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語文中,"在什麼地方,誰干什麼"的句式是否錯誤 例如:在山上,小羊吃著草.
所謂「最基礎的其實就是最關鍵的、也可能是最高難的」。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則說道很多,它至少涉及到語言規范和語言簡潔兩個方面:
以問題中提供的例子為例:「在山上,小羊吃著草」。這個句式在語法上是沒有問題的,但在現代漢語中,無論是口語還是書面,都不會這樣去表述。規范的表述方式是「小羊在山上吃草」或者「小羊在山上吃著草」。兩者比較,前者更規范和簡潔。而「在山上,小羊吃著草」是一個典型的漢語西化的句式,一如外國人說漢語的感覺,很別扭。所謂別扭,就是不自然不順暢——顯然不是規范的漢語句式。
在現代漢語中,為了使語言規范簡潔,常常要求:在表狀態時,相鄰句之間不要重復出現相同的字或詞——這就涉及到為什麼「在什麼地方,誰干什麼」是錯誤的解釋了。舉例:在山上,小羊吃草(或「小樣吃著草」)。在行文當中,為了表狀態(狀語的功能)或者說將狀態和動作合二為一且能自然順暢,就會自然地在「小羊」和「吃草」中間加上一個「在」。如此這般,相鄰兩句都出現了「在」,這就犯了語言不規范(重復啰嗦)的忌——這是第一層意思。
第二層意思:該句式最終的表述目的是什麼、「在」的使用價值是什麼?
「在」及名詞時,表「場合時間」等;「在」及動詞時,表「狀態」。提問者所提供的句式終極表述目的是「表狀態」,所以,按照「相鄰兩句不重復出現相同的字或詞」原則,保留第二句的「在」就是合理的。那麼,提問者提供的例句「在山上,小羊吃著草」將變成——「山上,小羊在吃著草」——這至少是一個規范的、不會讓人產生歧義的句式。
「在」字的合理使用、語言的規范性、合理性、語言習慣以及句式的終極表述目的等等,在理論上其實是很復雜的,一般的小學老師很難將其所以然,更別說小學生了。提問者提供的問題看似很小,其實反映了目前小學語文教育中令人堪憂的共性問題:老師資質太差學養太淺,只能引導學生照貓畫虎,最後是「畫虎不成反類犬」——我們的下一代就是在這樣的基礎教育中走過來,等他們長大成人之後還能不能說寫規范流暢的、符合中國人語言習慣的漢語?。這樣的問題值得教育部門和教育工作者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