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語文中的說明方法有哪些
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事例、分類別、列數據、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引資料等10種。
寫說明文要根據說明對象的特點及寫作目的,選用最佳方法,下面分別具體介紹。
1、舉例子
舉出實際事例來說明事物,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以便讀者理解,這種說明方法叫舉例法。
舉個例子:一般人總以為,年齡稍大,記憶能力就一定要差,其實不然,請看實驗結果:國際語言學會曾對9至18歲的青年與35歲以上的成年人學習世界語作過一個比較,發現前者就不如後者的記憶力好。這是因為成年人的知識、經驗比較豐富,容易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建立廣泛的聯系。
這種聯系,心理學上稱為「聯想」。人的記憶就是以聯想為基礎的,知識經驗越豐富,越容易建立聯想,記憶力就會相應提高。馬克思五十多歲時開始學俄文,六個月後,他就能津津有味地閱讀著名詩人與作家普希金、果戈里和謝德林等人的原文著作了。這是由於語言知識豐富,能夠通曉很多現代和古代的語言的緣故。
這段文章要說明的是:年齡稍大,記憶力不一定就差。為了說明這一點,作者先提供了實驗結果,又分析了原因。到此為止,未嘗不可,但不夠具體,也缺乏說服力,於是,又舉出了一個實例:馬克思在五十多歲的時候,只用六個月時間便精通了俄語。這樣一來,內容具體了,說服力增強了。
說明文中的舉事例的說明方法和議論文中的例證法,都可以起到使內容具體、加強說服力的作用。但二者又有區別。議論文中的事例,是用來證明觀點的,說明文的事例,是用來介紹知識的。
運用舉事例的說明方法說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適量性。
2、分類別
將被說明的對象,按照一定的標准劃分成不同的類別,一類一類地加以說明,這種說明方法,叫分類別。分類別是將復雜的事物說清楚的重要方法。運用分類別方法要注意分類的標准,一次分類只能用同一個標准,以免產生重疊交叉的現象。
舉個例子:「圖書館的藏書有中國的、古典的、外國的、科技的、文學的、現代的以及政治經濟方面的等。」
這里用了不只一個標准,所以表達不清。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圖書館的藏書,按國別分,有中國的、外國的;按時代分,有古典的、現代的;按性質分,有科技的、文學的以及政治經濟方面的等。」
這樣,每次分類只用一個標准,就眉目清楚了。有的事物的特徵、本質需要分成幾點或幾個方面來說,也屬於分類別。注意,運用分類別方法,所列舉的種類不能有遺漏。
3、列數據
為了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還可以採用列數據的方法,以便讀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數字,一定要准確無誤,不準確的數字絕對不能用,即使是估計的數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據,並力求近似。
4、作比較
說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徵也往往在比較中顯現出來。
在作比較的時候,可以是同類相比,也可以是異類相比,可以對事物進行「橫比」,也可以對事物進行「縱比」。
5、畫圖表
為了把復雜的事物說清楚,還可以採用圖表法,來彌補單用文字表達的缺欠,對有些事物解說更直接、更具體。
6、下定義
用簡明的語言對某一概念的本質特徵作規定性的說明叫下定義。下定義能准確揭示事物的本質,是科技說明文常用的方法。
下定義的時候,可以根據說明的目的需要,從不同的角度考慮。有的著重說明特性,如關於「人」的定義;有的著重說明作用,如關於「肥料」的定義;有的既說明特性又說明作用。
舉個例子:如關於「統籌方法」和「應用科學」的定義。
①人是能製造工具並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
②肥料是能供給養分使植物生長的物質。
③統籌方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數學方法。
④工程技術的科學叫做應用科學,它是應用自然科學的基礎理論來解決生產實踐中出現的問題的學問。
無論從什麼角度考慮,無論採用什麼方式,只要是下定義,就必須揭示事物的本質,只有這樣的定義才是科學的。比如,有人說:「人是兩足直立的動物。」這個定義就是不科學的,因為它沒能揭示事物的本質。「人是能製造工具並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這才是科學的定義,因為它揭示了人的本質。
7、作詮釋
從一個側面,就事物的某一個特點做些解釋,這種方法叫詮釋法。定義法和詮釋法常採用「某某是什麼」的語言形式。形式相同,如何區分呢?一般來說,「是」字兩邊的話能夠互換,就是定義;如果不能互換,就是詮釋。
舉個例子:「人是能製造工具並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改成「能製造工具並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是人」,意思不變。「雪是在雲中形成的一種固態降水物」改為「雲中形成的固態降水物是雪」,意思改變。由此可以辨別,前一句是定義說明,後一句是詮釋說明。
8、打比方
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性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的說明方法叫作打比方(應用比喻的形式能夠說明事物特徵的方法就叫打比方。
說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同修辭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辭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說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則不宜使用。
9、摹狀貌
為了使被說明對象更形象、具體,可以進行狀貌摹寫,這種說明方法叫摹狀貌。
10、引資料
為了使說明的內容更充實具體,可以引資料說明。引資料的范圍很廣,可以是經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諺語等。
㈡ 語文表達方式有什麼 修辭方法有什麼
語文的表達方式是指:記敘、說明、議論、描寫、抒情
常用的修辭方法有:比喻、擬人、排比、誇張、反復、對偶、設問、反問、借代
頂真(也寫作「頂針」)
表達方式指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
修辭手法常見的有比喻、比擬、對比、對偶、排比、設問、反問等。
說明方法有 下定義、打比方、作比較、摹狀貌、舉例子等。
寫作手法如以小見大、托物言志、象徵、對比、點面結合、虛實結合等
描寫方法有正面描寫、側面描寫、對比、烘托、白描、細節描寫、動靜結合、以動寫靜、以實寫虛等。
書面語言
表現手法從廣義上來講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辭和表達思想感情時所使用的特殊的語句組織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體地可以由點到面地來抓它的特殊表現方式. 註:又因為現代的語文已不太注重表現手法與表達技巧的區分,可認為二者是統一的。但如果要嚴格區分表現手法從屬於表達技巧。一、表達技巧主要包括: ①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一共五種,古詩中常用前四種); ②表現手法(托物言志寫景抒情 敘事抒情 借物喻人 直抒胸臆 欲揚先抑 順敘 倒敘 插敘 對比 襯托 卒章顯志 象徵 用典 想像 聯想 照應 寓情於景 反襯 烘托 托物起興 渲染 虛筆 虛實結合 側面描寫 正面描寫 直接抒情 間接抒情 動靜結合動靜相襯等) ③選材剪材; ④結構技巧:過渡、呼應等。 ⑤意境的創設、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辭方法(比喻、比擬、借代、誇張、對偶、排比、反復等)的運用、社會自然環境的描寫等。
表達方式是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說明5種
表達效果就是一句話給人的感覺。比如排比可以突出強調,增強語勢;反問語氣會更強烈;反復可以強調;環境描寫可以渲染氣氛。
修辭手法就是比喻,擬人,排比,反問,設問,反復,誇張等等。作用跟表達效果一樣,更加生動形象或者可以強調等等。
結構應該是說句子結構吧。有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
主語很好認,一般在句子開頭,表示句子陳述的對象
謂語表示句子陳述的內容,一般來說,除了主語的部分都是謂語。
賓語是動作的承受著,被動詞支配的對象。
定語就是用來修飾名詞的,狀語是用來修士形容詞的,補語是對動詞性形容詞作補充說明的。
記敘議論描寫說明抒情
修辭手法:主要的修辭手法有:對偶 比喻 擬人 借代 誇張 排比 反復 象徵 寄寓 寄託 設問 反問 借代 襯托 用典 化用 互文 反復
寫作手法:先抑後揚(欲揚先抑)、對比、象徵、伏筆、反襯、襯托、鋪墊、開門見山、以動寫靜
表達方式:記敘、說明、議論、描寫、抒情
描寫方法:神態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語言描寫、外貿描寫、環境描寫
說明方法:說明方法有很多種,常見的說明方法有下定義、作詮釋、作比較、打比方、分類別、舉例子、列數字、列圖表等。
對比,普遍的寂寥和詩人自己的看法對比
秋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關於表達方式:
①表達方式分為敘述、描寫、說明、抒情、議論的表達方式的分類解釋;
②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種表達方式為主,兼用其它表達方式;
③現在流行的話題作文的要求里也有相關表述——可任選一種表達方式為主並綜合運用其它各種表達方式。
綜合起來,「表達方式」應當為在用語言、藝術、音樂、行動把思想感情表示出來時所採取的方法和形式。
關於表現手法:
托物言志 寫景抒情 敘事 抒情 直抒胸臆 順敘 倒敘 插敘 對比 襯托 卒章顯志 象徵 想像 聯想 照應 寓情於景 反襯 烘托 托物起興 美景襯哀情 渲染 虛實結合 側面描寫 正面描寫 直接抒情 間接抒情,欲揚先抑等,數量不限
詳細解釋:
(1)敘述。敘述是寫作中最基本、最常見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作者對人物的經歷和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以及場景、空間的轉換所作的敘說和交代。
(2)描寫。描寫是把描寫對象的狀貌、情態描繪出來,再現給讀者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記敘文,特別是文學創作中的主要表達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議論、說明文中,有時也把它作為一種輔助手段。描寫的手法運用得好,能逼真傳神、生動形象,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從中受到強烈的藝術感染。
(3)抒情。抒情就是抒發和表現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體中的主要表達方式,在一般的文學作品和記敘文中,也常常把它作為重要的輔助表達手段。
(4)議論。議論就是作者對某個議論對象發表見解,以表明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它的作用在於使文章鮮明、深刻,具有較強的哲理性和理論深度。在議論文中,它是主要表達方式;在一般記敘文、說明文或文學作品中,也常被當作輔助表達手段。
(5)說明。說明是用簡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狀、性質、特徵、成因、關系、功用等解說清楚的表達方式。這種被解說的對象,有的是實體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樹木、建築、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識、修養、觀點、概念、原理、技術等。
㈢ 學好語文的技巧與方法
我學語文篇一:我是這樣學習語文的
我是這樣學習語文的
我的語文成績一向是比較好的,經過多年的學習,我在怎樣學習語文上,已有了一點點心得。
首先,抓住課堂40分鍾,這40分鍾利用得好,往往能在課後省下更多的時間。對於這一點,我是深有體會的,認真聽課,抓緊上課的每一分鍾,做起作業來,頭腦清晰,得心應手,也不覺得怎麼難。我聽講不走神,訓練不求情,考試不靠人。一聽二寫三問四記五參考,能力也就提高了。
其次,就是要身邊常有一本書。聽同學們說:「學語文最怕寫作文」,認為寫作文是件難事。其實只要做到身邊常有一本書,養成勤於閱讀的習慣,又學會善於觀察的本領,把生活素材以及表現力強的語言,一天天積累起來,寫文章就會游刃有餘。我以前寫作文總是套用別人的話,論調沉悶,結結巴巴,經過大量閱讀才真正使我領悟到,文學領域是那樣浩瀚,語言是這般豐富多彩,運用起來又是如此的至新至美。從此,我也學著平實的敘述,細心地推敲,慢慢提高了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作文就有了很大進步。
從現在的語文考試來看,似乎越來越脫離教材。閱讀、作文這樣的能力型題教材上無從找到,有些基礎知識雖取材於教材,但出題的角度和方式也實難預料。所以我們就要抓住教材的基礎上,盡可能多地涉獵課外知識,學會更加熟練地運用從教材中找到的「鑰匙」,做到舉一反三,運用自如。
我學語文篇二:如何學好語文
怎樣學好語文
語文是學習中的一大重點,不管是小學、初中、高中,它都是主科。而語文往往又成為令考生頭疼的一大科目。究竟如何學好語文,提高語文成績?我想在此談談自己的體會。本文大概分為以下幾個部分:概述、現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名句名篇、詩詞鑒賞、寫作、總結。
首先,我想談談學好語文一些必須做到的東西,或者說要學好語文需要培養哪些習慣和素養。
第一,要培養學習語文的興趣。古人說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但我們要做到「樂之」,就必定要經過「知之」與「好之」。知語文為何物:它不是文學的天馬行空,但卻是文學的基石;它不是民俗的片言只語,但卻是民俗的薈萃。它講究語言規則上的約定俗成,因而免不了字斟句酌,所以即便上海語文卷不考字詞等雙基知識,我們依然不能忽略字詞,因為它們是構成我們閱讀、作文的元素,作文里寫錯別字也是要扣分的;它又講究文學積淀的日積月累,不曾讀過多少名著的人是寫不出好文章來的,不曾經常從名家手筆中吸取養分的人是無法做到下筆如神的。知道了語文為何物,就要好學語文。好學語文是要時常閱讀,時常思考,時常動筆,不要因為別的科目任務繁重而放棄語文能力的訓練,古人所謂「廢寢忘食」「寒窗苦讀」就是我們所要追求的境界。既然好學,就把語文看成是一種寓樂於學的過程,經過一番苦讀詩書,自然會知道書中自有無窮境地,雙基知識學以致用,閱讀過程陶冶身心,寫作文時釋放自我,這些都是語文的.樂趣。發現到學習語文的樂趣,你在語文之路上就成功了一半。接下來我再從各個角度去談學語文的要點。
第二,要懂得自主學習。企圖靠老師講得好、講得深、講得透,學生只管默默聆聽、記憶就學好語文,這種想法已被無數事實證明:此路不通!因此,有意識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作好自主學習規劃,加大自主練習的力度,自奮其志,自求其通,也是一條極重要的語文學習規律。語文學習不同於其他學科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教師的「教」不會直接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而只能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求理解,才能逐漸達到「自會讀書,自能作文」的境界。
第三,讀書破萬卷。要下定決心廣泛而深入地閱讀,所謂「勘破三春」。閱讀時,要涵蓋古今,包舉文理,融會中外,首重哲學,這就叫「融會九流」。舉凡人類心靈智慧的結晶,能開眼界、除迷狂、啟思維、美德行、富心靈者,均可大讀特讀。尤請注意:不要只讀文學作品,只讀中國作家。魯迅先生就曾經告誡我們:學語文的,要多多跨越語文的界限,去看看其它科目的書。試想一個讀過科幻作品的人,與一個從未讀過科幻作品的人,同樣面對「假如記憶可以移植」這樣的「怪題目」,誰更能寫好?而只讀中國作家的作品,更是大忌,中國固然有過無數優秀的文學作品,但也不要忽略外國文學上的閃閃明珠。有一個世界性的視覺,才能寫出境界寬廣的文章。
第四,邊讀邊記,胸有成竹。語文學習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就是模仿,模仿的榜樣模板應該是什麼呢?當然是前賢今人的成功之作。茅盾背《紅樓夢》、蘇步青熟讀《古文觀止》的例證,當是大家熟知的。通過長期艱苦的積累,在頭腦中建立起豐富的「語言範式」,形成「興奮灶」,這就是我們要追求的「腹有詩書」。運用這些「範式」,模仿著「說」,模仿著「寫」,先求其「形似」,後求其「神似」,最後求其超越。這樣,就很容易有學習的充實感、成就感、條理感,就不會再感到語文學習空泛、無力、不可捉摸。這種狀態可以稱為「胸有成竹」。
第五,開動你的腦筋,積極地思考問題。不要被動地接受所讀到的東西。孔子雲:「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記》也強調:慎思、審問、明辨,就是要謹慎思考,審慎地發問,明確的分辨。在語文學習中,欲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先要多思:不論哪個學習環節、何種學習任務中,決不盲目接受任何未經自己思考的東西,這樣方可保持自主性,提高學習的興趣,使多讀有味,多寫有效,積累有益;次求深思:決不淺嘗輒止,而要多方追問,務求水落石出,直至原形畢露;後求善思:不鑽牛角尖,而是隨時對自己的思維過程進行反思,克服情感干擾,理性分析和接受老師的點撥、同學的幫助,方可不斷提升自己的思維品質,建立起融通、靈慧、深刻、嚴密的思維個性。
第六,下筆如有神。使自己的情思「深」、「廣」,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同時,必得加上一個字:「寫」!「寫」可以醞釀和升華情感,「寫」可以廓清和鍛造思想。堅持寫日記,這是許多偉大成功者的良好習慣;至少要堅持每周練習寫作兩次:生活札記一篇,記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的鮮活素材;讀書筆記一篇,養成閱讀習慣,整理讀書收獲。三年裡,能寫到三至五萬字,是基本量的要求。如此,方可謂「筆磨禿」。平時筆磨禿,考場上自然下筆如有神。
以上是關於語文學習的一點概述。接下來將著重按各種題型的特點分析學習對策。
先談談現代文閱讀。現代文閱讀是語文考試考查的一個重要方面,體現在語文卷上更是如此。現代文閱讀的能力可以分為三個方面,一個是閱讀理解能力,一個是概括能力,一個是表述能力。
閱讀理解能力就是讀懂一篇文章所需要的能力,它又可以細分為三個能力:一,認讀與理解能力;二,分析與綜合能力;三,鑒賞與評價能力。其中如何辨別和篩選文中的重要信息,是現代文閱讀考察的重要內容之一。下面著重就如何辨別和篩選文中的重要信息談談看法。從讀物中辨別各種信息的性質,篩選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達到閱讀目的獲得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把注意力放到文章重要內容上是辨別並篩選重要信息的前提。辨別和篩選重要信息的方法:1、整體把握。通讀文本,把握文體特徵,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2、
明確篩選標准。分析命題要求,依據要求確立篩選的標准;3、確定篩選范圍。精讀文本,由整體把握到局部認知,確定與命題相關信息的確切位置;4、比較鑒別,去偽存真。依據篩選標准,仔細辨別,剔除多餘的錯誤信息。
概括能力是指把搜索到的文章信息濃縮成幾個字或一兩句話的能力。這一點需要找准文章信息中的關鍵部分或者核心部分,往往通過文章的一些關鍵字句的整合可以得到滿意的答案。
也許更重要的是表述能力。可能很多同學都覺得自己可以讀懂那篇文章,但一到做題的時候就不知所措,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根據老師的建議,我找來了一些比較規范的參考書,然後按照平時做題的速度閱讀上面的文章,在大腦中構思出答題要點,最後再和參考答案來對比,久而久之,我就發現了一些術語或者某一類型題目的答題思路。通過不斷總結和訓練,在後來做文學作品閱讀題時我的下筆非常快,回答問題也得心應手。有兩點提示:一是思考問題要瞻前顧後;一是准確圈定答題區域。在表達時,一要整合篩選重要信息;二要剔除可有可無的字句;三要用詞雅緻精確。
積累並不僅限於字音、字形、近義詞、成語、病句、作文素材。對於閱讀,也應該像學習數理化那樣用錯題本來不斷地積累、總結做錯的題目,特別是現代文閱讀的客觀題。做完一篇閱讀後,要像對數學題一樣仔細分析做錯的地方,看看自己掉進了出題人精心布下的哪一個陷阱中,並引以為戒。
我學語文篇三:大自然教會了我學語文
大自然教會了我學語文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唉,又是該死的古文,真是太枯燥了。我們是現代人,干嗎要學那些「之乎者也」呢?學習語文真是無聊,無聊哉!
我從上學,就厭煩語文,從「鵝,鵝??到春夜喜雨」,我都是囫圇吞棗,對那些文言文更是一塌糊塗,強行接受,老師講一個,我就聽一個,從不會把一變成二,這樣被動的學習語文,可真累。我從不認為語文中會有什麼東西能讓我感到有趣味。
風和日麗,百花齊放的春天到了,可繁重的學習任務使得我的心情怎麼也不像春天的景色那樣「爽朗」起來,偶然,一個朋友約我去踏春,我一聽要玩,就高興的答應了。我換上喜愛的休閑服,蹬上旅遊鞋,就與朋友出發了。一出門,我就感到一種極舒服的感覺,春風吹在臉上,暖暖的,地上的小草嫩嫩的,綠綠的,柳樹也垂下了它秀麗的長發。這一切都是那麼的愜意,它驅走了我心中的一切煩惱與不快,我們向田野奔去,此刻,那些「之乎者也」早已從我的腦海中消失,我盡情的享受著大自然的恩惠,彷彿我就是自然,自然就是我,這種物我相融的感覺讓我不知其所以然了。我們爽性躺在草地上,嗅著草的清香,望著藍天、白雲、太陽,還有那旁邊的小池塘,猛然,我想起了朱自清的《春》,「山潤浪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我恍然大悟,語文距離我們竟如此的近!原來語文與大自然是息息相關的。「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我們興致大增,又和誦了一首《詠柳》,我們把它獻給那些即將長大的柳樹,祝願它們長大後「萬條垂下綠絲絛」。我們還自己編了一些小詩呢,文采雖不高也,但表達了我們對大自然的豐姿麗質的贊美。天已很晚了,我們也該回家了,我們又吟著小詩走在田間小路上。
到家了,我拿出語文課本,那些詩和文言文彷彿有了光彩,我對它們竟刮目相看了。
大自然使我明白了,語文並不是死板板的,只要我們去用心體會它,深入到它所創造的佳境中去,我們一定會發現它的趣味。
感謝大自然,是它教會了我學習語文。
㈣ 語文教學方法有哪些
教學方法 (一)閱讀法(朗讀、默讀、背誦) (二)講授法(講述、講解、講評、講演、復述、講讀、講練、說書法); (三)對話法(問答、談話、討論、辯論) (四)實踐法(觀察、調查、訪談、參觀、實驗、考察、考證、游戲、交往、旅遊、實習、見習、練習、作業等) (五)電教法(照相機、幻燈機、投影機、錄音機、廣播、電視、電影、錄相機、語音實驗實、電腦、網路、多媒體) (六)研究法(問題—解決式;課題—探究式;實驗—論證式) (七)自學法(自學—輔導式)(盧仲衡、魏書生) (八)其他教育教學的方法舉隅: 1、語感教學法 (洪鎮濤、王尚文) 2、思路教學法 3、情感教學法 (於漪) 4、案例教學法 (根舍因、克拉夫基) 5、點撥教學法 (蔡澄清) 6、情境教學法 (李吉林) 7、導讀教學法 (錢夢龍) 8、目標教學法(布盧姆) 9、反饋教學法(劉顯國) 10、問題教學法(杜威、馬赫穆多夫) 11、欣賞教學法 12、活動教學法 (杜威) 13、點面教學法 14、愉快教學法 (上海一師附小等) 15、成功教學法 (上海閘北八中) 16、整體教學法 (查有梁) 17、合作教學法 (美國的斯萊文、前蘇聯阿莫納什維利) 18、啟發式教學法 (《學記》、柏嘗試教學法拉圖)(邱學華) 19、設計教學法 (克伯屈) 20、發現教學法 (布魯納) 21、創新教學法 (奧斯本、吉爾福特、陶行知) 22、差異教學法 (華國棟) 22. 單元教學法 23. 比較教學法 24. 程序教學法(普萊西、斯金納) 25. 直觀教學法 26. 圖示教學法 (王松泉) 27. 暗示教學法 (洛扎諾夫) 28. 競賽教學法(羅樹根) 29. 大語文教學法(張孝純) 30. 非指導性教學法(羅傑斯) 31. 掌握學習教學法(布盧姆) 32. 道爾頓制教學法(柏克赫司特) 33. 有意義學習教學法(奧蘇貝爾) 34.遷移教學法 (馬芯蘭) 35.嘗試教學法 (邱學華) 36.學導式教學法 (胥長辰) 一、重視積累,靈活運用。
二、立足課堂,以「內」養「外」,溫故知新。
三、閱讀訓練要整體感知,明確考點,抓住要點,講究表達,重視創新。
四、作文訓練要強化文體意識,通過一定量的作文練習,寫出規范的記敘文和議論文。
五、關注生活,關注地域文化。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是多樣的,記得好多位著名教育專家都曾經說過:「教學
有方,但教無定方。」至於選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選用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有很好的促進和提高作用的。
反之,如果你的教學方法不適應學生,就會造成學生的閱讀能力不但沒有提高,反而阻礙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因此,選擇合適的閱讀教學方法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作為一個語文教師,要會選教法,能讓學生在你的引導下盡可能用最少的時間,捕捉到最多的信息。
當今教育強調知識學習的探索性和創新性,教師不能再襲用傳統的以情節分析為中心的教師滿堂講、滿堂問的模式。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所以,教師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感悟。依據這些教育理念,教師採用怎樣的閱讀教學方法與學生獲得怎樣的學習效果是密切聯系的,因為每一種閱讀教學方法都應由教師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
一、「讀、思、議、導」結合法
閱讀教學不能僅限於現成的教材,那樣學生的閱讀量會太少,閱讀面太狹窄,學生的視野放不開。但教師可以利用現成的教材教會學生閱讀方法,讓學生利用課堂中學到的閱讀方法延伸到課外。在一般閱讀課文的教學中,應該力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按照讓學生「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最後由教師「點撥引導」的閱讀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就是讓學生先把課文「讀一讀」,在這一環節中讓學生能發現問題,做到整體感知課文所要表達的一個大概意思是什麼;然後讓學生「想一想」作者寫這些內容的目的是什麼;再「議一議」,不僅要找到以上問題的答案,還要「議一議」你對哪些問題或哪個句段、人物、環節感興趣,感興趣的原因是什麼?最後教師針對課堂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點撥、引導,使學生不僅能解決課文中的問題,而且有一個明確的閱讀思路,掌握了這種閱讀方法,學生對閱讀課文的理解會感覺輕松許多。以前那種教師滿堂講、滿堂問的注入式教學方法需要5課時才能解決的問題,現在只需1課時學生就能輕松駕馭。這樣學生自然而然就會感到閱讀量的不足,因此,他們的閱讀內容就會從課內拓展到課外,他們需要從課外讀物中獲得閱讀知識,汲取豐富的閱讀營養。我們連續10多年組織學生成立「圖書角」,讓學生把自己的閱讀范圍由課內擴展到課外,由教材拓展到圖書角、學校閱覽室以及圖書館、書店乃至網上閱讀等等。我特別鼓勵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多讀、多看、多想。
例如,在學習了《七顆鑽石》這篇童話故事之後,同學們主動找來許多童話故事進行閱讀。《大灰狼》、《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許多童話故事和故事集紛紛在同學們中傳閱。多年的教學實踐表明,這種教學方法不僅擴大了學生們的閱讀量,還大大拓寬了學生們的視野,更可喜的是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一個大幅度的提高。
二、「讀、寫」結合法
由讀到寫是學生閱讀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和升華。這里說的寫,並不是說寫寫生字、寫寫課文,而是從大語文教學觀來考慮。從低年級閱讀教學中的寫句子,到中年級的寫片段,再到高年級的把人物、動物、活動、事件等寫具體,這並不是一日之功,需要語文教師耐心地、持之以恆地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培養他們養成勤於動手,勤於練筆的習慣,逐漸培養他們寫作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因此,興趣的激發是課堂教學的關鍵。這就需要教師認真鑽研教材,以教材為突破口,找准聚集點,捕捉契機,依據學生特點,靈活變換角度,創設豐富的教學情景,並把學生引入情景,從而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萌發求知慾,吸引學生主動地去探索延伸。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第五冊語文《灰雀》一課時,先讓學生預習課文,找出喜歡的句子或段落,並說明喜歡的原因。許多同學找了描寫灰雀外型及活動的句子「兩只胸脯是粉紅的,一隻胸脯是深紅的。他們在樹枝間來回跳動,婉轉的歌唱,非常惹人喜愛。」當我讓他們說明喜歡的原因時,他們爭先恐後地說開了。有的同學說:「作者不但用詞用得好,還進行了詳細的觀察。」有的同學說:「作者的觀察重點突出,重點觀察了胸脯的顏色。」還有同學接著說:「我看作者太喜歡灰雀了,他把灰雀當成人來寫。」最有趣的是王毅然同學的發言,他說:「老師,我認為婉轉的.歌唱中的『婉轉』和惹人喜愛中的『惹』這兩個詞用得非常恰當、生動。婉轉不僅寫出了灰雀歌唱的聲音,同時也引導我們把灰雀歌唱時的動作想像出來了。它不光脖子一伸頭一抬,還有可能是翅膀和頭很協調地扭來扭去才能發出婉轉的聲音。『惹』字是在寫了外型和唱歌之後你想不喜歡它都不可能……」
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紛紛發表自己的感想。藉此機會老師充分利用課前就已經布置的作業:你回家詳細觀察了什麼動物?重點觀察了它的什麼?把你觀察到的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寫下來。不一會,有的寫了小白兔、有的寫了大公雞、有的寫了大白鵝……不光寫了外型,還寫了步態、叫聲以及吃相等,許多同學寫得很形象、很具體。
再如,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之前,老師先布置學生觀察家鄉的景物,使學生明確了作者按四季順序描寫了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小興安嶺的喜愛贊美之情。藉此讓學生用文中學到的方法,按一定順序寫一處家鄉的景物。所寫的有家鄉的小河、家鄉的柳樹、家鄉的果園等,他們不僅寫出了景物特點,而且寫作順序也很明確,表達了自己的真摯感情。
這樣持之以恆地教學,使學生做到讀寫結合,課課有練筆。久而久之,老師不布置他們也會自己找素材,捕捉信息,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都會穩步上升。
總之,閱讀教學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勞動,教師如何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如何從單純的字詞句的教學走向段篇的教學,注重從學生的閱讀能力入手,閱讀方法的選擇是很重要、也是很有效的。
一、拼音一定要掌握牢固。
二、積累詞語。
三、注重閱讀能力的培養。
四、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
㈤ 成人高考語文詩詞古文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1、古詩詞鑒賞
古詩詞鑒賞題目中,主要考察考生對於詩詞表達情感及描寫事務指代對象的含義。在詩詞學習中,首先考生要學會進行詩詞歸納,不同類型的詩詞所表達的情感是不一樣的,詠物詩一般表現詩人扮虧對於描寫事務的喜愛及欽佩,從而引發出詩人對於某種精神和氣節的嚮往。比如,詠梅詩的情感主要就是表達作者本人對於廳大神梅花凌寒獨自開的氣節的欽佩及嚮往。而對於現象的描寫,則大多數表達詩人對於這個現象的批判及對於百姓的同情你等。
此外,考生要對常見意象及景象代表的精神進行了解,比如「梅蘭竹菊」、「青松翠柏」等這些經常在詩詞中出現的事物代表的氣節以及不同節日代表的不同思想感情。
最後,在詩詞學習中,考生要特別注意詩人使用的抒情手法,能准確判斷詩人運用的不同手法及該手法的表達作用。
2、文言文閱讀
根據近幾年考試題型的變化,復習時應將重點調整到成段閱讀上來,在虛詞、文言語法上不要花太多的時間。這里所說的「不要花太多的時間」,並不是說不要復習虛詞、語法。事實上,如果不復習虛詞、語法,而常用虛詞、常見句式又不過關的話,就會看不懂文言文。「不用花太多的時間」是說只要在閱讀時加以注意就夠了。閱讀文言文時需注仿拿意幾點:首先,要能夠讀懂段落的意思,能夠概括事情的梗概、因果,能夠分析人物性格;其次,能夠把握作者的態度,分析作者的觀點;再次,能夠結合生活實際鑒賞其社會意義。對於成人來說,文言文閱讀是個難點,考生應多投入一些精力。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閱讀古文詩篇,最重要的就是沉下心來體會字句中的情感。
自考/成考有疑問、不知道如何總結自考/成考考點內容、不清楚自考/成考報名當地政策,點擊底部咨詢官網,免費領取復習資料:https://www.87dh.com/xl/
㈥ 成語文什麼什麼
文過飾非、文人墨客、文如其人、文不對題、文武全才
一、文過飾非 [ wén guò shì fēi ]
【解釋】:文、飾:掩飾;過、非:錯誤。用漂亮的言詞掩飾自己的過失和錯誤。
【出自】:鄒韜奮《論文、雜感、隨筆·硬吞香蕉皮》:其實錯了就老實自己承認,倒是精神安泰的事情;文過飾非是最苦痛的勾當。
二、文人墨客[ wén rén mò kè ]
【解釋】:泛指文人、文士。
【出自】:《魯迅全集·墳》:文人墨客大概是感性太銳敏了之故罷,向來就很嬌氣,什麼也給他說不得,見不得,聽不得,想不得。
三、文如其人 [ wén rú qí rén ]
【解釋】:指文章的風格同作者的性格特點相似。
【出自】:郭沫若《革命春秋·創造十年續篇》:古人每愛說「文如其人」,然如像光慈的為人與其文章之相似,在我的經驗上,卻是很少見的。
四、文不對題 [ wén bù ì tí ]
【解釋】:文章里的意思跟題目對不上。指人說話或寫文章不能針對主題。
【出自】:冰心《我的學生》:「她睡夢中常說英語—有時文不對題的使人發笑。」
五、文武全才 [ wén wǔ quán cái ]
【解釋】:文才與武功同時具備的人才。
【出自】:郭沫若《孔雀膽》第一幕:那是難得的一位文武全才 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