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是每個教學工作者的追求和目標。下面給大家介紹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歡迎閱讀!
一、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語文教學
開學初制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然後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教學。在教學中,要因班制宜採用適合本班的教學方法落實到每節課中,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學生某些薄弱的語文能力,應加強培養。如我班的學生,就要注重閱讀分析理解能力的培養。於是,除上課多讓他們說自己對課文的分析理解之外,我還讓學生在課外多閱讀書報、課外書,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他們的學習語文的興趣。通過課文中的聽說訓練,結合學生的日記、作文,培養他們的聽說讀寫能力。在輔導中,對優生則提高要求,拓展學生思維,以求取得更好的成績,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對個別後進生,教他們學習的`方法,來改變他們的學習現狀。同時,利用好語文組的教研活動,開好公開課、教研課,聽取各教師的評價,以彌補自身不足,提高語文課的教學質量。
二、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
德育以其方向性貫穿與諸育之中而居主導地位,決定著培養人才的方向,起統帥作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顯得尤為重要。學期開始拿到語文課本後,要通覽教材內容,了解編者意圖,針對各類型課文的內容作出統籌規劃,制訂本學期德育重點,做到心中有數,從而達到教育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創設情景、品詞析句、朗讀體會、作文教學等來滲透德育。平時,課堂上我們要與學生通過平等交往,撥動「情趣」這根弦,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體驗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受到激勵和鼓舞,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培養了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健全的人格。這樣,不僅有利於他們踏上將來的人生道路,而且有利於他們的學習,以提高教學質量。
三、運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習興趣。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十分贊同這個觀點,因為「興趣」是一種力求探究某種事物,並帶有強烈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和最活躍的因素。在學習中,它使學習活動變得積極、主動,並富有成效。他們這個年齡最感興趣的是什麼呢?游戲、故事和活動!所以要讓他們對學習內容重視並感興趣,就必須讓他們在玩中學、在活動中學。本著這樣的指導思想,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可以將所學的內容編成故事,有時引進音樂、舞蹈、游戲等形式,賦予教學內容以靈與肉,創設情境,讓他們在充滿生活情趣的課堂中參與學習。當我們在教學中,以「鼓勵」為主線,讓孩子在成功的體驗中獲得學習的喜悅、學習的信心、學習的激情和動力時,我們往往會發現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打好語文基礎知識
1、重視對學生的文化熏陶和人文感染
作為教師,我們應用學生的眼光看世界,用學生的思維想問題,特別關注學生心靈的成長;我們應尊重學生文化,貼近學生生活,走進學生世界,憑借教材用中華民族文化的瓊漿玉液澆灌學生純潔美麗的心靈,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其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幫助學生在學習語文過程中學會做人。
2、聯系學生生活實際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巧妙地藉助學生已有的口語經驗和相關的生活經驗,使之與所學知識建立聯系,寓學於樂,化難為易,既增添學生情趣,又滲透了文化素養的培養。
3、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語文能力的核心是「感悟」,朗讀與背誦是「感悟」的有效方法。對於漢語言的精髓,在學生學習書面語言時,一開始就讓他們接觸這些精品,讓他們熟讀成誦,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品位和語文素養,而且能增加其文化底蘊,使其受用終身。
五、貫徹課標精神,更新教育觀念
作為教師,面對新課標,我們應牢牢樹立現代教育的四大觀念:一是以人為本,立足每一個學生發展的教育觀;二是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的學生觀;三是要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的教學觀;四是加強實踐性和綜合性,突出開放、創新、充滿活力的大語文學習觀。
⑵ 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方法
導語:語文作為重要的基礎工具學科,無論是在今天的學習生活中,還是在今後的工作或交往中都將發揮重要的作用。如何幫助學生學好語文,提高小學語文學習成績呢?本文借鑒了新的教學理論,從如何改變教學方式、轉變教師角色等方面著手,探討如何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希望文中的觀點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
一、注重預習對象的選擇
(1)對低年級學生
在預習時,要告訴他們不要盲目地把課文讀一遍,而是要求他們自學時,提出自己的學習目標,設計出自己的學習思路。對課文中的重、難點進行「勾、畫、圈、點」,然後利用工具書自學生字新詞。當老師在上新課時,學生可以匯報已學會了什麼?對於還沒有學會的,老師則要求學生專心致志地聽,並大膽地參與討論。這樣,學生的思維不但得到了很好的啟示,而且也加大了學生的活動量。讓低年級學生也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
(2)對於中高年級學生
就不僅僅是進行簡單的「勾、畫、圈、點」,而是要求他們自己學會查找資料(如上網查詢,翻看資料書),並在預習中學會批註,學會寫感悟。老師上新課時,再讓學生進行大膽交流,討論。這樣,全班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即使沒有查找資料的也能從其他同學交流的知識中獲取新知識,學生的活動面廣,參與面廣,知識面深,學生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 。
二、課堂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
在教學中,課堂就猶如戰場。要想打勝仗,就看指揮官怎樣去部署戰場。課堂上就看老師怎樣去引導。
(1)注重學生興趣愛好的培養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做什麼事,只要有了興趣,事情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於低年級學生,興趣又尤其重要。如在教學《風娃娃》時,我巧設情景:出示(布娃娃,泥娃娃,芭比娃娃),問你們知道他們是什麼嗎?有哪些特點呢?然後引入今天這節課要講的「風娃娃」。(出示課件:風娃娃圖片 )請學生看圖,並抽學生描述風娃娃是什麼樣的 ?(學生描述 )這樣,既引導了學生學會了看圖用詞說話,又一下子拉近了與風娃娃的距離,學生的學習興趣倍增。此時,我進一步提問:這么可愛的風娃娃身上會發生什麼事情呢?由此把學生推到了學習的高潮,激起了學生想知道內容的慾望。
(2)注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思維」就是引導學生去積極思考 。創新思維就是在思考時要具有新的、開拓的精神。解答問題時不能按步就搬,而是結合生活實際,要有新思路,新方法。
如教學《風娃娃》抓住了風娃娃做了哪些事,得到了人們的稱贊;又做了哪些事,受到了人們的責怪?為什麼?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讀書、思考、交流、討論。從而讓學生明白:風娃娃出大力氣吹動風車,吹動帆船,幫助了人們,得到了感謝,他很高興;而出大力氣吹跑了風箏,吹跑了衣服,吹折了樹枝,遭到了人們的責怪。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風娃娃好心做了壞事,卻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如果你是風娃娃該怎麼做?這時就及時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談談自己或身邊的好心辦壞事的例子,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文本。
(3)注重學生群體合作的培養
「合作學習」就是指學生在學習群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
在教學中,倡導學生合作學習也是非常重要的。「合作學習」可以是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小組與小組之間進行,它是提高學習效率的立體的,多層次的學習方式 。學生在「合作學習」時,教師作適當點撥 ;當學生在「合作展示」時,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欣賞每一個學生的感悟,對於學生的感悟,不管有深有淺,有多有少,都不能強求一致,只要是真實的,都給予了認可和鼓勵 。這樣,既使學生人人參與,個個投入,共同探討,合作解決問題,也彌補了教師難以面向有差異的`眾多學生教學的不足,讓每個學生都得到了發展,鍛煉。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有助於他們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的提高。
(4)注重學生實踐探究的培養
所謂「探究」就是指學生獨立地發現問題,探索問題的方法 。「實踐探究」就是學生通過內部思維操作和外部實踐操作相結合,進而發現問題,探索研究,表達交流等探究性活動,進行理智和情感體驗,獲得知識、技能、態度的學習方法。根據課文內容,讓學生進行動手實踐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我上《一次成功的實驗 》時,讓學生事先准備好「細口瓶子,小鉛錘,繩子,茶杯,水。」上新課前,我告訴學生:請同學們拿出事先准備好的材料,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實驗。並抽三個學生上台和老師一起做實驗,其他同學注意觀察。實驗完後 ,問:同學們,你們從這個實驗中知道了什麼?明白了什麼?同學們大多數都能說出其中的道理。(有危險,應該讓別人先出去。)然後我進一步加以點撥,再讓四人一組重做一次實驗,同學們就更加明白了。這樣做,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他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提高了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
復習鞏固在語文教學中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在這一環節中,我總結如下:
每堂課講完後,都要留幾分鍾時間讓學生把這堂課的內容回憶一下。如有回憶不清楚的,馬上讓學生查找資料,翻閱課本,或問老師,同學,做到及時補救。每天放學回家做作業時,告訴學生把當天所學的內容先在腦海里回憶一遍。如有不懂的問題,便立即看書或查找資料,弄懂後再做作業。
每天起床後,同樣告訴學生,先把昨天所學的內容再現一遍。如還有不懂或記不清的,應立即看書,直到弄清楚為止。教會學生學會記錄好當天的所見所聞,並整理成條例清楚的段或篇。教學生學會記讀書筆記 ,寫閱讀反思。(及讀過的文章,引導學生說,作批註,寫出自己的評價,感悟等。)
總之,要想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方法和途徑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種多樣的。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就是這個道理。他要廣大教師根據教學改革的需要勇於探索,敢於創新,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才能真正全面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目的。
⑶ 小學如何提升語文教學質量
教育 質量是學校教學的根本,是教育管理部門的恆久要旨。因此,積極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對於處在教學最前沿的老師來說是責無旁貸的使命。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小學如何提升語文教學質量,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小學如何提升語文教學質量
一、優化課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就是小學生們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學習就不算是難題。小學生們的天性就是好奇心和求知慾望比較強烈。學生們的好奇心理與求知的慾望是成正比的,好奇心理強烈,他們的求知慾望就更強烈。那麼,小學語文教師就要激發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理,增強他們的求知慾望。
(一)運用課堂教學活動,激發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氛圍
課堂教學,就要把精彩都放在課堂上。那麼首先就是要有一個精彩的課堂導入,有趣的課堂導入環節可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慾望。那麼語文教師就需要在課堂導入時花心思,例如,提問導入法, 故事 導入法等。
課堂導入利用提問的方式,可以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就激發學生們的思維,他們會主動地去思考,主動地去解決問題,有利於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小故事導入課堂教學,可以利用小故事的有趣性和生動性來吸引學生,使學生的思維主動地跟著故事情節去運轉,發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們的注意力集中到故事中來,從而引出課堂教學的內容,能夠加深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印象,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
(二)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傳統的教學模式,都是教師依靠黑板、粉筆和一張嘴巴來進行課堂教學的。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越來越顯得單調和乏味,把課堂教學的氣氛變得沉悶和無趣。那麼,現代化的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地改善這種傳統教學帶來的影響。現代的多媒體技術,信息量大、畫面效果和音樂效果強烈,能夠成功代替傳統的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模式。比如,製作課件,語文教師利用課下時間為學生製作教學課件,對每堂課的內容都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出來,生動形象的畫面感可以使學生產生更加強烈的好奇心理,激發學生的興趣,可以使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課本中的內容,有助於學生對課本內容的了解和學習,掌握得更加容易。
二、利用比賽、游戲,培養小學生的表現力和交際能力
對於小學語文的教學而言,語文的學習更多的是一種能力一種感覺的學習,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更多的幫助小學生提升這種能力。小學生都是比較活潑愛動的,在學習的時候思維比較活躍,比較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新奇的想法。所以,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應該更好地利用小學生的這些特點來更好地實現我們的教學目標。小學生也是比較樂意與表現自己的,所以我們可以採取一些積極的 措施 來更好地給小學生一些機會,讓小學生能夠更多地表現自己。
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上根據我們實際教學任務的安排和需要設置相關的游戲能夠更好地幫助小學生,因為小學生都是比較喜歡游戲的,讓小學生更好地進入到游戲中,可以使得孩子們的天性玩得到滿足,這樣再在其中設置我們的教學任務就可以使得我們的小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學到知識,小學生對於這樣的教學模式往往會更加容易接受。
在進行完一個單元或者幾個單元的課程之後,在進行詞彙的總的復習的時候我們可以用比賽的形式完成這個環節,比如在實際的課堂上我們可以這樣做,把小學生進行相應的分組,然後讓小學生默寫,我們教師讀,小學生在下面寫,這樣分組比賽的模式可以更好地讓小學生體會到競爭的樂趣。
小學生初生牛犢不怕虎的信心也可以更好的得到發揮,小學生在這樣的學習的過程中學習的效果也就有了保證。再者,因為小學語文中的教材都是比較簡單的,比較貼近於我們的生活,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根據我們教材中的內容,在合適的時候設置相關的分角色朗讀或者進行有感情地朗讀的活動,這樣小學生能夠在活動中展現自己,對於他們自信的建立是有著很大的幫助的。作為小學語文的教師,在實際的課堂上不能簡單地拘泥於一種教學的方式,應該採取合適的 方法 來提升我們的教學。
三、設計提問,提高小學生的思維能力
正如前面提到的,語文的學習更多的是一種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面對文字性的東西,我們要教給小學生的是能夠有所想,有所思,這是 語文學習 的關鍵,學習好語文需要有著良好的思維能力。在考試中,在訓練中,我們設置的語文閱讀的部分的題目都是在考查小學生的思維理解的能力,思維理解想像能力好在面對問題的時候就能夠很好地完成相應的題目。所以小學生語文的思維的能力是比較重要的,在實際的課堂的教學中我們也應該重視這方面能力的培養。
在語文的課堂中我們在進行 文章 的教學的時候,可以根據文章的內容來更多地設置一些問題,通過這些問題來更好地提升小學生的面對問題的思考的能力,這是至關重要的。課堂文章的提問也是有著學問的,在進行問題設置的時候我們應該掌握一定的技巧,問題的設置應該由淺至深,循序漸進,倘若直接設置一個內涵比較深的題目,對於語文能力尚差的小學生而言,理解起來比較吃力,可能會使他們產生挫敗感,這對於我們下一步的教學是不利的。
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這點,從比較簡單的問題開始,逐步地向文章中更深層次的內容遞進,在進行問題的解答的時候,我們應該更好地引導小學生從正確的方向去理解。這樣小學生在在進行了一定的訓練之後,面對問題的時候能夠知道從何入手,怎樣思考,怎樣理解,能夠對面對的問題有一個很好地理解。這樣的思維能力正是我們教學過程中所需要著重培養的,在擁有這樣的一種能力之後,小學生的語文的學習效果也會達到一個新的水平。
如何提升農村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一、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水平的提升
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水平需要提高,很多農村小學教師得不到培訓,所使用的 教學方法 得不到更新,還在用以前比較傳統的教學手段,得不到最新知識領域的新信息。為了加強農村教師的水平,學校增加了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到相應的培訓機構培訓的機會,並且號召農村語文教師到城市裡的小學去聽課,學習城市中小學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在個人素養方面、教學觀念方面以及教學方法上都得到了進步。所謂「名師出高徒」,即有高水平的老師,才會有高水平的學生,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二、農村小學語文教學資源的提升
農村小學由於辦學條件差,物資緊缺,所以學生接觸不到新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教育,農村小學語文課程的成績與城市小學語文成績有明顯差異。為此學校通過與各個基層領導的協商與合作,得到了國家的資助,得到企業的贊助,為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增添了很多教學設備,例如:圖書、多媒體等。通過教學資源的增加,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拓展學生學習的知識面,有效地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三、農村小學學生素質的提高
農村小學語文課程的學習作業與學習任務要比城市學生的學習作業與學習任務少很多,因此如果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不懈的努力下一定會有收獲。農村小學生的學習情況不被家長重視,因此應該提高農村小學生的學習素質,要求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課程中的知識,只有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素質,使他們具有良好的 學習態度 與學習習慣,小學語文的學習成績才會得到突飛猛進的提升。
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好方法
一、深入理解,對症下葯
教育需要面向全體學生,對他們提出相同的要求,應該認可學生的差異,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的性格得到獨立的培養。每個同學的性格都是不相同的,能力、知識、性格、意志、情感等都展現出不一樣的特徵和發展趨勢,唯有了解每個學生,從各種各樣的性格中歸納和掌握學生的共性,把教育方法主要設立在學生共性的根本上,以相似的才能水平、相似的知識累積為基礎。老師對症下葯,學生因教而學,教育高度適當,老師和學生相互進步,這樣才會取得最好的成效。
二、以學生為主,老師為輔
老師應該遵循以學生為主體,自身的傳授為「輔」的教育理念。如此的教育引導思想有益於學生充分發揮本身的學習潛力,踴躍自主地參加到學習里,有益於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經過執行,歸納了以下幾點方法:
1、遵循學生的才能層次實行教學
在傳授過程中,老師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接納能力。對於才能層次高的學生可以恰當提升要求,然而對於才能層次較低的學生應該放低條件。
2、激勵學生自主思考,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老師在教學中應對症下葯,而不是使學生被動地去接納知識,而應激勵他自主思考,形成獨立學習的才能,把對症下葯和學生獨立學習聯系起來。
三、激勵學生強化課外閱覽
學習語文不只是學習一本書,還要強化學生的課外閱覽量。老師應激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覽,培養他們的閱覽興致,傳授給學生閱覽的手段,積極為學生製造課外閱覽的機會,利用不同的機遇,強化對學生課外閱覽的引導,加強學生的語言積累。
小學語文教師教學質量提升 總結
1、聯系學生的實際水平安排學習內容
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要想得到提高,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就應該是第一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都是教學的主體,需要雙方的共同努力,不然的話,就算是教師再努力講課,講得再好,學生不配合,也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小學教師首先就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的總體理解水平和接受能力進行分析,以此來制訂相應的教學內容。這種任務教學的方式,被多次利用和實現,取得了相對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通過科學合理的學習內容,並設置相應的學習任務,將適合學生的水平,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2、運用先進的科技,使用多媒體創新教學方法
將多媒體融入教學是符合現階段小學語文的教學趨勢的。多媒體的及時出現並在教學領域的運用是教學方式的創新,並對我國的教育事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作為輔助教學的工具,而不能喧賓奪主。過多地使用多媒體和在不當的時機使用多媒體也許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3、加強課堂練習,把當堂學習的知識消化
課堂練習對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是不可缺少的。在課堂上進行這種有針對性的練習將對學生及時消化吸收當堂課堂內容很有效果。練習題可以使學生真正地融入小學語文的學習中,進而充分地掌握知識,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當堂的課堂練習也是學生學習實際情況的直接體現,反映了學生真實的學習水平。在通過課堂練習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後,教師再對以後的學習內容和情況作出調整,將有效地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⑷ 提高網課教學質量的方法有哪些
疫情之下,教育部門倡導“停課不停學”,在線教育聚焦了所有人的目光。網課之於傳統課堂,優勢在於教學資源可以互享。好的網課,可以幫助教師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然而,各方對網課褒貶不一,如何提升在線教育質量成為每一個教育者都要回答的問題。本期,記者邀請到四位校長從不同角度闡述對線上教育的看法。
峽山二七一雙語小學執行校長韓相福: 網課學習必須走向深度
面對海量信息、冗雜技術、多方訴求,學校管理該如何跟進及應對?我認為,應承認網課的重要地位,從如下幾個方面構建教育教學形態。
構建“學校+互聯網”新形態。網課的問題首先要從戰略上解決。學校要抓住機遇,加大結構調整和模式轉換力度,打破教育的時間、空間限制,重構時間結構、空間結構、資源結構和課堂結構。重構時間結構,統一作息和自主作息相結合。既有規則底線,又尊重孩子學習環境的差異。重構資源結構,教師推送和自主選擇相結合。教師精選並推送國家課程、校本課程及相關資源,作為學習的基本內容。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主選擇網路資源拓展,實現課程的生本化。重構課堂結構,線下學習和線上學習相結合。無論線上還是線下,課堂推送的基本目標、內容、任務和整體進度要統一,然後才是學生個性化的選擇與生成。特別是對線上學習要進行必要的學分認定,線上線下同等價值、同等效果。
推動學科與技術深度融合。學科學習是網課的主體。網課狀態下的學科學習要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障礙、資源深度和數據驅動。一是搭建自主學習的支架。當教師強勢頻繁引導更多轉向了學生自主,學生的學習就會變得盲目、無力、困難重重。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導學。二是提供深度學習的資源。網課學習必須走向深度。學習資源的提供必須支持學生的深度學習,這給教師帶來極大的考驗。教師必須提升自身的課程水平,同時還要特別警惕內容整合淪為“形式主義”。三是設計數據驅動的評價。網課的推進必須由“行政驅動”轉向“數據驅動”。
坊子區實驗小學校長劉劍鋒: 做好線上教育科學評估與研判
在抗擊疫情當中,我們教育面臨著兩個主要戰場:一個是看得見的戰場,我們必須要教育我們的師生怎樣做好自我防護、自我隔離、科學防控、避免感染。第二,我們還面對著一個虛擬的戰場。在面對延期開學,停課不停學的要求之下,如何做好這段時間的線上教育,考驗著每一個老師、每一個孩子、每一個家庭和每一所學校。
在這場戰“疫”中,我們看到了一些誤區,比如有的學校在平台、資源毫無預期和體驗的情況下,沒有做到慎重選擇支撐場景,造成網路擁堵、卡頓、效率低下的現象。有的學校試圖將現實的校園搬上互聯網,想真正在互聯網上還原真實的物理校園。老師們輪番上陣,直播、打卡、點名、批閱,忙得不亦樂乎,但是效果如何,不得而知。從大量反饋來看,這樣的學校容易造成老師極度疲倦,學生疲於應對,家長也有怨言。
因此,要想做好這件事情,必須要有明確的幾個關鍵因素:
一是前期信息化的探索非常重要。老師、學生們的認可度、參與度,這是支撐,是做好這件事情的前提。
二是對此次線上教育的科學評估與研判。防控疫情、珍愛生命是當前的頭等大事。因此,我們的線上教育,也應積極配合做好這些工作,而不僅僅是教給孩子們一些知識。
三是要打好組合拳。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特殊時期一定要有特殊對策,沒有一個統籌的計劃和規劃,效果一定不明顯。
2018年頒布的《教育信息化2.0》指出,教育信息化要實現從專用資源向大資源轉變,從提升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向提升信息技術素養轉變,從應用融合發展向創新融合發展轉變。這種變化給教育界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當然也帶來了更有利的發展契機。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我們面對的最大“敵人”並非是被熱議的“技術”,網路學習問題的關鍵是如何看待教育技術與教育結構、教育形態的關系,也就是未來學習方式的變革問題。
線上學習要避免三個誤區,一是將線下課堂簡單搬到線上進行;二是無視學生真實需求,“一刀切”式的設置線上學習內容;三是忽視學生個體發展狀態的學習模式。目前的線上學習,雖然是不得已而為之,但作為教育者,我們的眼光不能僅局限於這個特殊的“停課不停學”時期,而是要從未來學校建設視角、從學生個體發展的視角去思考,讓網路學習不僅能適應當前延期開學的需求,還能適應未來學校學習方式變革的需求,要將關注核心放在學生學習力的提升上。
⑸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2011-03-07 21:31閱讀:16,841
夕林盡染
博主很神秘,什麼也沒有留下~
關注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是教育的永恆主題,是構建和諧校園的落腳點,也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始終必須要堅持的一個永恆的主題,因此,努力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是我們每一位語文老師的職責。下面就我個人的觀點,結合我教學實際,對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做好充分的課前准備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前提。
課前的准備工作是巨大的。
首先要研究教材,因為教材是教師和學生的「教」與「學」的依據,教師對教材鑽研的程度直接關繫到教學質量。研究教材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研究大綱,從整體上把握教材,了解教材的編排體系,把教材所涉及的知識進行歸類,掌握各部分知識的結構,確定所教教材在本學科體系中的位置。
2.研究單元教材,掌握重點和難點,對整個單元教材進行加工和處理。
3.鑽研本課教材,理解並掌握教材,對教材進行分析,把教材的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
其次是研究學生,具體包括以下兩點:
1.研究學生的智力背景,了解掌握學生原有知識基礎、學生的智力水平、能力水平以及在班上的分類情況;
2.研究學生的非智力背景,了解掌握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學習習慣以及分類情況。備好了學生,再對不同的學生實行分層次教學。
二、加強積累,強化訓練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
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已有一定數量的課內外閱讀和生活經歷,已經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我們必須很好地結合平時的課堂教學,側重於指導學生對積累進行歸類整理,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言積累的要求包括三個方面:1.、能背誦課本中要求背誦和默寫的內容;積累相關的字、詞、句、段、篇等;2. 能注意在課外閱讀中積累語言材料。3. 能在生活中廣泛積累語言材料。
(一)積累的類型主要包括:
A.教材方面:
①拼音板塊: 正確讀准字音,辨析正確讀音等。
②漢字板塊:改正詞、句中的錯別字;形近字與音近字歸類積累等。
③詞語板塊:成語,分類描寫的詞語,反義詞與近義詞,關聯詞等。
④句子板塊:名人名言,諺語,歇後語,對聯,古詩名句,文言文中的重點句等。
⑤段篇板塊:古詩,名段,名家名篇等。
這樣做便於學生知道教材方面的積累從哪些類型入手,教師引導之後,就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行自主的歸類積累了。
B.課外閱讀方面:
把課外閱讀中積累的字、詞、優美的句段以及有關的知識或者與課文相關的知識進行歸類,並引導學生共同歸納出有哪些類型。如人物類:①英雄人物;②體育名星;③愛國人物等。
C.生活方面:
將在生活中運用的語言以及需要我們運用好語言解決好的事例進行分類,便於在學習的過程中能恰當的運用和學習,真正實現語文學習與生活的結合。如:文明禮貌用語這一類型。
(二)每個類型根據內容的不同引導學生進行分類整理。
A.教材的分類整理:
各個板塊根據相應的類型進行分類積累,這是積累的主要陣地,是學生積累量能否達到的一個主要來源。可以根據上面板塊中的提示進行廣泛積累,將第一至十二冊教材綜合運用,真正實現「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積累,把相應的知識都收錄於相應的類型之中。
例如: ①成語的分類整理:
如表示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成語:(聚精會神,全神貫注等)。再如寫出以「一、百、千、海、不、有等字開頭的成語;寫出表示「時間過得快」、「速度快」的成語。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詞語數量量的積累與分類積累結合。
②句子的分類整理:
可以把對聯、諺語、歇後語、古詩名句、文言文中的重點句等全部融入其中,並且每一部分又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再分一些小點來積累更好,如諺語的積累可分為:農業、天氣、珍惜時間、激勵自己等。
③古詩的分類整理:
從你學過的古詩中寫出描寫春、夏、秋、冬四季特徵的古詩各一句。
④各種句式的綜合訓練:包括:反問句與陳述句的互換;把字句與被字句的互換;肯定句與雙重否定句的互換;比喻句;擬人句;修改病句; 關聯詞合成句子等。
B.課外閱讀的分類整理:
⑴課文中相關知識的拓展:
①你對北京2008奧運會還了解多少,把你知道的分條寫下來:
②安徒生是丹麥著名的童話大師,你還知道他寫下了哪些作品,把它們的題目推薦給大家:
③紅軍長征中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你知道哪些故事,把你知道的故事題目寫幾個下來:
⑵課外閱讀中積累的語言材料
⑹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一、營造和諧課堂語文課內容較多,知識面廣,傳授的信息量大,而語文課節有限,必須向四十分鍾要質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二、重視識字教學識字教學是語文學科的基礎,也是閱讀理解的基礎,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教學中,我這么想也就這么做。
對教材中出現的每一個生字詞,我都會嚴格要求學生掌握好。
相信很多語文老師對識字教學都有自己很好的一套方法,其中一點我認為比較有效果的做法是教學以後幫助學生記憶生字。
一是要求學生認真抄寫,在培養學生的書寫習慣的同時,我還要求學生養成邊抄邊記字的習慣。
二同時培養學生書寫的基本功,課堂上注重對學生書寫的有效指導,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⑺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要提高教學質量,與我們平時的教學活動是分不開的。上課是關鍵,復習是鞏固,作業是實踐運用,這三者密切聯系在一起,直接關系著教學質量。上課目標明確,學生易於接受,復習起來也就比較容易,聽課收獲大,做作業就順利,所學知識就能很快得到消化和鞏固,通過作業還能檢查所學內容,對掌握不好的地方進行及時的復習,查缺補漏。同時,通過完成作業還能為聽好下一節課打基礎。現對教學中的幾點感受小結如下:
一、引導求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求異思維是以假設能解決一個問題可以有好幾種好方法為基礎,從不同方向尋求真理的過程,這就必須涉及推測、想像、創造等方法。但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較弱,容易形成思維定勢或從眾心理,往往不習慣於深入思考問題,強化自己的獨立見解。所以,引導求異對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學中,我努力使學生克服思維定勢的消極影響,引導他們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進行思考、探索,鼓勵發表個人的獨特見解,提倡一問多解、一題多議,發展創新思維。如在《豐碑》一課中寫道,在老軍需處長死後,「他微微向前伸出手來」,當我要求學生回答「這個手勢表示什麼意思」時,有的同學就從原文中找到了「好像要向戰士們借火」,這時,我讓同學們再想想這手勢還有沒有表現其他意思的可能。學生就討論開了,有的說是老軍需處長要戰士們不要管他,繼續前進;有的說是軍需處長鼓勵戰士們不要怕困難,勇往直前……這些不同的答案,既加深了課文的理解,又賦予文章以新的內容。
二、上好每一節課。
上課時,除了對所傳授的知識點了解透徹以外,更重要的是在傳授時要講究藝術。首先,要善於在課堂教學中創造各種情境,使課堂教學有聲有色。如教學《冀中地道戰》時,可以讓學生先觀看有關《地道戰》的電影片段,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學習這篇說明文顯得就不那麼枯燥了。其次,要創設自主學習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肯想、敢想。還如《冀》這篇課文,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去畫一畫地道的構造,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並以四人小組的形式去評價誰畫得好,誰最有創造力。再次,要注意不同層面的學生,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我所教學的班級,由於一些客觀原因,學生兩極分化比較嚴重,所以我在設計問題,課堂四人小組的安排上都動了腦筋,既讓優等生吃得飽,又不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掉隊。這樣,學生就會喜歡上課,上課時也會認真聽講,從而,課堂上就有質量的保證了。
三、激發學生學習 語文 的興趣
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重視開端時的趣味性。那麼教師在備課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積極性,創設情景,培養興趣。結合課文內容可展開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分組討論、比賽朗讀、講小故事,說與課本有關的小笑話,分角色表演等。使學生的好奇心、興趣、愛好、求知慾得到充分的體現,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他們願意學,主動地獲取一些知識,教師再善於因勢利導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愉快地學習。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超過一百種良好的教學方法。
因此,學生是否有學習 語文 的興趣,直接關繫到教學質量,作為 語文 教師的我們,要想讓學生學好 語文 ,我想,最重要的是通過各種手段,激發學生的 語文 學習興趣。 四、創設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樹立服務意識。
教師在課堂中要樹立服務意識,做到把「玩」的權利還給學生,把「做」的任務派給學生,把「說」的機會讓給學生,把「創」的使命留給學生。從而將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獲得知識的舞台,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定目標,並根據目標進行預習、嘗試、操作、探索、歸納等。努力做到: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學會的,教師不教;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去做的,教師不替代;凡是能讓學生自己講的,教師不暗示。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探索慾望。
小學生自主、合作、探索性學習方式是在問題情境之中的學習,因此如何創設問題情境,就成為這一學習方式能否有效的前提條件。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思維總是由問題開始的,並在解決問題中得到發展。學生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創設問題情境的過程,它可以引起學生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的思維在問題思考與探索中得到促進和發展。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再現課文生活中的真實情景,使學生進入身臨其境的問題環境,從而產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慾望,使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快樂體驗,增強求知慾和自信心,進而促進身心的全面發展。
(二)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
學生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即以學生為本,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學生是課堂學習中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實踐過程,教師的作用則是隱性的,是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的。教師在提供了一些豐富的素材後,學生就要進行大量的自主探索。此過程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情況安排學習內容的先後順序,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如可以自己獨立學習,也可以與人合作,與老師交流……讓學生了解有關知識,完成學習任務,真正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進一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如果學生的主動參與性越明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勤思多問,可以說,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於思考,都有好思的習慣。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一定要注意多啟發,多反問,不要包辦代替,要鼓勵他們想問題、提問題、鑽研問題。現在有些學生不但手懶,腦子也懶,有一點難題就想問,總想依賴別人,一看題目較難尚未好好琢磨就去問老師。這時候如果老師鼓鼓勁,學生仔細一分析,可能就想出來了。如果鼓勁還不行,老師可以給學生指明思路,要根據學生所提的問題教給學生思維方法。只有在學生自己會思、會問、會學的基礎上,才有可能為別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學生個體的潛能得到發揮時,課堂教學才變得有效。
⑻ 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是小學生涯中的一門主要科目,對於不少的老師來說都比較困難,如何快速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呢?要正確的方法與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相結合。下面我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小學語文常見的教學方法,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一、課前做好教學准備
教師在進行課前准備的時候,應該做到合理搭配、統籌兼顧,既要保證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能夠盡量多的教授知識,也要保證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悟。另外,老師要最大程度的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不能局限在課本,要多教一些課外的知識,比如:通過互聯網、校圖書館等途徑獲取豐富的教學資源,經過整理然後在課堂上進行教學。教師通過在課前進行充分的教學准備,使課堂教學更加具有計劃性,能夠有條理的進行教學,避免了教學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有利於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促進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
二、要求學生進行課前預習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進行課前的預習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教師應該做好學生課前預習的工作。教師可以在每堂課結束之後,為學生布置預習的任務,也可以組織學生組成合作小組,進行小組課前預習。課前預習的好處在於,學生通過課前預習對於將要學習的知識已經有了一個系統的了解,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知識會比較輕松,並且能夠和教師進行緊密的配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學習的效率,更有效的掌握老師所講述的教學知識。
三、不斷增設課外教學內容
教師還應該不斷增設課外教學內容,不斷的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順利進行。教師的教學內容不應該局限於課本上的內容,應該將教學內容進行不斷的拓展,讓學生不僅能夠全面的學習到課本上的知識,還能夠最大程度的學習到課外的知識。例如:在學習有關於李白的詩歌的時候,教師可以找一下有關於李白的比較著名的詩歌,在課堂上與學生一起進行欣賞,進而使學生對於詩仙李白的詩歌有一個系統的了解。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增大課外教學內容的比例,讓學生在課堂中最大程度的學習語文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的語文知識能夠更加的豐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創設有趣的課堂教學情境
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充分的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的問題。首先,教師應努力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積極的開展一些語文比賽或者語文游戲的環節,由於小學生正處於好動活潑、好奇心強的階段,對游戲有著由衷的熱愛,因此,教師可以創設游戲的情境,讓學生在游戲中進行教學知識的學習。
例如:在學習《伊索寓言》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根據語言故事分成小組進行表演。其次,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特點以及接受能力,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創設生活化的情境,創設的情境應該具有創新性、啟發性、目的性,不能創設一個學生不清楚、不認識、抽象的情境,這樣不僅起不到優化教學的目的,反而讓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有一種枯燥乏味的感覺,會嚴重的打擊小學生對小學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創設的課堂情境應該根據學科特點以及學生的特點創設科學化的情境,不斷的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進行優化,促進學生的發展。
五、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還應該創新教學輔助工具,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輔助工具就是黑板和粉筆,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教學的輔助工具也在不斷的更新中,因此教師應該把先進的輔助工具帶到小學語文課堂中來。一些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的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進而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因此,我們應該高度的提倡諸如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工具在小學語文課堂上使用。使用多媒體工具的優勢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小學生對於一些圖文並茂的東西非常的感興趣,教師將一些與課堂教學有關的動畫以及圖片等通過多媒體進行播放,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二是,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將教學資料利用多媒體呈現,進而減少了在黑板上書寫的時間,能夠節省很多的課堂時間,有利於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例如:在進行《秦兵馬俑》教學的時候,教師的可以將兵馬俑的圖片通過多媒體呈現出來,能夠不斷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常用教學方法有哪些一
1、教學目標要明確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以生為本,根據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理解能力等制定科學、系統、全面的教學目標,合理分配課堂的教學時間,准確把握課堂節奏,創設課堂教學情境,講解精要的課堂內容,根據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學習目標。教師與學生之間首先要建立和諧、融洽的關系,教師要做到一視同仁,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不以成績的好壞劃分學生等級,使學生保持健康的學習心態。
針對某一個知識點,教師也要盡可能多地列舉例子,補充其他相關的知識,讓學生既學會舉一反三的學習方法,也學會用類比的方法解決問題。教師還要注重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對學生有著終生的意義,他們的思考能力、表達能力、總結能力等對他們以後的學習和工作都相當重要。所以,教師要不斷激發學生的潛力,提高課堂效率。
2、渲染課堂氣氛的方法
2.1以學生為主體,給學生一個自由學習的機會。語文課最怕的就是教師一個人把課堂時間全部佔用,而學生只能認真聽講。長期這樣下去,學生的學習效率將會越來越低。所以,教師應該讓學生在課堂上成為主體。對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更需要自由學習的時間。以課文《飛向月球》為例,在進行本課的教學時,老師應該留更多的時間給學生。
月球上有太多神秘的東西,小學生對月球也充滿了好奇,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一點給學生一個自由想像的機會,讓學生在課堂上暢所欲言。在發言過程中,教師可以起帶頭作用,然後再讓全班學生都參與進來。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大膽地對月球上的事物進行猜測、想像,讓學生在課堂上大聲講出自己的想像。用這樣的方法,可以讓整個課堂顯得自由活潑,而且也可以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表達能力。
2.2角色體驗,點燃學生的激情。角色表演對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小學生的表演慾望比較強,而且通過角色表演可以培養學生對課文的情感,可以讓學生在表演中把握住語言的節奏,使學生在表演中逐漸對課文產生感情。《牛郎織女》是一個千古傳唱的神話愛情故事,像這樣的故事光靠教師的講解是很難讓學生感受到它的美的。所以,教師完全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表演牛郎織女的故事,當然,學生也可以發揮想像,豐富故事內容。比如,當牛郎織女分別多年後,在鵲橋上相見後會說些什麼,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根據情境模擬相關的對話。筆者相信用這樣的方法,肯定能讓學生感受到語文課的樂趣,使他們在以後的語文課上更有激情。
3、巧妙設計疑問,激發學生好奇
心理學認為,只有學生感興趣的東西才會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入門的向導。"語文老師在課堂上所提的問題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學的效果。因此,老師所提的問題要與學生的興趣緊密相連,投其所好,巧妙設計疑問,讓他們的好奇心成為語文課堂上事倍功半的催化劑。我在教學《"兩彈元勛"鄧稼先》時,以"我的偶像"引入,接著把鄧稼先的圖像掛出來,讓學生們猜猜他是誰,講述一下他的故事,學生情緒高漲,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紛紛在書上找答案,較短時間里找到文章中心句,了解鄧稼先是我國傑出的愛國的科學家,順理成章地為老師進行下一環節的教學做好鋪墊。
在教學《人類的朋友》時,老師運用多媒體在屏幕上出現茂盛的大樹、碧綠的草地、清澈的山水、活潑可愛的小動物生動的畫面配上輕松悅耳的音樂,為學生營造出和諧歡快的學習氛圍,接著教師問學生:"你們想去這個美麗的樹林嗎?願意成為小動物們的朋友嗎?"以此激起學生的好奇心指導學生對課文有一個整體了解,進而啟發:"這節課我們要開動腦筋,怎樣使大自然更美麗?比一比,看誰的辦法多,誰的辦法好?"學生們在情景的創設下饒有興趣地展開豐富想像,想出了很多好辦法,促使了學生思維活動的開展,有效培養學生的好奇心。
4、鼓勵質疑
學貴有疑。"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學生閱讀產生疑問時,正是他們積極參與學習,認真思考,主動探究,使思維向深入發展之際。因此,訓練學生生疑、質疑、釋疑,是語文教學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以及自主意識的重要手段。平時,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從課題發問;從課文內容發問;從某些看似矛盾、但又合情合理的地方發問;在教學結束前留出適當時間讓學生發問;從標點符號的運用發問;從課文的中心發問;從某些修飾詞語發問,訓練學生從敢問到善問的能力。
如學習《靜夜思》這篇古詩,教師在引導學生理解了第一句話後,帶領學生歸納學習方法:①讀詩句;②講字義;③連成句。然後讓學生運用學法自學第二句,有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學生自學後提出:不懂"疑"和"霜"是什麼意思。老師便針對學生問題,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解疑,這樣,教師的思維活動與學生思維活動協調一致,使教師思維暴露在學生思維最恰當的地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誘發了學習動力,而學習第三、四句時,老師則採用夥伴合作學習的教學形式,四人一組,運用學法自學,互相質疑、解疑,然後向全班匯報學習過程。這樣學習,用時少,負擔輕,效益高,學生獲得了知識與能力,取得了最優化的學習效果。
小學語文常用教學方法有哪些二
一、教師的教態促成良好課堂氣氛
教態是教師講課時的情緒的外在表現,比如:教學心情、表情、體態動作、神態等,是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輔助手段。學生在課堂上會通過教師有聲語言的講解而「察其容」,而且還會通過教師的教態而「觀其色」。教師的教態在無形中形成了一種教學氣氛,學生在無形中感受到一種課堂氣氛。因此,教師的教學態度直接影響課堂氣氛。
教師的教態有先入為主的作用。當教師走進教室的那一刻,教師教態會直接影響到學生上課的情緒,這種先入為主的方式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師要用親和、自然的教態去面對學生,及時調整好你的心態和精神面貌。微笑是人際交流中一種最好的方式,微笑讓學生對教師沒有懼怕感,課堂氣氛溫和。如果教師板著臉孔,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讓學生感到壓抑,學習有緊張感,課堂氣氛變得生硬、冷漠,不利於教學的開展。
在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中,充滿微笑地去授課,這是一種簡單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當然,這種微笑是發自內心的,是對學生的一種關愛,是一種與學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種矯揉造作、虛假的表情。學生在洋溢著微笑的課堂中,會感到教師的可親可敬。有些教師在授課時,處處想著在學生中樹立威嚴感,總是板著面孔,這就在無形中就扼殺學生對你的親切感。那樣的話,學生還願意和你交流問題嗎?其實,教師的威嚴不是建立在嚴厲的表情基礎上的,而是來自於你的學問和修養。
微笑著面對學生,其實是一種自信,一種認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學生的自信。板起面孔去說教,往往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征服學生,而運用一種外來的壓力去迫使學生去做,我想,這有時似乎會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想使學生在一種歡悅、暢快的課堂氣氛中去追求知識,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滿這種情緒,用自己歡悅的情緒去感染學生。
二、教師要學會傾聽學生的聲音
傳統的課堂教學多是老師掌握著「話語霸 權」,學生只能當作一個個容器,等著老師往裡灌東西,可結果,園丁的辛勤,往往扼殺了學生的天性,「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使我們培養的學生變成了統一模式鑄造的標准件。新課標提出教師要多傾聽學生的發言。筆者認為,學生「講」教師‘聽」。 有三大好處:一是通過「聽」可以使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筆者通過「聽」常常被學生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獨到深刻的見解、幽默睿智的語言所折服。
二是通過「聽」可以真正使教師領悟「教學相長」的真諦。三是通過學生「講」教師「聽」,可以鍛煉學生。學生越說越會說,越說越想說,越說越自信,課堂成了他們發揮的舞台,這更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煥發出課堂的活力。 「授之與漁」「操練捕魚」的有效途徑。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始終是學生做主角,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探究興趣,使學生的學習狀態保持活躍和熱烈,使語文課堂呈現無窮的活力與魅力。
三、語文老師要習慣贊揚、欣賞每一位學生
小學語文老師要關注學生成長的每一點進步,幫助學生發現自己、肯定自己。清代學者顏元說過:「數子一過,不如獎子一長。」這是講贊揚欣賞的激勵效用。贊賞是廉價的,也是無價的。同學的掌聲,老師的贊揚,小小的獎品,都是學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課堂上筆者採用多種表揚方式:或用贊許的口吻——「你說得真好!」「你的想法真棒!」「你想像力真豐富!」;或用親切的動作——拍拍肩膀,輕輕一點頭,微微一笑。老師要盡量多贊賞學生,不光贊賞一個兩個,而是贊賞一群一批,甚至全班;不是虛偽的應付,而是真真切切實實在在的。有了贊賞學生在學習中就能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學習的樂趣,課堂氣氛活躍,學習效果好。
贊賞出創造力,贊賞出學習興趣,贊賞出進步的學生,贊賞出有特點的學生。通過贊賞融洽了師生關系,活躍了課堂氛圍,激發了創造熱情,對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能力養成起著十分明顯的促進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賞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及能力的提高、又要賞識學生在學習過程及方法上的優良行為,還要賞識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積極表現。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願望。
四、教師充滿殷切期待的提問方式
提問是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教學方法之一。如果我們總是用命令式的語氣進行生硬的提問(如「這篇文章的主題思想是么?」),或對學生的提問作出生硬、粗暴的回答(如:「不,你錯了,正確的答案究竟是什麼?」),教師就顯得缺乏親和力,學生在情感上就會與教師拉開距離,表現出一味地從眾與退縮的狀態,他們多半會以模式化或機械化的方式來服從與迎合教師的「指令」或「命令」。在這種課堂氛圍下,交際能力、語文素養是無法形成的,更不用說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了。因此,教師提出問題時要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體現出教師對學生的殷切期待。例如問:「這個問題你是怎樣理解的?你有什麼看法?」其聲調表情都要像日常問話,而不應是審問。
學生回答時,教師可適時運用鼓勵性語言(如:「你的回答很漂亮。」「你的答案很有啟發性。」)或適時地插話,進行圓場和啟發。例如:「你是不是這樣的意思?」「可不可以從這個方面去理解?」教師這樣的插話是為了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減輕被問學生的緊張感。教師提問的技巧在於保證學生能夠回答(盡情講出自己心中所想)並樂於回答。當學生提出問題或發表意見時,教師的應答應根據班級情況、靈活多樣、並具有交際表率作用。另外,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或坐或站,教師大可不必統一要求,一切以能讓學生放鬆心情、消除緊張感為好。
五、自由選擇的作業形式
我清醒認識到:不論是何種作業形式,過量的作業或罰抄、罰寫,只會使學生不堪重負,挫傷其學習積極性,從而產生反感和厭學情緒,最終使得課堂生態被破壞,教學環境被人為地惡化。不同層次的學生被統一要求的大量作業所累:成績好的學生因覺得簡單無必要而厭做,成績差的學生因覺得太難、做不出而不做,教師卻又因學生沒能按要求完成任務而不悅,良好的課堂氛圍也就沒有了。教師應當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變強制性的布置作業為商量式的推薦作業,根據所授內容在一定范圍內,指定一些分量或難度有所不同的題目由學生自由選做。
這樣,可使學生在不感到負擔的情況下,發揮自己的最大潛能,充分調動其積極性、自覺性和主動性。對於成績好的學生,教師完全可以讓其少做些瑣碎的作業,推薦他們做些課本以外的練習,以拓寬加深其知識結構;對於中低層次學生,在推薦作業之前,教師需精選一些示範題進行講解,做些必要指導。如:在學習關於《別……》的詩詞後,就可要求成績好的學生做這樣的作業:收集古代聯「送別」的詩詞曲賦文,作專題研究。使得他們必須去查找有關「送別」類古詩詞資料,這樣他們既學到了與課文有關古代詩詞曲賦知識,又培養了查找資料的能力和寫作能力;對其他學生,則只需要能做出課文中的鞏固性練習即可。
小學語文常用教學方法有哪些三
一、幾種常用的教學方法
1、講授法
包括講述法、講解法和講演法。主要是由教師運用語言來傳授知識。其基本要求是:表達正確、明了、生動,突出重點、難點和關鍵點,堅持用普通話。板書清晰、簡要、規范。
2、演示法
這是教師藉助實物和教具,向學生進行展示以說明或印證所講知識的方法。當然也可以利用向學生播放影像資料、作演示性實驗的方法來說明或印證。
3、討論法
這種方法是指當老師或學生提出有探討性或值得商討的問題時,老師組織學生分組對問題進行議論。它有助於師生、生生交流思想,發表自己的見解,從而讓學生對問題有一定深度的理解。
4、談話法
談話法,又叫提問法,是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提出新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通過師生間的對話,讓學生自己獲得知識、提出結論的一種方法。它可以激發學生積極思考,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5、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鞏固知識和熟練技能的一種訓練方法。
二、新課標理念下教學方法的運用
1、師生角色相換
教師要改變以往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樹立學生是教學主體的思想,學習「中國畫」的「留白」藝術,課不能備得太滿,要給生成留有空間,要對各種情況做出預測。在課堂中,教師首先是參與者,與學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在對話的過程中,師生不僅是平等的,而且應凸現學生主體的地位。課堂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場所,學生應暢所欲言,自主互動,讓學生充分地說出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讓學生享受到學習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悅。
2、興趣與疑問相雜
皮亞傑曾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可以結合課文內容,以趣開頭,精心設計導入語,(或以耳熟能詳的民歌、童謠,或以動漫畫面)引導學生去思考、去理解,使得學生對教學內容感興趣,興味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激疑同時也是激趣。從心理學的角度,可以把激疑看成是「創設問題情境」,語文教學是圍繞一個「疑」字展開的:無疑——有疑——質疑——釋疑。因此老師要精心設計問題,同時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朱熹早就已指出:「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
3、表演與實效相合
課堂情景表演兼顧了教學目標中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身體運動領域三個方面,有很強的綜合性,因此,它是推進語文素質教育,強化學生主體活動,培養創造能力的重要教學形式。在閱讀教學中,在初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可以通過個人表演、小組合作、綜合表演等形式讓學生即興表演課文(或只是其中的詞句、片斷),把抽象的語言文字符號轉化為形象的表情、身姿運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們對課文的理解程度,還可以提高學生整體的語文素質,使學生在體悟中不斷創新。
4、思維與創新相重
長期以來,在傳統教學中不是缺乏創新意識,就是把創造性教學視為高不可攀。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是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習慣,增強思維活力,而不是要他們馬上為社會做出有價值的發明創造。只要是在他們的知識范圍內,能夠提出具有新意的思考和設想,就要給予鼓勵和引導。創造性思維往往自疑問和想像開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採取多種方法,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指導學生面對平常的事物進行種.種聯想和想像,就有可能順著問號去思考,去發現,去創造。
5、口語與習作相融
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創設生動、活潑、有趣的交際環境,營造民主、和諧、融洽的交際氣氛,讓學生產生強烈的交流慾望,使學生在這種氛圍中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流,從而有效地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語文的基本能力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他們之間密切聯系,相互影響。一般來說,說話說得好,清楚、干凈、有條理、有感染力和說服力,作文也會寫得好。口頭語言是書面語言的根本,說是寫的基礎,說又是檢驗書面語言的尺度,要讓學生照說話來作文;書面語言通過對口頭語言的加工,又比口頭語言更准確,更凝練,更規范。當然作文能力的提高不但要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而且要培養初步觀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我們在進行小學作文教學時,要把這三者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