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三篇
【篇一】小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一、說教材:
《我是一隻小蟲子是部編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的內容,這篇文章是以「童心」為主題的第四單元最後一篇課文,是自述性散文,從小蟲子的視角描述了小蟲子生活中的苦與樂,表達了「我」對生活的熱愛,讓我們看到了一隻快樂的小蟲子。全文共7個自然段,課文結構清晰,可分為當一隻小蟲子「不好」和「真不錯」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從小夥伴們的感受,再寫覺得不好的理由;第二部分是寫的當一隻小蟲子斗仔還真不錯的感受。兩部分都是先概括地說再具體地說,段落之間聯系緊密。最後以「我喜歡當一隻小蟲子」總結全文,照應開頭。
(一)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學寫「使、勁」兩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
2、過程與方法:
朗讀課文,能就感興趣的部分和同學進行交流。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感受輕松幽默的語言風格,增強閱讀興趣,愛上讀書。
(二)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能大膽交流自己感興趣的部分,愛上閱讀。
難點:體會當一隻小蟲子的快樂。
二、說教法:
語文課標指出要「培植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為了使學生學得輕松,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我主要採用了「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
新編語文教材主張讀書為主,讀書為要,讓學生養成讀書的愛好與習慣。所以我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當一隻小蟲子的快樂,給學生大膽交流的平台,努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並通過引領學生感受本課輕松幽默的語言文字風格,進而從課內閱讀走向課外閱讀,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在閱讀中成長。
三、說學法:
依據教材和學生年齡特點,課堂上,讓學生使用多種形式的讀、表演,身臨其境體會當一隻蟲子的苦與樂,並學會藉助關聯詞來闡述個人觀點。
四、說教學過程:
(一)導課環節:
開頭我以「大家都知道『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開頭,可是當同學們打開課本11課,這里卻沒有顏如玉,也沒有黃金屋,緊接著我追問「有的是一隻?」學生興致濃厚地補充——小蟲子。這樣的導入讓學生心裡好奇心加重,也能以最快的速度達到吸引學生眼球的目的。
(二)品讀課文,理解交流環節:
1、整體感知:
我讓學生先進行默讀,整體感知課文概況和文中的兩種觀點,再讓學生把自己印象最深、最感興趣的地方與大家說說。用上「因為小蟲子————,所以我認為當一隻小蟲子——————。」不光給學生提供交流的平台,更想讓他們學會藉助關聯詞學會表達,學著運用語言文字,用語言文字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
2、略學「當一隻小蟲子不好」:
在出示文段後,師生合作讀(老師讀黑色字部分、學生讀藍色部分),每讀到紅色句號的地方停下來,引導學生說說感受。這樣的讀不是老師讀學生光坐那聽,也不是學生誤打誤撞式的讀,老師參與讀能以最短的時間引導學生正確把握文字情感基調,引領學生理解方向,達到高效的目的。
3、重點學「當一隻小蟲子真不錯」:
把這部分設置為教學的側重點主要是想引領學生體會當一隻小蟲子的快樂,學會珍惜已有的、學會知足,感受生活的美好,傳遞給學生多一些正能量的精神財富。
學生的讀也由與老師的合作讀、學生分男女群體讀,再到學生個人展示讀,體現由引到放的過臘凳程,逐步加強學生個體感知能力。
(三)表演讀4、6兩段,體會當一隻小蟲子的快樂:
學生在表演讀的過程中,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蟲子雖弱小,可只要心向陽光花自開,凡事多往好處想,同樣也能享受愜意、有趣的生活,感受做一隻小蟲子的美好。
(四)學輪銷旅習第7段:
這一段總結了全文,照應開頭。同時,在理解的基礎上學寫「使、勁」兩個生字,相信學生印象會更深刻。
(五)課外閱讀,由課內走向課外:
好的文字誰都想去品味,平時我和我的學生們都很享受師生一起讀的那種和諧美好的讀書氛圍,而且我更想傳遞是:讀書,並不是老師布置的一項任務,在課外就應該多讀書,哪怕是「連爬帶滾」地讀。
(六)作業:
作業除了寫好協會生字外,還有一個閱讀法布爾的《昆蟲記》,讓「課堂內的小蟲子」走向更廣闊的世界,讓學生了解更多的昆蟲的生活特點。
【篇二】小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一、說教材
春天來了,她像個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向我們走來。本課的課題就呼喚著我們去找春天!我們到校園里找一找,也許能在操場邊發現剛探出頭的小草;我們到野外去找一找,也許能在天空中發現飄飄搖搖的風箏;打開課本,我們還會在課文插圖中發現春天的影子;讀著課文,我們會感覺自己就是那幾個脫掉棉襖、沖出家門、奔向田野的孩子,體會到尋找春天的急切心情,感受到發現春天的欣喜。這篇課文語言優美,充滿兒童情趣和文學色彩。作者把春天比作一個小姑娘,她害羞,所以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美麗,有著嫩綠的秀眉和色彩斑斕的眼睛;她活潑,嫻熟地彈奏著動人的音符,快樂地盪著鞦韆,興奮地叫著、笑著……孩子們找到春天了嗎?從哪裡找到的?怎樣找到的?激發學生朗讀:「早開的野花一朵兩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樹木吐出點點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嗎?」……讀著這些語句,領會其中的情與趣,我們會感到回味無窮。
根據《課標》的要求及教材的編排意圖和課文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三個方面的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會認9個字,會寫9個字。
2、技能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春天的美景,體驗投身到大自然懷抱中去的情趣。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熱愛春天的情感,調動學生主動去觀察、發現。
教學重點:識記生字,積累詞語,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體會春光的美好,體驗投身大自然的情趣,養成主動觀察發現的習慣。
二、說學生
二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活動的東西所吸引。在教學這一課時,學生已經能說一段較完整的話,並能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體驗、感受,達到情感的共鳴,同時也較多地積累了不少與本課有關的生活素材,這也正是學習本課的有利因素。
三、說教法
1、自主識字法
新課程的識字教學重在教給學生識字方法,教師不以零為起點,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打破以往傳統的老師教讀學生跟讀的做法,體現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二年級的學生通過一年多的學習、積累,已掌握了不少識字方法,在本課的識字教學中,鼓勵學生運用多種識字方法並結合生活實際自主識字,在課件里直觀的書寫演示和設計精巧的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完成識字任務。
2、情景教學法
美麗的春天多姿多彩,要讓學生能感受到這春天的美好,在教學時,採用優美語言,為學生創設一個春天的場景,利用多媒體課件,充分體現了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優勢,讓學生欣賞各種春天美麗的畫面,體會春光的美好,再用優美歡快的歌曲幫助學生體會課文內容,把音樂美與語言文字美圖畫美融合於一體,讓學生在美景中賞讀課文。
四、說學法
朗讀感悟法
閱讀能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而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礎。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也是低年級教學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形成語感、在讀中學會讀書。因此,淡化教師的講,讓學生通過自由讀、默讀、合作讀、賞讀等多種形式來理解感悟課文是本課主要的學習方法。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感悟春天。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心理學的研究證明,學生如果對學習對象產生興趣,他就能自覺的排除多種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干擾,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的學習,把學習當作一種愉快的享受。
上課伊始,我是這樣導入的:春天剛剛到來的時候,腳步輕輕,若隱若現,羞羞答答,躲躲藏藏,這時課件出示動畫的圖片,用美麗的圖片,可愛的動畫,引起學生的注意。(點擊畫面,出現動畫)我們必須留心觀察,才會發現春天的腳步。而我們,總會抑制不住內心的歡喜,睜大雙眼,敞開心扉,去尋找春天。板書:找。課文中有幾個孩子,沖出家門,讓我們和他們一起去尋找春天吧!這時候的孩子們,已經被那精美的畫面深深吸引,再加上教師語言的引導,個個躍躍欲試,也想一起去找春天,很順利的把孩子們帶入到課文的情境中。這時教師再把板書補充完整,讓學生齊讀課題:找春天。
(二)初讀課文、認寫生字。
在這個環節,首先讓學生自讀課文,讀准字音,把覺得難讀的字做個記號,在語言環境中識字,通過大屏幕出現生字,(點擊出現生字畫面),讓學生邊認讀邊交流識字方法,可以運用已掌握的方法識字,如加偏旁、去偏旁、換偏旁、熟字變形、找規律、分解字形等,也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如:猜謎語、編兒歌、比動作、引用同學或家人的姓名等方法進行識記。運用課件的演示,充分引起學生的注意,隨著孩子們大聲的朗讀,一個個生字完整的出現,孩子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積極自主的尋找出各種不同的識字方法。在學完生字以後怎樣能讓學生輕松愉快的'鞏固生字呢,這時我設計了一個小游戲來幫助學生輕松的解決這個問題。一隻只忙碌可愛的小蜜蜂,要到花園去采蜜,可是今天的采蜜要聰明的小蜜蜂才會有收獲,利用奧斯韋爾製作的這個游戲,可以讓孩子們利用滑鼠把一隻只小蜜蜂拖到花上,如果找對了和小蜜蜂身上的詞語相對應拼音的花朵,小蜜蜂就會快樂的開始采蜜。如果找錯了,小蜜蜂只好又飛回到原處。這樣不僅加強了演示的直觀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輕松、愉快地完成識字任務。
至於寫字,通過一年多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掌握寫字要領,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放手讓學生自主發現,獨立完成寫字任務,教師只作點撥、指導。通過課件出示難寫的字:遙、搖。用形象直觀的演示,加深學生的印象,正確書寫生字。在不知不覺的教學中,就突出了教學的重點。
(三)賞讀感悟,體會感情。
在這個環節中,重點指導學生自由讀課文,劃出不理解的詞句,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理解課文內容,如:齊讀,自由讀,小組討論讀等,讓學生談談你感受到「我們幾個孩子」是懷著怎樣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從「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這個句子中又體會到什麼?課文中的小朋友們找到的春天又是什麼樣的?在小組中把小朋友們找到的春天畫下來或寫下來。最後根據自己的理解,選擇自己最喜愛的段落讀給大家聽聽。
帶著欣喜的心情讀課文最後一段,體會找到春天的欣喜與激動,通過播放春天景色的錄像,(點擊出現視頻畫面),在悠揚的樂曲中,在美麗的畫面中,出現找到春天的情景,配樂朗誦: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綿軟軟的。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都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花叢里,像眼睛,還眨呀眨的。
這是怎樣的一幅山花爛漫,百鳥爭鳴的美景啊,春天悄悄來到了,小朋友們留心觀察,發現了春天的蹤跡,感受到了春天的美麗,春天其實就在小朋友們的眼睛裡。(點擊出現音樂畫面)通過歡快優美的兒童歌曲《春天在哪裡》讓孩子們跟著唱,跟著跳,盡情展示自己快樂的心情。整個課堂的氣氛達到了最熱烈。(點擊出現課文畫面)在這種心情下,再讓學生朗讀全文,把朗讀、理解、感悟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自由、充分的讀,在讀中感悟春光的美好,體驗大自然的情趣,表達對春天的喜愛、贊美之情。
整篇課文的教學,我盡量利用了多媒體課件的優勢,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音樂的美,圖畫的美,讓學生體會到春光的美好,陶冶了心情,幫助學生較好的感悟課文的內容。
六、說板書、練習
本課的板書採用了簡筆畫的設計,把孩子們找到的春天一一展現,給學生描繪出一幅春天美麗的景色,充分給學生以美的體驗。在讀課文以後,讓孩子們來進行補充、添畫,這樣的板書,既歸納本課的重點,同時起到引背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孩子在學習中得到展現自我的機會。
練習是讓學生在「采蜜本」上選擇本課里自己喜歡的詞語、句子、段落進行摘抄,再寫一兩句贊美春天的句子。目的在於有意識的指導學生積累語言,發展思維。擴展課內學習的內容。
【篇三】小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冀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第21課《下雨啦》。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目標、說重難點、說過程五個方面闡述我對教材的理解及教學過程方法。
一、說教材
《下雨啦》是冀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以清新的筆觸、優美生動的語句,把下雨前的特徵、雨後的景物以及雨中兒童盡情嬉戲玩耍的情景活靈活現的展現在讀者面前。課文先以學生熟悉的自然現象和喜愛的小動物的特殊表現來展開的,用「躲」「交頭接耳」等字詞以擬人的手法讓文章生動起來,接著由「嘀嗒、嘀嗒」到「嘩啦、嘩啦」的聲音變化賦予了雨的靈氣,讓雨點如調皮的孩子般來到人間,營造了歡樂的氣氛。文中最亮麗的風景是最後以自然段,孩子們光著頭、光著腳在雨中玩耍,上學去的情景讓人神往,細細聆聽雨聲、人聲如同天籟。整篇文章中作者始終站在孩子的立場,關注孩子的感受,以孩子的眼光展開了一幅人襯雨景,雨託人趣的「雨趣圖」。
二、說學情
1、關於朗讀: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講,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形成了一定的語感,所以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並不難。難的是邊讀邊想像,讓文字與情景結合起來,讀出感情,讀出趣味,這方面教師將運用配樂范讀、音頻、圖片的形式幫助學生創設情境。
2、關於寫作:雨景之美,雨中孩子的自由和快樂是通過文字表達出來的,但是要讓二年級的孩子真正理解到這一點並不容易,所以本節課教師引領學生抓住重點詞句來理解課文,體會表達方式,並通過補白、仿說來為遷移寫作練習打好基礎。
三、說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正確書寫本課「螞、蟻、搬」等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通過教師范讀,學生自瀆的方式,小組交流的方式,理解課文主要些什麼,是怎樣寫的;通過學生細讀課文,邊讀邊想像的讀書方法進行情感朗讀;通過補白、仿說,讓學生學會積累和運用,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通過圖書推薦,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留心觀察生活、觀察自然,熱愛生活、熱愛自然。
四、說重難點
1、理解寫什麼易,怎樣寫難;
2、根據已有生活體驗想像快樂的情景易,讀出快樂的體驗難;
3、積累詞句易,運用難;
4、課上教學易,課下拓展難
教師將通過重點詞語點撥、教師范讀引領、課上讀寫結合、課外圖書推薦等方式嘗試突破。
五、說過程
1、課前活動,激發興趣,師生共唱兒歌《下雨啦》。通過活潑的歌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烘托課堂氣氛。
2、復習導入,整體感知。出示課件21課生字詞,小組檢查,再認生字,起到鞏固復習,為新課教學做好鋪墊。教師配樂朗讀,讓學生整體感知,邊聽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麼?教師聲情並茂的范讀可以把孩子們帶入課文情境之中,讓學生邊聽邊回憶,既可以讓學生從整體感知課文的美,也可以鍛煉學生的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並且初步學習概括文章的大意。范讀後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交流,並根據學生作答情況進行總結、板書。
3、文本解析,讀中感悟。首先是「例中學」環節,學生默讀課文1、2自然段,感受雨前自然的變化,抓住「躲」、「略過」、「交頭接耳」等詞,體會擬人的妙用,學習抓關鍵詞語理解課文的方法。第二是「實踐悟」環節,個性品讀,感受雨之美。針對三、四自然段給出閱讀提示:找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反復讀一讀,邊讀邊想像,並在書上空白處寫下自己的感受。自學完成後進行小組交流。學生活動過程中,教師深入學生中間,細致指導學生勾畫語句、做批註。集體交流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認真傾聽,採用抓重點詞語、朗讀、想像、補白、仿說等方法,引導學生理解。本環節從學生喜歡的段落入手,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尊重學生的個性理解,利用課件的直觀刺激,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參與學習,培養學生讀中思考,樂與交流的好習慣。因為本環節中教師起到的是一個「穿針引線」的作用,主動權都掌握在學生手中,可見採用超鏈接的方式,學生可以暢所欲言,盡情表達個性感受,教師在學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礎上適時引導即可。第三是趣讀第五自然段,感受雨中之樂。播放課件,指名讀第五自然段,讓學生自由想像,個性表達,仿照課文用「有的……有的……有的……」來說一說雨中自己和小夥伴在干什麼,再次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最後,回歸文本,回歸整體,感受雨之美,品味雨中趣,師生共同配樂讀文,使師生的情感體驗達到高潮。
4、總結提升,遷移練筆。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總結寫法,並通過遷移練習讓學生嘗試將學到的方法應用到自己的寫作實踐過程中,試著運用這樣的手法來寫一寫風帶來的快樂和煩惱。讓學生有章有法的進行習作練習。
5、美文推薦,拓展閱讀。每堂課我都要向學生推薦課外讀物,這堂課也不例外,將一本《七彩下雨天》推薦給學生,讓學生走出課堂一樣可以感受到雨給人們帶來的生機與遐想。
『貳』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二年級語文說課稿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冊語文書共分八組編排,其中第四組的專題是培養學生的用心思考、勇於創造。《畫風》是第四組的第三篇課文,本課是一篇充滿豐富想像力的文章,講的是陳丹、趙小藝、宋濤用不同景物描繪風的故事。這是一篇創新教育的好教材。它起到了激發學生養成觀察生活、開動腦筋、合作創新的作用。
為此,依據教材內容和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確定這樣的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3)、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遇事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
重難點:會認7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學生分析
二年級學生經過兩年的學習,已形成一定的認知水平,會初步形成問題,並運用查字典及交流討論的方法解決問題。但有些客觀事物看不見摸不著,還確實存在著——對於這種抽象概念,他們還不能明確、理性地理解和接受。所以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感性經驗,通過多次讀文,讓他們感知風的特點,從而理解風並能用多種方法表現風。
三、教學理念
1、教學方法
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因此本節課根據「主體參與,主動求知」的課堂教學模式,我採用了以情景教學法,講讀法、自學輔導法、交流討論法為主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生生互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激發他們的創造思維,使整節課呈現了民主和諧的氣氛。
2、教學手段:
我運用了多媒體、生字卡片、圖片。
四、教學流程:
下面我將從以下4個方面談具體的教學流程。
1、激趣啟思導入新課
二年級學生對風這種抽象概念,還不能明確、理性地理解和接受。所以,上課伊始,我由謎語導入:看不見,摸不著;樹兒見它彎腰,花兒見它點頭。隨機板書謎底:風。為了讓學生覺得語文與生活實際有密切的聯系,我讓學生說一說你知道的風都有哪幾種,然後充分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他們唱有關風的歌、背有關風的詩、聽一聽風聲(課件)以此感受風的特點。這時,我將總結:風能唱、能背、能聽、能說,風能畫嗎?隨機板書畫,以此引出新課:畫風。這樣既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學習興趣,又很好地理解風這一抽象事物。
2、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引入新課後,為進一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用課件出示原文三個小朋友插圖,讓學生叫出他們的名字並與他們交朋友。通過看拼音、去掉拼音認識6個生字,其中「宋、趙、陳」可結合學生姓名識記,繼續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其它生字鼓勵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來認記,注意學習多音字「桿、」。識字的鞏固是識字教學的難點,為此,我創設多種方式,加強已認漢字的復現鞏固,如:在詞語中復現,在課文中復現。本課的「藝」是既要認又要寫的字。順承識字教學,課件出示都是上下結構的「藝、絲」兩字,讓學生觀察分析兩字的異同和寫時應注意的問題。我注重寫字教學的指導,在板書范寫「藝、絲」時,重點指導「橫折彎構」和「撇折撇折」的寫法。隨後讓學生自主學習本課另外兩個上下結構的「顯、忽」。在學生練寫時,要重視寫字習慣的養成。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在一節課中寫字不宜不多,要注意總結寫字的規律,要把字寫端正、寫美觀,所以本節課只安排學生練寫上下結構的字。
3、讀文探究深層感悟
課標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在學完生字之後,這一環節我緊緊圍繞「讀」來展開,以不同形式的6次讀文層層推進,讓學生逐步體會文中小朋友畫風的創意。
(1)初讀課文,把字音讀准;
(2)自由讀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3)指名讀文,感知全文內容;
(4)帶著「他們到底是怎樣畫風」的問題默讀課文,體會文中三個小朋友的創意;
(5)圖文結合,賞讀文中三個小朋友畫風的段落;
(6)分角色展示讀文。這個環節,先是小組內練讀、展示讀,最後全班展示讀。在練習分角色朗讀時,要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怎樣讀出文中孩子畫風的「聰明勁」,引導學生在小組里互相揣摩時,要進行合作學習的培養。此時,我也注重了啟發性的示範朗讀。通過讓學生充分地讀書,讓他們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熏陶情感。
4、拓展應用設計作業
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礎上,我提出「你喜歡文中的三個小朋友嗎?為什麼?」整合文本,深化主題。在得到學生肯定答復後,我會提出「你有其它更好的畫風的方法嗎?」由小組到全班進行交流、討論。
這時,我會播放動聽的背景音樂,給學生創設輕松、聯想的學習空間。在布置作業時,設計了「用你喜歡的方法表現風。可以畫一畫,寫一寫,演一演」我沒有設置統一表現風的方式,以滿足不同程度學生對語文學習的需求,把主動權還給學生,充分體現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
說教材
《難忘的潑水節》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里的課文。本組課文以「愛祖國,愛家鄉」為專題,帶領我們走進風光秀麗的日月潭,瓜果飄香的葡萄溝、車如水、人如潮的北京。而《難忘的潑水節》則把我們帶入那美麗的西雙版納,去和傣族人民、周總理共同度過那幸福,難忘的潑水節。課文中洋溢的熱情,就像火紅的鳳凰花撒滿字里行間。作者在人們歡迎總理的場面描寫中,抒發著興奮和歡悅;在總理潑水的描寫中,潑灑著激動與幸福。在文章的結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表達了人們的幸福與難忘。
說教學目標
由二年級教學的重點及本文的特點,確定認知目標為:認識本課12個生字。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有初步的感受。而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與快樂是要達到的能力目標。由本文的內涵引出的情感目標是: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認識。重難點則定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文中所洋溢的熱情、幸福與快樂,對周總理和人民的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
說教學過程(教法與學法隨教學過程闡述)
要理解本文的內容並有所感悟,必須對潑水節的來歷,周總理和人民的關系有所了解,因此課前我和孩子們一起搜集有關傣族、潑水節和周總理的資料,並在課前5分鍾交流。
一、激情導入
我先用課件展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中情景,再引入:這圖景就是1961年的潑水節,就讓我們隨著課文走進美麗的西雙版納,走進那個最幸福、最難忘的潑水節。
字的奇妙。
二、朗讀感悟
1、自讀體會。自主讀課文,想想這個潑水節為什麼會如此難忘,找出描寫人物表情、動作、心情的句子,去細細體會。
2、小組合作讀。在小組內讀有關詞句並交流體會。
3、品讀悟情。抓住重點詞句:如人們歡迎周總理的場面,周總理的穿著,笑容滿面的表情,周總理與傣族人民潑水的動作等,引導學生體會傣族人民激動、興奮的心情,總理的平易近人,人們的歡樂與幸福,從而感悟出周總理與人民的心連心。
4、入情朗讀。在朗讀第三自然段時,我抓住最後一句人們的歡呼「周總理來了!」引導孩子們走進情境,想像周總理就在身邊,從而走進人物的內心,去感受此時傣族人民的心情。或許孩子們體會到的是喜悅,是興奮,是激動,是幸福。這時再讓學生在朗讀中表達自己的感受,充分展現自己的個性。而結尾的幾個感嘆句,我則利用范讀加情感渲染導讀:讓我們再次細細品味這難忘的時刻,讓我們沉浸在這濃濃的幸福之中吧!這樣孩子們自然能放慢速度,讀出陶醉的感覺。
板書設計:
難忘的潑水節
周總理傣族人民
↘↙
心連心
一、說教材
《銅板的響聲》這篇課文是一篇民間傳說,文章以生動、風趣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智慧的化身」阿凡提為幫助一位窮人而嘲弄、取笑飯館老闆的故事,文章很注意選詞用語、各段銜接自然,讀來令人忍俊不禁。對於阿凡提這個人物學生們並不是很陌生,因為好多孩子都看到過這個動畫片,或者看過這類的書籍,學生對這篇課文有著極大的學習興趣,所以,我就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從學生的愛好出發,使學生感受到阿凡提的智慧和幽默,打抱不平!
課文共有六個段落,其中3--5段都涉及了很多語言描寫,這就要求學生們通過閱讀,從語言方面來理解人物形象,了解人物的個性特徵,從而理清文章脈絡。
學生對於阿凡提並不陌生,這從學生講阿凡提的故事可以看出來。這篇文章通俗易懂,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並不困難。所以老師可充分發揮孩子們學習的主體地位,在關鍵時候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就足矣了。由於孩子們年齡小,剛開始接觸寫事的文章,應該藉助文本中輕松愉快的氛圍,感染孩子,使孩子明白阿凡提的智慧、幽默。
二、說教法
在字詞教學中,要考慮學生低年級的年齡特點,以有趣、活潑、多樣的方式進行教學。看多媒體課件,學生直觀的接觸生字詞,以組詞、造句和區別形近字等方法,配合書空生字的flash動畫,加上平常經常用的開火車讀等等,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同時也提高了識字教學的效率。
在對課文的整體感知中,淘汰了以往的以問題串講課文的傳統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以人物為線索,學生自主學習歸納,從而了解事情發生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本課文本幽默、詼諧、易懂,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設想充分讓孩子們在讀中感受人物的形象特徵,抓住文中關鍵詞語理解人物心理特徵,並通過指導朗讀加深對人物的認識,從而走入角色,走入文章,與文中的人物產生共鳴。當孩子們從文中找出描寫人物的詞語時,能充分抓住這個詞語來體會人物心理動態,使孩子們設身處地的感受人物心理變化,從而達到理解人物的目的。
三、說學法
字詞方面,通過長期的有效教學,可以形成學生自己的識字方法,對以後的預習乃至自學都有著深遠的意義。課文教學方面,通過提取人物信息的學習方法,有助於學生日後閱讀方法的積累以及學習習慣的養成,真正地做到自主學習。
四、說學生
二年級的學生有表現自己的慾望,表揚他們的童真童趣,培養熱愛語文課的情感,由此,喜歡閱讀,喜歡語文。學生擁有高漲的學習和朗讀的熱情,但需要老師給予及時的指導,通過教學活動,開發他們豐富的想像力。同時低年級的學生語言不夠完整,這就要求在平常訓練學生說完整話的習慣。
五、教學過程
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能力
1.會寫本課8個生字,會讀文中19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過程和方法
1.課前搜集閱讀有關阿凡提的故事。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分組表演課文。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老闆的霸道與阿凡提的機智。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老闆的霸道與阿凡提的機智。
教學媒體:
遠程教育網教學課件、搜集有關阿凡提的故事。
教學設計:
一、介紹新朋友,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朋友,你們想知道他是誰嗎?那好,請同學們看大屏幕,他來看你們了。(大屏幕顯示阿凡提圖象)老師就是聽著阿凡提的故事長大的。
(在此環節利用課件出示新朋友——阿凡提這一學生喜歡的人物形象,充分激發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調動了學生的常生活積累——在動畫片中看到的阿凡提形象,接近了學生與課文之間的距離。)
二、掃除障礙,感受成功喜樂。
今天,老師來給大家講一篇關於阿凡提的小故事,大家想不想聽?(老師配樂朗讀)我知道大家都知道這則小故事的名字,那就一起說出來吧!學生書空和老師一起板書。
(1)自由讀課文,讀准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2)注意同課文中的生字寶寶打招呼,多讀幾遍,讀會為止。
(3)過關游戲檢查生字詞認讀。
第一關:我會認
欠錢、分辨、扭著、飯館、付錢、窮漢、幽默、討要、拉扯、智慧、弱者、銅板、阿凡提、又罵又打、交給
第二關:我會說
智慧的近義詞是什麼?
幽默的意思誰知道?
銅板是什麼?
板、窮、罵、凡:指導書寫,書空。
第三關:我會讀
開火車讀,看誰讀得最好。
三、張揚個性,享受閱讀。
師:通過認讀,老師發現同學們的生字認讀完成的非常好,老師相信大家課文學得同樣幫。請同學們去文中找一找阿凡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生:有智慧,充滿幽默感,打抱不平。
師:打抱不平是什麼意思?
生:幫助人們解決問題。
師:不平就是不公平,打抱不平就是幫助受欺負的人說話。
那阿凡提遇到了什麼不平的事呢?
生:一個老闆正扭著一個窮漢又罵又打。
師:那你認為這個老闆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生:這個老闆他很兇狠,很貪財......
師:那我們就分角色朗讀一下第三段,看看之後事情是如何發展的。
生:分角色朗讀。
師:老師覺得這位老闆好溫柔,一點也不兇狠,誰再來試一試這個角色。(指導讀)我們再來分角色讀一讀。
師:大家看阿凡提的部分,「噢,原來是這么回事!」說明了阿凡提已經了解了事情的經過(板書),可他居然把窮漢的錢要了過去,誰來說說此時的窮漢想些什麼?
生:委屈。算了吧,誰讓我聞了人家飯菜香呢。阿凡提不是專愛打抱不平嗎,怎麼不幫我了呢?
師:阿凡提拿了銅板到底是要做什麼呢?
生:讓老闆聽銅板響。
師:聽銅板響又是為了什麼呢?
生:兩相抵消。
師:阿凡提就用自己的智慧解決了問題(板書)。
師:我們的課文學到這,你想對這故事當中的誰說點什麼呢?
四、課下作業
1.課下繼續搜集阿凡提的相關故事。
2.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長聽。
分析:以「阿凡提之歌」導入,吸引學生注意,調動學習氣氛,導入自然流暢。通過flash配樂朗讀,圖文結合,符合學生年齡特徵,能夠讓學生直觀感受文章大概,對字詞也有了初步印象。字詞教學中設計了多樣的學習方法,不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
感知課文,除了上面所說的以讀為主外,還設計了兩處啟發想像的環節,其作用除了培養學生想像外,對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動也起到了積極地影響。分角色朗讀,身臨其境的設計,是因為,語文課上應有不同的「動」法,使課堂「活」起來,對待故事中的人物或事件也會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最後的動畫,學生比較熟悉,在學習課文之後,帶著自己對人物的理解再看動畫,除了對人物印象加深外,還會提升學生的理解層次。
課堂的舞台上,主角將不再是教師,而是學生。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幫助者和引導者。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是從一點一滴積累成的,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任重而道遠。
一、說教材
《狐狸和烏鴉》是長春版小學語文教材二年級上冊第十板塊中的第二課。《狐狸和烏鴉》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講的是烏鴉叼到了一塊肉,站在大樹上,狐狸見了直流口水,他對烏鴉講了三次奉承的活動——假惺惺的問候、假裝關心小烏鴉、假意誇烏鴉的羽毛真漂亮,嗓子真好,最後騙到了烏鴉口中的肉。
《課標》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意識和進取精神,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設計中,為了學生樹立獨立人格,充分發展個性創造條件。基於此,我設計如下的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課文,抓住狐狸說的三次話,使學生懂得喜歡聽奉承話就容易上當受騙的道理。
3、通過「讀讀」、「說說」、「演演」,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二、說教法
教學中,我緊緊把握新課標主旨,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設計富有情趣的朗讀,表演等教學環節,力求達到理解的升華。與學生真誠的交談對話,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情境中學習,自主的參與到合作開放式的學習當中。
三、說學法
根據以上的教學方法,學生可採用「讀一讀」、「說一說」、「編一編」的方法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學生始終在教師的引導下動腦、動手、動口、動情。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取知識,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原則。
四、說教學流程
(一)故事導入,揭題激趣
作為課堂教學的第一環節,導語的作用至關重要,精彩的課堂導語,往往能使課堂教學優良好的開端,因此,教學中我是這樣設計導語的:
1、出示課文插圖,教師邊指圖邊講在大森林裡,住著這樣一對鄰居:一隻長的很醜、叫聲難聽,但喜歡聽奉承的烏鴉,一隻好吃懶惰,而又狡猾的狐狸,這一天,他們湊在一塊,發生了什麼事呢?
2、誰能根據上節課的學習,用自己的`話講講烏鴉和狐狸的故事。
3、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烏鴉和狐狸》。
(二)研讀重點,探究感悟
1、生自由讀1、2、3自然段
通過讀書,知道了什麼?
①、弄清烏鴉和狐狸的故事。
②、理解「叼、饞的直流口水。」的意思,並對狐狸的心理進行想像。
2、朗讀4~~8自然段
用「――」劃出狐狸說的話,用「~~~~」劃出烏鴉的反應。通過指讀、分角色讀、演讀狐狸說的話,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自我感悟,在讀中形成語感。同時,營造開放的教學環境,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看、去想、去說,把教學的過程變學生主動參與,相互合作,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實現教學重心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發展轉移,又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移。
(三)總結明理,拓展延伸
1、師引導總結,讀了這個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2、編故事。
《卡羅爾和她的小貓》是一篇充滿童趣的略讀課文,文中所反映出孩童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令人感動。課文以小貓的得得失失展開,閱讀文章給人帶來無比的樂趣。文本純摯的感情,不僅感動了我,更深深吸引了這群喜愛小動物的孩子,課堂閃現出無限的靈動和精彩生成,這我感慨
一、有趣的名字
《卡羅爾和她的小貓》,課題即反映了文章的內容。卡羅爾,這是個好聽的名字。小貓叫伯洛,這些看似平凡的名字卻吸引了孩子們的眼球。我告訴孩子們,這是外國小朋友的名字,他們的名字跟我們中國小朋友的名字不太一樣,卡羅爾的英文書寫可能是"kaluo",伯洛的英文名可能是"boluo",翻譯成中文就是卡羅爾和伯洛。上節課,我們認識的小朋友薩沙和托利亞也是從英文名翻譯過來的,我們不一定要一板一眼的讀,可以讀得更連貫輕快些,於是孩子們在我的帶領下親熱地呼喊這幾個新朋友,課堂熱烈的氣氛便在此時在我們師生中盤旋!
二、生動的詞語
進入二年級,我喜歡在分析課文時插入部分詞語的理解,然後在課文結束時,集中學習沒有分析到的字詞,對課文生字詞語的關注從原來"開小火車"等游戲形式轉向了成人化的辨析。
因為是略讀課文,不用寫字詞,突然覺得教學非常輕松。索性讓學生再回憶快樂的"小火車"識字。於是,我要求學生第一遍大聲朗讀課文,注意讀通課文,特別留意新出現的字詞。
我用開小火車來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並且要求最好能組詞。如果站起來的孩子說對了,其他孩子便齊讀三遍,並組詞。如,甲:卡,卡,卡車的卡;其餘學生"卡卡卡,卡車的卡"。第一組孩子以響亮流利的聲音開完一組小火車,課堂中激情四射。久違的游戲讓激起了孩子們的熱情,他們爭著搶著要參加。索性就全員參與吧,也是難得的機會。我鼓勵道:如果整組順利通過,每個人加兩顆星,這下孩子們更來勁了,一個個一絲不苟地開著自己這節車廂。范毛燁興奮得喊著讀詞語,劉歡馬上舉手提醒他:是響亮,不是喊!多可愛的孩子,記得我說的話!
三、心靈的尋覓
《卡羅爾和她的小貓》是略讀課文,篇幅較長,沒有特別精華的段落,只是處處充滿了生趣。於是我要求學生第二遍快速讀,然後告訴我課文什麼地方讓你覺得很有趣。
不一會兒,課堂中樹起了嬌嫩的旗幟:
孫程:是10自然段,小貓在鋼琴上跳來跳去,還鑽進抽屜里,櫥櫃里,還從門後跳出來,有趣!
這是個如小貓般調皮的孩子,上課總是不停地動呀動,能這樣專心地聽講,並且流利地回答問題,這是不易!
何文濤:第11自然段,爸爸從自己的每隻拖鞋裡都捉出一隻小貓來。小貓實在太多了,真有趣!
葉咸好:第4自然段,卡羅爾准備了牛奶和點心,他把小動物當成了朋友,這么客氣!
師:對呀,你們去朋友家,你們的朋友也是這樣招待的!
學生興高采烈地尋找他們認為有趣的段落,並發表自己的高見,這樣熱絡的場面,真是罕見!
四、精彩的仿寫
一提及寫日記,學生怕,我也煩!這修改的工程實在太大!近來,突然發現自己要求太好了,大部分的學生根本無法寫出完滿的文章,自己在一定程度上拔好了對他們的要求。這學期,我思索再三,應該老老實實從寫精彩的句子,寫通順的段落為抓手。特別是對課文典型段落的仿寫,更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有力途徑。
《卡羅爾和她的小貓》中有一則感人的廣告:我們非常需要一隻小貓。我們會給它安排一個舒適的家,會很好地照顧它。請問您有多餘的小貓嗎?
我們滋滋有味地朗讀了這個廣告。於是,我這樣問學生:你希望有一隻什麼小動物呢?學生爭先恐後地回答。那麼如果讓你登廣告,先應該說清楚什麼?然後再說什麼?
唐朝暉:要把需要什麼動物說清楚,再寫我們會怎麼樣待小貓!
真是聰明的孩子,說得如此透徹!我補充道:如果能寫清楚你需要的動物是怎麼樣的,加上你們平時積累的好詞,那就更好了!
趁熱打鐵!學生心有感觸,飛筆疾書!幾分鍾後,動人的小廣告赫然入目!
楊丹婷:我非常需要一隻活潑可愛的小松鼠。我會給它准備溫暖的被窩,准備一瓶牛奶,新鮮的松果,我會給它一個幸福的家!山裡的小朋友,你們能送我一隻嗎?
姑且不論,松鼠是否能養,孩子的童心讓人感動!
楊聆:我一直想要一隻可愛的小白兔,我會為它准備干凈的籠子,每天定時喂她吃蘿卜和新鮮的蔬菜,做完作業我還會和它一起玩!誰能送我一隻呀!
可愛的孩子,已經想得如此周到!
這是一次成功的仿寫,不是因為文字的華美,而是來自真情感人!
五、感情的升華
課文的最後,小貓一隻只被送走,卡羅爾眼淚都要流出來了!讀著這個段落,教師了也一下子安靜下來,孩子們的眼淚也快落下來了!他們為失去小貓而傷心,課文里的卡羅爾彷彿是他們自己!他們含著對小貓的不舍,對卡羅爾的同情,認真讀著課文15自然段。
此時,我欣喜地語氣朗讀接下來的段落:忽然聽見了喵喵的叫聲,一隻黑白相間的花貓從廚房裡跑出來!這樣的意外雖早已讀到,但無比的快樂讓我們師生豁然開朗!
特別是伯洛親熱地用身子蹭著卡羅爾的手,"親熱"和"蹭"所帶給孩子的感受讓孩子們相信小貓所說的的話:我藏起來,是不願意給送掉,我想和你在一起。
天真的童心在此處泛濫,孩子們的心靈中充斥著感動!
葉文文:我們喜歡小動物,小動物也有感情,捨不得離開小朋友!
巨琴:卡羅爾疼愛小動物,所以伯洛願意留下來,做卡羅爾的好朋友!
我這樣總結:是呀,孩子們,只要我們真心地愛護動物,小動物們是能夠感受到。如果你也的家裡也有這樣的動物夥伴,請一定愛護他們,這樣你的生活會增添更多了樂趣!
『叄』 小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3篇】
【 #二年級# 導語】說課就是教師闡述在課堂教學中做什麼、怎麼做、為什麼這樣做的教學研究活動。說課之前一般要事先寫出說課稿。從性質來看,說課具有說理性、科研型、工具性和交流性等特點。說課主要由說課者、說課內容、說課方法和聽評者四個基本要素組成。以下是 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3篇】》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篇一】小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我教學的是第13課《美麗的公雞》。教學這一單元,應以識字、寫字為重點,培養識字能力。以朗讀練習為主線,結合課文內容,展開想像,培養創新精神。在第一課時教學字、詞和進行初步閱讀之後,我把檔消本篇課文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能力目標:朗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語感目標:培養學生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德育目標:懂得什麼是真正的美
教學重點:初步懂得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還要看能不能為人們做事
教學難點;深入理解老馬的話
二、說教法
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應面向全體學生,本節課我大膽放手把讀書感知——讀書感悟——讀書體情的權力給學生,自己以一個教練的身份,適當引導學生學習。通過圖片、朗讀、各種形式的讀,創造了一種形、生有機結合的教學情景,使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
三、說學法
語文學習不僅要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而尤為重要的是讓學生會求知,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因此,本節課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以及認知水平,我引導學生運用聽、說、讀、悟的學習方法。使學生不但領悟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而且培養了他們學習的能力。
四、說教學設計
1、以圖激趣
教學伊始,出示一幅行此知艷麗的畫面(一隻美麗驕傲的公雞)
學習第一自然段:
①圖上畫了一隻怎樣的公雞?
②課文中哪一段是寫這幅圖的?
③解釋:「自以為是、得意洋洋」的意思。
小結:這只公雞自以為很美麗,(板書:自美)整天得意洋洋地找別人比美,它找到哪些動物比美呢?(板書:比美)
2、圖文對照,深入課文
學習第二、三、四自然段:
①分組朗讀第二、三、四自然段,並思考:
阿公雞扒吵是怎樣招呼小夥伴的?b。啄木鳥、蜜蜂、青蛙又是怎樣回答的?
②看投影片,老師一邊演示,一邊講解。(突出「長嘴巴」「鼓眼睛」、「大肚皮」,並板書)
③「冷冷地」是什麼意思?
④啄木鳥、蜜蜂、青蛙為什麼都「冷冷地」回答?
⑤假如小朋友就是啄木鳥、蜜蜂、青蛙,公雞這樣看待你們,你們心裡會怎樣想?(啟發學生想像,再次演示投影片)
課文的第五自然段。(用筆畫出老馬說的話)
(1)分角色讀「公雞」和「老馬」的對話。(讀出語氣)
(2)看課件聽老馬的話,齊讀。
(3)用老馬的話來評一評誰美?(啄木鳥、蜜蜂、青蛙都能幫人們做事;公雞外表美,但不能幫人們做事,行為不美)啄木鳥、蜜蜂、青蛙都能幫人們做什麼事?老馬呢?(板書:識美)
公雞聽了老馬的話以後是怎樣做的呢?
(4)看課件顯示,此時的公雞在干什麼?現在的這只公雞是一隻真正的美麗的公雞嗎?(外表美,又能幫助人們做事)板書:真美
(5)你們願意和它交個朋友嗎?能告訴老師你為什麼想和它交朋友嗎?
3、圖外想像,培養求異思維
【篇二】小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秋天》是一首現代詩,主要表達詩人對秋天的熱愛與贊美之情,語言美麗,每一節詩都相當於一幅美麗的圖畫。
(2)明確教學目標。
以讀代講,讓學生感受詩的意境美,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感情與情趣。
二、說教法
詩歌重在朗讀,嘗試把詩的意境美通過朗讀表現出來,所以這節課用以讀代講的方式來完成。因為每個人的感悟與感受都不同,所以在備課時未用一些美麗畫面,也未用錄音。想讓學生用心自己去感悟、理解,然後得到自己的收獲。
三、說學法
在教學中教給學生一些學習詩歌的方法,例如朗讀:讀出力度、讀出長度、讀出速度;讀課文一讀字音、再讀節奏、三讀意境;抓住一些重點詞語去推敲,去分析感悟,這都是學習詩歌的一些方法。
四、說教學程序
1、教學思路與教學環節安排。
由讀導入,步步深入。以「秋」貫穿整個課堂,說秋、誦秋、品秋,誦讀出秋意,達到課堂的巔峰,這一點做的不夠很好。作業也是為了進一步品秋,讓學生對課文有進一步的思考。
2、說明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安排。
教師引導,學生邊讀邊悟,這一點做到了。讓學生在讀中悟,在悟中學,教師不是簡單的教給,而是給予一定的影響,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3、說明重點與難點的處理。
重難點放在了誦秋上,每一節詩都突出幾個詞語,在誦讀中感悟、理解。
4、說明採用哪些教學手段輔助教學。
簡單的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心中有數,更加明確我們課堂要做的事及步驟。
5、說清楚課題的板書設計和設計意圖。
板書是對課文內容的整理,因為前面誦讀部分做的到位,歸納概括就很容易了。在板書部分點明熱愛贊美的情感。簡單,明白為目的。突出中心、主題。抓住三幅圖內容及作者的情感來設計,讓學生明白,且印象深刻。
朗讀的課文以後講時,讓學生先讀,再做指導,這樣效果可能會更好些。
【篇三】小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一、說教材
《阿德的夢》是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八單元中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充滿幻想色彩而又富有時代意義。作者以生動的筆觸,記敘了阿德充滿幸福和快樂的夢境。本文以連環畫的形式出現,以「夢」為載體,以阿德乘飛船去火星旅行,與生活在月球上的外婆通電話為線索,描繪了幻想中的神奇的太空世界。課文層次清楚,語言生動活潑,內容簡單,易於理解,是對學生進行語言實踐,激發學生進行想像的好篇章。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准對略讀課文提出的要求,設定本課教學目標為:
1、檢查指導學生認識「德、段、婆」等12個生字及其組成的詞語。
2、默讀課文,了解課文中列舉的新科技產物,知道課文的大意;
3、有科學幻想意識。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是教學課文的中堅問題,是教師課堂是否有效的直接反應。為此,特根據教材進行分析,確定教學重難點如下:
重點:檢查學生識字,默讀課文,了解文意。
難點:了解新科技產物,激發熱愛科學的科學意識。
四、說教學方法
根據略讀課文的特殊性及本文的教學需求,特綜合運用了情境教學法、問題教學法、閱讀法、嘗試教學法等,引導學生圖文結合,讀思結合,自主探究,獲取知識。
五、說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創境:【課件出示】夜深人靜,星月當空,蛙叫蛐鳴之景象;
2、談話:由情境中的「夜」談及「阿德的夢」,板書並齊讀課題;
3、過渡。引導學生質疑課題,引入第二個教學環節。
【設計意圖】由動畫課件創設的夜境,極大的促發了學生探究下一知識的興趣,同時,由於創設的情境中,所出示的圖片有高遠的星空,有飄渺的月亮,這對學生進一步的學習起到了一個暗示的作用。而教師的談話則力求簡潔明了,直入主題,為後續環節節省了時間。
(二)學習課文
1、生默讀課文,師巡視輔導。
2、認讀生字詞:
【設計意圖】遵循課程標准對二年級語文教學提出的要求,把讀的權利還給學生,學生在默讀中獲得知識的體驗。而教師則發揮個引導者、輔導者的作用。
3、過渡談話(由學字詞轉入學課文的話題:攻破了詞語這關,下面讓我們再認真、仔細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阿德做了一場什麼「夢」?)
4、再次默課文。
5、課件出示課文七幅插圖,引導學生在文中找到相應的夢境,然後談一談。
6、學生匯報
(在匯報中引導學生朗讀課文,並利用課件,相機引導學生了解「載人飛船」、「可視電話」、「無污染的太陽能汽車」等高科技產物。)
【設計意圖】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能動性,放手讓學生進行探究學習,使孩子們掌握自學的基本方法。教師呢,則根據學生自主探究中存在的重難點問題、焦點問題與中心問題等進行歸納小結,促進學生學習由「分散」向「集中」靠攏,真正獲取知識。
(三)激發科學幻想
主要是讓學生伴隨音樂,觀看動畫圖片,展開想像然後談談自己心中的未來世界,在此基礎上,寫一寫或畫一畫自己心中的未來世界並展示成果。
【設計意圖】突破本課教學的重難點,開啟學生想像的大門,打開學生想像的翅膀,讓學生遨遊於未來的世界當中。採取說、寫、畫的方式,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展示自己的特長,把知識的學習與自身實際結合起來,讓學生產生對語文學習的極大興趣。
(四)作業:請學生根據自己的想像,美化自己心中的未來世界。
【設計意圖】擴寬學生想像空間,留給學生更大的想像餘地。
六、說板書設計:
在教學中,板書能起到歸納、總結的良好作用。在本課教學中,我便只把幾種科技產物歸納出來,讓學生形成學習的知識系統,使板更為簡潔明了。
七、說教學效果
縱觀整個教學流程,個人認為,本課的教學已經完成了教學任務,達到了教學的目標要求,突破了教學的重難點問題。在本課教學中,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與展開想像兩個地方,極大地促發了學生的情感,是教學的亮點;但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的遺憾是指導學生「根據連環畫找到相應內容進行學習」這一教學環節引導不夠到位,因而,一些預設的效果在教學中沒有生成,造成了預設與生成的不平衡。因此,對教學細節的處理,對過渡語言的提煉,這些都是我今後應該努力的地方。
『肆』 小學二年級語文老師說課稿【三篇】
【 #二年級# 導語】一個完整的說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內容:說教學目標、說教學內容、說學生情況、說教學方法、說教學程序設計、說練習的內容與方法。其中,在說教學內容的時候,除了簡單介紹教學內容在學科中的地位與作用以外,還要注意指出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以下是 考 網整理的相關資料,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
各位評委老師()午好,(鞠躬)。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速度放慢》(板書:課題、作者)。
二、整體介紹
這是一篇(),通過()
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三、教材分析(說教材):
1.對教材的分析處理:
(1)本課內容所選教材
是人教版(小學初中高中)語文教材()年級()冊第()單元的第()篇課文。該單元課文以()為主題展開。(本單元各篇課文題目,內容。)
(2)本節內容在全書中的作用
本節內容所處地位,與前後知識的內在練習如何?這部分是學生在學習了哪部分知識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對哪些知識的運用?又是後面學習哪些知識的基礎?對學生知識能力培養,以及將來學習有何影響?
本篇課文在本冊教材中處於()地位,前後知識聯系密切。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已學習了(),這為過渡到本節的學習起著鋪墊作用。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可以為今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還可以()。
2.教育教學目標
(1)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
《語文課程標准》對本冊教材以及本單元的坦尺螞要求是(小學、初中、高中語文課程標准)。
(2)學生的實際
初中生處於半成熟半幼稚時期,是獨立性和依賴性並存的時期。這一時期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表現為思維的具體性、行為的模仿性、興趣的廣泛性和學習的依賴性。一般說來,少年期學生的思維處於從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其中形象思維起主要作用。這個時期的學生模仿性極強,喜歡模仿教師、家長、社會名流特別是影視明星的語言、行為等,接受好的影響快,接受壞的影響也快。由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強烈,興趣廣泛而不穩定。他們活潑好動,喜歡表現自己,希望獲得的東西多,但往往對老師、家長的依賴性強,語文活動中缺乏自製力。
高中是一個人的心理趨於成熟的時期,是獨立走向生活的准備時期,因而心理上包含了成熟後的獨立性和自覺性。表現在語文學習上的心理特點,為思維的抽象性、思想的社會性、情趣的分化性和學習的自主性等。因為高中生的智力水平已接近成人,他們的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和思維力均達到了相當的水平,尤其是理解記憶佔了優勢,其思維的抽象性加強了,且抽象思維已由經驗型向理論型過渡。
(3)教學目標(各目標解釋一下原因)
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並結合《語文課程標准》和本課特點,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A知識目標
了解本課寫作背景和有關作者的文學常識。能正確讀寫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詞。
B能力目標
通過朗讀,研讀鑒賞,理清思路,概括要點,理解本文所傳達的感情和思想觀點。分段概括段意。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C過程與方法目標(語文學習能力方面的目標,與下面"學習方法"相對照)
讓學生了解知識的來源、規律、特點。/通過關注學習過程、方式、手段、途徑掌握學習策略。/初步了解本文文體的特點。基本的自學能力。
D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品味重要詞句所包含的思想困尺感情。能讀懂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其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在品位感受文本的語言和哲理的審美過程中,陶冶性情,涵養心靈,提高修養。
3.重點,難點:(也可結合到上面教學目標中)
本著課程標准,在吃透教材基礎上結合學生實際,我確立了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難點:()
四、教學策略(教法、學法)
1.教學方法:
為了突出重點、難點,完成教學目標,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是非常關鍵的。秉著"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根據課程標准和本節課的特點,我主要採用(講授、閱讀、對話、實踐、自學、研究、電教/語感教學法、思路教學法、情感教學法、點撥教學法、導讀教學法、活動教學法),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埋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這樣既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此外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我准備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
2.學習方法:
達爾文說:"關於方法的知識是最重要的知識。",因而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個人認為,語文學習最重要的方法是抓住兩點,一是讀,二是悟。做好這兩點就等於抓住了語文學習的關鍵。結合本篇課文,學生需要訓練的學習方法主要是(朗讀法、聯想法、感悟法、短文寫作法)
五、教學程序:
本篇課文共分()課時完成,三課時的教學目標分別是一,();二,()。
今天我要說的是第()課時,共分以下()步完成。
1.課前預習
(1)掃清字詞障礙
(2)搜集與課文相關的資料、信息。(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
2.導言揭題
好的導言是成功的一半,針對這篇課文我採用的導入方式是()導入法。
3.介紹作者、寫作背景
借著學生對課文的好奇,我繼續將文章的作者和寫作背景作簡略交代,讓學生對課文進一步的了解,形成一個大體的情感輪廓和價值評判。
4.排查生字詞。
請學生藉助注釋和工具書解決字詞問題,教師有針對性的對某些容易讀錯寫錯的生字詞進行指導,如()。這為寫一步學生閱讀文本掃清了障礙,也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徵。(舉例,如XX字。)
5.通讀課文,劃分段落
大聲朗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進一步讓學生對課文進行理解,並在此基礎上劃分段落,歸納段落大意。
新課標對學生閱讀的要求是: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此環節力圖將學生置於閱讀的主體地位,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出發點,學生邊讀邊思考,在聽讀中理清思路,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和概括能力。
6.研讀課文,理解文意並賞析文章情感。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這一步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我首先針對每一部分提出一兩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對各段進行精讀。深刻理解每一大段的文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後學生分組討論問題。(此處插入學法指導,找中心詞、句、段,抓文章起始句、收結句、起始段、結尾段;藉助注釋、提示、思考和練習迅速把握文章。帶著明確的目標掃視課文,取己所需,省略其餘。培養學生默讀、速讀的習慣,提高概括能力。)
比如本篇課文的第()段。
第一環節,提出兩個問題:A,(),B,()。學生帶著問題精讀本段,討論並回答問題。新課標注重培養學生的懷疑精神,鼓勵學生對書本質疑,正所謂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允許學生對課文有不同見解,只要能大膽創新,自圓其說都提出表揚。
利用多媒體,掛圖、PPT等。
第二環節,分析理解關鍵語句。(此處重點分析)
第三環節,回歸整體。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讓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幫助學生在讀中理解品味語言,體會語言的魅力,培養對語言的感受能力。讓學生用其喜歡的方法表達對此段課文的感受,教師略作點評。
第四環節,全班齊聲朗讀此段,使學生再一次在整體感知本段的基礎上,體會作者思想感情,與作者產生共鳴。利用文章思想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愛國主義教育。
(之後利用學生注意力分散期插入一些活躍課堂氣氛的活動。如講解與作者有關的逸聞趣事、課文背景常識等。)
總之,結合每一段的特點進行教學,遵循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突出朗讀、加深體驗的原則,努力使語言文字訓練和情感熏陶有機結合起來,自然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7.拓展延伸
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閱讀范圍,推薦相關文章滿足學生的閱讀期待。
8.板書設計(分散體現在教學程序之中)
9.為下一課時留下懸念/布置作業
六、結余
以上就是我對這篇課文的理解和設計,請各位評委老師指正。謝謝!
七、鞠躬擦黑板離開
注意:說課時抓住記敘文、說明文、散文、議論文、文言文的文體特點。
【篇二】
《坐井觀天》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三冊第四單元第十二課。這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青蛙和小鳥爭論天的大小,告訴我們像青蛙這樣目光狹小,所見有限,還自以為是,是不對的,《坐井觀天》位於本單元四篇課文中的第三篇,上承《撈月亮》、《狐狸和烏鴉》下跟《小馬過河》。它處於由知識的學習向知識的運用轉化的過渡位置,因此,它是本單元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階段中的一步棋子,是從掌握知識逐步向能力轉換的一架橋梁。
教學目標
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7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著重理解「坐井觀天」、「大話」、「無邊無際」等詞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坐井觀天」這個成語的比喻意思。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課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是教學的重點。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是教學的難點。
創新點
為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創造性地學習,可採用以下方式來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1)圖文結合,理解詞意,學生模仿動作,理解詞意;(2)做實驗,體驗「觀天」。學生用紙圈成筒體會青蛙之所以認為「天只有井口大」,是因為高高的井壁擋住了它的視線,從而揭示寓意;(3)藉助情境,動畫演示小鳥漫遊,體會小鳥見多識廣;(4)設計「跳出井口」,啟迪學生創造性地想像,深化認識。
二、說教法
根據寓言故事的特點及本課的語言特色,教學中,以青蛙與小鳥的三次對話為線索,以讀代講,以讀促學,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引導自由閱讀,自由表達,打好自主學習語文的基礎。再有,低年級學生喜歡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為貼近學生實際,可採用簡筆畫、錄像、動片演示等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依據新課標的精神,我運用了談話法、對比法、表演法、實踐法等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全面參與,主動學習,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三、說學法
新課標要求,語文課程一定要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產生兩個飛躍:一是由「學會」變為「會學」,二是由「被動地學」變為「主動地學」,達到「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的理想境界。這樣,學生的主體精神被大大激發,其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學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本課時,指導學生自由選用「讀、說、背、演」等學習方法,結合比較朗讀、想像情境、直觀理解、做實驗等學習方法,真正達到「教是為了不教」這一教學的境界,在閱讀習慣方面,著重培養學生解疑閱讀,學會自學,學會積累的良好習慣。
四、說練習
積累和運用是新課標強調的又一重要內容,在這個環節中,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點,精心設計練習,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1)學生聽老師范讀,聽學生朗讀,在聽中感悟語言;(2)動畫演示小鳥漫遊各地後,讓學生練說,抓重點詞讓學生練說,想像青蛙跳出井口後練說;(3)個別讀、齊讀、小組讀、分角色讀、比賽讀、引讀等形式達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4)布置學習課後續寫青蛙跳出井口後的故事,延伸課文的內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五、說過程
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新課標和教材,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思想,體現以讀為本,以讀促學教學方法,注重看、聽、說、讀、練的教學思想,可安排兩個課時完成。下面具體說第一課時的教學步驟:
(一)啟發談話,引入新課。從學生實際生活中,所見到事物談起,說自己認為天有多大,引入課題,釋題質疑。
(二)圖文結合,理解詞意。藉助圖片動畫弄懂「落」、「井沿」,在簡筆畫中貼圖找青蛙與小鳥的位置。
(三)指導朗讀,啟發想像。重點引導體會問號和感嘆號的語句所表達的不同語氣,從小鳥漫遊的畫面想像走過的地方,領悟出小鳥眼界寬,看得多,見識多。
(四)突出重點,解決難點。(1)通過動作表演理解課文;(2)通過卷紙筒「觀天」,懂得青蛙認為「天只有井口大」的原因。
(五)總結學法,引導自學。檢查效果,完成練習。
(六)角色表演。假設情境,創造思維,練說:青蛙跳出井口的情境。
(七)歸納總結,提示寓意。
六、說板書設計
一個好的板書,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把課文的思路、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融為一體,本著板書為教學服務的目的,在板書中,我利用簡筆畫和圖片吸引學生,理解課文,提示寓言,板書如下:
12、坐井觀天
天無邊無際
看得多見得多 天井口大
看得少見得少
【篇三】
《三個兒子》這篇課文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六組的第三篇課文。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三個兒子面對各自的媽媽拎著沉重的水桶走來時,不同的表現:力氣大的兒子只顧翻跟頭;嗓子好的兒子只顧唱歌;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兒子卻能幫助媽媽拎水桶。三個媽媽對她們的孩子的評價也不同:第一個媽媽認為自己的兒子聰明力氣大;第二個媽媽認為自己的兒子嗓子好唱歌好聽;第三個媽媽卻認為自己的兒子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課文通過一個老人目睹三個媽媽和三個兒子的情景,說「只看見了一個兒子」的話,告訴我們能幫媽媽提水的兒子孝敬父母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在有趣故事的敘述中,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即:兒女應該以實際行動為父母分擔生活重擔。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的要求及教材的編排意圖和課文特點,結合低年段學生的特點,我預設了以下三個方面的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分角色朗讀課文,揣摩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培養學生的語感。
3.欣賞課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三、教學重難點
本文內容淺顯,人物對話多。不同的人說話的語氣不同,表達的意思不同,表達的心情也不同。因此,我把「分角色朗讀課文,揣摩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培養學生的語感」的內容作為教學的重點。把體會爺爺的話「明明有三個兒子同時在眼前,可老爺爺卻說只看到了一個兒子」作為教學難點。
四、說教學方法
《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小學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因此,我預設了如下的教學方法。
1.以讀為本
本課教學將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讀書實踐,通過多種層次、多種形式的讀來培養學生的語感。
2.換位揣摩
讓學生體驗,當當媽媽、當當老爺爺、當當兒子的心情,通過不同的角色體驗,與文本人物展開零距離的對話。
五、課件准備
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課前,製作相關課件。
錄音歌曲:我的好媽媽、生字卡。
六、本課設計特色
這次教學的設計設想:
1.以讀為本:根據語文的教學特點,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讀書實踐。通過自主讀、分角色表演讀、師生評議讀等多種形式的讀來落實語言訓練,培養學生語感,同時還語文以本色。
2.體驗激情:由於該文本的特殊性,加之與兒童的生活聯系緊密,我在對學生的情感培養上狠下功夫。情感的培養與升華,過程明晰,形式自然,環環相扣,應該是本課最突出的亮點之一。
七、關於教學過程
下面,我將為大家介紹本課的教學過程。教學分五步完成:
(一)創設情境,激發閱讀興趣
在語文教學中,對課文的學習、理解,離不開情感的參與。我用歌曲:《我的好媽媽》來表達學生對媽媽的愛激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和學習課文的動力。因此,課前營造情感氛圍,撥動學生心弦就顯得尤為重要。根據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我們首先要學好生字,為讀好課文打下堅實的基礎。生字學習無論採取何種形式,對孩子來說,生字始終都是枯燥、乏味的信息。但是,通過老師真誠豐富的誇獎,並迅速與學生生活相聯系,讓孩子們回憶媽媽的誇獎,模仿媽媽誇獎時的動作和表情,營造一個換位思考的空間,就使孩子們馬上爭先恐後地交流,進入興奮狀態,為後面揣摩人物的內心,表達人物的情感奠定了基礎。同時,老師也非常自然地導入到了新課的學習:我們學習《個兒子》同學們想不想知道課文中的三個媽媽是怎樣介紹自己的孩子呢?我們仔細讀讀課文就知道了,同學們在讀課文時,找出媽媽介紹兒子的話,用橫線劃出來。孩子們就會興趣盎然、迫不及待地走進文本。
(二)自主合作,體驗閱讀內容
注重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在入境入情的充分的閱讀實踐中自悟自得,是語文學習的基本規律。本環節以讀為主線,充分體現了「以讀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學生首先會依據自己平日里所觀察並感受到的媽媽這一角色的特點,去自主體驗媽媽的角色,讀一讀媽媽說的話,並讀出媽媽的語氣和神態。這樣的自主讀書活動,既展示了學生的成功,又增強了他們的自信。當然,農村的學生拘束不喜歡合作和交流,喜歡合作。還是要鼓勵學生進行合作性學習。這樣不僅增加了他們之間的相互信任和友誼,而且起到了相互促進、相互溝通、相互彌補的作用。因此,自讀完畢後,讓學生帶著各自的體會與他人組成學習小組,開展合作讀書,互相比賽,互相學習。
(三)體會感悟,挖掘內心想法
注重引導發現,鼓勵探究學習是這套教材中非常顯著的一個特點,在每個《語文園地》里都有「我的發現」這樣一個內容。為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其養成善於發現的習慣,逐步掌握學習的方法,我在這里設計了一個通過自主發現,領悟文章深層含義的環節。孩子們在仔細閱讀第八自然段的基礎上,從「直晃盪、走走停停、胳膊痛了、腰也酸了」這些細小的地方發現水桶很重,並通過兩次朗讀來突破課文難點:第一個層次的讀——探究朗讀:依據自己的感受、理解,用朗讀表現出水桶很重;第二個層次的讀——教師引讀:藉助教師深情的語言朗讀強化出水桶很重,學生會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股對媽媽的體貼、關愛之情:媽媽提水多辛苦啊!媽媽多麼希望自己的孩子來幫幫她呀!為了更進一步發現三個兒子對媽媽的一片真情,學生會馬上在課文中找出相應的地方,並非常明晰地圍繞第三個兒子的做法進行朗讀體會。
(四)進行情感延伸
為了順利突破課文難點,我抓住學生喜歡活動,樂於表演的的特點,模擬出一個老爺爺和媽媽的對話,讓學生通過扮演角色的方式,去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和動作,並有聲有色又有動地朗讀出來。老師以旁觀者的身份,與文中的「老爺爺「進行對話交流:咦,奇怪了,這兒明明有三個兒子,可您為什麼只看見了一個兒子?您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兒子啊?」最終突破了難點,課文所要揭示的中心也由此顯現出來——能幫媽媽(提水)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
八、關於板書
三個兒子
一個 聰明 有力氣 翻跟斗
一個 愛唱歌 好聽 唱著歌
一個 不特別 接過水桶
老爺爺: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
這樣板書,既簡潔明了,又是對課文內容的最簡要概述。
『伍』 二年級語文該怎麼教
對於小學二年級的語文教學來說,首先掌握生字是學習的基本,教師應當在每天放學後,對小學生進行家庭作業的布置,使小學生能夠提前預習下一節課應當要學習的內容,能夠在預習的過程中,藉助拼音去讀不認識的生字,對於重點生字應重點讀,要做到能夠自己獨立的完成預習目標。
在預習過程中,一旦發生困難便可以求助家長,在家長的幫助下完成預習任務,教師應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詢問小學生是否能夠獨立的完成預習任務,並且在預習任務的學習中有哪些困難,要利用課外時間進行預習。
其一對於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來說,預習任務能夠幫助他們更好的去讀、去認,對於學習能力弱的學生來說依靠家長的幫助也能夠完成預習任務,因此在今後的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課外時間的利用,採用預習的方式正確的引導小學生充分利用課外時間進行預習,從而達到最初的學習目標,提高小學二年級學生語文學習能力。
解決學生的現實問題
二年級的學生思維十分活躍,心理也很容易受到影響。因此,老師應該與學生多多交流,關注學生的思想品德的狀況,走進學生的心靈,給予學生充分的關系與理解,與學生多交流、多溝通,增加學生的學習動力並使之得到更好地維持。
二年級的學生年齡尚小,意識還未完全發育形成,因此,他們受旁物影響很大,而他們的思想一旦定型,就很難再改正過來,因此,為了學生的發展,老師應該加強與學生的溝通。
『陸』 一節完整的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應該是怎樣的
一般一篇完整的課文是要上兩節課的,加上做作業,總共需要三節課時間,
第一節課的步驟是:
1、導入新課2分鍾;
2、教師有感情范讀課文;
3、學生自讀課文,讓學生在文中找出會認的字;
4、講生字(包括會寫的字和會認的字,重點講會寫的字,注意要講字的結構、易錯字的畫筆,大概需要十五到二十分鍾左右);
5、復習生字、讀一次課文;
6、剩下時間讓學生做作業:將本課生字各一行,(學生做作業時,老師尋視,發現許多學生寫錯字的時候,集中再講評一次)
第二課時主要是品讀課文,主要是讓學生能將課文讀通順、有感情,二年級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朗讀水平和對字詞有一定的理解;具體怎麼上是要看學校發全國小學教師必備的教參
主要步驟:1、聽寫上節課所教的生字或復習上節課的內容;
2、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讀課文,注意及時糾正學生讀錯的音;
3、對一些重點句、詞進行講解,增加學生的朗讀理解能力;
4、用多種形式讓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
5、讓學生自己提出有什麼問題;
6、總結
『柒』 小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3篇)
【篇一】小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神州謠》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識字課。本課是一首充滿童趣的「三字經」歌謠,共8句,寫的是祖國的山川河流、台灣是祖國、祖國各族人民感情深厚,共同為祖國富強而努力奮發。教學時可在熟讀兒歌的基礎上,聯系祖國版圖和教材中的圖畫,引導學生用多樣和有趣的朗讀讓學生記住字音,運用平時學過的記字方法記住字形。
2、教學目標:
本單元是識字單元,著重培養學生多種識字能力。依據教材側重點和獨特的語言編排形式;根據新課標要求低年級能使學生藉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我將三維目標確定為:
【知識與技能】會認12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能正確、流利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感知三字經的語言形式。
【情感態度價值觀】對三字經這種語言形式感興趣。
3、說教學重難點:
識字、能准確讀格書寫三個生字是本節課的重點,但能正確讀好課文有一定難度,所以我將能正確、流利讀課文定位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教學過程中,我確立了以學定教的思想,採用集中識字的方法,啟發學生思考。通過觀察、談話,平等地與學生交流,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激指銷發學習興趣,這樣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中突出在玩中學樂中學,以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為主,同時注重教給孩子識字方法,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願望。
三、說教學過程:
1、課前准備:背誦《三字經》,為學生感受本課語言形式做好鋪墊。
2、激趣導入:
(1)出示圖片,學生猜字——州,初步了解「州」的演變過程,相機指導書寫。
(2)(出示中國地圖)瞧,這是什麼?它像什麼?對,這只昂首挺胸的大公雞就是我們祖國的地圖。通過預習,你知道中國還有其它名字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初讀課文:
師范讀,要求眼隨耳動、聽准字音、感受新三字經的節奏美。
4、集中識字:
學生借用拼音認讀本課詞語,詞中認字。分類識字,利用查字典或工具書來清楚自己不明的部首,既是對學法的引導,又是對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
組詞、生自由交流識字方法、猜字游戲、字卡變變變這一環節,通過生字識記方法的多樣和復現,加強記憶。
5、再讀課文:
四個小組比賽讀,生評價。男女對讀課文,師評價。
整個識字部分概括起來,就是在文中初識、整體識記,再在詞中加深記憶,然後單獨強化理解明晰,最後讓字回到文中,突破讀好、讀正確課文這一難點。
6、指導書寫:
注重訓練學生的讀格和觀察能力,寫好撇和捺。
7、游戲認字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氛圍中情緒得以舒緩,學起來更輕松。
8、作業:
在本子上規范書寫「州、齊、奮」,朗讀並背誦課文。
四、說板書:
【篇二】小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一、說教材
這是一則寓言故事,講的是一隻狐狸借著老虎的威風嚇跑了森林中的百獸,故事告訴我們生活中有些人借著別人的力量嚇唬人,其實自己沒有本領。寓言諷刺了仗勢欺人者的*詐狡猾。全文語言生動有趣,非常適合學生閱讀和表演。
二、說學生
學生年齡小,容易被童話故事中的人物和情節所吸引,因此,本課學習起來並不難。本課語言生動有趣,易於學生理解,學生朗讀的慾望很強,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讓學生以各種方式讀文,哪逗宴讀後分析人物特點。此外,通過表演來理解部分詞語,增強感受,讓學生在一個活潑、輕松的環境中理解課文,學習詞彙,明白寓言故事的寓意。
三、說教法
小學中低年級語文教學應以讀為准,以讀代講,在反復誦讀中體驗課文情境,感悟文章主要思想感情。因此本課採用誦讀法和講解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以教學媒體為輔助,利用白板的聚光燈、拖拽、擦除等功能,讓學生在生動、形象、愉悅的情境中品讀、感悟課文。
四、說學法
本篇課文的學習主體是小學李銀低年級兒童,他們在語文知識和能力水平方面還不是很高,還不能獨立由語言文字來切實感悟文章深意。因此,學生要融入一定的課文情境,合作交流,反復誦讀,這樣才能體悟文章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五、說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體會寓意,使學生受到啟發和教育。
六、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學難點:揭示寓意。
七、說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教師導入:春天到了,萬物復甦,森林裡的小動物們也忍不住走出家門。看,這是誰?你能分別用一個詞語形容一下狐狸和老虎嗎?(聰明、狡猾;兇猛、威風)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發生在狐狸和老虎之間的故事。(板書課題:狐假虎威)
(二)品讀課文,感受體味。
1、學習第1自然段。
(1)請一位同學讀課文,其他同學在書上找一找,從哪些詞中可以看出老虎本質的威猛?(理解:竄過、撲過去、逮住了)
(2)指導朗讀。多麼兇猛的老虎啊,你們這么讀,讓我感到狐狸未必被老虎逮到。再讀——齊讀。
2、學習第2至第5自然段。
教師導入:老虎多麼兇猛,眼看狐狸就要成為老虎口中的美味佳餚,接下來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呢?請大家自己讀讀2—5自然段。
(1)指名分角色讀2—5自然段,其他同學用橫線畫出狐狸的話,用波浪線畫出老虎說的話,注意表示它們的神態和動作的詞。{多媒體出示課文}
(2)集體討論:
①「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轉」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狐狸在想什麼呢?
②「扯著嗓子問」是什麼意思?
③「你敢吃我?」這個反問句是什麼意思?該怎樣讀狐狸的話?(第二句比第一句更具有威嚇性)
④老虎聽了狐狸的話有什麼反應?畫出描寫老虎動作的詞。(一愣、松開了爪子)這兩個動作說明了什麼?老虎為什麼被蒙住呢?
(3)指導學生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多媒體出示課文,抓住對狐狸的說話語氣的理解,引導學生認識到狐狸面對老虎其實是膽怯的,更突出狐狸的本質的狡猾。】
3、學習6至8自然段。
教師導入:接下來狐狸又想出了什麼招數,想在老虎面前顯示一下自己的威風?請大家自己讀讀6—8自然段。
(1)指名讀文。
(2)分組討論:既然老虎放了狐狸,狐狸為什麼不趕快逃命,反而要帶老虎在百獸面前走一趟呢?(驗證自己剛才所編造的謊言)
(3)它們往森林深處走的時候各是什麼樣子?你讀懂了嗎?狐狸是神氣活現、搖頭擺尾,老虎是半信半疑、東張西望。
4、表演配音。
(四)揭示寓意、拓展升華。
1、導入:百獸是被誰嚇跑的?(老虎)從哪裡看出是被老虎嚇跑,而不是被狐狸嚇跑的?
填空:原來,( )是借著( )的威風把百獸嚇跑的。
總結:人們用「狐假虎威」這個成語比喻借別人的威勢來嚇唬人的行為,其實自己並沒有本事。
【篇三】小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一、說教材
《小馬過河》是第四冊教材中的一篇課文,文章篇幅長,涉及的事物多,哲理深刻。但課文情節美、事物美、構圖美,我們可以利用課文自身的美去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創設情境,在生動活潑的教學中扎扎實實地訓練學生的語言。
這課是一篇童話故事。敘述了小馬馱麥子去磨坊,路上要過一條河,老牛說水很淺,可以過,松鼠說水很深,他的夥伴剛被淹死。小馬沒了主意,只好跑回去問媽媽,媽媽要他親自去試一試。小馬又回到了河邊,自己過了河。原來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說明遇事要自己動腦筋,想辦法克服困難,找到答案。
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按事情發展順序說一段話。依據大綱要求,結合本單元訓練重點、教材特點,特製定以下教學目標:
1、能按事情發展順序說出小馬第一次來到河邊過不了河的經過。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3、學習課文內容,懂得在遇到問題時,不能光聽別人說,要自己動腦筋去想,從實踐中去尋求答案。
結合本單元訓練重點,理清,一段話的先後順序,按順序復述小馬第一次來到河邊的情況是本問的重點和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長期以來一直關注教師如何教,而忽視了學生如何學,在這節課中將關注學生的學法,用學生的「學」決定教師的「教」。從而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在學生自主閱讀的基礎上受到熏陶感染,再把學生的感悟與老師、同學交流。在此設計理念的指導下我准備採用以下教法:
(1)多媒體直觀法。我利用筆記本電教手段,創設多種情境,使學生完全置身於課文所描繪的情景之中,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能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從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2)自主、合作、探究法。語文課程標准提出:「學生是語文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根據本組課文的訓練要求,我以學生為主體,採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
(3)以讀促悟法。通過朗讀,讓學生自己產生疑問,解決疑問。在不同形式的朗讀中感悟文本的內涵。
學生主要採用以下學法:自主質疑法、合作解疑法、自讀自悟法。
三、說教學流程。
1、圖片導入,激趣引趣。
巧妙的開場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本課我用主人公小馬的圖片來提問,讓學生馬上進入角色。
揭示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是《小馬過河》。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在這里我安排了一次聽課文錄音,「聽說讀寫」最首要的是聽,學生學會聽是非常重要的。邊聽邊思考:故事裡都有誰?講了一件什麼事?聽完之後和同桌討論。在這里安排討論是因為問題較簡單,每個人都可以發表意見。農村的學生較少用到討論,還不太習慣這種學習方法,所以簡單的問題他們比較會發表想法。
在討論結束後,我安排他們自由讀課文,朗讀時思考:小馬為什麼要過河?小馬幾次來到河邊?小馬過去了嗎?通過初讀課文,讓學生了解課文大意,初步知道故事情節。
3、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通過初讀課文,學生已經了解了小馬為什麼要過河,幾次來到河邊。接著我按課文順序分段進行教學。第一自然段主要訓練用用「什麼地方」「住著」「誰」說一句話。第二自然段主要指導學生用高興的語氣來朗讀小馬的話。三至五自然段對話較多,我注意指導學生以不同的語氣去讀不同「人物」的話。這個故事中主要「人物」是小馬,還有老馬,老牛伯伯、松鼠。這些「人物」的語氣、語言的感情色彩不同,老馬是「媽媽」,說話該用親切的語氣。老牛伯伯是老一輩,朗讀時聲音要粗,語氣穩重。小松鼠從樹上跳下時講的話,語氣要急切。小馬天真、有禮貌,讀時要用適當的語氣表現出來。指導朗讀時,這些都要向學生說清楚。根據事物出現的先後,用課件展示事物,邊展示邊朗讀,引導學生進入情境。這樣訓練朗讀,可以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感受故事中蘊含的美。第七段主要是小馬與老馬之間的對話,注意不同角色的不同感覺。第八段主要訓練用「既不像……也不像」說話。在細讀課文時,我主要用不同朗讀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興趣,如齊讀、指名讀、自由讀、默讀等。
4、課堂小結,突出主題。
『捌』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二年級語文說課稿怎麼寫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二年級語文說課稿,希望大家喜歡!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秋天》是一首現代詩,主要表達詩人對秋天的熱愛與贊美之情,語言美麗,每一節詩都相當於一幅美麗的圖畫。
(2)明確教學目標。
以讀代講,讓學生感受詩的意境美,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感情與情趣。
二、說教法
詩歌重在朗讀,嘗試把詩的意境美通過朗讀表現出來,所以這節課用以讀代講的方式來完成。因為每個人的感悟與感受都不同,所以在備課時未用一些美麗畫面,也未用錄音。想讓學生用心自己去感悟、理解,然後得到自己的收獲。
三、說學法
在教學中教給學生一些學習詩歌的方法,例如朗讀:讀出力度、讀出長度、讀出速度;讀課文一讀字音、再讀節奏、三讀意境;抓住一些重點詞語去推敲,去分析感悟,這都是學習詩歌的一些方法。
四、說教學程序
1、教學思路與教學環節安排。
由讀導入,步步深入。以「秋」貫穿整個課堂,說秋、誦秋、品秋,誦讀出秋意,達到課堂的高潮,這一點做的不夠很好。作業也是為了進一步品秋,讓學生對課文有進一步的思考。
2、說明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安排。
教師引導,學生邊讀邊悟,這一點做到了。讓學生在讀中悟,在悟中學,教師不是簡單的教給,而是給予一定的影響,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3、說明重點與難點的處理。
重難點放在了誦秋上,每一節詩都突出幾個詞語,在誦讀中感悟、理解。
4、說明採用哪些教學手段輔助教學。
簡單的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心中有數,更加明確我們課堂要做的事及步驟。
5、說清楚課題的板書設計和設計意圖。
板書是對課文內容的整理,因為前面誦讀部分做的到位,歸納概括就很容易了。在板書部分點明熱愛贊美的情感。簡單,明白為目的。突出中心、主題。抓住三幅圖內容及作者的情感來設計,讓學生明白,且印象深刻。
朗讀的課文以後講時,讓學生先讀,再做指導,這樣效果可能會更好些。
記住課堂一定要讓學生動起來。
大家好!我今天講的課文是二年級語文上冊的《歡慶》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本文是一首詩歌。這首詩寫的是給祖國媽媽過生日的情景。從田野到楓林,從藍天到大海,從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陣陣海濤,構成了多麼美麗、歡樂、祥和的畫面。讀著讀著,我們似乎看見農民豐收的笑臉,看見天安門廣場上緩緩上升的國旗,似乎聽見中華兒女對和平的呼喚,聽見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國的共同心聲。
2、設計理念:
(1)堅持「以讀為本」的思想,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
(2)、抓住兒童的生活經驗和積累的識字方法,生生互動,在交流探究中學會生字,力求識用結合。
(3)、構建了師生平等對話的平台,用自然貼切、生動、有趣的評價語撥動學生的心弦,激活他們的思維,促使他們以高漲的情緒全身心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
(4)、能正確處理課內外的關系,增強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3、本課的教學目標是:在知識與技能上要求學生認識7個生字、會寫2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歡慶的氣氛。情感目標是在潤物細無聲中激發學生對祖國母親的熱愛之情。
本課的重點在於培養學生有感情朗讀,力求做到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想像,在讀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悉凳猜的升華。
二、說教法與學法
興趣是兒童最好的老師,我採用情境感染法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引導學生進入情境。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讀是很好的實踐活動。因此我把讀書的權利還給了學生,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合作交流中認識生字,交流學法,讀懂這首詩,達到入境入情。同時我還讓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搜集圖片,很好地體現了課內外的聯系,樹立了大語文觀,達到了學科間的融洽。
三、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粗消。開課伊始,我先讓學生欣賞開國大典和建國55年來,人們用各種方式慶祝祖國的生日的睜型錄象。讓學生感受祖國人民普天同慶的幸福時刻。這種情境的創設,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的情境。
(二)初讀感知,認寫生字
在本課要求認的字的處理上我遵循了在語言環境中識字的教學原則。
1、先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感受說說什麼是歡慶,讀出喜悅的心情,再在田字格里練習書寫歡、慶兩個字。
2、然後讓學生帶著要求初讀課文,把讀不準的生字詞多讀幾遍。
3、學生當小老師領讀生詞,激發學生的表現欲。適時提醒「樂」是多音字。
4、當剩下生字寶寶的時候,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識字方法,再把自己的好辦法介紹給大家。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培養了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多種方法的靈活運用,提高了學生識字的興趣和效率。
(三)指導朗讀,讀中感悟
新課程標准強調「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因此要讓學生自己去進行閱讀實踐,去感受、思考,加深理解和體驗,從中汲取營養。
1、讓學生再次讀課文,讀好了,就讀給同桌聽。同桌認為他讀得好,就豎起頂呱呱表揚他。
2、教師范讀後,再讓學生有感情朗讀,邊讀邊想讀懂了什麼,匯報交流。
3、學生在小組內讀自己喜歡的句子,討論怎樣才能讀得更好。教師適時指導學生懂得只要眼中有物,心中有情,才能讀出真情實感。
(四)展示交流
開發教材資源是本次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因此在教學中我還設計了讓學生搜集有關歡慶的圖片,並配上一句話或一首詩。先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再選幾幅進行展示。從中較好地為學生創設了探究空間,培養了學生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五)升華情感
1、學生帶著自豪、驕傲的語氣讀最後一句——十三億孩子,歡慶祖國媽媽的生日。
2、學生配樂讀文,並共同祝祖國媽媽生日快樂。
3、最後學生齊唱《歌唱祖國》,再次感受這歡樂的場面,在歌聲中走出課堂。
(做到了由情貫穿始終,在濃濃的情感熏陶中學習語文知識,升華各自的情感。)
總之,這節課我充分發揮教材的示範作用,時時刻刻堅持以讀為本,讀訓結合,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切切實實地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說教材】
《畫風》這篇課文是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第四冊第四單元的一篇閱讀課文,這個單元的閱讀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動腦,動手,實踐創新的能力。這篇課文生字少,句子容易理解,課文內容不難讀懂,但是人物多,對話多,文本極具示範性和啟發性。只要教師盡可能創設情景,教材利用適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樂讀,樂聽,樂說,樂想,樂做,就能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
【說學習目標】
根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和這篇課文內容特點以及編寫意圖,我確定這篇課文的學習目標是:
1、會認7個生字,學會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領會三個小朋友畫風的創意。
3、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遇事要動腦筋,想辦法。
【說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是讓學生劃出人物對話的內容並指導角色朗讀課文,找准三個小朋友畫風的句子。
2、難點是領悟三個小朋友畫風的創意,並把創意轉化為對事物的認識,又把認識轉化為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說教法、學法】
《新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教學的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教師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這篇課文我准備採用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讀讀劃劃,想想說說,輕松地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受到啟發。
【說設計理念】
新課標指出:直觀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立足點和突破口,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項長期的主要任務,聽說訓練是閱讀教學的基本要求,源於文本,超越文本,充分利用文本,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課改的核心。因此本課的設計立足直觀探究理解,重點放在識字、聽說和閱讀理解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上。「以人為本」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讀為本」加強讀書實踐,讓學生充分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啟發。
【說教學過程】
教學必須努力實現預設學習目標,教學要為目標服務,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每個教學環節都體現一定教學理念。要捕捉生成,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我准備從以下幾個環節說明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懸念揭題。(這個環節我准備五個步驟)
1、這節課老師給同學們上一節美術課,好嗎?我想請咱們班的「畫家」—幫我上黑板畫幾樣東西,可以嗎?
指名板畫:房子、小樹、太陽、烏雲等,構成一幅畫。
2、猜謎語:「看不到,摸不著,沒有顏色也沒味道」是什麼?(風)。
3、我想把風也畫進去,誰能幫我畫呢?
4、揭題板書:《畫風》。
(這樣導入揭題,不僅新鮮有趣味,初步認識風的性質,過渡自然,又為下面理解「畫風」埋下伏筆)
(二)認識生字、鞏固識字。
1、媒體或圖片出示三個小朋友人頭像,試著讓學生給三個小朋友命名,激發情趣。
2、讓學生跳讀課文,找文中三個小朋友的姓名(即生字),相機出示。
3、指導讀寫生字。[包括拼讀生字,識記生字兩個步驟,主要採用觀察、聯想、比較、替換等方法]
4、出示12個要求會寫的字,認讀鞏固識字。
5、選擇指導書寫。[要求認識字的結構、偏旁、部首,書寫要正確、規范、美觀]
(這個環節旨在完成教學目標1,完成低年級教學的主要任務,實現三維目標和知識目標的基本要求)
(三)縱深閱讀、感悟理解
1、范讀課文,糾正讀音,初步感知。
2、默讀課文,合作討論:找、劃出三個小朋友對話的內容。(略)
3、指導角色朗讀,體會思想感情。
4、細讀課文,思考:他們能把風畫出來嗎?是怎樣畫出來的呢?合作交流,找准句子(A、趙小藝在房前畫一根旗桿,旗子在空中飄著。B、陳丹在大樹旁畫了幾棵彎彎的小樹。C、宋濤把畫上的太陽擦去,畫上幾片烏雲,又畫了幾條斜斜的雨絲。D、趙小藝又畫了個拿風車的小男孩,風車在呼呼地轉。),並品讀句子,領悟其中創意。
5、空間質疑:同學們,你對三個小朋友這樣畫風還有什麼疑問嗎?
(這個環節是整個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完全「以人為本」和「以讀為本」,教學目標和過程、理念和環節緊緊聯在一起。既有學生的自主,又有學生的合作,做到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在讀後質疑。既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了教學目標2,又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源於文本、超越文本。
這個環節我採用課堂的前後照應過度引入,分別從改、想、說、畫、議幾個方面進行。
1、我想,同學們現在可以幫老師把風畫進黑板畫了吧!指名修改板畫並說明理由。並預設思考:為什麼宋濤先把太陽擦掉,才畫上幾片烏雲?(意在照應開頭,激發學生思考,弄明事物之間、風和事物之間的聯系)
2、三個小朋友通過自己思考把風畫出來,想一想你們也能畫風嗎?說說你准備怎樣畫?動手畫畫看。(意在培養學生動腦思考,訓練學生表達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
3、巡視抽樣評議。(意在從學生創意中轉化成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從認識變成知識。)
(這個環節不僅完成預設目標3,也完成本單元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目標。體現了源於文本,超越文本,充分利用文本的新課程教育理念)
【說板書設計】
這課板書設計我採用多媒體課件或剪貼畫板書,設計簡單、直觀、有趣,也體現教學目標及重點和難點,合乎學生的認識理解。
15、畫風
趙小藝
1、在房子前面畫一根旗桿,旗子在空中飄著。
2、又畫了個拿風車的小男孩,風車在呼呼地轉。
陳丹:在大樹旁畫了幾棵彎彎的小樹。
宋濤:把畫上的太陽擦去,畫上幾片烏雲,又畫了幾條斜斜的雨絲。
教學目標:
1、觀察圖片並引導學生大膽地猜測和講述故事情節。
2、理解故事內容,了解小兔子不借玉米棒的用意,懂得保留種子的必要性。
3、利用圖片完整的講述故事。
4、樂意表演故事,體驗表演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故事內容,了解小兔子不借玉米棒的用意,懂得保留種子的必要性。
2、利用圖片完整的講述故事。
教學准備:
1.教學掛圖。
2.角色表演道具:角色頭飾若干個,蘑菇、小豆子、紅棗實物若干。
教學過程:
一、 引出故事。
——秋天到了,小動物們收獲了許多東西,小兔子收獲了很多很多的玉米棒,那黃澄澄的玉米粒,真逗人喜愛。小動物們也很喜歡,有好些小動物都來向小兔子借玉米棒,小兔子會不會借給他們呢?那我們就來聽一聽金色玉米棒的故事吧。
二、傾聽故事「冬天----一把干蘑菇」
冬天,冷颼颼的北風吹在臉上像刀刮一樣。小松鼠想,家裡的糧食不多了,小兔子是我的好朋友,去向他借一個玉米棒吧。
「咚咚咚!」小松鼠敲門了。 「吱扭!」小兔子開門了。
小兔子對小松鼠說:那玉米棒誰也不借的,你還是想想其他辦法吧。他送給小松鼠一把干蘑菇。
教師提問:故事是發生在什麼季節啊?故事中說道: 冷颼颼的北風吹在臉上像刀刮一樣說明天氣怎麼樣?
誰來向小兔子借玉米棒了,小兔子有沒有借給他?小兔子是怎麼對小松鼠說的?(跟讀那玉米棒誰也不借的,你還是想想其他辦法吧)小兔子沒有借玉米棒給小松鼠,送給小松鼠什麼東西?(連起來講一講)
三、傾聽故事「雪花飄落----一碗豆子」
雪花飄落了,大雪蓋住了森林裡的小路和山坡。有一隻小松雞抖抖口袋,剩下的糧食不多了。她想,小兔子是好鄰居,去向他借玉米棒吧。
「咚咚咚!」小松雞敲門了。 「吱扭!」小兔子開門了。
小兔子對小松雞說:那玉米棒誰也不借的,你還是想想其他辦法吧。他送給小松雞一碗小豆子。
教師提問:故事裡天氣怎麼樣?誰向小兔子借玉米棒,小白兔有沒有借給它?小兔子是怎麼對小松雞說的?(跟讀那玉米棒誰也不借的,你還是想想其他辦法吧)小兔子沒借玉米棒給小松雞,送給小松雞什麼東西?完整的講一遍
四、傾聽故事「小溪的冰融化----幾顆紅棗」
小溪的冰融化了,泥洞里的小刺蝟一覺睡醒,肚子餓極了。他想,我幫小兔子干過活,找他借個玉米棒准行。
「咚咚咚!」小刺蝟敲門了。 「吱扭!」小兔子開門了。
小兔子對小刺蝟說:那玉米棒誰也不借的,你還是想想其他辦法吧。他送給小刺蝟幾顆紅棗。
教師提問:過了幾天小刺蝟也來向小兔子借玉米棒,你們覺得小兔子會借給它嗎?那你覺得小白兔會怎麼對小刺蝟說啊?
小松鼠,小松雞,小刺蝟,都來向小兔子借玉米棒,小兔子都沒借給他們,你們覺得這是一隻怎麼樣的小兔子啊?
五、傾聽故事「一場淅淅瀝瀝的春雨----到最後」
一場淅淅瀝瀝的春雨後,小兔子在門前挖了一個個小坑,他剝下黃澄澄的玉米粒,一顆顆種下了。
秋後,小兔子收獲了好多好多金色的玉米棒。他送一筐給小松鼠,送一筐給小松雞,送一筐給小刺蝟。大家過了一個快快活活的冬天。
小松鼠、小松雞、小刺蝟也挑了三個的玉米棒藏了起來。 你知道這是為什麼了吧?
教師提問:現在你還覺得小兔子小氣嗎?那為什麼之前他不肯把玉米棒借給其他小動物?小松鼠、小松雞、小刺蝟也挑了三個的玉米棒藏了起來。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吧?
教師小結:原來小兔子不借玉米棒給他的好朋友,是把玉米棒留下來當種子呢!留下種子以後,來年才可以大豐收呢!
六、藉助教學圖片,完整欣賞故事。
1、圖片講完了,下面完整的欣賞一下吧!師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2、根據圖片完整的講述故事 。
七、情景表演:藉助頭飾和實物表演故事。
運用頭飾等材料在區角活動時表演金色玉米棒的故事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湘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第19課《金色的玉米棒》。《金色的玉米棒》是一篇挺有意思的童話故事。課文講的是在秋天小兔藏起了三個玉米棒。到了冬天,松鼠、松雞、刺蝟分別找小兔借玉米棒,小兔沒有借給他們,而是送給他們干蘑菇、豆子、紅棗。到了春天,小兔種下了玉米,秋後收了好多玉米棒。送給他們各一筐,松鼠、松雞、刺蝟他們也挑了三個的玉米棒藏了起來。教材借這個童話故事,讓學生知道:只有留下種子,才有足夠的糧食!告訴學生一個道理: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糧食,要從小愛勞動!
2、學習目標
根據我對教材的理解以及對二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天____動、富於想像的特點的認識,特製定了如下三個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認識16個生字;其中會寫8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方法目標:利作多媒體輔助教學、朗讀感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激活教與學的氣氛,力求教學過程的生動活潑。
3)情感態度目標:從內心喜歡閱讀、朗讀童話故事;充分讓學生體會到豐收果實帶來的樂趣。
3、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閱讀……以利於積累、體驗、培養語感。」尤其是對二年級學生更不能做過多的講解,而應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認識生字。
因為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他們的閱讀能力,要在語言文字中准確把握所蘊涵的情感世界,真正品出語言的味道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本課的教學難點是:理解小兔不借玉米棒的原因。
二、說教法學法
在這堂課中,為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教師主導、朗讀主線」的原則,根據教材特點和配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主要採用情境教學法、情感朗讀理解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學法則以誦讀、發現、感悟、體驗為主,旨在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全程參與,主動獲取知識。
三、說教學程序
新課標指出: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讓他們在感興趣的、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真正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本著這樣的指導思想,特將本堂課的教學思路擬訂為:激趣導入、感受樂趣——研讀課文、體驗樂趣——拓展思維、升華樂趣——布置作業、延伸樂趣。
(一)激趣導入、感受樂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的老師」,這一點對於低年級學生尤其重要。創設好的教學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自然地進入學習情境,形成良好的課堂學習氣氛。常言道: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於是,上課伊始,我就創設情境,激趣導入,讓學生感受樂趣。
首先讓學生猜謎語,猜出後我出示一個玉米棒實物,讓學生說說這是什麼,是什麼顏色。從而引出課題:金色的玉米棒。這樣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自然地引出了本課內容。
(二)研讀課文、體驗樂趣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尤其是第一學段的閱讀要求中提出: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要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基於以上對《新課標》要求的理解,及本課重難點的把握,我在第二版塊「研讀課文、體驗樂趣」的教學中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1.初讀感悟。
為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初讀感悟之中去,我說:圍繞這金色的玉米棒,森林裡發生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吧!然後學生自由讀課文,自主識字。最後再聽課件中的范讀,加深印象。
2.深入研讀。
新課程關注的不只是學習結果,更關注的是學習過程。我採用分段研讀的方法幫學生理解課文。首先,跟隨課件學習第一自然段。讓學生思考回答:這一自然段寫了什麼?接著跟隨課件學習松鼠向小兔借玉米棒的事。針對學習過程,我設計了幾個問題:
(1)為什麼借?
(2)小松鼠借到玉米棒了嗎?為什麼?
(3)小松鼠帶什麼東西回家了呢?
(4)小兔不借玉米棒,可為什麼又給了松鼠一把干蘑菇?
學生邊讀邊想,然後回答這四個問題,理解詞語:肯定。從而明白:小兔是心地善良的,是樂於助人的。同時在讀的時候,隨文識字。
後面我就用同樣的方法,讓學生說一說,松雞、刺蝟向小兔借玉米棒的經過。同時理解比喻句:北風刮在臉上像針扎一樣。
然後理解課文最後三個自然段,讓學生說說你發現了什麼?理解詞句:「淅淅瀝瀝」的春雨說明是春天播種的季節到了。「一個個小坑」說明挖的坑多,多播種,就有多的收獲。
最後討論:小兔原來不借一個玉米棒,現在卻送一筐玉米棒,這是為什麼?刺蝟、松鼠、松雞收到玉米棒後是怎樣做的?為什麼?
3.猜心理,感情朗讀,現場表演。
首先讓學生猜猜小動物心裡想什麼,還會有什麼樣的動作,會說些什麼話。然後指名猜,想猜哪句就猜哪句。充分肯定學生多元化的理解。接下來鼓勵學生大膽地演動作、扮角色表演,進一步理解課文,達到品讀感悟的台階。並且對表演得好的學生未完行表揚。
(三)拓展思維、升華樂趣
每一篇課文都要給學生一種思想的啟迪,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生命。這篇課文的教育價值就在於教育學生從小熱愛勞動,做一個勤勞的人。所以在第三版塊「拓展思維、升華樂趣」中我讓學生談談:你通過勞動,得到了哪些收獲?就是讓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同時,這也是讓學生將課文語言內化為自己語言的機會,為學生提供了運用語言的舞台。
(四)布置作業、延伸樂趣
一節好的語文課一般都有扣人心弦的「起調」,引人入勝的「主旋律」和餘音饒梁的「終曲」,這種精彩的「終曲」不但可使課堂氣氛____迭起,而且能讓學生把這種情感延伸到課外,達到「課雖終,思未了,趣不盡,情更濃」的境界。為了達到這種效果,我設計了一個延伸性和開放性很強的練習:
1.續編課文。
2、做課件中的練習,這是一個可以動手的題。可以讓學生在電腦上自由輸入詞語,句子。
四、說板書設計
這堂課的板書做到了形象直觀,條理清晰,便於學生理解,起到了深化主題、回顧中心的作用。
總之,本堂課的設計重自主、重探究、重合作、重感悟、重體驗,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尊重學生原有的認知和經驗,並在學生自主的基礎上建構課堂教學,力求體現新的課程觀念。
『玖』 小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5篇
1.小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風》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充滿童趣的無標點詩歌,篇幅不長,但要學生完全理解有一定難度。詩歌共三小節。其中2、3兩節,描寫了風像個小孩子似的調皮搗蛋:一會兒把晾在竹竿上的衣服吹得鼓鼓的,露出各種怪模樣,像在試穿;一會兒吹走了毛巾、手絹,還吹走了圓帽子;語言清新活潑。字里行間無不流露出小作者對風的喜愛之情,風就像是一位好朋友在與我們盡情地嬉戲玩耍。教學中,要通過各種目標明確而又形芹廳畢式多樣的朗讀,讓學生熟讀成誦,並能結合畫面展開想像,邊想邊記憶。
學情簡析
通過一年的學習,在識字方面,學生們都已經掌握了一些識字的方法:能比較熟練地根據拼音讀准字音;積累了一些識字方法,因此,在教學時教師可以不必手把手地逐字教學,可鼓勵他們自主識字,讓他們來做小老師落實生字的音、形,溫故而知新。
在閱讀方面,多數學生能做到讀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按標點停頓。有些基礎好的學生還能讀出句子的語氣。這篇課文的語言富有童趣,比較兒童化,而且篇幅也不長,預習時大部分同學都能讀通。
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准、本階段的教學目標及本班實際,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目標一:認識本課生字8個,積累有關詞語,認真描摹4個左右結構的生字。根據本班學生實際,我們可以將這8個生字分散在整個閱讀教學中,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進行教學,且每一個生字教學的側重點各不相同。有些強調的是讀音,如後鼻音「繩」;三拼音「絹、環」;有的是結合書寫,重在筆順、部首,如「此、褲」。這樣的識字教學就體現了層次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目標二: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頓讀;並積累描寫風調皮的詞語、句子。本篇課文是以兒童的語言寫生活,語言活潑、畫面形象,所以教師可以藉助生動形象的畫面,激發學生們產生強烈的讀文渴望。讓孩子學得愉快是教師和學生的共同期望。老師要努力在課堂中創設輕松、活潑、愉快的學習氛圍,
如挑戰讀,同桌分角色讀等讓學生的朗讀更富有生氣。並在此基礎上加深對詞語的理解和體驗,使學生感受到風的調皮可愛,進一步體會小作者對風的喜愛之情。
目標三:說的練習,讓學生說說風還像什麼。語文教學是開放的,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嫌芹生的個性化體驗,內容可以是多元化的,但必須要求用規范的語言表達。
目標四:描摹「褲、此、汗、鐵」。復習左右結構的書寫順序,擺好左右結構的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左窄右寬。老師要重點關注學生正確的書寫姿勢。通過之前對學生的寫字訓練,學生已掌握了基本的筆順規則及在田字格中將字描寫好的方法。所以在這堂課上,教師沒有必要手把手的教每一個字的筆順。而放手讓學生在小組中學習,教師起指導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學設計
研究了教材,制定了教學目標後,我對課堂教學進行了如下設計。
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興趣是激發學生從事學習的動力。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教學時,適時地運用一些小游戲有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所以在課堂教學一開始即出示一個關於「風」的謎語,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習情緒自然就被調動起來。而且通過閱讀謎面又使學生初步了解「風」的特點,在不知不覺中進入課文,為後面理解詞句,練習讀文,埋下伏筆,可謂省時高效。
二、自主識字,合作互動,重點反饋
二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識字量和識字能力,對大部分學生已能認讀的生字只要在讀文中鞏固即可,其餘生字則分散在課文教學中。教師在指導時要抓重點,如反饋自學情況時,要結合生字音、形、義的不同側重點進行有針對性的點撥、指導。如「此、褲」重在字形,「此」的筆順需要指導;「褲」的部首要加以強調,可以再積累一些同是「衣字旁」的字,並指導學生寫一寫,為後面在田字格中描寫打下基礎;讀文反饋時,關注「繩子、彼此」的讀音,這兩個詞語比較容易讀錯,可以多請幾位學生練一練。詞義理解可採取多種形式,「彼此」可讓學生查查字典,一些表現「風」調皮的動詞可讓學生做做動作,或看看媒體、圖片加以理解。
三、反復讀伏爛文,讀中感悟
教學中,始終把學生看作是學習的主體,以讀為本,肯定學生,賞識學生。學生在讀書實踐中感知、感悟,在想像朗讀中提高語言感受能力,在評讀中獲得方法,提高朗讀能力。教師在引導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把學生的學習、理解一步一步引向深入,調動學生主動積極的思維活動和情感活動。
本篇課文篇幅不長,語言清新活潑,學生要讀通並非難事,難的是要體會「風」的調皮可愛、感悟小作者對「風」的喜愛之情。要突破這一難點必須要以反復讀文為載體。每次訓練讀文都必須有明確的要求,這樣的朗讀才是有效的。如教學第3節時,先自由讀文,找找圈圈表現「風」調皮的詞語;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播放媒體,進一步加深對這些動詞的理解;再在理解的基礎上練習讀文,最後可以小組形式讀讀、演演。為避免機械訓練,朗讀形式要多樣,自由讀、男女生分節讀,表演讀,比賽讀,老師引讀等,激勵學生始終保持高漲的閱讀情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讀有所悟、學有所得。
四、發揮想像,訓練說話
教學中圍繞課文內容,注意創設情景,引導學生進行語言實踐活動。如讓學生說說風還像什麼。這部分說話練習要引導學生打開思路,不必局限於一種風。可以按不同季節的風來說,如:「柔和的春風;刺骨的寒風;涼爽的秋風」。也可以按不同的地點來說,如「森林、草原、大海等處的風」;不僅如此,還可以讓學生畫畫說說、演演說說,或是模仿課文的某一小節說。學生通過這樣的語言實踐活動,既展開豐富想像,又訓練了規范說話。從而在語言實踐活動中發展思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2.小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狼和小羊》
一、說教材
《狼和小羊》選自《伊索寓言》,講的是狼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小羊據理申辯,狼雖然理屈詞窮,但還是蠻不講理地撲上去吃小羊。這則語言告訴我們,狼的本性是兇殘的,它是一定要干壞事的,對狼這樣的壞傢伙只講道理是不行的。課文共有6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講狼看見小羊在小溪邊喝水。第二至六自然段講狼先後找了三個借口要吃小羊。全文篇幅短小,內容凝練,寓意深刻。作者通過對角色的神態、動作、對話的著力描寫,刻畫了角色 性格,展開了故事情節,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存心要干凶惡殘酷的壞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
課文通過狼和小羊的神態、對話揭示了角色的本質,故事中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教學時,我設計了: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生詞。
2、分角色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使學生明白對像狼一樣的壞人是沒有道理可講的,應該以智取勝。
重點難點:
1、學習生字詞,朗讀、理解課文。
2、理解狼的三次借口都是在「故意找碴兒」。
3、分角色讀課文
教具學具准備:
投影片、狼和小羊圖片
二、說教法學法
本文篇幅短小,內容凝練,角色的神態,動作,對話生動,學生能較好的理解寓意,因此,在教學中,我選擇以讀為主,讀中理解,讀中悟理的教學方法。
(一)讀中品味詞句,了解角色 性格
字詞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因此,教學時,設計提問:狼三次提問時的神態各是怎樣的?抓住「氣沖沖、大聲、喊道」等詞進行分析,刻畫狼的凶惡。狼的三次說話中抓住「壞傢伙、背地裡、不是……就是」等詞句進行講解,狼凶惡,蠻不講理的性格。抓住「吃一驚、溫和、可憐」等詞細細品味,了解小羊善良的性格,為下一步弄懂課文寓言打基礎。
(二)分角色讀對話,理解課文內容理解寓意
課文的重點是狼和小羊的三次對話。抓住這個重點設計提問:狼為了想吃小羊,找了哪些碴兒,進行分角色朗讀。狼的話以粗而低沉的語調來讀,一字一句充滿惡意;羊的話以溫和、細柔、說理的語調來讀。角色朗讀,鮮明地講角色的性格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能較好地理解寓意。
(三)展開討論,課外拓展,安全教育
1、設計問題:小羊跟狼一次又一次講道理,為什麼狼還往小羊身上撲去?小羊該怎樣做才不會被狼吃掉呢?
學生或許會回答:「因為狼的本性是凶惡的,所以跟它講道理是沒有用的,應該想辦法叫獵人來打死它。」「小羊用石頭砸死它。」「小羊叫狼去小溪洗手,然後把它推進小溪,自己再逃走。」等等。
2、課外拓展,聯系生活,安全教育:對於蠻不講理的壞人是無理可講的,只有通過用智慧才能戰勝他。接著,讓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假如遇到了像狼一樣的壞人該怎樣做,如果有時間可假擬事件進行討論,如何保護好自己。這樣,既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又教育他們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三、說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准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看準音節,多讀幾遍
2、檢查生字,生詞
3、檢查讀課文,指名用一句話概括一下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讀中感悟,理解寓意
1、學習第一自然段
2、學習二至六自然段,理解狼是怎樣故意找碴的,通過理解重點詞句,分角色朗讀,感受狼的凶惡,羊的溫和、善良。弄懂寓意。
3.小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說教材】
《石榴》是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課文,全文以季節的變化,按照抽枝、長葉、開花和結果的順序描寫了石榴的成熟過程,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
課文共有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我」的家鄉有馳名中外的石榴園;第二自然段寫在春天和夏天石榴抽枝、長葉、開花的景象,重點寫了石榴花的色彩和形態;第三自然段寫在秋天石榴成熟的過程,重點寫了石榴熟透後的形態;第四自然段寫石榴子兒的形狀與味道,表露出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
本課文筆優美,語言生動形象,記述條理清楚,是學生學習語言和習作的範例。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石榴的生長過程及特點,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陶冶審美情趣。
4.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依照課文第四自然段的寫法,品嘗一種水果寫一段話。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本課的重點是朗讀訓練,讓學生在讀中了解石榴的生長過程及特點。
2.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本課的難點。另外,學以致用,在讀懂本文的基礎上,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運用本文的寫法,寫一種水果,也是本文教學中的難點。
三、教學准備
教師:錄音機、實物投影儀、石榴、音樂磁帶
學生:畫筆、白紙
【說教法、學法】
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語文課程標准》也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教學中,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把讀、悟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通過不同要求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思,在讀中悟。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動手畫一畫成熟的石榴樣兒。這一作畫過程,實際上是對感知內容的還原,即由抽象文字還原於具體形象。同時也是自己獨有的閱讀感受的表現,自我潛能的釋放,通過這一過程,可以引導學生更深刻地感知課文語言。新課程又十分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中採用小組合作學習,(如小組成員一起交流喜歡的詞句,一起觀察石榴子兒的形狀、顏色,品嘗它的味道。)同學間相互啟發,相互評價,使學生在互動中學習,在合作中學習。
【說教學過程】
一、漫談「石榴」,導入新課
1.老師板書課題:石榴,領讀:榴(liú)。(相機給「榴」注音,指出該字在「石榴」中應讀輕聲。)
2.老師:小朋友,你們見過石榴?吃過石榴嗎?誰來說說石榴是什麼樣兒的?(根據學生發言,教師相機簡介石榴)
3.指導讀好課題。
4.(出示課本插圖)今天,我們一起去棗庄,去看看那裡馳名中外的石榴園,大家高興嗎?
●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起他們對石榴的回憶,這樣能喚起他們對教材的親切感,提高閱讀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配樂范讀課文。
2.自由讀課文,讀准字音,讀通句子。
3.檢查自讀情況。
(1)讀詞語:瑪瑙嗽叭甚至扒開喜訊剝開
嚼一嚼甜津津紅白相間鬱郁蔥蔥
(指導讀好下列詞:「喇叭」的「叭」讀成輕聲,「紅白相間」的「間」讀jiàn)
(2)說說:通過讀課文,你了解了些什麼?
●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必須循序漸進。初讀課文時,教師先范讀,讓學生模仿,再放手讓學生自己讀通課文,學生自讀時要給予充足的時間,因為理解內容、體驗情感都必須以學生的充分閱讀為前提。
三、自主協作,讀中感悟
1.學習第二自然段。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2)(多媒體顯示石榴抽枝、長葉、開花的畫面,引導學生想像春夏時節,石榴生長的過程和景象。)石榴葉美嗎,花美嗎?讀讀課文,想想畫面,同桌相互交流。
(3)把你眼中美麗的石榴花、葉讀給大家聽一聽。(相機指導讀好「越開越密」、「越開越盛」等詞,感受石榴花開得熱鬧。)
●小學生的思維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他們的感悟總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展現美麗的石榴生長的畫面,以景激情,使學生對石榴產生美感,鼓勵學生自主學,個體悟,尊重了學生的獨特體驗。
2.學習第三自然段。
(1)輕聲朗讀,用△△△標出自己喜歡的句子或詞語,並跟小組內的同學說說為什麼喜歡它。
(2)學生交流學習情況,師生共同評點。
重點指導理解下列句子:「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滿滿的子兒。」
老師: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式來學習,喜歡朗讀的,就把這個句子好好地讀上幾遍,用自己的朗讀來表達喜愛之情;喜歡畫畫的,就畫一畫石榴;喜歡說話的,就對著桌上的石榴說一說。每個小組里的同學,至少採用二種方式。
(3)小結:作者通過長期、細致的觀察,描寫了石榴外皮顏色的變化及成熟的石榴的外形特點,表達了作者對石榴深深的喜愛。我們小朋友也要像作者那樣,經常觀察,養成勤於觀察的習慣。
(4)配樂齊讀第三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對重點句的理解,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或讀,或畫,或說,教師營造了民主、寬松的學習氛圍,關注了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了學生多方面潛能的發展,這樣讓學生有親身體驗的機會,自主選擇的權利,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小組互相學習,共同提高;教師小結,滲透了「勤於觀察」這一學習習慣的教育。
3.學習第四自然段。
(1)過渡:石榴熟了,摘下一個,剝去它的外皮,裡面又是怎樣的呢?
(2)小組學習,觀察石榴內部。
(3)匯報觀察結果。
(4)默讀第四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樣描述他觀察到的石榴子兒的?
(5)學生質疑,學生釋疑。(學生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共同解決。)
(6)再讀第四自然段,用△△△標出自己喜歡的詞語,讀出自己的喜愛之情。
(7)指名讀,學生評議,再齊讀。
●觀察時,引導學生看一看,摸一摸,嘗一嘗,聞一聞,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課堂氛圍中不知不覺地了解了石榴的內部,調動學生的各種感管,激發了學生思維;學生質疑,學生釋疑,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四、讀寫結合,形成能力。
1.總結:作者通過觀察,不僅寫出了石榴的顏色、樣子,還寫了它的味道。其實,觀察不僅包括看,還包括嘗、聞、摸、聽等。
2.布置作業: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寫一種水果,通過看、摸、聞、嘗,寫出它的顏色、形狀、味道和氣味。
●在理解內化語言文字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運用積累,實現知識的遷移,增強語文實踐性與可操作性。這一作業布置,具有針對性,使課內學得的觀察方法遷移於課外,真正做到了課內外的有機結合。
4.小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秋天》是一首現代詩,主要表達詩人對秋天的熱愛與贊美之情,語言美麗,每一節詩都相當於一幅美麗的圖畫。
(2)明確教學目標。
以讀代講,讓學生感受詩的意境美,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感情與情趣。
二、說教法
詩歌重在朗讀,嘗試把詩的意境美通過朗讀表現出來,所以這節課用以讀代講的方式來完成。因為每個人的感悟與感受都不同,所以在備課時未用一些美麗畫面,也未用錄音。想讓學生用心自己去感悟、理解,然後得到自己的收獲。
三、說學法
在教學中教給學生一些學習詩歌的方法,例如朗讀:讀出力度、讀出長度、讀出速度;讀課文一讀字音、再讀節奏、三讀意境;抓住一些重點詞語去推敲,去分析感悟,這都是學習詩歌的一些方法。
四、說教學程序
1、教學思路與教學環節安排。
由讀導入,步步深入。以「秋」貫穿整個課堂,說秋、誦秋、品秋,誦讀出秋意,達到課堂的高 潮,這一點做的不夠很好。作業也是為了進一步品秋,讓學生對課文有進一步的思考。
2、說明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安排。
教師引導,學生邊讀邊悟,這一點做到了。讓學生在讀中悟,在悟中學,教師不是簡單的教給,而是給予一定的影響,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3、說明重點與難點的處理。
重難點放在了誦秋上,每一節詩都突出幾個詞語,在誦讀中感悟、理解。
4、說明採用哪些教學手段輔助教學。
簡單的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心中有數,更加明確我們課堂要做的事及步驟。
5、說清楚課題的板書設計和設計意圖。
板書是對課文內容的整理,因為前面誦讀部分做的到位,歸納概括就很容易了。在板書部分點明熱愛贊美的情感。簡單,明白為目的。突出中心、主題。抓住三幅圖內容及作者的情感來設計,讓學生明白,且印象深刻。
朗讀的課文以後講時,讓學生先讀,再做指導,這樣效果可能會更好些。
記住課堂一定要讓學生動起來。
5.小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神州謠》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識字課。本課是一首充滿童趣的「三字經」歌謠,共8句,寫的是祖國的山川河流、台灣是祖國、祖國各族人民感情深厚,共同為祖國富強而努力奮發。教學時可在熟讀兒歌的基礎上,聯系祖國版圖和教材中的圖畫,引導學生用多樣和有趣的朗讀讓學生記住字音,運用平時學過的記字方法記住字形。
2、教學目標:
本單元是識字單元,著重培養學生多種識字能力。依據教材側重點和獨特的語言編排形式;根據新課標要求低年級能使學生藉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我將三維目標確定為:
【知識與技能】會認12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能正確、流利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感知三字經的語言形式。
【情感態度價值觀】對三字經這種語言形式感興趣。
3、說教學重難點:
識字、能准確讀格書寫三個生字是本節課的重點,但能正確讀好課文有一定難度,所以我將能正確、流利讀課文定位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教學過程中,我確立了以學定教的思想,採用集中識字的方法,啟發學生思考。通過觀察、談話,平等地與學生交流,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這樣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中突出在玩中學樂中學,以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為主,同時注重教給孩子識字方法,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願望。
三、說教學過程:
1、課前准備:背誦《三字經》,為學生感受本課語言形式做好鋪墊。
2、激趣導入:
(1)出示圖片,學生猜字——州,初步了解「州」的演變過程,相機指導書寫。
(2)(出示中國地圖)瞧,這是什麼?它像什麼?對,這只昂首挺胸的大公雞就是我們祖國的地圖。通過預習,你知道中國還有其它名字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初讀課文:
師范讀,要求眼隨耳動、聽准字音、感受新三字經的節奏美。
4、集中識字:
學生借用拼音認讀本課詞語,詞中認字。分類識字,利用查字典或工具書來清楚自己不明的部首,既是對學法的引導,又是對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
組詞、生自由交流識字方法、猜字游戲、字卡變變變這一環節,通過生字識記方法的多樣和復現,加強記憶。
5、再讀課文:
四個小組比賽讀,生評價。男女對讀課文,師評價。
整個識字部分概括起來,就是在文中初識、整體識記,再在詞中加深記憶,然後單獨強化理解明晰,最後讓字回到文中,突破讀好、讀正確課文這一難點。
6、指導書寫:
注重訓練學生的讀格和觀察能力,寫好撇和捺。
7、游戲認字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氛圍中情緒得以舒緩,學起來更輕松。
8、作業:
在本子上規范書寫「州、齊、奮」,朗讀並背誦課文。
四、說板書:
課題中相機指導書寫「州」,並對學生歸類的生字方法進行板書,繼續培養他們觀察、歸類、多種識記生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