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農諺是什麼意思

語文農諺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2-03-12 18:08:29

❶ 農諺的意思是什麼

有關農業生產的諺語,是農民從長期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對於農業生產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如「穀雨前後,種瓜點豆」,「頭伏蘿卜二伏菜」。農諺流傳相當久遠,不少古書上已有記載。

(1)語文農諺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農諺是千百年來農民生產經驗的結晶,它是特殊的產物,是農民被剝奪了讀書識字的權利以後,農民自己 「口寫、口傳」的「農書」。

它們對於指導歷代農民從事生產,的確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幾千年來,盡管讀書的士人寫了不少總結農民生產經驗的農書,但嚴格地說,它們與農民的直接關系不大,主要還是供領導農業的政府官員或供經營農業的識字地主的參考,農民從中受到間接的益處則是存在的。農諺的流傳,遵循著「遺傳和變異」的規律,即一方面世代相傳,綿綿不斷;另一方面又會在流傳中失去舊的,產生新的。

在指導播種期方面,有許多反映物候學的諺語,如「梨花白,種大豆」「樟樹落葉桃花紅,白豆種子好出瓮」;以及「青蛙叫,落穀子」,等等。更多的是根據二十四節氣指出各種作物的適宜播種時期:如「白露早,寒露遲,秋分草子正當時」「白露白,正好種蕎麥」等。

❷ 語文農諺

麥秀寒,凍煞看牛囝。
清明斷雪,穀雨斷霜。
桃花落在塵土裡,打麥打在泥漿里;桃花落在泥漿里,打麥打在塵土裡。
臘雪不烊,種田人飯糧;春雪不烊,斷脫人肚腸。
日出胭脂紅,無雨也有風。
日出貓迷眼,有雨不到晚。
東方日出白,就要有風發。
三年不選種,增產要落空。
清明前後,種瓜點豆。

❸ 農諺及其意思

1、五月十三下一陣,家家打個黃谷囤。農歷五月十三是雨節,如果這一天下雨的話,那麼這一年秋天穀子就會大豐收,穀子多的都沒地方儲存了,家家戶戶需要建新的谷囤。

2、六月十三龍盤道,哪方下雨哪方澇。農歷六月十三是海龍王的生日,如果這一天下雨的話,那麼下半年雨水就偏多。

3、八月十五雨星星,正月十五雪打燈。如果農歷八月十五下雨的話,那麼來年的正月十五就會下雪。與之類似的說法是,「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

4、重陽無雨看十三,十三無雨一冬干。一般情況下,農歷九月初九是要下雨的,如果不下雨就要等九月十三,如果九月十三也不下雨的話,那麼這一年冬天將乾旱少雪。

5、七月水連坡,來年螞蚱多。如果農歷七月下雨較多的話,那麼來年地里的螞蚱就比較多,很容易會鬧蝗災。

6、冬月南風吹,來年雪花飛。如果農歷十一月老是刮南風,天氣比較暖和的話,那麼來年春天會下雪、倒春寒。

❹ 小學二年級語文用農諺說一句話是什麼意思

1、不懂(春夏秋冬季),白把種子撒下地;
2、種田七分(管),人勤地不(懶)。

農業氣象諺語按內容分為以下幾方面:①農時方面,如「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棗芽發,種棉花」。

②氣象和農業關系方面,如「伏里有雨多種麥」。」稻秀暖、麥秀寒」。

③農業措施的氣象效應方面,如」鋤頭底下有水也有火」。

④農業氣象預測預報方面,如「槐樹不開花,晚田不歸家」。「夏天不熱,五穀不結」。

⑤天氣諺語,如「月暈而風,礎潤而雨」,

⑥農業氣象災害方面,如「豌豆開花,最怕風打」。

❺ 「農諺」是什麼意思

農諺是指有關農業生產的諺語,是農民在長期生產實踐里總結出來的經驗。農業諺語是廣大農民在長期的農業生產實踐中,對天時氣象與農業生產關系的認識,不斷深化和升華的基礎上,產生出來的。雖寥寥幾字,卻是對農業生產與天時氣象關系的深刻總結和高度概括,可謂道理深刻。

作用:

農諺是勞動人民長期生產實踐中積累起來的經驗結晶,它對於農業生產必然起著一定的指導作用。特別是在封建社會中,勞動人民被剝奪了讀書識字的權利,他們的經驗主要靠「父詔其子,兄詔其弟」的口頭相傳方式流傳和繼承下來,農諺就是其中的一個方面。

農諺極大部分作者是廣大的勞動群眾,這就決定了農諺的思想、感情以至於表達形式必然是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的,富有生活氣息、泥土氣息的,並且便於記誦,相互傳播。其中最常用的是把生產技術措施與人的關系聯系起來說明,最易為群眾所接受。

❻ 農諺的意思是什麼請告訴我!

農諺流傳相當久遠,不少古書上已有記載。農諺講的是農業生產。廣義的農業生產包括農、林、牧、副、漁五業,農之中還包括農作物、果蔬、蠶桑等,這些內容在農諺中都有。再說,農業生產離不開土壤、肥料、水分、溫度以至於季節、氣象、氣候條件,這些方面在農諺中佔有大量內容。農業生產又是由人在進行的,因此農諺中還有很多內容離不開人與人的關系,經營管理的經驗等。

如果對你有所幫助請好評謝謝

❼ 農諺及意思

1、「削斷麥根,牽斷磨心」意思為:說麥子需要勤中耕,中耕後可以增產,但他不用增產等明字眼,而說麥子加工,磨大量的麥粉時可能會把磨心都牽斷了,這樣烘托來說,以鼓勵人們作好田間中耕工作。

2、「晚霞行千里,早霞不出門」意思為:就是說有晚霞的話,以後幾天都是晴空萬里的好天氣;早霞出現的話天氣就會變壞。

(7)語文農諺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農諺是指有關農業生產的諺語,是農民在長期生產實踐里總結出來的經驗。農業諺語是廣大農民在長期的農業生產實踐中,對天時氣象與農業生產關系的認識,不斷深化和升華的基礎上,產生出來的。

雖寥寥幾字,卻是對農業生產與天時氣象關系的深刻總結和高度概括,可謂道理深刻。它產生於農業生產實踐,又指導和服務於農業生產實踐。不但在氣象科學不發達的過去,對促進農業生產豐產豐收有重要意義,而且在科學種田較普及的今天,仍有現實意義。

❽ 農諺是什麼意思

農諺是指有關農業生產的諺語,是農民在長期生產實踐里總結出來的經驗。農諺流傳相當久遠,不少古書上已有記載。農諺講的是農業生產。廣義的農業生產包括農、林、牧、副、漁五業,農之中還包括農作物、果蔬、蠶桑等,這些內容在農諺中都有。

❾ 農諺就是()

農諺
一、農諺的起源

農諺流傳相當久遠,不少古書上已有記載。例如,現今流行的「秧好半年稻」,「麥要澆芽,菜要澆花」,「處暑根頭白,農夫吃一赫」,「稻如鶯色紅,全得水來供」等農諺,見之於明末的《沈氏農書》:「寸麥不怕尺水,尺麥但怕寸水」,見之於明末的《天工開物》;「無灰不種麥」,「收麥如救火」見之於16世紀初的《便民圖纂》;「六月不熱,五穀不結」,「六月蓋了被,田裡不生米」等見之於14世紀初的《田家五行》;「若要麥,見三白」,「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見之於8世紀初唐朝的《朝野僉載》;「欲知五穀,但視五木」,「耕而不勞,不如作暴」,見之於6世紀的《齊民要術》。古書中引用的農諺,還往往冠以「諺雲」或「古人雲」字樣,說明被引用的該句農諺起源更早,到底早在何時,就不一定都能在文獻上找到。至少目前所知,有些農諺可以遠溯至數千年前,如浙江農諺:「大樹之下無豐草,大塊之間無美苗」一句,同樣見之於西漢(公元前1世紀桓寬的《鹽鐵論》輕重第十四:「茂林之下無豐草,大塊之間無美苗。」「驟雨不終日,颶風不終朝」與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三章「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相似。由於農諺的來源可以不斷地追溯,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農諺的起源是與農業起源一致的。而農業的起源遠早於文字記載,所以農諺的起源也一定在有文字以前了。如果說,音樂、舞蹈、歌謠都起源於勞動,那麼,農諺實在是農業勞動中從歌謠分化出來的一支重要分支。歌謠與農諺的不同,在於前者是傾訴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即著重社會關系方面的;而農諺則描寫勞動人民與自然斗爭,即著重生產方面的。這種區分是後來逐漸發展的結果,其實兩者之間並沒有什麼截然劃分的界限。因為農諺本來也可以包括除了農業生產以外的「立身處世」的經驗,再說農諺本來也可以包括除了農業生產以外的「立身處世」的經驗,再說農諺的音律和諧,合轍押韻,形式動人,富有生活氣息,也難與歌謠截然劃分。古代農業社會更是如此。例如《詩經》的「七月」、「甫田」、「大田」、「臣工」等等,既是歌唱農事操作的,又是農民抒發感情的。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農諺才從歌謠中逐漸分化出來的。同時,屬於純粹生產經驗的農諺,也不斷增加、豐富起來,成為指導生產的一個重要部分。

二、農諺在生產上的作用

農諺是勞動人民長期生產實踐中積累起來的經驗結晶,它對於農業生產必然起著一定的指導作用。特別是在封建社會中,勞動人民被剝奪了讀書識字的權利,他們的經驗主要靠「父詔其子,兄詔其弟」的口頭相傳方式流傳和繼承下來,農諺就是其中的一個方面。例如,在封建社會時期,還沒有同代的溫度計、濕度計等儀器,農民就拿多年生樹木的生長狀態作為預告農事季節的依據,因為多年生樹木的生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定的客觀氣候條件,於是產生了「要知五穀,先看五木」的農諺。在指導播種期方面,有許多反映物候學的諺語,如「梨花白,種大豆」;「樟樹落葉桃花紅,白豆種子好出瓮」;以及「青蛙叫,落穀子」等等。更多的是根據二十四節氣指出各種作物的適宜播種時期:如「白露早,寒露遲,秋分草子正當時」;「白露白,正好種蕎麥」等。農民有了這些農諺就能掌握適時播種。另外如「立冬蠶豆小雪麥,一生一世趕勿著」;「十月種油,不夠老婆搽頭」等諺語,卻是失敗教訓的總結,提醒人們要抓緊季節,不誤農時。

如果我們把作物生產的全部過程分成幾個環節,幾乎每個環節都有一定的農諺。例如水稻從播種起,選用良種有「種好稻好,娘好囡好」等;培育壯秧有「秧好半年稻」等;插秧技術有「會插不會插,看你兩只腳」,「早稻水上飄,晚稻插齊腰」等,施肥有「早稻泥下送,晚稻三遍壅」,「中間輕,兩頭重」等;田間管理有「處暑根頭摸,一把爛泥一把谷」等等。拿水稻一項來說,浙江就有500條左右農諺。農民有了這些農諺,就好象現在有了技術指導手冊一樣,曾經起過很大的指導作用。特別是在一些老農民中都還保留有這種習慣。1959年我們在麗水縣向一位老農了解當地播種粟的經驗,他就舉出「紅粟頭上一枚針,只怕淺來不怕深」的農諺,並且拿粟和芝麻相比,說:「芝麻頭上兩瓣葉,只怕深來不怕淺」的農諺,生動地說明了單子葉植物(如粟)和雙子葉植物(如芝麻)對播種深度的不同要求。我們在平陽縣總結當地種植龍爪稷(當地稱粟)的經驗時,農民又舉出「稻倒收一半,麥倒沒得看,粟倒一籮收籮半」的農諺,說明龍爪稷的特點是不怕倒伏。諸如此類的例子是不勝枚舉的,足以證明農諺對指導農業生產起著很大的作用。

三、農諺內容的特點

農諺講的是農業生產。廣義的農業生產包括農、林、牧、副、漁五業,農之中還包括農作物、果蔬、蠶桑等,這些內容在農諺中都有。再說,農業生產離不開土壤、肥料、水分、溫度以至於季節、氣象、氣候條件,這些方面在農諺中佔有大量內容。農業生產又是由人在進行的,因此農諺中還有很多內容離不開人與人的關系,經營管理的經驗等。解放前費潔心所收集的《中國農諺》,是由時令、氣象、作物、飼養、箴言等五大部分組成的,雖然不很理想,但可以從這個分類中看出農諺內容的幾個特點。據筆者對該書5953條農諺的統計。[1] 屬於時令之部的為2961條,佔全部的40.45%;氣象之部1556條,佔26.22%,作物之部1020條,佔17.18%;飼養之部251條,佔4.23%;箴言之部707條,佔11.91%。從個分配的百分率可以看出兩點:其一,氣象與時令的農諺共佔2/3,反映了農業生產發展過程對自然條件的依賴性。不違農時,適時播種,是進行農業生產的先決條件,從原始的刀耕火種到現代化的機器耕種,農業技術起了多麼大的變化,只有適時播種是不能任意改變的。為了正確掌握農時,幾千年來勞動人民總結了豐富的經驗,經受了足夠的教訓,因而以時令為中心的農諺竟佔到40%左右。旱、澇、風、寒等自然災害在小農經濟的封建社會時期,更是無法克服的莫大威脅,因此企圖掌握自然災害規律的農諺也佔到1/4。

費潔心所收的農諺,限於他個人的條件,共只5953條。建國以後,農業出版社以呂平為主,進行了有計劃的全國農諺收集工作,共得10萬余條,經過歸並整理分類,共得31400餘條,分成《中國農諺》上下兩冊出版。上冊是農作物部分,包括大田作物、棉麻、果蔬、蠶桑、豆類、油料直至花卉為止,據筆者統計,共約16200餘條;下冊為總論及畜牧、漁業、林業等部分,總論包括土、肥、種、田間管理、水利及氣象等,共約15200餘條。又將該書上下兩冊按類分別統計結果,大體上同上述費潔心的統計結果類似。但所見的規律性更為明顯。即全部農諺中,以氣象農諺最佔多數,共得7903條,佔全部的25.16%。其次就是水稻,共4573條,佔全部的14.56%;第三是麥類,共3596條,佔全部的11.45%。其餘的分散到各種作物上,條數有多有少,都遠不及稻麥那樣多。稻麥及粟黍類農諺條數的比例,很像筆者對《古今圖書集成》草木典谷部文獻所作統計的結果,在《集成》中,也是以稻的文獻量占首位,各種麥合起來居次位,粟黍又次之,三者所佔比重超過其他任何的作物。[2] 文字記載量的比重同農民口頭諺語的比重如此一致,是客觀事物規律的如實反映。將果樹和蔬菜類供不應求也只得1571條,佔全部的5.00%。糧食方面,像玉米和甘薯是遲至明末才引進普及的。玉米很快積累起222條,當然比重不高,僅佔0.70%;甘薯積累起366條,佔1.16%。自古農桑衣食並舉,棉花較之蠶桑是後起的,但推廣極快,積累的農諺超過了蠶桑,棉花有1243條,佔3.95%;蠶桑只355條,佔1.13%,蠶桑的農諺不應這樣少,其原因待查。農作物和畜牧這糧畜兩條腿中,畜牧部分的農諺遠少於作物,只有1433條,佔全部的4.56%,這是中國農區食物結構的特點,農區人口增長的壓力使得農區拿不出更多的土地飼養家畜。在家畜的農諺中,以豬最多,豬在南方是舍飼雜食,不需草場牧地。家畜農諺一個突出之點,是對家畜的鑒別農諺較多,且很生動有據,很像漢代以來的《相馬經》、《相牛經》之類,只是句子短少而已。

下面再就農諺內容的特點試作分析,歸納為三點六性:

地域性和普遍性。農諺的地域性,實際上反映了農業生產的地域性。例如不同地區作物種類不同,播種、收獲季節不同等等。浙江農諺:「麥黃種麻,麻黃種麥」,陝西農諺則為「麥黃種糜,糜黃種麥」,這是作物因地域而不同。華北農諺「七金、八銀、九銅、十鐵」,「秋收不耕地,來年不能定主意」,這是反映北方冬季休閑、一年一熟耕作制的,在南方就不是這樣,浙江農諺「草子種三年,壞田變好田」,「爛冬油菜旱冬麥」,反映浙江地區冬季不是種綠肥,就是種大小麥、油菜以及蠶豆、豌豆等,很少休閑,更沒有七月八月就耕地准備過冬的。地域性差別最大的是播種期,華北種麥的適期是:「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浙江則是:「寒露早,立冬遲,霜降前後正當時」。種芝麻和小米,華北是:「小滿芝麻芒種谷」,浙江則是「頭伏芝麻二伏粟」。

但在許多農諺里,盡管地區不同,條件不同,卻都有類似的說法。如大豆的「乾花濕莢,畝收石八」,南北各地都這樣說;浙江農諺「割麥如救火」和華北農諺「麥收如救火」一樣;「寸麥不怕盡水,尺麥但怕寸水」在浙江、蘇北等地都有同樣農諺:「六月不熱,五穀不結」,「有錢難買大肚黃」……等等都是普遍性的農諺。其所以這樣,是因為它們反映了作物的生物學特性。作物的生物學特性是它本身遺傳性的表現,其所要求的環境條件、栽培原理往往是具有共同性的,還有一些基本原理相同的栽培環節如深耕、增施肥料、中耕培土等,反映在農諺上也大體一樣。如華北、陝西農諺「種田不上糞,等於瞎糊混」;蘇北農諺「不施糞,瞎胡混」,浙江農諺「種田無師叔,只要肥料足」;以及華北農諺「鋤頭有三分水」和浙江農諺「旱來鋤頭會生水」等等,意思都一樣。

不論地域性和普遍性,就其表達形式的類似來看,說明當初某條農諺可能發源於某一地區,隨著傳播開去,各地就按照自己地區的特點(如作物的、耕作制的、季節的、口語習慣等)予以變通,最明顯的如播種期,幾乎「××早,××遲,××××正當時」成為各地農諺的共同表達公式了。

概括性和科學性。概括性和科學性是農諺的最重要特點,由於農諺是口頭相傳的,必須簡短流暢,便於記誦。但它的內容又很豐富,所以必須精練深刻,發人深思。許多農諺看來似屬簡單淺顯,其實包含著深刻的科學原理,需要我們予以分析說明。例如種植綠肥的農諺:「若要草子好,經常三分燥。」一般地說,草子是喜歡濕潤土壤的,但歡喜濕潤並不等於不需要空氣,農民特別指出「經常三分燥」。據科學研究證明,草子田土壤的濕度以70%左右最好,由於地下水位降低,增加了氧化層的厚度,縮短了還原層的厚度,可使根系及根瘤發展良好,這就是農諺的概括性和科學性所在。其他如「麥澆芽,菜澆花」6個字就概括了兩種冬作的施肥關鍵;「山園直插,盪園斜插」,指出甘薯要根據不同水分條件,採取不同的扦插方式。「牛糞冷,馬糞熱」,在牛馬糞中還分冷熱,似乎沒有道理,實際上由於牛、馬的飲料不同,糞中微生物的活動也不同,發酵發熱的能力是大有差別的。有些栽培措施不但影響產量而且影響品質。如農諺指出:「九耘谷無毛,三削麥無糟」,是很有道理的,應該如何解釋透徹,還值得深入考慮。有些農諺必須通過科學研究才能揭發其理論意義,例如「種稻難種三黃稻」,「有錢難買大肚黃」。農民水稻專家陳永康提出的三黃三黑問題,幾年來通過中國農業科學院江蘇分院和陳永康同志一起搞科學實驗,初步明確了「黃是代表晚稻個體發育過程中在轉折點上的一種生理狀態,每次落黃後,植株即轉向另一新的階段」。這才算初步闡釋了三黃問題,但是,目前還存在不同意見的爭論。農諺中像這種概括性強,富有深刻科學原理的,還有很多需要我們用現代科學知識或通過具體試驗研究,予以分析提高。

群眾性和通俗性。農諺極大部分作者是廣大的勞動群眾,這就決定了農諺的思想、感情以至於表達形式必然是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的,富有生活氣息、泥土氣息的,並且便於記誦,相互傳播。其中最常用的是把生產技術措施與人的關系聯系起來說明,最易為群眾所接受。如說明拔秧以前要略施起身肥,以利發根,但又不必太多,農諺就說:「秧苗起身,還要點心」,以「點心」來比喻起身肥的作用和分量,恰到好處。冬季種麥子沒有灰肥是很大的問題,農諺用「無灰不種麥,無酒不請客」來強調說明灰肥的重要性。稻缺氮肥,葉片發黃,亟需增施肥料,農諺用「稻子黃懨懨,主人欠它豆餅錢」來諷喻。玉米打頂後可以促使植株生長有力,結棒子粗壯,農諺就用「玉米去了頭,力氣大如牛」來比喻,其他如「番薯不怕羞,一直栽到秋」,「種田草子河泥,小孩糖梗荸薺」,「秀稻黃,吃塊糖;秀稻黑,沒得吃」等都是生動活潑而又含意深刻的好農諺。在我們繼承農諺遺產、總結農諺的特點時,必須把握農諺的群眾性和通俗性這一特色。

四、農諺結構的分析

為了更好地總結農諺,有必要對千百年流傳下來的農諺,就其句法結構和表達方法作些剖視,以便從中學習一些對發展新農諺、創造新農諺有益的經驗。

(一)農諺的句法 農諺的句子比較精煉樸素,但是把大量的農諺加以排以分析,就可以發現農諺的句子也相當錯綜復雜。先就每句的字數看,據筆者就全國農諺15823條(約36萬字)的分類統計,[3] 最少的是3字一條,最多的是196字一條。如將字數不同的各條稱為一個「句類」,則從3字一條順次到58字一條,共有56種不同句類:從60字到196字,共有34句類,總計從3字條到196字條共有90句類。值得注意的是,這90種句類中各類所擁有的句子數是不平衡的,絕大部分集中於10、8、14、12、7、6、13、5、16、20、9和11等12種句類中,共有14524條,占總數的91.79%;而這12句類中,又以10、8、14、12、7、6等6句類為最多,共11857條,占總數的74.93%。另就浙江農諺農作物部分的統計來看,也存在同樣的分配情況(表17)。

從下表可以看出很重要的幾點:

1、農諺是人們口頭流傳的諺語,除個別情況外(如九九歌之類),一般每句類字數不宜太多,否則不便於口頭傳誦。盡管有些農諺可達100多字,而實際上占絕大多數的不超過20字,更多的是不超過14字。又因為農諺的內容很豐富,太短了就無法表達較多的內容,所以6字以下的5字、4字、3字句也不太多,在全部15823句農諺中,5字句只出現468句,佔2.95%;4字句只出現150句,佔0.94%;3字句更少,僅出現6句(因限於篇幅,這里沒有將各句類所佔分配情況一一列表)。

全國農諺及浙江農諺句類的分配

總 計|15823|100.00|1081|100.00

2由20字構成或由28字構成的句類(類似舊詩中的五絕、七絕)在農諺中不佔優勢(20字句共出現373句,28字句共出現132句),反之,卻以20字和28字的半數即10字句和14字句占絕對優勢,也是很值得注意的現象。

3在占總數四分之三以上的6、7、8、10、12、14字等6個句類中,偶數句佔5種,奇數句僅7字一種,這也符合於我國人民口語或書寫中常以成雙表達的習慣。

在字數相同的每一句類中,其表達的方式還有好幾種,例如同屬10字句類,表達方式可以是5字加5字的(以5+5代表之,下同),也可以是3+7的,4+6的,6+4的等等。茲就常見的8字、9字、10字、11字、12字等5種句類的句式舉例說明如下(表18)。

農諺各句類所包含的句式示例

8字句

句式|例句

4+4|清水下種,混水插秧

3+5|立了秋,在小一齊揪

2+2+2+2|旱插,早活;快長,快大

9字句

句式|例句

4+5|不怕天旱,只怕鋤頭斷

5+4|七十天蕎麥,八十天雨

3+3+3|六月到,賣棉被,買灰料

10字句

句式|例句

5+5|會插不會插,瞅你兩只腳

4+6|買種百斤,不如留種一斤

3+7|七月秋,里里外外施到抽

3+3+4|一季草,兩季稻,草好稻好

4+3+3|夏至後壓,一擔苗,一擔薯

11字句

句式|例句

5+6|會種種一丘,不會種種千丘

6+5|花草田種白稻,丘丘有谷挑

4+7|千處糞田,不如一處來糞秧

7+4|立秋前早一天種,早一天收

3+3+5|破糞缸,不用甩,壅田多餐飯

5+3+3|種田不施肥,你騙它,它騙你

12字句

句式|例句

6+6|蕎不見霜不老,麥不吃風不黃

5+7|要想多打糧,包穀綠豆種兩樣

7+5|種種甘薯種種稻,產量年年高

4+4+4|頭麻見秧,二麻見糠,三麻見霜

3+3+3+3|春插時,夏插刻,春爭日,夏爭時

根據上表舉例,筆者曾試將浙江農諺農作物之部1081條24句類排比分類,結果共得64種句式。如果就全國農諺來分類,句式當然還要多些。需要指出的是,常見的句式基本上都集中在常見的句類中,其餘是比較次要的。而且由於口頭傳誦或文字記錄上的差誤,只要有一字、一音的出入,即會引起句式的改變。例如上表11字句類中4+7式「千處糞田,不如一處來糞秧」中,如果去掉「來」字,便屬於10字句的4+6式了。因此,從繼承遺產創造新農諺的角度看,值得注意的不是問到底農諺有多少句類句式,倒是要注意這許多句類句式中那些最為常用、易記易誦。例如9字句的「扒根的稻子培根的谷」,「打春的蘿卜立秋的瓜」,10字句的「立了秋,不論大小一齊揪」,「立了冬,只有梳頭吃飯工」,13字句的「立了秋,雨水收,有塘有壩趕快修」,「打了春,立了夏,先種黍子後種麻」,14字句的「頭鋤皮,二鋤泥,三鋤四鋤花花離離」等都是以短長相配取勝,容易朗誦上口的好句式,值得我們繼承學習。

(二)農諺的修辭方法 農諺除了句法結構的錯綜復雜變化以外,就其表達內容的修辭方法來看,也是豐富多採的。農民群眾知道通過各式各樣的修辭方法來表達其生產技術經驗,茲試舉例說明如次:

比喻:農諺善用比喻,因而容易使人理解、接受。農諺中的比喻有兩種,一種是明喻,一種是暗喻。以明喻較多,如「人無力,桂圓荔枝;地無力,河泥草子」,「熟土加生土,好比病人吃豬肚」,「冬雪是麥被,越壓會越長」,「蠶豆蓋層泥,好比三九蓋棉衣」。暗喻如:「秧草起身,還要點心」,以點心隱指起身肥。不論明喻暗喻都是常用人的生活來相比,顯得更加親切易曉。

借代:農諺中常多借代手法,以局部代表全體,以具體代表抽象,這樣就更其生動。例如「沒有泥腿,餓死油嘴」,這里以「泥腿」代表勞動人民,以「油嘴」代表剝削者。又如「隔重山,多一擔,隔條河,多一籮」,這是指異地換種可以增產,換種的距離、原則很難具體說明,農諺就用「一座山」、「一條河」來代表。

婉曲:這是農諺中應用得相當多的手法。農民喜歡用婉曲含蓄的話把本意烘托出來,例如「削斷麥根,牽斷磨心」,是說麥子需要勤中耕,中耕後可以增產,但他不用增產等明字眼,而說麥子加工,磨大量的麥粉時可能會把磨心都牽斷了,這樣烘托來說,以鼓勵人們作好田間中耕工作。其他如「麥田舞龍燈,小麥同樣生」是指小麥苗期鎮壓作用的;「小暑不見底,有谷沒有米」是指不烤田會引起倒伏及秕谷的;「芝麻田三日晴,回家洗油瓶」是指天旱有利於芝麻豐收的;「立冬種豆一筷長,兩粒豆子換一雙」是警告不要失時播種的;「田頭地角出黃金」是鼓勵人們充分利用隙地種植各種作物的;「傷心割菜子,灑淚收芝麻」是指芝麻和油菜兩種作物成熟時極易脫粒,遺失很多的。

鋪張:這也是農諺中常見的手法,往往用於強調某種措施或某一環節的重要性。例如強調油菜臘肥的重要說:「千澆萬澆,不及臘糞一澆」;強調處暑前後稻子灌水的重要,就用「千車萬車,不及處暑一車」;強調秧田施肥的重要,說:「會施施一丘,不會施施千丘,施千丘不如施一丘。」遇到這種鋪張的農諺,就不可照字面直解,要認識它是文字誇張的手法。

比擬:大抵是將物比擬作人,富有感染力。例如:「大豆耳聾,越鋤越通」;實際是指大豆需要中耕,根系及根瘤才能生長良好。「麥子屁股癢,越圧越肯長」是指鎮壓促進了分櫱的。

疊字:是農諺中屢見的表達手法。例如:「多摜摜,割稻飯;多抖抖,割稻酒」;「頭耘堆堆平,二耘挖挖根,三耘捧捧圓」,「稻子黃懨懨,主人欠它豆餅錢」;「種種甘薯種種稻,一年兩頭好」;「玉米結婚,子子孫孫」;「麥嶺狹窄窄,一畝還無半畝麥,麥甽寬盪盪,一畝抵當半畝用」;「立夏播種,摘來棉花胖朵朵,小滿播種,摘來棉花癟塌塌」;「白露白迷迷,秋分稻頭齊」……等等都是。

省略:為便於口頭背誦,省略是農諺的重要手法之一。以省去作主詞用的名詞為最多。例如:「千籮萬籮,不如根頭一籮」,這是指草子施灰肥的,省去草子和草木灰兩個名詞。「早瘟遲凍,不瘟不凍,霜降立冬」,是指油菜播種和毒素病、凍害的關系的,省去油菜播種四字。「天花不嫁自家婆」省玉米兩字。也有省去動詞的,如「冬至中,暖烘烘,冬至頭,凍死牛」,是指冬至逢月中或逢月初之意。

對比:有的把兩種作物的不同生物學特性放在一起對比。例如「麥粟燥,稻要泡;麥怕浸,稻怕曬」,「紅粟田三日落,回家好換鍋;芝麻田三日晴,回家洗油瓶」,「稻倒一半麥倒無」,「爛冬油菜旱冬麥」等;有的把同一種作物的不同技術要求加以對比,例如「早稻搭一搭,晚稻插到塥」,「早稻水上飄,晚稻插齊腰」等;有的把不同操作技術要求加以對比,如「清水下種,渾水插秧」,「冬至前犁金,冬至後犁鐵」等。

農諺中還有一種突出的表現手法,是借主語和賓語的互調位置或定語的互調位置體現完全不同的意思。例如「田不等秧,秧不等田」,「麥不離豆,豆不離麥」,「麥黃種麻,麻黃種麥」,「苗多欺草,草多欺苗」等等,都是通過主語與賓語互調位置收到效果的。又有「寸麥不怕尺水,尺麥但怕寸水」,「九成黃老十成收,十成黃老九成收」等則是借定語互調收到效果的。

從以上對農諺的句法和修辭方法的初步分析來看,可以體會到農諺不但內容豐富,切於實用,就是在表達內容的句法和修辭方法方面也有同樣豐富的創造。這對我們以後如何總結農諺,分析農諺,創造新農諺無疑有很多啟發。

五、怎樣正確理解農諺

前面談到農諺的特點之一是群眾性和通俗性,似乎農諺的易曉易懂是不成問題的,事實並不盡然。由於農諺的地域性、概括性加上歷史因素,有些情況已經時過境遷,有時要完全正確理解一句農諺倒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例如筆者在某次油菜豐產座談會上,聽到平湖縣一位農民說到一句農諺:「冬至月中,香菜打一盅」,他表示不明確是什麼意思要求大家解釋。另一次,聽到一位河南農民介紹孬地小麥克風農諺「參不落,只管種」,也是不明其意。對於農業科學工作者來說,具有現代的農業科學知識,理解農諺應該不成問題,可是也不盡然。如果不充分熟悉農諺的各種特點,很容易「以今套古」,理解得過了頭。例如「小暑不見底,白露枉費心」,原是指單季晚稻排水烤田的,有的同志聯繫到水稻的群體結構,以為小暑不見底,指此時應該封行了,小暑不封行,到白露就太遲,葉面積系數太小,沒有充分利用光能……這是過頭之例。「千澆萬澆,不及臘糞一澆」,原是強調臘肥重要的意思,可是有的同志偏偏理解這句農諺只主張施一次臘肥就夠了,顯然是沒有從農諺的特點出發,理解過死了。我們在整理過程中,也曾發生自作聰明,把原來對的改成錯的例子。如「三月清明你莫慌,二月清明早下秧」,在整理中把「三」「二」對調了一下,變成「二月清明你莫慌,三月清明早下秧」卻反而弄錯了。怎樣正確理解農諺,據我們初步的體會,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注意天文、氣象、歷法、節氣方面的常識 在農諺內容分類一節中已經指出,農諺中三分之二是屬於氣象、時令的東西,因此,要正確理解農諺,必須具備這方面的一些知識,包括常見的星宿,計算年月日時辰的天乾地支以及「九九」、「三伏」、春社、秋社之類。這些東西與我們現在的日常生活關系愈來愈疏遠了,如果不具備這些常識,遇到這一類農諺就不容易理解。例如「參不落,只管種」,參是古代二十八宿中西方七宿之一,這是以參星不落為標准,來定小麥播種期的農諺。「箕與風,畢與雨」,「月麗於箕,風揚沙」等,箕和畢也都是星座的名稱。「分了社,滿天熟,社了分,沒得啃」,這是指春社和春分之前或在春分之後與糧食豐歉的關系的,「分後社,晚稻無上下;社後分,晚稻大株根」,這里的社是指秋社,分指秋分,這種說法本身是無稽的,可是不了解分與社的所指,就無從取捨抉擇。這類農諺還是不少的。[4]

(二)是要注意注意農諺的省略手法 農諺由於口語的限制,常常需要簡略,而且所略的往往是最重要的主詞。這在特定地區特定條件下是不成問題的,可是對於收集、整理、注釋者來說,數量一多,常常鬧不清楚,或者張冠李戴,這就要我們要有較廣泛的生物學的、農業的知識。

❿ 語文 農諺

根據動物的各種行為來判斷天氣的農諺:
雨中聞蟬叫,預告晴天到。
早蚯聞蟬叫,晚蚯迎雨場。
麻雀囤食要落雪。
螞蟻壘窩要落雨。
魚跳水,有雨來。
燕子低飛要落雨。
癩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穩。
龜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亂如麻。
泥鰍靜,天氣晴。
豬銜草,寒潮到。
雞遲宿,鴨歡叫,風雨不久到。
根據二十四節氣來判斷天氣及播種、收割、收獲的農諺:
雨打清明節,干到夏至節。
清明早,小滿遲,穀雨種棉正適時。
清明颳了墳頭土,瀝瀝拉拉四十五。
清明要晴,穀雨要淋。穀雨無雨,後來哭雨。
清明晴,六畜興;清明雨,損百果。
穀雨有雨兆雨多,穀雨無雨水來遲。
立夏不下,桑老麥罷。
立夏東風到,麥子水裡澇。
立夏到小滿,種啥也不晚。
立夏刮陣風,小麥一場空。
小滿前後,種瓜種豆。
小滿暖洋洋,鋤麥種雜糧。
過了小滿十日種,十日不種一場空。
芒種不種,過後落空。
芒種麥登場,秋耕緊跟上。
芒種刮北風,旱斷青苗根。
夏至無雨三伏熱,處暑難得十日陰。
夏至無雨,囤里無米。
夏至未來莫道熱,冬至未來莫道寒。
夏至有風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晴。
夏至進入伏里天,耕田像是水澆園。
夏至刮東風,半月水來沖。
小暑不種薯,立伏不種豆。
小暑風不動,霜凍來的遲。
大暑到立秋,積糞到田頭。
立秋無雨,秋天少雨;白露無雨,百日無霜。
立秋處暑雲打草,白露秋分正割田。
立秋有雨樣樣有,立秋無雨收半秋。
立秋雨淋淋,來年好收成。
處暑種高山,白露種平川,秋分種門外,寒露種河灣。
頭秋旱,減一半,處暑雨,貴如金。
白露天氣晴,穀子如白銀。
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
秋分不割,霜打風磨。
秋分穀子割不得,寒露穀子養不得。
糧食冒尖棉堆山,寒露不忘把地翻。

閱讀全文

與語文農諺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