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語文課程具有什麼樣的性質
語文課程的性質: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
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促進自身精神成長。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課程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
(二)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世界的影響是廣泛而深刻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
語文課程是實踐性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銷仔。語文課程是學生學習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多讀多寫,日積月累,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體會、把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語文課程應特別關注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學生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思維發展等方面的影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
(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李陪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鼓勵自主閱讀、自由表達,充分激發他們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哪斗蠢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
語文學習應注重聽說讀寫的相互聯系,注重語文與生活的結合,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展。綜合性學習既符合語文教育的傳統,又具有現代社會的學習特徵,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有利於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的精神,應該積極提倡。
(四)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語文課程的建設應繼承我國語文教育的優良傳統,注重讀書、積累和感悟,注重整體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時應密切關注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養成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素養。
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要盡可能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需求,確立適應時代需要的課程目標,開發與之相適應的課程資源,形成相對穩定而又靈活的實施機制,不斷地自我調節、更新發展。
Ⅱ 如何理解語文課程的綜合性和實踐性
教師應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注重聽說讀寫之間的有機聯系,加強教學內棗搏容的整合,統籌安排教學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讓學生樂於表達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使學生願學、樂學,首先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也同樣要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即一切要適合兒童年齡特徵和心理需求。如《學會解釋》、《小小辯論會》內容比較貼近學生生活,學生有話可說,容易激發他們與人交流、溝通的慾望。我們有了學生樂於說的內容,還需要有樂於說纖彎的形式。因此,我就安排了一些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口語訓練開啟學生的「話匣子凳豎祥」。
Ⅲ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
教學是實施課程標準的語主渠道如何把課程標准所體現的新的教育理論新的教學策略轉化為教師的教學行為,轉化為實際的教學效果,使學生真有所獲,確有所得,這是教學建議應有回答的問題。《語文課程標准》的教學建議特別提到了,要在教學中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語文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要學生掌握好工具,只靠口耳是不行的。需要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去自悟,自得,自己去獲得語言能力,自己鍛煉用語言去吸收、去交流、去儲存的本領,對此別人無法代替,也別無捷徑可走。
1、 當前語文教學主要關注的是學生主動參與的程度,教學過程的優化和學習情境的創設,優化課堂結構組合,使課堂結構更加符合課堂教學的自然規律,更加符合教學目標達成的需要,這就決定了學生在語言教學中的語言實踐活動是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教師藉助教材,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把學生學習語言的活動,組織在特定的教學過程之中。教師起著組織引導的作用,學生則充分發揮其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2、學生的語言實踐活動又是個性化的活動。語文教學歸根結底是要讓學生自己去掌握理解和運用語言的本領,由於學生學習語言不是從零開始,他們在學齡前期已掌握了大量的語言,有的還會背誦古詩和兒歌,每個學生學習的起點不同,興趣愛好不同,思維特點不同,個性有差異,這些都需要教師善於引導,因材施教,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3、學生的語言實踐活動又是一種綜合實踐活動。主要反映在注重字詞句篇基本知識的學習和聽說讀寫基本技能的結合,是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的結合,語文和學生生活的結合,以促進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口、耳、手、腦並用,知行統一。 關於語文的綜合性,《語文課程標准》較之歷屆「大綱」提得更為明確,更有新意。 心理學家索里和特爾福德指出:人是統一的單元,當他有所活動時,是整個人去反應。當一個人的行為模式由於經驗而有變化時,其運動的觀念情感的方面都要發生變化。又指出:人的每一個活動總是程度不同的包含運動觀念和情感的變化。
《語文課程標准》正是從一個新的維度論述語文教學的綜合,主要是:知識與技能。對於語文知識,一要有序,二要有度,三要有的放矢。 有序,即按照學生學習語文的規律,由淺入深地傳授有關語文知識,例如低年級以識字、寫字為重點,有必要讓學生了解一些有關漢字的筆順筆劃、偏旁部首的知識,低中年級讓學生了解一些有關標點符號的知識,5、6年級要求學生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閱讀說理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 有度即語文教學中傳授語文基礎知識是必要的,但要有度,不能提高要求,不要把知識體系化,不要脫離能力培養去孤立地傳授知識。提倡在學生語言實踐活動中傳授知識,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關注能力的培養。 有的放矢即語文教學中傳授的知識是有明確目的的,不是為了傳授知識而傳授知識,提倡在學生的語言實踐活動中傳授知識,不追求知識系統化,要明確在語文教學中掌握了一定知識不是終極目標,而是為了培養能力,發展能力,健全人格。 過去我們對語文能力的分項研究較多,綜合性研究較少,所以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研究聽說讀寫能力之間的關系和聯系,研究字高句篇知識和聽說讀寫能力之間的關系和聯系,及其互補互促的特點和規律。 情感和態度 在語文教學中,情感是一個十分主要因素。因為語言文字除了達言,還有傳情功能。在語文教學中,大多是文質系美的創造。在情感的陶冶中,展開想像,後動思維,從中感受、體會、感悟、理解並獲得一定的語文能力。
閱讀是一實踐活動,所以必然有其起始、發展、高潮、結束的過程,我們關注閱讀教學過程,也就是關注學生讀書的過程,關注閱讀能力形成的過程,關注閱讀中的感知,想像思維過程,關注閱讀中的感悟、體驗、揣摩、領悟的過程,是學生由不懂到懂,由不會到會的過程。 在教學中,雖然教學步驟是致的,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表現卻是千差萬別的思維活動,方式不同,情感活動的一種體現。 在語文教學中,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過程方法是相互滲透,相輔相成的。其中知識、能力是基礎,在一定知識基礎上培養能力,在形成能力的過程中獲取知識方法是知識轉化為能力的中介。
無論是形之於外的動作技能,行為操作,或是隱伏於內的心智活動,都體現在一定教學過程中,在語言實踐活動中產生情感體驗,樹立正確的態度、情感、態度伴隨教學過程又推動教學過程。
Ⅳ 語文課程的綜合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運用的綜合性實踐課程。課程標准提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
我認為實踐性就是學生運用語言的過程。引導學生參與一次又一次聽說讀寫的過程就是用語言。,即聽說讀寫的能力,而聽說讀寫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實踐行為。只要是有聽說讀寫的地方,都可以看成是語文在實踐中學習的課堂。語文教師就是教練,是教孩子運用語言文字讀書、交流、寫作的的訓練,如果這樣理解,我們是否就可以把語文課當成訓練課,交給學生讀語言、說語言、用語言的活動。所以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這就要求教師要加強學習研究新課標的內容,正確理解新的課程理念,整體把握新的語文課程體系及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明確語文課程目標,才能准確把握語文課程的實踐性目標。否則教師心中對新課標要求不明確,就不能准確把握語文課程的實踐性特點,在教學過程中體現語文課程的實踐性。
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體現語文課程的實踐性?首先,每位語文教要准確把握語文課程體系,在教學中注意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學生思維發展等方面的影響,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語文課程應植根於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其次,利用課程開發體現語文課程的實踐性: 1、教師在備課時要樹立語文教學的大語文的觀念,把自然、社會、生活帶入課堂,把學生喜聞樂見的事物引入課堂,給學生以最大的自主學習的空間,提升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知識,最終實踐走向社會生活 。2、引導學生走出課本,深入生活,就是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的渠道。通過參觀、考察、遠足等課外活動來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開拓學生視野。只有讓學生在更多的生活中去學習語言,體驗生活,創新思維能力自然而然也得到了提高。 3、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
第三,創設自主開放的語文教學,注重實踐,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以達到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激發並強化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真正使學生做到自主學習——自主識字、自主寫字、自主閱讀、自主寫作、自主積累、口語交際等、真正把握語文課程的實踐性特點,把握語文課程的實踐性特點落到實處。
正如《課標》「教學建議」部分所指出的:「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可以這樣說,加強學生語文實踐活動,就是引導學生參與到語文實踐的過程中,盡力促使他們自己去閱讀、思考、感悟,自行探索,自求了解……這樣,通過一項項內容的學習,學生所得到的不僅是一個個結論,而且通過自己能動地聽說讀寫、思考、體驗等實踐活動,悟出了怎樣去讀,怎樣去想,怎樣去說,怎樣去寫,從而掌握了一些讀書方法、表達方法等,真正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語文學習的實踐過程。
如在《新型玻璃》一課的教學中,我設計了三個環節,安排了學生的實踐性學習活動: 一、自主合作學習2—5段,先讓學生自主學習,自由讀課文,用「——」畫出描寫玻璃特點的語句,「~~~~~~~」畫出新型玻璃作用的語句。想一想作者用了什麼說明方法?確保學生進行自主性語文實踐活動的時間,讓學生有時間讀書,有時間思考,等有了自己的答案後,帶著個人的學習成果到小組合作學習完成表格填寫。讓每個孩子在小組內有機會表達,有機會展示。讓學生在合作、互動的語文實踐中有了學習成果,也培養學生的言語交際能力。二、把自己當做玻璃向別人介紹,把書面語言變成自己的口頭語言,用書中規范的語言來規范學生不規范的口頭語言。學生相互評價也是口語交際的互動過程,進而在語言訓練的實踐中運用語言。三、讀寫結合,寫一個自己發明的玻璃,在寫作的實踐中運用語言、發展語言。四、課後作業。在生活中尋找說明書。是一個實踐性作業,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並把語文學習的成果運用於生活實踐,從而溝通語文和生活的聯系。真正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語文學習的實踐過程。
葉老(聖陶)曾說「練及實踐」;另一方面是指「交際」,因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由此看來,學生只有通過語文實踐,反復實踐,才能逐步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逐步增強語文的能力。
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我們應使課堂內外相溝通,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教育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呂叔湘先生曾經說過:「少數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你要問他的經驗,異口同聲說是得益於課外。」這更證明了讓學生參加語文實踐活動的重要。這少數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他們經歷了語文學習的全過程——由「例子」到「習題」,由精讀到博覽,由吸收到傾吐,一句話,是由課內到課外,由學校到社會,將語文融入到了其他課程之中。學生只有利用學得的知識、方法去讀課文以外的文章和書籍,將學得的範文語言運用於日常的語文實踐活動之中,才能切實有效地提高其語文實踐能力,所以語文老師不要只教課文內容,而要教學習方法。
Ⅳ 怎樣認識語文教學的綜合性
學生的言語實踐活動是一種綜合實踐活動。反映在語文教學上,主要表現為注重字詞句篇基本知識的學習和聽說讀寫基本技能練習相結合,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相結合,語文和學生生活相結合,語文和社會實踐相結合,以促進學生在語文學習活動中口、耳、手、腦並用,知行統一。 關於語文的綜合性,課程標准較之歷屆大綱,提得更為明確,具有新意。 過去,我國中小學課程設計過於注重學科課程,忽視綜合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把學生定格在書本世界裡,斷絕了和生活世界的聯系。課程學習強調理論性,忽視實踐性,注重認知,忽視學生個體對客觀世界的體驗、感悟,使課程遠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失去了實踐和應用的價值。學生在書本海洋里徜徉,而根本不去關注周圍世界、祖國前途、人類命運。即使學生在學習期間掌握了一些能力,但由於缺乏綜合實踐,很難適應未來的工作和生活。 過去我們對語文綜合性的理解,主要是就語文作為思想和信息的載體所負載的內容而言,是從語文學科的知識性講的。這也是綜合,只不過是綜合的一個方面。心理學家J·M·索里和C·W·特爾福德指出:「人是統一的單元,當他有所活動時,是整個人在反應……當一個人的行為模式由於經驗而有所變化時,其運動的、觀念的和情感的方面都要發生變化。」又指出:「人的每一活動總是程度不同地包含著運動的、觀念的和情感的變化。」課程標准正是從一個新的維度論述語文教學的更大的綜合,這主要有三個方面。 1.知識與能力 知識是基礎,能力是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逐漸獲得的。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相輔相成。過去語文教學偏重知識傳授,把語文教材分解成若干個知識點,並形成自認為很嚴密的知識體系。這種做法,導致語法術語、文學概念、文章作法等充塞課堂,導致閱讀教學中的繁瑣分析,作文教學則大講「開頭幾法」「過渡幾法」「結尾幾法」等所謂謀篇布局的知識,使語文教學耗時多而成效少。 對於語文知識,一要有序,二要有度,三是要明確語文教學的終極目的不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而是為了培養能力、發展智力、健全人格。 有序。即按照學生學習語文的規律,由淺入深地傳授有關知識。例如,低年級以識字、寫字為重點,有必要讓學生了解一些有關漢字的筆順筆畫、偏旁部首的知識;低、中年段要讓學生了解一些有關標點符號的知識;五、六年級要求學生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敘述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7-9年級要求學生在閱讀中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了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樣式,了解詞的基本分類、短語和單句的基本結構;等等。 有度。語文教學中傳授語文基礎知識是必要的,但要有度,不能拔高要求,不要把知識體系化,不要脫離能力培養去孤立地傳授知識。提倡在學生言語實踐活動中傳授知識,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關注能力的培養。這樣,知識就是動態的、活的、有用的,否則就是靜止的、僵化的、無用的。 過去我們對語文能力的分項研究比較多,綜合性研究比較少。今後應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研究聽說讀寫能力之間的關系,研究字詞句篇知識和聽說讀寫能力之間的關系及其互補互促的特點和規律。 2.情感與態度 過去,我們對此不夠重視。從理論上講,學生對語文的情感和態度對學習語文至關重要。不可設想,一個對語文情感冷漠、態度消極的學生可以學好語文。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學生對課程的情感和態度被排除在教學關注范圍之外,既無針對性的培養,又無科學性的檢測,更無實效性的成果。 相對而言,知識、能力是基礎。學生在認知過程和能力形成的過程中,必然伴隨著情緒體驗和價值判斷,從而產生積極的或消極的態度。所謂「端正學習態度」,試問,態度從何而來?是靠老師的要求嗎?是靠抽象說教嗎?態度是內在的心理需求,是學生對語文發生了興趣、產生了積極的情緒體驗之後自然形成的,而非單純外在的表態。 在語文教學中,情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因為語言文字,除了達意,還有傳情的功能。語文教材大多是文質兼美的選文,課文里既有鮮明生動的形象,又凝聚著強烈的感情,滲透著深刻的理性。學生從認知入手,藉助形象,引發感情,在感情的陶冶中,展開想像,啟動思維,從中感受、體會、感悟、理解並獲得一定的語文能力。 由情感驅動、引發情感共鳴,從而產生物我兩忘、如痴如醉的境界,反過來也可以深化認識。這既是一種認知的把握方式,也是一種感情的把握方式。如尼·阿·德米特里耶娃所說,是「通過情感的嚮往,通過情緒來完成的。這種情緒以不可抗拒的支配力量,抓住人的整個心靈,並且發生在順序地展開的邏輯思維之前,往往預定著思維和意志的方向(即也決定著道德行為)」。 當然,這種情感共鳴、物我兩忘的境界,並不是每篇課文都能出現,也不是整堂課自始至終都會保持。但是,這種現象在語文教學中並不少見,尤其是學習文學性課文時容易發生。此時,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態度、意願都化為生命的激情,這是語文教學中一個新的美的境界。 3.過程和方法 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產生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等,都產生於一定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知識能力的實際及其生理心理特點、教學的目的要求決定教學過程的安排和教學策略的選擇,而教學過程的設計和教學策略的選擇又反映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能力和教學個性,同時也反映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情感和態度。 在教學中,雖然教學過程是統一的,教學步驟是一致的,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表現卻是千差萬別的。思維活動的方式不同,情感活動的樣式各異,意志活動的強弱也不一樣。教師不宜以自己的思想去束縛或代替學生的思想,以自己的思維模式去規范和限制學生的思維活動,不要過早地去追求統一的認識、統一的結論,應允許不同的認識和認識的不同水平的同時存在。在語文教學中,學生認識上的參差不齊是正常的。勉強讓後進生靠攏優秀生,或讓優秀生降低到後進生水平都是不恰當的。所謂的「統一認識」也是虛偽的、脆弱的。因為任何認識都離不開個體的知識和經驗,離不開個體的思維方法和習慣,離不開個體的心理能力。那種認為統一的材料必然產生統一的認識的觀點是忽視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機械唯物主義的觀點。「統一」掩蓋了學生個體認識的差異性,沖淡了學生的認識過程,所以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 為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和歷次教學大綱一樣,課程標准明確提出提倡啟發式教學;和歷次教學大綱不一樣,把「討論式教學」提到應有的地位。 關於「討論式」,以高年級為宜,但在低、中年級嘗試進行一些合作討論的練習活動也是允許的。現在小組合作研討的樣式在許多學校盛行。學生同桌兩人或前後桌四人一起討論,作為一種「合作學習」的雛形,對於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口語交際能力、探究能力是有益的。其中,關鍵的問題是:學生討論的問題從何而來,是教師從主觀願望出發硬塞給學生的,還是來自學生、是學生急於釋疑求解的問題?在教學中,學生對課文常常會從不同角度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如果老師善於梳理,提出一個或兩個帶有共性的問題,同樣會引起學生的興趣。否則,由於學生思路突然分岔,加之時間太短,來不及組織內部語言,更談不上去聽取別人的發言,討論就會流於形式。 由於語文課程的目標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又由於語文課程具有多重功能,因此,課程標准強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強調「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使學生在不同內容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在教學建議中,又提到要「溝通課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在學生學習語文的實踐活動中,上述三個方面常常是相輔相成、相互滲透的。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以知識為基礎,以學習方法為中介,逐漸獲得正確理解和運用語文的能力(在獲得能力的過程中,也可以獲得知識),並產生情感、激發想像、啟動思維,形成一定的學習態度,所有這一切都體現在教學過程之中。〖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