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以後語文課怎麼上

以後語文課怎麼上

發布時間:2023-07-12 06:45:26

㈠ 怎麼上好語文課

1.提高教師個人素養是上好語文課的前提。

「給人一碗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這是對教師知識擁有量的一個比喻,可以看出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必須具備很多知識,尤其是語文教師甚至應該是一個「雜家」。不但要有教學用的語文專業知識,如語言學、文字學、修辭學、文章學等,還要有教育學、管理學、心裡學等教育知識,而且要對其他各門類知識的了解和涉獵,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多讀書、多學習。讀語文大家的作品,向當代優秀的語文教師學習,多觀摩一些優質課。讀專業書刊,訂閱一些語文專業雜志,了解語文教學的最新動態。讀非專業書刊,尤其讀大量的文學書刊,這是進行教學實踐的需要,可以使教師學識淵博,這樣一旦有教學需要即可信手拈來,讓知識服務於教學。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對教師充滿信賴和崇拜,「親其師,信其道」。

2.充分備好課是上好課的保障。

俗話說「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學活動也是如此。充分的備課對於課堂教學來說猶如枕木之如鐵軌,基石之於高樓,它使課堂教學成為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讓教師對於課堂教學有一種清晰、理性的思考和整體安排,這是課堂教學取得實效的保障。備課不等於寫教案。備課包括鑽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學生、考慮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寫教案等。這就要求教師肯花時間去鑽研。

㈡ 今後的語文學習中應該怎麼做

你好,說到語文學習,方法其實是很簡單的,關鍵在於做到三個堅持(堅持背誦、堅持閱讀、堅持練筆)。能把這三個堅持落到實處,慢慢的累積,你的語文成績肯定會有質的提高!
1、堅持背誦。
語文中的古詩詞、文言文的學習是重點也是難點。這類知識的學習,源於課堂,所以基本的是要專心聽課。而重要的一條就是要積累,積累的好辦法就是背誦。背誦詩詞(包括一些課外延伸的)以及詩詞賞析的一些特定句式和特定用詞;把文言文的若乾重要篇章熟記在心,文言的實虛詞、句式等知識也就已經包含在其中了。
2、堅持閱讀。
堅持閱讀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堅持做閱讀理解,如果能夠做到每天至少練習一篇閱讀那就更好了。做完之後與參考答案作比較:有哪些點是你沒想到的?又有哪些點是回答得不夠准確的?不要看了答案之後只是「哦,原來是這樣」就過了,一定要學會分析你為什麼沒答上來(比如審錯題意、閱讀抓取關鍵信息能力差等方面)。
二是堅持課內外閱讀,養成主動摘錄的習慣。平時多注意收集古今中外生動、有思想內涵的故事,一有時間就拿來翻翻,久而久之這些故事或精句等就會轉化成自己的東西,活躍在你的腦海和文章中。如果閱讀效率低,可以具體地去練習一下,如「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訓練掌握快速閱讀和思維導圖等的能力,提高自己的閱讀效率和能力。
3、堅持練筆。
練筆主要是為了語文中的寫作。練筆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方式:一是養成寫日記的習慣;二是及時記下自己的生活中或閱讀中的一些理解和感受;三是根據考卷中的一些作文題,進行特定的訓練。
對於寫作的素材積累主要包括三方面:①背誦中積累。教材中優美語句、篇章、精彩片斷,都是很好的素材。②現實生活中吸收積累,在日常生活中,不論是學習、休息、文娛體育活動,還是走街串巷,或是旅遊觀賞、社會實踐、社區活動中,都要做一個有心人,時時處處多看、多聽、多想、多吸收。③閱讀中積累,這又回到了我前面說的「堅持課內外閱讀」。
4、語文的提高也是需要做題的,平時不能只是一味的記憶背誦,防止眼高手低。

㈢ 如何上好一堂語文課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全面實施,語文教學改革已經被廣大語文教師所認可,所支持,並且在語文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和總結。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也越來越多,不僅僅在課堂上。在新的歷史條件,要想做一個稱職的、優秀的,尤其是受學生喜歡的語文教師,那究竟該怎樣來上好語文呢?結合這些年語文教育教學理論的發展和學生的心理特點,依據這些年來的語文教學實踐,筆者認為,要想上好一堂語文課,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

首先,儲備於平時。

「給人一碗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這是對教師知識擁有量的一個比喻,可以看出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必須具備很多知識,尤其是語文教師甚至應該是一個「雜家」。不但要有教學用的語文專業知識,如語言學、文字學、修辭學、文章學等,還要有教育學、管理學、心理學等教育知識,而且要對其他各門類知識的了解和涉獵,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多讀書、多學習。讀葉聖陶、夏沔尊、於漪等語文大家的作品,向當代優秀的語文教師學習,向魏書生、李鎮西、韓軍、李海林等學習。讀專業書刊,訂閱一些上檔次的語文專業雜志,了解語文教學的最新動態,比如《語文學習》、《語文建設》、《中學語文教學參考》、《語文教學通訊》、《語文報》等。讀非專業書刊,尤其讀大量地文學書刊,這是為進行教學實踐的需要,可以使教師學識淵博,這樣一旦有教學需要即可信手拈來,讓知識服務於教學。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對老師充滿信賴和崇拜,「親其師,信其道」。

其次,准備於課前。

每次上課前,對於所要導學的內容都要熟稔於胸,絕對不打無准備之仗。

反復誦讀所要學習的知識或文章,仔細揣摩,全面地、多方位了解盡可能多地發現知識點,結合編者的選遍意圖,提煉出最主要的導學目標,據此設計出教師導課的努力方向。導學目標一旦確定,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就要設計出切實可行的導學方案,來完成導學目標。此外,還要大量閱讀與此次授課相關的資料、圖片、背景知識以及其他介紹,去粗取精,選擇對教學有用的材料。

除去充分准備所要導學的內容之外,還要考慮學生的因素。

站在學生的立場上,以他們的年齡和知識水平,對於所要學習的文本學生會提出什麼樣的問題,他們會有什麼樣的想法,以學生的生活經歷會不會對所導學的內容產生共鳴。採用什麼樣的方式學生更容易接受呢?如做游戲、競賽、接龍、分組、才藝比拼等,每一個環節要用多長時間,由幾個人活動,都預設出來。知識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會問怎樣的問題,怎樣分層次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讓學生步入文本之中去欣賞,去感悟,哪一類問題由什麼水平的學生解決。全面地,深層次地站在學生的出發點上對所學進行預設思考。

另外,決勝於課堂。

所有的准備都是為課堂導學服務,教師與文本對話業已完成,學生與文本的交流已經通過預習也進行完畢。課堂導學是完成導學目標的主陣地,這就要求語文教師抓住課堂導學這個環節。

通過由淺入深式的緩緩行進,帶領學生進入文本,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主動地進入到文本情景之中去,去品位、去感受。教師逐步提出一些關鍵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通過生與生互動,師與生互動探究答案。這樣一來情感體驗就會全面,達到學習的目的,下面以經典篇目《變色龍》為例來談一談。

導學進行之前,布置好預習,先讓學生預習好有關的知識。上課開始讓兩名學生介紹寫作背景及作者介紹,比一比誰知道地多,記得准確,布置學生出聲朗讀課文,讀後提出較易的問題,本課的人物有哪些,故事情節是什麼,這樣的問題很簡單,在班級內討論解決不需要教師處理。接下來的問題是:奧楚蔑洛夫突出的特點是什麼?你是怎樣認為的?文中的環境描寫在第幾段,有什麼作用?軍大衣的脫和穿有沒有深層次的含義?你怎樣看待當時的社會現實?由淺入深的逐一提出這些問題,讓學生與學生進行對話,教師與學生進行對話,來研讀這些問題。這些問題一旦解決基本標志著學生對文本的掌握。在導學過程中要與學生進行交流,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基礎上因勢利導,盡量讓更多學生參與到討論中去,教師進行巧妙地藝術地點撥,整個過程要營造民主地課堂,這樣對於文本的理解會更豐滿、全面。

最後,鞏固於課後。

語文學習不能不掌握住知識,掌握知識是肯定的事實,那麼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的課後時間如何運用有一個准確地科學地指導。

依據教材上的練習題及其他相關的資料,設計出精當的作業,這是為鞏固知識而做的努力。寫作類的習題有兩種鞏固模式,一種是片段練筆,另一種是根據所學的文本進行有目的,有意識地命題寫作練習,可以是日記和作文的形式。從立意、構思、語言、等方面去鞏固,當然這里也有情感體驗融入其中。有布置,有批改,有反饋,這樣對於學生的促進作用肯定是很明顯。從文本出發,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鼓勵學生多讀書,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科學的指導,也是對課堂所學知識的鞏固。下面以經典小說《我的叔叔於勒》為例來談一談作業的設置。學習完本課之後,可以布置兩個方面的課後作業對所學內容進行鞏固。第一,查找閱讀莫泊桑的作品,課下去圖書館或者上網尋找相關的作品,對莫泊桑有一個更深層次的了解。第二,布置一篇命題日記:「在去巴爾賽島的船上,一身西裝革履的於勒出現在菲利普夫婦的面前。」展開豐富的相象,進行續寫,尤其是回來時的景色應該怎樣描寫,一定結合課文內容來寫,設想故事高潮和結局部分。

語文教師若做到以上幾點的話,那麼所上的語文課就會更有效果和價值。我們知道每一篇入選教材的文本都經過編者的仔細推敲,是很優秀的篇章,語文教師滿懷激情地投入到文本中間去,去研讀,去探索,去發現,在把這種收獲和體會在學生身上得到延伸和拓展,這是一件多麼令人愜意的事情。經過這樣一堂堂語文課的學習,語文課就有趣多了,在加上大量的閱讀,慢慢地學生自己就會學習語文了。

㈣ 語文課怎麼上

語文課怎麼上如下:

1、是教師鑽研教材要深、要透,要根據課標對本年段教學的目標定位,讀懂課文所在單元的語文要素,明確這一課到底要學生掌握什麼知識,通過這一堂課的教學,學生的哪些能力可以得到鍛煉提升。教學的切入點在哪,可以把學生引領到多深的境界等。

3、是要特別關注語言文字,因為語文學科,這是一門語言,那就一定要關注課文的語言,關注語言表達了什麼,關注是怎樣表達的,還要學著去表達,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要引領學生多讀,因為讀中才能感悟;也要求課堂上要有語用訓練。

㈤ 如何上好一節語文課

上好一節語文課的方法如下:

1、吃透教材,課的准備。上課前,對於所導學的內容都要熟悉於胸,不打無准備之仗,反復誦讀要學的知識或文章,仔細觀摩,全面的、多方面了解,盡可能多的發現知識點。

2、考慮學生的因素。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還要考慮學生的因素,以他們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對於所學的文本,學生會提出什麼樣的問題,他們會有什麼樣的想法,都是不同的。

3、把握好「教」與「學」的關系。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是教與學的互動。

5、查找相關資料。在做好以上的內容准備之後,我們便可以查找相關資料了,作者的簡介、課文的名家解讀、相關的寫作手法等。

㈥ 想學好語文,課堂上我們應該怎麼做

綜述

1.抓基礎,准備可以拿分的題目:在語文考試中裡面,有一些是不需要技巧,只需要你爛熟於心的題目,像多音字,錯別字,古詩詞默寫這種。針對這些題目,多背多練就好,沒什麼其它特別的技巧。


2.多看書,嘗試理解背後的深意:要想做好閱讀理解,意味著你背後需要有一定的閱讀量,功不唐捐,還是需要大量的閱讀。當然,據我觀察,現代的學生,即便已經畢業後的職場人士,閱讀能力都是有問題的。

解決的思路也很簡單,提高閱讀的標准。每次讀完一篇文章,試著概括全文的中心思想,以及提煉出三個關鍵詞涵蓋全文,亦或是羅列三條與文章相關的問題。目的在於強迫自己思考。

3.多練習寫作,嘗試短時間內練好文筆:當然,應試作文不是特別需要文筆,只需要你把字練好,然後把三段式的議論文框架爛熟於心,最後再背熟幾個常用素材即可。練的次數不夠多,知道再多技巧也是枉然。所以還是固定時間每天練一練文筆。

4.背誦古文,培養語感:針對於文言文,最好的方式不是看翻譯,而是先嘗試把整篇文章背誦下來,接著一字一句的摳下來,理解其准確的含義。

㈦ 語文課要怎麼上

通過童話、寓言、兒歌等內容,力圖從孩子發展領域所涉及的記憶力、語言表達能力、數學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空間知覺能力、創造力、觀察力、注意力等方面為孩子將來學好語文打基礎。希望這份文件可以幫助到您和您的孩子。

㈧ 語文課應該怎麼上800字作文

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著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技能。」這就是說,語文教學就應該把教材上的知識轉化成學生的語文技能。這樣才使學生真正學好語文科,促進他們語文能力的不斷發展。至於「如何上好語文課」,這是個永恆的話題,所有的語文教學工作者都為其探索不已。現在,就本人的一點見解淺談如下: 一、「以趣導學」是上好語文課的前提。 興趣是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意識傾向。它缺歷可使人積極、主動、愉快地去探究、去活動,是學習的重要動力之一,也是成功學習的重要條件。只有學生對語文課有興趣,才能集中注意力,積極思考、才能學得快,記得牢。激發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方法主要有以下幾個。 1、發揮語文本色,激發學習興趣。 語文科與其他科有所不同,它具有內容具體,語言生動形象的特點。我們語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好這一特點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例如,在教《鳥的天堂》一文時,我先問學生:「你知道什麼叫做『天堂』嗎?『鳥的天堂』會是怎樣的呢?想不想跟老師一起去探個究竟呢?」。通過這一發問,會初步激發學生的興趣。因為往往新、奇、美的事物最容易使人產生興趣,而「天堂」是屬於新奇事物。通過這么一問,學生的興趣就來了,老師接著就「乘勝追擊」充分發揮這篇課文語言精悍、質朴優美的特點,引導學生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把「新、奇、美」揉合為一去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2、活躍課堂氣氛,延續學習興趣。 由於小學的注意力持續不定的,他們的特點是好動。若只是靠生動的語言來激趣,過於反復就會失去「新」意,產生厭悶感。要把學生的興趣延續就必須活躍課堂的氣氛。例如,在教學生閱讀課文時要採用多種的閱讀形式充分讓學生做到「三勤」,即「勤動口、勤動腦、勤動手」。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在活躍的氣氛中「延趣」。 3、課內外相聯系,發展學習興趣。 興趣又可分為短暫興趣和穩定興趣。學生對一節課感興趣,是屬於短暫的興趣。要讓學生產生穩定興趣,我結合不同的課文設計不同的方式來結束該節課的教學,讓學生有一種「課盡,趣不盡」的感覺。如在學完古詩《暮江吟》時,我問學生:「你們覺得詩中描繪的景物美嗎?你能把詩人在詩中描寫的景象全部畫下來,給老師欣賞一下好嗎?」課後,學生非常感興趣,拿起畫筆就畫起心中的「詩畫」來。這樣不但加深了學生對詩內容的理解,而李扮胡且使他們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得到發展。 二、「培養能力」是上好語文課的體現。 在小學階段,字、詞、句、篇的基礎知識應該與聽說讀寫的能力訓練緊密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能力訓練的過程中掌握知識。離開能力的訓練,只單方面地傳授字、詞、句、篇的基礎知識會導致語文教學陷入繁瑣教學和形式主義,削弱了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語文老師在課堂上不能只講述課文的內容,應該致力於能力的培養。 例如在上《鳥的天堂》時,我先提出問題:1、作者幾次經過鳥的天堂?2、作者每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看到的情景有什麼不同?讓學生合著課本帶著這個問題聽老師讀有關的課文內容後再回答問題。這樣不但有意地使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而且還訓練了學生的聽力。當學到描寫在大榕樹上群鳥歡鬧的情景時,又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文的描寫展開合理的想像,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那鳥多歡鬧的場面。通過這樣的突破這篇課文的難點並訓練了學生有條理地說話。 又如教《金色的魚鉤》一文時,我引導學生在聽老師范讀時在文中劃出為之感動而流淚的部分有感情地讀一讀,讓他們說說為什麼聽到這部分會流淚。然後出示一道練習題:「當我讀到……的時候,我哭了。我想到……」。讓學生有條理地寫出自己所想到的內容。這樣進行了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訓練。課後,布置學生學習課文生動描寫人物的語言、內心的手法,以題為《我最敬佩的人》寫一兩段話,哪攔使學生融類旁通進行有趣的寫作訓練。 課文是最好的閱讀和寫作例子。在課堂教學上,除了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外,還應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各方面的學習技能只有這樣才使學生有利於掌握好知識,達到我們最終的教學目標。 三、「訓練扎實」是上好語文課的要點。 由於語文教學過程既是傳授知識的過程,又是能力訓練的過程,也是情感交流的過程。因此,我們在語言文字訓練的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理解語言文字的含義,積累語言材料,掌握語言規律、發展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具體做法有: 1、 訓練學生聯繫上下文讀懂每一個詞語。在課堂上不能脫離課文去理解詞語,要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的內容理解意思和含義。 2、通過比較、揣摩、幫助學生積累詞語。只要讓學生積累豐富的詞語才能更好地學好語言和寫作。能有效地消除「肚中無墨寫不出」的毛病。 3、要有針對性的訓練,及時把課堂上的重點鞏固。 4、要以情入境,訓練學生的想像思維。如上《月光曲》時。「皮鞋匠靜靜地聽著。他好象面對著大海,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濤洶涌的大海。」這一段話,從表面上學生會誤認為是在寫海面的實景。其實,從「微波粼粼」到「波濤洶涌」是由鋼琴曲的節奏柔和到強勁的變化而產生的想像。要讓學生體會這一想像,必須為學生創設一個合適的課堂情景——放下窗簾,出示投影,播放貝多芬的《月光曲》,讓學生聽著名曲,看著海面月亮初升的畫面,充分去引導學生想像,開闊他們的聯想空間。 5、充分利用好「課文」這個典型例子,善於引導學生去訓練閱讀和和寫作。但是訓練的方法是靈活多樣的,應結合課堂的實際教學需要進行隨機訓練、扎實鞏固所學的知識。 四、「教法靈活」是上好語文課的關鍵。 教學方法所謂「靈活」,不是簡單的課堂上的熱鬧,而是以教師教得活潑,求得學生的思維「活潑」。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課文體裁的特點,靈活運用教學方法,給學生思維活動導向、牽線、搭橋,在關鍵處點撥,使學生「開竅」,並且能做到精講、活練,又能打開學生思維的閘門,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於活躍的最佳狀態,讓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學到知識,培養能力,能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我在上《草原》一課時,由於學生對草原不大了解,為了讓學生充分體會到草原美景的壯麗和可愛,除了准備好充足的教學媒體外,我還結合這課文的特點而大改教法,不是採用傳統的「講授法」而是新穎的「導游法」。 首先,我以輕松愉快的《草原之歌》開始帶學生進入「草原之旅」。然後,結合課文的內容把文章分成五部分,進行變換地點「游覽」。即:「初到草原——接近蒙古包——蒙古包外——蒙古包內——主客聯歡」。每到一個「地方」就放映有關的錄象資料,並結合每部分課文內容的要點進行發問引導學生掌握。就這樣,學生以迷人的草原風光圖像進入課文,教者以生動感人的語言重點突出地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把學生的視覺、聽覺、和聯想融為一體,以情入境,使他們正直領略到蒙古人民的熱情和廣闊無邊的草原壯麗的風光。最後,我以贊頌草原的《刺勒歌》和「熱情聯歡」的畫面結束「旅程」。在這一節課里,學生是求學心切的遊客,老師就是熱情而又愛發問的導游。全堂課以帶學生去旅遊的形式來完成授課,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課堂氣氛中吸收知識,開闊視野,培養了能力。 總之,語文教學是一個復雜的多因素的系統,組成這個系統的諸因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多方面結合的。因此要上好語文課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必須從多方面去考慮。如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的特徵等因素。正所謂「教法無邊」,只要符合學生素質發展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能夠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全面發展的教法,就是成功的教學方法。以上只不過是我個人對語文課堂教學的一些淺見

㈨ 語文課到底應該怎樣上

                           陝西省寶雞市教研室   曹公奇

       摘要: 對文本的教學內容要有準確恰當的選定,能夠抓住語言文字運用這個核心去品讀文本,根據學情引導學生去適當地解讀文本,根據教學實際自然流暢地實施教學。這就是肖培東老師公開課給人們的啟示,這就是為語文課到底應該怎樣上所做出的案例解答。

        關鍵詞: 語文教學;語言文字;課例賞析

        語文課到底應該怎樣上?多年來眾說紛紜,見仁見智。其實這牽扯到對語文教學的核心素養、對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等問題的認識。一個語文老師,怎樣上語文課,能夠體現出他對語文教學、對文本解讀、對學生學情等方面的認知及教學觀念。觀摩特級教師肖培東老師的《春酒》和《在沙漠中心》兩節課,很有感觸。以肖老師的這兩節課為例,可以說明我們到底該怎樣去上語文課。

        一、准確恰當地選定教學內容

       王榮生教授說,語文教學「教什麼」永遠比「怎樣教」更重要。一篇課文到底應該「教什麼」,這是語文課是否有效的關鍵因素。因為教學內容決定了教學方式和教學效果,選定的教學內容准確恰當,目標明確,教學效益才能最大化。

        肖老師的這兩節課,在教學內容的選擇確定上非常准確和恰當。我們許多老師一般不敢這樣去選定教學內容,往往從傳統角度去選擇教學內容上課,比如《春酒》,就會講分為幾個層次,寫了那些哪些事情或人物,表現了什麼感情,在寫法上還有什麼特點等等。但肖老師選擇的教學內容就很集中,切入角度也很獨特,他從理解這篇課文寫了什麼入手,再看這些內容表達了什麼情感,然後教學的重點是:這種情感是怎樣的味道?支撐這些情感的文字在哪裡?這樣從內容到情感,重點是理解這種情感是用怎樣的語言文字怎樣表達出來的,也就是引導學生,通過對文本語言文字的學習品味,進而理解作者的對「春酒」的獨特情感。

       2011版《語文課程標准》對語文課程下了一個定義:「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新課標強調了語文的核心素養是「學習語言文字運用」,如果抓不住這個核心,教學也就可能主次不分、本末倒置。肖老師的兩節課就是緊緊圍繞「學習語言文字運用」這個核心來選擇教學內容的。《春酒》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讀和品,領悟作者是用怎樣的語言文字表現文中的情感的;《在沙漠中心》抓住人物的兩種心理,引導學生通過賞析關鍵句去理解作者是如何表現這種心理的。所以,肖老師這兩節課的教學內容選擇得很好、很准。

       而我們拿到這兩篇課文,往往不知道從哪裡入手,在教學內容上不知做什麼取捨,總害怕遺漏了這個、遺漏了那個,總害怕把什麼內容還沒講到,因而每節課的教學內容都面面俱到,就這樣一節節、一天天、一年年地教下來,但學生收益甚微、進步不大。

         我們的教學更多的是理解分析文章寫了什麼內容,表現了什麼主題,而不是學習作者是怎樣寫的、怎樣表達的。其實,作者是怎樣寫的、文章的思想情感是怎樣表達的,這才是語文課最應該要學習的內容。文章是寫不完,也是讀不完的,要理解文章情感內容是用怎樣的語言文字形式表達出來的,才是語文教學的核心。這就是語文教學內容的選定問題,王榮生教授最早提出這個問題、而且對此研究成果最多,如《語文教學內容重構》《語文課程與教學內容》《閱讀教學設計的要訣》等等。

        二、貼近文本去品讀語言

        品讀語言,就是緊貼文本,讀讀品品,從關鍵的詞語、精妙的句子入手,仔細咀嚼,反復品味其中蘊含的情感,從而引導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這是是語文課教學的核心。

        肖老師的兩節課緊緊扣住文本,引導學生品讀語言文字,就是一個詞一個詞、一個句一個句、一段話一段話地去品讀,讀出不同的味,品出其中的情。僅僅一個題目「春酒」,肖老師就讓學生品讀了十次左右,從中讀出了不同的情味。兩節課都是這樣,肖老師緊扣文本的重要詞語、關鍵語句,甚至是標點符號,一直引導學生在讀、在品,在不斷地品讀中,學生對於文意、對於情感,也就自然而然地體味領悟了。肖老師的課堂上沒有我們平時那些「人物有什麼特點,文章表現了什麼情感,語言有什麼特點」之類的問題,這類問題看似很具體、很大,其實多是架空了文本的概念分析,沒有真正深入到文本中去,沒有真正深入到語言文字的深處去,根本算不上真正的語言品讀。

        肖老師的課,讓我聯想到了錢夢龍老師上的《愚公移山》,都是在引導學生解讀文本的過程中,把詞語扣得很緊,咂摸咀嚼得很細、很深。一個詞語可以前後勾連,聯系學生學過的,反復咀嚼品味,讓語言學習落到了實處,這就是真正地品讀語言。肖老師的品讀語言,讓學生反復體會「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一馬當先,不請自到」,還有像「舔」「一點點」「偷偷地好幾回」等詞句,都品味得很細、很深。再如《在沙漠中心》「我」的絕望,都是靠品讀詞句感受到的。文中有很多這樣的詞句,這樣的詞句只有反復品味、仔細咂摸,才能感受到真意真情。

        這兩節課都是通過品讀語言來理解文本、體味情感的,但我們平時許多語文課,不注意深入品讀,有時候只是看看語言有什麼特點、用了什麼修辭,舉幾個例子蜻蜓點水地一說而過。這兩節課緊貼文本語言反復品讀的過程,才是真正的教學生閱讀,教學生學習,教學生從字里行間去品味,品讀出文章的味道來。許多語文課都是架空文本的分析,對於課文,哪怕是簡單的課文,教師也沒有引導學生沉下心來去細細品讀挖掘,沒有自己的理解感悟,只注重文本內容,沒有從語言文字的深度上去品讀,自然就看不到這些詞語、句子的精彩。如果能從這些看似平常的詞語中品讀出深味來,才是教學的真正功力所在。

       三、文本解讀符合學情

        肖老師的這兩節課,分別面對的是初二和初一的學生。所以,他的文本解讀符合學生這個年齡段的認知水平,符合初中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符合這兩個班學生的學習狀況,而不是一味地在文本解讀方面標新立異,或者過度挖掘,解讀出所謂的「新意」來。

        關於文本解讀,我們需要分清「研究解讀」和「教學解讀」。

        「研究解讀」,或者叫「學術解讀」,也可以說是「文學評論」。作為一個讀者或者評論者,閱讀後的理解、感悟、評價,決定著他的文本解讀。他是怎樣思考的,他就可以怎樣解讀,他完全可以解讀出學術界都沒解讀過的觀點,只要自己覺得有理就行,也可以說是標新立異,至於學術界認可不認可,那是另一回事。有些研究者,在文本解讀上,往往追求「偏、奇、怪、新」,進行經院式解讀,或者是考證式解讀,往往拋開文本的語言文字,或從人文思想、或從寫作背景,或從作者經歷,或從其他方面入手去解讀文本,以顯示文本解讀的「深」和「新」。對於這種文本解讀,在語文教學上,有人也叫它是「深度解讀」或者「過度解讀」,也就是過分挖掘文本的思想內涵或者其他因素,甚至到了偏執的地步。

        「教學解讀」,就是根據教學的需要,符合教學的實際、符合學生學情的去解讀文本。我們面對的是初中學生,所以我們的解讀必須符合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符合初中學生語文學習的實際,符合初中語文教學的核心目標,要能夠讓初中學生通過閱讀品味,真正領悟了文本的內涵和情感,這就是「教學解讀」。如果教師對文本解讀得很有深度也很有新意,但落實不到學生那裡,不是學生自己的理解感悟,那在教學上就沒有多大作用和意義。

        「研究解讀」和「教學解讀」雖然可能有相同的地方,但是二者絕不能等同,更不能直接以「研究解讀」代替「教學解讀」。

        肖老師執教的《春酒》主要是引導學生理解回憶春酒的情感,《在沙漠中心》主要是引導學生理解兩種心理狀態。這些解讀,也許是許多人都能解讀出來的,沒有什麼「偏奇怪新」,但這是貼合學生學情的文本解讀。肖老師說「我要淺淺地教語文」,我理解的肖老師「淺淺地」,就是貼近文本,品味語言,讓學生體味、領悟文意和情感。實際上他對文本的解讀也有一定深度,除了共性的東西,也有深刻的地方。比如《春酒》一課,最後問到「琦君是誰的孩子?」引導學生理解為:琦君是媽媽的孩子,是春酒的孩子,是習俗的孩子,是文化的孩子。這就是把作者情感上升到了文化的高度,這就是解讀的深度。《在沙漠中心》一課,肖老師引導學生品讀「絕望」,品讀「堅強」,這是我們一般老師也都能解讀到的,沒有獨一無二的「偏奇怪新」,但他有巧妙的設計,比如改動標題,加一個主標題來體現對文本解讀的深度。

       語文課的優質表現在哪裡?就在這里,就是靠實實在在、符合學情的文本解讀,不靠「偏奇新怪」、不靠獵奇去取勝。如果看那些不接地氣的文本解讀,許多老師都難以理解、難以接受,那麼學生呢,十幾歲的學生憑他們的學習積累、人生經歷、情感體驗能不能理解呢?所以,教學時,應該區分兩種文本解讀,即「研究解讀」和「教學解讀」。這樣說,不是說可以對文本不進行深入挖掘,而是在深入解讀、有了自己獨到體驗之後,才能根據學情自如地駕馭課堂。如果沒有自己的解讀體驗,人雲亦雲的話,那麼教學時就做不到自如駕馭。

        四、教學流程自然流暢

        一節課的教學流程,是教師基於課程、基於文本、基於學情的教學設計的最終呈現。教學流程自然、流暢,沒有過多的雕琢痕跡,沒有太多的磕磕絆絆,既驗證了教學設計的科學合理,也說明了教師主導把控課堂的藝術能力。

        可是,我們許多課堂教學太注重形式,太注重環節的齊全。許多語文課每一節都有小組合作的環節,有探究的環節,有交流展示的環節,有拓展延伸的環節等等。關於「小組討論」合作學習,不管問題是否重要,也不管有沒有討論的必要,都要來個小組討論。課上常聽老師說,「這個問題,請大家小組討論一下,給大家一分鍾時間」,或者更絕的是精確到「給大家三十秒或四十秒時間」。這樣的小組討論能有什麼結果呢?關於「成果展示」環節,多數都不是小組討論的結果,或是照搬教輔書上的答案,或是發言學生個人的思考理解。本來小組討論是很好的一種學習形式,但讓我們給用濫了,當一種形式被用濫了的時候,就可以想像一下效率,純粹成了一種空殼、一種給人看的形式。再就是「拓展遷移」,文本讀懂了沒有,理解了沒有,都不知道,就要拓展,就要遷移。如果這節課真的把文本學通學透了,還有學習時間,我們可以拓展延伸;如果連文本都沒弄清,這一課都沒學好的話,為了延伸而延伸,為了拓展而拓展,為了有這個環節,這樣的「拓展延伸」只是一種形式而已。很多課都是把這些作為「新課程」的標志,貼在自己課堂上,這其實是對新課程的理解狹隘化、表面化、程式化了。

        肖老師的兩節課很自然、樸素、流暢,如行雲流水般,讓人如坐春風。《春酒》從內容到情感,再從文本的字眼行間里去品讀,看這些情感是怎麼表現出來的,是一步步完成一種內在的流程。《在沙漠中心》是從內容到心理活動,到兩類心理感情,再到兩類感情是如何表現出來的,又回到學習語言文字的核心上來。這種教學設計,表面看不出什麼痕跡,但仔細體會,我們一定能感受到肖老師的課內在聯系是非常緊密的,比那些標注了所謂幾個環節的課要緊湊得多。肖老師的課沒藉助多少外在的東西,沒有多少花樣,似乎一直在與學生對話交流,看似「淺淺」的,但那種內在的由淺入深,逐漸的升華,都顯示出教學流程是非常有序的。

        所以,語文教學不要過分注重那些外在的形式,要多注重課堂的內涵,多注重教學內容的選定,多注重語言文字的品讀,多注重文本解讀的學情基礎,多注重自然樸素的流程,讓我們的語文課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樂園。

            ——原載於《中學語文教學參考》(中旬)2017年第3期

: -10�x5��-�

閱讀全文

與以後語文課怎麼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