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閱讀中什麼叫做提取信息

語文閱讀中什麼叫做提取信息

發布時間:2023-07-26 22:15:53

小學語文提取信息方法有哪些

從材料中提取信息應該是我們語文閱讀教學中加以培養的閱讀技能之一。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些小學語文提取信息 方法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小學語文關於提取信息方法

一、提取與主題密切相關的訊息

語文教材 的選文往往都會有確定的主題,行文也基本圍繞主題來進行。主題句是用以概括文學作品中心思想、內容核心、寫作意圖、思想感情等的 句子 。所以,引導學生找到文本與主題密切相關的訊息對於學生理解文本尤為重要。一年級課文簡單易懂,但也往往隱含著道理,讀懂文本可引導學生提取與主題密切相關的信息。

《小猴子下山》是一篇童話, 文章 最後「小猴子只好空著手回家去」這個信息揭示了文章主題:我們做事要有始有終,不能三心二意。

案例一:《小猴子下山》教學片段

師:「小朋友們,小猴子下山最後有沒有收獲呀?文章哪一句話告訴我們了?你讀讀課文,趕緊找一找。」

(生讀課文,找句子。)

生:「『小猴子只好空著手回家去。』告訴我們小猴子下山的結果。」

師:「空著手就是說沒有任何收獲。是什麼原因啊?」

生1:「因為小猴子看見這個喜歡就扔了前面的東西,一會兒喜歡這個,一會兒喜歡那個。」

生2:「小猴子三心二意,有了這個丟了那個。」

師:「是呀,小猴子只好空著手回家去,就是告訴我們做事三心二意,最後將一無所獲。」

通過提取信息,並對「為什麼空著手回家去」進行簡單理解,明白 「三心二意終將一事無成」的道理。

一年級課文淺顯易懂,好多小 故事 中都有與主題密切相關的句子。在閱讀中提取這些信息,細細品味,幫助學生推進閱讀的深度。

二、搜索文本顯露的特定想法

文本顯露的特定想法一般多出現在故事體課文中,是文中角色或作者內心活動的流露。引導學生搜索文本顯露的特定想法,可以幫助學生感受人物形象,了解文本想要表達的主旨與要義。

《一分鍾》中的元元因為貪睡一分鍾,遲到了二十分鍾。課文第一自然段元元的內心想法「再睡一分鍾吧,就睡一分鍾,不會遲到的」是故事的起因,提取信息,揣摩他的心理,與後面「要是早一分鍾就好了」形成對比,從而領悟一分一秒的重要。

深入了解元元內心特定的想法,學生在明白故事起因的前提下,推進了對文本主旨的進一步理解。

「顯露的特定想法」這些信息能幫助孩子更深入地讀懂課文,從一年級就有意識地培養孩子關注這些信息,為以後深入讀懂文本打下堅實基礎。

三、找尋重要字詞或句子的定義

文本中的重要字詞或句子是文本的「文眼」,是指最能揭示主旨、升華意境、涵蓋內容的關鍵性詞句,是窺看主題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脈絡的筋節,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聯系的關鍵。因此文章中一般都會安排相應的句段對這些字詞或句子做出說明或詮釋。教師在教學中就可以帶領學生找尋相關句段,幫助學生理解這些重要的字詞或句子。

《樹和喜鵲》是一篇童話,講述一棵樹和一隻喜鵲孤單地生活著,後來有了許多樹、許多鳥窩、許多喜鵲,它們就快樂地生活在一起。「孤單」這個詞是本文的生詞,也是課文的重要詞語,只有理解 「孤單」的意思,體會了「孤單」的心情,才會感受到童話的寓意――有了朋友才會快樂。第一段連續的三個「只有」恰好能表達出「孤單」的意思和意境。

每一篇文章都會有重要字詞或重點句子,這些是理解的難點,理解它們是讀懂文章的一個標志。要掌握它們的含義,可以告訴學生提取課文中的關鍵字詞或句子進行重點解析。

四、挖掘故事的重要訊息

一年級語文 教材的選文大多是敘事性較強的短小故事,對於這一類文本的理解需要培養學生從中提取故事發生的背景(時間、地點、環境等)、人物以及情節(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等關鍵訊息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提取這些訊息,抓住故事內核,進而理解整個故事。

案例二:《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學片段

師:「這個故事發生在哪兒,知道嗎?文章的第一段告訴我們有三個地名,能用橫線劃出來嗎?」

(生讀課文,劃詞語。)

生:「我找到了這三個地名:瑞金城、江西、沙洲壩。」

(師出示詞卡讓學生認讀。)

師:「你能來給這三個詞卡排排隊嗎?」

(生上台來演示詞卡的排序:江西――瑞金城――沙洲壩)

師:「你這樣排的理由呢。」

生:「因為江西最大,是個省,瑞金城是城鎮,沙洲壩是個村子最小。」

師:「對嗎?一起來看看吧。」

(師出示江西的地圖。)

找出地名後,再根據文本中的語句按一定順序排一排這三個地點,讓學生了解「江西、瑞金城、沙洲壩」的大概位置以及所屬關系,促進對課文的進一步理解。

讀一個故事首先要了解故事的人物、時間、地點等關鍵信息。在一年級閱讀教學中,幫助學生學會提取這些關鍵信息,為以後的閱讀奠定良好的基礎。

2小學語文關於提取信息方法

一、「標、增、注」課本信息

為了提高學生從課本中提取信息的有效性,應該指導學生直接在教材上標、增、注。標:用各種符號來表示各知識點所要掌握的程度。把重要的內容、比較重要的內容、特別重要的內容,關鍵性字、詞,重要的段落,分別用各種符號標出。增:對於書上難以理解的地方予以極其簡要的文字說明。如限制性內切酶為什麼主要存在於微生物中,教材上並無解釋,學生可將其增補於相應處。註:對於教材個別地方必須「前挪」或「後錯」才能說明問題的,可批註在旁以備忘,便於閱讀時隨時查閱。這些方法一般用在隨教師講解的教學活動中。

二、獲取課本的隱含信息

所謂隱含信息,即指課文中無文字說明,而在插圖中隱含、不容易被學生發現的內容。例如:(1)細胞有絲分裂周期圖表中,隱含著分裂間期經歷的時間比分裂期長的信息;(2)光合作用過程圖解,隱含著光合作用釋放氧均來自反應物的水,葡萄糖中的6個碳均來自反應物的二氧化碳,暗反應的卡爾文循環將循環6圈;(3)豌豆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圖譜中,隱含著純合體的比例及新組合性狀占個體總數的百分率的信息。這些隱含信息是學生理解問題、完成習題的障礙。所以,需教師正確並帶有啟發性的點撥,引導閱讀,使隱含信息外顯化,幫助學生悟出書本文字沒有表達的信息。

三、綜合課本信息

讓學生對不同章節出現的同一類知識進行綜合、歸納、整理,組織成體系。以染色體為例,教材上出現過多次,把它整理成下列幾方面:(1)染色體的形態、數目;(2)染色體的化學成分、染色體與DNA的關系;(3)染色體的存在部位及存在狀態;(4)染色體的復制(時期與方式);(5)染色體的傳遞規律;(6)染色體變易與單倍體、多倍體。像這樣專題式的綜合,目的在於使分散的信息形成整體性的知識結構網路,培養學生對知識的綜合分析能力,進而提高學生在高考中對試題所給出的信息的綜合分析能力。

四、析辨課本中易混淆信息

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通過對比的方法得到深化的,對比能夠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徵。在教學時,要鼓勵學生多對容易混淆的信息進行對比,以利掌握和記憶。例如: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比較,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的比較,基因工程、細胞工程與發酵工程的比較等等。在布置給學生比較內容的同時,還要教會學生採用適當的比較手段,如列表比較等。

五、「提純」課本信息

如果學生在閱讀中學會歸納、概括和「提純」,就能增進對概念、定義的理解,便於記憶。「新陳代謝」一章有一段約200字的前言,敘述了什麼是新陳代謝,由於這段敘述寫得簡練、抽象、概括,所以很不容易記住,但如果在閱讀中指導學生學會對這段文字進行分析,提純要點,歸納出這段文字講述的是「一個定義,兩個作用,兩種代謝,一個更新」,就比較容易理解並記住了,對高考試題中給出的復雜信息也就能很好地概括和運用了。

六、活用圖表獲取信息

生物學教材中有許多重要的插圖、圖解把抽象、難理解的文字敘述內容加以形象化、具體化、條理化,但學生往往容易忽略。在教學中要注意指導學生參照插圖、圖解,與教材文字內容對應閱讀。通過對應閱讀,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文字內容,增加記憶的深刻性。學生在考慮時遇到文字題,圖馬上呈現在腦子里,幫助回憶、表達,遇到填圖題更容易填注。要引導學生邊看插圖邊閱讀課本,養成有圖必用的習慣。

3小學語文關於提取信息方法

一、「就材論材」讀取信息

例1、我國三峽工程建設涉及大量移民工作。1992年4月全國人大通過了三峽工程議案,並對工程移民工作作出原則規定。此後國務院及地方政府通過了一系列行政性法規。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當地有關部門組織了宣傳 教育 和移民動遷,並先後查處了侵蝕移民資金案件100多起,從而保證了三峽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

依據上述材料說明我國是如何堅持「依法治國」的。

此類題目的一個特點是:問題的答案比較直接地隱藏於題目所給的材料之中,故我們在答此類題目的過程中,只要全面閱讀、分析材料,把材料中與設問有關的信息准確、全面地讀取出來,然後進行適當的轉換,使之與教材基本觀點、基本原理相聯系。

如例1,我們對材料進行全面閱讀、認真分析,不難發現,材料包含有三層意思:一是全國人大通過議案,並對工程移民工作做出原則規定,國務院及地方政府通過了一系列行政性法規;二是當地有關部門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組織了宣傳教育和移民動遷;三是當地有關部門查處了侵蝕移民資金案件100多起。這三層意思與依法治國都存在著密切的聯系:一是有關部門加強立法工作,制定完善法律法規,有法可依;二是有關部門依法辦事,有法必依;三是有關部門嚴格執法,違法必究。把這三層意思轉化成課本上的語言不難得出本題的答案。

本題參考答案:(1)依法加強立法工作,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做到有法可依。(2)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做到有法必依。(3)司法機關公正司法,嚴格執法。

二、「問中求問」挖取信息

例2、1999年11月15日,中美雙方經過長達13年的談判,終於就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問題達成協議,為中國加入該組織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中國政府在談判中始終堅持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獲得了這一令人滿意的「雙贏」結局。請回答:這一過程怎樣體現了中國政府對外政策的基本特點?

題目的設問是「這一過程怎樣體現了中國政府對外政策的基本特點」。所以,全面了解「這一過程」的有關信息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前提條件。為此,我們必須對本題的設問作進一步的追問:這一過程「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這一過程「是什麼」?根據材料可知,是長達13年的談判過程。這一過程「為什麼」?材料有兩層意思:一是為什麼要談判?為實現國家利益;二是為什麼談判會長達13年?為維護國家利益,不接受苛刻條件,堅持獨立自主。這一過程「怎麼樣」?獲得「雙贏」結局。然後我們把挖掘到的這些信息與材料中對外政策有關的知識結合起來,不難得出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特點,如下表:

本題參考答案:(1)我國的對外政策是由我國的國家利益決定的。中國與美國就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進行談判並達成協議,正是為了實現我國的國家利益。(2)獨立自主是我國對外政策的基本立場。在中美就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長達13年的談判過程中,我國政府在關系國家利益的問題上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維護了我國的國家利益。(3)平等互利是我國對外政策的重要原則。中國與美國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問題上達成的是「雙贏」的協議,因而體現了平等互利的對外政策原則。

三、「以本為本」選取信息

例3、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感嘆道:「余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歷史上,洞庭湖的面積曾廣達6000多平方公里。但多年來,由於片面強調糧食生產,洞庭湖區大規模圍湖造田,加上大量泥沙淤積,造成洞庭湖面積不斷縮小。近些年,該地區逐步退耕還湖,尤其是1998年以來,政府投資70億元,進行綜合治理,洞庭湖面積擴大了1/5,湖區生態環境得到改善,除傳統 種植 業外,還發展了養殖業,加工業等,湖區居民收入明顯提高。

在上述變化中,政府是怎樣履行其管理經濟職能的?

此類題目的一個特點是材料蘊含的信息豐富,而設問的范圍相對較小,在解答題目的時候容易受到材料中的無效信息的干擾。因此,信息的選取成了解決問題的一個重要方面。但材料中的信息哪些是有效的?哪些又是無效的呢?這就需要我們在答題時回歸到教材中去,以本為本來選取信息。

在例3中,要搞清上述變化中政府是怎樣履行其管理經濟職能的,首先掌握教材中有關政府管理經濟職能的具體知識:政府管理經濟的職能,就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 文化 生活的需要」;我國政府管理經濟職能的要求是「統籌規劃,掌握政策,信息引導,組織協調,提供服務和檢查監督。也就是說,國家管理經濟的職能主要是進行宏觀調控、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等。根據這些知識,我們不難選取其中的有效信息:「退耕還湖」――國家在統籌規劃,進行政策調整;「投資70億元,進行綜合治理」――國家在實施宏觀調控;「除種植業外,還發展了養殖業、加工業,湖區居民收入明顯提高」――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本題參考答案:(1)統籌規劃,進行政策調整;(2)直接投資,實施經濟調節;(3)推動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生活。

4小學語文關於提取信息方法

一、通覽全文,把握結構,明確思路

閱讀文章,首先要做到通覽全文,了解作者寫的什麼,為什麼這樣寫,按照一個什麼樣的結構來組織全篇,全文的寫作思路是什麼,作者的情感走向是什麼,文章以什麼為線索串聯全篇的,了解這些內容是閱讀文章的基礎,也只有掌握了文章結構、情感基調、文章線索、作者思路,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把握全文,這些是獲取閱讀信息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只有把握了全篇,才能更好地深入解讀與賞析全文。

二、明確目標、找准范圍

有了對文章結構、情感基調、行文線索、作者思路的全篇把握之後,便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具體的閱讀與思考,感悟與賞析能力的訓練。《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那麼對於閱讀信息的把握也應該是學生自我閱讀感悟品味的結果,教者所要做的便是「授之以漁」,引導學生明確閱讀任務,給出閱讀的目標或者問題,同時指導學生,在通覽全文的基礎之上,圍繞目標或問題去尋找相關的章節或段落,進行深入研讀,做到有的放矢,切不可劍走偏鋒,泛泛而讀;應抓住問題的關鍵進行思考、賞析,在讀中思、思中悟,從而最終有所收獲!讀書如同披沙揀金,要用最短的時間搜尋獲取最有價值的東西。閱讀教學中要教會學生學會瀏覽,練就「一目十行」的本領,迅速捕捉閱讀信息,一眼掃過去,就能立刻辨別出內容上重要的與不重要的,找出核心部分,這樣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摘錄、提煉、綜合、歸納

1、摘錄法

所謂摘錄法,就是根據訓練的重點,有目的地一邊閱讀一邊把自己所需要的有關內容,分門別類地摘錄在一起,進行歸納,以便理解課文,抓住中心。在具體的 文章閱讀 中,則主要指抓住閱讀文章的重點內容和含有有用信息的語句,將其摘錄下來。教者在培養學生運用摘錄法的時候,需要指導學生學會抓住文章的關鍵詞句進行摘錄,避免面面俱到,泛泛而錄,抓不住重點!

2、提煉法

提煉是指從閱讀材料所蘊含的特點和意義中提煉出具有健康性、教育性、啟迪性的思想內容和主題。在具體的訓練指導中,教師可以先訓練學生從概括語段內容入手,抓住文章寫了什麼;然後逐步訓練學生去歸納段落大意、提煉文章觀點。這就需要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利用教材文本進行相關提煉訓練,讓教材中的文本成為實踐材料,讓語文的課堂成為實踐的陣地。

3、綜合法

綜合是指把所認知事物的各個部分或者不同特性、不同方面結合起來的過程。綜合體現在文章閱讀中,則是指把材料的各個部分的內容或者主題、情感等方面結合起來,它以分析為前提,要找出材料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根據這些相同點和不同點,對材料進行分析、綜合,把不同材料內容據其內在的相似點,按照一定目的迅速地整合到一起的能力。最後得出材料所顯示的普遍的思想、主題或情感。

4、歸納法

歸納主要是指對文章主要內容的概括。歸納文章內容主要有段意連接法,關鍵詞語連綴法、重點段落概括法和文章標題擴展法等。

段意連接法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指閱讀文章時弄清每個自然段寫了些什麼,然後要按文章敘述的順序,把各段的段落大意加以整理後連接起來,從而歸納出文章的主要內容。

關鍵詞語連綴法是指有些文章中會有一些顯示文章線索或主題的關鍵詞語,歸納時只要抓住了這些關鍵詞,文章的主要內容也就抓住了。

文章標題擴展法是指有些文章的題目本身便是對文章主要內容的高度概括。對這類文章主要內容的概括,只要將題目加以擴充就行了。

重點段落概括法則是指抓住文章中能夠顯示文章重點或主題的段落,加以概括整理,其他段落只需做些簡單交代。


Ⅱ 依託統編語文教材,培養「提取信息」能力

一、「提取信息」內容編排分析

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能力是指學生從文本中獲取有用信息並理解文本和運用語言的能力。閱讀能力整體可分為四個層次,即提取信息、簡單推斷、綜合並解釋篇章、評價篇章內容和表達方式。在閱讀教學和閱讀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最為首要的任務便是提取信息。

第一,提取信息。在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教材中,就明確提出了要培養學生「找出課文中明顯信息」的要求。例如,在《青蛙寫詩》一文中,就要求學生能說出青蛙寫詩時,是誰在對它進行幫忙:《烏鴉喝水》一文中,要求學生說出烏鴉是採用什麼方法才喝到水的:《雪地里的小畫家》一文,要求學生說出雪地里來了哪些小畫家?他們都在雪地上畫了什麼畫兒?這些要求都淺顯易懂,通過閱讀文本,學生就能直觀地找到問題的答案。第二,簡單推斷。在小學一年級下冊,對於提取信息的要求有了進一步的提高,那就是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結合課文內容,並根據提取的信息進行直接推斷。例如,在學習《樹和喜鵲》一文後,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對樹和喜鵲後來很快樂的原因進行思考。這就需要學生對「樹」和「喜鵲」前後生活環境發生改變的信息進行提取,簡單推斷出快樂的原因。而在《動物王國開大會》的課後練習中,則安排了一則校園通知,這也是對學生的信息提取和簡單推斷能力進行培養。《一分鍾》的課後思考題中,前後句子的邏輯關系非常強,且前一個分句是後一個分句的條件,這樣安排的目的就是引導學生依據前後句的邏輯關系進行推理,整合課文中的有效信息。

第三,綜合並解釋篇章。在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和下冊教材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又有了進一步的提高,要求學生能綜合課文的信息,簡單地將自己對篇章的想法和感受表達出來。第四,評價篇章內容和表達方式。在前述能力得到培養的基礎上,最後就需要學生能對篇章內容和表達方式進行評價,使提取信息要素得到切實的落地。例如,《曹沖稱象》一文中,有兩種稱象的方法,為什麼說曹沖的方法要更好?好在什麼地方?這就需要學生對兩種方法進行信息提取、簡單推斷和綜合表述,然後,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評價,闡明自己的觀點。此類的練習,是從感性到理性,從分析到綜合、評價,步步深入、有機穿插的,可以促進「提取信息」這一語文要素得到順利落實。

二、統編教材中「提取信息」語文要素的實施策略

在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中,「提取信息」這一語文要素的教學,最為重要和關鍵的就是如何實施。小學語文教師要立足整個學段的高度,對教材編者的意圖進行深人的、充分的把握,有針對性地採取有效策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提取信息能力,以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不斷提高。

(一)釐清整體與局部,抓住重點與關鍵

對於小學語文教材與文本來說,凡是對閱讀和學習有用的信息,基本都是在字里行間分散存在的,如分散在文本中、滲透在字里行間,需要學生從整體對文本主題進行把握,注意局部的段落、句子或字詞的關聯,再聯繫上下文從中進行信息提取,這樣才能使提取的信息更加全面和正確。否則,如果只關注文本局部或只言片語,就會出現斷章取義,提取的信息不全,甚至出現錯誤等。例如,一年級上冊《項鏈》的課後練習提問大海的項鏈是什麼?如果學生不從整體進行把握,就會誤認為海螺和貝殼是大海的項鏈,但實際上,「快活的腳印落在沙灘上,穿成金色的項鏈,掛在大海胸前」,腳印才是大海的項鏈。可見,只有進行完整閱讀,把握重點和關鍵,才能提取有用信息。在教學過程中,為更好地引導學生釐清整體與局部,抓住重點與關鍵,教師可巧妙設置「陷阱」,讓學生通過對比閱讀,自主發現問題與錯誤,進而真正提取有用信息,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打造靈動課堂。

(二)集中突破,進行分散圈找與整合提取

第一,突破認知,找到關聯。統編教材每個單元的主題都是不同的,學生的認知能力與提取信息的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提升認知水平,掌握文本閱讀的技巧,找到所學內容之間的關聯,培養和提升其認知能力。例如,在學習統編教材二年級上冊《小蝌蚪找媽媽》一文時,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文本,建立小蝌蚪與媽媽之間的關聯,也就是找到小蝌蚪與媽媽之間的相似之處。這樣,學生就能一邊閱讀一邊提取信息小蝌蚪媽媽的信息,最終成功找到自己的媽媽。

第二,突破段落,實現信息組合。隨著年級的升高,特別是在進入小學高年級後,隨著學習內容的增多,教材中文本的復雜度和難度也在不斷增加,有些信息並沒有直接呈現,這導致學生對部分難度較大的文本存在理解困難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打破段落固定的聯系,將重點和關鍵的信息圈點出來,再進行信息組合,這樣,學生就能簡單、快捷、輕松地提取信息。例如,《烏鴉喝水》的內容相對比較散亂,這會影響學生提取信息的效率,教師就可引導學生在文本細讀的基礎上,通過找一找、圈一圈,找出「烏鴉看到旁邊有許多小石子」和「烏鴉把小石子一個一個放進瓶里,瓶子…烏鴉就喝著水了」這兩句,對其進行組合就可以准確提取信息。《動物王國開大會》一文中,狗熊四次通知的內容都是不同的,但一次比一次信息完整。教師可指導學生將四次通知的內容圈出來,進行集中比較,就可以完整提取動物王國開大會的時間、地點和參會人員等,培養學生建立信息完整性的意識,使學生明白通知必須要將時間、地點、人物說清楚,才能保證會議准時召開,參會人員准時參加。為更好地幫助學生提取信息,對於信息比較分散的文本,教師應以生為本建構一定的教學情境與平台,教會學生應用圈畫、比較和分析等方法,從信息整合中獲得所需信息。

第三,突破形式,促進新知識建構。提取信息的形式應是各種各樣的,在統編小學教材閱讀教學中,為培養和提高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教師要勇於打破常規思維,突破常規教學形式,促進學生順利建構心得知識。例如,閱讀《植物媽媽有辦法》時,教師就可應用多媒體,以視頻形式將課文插圖中植物傳播種子的過程進行播放,這樣可以使學生更直觀地明白植物是如何傳播種子的,以及這樣傳播種子有什麼意義等,從而提升學生的信息提取能力。

(三)多措並舉,靈活應用多種提取方法

第一,填補留白,簡單推斷。推斷能力也是語文要素的重要構成部分,教師要加強對學生信息推斷能力的培養。在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中,很多文本都出於表達所需,經常存在不少留白之處。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留白設計問題與懸念,引領學生結合上下文,對文本內容進行合理的推斷和想像。例如,《動物王國開大會》一文中,教師就可讓學生根據前三次通知,分別推斷這三次通知導致的故事結果。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豐富課堂教學,還能有效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從而演繹出課堂的精彩。

第二,提問引領,正確判斷。學貴有疑,小疑有小得,大疑有大得,提取信息語文要素的實施,需要以問題為導向和驅動力。教師設計有效的問題,從問題入手幫助學生提取信息,這樣可以直擊主旨,使學生進行正確的判斷,過程簡單,效果理想。教學《我要的是葫蘆》一文時,教師要提出一系列層層遞進的問題,引導學生邊學習邊進行思考。如:葫蘆出了什麼問題?蚜蟲對於葫蘆有危害嗎?蚜蟲需要治嗎?如何才能幫助葫蘆真順利得到葫蘆?通過問題驅動,學生就能在提取信息的基礎上,對問題進行正確判斷和解決,提高閱讀能力。

第三,梳理表格,理清脈絡。表格是一種教學的有效工具,其脈絡清晰、層次清楚,對於提取信息語文要素實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將文本中的信息圈點出來,再應用表格進行信息梳理,這樣就能一目瞭然地分析原因,得到問題的答案。第四,主題閱讀,版塊結合。教師可打亂單元編排順序,將同一主題的文本集中起來,讓學生進行閱讀。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其頭腦中儲存的關聯信息就會逐漸增多,篩選、甄別、分析能力也會潛移默化地提高。當其遇到同類主題文本時,就會主動尋找文中的相關依據,聯系已有圖式,更好地提取信息,順利理解文本,從而將新知識融入自身的知識結構中。閱讀與表達、習作等都是密不可分的,教師可將不同的版塊有機結合起來,培養學生提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最終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

第五,鞏固練習,舉一反三。在提取信息語文要素實施中,還要針對實施的具體情況進行強化練習,並做出及時的反饋評價,以達到鞏固所學、舉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在《火燒雲》一文中,作者運用了ABB型和比喻類型兩種類型的詞語,對火燒雲的顏色進行描述,如紅彤彤、金燦燦等。教師就可設計課後練習,讓學生提取描寫火燒雲顏色的詞語,總結相應的規律,並用相同的格式描寫一種特定的事物,不斷提升和鞏固學生的詞語應用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提取信息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在應用統編語文教材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要以生為本,採取有效策略強化提取信息語文要素實施,有層次、有梯度地引導學生自主發現、推斷和提取信息,理解文本,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要素,促進其未來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信息提取能力培養的策略研究].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2).

Ⅲ 高中語文如何快速提取文本信息

高中語文如何快速提取文本信息
關鍵詞本是網路中經常提及的詞語,指的是人們輸入搜索框中的文字。關鍵詞的內容大多為網站名、網頁名、新聞事件、人名、術語、軟體名等。 什麼是「關鍵詞」?新版現代漢語詞典對此是這樣解釋的「(1)指能體現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的中心概念的詞語。(2)指檢索資料時所查內容中必須有的詞語。」依照這里的解釋不難理解,提取關鍵詞,說到底就是要善於提取「核心信息」,是一種壓縮信息類的題型,考查學生提取關鍵信息的能力。
【解題方法】做這類題目,首先要分清語段的類型,看是記敘性語段,還是議論性語段,還是說明性語段。
如果是記敘性語段,首先要找出敘述的對象是什麼,文段圍繞這個對象說了什麼事,最後的結果如何或者影響如何,然後在這基礎上再提取關鍵詞;如果是議論性語段,首先要找出語段的觀點是什麼,圍繞此觀點分別使用了哪些論據,然後在此基礎上再提取關鍵詞;如果是說明性語段,就要首先找出說明的對象是什麼,文章對此說明對象說明的特徵是什麼,然後在這基礎上再提取關鍵詞。
提取完成後要檢驗,方法是把提取到的關鍵詞連結成句,如果能夠體現短文的主要內容,就可以認定是符合要求。

Ⅳ 語文提取信息的方法有哪些

一、「標、增、注」課本信息為了提高學生從課本中提取信息的有效性,應該指導學生直接在教材上標、增、注。標:用各種符號來表示各知識點所要掌握的程度。把重要的內容、比較重要的內容、特別重要的內容,關鍵性字、詞,重要的段落,分別用各種符號標出。增:對於書上難以理解的地方予以極其簡要的文字說明。如限制性內切酶為什麼主要存在於微生物中,教材上並無解釋,學生可將其增補於相應處。註:對於教材個別地方必須「前挪」或「後錯」才能說明問題的,可批註在旁以備忘,便於閱讀時隨時查閱。這些方法一般用在隨教師講解的教學活動中。二、獲取課本的隱含信息所謂隱含信息,即指課文中無文字說明,而在插圖中隱含、不容易被學生發現的內容。例如:(1)細胞有絲分裂周期圖表中,隱含著分裂間期經歷的時間比分裂期長的信息;(2)光合作用過程圖解,隱含著光合作用釋放氧均來自反應物的水,葡萄糖中的6個碳均來自反應物的二氧化碳,暗反應的卡爾文循環將循環6圈;(3)豌豆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圖譜中,隱含著純合體的比例及新組合性狀占個體總數的百分率的信息。這些隱含信息是學生理解問題、完成習題的障礙。所以,需教師正確並帶有啟發性的點撥,引導閱讀,使隱含信息外顯化,幫助學生悟出書本文字沒有表達的信息。三、綜合課本信息讓學生對不同章節出現的同一類知識進行綜合、歸納、整理,組織成體系。以染色體為例,教材上出現過多次,把它整理成下列幾方面:(1)染色體的形態、數目;(2)染色體的化學成分、染色體與DNA的關系;(3)染色體的存在部位及存在狀態;(4)染色體的復制(時期與方式);(5)染色體的傳遞規律;(6)染色體變易與單倍體、多倍體。像這樣專題式的綜合,目的在於使分散的信息形成整體性的知識結構網路,培養學生對知識的綜合分析能力,進而提高學生在高考中對試題所給出的信息的綜合分析能力。四、析辨課本中易混淆信息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通過對比的方法得到深化的,對比能夠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徵。在教學時,要鼓勵學生多對容易混淆的信息進行對比,以利掌握和記憶。例如: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比較,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的比較,基因工程、細胞工程與發酵工程的比較等等。在布置給學生比較內容的同時,還要教會學生採用適當的比較手段,如列表比較等。五、「提純」課本信息如果學生在閱讀中學會歸納、概括和「提純」,就能增進對概念、定義的理解,便於記憶。「新陳代謝」一章有一段約200字的前言,敘述了什麼是新陳代謝,由於這段敘述寫得簡練、抽象、概括,所以很不容易記住,但如果在閱讀中指導學生學會對這段文字進行分析,提純要點,歸納出這段文字講述的是「一個定義,兩個作用,兩種代謝,一個更新」,就比較容易理解並記住了,對高考試題中給出的復雜信息也就能很好地概括和運用了。六、活用圖表獲取信息生物學教材中有許多重要的插圖、圖解把抽象、難理解的文字敘述內容加以形象化、具體化、條理化,但學生往往容易忽略。在教學中要注意指導學生參照插圖、圖解,與教材文字內容對應閱讀。通過對應閱讀,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文字內容,增加記憶的深刻性。學生在考慮時遇到文字題,圖馬上呈現在腦子里,幫助回憶、表達,遇到填圖題更容易填注。要引導學生邊看插圖邊閱讀課本,養成有圖必用的習慣。
閱讀全文

與語文閱讀中什麼叫做提取信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