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語文中主題是什麼意思
主題,是指文藝作品中或者社會活動等所要表現的中心思想,泛指主要內容。在描繪性藝術中,主題關涉個人或事物的再現,也涉及藝術家的經驗,這經驗是藝術創作靈感的來源。
Ⅱ 語文考試關於作用類題目的答題技巧 比如 某段落 某句話 某個字 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請具體分點步驟)
開頭,引起讀者閱讀興趣,總領全文,為下文賣迅。。做鋪墊,中戚此開篇點題。中間是過渡,承上啟下,推動故事情節,做鋪墊,最後的就是總結全文,照應開頭,深仔祥化中心設置懸念
Ⅲ 語文中的隨文命題是什麼
語言是一種藝術,一種需要從整體上把握和感受的藝術,如果細到從語法開始,就破壞了這種美感,會讓人覺得繁瑣和枯燥,當然語法還是要學習的,只不過不想英語語法那麼嚴格,很多優美絕倫的句子並非都是按照語法規則的堆砌,語文語法的學習重在感受,旨在教會學生通過語法的釋意更好的理解句子的整體意思。
我個人覺得語文也是一種大多靠體會和感悟才能學好的課程,就比如說是語感,讀的多了,自然知道哪個正確哪個不正確,在語文的范疇里恰恰很多時候不需要一大堆理論去為某個正確辯解,我覺得大綱提倡的隨文學習就是這個意思。
在語文的學習中對於語法這一方面適合在學習文章的過程中穿插講解,可以等所有的文章都學完了,然後再集中講解,通過各篇課文中比較鮮明的例子來講解。
Ⅳ 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技巧
語文考試制勝三大秘訣
一、仔細審題:多想想題目到底要你答什麼(內容),怎樣答(形式),一般題讀一、兩遍,難度題必須讀三、四遍。
二、用好草稿:用草稿的目的在於反復修改,力臻完美。三、認真書寫:工整規范,一目瞭然;清晰美觀,百看不厭。
語文閱讀分析常用名詞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二、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誇張、反復、借代、反問、設問、引用、對比
常見寫作方法、表現手法
聯想、想像、象徵、比較、對比、襯托、烘托、反襯、先抑後揚、以小見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於物、借物喻人、狀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語句特色評價用詞
准確、嚴密、生動、形象、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語言簡練、簡潔明了、言簡意賅、富有感染力、節奏感強、委婉含蓄、意味深長、發人深省、寓意深刻、引發閱讀興趣、說理透徹、有說服力
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點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題(深化中心)
語句在文章篇章結構上的作用
總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筆、作鋪墊、承上啟下(過渡)、前後照應、首尾呼應、總結全文、點題、推動情節發展。
【各種文體知識點及應試方法】
一、記敘文
記敘的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事件的經過、事件的結果
記敘的順序:順敘、倒敘、插敘(追敘)
探究「如何整體感知?」
閱讀記敘文,首先要整體感知文章的大概內容。這里所說的「整體感知」就是通過初步閱讀對文章的基本內容和面貌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所謂「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就是「整體感知」的幾個要點。
1、整體感知的內容。
A、理解課文的內容和思路
B、體會作者的態度、觀點、感情
閱讀記敘文時,我們通過對重點詞語和關鍵句、段內涵的仔細揣摩,理清作者的思路和主要內容,領會文章內容和主旨,從而體會作者對生活、人性、世事的感悟、態度,了解作者所持的觀點和感情。整體感知文章的主旨及作者的情感或觀點,這個也就是我們的答題的思想,在解題過程中起著重要的指導意義。這也就是我們所講的答題時,能往中心上靠的,盡量往中心上靠,圍繞作者的寫作意圖回答問題。如《藤野先生》。
2、整體感知的方法
A、不同的體裁有著不同的方法
(1)寫人的記敘文——一般側重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
從描寫人物時寫的事件中分析人物,在每件事中的言行中概括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及性格特點,其中包括對人物的正面描寫: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和一些側面描寫。如《最後一課》、《蘆花盪》
(2)記事的記敘人——抓住記敘的六要素,分析事件的意義和影響。如《社戲》
(3)寫景狀物的記敘文——抓住景物的特徵,總體把握作者在景物描寫中蘊涵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抒情的方式。如《春》。
B、整體感知有助於我們在有限的時間內抓住文章的重要內容和中心意思,從而能有效地梳理文章的脈絡,並在此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精要分析。快速整體感知課文,我們還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通過尋找中心句或中心段把握文章的主旨。如每一段的中心句、課文開始和最後結尾的總結段落,或者還有寫課文中間有明顯的承上啟下的過渡段。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
(2)通過歸納來進行提煉。有的文章的中心意思分散雜全文各部分中,需要通過歸納各段的斷意來提煉。在記敘文中,中心有時比較含蓄,往往蘊藏在人物或事件的背後,需要在把握全文的基礎上深入挖掘,而有些文學作品更是往往意在其外,非深入進去不能挖掘其中豐富的內涵。例如《社戲》一 課,全文並未直接點明中心,只在最後一段文字中說道:「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的好戲了。」如果理解只停在表面,同學們會誤以為本文主旨只是為了告訴讀者「我」懷念的是好戲和好豆,而實際上這樣的理解當然是很膚淺的,細究下去會發現並非如此。
(3)學會篩選文章信息,抓住關鍵性詞語來理解作品的深刻含義。所謂「關鍵性詞語」,就是文中對表達內容、表達中心起重要作用的詞語。關鍵性詞語通常是在通讀全文,對作品內容有了一定了解後才能比較准確地找到(一般在議論或抒情語句中)。找關鍵性詞語的目的在與挖掘深刻、含蓄的思想內容或者文章寫作的中心等。如《背影》關鍵性的詞語表現「我」對父親感情的變化。
3、具體答題方法
審清題意。就是要分析題干要求,包含幾層意思,其中透露了哪些信息。只有搞清題意,我們才能更好地按要求做題,少走彎路,切中要害。回扣原文。找出題干考查點的出處。從命題的考查層次上看,閱讀理解的出題思路一般都很清晰,從分段考查到牽涉到上下幾段概括總結,逐步過渡到對於全文內容的把握。從段落上來看,考查一般情況下是從前往後,逐層深入,先分後合。這樣一來,為更好地回扣原文找到了一定的思路。
上下聯系。由回扣原文依照的切入點作為參照點進行文意上的上下聯系,范圍可能在本段之內,也可能涉及到上下幾段內容。在聯系的基礎上初步分析,劃定答題所需的大體范圍。在聯繫上一定要注意考慮全面,同時要抓關鍵,縮小范圍。
分析綜合。就是在上下聯系鎖定的范圍基礎上,在頭腦中對其加工組合,找出有效信息,概括總結,提煉要點。在分析綜合中要強調「要點」意識,因為評卷工作中是根據要點分配分值的。這一過程最能體現思維能力,也是答題過程中至為關鍵的一環。
組織表達。在分析綜合的基礎上,將頭腦中分析出的有效信息付諸卷面。首先考慮用原文中的語句,如果原文中的語句量過大,就需要進行壓縮,有效組織,用自己加工過的語句回答。在答卷中,要注意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書寫要工整,避免錯別字。
二、散文
散文的分類:抒情散文和敘事散文
散文的特點:形散而神不散
考點及應試分析:
1、把握文章內容,概括文章主題
把握散文主題方法是:
(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題的提示語、關鍵詞語,從中概括文章主題;(2)從所選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為文章中心服務的,我們可以看文章所選的材料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觀點、態度、感情,從中找到作者要表達的主題思想。
考題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題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題要點:(1)能利用原文詞語,盡可能使用;(2)沒有原文詞語可利用時,要注意語言文字表達的准確性和層次性,要做到言簡意賅又不漏掉答題點。
2、理清文章脈絡,把握順序
散文中的順序,一般包括:選取的材料順序;段落順序;句子順序;詞語順序等。
(1)線索
線索是作者選擇材料的准繩,我們形象稱之為線索,是作者選擇材料脈絡或描寫、記敘的脈絡。例如:《藤野先生》以「我與藤野先生交往的過程」和「我的愛國思想感情」為線索等。
考題形式:直接問文章的線索是什麼或說說作者選擇材料的依據等。
答題要點:找到線索,根據提問靈活回答。關鍵是能判斷准線索。
(2)順序
考題形式:(1)連續的材料或幾個段落或詞語能否調整順序?為什麼?(2)從原文中抽出一句話或幾個詞語,讓你放迴文中可以選擇的幾個地方。
答題思路:形式(1)要注意審題,有的題是不能顛倒順序的,有的是可以顛倒順序的。出題人在出題時會有暗示;同時也要推敲材料和段落、詞語之間的關系。不管能還是不能,都要談為什麼。思路是要看材料或段落、詞語之間的邏輯關系(參照說明文考點分析的順序分析部分)。
形式(2)從原文中抽出的語句,往往是總結性的或承上啟下的,一是靠考生的語感修養;二是對語句進行理性分析。詞語順序也要憑借語感和理性分析,要分析語言環境和詞語搭配的問題。這樣的題,往往是有選擇答案,即使沒有選擇答案,也不要回答為什麼,但思維過程要考慮道詞語的邏輯順序和詞語搭配的習慣。
3、品味語言
(1)字詞含義:
原文給一個詞語的拼音,讓你根據語境和拼音寫出詞語並結合語境解釋詞語的含義。填寫詞語要靠平時的積累,解釋詞語要根據該詞語所在的語境來推斷。
答題思路:①考慮文章或段落的主題,結合主題來答詞語的含義;②根據該詞語前後語句的內容、含義來推斷。注意:如果知道該詞語的原始意義解釋,一定不要忽略詞語在語境中的含義。
(2)詞語妙用:
考題形式:品評加點詞語作用(妙用)或加點詞語能否刪除
答題思路:①解釋詞語(在語境中)的含義;②表達作用,詞語的表達作用,要結合語境或主題思想來回答,要答該詞語對表達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題思想的作用,有時也可以考慮詞語對景物描寫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③體現詞語的准確性或生動性。
(3)哲理性語句的深層含義:
這樣的題,往往結合發展性考題來考(見考點5分析)。有時,也會單純考哲理性語句的含義,這樣的考題,關鍵要抓住中心詞,要體會詞語的深層含義和雙關意義。
4、表達方式的作用
(1)描寫的作用
散文中的描寫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寫等。景物描寫,主要考意境描寫的作用,答題時,重點是景物描寫對表達作者或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要嚴格區分小說景物描寫與散文景物描寫的不同(小說景物描寫是渲染氣氛或交代時令(季節),襯託人物;散文景物描寫是直接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題的);人物描寫主要是考外貌、神態、動作、語言、心理,有關細節描寫的地方值得注意。人物描寫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2)議論的作用
散文中的議論,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題或和抒情結合在一起,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
(3)抒情的作用
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傾向,往往和詞語表達考點結合起來考。
5、表現手法
泛指寫作上的方法,它必須是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寫作的方法。常見的表現手法有:
①寫景類——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移情於景
②詠物類——托物言志
③懷古類——借景抒情、即事抒情
④詠史類——借古諷今、借題發揮
⑤送別類——即事抒情、即景抒情
⑥邊塞類——真抒胸臆、借景抒情等等
有時也見襯托、對比、側面描寫、象徵、卒章顯志、諷喻、動靜結合(以動襯靜、以靜襯動、動靜結合)、虛實結合(以實寫虛、寓虛於實、虛實相生)手法等。
6、發展性考題
(1)仿寫
此考點一般是給一個句子,讓考生仿寫一個或幾個。
答題要點:①要讀懂題旨要求,出題人讓考生做什麼,怎麼做;②例句的關鍵詞語是什麼,要抓住關鍵詞語思考、答題;③在沒有答題思路的情況下,要考慮和例句關鍵詞語相對、相同的詞語,例如:關鍵詞語是天空,你可以考慮大地、高山、海洋等,聯想要豐富,思維開闊。
例句的基本思維模式是:XXX對象在XXX條件下,XXX怎麼樣。例如:「沒有藍天的開闊,可以有白雲的悠閑」就是這個公式的疊加使用,我們可以考慮:沒有海洋的遼闊,可以有河流的彭湃;沒有河流的奔騰洶涌,可以有小溪的清澈;沒有高山的險峻,可以有土丘的秀氣;沒有高樓大廈的明亮,可以有草屋的溫馨等等。
(2)談感受
這也是散文閱讀的熱門考題,可分為:
①對描寫對象;②對人物情感;③品味富有表現力的語言;④對文章某些內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等。此考點靈活多變,把握的關鍵是:a、能准確讀懂原文的含義和作者的思想情感;b、要有自己明確的觀點或態度,不能模稜兩可;c、答題時,語言要流暢,不能出病句,語言要有層次性。可以引用詩文或名言回答此題。
(3)續寫
給一段話的前半部分,讓考生續寫後半部分,啟發考生答題的的思路,往往在原文上。
三、說明文
分類:
1、實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程序說明文
2、科技性說明文、文藝性說明文(也叫科學小品或知識小品)
兩大說明方式:平實說明與生動說明
說明文結構:
常見的形式有:「總(概說)——分(具體)」式、「總——分——總」式、「分——總」式、並列式、遞進式等。
說明順序:
1、時間順序:歷史順序、年代順序、四季交替順序、早晚(先後)順序、程序順序
2、空間順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詞
3、邏輯順序:先總後分、由主到次、由表及裡、由簡到繁、由此及彼、從特殊到一般、由現象到本質等。
說明方法:
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打比方、分類別、作詮釋、下定義、列圖表、摹狀貌、引資料。閱讀說明文,了解說明文採用的說明方法,一要看用怎樣的說明方法,說明什麼對象,適應怎樣的生活需要;二要看所用的說明方法是通過怎樣的語言形式表達的。
掌握幾種常見的說明方法,會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1.分類別:把事物按照一定的標准分類說明,條理清晰,有條不紊,使說明的內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復交叉的現象,突出強調地說明了事物各部分之間的聯系和區別(事物特徵)
2.下定義:運用科學准確的語言對被定義概念作簡明扼要周全嚴密的規定,揭示了事物的本質屬性,多用於介紹科學知識,使讀者對概念有確切的了解。
3.作比較:用人們熟知的事物與所要說明的事物作比較,從而更具體深刻的突出強調說明被說明事物的特徵。(橫比和縱比)
4.舉例子:舉有代表性的例子更具體地說明事物某方面的特徵,增強說明力。
5.打比方:運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徵,化復雜的科學道理簡單化,化抽象為具體,易於理解接受。
6.列數字:運用准確的科學數據具體地說明事物……的特徵,具有很強的科學性,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准確性,易於讀者接受。
7.畫圖表:運用圖表輔助文字說明,條理清晰地說明事物……的特徵,具體說明事物之間的聯系和區別,使讀者一目瞭然,非常直觀地理解被說明的事物。
8.引資料:能使說明的內容更具體、更充實。引用神話故事等,形象地說明事物……的特徵,增強事物的神秘色彩,增前說明的情趣性,權威性。
說明文語言特徵:生動(趣味性)、准確(科學性)
四、小說
小說的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
小說的結構: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有的前有序幕,後有尾聲)
描寫的方法:
概括介紹與具體描寫;
肖像(外貌)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
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
小說中的環境描寫: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五、議論文
議論文分類:立論、駁論
議論文三要素:
1、論點:解決「需要證明什麼」
2、論據:解決「用什麼來證明」
3、論證:解決「怎樣來證明」
議論文結構
1、引論:提出問題
2、本論:分析問題
3、結論:解決問題
論據類型: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
常見論證方法:
1、最基本的論證方法:擺事實、講道理
2、常用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引用論證(如引用故事則屬於舉例論證,如引用名言則屬於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類比論證(常有「同樣」「諸如此類」等詞語)
【典型題實戰兵法】
語段閱讀題答題總原則:
1、先讀題後讀文。讀題時注意從題干中找出「題眼」(即答題關鍵點),帶著問題讀文,使閱讀具有明確的目標。
2、讀文時,要注意整體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意思。
3、准備答題時,必須再次細讀題目,找准「題眼」。
4、答題時,具體題目涉及到相關段落,要對這些段落反復研讀;如涉及全篇,則要再讀全文。
仿寫句子:
1、仔細分析例句格式。注意例句所用的修辭手法(如比喻)和用詞特點(如疊詞)等。
2、如果是續寫性仿句,還要注意語意的連貫一致。
仿寫句子:
1、仔細分析例句格式。注意例句所用的修辭手法(如比喻)和用詞特點(如疊詞)等。
2、如果是續寫性仿句,還要注意語意的連貫一致。
關鍵句子主要包括五個方面:
①點明題旨的句子;②描寫、議論、抒情的句子;③總結全文的句子;④起承轉合的句子(如相互照應的句子和起承上啟下作用的過渡句);⑤運用各種修辭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復、反語、設問、反問,特別是引用的句子)。
理解關鍵句子主要是指能體味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喜怒哀樂、褒貶態度及思想傾向等。同時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點。
文段中事例的概括:
1、必須包含兩個要素:人物+事情;
2、其他要素如:時間(季節、年代)、地點、環境如果有特定意義,也應概括在內。
劃分段落、層次,概括段意、層意:
要注意理清文章的線索,藉助文章中的過渡性的段落、句子和詞語,表時間變化的語句,表地點轉換的語句,還要注意人物出場的先後順序。
提煉中心、主題:
要注意體會本文的主要內容和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蘊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詞語,如概括主要內容,一般用:本文記敘了……,描寫了……,介紹了……,通過……,等等,如概括寫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達……、抒發……、贊美……、歌頌……、揭露……、鞭撻……、諷刺……、說明……、揭示……、反映……等。
文段(各種文體)中指代詞指代對象的判斷:
1、常考的指代詞有:這、那、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2、一般是往前找;
3、找到之後,將找到的內容放在指代詞所在句中讀一讀,看是否適合。
開放性閱讀試題的解答:
這類試題實際就是要考查學生對選文內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學生把閱讀與生活、閱讀與寫作、閱讀與學習方法、閱讀與創新有機地結合起來。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要求根據選文材料談看法、感受和啟示;
2、結合實際闡述對選文內容的理解;
3、對文中的人物進行評說;
4、根據生活、學習經驗,判斷優劣,對選文材料談自己獨到的見解;
5、聯系實際對文中說明的現象提出合理化建議和設想;
6、調動知識的積累,考查選文材料由內向外的延伸和課本外與內的聯系(如理解選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作品中的文學典型、名句等);
7、發揮聯想、想像補寫有關內容;
8、對文中的藝術手法或美點進行賞析。
把握文中關鍵語句,結合具體語境體會句子的深層含義和表達作用 答題規律:
1、要判定這個句子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2、要知道各種修辭手法具有怎樣的表達作用;
如:比喻和擬人修辭可以使所表現的事物更具體、生動、形象;排比修辭可以增強語言的氣勢;反問可以使所表達的語氣更強烈;對比可以突出的表現事物的特徵;反復可以使情感表達的更強烈。
3、答題時要結合具體的語境用一句通順的話表達出來。
例如:「君不見,柳條兒見了我笑彎了腰」這句話,可以這樣來答「這句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的寫出了柳條兒在雨的滋潤下擺動的情狀」。又如:「天上的雲,姿態萬千,變化無常:有的像羽毛,輕輕的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的排列著;有的像羊群,來來去去……」這句話,可以這樣來回答「這句話運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辭,形象地描繪出雲的各種姿態」。
這種方法不但可以用於現代文,而且可以用於古詩文的賞析。如:對「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這句詩進行賞析,可以這樣來答「運用誇張的修辭手法,寫出了終南山的巍峨氣勢,收到了震人心魄的藝術效果」。
Ⅳ 語文中文章主題,主旨和中心有什麼區別
在學語文或者做閱讀理解的過程中,通常會提及「中心」「主旨」這兩個詞語。的確,現代文閱讀乃至文言文對「主旨」與「中心」的把握都是一個重難點。幾乎每篇閱讀都有,只是表述的不同罷了。有些人認為兩者並無區別,其實不然。他們雖意思相近,但還是有些區別的。下面,我們來看看「中心」與「主旨」的區別。
【主旨】
1.主要的意義﹑用意或目的(也就是中心思想)。
2.猶主張,主意。更加抽象,有時可以理解為想要體現的一種精神。
3.在寫作教學中:指作者在說明問題、發表主張或反映社會生活現象時,通過文章或作品的全部內容表達出的基本觀點,是文章的敘寫、議論目的。在記敘文類中,主旨與主題是相同的概念;在議論等類文章中,寫作意圖一般稱主旨,不稱主題。
4.主旨可以指作者寫作的目的,還可以指故事要告訴我們的事情,道理。
主旨是文章和作品的靈魂,決定文章和作品的質量高低、價值大小、作用強弱,是文章和作品的統帥。
如何尋找主旨
找一篇文章的主旨時,需要通讀文章,全方面的思考,不能界限與一段或幾句話來考慮,又不能界限與題目,才可以找出正確的主旨。
【中心】
「中心」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為事物的主要部分。
常用在以下幾個方面:
1.題目
有些文章,它的題目本身就揭示了中心思想或是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從題目中可以看出文章主要寫了什麼,反映了什麼等問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回答,並把這些回答連接起來,就概括出了中心思想。
2.頭尾
一篇好的文章,為了便於讀者把握文章的題旨,通常在開頭或結尾處,有點明中心的句子或段落。一般來說,在開頭有首領文章的作用,在文章的結尾有總結全文點明中心的作用。
3.重點段落
文章的重點段落是為了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抓住重點段落的分析,就能准確的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4.主要事件
記敘事的記敘文,事件都有主要事件和次要事件,抓住主要事件去分析,想想是寫了什麼事,歌頌了什麼,反映了什麼,說明了什麼?就可以捕捉到文章的中心思想。
5.中心句
文章的中心句是文章思想感情集中的反映,體現作者的寫作目的,往往直接點明中心思想。找准了中心句,就可以歸納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6.議論抒情
在文章中,記敘和描寫部分好比畫龍,議論和抒情部分就是點睛,點睛部分往往揭示了文章中心思想。
7.人物描寫
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描寫往往體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8.細節
文章的細節描寫是為表現中心服務的,因此,認真體會文章的細節描寫,了解這些細寫對突出文章的中心起了什麼作用,對理解文章的中心大有幫助。
【概括】
所以,「中心」應是文章寫作內容的概括,「主旨」則是作者寫此篇文章想告訴讀者的道理,思想等,或是作者的情感表達。「中心句」就是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的句子,「主旨句」就是能揭示作者的情感,目的的句子。
Ⅵ 語文閱讀中,標題的作用有哪些
標題的作用:
1、作為文章線索,貫穿全文。(題目若是一個人或一件物品或一個內涵豐富的動作,很可能就是該文的行文線索。)
2、語帶雙關,象徵人物的形象或精神。
3、表明寫作對象。
4、概括文章內容。
5、揭示(暗示)文章中心。
6、設置懸念,激發讀者閱讀興趣。
7、用修辭,新穎獨特,吸引讀者。
8、如果以時間、地點、環境為題,則標題可能具有「交代故事發生的環境、時間、地點及故事背景、渲染環境氛圍」的作用。
9、如果以物為題,則標題可能具有「貫穿全文、概括主要故事情節、寄託作者情感、隱含比喻、象徵意義」的作用。
10、如果以人物為題,則標題可能具有「交代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6)語文中的題設是什麼擴展閱讀:
語文閱讀標題答題方法:
1、表層含義。
從理解文章標題的關鍵詞的本義,字面義上入手。即標題體現的內容,點明的寫作對象等。
2、深層含義。聯系文章的具體內容,從以下角度作答:
(1)把握文章的情感出發點。
(2)分析標題的修辭義。
(3)理清文章標題的象徵意義。
(4)從文章主旨及揭示的道理來分析。
3、標題妙處
分析標題妙處時,一般需從標題的含義和作用兩個方面來作答,還需根據文章的具體內容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