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教案教後反思怎麼寫

語文教案教後反思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3-07-12 13:40:00

『壹』 語文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關於語文教學反思範文(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學反思1

小語第六冊第一單元習作的標準是:能寫出景物的特點;按一定順序寫清楚;表達了熱愛家鄉的感情;有豐富的想像。在第五冊寫觀察日記、介紹一處地方這兩個單元習作中,都已經重點進行過按一定順序描寫事物和景物的訓練,加上在學習第一單元課文過程中引導學生去學習作者觀察順序、描寫順序,這樣學生達到按一定順序寫清楚這個要求並不難。學生通過上個學期描寫事物的小練筆與習作的訓練,也能寫出事物的基本特點了。基於有以上的基礎,我決定把習作目標定得更具體一點,就是抓住事物特點,把事物寫生動。如何指導把事物寫生動呢?學生僅僅靠運用現有積累的詞語來把事物描寫生動是不可能的。仔細研讀教材後,我發現本單元課文有一個特點就是在描寫事物特點時都有豐富的或生動的想像。《語文課程標准》在「總目標」中明確提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的任務一方面要教會學生聽、說、讀、寫,另一方面要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發展學生思維能力,而培養想像力是實現這一目的的重要途徑之一。尤其是習作更是離不開想像。學生有了豐富的想像力,能把人物寫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把景物描寫得生動形象。我決定從培養豐富想像力著手,指導學生學會抓住事物特點,運用豐富的想像來把事物描寫生動。

一、明確學習目標,開展前置性學習活動,教與學有的放矢。

有了以上的思量,我定下了本單元的學習總目標,並設計了相應的前置性學習活動。在學習本單元的第一課時,師生共讀習作提示,並提煉要求,明確學習目標和前置性學習活動內容。其中特別強調了課內外閱讀積累優美詞句時,要多積累想像豐富的詞句;認真思考課後想像練習;仔細觀察一種喜歡的或身邊出現的小動物和植物,通過畫畫、拍照、簡單文字等方式記錄觀察到的特點。

二、用心體會,大膽想像,勤於練筆。

為本單元習作而設計的前置性學習策略主要還在閱讀教學中實施。一是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學會賞析描寫事物特點的語句,用心體會表達的方法;二是畫出文中想像的語句,邊讀邊想像畫面,體會把事物寫生動的效果;三是鼓勵學生大膽想像,激發想像力,進行仿寫小練筆。

案例1:《燕子》第一自然段的學習:

師:燕子是春天的精靈,它們飛過山巒、飛過田野,讓我們靠近觀察一下它們吧!你看到了怎樣的燕子,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

生:燕子的身子黑黑的,尾巴像一把剪刀。

師:課文是如何描寫燕子外形特點的呢?

生看圖展示背誦第一段(前置性學習過程中已經練習背誦)。

師:你發現第一段描寫燕子的外形特點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

生:先寫羽毛,再寫翅膀,再寫尾巴,最後寫燕子活潑機靈。

師:你真會發現,這一段就是按從局部到整體的順序來描寫燕子的外形特點。還有嗎?

生:課文不是像我們平時描寫燕子一樣,說燕子有什麼,有什麼,而是用了「一身什麼,一對什麼,加上什麼,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

師:你讀得真仔細,是的,課文表達的方式跟我們平時描寫的方式不一樣。學習了這種新的表達方法,我們也能把小動物的外形特點描寫生動,對嗎?

學生進行小練筆:仿照第一段描寫一種小動物的外形特點。

案例2:學習《詠柳》

用自己的話說說「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這一句描寫了什麼。體會用比喻修辭手法描寫出柳樹枝葉的碧綠、枝條的茂盛的特點。

小練筆:想像自己觀察的柳樹還有什麼特點,結合對詩句的理解,和看《燕子》插圖,發揮想像,寫出柳樹的特點,還可以想像柳樹和周圍事物的對話來贊美柳樹。

案例3:學習《荷花》第三、四段

朗讀第二段和第三段的一、二句。

師:「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想像它們都有怎樣的姿勢?

生1:看看這一朵,很美,她像在風中跳舞。

師:你很會想像,請問這朵荷花怎樣的姿勢讓你想像她在風中跳舞呢?

生1:她在風中搖擺。

師:那就先把描寫她的姿勢,再進行想像吧!

生1:看看這一朵,很美,她在風中搖擺,好像在跳舞。

師:真棒!

生2: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她低著頭,好像在聽小魚說話。

生3:看看這一朵,很美,她仰著笑臉,好像在跟小鳥打招呼。

小學語文第六冊第一單元教學反思

師:我們運用豐富的想像把荷花描寫得多美、多生動啊!

有感情朗讀第4段。邊讀邊想像畫面。

師:如果你也是池中一朵荷花,會看到、聽到、想到什麼呢?

生1:青蛙跳過來,呱呱呱,告訴我它會唱歌。

生2:小蝌蚪游過來,告訴我它們要去找媽媽。

師:想像真豐富啊,除了水裡游的,地上的,天上的一些事物都可能會告訴我什麼呢?

生3:小鳥飛過來,告訴我早餐的豐盛。

生4:露珠滴下來,告訴我清早的空氣多麼清新。

師:想像得多棒啊!讓人意想不到。

……

學習完課文,復習課文寫作順序:看花時間、地點、人物,荷花生長的各種姿勢,想像和感受。學習課文寫作順序描寫一種花,要有豐富的想像。

三、習作材料充分准備,以說帶寫。

學生在前置性學習活動中就進行習作材料的收集。如利用假期到自己感興趣的地方游覽、參觀或向身邊的人了解家鄉的一處風景等等。

進行口語交際《介紹一處景物》時,我發現學生還不是很會抓景物特點。於是在評價表達時,我特別強調上台展示的學生要講清這處景物的特點,引導他們抓住印象最深的一兩點進行介紹。並引導其他學生評價時說說台上的學生有無把介紹的景物特點講清楚。特意表揚能夠按照一定順序說清楚的學生。

經過多次的口頭、筆頭的訓練,學生基本能夠抓住景物特點,初步會展開豐富想像把事物寫生動。正式習作之前,我還是引導他們先把全文的結構構思好,想清楚寫什麼,有什麼特點,按照怎樣的順序寫。哪個特點要重點介紹,就要發揮想像寫生動。

從習作完成情況看來,學生基本能按一定順序去介紹,也能夠抓住景物特點和發揮想像。想像主要體現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優等習作的想像很豐富,能對事物特點進行生動描寫,語言優美,表達流暢,能運用自己積累的詞句。中等習作能運用積累的詞語把事物特點寫清楚,有想像但不夠豐富。還有一些雖有想像,但不夠恰當,比較簡單地描寫景物的特點。由此看來,大部分學生的表象積累還不夠豐富。

豐富的表象積累,是發揮想像力的雄厚基礎,表象貧乏,就會導致想像狹窄和膚淺。因此,在往後的語文教學中,我要從以下幾方面去豐富學生的表象積累: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多體驗,多觀察身邊的事物,寫觀察日記;繼續充分利用語文教材,指導學生學會邊讀邊想像文字所描繪的情境,進行補白、續寫等等的小練筆;課外閱讀要求運用老師指導的讀書方法進行閱讀,積極積累,擴大詞彙量,增長課外知識。

語文教學反思2

本單元圍繞「培養優秀的品質」這個主題進行安排,主要由三篇精讀課文、一篇略讀課文及「語文園地六」組成。本組教材都是一些給人以啟迪,讓人受益的古今故事,誠信、孝敬父母貫穿始終。二年級學生,都喜歡聽故事。教學時我抓住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心理特點,引導學生在閱讀中識字,在閱讀中感悟道理,並結合生活實際,啟發學生評價故事中的人與事,讓他們從中懂得了謙虛,勇於承認錯誤,孝敬父母及關愛他人等優秀品質,並以故事中的人物為榜樣,向他們學習,努力做一個德才兼備第好少年。教學本單元,我主要採取了單元整體教學,步驟如下:

一、掃清字詞。利用家庭預習、課堂教學時間,讓孩子用大約一節課時間掃清字詞障礙。字詞學習步驟:預習,自主學習,小組學習,全班交流學習,指導書寫,聽寫,更正改錯。檢查字詞的形式多樣:如「情境中識字」「字詞大闖關」等等。

二、把握整體。通讀每篇課文,讓文中的主人翁形象留在腦海中。

三、感悟品質。讓孩子帶著「你最喜歡哪個人物?為什麼?你是從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這個問題去細讀細究課文,先在小組交流,接著到全班交流。

四、升華情感。寫寫你希望自己做一個怎樣的孩子。

語文教學反思3

《畫家鄉》一文是人教版第二冊第六單元的一篇文章,這篇課文寫的是孩子們用彩筆畫家鄉的事。通過五個孩子不同的畫,展現出他們各自家鄉的美麗,表達了孩子們愛家鄉的情感。

課文第2—6自然段具體描述了濤濤、山山、平平、青青、京京5個孩子所畫的家鄉。濤濤的家鄉在海邊,那浩瀚的大海,掀起萬頃波濤,海底蘊藏著豐富的寶藏。山山的家鄉在山裡,那裡山峰高,水清,屋前屋後都是高大的樹。平平的家鄉在平原,遼闊的平原,像無邊無際的綠色海洋。青青的家鄉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那裡草綠,牛羊多。京京的家鄉在城市,一座座現代化城市,高樓大廈聳入雲霄。他們的畫畫出了各自家鄉的特點,充分反映了他們對家鄉的真摯熱愛,進而反襯出祖國各地欣欣向榮的發展。課文圖文並茂,情景交融,可以說是一篇極具人文色彩,適合欣賞、領悟的通俗詩和風景畫。畫面的圖景和描寫的語句,很容易與學生的生活和認知達成契合,引起共鳴。因此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讀文感悟,並激發學生發揮想像,畫出自己的家鄉,讓愛家鄉、贊家鄉的情感在課堂中回盪。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讓學生讀課文,學生在愉快的讀書活動中走進了文本,感知了課文內容。這樣既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又激發了學生對學習課文的興趣。根據課文段落的特點,我選擇精讀第二段,讓學生明白學習方法後,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通過找找、讀讀等多種方式,並用生動、有趣的語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自由讀、比賽讀、齊讀等多種朗讀形式,使課文的意境和語言都走進了學生的心裡。

在教學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在觀察大海時,引導學生通過讀「……那麼……那麼……」,體會出海更藍,更寬。接下來,讓學生學著「那麼……那麼……」的句式說話,學生們說的不夠理想,我覺得可能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還是有點難度的,還有在指導學生朗讀方面,覺得沒指導到位。

語文教學反思4

本單元的主題是智慧人生。選文都是一些文質兼美的經典故事。有教會我們「應該有自己的主見」的`《父子騎驢》;有教會我們要「正確認識自己」的《一隻梅花鹿》;有讓我們知道「不同作法有不同結果」的《三袋麥子》;還有教會我們堅忍、清白做人的古詩《竹石》,以及教會我們要控制自己情緒,不亂發脾氣的《釘子的故事》。

這些故事充滿思辨,飽含哲理。不僅僅是人生的智慧,而且也是人生的修養。

學生們在學習這些故事中受到啟發,受到教育。學慣用辯證的觀點來認識事物,學會思考與選擇,提高他們的認識水平與思想水平。

這個世界像一個萬花筒,豐富多彩,變幻無窮。孩子們用他們那雙明亮的眼睛好奇地注視著這一切,他們覺得新鮮、奇妙,也充滿了許多疑問。童心看世界,有童心的理解。這個世界充滿了奧秘,也充滿了智慧。我們不但要讓孩子們保持水晶一般純潔的心,還要教給他們許多人生的智慧,做人的道理,讓他們變得更聰明、更可愛。

本單元的課後問題重在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中一些難於理解的地方。特別是進一步體會一些有深度的表達情懷的詞句。也有適當的拓展題,讓學生把從課文中學到的內容應用於觀察體驗更廣闊的世界及自己身邊的生活。把自己擺進去,達到開闊視野、拓展襟懷、用科學的方法認識事物的目的。

「積累與運用」中的「綜合性學習」和「習作百花園」聯系緊密,教學時可以拉通進行。

語文教學反思5

第六單元為環保篇,是關於保護環境、改造環境、美化環境的教育。由《沙漠中的綠洲》、《雲雀的心願》、《古詩兩首》、一個習作和一個練習組成。這一單元是教材編寫組根據《語文課程標准》精心設計的,發揮著接通課內外語文學習的功能,用不同的文學樣式表達了同一個主題: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沙漠中的綠洲》一文體現了阿聯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雲雀的心願》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雲雀跟著媽媽飛出森林後的所見所聞,懂得了保護森林的重要;習作6要求選擇一個感興趣的問題和別人討論,也可以留心報刊雜志上有關這個問題的信息,結合自己的認識寫篇文章,從而落實「自主習作,樂於表達」的理念,透出濃濃的人文情懷。通過本單元的教學,要在每個孩子們的心中確立這樣的觀念:保護環境,保護地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練習六中安排了處處留心、讀讀背背、寫好鋼筆字、口語交際、學寫毛筆字等五個方面的內容。

在本單元教學中,我結合《語文課程標准》,認真做到「三淡三重」的教學設計:

一、淡化技能訓練、重視感悟積累

在教學過程中,不可急功近利地對學生進行枯燥的技能訓練,以免敗壞了學生對語文的興趣,而是應重視熏陶感染,引導感悟、積累,重視閱讀。本單元文章形式多樣,記敘文的教學要抓住課文的要點和關鍵,設計幾個主要問題,合作探究,通過生生互動式的讀讀、畫畫、比比、議議等多種形式使學生體會到文中的「情」。如《雲雀的心願》要抓住文中的關鍵語句、人物對話,讓學生分角色朗讀,進入情境,較好地把握語言包含的情感。

二、淡化知識傳授、重視語文實踐

語文學習不只是為了考試,課外語文素養的提高更不是只看考試,課堂的觸角一定要伸向課外、伸向生活,為學生創造更多的語文實踐機會。本單元的主題是環保,課後可根據班級實際組織學生通過調查、采訪、查閱資料、辦環保主題的手抄報等,引導學生了解本地區的環保情況,力圖提出自己個性化見解的環保建議。如在教學《沙漠中的綠洲》一文時,我組織學生課後收集有關阿聯酋的資料,以「沙漠綠洲之旅」為主題,結合課後習題,開展「小導游」活動。讓學生的環保意識在實踐中增強,讓學生的環保行為在課後落實。

三、淡化教法的新奇、重視學法的指導

課程改革實驗教學的確給我們帶來了不少新的東西,但也存在片面追求教法創新、追求「表面繁榮」的誤區,我們的教法應該為學生更輕松、有效地學習語文而因地制宜。就這一單元而言,我們更重要的是要解決「啟下」的問題。而本單元課後練習有了較為明顯的體現。如在教學《雲雀的心願》時問:「為什麼說『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先有條理地說說,再寫下來。」既引導學生進行概括重點段落內容的訓練,又訓練了學生把握文章的要點,理清文章的條理,為高年級的閱讀「了解事件梗概」作了很好的鋪墊。

小學語文教學在美育方面重視的是不夠的,我們也清楚美育的內容並沒有寫入語文課程標准,我在實施三維目標時,那情感的訓練,其實內涵著美。這一單元的教學,我把美育的內涵引進來,通過反復的閱讀引導,學生就能感受到美不是抽象的,美是具體的,美是要靠人類創造、保護,美是有規則的……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只有做到「三淡三重」,才能真正地教好語文,學好語文,用好語文。

『貳』 語文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語文教學反思(精選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學反思1

面對《師說》這樣一篇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老課文,我的教法仍然比較傳統,沒有深入開掘其蘊含的文化特色和時代精神。

有位同學在寫《師說》讀後感時曾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我認為,「小學而大遺」不是「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反而放棄不學」的意思,而應該理解為:「小孩讓他學習,大人反倒不學習」,這樣,上下文的意思就貫通了。姑且不論他的理解正確與否,單就這種深入思考,獨抒己見的鑽研精神而言,是應該成為大家的榜樣的,老師應讓學生進行探討。

相比《勸學》,韓愈《師說》此文更具情感性,因此在教學中注重誦讀的施教。叫了幾個學生朗讀模仿,效果亦是不錯。對於沒念好的學生用文中的話說就是「人非生而知之者」並同步翻譯,效果也出來了。

此種情形只是針對有過預習的並且成績較好的學生,整個班級氣氛較活。但是對於古文考試的要求可能有點擔心。因此下節課應再次重復一次脈絡的整理。

語文教學反思2

前幾天,我和劉老師正好集體備課到《葉公好龍》這篇文言文。對葉公只喜歡龍的藝術,見到真龍卻又極度恐懼的這一行為,我們有不同的見解,就像愛畫虎的畫家一樣,如見到真虎也必定會逃之夭夭,是人之常情。如只談個人看法,我從中領會的是「不能只看事物的表面現象,要通過現象看本質。」劉老師和我也有同感。

但《教師教學用書》中有一個重點提示「從文中體會到做人應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實事求是,不可弄虛作假的精神。」學生理解是多方面的,如何引導他們去領會這個重點呢?

在上《葉公好龍》的第二課時時,孩子們從「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中領會到葉公對龍藝術的喜愛,又從「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領會到對真龍的恐懼,把兩部分進行比較理解,要孩子們談談自己對葉公的看法。

結果就有了四種觀點:

1、不要當愛慕虛榮的人。

2、做人要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實事求是的人。

3、看事物不能只看錶面現象。

4、葉公的行為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的。

孩子們恍然大悟,原來作者是有意讓我們從中體會到做人應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實事求是,不可弄虛作假的精神。接著,孩子們熱情高漲,談到了生活中這種「葉公好龍」似的現象。對什麼叫寓言故事也加深了認識。

感謝我的孩子們,同時也感謝我自己,「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育的真理得以實施,終將得到回報。

語文教學反思3

1、反思教學中的教

北師大附中程翔老師習慣於每上完一節課就會一遍遍的重溫教案備課,揣度教學過程中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一堂課即使准備的再好,也會有不足之處,這就是所謂的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語文教師的好課堂就是在不斷打磨中煉成的。

所以說語文教師都應該養成這樣的良好習慣,每天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該發揚的發揚該摒棄的摒棄。唯有如此,才能根據自己的反思重新調整以後的教學設計制定更為出色的教學策略,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2、反思教學中的學

新語文課程標准提出互動式教學應成為素質教育的常態,教學過程其實就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課程,語文教師不過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基於此,語文教師更應該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困惑。

那麼教師需要改變原來的身份,真正意識到自己再也不是傳統教學中的中心,而是學生的服務者,是學生的參謀。學生的學困難是什麼,什麼地方掌握的不好,哪些地方需要教師的撥雲見霧,這些都是教師需要反思的。只有準確的了解學生的真是需要,語文教師才能有目的的積累自己的課前准備素材,使自己的教學准備能夠做到有的放矢。

3、反思教學的亮點

所謂教學亮點,就是課堂教學中的點睛之處。筆者曾經有過這樣的課堂,初三語文《醉翁亭記》,曾經要求學生背誦全文。不想有學生突然提出想讓老師也背誦其中一段,筆者當即聲音並茂地將全文一字不差的背出,博得學生的熱烈掌聲。

筆者趁熱打鐵又將王勃的《滕王閣>序》也背誦一遍,看著學生目瞪口呆的樣子,筆者因勢勸諭學生學習古人的文章不僅僅是為了考試,而是因為有些文章確實是千古華章,經常頌之,既能提高語感又能陶冶情操,實為一舉兩得。筆者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想給學生一個提示,每節課都應有每節課的出彩之處,只要教師能及時抓住這些畫龍點睛之處並在以後的教學中改進,何愁不能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呢。

4、反思教學中的不足

語文教學同其他學科不同,如理化政生,對即對錯即錯不存在中庸之道。而有些語文知識至今都存在學術爭議,所以即使有教學上的瑕疵也不難發現。

如果能把自己教學過程中的敗筆記錄下來,並分析原因吸取教訓,以作將來改正之之用。同時不斷地積累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究其根源就會發現自己學習上的薄弱環節,找到自己最短的那塊木板,必能提升自己的整體教學水平。

語文教學反思4

一、對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反思

學科德育滲透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語文教學因其教材內容的特點,更加適合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但是實際的教學卻是老師不重視德育教育,只是強調對知識的傳授和積累。學生學到的.是語文知識,而對文本中蘊含的德育因素沒有及時領悟,影響了語文人文性的發揮。老師對德育滲透的點、程度都把握不夠,德育滲透的時機、德育滲透的切入點,是語文教學德育滲透的關鍵。

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熟悉教材,通讀文本及相關資料,將文本中蘊含的德育因素瞭然於心,在教學過程中選擇最佳的時機,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文章內容中的思想內涵往往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內容,老師要善於挖掘文本中的德育內容,這就需要教師熟悉教材,深刻地理解教材,才能夠做好德育滲透的工作。

二、閱讀教學缺乏實效性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閱讀教學肩負著語文人文性的特點。教師做好語文閱讀教學,就是完成了語文教學任務的一大半。閱讀教學中的文本理解,思想內涵的感悟,對學生性情的陶冶等,都是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閱讀教學的核心是朗讀,而在初中教學中,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范讀外,學生朗讀文本的機會很少。

一個是學生年齡特點決定了學生的不愛讀,一個是教師忽視了朗讀的作用。熟讀、精讀是閱讀教學中學生必備的基本功的,但是在實踐中,這一環節則缺乏應有的重視。

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閱讀中的朗讀,讀中悟道,讀中品味。朗讀是閱讀教學的核心和關鍵,重視了朗讀就是重視了閱讀教學。因此重視閱讀教學中朗讀,應該是閱讀教學中的關鍵和重點。

三、初中語文習作教學的反思

習作是語文工具性的體現,而且中考試卷中的作文分值也是相當高,不容我們不重視習作的教學。但是習作教學卻又是教學的難點,學生覺得難寫,老師覺得難教,是語文教學的大難題。教師要具有發散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拓寬寫作思路。

目前的中高考,對於寫作形式都沒有了明確的規定,寫作形式越來越模糊,所以就要求教師對作文教學的思路要拓寬,教學的理念要更新,引導學生發散思維,搜集生活中的寫作素材,善於生活生活中的小感動和小發現。

語文教學反思5

1、教科書是課堂教學的藍本。

因此,「探究性」教材不僅是學生的任務,更重要的是教師自身對教材的探究和挖掘。如何挖掘教材的深層內涵,是搞好課堂教學的前提。

教師只有對教材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引導學生分析課文,才能真正形成師生和課文作者。對話。

2、教學用具

任何形式的課堂(包括視聽媒體的使用)都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教學活動的手段不應公式化、程式化,如課堂討論或死板、單調,或聽之任之;有些班完全用滑鼠代替粉筆,用錄音代替課本等等。

這種教學方法淡化了語文教學豐富多彩的本質,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作秀」的嫌疑,流於形式。

3、教師

我們強調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但不應忽視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只有教師及時介入,或提出必要的觀點和概括,或適當地展開課文,才能引導探究深入,進一步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使學生獲得系統的知識和正確的觀點。

「問問哪裡的運河應該是清澈的,哪裡才是活水的來源。」作為一名教師,「這是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我要上上下下地去要它!」

雪萊有一首著名的詩:「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其實,現在沐浴在第二輪繼續教育的東風中,享受國家重視義務教育的雨露,就是大力推進新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美麗春天。

每個語文老師應該創造一個溫暖的夏天他的職業生涯在這個陽光明媚的春天,鳥兒在歌唱,花兒香,符合時代的東風,高舉的旗幟課程改革,簡而言之,播種一個紅色秋天祖國的未來。多反省,多清醒,多進步。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浪潮下,我們應該不斷反思,與時俱進。

語文教學反思6

經過幾個月的語文國培學習,結合教學工作實際情況,我認識到有一條原則較重要,但平時教學中沒被重視到,那就是——讓賞識走進語文教學。這樣可以提高教學質量,也能讓學生愛學語文,我認為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是平等的

在賞識教育中,老師和學生的關系是平等的,教師在學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權威,學生也不是唯命是從的卑微者。師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關系,學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滿信心,思維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於提出問題,敢於質疑。

這樣,就為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創設了一個輕松愉悅、民主和諧的環境氣氛,促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求知願望,即親其師,學其道。成功的教學依賴於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這種氣氛的建立需藉助一些手段,如溫柔的目光,親切的撫摸,殷切地希望,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使學生更加依賴老師,從而激起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這是學生學好語文的關鍵所在。

二、相信每個學生都能成功

羅森塔爾效應實驗,說教師給學生自信,學生就會有高成就。教師對學生的相信是一種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這樣忠告我們:「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飢笑中有愛迪生。」作為老師,應該相信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個學生都具備成功的潛能,而教師的作用,就要喚醒學生的自信。

三、閱讀教學,讓學生多一些自我感覺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更新觀念,還學生以學習和發展的地位,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對於學生五花八門的答案,教師要充分肯定。即使學生回答的幼稚,膚淺,甚至片面、錯誤,教師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應當熱情鼓勵、引導、用心呵護熠熠生輝的思想火苗,這對學生的影響將是巨大的。讓學生發展自己的思維,獲得審美的體驗,從而提高語文閱讀的質量。

四、作文教學中,讓學生學會表現自己

在應試教育的制約下,學生在作文中的個性和創造性已消失殆盡。作文中總是乾乾巴巴的幾段空話,套話、假話連篇,文章脫離了自己真實內心的感受,使作文失去了鮮活的生命和色彩。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鼓勵學生寫隨筆,觀察日記,

讀後感,觀後感、周記。此類作文往往有學生真實情感的流露,鮮明個性的跳躍、獨特詞語的運用,許多優秀之作常常涌現,時間久了,學生就能發現自己的寫作個性。

教師可以允許學生有不同層次的發展,並抓住學生作文中的優點,加以鼓勵:如好的句子,使用准確的詞語,好的開頭或結尾等,喚起學生寫作的熱情和自信。作文評語以鼓勵為主,當然作文中存在的主要毛病還需用委婉的、學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指出,那麼以後作文,學生會更主動熱情,並能更好的展現或表現自己了。

以賞識的方式改變學生作文中的一些缺點,效果明顯,並能很快提高寫作水平。這是我最近學習過程中的一點點思考,現作以上總結,思想和觀點比較淺顯,望老師能給予指導。

語文教學反思7

通過對文本的眾多分析後,我採用了以誦讀帶動感悟的教學方式,立足於誦,在誦讀的過程中進行評點教學,突出「讀、誦、悟、品」四個字,將整個教學過程分為「誦讀課文,感知內容」和「品讀文章,感悟情感」兩大板塊。在前一個板塊中,先由教師范讀,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明確讀音、節奏和停頓等常識。

然後學生自由地朗讀,讀准字音,讀出抑揚頓挫的節奏。最後藉助工具書,自主地疏通字詞,疑難點提出,師生互動,合作完成譯文的工作。通過這個環節,學生不僅熟悉了文章,而且還積累了一些文言知識,提高了文言文的閱讀能力。在後一個板快中,首先讓學生自由誦讀課文,整理出自己對此文的一些感受,我給予提示,引導學生學會欣賞一篇文章可從哪些方面入手,後進行生生、師生的交流對話。

這個環節的安排,既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自主地從自己所選擇的角度去分析課文,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又建立了一種民主、平等、各抒己見、眾說紛紜的課堂氛圍。而後師生合作扣住教學內容設計出一系列的思考組織學生方向明晰地去感悟文本。在這一環節中,由於前面大多學生已經將文本分析的很好,於是對於這些思考題,他們都很快地能夠比較准確的把握。

由於本文中所採用的正面與側面相結合的表現手法是一大亮點,也是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所以在最後我還設計了個學以致用的環節,讓學生模仿文中的這一寫法描寫一堂語文課。

長期以來,語文課堂教學同其它學科一樣,是以老師講、學生聽為主要方式,特別是初中文言文教學,教師更是擔心學生讀不懂,就採取「教讀——解詞——串講——翻譯」的方法教學,把饃嚼細再喂給學生,學生就像嬰兒似的,只是張嘴吞咽。這種把鮮美的食物嚼得無味的「滿堂灌」、「注入式教學」,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因而初中學生普遍對文言文產生畏懼感,學起來沒興趣。

針對這種情況,我根據「初語」新大綱「讓學生多讀,通讀誦讀,培養學生對文言詞語文言句式的敏銳的感受」的要求,改過去教讀文言文課文為引導學生預習、閱讀課文先初步明白文意的方法。其具體做法是:

1、給予提示,明確要求。

2、閱讀思考,學會提問。

用欣賞的眼光看待每位學生,用贊賞的話語評價學生的發言。不是隨波逐流,這更能激活課堂氣氛。給予學生肯定性、鼓勵性評價,不要吝惜自己的贊美語,對學生創造性思維,教師應及時報以掌聲,或做出激勵性評價,或發給他一個「創新卡」,或授予他創新能手的稱號等,都能促使學生更加強烈的創新動機,進一步發展創新潛能。

總之,教無定法,只要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創新能力,就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大膽嘗試,力爭創造出高效實用的教學方式來。

語文教學反思8

這篇課文是魯迅寫的一篇小說,魯迅的文章是晦澀難懂的。對於現在的初中生來說,理解他的文章是有一定難度的。怎麼選擇切入點是教學成敗的關鍵。為了便於學生的理解,我慎重的選擇切入點。

記得最初教這篇課文的時候我用了一周時間,但是效果卻不理想,我很累但是學生卻沒有收獲。我在反思我的教學思路。我是一個勤快的老師,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思考。時間長了,把學生教得沒有靈性了,不會思考,語言貧乏,感情冷漠。

為了不重蹈覆轍。在學這篇這課文之前,我查閱了一些資料。我的教學思路的設計是以這兩句話為指導的:「小疑有小近,大疑有大近」;把課堂還給學生,創設情境,激活學生思維。

因為這是一篇小說,我從小說的三要素中的人物入手。這篇小說中作者主要刻畫的就是兩個人物:閏土、楊二嫂。我以此為切入點。通過對這兩個人物形象的分析探究小說的主題。讓學生找文中對這兩個人物描寫的句子,然後分析人物形象。讓學生自己去探究造成人物性格發生巨大變化的深層原因。其實也就是在探究小說的主題。學生從不同角度去分析。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這是引導學生個性化的閱讀最好的素材,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最好的材料。

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分析,學生們探究的結果還是很不錯的,其實放開學生的手腳,他們有時真的會給你一個驚喜。我趁熱打鐵,把文章最難理解的一部分拿出來讓學生去質疑。然後大家討論,分析。雖然學生有時提出問題沒有任何價值,但是這也證明他們是在思考,只是他們思考的深度不同。有好多學生不理解文中「高牆」、三個辛苦的含義。以及對文章的結尾句的理解,這些問題的提出說明孩子們真的在思考。而且經過老師的引導學生們

探究出答案來了。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還是沒有給學生太多的時間去思考。這是我這些年來在教學中犯的最嚴重的錯誤。因為他剝奪了學生的思考時間,久而久之就扼殺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

第二步就是引導學生分析寫作特色,有幾點學生自己是能說出來的,例如:對比手法的運用、(對人物的描寫)對自然環境的的描寫。有些則需要老師的引導。

學習這篇課文我覺得我的教學切入點選擇的較好,但是沒有引導進入深一層的分析,就是對主題的探究。這一塊在教學上我浪費了寶貴的時間。第二課時我才引導學生去探究。現在我發現我在上課時,有時教學時間調控的不好,一節課下來,我覺得沒有教給學生什麼,上課講的內容隨意性太強了。而且,有時講課時,控制不好拓展的范圍。拓展的內容雖然對學生的成長很重要,但是與課文內容又沒有多大的聯系。

就拿今天的第一節課來說,我在對楊二嫂進行分析時,突然聯想到我在昨天下班時對家中的曬衣繩的所產生的感慨對學生一通講。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最後送給我熱烈的掌聲。但細想下來,我的感慨對學生能有多大的影響呢?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會因我的感慨而改變嗎?

對於現代文的教學,我越來越感覺到很亂,可能是我的問題的設計缺乏層次性與科學性。我的教學仍然是沒有以學生為主。仍然是以老師的講解為主。現在的教學怎麼是越來越倒退了呢。也許自己對教材挖掘的不夠深,還是不能超越教案,還是真正的不能實現老師個性化的閱讀。我仍是教案的木偶。這種現狀我一定要有改變。否則我的業務是難以提高的。

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將上下而求索。以後的教學必需要嚴格要求自己,否則永遠在重復著昨天。

『叄』 語文的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關於語文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的教學反思1

一轉眼,本學期的教學工作已近兩月時間,回想自己的教學工作,有成功,也有不足;有收獲,也有失落。現自我反思如下。

一、成功方面

1、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課堂教學在師生平等對話中進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使很多同學都有了較大的進步。

2、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努力改進課堂教學,實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體現。

3、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向導,把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當作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並把這些內容貫穿與平時的課堂教學之中。

4、在教學中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的學習規律,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二、不足之處

1、在語文教學中,還需要在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想像能力和創造能力等方面狠下功夫。

2、還需要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生活實踐中學習語文。

3、在指導學生學習方法方面還不夠到位,部分學生學習方法還比較死板。

4、學生的閱讀面還需要進一步擴大,同時還要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的方法,培養課外閱讀的能力。

5、在指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和習作訓練方面探究不夠,需要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習作水平。

6、對學困生的指導和幫助還不夠。

語文的教學反思2

鼓勵學生閱讀勤於思考,有自己的獨立見解,是古今中外有識之士的共識。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地運用質疑問難的方法,不僅能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本單元的單元教學目標之一是:繼續學習質疑問難的方法,在閱讀課文中,對自己不理解的詞語、句子提出問題。無論針對課題、重點語句還是全文進行質疑問難,教師都應該引導學生如何進行提問,讓學生明白,什麼樣的問題才是真正有價值的,問題不在多,而在於精。

在教學《秘密》一文時,我就運用了質疑問難的方法進行教學,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課文的最後一節寫了作者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揭示了文章的中心,這是文章的難點,學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我讓學生默讀課文,找出對萊伊恩的評價,並讓學生提出問題,試圖從學生的問題著手,從他們的內心需求出發,共同解決問題,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學生通過閱讀,提出了很多問題:什麼是「恪守」?「自己的原則」是什麼原則?遇到什麼阻力?為什麼說他作為一個人無疑是最偉大的?讓學生通過反復朗讀,從課文中去尋找答案進行交流討論。這樣的教學,避免了師問生答式面面俱到的分析,學生學得興趣盎然,更提高了學生質疑、解疑的能力。

語文的教學反思3

語文是一門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思想的學科,這門學科應用廣泛而又極具影響力。學好這門學科其實挺難。對於小學階段,聽說讀寫都非常重要。尤其是一年級學生,我們要培養他們的各種好習慣,從基礎抓起。

拼音是重點,一年級孩子要藉助拼音來認識漢字。如果沒有正確的拼出拼音,那麼會影響孩子對漢字的識別。相較於拼出拼音來講,給生字注音似乎要更難一些。有的孩子能夠順勢拼讀出這個字的音,但要想寫出來,就會出現千奇百怪的錯誤。聲調是一個錯誤點,輕聲是一個錯誤點,相似字母是一個錯誤點,總之,有時他們寫出來的拼音真是五花八門,讓我們也匪夷所思。

同音字的區分,對於現在來講,他們認字程度沒有那麼強,有時會出現組詞上的錯誤。只要是同音,就能組出別的詞語。有時會把這個字安到另外一個詞上,這種情況教師加以強調並區分,但後期復習過程效果不佳,他們沒有深刻的記憶。

形近字的混淆。這學期學習同學的「同」字和問題的「問」字。這兩個字多數同學都分不清楚,聽寫起來錯誤連連。還有「有"和「又」這兩個字沒有什麼聯系啊,但他們還是能混淆著寫,這說明他們對這個字沒有建立起概念。需要今後在字形,字義上多下功夫。

除了寫字以外,這個階段還要重點練習讀。每天晚上孩子都要在家晚讀,無論多少,長短,都要嘗試著讀一讀,養成愛讀書的習慣,潛移默化地增強語文學習興趣,提高語文素養。

語文的教學反思4

在倡導素質教育的實施過程中,語文教學需要改進,在聽講的幾周里,我認為巨鹿實驗中學的語文教學存在幾處優點,值得我們學習。

一、更新教育觀念,神話課堂教學。

當前的語文教學我們應該擺脫舊 思想,習慣勢力等影響,注重45分鍾的講授傳播,而忽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我們要養成學生的「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才能讓學生獲得語文素養。

二、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變被動為主動。

長期以來,我們的語文教學只注重語文知識的傳授,學生是被動的狀態,沒有發揮學生主體性。要向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我們首先應該改變這種情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積極參加到課堂之中,才會有效提高學生素養。

三、有做筆記的習慣。

學生要養成記筆記的習慣,對於精彩的句子信息進行抄寫背誦 整理,長期積累,就會在無形之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四、有認真完成作業梳理積累的習慣。

做作業時,教師要求學生應先梳理課堂教學的重難點,然後才會做作業。要求學生不過於依賴教輔書,告誡學生不要放棄思考。

總之在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和實踐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培養學生掌握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掌握分析解決問題的要領,繼續保持好的學習習慣,學生語文素養才會得以提高,語文教學才會越來越好。

語文的教學反思5

以讀為本,熟讀成誦,是 中國傳統語文教學的寶貴經驗。在課堂教學中我盡量抓住機會,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多讀,如齊讀、男女賽讀、表演讀、配樂讀等,讓學生讀懂,讀通,讀熟,讀得有情趣味,讀得津津有味。

經過讀,讓學生自我來理解課文資料,如讓學生談談「你為什麼喜歡這句?」,培養學生的語感,落實五好目標中的「朗讀好」。在「句子比較」這一環節里,經過不一樣語氣的朗讀,感受課文語言的直觀性和形象性,並且能很好地幫忙學生積累課文中好的語言材料。熟讀自然就能成誦,好的語句讀熟了,有意識地讓學生背背,強化一下記憶,並有針對性地設計一道填空文段讓學生口頭回答,同時也落實學生的「口才好」,更能夠有效地促進語言的積累。

一堂課下來,感覺自我對課堂的幾個地方把握不好。一:字詞的理解、學習太過粗略。雖然是四年級,是向高年段過度的時期。但對於字詞的理解掌握不夠重視。對個別詞的運用、意思理解不到位,可能失去了積累的機會。二:對學生的理解,還有些越俎代庖的嫌疑。情感線還是按教師的設想去落實,是否又有情感灌輸之嫌呢?我在課堂上並不夠大氣,有時候拘泥於小空間。不能從整體上把握、調控,教師的教學機智待加強!三:讀的方面,在生生互動、點評做的不夠好。期望在以後的課堂改善!

語文的教學反思6

本文用精練的文字,為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自然景象。為了不雷同,我對每段的教學方法的選擇各不相同,雷雨前用欣賞美文的方法「讓孩子說說哪些景色寫得好,為什麼?」,雷雨中則用「你能提出什麼問題考考大家?」,雷雨後用畫畫的形式展示自我對課文的理解。讓自我感觸最深的是教學第二段,用這樣的方法教學,最大限度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每位學生都想提出有難度的問題考倒同學,在問題的反饋上來看,學生確實是作了思考,提出的問題跟自我備課時想得一樣,並且有些好的同學提出了「字詞推敲」的問題,如:「往窗外望去」為什麼不寫成「往窗外看去」?有什麼不一樣?我想在以後的教學中,我還應當多嘗試這樣的教學。

上完這篇課文後我感覺學生對「雷雨中」一部分的掌握情景最好。首尾部分的詞語用得很生動但由於我總是擔心學生說不好表達不清在引導體會時過多地去細致描述反而對學生的思維構成了限制沒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

雖然我注意到對學生語感的訓練但對好詞好句的積累沒有落到實處。另外這篇短文的資料對二年級學生來說趣味性並不是很足如果抓住雷雨前後小動物的表現插入擬人化的語言、心理描述訓練我想在激起童趣的同時又能加強對詞句的形象理解可能效果更好些。

語文的教學反思7

我很喜歡這 篇課文,文字優美,用詞大氣,尤其是讀起來氣勢磅礴,盪氣回腸。文章寫得如此之美,我們教師應如何引導學生從字里行間來感受這錢塘江大潮的壯觀之美呢?在教學中我認為運用「邊讀書邊想像畫面,聯繫上下文或結合生活實際體會詞句的含義」的教法比較恰當。

教學時,我按照初讀——研讀——熟讀的教學程序,引導學生邊讀邊想像畫面,體會錢塘江大潮景觀之奇。但我發現學生對課文描述的景象比較陌生,一是由於對課文詞語的陌生,二是由於對場面的陌生。於是我思考是直接給他們先看錄相後講,還是講完後再看錄相呢?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我決定先講再看錄相。

在講析中,對詞語的理解上我運用了比較法,如「悶雷滾動」對「山崩地裂」,「風平浪靜」對「白浪翻滾」,讓學生說感受,體驗錢塘江大潮聲音、氣勢的變化。還運用了畫畫法進行比較,如從「一條白線」到「萬馬奔騰」讓學生在畫筆下感受錢塘江大潮氣勢的不一樣。在比較中同學們充分發揮了想像力,大膽說出了,畫出了自我心中的錢塘江大潮。最終我再放錄像,學生親眼目睹了真正的錢塘江大潮,進一步驗證了自我的感受,對課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完這節課,我體會到多媒體課件有時是能夠以它直觀形象的畫面較快地突破重難點,但有時運用過早反而束縛了學生的想像力。我們運用多媒體課件也應因課施教。

語文的教學反思8

立足基本點初中說明文寫作教學是以培養記敘能力為基礎的寫作教學新階段。說明文的寫作必須具備科學性、客觀性的`特點。這是寫說明文的兩個基本點和根本點,也是教學的難點。教學中切忌對學生泛泛要求,要以記敘為基礎,用分解法突出抓好兩個基本點。

其一,文體特點要突出「說清楚。」首先著眼於說明文的科學性,強調寫清事物的外部特徵和內部結構,方法應不限於平實解說。初中教材中的《蜘蛛》、《晉祠》等課文,大半是生動的描述。《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既說明了建築結構,又介紹了革命史跡,通篇表現出濃重的記敘性。起始階段應把這種說明文類型作為文體要求的起點。因為對事物的情趣與感受是學生寫作的主要誘因。若只強調平實介紹,無益於用記敘基礎實現「說清楚」的目標。

其二,基本題材要緊扣「熟知的事物」。初中說明文集中體現出一個基本題材——建築物。尤其是第三冊集中安排了一個建築類說明文單元。這是因建築物與學生實際生活的關系最密切。起始訓練應把建築物作為基本題材之一,由簡到繁集中命題,以求依題成格,觸類旁通。作文題材除了要注重課文依據外,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學生熟知的事物。如《怎樣淹漬西紅柿》、《怎樣寫閱讀筆記》等,可先讓學生實踐,使訓練活動成為育人的一個步驟,這樣,寫起來既是介紹學生所熟知的事物,又可使學以致用。

語文的教學反思9

《秋遊》描寫了同學們在老師帶領下去郊外秋遊的情景,表達了孩子們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歡樂心情。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第一自然段的內容簡單明了,我沒有放過多的時間在講解上,而是通過讓學生讀,感知這一自然段寫的內容,然後引導學生質疑,說說在讀中有什麼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更好的讓孩子與文本進行對話,產生共鳴。

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生動、形象的描寫出了秋天的特點,為幫助學生體驗秋天的美麗,先讓學生觀察圖畫,具體感受秋天的天空是「藍藍的」,是 「一望無邊」的,白雲一直在變幻,田野里色彩斑闌,到處充滿了果實成熟的美。在學生有了具體感受之後,鼓勵學生大膽想像,用朗讀的方法讓大家體會到白雲的有趣,想像:「天上的白雲有時像…,有時像……有時像……」 「稻子熟了,黃澄澄的,像……高梁熟了,像……棉花白了,像…。」再想,這時候,如果你走到稻子、高梁、棉花身邊,它們會對你說些什麼?誘導學生在頭腦中勾勒具體的畫面,讓一名同學朗讀,其他學生閉上眼睛聽,進入課文的意境中,然後再找一名同學進行比賽,培養語感。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採取了激勵措施,通過對比讓學生知道該怎麼去有感情地朗讀,從而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提高朗讀技能。

語文的教學反思10

《詠雪》是《〈世說新語〉兩則》中的一則,講述的是晉朝著名文學世家謝氏家族裡的一個故事。在一次家庭聚會中,謝道韞表現出了詠雪之才。那這一篇文章的教學重點在於,引導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以及學習古人的智慧。

為了完成教學重點,我要求學生藉助於課文注釋以及工具書,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在這一環節中,學生基本上能夠獨立、自主地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其中,對「兒女」、「差」、「未若」、「因」這些文言字詞的掌握情況不太好,這就需要學生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注重每一堂課的積累與運用。

在了解文章大概內容的基礎上,再整體感知。我設計的問題是「同學們,你們更欣賞誰對雪景的描繪?為什麼?」。旨在指導學生品析名句「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在這一環節中,學生的思維局限於參考書時所給的賞析內容,不能充分展開想像,自己動腦筋去思考「白雪紛紛」是怎麼樣的一幅情景!這與學生平日里是否用心觀察以及用心去品味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這就需要教師在語文的學習中,引導學生靜下來,聆聽心聲,用心去感受生活的每一件瑣事。同時,教師在課堂上要做相關的訓練,激發學生的興趣、開拓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語文,重在積累、重在細細品味。它象一杯茶,只有正濃,才能散發出悠遠的清香。若是你能夠在某個日落的下午,映著余輝,慢慢品嘗,用心去感悟,定能陶醉其中!

『肆』 語文教學反思怎麼寫   語文教學反思範本(3篇)

語文教學反思怎麼寫 語文教學反思範本(3篇)

語文教學反思1

驕陽似火的七月來臨,意味著一學期的終了。當校園變得空盪盪時,坐下來回首這學期的點點滴滴,有著頗多的感慨。四個月的教學生活彈指一揮間。

七年級是初中年級的起始階段,經過第一學期的過度,本學期已經完全適應了初中生活,在語文學習上也有了新的突破,由小學單純注重字詞,過度到句段篇章的學習,學習的主動性有所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大大提高,取得了較滿意的教學成績。當然也有不少遺憾和不足,為了後續階段的改進和提高,今後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首先,嚴格落實常規教學要求,保質保量的完成教學任務,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語文是萬科之母,常規語文教學,要聽說讀寫穩扎穩打,認真備課,鑽研教材,廣泛收集課堂素材,根據學生實際,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在每一堂課上都有所收獲。要精心布留作業,分層作業,讓知識點得以鞏固,能力有所提高。要對學困生進行輔導,讓他們在原有程度上有所提高。

其次,要積極運用新的、有效的教學方法,落實學校倡導的351教學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要激活學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質疑、捕捉新信息的能力。為此,課堂上力求讓學生來主宰課堂,老師只作為引導者,鼓勵學生大膽發言,陳述自己的觀點,營造輕松、和諧、活躍的課堂氛圍。大膽嘗試讓學生走上講台,盡管講的有瑕疵,但學生的自信心能得到增強。這樣,課堂教學效果會更好。

最後,努力讓傳統教學與現代教學相結合,讓語文變成真語文。語文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積累的過程,學生的語文素養不可能一朝一夕就提高,傳統的背誦,朗讀,寫作一定要與現代的教學一致,交給學生的課堂更需要老師的把控,每周背誦一首古詩,閱讀一篇短小的文言文,一學期下來學生的知識儲備多了,語感增強了;兩周一篇作文,每周的周記,學生互批,教師面批,寫作能力就會有所提高;為擴大學生的閱讀量,每周擠出一節課,讓學生讀教材中指定的名著,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總之,我在努力踐行著我的語文教學方法,希望有一定的收獲。我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語文教學反思2

《語文課程標准》把發展學生的個性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在閱讀教學的建議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和理解。」 這就要求在小學語文導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利用學生的體驗、感悟等情感特點,培養學生的個性並及時結合學生體驗來開展。

一、問題表現

1、在強調發揮學生自主性的同時,忽視了教師的指導作用。

有的教師也許是怕落入煩瑣分析,牽著鼻子走的窠臼,有悖於課改精神。以至於在閱讀教學中,為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在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內容之後,就讓學生質疑,然後老師選擇一兩個問題,讓學生發表見解。結果整堂課上讓學生忽前忽後地找出有關句子,談體會,有些體會認識膚淺,談得並不到位,教師也不敢深作引導補充。結果教師在課堂上幾乎成了一個擺設,學生的理解訓練、朗讀訓練都不到位,該掌握的沒掌握,缺失了語文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學生在課堂上「讀」得少,「練」得少。在不少閱讀教學課堂上,要麼是教師滔滔不絕地講,學生只是安安靜靜地聽;要麼是教師連珠炮似的問,學生只是反反復復地答。課堂上很少有琅琅的誦讀聲,語文教學丟棄了自己的傳統特色——「讀」書,走入了教師講風、問風太盛和學生「聽」書、「答」書的誤區。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時間少,不利於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教師忽視學生自讀能力的培養。每堂課總是教師與學生一道,在老師的帶動下讀懂課文,則很少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學生缺乏獨立思考,老是處於被動的地位,導致形成「教師一步不放手,長期牽著學生走;學生圍著教師轉,自己腦子不會轉」的局面。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還存在重內容輕形式的現象。老師對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比較多,而對指導學生理解課文的形式比較少。

2、在注重發揮多媒體教學效果的同時,忽視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推進,現代化裝備越來越多地進入了課堂。多媒體和網路輔助教學不斷升溫。無論是在大型、中型、還是小型的教研課上都可以看到,執教者都無一例外地採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可否認,絕大多數課件製作精良,那優美的色彩,迷人的動畫,與教材相配的音樂,令人折服。對於廣大少年兒童來說,這樣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的確有很強的吸引力。尤其是一些抽象、枯燥、陌生的東西,經過多媒體課件的演示,重點迎刃而解。可是我們也不無遺憾地看到,有些課堂上,教師成了課件的奴隸,他們只是熟練地操縱著滑鼠,心裡默念著下一步要出示哪個窗口,將要給學生演示什麼,卻不能細細地傾聽學生的發言,作出准確及時的反饋;學生就在課件的提示、老師的串講下完成了對課文的學習。這樣的課,過多地用演示型課件圖解課文,影響學生通過想像和聯想來解讀課文,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剝奪了學生自己感悟語言文字的機會。

3、在追求小組合作學習的同時,忽視了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新課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其中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代表的合作學習被老師們廣泛採用。可是時下不少教師僵化地理解合作學習,片面地追求所謂小組學習的形式,做無用功甚多。主要表現在;一是教師沒有提供足夠的時間,合作過程簡短,討論、研究匆匆;二是合作的問題沒有建立在個體深思熟慮的基礎上,只要一有問題,教師就立刻組織合作解疑;三是合作的目標不明確,一些沒有討論價值的問題放在小組里合作思考,合作學習成為走形式,無實際意義;四是合作的全員參與性不夠,發言匯報時往往是優生包攬全場,學習能力較弱、反應較慢的學生則過於依賴,一部分則盲從;五是沒有形成合作的機制,讓學生分組圍坐,成員分工不明,結果亂哄哄一團,你說你的,我說我的,合作學習處於一種自由放任的狀況。

二、原因分析

1、教學環節的形式化。

基於新課標,部分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只注意優化教師的教學環節,而很少考慮或忽視優化學生的學習過程,存在一定的形式主義做法。教師對教學環節的設計上總是由形式出發,由形式決定內容,而不是由內容決定形式。為了講得清楚、精彩、透徹,學生聽得懂,記得牢,教師必然要多講,為了課堂氣氛的活躍、熱鬧,就必然要多啟發,多提問。為了進一步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就有可能進行同桌交流,小組合作學習,但又是匆匆忙忙,蜻蜓點水,一閃而過;為了體現教學過程中現代媒體的使用,在並不復雜的語文課堂是濫用電教媒體,以此來代替學生理解、思維過程,甚至在短短40分鍾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背景介紹、圖片欣賞、內容展示等代替了學生認識事物,內化語言的時間與過程,很少顧及優化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少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尤其對如何促進學生的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協調發展更是顧及甚微,使整個教學過程仍然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教,學生學;教師示範,學生觀看;教師傳授,學生接受的傳統模式;跳不出教師講解以傳授知識,學生練習以形成技能、能力提高自生自滅的基本格局。也難怪聽到老師經常埋怨:講了多少遍,學生還是不懂。

2、傳統教學理念的潛在影響。

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形成了分析、串講、歸納、總結的教學模式,「主導」與「主體」內涵和外延始終把握不準。這使許多教師形成了以分析課文的方式加強學生情感體驗的誤區。在課堂里,似乎覺得教師分析多、問題多,「主導」作用就能體現出來;學生回答問題爭先恐後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且回答正確,課堂氣氛活躍輕松熱鬧,「主體」性就得到了充分展示。其實,這種現象局限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教師不能充分尊重學生的表現,是一種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現象。因為這是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根據自己的閱讀分析,加上「參考書」的幫助給學生設計的一條通向已定答案的小徑,並巧妙地引導學生找到答案,這樣教學才算是成功的。豈不知這種教學方法恰恰把語文閱讀教學引入死胡同,這樣的教學純粹是無效勞動。

3、應試的制約。

盡管新課程改革已如火如荼地開展了多年,但以考試為主的評價方式卻沒有根本改變。因此,部分教師仍不能正確的對待和使用教科書,不能較好的把教科書當作範例,當作載體來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技能和語言文字的基本功。而是圍繞教師從課文中找出的三五個問題打轉轉,教學成了點綴式的。部分教師認為只要把教科書上的字、詞、句、段及相關的問題弄清楚,教學任務就完成了,好像學生的諸種能力也自然而然提高了。這種閱讀訓練依據和憑借的不是課文,而是問題,使閱讀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學生無法將課文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全面把握,綜合理解,加之與教科書相關的大量標准化練習,不但人為的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而且客觀上剝奪了學生的讀書、思考的.時間。這樣學生學習語文的驅動力就是「找」答案,「鑽」答案,對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說,就對學習母語的目的都必然大打折扣。

語文教學反思3

語文教育既是一門學科,又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項系統工程。北京大學教授錢理群所言:「語文教育是為人打精神的底子」。在我的教學過程中,一路上也不斷在學習,不斷在改進。我想做到的是讓學生愛上語文,找到學習的辦法,找到語文的樂趣。對此我也有以下反思:

一、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是平等的

在賞識教育中,老師和學生的關系是平等的,教師在學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權威,學生也不是唯命是從的卑微者。師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關系,學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滿信心,思維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於提出問題,敢於質疑。這樣,就為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創設了一個輕松愉悅、民主和諧的環境,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願望,遂親其師,學其道。成功的教學依賴於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這種氣氛的建立需藉助一些手段,如溫柔的目光,親切的撫摸,殷切地希望,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使學生更加依賴老師,從而激起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這是學生學好語文的關鍵所在。

二、相信每個學生都能成功

羅森塔爾效應實驗說教師給學生自信,學生就會有高成就。教師對學生的相信是一種巨大的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這樣忠告我們:「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飢笑中有愛迪生。」作為老師,應該相信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個學生都具備成功的潛能,而教師的作用,就要喚醒學生的自信。

三、閱讀教學,讓學生多一點自我感覺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更新觀念,還學生以學習和發展的地位,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對於學生五花八門的答案,教師要充分肯定。即使學生回答的幼稚、膚淺,甚至片面、錯誤,教師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應當熱情鼓勵、引導、用心呵護熠熠生輝的思想火苗,這對學生的影響將是巨大的。讓學生發展自己的思維,獲得審美的體驗,從而提高語文閱讀的質量。

四、作文教學中,讓學生學會體現自己

在應試教育的制約下,學生在作文中的個性和創造性已消失殆盡。作文中總是乾乾巴巴的幾段空話,套話、假話連篇,文章脫離了自己真實內心的感受,使作文失去了鮮活的生命和色彩。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寫隨筆,觀察日記,讀後感,觀後感、周記。此類作文往往有學生真實情感的流露,鮮明個性的跳躍、獨特詞語的運用,許多優秀之作常常涌現,時間久了,學生就能發現自己的寫作個性。教師可以允許學生有不同層次的發展,並抓住學生作文中的優點,加以鼓勵:如好的句子,使用准確的詞語,好的開頭或結尾等,喚起學生寫作的熱情和自信。作文評語以鼓勵為主,當然作文中存在的主要毛病還需用委婉的、學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指出,那麼以後作文,學生會更主動熱情,並能更好的展現或表現自己了。以賞識的方式改變學生作文中的一些缺點,效果明顯,並能很快提高寫作水平。

五、點撥教學,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新課程語文教學標准要求老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而學生則處於教學的主體地位。於是,教師在課堂中恰到好處的運用點撥教學,優化教學效果顯得尤為重要。課堂上緊扣教學目標篩選有價值的,又容易被忽視的詞句、重點語段進行點撥。因為這些詞句「不僅有顯隱題旨之功,更有聚光、凝神之能,而且能起到制約全文各部分的作用」。學生搞懂了這些詞句,對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另外,我會在每一節課選擇一個重點內容進行點撥教學,引導學生反復閱讀、多方訓練綜合分析,從而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教育為學生提供了獲取知識的方式和渠道,但僅僅讓學生掌握知識遠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理想在於將一個孩子的知識轉化為智慧,推動他們去體驗人生去關注和了解社會,充分培養學生的主體情感,從而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伍』 語文的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語文的教學反思(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的教學反思1

一轉眼,本學期的教學工作已近兩月時間,回想自己的教學工作,有成功,也有不足;有收獲,也有失落。現自我反思如下。

一、成功方面

1、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課堂教學在師生平等對話中進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使很多同學都有了較大的進步。

2、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努力改進課堂教學,實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體現。

3、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向導,把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當作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並把這些內容貫穿與平時的課堂教學之中。

4、在教學中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的學習規律,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二、不足之處

1、在語文教學中,還需要在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想像能力和創造能力等方面狠下功夫。

2、還需要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生活實踐中學習語文。

3、在指導學生學習方法方面還不夠到位,部分學生學習方法還比較死板。

4、學生的閱讀面還需要進一步擴大,同時還要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的方法,培養課外閱讀的能力。

5、在指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和習作訓練方面探究不夠,需要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習作水平。

6、對學困生的指導和幫助還不夠。

語文的教學反思2

一、新課改下的教學情況

原有高中語文教材一冊六個單元,一學期上完。新教材一冊四個單元,在高二上學期的前半段基本上就要結束必修課程五本教材的教學,也就是半個學期教完一冊。由此可以看出,新課程實施後,教學進度將從原有的半學期教完三個單元加快到半學期教完四個單元。

如果採用「小步快跑」的方法,把新教材每個單元四篇課文一篇不拉地教過去,則違背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對必修課程目標的理解:「閱讀與鑒賞部分中,要發展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個性化的閱讀。」(語文課程標准)。因此,不敢大膽刪掉、或略講自讀一些篇目,必然造成平均用力,文本閱讀不深不透。為了趕進度而喪失閱讀的深度與精度,同時也剝奪了學生獨立閱讀能力的發展機會,忽略了學生個性化的閱讀。可見,在課內教授時對新教材進行一定的取捨,是課時限制下的必然選擇。

把握住編寫體系的線索,我們就不難看出,在課堂上對人教版新教材處理,不能拘泥於傳統語文學科形態的知識分類,照搬對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幫助不大的語音學、文字學、詞彙學、修辭學、文章學等知識系統。因為,這樣違背了語言的「習得」規律,也違背了新課程目標對發展學生三大能力的要求。以第一冊第一單元為例,老師在教材處理上就不應該把力氣放在《沁園春長沙》的生字詞,放在煉字、誇張等修辭,放在韻腳、格律上。課時應該從這些支離破碎的知識點中節省出來,投入到以單元能力培養的重點中,從文體和人文主題出發,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沁園春長沙》,把握情感與節奏,分析毛澤東主要通過秋天的意象來表現自己的情感和思緒。

把握住編排體例的特點,我們也不難看出,在教材處理上做取捨應該抓住單元重點備課。以能最典型地體現情感與意象的美,同時又體現了詩歌用字簡約含義豐富的特點為標准。第一單元里《詩兩首》值得精讀,《雨巷》里關於「姑娘」這一意象的解讀,含蓄惆悵而又飽含期待的情感,都是值得教師引導學生去細細探究的;《再別康橋》則是以康橋優美的景色這一意象,帶出自己戀戀不舍的情感。第四課《中外短詩五首》中《在一個地鐵車站》,人群中的面孔與濕漉漉的黑色枝條上的.許多花瓣這兩個意象之間的關系也很值得玩味。相比之下,第一課《沁園春長沙》第三課《大堰河——我的保姆》里的情感與意象淺近明了,第四課《中外短詩五首》中的《斷章》過於含蓄晦澀,在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上,不如其他幾篇,因此可以在課時安排上少花時間。

教師的任務是為學生選擇典型的、深刻的課文,並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要「用」好教材引導學生走完上述過程,取捨是必須且必要的。

二、課改中產生的問題

從這次半期考的情況來看,學生的閱讀面較窄,閱讀能力較差,對文字的理解能力不強,這其中的原因可能有幾個:

1、閱讀面較窄。來自農村的學生較多,從小看課外書的機會不多,中外名著看得較少,名家作品幾乎不接觸。

2、閱讀能力較差。閱讀文章的水平只停留在類似故事會、故事情節較強的文章,難以理解一些富有哲理的文章。

3、表達能力不夠理想。高一剛開始,學生難以適應較難的理科學習,於是把大量時間放在做理科練習上,而忽視了語文練習,省略了閱讀題的訓練。

但在教學中,如何擴大學生的閱讀量,這是個難題,如何在學生有限的學習時間里讓閱讀佔有一席之地,是將來必需解決的問題。

語文的教學反思3

由於個人在新課標後,語文教學實踐的經驗還不豐富。同時我們師生之間的默契程度還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態,出現了許多不當的地方。在這里我重點想說由於在沒恰當地處理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的地位,而導致的不當:

1、落實知識和知識點的過程中,學生是發揮了學習的主體地位,介紹了許多鯨的知識,讓學生大開眼界,也讓教師也增添了不少的知識。但是,教師這個時候應該及時的把這些知識轉化為語文教學中的知識點上,讓學生知道這些知識是怎樣表達的。否則,感覺是一堂生物課。雖然,新課標要求我們不要把各學科獨立起來。但是,也不要混淆各學科的界限,要把握好尺度。

2、沒有選取有典型的段落,進行以點帶面的理解。同時還浪費了時間,導致了本應該在課上能完成的練習改成家庭作業了。

3、教師對學生的預習情況把握的尺度不夠。

措施:

1、深入學習新課標,領悟其實質,並使之融入自己的教學實踐中。

2、加強對學生的了解。

3、多跟同行交流。

語文的教學反思4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合作、探究的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以便更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是新形勢下,我們每位教師都必須思索的現實問題。

我根據名師的經驗和專家報告的思想去年在初一嘗試了「預習、質疑、討論、反饋」的四環節小組學習方法,也初步培養了學生的質疑、發現問題的能力,但學生自學的習慣還沒有很好地養成,更談不上學習的興趣了。

我們語文學科的博雜更決定了興趣、愛好及習慣的重要性,擺在面前的即是作文的老大難問題——如何克服以往的「老師命題,提出要求,學生思考成文,批改收交」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有時毫無興趣可言,書寫起來更談不上真情流露,相關的批改反饋的針對性及實效性也很不理想。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己去想,去寫,這樣才能寫出富含真情、情文並茂的好文章。

語文的教學反思5

一、對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反思

學科德育滲透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語文教學因其教材內容的特點,更加適合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但是實際的教學卻是老師不重視德育教育,只是強調對知識的傳授和積累。學生學到的是語文知識,而對文本中蘊含的德育因素沒有及時領悟,影響了語文人文性的發揮。老師對德育滲透的點、程度都把握不夠,德育滲透的時機、德育滲透的切入點,是語文教學德育滲透的關鍵。

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熟悉教材,通讀文本及相關資料,將文本中蘊含的德育因素瞭然於心,在教學過程中選擇最佳的時機,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文章內容中的思想內涵往往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內容,老師要善於挖掘文本中的德育內容,這就需要教師熟悉教材,深刻地理解教材,才能夠做好德育滲透的工作。

二、閱讀教學缺乏實效性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閱讀教學肩負著語文人文性的特點。教師做好語文閱讀教學,就是完成了語文教學任務的一大半。閱讀教學中的文本理解,思想內涵的感悟,對學生性情的陶冶等,都是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閱讀教學的核心是朗讀,而在初中教學中,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范讀外,學生朗讀文本的機會很少。一個是學生年齡特點決定了學生的不愛讀,一個是教師忽視了朗讀的作用。熟讀、精讀是閱讀教學中學生必備的基本功的,但是在實踐中,這一環節則缺乏應有的重視。

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閱讀中的朗讀,讀中悟道,讀中品味。朗讀是閱讀教學的核心和關鍵,重視了朗讀就是重視了閱讀教學。因此重視閱讀教學中朗讀,應該是閱讀教學中的關鍵和重點。

三、初中語文習作教學的反思

習作是語文工具性的體現,而且中考試卷中的作文分值也是相當高,不容我們不重視習作的教學。但是習作教學卻又是教學的難點,學生覺得難寫,老師覺得難教,是語文教學的大難題。教師要具有發散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拓寬寫作思路。

目前的中高考,對於寫作形式都沒有了明確的規定,寫作形式越來越模糊,所以就要求教師對作文教學的思路要拓寬,教學的理念要更新,引導學生發散思維,搜集生活中的寫作素材,善於生活生活中的小感動和小發現。

『陸』 語文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語文教學反思範文(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學反思1

一、學生在學習上的最大困難——如何提高語文能力

美國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學家加德納,把人的智能分成八種不同的表現形式,而語言技能(語文應用能力)位於首位,由此可見在教育家的眼裡,學生的語言智能的發展是多麼重要。然而,長期以來學校教學中形成的一個怪圈,就是學校的師生天天用,天天練語文,可是最缺乏成就感的學科卻是語文,沒有多少學生敢說自己語文學得好,沒有多少語文教師敢說自己的語文教得多好。究其原因在於:語文能力的提高,取決於一個基礎的問題,一個長期積累語言材料的問題。一個人語言貧乏,必然帶來思維的貧乏;而思維的貧乏必然影響學習能力的提高。在我所帶的兩個班(073班和075班)中,學生語言材料貧乏表現得十分突出,特別是理科班073班。課堂上比較活躍,課後卻把大部分時間放在了學習其他科目,因而語文知識積累不夠,語文能力也不高,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成為學生在學習上的最大難題。

二、教師在教學上的最大困難——如何有效地加強積累

不論是思維還是語言,都要靠積累才能豐富;語言能力是由無數點點滴滴細小瑣碎的知識匯聚而成。語文的學習是一個「聚沙成塔」的過程。因而如何有效地加強積累是語文教學重中之重的問題。這也是語文教學中最大的難點。對此很多人可能不理解,認為不就是背背名句名篇,積累字詞嘛,有什麼難的。其實,我這里所說的積累並不是死記硬背一些名句和詞語,真正的語文積累,內容更為豐富,不僅有詞語和古詩文名句,還應有學生個人的感受和體驗。情感體驗可以激發學習興趣,感興趣的內容在記憶里「自由出入」時,才能活學活用;只有做到活學活用,才能為閱讀、寫作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形成良性循環,從而達到提高語文能力的目的。

三、採取措施,迎難而上

針對以上教學中的問題,我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夯實基礎——字詞句的抄寫和寫作素材的積累。本學期一開學,在目標定位和思想動員課上,我就針對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基礎明確提出了要求,要求學生准備兩個作業本,一個用來抄寫課本中出現過的生字詞,一個用來抄寫名句美文及寫作素材,每周要求學生交上來給老師撿查一次。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二是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

其次,加強閱讀。語文新課標要求從學生有效的閱讀課文起步,這是對閱讀主體——學生的尊重,也是對閱讀規律的遵循。葉聖陶先生說過:「語文這一門課是學習運用語言的本領的。」所以,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必須緊緊抓住課文的語言文字,突出語文教學的「語文味」,通過對語言文字的「讀」,反復的「讀」,再從「讀」中獲得感悟和體會,提高閱讀能力。這才是有效的閱讀課文。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實實在在的閱讀效果。因此,這一學期的課堂閱讀教學中,我就特別注意留給學生盡量多地讀課文的時間,要求自己做到「且慢開講,且慢啟發」,以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語文學習是一個體味、浸染的過程,不能快節奏,必須讓學生保持寧靜、平和的心境,這樣才能保證對課文的獨立閱讀及對問題的獨立思考。

再次,自我充電。「一日不學則落後,三日不學則無知。」在課程改革理念層出不窮的今天,教師的自我學習顯得優為重要。一位教師要會教書,首先要會學習,我深知教師的自我學習在整個教學中的重性,因此,在緊張的教學之餘,我採取了多種不同途徑進行學習。如了解最新的教學理念及高考動態;積極向其他老師學習,取長補短;充分利用「校視通」里的優質網路資源進行學習等。特別是對學校訂購的「校視通」學習資源,不敢說我是用得最好的一個,但可以肯定,我是學得最多的一個。同時也希望學校能夠繼續為我們開通「校視通」這一學習資源,讓我們老師能向高水平的教育看齊。

四、今後的教學重心

學生的年齡在增長,知識也在不斷積累,作為一名語文教師的當務之急是培養他們閱讀的好習慣、方法,為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能使學生從文本中獲得豐富而獨特的心靈體驗,真正感受的課文語言的魅力。因此,如何找到一條切實可行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加強學生感受和情感體驗方面的積累,讓他們找到源頭活水,給語文學習帶來清泉溪流,成為今後教學的工作重心。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教學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在教學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希望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能和同仁們不斷的交流切磋。

語文教學反思2

自己從教已經進入第十五個年頭了,按理來說,應該是精力經驗最好的階段,但是同樣也伴隨著一些不良的毛病,具體表現為:

第一, 重經驗輕研究。

我總覺得自己對教材的把握較好了,對課堂的掌控也有度了,因而,總想以不變應萬變,輕視了對教材,對學生的研究和重新的解讀,到底學生整體如何,個體如何,從學生的角度如何去解讀教材,如何最大化的起到舉一反三甚至教是為了更好的不教等作用,這些意識我都有點忽視了。我覺得我個人應該再把自己當作小學生,重新學習,相互學習,加強創新意識,更加的服務學生服務學校。

第二, 拖懶推影響工作熱情。

人啊,自覺不自覺中總會出現一些拖懶的思想,如果不「照照鏡,整整衣,洗洗澡,治治病」,可能會更加嚴重。我就是這樣,由於俗務過多,自己的想法過多,對工作出現了能拖則拖,能躲則躲,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有一點擺老資格,耍脾氣。

第三, 門前雪影響大局意識

我們學校最大的毛病恐怕是每位老師都各自為戰,沒能真正地形成教研組的合力,科研思想,「傳幫帶」的意識不濃,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我也是一樣!我只是想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至於別人怎樣,我基本上都是做和事老或者老好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事若關己糊塗至極。因而,我缺乏了大局意識和遠見的思想,彷彿自己進入了老齡之年。

第四, 新教改要有新創新

我們這一屆是廣西第三屆進入新課程改革的一屆,前面已經有了兩屆的經驗和教訓,而我們這一屆對我們而言也是新的挑戰,既要向先驅者們學習,認真地吸收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又要有所矜持,保留自己的原生態,不要迷失自己更不能失去語文教學中的語文味。總之,新教改就要有新創新。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人懶懶而獨好兮,我如浮萍以終生。

以此自勉!

語文教學反思3

在15年的教學實踐中,我認為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應具備以下三點:一、加強教師自身素養;二、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三、堅持寫教學後記。我這樣踐行著,且收效頗豐。

一、加強教師的自身素養。

我覺得教語文,學養是第一位的,技術是第二位的。只從「術」的'方面去研究,不從「學」的方面去積淀,是捨本逐末。你要教學生讀,你首先要會讀、多讀,有深刻的讀書感悟;你要教學生寫,你首先要愛寫、能寫,有獨到的寫作體驗;你要教學生說,你首先要勤說、善說,有高超的口語表達才能;你要教學生成長為一個大寫的人,你首先要是一個大寫的人。因為教語文說到底是教做人。

我們教師不是詩人,但要有詩人的氣質;教師不是演員,但要有演員的才能;教師不是哲人,但要有哲人的思考;教師不是將軍,但要有指揮千軍的氣概。語文教師尤其應當如此。一筆好字,一口標準的普通話,一腔與學生融為一體的熱情,一顆真摯而善良的心,所有這些,才能構成一位語文教師的神韻。

有的老師上課,心裡想的是教學流程、步驟、環節,先干什麼,再干什麼,後干什麼,甚至幾分幾秒都有「科學」的設定。我覺得這樣做就缺失了教學的靈氣,教學的本真。我上課心中有路數,但全力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生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一仰一俯,一眨眼一皺眉,都是他們心聲的反映。我就根據學生當時的狀態因勢利導,教為學服務,而不是師生被教案牽著走。上課時要做到:眼裡有學生,心裡有學生,心裡裝著每一位學生的心。

另外與時俱進,莫被「傳統」束縛頭腦;科學發展,不為時尚放棄永恆。古人提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還重視「讀萬卷書,交萬名友」。古代有「游學」之舉,當代有「留學」之風,我還主張廣泛交流。子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詩雲:為切為磋為琢為磨。都是講交流的重要與樂趣。霍懋征老師年逾八旬還去西北講學,傳播經驗;魏書生老師做了局長還不放棄教學,他們是真正的事業家。語文課堂要充滿詩情,要讓學生享受語文學習,教師享受語文教學。讓課堂充滿文化氣息,文而不野,雅而不俗,活而不亂,情趣盎然。課堂要有書卷氣,要有翰墨香,因為語文教學,說到底是一種文化現象,是浸潤在文化積淀中的社會行為。

課程改革的關鍵在教師自身素養的提高。沒有優秀的教師,什麼理念、教材、教法、評價都可能會被扭曲、變形、異化。課程改革的主力軍是教師,教學研究的生力軍也是教師,從這個意義上說,課改的成敗在於教師。

二、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朱小蔓教授說:「如果我們教語文知識,不能教出個樂趣來,不能教出個興趣來,不能教出個迷戀母語的境界來,那他就不是一個高明的教師。」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心理學家也告訴我們:學習興趣是構成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我國古代偉大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只有「好之」、「樂之」,才能有高漲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慾望,才能以學為樂,欲罷不能。前蘇聯教育家斯卡特金認為:教育效果取決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見,學生有沒有學習興趣,直接關繫到教學效果的好壞。為此,我摸索、總結了幾個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方法。

(一)、巧設導語,誘發興趣

讓語文教學的導入充滿誘惑,充滿激情。讓激情綻放,讓誘惑持久,我覺得語文教學的導入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暖余溫。興奮升溫,容易調動人的情緒,使興奮加值。抓住剛剛過去的,但學生仍沉於餘味之中的事情,作導入的一個點,既合學生的口味,也有利於展開教學。例如,教《祝福》這課時,剛過了新年,學生還在回味著熱鬧的新年,臉上洋溢的那份快樂難以掩飾。一上課我就祝福他們,雖然這是遲來的祝福,但他們還是很高興,趁機我讓他們講自己與家人團聚的歡樂,探親訪友的快樂,此時他們都樂於與別人分享自己的快樂和過新年時的樂趣,因而他們很快就能放開來講,很興奮,這樣很快就調動了他們的情緒,也為他們跟文中的主人公祥林嫂的悲慘命運做對比,為理解文章做了鋪墊。

2、及時雨。及時的大雨總能讓人心生快意,也讓求雨的萬物歡喜若狂。我覺得生活中的巧合也是及時雨,雖然巧合不是生活的長青之樹,可遇不可求,但它卻是那一點靈動的色彩,僅一點靈動,也能閃耀一時。巧合不是偶然,但偶而遇之,及時利用,也能成為課堂的動聽音符,利用生活中的巧合,讓巧合也成為課堂導入的一員,有時會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教學中應該嘗試這樣的導入。

3、歷史風。 歷史是風,從遠古吹來,吹到今天,也吹向明天。過去的每一天都成為歷史,歷史待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待在每一寸光陰里。讓歷史作載體,讓歷史作紐帶,讓歷史見證昨天,讓歷史啟迪今天,從而藉助歷史作語文課堂的導入,學生腦中再現了歷史,既加深了印象,也激活了課堂。善用昨天的歷史,也要善用今天的歷史,讓歷史的風吹醒沉睡在舊模式下的語文課堂,讓歷史的風吹出語文課堂導入的新意。

總之,導入是課堂上要走好的關鍵的一步,是氣氛的調和劑,是整堂課情緒感染的開始。導入應以學生為主,因時而變,因勢而改,因文而生,讓語文課堂的導入如春天那怒放的花,爭奇斗艷,萬紫千紅,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創設情境,觸發興趣

設置問題,要圍繞教材重點、難點和關鍵之處。本著從易到難,由小到大、由分散到集中的原則,找准切入口,講究坡度,愈進愈深,所見愈新愈奇,興趣亦愈激愈濃。在「啟」與「發」、「憤」與「悱」的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既求同,又求異,不同意見不同觀點之間相互觸發,形成一種如切如磋的濃烈的課堂氣氛。

(三)、拓寬渠道,鞏固興趣

第二課堂是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和延伸,也是激發興趣鞏固興趣的陣地之一。學生的求知慾是十分強烈的,他們往往不滿足於課本和課堂所得,希望開拓知識面。教師就要及時地保護和培養這種積極性,

積極地向課外延伸。可以組織學生閱讀課外讀物;舉行讀書報告會、故事會;組織指導學生課余創作,提供發表園地;開展語文聯誼活動,如猜字謎,記成語,談楹聯,接名句等。這樣,就會是學生看到自己運用已學過的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當然還要注意正確引導學生的興趣,處於高中年齡段的學生最容易接受新奇的東西,而這些又不一定都是正確的、健康的,這就需要我們因勢利導,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到正確的方面來。加強思想教育,進行健康的心理指導,以及展開上述有意義的活動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因此,激發、引導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成為穩定、牢固的學習志趣,對於促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好語文,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堅持寫教學後記。

教學後記是下課後對自己教學行為的自我評析和反省。用筆記的形式記錄下來,以便總結教學經驗和不足。孔子說過:「吾日三省吾身」。這里的「省」是指回顧、反省、檢查自己一日之內的所作所為,有無不足之處,以便改正自己的行為。

撰寫教學後記,對我們每一位教師,特別是新教師更為有益。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發現有些教師的教學後記,在課前就寫在了備課筆記上,也有的教師只寫幾筆,就了事,沒有什麼東西。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要「精」,即簡單扼要。教學後記不是長篇文章,也不是流水賬,而是對該課的「實況」的回憶,對課堂上每一環節。

語文教學反思4

5月即將過去了,回顧這一個月來的教學,緊張、疲憊而又充實、愉悅。學業水平考試已經塵埃落定,我們終於從必修教材的緊張復習中解脫出來,好好地喘了一口氣,從孩子們考完回來的言談話語中得知,今年的語文測試並非原先想像中的那麼難,大家答得都還不錯,心裡頓時不免一陣竊喜,一個月的辛苦與期待總算沒有白費。

本月我們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了選修教材的處理上,從《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中精心挑選若干詩歌和散文篇目向學生們推薦學習。教學思想是啟發式的、合作式的,目的在於提高學生們的鑒賞能力和語文素養。我認為一些教條式的方法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而培養學生們閱讀文學作品的語感更重要,好文不厭百回讀,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更何況我們選擇的篇目幾乎都是祖國語言文化中的經典,要想真正地理解其中全部的文化內涵又談何容易。有鑒於此,我自己也是費了許多心思。在朗誦上,幾乎每一篇文章我都要事先下載范讀錄音,聽一聽名家的朗誦,不斷地完善自己,精確到每一個字詞和句讀都不出現任何紕漏;在講解中,巧妙地設置問題,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啟發同學們的認真思考,一起來探求文學瑰寶的藝術魅力;在反思後,我積極努力拓展和遷移已經學過的知識內容,不斷整合詩歌鑒賞與散文理解的一般規律性的認識,讓同學們學有所成、學以致用,學而不倦。

或許是沒有了考試的壓力,此間同學們的學習狀態比較放鬆和隨意,剛開始接觸詩歌欣賞的時候,大家都是興致勃勃,妙趣橫生,問題很多,想法也不少。課堂上有睿智的發問,也有激烈的討論,「詩無達怙」,很多同學都能在課堂上做到動筆、動腦和動心。可是好景不長,同學們逐漸對這一部分的學習內容失去了原有的興趣,課上也慢慢有了嘮嗑、溜號、看閑書等不正常的現象。四班厭學的同學很多,三班偷懶的同學也不少,這都讓我很傷腦筋,希望在以後的教學中多關注一下他們,同時也要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策略,讓同學們真正地喜歡語文學科,欣賞語文魅力。

本月最為遺憾的是聽同組老師的課較少,尤其是翠姐和微姐兩位師傅的課,兩位師傅每周都能抽出時間來聽我的課替我把關助我成長,而我卻沒能做好自己應該。可能是平日里的學生社團工作很繁重,盡管如此自己也不應該再找借口,更注意處理好教學與工作的平衡,知道教學為首要任務,感謝翠姐的鼓勵與指點,也感謝同組老師對我的包容與理解。

人的一生過得是否精彩,其實並不是看它的長度,而是在有限的時間內能比別人體驗得更多,因而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語文教學反思5

愛崗敬業是從教者的職責,教師要有豐富的學識和較高的技能才能勝任教師這一工作。從教中,我嚴格遵守《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要求,認真落實課程計劃,落實教學常規,現就將自己的進修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加強學習,提高思想認識,樹立新的理念

1、 緊緊圍繞學習新課程,構建新課程,嘗試新教法的目標,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注重把學習新課程標准與構建新理念有機的結合起來,以全新的素質結構接受新一輪課程改革浪潮的「洗禮」。

2、通過學習新的《課程標准》,使自己逐步領會到「一切為了人的發展」的教學理念。樹立了學生主體觀,貫徹了民主教學的思想,構建了一種民主和諧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重視了學生獨立性,自主性的培養與發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教學工作

教學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中心,也是檢驗一個教師工作成敗的關鍵。半年來,在堅持抓好新課程理念學習和應用的同時,我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充分運用學校現有的教育教學資源,大膽改革課堂教學,加大新型教學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顯效果,具體表現在:

(一)發揮教師為主導的作用

1、 備課深入細致。平時認真研究教材,多方參閱各種資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確把握難重點。

2、 注重課堂教學效果。針對低年級學生特點,以愉快式教學為主,不搞滿堂灌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為主線,注重講練結合。

3、內外教學研討活動,不斷汲取他人的寶貴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向經驗豐富的教師請教並經常在一起討論教學問題。本年度外出聽課4節,在校內聽課70節。在作業批改上,認真及時,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訂正,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在輔導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教學中尊重孩子的不同興趣愛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現形式,使他們形成自己不同的風格,不強求一律,讓學生在視、聽、觸覺中培養了創造性思維方式,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極大地活躍了課堂氣氛,相應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好後進生轉化工作。

任何學生都會同時存在優點和缺點兩方面,後進生轉化成功與否,直接影響著全班學生的整體成績。

1、用發展眼光看學生。應當縱向地看到:後進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應相信他的明天會比今天好。

2、因勢利導,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

首先 幫助後進生找到優、缺點,以發揚優點,克服缺點。 其次以平常的心態對待:後進生也是孩子,厭惡、責罵只能適得其反,他們應該享有同其它學生同樣的平等和民主,也應該在稍有一點進步 時得到老師的肯定。真正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三、班主任工作

作為班主任教師,對學生思想常抓不懈, 經常與家長溝通聯系,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協同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刻苦學習的意志,教會學習方法,學好各門功課,並掌握學生的課業負擔量。

今後我要進一步加強政治業務學習,努力提高素質,不斷更新觀念,發揚創新精神,使教學工作開展得越來越好。

『柒』 語文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語文教學反思(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學反思 篇1

語文課堂教學的高耗低效,一方面表現為課堂教學活動中諸多環節的無意義,另一方面表現為教材意圖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前者,使課堂在日復一日的簡單重復中走向技能的平庸;後者,使文本在莫名其妙的隨意解讀中走向價值的消亡。

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在文本細讀上做好文章。既要通過細讀,明了作者創作意圖和編者編排意圖,使文本解讀成為語文知識鏈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又要最大限度利用文本的例子功能,使文本成為遣詞造句、表情達意、傳承思想的最佳橋梁。

正是基於這樣的思考,當我遭遇日本作家德富蘆花的精短散文《晚秋初冬》時,便自動跳出散文鑒賞的常規模式,走向了以教材編排目標為依託,以文本價值最大利用為目的的高效課堂教學探究活動。

我把這節課,分解成這樣五個版塊:

一、學什麼

在新課起始階段,以「學什麼」為核心,藉助投影儀,先呈現本單元的主題詞——「文字繪出的圖畫」和單元教學要點——「景物描寫」,再明確本課時學習目標——研究散文語言的拓展放飛。

這樣的目標定位,使起點處的閱讀,便擁有了明確的問題意識。這就讓閱讀成為了一項目標明確的活動。這活動,不以教者的個人喜好為依據,也不以文本意義的深入挖掘為宗旨,而是建立在教材整體知識版塊銜接的基礎上,為了構建合理有序的知識體系而設置。

二、寫了什麼

明確了課時目標後,我先安排學生將課文通讀兩遍。第一遍閱讀,以梳理文字、了解文章大意為主;第二遍閱讀,則重在感受文章的意境氛圍,品味文章的語言。兩遍閱讀後,我提出一個比較簡單的問題:文章四個板塊,分別寫了什麼時間、什麼場景、什麼樣的景物特徵?請同座位討論歸納,將答案寫在書上。

這個問題,顯然缺乏思維的挑戰性,其價值僅僅在於訓練學生的信息篩選能力,同時進一步強化對課文內容及結構的理解。

在學生完成討論歸納之後,我開始提問,並結合學生回答的內容,不斷將問題引入文本細節的探究之中。比如:

生1:第三板塊的時間是月夜,地點是內宅,主要景物是樹木與落葉,景物特徵是清靜。

師:能說說景物特徵為什麼是「清靜」嗎?

生1:這一段第一句是總寫,「內宅里也很清靜」。

師:哦,是從開頭的總領句中得出的結論。那你能不能告訴大家,這一板塊的「清靜」,和第二板塊的「寂靜」有什麼不同?

生1:上面一個板塊,寫了白天里本來應該很熱鬧的景物,比如老貓、鳥雀、蒼蠅等。結果,老貓在睡覺,鳥雀也沒有鳴叫,只能聽見蒼蠅在格子門上爬動的沙沙聲。屬於以動寫靜。這個段落,只是直接描寫清靜。

師: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說,第二板塊,是以動寫靜;第三板塊,是靜景寫生。你請坐。不過,又有一個問題,需要大家思考討論一下:第三板塊寫清靜,是從幾個不同的角度寫的呢?

生2:我覺得有兩個角度。一個是寫晴天情況下月夜的清靜,另一個是寫雨天夜晚的清靜。

生3:我覺得還有一個角度——「我」。這段最後一句,寫「我」默然獨坐,顧影自憐。也是一個角度。

師:不錯,三個角度。第一個角度,寫夜晚的靜。第二個角度,寫暮雨中的靜。第三個角度,寫人的靜。注意,第二個角度,文章中強調的是「暮雨瀟瀟」,不是夜晚的雨。時間上略有差別。再深入思考一下:三個角度中,分別抓住哪些景物來寫的?為什麼要寫這些景物,而不是選擇其他景物呢?

生4:作者的寫景落腳點,主要放在自家的庭院中。無論是前庭,還是內宅,景物畢竟有限,所以,寫來寫去,還是寫樹木、落葉。至於暮雨中的行人,則是想像中的景緻,不是眼前的實景。

師:具體點兒說。

生4:具體來說,寫夜晚的靜,是抓住落葉、樹影、炊煙來寫;寫暮雨中的靜,是抓住雨打落葉的聲響、雨打傘蓋的聲響來寫,這應該屬於以聲襯靜;寫人的靜,就是寫人的獨坐冥思。

師:很好。經過生4的分析,我們可以了解,第三板塊在寫清靜時,是採用摹聲狀物,由物及人的手法來展開的。

這一環節的探究,共計用了十分鍾時間。在這十分鍾內,我通過不斷追問,使學生對文本中相當多的細節有了相對清晰的認識,最後也就水到渠成地完成了開始時提出的問題。

語文教學反思 篇2

早在1978年,呂叔湘先生就指出:「10年的時間,2700多課時,用來學本國語文卻是大多數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如今十幾年過去了,這個問題解決了沒有呢?依我看,情況還是沒有多大變化。

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這十幾年間,語文教學改革一直十分活躍,一些新理論、新觀點、新教法層出不窮,為什麼情況還是無大變化呢?我思之再三,覺得問題就出在這十幾年來,我們改革語文教學用的是「加法思維」,即不斷地給語文教學累加上去許多新的負載,使本來簡單的問題復雜化了。

有人提出,語文教學要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發展智力、培養能力要不要呢?自然是要的。不去發展智力、培養能力,學生將來怎麼去建設四個現代化呢?有人提出,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發散思維能力要不要呢?自然是要的。沒有發散思維能力,學生將來怎麼進行創造性的勞動呢?有人提出,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認識事物的能力,要讓學生認識事物之間的聯系,認識事物的發展與變化。認識事物的能力要不要呢?自然是要的。不去培養學生認識事物的能力,學生將來怎麼能確立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呢?還有人提出,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認識美、愛好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審美能力要不要呢?自然是要的。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怎麼能使學生具有高尚的情操,鼓舞學生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和創造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奮發向上呢?

無疑,這么一些提法都是正確的,都是要在語文教學中好好落實的。於是一 項一項地累加上去,語文教學的頭緒便越來越復雜,任務也越來越重。無怪乎有些教師不無感慨地說:「語文教學是個筐,什麼都能往裡裝」。然而,頭緒越是復雜,任務越是繁重,語文教學的目標便越不明確。誠如張志公先生所說:「說法越多,花樣越多,頭緒越復雜,目的越不明確,結果是教者辛辛苦苦,學者迷迷糊糊,鬧到畢業,還是不通。」事實正是如此。我們在1991年曾對部分畢業班學生的語文學習狀況作過調查,其結果是不能令人滿意的。學生寫字姿勢大都不正確,根據抽樣調查,語文畢業考試試卷的書寫工整率僅達17%;在25篇作文中,光病句就達104個,平均每人4.16個。2500個常用字的回生率高達29.1%.距要求相距甚遠,實際上還是沒有「過關」。

語文教學的時間是個常數,語文教師的精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頭緒越復雜,教師的精力分配便越分散。語文教學要跟著潮流走,於是每當一個新的說法提出來,教師便要兢兢業業地去鑽研這些新概念,去體現這些新精神,這么一來,課堂中那些事倍功半的教學活動多了起來,那些華而不實、形式主義的東西多了起來,從而擠掉了學生對課文本身的誦讀、理解、揣摩和語言文字的訓練、運用,如此進行語文教學,其效率怎麼能高得起來呢?

近來在報上讀到這么一則消息,說的是華中理工大學最近作出的一項決定:95級的專科生、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入學後,都要參加中國語文水平考試。未通過考試者,再以選修、自學的形式進行學習,然後參加以後每年一次的語文考試,畢業前通過考試者才授予學位。該校校長楊叔子意味深長地說:「作為一 名中國大學生,為什麼不通過四級英語考試拿不到學位,而中文不過關,作文不通,錯別字成堆,卻可以拿學位,這怎麼解釋?」從校方作出的這個決定中我們可看到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盡管不少人已經成為理工科的本科生、專科生、碩士生、博士生,語文卻仍然不過關。本來就應該在中小學解決的問題,為什麼還要讓大學去補這個課呢?這不是很值得我們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同志去深思嗎?

怎麼來解決這個長期困擾我們的'老大難問題呢?我有一個不成熟的看法,就是要變過去的「加法思維」為「減法思維」。要給語文教學減輕負擔,使之頭緒簡化,目標集中,輕裝前進。用「減法思維」來看問題,語文教學並不是那麼復雜。葉聖陶先生過去曾將語文能力概括為聽說讀寫四個字。其實就這四個字來說,也是不應該等量齊觀的。我以為小學生進入學校學習語文主要是學習書面語言,而兼及學習口頭語言,這是因為小學生在入學之前就已經基本上掌握了口頭語言,進入學校學習語文是要使口頭語言更加規范,而口頭語言的規范也是有賴於書面語言的學習的。至於聽,就更是無所不在。教師講課要聽,別人朗讀課文、復述課文要聽,別人回答問題、討論發言要聽,同學們口述作文也要聽……總之聽的訓練是寓於上述這些訓練之中的,似乎不必專作安排。

需要說明的是,提出這么幾項作為「語文過關」的主要指標,只是強調語文教學的著力點應放在這幾項最主要的訓練上,並不意味著否認語文學科的其它功能。語文學科確實有其思想教育、發展智能、認識事物和審美教育等方面的功能。但這些功能都應該是在學習語言文字的過程中來體現,而不是外加的,更不能是牽強附會的。語文就應該姓「語」,語文課一定要突出識字、寫字、讀書、背誦、作文這幾項訓練重點。目標既明,達成目標的操作方法也就自然清楚了--語文教學不應是教者單方面的灌輸,而應是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在讀寫聽說的實踐活動中去學習讀寫聽說。

語文教學反思 篇3

讓賞識走進語文教學經過幾周的教學工作體驗,感到有一條原則較重要,即讓賞識走進語文教學,可以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愛學語文。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是平等的在賞識教育中,老師和學生的關系是平等的,教師在學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權威,學生也不是唯命是從的卑微者。師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關系,學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滿信心,思維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於提出問題,敢於質疑。這樣,就為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創設了一個輕松愉悅、民主和諧的環境氣氛,促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求知願望,即親其師,學其道。成功的教學依賴於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這種氣氛的建立需藉助一些手段,如溫柔的目光,親切的撫摸,殷切地希望,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使學生更加依賴老師,從而激起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這是學生學好語文的關鍵所在。

二、相信每個學生都能成功羅森塔爾效應實驗,說教師給學生自信,學生就會有高成就。教師對學生的相信是一種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這樣忠告我們:「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飢笑中有愛迪生。」作為老師,應該相信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個學生都具備成功的潛能,而教師的作用,就要喚醒學生的自信。

三、閱讀教學,讓學生多一點自我感覺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更新觀念,還學生以學習和發展的地位,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對於學生五花八門的答案,教師要充分肯定。即使學生回答的幼稚,膚淺,甚至片面、錯誤,教師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應當熱情鼓勵、引導、用心呵護熠熠生輝的思想火苗,這對學生的影響將是巨大的。讓學生發展自己的思維,獲得審美的體驗,從而提高語文閱讀的質量。

四、作文教學中,讓學生學會體現自己 在應試教育的制約下,學生在作文中的個性和創造性已消失殆盡。作文中總是乾乾巴巴的幾段空話,套話、假話連篇,文章脫離了自己真實內心的感受,使作文失去了鮮活的生命和色彩。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鼓勵學生寫隨筆,觀察日記,讀後感,觀後感、周記。此類作文往往有學生真實情感的流露,鮮明個性的跳躍、獨特詞語的運用,許多優秀之作常常涌現,時間久了,學生就能發現自己的寫作個性。教師可以允許學生有不同層次的發展,並抓住學生作文中的優點,加以鼓勵:如好的句子,使用准確的詞語,好的開頭或結尾等,喚起學生寫作的熱情和自信。作文評語以鼓勵為主,當然作文中存在的主要毛病還需用委婉的、學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指出,那麼以後作文,學生會更主動熱情,並能更好的展現或表現自己了。以賞識的方式改變學生作文中的一些缺點,效果明顯,並能很快提高寫作水平。

語文教學反思 篇4

期末成績均分84.37,比四班高出4分,比第一名低4分。批改試卷的老師和同年級的老師都誇贊:我們班進步很大。接任之前,就有人告訴我:這個班均分倒數第一,比其他班低十幾分。如今能取得這個成績,已經很不錯了。

我反思這一學期對語文教學做了什麼:什麼也沒做!不但沒特別做什麼,語文課還少上了幾節,要麼是排節目,要麼是參加活動,交給數學老師了。我們班的後進生兩只手抓都抓不過來,我哪有精力一個個給他們補缺補差;我也沒有像數學老師那樣經常耗在班上一個個面批,也沒有像英語老師那樣經常把後進生帶到辦公室補。只是偶爾象徵性地懲罰不寫家庭作業的。應該說,我骨子裡就是「懶」教師,從教以來,就厭惡把孩子拎到辦公室訓斥啊、補作業啊.......

看上去,我什麼都沒做。但我也的的確確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在學校的時間都傾注在孩子們的身上了。應該說,都滲透在與學生點點滴滴的互動中了。通過這一學期我們的學習成績,以及這幾年的思考,我肯定:讓學生健康(包括心理)成長,提高學生的成績,絕不是靠教師整天耗在學生身上,不是經常把學生拉在自己身邊補缺補差,不是一對一面批,也不是大量題海戰術。這些只能起到一點點輔助作用,把握不好,反而抑制學生的發展,讓學生厭學。內動力激發出來了,這些教學手段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語文教學反思 篇5

這學期擔任八年級兩個班的語文教師,時常覺得自己經驗尚淺,理論知識儲備不足,遇到棘手問題總不能很好地圓滿地解決。以下就針對我遇到的教學上的一個問題,膚淺地談談自己的認識。

805班的學生總體水平中等,大部分學生聰明靈敏,有自尊心,有上進心,只有小部分學生會出現不自覺地違反課堂紀律,課後作業不按時按質完成,以說謊企圖矇混過關等情況,而以上問題又總不會集中體現在某一個學生身上。於是,我發現,這個集體中的每一個孩子都有其自身的閃光點,至少你不會發現某一個學生是屢教不改,惡習纏身的。

但805班的學生完成作業又是在年級中出了名的數量少、質量差,在語文科目上情況甚是嚴重,每一天的作業水平都可謂是參差不齊,不寫、寫少、沒交等,而我時不時地抽查總是能發現,即便是交上來的作業也總存在一部分字跡潦草,抄襲他人,網上抄答案,更嚴重的是拿其他人的作業上交等。我在學期初總會在語文課堂上直接「質問」、批評這些同學,總認為在班集體面前進行教育,能激起這些學生的自尊心,也能對其他學生有警示作用。後來,發現這樣做不僅降低課堂學習效率,也嚴重挫傷孩子的自尊心。有時,我也會罰學生寫作業,這更是大錯特錯。如果一方面要求孩子熱愛學習,一方面又把「學習」當作暴力手段,為了出氣,為了讓孩子屈服而運用於對孩子的懲戒上,那麼只會讓學生更加討厭學習,而且為了逃避再被懲罰而學會撒謊,別說學習了,已經使人格受到扭曲。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壞習慣總不是一日就形成的,所以,壞習慣的糾正也需要很多的時間和耐心。我想,在下學期能否嘗試以下方法:

一、請班主任協調好各科教師布置的作業量,每天的寫和讀記做到均衡,數量又在學生可接受的范圍內。相處半年的經驗告訴我,對805班的學生曉之以理總是比「暴力鎮壓」來得有效多了,所以同時得讓學生明白老師的用心,動之以情。

二、細心發現學生不能按時按質完成作業的原因,主要是不會寫,因懶和貪玩不寫,因不能合理安排學習時間無法寫全。發現一部分學生不會寫,那麼應該反思自身的教學,更加註重課堂教學的效率性,讓學生能對新課知識當堂吸收消化,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也適當降低這類作業每次完成的量,更加重質。發現懶和貪玩而不寫,談話和鼓勵已經是用壞了的梗,圍追堵截往往造成更加厭學的心理,我倒認為應施力在培養優秀學生上,以學習優秀生的示範作用來影響其他學生,大力表揚勤學好學者,而暫時忽略模糊這些「壞學生」。發現學習安排不合理的學生,先管以圖不管,先讓家長配合學生學習計算自己的能力和完成作業的時間,逐漸培養學生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

三、放寬心胸,學會容忍學生錯誤。我想,有時老師知道,一份作業沒有完成並沒有對學生學習造成多大的影響,只是氣憤於學生的不聽話。對學生進行批評訓斥,甚至人格辱罵,這種語言上的說教,有時是一種「語言暴力」,以為學生好為名強迫他接受你的觀點,然後乖乖聽話。而罰寫更是一種暴力手段,為讓孩子暫時屈服老師的權威而不得不去寫,當寫作業變成一種懲罰,你還能說出「我這是為你好」「寫作業才能提高成績」這種話嗎?況且,學生為了躲避懲罰,勢必會撒謊,找各種借口,有極端行為,久而久之,扭曲思想和人格,對初中階段的孩子來說,這實在是得不償失。我想學習容忍學生的錯誤,如果他們誠實向我說出沒完成作業的原因,即使是說「我不想寫」,一次兩次我也會嘗試著原諒,但是讓他們放學留下補作業,告訴他們「因為你們把順序搞錯了,之前玩,現在就得學習」。

四、將作業與學習聯系起來。學生常把作業與學習、成績劃分得很清楚,總是表示先完成作業,再有時間學習,作業與學習不是一回事,所以作業馬虎完成也行。但我讓805班學生在課堂上說出昨天完成的練習題答案,然後給分和針對性地點評,肯定他的努力和答對點,糾正其中錯誤。我發現,他們重視老師的評價,得到表揚會開心會笑,得分很低也會點頭表示明白原因,如此一來,他們會注意作業的量和質,希望在課堂上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結果顯示,805班在期中考後課堂學習效率和成績都有提高,說明這種方法確實有效。

以上是針對學生不能按時按質完成作業的問題,我提出的一點見解,無論是在理論還是實踐上都有待考驗,但我總希望從學生角度出發,為學生輕松學習,健康成長做點事。下學期,我會更努力,向其他老師請教方法,虛心學習,提高教學水平。

閱讀全文

與語文教案教後反思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6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6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0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9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4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