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初中語文教案教學設計案例
教案是教師根據教學任務而設計的,每一個教師設計的教案都是獨一無二的,在教學時就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教學風格。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初中語文教案教學設計案例」,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目標導引
1、理清文章的脈絡,把握文章的內容。學習小說圍繞看戲這件事,記敘詳略有致,疏密相間的寫法。
2、理解本文景物描寫優美,心理描寫細膩,語言流暢自然的特點。
3、了解本文詞語使用的准確性,掌握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來刻畫人物。
4、認識農家小友高尚、淳樸的優秀品質,體會文中所表現的對勞動人民的真摯而深厚的感情。
二、自主預習
童年對許多人來說,都是美好快樂的。在成人後回憶往事,對當時的人和事,更是充滿一種浪漫的理想色彩,是一段永生難忘的體驗。
三、誦讀積累,整體感知
(一)、范讀課文
1、畫記自己難以讀准、難以理解的字詞。
2、用圈點勾畫法標出自己最欣賞的詞、句、段。
3、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學生自由誦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
本文的線索是到趙庄看戲。
看戲前(1—4段)——看戲中(5—30段)——看戲後(31一40段)。
四、合作探究,平橋「樂」事
1、「我」是在什麼時令隨母歸省小住平橋村的?
討論明確:清明掃墓完畢之後的天數,可能多,也可能少,「我」隨母歸省小住平橋村,當在春末夏初的時令,所以能夠看到「春賽」、社戲,吃到羅漢豆。
2、平橋村是怎樣一個村莊?「我」在平橋村得到了什麼樣的優待?表明了村民的什麼特點?
討論明確:平橋村近海臨河,「住戶不滿三十家,都種田,打魚」,是一個勞動人民住居的環境優美的小村莊。「在小村裡一家的客,幾乎也就是公共的」,村民們因為「我」的到來,特地「許可」自己的孩子「減少工作」,「伴我來游戲」,熱情好客,十分優待「我」這個小客人。而且他們不拘禮教,「我們」偶爾吵鬧起來,打了輩份很高、應該稱之為「太公」的小朋友,也沒有人想到這是「犯上」,民風淳樸。
3、「我」在平橋村有哪些樂事?
討論明確:「我們」每天大都掘蚯蚓,穿釣鉤,「伏在河沿上去釣蝦」,「不半天便可以釣到一大碗。這蝦照例是歸我吃的」。「照例」,表明釣得的蝦總歸「我」吃,已成定例,小朋友們也都熱情好客,十分優待「我」這個小客人。「我們」還常一同去放牛。黃牛水牛都「敢於欺侮我,因此我也總不敢走近身,只好遠遠地跟著,站著」;小朋友們便不再原諒「我」會讀詩經,「全都嘲笑起來了」。這嘲笑是善意的,實際是鼓勵「我」大膽些,勇敢些。「我」怕牛,還因此而被嘲笑,卻還跟著去放牛,哪怕去了也只是「遠遠地跟著,站著」,是多麼願意和這些小朋友在一起,在這放牛被嘲當中,更表現出彼此的親密。「我」跟著小朋友放牛,也自有一種很濃的樂趣。
4、本篇題為「社戲」,重在敘寫去看戲,寫這些在平橋村的一般樂事又有什麼樣的作用?
討論明確:寫這些小住平橋村的一般樂事,既多方面地表現出那段生活的樂趣,使作品內容豐富,具有生活實感;更由於這里寫了釣蝦、放牛這兩件樂事,第二部分開頭的「至於我在那裡的第一盼望的,卻在到趙庄去看戲」,就與之構成遞進兼有轉折的關系。釣蝦、放牛已是樂趣甚濃,「第一盼望」的「看戲」自更樂趣無窮。這樣,就為寫最大樂事——看戲作了鋪墊,吸引讀者讀下去。
(這一部分寫「我」隨母親歸省在平橋村的生活,意在突出人物活動的環境,同時簡寫一些「趣事」,為下文詳寫「看戲」中的趣事作鋪墊。)
五、導撥提煉
總結存儲:這樣一個偏僻的小村莊,卻是「我」的「樂土」。那是因為:
(1)「我」可以免讀「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一類難懂的書,可以自由歡樂地生活。
(2)這里有許多年齡相仿的小朋友陪著「我」玩,彼此平等,沒有封建禮教的約束。
(3)每天可以釣蝦,放牛,生活豐富多彩,並充滿了友愛和情趣。
六、檢測反饋
(1)朗讀課文第一部分,在體味中說說自己的童年趣事。
(2)預習第二部分,初步體會夏夜航船去看戲途中的景物描寫和表現作用。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內容,從中獲得對人生有益的啟示。
2、應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領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1、分角色朗讀,把握人物個性化語言。
2、通過朗讀感知課文,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看法。
三、教學方法
1、自主合作探究法。學生閱讀、討論與教師的總結啟發相結合。
2、多媒體輔助教學。
四、教學內容
《羚羊木雕》講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間發生的一場小矛盾。「我」把羚羊木雕送給了的朋友萬芳,父母發覺了,「逼」我去要回來,「我」被逼無奈,只得硬著頭皮開口,讓萬芳把羚羊還「我」。「我」對朋友這樣反悔,傷心極了。這種矛盾說到底是一個「代溝」問題,由於時代的變遷,知識背景的不同,兩代人在對待人生、理想、親情、友情以及價值觀等方面必然會有種種差異,也必然表現在許多家庭里。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在悄悄的長大,有了自己的主見,不再事事聽從家長了,於是「家」這個寧靜的港灣,開始有了起伏的波瀾。讓我們一起讀讀張之路寫的發生在家中的故事──《羚羊木雕》吧。(多媒體展示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這篇文章你們看過嗎?)
1、生字、詞的讀音:
怦怦(pēng)、樹杈(chà)、 攥(zuàn)、逮捕(dài)、逮著玩(dǎi)、寒顫(zhàn)、顫抖(chàn)。
2、文中寫了一隻什麼樣的木雕?圍繞它發生了什麼事?涉及到哪些人物?
(1)爸爸從非洲帶回來的一件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藝品。
(2)讓同學們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3)爸爸、媽媽、「我」、奶奶、萬芳和萬芳的媽媽。
(三)問題探究
語言顯示人物性格,請同學們自由讀,選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讀,讀出人物的個性。
1、品味揣摩人物個性化語言並分析人物形象。(採用分角色朗讀的形式。要求:讀准語氣、語調。)小組討論誰讀得好,好在那裡,如果朗讀中有不足,有什麼不足?然後全班討論。
2、爸爸送我羚羊木雕,我把它送給了好朋友。我這么做,對嗎?能告訴我你的理由嗎?
3、文章最後說:「這能全怪我嗎?」為什麼?如果你是「我」,你會怎樣處理?
4、怎樣才能避免這類不愉快的事情發生?
(四)教師小結
《羚羊木雕》通過寫這場風波,告誡做父母的要理解少年之心,妥善處理孩子間的交際行為,尊重他們的友誼,千萬不能重財輕義。也告訴孩子做事應同父母商量。
(五)課堂拓展
1、作者的感情傾向是怎樣的?你的看法怎樣?
2、你遇到過類似的傷心事嗎?是怎樣處理的?如果是,現在又會怎樣處理?能告訴我們嗎?
(六)課後練筆
人與人之間的理解源於溝通和交流。周末回家與父母分享這個故事,並交流一下看法。然後,把你藏在心裡很久的話寫出來。
題目:《爸爸/媽媽,我想對您說》。
一、教學目標
1、多角度理解文章主題,培養多向思維的習慣。
2、培養學生在生活中關心幫助弱者的良好品質。
二、教學重點
1、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
2、學習欣賞文章美。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高洪波的《我的太陽》小詩導入。
(二)快讀感知課文,思考
1、文章的主人公是誰?
2、請為本文加五個小標題。形式如下:____的盲孩子。
(例:寂寞的盲孩子快樂的盲孩子見到了一線光明的盲孩子、在風雨中掙扎並得到了關愛的盲孩子重見光明的盲孩子)
(三)研讀課文
1、寂寞的盲孩子:盲孩子的寂寞體現在什麼地方?
2、快樂的盲孩子:
分角色朗讀:
(1)誰給寂寞的盲孩子帶來了快樂?
(2)影子從哪裡來?
(3)影子說這話時內心是什麼感覺?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
3、見到了一線光明的盲孩子:
(1)是誰給盲孩子帶來了復明的希望?
(2)文中疊詞運有什麼妙處?(飄飄忽忽、幽幽、緩緩、小小)
(3)哪一句是中心句?
4、在風雨中掙扎並得到了關愛的盲孩子:
(1)盲孩子在風雨交加的困境中得到了哪些朋友的幫助?
(2)你覺得這風雨交加的困境是對誰的考驗?
5、重見光明的盲孩子:
(1)重見光明的盲孩子看到了周圍的哪些景物?
(2)影子最後變成了什麼?從中你感悟到了什麼?
(3)結尾說:「我們都是光明的孩子。」這句中的「光明」的含義是什麼?
(四)互助合作,探究課文主題
1.童話中出現了盲孩子、影子及螢火蟲這三個主要形象,你最喜歡哪一個?為什麼?
2.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為何能成為好朋友?
3.盲孩子獲得了光明,影子也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孩子,從中你讀到了什麼?
(五)課外拓展,放飛思維
1.你有這種永遠不忘的朋友嗎?你有磷火一般在別人最黑暗時給他光明的經歷嗎?請你以「愛」為中心,結合自身生活經歷,寫篇短文。
2.這是一篇美麗的抒情童話,它有詩情畫意般的境界。課後繼續研讀課文,劃出文中你認為寫得美的語句,體會一下這些語言有什麼好處。
(六)教師寄語
做一個有能力獲得幸福也讓別人獲得幸福的人。
❷ 初中語文教案設計方案創意實用方案5篇
教學工作是一項創造性的工作。因此寫教案也就不能千篇一律,要發揮每一個老師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所以老師的教案要結合本地區的特點,因材施教。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初中 語文教案 設計方案,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初中語文教案設計方案1
教學內容
義務 教育 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版)語文 八年級 下冊第六單元
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了解有關《資治通鑒》的文學常識。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詞語。
(二)過程和 方法 目標
1.能在熟練朗讀的基礎上,正確斷句和停頓。
2.通過理解文意,體會對話中的不同語氣,揣摩想像人物當時的神態和心理活動,進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徵。
(三)情感目標
學生能夠懂得學無止境,學有益於人的完善和發展。
教學重點、難點
1.揣摩體會人物的語言特點,進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徵。
2.聯系生活,讓學生真正領悟到讀書有益於人的發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 故事 導入,激趣引讀
1.故事導入
三國時期吳國有位大將,名叫呂蒙。此人武藝高強,戰功卓著,深受吳王孫權的信賴。可呂蒙有個毛病:不愛讀書學習。孫權屢屢勸他多學點知識,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還自以為自己一介武夫,讀書有何用?這回,孫權又來勸他了,結果怎樣呢?讓我們來看《孫權勸學》一文。
2.作品介紹
本文選自《資治通鑒》,題目是編者加的。《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學生自主閱讀課文注釋。)
二、讀譯課文,理解文意
1.讀一讀
(1)認讀:讀准字音、停頓、節奏、表情,注意人物對話的語氣。
(2)全班齊讀。
(3)解讀:邊大聲朗讀課文邊根據課下注釋逐句理解課文大意,有不理解的,同桌可以相互討論。
(4)釋疑:交流討論不理解的語句。
(5)故事復述。
2.議一議
主要講了孫權勸呂蒙學習的故事,孫權為什麼「勸」,是怎麼「勸」的,「勸」的結果怎樣?請仔細揣摩 文章 中人物對話的語氣來談。
(1)卿今塗掌事,不可不學!」(語氣堅決果斷,神態鄭重嚴肅,既嚴要求,又充滿關心、期望,希望呂蒙能勝大任。語重心長,諄諄告誡。)
(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問語氣,對呂蒙辭學有責備、惱怒之意,後一句則說得語重心長,言辭懇切,足見對呂蒙的關心、愛護。)
(3)「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從自己的切身體會來談,現身說法,神情激動,語氣殷切。)
(4)「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既感到十分驚訝,又由衷為呂蒙的進步感到高興,驚異、贊許之態呼之欲見。)
(5)「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表示感嘆語氣,並非對魯肅不滿,而是表現出呂蒙對自己才略長進後感到很自豪、自得。)
三、模仿表演,體驗 反思
1、模仿表演
請三位同學分角色扮演孫權、呂蒙與魯肅,然後進行對話表演。要注意模仿人物語氣,體會說話時人物的心境,演完後學生作點評。
2、體驗反思
這個故事給你有什麼啟示呢?
四、 總結 存儲,課外延伸
1、總結存儲
本文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後大有長進的故事,告訴我們學有益於人的完善和發展的道理。本文以對話為主,用不多幾句話,就使人受到人物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
2、課外延伸
①解釋「吳下阿蒙」「刮目相待」並 造句 。
「吳下阿蒙」原指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意思是說人沒有學問的意思。現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轉變方面,凡學識大進,或地位從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窮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語。
②寫一篇 讀後感 ,談談學了本文後你的體會。
③課後背誦全文。
板書設計
孫權勸學
《資治通鑒》
不可不學學習的必要性正面描寫
勸現身說法學習的可能性人物對話
結友而別魯肅的言行側面烘托
初中語文教案設計方案2
【教學內容】
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
【教材分析】
魯迅先生的《阿長與山海經》所追憶的保姆,她是一個粗人,沒有 文化 、粗俗、好事,是一個很不幸的人。但她又是一個熱望一生平安的勞動婦女,質朴善良、熱心幫助孩子解決疑難。魯迅先生深情地抒寫了對她的真摯的懷念。教讀這篇文章,應引導學生學習本文選取典型事例表現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詳寫與略寫相結合的寫法。了解敘述、描寫等表達方式,體會描寫的作用和方法,從而更深地感悟魯迅對阿長的深厚懷念之情,領會阿長性格中的純真美。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了解阿長這個人物形象及作者的感情
2、重點研讀買《山海經》的部分,體會語句的深層含義。
3、感悟魯迅對阿長的深厚懷念之情,領會阿長性格中的純真美
【重點難點】
1、學習本文選取典型事例表現人物主要性格的寫法。
2、領悟這篇回憶性 散文 的用雙重眼光看待人物和欲揚先抑的寫法。
【教具准備】錄音機、配樂磁帶、幻燈片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說起魯迅,我想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誰來 說說 魯迅?
2、在魯迅的童年生活中,長媽媽是個很有影響的、特殊的人物。魯迅沒有專門寫過回憶母親的文章,卻在他四十五歲那年,寫了這篇回憶性散文——《阿長與》。以紀念自己童年時期的一個保姆,可見對她的感情之深。(背景音樂)
讓我們滿懷深情地讀一讀課題。
3、讀了這個題目,你有什麼疑問?
(生質疑)
二、整體感知:
1、阿長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她與《山海經》又有什麼關系,讓魯迅對他有這樣深的感情,讓我們帶著疑問速讀課文。
2、說說阿長在你眼中是個怎樣的人?
(生預設:無知、淳樸、善良、粗魯……)
3、師小結:
總之,阿長是個好人,但又不是十全十美的人,她是一個復雜的人。
三、拎出線索:
1、那麼這樣一個人,作者對她的感情怎樣呢?
2、自由朗讀課文,同桌討論:標出課文中表示作者對阿長感情變化的詞句。
(隨機板書:不大佩服——不耐煩——空前敬意——憎惡——新的敬意——懷念)
四、精讀買《山海經》部分
1、我們知道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從對阿長的憎惡到最後對她產生一生的敬意和懷念,態度發生了180度的轉變,而促使魯迅有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麼呢?
(給「我」買《山海經》)
2、輕聲朗讀課文19—29段,四人小組討論把最能打動「我」的 句子 找出來,說說理由,寫上旁批。
3、學生反饋
預設:
A、「過了十多天,……哥兒,有畫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出示幻燈
(這句話充分表現了她對孩子的心思觀察的多麼細致,對孩子的願望多麼體貼,為了滿足孩子的正當願望又是那樣認真,鄭重其事。)
a 、齊讀這一句,最能觸動你內心情感的是哪幾個字?(三哼經)
b 、一個文盲,但卻能為「我」買來心愛的書,可見他是很關心「我」,在乎「我」的感受,正是從這三個字中,可以想像她都遇到了什麼困難?(生想像,並指名說)
c 、阿長為「我」買一本書可謂是歷盡千辛萬苦,但他總是把痛苦六在自己心中,而把喜悅傳達給我,哪位同學願意用朗讀把阿長的喜悅傳達給我們?(生讀——生評價——生再讀——再評價)
B、「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了。」出示幻燈
a 、此時,我的心情如何?程度有多深?能把這種感覺讀出來嗎?(生讀)
b 、如果換做是「我」的父親或是母親為「我」買來《山海經》會有這種感覺嗎?為什麼?
c 、當阿長來問《山海經》是怎麼一回事時,「我」是怎樣想的,為什麼這樣想?
(生反饋)
d 、師小結:正是因為這是令我念念不忘的書,而且是我一直不以為然的阿長為我買的,使我對他產生的新的敬意。
C、「這又使我發生新的敬意了,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出示幻燈
a 、齊讀,為什麼說長媽媽具有偉大的神力?
b 、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一種體驗?
(生自由暢說)
c 、到底是什麼讓長媽媽有這樣偉大的神力呢?
(善良、純朴、關心孩子)
d 、朗讀指導
e 、師小結:
正是這種善良、純朴的優秀品質,讓製作粗拙的《山海經》成了我最為心愛的寶書,而且影響了我的一生,讓長媽媽成了「我」最懷念的人。
五、情感升華
出示幻燈:「仁厚黑暗的地母啊,願在你的懷里永安她的靈魂!」
1、指導朗讀
2、此時你還聽到了魯迅怎樣的心裡話,請用自己的語言為課文換一種結尾。
(生練筆)
3、小結:
是啊,這樣一個純朴善良的人,怎不讓人產生敬意和懷念呢!而這篇文章凝聚著魯迅對長媽媽的全部情思,寄託了魯迅對善良人的衷心祝福。
六、布置作業
在魯迅先生的眼裡,長媽媽和《山海經》是密不可分的。可以這樣講,沒有長媽媽就沒有渴慕已久的《山海經》。所以,這四本書就成了「我最為心愛的寶書」,以至得到《山海經》後,連「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滅」。
1、隱鼠一事,文中出現了好幾次,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下發材料)
教師讀《狗?貓?鼠》的片斷。
2、《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是魯迅的散文集,收入的十篇文章,大都是回憶童年、少年生活的。寫這些文章時,魯迅已40多歲了,所以取名為《朝花夕拾》,含義是:早晨的花晚上拾取。希望同學們能抽出時間去讀一讀。
3、認真研讀《阿長與山海經》裡面的其他故事。
初中語文教案設計方案3
【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三峽》節選自《水經注》,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地理學家酈道元所作的一篇寫景散文,它以簡潔凝練、富有概括力的語言,簡單勾勒了三峽峰巒重疊的景觀,並用濃墨重彩描繪江水四季的變化以及與之相伴的萬千氣象寫山,突出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的特點寫水,則描繪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象如夏季的水流迅疾,春冬的清冽明麗,秋季的空靈肅殺
文章富有詩情畫意,樸素自然,意味雋永
2、教學設想:
文言文教學在促使學生學習語言知識的同時,要有意識地增強學生的文化積淀,充實文化底蘊,培養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新《課標》要求:「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本文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語言精煉,意境優美,猶如詩詞一般,完全可以把它當作詩詞來學因此,教學本文,除了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文言實詞、虛詞和文言句式外,重要的是,在品讀和賞析中了解三峽的自然景觀,感受三峽的自然美,體會作品的意境美和作者的情感美
3、 教學方法 :
①藉助多媒體進行教學
②加強對文章的朗讀、欣賞、體味
4、課前准備:
①布置學生預習:反復朗讀課文,藉助工具書並結合課本註解,了解課文大意,並劃出難以理解的詞句
②要求學生在網上搜集有關三峽的資料(地理的、歷史的、文化的、經濟的、政治的等等),並將搜集到的資料提供給老師,由教師選擇應用於備課之中
③教師利用遠程教育網路下載相關圖片、視頻文件、文字材料,以製作課件、編輯拓展閱讀訓練題目
【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伴隨著背景音樂,多媒體展示一組與「三峽」有關的圖片:自然風景圖片、三峽工程圖片、各種字體寫成的《早發白帝城》書法作品)
師伴隨變換的畫面解說:長江孕育了中華豐厚的文化,而長江上的三峽,則以它迭出的奇境、變幻的四季、涌動的波濤、聳峙的山巒,激發了古今文人畫家無盡的靈感和情思,從而創作了無數不朽的藝術作品今天,我們就學習其中的一篇文學作品——酈道元的游記散文《三峽》
(多媒體顯示課題)
二、了解相關資料
(多媒體顯示下列互聯網搜索到的材料)
1、三峽: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在長江上游重慶奉節和湖北宜昌之間
2、作者:酈道元,北魏地理學家,撰《水經注》
3、《水經注》:酈道元收集有關全國水道的記載,並結合自己的游歷見聞為《水經》(魏晉時代無名氏所著,一部記載全國水道的地理書,記錄非常簡略)作的注釋該書以《水經》為綱,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 傳說 等,是我國古代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文筆絢爛,語言清麗,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
三、朗讀課文,粗知文意
1、(多媒體播放配樂配圖的課文朗讀)
學生聽課文的朗讀,在聽讀中體會文章的語言美和內容美
2、教師提示生字的讀音和句子朗讀的節奏,學生再進行朗讀體會
3、教師提示本課需重點掌握的字詞(多媒體顯示下列內容)
l生字:闕(quē)嶂(zhàng)曦(xī)巘(yǎn)屬(zhǔ)引哀轉(zhuǎn)
l通假字:略無闕處(「闕」通「缺」,空缺)
l一詞多義:自三峽三百里中(在)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l重點實詞:沿泝阻絕乘奔御風哀轉久絕素湍綠潭
四、品析課文,領略美景
(六)課文內容結構分析:
教師提示:課文五個段落,分別從「山」和「水」兩個方面來表現三峽的優美壯麗景色
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分組討論
①第一段圍繞「山」來寫景,突出了山的什麼特點?
②後四段以「水」為核心來寫景,是從哪些方面來寫的?各表現了景物怎樣的特點?
③作者描寫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聲有情,請你找出表現形、色、聲、情的關鍵詞語,並認真體味
師生總結(多媒體顯示板書)
中心景物景物特點
山————連綿不斷、遮天蔽日
夏——夏水襄陵、沿泝阻絕
水春冬——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秋——林寒澗肅、高猿長嘯
2、品析美景,領會美情:
讓學生根據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結合例句,用「三峽的美,你看,」的形式說一句話
(多媒體展示例句:三峽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峽,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幾乎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的懸崖,層層的峭壁,遮蔽天空,擋住陽光)
學生自由品析三峽的美,然後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各小組推薦代表發言,教師總結(多媒體出示板書)
三峽的山:雄壯美
三峽的夏水:奔放美
三峽的春冬之水:秀麗美
三峽的秋水:凄婉美
學生帶著感情齊讀課文,努力讀出課文中蘊含的「美」來
五、拓展閱讀和訓練
1、師:「三峽」以其優美的景色,成為眾多文人吟詠歌頌的對象,課前我們展示的書法作品——李白的《早發白帝城》,也是千古傳誦的名篇,詩歌的內容與本課對三峽的描寫也有相應照的地方
讓學生齊聲背誦《早發白帝城》(多媒體同時展示詩歌的內容)
(七)分發「同類文拓展閱讀」材料(附後),學生通過自主、互助的方式完成
六、作業
要求學生課後利用圖書館、互聯網等,再搜集其他三峽圖片、寫三峽風光的詩句、與三峽有關的傳說等,對其中的文字材料進行專題摘抄
初中語文教案設計方案4
教學目標:
1. 積累字詞
2. 學習並掌握文中比喻和誇張的運用,學會品評重點語句。
3. 感受作者對托爾斯泰的崇敬和贊美之情。
教具:PPT
教學重點:學習並掌握文中比喻和誇張的運用
教學難點:賞析重點語句,理解人物形象
關鍵:引導學生通過查詢資料,了解托爾斯泰的生平,思想變化和精神追求,形成自己的認識。
教學手段:自主、合作、探究
第一課時
一、自由交流:
以四人小組為單位,以「我所知道的托爾斯泰」為題,進行交流。交流圍繞三個重點展開,生平、藝術成就、見解與思想,約5分鍾,5分鍾後,請同學代表發言。
二、教師小結並導入:
托爾斯泰是一位文學巨匠,創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他在俄國文壇馳騁了近60年,創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題材廣泛,體裁多樣,可以說是浩如煙海,其中以《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最為。托爾斯泰一生都致力於尋求和諧的社會秩序,尤其是到了晚年,托爾斯泰堅決地站到農民的立場上來,強烈反對土地私有制,主張博愛,從宗教、倫理中尋求解決社會矛盾的道路,他逝世以後,遵照他的遺囑,遺體安葬在一個小森林中,沒有墓碑,沒有十字架,茨威格稱之為世間最美的墳墓。下面,就讓我們來近距離地觀察列夫托爾斯泰。
三、自學檢測:
1、給加點字注音:
黝黑 滯留 愚鈍 禁錮 軒昂 犀利 侏儒 酒肆 尷尬 熾熱 頷首低眉 廣袤無垠
2、解詞:
器宇、鶴立雞群、正襟危坐、禁錮、頷首低眉、誠惶誠恐、無可置疑、黯然失色、廣袤無垠
四、研讀課文,品味語言、理解人物形象:
(一)研讀課文第一小節:
1、師范讀課文,請同學們注意讀音和句子中的停頓。
2、請生齊讀課文
3、思考:這段文字寫了托爾斯泰哪一方面的外貌特徵?主要是通過什麼方法寫的?
明確:主要表現了托爾斯泰須發濃密的特點,通過大量比喻和誇張來表現的。
4、品讀:請同學們找出文中使用比喻和誇張的語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明確:這一段文字抓住托爾斯泰面部多毛,須發濃密的特徵反復描寫,大量運用比喻和誇張,不僅生動寫出了托翁的特點,而且使人產生美的遐想。
(二)第2——5節
剛才我們集體研讀了第一小節,下面請同學們自主研讀第2—5節,看一看這幾節分別寫了托爾斯泰哪些方面的外貌特徵,是如何寫的。(學生自由閱讀,思考)
五、布置作業
初中語文教案設計方案5
教學目標:
1、深入走進文本,讀懂母親的優秀品格,讀懂母親的愛子之心。
2、從文章所寫的具體事件中分析母親的形象,概括母親的品性。
3、聯系生活體驗,體會母親的關愛,培養孝敬母親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欣賞公益 廣告 《我為媽媽洗腳》。師:從廣告中可以看出:媽媽的一言一行都會對自己的孩子產生影響。板書課題、作者。
二、初步感知
1、作者的母親馮順娣,教師引用作者《先母行述》中一段話。
2、速讀課文,說說本文作者最想對母親表達什麼感情?從哪裡可看出來?
三、解讀探究
1、找一找:找出文中語句說說我為什麼要感謝母親?
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2、說一說:母親的「好脾氣、待人接物的和氣、能寬恕人體諒人」的品性,請你從文中找出概括性語句或典型事例來說一說。(教師可從「母親對我的訓練、母親與家人相處、母親對自己的人格」三方面加以引導概括並賞析語句)
課文寫了母親這樣幾件事情:
A.叫我早起,聆聽教誨,「催」去上學;
B.我說了不該說的話,她重重責罰我;
C.新年之際,債主來要債,她從不罵一聲,臉上從不露出一點怒色;
D.受了兩個嫂子的氣,她只忍耐著,忍到不可再忍時,悲哭一場,以解心中之苦;
E.聽了五叔的牢騷話,表現出剛氣,不受一點人格上的侮辱。
通過寫這些事,表現母親以下品性。
她是一位恩師,對我諄諄教誨;對我要求嚴格,卻從不拿孩子出氣;氣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溫和,從來沒有一句傷人感情的話。
3、想一想:作者主要寫母親是他的恩師,為什麼除了寫母親怎樣訓導我之外,還用更多的筆墨寫她與家人相處的情形?
寫母親與家人相處的情形,是為了體現母親平時的待人接物以及這些對我的影響。寫她以身示範對我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影響,這不僅寫母親對我的「言教」,更寫了母親對我的「身教」。
4、作者簡介
(四)情感體驗,拓展延伸
1、學生齊讀課文最後一節。
2、文章結尾寫道:「我在我母親的教訓之下度過了少年時代,受了她的極大極深的影響。」請說說你自己哪些方面深受父母、師長或其他事物的影響?(仿句:如果 ,如果 ,如果 ,我都得感謝 。)
(五)小結課文、布置作業
1、母親是一本永遠也讀不透的書。夜深人靜之時,請擷一輪清輝,讀幾篇關於母親的文章吧。
推薦的文章:
三毛的《守望的天使》
朱德的《我的母親》
王恆績的《瘋娘》
韓靜霆的《母愛是船也是帆》
❸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的方法有哪些
1讓學生多背多記,抓緊早晚自習的時間。(萬丈高樓平地起,打好基礎是關鍵)
2閱讀,注重方法,答題的方法,看分答題,抓住主幹。原文中有答案的最好用原文。
比如一些常考題,環境描寫有什麼種用,加點字在句子中的好處,等等。按格式答題,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題可以不用講太多,關鍵是讓學生會做。這些平常歸納的方法技巧可以叫學生找筆記本抄下來,考前看一看加深印象。
3作文,當然讓學生平常多看一些課外書是可以的。最好平常練習,比如寫周記(裡麵包括字詞,摘抄,作文)然後評講佳作。教學生如何看清題意,等等。
4最最重要的是課堂,不要講得像催眠曲,要幽默風趣,特別是講說明文和議論文。
❹ 淺談如何高效進行初中語文教學設計
1、合理設計教學目標。首要的是確定課堂的教學目標。語文課程標準的目標系統有「三個維度」模型,第一是知識與能力,第二是過程與方法,第三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2、把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至始至終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其本質是以學生認知為基礎,從知、情、意、行方面,提高學生的興趣、能力、性格、氣質等個性品質。進而培養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對學習的責任,包括樂觀的生活態度,求實的科學態度,寬容的人生態度等。
3、合理設計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一個的重要環節,它是動態教學活動,在時間連續性上展示所需要經歷的基本程序。常見環節是「預習→自學→交流→展示→反饋」。互動交流,不斷的在教與學中督促、改進,打造出一堂精彩高效的語文課。
(4)初中語文教學活動如何設計擴展閱讀:
1、語文是一門工具性極強的學科,它既是人們的思維工具,又是人們進行交際的工具。語文教學亟宜打開教室的大門,縮小課堂與生活的距離,讓源頭活水流進課堂。教學語言是指教師把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過程中使用的語言,它是教師傳遞教學信息的媒體,是一種專門待業的工作語言。
2、教學語言大致有導語、提問語、闡釋語、應變語和結語。其中導語是指常用於一節譚的起始和一個問題開頭的教學語言。一節課的開場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有人說在上課的五秒鍾之內,就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是很有道理的。
3、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高度的語言修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導語的基本任務就是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和興趣,使他們對將要學的內容產生好奇感,引導他們進入預定的教學軌道,揭示本節課的內容,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4)初中語文教學活動如何設計擴展閱讀:
❺ 初中語文教學教案設計模板
語文作為學科中的三大主科之一,對於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優秀的語文教學教案才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學習,下面姿宴盯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初中語文教學教案設計模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課文內容分析:
本文是一篇介紹我國宋代畫家張擇端創作的畫作《清明上河圖》的說明文。作者在用文字介紹這幅畫作的時候並沒有從繪畫技巧的角度作過多的介紹,而是扣住這幅畫作所描繪的現實內容,將畫作所表現的北宋時期汴梁都城的「繁華」盡量表現出來。這樣的寫作構思,可以幫助非美術專業的一般讀者更好地了解《清明上河圖》的主要內容及畫作的深層意義。
第一段介紹這幅畫作的創作背景,從而引出本跡和文要說明的對象。第二段介紹了畫作的作者張擇端及其創作動機,強調了這幅畫作所要表現的是「夢回繁華」的主題,從而確定了本文介紹畫作內容的重點:「繁華」。第三到五段,是對《清明上河圖》的具體介紹。第三段介紹畫作材質、著色和尺幅,並概括介紹畫作的主要內容;第四段分三層介紹了畫作的主體內容,三層均扣住「繁華」來介紹,語言典雅,富有文氣;第五段總結了《清明上河圖》的藝術特點和社會價值。
全文使用了邏輯順序,對《清明上河圖》的介紹按照「內涵―內容―價值」的思路來展開,著重體現了畫作的主題「夢回繁華」。
學情分析:
通過第五單元前面兩篇教讀課文的學習,學生對「抓住說明對象的特徵」「說明方法」「說明語言」「說明順序」這些學習重點已經打下了較好的基礎。自讀課文《蟬》屬於文藝筆調的說明文,又使學生對說明文的多樣性有了一些了解,同時學習該類自讀課文課時已經指導了學生藉助旁批和閱讀提示的助讀系統,運用快速閱讀法的自讀策略。不同的是,本課沒有設置旁批,學生正好根據老師提出的任務,將自己的閱讀感受和看法寫成旁批,養成隨手寫批註的習慣。
教學目標:
1.學習使用瀏覽和細讀相結合的閱讀方法,養成圈點勾畫批註的習慣。
2.理清課文思路,弄清說明順序。
3.通過學習說明方法及作用,體會准確而典雅的語言特點。
4.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情感。
教學重點:
1. 指導學生採用瀏覽和細讀相結合的方法,理清課文思路,弄清說明順序。
2. 指導學生細讀課文,結合說明方法的學習體會准確而典雅的語言特點。
教學難點:
體會恰當使用說明方法使說明更准確,以及說明方法對於語言特色的影響。
教學創意:
1.學生自己討論學習目標和方法,確定學習方案。
2.反復使用瀏覽加細讀的方法,隨時進行勾畫批註。
3.通過說明方法的學習來體會說明語言的特色。
教學流程:
一、欣賞圖畫,選擇畫作局部,口頭說明內容
(一)教師展示圖畫,介紹經歷。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它是我國繪畫的無價之寶。在它問世以後的800多年裡,曾被無數收藏家和鑒賞家把玩欣賞,也是後世帝王權貴巧取豪奪的目標。它曾輾轉飄零,歷經劫難,五次進入宮廷,四次被盜出宮,演繹出了許多傳奇故事。這節課就讓我們穿越時光隧道,回到宋代社會,體會一下《清明上河圖》展現的宋代生活。
(二)學生選擇局部,口頭說明。
現在讓我們來仔細看一下這幅圖上有什麼?選擇一個局部,用自己的話對你看到的景象做出說明。
(設計意圖和教學建議:用圖片將學生引入情境,讓學生試圖用自己的語言說明畫作內容,可以和後面學習本文語言特點的時候作比較,讓學生體會這篇文章語言的特點:准確典雅,條理清楚。)
二、閱讀「提示」,討論學習目標,確定學習方法
(一)學生瀏覽課文,明確說明對象特徵,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師祥知提出自讀要求1:本文的說明對象是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它的主要特徵是什麼?用跳讀法在文中篩選出主要信息。
(二)結合「閱讀提示」和前面三課的學習經驗,分組討論,確定本課學習目標和方法。
明確:1.學習目標:弄清本文說明順序,注意到說明方法的使用,注意作者的遣詞造句即說明語言的特點;2.學習方法:瀏覽全文和細讀課文;抓關鍵語句。
(設計意圖和教學建議:學生用快速瀏覽和勾畫關鍵詞句的方法,對說明對象有了整體把握,隨後教師不必急著進入學習,建議首先引導學生閱讀「閱讀提示」,回憶過去三篇課文的學習,自己來確定學習目標和方法,這樣有利於形成說明文成熟的閱讀策略。)
三、瀏覽課文,明確文章內容,理清說明順序
(一)學生用瀏覽的方法,找出各段中心句,概括各段主要意思,進而理清說明順序。
教師提出自讀要求2:作者介紹了這幅畫哪些方面的信息?在文中勾畫批註:找出各段中心句,概括主要意思。
學生勾畫各段中心句及主要意思後將文章分為三個部分:第一段介紹這幅畫作的創作背景,引出本文說明對象。第二段介紹了作者張擇端及其創作動機,強調了畫作「夢回繁華」的主題。第三到五段,具體介紹《清明上河圖》的基本情況和主要內容、藝術特點和社會價值。
(二)學生判定全文說明順序,並細讀第四段,判斷局部說明順序。
學生明確:全文採用邏輯順序介紹《清明上河圖》各方面的情況,第四段採用空間順序介紹畫作的主要內容。條理清楚,結構嚴謹。
(設計意圖和教學建議:學生用瀏覽全文和勾畫中心句的方法,對課文內容有了全局印象就能夠理清說明順序。由於第四段說明順序的特殊性,學生對課文重點也有了關注意識,為下面提出細讀任務作鋪墊。)
四、細讀課文,學習說明方法,品味說明語言
(一)瀏覽全文,勾連文題,理解本文中心,確定閱讀重點。
教師提出自讀要求3:哪些內容是作者介紹的重點?作者是根據什麼確定說明的重點的?讀題,在文中勾畫批註,找出與題目相呼應的句子。
學生明確:畫面的內容是作者介紹的重點,即第四段。「夢回繁華」的意思是指這幅畫表現了作者夢回故土,懷念繁華生活的心情,「繁華」即是這幅畫的內容所表現的主題,也是本文說明畫作的重點和靈魂。
(設計意圖和教學建議:教師繼續提出任務,學生採用瀏覽課文和勾畫關鍵句的方法,理解題目含義,明確課文重點,為下面的細讀課文做准備。)
(二)細讀課文第四段,辨別說明方法,體會其作用。
教師提出自讀要求4:在書上批註第四段的說明方法及作用。
學生明確:第四段主要用了摹狀貌的說明方法,著力描摹畫面的整體和細節,再現了它所描繪的社會生活,使說明更形象更清楚。
教師點撥:在《中國石拱橋》一文中也接觸到了摹狀貌的說明方法,它的作用是什麼?為什麼兩文都選擇了摹狀貌這一方法?
學生明確:1.在說明盧溝橋的時候,也用到了摹狀貌的說明方法。通過描摹盧溝橋欄桿上千態萬狀的獅子,說明中國石拱橋「造型優美」的特點。2.恰當使用說明方法才會使說明更准確更清楚。無論是中國石拱橋造型的優美,還是《清明上河圖》畫面的繁華,用摹狀貌才能使說明更形象清楚,所以說明方法的選擇是由說明對象的特點決定的。3.摹狀貌的方法給說明語言增添了生動性。
(三)瀏覽全文,辨別說明方法,體會其作用。
教師提出自讀要求5:瀏覽全文,在文中勾畫批註,結合例句辨析課文中還用到哪些說明方法?具體有什麼作用?
學生明確:課文還用到了多種說明方法,如列數字使說明穩妥准確,給讀者以明確的印象;引用使說明更有性更可信;打比方使說明更通俗更形象。
(設計意圖和教學建議:判斷說明方法及作用是本單元學習的重點,同時為體味說明語言的生動性作鋪墊。前面幾課的學習中學生已經掌握了方法,讓學生結合具體句子進行練習不是難事。)
(四)瀏覽全文,細讀第四段,體會本文語言風格的不同,總結語言特色。
教師提出自讀要求6:查看自己在書上關於說明方法的勾畫批註,思考不同
的說明方法使語言呈現出怎樣不同的特色。
學生明確:本文語言既平實准確又生動典雅。例如列數據使說明更准確穩妥,使語言顯得更准確、平實;打比方、引用和摹狀貌增添了語言的生動性,引用更使文章語言有底蘊有文氣。
教師提出自讀要求7:重點品讀第四段,勾畫:哪些詞句讓你體會到了內容的「繁華」和語言的典雅?對照學習課文之前同學們介紹畫面內容的語言體會。
學生明確:1.本文語言具有一般說明文的特點,即准確平實。例如用列數據舉等說明方法使說明更准確具體;2、本文語言也體現了說明語言的多樣性,如生動典雅。這主要體現在摹狀貌和引用、打比方等說明方法使用上。打比方增強了文章的生動性,引用古典文獻增強了文章的文化底蘊。特別是第四段為了說明畫作內容表現的「繁華」,大量使用四字詞語描摹畫面內容,再現北宋時代的繁榮生活景象,更使得文章的語言生動典雅,富有古典文化氣息。而我們自己的語言一是缺乏條理,二是缺乏文氣。
教師點撥:對於一幅中外聞名的古名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用富有古典文化氣息的語言不僅增強了文章生動性,更是與說明對象相契合。
(設計意圖和教學建議:對學生來說,語言的學習是一個重點也是難點。結合說明方法的學習來體味語言的不同特點,學生學習語言就是由表及裡,既直觀又深刻的。既從表面上結合具體句子看到語言特色的不同,也從內在體會到為什麼語言會呈現出這種不同,避免學生機械地記憶語言特點,不能學以致用。)
五、課堂小結,布置閱讀任務,進行課外拓展
最後和學生一起總結本課所得:
1.本文扣住「繁華」,採用邏輯順序介紹《清明上河圖》的創作背景、作品內涵、整體情況和畫面內容、藝術手法及文化價值。重點在於運用生動形象的摹狀貌的說明方法,以典雅、富有古典文化氣息的說明語言為我們再現這幅畫所表現的北宋時期空前繁榮的城市生活。
2.使用瀏覽和細讀相結合的方法閱讀類文。通過抓關鍵句來理清文章內容和思路,弄清說明順序;結合具體例句判斷說明方法及作用,同時注意到不同的說明方法帶來語言的不同風格;
3.隨時勾畫批註,養成習慣。特別是要把自己的思考和認識批註在書上相應位置,以供日後檢索,常讀常新。
《清明上河圖》還有很多值得探究之處。建議學生課外閱讀關於《清明上河圖》的更多其它作品,如《<清明上河圖>的故事》《解讀<清明上河圖>》《謎一樣的<清明上河圖>》等書,進一步了解這幅名畫。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通過小結反復強化說明文學習目標和學習方法,就是幫助學生形成成熟的說明文閱讀策略。課外閱讀拓展既是對課的內容進行拓展,也可以對課的方法進行檢驗。)
教學目的:
1.激發學生閱讀和欣賞詩詞的興趣,引導學生初步把握欣賞詩詞的方法,逐步培養學生整體感悟作品的能力。
2.了解五首詩詞所表現出的詩人情懷,學習詩詞中一些不同的表現手法,領會這些詩詞所具有的深厚的藝術感染力。
3.了解與這些詩詞有關的文學常識。
教學重點:
1.整體把握和感悟詩詞的方法。
2.語感的培養和表現手法的學習。
教學難點:
學生對作品的寫作背景缺乏一定的了解,給作品的整體感悟帶來某種困難。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陶淵明的《飲酒》詩,好比我們這個旅遊團觀賞了陶淵明經營管理的一處田園風光,領略了它特有的風味。今天我們繼續旅行來到我國文學史上的兩座高峰--唐詩和宋詞。這兩座高峰鬱郁蔥蔥,蔚然深秀,美麗的景色令游賞者目不暇接。由於時間緊,我們在這兩處景觀中,重點欣賞孟浩然和范仲淹,走馬觀花看一看李白和白居易。同學們,同意嗎?
(解說:這個導語既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又交代了這一課的教學安排,同時引發大家的思考和想像。)
二、解題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寫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當時孟浩然仍是一名隱士。他西遊長安,不甘寂寞,想出來做事,苦於無人引薦,於是寫了這首詩贈給當時居於相位的張九齡,希望得到張丞相的賞識和錄用。因而這是一首干謁詩。"干謁"的意思是:對人有所求而請見。
范仲淹所處的北宋時期,其主要邊患是遼和西夏。1040年到1043年,范仲淹任陝西經略副使等職,抵抗西夏侵擾。其間他作了《漁家傲》詞數首,寫邊鎮勞苦,今只存這一首。詞中著力渲染了邊塞的悲壯氣氛,抒寫了思念家鄉的情緒和抗擊侵擾、鞏固邊防的意志。此詞首開邊塞詞之作,其格調蒼涼悲壯,感情沉摯抑鬱,一掃花間詞派柔靡無骨、嘲風弄月的詞風,成為為後來蘇軾、辛棄疾豪放派的先聲。
三、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將三首唐詩和一首宋詞的錄音聽一遍,之後再將《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和《漁家傲》的錄音各聽一遍。然後給6分鍾時間讓學生讀背這兩首詩詞,看誰背得既快又准確。(解說:這樣做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快速讀背的興趣,並在熟讀的基礎上背,學生一般能較快背出。)(2)教師范背這兩首詩詞(學生注意教師是否有背錯的地方),然後與學生共背一遍。
一、目標導引
1、理清文章的脈絡,把握文章的內容。學習小說圍繞看戲這件事,記敘詳略有致,疏密相間的寫法。
2、理解本文景物描寫優美,心理描寫細膩,語言流暢自然的特點。
3、了解本文詞語使用的准確性,掌握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來刻畫人物。
4、認識農家小友高尚、淳樸的優秀品質,體會文中所表現的對勞動人民的真摯而深厚的感情。
二、、自主預習
1、童年對許多人來說,都是美好快樂的。在成人後回憶往事,對當時的人和事,更是充滿一種浪漫的理想色彩,是一段永生難忘的體驗。
2、作者介紹及題解。
三、誦讀積累,整體感知
(一)、范讀課文(或聽磁帶錄音):
l、畫記自己難以讀准、難以理解的字詞。
2、用圈點勾畫法標出自己最欣賞的詞、句、段。
3、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學生自由誦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
(教師可適當提示:本文的線索是什麼?根據線索劃分課文部分。)本文的線索是到趙庄看戲。
看戲前(1—4段)——看戲中(5—30段)——看戲後(3l一40段)
四、合作探究,平橋「樂」事
1、「我」是在什麼時令隨母歸省小住平橋村的?
討論明確:清明掃墓完畢之後的天數,可能多,也可能少,「我」隨母歸省小住平橋村,當在春末夏初的時令,所以能夠看到「春賽」、社戲,吃到羅漢豆。
2、平橋村是怎樣一個村莊?「我」在平橋村得到了什麼樣的優待?表明了村民的什麼特點?
討論明確:平橋村近海臨河,「住戶不滿三十家,都種田,打魚」,是一個勞動人民住居的環境優美的小村莊。「在小村裡一家的客,幾乎也就是公共的」,村民們因為「我」的到來,特地「許可」自己的孩子「減少工作」,「伴我來游戲」,熱情好客,十分優待「我」這個小客人。而且他們不拘禮教,「我們」偶爾吵鬧起來,打了輩份很高、應該稱之為「太公」的小朋友,也沒有人想到這是「犯上」,民風淳樸。
3、「我」在平橋村有哪些樂事?
討論明確:「我們」每天大都掘蚯蚓,穿釣鉤,「伏在河沿上去釣蝦」,「不半天便可以釣到一大碗。這蝦照例是歸我吃的」。「照例」,表明釣得的蝦總歸「我」吃,已成定例,小朋友們也都熱情好客,十分優待「我」這個小客人。「我們」還常一同去放牛。黃牛水牛都「敢於欺侮我,因此我也總不敢走近身,只好遠遠地跟著,站著」;小朋友們便不再原諒「我」會讀詩經,「全都嘲笑起來了」。這嘲笑是善意的,實際是鼓勵「我」大膽些,勇敢些。「我」怕牛,還因此而被嘲笑,卻還跟著去放牛,哪怕去了也只是「遠遠地跟著,站著」,是多麼願意和這些小朋友在一起,在這放牛被嘲當中,更表現出彼此的親密。「我」跟著小朋友放牛,也自有一種很濃的樂趣。
4、本篇題為「社戲」,重在敘寫去看戲,寫這些在平橋村的一般樂事又有什麼樣的作用?
討論明確:寫這些小住平橋村的一般樂事,既多方面地表現出那段生活的樂趣,使作品內容豐富,具有生活實感;更由於這里寫了釣蝦、放牛這兩件樂事,第二部分開頭的「至於我在那裡的第一盼望的,卻在到趙庄去看戲」,就與之構成遞進兼有轉折的關系。釣蝦、放牛已是樂趣甚濃,「第一盼望」的「看戲」自更樂趣無窮。這樣,就為寫最大樂事——看戲作了鋪墊,吸引讀者讀下去。
(這一部分寫「我」隨母親歸省在平橋村的生活,意在突出人物活動的環境,同時簡寫一些「趣事」,為下文詳寫「看戲」中的趣事作鋪墊。)
五、導撥提煉
總結存儲:這樣一個偏僻的小村莊,卻是「我」的「樂土」。那是因為:
(1)「我」可以免讀「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一類難懂的`書,可以自由歡樂地生活。
(2)這里有許多年齡相仿的小朋友陪著「我」玩,彼此平等,沒有封建禮教的約束。
(3)每天可以釣蝦,放牛,生活豐富多彩,並充滿了友愛和情趣。
六、檢測反饋
(1)朗讀課文第一部分,在體味中說說自己的童年趣事。
(2)預習第二部分,初步體會夏夜航船去看戲途中的景物描寫和表現作用
《醉翁亭記》是一篇美文,應注重語言的品味與誦讀,積累文言詞句。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掌握賞析方法。
本設計以"醉"字為切入點,以"太守醉"、"我們醉"為突破口,帶動全文,品析文章的思想內容與寫作特色,最後進行歸納、遷移。並將學生的想像力、分析概括能力和朗讀能力的培養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之中。
教學目標:
1. 品味文美、情美,背讀課文。
2. 理解融情入景、"卒章顯志"的手法。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感受作者對醉翁亭周圍美好的自然風光和人物歡樂場景的描繪,體會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寫法。
難點:體會"醉"與"樂"之關系,理解"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
課時安排:第二課時。
課型:賞析課。
教學步驟:
一、問題的提出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一篇千古傳誦的名文,古往今來,多少人們對此文百讀不厭,津津樂道,感慨萬千,沉醉於其中。那麼人們為何而醉?本文有何獨特的魅力?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篇美文吧
板書課題、作者。(醉翁亭記,歐陽修)問:亭名由何而來?太守為何取號為醉翁?
明確:是太守用自己的別號給它命名。太守即歐陽修,號醉翁,其特點是易醉。那麼,醉翁的"醉"由何而生?僅僅是酒醉嗎?
出示兩個問題:1.太守為什麼而醉?
2.我們為什麼而醉?
二、領悟其思想內容
引導學生探究問題一:太守為什麼而醉?
(一)依據自己預習時讀書的感受,大家談談太守為什麼而醉。
學生自由發言,
師總結概括:為景而醉,為人而醉,為情而醉。板書:
(二)那課文中那些句子描繪了醉翁亭四周的山水之景、朝暮之景和四時之景?
(1)指名朗讀描繪的句子,想像畫面。
(2)醉翁亭依山傍水,景色千變萬化,作者描繪了幾幅畫面?寫景的順序怎樣?指名學生回答。
(3)教師小結:第一段作者利用空間的變幻的手法,移步換景,由遠及近,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山水特寫,可歸納為:群山環繞圖 → 琅琊秀色圖 → 釀泉流水圖 → 溪亭展翅圖。
第二段,利用時間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點,描繪了對比鮮明的晦明變化圖及四季風光圖:"野芳發而幽香"春意盎然,"佳木秀而繁陰"暑氣逼人,"風霜高潔"秋高氣爽,"水落石出"一片寂然。
作者寫山山水水,花草樹木,都蘊涵著作者深深的情懷,因而作者感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這句話把景與情直接聯系了起來。
(4)再讀寫景文字,讀出欣喜、熱愛之情。
2.領略文中的人歡。
好山好水好地方,自然要有人來欣賞。那麼,課文又是如何描寫人們歡樂的場面呢?
(1)指名朗讀第三小節,思考:人們的歡樂體現在哪裡?你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嗎?太守見到這些,有著怎樣的神態?
(2)四人小組討論明確:滁人游,前呼後應,扶老攜幼,自由自在,熱鬧非凡;太守宴,溪深魚肥,泉香酒冽,美味佳餚,應有盡有;眾賓歡,投壺下棋,觥籌交錯,說說笑笑,無拘無束。
作為太守,見此其樂融融的景象,自然酒不醉人而人自醉了。
(3)那麼,我們如何來理解太守的醉呢?學生討論。師總結:太守是太高興了。為何高興呢,因為能與老百姓一起同樂。這是以醉寫出他的快樂呀。板書。(以醉 寫樂) 找出帶樂的句子,思考作者以醉寫樂, 但這樂真的是無憂無慮的樂嗎?明確:也不是的。是樂中含悲呀,為何?因為他當時政治上失意,仕途落魄。內心世界很復雜,只好借酒澆愁呀。所以,他樂中也含悲呀
(4)學生齊讀第三小節,讀出歡樂的氣氛。
3.那什麼樣的樂才是作者所嚮往的?齊讀第四段。
找出文中一議論語句,說說這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有什麼含義
明確:"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分析了不同層次的樂,鳥樂是本能享受山水之樂。賓客的樂是隨從太守而樂,境界不高。只有樂其樂--與民同樂才是最高層次的樂。進而點明太守不僅樂於山水。更重要的在於與名同樂這一文章主旨。也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負,"卒章顯志"這是古人常用的一種寫作手法。
三、賞析其寫作特色
引導學生探究問題二:我們為何而醉?
歐陽修為這里的景、人、情而醉,寫出了如此優美的一篇散文。而我們誦讀此文,是否也能感到一份濃濃的醉意呢?那麼,我們為何而醉?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句子自由朗讀,要用心去體會。思考:這些句子或段落為何能讓我們陶醉?
2.學生四人一小組討論。
3.歸納描寫形象、精練,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❻ 初中語文教研活動方案
為了確保活動有序有效開展,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活動方案制定工作,活動方案是對具體將要進行的活動進行書面的計劃。活動方案應該怎麼制定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初中語文教研活動方案範文(通用6篇),歡迎大家分享。
為了進一步推進初中語文學科素質教育,提高語文學科教學質量,及時發現和培養優秀學科教師,經請示教育局領導決定開展初中語文教師優質課競賽。現將有關事項通知於後:
一、活動主題:
展示新課程培訓成果,展示優質高效的語文課堂。
二、選課范圍:
以現行語文版教材各年級(下)測為准。
三、活動形式:
1、這次活動分兩段進行,
第一段為選拔段,凡學區推薦選手均要參加該段活動,主要形式為說課,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教學設計說明、精彩片段展示。評委依據相應標准評分。
第二階段為展示階段。圍繞高效優質課堂標准,在選拔階段產生優秀選手進行課堂教學展示。
2、展示課要求
參加展示課的老師,在規定篇目中重新抽簽,在規定時間內備課,在規定時間內展示完整課堂教學。
3、特長演繹
進入優質課展示的教師,選擇最能體現個人才情的某一特長進行5分鍾展示。
四、計分辦法:
1、說課分為100分。
2、精彩片段展示20分。
3、優質課展示100分,
4、特長展示10分。
五、活動時間:
5月7至8日。
六、活動地點:
待定
七、結果運用
按照正式文件規定的評獎要求進行。
八、名額分配:
各學區原則上1人。
九、選手推薦時間
各學區應在4月底前完成推薦名額上報。
陽簡市中小學教學研究室
為了讓同學們走向美麗的大自然,開拓視野,增長知識,親近自然、感受生活,培養愛家鄉、愛祖國、愛大自然的情感;讓同學們在呵護綠色的過程中,進一步增強環境保護意識;豐富同學們的課餘生活,培養同學們互幫互助的團隊精神,經初中部行政會研究決定,擬定於20xx年3月24日(星期一)舉行半天學生春遊活動。
一、活動主題 :領略自然風光,加強班級同學情感交流。
二、活動時間: 20xx年年3月24日(星期一)
三、活動人員 :初中部七年級師生(189人)
四、活動地點: XX學校素質教育基地(「勵志園」)
五、活動安排
(一)前期策劃准備工作
1.與素質教育基地做好充分的溝通工作,了解此次春遊路線與行程、價格,就相關的各類事項達成共識,班主任提前分組,避免遺漏。
2.召開全體會議。下達消息講解春遊當天的行程,讓全體同學對行程有大致的了解。同時提醒全體同學們出行時應該注意的問題,例如不要私自離隊獨立行動,注意人身財產安全等。
3.班主任應當提前了解有暈車症的學生,並做好相應的措施准備。
4.在行車過程中車上娛樂活動安排,如猜謎游戲、歌曲大PK等,及時調節氣氛,避免車上冷場現象。同時准備出遊過程的攝影工具,盡量准備多幾台相機,並由藝術部安排流動攝影的同學,設計相關的活動項目。
(二)活動當天事宜
1.活動時間:3月24日上午9:15到室內操場集中(沙濤書記負責組織),集體乘車前往「勵志園」。
2.活動內容:
(1)在前往景點的途中,讓全體同學們在車上交流分享曾經出遊的經歷,趣事;玩小游戲。同時再次提醒全體員工們遊玩時應該注意的事項。
(2)10:15抵達後,由「勵志園」導游講解園內生態,增長自然知識。
(3)10:30前往「平羌小三峽」體驗戶外生活(野炊)和娛樂活動
(4)14:30乘車返校(沙濤書記組織)。
(5)16:00—18:00藝術培訓
3.後期工作
(1)清點各自帶的物品,確定人數;
(2)了解全體同學們對本次春遊的滿意程度;
4.注意事項
(1)出發前由負責人做好有關出遊安全方面的宣傳,提醒同學們不要私自離隊,要集體行動。
(2)行為舉止大方得體,不在風景區里大聲喧嘩,亂扔垃圾,破壞公物,破壞環境。
(3)在遊玩過程中,注意看護好自己所攜帶的物品,避免丟失或者損壞。
(4)提醒全體同學們出發前手機充足電,出遊全程保持手機處於開機狀態,方便聯系。
(5)出行時由同學們自己根據自己的情況准備應急葯品,如清涼油、風油精、暈車丸
等等,以處理突發狀況。
(6)期間出現任何突發情況時,要及時上報負責人,負責人及時處理好應變工作。
(三)後期反饋工作
1.召開總結會議,全體員工們交流春遊感受;
2.負責人聽取員工們的意見和建議,並對工作進行總結。
六、應急預案
(一)如果3月24日出現惡劣天氣,不能如期正常出行,則活動時間改期,活動時間再議。
(二)如果出發前出現有因身體不適不能參加,對該全體員工進行合理安排,讓其留下休息。若發生在遊玩過程中,則應當就近聯系負責人,並及時聯系醫生,事先由負責人了解緊急電話。
(三)突發事件處理原則:
1.保持鎮靜、沉著應對。2.學生優先原則。3.就地搶救原則。4.報警、求援原則。
5.維持秩序、迅速疏散原則。
(四)應急反應措施:
1.一名行政領導、班主任隨班。
2.所有教師的手機必須處於開機狀態。
3.進入參觀點後,由領隊教師在出入口執守,觀察學生情況。
(五)學生突發疾病、意外傷害:師生在途中突發疾病、意外傷害,帶隊教師立即與領導聯系,視輕重由領隊作處理、或就近送醫院。
(六)學生走失處理:
1.確保學生小組長知曉班主任及其他帶隊教師電話號碼,以便聯系。
2.如發現學生走失,切不可大意、拖延,應立即組織就地尋找。
3.從學生最後接觸的同學入手,了解最後行蹤。
4.電話通知其它帶隊教師關注尋找。
(七)交通事故處理:
1.有嚴重受傷即刻撥打120、110,並立即組織搶救。
2.迅速報告校領導,視傷情確定立即送醫院,或緊急處理後送醫院。
3.保護好現場,指揮師生撤離至安全地點。
4.檢查、診治。
6.立即成立事故處理小組,分別負責家長、公安、醫療、保險各方接洽,妥善處理善後事宜。
7.寫出書面報告,總結經驗教訓
為檢測各年級數學興趣小組的教學效果,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發展,根據教導處期初計劃,特組織本次競賽。
一、比賽時間: 12月30日下午3:00-3:50(收、發卷以廣播為准)
二、參賽對象 :一至四年級全體學生,五、六年級興趣小組學生。
三、評獎方法:
一至四年級:
以年級組為單位,設團體與個人兩類獎項
1、團體獎項:以班級前20名學生成績為依據,取團體優勝一名;
2、個人獎項:年級組設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8名。
五、六年級:
只設個人獎項:名額同上。
一、指導思想
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人類通過特定的音響結構實現思想和感情、表現與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作為人類文化的一種重要形式,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作為人類文化的一種重要形態的載體,蘊涵著豐富的文化歷史內涵,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伴隨人類歷史的發展,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對音樂的感悟、表現和創造,是人類基本素質和能力的一種反映。
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音樂課應充分發揮藝術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徵,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活動內容
為了豐富學生課外文化生活,滿足大家心理需求助於,特在校園內成立音樂興趣小組,以聲樂訓練為主,兼顧電子琴、笛子、手風琴、舞蹈等。
三、活動時間安排
每周星期一至星期四下午課外活動
四、活動地點
音體美器材室
五、活動要求
1、教師認真的准備好每一次活動,要求知識通俗易懂並有一定的興趣性。
2、學生不得曠課,學生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
3、學生積極和輔導教師進行配合,以便使音樂興趣活動小組開展的具有生動性、活潑性。
六、具體工作措施
1、上好音樂興趣活動課,做到「四定」。即定內容、定人員、定時間、定地點,發展學生的個性特色,以此推動學生音樂素質的全面發展。
2、在完成音樂課堂教學的同時,不斷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進一步培養、發展學生的音樂興趣,使他們學有所長,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
3、經常督促學生完成一些學習音樂的好習慣,並使之不斷鞏固、加強。並在此盡量減少對老師的依賴心理等,平時將定期不定期的向學生推薦一些好的音樂,好的舞蹈。
4、對小組的課程做出規范,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音樂能力為主要內容,不讓學生放任自由。
5、培養學生的特長,並在一定的時間讓他們發揮自己的特長,鍛煉和發展學生的能力。
七、組織機構組長: xx成員:見《xx中學音樂興趣小組組織機構表》
為深入開展師德「百千萬」工程建設,進一步密切家校聯系,加強雙向溝通,形成家庭教師教育與學校教育共同促進的良好局面,區教育局決定在全區范圍內開展「千師進萬家」家訪月活動。根據我校情況,制定實驗初中「家訪月」活動方案如下:
一、活動主題:
走訪家長話教育,家校攜手促成長
二、活動時間:
20xx年9月
三、活動對象:
全校教師
四、活動內容
1、深入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和行為習慣等情況,如實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在校表現,與家長共商促進學生成長的個性化教育措施和方法;
2、宣傳教育法律、法規、政策,講解科學家庭教育方法和未成年人心理發展特點,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升學觀和就業觀;
3、宣傳我校近幾年教育教學改革發展情況,通報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取得的成績和班級管理工作的舉措,進一步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4、徵求家長對學校、教師、班級的意見和建議,對家長關心的熱點問題做好解釋宣傳工作,進一步提高社會、家長和學生對我校教育的滿意度;
5、對行為有偏差、家庭關愛有缺失等特殊類型的學生要重點關注,與家長進行充分溝通,共商教育措施。
五、活動形式
家訪主要採用登門走訪以及與學生和家長面對面交流的形式,對家在外縣市或路途遙遠的學生可根據實際情況,採用電話、郵件或書信聯系的方式。
六、活動要求
1、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確保新生家訪率達到百分之百,其他在校生家訪率在百分之八十以上;
2、全員參與,建立機制。以班級為單位,班主任為主、任課教師為輔的全員參與。
3、講究方法,注重實效。對家訪中收集到的意見和建議進行專門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提高家訪工作實效;
4、加強督查,確保落實。將家訪工作情況作為教師師德考評、績效考核、評優晉級的重要內容之一。
北京農業職業學院農事教育體驗基地是北京地區唯一一所從事高等農業職業教育的綜合性院校實訓基地。是教委「下鄉學農」的定點基地。校內實訓基地佔地700畝,包括綠色科技示範園、彩林示範園、畜牧獸醫實訓園、花卉實訓園、採摘種植區、手工創意體驗等個八園區。實現了景觀、生態、文化、科技與農業的高度融合!活動主題:讓每一名隊員在親近大自然,融入大自然的活動中,感知大自然,在學習、觀察、動手操作中萌發創造靈感,在繼承傳統的優秀品德時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達到對青少年知識、素質和技能三位一體的教育目的!
活動安排:
一、全體教練列隊迎接來園學生,並與領隊老師接洽。介紹活動安排、組織方式、活動內容。
二、全體集合,統一講解活動規則、流程、要求、安全及注意事項,然後教練將各隊帶入各區域進行體驗式活動。
三、時間9:00—14:30
自然探秘:
在佔地30多畝的彩色園林示範區利用彩林園里獨特的地形、完美的設計進行一場自然探秘(定向越野)活動,在活動中會設計一些關卡,完成關卡中的任務才能得到下一關卡的提示,直至所有任務完成。在此活動中學生們可以將課堂中所學到的地理知識、生物學知識巧妙的結合在一起,此次活動中不盡可以提高自己的野外生存能力還能培養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展現團隊合作意識及互助精神。更能在活動中學習到有關自然科學的理論知識。
參觀畜牧場:
在畜牧場內有「神獸」之稱的羊駝,漂亮的孔雀,可愛的小矮馬,活潑的小狗(全球各國名犬),優雅的黑天鵝、勤勞的大黃牛、美麗的梅花鹿等十幾種動物,參觀的過程當中可以讓學生們學習到每種動物的習性,了解到如果在戶外遇到一些動物該如何處理,學習到讀懂動物的語言。
十二生肖之聞雞起舞:
在十二生肖中雞排在第十位,雞代表著守信、准時。聞雞起舞的意思就是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即時奮起行動。同時比喻意志堅強,有毅力有耐心的有志 之士。關於雞的謎語也有很多比如:「頂上紅冠戴,身披五綵衣,能測天亮時,呼得眾人醒。」畜牧場中有各個品種的雞,比如宮廷黃雞、元寶雞、貴妃雞、珍珠雞等。了解它們的生長習性,學習雞身上特有的精神。
喂養動物:
為了拉近人與動物之間的關系,基地為學生們准備了充足的草料,讓學生們親自去喂動物。在為動物的過程當中既能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學會尊重生命也能培養學生們的觀察能力和擁有心靈的夥伴。
斗雞文化科普:
在古代民間斗雞象徵著一年的豐收,勞累了一年利用斗雞表演來慶祝一年內的豐收。基地為學生們解述都記得文化並為學生們表演一場斗雞友誼賽。
製作毽子:
由基地提供材料,分組進行製作毽子,製作之後組與組之間進行踢毽子友誼賽。
參觀組織培養中心:
本活動目的在於:將課本上生物學運用到生活中,在實驗室觀察植物生態形態,體驗現代農業的發展。
農業科普學習:學習並鑒賞國蘭的優雅、洋蘭的活力、茶的幽香、中草葯的神奇、老農具的神秘、南果北種的科學、盆景的歷史悠長。看中學、學中看,從校園走進自然,不僅了解我國農業還能學到很多植物學方面的知識。在綠色科技長廊展示了我國農業自古至今的發展,同時也展現出了傳統農業和科技農業的區別。
學農課程:1、開墾2、翻地3、整地4、打埂5、種地6、澆地「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在這個課程中學生們可以體驗到憶苦思甜,懂得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以及勞作的艱辛。
農事益智拓展:1、「急速60秒」結合二十四節氣在娛樂的同時加深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學習和記憶。2、農事諺語競答、神筆馬良、集體木鞋、一圈到底、擊鼓傳球、不倒森林等各種益智型拓展活動,培養學生們動腦動手、增強自信心、發揚團隊協作精神、加強責任感,為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打下良好的基礎。
農事競技(挑扁擔、推車「運公糧」):此兩項活動是一個競技活動,活動中結合了相關的農業知識以及工具使用的技巧。如何保持平衡、如何使用最輕松,既能鍛煉身體素質同時也能培養學生們的集體意識、團隊意識、協作意識、責任感。
地址:北京農職院農事教育體驗基地
【活動說明及須知】
1、如有特殊疾病病史或身體不適等不適宜做運動的學生,學校須以書面形式告知基地。
2、學生不要帶貴重物品,如攜帶貴重首飾、照相機、攝像機個人須謹慎保管好。
3、活動中遵從輔導員及老師的統一安排,不擅自離隊,遵守各項活動規則。
4、活動中應遵守良好的道德文明規范,不亂扔紙屑果皮殼,愛護公共財物,不隨地吐痰,不要高聲喧嘩或打鬧。
5、為保障學生活動安全的進行,如下物品不可佩戴:衣服上的別針、校章、證章等;頭上不要戴各種發卡;手腕、手指、耳垂兒、腳腕上不要戴各種金屬的或者玻璃的、塑料的裝飾物;戴眼鏡的同學需加倍小心;衣、褲兜內不要裝小刀、鉤針等鋒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