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為什麼學語文不能死記硬背

為什麼學語文不能死記硬背

發布時間:2023-06-30 03:23:53

㈠ 學習語文不僅靠死記硬背,更需要發揮想像力,該如何引導

語文是眾多科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點,而且它是我們的母語。學習語文不僅僅是學習每一個字怎麼拼寫,更是學習在這些文章中的內涵意思。大部分學生學習語文的時候,其實都在靠死記硬背去記住這些詩詞,或者是文章內容以及一些解題方法,但是實際上我們想要學好語文的話,不僅是靠死記硬背,更是需要我們發揮想像力。這是需要家長和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去引導孩子的。

其實對於學習語文來說,我們總是會講多閱讀就能夠提升語文,但是事實上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是不斷在自己的腦海中構建框架,並且在發揮想像力,這能夠使得我們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更加的輕松。

㈡ 語文就要「死記硬背」,這種說法對嗎

別誤導你的孩子了,語文不僅僅是“死記硬背”。

上了高中之後,很多孩子都面臨著選科目,大部分的男孩子都選擇了理科,女孩子則選擇了文科。很多人認為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男孩子不肯背書,認為語文要學的好就一定得“死記硬背”。

其實這種想法是錯的,很多男孩子從小對於新事物好奇心就要比女生強,而且男生小的時候對於圖形和數字就比較敏感,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女生對於電腦不是很精通,但是男生基本上每個人都會打電腦,是因為男女生的思維方式不一樣,所以他們看待事物,思考事物的方式也會不同。帶到學習上,也會有一定的差異。

㈢ 語文教學脫離實際,死記硬背,這樣會帶來什麼危害

近兩年多以來,特別是1978年3月呂叔湘先生提出語文教學存在問題以來,對於語文教學,社會各方面,當然首先是語文教育工作者非常重視。從那以後,就語文教學各方面的問題展開了廣泛熱烈的討論,幾乎可以說,討論涉及到語文教學的每個方面,從教學的目的任務到教材、教法等等,都進行了相當充分的討論。在某些問題上有不同的意見,大都進行了交流、探討以至於辯論。經過這一次廣泛深入的討論,已經收到很多的成果。有些問題比較地明確了;有些問題雖然還不夠明確,但問題之所在比較地清楚了。不少地方、不少學校、不少教師進行了各種試驗,進行了調查研究,這對於語文教學的改進起了很好的作用。
現在,進一步討論研究改進語文教學,似乎應該在過去這一段取得成績的基礎上前進一步,提高一步。怎麼前進,怎麼提高,我沒有很成熟的意見,只想到幾個問題,提出來跟大家商量,向大家請教。
第一,關於過去、現在和未來。
要前進,不能不回顧一下過去,吸取過去的經驗教訓,以便更好地繼續往前走。我所說的過去,既指近的過去,也就是建國後的30年;也指比較遠的過去,那就是從清末廢科舉、辦學校到解放前的這一段;也指更遠的過去,那就是兩千年的封建社會。
我認為,回顧過去,非常重要的一點是進行實事求是的分析。認為過去的一切都好,無疵可指,可以拿來照用;或者認為過去的一切都非常壞,一無是處,這兩種態度都是不適當的。咱們過去也有過這類的教訓,吃過這樣做的虧,大家都明白,不需要我多說。但是,現在是不是對過去的回顧已經足夠地實事求是了呢,分析硼究做得足夠深入了呢?恐怕還不是。
比如,說到近的過去,建國後的30年。是不是30年來,我們的語文教學一點成績都沒有,一點可吸取的經驗都沒有,今天講提高效率,講科學化,是「白手起家」,「平地起樓台」呢?我認為不是的。30年有不少的成就,積累了很多經驗。倘若沒有「四人幫」的干擾破壞,我們的成就還要大得多,經驗還要多得多。
姑且舉幾個例子說一說。像小學的識字問題,這是2000年來一直試圖解決而沒有解決好的問題。因為漢字不是拼音文字,字數多,要一個一個地學,筆畫復雜,造字法不太容易掌握,所以小孩子在開始學習階段困難很大,漢字成了進一步學習語文的障礙。前人在這個問題上採取了一些辦法,積累了一些經驗,但始終沒有根本解決問題。30年來,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至少已有說得出的三種經驗。一種是所謂集中識字法,就是說在小學開始階段,讓小學生在比較短的時間里多認些字,以便進一步開展說話、閱讀、寫作訓練。現在的集中識字法和歷史上的「三、百、千」那種集中識字法是很有區別的。它運用了歷史上的經驗,又根據漢字的某些規律、學習的某些規律,使集中識字比較地科學了一些,不是像「三、百、千」那樣不夠科學地硬集中。另一種經驗叫做分散識字法,這與清末辦學校以後的那種分散識字也有所不同,表現在所謂分散是有計劃、有步驟的,而不是全然放任自流,碰見什麼算什麼的那種分散識字。第三種經驗叫集中與分散相結合,或者叫做小集中,試圖把集中識字和分散識字兩方面的長處結合起來。識字問題不是個小問題,取得的這些經驗是非常重要的,這是30年來的一項不可忽視的成就。雖然這些經驗還不夠完善,有待進一步試驗研究。關於這個問題,我個人還有另外一種設想,在不少場合談過,也有不少同志表示同意,或者加以呼應;然而這畢竟還是一種設想,沒有在任何一個地方進行實地試驗,不能說是一種經驗,這里不再說它了。

又比如,我們現在一致認識到,在語文教學中忽視語言教育那一類的做法是不行的,完全不理會語文教學所應該、所能夠承擔的其他任務也是不符合實際,不完全妥善的,雖然究竟怎麼樣把語言教育同其他方面的教育很好地結合起來還有待於探討研究,但至少我們有了這個共同的認識。建立起這樣一個認識不是很簡單的事,應該看作是30年來在這個問題上經過了不少曲折反復之後取得的很可貴的經驗。
再比如,我們在語文教學中進行過大幅度改革的試驗──漢語、文學分科。盡管做法本身有缺點,同時由於試行的時間很短,今天難於作出全面的總結,然而它在某些方面對我們今天的教學還在起著作用,不少人把那次分科的做法作為研究今後改革語文教學、教材的參考。這也不能不說是30年中學語文教學的一件大事。
再往大處說一點,雖然不完全是語文教學問題,但與語文教學關系密切,就是推廣普通話的工作。許多有遠見的語文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從五四前後就發起了所謂國語運動,但是搞了30來年,取得的成效不大。而我們從50年代提出了推廣普通話,很快就取得了顯著的成績。自然,由於當中有一段放鬆了這件事,特別是被「四人幫」干擾破壞了一通,現在的情況還是不能令人滿意的,然而普通話在全國被接受為全民的共同語,在社會上流行相當廣泛,在語文教學中成為教學的內容、要求之一,在社會生活中起了很大作用,這是歷史上沒有過的事。在這一點上,幾乎可以說,我們走在現代世界先進國家的前邊。不少國家一直到60年代才由於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開始重視所謂標准語問題,而我們這樣一個人口眾多、方言十分復雜的國家從50年代就開始了這項工作,並且取得了成就。
還有,我們國家的各兄弟民族既學習本民族語言文字,又學習口頭的和書面的漢語普通話,這更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這對於全國各民族的大團結,對於我們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起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在這個問題上,「四人幫」造成的破壞非常嚴重。然而,即使如此,像今天全國各民族的語文教學這樣超過歷史上任何時期的發展,各民族語言這樣廣泛地交流,呈現出一片民族團結的景象,仍舊應當說是30年來一個重大成就。這項工作的基礎是有了的,去年成立了全國性的民族院校漢語教學研究會,現在許多民族地區在加強本民族的語文教學和漢語語文教學方面,進行了研究以至於採取了措施,有的地區出版了刊物,這項工作正在蓬勃開展起來。
要舉例還可以舉一些。就從這幾點上,我們應該看到,30年來,語文教學工作在黨的領導下,在全國語文工作者和語文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下,有些時期是在艱苦的環境中堅持奮斗下,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就,不看到這一點是不對的。
另一方面,30年來,在語文教學工作中,也確實有些值得記取的教訓。例如,在比較多的時候,我們對於語文教學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問題,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具體做法上都是不夠恰當的。我始終認為,語文教學可能並且也應該重視思想教育。問題在於:什麼叫思想教育,語文教學中應該和可以進行哪些思想教育,這種教育應當怎樣進行,怎樣和語文教學所必須完成的絕不能推脫的責任──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正確地結合起來。這些問題必須處理好,而在過去的30年之中,相當多的時候沒有處理好。

再比如,語文教學工作,和其他各科教學工作一樣,有涉及到政治問題和政策問題的部分,而更多的是學術性問題。過去在不少時間里,沒有把政治問題、政策問題和學術問題正確地區分開,往往把屬於學術性問題的一些想法和做法當成了政治問題來對待:有時候影響了語文教學的試驗工作,也有時候甚至傷害了人,挫傷了不少人的積極性。
又比如,語文教學工作,也像其他各科教學工作一樣,需要進行不斷的研究、試驗和改進。可是,語文教學工作中為數並不很多的帶有試驗性的做法,幾乎都是只進行了極短的時間,在沒有取得經驗,還得不出結論的情況下就被廢止了。這使我們今天總結過去的經驗和教訓時遇到了困難。
如果再說到遠一些或者更遠的過去,我們的前人做過不少工作,取得過不少可貴的經驗,但是由於那是舊時代,那些經驗無疑具有或大或小的局限性。正確地分析那些經驗和教訓,取其可取,棄其當棄,需要進行深入研究。前若干年曾經有過、近兩年似乎又來了一股風──彷彿過去的一切做法、包括像死記硬背等等,統統是好的,今天拿來照用就可以解決問題。這種態度同歷史的虛無主義,也就是否定歷史上的一切經驗,同樣是不可取的。這一點,下面還要談到,這里先簡單提一下。
要研究進一步的改進,當然不能僅僅回顧過去,很重要的是要立足於現在,──立足於現在的實際,包括我們經濟發展的實際,科學技術發展的實際,教材水平的實際,教師水平的實際,學生水平的實際,等等。脫離了這些實際,或者對這些實際的認識很模糊,就不可能找出切實有效的改進辦法。離開歷史的發展,脫離當前的實際,提出一些這樣那樣的設想,這種設想的用意也許很好,道理也許說得過去,然而往往會成為或者接近於美好的「空想」。要充分掌握實際,必須進行認真的調查研究。
做教育工作的,立足於現在還不夠。很重要的一點是不能不著眼於未來。教育工作不像種莊稼,可以春種秋收,當年見效。教育工作是為未來培養人才的。而今天已經進入了電子時代的世界,發展變化之快,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在遠古時代,幾萬年幾千年不過進步那麼一點,以後,幾百年至少幾十年才進步那麼一點。現在可是大大不同了。我們有一句古老的成語,叫做「日新月異」。這個成語本來帶有修辭上的所謂誇張手法的意味。今天,如果說它還有某些誇張成分的話,至少這個成分已經降低得很多很多了。沒多少年以前,我們能夠想像得出比如彩色電視機嗎?我們能夠想像得出人能夠和機器對話嗎?一隻保險櫃,不用鑰匙,只要我對它說「開開」,它就開開了;我說「關上」,它就關上了。但是,它只聽我的,你說它就不聽。我在這里講話,幾千里以外,不僅可以聽見,而且可以排出版來,印出來,幾年以前我們能夠想像嗎?這些,由於我們目前科學技術落後,也許聽起來還有些像科學幻想小說,然而這已不是小說,是現實了。我們做教育工作,不能不想到今天還坐在我們教室里的學生,至少說要3年5年之後,或者10年8年之後,甚至十幾二十年之後,才到社會上去起作用。他們將要面臨一個什麼樣的社會,什麼樣的世界,什麼樣的科學技術情況呢?那時,對於我們,在語文方面會提出什麼要求呢?具備什麼樣的語文能力才能應付那時的生活和工作需要呢?當然,存在決定意識,生活在今天的現實中,不可能准確地想像遙遠的未來。然而3年5年、10年8年之後的情況,我們還不是不能想像的。如果連想都不去想,那將是很可悲的,將會對不起下一代。做教育工作的,不論是訂計劃,還是編教材,還是搞教學工作,腦子里不能沒有個「未來」。如果眼睛只看見當前,只看見我們的周圍──短暫的時間、狹小的天地,那是遠遠不夠的。
我的粗淺的認識是,要進一步改進語文教學,應該正確地回顧過去,立足於現在,著眼於未來。
第二,關於知識和技能。
語文課要培養語文技能,即聽說讀寫的技能,並不僅僅是教學生知道一些關於語文的知識。知識不等於技能。這個理解我認為是正確的。大家都明白,我不多說了。
那麼,技能和知識有沒有關系呢?回答是肯定的。具備某種知識,只要我們對這些知識的多少、深淺以及提供這些知識的時機等等處理得當,對於培養技能並且加快培養技能是大有益處的。
再進一步說,知識與技能之間的關系不是那麼簡單的。有些知識一旦知道了,就可以立刻或者很快轉化為技能,運用起來;有些知識就沒有那麼快,需要和其他有關的知識互相作用起來(比如數可以分成有理數、無理數,動植物可以分成若幹部、門、綱、目、科、屬、種,詞可以分成動詞、名詞等若干類;在同一次分類中要用同一個標准;這一類和那一類之間往往既有明確的區別又有某些交錯的情況;每一次分類之後,還可以再往下分,從而形成若干不同等級的類等等。這些有關分類的知識,在學習者的頭腦里互相作用,每一項知識就會變得更清晰,更活,更有用),並且與有關的實踐互相作用起來,經過相當一段時間才能逐步轉化為技能,從不熟練到比較熟練,到很熟練;有些知識甚至於在相當長的時間之內,見不出與技能發生什麼直接聯系,知識就是知識。然而這種知識是必要的,具備不具備這種知識對人的頭腦影響很大。我在別處曾經舉過一個例子,這里不妨再重復一遍。當年哥白尼指出,地球圍繞太陽轉,不是太陽圍繞地球轉,這在當時不僅僅是一種知識嗎?它能和什麼技能聯系起來呢?然而,為了這種知識的建立,當時堅持真理的科學家犧牲過生命;當時的教會為扼殺這種知識不惜燒死人。這個事實本身就告訴我們知識的重要性,否則,何需乎為了這么一種知識進行那麼殘酷的斗爭呢?一個人有沒有、相信不相信這種知識,表明這個人頭腦中科學的因素和迷信的因素在數量上和力量上的對比。就兩個人來說,有沒有、相信不相信這種知識,表明這兩個人的腦袋相差了幾個世紀。能說這樣的知識是無用的嗎?因此,過分簡單地要求學到一些知識必須立即化為技能,否則這些知識就是不需要的,這種理解是有片面性的。現在,據我所知,否定語文知識,片面強調技能,把知識和技能分割開來甚至對立起來之風好像又盛行起來了。時至今日,仍舊有不少人請出曹雪芹來,說曹雪芹沒有學過語法、修辭、邏輯,能寫出不僅內容上而且語言上也那麼好的小說,從而否定語言知識的必要性。
這實在已經不再有說服力了。因為,照這樣推論下去,根據我們古代工匠建造起來那麼精美的建築物,再加上大學土建系畢業生也未必能設計出趙州橋或虎丘塔這些事實,可以得出結論說,應當取消現代的建築學;根據李時珍寫出了《本草綱目》,而醫學院葯學系畢業生未必能寫出一部中國葯典這些事實,可以得出結論說,應當取消今天醫學院的葯學系,應當取消葯物學。大家能接受這樣的邏輯推理嗎?忽視我們的祖先憑著他們在艱苦實踐中積累起來的經驗所取得的驚人成就,認為我們處處不如人,人家樣樣都比我們強,這是數典忘祖,自暴自棄。然而吃我們祖先的這些老本,請他們出來否定現代科學的必要性,顯然也是不對的。輕視甚至否定語文知識的作用是片面的。造成這種認識的原因,也許是由於我們的語言科學還幼稚,不完備,沒能解決實際運用中的問題,因而引起了一種近於「因噎廢食」的想法;也許是積習很深,一時扭轉不過來;也許是未經深思。倘若不是這幾種情況,那麼,這反映了一種怎樣的思想狀態,是應當認真思考一下的。
在哪一個教學階段應該教哪些知識,這些知識應該怎樣教法,這種種問題我們研究得很不夠,還說不清楚。應該看到,這是語文教學不能更快改進,不能現代化、科學化的一個原因。我們要努力地做到這一點,把知識和技能的關系處理好,這是研究改進語文教學的重要課題之一。

第三,關於理論和實踐。
理論要與實踐相結合。脫離實踐的理論,或者沒有理論指導的盲目的實踐,都是不可取的。回顧過去,我們為理論而理論,脫離實踐,這樣的情況有過,我們應該引為殷鑒,決不能重復。然而,忽視理論,特別是在語文教學之中,認為學語文、教語文沒有什麼理論可言,說就是了,讀就是了,寫就是了,這種時候恐怕是更多一些。大家知道,近一二十年或者二三十年以來,在世界上不少國家裡,已經出了幾種影響很大,並且實踐也證明有相當效果的教學論。大家知道,所謂「應用語言學」,在世界許多國家是新起的、深受重視的一門「邊緣科學」,而應用語言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語言教育之學。相當系統的、有些新內容的教學論和應用語言學,在咱們這里,幾乎還是一個空白。甚至連布魯納、皮亞傑、贊可夫等幾個人的名字,咱們大多數人也才知道了不久,而人家的研究、實驗已經進行了相當長的時間了。直到今天,如果談幾條語文教學的帶理論性、原則性的經驗或者做法,我們能夠舉出幾條呢?還是得請我們的祖先來:「書讀百遍(或千遍),其義自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為文有三多」,「熟讀精恩」,「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多讀多寫」,等等。除了我們祖先留下的這幾條之外,我們自己拿得出多少新的理論呢?這些條都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可貴的經驗,實踐也曾經證明,這些確實是有效果的。但是,到今天還僅僅拿出這幾條,來對付四個現代化對咱們教學工作提出的要求,夠嗎?我們現在的小學生、中學生,有那麼多時間把一篇文章讀百遍、千遍嗎?我們的學生讀書也要「破萬卷」,但是,僅僅是唐宋八大家,僅僅是唐詩、宋詞、元曲嗎?不是,他們要讀的書多了,要做的事情多了。「僧推月下門」,「僧敲月下門」;騎在驢背上,想起一句詩,趕緊記下投進口袋裡,諸如此類,作為軼事來講,鼓勵學生們勤於思考,都是很好的材料。但是就憑這些來從事今天的語文教學,使它以快速的步伐趕上四個現代化建設的迫切要求,行嗎?遠遠不夠了。我們的任務應該是:對於現狀取得充分的了解,對於過去作出恰當的分析研究,對於別人的經驗、做法進行客觀的、實事求是的分析判斷,經過討論、研究、試驗,形成我們自己的,適合我們國家,適合我們中國的學生學習自己的語文的整套的或者不止一套兩套的理論,用實踐來檢驗這些理論,找出對我國最適用、最有效的途徑來。
第四,關於智力發展與學習成績。
過去曾經有過這樣的說法:「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那是當做笑話來說的,是諷刺性的。不幸,在今天,實際情況比那個笑話有過之而無不及。實際上,分數不僅在某種情況下並不足以反映學生的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分數在不少情形下,不足以反映一個學生的智力水平。我舉唱歌、唱戲做例子。兩個人分別獨唱一支歌,一般人聽起來,覺得甲唱得好,乙不如甲。可是內行的人有時卻認為乙大有培養前途,而甲不過如此而已,前途有限。唱戲也是這樣。什麼緣故呢?就是乙雖然在這次唱的時候表現不夠好,或者反映出他所受的訓練還不夠,但是他有這方面的素質,有這方面的能力,他的前進潛力很大。而甲僅僅是模擬別人的唱法,刻板地唱出來,他不能利用自己的智力來發展他唱的能力。我們現在總是滿足於學生能夠對付我出的題目,能夠背誦我教給他的知識,如果他沒有做到,他就「不及格」。我絲毫沒有否定測驗、考試的作用的意思,也決不完全否定分數一定程度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智力。但是如果只注意到分數,從教學工作來說,恐怕是很不夠的。在語文教學中,這個問題相當突出,兩個學生同樣寫了別字,扣同樣多的分,其實,這個別字和另一個別字反映的實質並不完全相同。兩個學生同樣念錯一個字,反映的實質也不完全一樣。一個學生知道帶草字頭的字都與花草有關,帶木字旁的字都與樹木有關,帶禾字旁的字都與農業或農作物有關。他根據這種知識來推斷一些字的字義,有時會推錯了;而另一個學生根本不會運用這種知識去推斷新接觸的字,或者只是由於沒記住老師怎麼教的而寫錯、念錯了。這兩個孩子的智力沒有區別嗎?只要根據他們寫了或者念了同樣的錯字,就扣同樣多的分數嗎?我們常常說作文不好評分。為什麼不好評分呢?原因是閱卷者的好惡不同,標准要求不同。但是這個標准里邊沒有包含從學生作文中看他的智力這個因素,也就是看他的頭腦這個因素。假如把這個因素加進去,並且作為一個重要因素,而把個人好惡這個因素盡量降低,作文的評分實際上不應該那麼難。我在一個地方舉過一個例子:孔融小的時候去看他的一個長輩,在座的還有另外一個老頭。談了幾句之後,他去拜訪的那個長輩誇獎他善於對答,講話很有條理。另外一個老頭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孔融立刻回答了一句:「想公小時,必定了了。」這當然只是一個傳說故事,還可能夾雜著吹噓孔融聰明的意思。咱們不從別的角度考慮,只就智力這一點看,孔融小時候頭腦是敏捷的,他會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邏輯辯論方法。他的智力是高的。如果寫這個故事的人是為孔融吹噓,這個人懂得點什麼叫作智力。我們很需要從這一類故事中得到一些啟發:要訓練孩子什麼,鼓勵孩子什麼,要求孩子什麼。假如說,一個人思想品質如何,知識能力如何,他的家庭、社會、生活經歷等等各方面對此產生影響的因素很多,因而一生的變化也很多,那麼,就智力發展這一點來說,兒童時期、小學教育時期所起的作用,那可就大得多了。如果從小用刻板的、僵死的方式把小孩的頭腦填得滿滿的,只要求他死記、死背一些東西,不讓他那種雖然幼稚,但是富有生機的思維能力、想像能力去充分發展,使他的心智從小受到戕害,正如把一隻小鳥關在籠子里,不讓它飛,只喂它良好的食物一樣,這樣一段時間下來,它的肌肉要萎縮,機能要退化,再把它放出籠子去,它飛不動了。對少年、青年怎麼教,怎麼要求,怎麼測驗,怎麼考試,是一門大學問。只為了考好分,能升級,能升學,而不重視培養、發展他們的智力,這是短視的做法,是對教育的前途、對下一代的成長極端不利的。語文教學中需要認真研究這個問題。
上面說的四點是互相有聯系的,總的一個意思是:在我們今天已有的可喜的基礎上,研究語文教學的改進問題需要深入一步,提高一步。反反復復談了多次的那些老問題,什麼「文道關系」、「精講多練」等等,不是說不需要繼續考慮,繼續討論,而是說,只在那個水平上,你說你的,我說我的,轉來轉去,在一些字面上下功夫,不夠了。我所提的幾點,僅僅是我自己聽了許多同志的講話,看了許多老師的教學,並在許多老師的經驗交流的啟發之下想到的。我只是作為問題提出來。如果的確還是幾個值得考慮的問題,答案要靠大家提出來。提這樣幾個問題,一則供進一步研究語文教學問題時參考,再則向關心語文教學的同志們請教。

㈣ 要如何記住語文古詩詞,只靠死記硬背,真的可以嗎

很多學生背誦的時候偏向於死記硬背,結果事倍功半,這不僅造成學習負擔,而且還容易打擊學生自己的信心,造成畏難情緒,不再愛讀詩詞。快速有效地熟記古詩詞,首先要讓學生們提高認識,認識到背誦古詩詞是件很有意義的事兒。把古詩詞背誦下來,不僅有利於今後古詩的學習,豐富語言,更有利於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國學影響。背誦還可以豐富我們的詞彙,為將來的創作奠定基礎。明確了這些好處,背誦時要心情愉快,充滿信心,相信我一定能很快背下來,保持這種心態是背誦的前提。

好了,這次分享就到這里了。

㈤ 學語文。要死記硬背嗎有沒有更方便的方法!

學語文,死記硬背是一種積累,語文需要積累,但積累不是學語文的全部。
在學校里,學生最重要的學習是學會學習;最有效的知識是自我控制的知識。要學會學習,就有一個掌握學習方法和使用學習策略的問題。而學生學習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
一、小學生語文的學習方法
做任何事情就要講方法,方法得當就做得快,做得好。學習也是一樣。微觀具體的做法叫做學習方法,宏觀整體的做法叫學習策略。語文學習有具體的方法,也有整體的策略。我們先來談學習方法。
「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在未來社會里,「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埃德加o 富爾《學會生存》)因此,對學生進行有關學習方法的指導是十分必要的。語文的學習方法,有涉及語文整體的,有涉及語文局部的;有基本的,也有具體的。關於語文整體的基本學習方法,中外教育家、學者、作家都有這樣或那樣的論述。多閱讀、多觀察、多練習和多思考看起來似乎是老生常談,但卻是學好語文的基本功。
關於對小學生具體學習方法的指導,可以分為字詞的學習方法,句子的學習方法,段的學習方法,篇的學習方法,以及學習寫作文的方法等。如:字詞的學習方法有:運用漢字的構造規律來理解字的方法,組詞法,造句法,查字典法,用詞素分析理解詞語的方法,同義法的比較法,根據語言環境理解詞義的方法,追根溯源理解詞義的方法,等等。
句子的學習方法有:擴寫、縮寫句子的方法,變換句式的方法,用關聯詞語理解簡單復句的方法,修改病句的方法,等等。段的學習方法有:找中心句的方法,給段分層的方法,調整段中語的方法,等等。
篇的學習方法有:分段的方法,歸納段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等等。
學習寫作文的方法有:審題的方法,立意的方法,選材的方法,組織材料的方法,修改文章的方法,等等。
二、小學生語文的學習策略
學習策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心理學研究的新興領域,也是當前語文教學心理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所謂學習策略,主要是指在學習活動中,為達到一定的學習目標而學會學習的規則、方法和技巧;它是一種在學習活動中思考問題的操作過程;這是認識策略在學生學習中的一種表現形式。
我們在這里要強調的是四個問題:一是學生學習的目的性;二是學生的學習方法,在一定意義上說,學生的學習策略主要是指其學習方法;三是學生的思維過程;四是學習策略和認識策略的關系。
如何理解學生的學習策略呢?首先,重視學生的學習策略,就是承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強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積極作用和能動作用。第二,學生的學習策略是學會學習的前提,學會學習包含著學生運用一系列的學習策略;學生的學習策略是造成其學習個別差異的重要原因,對學生實行"因材施教"要考慮到他們學習策略的差異。第三,學習策略是一系列有目的地的活動,它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選擇、使用、調節和控制學習方法、方式、技能、技巧的操作活動。最後,學生的學習策略實施的過程,也是實行決策的過程。
通過對學習策略的分析,我們看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主要是一種理性的認識或認知活動,一種思維或信息加工的的過程,這也是學習活動有別於人類一般認識活動的特徵。
知識有簡單和復雜之分,簡單知識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主要是詞彙學習,其難點不在於理解而在保持,因此,如何依據記憶規律,促進知識的保持成為促進簡單知識教學的主要問題。復雜知識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主要指概念、規則的學習和閱讀、寫作的學習,其關鍵是理解,而理解的實質是學生知道新知識內部各要素之間及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以下是幾種常見的學習策略。
(一)注意策略。語文教師可以採用外部手段來控制學生注意,並激發學生採用適當的注意策略,以促進學習與保持。如"帶著問題讀書"可能並不是一種最佳的閱讀方法,而"讓學生先讀書,然後思考問題",可能是一種更有價值的學習策略。
(二)編碼與組織策略。人們注意了的信息要想能夠長久地保持,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對信息進行編碼和組織。無論是拼音、識字、閱讀教學,語文老師都需要經常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分類排隊,找出規律,就是這種策略的運用。
(三)精細加工策略。如在閱讀和聽講時,一邊聽(或一邊看),一邊做筆記,這是非常重要的學習策略,應注意從小培養學生的這一習慣。但真正要使筆記成為一種促進學習的技術而單純的信息記錄,卻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為了培養學生做筆記的良好習慣,教師講課時應注意語速不宜太快,復雜的、重點的內容要適當重復,對講課內容的結構、層次和重點應進行板書。
(四)復述與復習策略。如,學生為了記住漢字,必須一遍遍地讀寫生字。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注意教育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邊閱讀邊背誦,將閱讀和嘗試背誦交替進行。另外,對於復雜知識的學習,復習策略包括邊看書邊講述材料、在閱讀時對材料的重點、難點和要點用畫線、圈點、加註符號等方式將其突現出來等。
這些都是已被無數事實證明是行之有效的學習策略,教師在日常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應有意識地對學生加以訓練。
三、小學生語文的學習能力
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在於通過語文教學發展學生正確理解和使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也是發展學生的語文能力。所謂能力是人們成功地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的個性心理特徵,可分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兩類。語文能力是一種特殊能力。林崇德先生經過多年的研究,提出:小學生的語文能力是以語文概括為基礎的,由四種語文能力與五種思維品質組成的,有20個交結點的、開放性的動態系統。
概括是語文能力的基礎。對於小學生語文的聽、說、讀、寫諸方面而言,概括有以下表現:聽的關鍵是"聽得好"。即會聽,聽得准確,抓住別人講話的中心,理解所聽內容的實質。這是在"聽"中的概括能力的表現;說的關鍵是"說得清"。即逐步地掌握准確、鮮明、生動的口語表達特點,能做到用詞准確、詞達意明、語言通順、層次分明、修辭恰當、邏輯性強。這是在"說"中的概括能力表現。讀的要素較多,一是朗讀與默讀的閱讀形式,二是理解詞、句、段、篇和修辭結構的閱讀內容,三是分析段落層次、獲得中心思想、掌握文章脈絡的邏輯思維能力。這三個方面都以學生的概括能力為基礎。寫作能力發展也是一個概括化的過程。小學生從「說」到「寫」,從「讀」到「寫」(仿寫)兩個過渡,都要通過書面語言條理化地、生動地表達出事物的內在聯系。這里就有一個綜合提煉的過程,即概括過程。
由於語文能力的基礎是概括,所以,我們在培養小學生語文能力時,要自始至終地突出對其概括能力的訓練。

㈥ 有人認為語文教學強調學生背誦、默寫就是強調死記硬背,為什麼

一提到背誦,人們往往就會想到"死記硬背"這個詞,腦海里便會涌現出"三昧書屋"里的私塾學童搖頭晃腦讀書的情景。覺得這是一種極初級甚至是低等的學習方法,對它不屑一顧,特別是一些高中以上的語文教師。幾乎要把背誦這一基本功當作傳統教學方法的糟粕予以"摒棄"了。我們的語文教學大綱中提到要加強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而背誦則是這一能力培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然而,一些教師對此缺乏足夠的認識,在教學中對背誦缺少應有的熱情。常常是一不強調、二不檢查,致使多數學生不能完成背誦任務。長此以往,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勢必成為一句空話。

㈦ 語文的文言文要怎麼學習靠死記硬背有用嗎

一直以來,很多學生一提起文言文就會感到很難,很難背誦,記不住,容易遺忘。即使死記硬背記下來,也不知道什麼意思。今天就教大家一種記得又快又牢的技巧,快分享給你的孩子吧!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等到慢慢培養起興趣,讓孩子變被動為主動去學習背誦,就會發現生澀難懂的文言文也會變的活潑起來,以後的學習就會變的很有樂趣,也會變得簡單,也能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




㈧ 想要學好語文知識,難道只靠死記硬背嗎

有人認為,語文主要靠死記硬背,不是古詩就是文章漢字的,哪裡有什麼學習方法。也正是因為這樣,語文成了很對學生甚至是家長都頭痛的事情。語文很難學?小編認為,語文再難也不會比數學哪些讓人想破頭都解不出來的方程式難。認為語文學習沒有方法,這其實是錯誤的。

1.加強理解,融會貫通

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溫故而知新。」都說明復習的重要性。我們經常把學過的知識放在一邊,不求甚解。如果我們能夠提高學習的毅力,做到經常復習。我們的學習效果一定能夠更好。語文知識的學習,就是靠不斷的復習和積累,不管是古詩還是漢字,甚至是寫作,其提升都是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學習語文一定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廢,也不能丟三落四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學語文不能死記硬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