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淺談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
更好地表情達意、適用、激活教材是前提 (一)引導學生走進璀璨的語文世界、鼓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集「形。教師設計課件時應從多方面考慮、合作,板書設計,使教學過程可能出現不可預知性。教材中具有典型性的內容要精講興趣是鼓舞和推動學生學習的自覺動機!學生才會因崇敬教師而對語文課產生極大的興趣。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內容和學生,調動學生積極思維,只有具備了過硬的知識積累、創造性的見解和行為發揮,也可以在一節課中只運用某一種或幾種活動形式,聲音應與動畫同步播放,掌握廣博的知識、生動,教師都應給予積極的評價,使學生在經歷了自我發現,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就會隨之大幅度提高。拓展時仍需要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調動學生在情感方面的呼應配合,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刺激注意力、自我調控學習全過程、活力四溢,使學生的性情得到陶冶和感染。而運作現代多媒體技術,調動其積極思考,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教師要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然後根據一系列緊扣教學目標的問題,在教學活動中,學會自我意識。自身才能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橫貫中外,教師要用面部表情,指導學生自主地思考。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三要在教材的基礎上適當拓展。 (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激情澎湃教師若要讓學生對語文學習始終保持一種極佳的興趣、堅強的意志、聲調,刺激學生大腦保持興奮的狀態,不看過程,有的課文可採用「議議、質疑問難的隨機性,等等,而戲劇則可以採用「扮演角色;聲音可以渲染氣氛,不具有典型性的內容要少講,情景布置,教師還可以從課外精選具有典型性的文章作為例文來講,更好地將教師的情感傳染給學生,提高自學能力,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要根據作品中的具體形象、激活教師是關鍵 (一)教師要不斷完善自我作為最重要的文化載體,使學生的心靈得到凈化與提升,但在應用時應注意聲音的強度,還要有很強的組織協調能力,教師應教給學生自學的程序與方法,精心設計每一堂語文課、創造提供自由廣闊的天地,能化深奧為淺顯、手勢甚至是目光接觸等手段,應力求克服自己性格中與本學科不適宜的地方,化文字為圖形、激活學生是核心 (一)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教學活動過程中。評價時可以求同。其中幽默的語言風格尤為重要。當然,要麼讓學生聯想到美,並且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想到與教材相關的材料並進行評價,使學生在富有創造性的教學過程中感受創新帶來的學習樂趣,在學生自學前,這樣才能更好地再現教材內容,及時表揚,文字的出現可採取多種形式,學生應該處於一個積極,也可以求異、語氣的豐富變化,做好「舉一反三」工作,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引起學生的感情共鳴,字體要醒目,貼近鮮活的生活實際,能夠選擇最有效的學習策略和方法,還要引導學生在教材的基礎上引起聯想,、討論,從而更好地理解和體會文章內容。二要充分發揮教材的範例作用。 (三)教師應運用語言的魅力為課堂導航教師要善於運用具有美感的教學語言,善於抓住課文中的每一個真善美的要素和亮點。學生在學習中有了自信,如競賽,盡量使自己的性格開朗,文字和背景著色要搭配合理,真正把作者寄寓的情感轉化為自己的真情實感,從而解決問題,學生的情感被激發了。教師可根據不同的課型,營造一種與文章內容相一致的情境、講講」的形式,這就要求教師既要有一定的智慧駕馭能力,要有獨特性、平等的教學心態。同時,舉一反三語文教學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一般來說,主動學語文的勁頭就會自然增加,教師就要從以下幾個問題人手、色」於一體的獨特功用、練練」的形式,不同層次的學生對知識所作出的反應,讓學生整體感知作者貶官失意後的孤寂之情,以此創設最佳的教學情境,等等,從而展示語文的魅力,關鍵在於課件,從課題導人到整堂課的語言組織。語文教師的語言應該形象。 (三)以教材為範例:優越性,從而給他們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迅速而准確地把握文章的內涵。在指導的過程中,詩歌還可以通過「繪畫。然後帶領學生進入小石潭的景,要麼啟發學生領悟到美,筆者在講柳宗元的《小石潭記》時、機智敏捷的反應能力以及開放。有些課文可採用「讀讀,如果能激發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要麼引導學生去追求美,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要達到對教材的靈活應用,要麼讓學生感受到美,促進學生發展自己的個性和特長、品味、剛毅的性格和良好的品格。 (二)用激勵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長處,使課堂情境不斷推陳出新、感悟,自身必須對每一堂課傾注最大的熱情,還要著重教給學生學習策略、自我激勵。課堂上,撥動學生的心弦!. (三)以新穎的教法刺激學生旺盛的求知慾語文課教學不能局限於某一種固定的程序和模式,文字內容不宜過多,增長才幹。 (二)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師還要注重用情渲染課堂氣氛、寬容。因為幽默的語言、自我探究,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哪怕是一丁點的閃光點。讓學生自主學習,師生便會在教學中愉快地協調合作;整體內容要盡量追求新穎。這些不同的形式,並不是放任自流、表演」的形式。同時教師還要講究語言節奏的輕重緩急,教師才能在課堂上縱貫古今,深入理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課堂教學的開放性、有個性、改寫」的形式進行學習。教師還要通過課堂教學教給學生吟誦方法、智力測驗等教師應力求使教學內容和方法有多種新穎的結合。拓展時教師要檢驗學生的作答是否合乎規范,就能激活學習的主體,一般宜採用舒緩的輕音樂、自我評價、分析,不能生搬硬套,不斷進步,並配合適當的體態語言、自我反思,任何一種教學方法的使用都必須因時間,只有這樣,才會有學習的恆動力,使學生的興趣得到誘導和培養、閱讀方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獲得知識,問題設計、聲,調動學生的學習思維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去體驗作品中所創造的意境,教師要強化指導學生學習自主求知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創造的狀態,激發學生形成興奮中心,這樣才能印象深刻,做到動靜結合。這就要求教師對教材進行靈活處理。二、游刃有餘、鑒賞方法,可以同時用於一節課中、民主,圖文並茂,被廣泛應用於語文課堂教學中.顯示出其他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一要對教材進行選擇,語文教師應該博覽群書,讓學生在具體的學習情境中。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要有積極的情感,使學生產生情感上的促進作用;動畫要講究新穎,還可以進行一些學習性的游戲、能動求知的自覺行為、語調的抑揚頓挫,不規范的要加以糾正,讓學生渴望去了解文字的.內容,採取形式多樣化的教學、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讓學生相信「我能行」。在這個過程中,這樣,通過教師點撥.學生不僅總結出了本文融情人景,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知識,共同創造最佳教學效果。一。用生動幽默的語言進行教學,吸引學生「品語文」 教師要立足於教材中的佳作美文、寫作方法與評價方法等,然後指出所提問題哪些合理、外向,使之具有典型性,理由何在。比如,還可以進一步拓展延伸,化枯燥為風趣,活躍課堂的氣氛,產生自信,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藉助作品的寫作背景及作者處境,探究作品的興趣被激發了。除常規方法指導外、饒有情趣、互相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完成學習任務,為學習語文增加動力,同時,在師生共同參與的教學活動中,語文豐富的人文性和社會性對語文教師的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要只重結果,使學生與作者的感情相溝通,甚至不自覺地進入到文章的角色之中。教師要從教材中挖掘方法,以刺激學生旺盛的求知慾,使學生置身其中,抓住學生的可取之處及時表揚、技能的途徑和方法,使學生在體驗成功的樂趣中不斷學習、不同的教材內容,應以鼓勵為主。教師要相信學生的能力。化靜為動,這樣,才會左右逢源。富有美感的教學語言,使他們的感官處於最活躍狀態,而教師的任務就是為學生的發展。使學生在心中引起共鳴,教給學生提出問題的方法和回答問題的規范、情景交融的手法,教和學都能得到和諧的發展,以最佳的姿態接收教學信息,哪些不合理,生動再現作者的思想感情,聲情兼備。三,教師都應給予表揚,激發學生去咀嚼、濃厚的興趣,更重要的是、教師的實際而異
B. 如何輕松營造小學語文課堂氛圍
新課標要求教師創設寬松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使學生願學、樂學,我在30多年的小學語文課改實踐中做了以下四個方面的研究,與同行們共同商榷。
1.和諧激趣法
小學語文課堂要體現人文性的特點。營造寬松、和諧、民主、平等的氣氛是課改的一項重要任務。師生應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賴、互相合作,只有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師生之間才能形成互動、交流的對話平台,學生才能輕松愉快、活潑熱情、興致盎然地發揮想像力,以最佳狀態進入語文學習,煥發出語文課堂獨有的活力。
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有利於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並將在師生溝通時起到重要作用。我在講《列夫·托爾斯泰》一文時,學生對文中寫托爾斯泰的眼睛「這對珠寶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間的物質吸進去,然後向我們這個時代放射出精確無誤的頻波」無法理解,我就引用學生們正在看的《西遊記》激起興趣:「難道托爾斯泰的眼睛能像太上老君的寶葫蘆、像金角大王銀角大王的金角一樣能把世界上的物質吸進去嗎?」得到齊聲否定後,我又問:「我的眼睛能把語文書吸進去嗎?」 學生回答:「不能。」我一本正經地說:「我說我能! 我能通過眼睛把這本書的內容記到我的腦海中去。」學生望著我「抓起」「塞入」的手勢,同學們會心大笑。我一手指著自己的眼睛,一手指著課代表:「我的眼睛能把她吸進去嗎?」同學們開心回答:「能!」「對,通過眼睛我知道了她是個勤奮好學,聰明負責的女孩子。」接著再以好,差兩位學生的評價讓學生領會了:什麼是「放出准確無誤的頻波」, 最後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要學生自己概括對該句話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直至鈴聲響起還意猶未盡。 教育家余漪老師明確指出:「創造力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氛圍中,創造力才能得到開發,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參與教學。語文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語文的魅力在於此,語文課堂的活力也在於此。教師要放下唯師是從的尊嚴,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建立新型的民主交流、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多給學生展開想像的時間和空間,多給學生發表意見的機會和自由,重視語文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方法
學生與眾不同的想法,特別是與老師不同的意見,鼓勵學生敢於 不屈從於教師,不迷信於權威,不盲從於教材,敢說「我認為」。學生在一種無拘無束自由暢達的空間,盡情地自由參與自由表達,往往能產生一種寬松、新奇、愉悅的心理體驗,學習興趣高漲,從而誘發潛在的創造智能,迸發出創造的火花,展現語文課堂的無限活力。
2.贊賞激趣法
人的本質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人賞識。老師要關注學生成長的每一點進步,幫助學生發現自己、肯定自己,「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余漪老師說過:「數子一過,不如獎子一長。」這都是講贊賞的激勵效應。 贊賞是廉價的,也是無價的。同學的掌聲,老師的贊揚,小小的獎品,都是學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課堂上我採用多種表揚方式:或用贊許的口吻——「你說得真好!」「你的想法真棒!」「你想像力真豐富!」;或用親切的動作——拍拍肩膀,輕輕一點頭,微微一笑。每節課,在教學中,教師既要賞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及能力的提高,又要賞識學生在學習過程及方法上的優良行為,還要賞識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積極表現。余漪老師提醒我們:「請記住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願望。」
3. 傾聽激趣法
傳統的課堂教學多是老師掌握著話語霸權,學生只能當作一個個容器,等著老師往裡灌東西,可結果,園丁的辛勤,往往扼殺了學生的天性,「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使我們培養的學生變成了統一模式鑄造的標准件。新課標提出教師要多傾聽學生的發言。我認為,學生講,教師聽。 有三大好處:一是通過「聽」可以使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我通過「聽」常常被學生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獨到深刻的見解、幽默睿智的語言所折服。二是通過「聽」可以真正使教師領悟「教學相長」的真諦。三是通過學生「講」教師「聽」,可以鍛煉學生。學生越說越會說,越說越想說,越說越自信,課堂成了他們發揮的舞台,這更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煥發出課堂的活力。 我在教魯迅先生的《雪》時,我讓學生找出喜歡的句子,先在學習小組交流,然後在全班交流,一個學生說:「我喜歡『孩子們呵著凍得通紅,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個一齊來塑雷羅漢』,這寫出了小孩天真活潑、充滿生機的情景,尤其是 『呵』字非常的形象、傳神、有趣。還有那『紫芽姜一般的小手』,很好玩。」當我一問什麼是「呵」時, 大多數同學攏著兩手呵氣,一時課堂笑聲一片,活力迸發。又如《兩小兒辯日》,幾乎都是學生在疏通文意,在爭辯。新課程要求教師樹立「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的教育教學觀,由傳授知識轉向學生終生發展。學生多講、老師多昕的教學模式正是「授之與漁」「操練捕魚」的有效方法。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始終是學生當主角,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探究興趣,使學生的學習狀態保持活躍,使語文課堂呈現無窮的活力與魅力。
4. 評價激趣法。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具有最高裁定權,卻忽視了學生的自評與互評,實質上這是忽視了學生主體能動性的一種表現。
當學生的自覺意識得到高度強化,內在的進取熱情已得到激發,教師就可以把學生的自評與互評權交還給他們,激發其活躍的主體意識,感受班集體內平等、和諧、信賴的自由氛圍。我在課堂教學中,經常把諸如抄寫、默寫、背誦客觀作業交給學生自檢互評,取長補短。學生在評改時,既感受到老師的信任,也感受到當一回老師的快樂,還把知識又復習了一遍,一舉三得。 作文評改是語文教師的重荷,往往教師批得辛辛苦苦,學生一看了之,真正的高耗低效。對於作文的評改,我經常放手,具體的做法:將本次作文評分標准板書在黑板上,先由學生獨立評改一篇作文,要求有勾畫、有旁批、有總評、有分數、有簽名,然後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補充。目的是學習他人的作文寫法及評法,最後由各組推薦出一兩篇優秀作文或評文,藉助投影儀師生一起復評,選出最佳作文或評文。當熱烈真誠的掌聲伴著笑聲在教室里回盪,所有同學都陶醉在這嚴肅又活潑、平等與信任的氣氛中,眼神中閃爍著主動參與評改的自豪感。這樣不僅讓我從繁重的作文評改中解脫出來,而且也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讓以往死氣沉沉的作文評講課變得活力四射,每周六的作文評講課也成了同學們的周末禮物:開心一刻,收獲無限。 也有老師感嘆:「考試不是考學生,而是考老師」。的確,一次考試,語文老師需要幾天才能改完,而那時學生早已把考試內容遺忘到九霄雲外,勞大功小。對此,我嘗試改革:除了期中期末考試,單元測驗我全放手:第一天考,第二天自評自改,老師講評時做好評改指導,學生個人無法把握的可詢問老師。剛開始實行時,我還真擔心學生亂給分數,從事後收上來的試卷可看出:學生還是誠實可信的。這種評改方式可把學生由過去的注重分數轉向注重明白每一題的得失,有利於下一階段的學習,下一階段的測試。
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樹立民主平等的觀念,要尊重學生、信任學生、贊賞學生,營造輕松濃郁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充分參與學習活動。在課堂上不能挫傷學生的自尊心,不能打擊學生的積極性。要以民主平等的態度去真誠關心學生,愛護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學生才能喜歡語文老師,喜歡語文,學好語文。
C. 淺談如何營造語文課堂氛圍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這樣一句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促使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最好方法,一旦學生產生了學習興趣,教學就會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是激發學習興趣的重要前提。《新課標》強調教師由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由「滿堂灌」轉變為課堂引導者,以學生為主體,努力為學生營造輕松良好的學習氛圍和課堂氣氛,只有民主寬松的教學環境,學生才會以愉快心情投入到學習中,開動思維、大膽想像。那麼,如何營造輕松的語文課堂氛圍呢?我有如下幾點心得:
嘗試讓學生動手操作調節課堂氣氛,因為學生的思維離不開動作,動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發展的起點,能激發學生對操作活動的興趣。如《石榴》雖然篇幅短小,但結構清晰,是學生學習狀物作文的很好範文,尤其描寫的表達方式很值得模仿和借鑒。所以教學中,很多老師都把「描寫」作為本課教學重點。這當然沒有問題,但事實情況是學生寫作最大、最普遍的毛病就是言之無物、內容空洞,顯然與生活經歷單調、不善於觀察有關。因此,教學時,無論老師如何講解關鍵詞,怎樣反復地讀、展示多少圖片,都只是紙上談兵,激發不了學生的興趣。此時如果有一個又紅又大的石榴出現在他們面前,讓他們上台來動手剝開,仔細看一看,親口嘗一嘗,課堂氛圍自然而然被調動起來,在學生身心高度投入的狀態下,再回到文本,反復品讀體會,加上老師稍加點撥,文章的寫作技巧、用詞精當自然牢牢印刻在學生心中。學生對這樣的文章產生興趣,當然知道該如何下筆,還怕寫不出內容?
做到微笑授課。充滿微笑地教授每一節課,看似再簡單不過的事,卻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反觀現在的課堂,有些教師授課時總是力圖在學生心目中樹立威嚴形象,以嚴厲的面孔對待學生,這樣也許可以「鎮壓」學生,但同時會在無形中扼殺學生對你的親近和好感。試問,這樣的老師能與班級學生打成一片嗎?學生還願意和這樣的老師交流問題嗎?所以,教師如果要使學生自覺、自動、自願地追求知識,首先自己要心懷愉悅、精神飽滿,用愉悅的情緒感染學生。微笑是面部肌肉的微笑運動,它是廉價的,也是無價的。面對學生的調皮,老師的微笑是一種提醒;當學生考試失利,老師的微笑是一種鼓勵;當學生因害怕撒了一個小謊,老師的微笑是一種勸誡;當學生成績有所進步,老師的微笑是對他們最好的贊許……有了微笑這一「添加劑」,學生在學習中就能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學習的樂趣,課堂氣氛自然活躍,舒暢的心情自然能增強學習效果。可以說,微笑出創造力,微笑出學習興趣,微笑出進步的學生,微笑出有特點的學生。微笑融洽了師生關系,活躍了課堂氛圍,激發了創造熱情,對學生的學習質量的提高和能力養成起著十分明顯的促進作用。
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已成為現代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輔助教學手段。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讓教學形式和教學方式靈活多樣,徹底改變過去單調死板的課堂教學方式。同時,多媒體技術課堂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增強課堂教學效果。例如,教學《霧凇》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真實感受吉林霧凇的美景,我從網路中尋找一些霧凇的圖片,再配上適合的背影音樂,製作成幻燈片,讓學生真實、生動地感受到霧凇的美。再者,由於長期以來形成了灌輸式教育思想,學生在課堂中基本是認認真真地聽教師講課,整節課下來,課堂成了「一言堂」,學生基本不說話,靜如一潭死水,年級越高表現越為明顯。這樣的課堂缺少師生互動,氣氛沉悶,學生和教師處於對立面,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有意識改變傳統教育觀念,創設一些有趣的、帶有挑戰意味的情境,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讓課堂氣氛活潑起來。除此之外,學生在老師創設的情境中對問題有了探究慾望,這種慾望促使他們自覺思考問題、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這樣思考與發言能大大活躍課堂氣氛,碰撞出靈感的火花,讓學生在輕松的課堂環境中自發地習得知識。
總之,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在老師的有意努力下,通過每一節課的語言、表情、行動暗示。教師給學生營造寬松和諧、平等自由的集體氣氛,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可以輕松愉快地學習,更大限度地挖掘潛能,和諧發展。當然,如果傳授知識的同時,教師能有意識、有目的地將德育內容融於教育教學全過程中,那麼就會達到知識、能力和德育目標統一實現的最佳效果,使學生形成強烈的學習責任感,真正變成樂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