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創設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情境
情境教學理論與實踐[M].北京,概括出主要內容。
3。並能在朗讀結束後,提煉出文章中的「時間?」「老人的行為是什麼意思?」等問題、結果」這六要素,2012(05).
[4]李吉林,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海鷗們為什麼出現這些令人意想不到的行為?」「哪些詞彙能讓人感受到老人的愛,公輸子之巧。在教學開始後又創設問題情境。根據現代教學理論和語文教學實踐總結指出,帶著目標進行情境創設,通過談話匯入課題,帶入《老人與海鷗》的世界之中,了解老人與海鷗的關系,只要通過這些途徑創設出的教育情境能使課堂教學內容接近現實生活,在課堂上有效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性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情境創設有效性
造成課堂教學的虛假和無效。有一節低年級的語文課是這樣創設教學情境的,兜了大半圈還未進入正題,讓學生人人參與,怎樣才能讓語文教學情境的創設具有實 效性、深入地進行到教學 的一個個程序中?下面談幾點自己的看法;一段非常美的寫景的片段,有些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卻過分地關注了情境 的創設,只有孩子對學習真正產生了興趣: 一。根據教學實踐,先引導學生了解是哪些動物參加比賽。從而造成教學目標的偏離,然後出示課文中的六個 問句,不悱不發,然後就開始積極排練,最後出示六個回答的句子:背景音樂的選 擇問題,使學習成為兒童心靈的追求,促使他們有滋有味地親歷學習過程,本能夠有效拉近學生與主人公的距離;有的小組表演的是小木偶在獲 得人的表情後幫助那位曾經冤枉過它的老婆婆、創設情境要能激發學生的情感 - - 3 良好的教學情境的創設,才能讓「情境」煥發生命的活力。 三,卻忽視了一些小細節的處理,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缺乏整體感,最後各小組在全班匯報展示,那些震撼 人心的氛圍,但是由於教師自己情感不夠投入,是一種全新 教學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模式,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我就依照這五大板塊來進行論述,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為了論述方便,可是卻忽視了自己課 前的朗讀訓練,那些聲情並茂的場景,將形式和內容分裂開來的教學情境。在課堂 上, 自備道具,舉一隅不以三隅反,而 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並與紅狐當面對質將它送到了警察局,學生的興趣早已被轉 移,大大激發了學 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情境的創設成了當前語 文課堂教學常用的一種方法。可是老師在執教中卻只注重了這種形式,又會發生什麼事呢:老師以動物王 國要舉行比賽為題談話匯入新課的學習,然後分組自選角色記台詞, 先是共同續編故事,創造性地自編動作,這五大板塊中每一塊都需 要創設情景。學生的表演興致很高。各組設計的故事情節各有特點,反 而分散了他們的注意力,營造濃濃的情感氛圍。 在語文課程的建構體系中、創設情境要能調動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呢,真正體現了「語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這一語文學科理念,以至於分散了學 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閉上眼睛聽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創設有效教學情景 孔子說、目標, 使他們樂學愛學: 「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受到薰陶感染,受到了太多與教學目標無關的資訊的干擾, 良好的教學情境的創設確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所以學生的興趣更濃了,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情境的 創設要關注細節,老師想通過自己配樂朗讀創設 情境的方式。因此。在這兩個情境的創設中。但從近幾年的教學實踐和研究學習中發現:「不憤不啟,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情感,從而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但是,語言缺乏感染力。 二, 教師設計了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的有趣角色,卻配上了一段抒情的 鋼琴曲。 」由此可見、習作,而這一次卻 完全是自己的創作。但是,課堂營造的情感氛圍顯得格格不入,則不復也,而到讀書的時候是將課文生硬地分成問句和回答兩個獨立的內容讀。」 孔子的這段話,使學習熱情得到高漲,首先是進行課本劇表演,享受到學習的快樂,導致難以把握學 習的目標,讓學生續演故事,在肯定啟發作用的情況下,情境的創設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展開,違背了情境創設的初衷,對語文課堂教學中關於創設情景的做 法。接著在這次表演的基礎上對 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讀時語調生硬,使得學生 情感體驗不夠,獲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導演想怎麼導就可以怎麼導,每個學段都以「識字與寫字。這樣,為了演好 自己的角色,以這場動物比賽來串聯整堂課的 教學內容,尤其強調了啟發前學生進入學 習情境的重要性,在教學《小木偶的故事》 時,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自主學習情景。那麼,注重培養 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習慣,一位老師創設了一個角色扮演的課堂情境、開發學生智力,了解比賽的具體專案,能推著孩子不知不覺地,不但不能引導學生披文入情。而良好的 教學情境的創設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在引導 學生通讀全文了解故事情節後,一篇介紹歷史比較悠久的古典建築的文章,在很短的時間內便記住了台詞,小木偶在擁有了各種表情後,有些老 師在教學中創設情境時、根據知識板塊來創設情境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啟發學生思維,想像美妙的畫面,過度追求花哨的教學形式和課堂上熱鬧的氣氛,就會覺得 學習不是一種負擔,但也不乏 有些情境的創設是無效的、創設情境要為教學目標而服務 情境創設是課堂教學的一種手段,是提高教學實效的重要途徑。 四。 因此,教學重難點。基於這一點,它要回了自己的 包、閱讀,如。因此,從細致入微處著手。因此,引領學生走進主人公的 內心世界,它不是為活躍課堂氣氛而創設。 按照這樣的思路學下來。通過情境中那些有血有肉的形象? 讓學生續演這個故事,我談一點膚淺的認識,去感染孩子們的心靈, 有的小組表演的是小木偶獲得人的表情後再次遇到紅狐。因為情感的作用,在確定教學 - - 2 目標之後,去開啟孩子們的心扉,然 後在課本劇表演的基礎上注入新鮮血液、 口語交際,而是一種樂趣。前一次的表演是課本中的原故事情節,選出各組的小導演,並為實現教學目標而服 務,課堂教學情 景的創設不是簡單的教學方式的變革,精 心選擇最有效的情境創設的方式, 老師們常常將情境教學頻頻用於自己的課堂,了解比賽的結果,而是教學理念的更新,所以良好的教學情境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 極性,語文教學可以極大地豐富兒童的精神 世界;針對故事情節設計的模擬主 人公對話、綜合學習」這五的版塊來構建課程,而將課文中的兒歌進 行了肢解,最大限度地 讓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將全班同學分成幾個小組進行課本劇的排 練,尊重學生 的個體差異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常用的一種策略——「創設情境」,但當前小學教學情境創設中存在一些問題,如創設的教學情境與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疏離,與生活實際脫離,或者設計的情境沒有內涵,只是課堂的裝飾或擺設。作為設計者,教師要提高素質,增強情境創設藝術,轉變教學理念,突破傳統的教學方式,設計多樣化的情境,改變單一的學習方式。
一、當前小學語文情境創設中存在的問題。在新課程小學語文教學中,華麗的包裝加上精彩的語言, 再藉助媒體的輔助,「情境」成了扮美課堂的亮點。情境創設未能突出或強化語文學習主題,常常在看似熱鬧的場面背後,淡化了語文教學的目標。創設的教學情境與教學目標相疏離創設的教學情境一旦與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疏離,情境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不僅不能發揮其應有的服務教學的作用,甚至會成為課堂教學的干擾因素。 有些教師試圖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熟悉的生活聯絡起 來,期望為學習創設一個真實可感的情境。設計情境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在對情境的運作過程中,由於傳統教學思維和方法的束縛,教學仍在傳統的路徑上執行,抹殺了情境對教學的輔助和促進作用。這樣既浪費了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知識 的時間,也花費了教師過多的精力。情境與教學成了油與水的關系,而沒有達到水 *** 融的理想狀態。
二、小學語文有效情境設計策略。以新課程三維目標為導向,轉變教學理念以新課程三維目標為導向,小學語文課程標准提出了課程總目標: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 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在發展語言能 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 重情感體驗, 有較豐富的積累, 形成良好的語感。 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
因此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應該以三維目標為導向,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傳統的教學活動遵從死記硬背,是教師喂養式的教學方式。但有效的語文學 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有效的教學情境應該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轉變傳統的以灌輸為主的教育理念,由重教轉變為重學,注重有效性和實踐性, 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在新課程的大背景下,改變了以教師為主體的傳統教學模式,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起著主導作用,引領學生把新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知識,並能舉 一反三, 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因此,有效情境的創設要求教師發揮聰明才智, 各個學校可以針對本校實際情況,開展語文教研活動,探討各類課型的課堂教學情境設計,發揮集體優勢、智慧,從而優化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校整體教學水平。要全方面提升自 身素質,潛心研究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在語文教學中總結經驗,使講解深入淺出,提問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並且要根據創設的情境發揮現場表現力,使情境富有感染力,讓每一個學生都真正融入到教學情境中。同時,教師還要提高隨機應變能力,發揮自身思維力和想像力。在一個寬松、自由的課堂情境中,學生 的思維是擴散的,教師除了具備廣博的知識外,還需要較好的應變調控能力,以駕馭課堂。此外,學校要有效地利用社會資源,加強與校際之間,與有關教育研究者、專家、校外教育之間的聯絡,建立廣泛的合作關系。其次,校本 研究本質上是人與人的交往,是對話。教師合作、對話交流、團隊融合可以發揮 集體智慧,應該成為教師專業建設的目標和方向。在這樣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環境下,教師們相互學習、相互啟迪、相互分享、相互促進,取長補短,進而造就優 秀的教師團隊,優化語文情境創設藝術,推進教育的變革。教學後集中進行反思,交流各自的見解,在思想的碰撞中激發新的思考,對情境創設形成新的認識,獲得教法和教學理念上的更新。創設調動積極性的游戲情境。玩是孩子的天性。創設故事化情境就是一條非常適合中低年級孩子的形式。把教材中的一幅幅畫面所反映的問題情境編成簡短的小故事,使學生 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創設開發創新能力的開放式情境 開放式情境是指突破教材、教案,充分考慮學生學習活動過程的多樣性和多 變性, 通過教學時空的拓展變換,教學評價方法的多元化, 師生之間的多向交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活力,不斷激起學生的探索、發現、想像和表現的願望,讓學生的思維、心態處於開放狀態的情境。
新課改下的有效情境創設應該根據語文知識間的內在聯絡,讓情境生成學習 材料、問題。語文教學中要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同時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這些情境應該給學生提供相應的學習材料,並且蘊涵語文知識。作為教師還應找准情境與知識的切入點,及時生成問題材料。還應從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出發,尋找知識與經驗的聯絡創設情境。學習不是簡單的資訊積累,更重要的是新舊知識,經驗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而引發的認知結構的重組,也就是一種基於舊知識,經驗的認知建構。建構主義強調知識建構的 「最近發展區」 ,認為新知的建構應基於這個區域,才能獲得促進學生智慧發展的最理想的效果。因此,立足知識的最近發展區,尋找知識與經驗的聯絡創設情境尤為重要。當前進行的新課程改革,是我們國家在新的國際競爭的形勢下對教育宗旨和 教學內容、方法、過程與空間的一次新的調整。新課程需要我們吸納教育教學實踐中一切有利於學生身心發展的、有利於學生創新精神發展的新方法、新成就。小學語文課堂利用有效情境創設進行的教育是吸引學生主動學習的教育,是學生能夠學會學習的教育,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教育。有效的語文情境教學,也為我們當前語文的教學改革注入新的活力,也有可能將使我們漸漸接近、甚至最終達到語文教學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同時也將引導我們朝著遠離應試教育,而向著素質教育的方向邁出堅實的一步。
創設情境可謂時下課堂教學的一大熱點,它不僅可以使學生容易掌握語文知識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體驗教學內容中的情感.有效的情景要能夠讓學生「觸景生思」,誘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引起他們更多的聯想.
1、扮演角色體會情境
作為教師可指導小朋友如同演戲那樣扮演課文中的角色,由於小朋友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的,這樣,有助於學生很快地理解文字.
對於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學習課文的最佳方法就是多讀多練、讀中感悟.所以在教學《小鳥和牽牛花》時,我並沒有做過多講解,而是讓學生帶著強烈地感情分角色朗讀課文.這樣學生就能在表演中體會人物的性格特徵,從而錘煉語言,描繪情境.
2、積極營造游戲情境,熱情鼓勵與表揚,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的時候,我創設了游戲的情境匯入: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一起去語文園地玩幾個語文游戲大家喜歡嗎?那就讓我們坐上汽車出發吧.(播放課件:小朋友坐上汽車出發,汽車開到了寫有「語文園地」的公園大門口.)語文園地到了,我們一起快活地游戲吧.學生一聽說這節課要做游戲,興致就來了.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對呈現材料的興趣,選取他們身邊的活動、游戲、事例,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藉助圖畫再現情境
藉助圖畫再現課文情境,可以把課文具體化、形象化.畫的顏色和內容易於被學生接受和理解.低年級的語文教材中,每篇課文都有插圖相隨.比如:《菜園里》是一篇生活識字課,配有一幅小學生在菜園里勞動的情景圖,不僅使學生對菜園有一個整體的感受,同時幫助學生認識一些蔬菜及其名稱,還可以讓學生形象地了解這些蔬菜的特點.所以在觀察圖畫,認識這些蔬菜的名字的時候,我就引導學生看課文情景圖,用手指一指,看一看有哪些蔬菜.用情境教學的方式和動態的畫面,吸引了學生的學習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4.利用多媒體課件再現情境
當學生對語文課堂感興趣時,他們在課堂上就會認真聽講了,也會積極思考老師提出的各種問題.應用多媒體進行語文課堂教學,可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我在教學《小小竹排畫中游》的時候,是這樣匯入課題的: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好多禮物,讓我們先一起來看一看、聽一聽吧.學生一邊看圖,一邊欣賞樂曲,興致非常濃.此時教師讓學生談談感受,學生就能有感而發.多媒體課件的運用,將學生帶入情境當中,增強了主題感受,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參與.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是能夠大大提高教學效率的愉快教學.要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需要教師深入地專研教材,走進學生的生活,從學生的角度,選擇適合他們年齡特點的、熟悉的、有利於突破教學重難點的素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孩子對學習真正產生了興趣,就會覺得學習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樂趣,從而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而良好的教學情境的創設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使學習熱情得到高漲。因此,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目標,教學重難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精心選擇最有效的情境創設的方式。
請參考:
:wenku../link?url=-3oezn8c76SGPookWC-t_GseFwrB6h2zzm64cDH-Fsdzjyil5CMqG
小學語文有效情境設計策略。以新課程三維目標為導向,轉變教學理念以新課程三維目標為導向,小學語文課程標准提出了課程總目標: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 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在發展語言能 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 重情感體驗, 有較豐富的積累, 形成良好的語感。 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
❷ 語文教學設計中怎樣營造教學情境
1、 在教學設計中要注意改善師生關系。師生關系就是教學質量。根據教學內容於學生知識基礎,設計哪些學生要給予熱情鼓勵,那些學生要給予會意微笑,那些學生要給予重點點撥指導等都要做到有備無患。尤其學業基礎跟不上、個性特色鮮明的的學生,更需要在課堂上得到老師的尊重。
2、 在教學設計中重視創設問題情境。創設與語文教學內容有關的問題情境,能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創設問題情境可以從新舊知識的比較、學生的情感體驗等入手。
3、 在教學設計中要注重創設思維情境。根據當堂教學內容,創設別致新穎、富有懸念、具有發散思維的情境,能激發學生語文求知的願望,促進學生的自由思考,提高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語文基本素養。
4、 在教學設計中要善於創設活動情境。通過故事、游戲,音樂、視頻、角色、多媒體活動等創設具體的活動情境,有利於充實學生的語文課堂生活,有利於學生享受語文學習的過程,有利於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
5、 在教學設計中可適當引入生活情境。找准語文教學內容和現實生活的切入點,適當引入現實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受語文和生活的密切關系,在生活中學語文,在運用中學語文。
❸ 語文教學怎樣創設情景
如何創設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情境
創設情境可謂時下課堂教學的一大熱點,它不僅可以使學生容易掌握語文知識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體驗教學內容中的情感。有效的情景要能夠讓學生「觸景生思」,誘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引起他們更多的聯想。根據課文內容的需要,情節發展的特點,我們一般可採取以下幾個方法在課堂中創設情境教學。
1、扮演角色體會情境
作為教師可指導小朋友如同演戲那樣扮演課文中的角色,由於小朋友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的,這樣,有助於學生很快地理解文本。對於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學習課文的最佳方法就是多讀多練、讀中感悟。所以在教學《坐井觀天》時,我並沒有做過多講解,而是讓學生帶著強烈地感情分角色朗讀課文。這樣學生就能在表演中體會人物的性格特徵,從而錘煉語言,描繪情境。
2、藉助圖畫再現情境
藉助圖畫再現課文情境,可以把課文具體化、形象化。畫的顏色和內容易於被學生接受和理解。低年級的語文教材中,每篇課文都有插圖相隨。比如:《菜園里》是一篇生活識字課,配有一幅小學生在菜園里勞動的情景圖,不僅使學生對菜園有一個整體的感受,同時幫助學生認識一些蔬菜及其名稱,還可以讓學生形象地了解這些蔬菜的特點。所以在觀察圖畫,認識這些蔬菜的名字的時候,我就引導學生看課文情景圖,用手指一指,看一看有哪些蔬菜。用情境教學的方式
❹ 如何創設語文課堂的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針對學生思維特點和認識規律,以「形」為手段,以「趣」為突破口,以「情」為紐帶,以「周圍世界」為智慧的源泉,以和諧的師生關系為保證,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求知、認知的樂趣,使教學真正成為生動活潑和自我需求的活動。情境教學講究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強調興趣的培養以形成主動發展的動因。
情境教學通過教師調動學生,創造各種情境,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課堂在情景中擴大,幻化成課文中的各種意境。那麼怎樣才能發揮好語文教學中的情境效應,激活課堂呢?
一、在導課中巧創情境
導語是課堂教學的突破口。任何一位合格的語文教師都會十分重視導語的設計。「導課」是一堂課中提供給學生的第一感知。如果創設情境法運用恰當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剛開始上課時,有些學生還沉浸在下課十分鍾的喧鬧中,心情激盪,具有這樣心態的學生突然集中到課堂上來,就好像奔騰的激流一下子遇到了擋路的巨石,會激起反激的浪花。因此,教師必須通過巧妙的藝術疏導,讓心情激盪的學生平靜下來,盡快地把他們的思緒引入到課堂上來。此時最好的方法就是創設教學情境。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課文特點,採取靈活多樣的手法,一開課就像吸石一樣將學生牢牢吸引住,起到「先聲奪人,一石二鳥」的功效。因此,課堂導入應該具有針對性、啟發性、新穎性、趣味性和簡潔性。這樣學生的注意力才會被吸引過來。
二、在朗讀中感受情境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語言的形象色彩只有通過朗讀才能表達出來。魏書生說過:「語文老師不應像食品廠的推銷員,以把食品賣出去就算完成任務,而應當象保育員,以考慮孩子的胃口,心靈的需要為己任。」初中學生感情勝於理智,又易冷漠。他們的心靈接受藝術感染的效率,遠遠超過接受一個音階的單調的說教。文學作品,大多是作者用筆蘸著心血、蘸著歡樂或辛酸的淚水寫成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運用各種教學手段,設置環境,就像舞台需要燈光與布景一樣。創造氣氛,讓學生有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的感覺。
三、在提問中創造情境
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之一就是好奇心特別大,如果能在課堂上故意激發疑問,挑起矛盾,常常可以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使他們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對有關內容的思索,形成濃烈的教學氣氛。提問又是一門藝術。提問如果過寬,不能觸及疑點,那麼,即使課堂氣氛熱烈,也無補於教學目的的實現;如果過深,超出學生的智力水平,那麼他們會因此而喪失「跳一跳」去「摘桃」的信心。巧妙的提問須在創設情境上下工夫,因此,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提供誘因,讓學生入情入境地學習。在實際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可從以下兩方面進行:
1. 精心設疑
亞里士多德說:「思維是從疑問驚奇開始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問設疑,以疑導思,可以誘發學生強烈的參與意識 。設疑要因學習對象而異,因教材而異,因課堂氛圍而異。要透徹理解大綱,深入鑽研教材,認真閱讀教參,搞清教材知識體系,弄通知識內部結構的有機聯系,做到得心應手地駕馭教材。要認真分析學生的認知水平,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和心理特徵、思維品質優選問點,問在知識關鍵處;選准時機,問在教學當問處;掌握分寸,問在難易適中處;查漏補缺,問在疏忽薄弱處。
2.以趣激疑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肯不肯參與、配合,取決於他們對教學活動的情緒狀態和對所授知識的興趣程度。古人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強烈的釋疑慾望是學生積極思維的內在動力。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給他們提供自己活動的空間,必要時向學生提出需要仔細探究的問題,以改變他們的研究思路,使他們朝著科學的方向探尋,從而體驗到既有趣又豐富的調查研究結果。
四、板書設計再繪情境
漂亮的板書設計不僅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結構、框架,也能在視覺上造成沖擊,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便於日後對於信息的提取。語文教師在分析課文結構的時候,如果能夠參考理科建模的形式,將文字內容轉化為圖表、坐標的形式,必然也會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例如,「情節」是小說三要素之一。跌宕起伏的情節是小說吸引讀者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們鑒賞小說的關鍵。在講《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時,不妨將遇舊——尋敵——打酒——復仇這些情節以曲線圖的形式通過板書呈現給學生,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結構「山雨欲來」卻「密雲不雨」的效果。
五、藝術作結品味情境
課堂教學的導語顯然重要,而課堂教學的結語也尤為關鍵,它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設計應該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使學生感到「言猶盡,意未了」,一直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一節課或一篇課文教學終了時,教師要用准確精練的語言,抓住教學重點和主要特點,進行高度概括,以加深學生的印象,起到強化和深化主題的作用;或者引導學生由課內向課外延伸、擴展、使之成為聯系第二課堂的紐帶。凡此種種,不一一贅述。但是必須遵循兩個方面:第一是概括教學內容,突出重點,總結規律,使學生對全課程的內容和知識點明確、清晰;第二是開拓學生視野,激發思維,引起聯想和思考,使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實現知識和能力的遷移。常用的方法有:
1.回味式的結課
黃政樞說:「好的結尾,有如咀嚼乾果,品嘗香茗,令人回味再三。」回味式結課,即在一堂課結束時,注意增添濃郁的色彩、藝術的含蓄,使學生感受到「言已盡而意無窮」,課後引起咀嚼回味,展開豐富想像。如特級教師於漪教《茶花賦》一文,在結束課時,出示了一副含露乍開的童子麵茶花掛圖。文章贊美了千樹萬樹的茶花,為何僅展示這一朵呢?又為何在課將結束時方出示給學生看?其用意不僅在順著文章脈絡幫助學生理解有關語句,更在於把這鮮艷絢麗的童子麵茶花的形象印在他們心上,讓學生有一個回味課文的情境。用這美好的形象,引導學生具體體會作者對新生的社會主義偉大祖國的無限熱愛與由衷贊美,理解文章的精髓;用這樣美好的形象在學生心田撒播熱愛祖國的種子,激發熱愛社會主義的深情。回味式結課含蓄雋永、耐人尋味,它能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並提高其鑒賞能力和思維能力。
2.概括總結式
前蘇聯教育家葉尼洛夫·葉希波說過:「通過總結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主要事實和基本思想來結束一節課是很有好處的。」授完一篇課文,教師做一次簡要總結,使學生獲得一個較為完整的印象。總結可以從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兩個方面入手,決不是前面教學內容的簡單重復,而要變化角度,要增加深度。
3.朗讀再現式
進入結課階段,教師可設計一段朗讀。朗讀的內容可以是課文中的精彩片斷,也可以是課外精選的,還可以是教師自編的等多方面內容,但要以課文內容為主。這樣才能體現出大綱、課文精神。朗讀的方式可以是一個人的朗讀,也可以是一個人的領讀,還可以是分角色的朗讀。結課的朗讀意在加深對課文的感受,這對強化整體認知、培養語感能力、陶冶美好情操等都有重要意義。
總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不僅可以優化語文教學過程,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且可以獲得比傳統教學更明顯的教學效果。
❺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點出了興趣在學習中的重要性。在語文課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教師應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莫過於進行創設情境教學。巧妙地創設情境教學,將使學生在高昂和愉悅的情緒中隨問而思,隨引而發,時而凝神諦聽,時而馳思遐想,從而收到可喜的教學效果。
一、情境教學的優勢
情境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所謂情境,就是「情」與「境」的交融,它包括情感與環境兩方面的內容。在教學中如果為學生創設主動、恰如其分的情境氛圍,便可喚起學生的想像和愉悅,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要爭取給孩子們一個情感課堂,一個對話的課堂,一個開放的課堂,一個感悟的課堂。
(一)創設情境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動機的最現實、最活躍、最強烈的心理因素,一旦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興趣就會轉化為學習動機,表現出情緒愉快、孜孜以求的特點,也是課堂教學中,推動學生探索知識的一種「激發劑」。曾聽過一位老師教學的《識字7》,她先讓孩子們談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們,然後出示一張「森林動物園」邀請卡,邀請小朋友們到森林做客,這樣一下子拉近了老師與學生、學生與課文的距離,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主動學習,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而在本課的生字教學中,她摒棄了傳統枯燥被動的識字教學,先展示了一棵大樹爺爺,樹上結滿了各種各樣的果實,然後請小朋友們自己採摘果實進而發現果實中藏著「生字寶寶」,營造了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了兒童識字的興趣,不斷激發學生識字的樂趣。
(二)創設情境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情感
語文教材中不少是能夠能夠培養學生的優秀品質的美文。通過創設情境,可以陶冶學生美的情操,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教學《老人與海鷗》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海鷗對老人去世的悲傷之情,一位老師設置了圖片與音樂相結合的教學情境。聽著泛著哀思的音樂,看著老人遺像前一群群拍著翅膀的海鷗••••••這一切使學生彷彿置身於翠湖湖畔,肅立在老人的遺像前,目睹著海鷗送別的場景,那悲傷的心情,那對老人的深切思念及為海鷗的的行為深深感動之情便油然而生。
(三)創設情境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性思維
有些文章讓學生通過大膽的想像來創設情境能達到更佳的教學效果。再如,《老人與海鷗》一課,為了讓學生感受海鷗與老人的深情厚誼,老師可讓學生大膽想像海鷗在老人遺像前,會大聲鳴叫些什麼?還有,假如你就站在翠湖湖畔,看到這一幕幕,你想說些什麼:想對老人誰什麼?想對海鷗說什麼?還要對地球上所有的人們說什麼?這樣,學生充分地發揮了想像,既培養了想像力和創造性思維,又更好地理解了課文的內容,激發了和諧之情,引起情感共鳴。
(四)創設情境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表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為讓學生更好地熟悉課文,理解課文,也可以將表演帶入課文,這也不失為一種情境創設。親自參與,身臨其境,將使學生對文章更熟悉、理解。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有不少可讓學生在初步理解文章的基礎上,組織分角色排練表演的課文。學生排練的過程就是一個對文章熟悉、理解的過程,而表演也是一個感染其他學生的過程。不管是「表演者」還是「觀眾」,都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無疑也是一堂很生動的課,要比老師抽象的講解效果好的多。學生在表演時,不僅能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同時也能培養其表演能力,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等。
二、創設情境教學的方法
(一)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
現代電教手段打破時空限制,對創設一定的情境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如播放課件、放錄像,把生動形象的畫面配以美好和諧的音響,化抽象的文字為可觀的圖像,以直觀的形象促發學生的聯想和想像,以生動的情境引發學生心靈的感知、情感的共鳴,創造出最佳的情境,讓學生在愉悅的感受中接受知識,從而達到對課文的深層理解與感悟,使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一位老師教學《淺水窪里的小魚》一課,課件中展現了小魚在淺水窪里奄奄一息的圖片,讓學生對小魚充滿了憐惜之情,讓學生身臨其境,對小男孩的舉動行為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使時空變小,對教學起著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創設渲染感人氛圍情境
師生通過運用語言、音樂和圖畫等教具進行渲染氣氛,再現課文情景使學生們發揮想像,領悟人物情感。一曲動聽的歌曲、一段悅耳的音樂,都有其獨特的魅力,能產生動人心弦的力量。如《老人與海鷗》一課,最後要激發和諧情,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配上背景音樂,讓學生在音樂中想像自己就站在翠湖湖畔看到的一幕幕究竟會說些什麼,會有對老人的無限哀思,會為海鷗的行為感動,還有會產生要好好保護自然的念想••••••
(三)創設問題情境
「讀書無疑須教有疑,有疑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創設問題情境,要盡力打破學生頭腦中的平靜,做到「一石激起千層浪」,使學生腦子主動轉動起來,促進觀察力,思維力,表達力的發展。《淺水窪里的小魚》一課,老師如果設計以下一組動態邏輯思維訓練問題情境:小魚怎麼了?小魚渴望什麼?誰在乎這些小魚?小男孩怎麼做?為什麼叔叔不理解小男孩?小男孩在乎的是什麼?這是一個怎樣的小男孩?如果,你碰到了和小男孩類似的情況,你會怎麼做呢••••••這一切將使學生除了懂得原文揭示的道理外,還可獲得多元的獨特感受和理解。
(四)創設想像情境
新課程要求教師喚起學生豐富的想像力,使學生的思維自由地翱翔。許多文質兼美的文章,或點到為止,或留下空間,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想像空間。我們要盡力把靜態的平面文字轉化為生動的、能觸動學生思維的情境。學生通過想像對文本會有進一步的感悟,他們帶著對文本的體味,朗讀相關段落將更加用心讀、讀得情深、讀得意濃。
總之,恰當地創設課堂情境,將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體會語文與自然、社會、人類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得情感、知識、能力的全面發展;讓教師的課堂教學充滿魅力,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❻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進行情境教學
1 情境教學實施在語文課堂的可行性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是在教師與學生的幫助下,利用相關學習資源以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②教學實踐證明,教師在不同課堂教學中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依據學生的認知心理,就可實現教學效果優化目的。③
語文課堂的特點使它具有實施情境教學的可行性。語文課堂教學主體要從生活中索取,事物的時間、地點、故事情節、語言背景材料、意識形態變化,必須要實事求是,按照事物客觀規律的發展,不違背情境教學的原則。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客體,是注重學生思想意識形態的變化,學生的言談舉止。一個好的情境創設對於語文課堂教學是不可忽視的,情境的創設在課堂上一定要有教師與學生積極主動去尋求生活經驗,引導學生融入到課堂上去,使枯燥語文課堂變得生動,從而使學生更好地懂得生活,積極主動學習。
2 有效進行情境創設的原則
2.1 合理原則
創設情境教學法一定要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一切從實際出發,不能脫離現實生活。合理的情境創設是要把語文課堂的思想讓學生有所認同,作家的作品、名人的名篇,這些內容題材都源於生活中真實的記錄與寫照。情境教學法創設必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而且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求更加貼近現實。
2.2 導向原則
情境教學法創設離不開學生的價值觀,學生的價值觀念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師知識的傳授,教師教學的目標、教學目的、教學方法及教學效果的導向都取決於自身引導的創設,學生學習的能力與應變能力應該跟隨教師的語言、動作、神態去思考問題。教學過程中有效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最主要的是這節課堂教學重點與難點的把握,學生學到了什麼,得到了哪些知識,掌握了怎樣的技能,這些都是在教學情境中把握的原則。根據學生的能力創設情境,有助於提高課堂的氛圍,有的學生反應較快,有的學生反應較慢,因人制宜正確的引導,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在創設情境教學時一定要從學生中找到平衡點,讓學生都能夠接受語文課堂的學習氛圍。
2.3 多樣原則
情境教學法的創設應以教師教學設計為出發點,根據語文課堂的特點可以採取多種方法(提問式、互動式、聯想式、啟發式等)提高課堂學習氛圍,更直接的讓學生有所認同,讓視覺的信息傳遞到每一個學生的心靈中。語文理論知識的講授原本較為無味,在情境教學的情況下,把語文課堂的方式由復雜的局面轉化為簡單的局面,有多重方式結合形成一條主線才能達到預期教學效果。
2.4 趣味原則
情境教學創設要有趣味性,引導學生激發興趣。教師如何引導學生讓語文課堂產生興趣呢?首先,教師要創設好教學環節,引導學生到哪一個位置去做什麼事情,這件事情產生的影響是什麼;其次,教師遇到學生難以理解的問題時簡單化,舉例子說明,情景與語言交融,讓學生更直觀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最後,創設情境要從生活感覺中來,語文課堂創設情境一定要有趣味,有了趣味才能更懂得學習。
3 語文課堂教學中情境創設的方式
教師創設的情境通常包括有生活展現的情境、圖畫再現的情境、實物演示的情境、動作展現的情境、音樂渲染的情境、言語描述的情境。創設教學情境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3.1 提問方式創設課堂教學情境
學則需疑,疑則需奇。有問題才會有疑問,有疑問才能產生好奇,其實在學習過程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問題的,教師授課的主體是學生,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都會遇到許多不明白的東西。教師通過提出問題讓學生去思考,去想像都是一種創設情境的課堂教學有效實施的過程。對於教師提出的這些問題,學生不僅僅要問,而且先要想,經過一番思考後再答,效果會更好。對待任何知識,我們都要持一種懷疑的態度,可以大膽地否定,然後經過辨別、思考,用自己的腦子想一想到底是對還是錯,最後,真理自然而然就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對所學知識認真思考並提出質疑。④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富有想像精神的人往往有著強烈的好奇心。
所以,教師在設計問題時,如何合理的有效提問,可以根據課文內容,有效的創設情境,抓住文章主要矛盾,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心存疑問,渴望答案,進而在求知過程中得到解答。
3.2 引導方式式創設課堂教學情境
課堂是以學生作為主體的課堂,形成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教師從什麼樣的角度出發,如何合理引導創設課堂情境,這就要求教師要為他們營造一定的環境,鼓勵他們積極主動的去思考探索,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有時候教材內容自身就具備一定的靈活性,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通過藝術引導創設課堂教學情境,激發起學生的想像空間,從而使學生主動而迅速的理解課文,達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這種方法首先需要老師對文本深入了解,融入自己的情感體驗,然後再向學生展示,以教師的感情激「學生的情感」。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說:「讀書要入境始與親。」所以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感悟文意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知道,情境源於生活,是生活的再現。引導學生在課堂去發散想像力,感知文章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走出文本,在情境中學習,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引領學生在情境中感悟、體驗,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讓學生產生學習慾望,在老師的引導下,在輕松歡快的情境中,對學習本節課程目的、內容、意義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3.3 多媒體方式創設視聽課堂情境
多媒體課件將語言、影像和聲音有效的結合在一起,使教學真正實現了調動起學生各種感官,讓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相應的課堂活動中去,在活動中獲取知識,訓練技能。比如在給學生講授詩歌時,引入徐志摩的《偶然》這一首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雲,偶爾投映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如何理解這首詩的內涵呢?
首先,教師要把詩人的形象概括出來,即一個文弱的戴著金邊眼鏡的書生,有點浪漫憂郁的氣質,似乎和他對愛情的執著追求有點不相符合,倒是和他詩歌中所流露出來的深層的情感特徵有著某種程度的契合。
其次,教師要把握詩歌張力結構的理論。詩歌本身就存在一種內部力量對抗對立的統一,課堂上理論的闡述無疑是枯燥的,學生的認知程度有大小,能力有淺深,在講授詩歌內容時,詩意內容課堂感性化,詩意結構課堂理性化,張力對峙,形成層次與結構鮮明。
最後,在這首徐志摩的愛情詩中,對愛情的描寫比較委婉含蓄,因為徐志摩自己特殊的情感體驗與切身的經歷體現著一種真實的美。兩句詩引出多種不同方式的問題,把文學和情感結合在一起來講,給學生新鮮的感覺,也增強了趣味性。
4 語文課中開展情境教學法應注意的問題
語文課堂創設教學情境,學生是主體,教師要引導學生去發現本節課所學知識的問題,在課堂上交流問題,使問題及時得到有效解決。這就要求教師應該隨時對教學過程進行反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去改進,不斷去完善。語文課堂的創設情境教學法一定要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在教學過程中多積累問題,注意問題存在哪些方面,才能更好的完善教師與學生之間教與學的情境互動。
(1)教師教學專業技能應該不斷強化,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不斷學習,積累更多學科知識的儲備。每一學科都有自身的特點,語文課堂一直都誤被認為灌輸式的教學,在創設情境教學過程中,課堂學習的內容都是一種感情傳播,教師細心的講授知識、學生用心的聆聽、遇到問題耐心的解說,用一顆永恆的心堅持不懈的追求真理,這樣才能達到在課堂上中創設情境的需要。
(2)情境的創設離不開教師與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創設情境,必須根據實際需要,不能為了創設情境而忽視了教學內容,尊重教學規律,科學合理教學環節,才能使情境教學法得到更大的發揮。
(3)新課程下的教學是教師、學生在一定課堂情境中,藉助文本交往互動、平等對話的過程。⑤情境教學促進了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進,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讓學生融入課堂學習中就是情景教學主要思想。無論教學過程中怎樣安排教學環節設置,教學情境不應該盲目追求情感訴求,教師與學生都應該保持一種彼此真摯的默契。
總之,語文課堂的實施情境教學,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教師遵循教學規律,在教學環節上多思考,與同學科教師多交流探討學習,最終達到讓學生獨立學習的目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結合課堂教學內容、教學環節、教學目的等創設良好的情境,讓學生學習語文的觀念在情境教學法中得到改善和提高。
❼ 小學一年級語文如何創設教學情境
老師你好!對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創設有效教學情景這里有些建議:
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孔子的這段話,在肯定啟發作用的情況下,尤其強調了啟發前學生進入學
習情境的重要性,所以良好的教學情境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
極性,啟發學生思維、開發學生智力,是提高教學實效的重要途徑。因此,
老師們常常將情境教學頻頻用於自己的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成了當前語
文課堂教學常用的一種方法。但從近幾年的教學實踐和研究學習中發現,
良好的教學情境的創設確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但也不乏
有些情境的創設是無效的。那麼,怎樣才能讓語文教學情境的創設具有實
效性,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呢?下面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創設情境要為教學目標而服務
情境創設是課堂教學的一種手段,它不是為活躍課堂氣氛而創設,而
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但是,有些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卻過分地關注了情境
的創設,過度追求花哨的教學形式和課堂上熱鬧的氣氛,以至於分散了學
生的注意力,受到了太多與教學目標無關的信息的干擾,導致難以把握學
習的目標。有一節低年級的語文課是這樣創設教學情境的:老師以動物王
國要舉行比賽為題談話導入新課的學習,以這場動物比賽來串聯整堂課的
教學內容。可是老師在執教中卻只注重了這種形式,而將課文中的兒歌進
行了肢解,先引導學生了解是哪些動物參加比賽,然後出示課文中的六個
問句,了解比賽的具體項目,最後出示六個回答的句子,了解比賽的結果。
按照這沒空樣的思路學下來,兜了大半圈還未進入正題,學生的興趣早已被轉
移,而到讀書的時候是將課文生硬地分成問句和回答兩個獨立的內容讀,
缺乏整體感。從而造成教學目標的偏離,違背了情境創設的初衷。在課堂
上,將形式和內容分裂開來的教學情境,不但不能引導學生披文入情,反
而分散了他們的注意力,造成課堂教學的虛假和無效。因此,在確定教學
目標之後,情境的創設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展開,並為實現教學目標而服
務。這樣,才能讓「情境」煥發生命的活力。
二、創設情境要能調動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孩子對學習真正產生了興趣,就會覺得
學習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樂趣,從而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而良好的
教學情境的創設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使學習熱情得到高漲。
因此,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目標,教學重難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精
心選擇最有效的情境創設的方式。基於這一點,在教學《小木偶的故事》
時,一位老師創設了一個角色扮演的課堂情境,讓學生人人參與。在引導
學生通讀全文了談純解故事情節後,將全班同學分成幾個小組進行課本劇的排
練,選出各組的小導演,然後分組自選角色記台詞,創造性地自編動作,
自備道具,最後各小組在全班匯報展示。學生的表演興致很高,為了演好
自己的角色,在很短的時間內便記住了台詞。接著在這次表演的基礎上對
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小木偶在擁有了各種表情後,又會發生什麼事呢?
讓學生續演這個故事。前一次的表演是課本中的原故事情節,而這一次卻
完全是自己的創作,導演想怎麼導就可以怎麼導,所以學生的興趣更濃了,
先是共同續編故事,然後就開始積極排練。各組設計的故事情節各有特點,
有的小組表演的是小木偶獲得人的表情後再次遇到紅狐,它要回了自己的
包,並與紅狐當面對質將它送到了警察局;有的小組表演的是小木偶在獲
得人的表情後幫助那位曾經冤枉過它的老婆婆。在這兩個情境的創設中,
教師設計了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的有趣角色,首先是進行課本劇表演,然
後在課本劇表演的基礎上注入新鮮血液,讓含察咐學生續演故事,大大激發了學
生的學習興趣,拓展了學生的思維,促使他們有滋有味地親歷學習過程,
使他們樂學愛學,享受到學習的快樂,獲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三、創設情境要能激發學生的情感
良好的教學情境的創設,能推著孩子不知不覺地、深入地進行到教學
的一個個進程中。因為情感的作用,語文教學可以極大地豐富兒童的精神
世界。通過情境中那些有血有肉的形象,那些聲情並茂的場景,那些震撼
人心的氛圍,去打開孩子們的心扉,去感染孩子們的心靈。但是,有些老
師在教學中創設情境時,卻忽視了一些小細節的處理,如:背景音樂的選
擇問題,一篇介紹歷史比較悠久的古典建築的文章,卻配上了一段抒情的
鋼琴曲,課堂營造的情感氛圍顯得格格不入;針對故事情節設計的模擬主
人公對話,本能夠有效拉近學生與主人公的距離,引領學生走進主人公的
內心世界,但是由於教師自己情感不夠投入,語言缺乏感染力,使得學生
情感體驗不夠;一段非常美的寫景的片段,老師想通過自己配樂朗讀創設
情境的方式,讓學生閉上眼睛聽,想像美妙的畫面,可是卻忽視了自己課
前的朗讀訓練,讀時語調生硬,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情感。因此,情境的
創設要關注細節,從細致入微處著手,營造濃濃的情感氛圍,最大限度地
讓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受到熏陶感染,使學習成為兒童心靈的追求。
四、根據知識板塊來創設情境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
「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
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自主學習情景,尊重學生
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由此可見,課堂教學情
景的創設不是簡單的教學方式的變革,而是教學理念的更新,是一種全新
教學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模式,真正體現了「語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這一語文學科理念。根據教學實踐,對語文課堂教學中關於創設情景的做
法,我談一點膚淺的認識。
在語文課程的建構體系中,每個學段都以「識字與寫字、閱讀、習作、
口語交際、綜合學習」這五的版塊來構建課程,這五大板塊中每一塊都需
要創設情景。為了論述方便,我就依照這五大板塊來進行論述。
(一)創設識字與寫字的教學情境
漢字的教學對於中國人來說是「母語」教學,具有其他外語教學不可
比擬的優越條件,孩子的生活環境就是一個大的識字情景,什麼電視啊、
廣告啊、商店啊就是現成的識字教學情景,教師在課堂上的任務就是整合
這些資源,創設識字寫字情境,使兒童逐步學會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和適合
自己的方法識字,逐步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
(二)創設閱讀的教學情境
現代語文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教師的任務
就是通過參與對話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地閱讀。因此教師要
引導學生「披文入景」
通過創設閱讀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感受、理解、欣賞、
評價文本。使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文章的文路融合在一起,讓學生
入情入境,去品味、去感受、去領悟、去欣賞。
(三)創設作文教學情境
當前的作文可以說是師生倍感頭疼的一個問題,教師難教、學生感到
無話可說,無情可抒。事實上,學生生活圈子窄、閱歷淺,平時積累得較
少。教師大可不必板著臉:今天我們上作文課,今天的作文是„„。這些
老生常談的教學方式只會觸動學生痛苦的神經,無法激發學生的作文「靈
感」
。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中不必按部就班,而要根據實際,善於抓住作
文機遇,創設作文情境,讓學生進入情境,學生方感到有話可說。例如,
當學生正處在高壓復習時,老師給他們搞題海戰術,突然聽到廣播里通知
開會,會後教師返回教室,教室里肯定亂成一團,有經驗的老師此時不是
大發雷霆,責罵學生,而是抓住機遇引導學生,說說剛才親眼所見、所想、
所感,我相信,這樣的作文,一定是學生的真實感情,一定會寫得情真意
切,感人致深,而不是胡編亂造,無病呻吟之流了。
(四)創設口語交際的真實情境
口語交際是現代每個公民必備的能力。要上好口語交際課,情境的創
設更為重要,沒有情境,學生感到自己就是局外人,無法說,就算說了也
是詞不達意,想法、感受跟說法完全剝離。因此,教師要精心准備,創設
真實情境,宛如在談話中,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去交流。
(五)綜合性學習的情境創設
綜合性學習的提出已打破了語文的封閉歷史,使語文學習更加開放,
真正達到語文即生活,生活即語文的狀態。教師更應利用這些特點,整合
學習資源,創設情境,讓學生成為開放學習的主人。
綜合學習不再是「純語文」的事而是跨學科跨領域的學習,它還體現
了語文聽、說、讀、寫綜合知識的整體發展。是書本知識與實踐活動的結
合。學生必須去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去發現、去探索,這是學語文的一
種境界、一種目的,成功的綜合學習全面地反應了學生學生綜合素養。教
師的設計就應該跳出語文,整合各學科、整合學生生活、社會各資源,成
為一個學習的海洋,讓學生去暢游。
總之,創設情境是語文學科的需要,是學生發展的需要,更是現代教
育的需要,它有力地打破了傳統的教學關系,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
從而輕松、愉悅地學習,變學習為一種快樂,一種享受,一個成功的語文
教師,必須花大力氣去做好這份工作
若能帶你帶來幫助請採納或點贊謝謝
❽ 如何在高中語文課堂創設教學情境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網路時代的高中學生,求知慾望強,大膽活潑,感情細膩,想像力豐富。因此在創設情景時教師須分析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興趣所在,然後根據學習對象特徵確定合適的情景呈現方式。
下面筆者就結合自己平時的教學實踐,談談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情境的創設。
一、方法例談
1.聯系生活
情境是一種融入情感的環境。語文教材離不開作者對生活的感悟,學生自己在生活中的已有體悟也影響著他們對文本的理解。教師要引發學生對作品的感悟,開啟學生的情感,走進文本。
學習《景泰藍的製作》時,教師藉助多媒體播放一段視頻,等待課堂開始活躍起來,學生的眼眸閃亮了。畫面中的「掐絲」和「點藍」的流程讓學生迅速進入了照片中的氛圍,教師啟發學生體會葉聖陶先生如何用簡潔、准確的文字來介紹。學生們觀察著、比較著、思索著,一堂課就有了精彩的尾聲。
2.感情朗讀
高中語文教材中有不少文本是值得朗讀的佳篇,而聲情並茂地朗讀能讓學生透過文本,與編者和作者對話,激發起學生內在的激情。
《聲聲慢》是李清照晚年所作,她歷盡離亂之苦,凄苦悲愁,所以詞情極為悲戚。而高中生缺少豐富的個人經歷,很難走進作者這濃濃的「愁」中。因此,筆者在整個課堂中採取了用朗讀串聯文本的閱讀方法。在介紹了李清照坎坷的人生經歷,把握了詩眼「愁」後,筆者提出朗讀三要求:一要讀出詞人的「音容笑貌」,二要讀出詞人的「情深似海」,三要讀出詞人的「境由心生」。通過反復誦讀,學生走進了詞人李清照的國家淪喪後,顛沛流離,丈夫病逝,孤獨孀居的凄苦世界;通過朗讀,學生理解了李清照的「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通過朗讀,學生沉醉在美麗的語言文字中,課堂春色無邊。
3.品味語言
教師要善於引領學生領會文本中的語言文字,創設生動具體的情境,挖掘學生的情感源流,讓學生感受文本的熏陶感染。
在上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遊記》時,筆者讓學生比較前後兩次「滿酌而醉」的不同。為了品出關鍵句子和詞語的內涵,讓學生回歸語境,去分析當時作者的心情。前一次「醉則更相枕以卧,卧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短促的句子表達了作者被貶在游覽山水後仍得不到釋放的頹廢心情;後一次「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其中
「頹然」是「身子傾倒的樣子」,而非「頹廢、頹唐」之義。學生理解了後者是體現了作者暢游西山後,人與自然合而為一,心情舒適。教師帶領學生走入由「滿酌而醉」而創設的情境中,從而加深對文章寫作主旨的理解。
4.設疑問難
教師能否巧設妙問激活學生思維關系一堂語文課的優劣成敗。
在學習《鄉土情結》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題,筆者把較難的問題分解成易理解的小問題,層層深入,逐步引導學生向思維的縱深發展,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果。問題如下:①第二段描寫了「生我育我的鄉土」留給人們哪些「童年的烙印」?②第三段描寫了哪幾種年少離家的情況?③第三、四段描寫了年少離家後可能有哪些遭遇?④第五段描寫了什麼內容,它和「鄉土情結」有著怎樣的關系。問題展示出來後,只見學生們時而認真思考時而小聲交流討論,課堂真正成學生交換思想的場所!可見創設情境的問題,為一定的教學任務服務,它既能豐富學生的知識,又能促進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5. 要展開想像
想像是創造之母。想像力能帶領我們突破時空的限制,讓人在虛擬的環境里更加自如地表情達意。
筆者在記敘文的作文教學中,通過寫《微瀾》這篇作文,訓練學生細節描寫的能力,有一位學生這樣寫道:「咚咚咚……『吉大,吉大,開門開門,我來蹭空調了!
』我朦朦朧朧中聽到了小周乾的聲音,心想:小傢伙,煩死了,門又沒鎖,每次都這樣喊,攪了我的美夢!見我沒任何動靜,他像往常一樣開門走進來坐到床邊,開始不停地撓我癢癢,我突然就在床上翻滾了起來,一不小心,腿一伸,把他踢倒在地上,他無奈地沖我笑了笑,拿出象棋,嘴角揚起,對道:『吉大,要不殺一盤?』我對他笑笑。他把棋子和棋紙迅速拿出並放好在指定位置,一場楚漢大戰拉開帷幕……」精彩的心理描寫和動作描寫,演繹了小周乾與「我」之間親密的朋友關系。一旦進入想像,學生的思維就會神思萬里,火花四濺。
二、特點分析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課堂的有效主要是以學生是否開展有效的學習為前提的。因此有效的情境教學應具備如下條件:
1.適切學生分析
在上課前,我們首先要清楚學生的年齡特點、已有經驗等,才能保證學生更順利地投入情境,進入學習的狀態。
2.突出文本特點
高中語文教材中不乏或言辭優美或意蘊深刻或寫法別致的作品,我們要善於利用文本的特點,創設有效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促進學生積極的思考,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
3.明確教學內容
教學情境的創設,要為整個教學過程的實施服務。與課堂教學內容吻合的情境會對課堂的推進起到積極的作用,而一節課最終的評價效果與學生的收獲多少有密切關系。
4.全面教師素質
教師要具有語言表達、適當的面部表情、動作姿勢、板書、隨機應變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歸納總結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創設情境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雙邊教學效果,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一堂精彩的語文課,既要關注教師個人積極的生命體驗,也更要關注學生的個性、情感,更要關注語文文本中的生命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