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小學一年級語文小課題研究課題有哪些
前期主要是選課題和制訂研究計劃。一、選定課題選題的一般的思路是發現問題——查找資料——分析問題——確定課題。選題不一定要時髦、熱門,而是要注意熱中求冷,同中求異,小題大做。選題有幾個基本途徑:(1)從教育教學的問題及困惑中選題。如:怎樣讓學生喜歡古詩、小組合作學習的探索、如何讓語文教學既開放又有序;怎樣讓學生「會說」、如何對待學生間的差異等。教師可以從自己感到不很滿意或需要改進的地方去選題,挖掘出值得研究的問題來。(2)在與同事的切磋交流中發現課題(3)在理論學習中反思出課題(4)從學生的反應中尋覓課題二、制定方案確定課題以後,首先進行課題論證。即對課題的意義、課題的內容、課題的現狀、課題的效益以及課題的可行性等進行分析研究。然後確定課題研究的目標、過程、內容和方法(形成假設),寫出課題研究方案。小課題研究,教師不一定要撰寫詳細、規范的研究方案,但一定要明確自己的研究目標和內容,明確研究的過程和方法。必須有一個清晰的、具體的研究思路。最後填寫課題研究「評審表」,申報有關部門批准。課題研究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內容,:1.課題的表述(課題名稱);2.課題涵義(研究對象與范圍);3.研究的目的和意義;4.研究的內容;5.研究的方法;6.研究的步驟;7.研究的預期成果形式;8.課題組成員及其分工;9.經費預算與設備條件要求。
❷ 語文的研究項目會有哪些
具體如下:
1、農村小學高年級學生「怕寫"作文的原因調查及對策的研究。
2、小學高段有效作文課題研究。
3、體驗快樂,小學梯度作文的實踐研究。
4、注重觀察引導積累提高小學生寫人記事文能力的研究。
5、小學高段如何寫作文評語的小課題。
6、學生作文「個性化"研究。
7、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生活化研究與對策。
8、培養小學生自己修改作文能力。
9、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語文信息能力的研究。
10、關於學困生閱讀能力低下原因分析及對策思考。
11、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12、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研究。
13、農村小學生作文難點的分析及對策思考。
14、探索小語綜合性作業的設計方法。
15、微型日記對小學高年級學生寫作水平的影響。
16、小學語文課堂師生互動行為的觀察與研究。
17、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積累的研究。
18、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設計。
19、改革作文評價方式,提升學生寫作素養。
20、小學語文課堂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1、語文課堂學習中培育學生創新性學習品質的研究。
22、小學語文課中學生課堂學習評價探索。
23、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體驗教育的探索。
語文研究課題的注意事項:
1、語文課題的研究對象,即我要就什麼問題展開研究,答案就是研究對象。
2、語文課題的研究總體框架,即我要研究的具體內容有哪些,這些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是什麼?撰寫時不宜太少,也不宜太多,3-5項為宜。列出來後,要注意這些具體研究內容之間的層次和邏輯,它們應該圍繞著研究選題來展開,可以形成合力來支撐我們的研究選題,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3、語文課題研究重點,即什麼問題最影響研究主旨的達成和研究目標的實現?就是說,一旦這個問題沒研究出來,沒有形成結論,達到目標,是不是我們的研究的進行不下去了,研究就失敗了。
❸ 語文教學科研課題選擇的原則有哪些技巧
(1)科學性原則(實事求是的原則):以科學規律和全面事實為基礎。不能是主觀的猜想和推測,不能是無法實現的良好願望。非科學的選擇和設計,是不可能用於指導教育實踐的。
(2)需要性原則:課題的選擇應根據教育教學實踐和教育科學發展的需要來選擇。實踐表明:中小學教育實踐中提出的問題是研究課題選擇的重要源泉。首先,考慮課題的應用價值:應選擇教育教學中最迫切 、最亟待解決、最關鍵性的問題。如新課程中的教育教學理論、教育教學模式、教學原則、教學方法探討及課程改革、材料內容改革、課堂組織結構以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個性化發展等均是很有意義的研究方向和問題。
(3)可能性原則。
三個方面的條件
a. 客觀條件:課題研究所需要的設備、經費、資料、時間、技術、人力等,缺乏其一可能影響課題的完成。
b. 主觀條件:指課題研究人員本身的知識、能力、經驗、專長、基礎所掌握的有關該課題的資料„„及相鄰學科的相關知識及綜合知識等。初次參加課題的同志不宜把課題選得太大、太寬、太復雜;群體成員應注意主觀條件的搭配及研究興趣,按照「志同道合」的原則組建研究集體。
c. 時機:學校選擇科研課題,要注意當前中小學教育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及教育的整體發展趨勢和方向。如,「新課標」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新內容、新要求,其課程內容、目標和評價體系是目前教育科研的重點和熱點問題,從中提出課題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創新性原則。前人尚未涉及或涉及尚未完全解決的問題。取得新的突破和新成果,可以說,創新性是中小學教育科研的靈魂。創新性教育科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體現:
a. 時代感:反映和體現時代跳動脈搏的。如:「把班集體建設成師生的精神家園」「中小學教育與和諧社會」「新課標的實施與教師素養」等。
b. 內容新:要從教育實踐中提出的新問題、新事物、新概念、新思維、新設計、新方案選題;不同觀點,對立矛盾中選題(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從教育科學的知識的空白中選題
(留守學生、厭學問題、三維目標、個性化作文、創新作文、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家長期望值與學生心理壓力問題等)。
(5)拓展性原則:選擇課題時要考慮課題應有一定的橫向涵蓋性和遷移性,即其研究成果能應用於較廣泛的教育教學領域,最低限度也應在本校、區域應用,如「古詩誦讀與語文教學——讓學生走在經典詩文的密林里」就有較廣的推廣價值。從這個角度來說,課題也不宜太小、太窄,否則就沒有意義了。
❹ 小學語文教師怎樣有效開展小課題研究
一、如何選擇課題
課題的選擇,是教育科研的起點,它關繫到科學研究的方向、成效、價值與意義。為此,一線教師要開展課題研究,必須選准課題,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選擇。
1、課題研究立足「小」字。確立的課題題目要「小一點」, 便於我們研究,易出成效,研究周期的不要太長。通過自己自主探究可以改變行為的「小」課題;或將上級下達的重點課題結合自身教學實際選擇一個「子課題」,以增強課題的可操作性,達到解決平時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高自身專業能力與科研能力的目的。
2、課題研究注重「真」字。課題研究內容要「真一點」,以教師教育教學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為研究對象,以自主研究為主要方式,以解決教師平時教育教學中的困惑為根本目的所展開的教育研究。圍繞課堂教學的真實情景和真實事件,發現帶有共性的問題,而問題必須具有針對性和現實性。在教學的同時以研究者的身份,用研究者的眼光去審視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通過研究使課堂教學改革能夠與時俱進,通過改革實現教師專業成長。
3、課題研究突出「新」字。所謂「新」,選題要符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又要符合新課改的要求,還要有時代感,有生命力。在開展教學研究時,應把課堂教學作為教學研究的主陣地,以新課程理念為導向,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所面臨的具體問題為對象,不斷探討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或新困惑,以求新的突破,力爭新的提升。
4、課題研究追求「實」字。 從平時教學中找課題, 平時教學中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是選擇課題的基本來源。這些問題的研究與解決,可以促進自身專業成長,推動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為此,在課題研究方案設計時,對課題研究的具體步驟與實施方案要進行科學安排,做到研究方案、研究目標與平時教學緊密結合,做好落實工作。同時,教師還要及時進行自我反思、歸納總結、提煉經驗,使整個課題的操作始終處於有步驟、有成效的運作之中。
二、如何進行研究
任何研究都始於「問題」。當教師在教學中出現的某種「問題」或感到某種困惑時,並想方設法加以克服,給合平時教學不斷地去探討、去解決,從中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這樣教師就踏上了一條由「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成長即成果 」的校本教研之路。
1、把「問題」當作「課題」。搞教研強調解決教師自己的問題、真實的問題和實際的問題。不過,並非任何教學「問題」都構成研究「課題」,只有當教師持續地關注某個有意義的教學問題,只有當教師比較仔細地探究與解決問題的思路之後,平時的教學「問題」才可能轉化為成研究「課題」。
小學教師搞教科研的目的和任務就是為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最終要落實到為教學服務這個根本上。為此,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就應該是要研究的課題。教師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一是直接性肢納問題。就是明顯存在,需要我們去面對,又必須想辦法加以解決的問題,如學生的學習習慣好不好?數學教材的主題圖怎樣呈現等等。二是探索性問題。就是將教育理論、教育觀念、教育成果轉化為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時所遇到的問題,如分層分類教學應該怎樣操作,綜合實踐活動應該怎樣開展等。三是反思性問題。這是具有「問題意識」的教師,為改進自己的專業水平,通過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回顧和反思,發現的問題,如「出現這些情況的原因?」「應如何調整?」等等。因此,有效的教科研所研究的「課題」的產生過程是:教師薯冊在平常教學中經常遇到困惑與問題,需要我們去探究、去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就可以轉化為課題。
2、把「教學」當作「研究」。絕大多數的教育科研,最終都要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即使是理論研究,其成果也要在教學中得到檢驗和應用。教學和科研是相互依存,相得益彰。而不是截然分開的「兩張皮」。其實,教學活動就是在不斷地探究、修改與完善的過程,已經伴隨著科研的性質。有效的教學不是日復一日地簡單重復,而是教師自覺學習新的教學經驗和理論,充滿激情的創造性探索活動。同時,還必須適當開展一定規范的教育科研,提升我們教育科研的水平。而小學教育科研往往是降低標准和要求,也體現了小學教師工作的性質和特點。近年來我們採取互動教研方式,即:圍繞「備課—預設;上課—聽課;評課—完善;跟進—再創」四大歷手沒環節展開,努力提高教師業務能力。
(1)精心備課—預設方案。首先,認真備課。從教科研的主題與目標出發,選定易於體現研究主題的教材,並確定研討課的內容。了解這節課編者的意圖,了解教材編排體系,弄清新的知識的內在聯系,明確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其次,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採取「以學定教」,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再次,預設教學方案。預設方案後再組織教師進行討論,通過討論交流進行取長補短,形成共識;然後由「執教者」集思廣益,綜合地預設教學方案。
(2)上課試教—組織聽課。推薦一位教師根據預設教學方案進行試教,其他教師要進行聽課,做到既聽又看,聽看結合,注重觀察。以便尋找問題與不足,並做好修改、充實、完善等工作。還要對看聽的信息進行整理與分析,為評課做好准備。
(3)合理評議—充實完善。互動研討課的評課,我們堅持客觀性與指導性的原則。針對不足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提出合理的修改建議,與執教老師交流切磋。評價課堂教學我們抓住兩個看點:a看教師的教。應觀察教師教的四個維度即:組織能力、調控能力、教學機智、練習設計。b、看學生的學。應觀察學生學的四個維度即:參與狀態、交往狀態、思維狀態、情緒狀態。
(4)及時跟進—拓展再創。「互動研討課」是在「真實的常態中,驗證預設方案」。常見的有兩種類型:主流是好的、成效較大的課;主流是好的、問題較多的課。問題的產生,有的是預設方案失誤,考慮不周;有的是上課時經驗不足,出現失誤,或隨機應變不強等。說主流是好的,是因為通過「互動研討課」,最大的收獲是激起了教師的思維碰撞,總有一份屬於自己的感悟與發現。同時「互動研討課」的根本目標是把新理念轉化為日常的教學行為。因此,在三個環節之後,還需要「跟進—再創」緊跟其後,朝著目標與方向繼續推進。總的要求是:對己取得的經驗要進行重新審視、探索,從而獲得更深入、更正確的認識,並轉化為平時教學行為。並逐漸轉化為自己的教學行為,以促進教師整體水平的提高。
3、把 「成長」當作 「成果」。小學教育科研成果既有目標指向性,又有過程性和生成性。在研究結束後,教師們將按計劃對整個研究過程進行分析和總結,寫出總結,提煉經驗。把自己對教育科研的認識、體驗、感悟寫出來與同伴交流;把教學過程成功的案例記錄下來,並用新理論加以剖析與同事共享;把教學經驗總結出來,教學成果撰寫成論文呈現出來與同行們共同切磋交流,從而不斷從實驗過程中總結出經驗,並用它去指導平時教學實踐,以提升自己業務水平。還要不斷進行自我反思,通過反思能正確地認識自己,通過反思客觀地評價自己,進而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行為的自覺性。讓課堂教學的成功或失敗等能為以後的教學提供借鑒,也就是使經驗得以提升,失誤得以避免,那麼實現這些最好的辦法就是勤寫教學反思。而撰寫教學反思既可以防止教育機智、教學感受的流失,教學中的「缺陷」與「遺憾」的忘記,為我們今後的經驗總結,進行行動研究提供鮮活的素材,促使教師有效進行自評、自查、自省、自改、達到自主提高的目的。同時,教師要主動學習最新教育研究成果,積極進行思考和創新,認真尋找有效的解決問題的辦法,促進教師的教學水平的提高。為此,我們認為,小學教育科研的最大成果應該是教師的成長和提高,這也是小學開展教育科研的意義和目的所在。
❺ 小學語文微型課題研究計劃(2)
小學語文微型課題研究計劃(三)
一、背景
理論上教師的科研應該解決教師自己在學校發展和教育教學中所遇到的問
題,科研應該為學校的發展服務,應該為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服務。但是,現實中我們很多學校、很多老師做的課題都是怎麼來的?是省教科院的、電教館的,或者某些專家在在國家、省申請的“十一五課題”、“十二五課題”,那下面的子課題,從理論到理論或從理論到實踐,我們一線老師只是忠實的執行者和被要求者,也就是說我們只是接受者和單純的學習者,我們辛辛苦苦給別人做課題,辛辛苦苦忙著解決別人的問題,我們並沒有自己的課題,也沒有或很少解決自己的問題。
那麼,什麼樣的課題才是我們一線教師“自己的課題”?
1、能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推動工作有效進展的課題;
2、 對教師的專業成長有著實際作用的,並且我們能夠勝任的課題。因此做教師期望的一種研究周期短、能夠有效解決自己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的研究——微型課題研究運用而生。
二、微型課題的特點
微型課題研究具有“短、平、快、活”的特點,它是一種 “貼身式”的教育研究。研究者可以是一個教研組、備課組,也可以一位教師,研究內容可以針對本學科教學的某一知識教學內容(比如識字,比如口語交際)或一堂課的某一環節(比如童話作品的導入,比如讀寫結合,比如質疑問難、比如概括課文主要內容訓練)
進行研究。
微型課題研究具有“短、平、快、活”的特點:
短,即周期短。原來我們做的課題在時間上總是拉得很長,三年五載才一個周期。那麼微型課題不需要這么長時間耗著,什麼時候想研究了、什麼時候有問題了就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問題解決了、眼明了、心亮了,就可以什麼時候結題,十天、半月可以,一月、半年也行。
平,即平實。微型課題研究立足於當前教學實際,針對教師教學中遇到的盲點、 熱點 、難點、疑點問題,開展實實在在的行動研究。微型課題研究抓住一個“實”字就能出成果:課題源於教學“實際”,放在教學活動中去“實踐”,研究活動要
“真實”,研究過程要“踏實”,研究結果要“務實”……
快,即收效快。一個問題解決了,就可以轉入到下一個問題的研究;一個問題解決了,就可以得到一點收獲。它不需要觸及該問題的方方面面,更不需要形成系統的經驗總結,也不苛求一定要將自己的研究心得發表,關鍵是要讓自己體
味到“眼前一亮”、“心頭一喜”的愉悅。
活,即靈活。“微型課題”是一種非正式的教育研究活動,在選題及管理上,它不需要囿於科研機構所提供的選題指南,也不需要申報、審批、立項,發現問題就可以自己確立選題,有了選題就可以研究;在實施流程上,它不需要嚴格按
照“選題論證———設計方案———立項開題———實施研究———結果分析———鑒定推廣”等環節。同時,微型課題研究存活於教師日復一日的工作生活中,沒有固定的研究模式,沒有強制的操作流程,人人都可以研究,時時都可以開展,處處都可以進行,在興趣中生根,在實踐中開花,在過程中結果。
三、課題研究的一般流程
教育科研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的認識活動過程,包括選擇課題、制訂計劃、
實施活動、分析整理資料、成果整理五個步驟。
(一)選擇課題
選題是研究的第一步,貝爾納說:“一般說來,提出課題比解決課題更困難……所以評價和選擇課題,便成了研究戰略的起點。”
1、選題來源(課題從哪裡來)
(1)從常規工作落實時存在的問題中提出課題
研究始於問題,而問題始於對現狀的不滿。如果我們追求常規工作的品牌化和精緻化,就會發現問題無時不在,無處不在。那麼請大家思考:自己的常規工
作實現品牌化精緻化了嗎?
“把簡單的事做圓滿,把平凡的事做精緻。”反思和審視常規工作中的每個環節,一定會發現有很多很多問題值得研究。
教學常規:
——以備課為例:怎麼吃透教材?如何在文本中找到讓學生生長、發展的訓
練點?備課時如何確定教學目標?如何進行學情分析?……
——以上課為例:上課時如何創設問題情境?如何提問?如何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如何師生互動?如何指導朗讀?如何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多媒體環境
下如何板書?所有學生都達標了嗎?重點難點疑點弄懂了嗎?……
——以學生為例: 語文學習 習慣怎麼樣?學生善於傾聽嗎?善於思考嗎嗎?
個性閱讀如何展現?……
——以作業為例:布置什麼樣的作業?批改時如何寫評語?……
——以評價為例:課堂上如何評價學生的學習行為嗎?如何使用成長記錄袋對學生進行過程性評價?如何編制科學的測試試卷?如何進行試卷分析?評價
時您是採用等級制還是百分制?……
(2)從教育教學的疑難中尋找課題
例:你是如何落實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
(3)從學校或學科發展中確定課題
例:一些老的問題在新課程背景下是否應該用新的思路去解決。
例:結合當地實際探討某個問題的解決途徑(城市學校農村孩子的教學問
題、作業問題。)
2、微型課題選題的原則
(1)選題要小
從小處著眼,切口越小越好。問題相對單一。
如:《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的研究》問題好大,因為語文素養包含的內容很廣,單課標上就用了好長一段話來闡述:“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語,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而其中的每一個逗號還可以分解,
所以如《一年級學生語文學習習慣培養研究》,只研究一年級學生語文習慣,切入點小,內容單一。列舉一些選題:
《小學語文發展性閱讀的研究》
《高年級語文綜合性作業設計的研究》
《低年級加強寫字指導的研究》
《中年級觀察作文教學研究》
《高年級學生課外閱讀調查研究》
《高年級讀寫結合教學研究》
《文本空白補充教學研究》
《高年級 話題作文 教學研究》
《口語交際教學中學生應對能力的培養研究》
《三年級片段作文訓練研究》
《課堂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研究》
《一年級學生朗讀指導研究》
(2)選題要現實
解決自己在教學中迫切需要解決而又能在短期內得到解決的問題。十天、半月可以,一月、半年也行。一是教育實踐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二是帶普遍性、整體性全局性的客觀課題;三是帶局部性、具體性的微觀課題:四是教育實踐中的
新發現新創造。
(3)選題求新
題目新穎:抓住最新出現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經常關注主流教育媒體的新
動向.把握新熱點.選准新角度。
針對原有問題,提出新觀點、新思路、新的解決之道.此謂“舊瓶裝新酒”。
(4)選題宜熟。立足本職工作.選擇熟悉的、主觀上有利於開展的課題
3、確定課題名稱
一個好的課題名,要符合準確、規范、簡潔、醒目的要求。
(1)准確:課題名稱要把課題研究的問題(研究內容)是什麼,研究的對象是什麼交待清楚。因此課題名稱應盡可能表明:研究對象、研究問題、研究方
法。如:高年級學生課外閱讀調查研究
研究對象:高年級學生
研究問題:課外閱讀
研究方法:調查法
又如:三年級片斷作文訓練研究
(沒有寫:就可能是綜合的,如:觀察法、實驗研究法、問卷調查法、個案
研究、行動研究)
(2)規范就是所用的詞語、句型規范、科學,所有是而非是的詞不能用, 口號 方式、結論式的句型不能用。如《利用 網路技術 ,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如果是一篇經驗總結的論文的題目還不錯,但作為課題的名稱,就不好。因為課題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正在探討,正准備進行研究,還不知道結果如何,所以不能有結論性的口氣,這個課題後來改為《基於網路環境下的 小學作文 教學研究》。在確定課題名稱時,還應慎用疑問句,因為,疑問句表述的是一個問題,而不是一個論點或假設。課題應以陳述式句型表述。比如,《中年級作文教學是否需要 範文 引路》就是一個問題,一般不宜用作課題名稱。如果要作為課
題來研究則應改為《習作範文對中年級學生作文影響的研究》。
(3)簡潔就是名稱不能太長,能不要的字盡量不要,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
(4)醒目就是課題研究的切口適宜、新穎,使人一看就對課題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微型課題研究方案的撰寫
微型課題的研究方案沒有固定的格式,但要盡可能地把一些基本內容講清楚:
1、問題描述:即描述遇到的問題及課題產生的過程,並由問題提煉出課題名稱。在描述時,一般都是採用白描的手法敘述此課題產生的過程。同時,在
闡述問題時一定要觀點簡潔明了、點到為止。
2、研究概況:即在開展研究前,了解一下省內外與本課題研究有關的情況及主要成果。了解研究概況有利於研究者知己知彼、少走彎路,同時還有利於整
合、借鑒、吸收別人的研究成果,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3、課題界定:即對課題關鍵詞、核心語進行詮釋,提示課題研究方向和角
度。關鍵詞要從兩個方面定義,一是從內涵上定義,二是從外延上定義。
(1)對研究對象的界定:比如:三年級學生,是本班,還是本校,或是所有的?要明確的說明。尤其是一些模糊對象一定要界定清楚,如:學困生、優等生。
(2)對關鍵概念的界定:是指給變數下抽象定義(課題中“研究的內容”表述)即分析變數的內容性質、范圍、角度結構,也就是從哪些方面、哪些角度對變數進行研究。所以一般要翻翻詞典,或查找資料,搜索概念。如《三年級片段作文訓練研究》,片段作文訓練就是關鍵詞語,就是研究內容,要進行界定:指以語段形式出現的具有相對獨立性的非整篇作文的一種訓練。
4、研究內容(研究什麼)
對課題中的研究內容進行任務分解,分解出來的任務就是研究的內容。
如《三年級片段作文訓練研究》可以包含哪些內容?(1)片段訓練內容研究。哪些內容合適,哪些不合適。(2)訓練方法研究,也可以說是模式,擬採用那種模式進行訓練。(3)擬採用這種方法後,學生作文能力的研究,這其中又可以分解成:作文興趣、思維能力、想像能力、語言表達等等。往往我們對研究內容進行科學的任務分解,如果發現任務很多,事情並不簡單,那說明什麼呢?說明所選的課題還是大了,范圍還可以縮小,做課題界定的時候要進一步說明。
5、研究思路:即本課題的研究方法、實施步驟、時間安排以及研究措施等。①研究方法:把本課題能用到的諸如課例描述法、案例研究、調查研究、經驗總結等方法列舉出來。②實施步驟:即本課題研究計劃分幾步完成,每一步做些什麼。③時間安排:即本課題研究需要多長時間,每步大概需要多長時間等。④研究措施:即在研究中准備採取哪些具體有效、切實可行的措施、做法。
6、預期成果:即該研究所期望達到的目標和要求。研究成果報告和論文是微型課題的兩種成果表現形式。研究成果中涵蓋著教學日記、教學敘事、教學反思、學生作業作品、個案、談話記錄、教學案例、研究報告、發表或交流的文章等各種資料。當然,教師可以結合自己的課題,選擇其中的部分形式作為成果形式。
(三)、實施研究(即按計劃做事,開展研究活動)
實施研究是按照研究計劃所規定的對象、內容、時間、手段、方法和程序等,對研究對象採取一定的行為措施,觀察、測定、記錄研究對象的反應,以獲得研
究者所希望的結果的過程。
(四)、分析整理資料
(五)、撰寫論文和課題研究報告
猜你還感興趣的:
1. 小學語文課題研究計劃
2. 課題研究計劃範本
3. 小學教師個人課題研究計劃範本
4. 小學語文小課題研究計劃
5. 小學教師個人課題研究計劃
❻ 非常適合小學生做的課題研究,到底都有哪些
1.低段學生識字能力培養研究
2.低年級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研究
3.兒童詩在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的實踐與應用研究
4.漢語拼音、識字與語言訓練整合的研究
5.計算機輔助語文教學的研究與實踐
6.開發與利用校園自然人文資源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
7.農村低年級小學自主識字能力培養實踐研究
8.農村高年級小學生學習心理障礙調查研究
9.農村小學低段課外閱讀習慣培養策略研究
10.農村小學生自主作文能力培養研究
11.農村小學生作文難點分析及對策思考
12.農村小學語文實踐活動實施研究
13.農村小學閱讀教學中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的研究
14.識字教學中認寫分開教學實踐研究
15.頑童在語文學習中的優勢與發展的研究
16.微型日記對小學高年級學生寫作水平的影響研究
17.小學「觀察作文」教學方法與策略研究
18.小學低段識字生活化教學實踐研究
19.小學低年級探究式識字教學實踐研究
20.小學低年級學生寫字指導策略研究
21.小學高年級學生略讀技巧與指導策略實踐研究
22.小學高年級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的研究
23.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前預習的現狀調查研究
24.小學生創意表達能力的培養研究
25.小學生創造性閱讀能力的培養研究
44.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培養策略的探究
45.小學生作文修改能力培養研究
46.小學詩化語文教學的探索與研究
47.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中幼小銜接策略研究
48.小學語文「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指導研究
49.小學語文對話教學的探索與研究
50.小學語文多元評價機制構建研究
❼ 適合小學語文老師做的課題研究
科研課題即研究題目,是依據研究目的,通過對研究對象的主客觀條件進行分析而確立的研究的問題。
一、選題的意義
第一,是教育科學研究的起點。
第二,是教育科學研究成功的必要條件。
第三,能反映研究者的研究能力。
二、課題的類型
教育是一個廣闊的研究領域,蘊含著豐富的研究課題。教育科研課題從不同角度可以分為不同類型。
1、從研究的性質看為:
理論性課題。
應用性課題。
2、從資料來源和時間看:
歷史性課題,
現實性課題,
3、從研究的內容看,
綜合性課題。
單一性課題。
4、從研究的手段看:
實驗性課題,
描述性課題,
5、從課題選定形式看:
新開課題
結轉課題
委託課題
自選課題
總之,對於教育科研課題可以進行多角度、多側面的分類。不過各種類型的劃分都只是相對的,在現實的教育研究中的課題往往是幾種類型的綜合。
三、選題途徑與方法
(一)問題來源(選題途徑)
1、從有關理論中演繹研究問題。
2、從教育實踐中發現研究問題。
(1)從如何提高本職工作的質量上去發現問題。
(2)從工作中的困難與缺點中發現問題;
(3)從成功的教育教學經驗總結中發現問題;
(4)在移植和借鑒其他領域先進經驗和方法中提出問題;
(5)從教育實踐活動的觀察中去發現課題;
(6)從平常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
3、從過去研究中尋找研究問題。
4、從各種信息交流中去發現研究問題。
(二)選題的思維策略
1、懷疑。
2、變換角度。
(三)選題的原則要求
1、價值性原則。
(1)理論價值
(2)應用價值,
(3)綜合價值,
例如:「上海高中生思想狀況的調查報告」
2、科學性原則。
3、創新性原則。
教育科研的創新重要表現在:
(1)內容上創新,
(2)方法上創新,
(3)應用上創新,
4、可行性原則
選題不宜過大
選題不宜過難。
選題不宜過於專業化。
(四)選題的具體方法
小題大做,即課題的切入口要小,但解釋面要大。小題大做的意思就是將課題做深做透。
要注意循序漸進。由小到大、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單項到綜合,步步為營、逐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