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語文中的「結構」都有哪些
一、總分式結構
文章層次之間是總說和分說的關系。
這種關系,有三種基本形式:
1、先總後分,文章開頭部分總括提出所要敘述事件的整體面貌、基本特徵或中心觀點;
2、先分後總;
3、先總說,後分說,再總說。
二、運用並列式結構
1.並列的幾個內容各自獨立,又緊緊圍繞一個中心。
2.並列的各個部分必須是平行的,要防止各個方面交叉或從屬。
三、對照式結構:文中兩部分內容或進行對比,或用這部分內容烘托另一部分內容.
四、遞進式結構:文章幾部分內容逐層深入.
結構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ié gòu,由組成整體的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建築物承重部分的構造;構築;建造等意思。
結構既是一種觀念形態,又是物質的一種運動狀態。結是結合之意義,構是構造之義,合起來理解就是主觀世界與物質世界的結合構造之意思。因而,在意識形態世界和物質世界得到廣泛應用。例如,語言結構,建築結構等。這是人們用來表達世界存在狀態和運動狀態的專業術語。
『貳』 語文書中的節與段有什麼區別
一篇文章結構劃分依次為篇、段、句、短語、詞、字。另外,還有句群這一概念,地位和段落差不多而略有區別,但現在已經不常用。
節一般用在兩種地方,一種是詩歌中,一般是分節,而不分段;另外是長篇學述作品中,第幾章第幾節,然後再是一篇一篇的文章。
『叄』 什麼是語文中的結構
結構則是文章的「骨架」,是謀篇布局的手段,是運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
文章結構是文章部分與部分、部分與整體之間的內在聯系和外部形式的統一,是由中心意思、材料、結構三個要素組成的,中心意思是文章的「靈魂」,要明確無誤,材料是「血肉」,要豐富,並能集中地反映中心。
常見的文章結構方式有四種,分別為:
1、並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內容沒有主次輕重之分;
2、總分式;先總述,再分說,這種關系還可以演變為「分總」或「總分總」的結構方式;
3、對照式:文中兩部分內容或進行對比,或用這部分內容烘托另一部分內容;
4、遞進式:文章幾部分內容逐層深入。
一篇文章的結構形式並不是單一和固定的,而是幾種結構並用。
整篇文章採用總分總的結構時,段落和段落之間可以採用並列平行敘述,也可以採用遞進式敘述。
在新媒體寫作中,提倡小段落結構,這在某種程度上打破了傳統媒體中段落的完整性,段落敘述中的語言的總分關系、並列關系和遞進關系很難體現出來。
但不管怎樣,一篇好的文章一定是主題明確,結構清晰,邏輯嚴密的。當然語言也要流暢自然。
好的框架就是一篇文章好的形體,是盛放文章靈魂的支架,是撐起文章思想的骨骼,清新有力是必要條件。
『肆』 語文中結構是什麼意思
問題一:語文中 詞語『結構關系』是什麼?都有哪些? 從結構關系看,短語可以分為主謂短語、偏正短語、動賓短語、後補短語、並列短語、介賓短語、的字短語等。下邊分別介紹這幾種短語。
1、主謂短語
主謂短語是由兩個表示被陳述與陳述關系的的片語成的短語,其中表示被陳述的對象是主語,用來陳述的是謂語。主語一般由名詞,代詞充當,謂語一般由動詞、形容詞充當。
例如:
老師講課 臉紅
他講話 心情好
小明走 她聰明
電話響 桃花紅
大家唱歌 我們高興
2、偏正短語
偏正短語是由名詞、動詞或形容詞與它們前頭的起修飾作用的成分組成短語,其中名詞、動詞、形容詞是中心語,修飾名詞的成分是定語,修飾動詞、形容詞的成分是狀語。定語、狀語與中心語的關系,是偏和正的關系。
例如:
我的老師 恭敬地鞠躬
清晰的字跡 小心地翻閱
一個顧客 完全相信
可愛的人 更加堅強
可貴的精神 多麼漂亮
左邊的一組都是由定語合中心語組成的偏正短語,右邊的一組都是由狀語和中心語組成的偏正短語。
3. 動賓短語
動賓短語是由動詞和後邊受動詞支配的成分一起組合成的短語,其中受動詞支配的是賓語,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結果、處所等。賓語主要由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的短語充當。
例如:
敬畏生命 吃包子
熱愛生活 誇獎我
愛好文學 寫文章
慶祝回歸 修鐵路
安排工作 蓋房子
後補短語
4、後補短語
後補短語是由動詞、形容詞和在它們後邊起補充說明作用的成分一起組成的短語。起補充說明作用的的成分是補語。
例如:
盛滿 好極了
嚇跑 熱死了
牽回去 大得多
抱起來 暗得很
打量一番 翻了一陣
左邊的一組都是由動詞及其補充成分的一起組成的動補短語,右邊一組都是由形容詞及其補充成份一起組成的形補短語,它們一起統成為後補短語。
5、並列短語
並列短語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名詞,動詞,或形容詞並列組成的短語,詞和詞之間是平等的聯合,沒有輕重主次之分。
例如:
報紙雜志 老師和同學
改革開放 唱歌和跳舞
雄偉壯麗 討論並通過
聰明、美麗而善良 光榮而艱巨
6、介賓短語
介賓是介詞和後邊的賓語一起構成的短語,用來表示時間、方位、處所、對象等。
例如:
向沙漠展開攻勢 從北京來
在外面按了兩下 往北邊
對大家說 比我高
7、的字短語
的字短語是由名詞,代詞,動詞,或形容詞等加「的」組成的短語。的字短語可以用來代替名詞,相當於一個名詞的功能。
例如:
集體的 大家的
小紅的 別人的
吃的 紅的
大的 用的
問題二:語文中的「結構」都有哪些,比如總分總結構 是指文章的結構?
一、總分式結構
文章層次之間是總說和分說的關系。這種關系,有三種基本形式:
1.先總後分,文章開頭部分總括提出所要敘述事件的整體面貌、基本特徵或中心觀點;以下分別從若千方面列舉事例具體詳細地加以描寫或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分論點具體加以闡述。
2.先分後總;
3.先總說,後分說,再總說。
無論使用哪一種形式,都應注意,分總之間必須有緊密的內在聯系,分述部分要圍繞總述的中心進行,總述部分應是分述的總綱或水到渠成的總結。
二,運用並列式結構
注意點:1.並列的幾個內容各自獨立,又緊緊圍繞一個中心。
2.並列的各個部分必須是平行的,要防止各個方面交叉或從屬。小標題式結構也屬於其中的一種,在高考中常有佳作。
三,對照式:文中兩部分內容或進行對比,或用這部分內容烘托另一部分內容.
四,遞進式:文章幾部分內容逐層深入.
問題三:語文中結構作用和內容作用有什麼 句子結構上作用的規律總結:
【開頭】開篇點題、設置懸念、渲染氣氛,引起下文、總領全文,埋下伏筆,為下 *** 鋪墊。
【中間】承上啟下、照應開頭、作鋪墊,埋伏筆,對比。
【結尾】照應標題,首尾呼應、使文章結構更嚴謹完整,照應前文,總結全文。
句子內容上作用的規律總結:
【開頭】交代環境背景,奠定感情基調。
【中間】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人物形象。
【結尾】畫龍點睛,揭示主題;總結全文,點明中心,深化主題升華主旨;引人深思,給人啟示。出人意料,使情節陡起波瀾,又在情理之中,震撼人心 ;言有盡而意無窮,引發讀者思考; 戛然而止,意味深長,引人思考回味
問題四:語文中什麼是所字結構 「所」字結構的常見用法有四種:
(一) 位於動詞或動詞性片語之前,組成所字結構,使整個結構具有名詞性。例如: 子布、元表諸人,各顧妻子,挾持私慮,深失所.望。(赤壁之戰)(232) 大臣憂懼,不知所.
出。(報任安書)(395) 有道之士,貴以近知遠,以古知今,以所見知所不見。(察今)(647) 「所」字在這里都是指代動作行為的對象,「所望」就是「期望的情況」,「所出」就是「提出的辦法,「所見」就是「看見的東西」。
(二)「所」、「者」同時出現,構成「所?者」格式,它的作用和單用「所」字的結構相同,仍是指代行為的對象。例如:
即舉所坐者...
送之。(身無長物)(16) 所欲忠者....,國與主耳。(張中丞傳・後敘)(238) 然則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
在乎人民也。(諫逐客書)(383) 「所坐者」就是坐的東西,指的是「竹席」。「所欲者」就是要忠於的對象,即「國與主」。「所重者」等於「所重」、「所輕」,指的是「色樂珠玉」和「人民」。
(三)「所」字結構的前面還可以用行為的主動者作定語來修飾它。有定語後不加「之」的。例如:
皆崩崖所隕....
。(巫山・巫峽)(29) 騫身所至者....
。(張騫傳)(190) 城之陷,自遠所分...始,以此詬遠。(張中丞傳・後敘)(239) 吾所欲者....
土地也。(五蠹)(644) 有定語後加「之」的。例如:
必為秦國之所生.....
然後可。(諫逐客書)(382) 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p....。(庖丁解牛)(601)
(四)「所」字結構的後面有時出現具體的行為對象,這時,「所」字結構作定語,修飾後面的名詞。例如:
舉所佩玉塊....以示之者三。(鴻門宴)(162)
『伍』 小學語文段落結構分類有哪些
小學語文段落結構分類有哪些
就一段來說,最常見的是總分法,即先用一句話概括主要內容,然後具體敘述.其次有分總,總分總.
『陸』 小學語文有哪些段落結構
段落,不同於自然段,自然段具有明顯的「換行」標志。段落有時被稱為段落層次,也叫「意義段」或「結構段」,段落層次往往由幾個自然段組成,當然,也可能一個自然段就是一個段落層次。我們知道,結構是指文章的內部構造和組織安排材料的方式。理解段落結構一方面要弄清文章是由哪幾部分或哪幾個內容按什麼方式構成的,同時,也要求能弄清段落內部的層次構成。要做到這些,就要能把握段落結構的規律,熟悉安排段落結構的方式。
文章安排段落結構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最基本的是「縱式」和「橫式」兩種。在記敘文、說明文中,「縱式」結構常表現為以時間的推移或作者認識的發展為順序來安排層次;「橫式」結構則表現為以空間的轉移或材料的歸類為線索來安排段落結構;有些比較復雜的文章,常採用「縱橫交叉」的結構方式。議論文的「縱式」結構表現為各個段落層次之間或層次內部的遞進關系,使意思由淺到深地逐層深入;「橫式」結構表現為各個層次之間的並列關系,以事物的各個側面分別論述,以揭示事物的本質。
[方法導航〕
理解段落結構的能力,應通過平時的閱讀訓練來培養。在閱讀訓練中,應注意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安排段落的順序;應注意不同文體在段落結構上的不同特點以及同一文體在段落結構上的變化;還應注意避免閱讀理解時可能出現的誤區。具體方法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首先要總覽全文,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安排表達的順序。文章安排表達順序的依據一般有三種: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和邏輯順序。在把握文章安排表達的順序的基礎上,再分析文章各段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把聯系緊密、意思接近的段劃在一起,以構成一個段落層次,進而弄清各段落層次間的內在聯系。還要注意文章中起著承上啟下作用的過渡段、過渡句以及過渡詞語,找到它們,有助於層次的劃分和結構的分析。
例如《這不是一顆流星》共有17個自然段,其中l-8段集中講「我」和孩子看黑熊表演的事。9-14段聯系在一起講的是「我」回憶中的幾件事。15-17段又聯結成一個整體,講了「我」結束回憶後的感慨。也就是說全文17個自然段,可以分成3個段落層次,分別講了3個時間段的事情。另外,在l、2兩個層次連接點的第8段末尾有一個過渡句,它提示讀者下面將進入回憶,也就是進入一個新的層次;而在2、3兩個層次連接點的第15段中有一個過渡句與前一個過渡句相呼應,提示讀者下面將從回憶轉入現實,於是便可以此為依據,在這里劃出兩個層次來。
二、文章安排段落結構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分析段落結構,應當注意不同文體在結構上的不同特點,以及同一文體在結構上的變化,採用恰當的方法,做到准確、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