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披薩閱讀測試培養什麼意思

語文披薩閱讀測試培養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3-06-17 13:21:00

❶ 淺談怎樣培養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

培養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技巧: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根據課文引導學生學習相應的閱讀方法和技巧,更要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靈活運用閱讀方法和技巧,使其內化於心,深刻掌握。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不斷改進學生的基本閱讀條件
學生的基本閱讀能力,包括對語文基本知識、基本的科學知識的掌握,以及運用工具書的能力。
1.幫助學生掌握語文的基本知識
閱讀的過程,就是和字、詞、句、段、篇打交道的過程,學生從這個過程中不斷獲取知識。如果學生字、詞、句、段、篇這些基本的語文知識缺失,那麼,面對閱讀材料時就猶如在看「天書」。
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詞彙量如果達到3000,對於一般文章的閱讀就不會有什麼問題。之所以有的學生閱讀能力不好,大部分是因為掌握的字、詞等數量、字義和詞義不夠,對句子、段、篇的多種變化形式不了解等。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語文基本知識的教學,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字、詞、句等,幫助學生在閱讀中掃除障礙,使他們不因不識字詞、看不懂句子而「卡殼」。
2.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科學知識
科學知識包括自然科學知識和社會科學知識。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學校教育越來越趨向各學科相互融合,這帶來的結果就是,如果學生缺乏一定的科學知識,在閱讀過程中就會遇到重重困難。例如,學生的閱讀材料中,可能會出現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可能會出現生態平衡、大氣環境的問題,這涉及生物、生態的基本知識。面對陌生的名詞、概念,學生別說是理解,就是讀起來都覺得別扭,更不用說根據材料解答問題了。
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知識的延伸,多向學生介紹一些與現實生活結合緊密的科學知識,並尋找一些相關的課外閱讀材料,拓展學生的科學知識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領域和范圍,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3.幫助學生學會使用工具書
小學生的詞彙量畢竟有限,在閱讀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生字詞,如果手中有一本工具書,如《新華字典》或《小學生詞典》等,就可以適時地查一下,輕輕鬆鬆解決閱讀中遇到的障礙。此外,根據學生閱讀的需要,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准備一些類似的參考書籍,以備學生隨時查看,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閱讀材料。
工具書使用得多了,查找起來就會慢慢變得熟練,閱讀的過程也會越來越流暢。但是,也不能使學生走入誤區,一遇到陌生的字、詞就查工具書,導致工具書依賴症。在考試中,一般是不允許攜帶工具書的,一旦遇到生字、詞怎辦,只能聯繫上下文進行猜測。因此,教師要教學生適當使用工具書,遇到生字、詞,不是急著翻看工具書,而是聯繫上下文猜測字詞的讀音和意思,在此基礎上查看工具書,看和自己的猜測是否一致,如此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夠幫助學生學習更多的字義和詞義,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積累。
二、不斷豐富學生的閱讀方法和技巧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面對浩如煙海的閱讀資源,即使教師帶領學生學習了再多的文章、材料,在考試中也不見得能夠碰上相同的內容。因此,與其傳授學生具體的知識,不如教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方法,使學生面對閱讀材料,能夠「見招拆招」,輕松、自主地解決閱讀問題。
1.引導學生做好閱讀計劃
小學生做閱讀計劃的能力還比較差,需要教師進行適當的引導。在學習了一篇課文後,教師可以推薦一些與所學課文內容有關的科學小故事、人物傳記等;可以圍繞學生的愛好和特點,推薦一些相關的課外書籍,如童話故事、偵探小說等。如此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課內閱讀的興趣,使學生課內閱讀的內容更加充實,還有助於活躍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
2.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勤於思考
閱讀的目的是理解和學習。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邊讀邊想,力求理解,切忌一目十行、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小學生的思想比較簡單,如果教師不加以引導,閱讀時極有可能不會去深層次地思考,這樣也就達不到學習和成長的目的。
那麼教師應該如何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思考呢?答案是:提問題。例如:「這個詞是什麼意思?」「這句話說的是什麼?」「這一段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作者真的是這么想的嗎?要不是,那他的想法的到底是怎樣的呢?」如此,一個問題緊跟這一個問題,學生思考的興趣越來越高,從中獲得的知識也越來越多,從而激發起更強烈的閱讀慾望。
3.引導學生做好閱讀筆記
做閱讀筆記一是能夠加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加強對知識的記憶,使之內化於心;二是有助於積累豐富的資料,增強知識的運用能力,使之外化於行。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好閱讀筆記,幫助他們養成做筆記的習慣。
首先,引導學生摘錄閱讀材料中精彩的地方,包括優美詞語、格言警句、富有深刻含義的段落等;其次,引導學生做批註、寫簡單的認識和體會;最後,引導學生縮寫或擴寫文章或文章的某一部分。通過做閱讀筆記,學生的專注力不僅得到了提高,概括、理解文章的能力也有了相應的提高。此外,學生形成的書面筆記,更為作文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學生有了這諸多方面的積累,不論是閱讀,還是寫作,做起來都會得心應手、游刃有餘。

❷ 如何在語文課堂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最花費時間和精力的。在平時的課堂教學里,我們教師總是用盡心思地講解,也要求學生認真地聽講,可每一次語文測試後,都面臨著一個難題,那就是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差。所以一張試卷中的閱讀理解題目的簡單與否,決定了測試結果質量的好壞。望著試卷上的紅叉叉,無不令我們語文老師頭疼,心急;無不使我們的學生煩惱,恐懼,從而造成了「閱讀難,難閱讀」的局面。 閱讀理解能力是一項最基本,最重要的語文能力,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該如何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擺脫「閱讀難,難閱讀」的困擾呢?通過近段時間的理論知識學習,受到了一些啟示,並總結如下: 一. 重視語文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 1.課前預習課文,初知文章大意。做好課前預習是檢測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環節。上課前,語文教師可適當地布置預習提示,讓學生通過認真預習,知道課文大概講了什麼內容,能畫出文中的重點詞語和句子,對於不理解的,一定要求利用語文工具書來解決,或者聯繫上下文的內容,與同桌或小組討論。還要求學生能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段落,多讀多悟,這樣既鍛煉了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又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效率。 2.啟發學生讀中感悟,關注學生的讀書感受。《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閱讀理解能力是以感悟,體驗為基礎的語文能力。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所以一篇文章多讀,讀熟,我們也就理解,明白了它的內容。閱讀教學時,學生讀書的方式有多種,但我們要多訓練學生「眼到心到」的默讀,因為默讀只能用眼睛看,並要求做到邊讀邊思考,而且還要有比較快的速度。所以學生讀文時,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把每一個詞語,每一句話讀通,讀懂。讀完課文後,想想課文講的是什麼,並能用自己的話概括全文的大意。在教學時應多鼓勵學生把自己的讀後感悟,不同的看法,大膽地說出來。由於學生的個性特點,知識積累,情感體驗不同,對於同一事物會有不同的感受,作為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師應大膽放手,讓學生在課堂上多讀,多悟,多說,多交流自己的個人感悟。閱讀教學就是學生,教師,文本對話的過程,通過讀說練來與語文情感共鳴,幫助學生更深地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對文章的感悟能力,也助於提高學生的語言口頭表達能力和概括能力。 3.課後分小組輔導,鞏固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如果單靠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訓練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可利用課後時間,布置一些同步閱讀習題,把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分為一小組,讓他們一起閱讀短文,一起討論問題,一起說出自己的看法。要求每一位學生讀完一篇短文後都說說讀懂了什麼,然後再由優秀的學生來總結內容,因為學生的語言更易於被學生接受,更易於被學生聽懂。這樣,優秀的學生的解題,分析能力由此提高,其他學生的思維也由此被熏陶,在這潛移默化中學會了解答題。 二. 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1.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讓他們愉悅地進行課外閱讀,快樂地接受自己想要學習的語文知識。學生的閱讀量僅局限於語文課本的幾十篇文章是遠遠不夠的。《新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小學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可現實上,大部分的學生認為讀書是枯燥無味的,對讀書提不起什麼興趣。所以我們語文老師除了平時有意識地糾正這些錯誤的思想外,還可嘗試以下的方法:第一,同步推薦書籍。在語文教學時,當學完一篇課文後,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向學生推薦同類的或同作者的作品。例如:教學《冬陽.童年.駱駝隊》時,結合課文中的「就這樣,我寫了一本《城南舊事》」一句話和課後的資料袋,推薦學生讀《城南舊事》。教師也可以給學生讀《城南舊事》的一小片段,讓學生感受小英子和她的好朋友妞兒的不同的童年生活,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還可以利用《回顧﹒拓展》中的「課外書屋」引導學生讀好書,讀成本的書,在讀書中積累語言,在讀書中體會情感。第二,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小學生是很喜歡參加各種活動的,因此,創造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能使享受到閱讀的樂趣,感受閱讀的重要性,從而更進一步激發他們的閱讀熱情。例如:開展講故事比賽,成語接龍,猜謎語等活動,激發學生的表現慾望,促使學生產生一種自我主動閱讀的意識。還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編課本劇。如在教學《晏子使楚》,可布置學生自己找夥伴,自導自演課本劇,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感悟能力,還提高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2.注重閱讀的讀思結合。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作為語文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的讀,還要引導學生怎樣讀。語文課程標准說過: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如果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沒有「思」的參與,那麼學生讀到的只會是單純的無意義的「字」,只有邊讀邊思考

❸ 如何科學評價初中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初中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測評
第一章 對閱讀與閱讀教學的認識
我們討論學生閱讀能力的測試先要從什麼是閱讀和閱讀行為談起。因為閱讀測試要發揮正確的導向作用——有利於學生終生閱讀。下邊先看有關閱讀和閱讀行為的幾個材料 :
什麼是閱讀
吸收論: 「閱讀是「吸收」的事情,從閱讀,咱們可以領受人家的經驗,接觸人家的心情。」(葉聖陶)
篩選與思考論: 「閱讀,就是通過視線的掃描,篩選關鍵性語言信息,結合頭腦中儲存的思想材料,引起連鎖性思考的過程。」(章熊)
領會—獲取—認識論: 「閱讀文章是透過書面語言,領會其意義,從中獲取思想和學習語言的活動程序,是人們學習和認識世界的一種基本手段。」(朱紹禹)
構建意義論: 「閱讀是一個讀者與文本相互作用、構建意義的動態過程。構建意義的實質是讀者激活原有的知識,運用閱讀策略適應閱讀條件的能力。」(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閱讀能力評估咨詢委員會)
上述不同的說法反映了對閱讀的不同認識。顯然按現代解讀理論和現代教育理論的解釋,在讀者、文本、作者,三者的關系中讀者應該處在中心位置。我們認為就語文教學而言,閱讀的任務是:積累言語知識,理解、鑒賞評價文本;構建對生活和社會的認知,構建對學習活動的認知。通過閱讀行為的描述可以幫助大家對閱讀有進一步的認識。
閱讀行為的描述
閱讀是能動和復雜的過程,包括多種不同的行為。讀者通常在開始時對文本形成初步的看法,然後搜索自己關注的信息。按照這種最初看法,讀者與文本發生逐級遞增的互動,包括理解、解釋和評價他們所讀的文本。他們藉助以前的閱讀體驗和以前的知識,對文本將要表達的內容形成假設,隨著閱讀的繼續,他們修正最初的看法和修正和補充自己的知識基礎。讀者不斷取得新的理解並把它們融入到正在進行的理解建構過程當中。好的讀者會注意自己對文本的理解過程,認識到文本中不合理的東西,利用一系列策略增進理解。好的讀者還能對文本的優劣做出評價,這種評價能夠影響自己對文本各層面內容的「吸收」,決定自己的態度或行為是否受到影響,並根據閱讀的目的(興趣性閱讀、理解性閱讀、應用性閱讀)和情境(閱讀的環境、時間、閱讀者的狀態等),來調整自己的閱讀策略。好的讀者能夠利用從文本中學到的思想和信息,擴展他們對主旨的思考,從事特殊的任務,或者從讀過的內容得出某種結論或進行總結。
初中 生的閱讀教學目標
初中生的閱讀行為自然也符合上述描述,但有其特點:在小學學習的基礎上,學生要通過初中閱讀教學達到:在閱讀過程積累知識(文章、文學、語法、修辭),在閱讀過程中提高語言文字的應用能力,在閱讀過程中提高理解能力、學習鑒賞和評價作品。學會從文字資料中汲取意義,聯系現實生活,獲得體驗、啟發和樂趣。在閱讀過程中進一步學會閱讀,從而喜歡閱讀。 在今後的教育階段,閱讀是他們學習所有課程的技能基礎。
《課程標准》對初中生的閱讀教學目標要求如下:
1. 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2. 養成默讀習慣,有一定的閱讀速度,閱讀一般的現代文每分鍾不少於 500 字。
3. 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范圍,拓展自己的視野。
4. 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會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5. 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6. 在閱讀中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
7. 能區分寫實與寫虛作品,了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樣式。
8. 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9. 閱讀科技作品,注意領會作品中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
10. 閱讀簡單的議論文,區分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並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
11. 誦讀古代的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
12. 閱讀淺易文言文,能藉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秀詩文 80 篇。
13. 了解基本的語法知識,用來幫助理解課文中的語言難點;了解常用的修辭方法,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表達效果。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
14. 能利用圖書館、網路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
15. 學會制定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類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 260 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
閱讀教學目標解析表
初中閱讀教學目標是在小學高年級閱讀目標基礎上制定的。自然要涵蓋小學閱讀的教學目標。我們列表做一比較:

小學高年級 初 中
閱讀方式 1 、誦讀優秀詩文。 2、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鍾不少於 300字。 3、學習瀏覽。 4、嘗試進行探索性閱讀 養成默讀習慣,閱讀一般的現代文每分鍾不少於 500 字。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
閱讀文本 說明性文章和敘事性作品 文學作品、科技作品、簡單議論文、淺易文言文
知識與 積累 1 、體會頓號與逗號、分號與句號的不同用法。 2、背誦優秀詩文 60篇(段), 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 100 萬字。 1. 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 2. 區分寫實與寫虛作品,了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樣式。 3. 了解基本的語法知識,了解常用的修辭方法,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 4. 背誦優秀詩文 80 篇,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 260 萬字。

閱讀能力 1 、根據需要搜集信息。 2、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義,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 3、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義,體會其表達效果。 4、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 5、、能抓住要點,了解事件梗概。 6、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 .7、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 8、體會詩文作者的思想感情。 9、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嚮往、同情等感受。 1. 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會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2. 欣賞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3. 區分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並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
第二章 對閱讀能力及其測評的認識
閱讀能力是指:學生運用語言知識及其經驗,重新建構閱讀材料意義的能力。它具有外在的表現形式,即學生在閱讀活動中的具體行為表現 ; 另一方面則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構建的閱讀材料的意義,即回答寫的是什麼,怎麼寫的,為什麼寫這個,為什麼這么寫,如何評價、聯想了什麼等問題。故而閱讀能力評價要從兩方面進行:對閱讀行為的評定和閱讀能力的測試 。

閱讀能力測評的基本原則:
1、 評價促發展的原則
淡化考試排隊,加強診斷和自我評價反思。
2、 全面多維性原則
既重能力測試,更重視閱讀素養—興趣、習慣、行為的培養
3 、引導激勵性原則
重視正面引導的作用,通過評價告訴學生應該怎樣,多激勵表揚,讓學生有成就感。
4、 評價主體多元化原則
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家長評、教師評,加強自評的指導,在自評中學會提高閱讀素養。
5、 測試量表化
測試題科學,分布合理,對應閱讀能力點,便於對學生做診斷。
第三章 初中生閱讀能力的形成性評價
什麼是閱讀能力的形成性評價
閱讀能力的 形成性評價是在閱讀活動中進行的,與學生的閱讀學習緊密聯系。它主要評定學生學習任務哪些掌握了,掌握的程度,哪些沒掌握。幫助學生通過評價,分析自己在閱讀方面應該達到哪些要求,所取得的進步、存在的問題。在教師的指導下,實現自我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從而學會學習。
實施閱讀能力的形成性評價要注意以下幾點:
1. 由於評價的閱讀能力的許多要素(閱讀興趣、閱讀方式、閱讀習慣等)無法用測驗的方法進行,因此要通過教師對學生的日常閱讀觀察並結合學生對自己閱讀行為的觀察和反思進行。
2. 評價的內容和標准按照《課程標准(實驗稿)》各學段的閱讀要求制定。
3. 評價的方式主要採取學生調查問卷和學生閱讀學習活動的觀察(教師觀察和自我觀察反思)。
初中生閱讀能力形成性評價的內容與形式
評價內容的兩個維度五個方面
一.閱讀認知因素評定
1. 閱讀方式評價
2. 閱讀策略評價
3. 閱讀習慣評價
二.閱讀非認知因素評定
4.. 閱讀興趣與態度評價
5. 課外閱讀評價
評價內容和評價形式的對應表

調查問卷 活動觀察評價
專項活動 綜合活動
學生語文閱讀方式 ※ ※ ※
學生語文閱讀習慣 ※ ※
學生語文閱讀策略 ※ ※
學生語文閱讀興趣 ※ ※
學生語文課外閱讀 ※ ※
註:打「※」號的欄目表示評價內容通過對應的評價形式進行。
調查問卷的編制
學生對問卷的問題直接回答,回答可以是自陳式的,也可以是選擇式的。
問卷自陳式的:
1、你在節假日有閱讀書報的習慣嗎?
2、你最喜歡閱讀的課外書是哪一類?
3、你閱讀時有查工具書的習慣嗎?
問卷選擇式的
1、你和別人經常交換閱讀過的圖書嗎?( )
A.經常 B.很少 C.偶爾 D.不交換
2、你最喜歡和誰交流閱讀後的體會,請依次排出前兩項( )
A.同班同學 B.父母 C.朋友 D.家裡的親友
調查問卷的答案會有偏誤,因為被調查者可以不真實的問答,或者對問卷的內容不理解。做調查問卷時一定要避免和學生的利益產生聯系。
語文閱讀活動評價的編制與使用
在實際中,運用形成性工具的活動觀察評價不應該拘泥於本活動觀察評價所設計的活動樣式,教師可以根據本地區、本學校實際教學安排及教學進度,合理組織多種形式的活動,對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進行形成性評價。本活動樣式僅提供一個活動組織的樣例,以便教師進行活動組織,在實踐中設計、組織、實施對小學生進行形成性評價的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 活動觀察評價中設計的活動目標的是為了對學生進行語文閱讀能力形成性評價,學生的重點是認真參加活動,而教師的重點是進行評價。因而,教師在精心組織活動的同時,必須在活動的進行過程中始終注意用於評價的原始資料的收集和記錄。
2、 語文閱讀活動的形式不拘一格,教師可以設計多種多樣,形式各異的語文閱讀活動。但在活動設計中,活動的評價目的必須明確,活動的評價內容必須具體,活動選擇的評價的手段必須有效。特別是活動中使用的評價指針要盡可能選擇客觀的、可觀察的、易於數量化的外顯性行為。
3、 活動觀察評價必須與教學緊密相結合成為閱讀教學的有機構成,它屬於一種相對集中的評價方式,是通過教學中較為集中地活動方式對學生學習過程中閱讀能力發展狀況的評價。因此,活動觀察評價不能代替教師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的觀察和記錄,並且在進行活動觀察評價時應該參考學生的平時表現及來自同學和家長的信息。
4、 活動觀察評價的內容主要集中在語文閱讀能力測驗無法進行考查的語文閱讀素質方面。因此,活動觀察評價是一種與語文閱讀能力測驗並行的對學生閱讀能力評價的方式,它不能代替語文閱讀能力測評。但閱讀能力的形成性評價可以和語文閱讀能力測驗結合。
5、 活動觀察評價與調查問卷的評價內容上有一定的重合。但調查問卷屬於自陳性測評,是學生自己的問答,可能會出現學生有意識選擇有利於自己的回答選擇。因此,活動觀察評價和調查問卷的重合的某項評價內容在進行評價時出現較大差異時,以活動觀察評價為主。教師也可綜合兩種評價方式所得的結果對學生進一步進行分析。
6、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意見包含兩部分的內容:一部分是用學生能理解的話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方面的優點與不足進行評價;另一部分是向學生提出以後學習的建議。評價意見中不出現學術性名詞。
7、 所有的評價材料、評價記錄和評價結果教師必須裝入學生語文學習成長袋中,以便學生了解自己學習、成長的過程,發現自身語文學習的問題,獲得學習進步的激勵。評價資料的保存也有利於形成評價體系,使學生評價系統、連貫,便於教師及時、迅速了解學生,進而有的放矢地組織教學。
專題活動的觀察評價
示例:詩詞背誦活動
教師觀察評價學生詩詞朗誦水平,觀察評價從五方面進行:
A. 讀音正確 優良 較好 努力
B. 背得准確(多字少字) 優良 較好 努力
C. 背得熟練度 優良 較好 努力
D. 停頓與節奏 優良 較好 努力
E. 感情得當、充沛 優良 較好 努力
綜合活動的觀察評價
示例:
活動名稱:走近袁隆平
活動內容:組織學生集中閱讀有關袁隆平的各種報道和雜交水稻的有關資料。
活動目的:全面評價學生閱讀能力形成的基本狀況
活動時間:學期中實時進行。學生自主閱讀及活動約四日(每天 60分鍾),班級集體活動一次。
活動過程:
1. 活動准備。自由分組,每組 5-6人,確定負責人。每組收集有關的閱讀材料若干份(每人平均至少一份。閱讀材料包括書籍、報紙、雜志等)。
2. 活動啟事。宣布活動安排,自主活動四天,各組每天集中活動 60分鍾。各組根據本組收集的書籍,制定本組活動計劃,其中包括:每個成員計劃閱讀的書目,成員之間交流的順序,每日活動的具體安排等。各組每天的具體活動包括以下內容:閱讀書籍,製作科學家的小檔案,講有關袁隆平的故事會,做「我的科學夢想」交流。最後一次自主學習活動,安排本組在班級集體活動中的人員及相關事件。
3. 自主活動。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相關活動,教師在對各組進行指導過程中,對學生輪流詳細觀察,認真記錄,及時進行評價。
4. 集體活動。
①袁隆平簡介展示,各組將本組的簡介集中展示。學生進行評比 .
②各組選出代表參加故事會比賽。
③「我的科技夢想」宣講。
註:每組的每個成員必須獨立參加一項或兩項活動。
活動評價:
活動中教師依據觀察填寫學生閱讀能力形成性綜合評價表(見下表)。活動後根據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綜合評價劃分學生的閱讀能力,評價等級分「優良」、「較好」及「努力」三級。同時教師根據以上內容對學生的語文閱讀綜合能力進行形成性定性評價,對級別為「努力」的學生要具體分析優缺點及其形成的原因,並有針對性地制定出改進計劃和實施保障。
附:初中生語文閱讀能力形成綜合評價表
初中生語文閱讀能力形成綜合評價表
年 班 姓名
評價
內容 評 價 指 標 權重 評價等級 得分
優良 較好 努力
閱 讀
方 式 閱讀中能夠默讀,每分鍾不少於 400字。 5%
閱讀中能通過略讀很快的閱讀材料。 5%
閱讀中根據不同的文本形式調整閱讀方式。 5%
閱讀中能通過瀏覽的方式進行信息提取。 5%
閱讀中能夠根據閱讀需要合理調整閱讀速度。 5%
閱 讀
策 略 閱讀中能夠藉助上下文推測、理解詞句。 5%
閱讀中能夠根據不同的閱讀目標使用不同的閱讀方式。 5%
閱讀中能夠積極地展開推斷、假定、聯想等思維活動。 5%
閱讀中能夠抓住文章中的關鍵句、主旨句。 5%
閱讀中能夠注意從整體把握文章的內容。 5%
閱 讀
興 趣 喜歡書籍,積極參加閱讀活動。 5%
閱讀的內容廣泛,有個人獨特的閱讀傾向。 5%
閱讀中個人情感體驗強烈、明顯。 5%
閱讀中注意力集中,思維活躍。 5%
通過閱讀能夠產生愉悅感、成就感。 5%
閱 讀
習 慣 能夠利用字典等工具書幫助閱讀。 5%
能夠根據需要通過閱讀解決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5%
閱讀後習慣談論、思考閱讀的內容。 5%
基本養成每天讀書看報的習慣。 5%
能夠利用圖書館、網路等信息渠道進行閱讀,查找資料。 5%
學 生
自 評
教 師
評 價
家 長
評 價

第四章 初中生閱讀能力的測試
閱讀的過程與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的測試和閱讀過程是密切相關的。從視覺和思維的角度看:是一個從局部到整體再到局部的過程,這個過程主要是理解,由理解再到鑒賞評價,由鑒賞評價再到發散延伸。
從學習者的角度看:閱讀是積累知識,理解、鑒賞評價文本,構建認知的過程。積累知識中的知識是指言語知識(字詞、句法、修辭等)、文學、文化、歷史、科學知識等。理解是指信息的獲取和信息的解釋、分析、概括。知識的積累和理解是密切相關的。鑒賞評價是指對文本的語言、構思、材料、觀點的賞析和評價。構建認知既包括理解和鑒賞評價還指通過閱讀對生活、社會有新的感知、體驗、體悟 ; 並對閱讀的學習過程有新的體驗和認識。這個過程的每個要素都可以作為測試的內容。據此,我們可以把測試中的閱讀能力分解為理解能力、鑒賞評價能力、發散延伸能力。
測試的文本類型及測試內容
目前是怎樣測試初中生閱讀能力的呢?我們以近三年全國中考閱讀試卷做分析的依據。其測試的文本類型及測試內容主要如下:
(一)古詩詞(多選唐宋比較淺顯的作品)
1. 概括詩詞內容 如:某首詞的上闕寫的是什麼,下闕寫的是什麼。概括詩人在詩中寫的所見所聞等。
2. 理解思想感情 如:詩中用了兩個典故各抒發了什麼感情。
3. 賞析詞句 如:說說詩中加點詞的作用,賞析某一兩句的妙處。
4. 分析寫法 如:詩歌用了反襯的手法,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5. 描寫畫面 如:發揮你的聯想和想像描述某一詩句展現的畫面。
(二)文言文(多選 150-400字的淺易短文 ,有的加註)
1. 文言虛詞和實詞
虛詞主要有:之、其、以、於、是、為、然、焉、乎、或、而、且等。
實詞大致涉及 200-300個常用詞
2、翻譯語句(最少 4個字,最多 25個字)如:「長煙一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 知識積累 主要涉及文學常識、成語典故兩方面。
4、 文意的理解 涉及主要內容、人物特點、結構層次、思想感情等。
5、 寫法分析 如:文章寫法的主要特點是什麼,舉例說明。
6、 發散拓展 如:就文章的某一點,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想法。
(三)現代文學作品
用於測試初中生閱讀能力的文學作品涉及敘事類散文、抒情類散文、寫景類散文和小說。選材的內容依次為 :家庭生活、對人生的思考、自然天地、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等。
測試內容主要是:詞句的理解、要點的提取、結構的梳理、內容的概括與解釋、寫法的分析、作品的感受等。
測試題型為:判斷題、簡答題、表述分析題。
(四)說明文
選材內容依次為:科技環保、自然現象、文化風俗、建築、動物世界等。
測試內容主要是:詞句的理解、詞句作用的解釋、說明方法、說明對象的特徵、說明的順序、要點概括、信息推斷等。
(五)議論文
初中議論文測試大多選自報刊時文和隨筆,篇幅較短,結構也比較簡單。選材依次為:人生價值與生活態度、教育與治學 、社會與自然等。
測試內容主要是:文章中心論點的把握、議論層次與內容的分析、詞句的理解、作品的感受等
閱讀測試點的分析
不同的閱讀測試理論對測試點的分析是不同的,但仔細對比,只是說法和分類有異,實質是大同小異。下邊介紹幾種分析。
一、三分法——經合組織的閱讀測試 plsa
(一)獲取信息:在文章中找出一個或多個信息。
影響獲取信息任務的難度要素:
1. 找信息的數量
2. 找信息的條件數量
3. 找出的信息排序的要求
4. 信息的凸顯性
5. 對上下文熟悉的程度
6. 文章的復雜性
7. 迷惑性信息的出現和強度。
獲取信息題難度的五個等級
1. 找一項或多項獨立明晰的陳述性信息。
2. 每項信息對應不同標准,處理迷惑性信息。
3. 認出信息間的關系,每個信息對應不同的標准,處理迷惑性信息。
4. 找出、排列、聯接多個內隱信息,信息對應多個標准,並在不熟悉的文章中,推斷哪些信息與任務有關。
5. 找出、排列、聯接多個內隱信息,有的信息在文章的主體之外,推斷哪些信息與任務有關。處理各種似是而非的迷惑性信息。
(二)理解文意:指建構意義和從文章中一個、多個部分中作出推斷和解釋。
影響理解文意任務難度的要素:
1 .理解的類型(容易的—文章的主要意思—文章內部的關系—上下文中語句的意義—類推、推理—難的)
2 .文章的長度
3 .思想與信息的明晰度
4 .迷惑性信息的多少
5 .文章的熟悉度。
理解文意題難度的五個等級
1. 文章是熟悉的話題,認定主題與作者的意圖,有關的信息在文中凸顯。
2. 認定文章的主要思想,理解結構關系,或作簡單的分類,或在局部中解釋意義,有關信息不凸顯,只要做簡單的推理。
3. 聯系各部分認定文章的主要思想,理解某個關系,解釋詞語的意思,考慮多種標准進行比較、分類,處理迷惑性信息。
4. 運用較難的推理去理解,在不太熟悉的文中運用分類,依靠文章整體解釋部分的意義,處理含糊,與預期相反的思想及消極的思想。
5. 解釋有細微差別的語言的意義,或說明對文章的充分和詳細的理解。
(三)思考評價:指把文章和自己的經驗、知識及思想聯系起來。
影響思考評價任務的難度要素:
1 .思考類型(最容易的—把文章和經驗簡單連接和解釋——要求假設和評價)
2 .文章以外的知識的熟悉
3 .文章的難度
4 .理解的水平
5. 把任務和文章共有的因素聯系起來的明晰度。
思考類型題難度的五個等級水平
1. 把文章的信息和日常的知識聯系起來。
2. 把文章和外部信息進行比較、連接,或運用經驗和態度來解釋文章的特點。
3. 連接、比較、解釋或評價文章的特點,說明對文章的詳細理解並與日常知識聯系起來,或利用不尋常的知識。
4. 運用知識進行假定或批評性地評價文章,精確理解又長又難的文章的意義來聯系生活。
運用專業知識進行批評性評價和假設,依靠對又長又難文章的深刻理解來處理和預想相反的概念。
二、九分法
我國的 莫雷教授把閱讀活動分為五個過程,九個測試點。見圖示:
類 別 子活動名稱與測試點
文章微觀理解 閱 讀 文章詞句的理解(詞句在文本中的意思)
文章語境的理解與連貫性推理(指代內容、句間的意義關系)
文章宏觀
結構性閱讀 文章布局謀篇的理解(層次結構)
文章寫作意圖與表現手法的理解 (作者的寫作意圖,對人物、事件的觀點:文章寫法等)
文章宏觀
信息性閱讀 文章重點信息的把握 (根據要求提取相關信息)
文章潛在信息的推論 (通過推理得知文章中沒有明確表達的信息)
文章評價性
閱 讀 文章評價與鑒賞(審美和價值的判斷)
文章發散性
閱 讀 文章獨特的領悟與遷移(聯想延伸有意義、獨特)
三、四分法
美國全國教育進步評估中的閱讀測試把測試點四分:整體感知、形成解釋、聯系自身、作出評價。
整體感知是指從總體上理解文本,就是要求讀者必須將文章看成一個整體並形成對文章的初步理解。這種考查 , 會讓學生為文章加個題目或是思考故事的主題。再如:用一段話概述故事的主要內容。下面哪個選項最恰當地表達了故事的主題 ? 寫一段話來描述文章大體上寫了什麼。這篇文章想告訴你什麼 ? 介紹一下文章的主要人物等等。
形成解釋是指讀者在先前形成的初步印象的基礎上進行擴展 , 對所讀內容形成更為完整的理解。讀者不僅要關注文本的特定部分 , 還要把文本的各個部分聯系起來。 測試這方面的問題包括推理兩個信息之間的關系、為人物的行為或是事情的發展的原因找到依據 。

❹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有可能你正在為怎樣提高小學閱讀水平而覺得苦惱,找不到解決的方法。提高小學閱讀水平重要的就是多讀,注重讀書的方法和步驟。下面就帶你了解小學閱讀輔導提高閱讀水平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從小開始)以上的五次閱讀法以及閱讀的三個步驟都是非常實用的提高語文水平的方法,如果能夠拿去實踐,那麼學生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小學閱讀輔導其實並不難,只要用對方法,學生就會在一段時間後得到提高。

❺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的意義和價值

閱讀是個復雜的行為,需要從多角度來探索它。有關閱讀多元角度的探索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仍然持續進行中。閱讀能力的要素主要包括:認讀、理解、記憶、分析、綜合、速讀、應用、評價、創造。閱讀能力的檢測內容包含閱讀能力和閱讀知識、以閱讀能力為核心。現筆者就閱讀能力的重要性及如何培養談些粗淺看法。
一、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在全國推進語文大閱讀的熱潮中,閱讀能力顯得尤為重要。良好的閱讀能力是今後學習與生活成功的關鍵。[1]
1.閱讀能力是有效學習與適應生活的關鍵能力
隨著二十一世紀高科技時代的來臨,閱讀更加重要。強調知識經濟與終身學習的今天,閱讀能力成為人類獲取資訊,適應生活最重要的能力。無論是從學習成就或生活實用的角度而言,閱讀能力都是成功學習與生活的關鍵要素。近年來,各國政府都面臨著提升國家競爭力的問題,歐美國家常以其出版書籍量作為文化高低的指標,以閱讀風氣的養成作為國家文化的根基與施政的重點。所以說,在這分秒變化的世界裡,不想落伍,不要被淘汰,國家文化與國民素質的提升,閱讀動機的激發,閱讀習慣的養成,閱讀能力的培養,都是重要的關鍵。九年制義務教育新課程實施以後,語文領域的閱讀取代讀書更具有其重要意義。他提醒我們除了課本還要重視課外閱讀的延伸,除了教材,還要注意生活中的運用。擴大了格局,延伸了范圍,深化了語文教學的實質內涵。語文是知識的載體,也是其他學習領域的觸媒。從學習的整體面向而言,語文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而是細膩的牽動學習脈絡,使所有學科學習的基礎,是引領學生進入知識王國探索的羅盤,更是培養終身自學的關鍵能力。[2]
2.閱讀教學有利於教師教學省思
全國在推動兒童閱讀活動的過程中,很多人強調,不要給孩子壓力,讓孩子喜歡閱讀最重要,或者是以閱讀的量作為評估的標准。而在教學與研究中,本人深刻的感受到,不僅僅要激發孩子閱讀的動機,提供好書的訊息,更要指導閱讀的方法。並且經由各種閱讀討論分享活動的進行,才能夠真正發揮效果,提高兒童的興趣、思辨能力、閱讀效率以及延伸而出的各種相關能力。[3]
近些年來,本人負責學校高年級段的語文教學工作,在指導課程中原本將教學重點放在對參考書與索引的認識以及檢索方式的運用,真正教學時才發現有一半的學生在解讀題目時就出了問題,有的並未思考題目問的是什麼,有的不知道如何掌握題目中能夠的關鍵詞。找到資料後,如何瀏覽資料、取用資料,也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做到的。在以閱讀指導為方向的教學方針改變後,發現學生無論在解題、找資料還是之後進行的主題研究,都非常順利並且有效率。
3.有利於形成思路清晰的語文閱讀教學體系[4]
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需要掌握學生閱讀時的心理特徵,有效地引導,並非漫無目的的讀,閱讀若不掌握技巧,只是漫無目的的隨意翻閱,即使看再多的書,花再多的時間,未必有成效。如果能在老師的系統性指導下,學習基本技巧,實際演練,便可以逐漸提高閱讀能力,增強學習語文的能力。如果老師們對於孩子學什麼、為何學、怎樣學有著清晰且深入的了解,有效教與學的理想才有實現的可能。所以,針對現階段語文老師存在的困擾,就需要分析閱讀能力指標,把傳統閱讀與現代閱讀結合起來,兼顧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賦予閱讀教學更新更有意義的詮釋。[5]
既然閱讀教學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培養。
二、閱讀能力的培養
進行閱讀能力的培養必須立足於課程標准,採取切實可行的方法進行。[6]
1.明確小學階段閱讀總量
低年級不少於5萬字,中年級不少於40萬字,高年級不少於100萬字,閱讀量高,在教材中也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包括精讀、略讀、自學的教材規劃。
2.重視誦讀優秀的詩文
在各版本的教材中,皆在單元學習中融入主題式的成語與格言警句,讓小學生大量的積累詞語與表達素材。在許多提供學生或教師參考的書籍中,也會特別就如何提升背誦能力,提出指導說明。
3.綜合運用多種閱讀方法
默讀、略讀、瀏覽、閱讀速度、藉助圖書閱讀、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提問、各類文體的閱讀方法、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的作用,藉助字詞典、閱讀討論、判斷、評鑒。
4.重視朗讀
強調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我國小學生語文教學就整體而言,簡明具體,提供了教學的具體方向:強調獨立閱讀,定有課外閱讀量的基準,重視情感體驗,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具體的標明各階段標點符號的學習點,重視背誦、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並且具體提出個階段學習的閱讀
方法。[7]
三、總結
綜上所述,閱讀能力不僅關系著個人的學習與生活,也關系著國民的素質、文化的品質與國家的競爭力。在語文的學習中,教師只有立足於實踐,探索適合於課堂教學設計的途徑,才能有效地提升閱讀能力。

閱讀全文

與語文披薩閱讀測試培養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