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中語文老師作文議論文怎麼寫
高中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論點:指作者的觀點。論點一般是很簡潔的,整篇文章都是為了證明這個觀點(即論點)是正確的。
定義:作者對所議論的問題(事件,現象,人物,觀念等)所持的見解和主張
形式:針對話題的帶有明確的表態性的完整的判斷句
議論文的格式:議論文的格式應由三個部分組成:立論部分;論證部分;結論部分。
一般說來,議論文可分三個基本段落來寫:第一段引出話題;第二段立論且加以論證;第三段給出明確的結論。第二段是中心段落,應試者應將主要的內容放在第二段中,同時也要注意開篇及結尾段落的完整性,且應盡量做到首尾呼應,切忌前後矛盾。
段落的統一性及語篇的連貫性
1)段落的統一性英語段落有一大特點,即一個段落只涉及一個主題(甚至只是一個主題的某個方面)。段落中的一個句子點出主題並說明作者對該主題的看法,而其它所有句子都是為展開該主題而給出的事實、例證、推理,它們與主題緊密相關。段落中不應有一個與主題無關的句子。英文段落的這種各個句子與主題的關聯性被稱作段落的統一性
2)語篇的連貫性英語議論文的段落多採取直線展開式,即段落開始直接切入主題,並給出事實、例證、推理等。英語議論文段落這種展開方式是形成其語篇連貫的基礎。語篇的連貫是指段落中各句的意義通過某種有序的排列(如時間順序、因果順序、邏輯順序等)而相互關聯。在論述該段落主題的時候,每後一個句子都是建立在前面一個句子的基礎之上的。如果去掉段落中的一個句子,這種連貫便會受到影響,就會造成讀者在理解上的困難。
3.議論文中心段落的主題句及其論據、議論文中常用的詞句與短
議論文中心段落的主題句及其論據.一篇議論文能否獲得高分與其中心段落主題句的質量不無關聯,而主題句質量的高低則又取決於審題的好壞和論據的選擇(即所選的論據在邏輯性、說理性、准確性及與主題內容的關聯性等方面是否都經得起推敲)。
需要明確的是,中心段落只應有兩個組成部分:段落的主題句和支持主題句的論據。段落的主題句也應有兩個部分組成,即:主題句=主題作者對主題的看法或態度,兩者缺一不可。
Ⅱ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參考範文
高中語文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要想學好語文,學習興趣、良好的學習習慣等都是很重要的。下文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於高中語文教學論文參考範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參考範文篇1
淺談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本文通過對當今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背景進行概述,分析當今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和現狀,從現狀入手,著手提出教學改革策略研究,呼喚學生對語文的興趣,以興趣為主要切入點,構建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強調教學目標是養成學生自我閱讀學習的自覺性,從而實現有效的課堂教學。
一、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
(一)教學目標過於死板,不講究創新性。
教學目標通常流於表面,意指: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出發設計課程教學的目標,但有的老師對這些目標缺乏“質”的認識,流於表面,對目標的結果過分看重,過於死板,使得教學任務模糊化,教師無法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導致教師設計的課程無法遵循學生的想法。有些老師為了做到教學效果,刻意模仿名師講課,矯揉造作效果卻不大。因此,教師需要針對本學校的學生對症下葯,設計出符合學生自身特點的教學模式才能創造出高的課堂效率。
(二)教學節奏鬆散凌亂,缺乏條理性。
在語文課堂上,重點講究的是領悟,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表達自己的想法。有些學生天馬行空,教師上課又隨意,很容易造成教學氛圍鬆鬆垮垮,看則隨意,實際雜亂無章。語文不比別的學科如數學,有正確的答案和解析思路,語文比拼的是文采,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思想的深度。
(三)課堂氛圍缺乏主動性,課堂“死氣沉沉”。
在課堂上,老師負責在講台前授課,課程要求改變以往的死記硬背現象,但不意味著老師需要放棄原先的模擬訓練。有的老師缺乏對學生基本功的培養,無法做出有效的指引,課堂的提問經常是老師自問自答,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死氣沉沉,學生因此會失去閱讀的活力和思考的效率[1]。
(四)課後作業流於表面,無法有效挖掘學生潛力。
教師培養學生重點靠死記硬背和機械式的訓練,教學形式上缺乏模擬訓練,作業流於表面的抄寫,無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對於有潛力的學生,缺少了基本技能的培養和有效的思考習慣,無法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長。有些作業流於表面形式的小組討論,實則只有幾個人在說話,湊熱鬧,變成形式主義,效率較低。
二、有效進行語文教學策略的方法和建議
(一)教學實施方法多樣化。
語文的教學圍繞著經典和古文展開,特別是古典詩詞,只有在古典詩詞的鑒賞方面進行突破,才有可能激發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受到傳統文化、人文精神、道德修養、文化品位的熏陶和感染,從中體味到語文的樂趣[2]。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多給學生講述一些課本之外的歷史故事,引經據典,深入其中。在閱讀方面,引領學生多多朗讀文言文,在語境的環境下去體悟其中的含義,能更好地讓學生理解古人的意思。在課後,多促使學生看一些經典著作,包括散文、戲劇和小說等,只有引出學生的興趣才能制定更有效的教學策略。
(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挖掘有潛力的學生。
語文離不開閱讀理解和寫作。寫作部分作為高中語文的重頭戲,常常是令老師和學生頭疼的部分。如何寫好作文,和日常的積累分不開。在教學目標的引領下,教師應將作文與學生的人格構建、實際生活、閱讀、口語交際等聯系起來,讓學生充分體驗到作文教學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在寫作時指導學生“樂於書面表達”,“構建自信心”,“更好地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他人交流”。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使學生在寫作時處於主體地位,寫其所思所想而非作業任務,充分調動學生自身的寫作潛力,引導學生體味生活,感悟生活,觀察生活,拓展積累素材的途徑。
(三)讀寫結合,提高學生綜合技能。
語文教學離不開讀和寫,讀和寫是相輔相成,互為重要的環節。在閱讀過程中激發靈感,引導學生將所思所想寫下來是教師教學目的的主要任務之一,通過指導學生閱讀文章,模仿文章的語言體系,豐富個人的情感體驗,學習文章中的精華,並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創作,借鑒,構思寫作思路和鍛煉表達能力,從人格修養精神等方面全面培養學生的寫作和閱讀能力[3]。在文章的選材上強調作者的立意和觀點,從中學到相關的寫作技巧運用到實際的文章實踐中去,反復比較和揣摩,用手中的一支筆撰寫生活的趣味,體驗生活的美好,引導學生用個性化的視角來觀察和體驗自己的日常生活,提升學生的綜合技能。
課堂教學是學生教育的啟蒙,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與否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覺性。本文以高中語文的教學改革為主要論述對象,通過描述當今中國語文教學的現狀,強調教學策略有效性的重要作用。讓學生真正走進課堂,真正走入書本,有興趣地學習,將教學過程看成是一場對話和溝通,為學生主動探索和發現提供全新的空間和機會,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參考範文篇2
淺析少數民族邊遠地區高中語文寫作教學
高中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達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但是,當前不少普通高中的作教學現狀並不容樂觀,而少數民族邊遠地區高中寫作教學的問題更大。古人雲:“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同樣,只要多讀多寫,基礎差的學生也能提高寫作水平。那麼,如何在學生的讀與寫之間搭架一座橋梁,把學生的閱讀訓練與寫作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也練習寫呢?本文試對這個問題進行探討。
一、少數民族邊遠地區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現狀分析
(一)就“教”的方面看
1.作文教學的目標不切實際,嚴重脫離了少數民族地區學生作文的基礎現狀。而且作文教學缺乏科學系統的訓練體系,缺乏好的作文教材。
2.作文教學的地位仍在傳統的閱讀教學之下。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分離,重閱讀輕寫作,本來不多的作文課時往往又淪為閱讀教學課時的後補;有時還存在隨意壓縮“綜合性學習”及“寫作、口語交際”的訓練時間,使“以說助寫”等環節成為形式。
3.割裂了讀和寫的密切關系。當前的閱讀教學大多隻是講閱讀技巧,純粹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很少有老師引導學生挖掘閱讀材料中的寫作素材和布局謀篇的技巧,也就難以轉化為學生自身的寫作能力。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不能做到閱讀材料的“物盡其用”,而且影響了整體的語文教學效率。
4.作文訓練中重數量輕質量的現狀,制約著作文教學質量的提高。雖然老師會經常給學生布置一些寫作類的家庭作業,但少有認真加以批改和講評者。
5.因材施教做得不到位。據筆者觀察,很少有老師考慮教材中的作文訓練要求與本班學生實際作文水平間的差距而採取差異化的訓練方法。
(二)就“學”的方面看
1.在少數民族邊遠地區,高中生的作文水平普遍較差,大多數學生遭遇作文難寫的尷尬。
寫作困難主要表現為:文章寫不出新意;不知該寫什麼;知道該寫什麼,卻不知道怎麼表達;作文語言不夠生動,等等。此外,部分學生覺得作文擬題和開頭比較困難,更有部分投機取巧者以抄襲來應付作業,他們對作文訓練不感興趣。
2.作文難寫的原因比較復雜,它與學生的學習態度、知識積累、練筆次數和寫作能力等息息相關。
首先,這些學生多來自農村,有的家境貧寒,有的父輩們並不重視讀書,甚至認為讀書無用,因此這些學生沒有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容易形成消極甚至錯誤的學習態度。其次,這些學生社會信息攝取量少,因而擁有的寫作素材不夠;閱讀量少,而且少量的讀往往又是盲目的讀,沒能把“讀”和“寫”結合起來。再次,他們缺少有效的寫作訓練,沒能掌握足夠的寫作技巧,而這又往往打擊了他們堅持寫作訓練的興趣。最後,他們生活內容較為單調,思想和視野具有較大的局限性,因而很難寫出有思想、有深度的文章來。
二、讀寫結合:少數民族邊遠地區高中生提高寫作水平的有效途徑
心理學研究表明,中學生的思維發展正處於一個由具體到抽象、由低級到高級的過程,他們的思維正由經驗型的抽象邏輯思維逐步向理論型的抽象邏輯思維發展。這個時期是高中生思維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訓練寫作的最佳時期。那麼,究竟如何提高少數民族邊境地區高中生的作文水平呢?有人片面地強調閱讀,似乎閱讀能力提高了寫作能力自然而然就能夠得到提升。有人則片面地強調寫,認為寫能鍛煉語言的組織能力,只要多動筆便能提高寫作能力。筆者認為,這兩種做法都不符合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唯有讀寫結合才是提高中學生作文水平的理想選擇。
因為這是基於少數民族邊遠地區中學生寫作現狀得出的選擇:少數民族邊遠地區中學生語文讀寫能力低,單純強調讀或單純強調寫,他們都會感到非常困難,並會喪失信心和興趣。但如果在讀的過程中勤動筆,堅持仿寫或是將閱讀過程的點滴感悟通過諸如寫讀後感的方式表達出來,就會慢慢地培養他們的寫作興趣,並在無形中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而在寫的過程中常閱讀,不僅能幫助他們更好地完成寫作,還能幫助他們深化對文章的理解,並在反復練習中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而閱讀能力的提高、語言素材的積累反過來又能對寫作提供幫助。
關於讀寫要有機結合,教育家葉聖陶先生也持有這樣的觀點:“單說寫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沒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問那比較難捉摸的閱讀程度。”葉聖陶先生又再次提到:“有些人把閱讀和寫作看做不甚相乾的兩回事,而且特別著重寫作,總是說學生的寫作能力不行,好像語文程度就只看寫作程度似的……”強烈反對將閱讀與寫作人為割裂開來的做法。目前,各學校非常重視語文閱讀教學,也在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時間,但為什麼學生的寫作能力沒有明顯提高呢?在實際教學中,筆者發現有些教師常把同是語文教學整體的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分離開來,這種潛意識中的分割直接導致“讀”和“寫”的教與學的分離。葉聖陶先生說:“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寫作的熟練技巧。”因此,筆者認為,語文教學應堅持讀寫結合,在讀中練筆提高寫作能力,在寫的過程中返回去閱讀提高讀的興趣。
作文水平是語文水平的集中體現,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綜合實踐。傳統的語文教學將作文教學和閱讀教學割裂開來,其結果是事倍功半。要想整體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須讀寫並重,統籌兼顧。在閱讀教學中,要改變“為閱讀而閱讀”的教學現狀,要在閱讀教學中,注重挖掘閱讀材料中的寫作素材和行文技巧,並充分給予學生大膽模仿練習的機會,加強作文訓練。“寫作的歷練在於多作。”讀後要督促學生多動筆寫。那麼怎樣勤寫多練呢?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作日記,作讀書筆記,作記敘生活經驗的文章,作抒發內部情思的文章,凡遇有需要寫作的機會,決不放過。”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把他人的東西內化為自己的東西,才能使學生逐漸對寫作產生興趣,養成勤於動筆的良好習慣,從而逐步提高寫作能力。
三、少數民族邊遠地區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讀寫結合的具體策略
黃麟生教授說:“語文強,語文能力強,尤其寫作能力強,學生個人發展的後勁就強。”寫作教學是整個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寫作也備受廣大學生、教師、家長的重視。葉聖陶先生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系。”讀和寫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因此讀寫應當有效結合,課內與課外雙管齊下,激發學生多讀多寫多練,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一)發掘讀寫結合資源,促進讀寫遷移,達到讀寫互利共贏
1.設計閱讀教學目標時,應有意指向讀寫遷移,體現讀是為寫作儲備的理念。
我們可以把作文教學總體目標進行分解,化整為零,再分別加以訓練。故事性強的文本,我們就可以訓練學生的復述概括能力;寫作方法巧妙的文本,就可以讓學生重點體會和賞析寫作方法;人物描寫傳神的,就抓住關鍵語句體會生動形象的描寫;文筆優美的文本,則重點訓練朗讀,積累優美詞句;對詩詞歌賦,則可以讓學生把它改寫成散文;對文本中有留空的部分,則可以讓學生發揮其想像能力進行補寫或續寫,等等。這樣設計的目標,一改刻板的閱讀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因任務簡單,指向明確,假以時日,便能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明顯提高。
2.精心創設情境,促進讀寫遷移。
新課改倡導“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因此,在指導學生閱讀時,要發掘出能夠激發學生寫作慾望的元素,要善於把閱讀材料變成寫作情境。這樣,大量的閱讀訓練實際上同時也是寫作訓練,不斷地為作文教學提供良好的借鑒,閱讀教學也真正落到了實處。
3.在閱讀教學中學寫作,強化讀寫遷移。
閱讀教學除了提高學生閱讀素養外,還有積累詞彙與寫作技巧的目的。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滲透作文教學,是達到作文教學目標最有利最高效的途徑和方法。作文技巧來源於閱讀文本,文質兼美的閱讀文本本身就是作文教學的範本,最終會成為學生的作文語言和能力。學生的寫作技巧不斷提高、內化為自身的能力之後,它反過來又轉變為學生的閱讀能力。於是讀和寫既各得其所,又相得益彰,最終達到互利共贏的理想境界。
(二)以讀促寫,引導讀寫結合,達到互利共贏
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於漪老師說:“閱讀是吸收,吸收越豐富,下筆才會越有神。”魯迅說:“文章該怎樣做,我說不出來,因為自己的作文是由多看多練習,此外並無心得與方法的。”以上觀點傳達了一個共同的信息:廣博的閱讀對寫作有巨大促進作用。因為只有當語言積累到一定程度時,作者才能做到文思泉湧,妙筆生花,否則他心中縱有萬千思緒,筆下也難有隻言片語。文學作品是優美的,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能訴諸學生的情感,因此可以激勵學生產生寫作的慾望。但是能博覽群書的學生為數不多,時間、精力、條件、環境等因素制約了學生的閱讀,因此方法就尤為重要了。不論是課內還是課外,專題閱讀還是自由閱讀,筆者都有意引導讀寫相結合。
1.課內閱讀文本作為閱讀教學的主要內容,如何處理文本這是先決條件。
除了前文所談的目標的處理外,課前的自我預習環節要把握好。積累的詞彙可連詞成話,積累摘抄文中經典語句並適度仿寫,對經典句子段落的寫法、篇章的構思技巧進行初步的點評賞析,並寫出讀中所悟、所感、所惑。而在課堂教學中除了突出閱讀目標外,應有意引導作文教學技巧方面的訓練。通過創設情境,進行當堂訓練,或通過改寫、續寫、仿寫、同題異構、學後隨筆等形式進行強化訓練,使讀和寫自始至終形影不離。
2.課外閱讀作為課內閱讀教學的補充,其重要性不容忽視。
因為課堂上的時間有限,課本所選文本有限,而課外時間和課外閱讀作品相對“無限”。當然,教師應該精心組織和引導學生的課外閱讀,要向學生推薦優秀閱讀材料,並適當指導學生進行閱讀,有條件時還可以組織學生互動交流。課外閱讀分為自由閱讀和專題閱讀。平時我們的閱讀僅限於初步了解人物、情節等淺層次的內容,不利於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的培養,更無益於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盡管對有些文章,沒有必要“細嚼慢咽”;但對人物傳記、文學名著等飽含寫作技巧的作品則要“咬文嚼字”,不僅要讀要想,還要做讀書卡,寫好讀書摘記隨筆。
(三)激勵強化興趣,培養意識習慣,達到互利共贏
任何要付出艱苦勞動的活動,要想長期堅持成為一種習慣,必須先要激發興趣,逐漸形成意識,然後才能在行為方式上有所呈現。所以讀寫結合要想長期堅持下去,只能在興趣和意識習慣上做文章。具體做法如下:
1.競賽、評比、展示、交流。創造多種交流、展示的機會和平台,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這些活動,鍛煉平時的積累。通過以點帶面,以優幫困,提高整體水平。
2.選讀、選摘、選登。精選學生優秀習作當堂朗讀點評,這既可以激勵優秀習作者,又能為寫作困難者樹立學習的榜樣;選摘就是鼓勵學生准備一個摘抄本,經常從各類文章中摘錄值得反復學習的內容,形成語文積累;選登就是把學生中的優秀習作挑選出來放在校刊、櫥窗或其他刊物上刊登,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成果的舞台,幫助學生逐漸樹立寫作的信心,感受閱讀和寫作帶來的樂趣。
3.辦報、辦文學社、辦博客。以讀寫結合為主題,創辦校報、手抄報、黑板報、文學社、個人博客。通過媒體展示、發表、互動點評等交流方式,鼓勵學生自主創作。用活動來強化學生興趣及意識習慣,在體驗成功的同時促進學生把讀和寫有機結合起來。
總之,提高少數民族邊遠地區的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效果,對語文老師來說任重而道遠。“以讀促寫”和“以寫助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須長期堅持下去才能有效果。它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語文教師把作文教學和閱讀教學有機結合起來,以閱讀文本為依託,在讀中悟寫,在寫中練讀,激發學生學習寫作的興趣,提高寫作教學的效果。
猜你喜歡:
1. 高中語文教育論文
2. 高中語文教育論文
3. 高中語文教育教學論文
4. 高中語文教學研究論文
5. 初中語文教學的論文參考範文
6. 關於教育研究的論文範文
Ⅲ 參加如何寫高中語文教學論文心得體會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談語文高考復習
提高復習質量,應當根據「考試說明」的精神,從實際出發,有計劃地安排。只要切實著眼於語文基礎知識和能力的鞏固與強化,那麼應試水平和基本素質就將同步得到提高。
在這里,我想談三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1.要明確復習的系統
語文高考復習應從四個方面來抓,語文基礎知識、現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寫作,四者要統籌兼顧,這是沒有疑問的。但前兩個方面卻很容易產生盲目性,於是一味加重負擔、墮入「題海」。所以明確這兩方面的復習系統,對提高復習效率是很有必要的。
語文基礎知識包括語言知識和文字知識兩大部分。重點是語言知識。語言基礎知識的復習,可分六個主要項目1、語音:包括漢語拼音方案的掌握和語音的規范化;2、語匯:包括字詞形、音、義的准確掌握和恰當運用;3、語法:包括對語句的結構分析和對常見病句的識別修改;4標點符號:要了解常見標號、點號的表達功能,並熟悉常見辭格的用法,善於根據表達需要變換句式;5、語言運用的清晰、連貫得體:要避免[*#0101]索、消除歧義,要善於組織語序、做到銜接自然、語意貫通,要善於根據目的、對象、場合的需要恰當地遣詞造句。
現代語文閱讀,主要分兩大項目。1、詞句的確切認定和正確理解;重點是詞句一般意義、特定意義和表達作用的確切理釋;2分析和概括:包括層次的分析、內容要點的闡述、相同與相異的分辯、一般與個別的駕馭,以及抽象說明、歸納要點、提取共同點等。
明確了系統,對照歷年高考試題加深對有關項目、要點的認識,這是復習的基本要求;發現薄弱環節,及時弄清有關知識、彌補缺漏,強化有關能力,這是進一步要求。這樣,不僅可避免復習中掛一漏萬,而且可以變盲目為有計劃,變被動為主動,從而全面提高復習質量。
2要注重實際應用
語文是工具,學習語文的目的在於應用,這是教學大綱的基本精神,歷年語文高考對這一點都十分重視。所以進行復習也必須把握住這一根本宗旨
強調應用,不是不要求記住某些基礎知識。比如語音、語匯的知識,其中必須准確記憶的東西就相當不少。類似這樣的基礎知識不僅要記准,而且要熟練掌握,否則談不到應用。但在知識的復習中,一定要避免在某些名詞術語上糾纏,比如何謂「借喻」何謂「借代」何謂「比喻論證」、何謂「類比論證」、何謂「句法」何謂「句式」等等。一定要把著眼點放在提高應用能力上。比如逗號、句號和分號就知識本身而言並不復雜,但在實際應用中常被用錯,而且對意思的表達妨礙很大,這就必須給予足夠重視。實際應用的能力,一般都體現著某種綜合要求。仍以逗號、句號為例,在實際應用中,或與句子結構分析有關或與消除歧義有關,或與閱讀中層次分析有關,或與內容闡釋有關也就是說,明確復習系統、劃分若干項目,是為了便於查缺補漏提高效率,但切不可把每個項目孤立起來對待。必須注重各項知識的綜合掌握。
強調應用,就要密切注意語言運用的實際。對實際生活(包括廣播、電視、報刊雜志)中常出現的語漏,應有一定的敏感。比如「創(chuang)傷」誤讀為「(chuang)傷」,「曲(qu)折」誤讀為「(qu)折」,「參與(yu)」誤讀為「參(yu)」、「框(kuang)架」誤讀為「kuang架」等等,都是語音不規范問題。又如:
他中了三等獎,人們絡繹不絕朝他辦公室里跑,問三等獎是個啥樣,要看。他不以為然,給看(《小說界》94.6.198頁)。分明是「不以為意」的誤用。如果在復習階段,對各種視聽媒介也能多留心,不僅開闊了視野,而且對實際應用語言的能力也是一種極好的鍛煉和檢測。
3要處理好課本和課外練習的關系
自從實行「3+2」考試以來,人們產生了一種誤解。認為高考語文既然不從課本上出題,課本就可以丟開不管了。這種作法很不妥當。
誠然,在課本以外多作一些練習確實很有必要,因為好的練習,能多方面體現「應用」,的要求。所以不作練習或練習太少、不利於提高語文能力。但完全丟開課本,對提高復習質量也是不利的。因為課本畢竟是學生學過的、比較熟悉的內容,而且盡管「3+2」的考試不從課本上直接命題,但它所考查的語音、語匯、語法、標點、修辭、句式、文言常用詞等多方面的知識,大多仍包含在學生學過的課文之中。特別是語文高考所檢測的能力,說到底,無非是語言應用的一種良好的感知力,是「語感」。而增強語感最有效的一個方法就是對已經透徹理解了的文章反復誦讀。所以完全拋開課文的復習,是在一定程度上、脫離學生原有基礎的作法。尤其是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扎扎實實讀好十幾篇範文,這種復習所得到的效益,絕不是作十幾份"模擬題「所能取代的。
總之,課本和課外練習不可對立起來,這也是個從實際出發的問題。二者關系處理得當,復習質量才可進一步提高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淺談
就整個高中三年的閱讀教學內容來說,我認為要整體考慮、分段安排。具體說來可分三個階段:
一、個性愛好探究性閱讀階段
語文「新課標」的「閱讀教學建議」第四條中扼要闡述了如何「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和創造性閱讀能力」的新課題,其目標主要是想通過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來「拓展思維空間」和「提高閱讀質量」。但目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較多誤區,舉其要有四:
一是目的偏離,即忽視、輕視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削弱甚至不尊重這種主體性;
二是過程簡化,即教師以程序式分析代替學生的富於個體獨特品格的認知過程;
三是教法單一,即老師往往拘守課文、局限課堂、偏重考試;
四是開拓乏術。閱讀教學的整體性失誤直接導致學生閱讀主體地位的動搖和削弱,影響著語文教育的全局,因此不可小視。
鑒於以上誤區,再結合對「探究性閱讀教學法」的探索, 筆者就來談一談我校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一些比較實用且比較成功的具體方法和操作程序,權當拋磚引玉之用。
就整個高中三年的閱讀教學內容來說,我認為要整體考慮、分段安排。具體說來可分三個階段:
一、個性愛好探究性閱讀階段這一階段適用於高一學年,主要講閱讀個性。也就是說要從學生主體發展的內在需要出發,對學生的閱讀范圍、角度和思路等方面少干涉,甚至不幹涉,即由著學生「性子」選擇閱讀對象。這種個性興趣探究性閱讀,目的是錘煉學生的自主探究性閱讀習慣和方法,為其日後深入地自覺地學習語文錘煉基本功。在這一階段,特別需要教師有一定的魄力,即要敢於「放手」,敢於放開。2004年高考我校的河北省文科狀元楊令霞同學曾說,優異的語文成績主要得益於自覺廣泛的閱讀。
當然,說是由著學生「性子」閱讀,並不等於放任自流。閱讀進度,專題選定,材料收集等等都要由教師精心策劃,最終要求學生形成閱讀專題論文或總結(字數大約為2500字)。否則,閱讀會成為「放羊式」閱讀,高興而起,無果而終。
二、教師指導探究性閱讀高中生面對的是高考,所以其閱讀就不免帶有有很強的功利性。學生要實現高考的理想,光靠個性閱讀是不夠的,還必須建立閱讀層次序列。所以,高二學年教師的指示範圍閱讀是非常必要的。教師要藉助第一學年個性閱讀已經形成的探究習慣和方法,促成學生的閱讀成為自覺;要讓學生的視線收縮到老師指示的體裁上,並要求他們把興趣愛好閱讀的經驗自覺地加以運用;並且要引導學生基本定型對各類文體的閱讀技法,盡量使學生參差不齊的感悟能力、認識能力趨於統一。
三、應考探究性閱讀第三學年直接為高考服務,要求學生把已錘煉到手的探究性閱讀本領,針對高考閱讀題進行探究性閱讀訓練。高考閱讀試題的答案雖然是開放性的,但仍然有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受文章思想內容、作者觀點態度的限制。因此,必須要求學生依題意答題,並且總結出一套解題「程序」,尤其是對解題思路的總結尤為重要;且使其答題逐步趨於科學化、規范化。規范閱讀和規范答題可以說是高三學年的主要任務。當然,後兩學年也並不排除個性興趣閱讀,最好是能把兩者有機合理地結合在一起。
就探究性閱讀教學的課堂組織形式來說,它應該是合作探索型課堂模式。其基本流程可分四個步驟:一、明確問題,確立閱讀目標。用有一定涵蓋性、綜合性的問題為閱讀定向,幫助學生確立閱讀目標;二、自主探索,篩選目標信息。由學生自主獨立進行相關信息的採集、分析、綜合、提煉和重組;三、切磋問難,提高閱讀效能。分小組討論、研究,教師加以啟發引導;四、交流評價,反饋閱讀質量。由學生主體發言,其他同學補充、反駁、完善,教師評價。
在這種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提問會很多,師生問答不能是簡單的對錯判定,而應該是平等協商的討論;所以,學生正確的提問方式應該是:先陳述自己的觀點和理由,再詢問老師的看法並與之討論;如不同意教師的意見,要進一步質疑,再討論。
當然,這些程序和方法的實施對老師和學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里,教師不再是知識倉庫、權威和真理裁判官,而是學生學習的服務員、協助者和合作夥伴,並且應有很強的智慧駕馭能力、組織協理能力和開放、民主、寬容、合作、平等的教學心態。同時學生也應該主動積極,樂於探索;潛心研讀,獨立思考;質疑問難,互動合作;善於發現,注重總結。
Ⅳ 怎樣寫好語文論文
第一對基礎理論方面的研究文章。這類論文有對語文教學的性質這一命題作闡述與解釋的例如《中國小學語文教學論壇》2004年第3期《審視「語文」》作者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就是從「精神的家園」、「感性的語文」、「兒童的語文」、「民族的語文」和「生活的語文」幾個方面論述了「語文是什麼」這一命題有對語文教學規律的思考與解釋筆者的《悟什麼 怎麼悟》發表於2004年8期《教學月刊》當屬此列或是站在新的理論高度、用新的觀點來分析和研究某些問題例如批評語文教學滿堂灌、機械練等不足倡導對話教學《教學月刊》總第41期中的《讓閱讀教學走向「對話」》就論述了「閱讀教學是學生、文本、教師之間的對話過程」的觀點。 第二收集、整理一些分散的材料使之系統化用新觀點、新方法加以論證得出新結論。例如收集各國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有關資料進行橫向比較研究尋找共同的特點和發展趨勢。《中國小學語文教學論壇》2003年第5期有篇題為《中美閱讀教材教師教學用書比較》的文章就是在「多」和「活」上分析了美國閱讀教材教師教學用書的特點。 第三對教學實踐的經驗總結。語文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總有這樣那樣的或大或小的體會總有自己的得意之處及時總結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便也成了教學論文。這類論文比例最高打開我們手中的語文教學雜志有三分之二的文章就屬此列。例如《中國小學語文教學論壇》上的「課例剖析」、「教藝例談」、「教改探索」、「教改嘗試」和「教學反思」等欄目登載的幾乎都是一線教師的實踐所感記錄著廣大教師對語文教學的執著追求的足跡鐫刻著一位位熱血教師對教學實踐的叩問與咀嚼。 從論文撰寫的形式來看狹義上的教學論文就是指圍繞某一論點運用論據進行論證的文字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