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高段語文怎麼教

高段語文怎麼教

發布時間:2023-07-17 12:39:48

① 人教版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應注意什麼

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教材中精讀課文數逐漸減少,略讀課文的數量則逐漸增加。五年級上學期是小學高年級的起始階段,教師要全面把握閱讀教學的要求,為學生以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精讀課文的教學
1、指導朗讀、默讀。讀是最經常、最重要的閱讀訓練,也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培養語感的基本途徑。本冊教學仍要重視朗讀訓練的要求,一般安排在課後練習第一題。教師可以根據要求,讓學生在自主的讀書中學習、思考,在讀中理解內容,體悟感情,增強語感。重點是要調動學生的情感積累和知識積累,讓學生在有感情的朗讀上下工夫。另外,要注意不是所有課文、所有段落都適合有感情地朗讀,教師要抓住重點段,指導學生練讀。
本冊默讀的重點是加快默讀速度的訓練。默讀比朗讀語速快,更利於訓練思維,要培養學生一邊默讀,一邊思考的習慣。默讀能力的提高要有個訓練的過程,教學中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來默讀,循序漸進地提高默讀要求,把訓練落在實處,不能急於求成或流於形式。
2、精讀詞句,積累語言。詞句訓練是精讀課文的主要內容。本冊教學要繼續理解詞句的意思,結合聯想和想像,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同時積累詞句,提高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本冊課後練習中對詞句的學習和積累採用了靈活安排和指定相結合的方式,加強學習的指導性,也便於學生和教師操作。
3、精讀課文,領悟感情。理解課文內容是閱讀教學的重點。教學本冊教材,要根據課文的內容及文體特點,利用導語、課後習題等,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精讀課文可以採取多種方法:①要抓住重點詞句來理解課文內容;②閱讀中聯系生活實際,深入思考並展開聯想和想像,還要對閱讀的內容加以分析和歸納,進一步理清課文的條理和思路,從而體會課文要表達的思想感情;③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入情入境地讀課文,把感情納入到課文的人物和情節中去,了解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從而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在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的教學中,要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自主完成學習過程,通過自悟自得或交流討論得出結論,教師可做重點指導和點撥,不要用現成的結論代替學生的思考。同時,尊重學生的理解和獨特體驗,允許學生有其他合理的選擇。另外,教師還要教會學生質疑問難的方法。
4、精讀內容,領會方法。通過閱讀,既要理解內容,體會感情,還要領會作者表情達意和寫作的方法。
本冊要重點教會學生領會兩點:①學習基本的說明方法;②「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閱讀方法。前一項內容安在第三組,教師除了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基本的說明方法外,重點還要讓學生領會使用了這些說明方法後,文章有哪些不同。後一項內容安排在第四組,在「回顧拓展四」的「交流平台」中有所提示,教師重點是要教會學生「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方法,通過上下文,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通過相似文章的閱讀來體會等等。體會重點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中年級雖然訓練過,到了高年級還應予以重視。
二、略讀課文的教學
本冊安排了14篇略讀課文,根據葉聖陶提的「就教學而言,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略讀指導需要提綱挈領,期其自得」的思想。略讀教學要求與精讀要求不同,略讀課文的教學,一是內容上,理解內容的要求要低於精讀,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大理解內容即可,詞句的理解不作為重點。二是方法上,教師要更加放手,要讓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並在以後的大量閱讀中進一步掌握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略讀課文教學的大體步驟是:先由學生參照連接語中的提示,閱讀、思考、交流,初步體會內容-然後抓住一兩個重點問題,可以是內容的,也可以是寫法的,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在具體的詞句學習上不必多作要求。
三、選讀課文的教學
本冊教材後面安排了8篇選讀課文,內容大都與單元對應,有少數是為了補充本冊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在某種類型上的缺乏。選讀課文供學生課外自讀,教學上不作統一要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程度和個體情況,決定是否選用。選用時,可以按課文內容分別插入相關專題單元讓學生讀,也可以作為期末綜合復習材料,讓學生課外獨立完成,教師酌情檢查。對主動閱讀的學生,要予以鼓勵,激發學生更廣泛地去閱讀。
四、課外閱讀的指導
語文課程標准中明確提出了課外閱讀的數量,教師不能將其作「軟任務」而忽略,因為沒有一定閱讀量的保障,學生是很難具備較強閱讀能力的。
教師一方面可以根據和教材配套的同步閱讀進行課外閱讀指導,另一方面教材特意安排了「課外書屋」這一欄目,配合單元專題,以重點推薦一本、順便推薦一批的方法,向學生推薦一些適合外閱讀的書。「課外書屋」中推薦的書大都比較輕松活,重在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閱讀推薦的書,學生作讀書筆記,並在班上進行交流。當然,教師也並不一定只薦教材中提到的書籍,也可以配合課文的學習推薦其他書籍。

② 如何做好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

新課改小學語文多媒體合作意識新課程改革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以學定教,以學生發展為本。隨著新課程的逐漸實施,小學語文的教學方式也在進行變革,傳統的教學觀念已經不適應新課程的要求,要逐步向新觀念轉變。總之,新課程給小學語文教學引入了新的思路,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進行淺析。
一、重視學科間的聯系
語文學科作為一門基礎性、綜合性的學科,是學習數學、歷史等學科知識的基礎,與其它學科的教學聯系比較緊密。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與語文學習密不可分,只有這些能力比較強時,學習其它課程才會更容易。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與其他學科相互聯系,各種知識融會貫通,靈活應用,用語文知識去解決其他學科的問題。當然,其他學科對語文學習也有益處,在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應用其他學科的知識補充語文方面的知識。在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將語文與實踐聯系。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語文應用無處不在,學生要學以致用,在生活中用課堂上學習的語文知識進行交流,只有將學習的知識熟練應用於生活中,才能達到學習語文的目的。當然,生活中多應用語文進行創作,可以鞏固學習的知識,同時還能增強自己的學習能力。
二、運用多媒體,改善語文教學環境
現代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發展迅速,多媒體技術已經在學校得到廣泛的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各種各樣的客觀事物生動形象的表現出來,也可以將一些抽象問題通過形象的圖片、視頻等展示出來,事物的動靜、快慢、大小,藉助於多媒體技術都可以清晰的展示。多媒體的應用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課堂活力,生動的畫面可以吸引學生去觀看、去思考。多媒體技術還使得知識變得立體化,比如在小學一年級進行語文教學時,可以將漢字與圖文、音頻相結合,可以充分吸引低年級小學生的注意力。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有很多文章描述的各種美景,都可以通過多媒體和計算機網路技術展現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意境。比如,在講授李白的《靜夜思》一文時,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月光下一位詩人站在窗前仰望著天空,思念著家鄉,給學生製造意境,讓學生身臨其境,更好地體會詩人所思所想,幫學生理解詩的深意。這種教學方式在以前我們是不敢想像的,以前我們只能引導學生去想像這個畫面,現在我們可以直接展現在學生面前,把學生的思維興奮點激發出來,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還可以藉助計算機網路技術在互聯網上搜索國內頂級教育大家的教學視頻,在課堂上通過播放視頻的教學方式讓同學們感受教育大師的教學方式方法,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這幾年的應用證明,多媒體技術在教學方面的應用,是信息時代必然的趨勢,也是最新的教學方法。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使用,可以豐富小學語文教學的情境,充分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小學生喜歡學習語文,能夠將課堂的教學效率極大地提高。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是學習其它學科的基礎,語文學不好的話,必定會影響其它學科的教學。小學語文是後續語文學習的基礎,在小學階段不能將語文學好的話,肯定要影響到初中和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由此可見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其實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是學生語文能力的訓練過程,是學生學習怎樣運用語言的過程,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只教授學生書本上的內容,單純的書本知識的記憶沒有任何意義,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注重小學生將所學的語文知識的應用,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學習能力在語文上體現為培養學生的理解、表達與應用的能力。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能起到引導作用,所有的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學生能學到多少知識,而是經過學習學生的學習能力能提高多少。
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黃金時期,而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提高最終還得靠學生自己,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將課堂還給學生,引導學生積極自主的獲取知識,改變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教師不在只是知識的傳授者,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日就能見效的,需要日積月累,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培養。
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由於小學生的年齡偏小,主動性較差,在語文學習中如果單靠他們自己埋頭苦幹,學習效果肯定很差。在現代社會中更強調合作精神,個人的「英雄主義」並不被大家接受,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採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培養小學生的合作意識,同時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合作學習的模式在很多學科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通過學生的合作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精神和競爭意識,這可以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自發組成學習小組,課上共同討論,課下一起學習,在生活上相互幫助。這種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讓小學生在小組中培養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並且在小組中展現自己的個性,培養小學生的能力。合作式學習模式還能幫助學生培養「問題意識」,讓學生在合作中發現問題,培養他們的質疑精神,對問題敢於提出疑問,而傳統的教學方式下學生就無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在課堂上可以提出一些具有討論空間的問題,然後讓學生自由分組自由談論,有意識地引導他們相互合作討論解決這些問題。當然,對於低年級小學生這些方式有些不適合,主要適用於高年級學生,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合理採用這些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利於課堂的教學效率的提高。
五、結語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要適應課改要求,積極轉變教學觀念、教學方式,以學生為學習主體,還課堂於學生。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加強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聯系,適當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改善小學語文的教學環境,教學中還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③ 小學語文中高段閱讀教學方法

在小學中高段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和鼓勵學生進行預習,通過預習來了解課堂教學內容,做到心中有數,能夠帶著疑問和問題進入課堂學習,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小學語文中高段閱讀 教學 方法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小學語文中高段閱讀教學方法

(一)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

要提高小學語文中高段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首先要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只有明確了教學目標,才能掌握語文閱讀教學的主線。在制訂教學目標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背景基礎和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不宜將教學目標設置得過高或者過低。

如果教學目標過高,則會打擊學生對於語文閱讀教學積極性,使學生喪失對於語文閱讀學習的信心和熱情;但如果將教學目標設置過低,又不能夠引起學生對於語文閱讀學習的興趣,缺乏應有的挑戰性。

所以小學語文教學在制訂教學目標時,要從全面的角度,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空間,同時還要注意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其次,教學目標的制訂還要考慮到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為學生是教學課堂的主體,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身到語文閱讀中去。中高段閱讀教學要抓住對學生「能力」和「情感」的培養,才能制訂出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

(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對小學生而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就要求教師在語文中高段閱讀教學中設法提高學生對於語文閱讀的興趣,使學生能夠自由主動進行語文閱讀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利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比如,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設置一些學生們熟悉的情境,為學生們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這樣學生就很容易被帶入到相應情景中,提高對於教學內容和 文章 閱讀的興趣和慾望,同時還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中高段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除了要豐富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興趣和課堂積極性以外,還要注意引導學生自主地進行中高段閱讀,注意對知識的積累。

(三)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

教師在進行中高段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只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更好地實施教學內容和完成教學目標。作為教師,要指導和教會學生掌握不同的閱讀方法,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中高段閱讀教學中要結合默讀、朗讀和略讀的三種閱讀手段和方法,只有將多種閱讀方法都應用於語文閱讀教學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一篇文章,才能真正了解作者的真情實感和內心世界。教師要服務學生,引導學生,要求學生掌握多種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同時,還要注意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能夠自主閱讀,在閱讀過程中注重思考,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閱讀能力的提高不僅要掌握多種閱讀方法,還要對文章進行反復的閱讀,了解作者寫作時的基本背景,結合實際生活,在對中高段閱讀過程中,逐漸積累,逐漸強化閱讀能力。

(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小學中高段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和鼓勵學生進行預習,通過預習來了解課堂教學內容,做到心中有數,能夠帶著疑問和問題進入課堂學習,並在語文閱讀課堂中積極思考,努力解決問題。閱讀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學生和教師的共同努力。

作為教師要努力營造和諧的閱讀氛圍,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感受到閱讀的喜悅;作為學生要掌握多種閱讀方法,不斷閱讀,來提高閱讀效率,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小學語文中高段閱讀教學方法

(1)引導學生學會「閱讀」

聽說讀寫是語文要培養的能力,閱讀教學培養的能力是「認讀能力、理解能力、評價能力」,小學高段的閱讀教學就在語文聽說讀寫能力和閱讀能力的並集中,其中二者相交部分是形成學生能力的重中之重。

這樣學生的語文能力才會全面,學生未來生活的閱讀能力才會打下堅實的基礎,才不會落伍於社會的發展。讀的目的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因為只有學生對文章內容有了理解的時候,我們緊扣「聽」的目標設計的訓練、緊扣「說」的目標設計的訓練、緊扣「讀」的目標設計的訓練、緊扣「寫」的目標設計的訓練才能腳踏實地。

讀可分為「朗讀、默讀、精讀、略讀」,各種讀法都有本身的奧妙之處。朗讀,可以培養人的口頭表達能力,提高語感能力;默讀,實際生活中常用的讀書法,有利於文章內容的理解;精讀,有利於對文章內容深層次理解,文章的遣詞 造句 的絕妙,語法修辭的表達效果,都源於精讀;略讀,有利於提高閱讀的效率。

那麼,高年級的學生應該怎樣讀好書呢?

首先 說說 朗讀。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重要,最經常的練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既是一種重要的能力,也是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最常用的方法。

教材中許多課文提出了朗讀的具體要求,進行閱讀教學,一定要多讀少講,把比較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讀書,讓學生主要通過自主的入境入情地朗讀,讀懂課文,有所感悟;並通過朗讀的實踐,逐步提高朗讀的水平。

其次是默讀。默讀的練習在不同的學段有不同的要求:一二年級要求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三四年級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五六年級要求默讀有一定的速度。對於高年級的學生來說默讀也是閱讀教學的重點。

要通過反復實踐,使學生用較快的速度默讀。教材中有多篇略讀課文明確要求通過默讀了解課文內容。精讀課文的思考練習,雖然沒有明確提出默讀的要求,但是許多練習必須在認真默讀的基礎上完成。

默讀能力的提高有個訓練的過程,要求學生默讀應留有比較充裕的時間,使學生能切實地默讀課文,並按要求認真思考,默讀以後要注意檢查效果,決不能匆匆忙忙,使默讀的環節流於形式。

略讀課文的教學,一是內容上,理解內容的要求要低於精讀課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即可,詞句的理解不作為重點。二是方法上,教師要更加放手,要讓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

並在以後的大量閱讀中進一步掌握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略讀課文教學的大體步驟是:先由學生參照 提示語 中的提示,獨立閱讀、思考、交流,初步體會內容;然後抓住一兩個重點問題,可以是內容的,也可以是寫法的,引導學生討論、交流。

(2)引導學生學會「思考」

課標明確指出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礎。因此,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積累優美語言,享受審美情趣。

教師切忌用自己的分析取代學生的閱讀時間。尊重學生的想法注重體驗不僅是語文 教育 的特點,而且是語文教育的目標,是語文教育的實施方法。所謂體驗,就是人們在實踐中親身經歷的一種內在活動,體驗更多是指情感活動,是對情感的種.種體會和感受。

語文教學使學生、文本、教師的多邊互動、融合、提升的復雜過程,而學生主體的體驗,正是使這一過程能進入最佳狀態的重要保證。這也是語文課程標准如此強調體驗的價值所在。當然,個性化閱讀也需要價值引導,不能任由學生亂發揮。

老師要及時發揮自己的作用,雖然說教師是學生共同學習的夥伴,但這個夥伴應該做到「高於學生之上,融於學生之中」的。

(3)引導學生學會「提問」

課標中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師通過參與對話,扮演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角色。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閱讀,提倡獨立思考,鼓勵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鼓勵學生發表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閱讀,提倡多角度閱讀,有創意的閱讀,在閱讀中展開想像和聯想,在閱讀中不斷有所發現,讀出新意。倡導新的學習方式,鼓勵質疑,引導發現,解放學生的頭腦和嘴巴,使他們敢想、敢說,用自己的方式解決疑問。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 想像力 ,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自主意味著個人獨立學習、自主探究,意味著教師要尊重學生自己的方式、獨到的思維和新穎的見解。

高年級重在引導學生善於提問,能夠提出有思考價值的問題。

(4)引導學生學會「積累」

語言的學習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學生在閱讀一篇篇文質兼美的課文時,接觸了大量各具特色、富有表現力的語句、段篇,只有熟記在心,才能變成自己的財富,需要運用時才能脫口而出或涌流於筆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還要重視引導學生隨時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精彩片斷。

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通過朗讀、背誦、摘抄等形式,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同時培養對好詞佳句的敏感,養成積累詞句的習慣。在我們的課文中,有大量景美、情深的課文,對於這些課文,教師要重視創設情景,使學生自然而然的入情入境,在陶情冶性的同時,品味生動、形象的語言。

教材中引導積累語言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背誦,二是抄寫。其中有的是指定背誦的部分,有的則是由學生選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對於教材中安排的這些背誦、抄寫的練習,應該通過交流、檢查,使之落實,還要重視培養學生積累語言的興趣和主動積累語言的習慣。

教材中比較多地採用讓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抄寫自己感興趣的語句的形式,其用意很明確,那就是引導學生主動積累,培養興趣,使之逐步形成習慣。據我所知,很多老師都有一些好辦法引導學生積累,如采蜜本、美詞佳句本等,效果很不錯。

(5)引導學生學會 「應用」

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 語文知識 的系統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有以引導學生通過應用鞏固學習的成果。

引導學生學習和體會作者遣詞造句、表情達意的方法,引導學生將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在習作中運用閱讀中學到的知識,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學語文,用語文,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3小學語文中高段閱讀教學方法

1.通過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第一步應該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2.通過課堂提問拓展學生的 發散思維

在小學課堂中,長期以來教師串講串問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形成了對教師的依賴性,從而使培養學生獨立閱讀思考能力成為一句空話。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採用提問、討論等多種教學手段來拓展學生的發散思維。

3. 通過理清脈絡培養學生的邏輯能力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教會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只有理清文章的脈絡,學生才能掌握文章的思路,才能讓他們具有良好的邏輯能力,學會有條理地表達。小學生還處於閱讀的起步階段,所以所選課文的脈絡都比較清晰。

4. 通過課文插圖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

閱讀課文時,如果不展開想像,不懂得進行再創造,那麼出現在學生頭腦中的只能是一行行文字,而無表象組成的生動畫面。這樣,學生就不可能進入作者所創設的意境之中,自然沒有欣賞樂趣可言,更無法理解作品的意蘊。小學語文課本內容豐富,圖文並茂,在閱讀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圖來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

5.通過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閱讀情感

小學 語文教材 所選的課文,每篇都有豐富的思想內容,每篇都寄託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要體會文章的感情除了通過創設教學情境,還可以通過朗讀來實現。朗讀需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對重點文段要進行反復朗讀。

課文所表達的自然、社會、藝術之美都是蘊涵在具體的語言文字中的,對一些表達比較深刻或生動的重點文段,教師應引導學生認真揣摩品味,反復朗讀。只有在朗讀中悟出美妙之處,悟出深邃之意,才能真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教師要進行范讀。教師的范讀可以傳導感情,使學生、教師與作者之間產生情感的共鳴。同時,通過教師的范讀,學生也能夠學會教師的一些閱讀技巧,從而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只有閱讀水平提高了,學生才會去揣摩作者寫文章時的情感,體驗文章中的情感美,才會受到文中情感的熏陶。

第三,教師的范讀一定要充滿感情。在閱讀教學中,教師的立場、觀點、思想感情,都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內心體驗和情感。因此,教師在范讀時一定要保持良好的情緒,做到精神飽滿,富有青春活力,從而給學生一種蓬勃向上的感染力量。

6.通過借鑒課文促進學生讀寫結合

課文不過是個例子,閱讀課文的目的不光是解讀,更是為了應用。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在學用結合上做思考,在讀寫結合上下工夫。寫好 作文 的前提,除了要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首先還要對課文進行學習和借鑒。

小學語文課本中有很多文章非常優美,對文中精彩的 句子 要學習,對文章描寫事物的方法也要學習。例如《 鳥的天堂 》(四年級上冊)中第二部分,作者就運用了動靜結合、以動襯靜的描寫方法。文章先淡淡地描寫一句「起初周圍是靜寂的」,為下文群鳥活動的「熱鬧」場面作了背景鋪設。

然後,作者按「點?面?點」的思路,從鳥形、鳥聲、鳥色和鳥的動作等方面,多次運用排比句來進行描繪,形象地描繪出了百鳥爭鳴的熱鬧場面,使人聯想到群鳥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是多麼的快樂和幸福。對於《 鳥的天堂 》這樣的文章,學習和借鑒的方法很多,首先是鼓勵學生多摘抄,其次是鼓勵學生多練筆。

總之,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重點內容之一,它既是寫作教學的基礎,又可以帶動聽說教學,廣大語文教師一定要重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通過多種途徑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4小學語文中高段閱讀教學方法

一、認真解讀文本,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教師在備課時的,如果對文本進行深入的鑽研,能夠真正的解讀作者的寫作意圖、文章的主題思想和語言的運用等,那麼就可以輕松地駕馭課堂,有效地解決教學中生成的問題。正是精心的預設,才會有精彩的生成。反之則不然。

我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時,仔細地研讀了作者季羨林的經歷及當時的心境,明白了他對外國人民的敬意和懷念。因而,教學時,很好的拓展了季羨林大師的寫作目的。

當我把一首寫給季老的頒獎詞展現在學生面前時,他們邊讀邊悟,從心靈深處領會了這篇文章的深遠意義及作者的高尚人格。同時,學生的認知有限,不聯系背景的話,很難准確把握課文主旨。

二、激發閱讀興趣,是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基石

興趣在閱讀教學中本是一個毋庸置疑的問題。俗話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針對語文課堂教學,尤其是我校學生語文閱讀能力低,閱讀習慣不好這樣一種現狀,該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呢?我從以下幾點嘗試:

(1)每天利用課前5分鍾的時間,讓學生講 故事 或背 成語 。

(2)課外閱讀課時幫學生選擇一些容易理解且感興趣的閱讀書籍。

(3)給學生展示的機會:在班內開展一些朗讀小競賽等。

(4)精心設計導入語

一段好的導語,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我就抓住他們的這種心理,精心設計閱讀課文的導語,將他們不知不覺的帶入到教學中。

我教《跨越百年的美麗》一課時,設下了疑問:你眼中的美麗是什麼樣的?文中又是什麼樣的美麗能跨越這么久?你想知道是誰能做到嗎?我們趕快投入到學習中去吧。學生帶著懸念走如了文本,傾心與文本對話.

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導入新課時,激發了學生的興趣,為整個課堂教學過程的開了好頭,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當然會得到提高。

三、提倡個性化閱讀,是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核心

《語文課程標准》中特別提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閱讀目標特別強調閱讀者的個性體驗。讀是語文教學的必經之法,沒有讀,就不能產生語感、不能理解主要內容、句子的含義、語言的運用方法等等。

然而,現在的語文課,很難聽到學生用心去讀,學生讀的權利被教師剝奪了。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許多不同的體驗正是在多樣化的閱讀中得以生成的。

例如:在學習《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時,學生自讀、互讀後進行交流。他們不但說出了侵略者的罪惡行徑,也體會出了當時統治者的無能,還了解了祖國有珍貴的 文化 遺產等。學生也按照自己的理解,採用不同的語氣去讀、去悟,課堂效果比預期的還好。

四、巧妙提問,是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途徑

學起於思,思源於疑。教學是一門藝術,而課堂提問是優化課堂教學、提升教學藝術的有效方法。有效的提問,可以提高學生思維品質,培養思維能力,同時有利於師生間的交流增,更好的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我認為課堂上要巧妙提問,教師提出的問題,要科學有效。可以採用一些方法

1、觀察法

通過看圖或實驗來向學生質疑,讓學生通過觀察去尋求答案。一般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圖上畫了些什麼?你想到些什麼?有什麼感受?這類問題一提出,學生很容易結合畫面來回答,此法適合低年級教學用。

2、聯系實際法

學生的學習來源於課本知識,也來源於自己的生活實際。在學習語文時,許多問題的認識都可以結合實際來理解。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設計的問題:假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來到我們中間,你會說些什麼?你想怎樣幫助她?她會凍死嗎?

3、抽絲法

正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有些課題的題眼就適合提問,例如《童年的發現》。還有文中的一些重點句子,也可以提問。

如《草原》的最後一句「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教學時可緊扣詩句,逆向尋因,將部分內容與結尾的詩句進行聯系,弄清作者布局謀篇的思路,體會其詩句「牽一發而動全篇」的妙用,從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4、環環相扣法

如:第十冊《宴子使楚》我設計了這幾個環環相扣的問題引起學生思考:宴子到楚國去見誰?遭到了楚王的什麼?楚王幾次侮辱宴子,是怎樣侮辱的?宴子為了維護自己的人格和國家的尊嚴,是怎樣反駁的?結果怎樣?只要把這些問題解決了,學生就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學懂了全文。

5、橫向遷移法

找出文中的共同元素,提出一個問題,緊接著再提出相似的具有推理性質的問題。如《桂林山水》一文,灕江的水清得怎樣?綠得怎樣?靜的怎樣?

6、矛盾質疑法

利用文中的矛盾說法或與已知的知識產生不協調情況去提問,一石驚起千層浪。如《再見了,親人》中「焦急而又耐心的等待著」,此處就可做一做文章,引領學生體會當時人們的感情基調。

7、疏導式提問法

有的問題教師提出後學生答不上來,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教師可以改變角度,提出與之有關的其他問題,進行鋪墊。

五、讀悟結合,讀寫結合,是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教學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重視學生的閱讀實踐是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重點,在閱讀教學中就必須處理好朗讀與感悟,閱讀與寫作的關系,做到讀悟結合,讀寫結合。

1、讀中品悟,積累內化語言

讀即朗讀,悟即品悟,朗讀和品悟相輔相成。熟讀、精讀之後,方可在心中感悟到語言的藝術之魅力。在執教《匆匆》一課時,范讀之後,我讓學生進行大膽地朗讀,學生們反響很大。在抒情的朗讀時,不知不覺便感受到了時間易逝,人生短暫的內涵。也利於背誦優美的文字。

2、讀寫結合,拓展延伸

執教《小草,向前走》一課時,學生們的積極性十分高漲,課堂氣氛空前活躍。在我的引領下,學生們積極發言,不僅心生對小草的愛意,也對地球的環境提出了許多的意見和建議。他們懂得自己小小的盈盈之軀承載的是未來的重任。這令我感動不已。同時布置一個作業:寫一寫你心中的地球應該是什麼樣的?

閱讀是寫作之母,寫作中大量的知識是通過閱讀來獲得。沒有知識的積累,就沒有寫作靈感。我們的閱讀教學應讓學生從對課文的品讀上積累寫作素材,從教材中學會作文方法,使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機結合起來。

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又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實現語文教學的最終目標。



④ 怎樣進行小學高段的語文閱讀教學

在小學階段,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環節,其主要目標是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並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然而閱讀教學是許多教師非常頭痛的教學難點之一,常常無從下手,現結合這幾年執教小學中高年級的語文教學,談一點體會.
第一階段:整體感知.目的在於引導學生建立對課文淺層的語言聯系的認識,形成知覺的認識整體,為深入閱讀掃除障礙.這一階段分試讀、初讀兩步來完成.
試讀是閱讀的准備階段,主要完成兩方面的准備工作.其一是知識上的准備,包括了解作者生平,文章寫作背景,了解與課文有關的自然知識、社會知識、術語等,以免造成閱讀障礙.如,學習《小草和大樹》,可以提前閱讀夏洛蒂的《簡愛》.其二是閱讀心理上、情緒上的准備.如,學習《輪椅上的霍金》,大體上了解一下霍金的生平事跡,激發學生敬佩霍金的思想感情,為第一階段激起感情共鳴做好鋪墊.
初讀主要是引導學生從內容入手,通過語言文字感知課文,對課文產生一個初步的整體印象,並將這種初步感知的印象表述出來.這一步驟分三個層次:首先,由教師根據不同的課文內容,提出表述要求作為閱讀提示.閱讀提示大致可以從三方面提出:一是對課文內容的把握,如「主要寫了什麼?」二是對課文中心的捕捉,如「印象最深的是什麼?」三是對課文結構的認識,如「按什麼順序寫的?」然後,教師范讀或學生齊讀、自讀課文.學生初讀課文,一定要出聲朗誦,一字一句,把課文讀正確,此間,藉助字典、詞典等工具書,學習生字詞.把課文還可以根據需要輔以圖畫、音樂、錄音、錄像等手段,創設一種與課文內容和諧的氣氛,盡可能地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思維的積極性,使學生通過視覺、聽覺和想像產生較准確的印象.最後,讓學生表述獲得的印象.
第二階段:部分理解.部分理解階段的目的在於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深入理解,知道語言文字的表達是什麼,同時知道作者是怎樣運用語言文字來表達的,以逐步培養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這一階段由細讀來完成.學生讀課文,大聲朗誦,一字一句,把課文讀正確,在讀的過程中,拿起筆來畫出優美詞句,不理解的詞語.此間,隨時拿起字典、詞典等工具書,學習理解詞語.逐段進行理解性默讀或朗讀,分析理解重點詞句,理清文章思路,劃分段落層次,歸納段意、小標題;鞏固生字字音,理解生字詞意;有機地滲透思想教育.應該認真設計好教學過程,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閱讀,准確把握部分與部分之間,部分與整體之間的聯系.第三階段:整體深化.在了解課文大意的基礎上,通過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深刻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例如寫人的文章,要問學生:我們應該學習他怎樣的高尚品質,寫事的文章,要問學生:作者想告訴我們什麼道理.教師可點撥學生,劃出點明中心的句子,或點明中心的段落.這一階段由精讀兩步來完成.
精讀是細讀的繼續與提高.通過精讀,引導學生來品評關鍵詞語,重點句、段,概括文章中心思想,分析寫作特點,進行欣賞性朗讀或默讀,加深思想情感的體驗,使閱讀與生活銜接起來,加深認識,受到教育,學習課文優美語句、布局謀篇的方法.這一步要注意以下三點:淤讀活.根據對課文的理解,展開想像,把課文的內容想像成一幅幅畫面.慢慢地邊朗讀邊想像,讀出那種意境,讀出身臨其境的感覺.也可以老師有感情的朗讀,學生想像畫面,想像意境.這是學生思想感情升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於讀美.在深入理解和體會的基礎上,把課文讀得有滋有味,讀的有感情.用有聲有色的語言去釋放和傳達課文中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思想情感,「激昂還它個更激昂,委婉還它個更委婉.」走到作者的心裡邊去,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還提升了自己的審美能力.盂總結讀.為了內化學生所學的知識,可讓學生大聲地,有感情地再一次朗讀全文,整體深化.實現由部分到整體認識上的升華,建立對課文深層次的理解、認識和思想感情的體驗,同時有機地進行語文基本功綜合訓練,達到內化吸收的目的.
總而言之,閱讀教學是雙邊活動,是教師、學生及閱讀內容之間對話的全過程.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掌握分寸、適度.靈活組織學習,不能一人承包、獨攬.閱讀貴在讀,以讀為本;重在思考,在讀中思考,在讀中尋求答案.所以老師一定要給學生多讀書的時間和機會.

⑤ 高中語文常用教學方法及手段

製造一種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 :課堂的高效性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能使用恰當的教學 措施 ,利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高中語文常用 教學 方法 及手段,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高中語文常用教學方法及手段

製造一種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 :課堂的高效性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能使用恰當的教學措施,利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給學生心理上的支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應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教材和教學手段都應為學生的「學」服務。愉快教學的最佳效果與良好的課堂氣氛分不開。好的課堂氣氛應該與學生的學習情緒和教學內容的情感基調相一致並且相協調,教與學雙方的認知和思維活動要有一個真正寬松自如的課堂天地,進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大膽思維,積極發言,把握知識的廣度和深度的延伸,建立平等和自由的學習境地。 設計良好的課堂,教師應該善於引導學生發現規律,讓課堂的氣氛可以緊緊地吸引學生步入科學知識的群峰中飽享秀色,樂而忘返

語文教師應學會幽默,這對於調節課堂氣氛、應對突發事件大有裨益。教師的這些情感藉助教材,通過形象的意境語言,傳示給學生,老師的幽默和機智往往可以活躍整個課堂,讓學生覺得跟這樣的老師學習是一種輕松愉快的樂事。,從而使學生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文本。使學生在開心和興致勃勃中進入學習。這就是幽默的價值,它不僅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驅除疲勞,而且還可以幫助強化對所學知識的記憶。作為語文老師,要努力充實自己的 文化 素養和擴展自己的知識面,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讓學生敬畏的出色教師。讓語文教學走進生活 語文從生命開始,與生活同行。要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只在課堂是不夠的,必須走出課堂,進入到生活中去。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課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廣泛地應用,引導他們從生活中學語文,把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結合起來,讓學生知道學習不能和生活脫節,要讓他們知道語文和生活是密切相關的語文從生命開始,與生活同行。

生活是 語文學習 的源頭活水。語文教學的改革,關鍵在於貼近學生生活,語文天然與生活聯系在一起,語文一旦與生活聯系馬上就變得生動活潑起來。離開生活的教學活動是不存在的,而語文教學更離不開生活,生活中無時無處不存在語文教學。因此,教師在教語文時,應把教學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培養學生觀察生活,並從生活中尋找到學習語文的樂趣,這樣就會很容易的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有效地提高教學的效率。生活離不開語文,高雅的心靈生活更是出自美好語文的熏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課堂中實施德育 教育 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為學習提供不竭的動力,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應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思想教育。而知識的積累又為塑造更完美的品質提供了條件。所以說,教師要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把握各種教學環節,創設情境,營造氛圍,激發學生的情感,對其進行德育滲透,課堂應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陣地。

2高中語文教學方法

一、課題研究的目標

1、教學相長,通過研究課題,讓自己自覺地 總結 教育過程中的工作 經驗 ,自覺地閱讀各類專業論文書記,從而提高自己的理論研究水平。

2、對高中語文教學方法,如講授法、情景探究法、小組討論法等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探究,發揮自己的特長,綜合各種教學手段,找到更有效的適合校情的語文教學方法。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方法和措施

1、研究內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語文教學同其他學科一樣,有自身的學習規律和方法。

分析學生語文學習的現狀,尋找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探索提高高中生學習語文的有效途徑。加大聽說讀寫的能力培養,使學生積累一定的文史、文學常識,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培養較好的語言應用和審美能力。

研究激發和保持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方法,並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鞏固與強化。突出情感激發和引導,發揮想像、記憶、聯想等功能,與作品交融、與人物對話、與作者交流,從而完善、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形成健全的人格。

研究良好的閱讀方法、寫作方法,構建科學的、規范的高中語文閱讀指導課、 寫作指導 課的活動模式。通過研究,進一步加深對母語教育的理解,將終身教育滲透、貫穿在高中語文的全部教學目標之中。

2、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多方搜集相關的理論文獻,以獲取理論和學術支持,用於指導本課題研究的各個階段。

調查分析法。有步驟開展問卷調查、試卷分析、個別談話等實地調查,了解、掌握、分析第一手資料,為課題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實依據。

經驗總結法。在某些班級、某些興趣小組,嘗試教學新思路,持續跟蹤、反饋實驗結果,提煉有關教學現象,使之形成經驗。

3、研究措施

利用業余時間,加強學習,通過各種途徑查閱、搜集各種文獻資料,提升自己的理論研究水平。

反思 日常教學過程中的得與失,回顧具有典型性的和代表性的教育事例,提煉具有相似性的教學方法。

3高中語文常用教學的手段

應考探究性閱讀

應考性閱讀根據學生目前的閱讀水平能力,直接為學生提供考題信息進行閱讀訓練,鍛煉高三學生的綜合答題能力和考試應變能力。該階段直接為高考而備,要求學生把已具有的探究性閱讀本領,針對高考閱讀題進行探究性閱讀訓練,要求學生依題意答題,並且總結出一套解題「程序」,尤其是對解題思路的總結尤為重要。高考閱讀試題的答案雖然是開放的,但仍然有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受 文章 思想內容、作者觀點態度的限制,要求在題目限制的范圍內回答。教師要總結出一些解題思路清晰的答題方法,目的在於保證學生的思維及 想像力 保持活躍時答題逐步趨於科學化、規范化,與個性興趣閱讀有機合理地結合,充分使用多媒體等輔助教學,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如在閱讀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時,問第一段描寫了怎樣的景象,要求學生掌握文中取景的答題技巧,准確點出「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等關鍵詞,結合學生豐富的想像力,引出文章所要描繪的意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培養學生想像力的同時教會學生一些應考技巧,旨在提高學生的答題能力。

應考探究性閱讀教學的課堂組織形式來說,它應該是合作探索型課堂模式。其基本流程可分四個步驟:(1)明確問題,確立閱讀目標。用有一定涵蓋性、綜合性的問題為閱讀定向,幫助學生確立閱讀目標。(2)自主探索,篩選目標信息。由學生自主獨立進行相關信息的採集、分析、綜合、提煉和重組。(3)切磋問難,提高閱讀效能。分小組討論、研究,教師加以啟發引導;(4)交流評價,反饋閱讀質量。由學生主體發言,其他同學補充、反駁、完善,教師評價。

在這種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提問很多,師生問答不能是簡單的對錯判定,而應該是平等協商的討論;所以,學生正確的提問方式應該是:先陳述自己的觀點和理由,再詢問老師的看法並與之討論;如不同意教師的意見要進一步質疑、討論。

4高中語文常用的教學方法

一、精心構思,設計恰當問題

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方法因其教學思想在不斷變化、豐富,啟發式教學也是如此。如:提問—回答是啟發式教學的常用方法。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文體、班級、年齡,設置恰當的問題和提問的方式。設計的問題應是具有提示性、隱蔽性、可創造性大的,而答案也不需要統一。所謂提示性,是教師的提問要切合教材的要求,具有可感、直觀的特點;問題的隱蔽性,是要讓學生通過閱讀、思考得出答案;問題的答案要具有可創造性,能啟迪創造思維,使學生能跳出教材,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發現新的視點。

二、開拓思路,輔助多種教學手段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除了給學生設計和提出問題,還應輔之以多樣而有效的教學手段。如在教《阿Q正傳》時,教師可讓學生觀看電影《阿Q正傳》;上《〈吶喊〉自序》時,教師可先讓學生在網際網路上查閱魯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上《雷雨》、《羅密歐與朱麗葉》時,讓學生編演其中的一些片斷。這樣既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又起到了寓教於樂的效果。 啟發式教學的過程是逐漸深入的,有如剝筍般將文章的內涵、事物蘊含的道理呈現在學生面前。它不僅是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是學生的 學習方法 。掌握了這種從現象剖析本質的方法,就能舉一反三,實現有效自學,尤其能夠培養學生的 創新思維 。現行的高中 語文教材 中,有許多自讀篇目,這是學生運用啟發式學習方法進行自學的「實驗田」


⑥ 小學語文高段寫作指導方法

小學生 作文 ,實際就是「練筆」、也稱「習作」。在寫作之前,要讓我們的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有意識地增加書面語言、表達方式、寫作素材、表達 經驗 等方面的積累。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小學語文高段 寫作指導 方法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小學語文高段寫作指導方法

一、激發興趣,促進想寫樂寫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讓學生在每次作文時都想寫、樂寫,教師必須從增強學生自信心、激發興趣入手。學生對作文有了興趣,就會有了寫作的慾望。但是,在新課改下,許多老師還是穿新鞋走老路,往往提出許多要求,比如說寫什麼樣的文體啦,寫什麼樣的內容啦,一大堆,把他們的思維框定在一定的范圍內。

他們會顧慮萬分,寫這又怕不合乎要求,寫那裡又怕不適當。久而久之,學生會不知不覺中怕起寫作來,那麼,我們如何讓學生喜歡作文呢? 筆者認為:首先,淡化命題,提倡自由表達。讓學生有自由空間,讓學生自己自由採集素材自由表達。其次,淡化文體。小學語文課標要求是:能把自己的見聞、感受、想像寫下來,練習寫簡單的 記敘文 和常用的應用文。

學生應該寫他們自己的內心所想、所感以及親身所見,這才是小學生作文的主題思想。簡單地說讓學生把自己所見、所聞、所想、所感寫出來,只要語句通順,表達一定的思想,就可以了,而且盡量給學生作文高分。這樣長期堅持,學生才能喜歡作文。

二、循序漸進,加強基礎訓練

小學生作文,實際就是「練筆」、也稱「習作」。我們要讓學生清楚地知道,習作就是寫話,把自己想說的話用文字表達出來,就是作文。在低年級初學寫作文時,教師要加以指導,到了高年級盡量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寫,要讓學生「怎麼想就怎麼寫」,達到「我手寫我心」的目的,不要框定學生的思維,否則學生無話可寫,只有假話、空話充數。

圍繞學生練筆,教師要扎扎實實地抓好以下五項基礎訓練:

一是字詞訓練。從低年級起讓學生廣泛閱讀,大量識字。讓學生聯系自己熟悉的事物,聯系自己生活實際,在日常生活中識字,把字詞學習與說話訓練相結合。二是 句子 訓練。句子只有兩種形式:要麼是「什麼怎麼樣」,要麼是「誰干什麼」。教師要讓學生先把句子說完整,然後再將句子說具體。

老師可以讓學生憑圖、看物、對話,練習說寫一句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四要素完整的話。三是段的訓練。小學生結合四種段式:以事物發展為序段,時間先後為序段,空間變換為序段,總述、分述結構段。不論哪種段式,都是記敘事物的發展和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即段的內容,段的中心。

它和一句話一樣,也是對人、事、物、景的敘述,也是表達一個意思。只不過是把一句話進一步說得更清楚、更深刻。四是篇章訓練。篇是由段組成的。通過對審題、立意、選材、謀篇、知識與方法, 文章 開頭與結尾、過渡與呼應方法,學會寫中心明確,意思表達得更完整,詳略得當的記敘文和應用文。五是生活場景訓練。採用生活現場訓練,更好地體會「從內容入手」寫作文。

另外,還可開展各種校內外活動,如跳繩、拔河、踢毽、球類、背書比賽,從而學會如何寫比賽作文;開展校內外義務勞動,學會如何寫勞動場面;舉行詩歌朗誦、講演會,學會如何寫會議場面及會議上的見聞;通過參觀訪問,瀏覽名勝古跡,學會如何寫參觀訪問記、游記。學習觀察方法,留心周圍的事物、事件,「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通過現場生活作文,進一步認識到:生活是作文的沃土。從而學會寫真事、抒真情,陶冶真、善、美的情操,培養良好的文風。

三、積累素材,做好知識儲備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寫作進行之前,必須要有一定的積累和儲備。這也就是說,在寫作之前,要讓我們的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有意識地增加書面語言、表達方式、寫作素材、表達經驗等方面的積累。

一是書面語言的積累。大家知道,學生在平常的生活中運用的是口語,口語雖然跟書面語言有著天然的、千絲萬縷的聯系,擁有很多相同或相通的地方,但書面語言畢竟比口語更加精煉、准確。比如我們平時說話可以帶「這個、這個,那個、那個」之類並沒有實際意義的東西,但到了書面表達的時候你就要把這些東西去掉。另外,在口語交際的時候,雙方的動作、表情、神態都不需要介紹。

因為大家在場,一目瞭然。但是在寫文章的時候,你就要有所交待。由此可見,無論是書面語言還是書面語言的運用都需要有一些積累。這里所說的書面語言,至少包括規范的詞語、句子,有趣的 歇後語 ,形象的比方、 名人 名言 ,比較健康的 順口溜 以及 典故 、格言、 諺語 等。蓋房子,必須實現准備好建築材料,搭建文章這棟房子理所當然地需要書面語言這一材料的儲備。因此老師們平時就要注意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們加強這方面的積累。

二是表達方式的積累。因為書面表達是以文字的方式呈現的,它的表達方式和口語並不一樣,比如說不同的文體表達的方式就不一樣。記敘文怎麼寫,書信怎麼寫,便條怎麼寫,都有一個方式的問題。表達方式的積累要閱讀大量的課外書,使學生從中獲取營養。

在閱讀時就須用比較的方法,聯系實際還原生活的方法來體會遣詞 造句 的精妙。通過想像增加營養,對意境優美的句段或全文可展開想像,體會文中意境之美。其實「材料」在哪裡?「材料」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只要用心去感受、用心去體驗、用心去表達,就一定能寫出好的文章來。

三是寫作素材的積累。「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渠有活水而清,文有生活而豐,生活就是作文的源泉,離開生活,「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讓學生刻意留心身邊的生活、仔細觀察周圍的事物是采擷生活中的「金色浪花」、獲取作文材料的重要途徑。因此,要寫好作文,使文章言之有物,必須有一個尋「源」取「材」的過程,這是一個對作文材料的搜集、感知、體驗、積累、梳理的過程,是一個情感的引發、醞釀的過程。而這個環節,只有讓學生動手實踐、操作,動眼觀察、辨析,動腦思考、分析,甚至鼻嗅耳聞,才能獲得「第一手」的寫作材料,引來源源不斷的作文之「活水」。

1、在學科學習中覓「材」

愛畫畫是孩子的天性,因此,有時根據作文題目,先讓孩子們自己畫畫、貼畫,自己設計,自己欣賞,積累寫作材料,那麼他們寫起作文來就有事可寫、有情可抒,寫出來的作文也就會具體、充實、生動、有趣。

如:一次讓學生按方位順序寫《我家的小院》,有些孩子說他們住的是套間,家裡沒院子。我就讓孩子們先畫一幅畫,為自己家設計一個理想中的院子。孩子們可來勁了,在院子四周畫上花啊,樹啊,假山啊,爬山虎啊,還畫上葡萄架,一串串紫葡萄令人饞涎欲滴。他們愛什麼畫什麼,理想化的院子叫人拍手叫絕。此後再讓他們動手描述小院,他們眼前有畫,胸中有情,何愁沒有材料?

2、擁抱大自然尋「源」

在寫《春天》時,我創設機會讓孩子們投身到廣闊的大自然的懷抱中去,擁抱大自然,閱讀大自然,欣賞大自然,吮吸大自然的乳汁,攝取廣泛的寫作素材充實自己的寫作資料庫。大自然是美的化身,走進大自然,一步一個景,滿目皆是畫,只要我們睜開眼睛,豎起耳朵,就能發現大自然的美,捕捉到寫作素材。

3、溶入社會大課堂找「活水」

葉老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麼程度,才會做成什麼文字。」因此,我們的作文教學也同樣要沖破封閉的圈子,向課外延伸,與生活接軌,與社會接軌。在寫《我敬佩的一個人》,我發動學生尋找身邊的感人 故事 ,先通過口頭交流,在動筆寫作。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豐盛,溪水自然活潑。的確,有了鮮活豐厚的材料,學生的作文無論是題目還是內容都是那麼活潑、豐富、透著靈氣。

4、從生活實踐中找「米」

周末,引導學生參加生活實踐,體驗生活的酸甜苦辣,布置孩子們一些特殊的家庭作業——《今天我當家、我是小交警、我也當一回營業員、我是環保小衛士……此後寫成的作文材料之豐、情趣之濃自然不言而喻,而在這些活動中的所感、所悟、所得是課堂上可望而不可及的。

四是表達經驗的積累。除以上所說,我們還要關注學生寫作經驗的儲備。我們常用說作文沒有法,寫多就是最好的法。我覺得這話是提高寫作能力的至理名言。寫作和閱讀一樣,是在寫作實踐中形成寫作能力的。就拿最基本的習作能力來說吧,比如怎麼做才叫明確寫作要求,明確需要表達的話題等等,都不是靠理解哪些概念,死背那些名詞術語能夠解決的。學生寫作就像 學開車 一樣,「你要真的學會開車,開夠了十萬公里就一切都明白了。」可以說,寫作的能力也和學開汽車有相似之處,它同樣是在實踐過程中獲得的。我想,改造我們的寫作教學,很重要的一條那就是創造條件,讓孩子們快快樂樂地多寫。光靠一個學期七次或八次課堂作文,恐怕是練不好寫作的真本領的。

四、藉助教材,進行方法指導。

課文是最好的 範文 ,教師要結合有代表性的課文,指導學生寫作方法,讓學生有法可循,效果不言而喻。下面我以如何進行人物的細節描寫為例,怎樣結合課文進行寫作指導。課文《少年閏土》中「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鳥。他說:「這不能。須 大雪 下了才好,我們沙地上,下了雪,我掃出一塊空地來,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鳥雀來吃時,我遠遠地將縛在棒上的繩子只一拉,那鳥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什麼都有:稻雞,角雞,鵓鴣,藍背……」這段中如何抓住「掃、支、撒、縛、拉」這些動作的細節描寫,把一個機智勇敢、聰明能幹、活潑可愛的農村少年閏土的形象展現在讀者面前。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練筆,寫一個你熟悉的人的動作描寫,相信學生一定會有內容可寫。人物的動作描寫,只是人物細節描寫的一個方面,同學們還可以根據文中人物的外貌、語言、神態、動作、心理活動等方面的細節描寫,來突出人物特點。

如《窮人》中寫桑娜的心理活動細節描寫的片段、《小兵張嘎》中張嘎語言的細節描寫的片段、《背影》中父親的外貌和動作的細節描寫的片段等,都可以讓學生仿寫。老師可通過「步步追問、細化動作、巧用修辭」等方法加以指導,讓孩子們有話可寫,使文章更生動有趣。比如老師給出這樣的一句話,讓學生展開來寫:我看見一個小姑娘,年齡不大,長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老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步步追問」的方法:這個姑娘有多小?瘦到什麼程度?穿著差到什麼樣子?學生可按照這樣的追問,進行描寫:我看見一個小姑娘,只有八九歲光景, 瘦瘦的蒼白的臉,凍得發紫的嘴唇,頭發很短,穿一身很破舊的衣褲,光腳穿一雙草鞋。前後對比發現,這樣追問後寫出的文章就具體多了。 再如,老師給出這樣一句,讓學生細化動作來寫:她端起碗,吃了起來。這句話如何細化動作,教師可以這樣指導:她怎樣端碗?吃相怎樣?先讓學生說,然後寫下來。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都有話可寫。

在不同學生的筆下就有不同的吃相。生1: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挑了幾縷菜葉,慢慢地送到嘴角邊,害羞地張開櫻桃小嘴,又迅速地合上,像一台老舊的織布機,緩慢而有序地進行著,還不時用餐巾紙擦拭唇角的余油。生2:她很快地端起搪瓷碗,夾了幾大筷子菜,伴著飯菜大口大口地往嘴裡送,三下五除二,一下子就把一大碗飯吃了個精光。生1筆下是一個羞澀的少女形象,而生2筆下是一個餓極了的粗魯男人的形象,通過這樣的對比,學生就會懂得如何把文章寫具體了。如果老師還適當指導修辭方法在文章中的巧妙運用,那文章就會活起來,達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五、搭好架子,理清寫作流程

作文是一個復雜的認知過程,是學生運用語言文字,反映客觀現實,表達思想感情,培養寫作能力的一種綜合訓練。因此,在作文時,教師應重視指導學生懂得寫作的一般流程。

作文流程,可以概括為以下四步:

第一步,准備──包括審題、立意、選材和啟用積累等;

第二步,構思──包括編寫作文提綱、組織材料和詳略的取捨等;

第三步, 起草──包括遣詞造句、構成篇章等;

第四步,定稿──包括內容的增刪、結構的調整、文字的修飾和謄抄定稿等。

綜觀上述,學生的寫作過程,是由「准備」「構思」「起草」和「定稿」等活動交互進行的循環過程。教師要引導學生作詳細分析,使學生弄明白寫作的整個過程。

六、大膽放權,指導自改自評

通過典型病文的范改與分析,使學生對如何改好文章做到心中有數。為此,「自改」前,教師要瀏覽學生的習作,了解習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結合本次習作的訓練重點,選擇出有代表性的文章,為評講指導作出准備。可用問題比較典型的習作為「鏡子」,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找准「修改點」;再以學生的佳作為「向導」,指導學生找到「治病的良方」,悟到修改的方法。

最後讓學生「當醫生」,為自己的病文「開方下葯」,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修改時,可以「小病小治」,也可以「大動手術」,還可以「推倒重來」。自改後,作文「舊貌換新顏」,的確給人耳目一新之感。久而久之,不僅能逐步培養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還能養成主動修改的習慣。

作文的評析要根據不同年級、不同作文的要求和學生的認識規律提出具體的不同內容和要求:或評析語句段落,或評析篇章結構,或評析寫作方法,或評析中心思想……做到從易到難,從簡到繁,循序漸進。這些內容先要逐項單一訓練,而後才可選項評析或綜合評析。可先讓學生模仿教師評。教師做示範、點撥,使學生明白「該評析什麼」,「怎樣評析」,「為什麼要這樣評析」……

通過「典範」示評引路,學生初知了評析的方法,有例可仿,有「法」可依,然後摹仿著評析自己的或同桌、同伴的作文,進行評析作文的實踐,在「實戰演習」中再認識,再提高。通過有目的有步驟的一次次「放權」評析作文,學生將在評析的過程中明了得失,學會作文,學會修改,學會評析,同時還會提高獨立思考的能力、辨析語言的能力、認識鑒賞的能力。

2小學語文高段寫作指導方法

一、抓閱讀

閱讀包括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首先是課內閱讀,我們在講每篇課文之時,為了讓學生明白課文內容及思想感情外,還應從寫作方法上給學生加以指導,如為了突出中心作者是如何選材的;寫人記事的文章作者怎樣通過人物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等將文章寫生動;寫景的文章又如何通過眼觀、耳聞、鼻嗅等調動各種感官將景物描寫得很美的等等。

其次是課外閱讀,由於學生閱讀得少,積累的不夠,才會出現作文無話可說,語句平淡。對此我們首先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這也要從課堂抓起。在讀課文時,要運用豐富多樣的形式來讀,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另外,我們在課外讀物的推薦方面也應注意。對於三年級學生,我們應推薦些故事性、趣味性強的難度適中的一些故事;如 童話故事 、 寓言故事 ,先由這些課外讀物,提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再逐漸到作文書籍、科技類書籍,再到小說、報刊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不愁他們不讀書,書讀多了,視野開闊了、知識豐富了,寫起作文來就會得心應手了,可謂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二、抓修改

美國作家科德威爾曾說過「好作文是改出來的,而不是寫出來」。還有「推敲」一詞的來歷等,都說明了作文修改的重要性。同一個意思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我們修改作文是要找到最恰當的表達方式。我們的同學,作文寫完大多隻讀一遍,有的甚至一遍也不讀,才會導致我們常常在改作文時出現的那些語句表達、標點符號不恰當鬧出的笑話。有些作文我們可從學生模糊不清的表達中,能讀出選材不錯,感情很真摯,但由於表達問題,讀來總不夠舒暢,這樣的作文,我們只要引導學生,讓好好修改會是一篇佳作。

對於三年級初學作文者,我們不妨進行幾次集體修改作文。我在一次作文課上,將學生的一篇在語句、標點、用詞上均有毛病的典型作文展示出來和學生一起修改,發現學生都會修改!他們七嘴八舌,將此篇作文的毛病一一改過,改後的文章與原文有很大差別,簡直是兩篇作文!經過集體修改後,學生既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方法,又明白了作文修改的重要性。以後的作文,學生都能認真修改,有的還請同學幫著修改,作文效果一下子發生了質的變化。

三、抓講評

作文講評在 作文指導 中也尤為重要。我在上作文課時,盡量安排在連續的兩節課中,一節課講作文要求起草作文,一節課講評作文(對初稿進行講評),將典型的文章展示出來,師生共同找出優點和不足,分析原因,這樣其他學生會在自己的作文中有則改之,揚長避短。更有利於學生總體作文水平的提升。

3小學語文高段寫作指導方法

1、讀出色作家的作品

這是顯而易見的,但卻是立竿見影的方法。如果你不讀更多的好作品,你就不知道如何寫出更好的作品。出色的作家都是從閱讀別人的佳作開始,接著開始模仿,最後超越他們,形成自己的風格。盡可能的多讀著作吧,再看內容的時候,更要留意文章的問題和寫作的技巧。

2、盡可能多的寫

每天都寫,如果可能話,每天寫幾次。你寫得多了,也就寫得好了。學如何寫作和其他的學問道理是一樣的,熟能生巧。寫寫你自己,寫寫博客,向出版社投稿。只是寫,全情投入的寫,練得越多,你的寫作水平就提升得越快。

3、隨時隨地記下你的靈感

隨身帶一本小 筆記本 (納博科夫身上裝滿了小卡片),當你對你的構思小說,文章,或是小說里的人物有什麼靈感的時候,馬上記下來。當你聽到別人談話的只言片語所有頓悟時,看到一段 散文 詩或是一句歌詞讓你很感動時,都可以馬上當他們記下來。靈感總是轉瞬即逝的,你及時的記錄下來,可以成為你寫作的素材。我的習慣是,為我的博客要寫的文章列一個清單,不斷的補充它。

4、專門的寫作時間

每天找一段沒有任何打擾的時間作為專門的寫作時間,讓這成為習慣。對我而言,清晨的時間是最佳的,午飯,傍晚,或者深夜的那段時間也可以。把寫作當作每天必須完成的任務去做,每天至少寫半個小時,當然有一個小時更好。請不要擔心,這只會讓你寫得更好。

5、隨便塗鴉

面對整張的白紙,整版的白屏,無從開始,肯定恐怖。你會想:我還是看看郵件或是小憩一會了吧!千萬別這樣。馬上開始寫,馬上打字,你寫什麼沒有關系,只是讓我聽到你敲鍵盤的聲音吧。但只要你開始寫了,什麼都好辦了。像我的話,我喜歡先敲上我的名字和文章的標題,這應該不難吧,然後再慢慢的展開情節,全身心地融入進去...關鍵是:只是隨便寫寫,隨便塗鴉,但要馬上開始寫。

6、集中精神

寫作是一件一心一意的事情,在嘈雜的環境或是同時干別的事情,是不可能寫的好。寫作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需要一點點柔和的背景音樂。那怕是最低要求,你需要在沒有其他干擾的條件下寫作,清理掉書桌上無用的東西。清除與寫作無關的一切雜念,現在就是寫作的時間,好像把自己放進一個盒子一樣,沒有任何打擾地進入寫作狀態。

7、先計劃,再寫

這好像和「隨便塗鴉」有些矛盾,實際上不是這樣。在坐下來正式寫之前,先做個計劃或是腦子里先預演一下情節,這是非常管用的辦法。

每天跑步的時候想想要寫的東西,或是散步的時間來個頭腦風暴;然後把想到的記下來,做一個扼要的提綱;等真正准備好開始寫了,可以很快的展開,因為思路和想法都有了。

8、創新

你需要模仿名家,並不意味你你要跟他們寫的一模一樣,你可以試試新的寫法,從這里學一點,從那裡學一點,漸漸地,你就會有了自己的風格,自己的文體,自己的思路。試試一些不一樣的表達,創造一些與眾不同的表達方式,每一方法你都可以嘗試嘗試,看它到底怎麼樣,不好就不用唄。

9、修改

你開始構思你的文字,然後試著寫,讓故事情節展開,最後你需要回過頭在看看你都寫了什麼。這點很重要,很多寫手一旦寫好就不想修改,已經費時費力地寫好了,還要再花時間修改,實在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活。但如果你想寫得更好,你就要學會如何修改。好的作品是經過反復的推敲和修改而成的,這會讓你的作品從平庸中脫穎而出。看看你寫的東東,不僅僅是那些拼寫和語法錯誤,還有那些無意義的詞,混亂的結構,和讓人搞不懂的句子。修改的目標是:更清晰,更直接,更鮮活。

10、簡明扼要

這是你在修改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一句句,一段段的修改,把無關主題的統統都刪掉。一個短句比一段冗長的廢話更具說服力,大白話比晦澀的專業術語更受歡迎。記得:簡單就是力量。

11、富於感染力的句子

在短句中使用富有感染力的動詞,當然,並沒有要求每一句都是這樣,你需要變化。但是,多試試能夠吸引人的句子。而且,你沒有必要等到你要修改的時候再用,你剛開始寫的時候就要考慮這個問題。

12、獲取別人的反饋

閉門造車不會有任何進步,讓別人讀讀你的文章給你回饋,他們會給你很中肯和有見地的建議。認真的聽,即使是一些批評,接受它,忠言逆耳,這樣讓你寫得更好。

13、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

就你而言,你需要讓別人讀到你的作品。你的作品不是你想誰看誰就看的,所有的人都讀你的文章。你要發表你的短篇小說和詩歌,給出版社供稿,如果你已經開始寫博客了,恭喜你,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14、採用對話式的文體

很多人寫的很正式,但是我發現最好是寫得像我們說話一樣會更流暢,更通俗。這樣一來,讀者看起來會更舒服。剛開始這么寫並不容易,你需要堅持這么做。也許,會帶來另一個問題,為了讀起來更口語化,你需要打破一些語法規則。因為如果生搬硬套語法,會讓你的文章看起來很不自然。但是如果沒有其他原因,不要破壞語法規則。你需要知道你在做什麼,為什麼這樣做。

15、好開頭和結尾

開頭和結尾是文章的重點,特別是開頭。如果你不能在故事的開始吸引讀者,他們很難有耐心把整篇文章讀完。所以投入更多的時間考慮怎麼寫好開頭,讀者一旦對你開頭感興趣,他們會想知道得更多...寫好開頭後,再弄一個精彩的結尾,這會讓讀者更加期待你的下一篇佳作。

4小學語文高段寫作指導方法

一、樹立孩子寫作的信心

孩子剛接觸作文,要幫助小學生們樹立寫作的信心,在命題方面,給孩子最大限度的讓他們自由發揮空間,命題范圍盡可能寬泛些。

二、推薦一些合適的閱讀書籍

現在的課外書籍五花八門、類型眾多,可以給孩子們推薦一些可以拓寬孩子們的知識領域、名人書籍、歷史書籍、科研等方面的書籍,並且讓孩子們在閱讀的時候可以採集一些精彩 優美的句子 、或者片段,能夠養成良好的讀書記筆記的習慣,能夠學以致用,那樣可能能夠提高孩子的寫作水平。

三、提高孩子的閱讀效果

雖然有的孩子閱讀的書籍很多,但是整體的語文素養卻不見明顯的進步,這又是什麼原因呢,其實仔細觀察,這些孩子不是潛心研讀,只是憑著自己的興趣,看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這時候如果有人能夠引導孩子在閱讀中,能夠充分調動注意力、 記憶力 、觀察力和 想像力 ,能夠做到將讀思寫結合,這樣就更有利於孩子在思維和語言寫作方面積累。

四、要注意讀寫結合

讀寫結合就是要將閱讀和仿寫結合,意識要多閱讀,要廣泛的獲取知識,還有將出色的句段反復讀幾遍,甚至可以能夠背下來,理解句段的含義,轉化為自己的,供自己使用,二是學會仿寫,三年級階段既要放手讓學生去寫,又要嚴格訓練,嚴格要求,逐步形成良好的寫作技能。無論寫什麼都要求能夠表達准確、清楚。所以讀和寫是可以相互遷移。因此,可指導學生模仿範文中作者的寫作思路,將範文的構思、選材、謀篇、分段造句、用詞、開頭、結尾及過渡的方法運用到自己寫作中。

五、注重與其他學科相結合

作文教學不能單純地看作是語文學科的事,所以教師要做有心人,不但要精心上好每次作文輔導課。而且要隨時注意同其他學科的結合,抓住機會及時指導寫作。



⑦ 淺談小學語文高年級段落教學

淺談小學語文高年級段落教學 小學 語文 高年級非常重視閱讀教學,在段落的把握上有一定的技巧可言,教學會學生正確處理段落的問題,就等於讓他們掌握了正確的閱讀方法。那麼,把握段落對於閱讀有什麼益處呢?
一、有利於把握篇章的主要內容
隨著小學生年齡的增長、閱讀經歷的豐富,小學高年級 語文 教材中所選取的文章,篇幅相對來說都長了許多。在教學中, 摒 棄「結構段」這根拐杖,而讓學生面對完整篇章去抽象概括文本的主要內容,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多學生在概括時把握不住重點,表達時本末倒置、揀了西瓜丟了芝麻的現象時有發生。
比如教學《唯一的聽眾》(人教版六年級上冊)一課時,讓學生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一學生說主要講了「我」原來拉小提琴很難聽,後來不斷地練習,終於敢在成百上千的觀眾面前演奏的事。這就很明顯地疏漏了文本中的重要角色——那位神情平靜、默默鼓勵我的老教授,因而文本所要表達的主旨 ——老教授愛護、鼓勵年輕人成才的美德更是無法得以領悟的。而藉助於「結構段」這一中介,就可以很好地引導學生把握文本的重點部分,從而很好地把握文本內涵。在初讀課文時,可引導學生針對課題質疑,課文中「唯一的聽眾」是誰?再讓學生找找文中的哪些段落是寫這位老教授的,主要寫了她做了什麼呢?從而讓學生領會到課文從第二自然段到第八自然段這么長的`篇幅可以歸為一個大段(當然我們不必向學生介紹專業概念「結構段」而用較通俗的「大段」這個詞代替),是文本的一個重點部分。把握了這個主體部分,再通過該段中描寫老教授言行的句子的品讀賞析,感受老教授愛護、鼓勵年輕人成才的美德。學生就能夠較全面較准確地抓住文本的主要內容:這篇課文主要講「我」在一位音樂教授真誠的、默默的幫助下,由沒有信心學會小提琴,到能夠在各種文藝晚會上位成百上千的觀眾演奏的事。
二、有利於理解詞句的表達效果
《 語文 課程標准》降低了對段的教學的要求,不再要求學生分段,概括段落大意。而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如果撇開「段」這個媒介,讓學生通篇閱讀,僅著眼於詞句的圈畫、批註、感悟,往往會在全篇文章中上躥下跳,理解時思維跨越度大,出現無序、紊亂的現象。而段的有效劃分更有助於他們學習時快速、高效地抓住重點詞句,更好地理解詞句的表達效果。
比如《詹天佑》一課,教學時可先引導學生梳理好作者行文的脈絡,弄清楚文章按照先概括後具體的方法安排材料,全文可分為四個部分:先概括介紹詹天佑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接著,通過當時的社會環境介紹反映詹天佑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重大意義;然後,按照工程進展的順序敘述詹天佑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過程;最後,寫京張鐵路提前兩年竣工及中外人民對詹天佑的懷念,點明事件的意義──有力地回擊了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民的藐視和嘲笑。再引導學生聚焦詹天佑修築鐵路經過的部分,找出描寫人物言行、心理活動的語句進行品讀賞析、揣摩感悟,從而更好地理解了重點段落中重點詞句在表現詹天佑愛國情感的的作用。然後再讓學生回首閱讀文本的第二部分,引發思考:這部分不是敘寫詹天佑修築鐵路,而是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寫了當時的社會背景,是不是與主題無關,可以刪去嗎?讓學生整體感知這部分的重要性後,再引導抓住重點詞句:「阻撓」「要挾」「輕蔑」「能在南口以北修築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呢」進行激烈的思辨,學生就能在理解社會環境的惡劣更有助於表現詹天佑愛國熱情的同時,更進一步理解「阻撓」「要挾」「輕蔑」「能在南口以北修築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呢」等關鍵詞句的表達效果。因此,著眼段落,不是削弱了分析理解文章的關鍵詞句,而是更有利於理解關鍵詞句的表達效果。 三、學會邏輯分段,有利於提高習作謀篇布局能力
也許是理解上的偏差,鑒於《 語文 課程標准》提出:「想說什麼就寫什麼,想怎樣說就怎樣寫;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想怎樣寫就怎樣寫。大膽放手,不要怕不上規矩」,於是在寫作教學中就較少給學生過多的條條框框。可是,進入高年級來,翻開學生的習作本、日記本可以發現,好多學生在詞句的積累運用上更豐富、更生動,但就整篇作文來看,經常會出現令人啼笑皆非的現象:有的整篇作文四、五百字只有兩三段,除了開頭、結尾,中間都 糅 合在一起了;有的詳略明顯不當,能表達中心意思的部分輕描淡寫,寥寥幾筆,而與中心無關的卻洋洋灑灑,下筆千言;有的上下段嚴重脫節,缺乏內在的聯系;有的有了漂亮的鳳頭,沒有了有力的豹尾┉┉而這些問題的出現說明:學生作文中謀篇布局能力的薄弱,與閱讀教學中對段落的疏忽有很大的關系。閱讀中,我們經常跳過「段」這一中介,直接從長幅篇章中去尋找零星詞句,學生無法對篇章構建立體感,同時也不能理解掌握連句成段以及連段成篇的各種方法,比如啟承、層遞、轉折、因果等等,反映在作文中,結構的不完整、詳略的不得當、思維的不縝密、邏輯的不嚴謹也就不足為奇了。
因而筆者認為,要在作文中提高學生習作的能力,就應該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適當適量對學生進行段的訓練,教給一些劃分段落的基本方法:或按故事發展的順序,或按人物出場的順序及活動的場所,或按時間的變換、地點的遷移等等,引導學生提綱挈領,把握句、段、篇的意思以及他們之間的內在聯系。那麼在作文教學中,才可以談得上引導學生運用相應的方法編擬提綱、謀篇布局,再根據主題的表達凸顯重點段落、精心遣詞造句,這樣學生習作才會有的放矢,得心應手。
總之,段在文章中有著重要的特殊地位,我們不能無視它這座「橋梁」,直接由句及篇,或由篇摘句,而應該重視「段」這一文章構成單位,還原它應有的生命色彩,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習作水平。
[參考文獻]
[1] 鄭冬梅.淺談初中 語文 教學效率的提高[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08,(30)

⑧ 高中語文怎麼教啊

我是高中語文老師,我覺得教好語文並不難,無非就是教掌握兩種能力:一是閱讀能力,如高考試題中的科技文、文言文、詩詞鑒賞、現代文都屬於考查閱讀理解的能力。二是寫作能力,如語言表達、作文都是考查的寫作能力。至於前面的幾道基礎知識題,如字音、字形、成語、近義詞辨析、標點和語病,其實都是將閱讀和寫作能力的細化,也就是說只要要求學生在平時的閱讀和寫作中稍加註意就可以了。讓學生多讀課文文本,課外的多讀散文、科技文、文言文(包括詩詞)、小說(短篇為宜),堅持每天寫日記,經常練筆,堅持三年,語文成績一定能突飛猛進。
我就是讓我的學生這樣做的,每年高考語文成績都很好。
希望對您有幫助!
我今年送的高三文科實驗班在平行班中又考了第一。呵呵。

閱讀全文

與高段語文怎麼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