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教師如何落實語文作業

教師如何落實語文作業

發布時間:2023-07-28 09:25:02

A. 淺析小學語文教師如何科學布置作業

作業的目的不外乎有兩個:一是通過練,掌握並加深理解學過的課堂知識。二是運用學過的知識融會貫通,舉一反三。所以,作業的設計應當形式多樣,並留有思考的餘地,給學生以想像的空間,讓學生自己選擇、計劃、探究、體驗。因此,教師設計作業,既要顧及作業的一般作用與功能,更要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改革作業的形式與內容,從而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都得到提高。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變機械重復的作業為實踐型的作業
新課標明確指出:「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優化語文學習環境,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拓寬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與渠道,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豐富知識,提高能力。」長期以來,人們往往把作業的功能定位於「知識的鞏固」和「技能的強化上」,導致作業陷入了機械重復、單調封閉的誤區。教師布置作業總是本著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則,認為學生做得越多,記得越牢,將來學生的能力也越高。但是,小學語文要培養的是學生聽說讀寫四方面的能力,因此,這種單一的書寫作業已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而且,單調的書寫工作也常常是一些學生失去學習興趣、不做或不完成作業的原因之一。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經常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和特點,設計形式多樣的課外作業,爭取使作業富有創造性,使學生在聽說讀寫方面都得到切實的訓練。在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認知水平,我設計了許多類型的作業。有的是隨堂練習;有的是課前的預習;更多的是學習課文時的動手動腦作業;畫一畫,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說一說等許多實踐性很強的作業。
例如,在教學古詩《獨坐敬亭山》時,為了讓學生體會詩的意境,我布置了讓學生根據自己對詩的理解畫一幅彩色畫的家庭作業。當時學生們的熱情特別高漲,情緒也很激動,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畫交上來了,看著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畫,對我而言,與其說是在批改作業,不如說是在欣賞作品。
二、重視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變硬性統一的作業為自主性作業
學生是有差異的。有差異的學生做無差異的作業,勢必會造成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了」的現象。這樣,學生的語文能力的發展就會受到遏制。承認並尊重這種差異性,是主體性學習的一個重要特點。
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一定要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作業有一定的層次性和發揮性,便於學生選擇練習的量度和難度。在教學中,我經常把作業設計成「快餐」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選擇。如a套餐的題型靈活多樣,偏重於理解、想像、運用;b套餐的題型再低一層次;而c套餐多為比較簡單的鞏固性作業。這樣的作業布置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能力強的可選擇較難做的,能力弱的,可以做簡單的。讓學生自己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使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在作業形式上實行了多樣化,使作業從「寫」的單一形式中走出來,聽、說、讀、寫全面開花,將聽、說、讀、寫與演、唱、畫、游戲以及參觀、訪問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巧妙結合,讓作業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
另外,一刀切的作業往往是後進學生的課業負擔,如果學生自己選擇作業,就可以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作業的針對性,讓學業負擔停留在適當的位置上。對於作業,過去片面強調獨立思考,沒有把「合作」作為必要的素質來培養。自主性的作業應當允許學生選擇完成的方式,可以在與爸爸媽媽的合作下完成,也可以和同學合作完成。
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變封閉性作業為開放性作業
愛因斯坦說過:「學校的目標應當是培養獨立行動和獨立思考的人。」獨立性是創造者的必備品質,但在具有獨立性的同時,創造者還應具有合作精神。作為語文教學內容重要之一的作業,也不能局限於課內學習內容中,拘泥於課本知識中。小學語文課本的內容雖然豐富,但是知識畢竟有限。語文學習的天地很廣闊,語文教學的觸角要伸向小學生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讓學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營養。

B. 怎樣處理學生語文作業

淺談怎樣處理學生語文作業

作業,是激發學生興趣,鞏固所學知識,培養多種能力,增強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是師生教與學信息交流的一條主渠道。然而,很多語文教師整天苦於作業之多(據調查了解,如今小學中高年級學生的語文作業大至有:抄寫、默寫、語文筆記、大作文、小作文、寫字材料等)、苦於批改之繁,而忙得焦頭爛額。每天花大量的時間用於處理作業,而松於業務研究。學生既感到厭煩,又起不到失效,真是吃力不討好。為此,我認為語文教師在處理作業時應做到:

一、布置作業要「精」

小學語文課標指出:小學語文教學應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使他們初步具有聽說讀寫的能力。適當的作業有助於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並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各種能力。

1、作業量要適當。 如今,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口號早已提過時了,但很多老師總覺得不放心,尤其是一些中老年老師,任然是整天讓學生泡在題海中,剝奪了本來屬於自己的課余時間(特別是一些後進生,不是上課就是寫作業,往往一些課也不能上,整天忙不過來)。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變成單純學習知識。如果我們力求兒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專注到功課上去,他的生活就會變得不堪忍受。所以,我認為布置的作業量一定要適當。

如我從身邊大多數的語文教師了解到,他們在教學新字詞後,都是讓學生機械重復的抄寫幾遍,且遍數不少,多的達到幾十遍,更有甚者,經常讓學生把抄錯的字寫上個一百遍,真是可怕,學生的一切天性都被這可怕的作業給抹殺了。我認為,要學生真正把新學到的字詞記牢、掌握,關鍵是指導。我還經常讓學生自己有選擇抄寫,會寫的就不用抄或少抄幾遍,難的就多抄幾遍,自己把握。這樣,學生有了充分的自主權,不必去干那些機械又乏味的事情,同時,又空出時間去干其它的事情,以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2、作業形式要多變。 求知慾,好奇心――這是人類永恆的,不可改變的特性。小學生尤其是富有好奇心,如果我們語文教師每次布置的作業都一成不變,時間一長,學生對作業就會慢慢地失去興趣,那求知慾、好奇心就會慢慢地被抹殺,只能是麻木的完成一項又一項的任務。

針對這一現象,我經常根據不同的課文改變作業的形式。如在學完《窮人》後,我抓住課文最後一句話――「桑娜拉開了帳子」,引導學生展開想像,想像這以後發生的事情(但不能改變文章的中心)比比誰想像豐富、合理。然後,要求學生把想到的寫下來。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了他們的思維想像能力,同時又進一步鞏固了課文內容及本單元訓練重點(展開合理的想像)。所以,我們語文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一定要根據不同的內容,經常改變作業的形式,如可以讓學生寫讀後感、續編故事、搜集相關資料交流、演課本劇等,來調動學生對作業的興趣,進而鞏固知識提高能力。

3、作業難易要適度。 陶行知曾說過: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盡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於出頭處謀自由。確實,一個人的10個手指都有長短,更何況幾十個活生生的小孩子呢?學生的能力水平是參差不齊的,為此,我們老師對他們的要求就不能一概而論。同樣,我們布置的作業難易程度應有所不同,對於一些基礎知識,應要求大家都長握,而一些能力方面的要求,就必須有所差異。如學完《夜鶯的歌聲》一文後,我為了讓學生鞏固「宛轉」與「興致勃勃」兩個詞語,就讓學生做練習,但要求有所不同:後進生只要用上這兩個詞語造句;中等生要求用上這兩個詞語寫上一段話;優生則要求不但用上這兩個詞語寫一段話,還必須用上兩個或兩個以上像「興致勃勃」這樣的成語。這樣的練習,既讓全班同學起到了鞏固知識的目的,同時又發展了他們的.個性,充滿了不同學生的求知慾。

二、批改作業應「活」

學生把作業做好了,老師就必須作出評價,進行了解,這才有利於掌握學生學習的情況,同時也是學生的尊重。但是根據了解,眾多語文教師在批閱學生作業時主要存在兩種極端:一種老師是把所有作業收到辦公室,然後逐本逐題批閱,忙得不可開交;另一種老師是作業布置得很少(甚至沒有),自己一般不批閱,而是叫學生批,或者幾次作業批一次,也知只是隨便大幾個「√」,寫幾個「閱」字。顯然,這兩種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我認為,語文老師在批閱學生作業時一定要活。

1、精批與面批想結合。 往往,學生拿到了老師批閱好的作業本,看一眼等次後就往抽屜里一塞,大多數同學也只是猜猜答案(判斷、選擇題尤其)或問問別人,根本不去動腦思考錯在哪裡,為什麼錯?為此,我在處理學生作業時,在精批的基礎上,經常進行面批。

如在批閱作文時,對於一些寫作能力較低同學的習作,我都進行面批,悉心指導他們該怎樣把句子寫通順,如何把意思表達清楚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等?並盡力挖掘他們習作中的閃光點,給予肯定、表揚。

又如在批閱學生語記作業時,我要求學生一律到我身邊來批,對於錯的題目我並不急於讓學生訂正,而是要求他們先找找錯在那裡?並說出為什麼錯?據統計作業中的錯題,如讓學生自己訂正,往往今後還會錯;而在老師面批中訂正的錯題,學生往後一般不會再錯了。道理很簡單,在老師身邊訂正,學生的記憶深刻,因為他們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2、自評與互評相結合。 如果我們語文老師把學生的所有作業都採取精批或面批,那工作量是相當大的,勢必影響其它工作的。仔細算算,6種作業,共二、三百本,每天定要用上幾節課的時間來批閱,再加上一般小學老師每天都有3、4節課,這樣的話,我們老師哪有時間來鑽研教材、研究學生、學習理論、搞好科研及其它的德育工作?所以,我經常有選擇地讓學生進行自評作業與互評作業。

如在批閱默寫作業時,我讓學生自己先認真檢查,然後再讓學生交換互評,要求盡量做到批閱正確。在批閱作文時,我先讓學生再一次讀讀本次習作的要求,然後按要求進行自評,寫出自己的感受。之後,再讓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批閱,要求四人一起分別為四篇文章進行批閱,每人必須發言,最後由學習組長執筆寫出評語、等次。我們都知道,小學生好勝心是特別強,他們都不希望自己的作業被別的同學嘲笑,為此他們必定會十分認真地對待每次作業。同時,為了批閱好別人的作業,他們勢必會去努力掌握知識,以免被別人責問。當然,作業讓學生進行自評與互評,要有選擇地進行,我們老師不能完全放手,一定要引導好,起到監控的作用。

總之,對待作業,我們語文教師一定要有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態度。但採取怎樣行之有效的方法,這還需廣大同仁在今後的工作中去不斷地探索、創新!

C. 在小學中,分析教師如何落實語文課程課標及語文要素。可以從課標,人文主題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落實語文課程標准及語文要素,可以採取以下幾個步驟:

D. 小學語文老師如何將學生的學習落到實處

小學語文老師如何將學生的學習落到實處
一、加強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
縱觀語文教學的歷史,在古代,說某某能寫一手好字,能寫書信,這人的語文素養就好;相反,說某某的語文水平差,往往就說這人斗大的字也識不了一筐。可見古代私塾的語文教學目的是何其簡單。但盡管簡單.卻包含了教會做「人」的基本能力這一亘古不變的道理。因此,語文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的將來學習和今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這種基礎,就是讀讀背背、說說寫寫。「能說會道」「出口成章」「下筆成文」不就是對一個人語文水平高的最好評價嗎?當前在語文教學中許多老師受教育部門的統考和評價體制的束縛,還沒有完全擺脫應試教育的模式。小學語文教學較大程度上仍在「講」、「練」、「考」中兜圈子。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應該回歸到培養學生的基本素養上來。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才是語文教學返璞歸真的要義所在。
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那麼怎樣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呢?結合我校許多語文老師的教學實踐,提出以下幾種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做法:
1.走進教材,讓學生直接體驗作品的人文精神。
語文課程含有豐富的情感和人文內涵。對人的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對學生心靈的震撼是極其深遠的。所以要把學生帶進教材,讓學生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直接體驗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
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用欣賞的目光看待每篇課文。教師應重視用文學性的語言把學生帶進教材,讓學生在聽、說、讀中體會語言文字的美。
2.走出教材,讓學生擴展閱讀,多實踐。
從課內來說,每一節語文課留出3至5分鍾給學生擴展閱讀和本次課文相關的材料,讓學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體驗,語文素養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一定的提升。從課外來說,必須加強課外閱讀和實踐。語文教育是母語教育,有取之不盡的教育資源,有得天獨厚的語文環境。班委選舉、課前一分鍾演講、評論班級生活……都會使學生在「語文化」的生活中,體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這都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好方法。
二、注重學生的朗讀背誦
閱讀教學以讀為本。全國小語研究會理事長崔巒先生說過:「朗讀能發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情感。學生朗讀能力逐步提高,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就會逐步加深。」新課標在目標定位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朗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實踐經驗也告訴我們,朗讀是學生領略課文蘊涵情感的最佳途徑,學生富有感情的朗讀本身就是對語言文字有敏銳感覺的表現。因此,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指導有感情地讀,讀出音韻,讀出意境,讀出情味。如教《十里長街送總理》第一段,我是這樣處理的:
第一句:天/灰濛蒙,又陰/又冷。指導學生用低沉、悲傷的語調朗讀,讓學生體會到環境描寫側面烘託了人民對總理的哀悼之情。
第二句:長安街兩旁的人行道上,擠滿了男女老少,路/是那樣長,人/是那樣多,向東/望不見頭,向西/望不見尾。「擠滿」、「長」、「多」三個詞讀重音,使學生在朗讀中也和人們一樣沉浸在對總理的崇敬和愛戴中。如此引導,學生品出了言中意,言中理,言中情,既豐富了語言庫存,有陶冶了情操。
三、語文生活化,將語文教學由課內拓展到課外
首先,要更新理念,樹立正確的語文教育觀。要把學生從沉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讓學生「少做題,多讀書」,讓學生成為支配課余時間的主人。教學中要強調「精講」,使學生能在課內完成大部分作業。為此,要關注兒童的經驗和體驗,並以兒童的經驗、體驗為中介,解決語文課程的抽象性、概括性、典型性與兒童生活的具體性、多樣性、獨特性的矛盾。從兒童的經驗世界出發引導兒童進入課文的想像世界、情感世界,以兒童的自我體驗為契機、引發兒童和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的共鳴。即使是學生發表了一些「異想天開」,有悖於常理的意見,也不要輕易否定。我們常常見到的是,恰恰是學生天真、幼稚毫無忌諱的「童言稚語」,表露了兒童純真的天性,閃爍著智慧的火花。所以,教師要打破課內課外的界線,樹立大語文觀,生活處處有語文,把口語交際的課堂延伸到學生五彩斑斕的生活之中,關注自然,關注生活,關注社會。

E. 小學語文課堂如何抓落實

一、課堂落實要從課前預習開始
對於新授課,課前鋪墊很關鍵。小學語文課中的前後兩節之間往往都有聯系,復習好上一節的學習內容往往有助於下一節的學習,這就是「溫故知新」。在小學的高年級,學生可以在課前預習本節課的內容,而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等方式來落實學生的預習情況。當然,教師也可以提問上一節的內容。但是,對上一節內容的提問不能僅僅是上一節知識的回顧,而應該多一些深化和應用,讓學生感到有梯度、有挑戰。提問不是落實的唯一方式,教師也可以用一些選擇題、填空題、回答題等代替提問,甚至可以用等級來評價學生的答題情況。
二、課堂新授如何抓好落實
課堂新授落實是一堂課成敗的關鍵。教師在新授課中可採用以下三種方法來加強落實。
(一)落實方法提前准備
落實方法不是教師在課堂上臨時起意,而是在備課的時候就應該深入思考,並形成方案。落實方法無須花樣繁多,但也不能單調乏味。我常採用的方法有提問落實、巡視落實、小檢測落實、同學之間互相落實。這些方法我提前就會准備好,授課時只需按照順序來操作。當然,有時候我也會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每一種落實方法都有優點和缺點,所以落實方法要有多樣性。例如,提問落實面向的是點,而小檢測落實面向的是面。當教師想要對某個學生進行落實時,可以採用提問的方式,如果想對全班學生進行集體落實,則可以用小檢測落實。
(二)加強同學之間的相互落實
一個教師在課堂上要面對幾十個學生,教師若對學生逐一落實,可能會在時間和精力上捉襟見肘。但是,讓學生之間相互落實,效果就大不相同。學生們會在相互落實中體驗到快樂,極大提升課堂效率。同學之間互相提問,相對教師提問而言,可以減少提問本身帶來的壓力。因為教師提問時,學生如果回答不好,則會擔心受到教師的批評。而同學之間相互提問,學生之間形成的壓力小得多,學生回答更容易發揮出真實水平。當然,同學之間互相提問時,教師要進行監督。
(三)課堂落實要藉助多媒體的力量
多媒體中的圖片、聲音、視頻、動畫等,既形象又直觀,能引起學生們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把多媒體當作落實的載體,無疑是事半功倍的。現在的多媒體功能日漸強大,對課堂情況的反饋高效、精確。例如,學生可以使用平板電腦來答題,教師可以用軟體來批閱和統計。當然,使用多媒體也有一些困難,但是使用多媒體是一種趨勢,當前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教師不應該抵觸多媒體,而是應該多接觸、多使用,久而久之就會熟能生巧。
(四)知識和能力的落實同等重要
知識的落實容易量化和評價,而能力的落實則不同。所以,不少教師只注重對知識的落實,而忽視對能力的落實。對於學生而言,能力的提升更為重要,教師對學生能力的落實應更多關注。我在授課過程中,放手讓學生自主預習和思考,回答問題時,讓學生各抒己見。對於那些內向的學生,我會進行激勵,讓他們活躍起來。時間一久,學生的閱讀能力、思考能力、創新能力等就會得到極大的提升。
三、做好課堂落實的反思
無論教師事先做的准備多麼充分,課堂落實的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遺憾。這些遺憾其實也是教師的寶貴財富。教師應該在課後記錄、分析、反思這些遺憾,並做好在下一輪授課中不再重復相同遺憾的准備。
課堂落實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課堂落實尤為重要。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而教師是課堂的主導。只有教師主導得好,才能更加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而所有這一切的基礎,都有待於課堂落實。落實是根基,不容小覷。

F. 語文課前作業應該怎麼做

課前作業輔導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直接影響著每堂語文課的教學質量。因此它備受廣大語文教師的重視。可是這一環節的操作又往往被許多語文老師隨意帶過,處理都不夠慎重,因而效果也不夠明顯。本文將針對課前作業的處理談談以下四點:

一、課前作業的設置

要有針對性,即針對課文重點、難點;要有目的性,即為課文教學服務,為學生理解課文服務;還要適度,以不加重學生課業負擔為限,每課作業一般不超過15分鍾;作業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口頭作業,書面作業、討論;填空、選擇、問答、分析等。如《〈還鄉夢〉自序》一文的課前作業,可以這樣設置:

1、朗讀課文,解決字詞問題(注音、釋義)

馳騁 苦澀 風雨如晦 泱泱大國 烏煙瘴氣 人何以堪 焚書坑儒 狐死首丘 庶 乘桴浮於海 彷徨 朝暉夕陰 哀郢

(此題為課文教學掃清文字障礙)

2、通讀全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並用一句話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此題能使學生抓住課文要旨)

3、細讀全文,理清作者思路,並用箭頭符號標著作者的思路圖。(此題可以使學生弄清課文脈絡)

4、細讀課文第三、五、六自然段,說說作者用了哪幾種修辭手法? (此題可以為分析寫作特點作鋪墊)

課前作業的布置可以放在上一課結束的前幾分鍾,作業要求要具體,要落到實處;可以是家庭作業,也可以是課堂作業。作業要便於學生做,也要便於教師檢查。

二 、課前作業

課前作業主要應由學生獨立完成,但教師也應做必要輔導。方法要靈活,自由,要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不能越俎代庖,不能給學生現成答案。如:單獨輔導,集體輔導;組織學生討論,小組互助

1、單獨輔導:這種方法只針對那些學習差,理解能力差的學生,輔導時要盡量啟發他們思考,讓他們自己說出答案,實在不行的也不要告訴答案給他們,讓他們把問題留在腦袋裡,注意在課堂上專心聽講,解決問題。

2、集體輔導:可以利用早自習或午自習的時間,對作業中具有普遍性的疑難作簡單提示,也不能告訴答案給學生。如果通過提示還不能解決的問題,就讓學生討論;通過討論還不能解決的,就留在課堂上,通過聽課解決。

3、 組織學生討論:這一過程可以安排在新課前幾分鍾,主要討論有歧義的問題,讓學生各抒己見,充分發表意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最好不肯定或否定,有爭議的問題留待新課中解決。

4、小組互助 學生在作業過程中互助協作,既能提高作業效率,又能共同提高。

5、小組達標 學生在討論、交流的基礎上,對作業進行修改、訂正;並在組內交換,作出診斷性評估,給出分數等級。在此基礎上,學生對所學課文寫出自學提綱,提出遷移性的問題二至三個。

三、作業檢查

有作業布置,就必須檢查;否則作業將成為空頭支票,學生不給你兌現,久而久之課前作業就會成為教師的一句空話,你說你的,學生就是不做。檢查方式可以多種多樣。

1、課前幾分中集體檢查,這種方法適用於檢查書面作業,如給字詞注音、解釋、填空等;這種方法的操作又有多種形式。學生將作業放在課桌上,教師走馬觀花;學生同座交換檢查;小組交換檢查等等。

2、課前提問,適用於檢查思考、討論題。提問面要廣,盡量涉及不同層次的學生。

3、聽寫默寫、注音解釋、朗讀背誦。這種方法十分簡單,許多教師也經常應用,這里不在贅述。

四、師生共同探討 教師歸納講解,強調雙基

對課文生字生詞、文學知識、文章的思想內容作重點強調。對文章的思路、寫法、關鍵語句作簡單提示,為進行新課作必要鋪墊。

課前作業處理恰當,有利於學生自主參與學習,可以培養學生自覺學習、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良好習慣。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識。學生通過課前作業、課堂探討、課堂聽課三步,能夠不斷的修正、掌握知識;並能夠不斷地提高思維能力,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G. 老師如何給學生布置和檢查語文作業

作業布置是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可以減負增效,還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獨立精神和創新精神,正確認識學生的作業布置,樹立科學的練習觀,就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能力。為此,我結合本人三十多年的心得體會,就如何布置語文的有效作業,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認清現狀,提高認識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應效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包括必要的語文知識、豐富的語言積累、熟練的言語技能、良好的學習習慣、深厚的文化素養、高雅的言談舉止六個方面。可是,近幾年,在新課程改革穩步推進的過程中,各種思潮蜂擁而至,多種理念急劇交匯,使得很多教師無所適從,往往「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如對練習的認識,就曾一度迷失,要麼談「練」色變,認為練習就是應試教育,練習就是「題海戰術」,練習就是不人文等等。所以,在教師內心對練習的重視不夠,為創新而反傳統,徹底與傳統決裂,致使傳統中合理的、優秀的成分也得不到繼承與發揚。語文教學走向了「消解語文」的誤區。要麼多多益善,練習機械、重復、刻板教條,語文不像語文,學生不願意學語文。
二、培養習慣,注意積累
良好的習慣使人終身受益。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尤其突出了對學生習字習慣和預習習慣的培養。在習字方面,要求學生字跡工整,對於錯誤之處學會運用修改符號進行修改,不得使用塗改液、改正紙等,評價時注意縱向比較和橫向比較相結合,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激發學生的上進心。長此以往,學生的寫字態度逐步端正,部分同學的書寫有了顯著提高。在預習方面,要求學生做到寫好、讀好、畫好、想好,即認真掌握課後「讀讀寫寫」中詞語的寫法,理解詞義;最少讀讀課文三遍以上,畫出文中欣賞語句(段)和不理解或有困難的語句(段);想想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有了「四導」學案後,指導學生用好,把預習落到實處。
積累是語文教學的基本點,為此我做了一下嘗試:
1、用筆記本做課內積累,篩選容易讀錯、寫錯的字抄寫;對教材中的佳句、好段,要求學生在每篇文章學完之後至少要摘抄兩句(段)做點評並背誦。
2、對教材中要求背誦的篇目,教師應盡量採取合適的形式讓學生在課堂中完成,以減少其課後作業的負擔。
3、課外積累是課內積累的有效補充,每周要求學生寫兩千字以上的讀書筆記,內容可以是名人名句、成語典故、寫景狀物、詩詞曲賦乃至謎語、笑話、廣告語等等。每周要求學生寫一千字以上的「成長記錄」。每學期評兩次「積累之星」獎勵做得好的同學。
三、准確理解,科學定位
有效的作業是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不是附庸。
傳統的練習僅是對教學的補充,對知識的機械的強化訓練,方式陳舊、呆板以及大量無味的重復練習的因素,更多要求的是規范、統一,結果是學生缺少一種靈性、活潑、有趣的學習,倍感語文學習的枯燥,學習變成了一種負擔。而與新課程標准一致的課堂學習,不是為難學生,不是為了考學生的薄弱環節,而應重在面向全體學生,追求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是生成性、發展性訓練。形式上,應從傳統的「獨立思考,獨立完成」轉向多樣化,如「生生合作」、「師生合作」;層次上,因人而異,體現差異,分層要求,盡量知識性、趣味性並重,力求人人都有信心「動」起來;內容上應從側重「溫故」轉向「探究創新」,「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通過練習,引導學生鞏固知識,活用知識,培養能力,體現和提升學生的情感、價值觀、人生觀。
四、重視運用、提倡個性
語文作為一門交際工具,正確運用顯得很重要,我採取了以下做法:
1、充實基礎重詞句。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材每篇課文之後都有「讀一讀,寫一寫」,這當中的 詞語都是課文要求掌握的詞語。對這項作業,預習時不再要求學生抄寫,不管用何種方法,只要能記住字形,理解詞義即可。每次上新課之前,教師都會進行預習檢查,或聽寫或用一個詞寫一句話。課後要求他們將這些詞語連成一段或幾段內容相關的話,只要詞義運用准確、內容健康即可(課後詞語多的再做篩選)。這下學生的興致高了,不用死抄硬記,自己可靈活掌握,展示自己的才華,結果同學寫出來的片斷異彩紛呈,有的是對課文的縮寫,有的是改寫,有的完全是另闢蹊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寫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文章。這就是一種能力,一種遣詞造句、想像聯想的能力。
2、仿寫改寫學寫作。這道題同樣是源於課後的「研討與練習」。其實語文的學習,最令人頭痛的還是寫作,有些學生是談「文」色變。其實課後的這道題是個很好的「引子」,剛學完一篇課文,學生對課文內容及老師的分析記憶猶新,這時做這樣的片斷練習是不難的,比較容易上手,也易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在做的過程中,潛移默化般無形中提高了自己的寫作水平。
3、課外實踐練綜合。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學科。語文能力包括聽、說、讀、寫的能力,它必須運用於生活。我們曾開展過許多課外實踐活動,如家庭采訪、看新聞、寫廣告、詩配畫、查資料等。這樣把作業設計與學生的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學習活動結合起來,構成了一個和諧的學習整體,以鞏固應用深化所學的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4、作業內容多樣化。課內課外、校內校外採取畫一畫(在文中畫出好詞、好句、好段)、評一評(評析好的詞、句、段)、寫一寫(仿寫、改寫、續寫)、背一背、說一說(課堂發言)、做一做(做主持人、做手工)等形式,加強綜合性練習,讓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機會表現自己。
5、作業選擇自主化。主要是設計一些彈性作業,讓學生主動去選擇,如設計不同層次的作業,學生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作業去做,或小組成員互相命題,自選答題。這樣每個學生都能從教師的肯定性評價中享受成功的喜悅,主體作用得到發揮,個性品質得到發展。
重視學生的作業練習,需要教師們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練習觀,這樣就可以克服學生學習的盲目性,增強學生對教學知識的鞏固性與有效性,提高課堂效果,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全面、有效地完成素質教育的任務。

H. 語文教師怎樣設計有效的課後作業

一、趣味性和精確性
對小學生來說,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就會有強烈的學習動力。作業從內容、形式到結論都應體現一個「趣」字,使學生在興趣盎然中獲取知識,所留作業應貼近實際,貼近學生的生活,盡量做到豐富多彩。即使是書上韻內容作為課下作業,猜謎語、講故事、編兒歌、做游戲和各類小競賽等,要給學生一個全新的感覺。「精」是作業重要的原則,作業要少而精,精是指經過提煉或挑選的,避免作業過量、偏難、費時、形式單一、機械重復。另外,各學科教師之間要協調,要控制課外作業的總量,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
二、自主性與合作性
傳統作業是由教師設計和布置的,根據新課改學生自主性學習的理念,何不讓學生參與作業設計呢?當然參與只是部分,不是全部。學生要參與就必須認真閱讀文本,回顧所學知識的重點、難點,思考知識間的內在聯系,還可以搜集本學科甚至跨學科的相關資料,從而找出問題的最佳角度。這樣作業的內容學生感觸較深,普遍受到歡迎,能達到作業應有的實效。
作業有了,怎樣去完成呢?獨立完成作業是無可厚非的事情,難道作業只能由自己一人完成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明確提出「學會合作」的教育目標。掌握知識,學會學習,可以自我探索,也可與他人合作學習。學生的作業也可以通過合作方式來完成,讓學生在合作中職責分明、相互溝通、互相合作、共同負責來學會學習,結果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品嘗到作業的樂趣和成功感。讓享受學習變為現實,使學生真正成為作業的主人。
三、創造性和開放性
作業創新的理念可滲透到作業設計的形式中,可以變單項練習為綜合練習,變純學科練習為學科間的融合,作業語言表述可變枯燥乏味為多彩多姿,作業評價可變清晰為模糊。總之,要讓作業富有創意,讓學生在創意中展示。新課程明確提出我們的學科教學應趨於開放、多元、綜合化。小學生富於幻想和挑戰,這就要求作業題型靈活多樣,以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慾,滿足他們濃郁的好奇心。作業的設計要密切聯系學生實際,尤其是學生的生活實際,不僅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而且視野要廣闊,充分利用學校、家庭、社會廣闊的時空背景,進行各種課下作業。作業答案也應自主靈活,具有多元性,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充分的張揚,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閱讀全文

與教師如何落實語文作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6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6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19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0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98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4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