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教學中如何實施活動

語文教學中如何實施活動

發布時間:2023-07-04 11:12:49

1. 如何開展語文教研活動

一位哲人曾說過,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交換之後每人還只是一個蘋果;而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你我思想的交換絕不只是兩種思想。教研活動是教師成長的一條途徑,那麼如何有效地開展我們語文學科的教研活動呢?

一、提升教師專業水平

美國有一種根底很淺的紅衫樹卻長得很高,主要是他們連成一片。我們農村教師理論水平也很淺,如果能像紅衫一樣連成一片,就能成就有效教學。據以這樣的認識,我們的片研訓活動讓更多的教師連成一片。

1、點面結合 整體聯動 引領教師專業發展要關注全體教師的各個層面,注重每個教師的有效發展。為了啟發和喚醒更多的學校和教師,我想應該採用「點面結合,整體聯動」的方式開展一系列的研活動活動。具體抓五個點:

第一個點是學科帶頭人的示範引領。先由學科骨幹根據自己的特長,自行申報上課內容,然後匯總成點課菜單,由各片根據主題、活動內容需要自主點課,統一協調形成活動內容,在片中進行。學科帶頭人均能精心准備,展示自己的理念和操作,課後互動交流,我想這樣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二個點是中老年教師的專題教研。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45歲以上的中老年教師依然是教育教學的一支重要力量。為了避免這些教師在校本教研中走向「邊緣化」,促使他們轉變教學觀念,穿新鞋走新路,我想專門為中老年教師舉行每學期一次的專題教研活動。「四定四保證」使中老年教師教研工作得到落實。一是定時間,保證中老年教師參加教研的機會。二定地點,保證中老年教師既有教學上的收獲,又有教學管理上的收獲。中老年教師教研和培訓的地點,就在西片進行,目的使他們在參加活動的同時,看一看兄弟學校的教學校園、教學設備、教學管理,感受到自己學校以外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氛圍。三定人員,保證中老年教師每學期至少有一次機會參加片研訓活動。四定內容,把各層次中教師的優秀課例,作現場展示。我們發現,多形式的教研活動,讓中老年教師接受新的理念,保持教學活力,持續提高業務水平。

2、語文學科教研活動豐富多彩

豐富多彩的語文學科教研活動,讓教師體驗到求索的愉悅和求真的快樂。為了拓展教學視野,彰顯學科特質,有效提升教師專業素養,我們根據語文學科的不同特點進行探索,形成了學科品牌活動。

① 連堂教學——感受黃金分割的魅力

語文教學中的教材分割問題一直比較突出,特別是有些公開課,引起了普遍的質疑:在教學觀摩活動中,無論是第一課時還是第二課時,執教者總是將最精彩的一面肢解整合後展示給大家。針對這樣的現象,可以開展「語文連堂課」的研討活動,有的以同一個學校連堂展示,有的不同學校連堂展示,展示活動前,兩位老師聚在一起切磋教材,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合作上第一課時與第二課時,展示是的是一篇課文的教學全過程,這樣的課堂接近於平時真實的家常課,找到了「回家」的感覺。連堂教學走出了教學中片面追求完美的怪圈,體現了教材處理中黃金分割的和諧之美,簡單扎實而又高效。

② 專題研究——體驗主題探究的樂趣 。


2. 淺談如何進行語文實踐活動教學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①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可以通過豐富多樣的活動方式,構建學生的認識結構,將學生置於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其主動性創造性,以綜合實踐活動促使學生各方面素質協調發展。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將所學知識與社會生活相聯系,學以致用,迸發創新的火花,獲得新的經歷、體驗、感悟,達到對知識的融會貫通,加速語言文字的綜合能力的形成。那麼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來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效率,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呢?

首先,開展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師應先根據學生各階段的身心發展、智能結構等方面特點,開展適宜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比如,低年級孩子好奇心強,興趣廣泛,但持久性不夠;對明顯的事物現象感興趣,但缺乏合理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合作意識尚未確立,思想認識水平還比較稚嫩,但他們對周圍事物又都充滿了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因此在教學前,教師應激勵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細心觀察大自然的好習慣,課堂後積極參加校園、社區活動,並結合課內外閱讀,共同討論,用口頭或圖文等形式表達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見聞和想法。第二,開展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興趣出發,選擇開展相應的實踐活動。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綜合性學習應突出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②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體是學生,如何真正發揮和體現學生的主體性,綜合活動的選擇尤為重要。綜合實踐活動越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興趣、社會現實,學生越能夠較好地操作,越有積極性。教師要從學生日常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著手,善於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從個體的學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中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活動。

如在教學《烏鴉喝水》這篇課文時,為了讓學生順利解決烏鴉怎樣喝到水的這一教學難點,教師設計如下活動:首先讓學生用自己帶來的瓶子、石子,做實驗,觀察水上升的過程。然後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烏鴉是怎樣喝到水的。這項實踐活動重在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感受直觀刺激,從而產生快樂情趣,於無形中解決教學的難點,並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又如在教學《兩小兒辯日》、《將相和》、《草船借箭》等課文時,由於課文中的故事情節生動,人物形象鮮明,在教學中,我們就可以讓學生在初步讀懂課文或理解文章時進行角色表演,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表演的慾望,進而在表演活動的親身體驗中進行深層次感悟人物的魅力。對於《徐悲鴻勵志學畫》之類的文章,我們還要善於利用課文的情節空白點,讓學生用想像豐富人物形象,用角色體驗來升華情感。

第三,「語文課程應植根於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③因此,在語文教學中開展實踐活動時,還要實現語文與生活的溝通,注意學科整合,注重跨學科領域的學習,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如在教學《四季的腳步》時,布置學生先觀察大自然,讓學生把看到的景色拍攝下來,搜集描畫四季的圖片,描寫四季的兒歌等。在課堂上,學生展示自己課前拍攝的或收集來的圖片,向大家介紹圖片描繪的季節特點,有的朗誦描寫四季的兒歌。這些活動,就是將語文課堂教學與自然生活緊密結合,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語文實踐機會,拓寬了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渠道,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教學《燕子》一文後,教師可讓學生根據課文最後一段的描寫,創作一段反映春天生機勃勃的「五線譜」:電桿為分節符,電線為五線,燕子做音符。學生進行這項活動,就是要求學生把課文的文字元號變成畫面的過程,就是學生理解語言文字的過程,就是培養學生動腦、動手的過程。因此恰當地利用繪畫方式能夠提高理解語言的效率,極大的調動學生的能動性,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

第四,為保證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行之有效,教師在開展活動中應立足於給每一個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確保所有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實實在在的發展。在給學生的活動做評價時,應把重心放在學生活動的過程上,要看實踐活動中學生的探究方法是否科學,在活動過程中是否有合作態度和合作能力,以及在活動中是否主動發現問題和探索問題,而不是通過以往的用書面考試來評價一個學生的所得所失。另外,教師可採用多種形式的綜合評定來評價學生綜合實踐學習的效果,既讓學生分享成果的喜悅,又讓他們找到自己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設計和實施小學語文實踐活動,學生不僅能從中獲得親身參與探究的體驗,還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

3. 語文教研活動實施方案

為了確保活動能成功舉辦,往往需要預先制定好活動方案,一份好的活動方案一定會注重受眾的參與性及互動性。那麼應當如何制定活動方案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2021年語文教研活動實施方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研活動實施方案1

一、指導思想

繼續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基本精神為指針,以《語文課程標准》為具體指導,積極開展「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課題研究活動,重視學科教學質量評價,提高語文教師隊伍素質,全面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二、具體工作和要求

1、繼續組織語文組全體老師認真學習《語文課程標准》,深入領會其精神,重視學習語文教學新理念。充分利用業務學習時間,組織全體語文老師學習各類教育刊物中有關語文教學的新做法、新思路,要求結合本校存在的問題,有重點的組織學習。依據新課標,評價師生教與學。

2、抓好教學常規,將素質教育要求落實到學科教學中,抓好教學常規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也是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的保證。抓常規要以課堂教學為中心,以抓學生的學習習慣為重點,抓學生的能力培養和抓良好的性格形成為重點。

3、抓好課題研究,深化教學改革。目前我校課題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要更上一層樓,就要重視課題的管理,重視研究過程,將課題研究與培養青年教師結合起來,真正使課題研究成為深化教學改革的重要環節。

4、加強師資培訓,形成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我們著手准備做好以下工作:

(1)苦練內功:全體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自覺加壓、努力使每節課都成為有質量的研究課。

(2)語文教師要加強自身教學理論修養和文化修養。

(3)鼓勵語文老師勤於筆耕。希望老師們能經常寫教學反思,這對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是非常有好處的。

5、組織各種語文活動,讓生活充滿語文。

三、具體安排

九月份:

1、制定語文組活動計劃,各語文教師制定學科計劃;

2、認真撰寫教學案例,參加案例評比活動;

3、教學檢查。

十月份:

1、課題分工與設計

2、組織講故事比賽活動;

3、每月教學檢查。

十一月份:

1、學習有關教學新理念的文章;

2、組織寫字比賽活動;

3、部分老師上研討課;

4、期中教學檢查。

十二月份:

1、部分老師上研討課;

2、組織手抄報評比活動;

3、每月教學檢查。

一月份:

1、觀看教學錄相;

2、期末教學檢查;

3、期末教學質量分析。

語文教研活動實施方案2

為了進一步推進初中語文學科素質教育,提高語文學科教學質量,及時發現和培養優秀學科教師,經請示教育局領導決定開展初中語文教師優質課競賽。現將有關事項通知於後:

一、活動主題:

展示新課程培訓成果,展示優質高效的語文課堂。

二、選課范圍:

以現行語文版教材各年級(下)測為准。

三、活動形式:

1、這次活動分兩段進行,

第一段為選拔段,凡學區推薦選手均要參加該段活動,主要形式為說課,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教學設計說明、精彩片段展示。評委依據相應標准評分。

第二階段為展示階段。圍繞高效優質課堂標准,在選拔階段產生優秀選手進行課堂教學展示。

2、展示課要求

參加展示課的老師,在規定篇目中重新抽簽,在規定時間內備課,在規定時間內展示完整課堂教學。

3、特長演繹

進入優質課展示的教師,選擇最能體現個人才情的某一特長進行5分鍾展示。

四、計分辦法:

1、說課分為100分。

2、精彩片段展示20分。

3、優質課展示100分,

4、特長展示10分。

五、活動時間:

5月7至8日。

六、活動地點:

待定

七、結果運用

按照正式文件規定的評獎要求進行。

八、名額分配:

各學區原則上1人。

九、選手推薦時間

各學區應在4月底前完成推薦名額上報。

陽簡市中小學教學研究室

語文教研活動實施方案3

一、教研主題

以作文點評形式分享智慧解決困惑藉助同伴中的互助,學習和交流,分享教學的`心得,解決在作文教學中,老師們遇到的困惑和問題,使大家的教學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參加活動的人員

中高段全體語文教師

三、活動的目的

1、通過作文點評,了解作文點評的方法,從教與學的角度總結經驗教訓,並針對自身的得失,制訂出新具體措施,為教學鋪路。

2、探討作文教學思路,通過分析總結、交流經驗,提高教師的自身素養;同時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共同為提高全校的作文教學水平而奮斗

3、實現有效作文,達到教學相長。如何激發學生習作興趣和寫作願望,如何指導學生的寫作方法,更好地引導學生樂於寫作。

四、活動的構思與形式

分析點評研討式並用,採用人人發言,討論交流的形式,通過集體議課、評課等形式來探討作文教學的課堂模式。

五、活動前的准備

1、確立主題。

2、教師認真准備結合教學實際的發言稿。

3、對所選作文進行點評

六、教研活動的過程及內容

1、通過集體議課、評課等形式來探討作文教學的課堂模式。

2、針對自己所選文章進行點評

七、活動安排:

1、中段語文教師看到本方案後根據習作內容完成教學設計。

2、集體議課並修改自己教學設計。

3、再次議課並確定執教教師。

4、試教並集體參與磨課。

5、課堂教學觀摩。

4. 如何開展小學語文學科實踐活動

語文實踐活動是一種以活動為載體,以學生為活動主體,以學習語言、形 成語 言能力、加深語文素養為目的的活動。開展豐富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可以使我們的語文教學變得更生動,更精彩,那麼如何開展小學語文學科實踐活動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如何開展小學語文學科實踐活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如何開展小學語文學科實踐活動

一、活動主題要呈現多樣性

1、依託教材內容,設計活動主題。教材是學生學習的憑借。北師大版、人教版教材都是以單元主題(專題)的形式組織教材,這些主題(專題)都以人文性或 文化 性為線索,每個單元內各部分內容相互聯系,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這種編排方式,有利於教師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從而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同時,也為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提供了可以借鑒的依據。

教材中的很多主題(專題)本身就可以稍作拓展作為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例如,學習了《只有一個地球》一課,可以開展《地球——我們的家園》活動,引導學生了解地球生態環境、學寫 倡議書 ,在活動中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2、聯系生活實際,挖掘活動主題。要使語文之溪涓涓長流,學生就必須從廣闊的現實生活中汲取營養,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如每年 春節 ,家家戶戶大門口都貼著春聯,為了讓學生理解春聯的知識,我們組織學生開展了《話說春聯》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當然,帶領學生進入生活中的語文世界後,學生就會發現,原來生活中語文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

我們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喜好,讓學生自主挖掘生活中自己感興趣的一些活動主題,如針對街頭錯別字的《啄木鳥醫生在行動》,收集賞析優秀的 廣告 詞、學習設計公益廣告、搜集整理本地風土人情 故事 材料,深入街頭做《店名中的知識》的調查,還可以引進一些貼近學生生活與思想,關注學生成長中熱門和焦點的話題。事實證明,只有將語文課堂教學與自然生活緊密結合,才能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語文實踐機會,才能拓寬學生進行 語文學習 的 渠道 ,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二、活動內容要注重綜合性

1、語文學習能力的綜合。在一項活動中,我們可以把語文教學中的聽、說、讀、寫恰如其分地結合起來。例如,我們開展的《話說蘭州》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我們引導學生分組去實地調查訪問,了解家鄉的人民是怎樣勤勞致富的,並收集有關的小故事,同時,也走進學校周邊的工廠進行調查訪問,最後撰寫成調查 報告 ,在全班進行交流。在這個活動中,學生全面參與聽、說、讀、寫的整個過程。學生與人交流,撰寫報告,讓語言訓練落到實處。學生通過開展這一綜合實踐活動後,與人合作、收集信息、學以致用等多種綜合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2、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我們應以語文為主,以學習語文為出發點,以學生廣泛地涉獵自己所喜愛的學科為手段,運用各科資源,開展跨學科活動和教學。只有這樣才能突現語文作為各個學科的基礎,只有這樣才能顯示綜合實踐活動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例如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環保連著你和我》這一案例中,學生進行實地考察,調查訪問,編排童話劇,統計城市各項污染指數,製作 手抄報 ,環保知識問答等。所以,我們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內容的選擇上,要十分注重與其他學科的結合,做好相鄰知識系列,相近學科的整合工作,使 教育 內容與學生的需要及綜合發展緊密配合,從而達到優化知識結構、提升思維品質的目的。

三、活動主體要突出實踐性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他們的語文實踐能力不是在課堂的「言說」過程中形成的,而是在學生充分的「踐行」中形成的。學生在動態、多維的天地里,才能把心靈深處的內在感悟轉化為一種精神產品,人生才能得以精彩,生命才能得以健康成長。做,即實踐。「紙上得來總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說的正是實踐的重要性。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就是強調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語文,在實踐中獲取知識,鍛煉能力,在實踐中體驗情感,發展個性品質。在上述活動案例中,學生有的到實地調查、拍照、訪問,有的從網路上尋找圖片,收集資料,有的親自走上街頭……學生始終處於活動的前沿,他們自主地去學、自主地去做,在生活的課堂中鍛煉,並逐步完善自我。

四、活動時空的設計要體現靈活性

1、時間的自由性。首先,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課時劃分是不固定的,我們要依據活動的內容來自主決定。有的活動完全可以用一個課時完成,有的活動則需要很長的時間,前後可能需要好幾周。其次,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的活動時間是不受限制的。學生可以結合自身實際進行活動。無論是課內還是課外活動時間、晚上還是節假日都可以作為綜合實踐課的有效活動時間。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學生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對活動階段的時間分配也以學生自己的需要為依據。

2、空間的開放性。以往的教學活動都是局限於教室內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場地、規模都應該不拘泥於傳統的班級教學形式,教室、圖書館、操場等都可以成為學生展示自己才華的舞台。學生甚至可以走出校園,到家庭、社區等。例如,活動《你好,公益廣告》,學生就可以坐在家裡,從電視、電腦上了解有關公益廣告的知識。

小學語文實踐活動如何開展

一、充分利用教材的教育資源,及時組織綜合實踐活動

現行小學 語文教材 在課文後的「語文園地」或「積累運用」欄目中,新增了一些實踐性作業,讓學生在實踐中通過觀察、調查、訪問等實踐 方法 ,在找找、做做、談談、 說說 、想想、寫寫等過程中,運用所學的知識去理解、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我們要充分利

用這些資源,及時組織活動。如:人教版新教材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我會拼圖》,是一次製作交流的活動。課前,讓學生准備大小不等的圈形彩紙片、膠水、剪刀和尺子。課堂上,讓學生仔細觀察課本中的三幅圖,互相說說圖形像什麼,每個圖形是用什麼拼成的。並適時啟發想像:用圓形紙片還能拼成哪些圖形?學生會爭著介紹:「還可拼成小魚」「還可拼成帆船」「也可拼成太陽」……

隨著學生的介紹,教師可在黑板上畫一畫,並告訴學生在拼圖上添幾筆,可以使拼圖栩栩如生,幫助學生打開想像的思路。再讓每個學生根據要求,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自己動手拼圖,想拼什麼就拼什麼,拼出後說給同桌的同學聽。最後,交流評比,每個同學說說自己拼的是什麼,怎樣拼成的,評出好的向全班展示。這樣,學生在觀察、想像、擺拼、介紹、交流的活動中,不但提高了自己的觀察能力、想像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還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

二、充分利用本地的教育資源,積極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過去的語文教學長期囿於一個較為狹窄的時空之中。課本是僅有的信息派,教師是唯一的信息傳遞者,澡堂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場所,當地的徽育資耳長期得不到開發和利用,致使學習效率不離。新的《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各地區都組蔽粉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抓,要有強烈的資源愈識,去努力開發,積極利用。」這無疑為提高語文學習效率開辟了新的途徑。教師要充分利用本地資源,積極開展活動。

三、充分利用網路的教育資源、適時組織綜合實踐活動

充分利用網路的教育資源,突破語文學習活動原有的時空,把學習!於動態、開放的環境中,可以改變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和渠道。網路環境下的語文學習為語文教學展示了廣闊的前景,教師應該利用網路的豐富資源,結合課文內容,確定相關主題,適時組織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上網查找相關資料,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通過網路,學生不但可以看到與課本內容相關的動人景象,學生可以自由地了解所感興趣的知識。在利用網路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觀察能力、綜合表達能力和收集處理信息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此外,還可讓學生在網上讀新聞,關注社會 熱點 問題;訪問相關的教育網站,讀自己喜歡的 文章 ;到網上搜索一部名著或一個作家的資料;在網上練習寫作,發表文章等。使網路實踐活動真正成為溝通學生生活習得 經驗 和語言文字世界的橋梁,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本領。

四、注重整合各學科教學資源,相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要打破傳統教學的學科壁壘,注重整合各學科教學資源,加強語文與數學、音樂、美術、科學、社會等學科的溝通與整合,讓學生吸取多方面的營養,用「大語文」觀綜合性地學語文、用語文,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如:在春季設計開展「美麗的春天」主題活動。讓學生到校園里或田野里去找春天,感受「春風」「春雨」;語文課上,讓學生讀春天,說春天,贊春天,寫春天;美術課上讓學生畫春天;音樂課教學生唱「春天在哪裡」;數學課上編春天植樹應用題;科學課上學「種子」,讓學生做種子發芽實驗,並仔細觀察、記錄,把實驗結果和結論寫進實驗報告,從實驗中獲得信息,了解種子的發芽過程;課外閱讀有關「春天」的故事,背誦有關「春天」的古詩文等。這樣,結合學生實際,圍繞學生感興趣的活動,熔各科知識於一爐,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小學語文實踐活動怎麼開展

一、深化教材內涵,培養語文實踐能力

課程標准中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語文課本是學生最接近、最直觀的母語教育載體,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藉助語文課本,進行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從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1、 以教材為依託,拓展知識視野,激發實踐興趣。

如學習完《小小的船》這首兒歌,筆者開展了一個收集整理圖片的活動。按照兒歌中所說的,請孩子們畫出星空美景。再想像自己坐在了月亮上,在滿天星海中遨遊,並告訴他們,到月球已不再是我們的夢想,「神舟五號」升空了,人類正在向浩瀚的宇宙進發。指導學生分成小組,從報紙上或哥哥姐姐用過的教科書,如《社會》、《自然》、《美術》中,找出「宇宙飛船」、「楊利偉」、「人造衛星」、「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等有價值的圖片,並把它們剪下來,合力完成解說圖片內容的任務。在班級里展示圖片時,只要用一兩句話說明圖片內容即可。這些圖片都貼在自己的成長記錄冊中保存。

2、 挖掘教材內蘊,有效激活思維,培養實踐能力。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化的。」利用語文教育的這一特點,筆者常常注意把握教材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啟發學生聯系自身實際談感受、寫體會。如學習課文《我的戰友邱少雲》後,我組織學生開展了「學習英雄,我奮進」主題活動。首先讓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採用各種方法,搜集整理英雄的 事跡 。接著在小組內交流,以故事的形式講述出來,並相互談談自己的感受。然後,我讓各個小組推選代表在全班交流,其他學生評議並談一下自己的感想,評出班級的「故事大王」,頒發喜報。活動結束後,要求學生並寫寫自己今後的打算。通過這次實踐活動,有效地鍛煉了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二、依託 傳統文化 ,培養語文實踐能力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中華民族的祖先用勞動和智慧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它源遠流長,延續不絕,一直影響到今天的生活。有效地利用和學習傳統文化中的有益成份,也是今天我們語文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

1、 利用傳統節日,開展實踐活動。

祖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傳統節日,開展有趣的語文實踐活動,既可以讓學生了解祖國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感受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而且切實地提高了學生實踐能力和語文素養。

筆者先後組織學生製作了「 端午節 」專刊、「 清明 節」專刊、自由命題專刊等多期手抄報,學生們的積極性越來越高,水平也有了一定提高。通過一個學期的手抄報製作活動,學生們在實踐中獲得了直接經驗,又把已經獲得的知識和經驗應用於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提高。

2、 關注民間文化,開展實踐活動。

「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學習語文不僅要讀有字的書,也要讀無字的書。我們的家鄉是一座小鎮,開設「小宣傳員」培訓課程,對學生進行培訓,幫助他們進一步了解小鎮的歷史和文化,熟知其特點。小鎮步步皆景,處處有情,正如一本內涵豐富的「無字書」。這樣的學習讓孩子們真切地感受到,語文在生活中無時不在,無處不有,語文是最實用的。他們在活動中獲得的這些情感體驗和激起的對語文學習的深厚興趣是潤物無聲的,是持久永恆的。

三、藉助自然資源,培養語文實踐能力

大自然五彩繽紛,利用自然資源,可以激發學生綜合性學習的興趣。在興趣的影響下,學生會情緒高漲,積極主動地認識事物,觀察力顯得敏銳,思維顯得活躍, 記憶力 增強, 想像力 豐富,克服困難的意志力隨之增強。

在春暖花開的季節,筆者在班上以「春」為主題,開展了一項「春之歌」的語文個性展示活動。學生們設計出活動方案,在老師的幫助下討論出該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張貼公布,而後開展活動。一部分學生用眼睛尋找春天美妙景象,用耳朵傾聽春天的聲音,用小手去觸摸春天的變化。他們搜集了關於春天的圖片、兒歌、古詩、 散文 等,辦出了一張張漂亮的手抄報。

在這些過程中,學生的識字量、美句的掌握量都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活動的過程,活動的作品,再融入他們的情感,又成了一篇篇生動的 作文 ,洋溢出生命的活力。一部分愛鑽研的學生,羅列出了春天的有關話題:《春天與疾病》、《春天的校園》、《世界各地的春天》……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們成立了一個個語文課題小組,制定出一個個課題計劃。雖然幼稚、粗糙,卻也能感受到模糊的、鮮活的智慧走過的痕跡。圖書館、微機房,都留下了他們的身影。課堂上,同學們介紹他們自己的手抄報,訴說作品的製作歷程,把搜集的信息與大家分享,辛勤的耕耘換來了豐碩的收獲,此時的語文課堂輕松愉快。

怎樣開展小學語文中實踐活動

1、以本為本,搭建活動平台

在我們現有語文教材中,有些課文雖然內容甚少,但有許多地方只要我們充分調動自己的情感,盡力去想像,去挖掘,很多教材以外生動而又活潑的內容就會盡收眼底。在教學中我們若能抓住這些有利時機,把活動引進語文課堂,通過表演、說話、寫話、 唱歌 、等形式,就能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抓住 創新思維 的靈感,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像能力。

比如教學《飛奪瀘定橋》一文是,啟發學生通過想像,入情入境,體會到奪橋的"難",紅軍的"勇"。在"搶時間"和"攻天險"的過程中,可啟發想像:紅軍在白天一邊趕路一邊與阻擊的敵人打仗,到了夜晚還得冒雨行路,飢餓、睏乏,同時山路陡窄、路滑難走,伸手不見五指,是怎樣的情景?英雄們拿著馬刀,帶著手榴彈,冒著敵人密集的槍彈,攀著鐵鏈向對岸沖去又是怎樣的情景?通過這些想像,同學們很容易從紅軍戰士的英雄形象中受到教育和感染。在想像訓練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也隨之產生、發展。

2、拓展文本,鞏固活動成果

新課程標准明確指出,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認識要寬泛。教科書是重要的教學內容,不是教學內容的全部。葉聖陶先生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語文教學不能拘泥於課本,只顧及課內一篇篇課文,更應該關心課文後面的世界。其實在一篇課文背後所蘊藏的知識遠比課文中知識豐富得多。

如在教學《晏子使楚》這篇課文時,學生對文中那個機智敏捷、能言善辯、熱愛祖國、足智多謀、清正廉潔、大公無私的晏子仰慕不已,頗感興趣。於是便引導學生有意識地搜集晏子資料,鼓勵學生閱讀《晏子春秋》,並召開讀書交流會,以點帶面,通過一篇課文讓學生學到課本以外的知識,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又如教了《一個小村莊的故事》一課,組織學生課後去了解樹木的環保作用和人為肆意破壞環境的嚴重後果。結合喀什的實際情況,以"喀什東湖"為例,讓他們親自去收集資料,將"過去的東湖"與"現在的東湖"環境進行對比。通過這樣的活動,使學生深深感受到無情的人類自己毀滅自己這種殘酷的現實,喚醒了大家的環保意識,也給後人留下警醒,同時培養了他們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3、學科滲透,整合活動資源

新課程標准指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它所倡導的是一種課程共建文化,需要教師積極地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發展、完善和豐富手頭現有的各學科教材。這就需要教師有自己的教學思路,對學生和教材進行認真地研究,根據需要對各學科的教材進行整合重組。這里所提的整合學科,指的就是打破語文學科原有的封閉狀態,加強與 其它 學科的相互滲透與融合。

如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時,引導學生畫畫五光十色的海水,千奇百怪的貝殼,可愛至極的海龜,豐富的海底物產。當孩子們上台展示作品時,一幅幅可愛的畫面不僅反映出了孩子們對"五光十色、四腳朝天、千奇百怪、寸步難移"等詞語的富有個性的理解,而且也發展了他們的想像和審美能力。

再如教學《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一文時,利用科學的理性、嚴謹,把科學求實的作風引進課堂,讓學生准備道具,自己動手做實驗,來印證亞里士多德的結論是否正確。這樣不僅更好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培養了學生做事嚴謹,執著求實地探求科學真理的精神。實踐證明,語文教學與其它學科整合,結合開展適合語文學科特點的活動,能促使學生動用多種感官,在自由和諧的氣氛中,使學生的多種能力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4、走向課外,豐富活動內容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可學生僅靠課堂上所學的有限知識,遠不能滿足他們發展的需要。新課標指出: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引導學生走進大自然,走進社會生活,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實現語文教學的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增加學生學語文的實踐機會,才能不斷提高他們的語文學習能力,豐厚語文素養。

比如:在春暖花開的日子,帶領同學們走進學校附近的西公園,去賞一賞各色的花,聞一聞花香,感受蝴蝶、蜜蜂流連其中的樂趣。孩子們在與大自然親密的接觸中,捕捉到了大自然的鮮活,真正發現了美,感悟了美,他們親近大自然的天性得到了滿足。即使不叫寫詩作文,他們也已在心中吟唱出了贊美大自然的最優美的詩,最動聽的歌!


5. 如何設計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學習活動

一、常態教學環節活動化

「常態教學環節」是指閱讀教學中常態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如:「導入——感知——解讀——品析——拓展」等教學環節,這些教學環節的課堂實施是閱讀教學的一般規律,但對這些教學環節的處理採用不同的方法,其效果就絕然不同。如果按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獨霸講堂,一講到底,學生學起來就了無生氣。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技巧並不在於能預見到課的所有細節,在於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中作出相應的變化。」因此,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把常態教學環節設計成一個個生動活潑的課堂活動,讓學生在親身參與中去求知、去探究、去發現、去創造,這樣學生就可以在一種強烈的學習慾望驅使下達到最佳的學習狀態。把常態教學環節活動化可有如下幾種設計:

(一)誦讀活動

誦讀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前提與根本,因為語文是以語言為核心的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雙重屬性的學科,學習語文離不開鮮活的語言與文字。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只有多讀,才能不斷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從而逐漸積淀學生的語文素養。誦讀活動不僅僅是讓學生把文本轉化為聲音,更重要的是讀得順暢,讀准內涵,讀透情感,這樣無生命的語言文字元號才能生動起來,活躍起來。我們可以把誦讀活動設計為聽讀、嘗試讀、示範讀、角色讀、分組讀、對抗讀等多種多樣的形式,讓學生在參與活動時掌握朗讀的技巧,揣摩人物的情感,享受朗讀的快樂。如誦讀《皇帝的新裝》,可採用角色誦讀的方式,讓學生充當老大臣、隨從、騙子、皇帝等角色,通過角色誦讀,再現《皇帝的新裝》所展示的生活情景,展現驕奢淫逸、腐朽昏庸的皇帝形象,以及虛偽、淺薄、自欺欺人的群臣形象。

(二)探究活動

對文章內容的解讀需要學生深入文本中,與作者對話,與文本對話,與文本人物對話,與文本所反映的社會生活對話。由於學生受知識基礎與生活閱歷的限制,對文本的把握有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教師進行創造性的設計。對文本的探究可採用「問題引路」的活動方式,根據文本的內容設計一個個的問題。具體操作:一是示範提問,即教師示範提出問題,或把握文章的主旨,或突破文本的重難點,給學生的思維指向。二是自主試問,可要求學生嘗試發問,即學生模仿教師提問的方式就文本內容或學習的重難點自主發問。三是因疑置問。即學生真正走進文本以後對文中的某一問題理解不透徹或根本不理解,為了滿足自己學習的需要自主置疑。另外,在探究活動中,可給學生指示方法(即給學生指示提問的方法),常用的方法:一是標題切入法。如:執教《羅布泊,消逝的仙湖》,可由標題發問:羅布泊在哪裡?仙湖是什麼樣子?羅布泊為什麼曾是仙湖?羅布泊現在狀況如何?將來會是怎樣?這樣就把文本所需要探究的問題都可以展示出來。二是導語讀入法。如《列夫·托爾斯泰》導語「就讓我們跟隨作者,去凝視托爾斯泰的眼睛,並由此進入他那深邃而豐富的內心世界」一句可發問:「托爾斯泰的眼睛有何特徵?」「為什麼透過托爾斯泰眼睛能進入他深邃而豐富的內心世界?」三是要點引入法。即根據文章內容要點設問。

(三)交流活動

交流是課堂活動的重要形式,是學生課堂學習成果的展示與學習愉悅的分享,同時也是同學之間相互釋疑解難,達成學習成果共享的重要途徑。在同學們完成文本的探究活動之後,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交流活動。如果是小組合作學習,可派小組的代表交流本組的學習成果;對於小組學習中不能解決的問題,可採取生生交流、師生交流的方式,從而達到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成長的目的。

(四)積累活動

語文學習離不開積累,語文素養的提升必須依賴於平時語言的積淀,只有做到厚積才能薄發,舉三才能反一。因此,每一節課的教學必須適時引導學生開展積累活動,不僅要給學生積累的時間,還要給學生積累的內容。如執教《濟南的冬天》可要求學生積累有關冬天的名言佳句。欣賞古典詩詞,可要求學生進行古典詩詞名句的背誦積累。經過平時課堂學習長期的積累,學生就能視野開闊,博學多識,寫作起來才能文思泉湧。當然學生課堂積累活動也應採取新鮮活潑的方式,如故事會,詩詞朗誦會,名言佳句背誦比賽等。通過這樣豐富多彩的活動,學生就會在活動中積累,在快樂中求知,在積淀中進步。

二、主體教學活動特色化

教師在執教一篇課文時,開展的課堂活動應有主次之分,突出課堂特色的主體活動教師應精心設計,做到因課而異,因生制宜,具體可設計為如下幾種:

(一)表演活動

表演活動就是將課文改編為劇本,以課本劇表演的形式呈現。課本劇的表演能形象地再現課文內容,展現文本所反映的現實生活,讓學生很快走進文本。課本劇表演的形式可多種多樣:

1.角色表演

就是根據課本內容,以人物為核心,分不同的角色進行誦讀表演。如:執教《我的叔叔於勒》可對文章內容進行加工改造,分若瑟夫、於勒、菲利普夫婦等角色進行表演,從而讓學生很快進入文本,了解到菲利普夫婦自私、冷酷、唯利是圖的特性以及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純金錢關系。

2.話劇表演

話劇表演就是將課文改編為話劇進行表演。劇本改編可對課文內容採取取其精華、去其枝葉的方法,將文章核心部分以話劇表演的方式來呈現。如執教《變色龍》,可刪減課本中的次要內容,通過「畫外音」交待情節,通過人物的對話讓奧楚蔑洛夫這條變色龍盡情地演繹。經過這樣的設計,課本中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學生學起來也就覺得妙趣橫生,興趣盎然。

3.想像表演

想像表演就是教師要求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再創造,藉助想像對課文的情節作必要的補充,然後進行表演的教學形式。如《故鄉》中對閏土正面寫的不多,只敘述了少年閏土與中年閏土的境況,可以「閏土的故事」為主題,通過想像對課文進行改編與補充,然後表演,讓全班同學在輕松的氛圍中了解舊中國農民痛苦生活的社會根源——多子,飢荒,苛稅,兵,匪,官,紳,從而掌握文章的內容。再比如執教《我的叔叔於勒》一文,要求學生想像:假如菲利普一家在船上看到的是百萬富翁的於勒,將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再將這想像的情節表演出來,這樣就便於學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

(二)辯論活動

在課堂上可就文章的內容巧妙地設置一些辯論活動,從而活躍課堂氣氛,同時又使學生的思辨能力得以提升。那麼,怎樣才能組織好課堂辯論活動呢?

其一是設計好辯題。辯題應是由課文中生發出來的,辯論活動的開展應是為學生解讀文本、透徹理解文章的主旨服務的。其二是確立辯論點。辯論時盡量從文本中找理由,找依據,也可適當地讓學生鏈接自己的生活。其三是定位辯論目標。開展課堂辯論,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認識事物的水平,通過正反雙方的辯論,最終雙方的觀點應達成一致。如執教《皇帝的新裝》可針對小孩說出真話,揭示出事情真相的情節,設計出正反辯題:「每個人應該(不應該)說真話」,讓學生展開課堂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明確:人應該講真話,但有時善意的謊言也是美麗的。這樣就提高了學生辯證思維的能力以及與他人相處的能力,從而達成閱讀教學三維目標之一——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三)接龍活動

為了在課堂教學中關注更多的學生,讓大多數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教師可根據教學的需要設計一些課堂接龍活動。如讓學生積累成語,可組織學生進行成語接龍;讓學生積累名言佳句,可組織學生進行名言佳句接龍連珠活動;讓學生疏通文言文的文意,可讓學生進行接龍譯句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的設置,可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我們的課堂教學又能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學有所獲,學有所得。

(四)比拼活動

為了極大限度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教師可在教學中組織一些學習比拼活動,把競爭的活力引進課堂,讓學生在目標任務的驅動下緊張快樂地學習,從而極大限度地開發學生潛能,提高學生的能力。如執教《諾曼底號遇難記》可把學生分成兩個大組,設計「誦讀比拼活動」、「探究比拼活動」、「品析比拼活動」等,讓學生緊張地學習,快樂的收獲。

著名學者葉楠教授說:「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活動是語文課堂教學中顯現的一道亮麗的風景,它能讓學生在課堂主動探求、主動實踐、主動發展,它能提升課堂藝術與教學質效。但如何設計好每一堂語文課中的「活動」需要我們教師付出艱辛的勞動,更需要我們廣大教師付出自己的智慧與創造。我相信:只要我們深愛我們的事業,痴愛我們的語文,並為之不斷地付出,我們語文課堂一定會靈氣飛揚,活力四射,我們的語文課也一定會演繹成學生生命中最具魅力的人生風景。
本回答由提問者推薦

6. 怎樣開展語文教研活動

開展語文教研活動的方法:

一,備課時間、地點、人員制度化

我校以教研組為單位,每周固定時間在各辦公室集體備課。

二,備課內容和主備人員制度化

教研組每人主備一至兩個單元,就這個單元的內容進行細致、深入地備課。每周教研組活動時,按單元由負責主備的老師先講解自己所備單元的整體思考和每課的重難點、教學設計以及教具准備等。

其他老師邊聽邊在語文書上做詳細的記錄,然後全組老師共同商議,制定出一份比較完善的教案,並把這一單元的教案,拷貝到每個班的電腦中。

三,個性修改制度化

每位老師根據個人教學風格及本班學情,對集體備課教案進行再創造,使之成為一份適合個人特色和本班教學的個性化的教案;其四,及時反饋制度化:在集中教研組集體智慧與使用本人個性化教學策略後,效果如何,要及時反思,做好後記,交流總結得失,形成習慣。

教研工作的意義:

教研工作是學校教學的一項主要工作,是另一種的教學形式,也是學習、交流經驗的方式,「他山之石可攻玉」。教研活動可以相互學習並借鑒別人的經驗、理念、教學方法,從而在教學實踐中去改進自己的教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和教學特色。

有時候對某一問題,通過交流會使我們彷彿有豁然開朗的清爽之感覺,這樣在學習、交流、反思中不斷提升自己。

7. 小學語文如何設計教學活動

一、圍繞語文素養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

語文教學的目標主要是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提高,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必要的知識為漢字的音、形、意,字詞句以及良好的閱讀理解能力,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學生積累語言。

二、根據教學目標來設計教學活動

在新的語文教學目標中,有知識技能,方法過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幾方面,這三方面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但在實際教學中,每堂課的教學目標都較為簡單,一般都是根據教學的具體內容進行相關設計,這樣的教學只會使學生達到某一方面的目標,方法以及知識,但是很多學生不能在課堂中得到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上的學習。
因此教師在課堂設計的活動中,主要使學生在課堂中收獲知識以及學習方法,還要在此基礎上使學生能夠感受到一定的情感態度,並樹立自己的價值觀。如,對於每篇課文,教師都會將其中的語法知識,字詞、語句知識,清楚的為學生講解。同時,還可以要求學生針對每一句或者每段話,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體會文章中蘊含的感情,從而促進學生閱讀的理解能力。
三、根據學習內容來設計教學活動

小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由於閱讀的文章和書籍較少,所以積累的語言素材較少。在教學中主要依靠課本中的文本內容,這部分內容也都是出色的作品,其中有較多的人物語言、神態,生活場景以及細節這些具有生活化的東西,為了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文中的內涵和感情,可以使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進行改編,或者對將文中的內容表演出來,將人物對話和細節都給予細節上的模擬。
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和創造,能夠使學生對文章中的東西更好運用。
四、根據學習方式來設計教學活動

在新課改中,要求學生能夠做到探究學習,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以及合作學習,對於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式較為重要,但如果在課堂中為學生進行這些學習方式概念的講解,學生只能機械的接受,卻不能在學習中熟練的運用,也不能轉變為自己的學習方式。
因此需要在課堂中進行相關活動的設計,使其能夠每天接觸到這些學習方式。如,教師可以出一個難度較大的問題,要求四人小組的同學進行討論,每人都闡述自己的想法,並根據四個人的答案進行判斷和總結,最終得出答案,這樣可以充分培養學生的探究學習與合作學習。

8. 小學語文實踐活動怎樣開展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就是將語文課堂教學中所學到的基礎知識與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現象與問題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成功地解決學生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和實踐能力的一種活動方式。那麼小學語文實踐活動怎樣開展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小學語文實踐活動怎樣開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小學語文實踐活動怎樣開展

一、創設情境,激發實踐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沒有什麼 方法 比提高學生的興趣更有效了。如果教師能夠把語文教學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創設合適的實踐情境,就會令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大增,興趣提高了,教學就會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在教學中,我緊緊抓住小學生的這一特點,讓語文教學充滿活力,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如在教學《我們愛你啊,中國》時,我要求學生回顧一下去過哪些地方,了解哪個民族的風土人情和土特產品。如果有照片或錄像資料就帶到學校來。學生非常興奮,第二天,紛紛將照片或錄像資料交給我。

教學時,我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讓學生把自己所帶的資料放大給全體同學看,然後再讓學生讀《我們愛你啊,中國》,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讓同學們更清楚地明白,祖國幅員遼闊、景色優美、物產豐富,從而也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在下課前,我還利用幾分鍾時間進一步激發學生:「同學們,我們偉大的中國,不僅山河秀麗,物產豐富,還有各具風情的建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 文化 。」學生又一次振奮了,都睜大渴求知識的眼睛,希望老師給他們講講有關祖國建築、歷史、文化方面的知識。

可時間有限,老師不得不無奈地告訴學生,下課了,同學們都埋怨鈴聲響得太早。「怎麼辦呢?」我問同學們。許多同學說,下節課我們再講吧,有的學生說,下節課有下節課的內容。我進一步啟發學生,「老師倒有一個辦法,你們上網去查,網上的相關知識比老師明白的還要多。」這一下就達到了我的教學目的,家庭作業也不用我布置了,學生回去就找資料,第二天,同學們帶來了很多資料在班上交流。同學們在交流中豐富了知識,開拓了視野,心中不由得升騰起一種民族自豪感。

二、落實課標,拓展實踐的空間

課程改革的一個核心亮點是「整合」。教學內容和教學思路的改變,使課堂教學變封閉為開放,改變了以往純語文的教學模式,逐漸演變為以有利於學生發展為宗旨,以某一學科為主,其他學科為輔的綜合性的課程。語文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利於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在思想內涵上是華夏後裔固守的精神家園,又極具美學價值。《課標》對小學生提出了背誦古詩詞的要求,學生生活在濃濃的詩文氛圍中,能充實心靈,完善人格,升華精神。我校古詩文誦讀活動也和全國各地一樣,開展得如火如荼,從一年級開始就有「課前一誦」習慣,如今,我班學生背詩的數量少的幾十首,多的上百首,常常是出口成誦,用於識字,寫話、交流……其樂無窮。「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隨著詩文誦讀活動的不斷深入,學生又嘗試作詩,並給詩配畫,不僅進一步受到了中華文化意蘊的熏陶,而且鍛煉、發揮了創造力。

課程改革的又一核心亮點,是重視「過程」的優化,而不片面追求結果。閱讀是一種思維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過程,也是一種「被引導的創造」。因此,教師如何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學生去創造,就成了過程優化的關鍵。為了落實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激發讀書興趣,我們班開展各種關於讀書的專題活動。

什麼「讀書之星」的評比,製作書簽,比賽誰讀的書最多,誰的 讀書筆記 最豐富……孩子們自主地在書海中盡情遨遊,讀書的熱情日益高漲。一個學期下來,有的學生讀書多達幾十本。在鼓勵學生自主讀書的過程中,又注重了培養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我利用班會定期舉行了閱讀交流活動,推薦好書,交流讀書方法。在活動中,他們不僅學到了好的讀書方法,了解了多方面知識,提高了語文素養,而且大大提高了審美情趣、創新精神、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這樣,讀書成了一種享受。

三、走進生活,放飛實踐的翅膀

「生活即語文」。新的課程設計注意了這種關系,將「生活世界」引進教材。從社會生活、自然現象中去發現問題,展開語文實踐,進行探究性學習,實現了語文教學的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擴大了學生的視野,增加了學生學語文的實踐機會。現在的獨生子女大多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針對這種狀況,我在教學習作《介紹自己喜歡的一種美味》時,設計了「我製作的蛋炒飯」的實踐作業。

鼓勵學生在家長的指導下親手操作,親身體驗蛋炒飯的過程,感受蛋炒飯的色、香、味、形,同學們興趣盎然,回家後都認真地完成了這道實踐作業。第二天到校,通過同學小組合作交流,蛋炒飯的色、香、味、形,製作材料,製作過程就非常清楚,自然進行寫作就水到渠成。這項活動還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獲,學生從這次活動中體會到父母的艱辛,覺得父母每天為他們准備一日三餐,還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實在不易, 決心長大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怎麼開展小學語文實踐活動

一、小學低年級

1、「識字劇場」

「識字劇場」是針對低年級的識字教學而設計的一項趣味游戲活動。它利用豐富多彩的形式,提高低年級學生識字的興趣,引導學生感悟識字的方法,從而有效地擴大了識字量,改變了過去那種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

2、「課本劇場」

小學 語文教材 中有許多 故事 性很強的課文,這樣的 文章 適合於學生的表演;課外的一些讀物中也有適合學生表演的作品,對於這類文章,我們改編成課本劇,讓學生擔當課文中的角色進行繪聲繪色的表演。這就是我校的「課本劇場」。

在表演課本劇之前,我們讓中高年級學生自己動手把課文改變成課本劇。改編的過程也就是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當然改編不要過於拘泥於劇本的形式,學生只要能對課文進行一定的文字上的處理,就應當給予充分的表揚。

可以讓學生分組改編,最後交換閱讀,看誰的改編更精彩,更適宜於表演。排演節目,所有同學都可以報名,同一個角色假如有若干同學報名的話,那就要開展競爭,由報名的同學面向全體同學講述自己對於角色的理解,誰的理解透徹,就由誰來演。課本劇表演時,小演員們在台上表演,其他同學在下面觀看。看完後,先由演員向老師、同學介紹自己的角色,自已在劇中的「地位」,表演時自己的心情,表演後的 自我評價 ;然後觀眾同學再談自己的 觀後感 受,並對小演員的表演作的自己的評價。

3、「課本劇場」

也是一項綜合性極強的活動,它不但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鍛煉了學生的合作能力、組織能力,培養了小學生勇於表現自我的意識。

二、小學中年級

1、「看說寫」

所謂「看說寫」,就是先讓學生看具體可感的圖畫、實物、錄像等,然後讓學生把自己看到的說一說,寫一寫,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減緩三年級學生 作文 難度,順利完成從二年級看圖說話到 三年級作文 的過渡。

「看說寫」首先是看什麼的問題。我們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之間的互評,因為既然要評價別人,就必須認真聽別人說,這無疑是對學習習慣的一種培養。同時,要對別人的說作出評價,就必須有自己的見解,這又是對思維能力的一種培養。當然評價的過程也是吸取借鑒他人長處的過程。這樣的活動,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全體學生的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有物可看,有話想說,有內容可寫, 語文學習 也就成了一件快樂的事情。

2、「聽說寫」

所謂「聽」,即聽有關故事的錄音,通過聽,了解故事內容,記憶重點詞語,把握語調的抑揚頓挫;「說」,即在聽的基礎上,發揮個人想像,用自己的語言講述聽到的內容;「寫」是「聽」和「說」的繼續,聽得全面,才能說得流利,寫得通暢。

3、「畫說寫」、「看說寫」、「做說寫」、「聽說寫」系列語文實踐活動的中心是「三動」:動手、動嘴、動筆;其核心是「三自」:自主去做,自主去說,自主去寫。能夠主動實踐,主動說寫,這應當是學生學習的最高境界。

三、小學高年級

1、「焦點訪談」

「焦點訪談」是中央電視台一個著名的新聞欄目。通過觀察,我們發現社會上的焦點為人們所關注,而校園做為社會的一部分,也存在焦點、 熱點 問題,而這些正是學生了解社會、認識社會的一個基本途徑。因此,我們就借鑒「焦點訪談」的形式,讓學生充當小記者,用心觀察、體驗社會、校園的方方面面,在相互的訪談中增長知識才幹,鍛煉自信、自強的心理素質。

2、「實話實說」

「實話實說」也是中央電視台的一個名牌欄目。學生也是社會中的人,生活中也會經常遇到一些自已感到困惑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是教材中所沒有的,也是.僅靠課堂教學所無法解決的;「焦點訪談」又由於受采訪人物、地點的限制,話題往往展得不開,不夠深入。為此,我們借鑒「實話實說」的形式,讓學生在深人的討論中分清是非、辨別美醜。

3、「談天說地」與「 辯論 會」

「談天說地」屬於一個聊天和新聞發布性質的活動。每天早晨我校都拿出十多分鍾的時間,讓學生談論自己的所思所見。這類活動沒有一個固定的話題,而是學生想談什麼就談什麼,但必須有一個中心,把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就可以。這個活動的目的是鍛煉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拓展學生的信息視野。

總而言之,高年級的這幾個活動,「焦點訪談」重在「訪」,讓學生走出班級和校園,在交流與訪問中加深對社會的認識;「實話實說」是學生針對當前的熱點問題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談出自己的認識,「說真話,吐真情」是其最突出的特色;「談天說地」主要是讓學生在知識積累的過程中有一個展現自我的機會,在輕松愉悅中學到知識;「辯論會」則是以「辯」見長,讓學生在針鋒相對的思維交鋒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應當說,開展這些活動的初衷是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但經過幾年的實踐,我們發現它們的效益是綜合的,學生的各方面素質都得到了鍛煉和提高。由此看來,21世紀的 教育 應當注重教育教學內容和方式的整合,應當讓學生在各種綜合性的活動中全面吸取營養。

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如何開展

一、因地制宜,開展實踐活動

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出固有的教學環境,走出學校,走進自然,走入社會。教師要讓學生去實踐,使學生在實踐中學到知識,提高能力。語文綜合性學習,就是讓學生在實踐中動口、動手、動腦,親自體驗,獲取知識,培養能力。

如在 教師節 來臨時,我們可以組織學生舉行「我心目中的老師」的語文實踐活動;到烈士陵園參觀,讓學生從中受到熏陶和教育,並讓學生以「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為主題寫下自己的 心得體會 ;結合學校 安全教育 周,學生可以通過 手抄報 宣傳 安全知識 ,在做中學,在學中做。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了「教、學、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論。他指出:「教、學、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我們都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所以,學校的活動為語文實踐活動提供了良好的素材,符合教學實際需要,能提升學生學習語文和運用語文的能力。

二、因勢利導,搭建活動平台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精心設計語文實踐活動,在每次活動前,我要求學生通過查閱工具書、上網搜集相關信息、請教家長等形式,儲備相關的資料。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們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情緒高昂。

大部分語文實踐活動應採取比賽的形式,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合作學習,讓學生一起策劃、組合和研究,公平競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每一位學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小組合作學習,能集思廣益,組員們個個思維活躍敏捷,始終興趣盎然,台上台下互動交流,氣氛熱烈。每個學生都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在愉快的合作學習中,在友好而激烈的競爭中,學生們完成了語文實踐活動。

教學《規則》這一單元課文後,教師可以開展一次綜合實踐活動,先讓學生自己組成小組,調查學校或生活當中的規則,寫成小型的調查 報告 ,進行分類整理。然後,搜集生活當中違反規則的資料,再通過辦手抄報或以「規劃,使我們的生活更和諧」為主題開展一次中隊活動課,宣傳和發動全校、全社會遵守規則。這樣的活動形式既打破了以課堂為中心的空間約束,又拉近了語文學科與社會學科的距離,創造了許多鍛煉學生交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機會,培養了學生適應社會的綜合素質。

三、因材施教,激發學習興趣

設計和實施小學語文實踐活動,學生不僅能從中獲得親身參與探究的體驗,還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學會了合作、分享,而且在這樣的活動中激活各科學習的興趣,嘗試相關知識的綜合運用。所以,組織開展小學語文綜合實踐學習活動,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構建自立、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如教學《雪》這一單元課文時,我通過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完成了本課的學習任務。首先,在下雪時,我把學生們帶到了白雪覆蓋的田地上,學生們到了這樣的環境中,一下子歡呼雀躍起來,有的唱,有的跳,快樂得手舞足蹈。此時,他們的精神和思維完全處於興奮、放鬆的狀態,沒有絲毫的拘束感。於是,我讓學生跟我看遠處的山、近處的樹木和村莊;在雪地上走一走,看留下的腳印;聽一聽「吱呀吱呀」的聲音;在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有了對雪景的親身體驗後,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發言熱烈,朗讀得有聲有色。沒想到,學習語文還有如此的樂趣!

四、因人而異,展示自我舞台

綜合實踐學習活動要充分考慮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採取不同的方式,促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觀察、走訪、查閱,自主尋求答案。這種答案具有不唯一性,對於學生所取得的每一點成績,教師都應給予鼓勵,對於探究過程中出現的偏差,也要採取寬容的態度,引導學生自己發現,自己改正。老師應將評價權交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在展示成果的同時, 反思 自己的不足,整理自己的 學習方法 。

為保證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行之有效,教師在開展活動時應給每一個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確保所有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實實在在的發展。在給學生的活動進行評價時,教師應把重心放在學生活動的過程上,看實踐活動中學生的探究方法是否科學,是否有合作態度和合作能力,是否能主動發現問題和探索問題,而不是僅僅通過書面考試來評價一個學生的得與失。另外,教師可採用多種形式的綜合評定來評價學生綜合實踐學習的效果,既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又讓他們找到自己下一步努力的方向,真正讓語文實踐活動成為學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反思

一、正確認識小學語文實踐活動的內涵

小學語文實踐活動應體現在努力創設和營造真實而有意義的語文學習環境和應用環境,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整合學科教學內容,採用議、演、畫、唱等形式,以活動為核心,以完成教學任務為目標,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語言表達與實踐機會,鼓勵學生大膽參與,充分運用已有的知識儲備與語文素養,進行交流與探究。

語文實踐活動是對片面強調知識掌握、忽略情感價值的反思,是對教育培養目標與發展方向的重新審視,是對封閉性學習的調整,它通過趣味濃、涵蓋廣、活動效度大的呈現方式調動學生參與到主動學習之中,讓學生在動腦、動手的過程中,完成對語言直觀的操作,並由此產生交際需要,基於此,實踐既是一種需要,也是一種目的,體現了學生發展的意義。

二、小學語文實踐活動存在的問題

認識問題受傳統的教育觀念的影響,部分教師教學過程重結果、輕過程、重求同、輕存異、重表達、輕實踐,教學趨向封閉,部分教師對實踐活動的理解停留在走過場,落實在打打鬧鬧上,教學策略簡單化、機械化,訓練價值不大,呈現的是虛假繁榮,學生缺乏思維的深刻性和靈活性,對於落實創新綜合實踐活動沒有多大幫助。

方法問題實踐活動,顧名思義,可以積累學生的生活積累,鞏固學習成果。但活動究竟採取什麼形式才能起到實效呢?這就涉及到方法。

目前實踐活動組織中教師存在幾點不足,方法過於單一。實踐活動落腳點應是教育作用和訓練的價值上,一味地放任,只能把實踐活動演變成游戲、繪畫等,而失去其應有的作用,教師應努力結合文本內容,挖掘發展因素組織開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調動元認知,促進知識向能力的遷移轉化。二是缺少必要的指導。學生的實踐不是孤立的、獨立進行的,而需要必要的指導,教師應重視實踐中產生的生成性知識,組織其探究、思考,然後重新審視與考察知識要領,幫助其建立積極的知識體系。

組織問題一直以來,小學語文實踐活動處在零散的作坊形式的組織狀態,教師依據自身的認識,教學的需要進行實踐活動的安排,從積極角度出發,它一定程度激發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適應了教師教學的需要,另一方面作為生成性資源,豐富了學生的學習課程,但是由此導致的目標不明、方法欠科學的個性缺陷也暴露了出來。實踐活動本身應具有多學科整合、多情境應用、多角度拓展等優勢被忽略,學校缺少必要的統籌安排與管理,知識在走向生活與自然中欠缺了理性的色彩。

三、小學語文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

語文實踐活動實施不應脫離於語文教學的需要,不應不顧及學生發展的需要,不能夠增加學生的負擔,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切實地安排在課內或課外,實行專題與個性並行,整體與個體結合,為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打下基礎,提供機會。

課堂實踐活動所謂的課堂實踐並不是單純地依託課堂來單獨訓練,而是把活動融入到每一個教學環節中,這就要求教師考慮如何活化教材內容,挖掘實踐活動的素材,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經常開展真實而有意義的實踐活動,是激發、保持和發展全體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由此倡導的是「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是豐富、靈性、和諧的教學情境,真正激發每個學生參與,在參與中體驗,在體驗中享受學習。

課外實踐活動所謂課外實踐其外延很大,但語文課外實踐即小小課堂與大生活相結合,培養學生觀察生活,關注社會的習慣和能力,用敏銳的眼睛捕捉靈動的信息,填補課堂的空白。如我曾組織學生開展過「啄木鳥行動」,就是讓學生去街頭尋找錯別字,然後說服別人改正錯別字,再把當天的情況記錄下來,豐富 日記 內容。回到學校後交流,在這實施過程中,學生調動多種感官,以積極的心態關注生活,參與交際,積極合作。同時經過交流,讓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到易用錯的字,這比空洞的說教、反復的訓練更為直觀,效果也更好。

四、小學語文實踐活動的評價

新課程標准指出:評價體系由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構成,在語文實踐過程中,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始終關注學生在活動中體現出來的信心、興趣、價值觀和世界觀,注重保護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適時採用生生互評、父母評議等形式,激勵內在動機。終結性評價應著重檢測學生綜合語言能力和應用能力,避免甄別和選拔的負效應,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創造民主、充滿期待的氛圍。


小學語文實踐活動怎樣開展相關文章:

1. 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

2. 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實施工作計劃(2)

3. 小學語文如何進行強化閱讀訓練

4. 2017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5. 小學語文閱讀作業如何布置

6. 小學社會實踐活動實施方案

7. 小學語文怎樣調動積極性

8. 小學綜合實踐課活動方案範文

9. 語文教學中教師如何組織教學活動

教學是一個過程,教學的過程,由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時間、教學環節和具體的教學行為等諸多因素組合而成。在這個過程中,不同的教師,從各自的認知經驗出發,用他們所以為最有價值的方式,組織起各種各樣的課堂活動,藉以落實自己的教學計劃,實現自己的教學目標。

3. 如何組織「生-本」對話

真正意義上的「生-本」對話,應該建立在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中發現真問題、能夠從看似簡單的文本中營造出「陌生化」學習情境的基礎之上。這樣的要求,在現實的教學環境中,幾乎無法實現。退而求其次,課堂活動中的「生-本」對話,只能依靠教師的牽線搭橋,由教師提出某些具有思維挑戰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從文本細讀中尋找解讀這些問題的證據,形成切合語文課程要求的思維認知。

閱讀全文

與語文教學中如何實施活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