只是在教師提問時最快的將所儲備的東西從記憶中提取出來。除此之外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少之又少。在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有學生向老師提問學習這些有什麼用,而往往教師簡單的解釋並不能使學生信服。只有在教學中將日常生活中的現象與學習內容結合起來,才會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是語文。

2、對知識難度的把握要合理。

在教學中,由於學生對學習的興味索然,不乏教師想要通過降低知識內容的難度,或是通過其他渠道告訴學生學習其實很簡單等提示激起學生的興趣。但這種做法卻是收效甚微。除了這種提示會一定程度上誤導學生,既然學習非常簡單,那麼用時再學也不遲。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即學生在處理問題時缺少了一種戰勝困難之後的成就感。這可以從平時學生更願意做數學題而不願做語文的現象中得到解釋。因而教師在備課時要深刻而周密地考慮讓學生通過什麼途徑去克服學習中的困難,無論如何不能迴避這些困難,不能代替學生去解決這些困難。應當給學生一種學習的神秘感和探究過程中克服困難的成就感。這與現時人們所強調的分層教學的思想有所不同,分層次的設計問題甚至是教師提出問題之後該由誰來回答其他學生已瞭然於心,這樣非常不利於學生思考,也沒有達到分層教學的初衷。可行而有效的方法是設計有一定有難度的問題,讓不同的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解答。例如詩歌鑒賞中有的學生可以看到詩句中表現的字面意思,有的學生可以理解詩中的所蘊含的詩人的情感,有的學生可以理解詩歌所蘊含的歷史內容以及所運用到的藝術表現手法等等。這樣可以讓學生自由發言,互相補充,人有可盡之言,而總有未言之處,也許回答的不完全但也獲得了一定的成就,學習的興趣會更濃厚。

四、要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要重視及時對學生進行鼓勵

在我任教的班級中有一位女學生原先成績屬於中下游水平,並且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也不大,但這位女學生有一個特點,就是她平時的隨筆文章敢於發表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和意見,我就在她的隨筆作文本中對她加以鼓勵和褒獎,也就是如此引起了她對隨筆作文的極大興趣,每周都期待我在隨筆作文本上寫的評語,久而久之她對寫作業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進而把興趣延伸到語文學習中去,在學期結束期終考試中,一下脫穎而出,成績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注重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這不僅反映了我們教師本身的素質,而且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善於探索、研究教材,就能總結出更好的、更切合實際新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使學生充分地理解、體會、獲得新的知識,從而喚起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高語文的課堂教學效果。

閱讀全文

與如何養成語文興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2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7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6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9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4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