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如何在語文備課中落實細節

如何在語文備課中落實細節

發布時間:2023-07-30 21:42:03

『壹』 如何抓住細節進行語文教學

如何抓住細節進行語文教學
課堂指導,序列研究,體會細節 課題研究中,我們首先從課文入手,對教材的重點單元進行了作文序列研究,在平常的教學中時時灌輸「細節描寫」的概念,引導學生找到一些細節描寫較精彩的課文,通過反復地朗讀,合理的想像

『貳』 如何在細節中構建小學語文精彩課堂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閃光的細節是無處不在的、豐富多彩、富有個性活力的。細節雖微乎其微,卻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做為組成課堂教學世界的教學細節更是一種關注、一種體察、一種創意,是教師教育觀念的一種流露,教學風格的一種表達,教育功力的一種展現。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悉心發現,善於捕捉有價值的細節,抓准時機,巧妙深挖,使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

教學細節的設計與發現因人而異,因境而異,每位教師的理解與闡釋都不同,在語文教學中,我從在課前和課中設計與捕捉兩方面出發,特別注重把握語文教學細節,獲得了些許感悟與策略。在此與各位分享我在關注教學細節方面的點滴做法,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

一、課前預設細節,讓語文課堂更扎實

文本是由細節構成的,把握細節就是解讀文本的鑰匙;文本又是靠細節支撐的,解讀教材,其實就是通過文本諸多細節的析讀把握全文。課前精心設計的教學細節可以起到深入淺出的作用,同時還能夠激發興趣,激活課堂,讓學生投入意境,感悟深刻,使教學理念更形象,使課堂更加有魅力。作為一種情境,「細節」是可以設計的。課前,我預設了一些細節,或是為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或是為了突破教學的重難點,或是為了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1、預設教學細節於教學的重難點處。

我在執教《和時間賽跑》一課時,課前我對教材進行了認真的研讀,確定了這一課教學的重難點,即:通過理解「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感受時間的寶貴,知道要珍惜時間。為了更好地突破教學的重難點,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預設了以下教學流程:首先讀課文,說說爸爸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再讀課文,說說作者「我」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最後,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這樣的預設,通過課堂的檢驗,學習效果好,受到了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

2、預設教學細節於課前三分鍾。

為了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每節語文課的前三分鍾,是「語文分享」。由孩子們輪流組織讀背古詩、詞(我們學校從一年級時就開始經典誦讀)、優秀習作分享、兒童文學書籍賞析等活動。嘗試中,我開始擔心會耽誤孩子們課堂學習時間,後來堅持了一段時間,我發現這三分鍾是最高效的,最值得的。因為這樣長期堅持下去,不僅能逐步豐富學生的文學素養,更能讓那些家裡沒課外書讀的同學,分享到別人的學習資源。在分享中,孩子們閱讀習慣得到了培養,閱讀能力得到提高,進而受益終身。

細節設計豐富多彩,不拘一格,教師能明確各類教育理念固然很重要,但如果給課堂設計一些有血有肉的細節,如一些道具、一場師生互動,都將為課堂增色不少,學生也將獲益匪淺。

二、課中關注細節,讓語文課堂更高效

課堂中的教學細節倏忽而至,稍縱而逝,要靠教師去捕捉。如果能謹慎地處理好每一個教學細節,用廣博的文學知識,扎實的教學功底,飽滿的教學激情,不斷給課堂注入新鮮血液,語文課堂將成為最美的花朵。

1、關注學生學習習慣的細節,讓學生會學習。

課堂上,當我發現有的孩子沒有專心聽講,或是沒有讀書,或是沒有思考等一些不良現象時,我並不是嚴厲地批評這些同學,而是採用「暗示」,即:表揚離他最近的同學的好習慣,好行為,促使那些學習行為不良的同學檢查自己的行為,回到課堂上來。當我希望同學們有好的學習習慣,比如:認真完成預習,寫字坐姿端正、傾聽別人發言、邊讀書邊批劃、學做學習筆記時,我總是找出班上即時做得最好的同學進行表揚,以告訴同學們該怎麼做,而從不強硬要求他們必須怎麼做。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們愛學,主動學。

2、關注課堂生成的細節,讓學生愛學習。

我在執教《丑小鴨》一課時,有一學生提問:「鴨子怎麼可能孵出天鵝來呢!」我告訴他說:「這只是一篇童話,不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所以,我們不能用科學的觀點來分析它。再說,這個問題與我們學習這篇課文的關系不大。明白嗎?」學生聽了老師的,似有所悟地點點頭。事後想想,我的回答三言兩語就扼制了學生質疑探究的慾望。如果能抓住這個問題,機智地生成這樣一個教學細節:引導學生展開想像,反問學生:天鵝蛋怎麼會在鴨媽媽的窩里的?然後再引導學生閱讀這篇童話的原作。這樣,不但解決了疑問,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更主要的是激起了學生更強的求知慾望和探究精神。

3、關注學生的學習疑惑處,讓學生善思敢問。

(1)、每節語文課下課前,我總擠出一點時間讓學生來盤點這堂課的收獲與疑問,這樣既能促進學生反思性學習,又能及時地解決了學生學習的疑難,實現「堂堂清」。

(2)、找教材中的不合理,促讀促思。相信美國版的老師講灰姑娘的故事這個案例大家都記憶深刻,尤其是他的結尾讓我們叫絕。在我的課堂中,也做了一些嘗試。比如:讓學生試著找找課文中的不合理,「挑刺」不是目的,目的是讓孩子們去多讀多思,善思敢問

三、課後反思細節,讓語文課堂更精彩

課後,我將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目的,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以及課堂教學中的疏漏失誤之處等等,詳細地記錄下來,加以分析,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使用,並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讓語文課堂更精彩。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細節的魅力真是無窮無大,如果說教育是一輪太陽的話,那麼教育細節就是一滴水,雖小,一滴水卻可映出太陽光輝。教學細節看似隨意,而隨意中飽含著愛心;看似簡單,而簡單中體現著思想;看似細微,而細微中表現出藝術;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蘊藏著智慧。一句話,教學細節與教學理念有著千絲萬縷、密不可分的依存關系。關注細節的教學,必定是成功的教學;關注細節的教師,必定是成功的教師。能否發現捕捉課堂教學閃光細節,影響著一堂課的成功與否,也是教師能否深刻影響學生的決定力量。珍視教學細節,關注教學細節,才能成就完美課堂,我們的語文教學才能永遠獨立潮頭,輕負高效。

『叄』 如何挖掘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細節

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本形式,是學生獲取信息、鍛煉多種能力和養成一定思想觀念的重要渠道。然而語文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要實現用最少的時間使學生獲得最大的進步與發展,中學新課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使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學是一重要途徑。
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當前語文界的熱門話題和關注焦點,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促進學生積極有效的學習,已成為當前語文課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將結合人教版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探討有效語文課堂教學的幾點策略。
一、語文教學目標確定的全面化
教學目標是語文教學活動的靈魂,教學目標對語文教學過程具有導向、調控、激勵和評價功效。有效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語文教師對教學目標的理解與把握,語文教師對教學目標的理解與把握越好,並在課堂教學中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就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隨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語文教學的方向性、針對性、有效性。傳統的語文教學把目標定位在引導學生掌握知識上,視學生為接受知識的「容器」,向學生灌輸知識。現代語文教學則把學生看成是能動的主體,在語文教學目標應定位在對一個完整的人的發展上,定位上趨於全面性:既重視必需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傳授,也重視學生自我發展的能力的培養;既發展學生強健的體魄,又培養其高尚完善的人格;既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又努力發展其個性。
如:我在設計《廉頗藺相如列傳》教學目標時,將教學目標分為:
(一)知識教學點
1、學習本文在選材、布局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特點;
2、掌握文中出現的重點文言詞語、語法現象和特殊句式。
(二)能力訓練點
領會史傳作品在選材、布局和揭示人物性格方面的特點,提高閱讀欣賞史傳文學作品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學習廉頗、藺相如的為人,培養學生以大局為重的愛國主義精神。
(四)美育滲透點
學習本文細節描寫刻畫人物的好處。
完整的三維教學目標制定過程中,首先要根據新課程的高中教學的必修模塊和選修模塊,整體把握,統籌安排,制定出學年、學期總目標和單元教學目標,並把它們分解到每一課中,形成科學合理的「目標群」。還應該注意語文各模每節課的課堂教學目標的內部結構和排列順序,講究知識、能力、情感態度三者之間的和諧性與整合性,明確對各目標的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的具體要求,使之具有層次性、遞進性、明確性、可操作性、可測量性。使學生在語文課堂上能夠既掌握了知識與技能,還學會了方法,增加了體驗,同時還培養了情感態度價值觀。
目標任務分層化。語文教學設計要以學生發展為本,對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提出不同要求,對知識、情感、學法、思維訓練、實踐技能提出相應目標。通過一節語文課的教學讓不同的學生都有所發展,在不同的學習領域都有所提高。
二、語文教學內容精選化、整合化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重要的是要考慮到如何啟發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實際生活中的各方面去。」因此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教學要建立學習語文就是為了要超越語文,學習教材是為了要超越教材的理念,教師和學生必須要突破「文本」,依靠自己去發現文本潛在的內涵。尤其是現今的新課標教材,屬於不完整教材,留有很大的空間,由教師和學生去創造性的完成,以達到開啟學生思維,提高學生語文能力之目的。我主張語文教師不要機械地「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對新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作出合理、適度的加工與改造。但是,不要「教教材」不等於不要鑽研語文教材、不要把握語文教材意圖。真正有效的語文課堂,語文教師需要對新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有一個深度、全面、系統的解讀。
1、理清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各個內容的編排體系。善於將某一知識點放置於這一單元、這一學段甚至整個知識體系中來審視。這樣,才能進一步明確該知識點在教學中的地位、作用,即這一知識點是在怎樣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又怎樣為後面知識的學習作準備。在教材的「品質」上,葉聖陶提出了「朴實、精確」的要求,主張足以示範,以順應學生「身心的發育和生活經驗的擴展」,逐步培養學生「憑我國語言文字吸收經驗表達情意的知能」。這更是一種基於語文素質教育根本目標的正確主張。毫無疑義,語文教材只有成為提高學生語文素質的範本,學生所掌握的語文能力才能真正成為人生發展的階梯。
2、體會新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蘊含的教學理念。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是課改理念的文本體現和載體,需要每一位語文教師去認真研讀、感悟、領會,了解新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編寫意圖,把握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所提供的教學活動的基本線索,分析教材所滲透的學思想、方法,體會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蘊含的教學理念,才能實現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
3、用好、用活、用實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內容並不等於教學內容,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是教學的重要課程資源,但不是唯一的。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強調要按照學生的情況進行語文教學,而不是完全拘泥於新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對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要科學的使用或「再度開發」,要用好、用活、用實教材。葉聖陶的語文教材理論不但包含了葉聖陶對於語文教材標准、性質、功能的富有特色的見解,還包含了他對於語文教材歸宿的別有見地的論述。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養成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這歷來是葉聖陶語文教材歸宿論的基本思想。他把語文教材視為學生課外學習的基礎,要求教師從教材出發,盡量推廣、擴大,落實到課外廣大的閱讀天地。他說:「精讀文章,只能把它認作例子與出發點;既已熟習了例子,占定了出發點,就得推廣開來,閱讀略讀書籍。參讀相關文章。」 這種書籍,這種文章,主要是指課外讀物。因此他強調「必須在國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書,越多越好。」 他說:「閱讀要養成習慣才實用,所以課外閱讀的鼓勵和指導必須配合著教材隨時進行。換句話說,課外書也該認作一項教材。」 通過教材,帶動學生廣泛閱讀,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習慣,這確應成為語文教材觀所追求的歸宿。
4、細節上應學會推敲。語文教師要深入研究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對教學活動所蘊含的啟示,包括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圖、每一句提示。都要做到「深入淺出」,把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鑽研得越深,語文課堂教學越得心應手。我們要帶著「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去結合實際創造性地處理和使用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即合理組合、整體優化、強調體驗,不是為了形式而形式。真正達到熟練地駕馭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
5、駕馭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要經過一個「懂──透──化」的過程。懂,就是要認真鑽研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抓住重點、難點和疑點。透,就是要知己知彼,掌握應學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與已學、待學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的聯系,熟悉學生對相關語文知識的掌握情況,了解所教班級的群體特點和所教學生的個性特點、思維能力差異、思維特點等,做到有的放矢。化,即實現轉化,要在懂、透以後通過得心應手、配合默契的語文課堂教學,把課本知識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葉聖陶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就曾說過:教師教任何功課(不限於語文),「講」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講」,換個說法,「教」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知識是教不盡的,工具拿在手裡,必須不斷地用心地使用才能練成熟練技能的,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因此,教師就要朝著促使學生「反三」這個標的精要地「講」,務必啟發學生的能動性,引導他們盡可能自己去探索。「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那麼教材中的課文也無非是個例子。我們的任務並不是硬要把這些例子講深講透,而是要用好這些例子,超越這些例子,走出這些例子,達到舉一隅而以三隅反的目的。
三、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生動形象化
語言是語文教師向學生傳授文化知識、啟迪學生心靈、陶冶學生情操、進行思想教育的最重要的工具,而學習動機則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語文教師的教學語言講求形象、生動、精練、幽默、富有啟發性,這樣就能有效地激發學習動機。學生有了正確的學習動機,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就能夠集中精力,堅韌不拔地探索下去,並能克服學習中的重重困難。
1、生動形象、富於直觀的語文教學語言。語文教學語言的生動性,要求語文教師表達時富有情趣,善於使用一些成語、典故、比喻和穿插一些風趣機敏的話,以增添語言的感染力和情感色彩。語文教學語言的形象性,要求語文教師表達時善於形容、比擬,繪聲繪色,充分發揮語言的直觀性和形象感以喚起學生的表象,使學生容易理解學習的內容。生動形象的語言,是最令人深思、最能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的語言,語文教師如能在課堂教學中恰當應用,就能使語言充滿魅力、富有啟發性;就能啟迪學生的思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就能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激發他們動腦去思考、動眼去觀察、動口去表述,學會寫作,從中獲得知識。
2、規范准確、富有科學性的語文教學語言。知識的傳授和掌握,必須藉助於語言來表達,因此語文教學語言必須要做到規范和准確。語文教學語言的規范,要求語文教師講課時發音要正確,語句要合乎語法修辭,用普通話;要求圍繞中心,句句緊扣,層次清楚,重點突出,具有嚴密的邏輯力量;要求遵循規律,論證嚴密,立論有據,不以偏蓋全。語文教學語言的准確,要求語文教師選字用詞要科學無誤,不含混、不糊塗、不模稜兩可。語文課堂教學語言是否規范和准確,直接關繫到語文教學效果的好壞。只有規范准確、言簡意賅的教學語言,才具有美感效果,才能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反之,則容易造成學生思維的混亂或障礙,妨礙學習的順利進行。因此,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剔除顛三倒四的羅嗦話、無關緊要的兩可話、牽強附會的題外話、不著實際的空洞話、不合語法的半截子話。
3、充滿情感,富有節奏感的語文教學語言。語文教學語言的情感是指語文教師在深刻體語文教材的思想內容後發自內心的飽含熱情的真情實感。富有情感表現力的語文教學語言能引起學生的共鳴,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的效果。語文教學語言的節奏,是指由語文教師內心的情感引起語言快慢急緩的變化,並和語言的輕重強弱、語句的斷連疏密、語氣語調的剛柔抑揚有機結合,融為一體。語文教學語言的情感不能隨意而發,也絕非矯揉造作,一定要依據語文教材的內容,才能達到以情動人的效果。同樣,語文教學語言的節奏也要根據語文教材的內容和課堂上學生的情緒巧妙地控制和調節,不能為了節奏而節奏。快慢得當、輕重有度、張弛適宜的節奏是為了更好地吸引學生,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達到啟發性的教學目的。
4、含蓄幽默,耐人尋味的語文教學語言。語文教學語言的含蓄,指的是含而不露,語文教師只引導思路而不告訴結論,不講本意而進行烘托和暗示,讓學生思而得之。語文教學語言的幽默,是指在保證課堂莊重嚴肅、科學規范的前提下,適時插入一些頗具情趣的短小故事、幽默逗人的比喻、發人深省的典故等,使講授富有啟發性。含蓄幽默的語文教學語言是耐人尋味的,它能啟發學生運用自己的知識、經驗和想像力,去豐富和補充語文教學內容。它有如宜人的春風,拂得學生心智激盪,樂得學生學而不倦。
文字平鋪在紙上,既無色彩又無動感,可是經過老師的一讀一點,文字便從紙上立了起來,學生便看到了生活的本來樣子:花兒開了,人物活了,海中涌動著波濤,風里鼓盪著清香。好的講解,嚴謹而不乏機趣,莊重而不乏詼諧,讓人如坐春風,如飲甘露,讓人感受到語言之妙,妙不可言。語文教師的講解不必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但一定要表達完整,入心入耳;也不必字字珠璣、語驚四座,但一定要凝練准確,經得起推敲,真正做到「有實事求是之心,而無嘩眾取寵之意」。
四、語文教學方式的最優化、多樣化
語文教學方式是指實現語文教學目標所採取的一切手段、技術、途徑。有效的語文教學方式是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的有力保障。對語文教學方法的優化選擇,要求語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內容、學生認知和能力發展水平,結合語文教師自身的特長和風格,靈活運用各教學方式,實現各種方式的優化組合,保證課堂教學的科學性、靈活性、創造性,為語文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
1、選擇語文教學方法的總體把握原則。不同的語文教學目的和任務,要求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因此,語文教師在選用教學方法時,首先要把握語文教學目的和任務,要選擇和運用與語文教學目的和任務相適應的能夠實現語文教學目的和任務的教學方法。例如:傳授新的文知識時,要充分發揮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的效用。其次,語文教學方法的選擇還要把握好不同語文教學內容的不同的性質和特點,把握好每節課的重點和難點。例如:議論文多採用講授法,而重在過程探索性的知識內容則採用多媒體演示與講解相結合的方法。
2、選擇語文教學法的最佳效果原則。最佳效果,是指語文教師選用的教學法必須在一節課內取得最好的效果,達到方法和效果的統一。有的教學方法雖好,但有的語文教師選用未必能取得最佳效果。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發揮自身優勢,把握好自身對各種教學法駕馭的能力,選用那些能取得最佳效果的語文教學法。例如:善言者可選用講授法為主進行教學,善書善繪者可利用板書綱要、圖表來激發學生興趣,啟迪學生思維。
3、選擇語文教學方法的優化組合原則。各種語文教學法都是在一定的教學實踐中產生的,都是為一定的語文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服務的,因而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局限性。例如:語文教學中的講授法能在短時間內傳遞信息,促進學生抽象思維的發展,但片面使用這種方法,就會妨礙學生直觀記憶能力的發展,不能充分形成學生的技能技巧。每種方法都有長處和短處,因此,語文教師在運用語文教學法時不能單一化,必須在正確的教學思想的指導下,從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的需要出發,採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並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優化組合,以長克短,靈活地設計語文教學過程,充分發揮創造性,以取得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效果。
五、語文教學內容設計問題化
語文教學內容設計問題化,就是將語文課程中的文字內容、圖片內容等轉變成內容和問題的有機「鏈接」,以引導學生憑借自身的努力,通過思考、調查、合作等激起其問題意識並從中求解。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啟迪學生的思維,首先必須善於提出目標明確、新穎有趣、難易適度、發人深省的問題來調動學生大腦皮層的優勢興奮中心,然後教給學生思考的方向和線索,引導學生對問題作層層深入的思考,並掌握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從而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有效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
1、語文教學問題設計要「趣」。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針對高中語文教學內容,在導入新課時,適當地引入直觀材料或軼聞趣事或謎語來設計新穎有趣的問題,可以使學生處於一種積極興奮狀態,這樣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就能充分調動起來,並進一步主動地去探索尋求答案。如:
上課前,請大家聽首詩,猜猜寫的是哪位作家哪部作品中的典型形象?
幻想中,你凌駕於別人之上;
現實中,你被所有的人踩在腳下;
可憐你,甚至沒有一名半姓;
可惱你,茫然如故,洋洋依然;
可悲你,糊里糊塗地活;
可嘆你,莫名其妙地死。
你──舊中國的破產農民──愚昧、麻木的化身!
對!──這就是魯迅先生《阿Q正傳》中的著名人物──阿Q!
2、語文教學問題設計要「懸」。好奇心是追求知識、探索真理的源泉。教師在設計教學問題時認真分析教材,尋找最佳處創設懸念情境,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從而使學生對所講內容產生一種急於追下去的心理,因而注意力倍加集中,求知慾倍加旺盛。
3、語文教學問題設計要「巧」。現代教學的事實表明:語文教師通過提的問題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發思維,而且好的提問還可以觸發學生潛在的創造能力,因為問題問的巧妙,學生會受教師問題的激發而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新的問題,在對新問題的發掘和解決過程中,學生的創造能力得以不斷加強。這樣,問題教學就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語文教師的教學也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語文教學問題設計要「精」。教學問題設計的「精」,是指語文教師在設疑時圍繞中心、總體設計,在「關鍵」(即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處設疑,決不隨心所欲、在不重要的地方胡亂設疑。創設的問題要小而具體,講求過程、不重結論,具有可思性。只有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在積極的思考探索中理解知識,把握重點,體味思路,突破難點,激發學生思維的層次性。
六、語文教學過程活動化
這里說的語文教學過程活動化有兩種含義,一方面是指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不是「死套」案中的預設性、計劃性的教學模式,而是語文教師根據學情變化,及時接納彈性、靈性的成分,採取有效的調控措施,推動更高層面的互動,讓語文課堂充滿生活的真情,煥發生命的活力。另一方面是指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以「活動」的方式進行教學,將主題活動穿插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或者以活動主題為線索展開教學過程。通過活動,保持學生持續的新鮮感和良好的學習狀態;通過活動,保持長久的高漲學習情緒;通過活動,走到學生之間,走進他們的心靈,傾聽他們對於問題的看法,還可以使老師能從幾個學生出現相同錯誤的情況中了解學生理解上、運用上存在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保持教學過程持續監控。
1、調整語文備課的重點。新課程目標應由「關注知識」轉向「關注學生」,課程設計應由「給出知識」轉向「引起活動」。因為學生在學習中獲得的自信、科學態度和理性精神,比單純只有知識更有價值。要改變以只信教材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讓學生自己在嘗試的情境中加探索、思考、理解,把教學要求轉化成學生自己的學習目標,幫助學生學會學習、主動學習,這是語文教師在新課程中必須具有的課堂教學理念。語文教師在備課時要對教材和學生進行綜合的分析,把學生在學習中可能產生哪些問題,指導什麼,怎樣指導列為備課的重點,不僅要備教材,更要關注學生,備好學生。改變傳統的「先講什麼、再講什麼、怎樣講」的備課思想模式。
2、調控語文教學流程。語文教學流程有許多環節組成,環節互相關聯,有著一定的先後次序,環節可以預設,但語文課堂教學如果一味地按照固定環節進行,不考慮動態的變化,那麼必定落入僵化、機械、沉悶的泥潭。我們認為,語文教學流程進度必須納入鮮活的學情,靈活的因素,隨機進行調控。遇到一些「特殊」問題,語文老師就要及時採取巧妙的應急措施,調控語文教學向著有利於學生發展的方向縱深推進。
3、調整語文課堂練習。語文課堂練習是鞏固與運用知識的學習環節,也是學生理解所學內容,運用新知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習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途徑,更是學生活動的一個重要內容。在語文課堂練習活動中,在設計多樣的練習的同時,應依據課堂教學過程實際情況,適時調控,或增減練習的數量、或調整練習的要求、或交換練習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控語文課堂教學,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七、語文教學機智結構最優化
教學機智是構建在對教育理論深刻領會之上的一種轉化師生矛盾的藝術,是一種正確處理教與學矛盾的技能和技巧,是語文教師在課堂中機智而靈活地教育學生、化解矛盾、溝通思想、隨機應變地解決課堂進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以保證語文課堂教學順利進行的一種能力。在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的一個點頭或一個微笑,一句贊賞的話,一聲親切、熱情的指導,都會激起學生的學習的慾望。遇有學生和自己對立時,要有足夠的耐心,因為教師會意的一個姿勢,一個眼神,或靜默幾秒鍾,往往就可抑制頑皮學生的對立情緒。
1、洞察力。培養語文教師具有銳敏的觀察力和發現力,能迅速捕捉到學生在語文課上的各種反應,具有合理調節教與學的諧調能力。
2、思辯力。培養語文教師具有適應學生個性特點的各種思辯能力、具有處理不同個性學生之間、群體之間矛盾的能力。要求語文教師能針對學生的喜、怒、哀、樂及學習與生活情感的反映,展開積極思維,設計對策。
3、反應力。培養語文教師的主體意識,要求語文教師面向全體學生,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內外在表現、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和效果作出反應,使學生始終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學習情況了如指掌,從而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注意力。
4、判斷力。培養語文教師果斷處置偶發事件、解決教學疑難問題的能力,要求語文教師能對此類問題作出准確判斷,選擇最佳的處置方法,使問題得到解決,達到學生群體之間心悅誠服。
5、應變力。培養語文教師控制和調節教學氣氛的能力,重點是把握「教態」、調控「學態」能力,如:當教學方法不當、自身教態失誤,學生學態不佳等引起語文教學中出現錯綜復雜局面時,能迅速使教與學兩個子系統相互諧調。在語文課中,語文教師要創設讓學生主動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情境,引導學生建立解決問題的目標意識,形成學習的意向。讓學生根據對問題的不同理解得出的不同結果、不同見解進行再學習,引導他們找出不同結果、不同見解的關鍵,調整思路,進行新的探索和評價。認識、控制、調整自己的數學學習活動,是形成主體意識的重要內容,是學習能力的具體表現。
八、語文教學氛圍的民主、平等、和諧化
新課程理念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建立民主師生關系,創設主動探究氛圍,是促使學生潛力獲得發展的必要條件,是課堂顯現生機的基礎,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果老師善於把教學過程創設成有利於學生一心進取,能吸引學生興趣的環境,那麼,語文教學就會靈活起來,豐富起來,學生在自主中得到多元化的發展。語文教學實踐證明,教學過程中最活躍的因素是師生之間的關系。語文教師與學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維的教學統一體。對教學而言,師生關系意味著對話,意味著參與,意味著相互建構,它不僅是一種教與學的活動方式,更是彌漫、充盈於師生之間的一種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圍。對學生而言,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意味著心態的開放,主體性凸現,個性的張揚,創造性的解放。對語文教師而言,尊重學生人格,熱愛每一個學生意味著上課不僅是傳授知識,而且是起分享理解,體驗著生命的價值和自我實現的過程。應該說師生是平等的,語文教師只是與孩子們共同參與學習、進步、成長中的首席代表。我強調這些,也是新課程目標所十分期待的。
1、以學生為本,提高學生課堂的心理地位。語文教師應該知道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語文的能力,就必須讓他們感到自己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提高學生課堂的心理地位,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的去探究,自覺的形成學習的能力,同所有的同學一道去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個體同整體形成一種和諧的統一體,從思想上重視課堂活動,對課堂產生情感依賴。
2、營造良好的語文教學氛圍一是發揚教學民主,優化語文教學組織。語文課上教師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學習,鼓勵質疑問難,發表不同意見,形成師生「互動流」。二是語文教師要提高業務素質,優化語文教學藝術。三是注重情感投入,加強師生情感溝通。
3、尊重每一位學生,給所有同學展示自我的機會。我們許多語文教師盡管認識到素質教育關系未來,關系祖國的發展。但是在語文教學中還是自覺不自覺的把展示自我的機會都給了成績好些的同學,使成績較差的同學得不到充分的尊重。長此以往,就會人為的使成績差的同學對語文老師失去了信任,對自己學習語文失去信心,勢必會破罐子破摔,使語文教學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我們應該調整自己的思想認識和工作方法,變通的處理問題。我們知道一節語文課所提出的問題不一定都是非常難的,一定是有梯度的。所以我們可以將將簡單的問題留給能力差些的同學,通過他們回答問題,使他們感到自己也行,產生成就感,在自然的氛圍中融入課堂,使所有的同學都有機會展示自己。

『肆』 語文教師如何有效備課

導語:俗話說,「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教師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備課的有效性。那麼語文教師如何有效備課呢?一起了解一下吧!

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中,教師為上好一堂語文課,常常瀏覽大量資料,參閱多堂名師範例及教案,經過精心整合、預設,形成了一份幾乎無瑕疵的多頁詳案,但實際執教起來並不如設想中那樣順利,往往出現量大超時,環節倉促,顧此失彼,束縛手腳等現象,形成低效的課堂教學。那麼,怎樣才能做到有效備課呢?

一、備課標

課程標准、教材和參考書是教師備課前必須讀的「三本書」。教師備課時,往往只讀教材、參考書,照本宣科,忽視了課程標準的指導性作用,這樣的備課尤如井底之蛙,站不高、看不遠,教材也不可能真正鑽研深、鑽研透。備課,先從讀課程標准開始。課程標準是教學的「圭臬」、是源頭、是方向,也是方法。讀課程標准,就像砍柴前磨刀一樣,事半功倍。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說,他把課程標準的年段目標抄下來,貼在教案本的首頁,每次備課時都要翻看。由此可見,備好課標是備好課的基礎之步。

二、備教材

備教材是備課中的重要的一環。如何把握教材並創造性地加工教材呢?

第一步:鑽研文字。一篇課文擺在案頭,先做什麼?先理解字詞句在課文中的意思,邊讀邊畫出生字、新詞及含義深刻的句子。隨著悟性的提高,有些關鍵詞語,寫得精彩之處,以及課文的重點、難點,也會很快抓住。抓住了,便做上記號。

第二步:朗讀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四五遍。這是鑽研教材、語文備課重要的環節。朗讀是活的,是躍出紙外的,賦予了作品生命力。朗讀好了,鑽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老師朗讀水平有多高,學生就會有多高,並超過老師。師生朗讀得精彩的課堂,必然是充滿生機的、充滿靈性的、富有情趣的課堂。

第三步:正確領會作者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的意圖。教材中所選文章都是精品,語言運用得准確、生動就更不要說了。對於作者推敲、錘煉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細心琢磨、體會。每篇課文都有不同的謀篇布局方法,也要把握好,以便引導學生去感悟、去學習、去運用。老師領悟得深,學生才能領悟得深,甚至在老師的引導下,超常發揮。否則,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會成為一句空話。

第四步:認真思考課後練習題的要求,有的要先做一做。例如,要求學生背誦的部分(或全文),教師要先背下來;要求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的課文,教師要先努力去做。

第五步:查閱資料。一是閱讀《教師參考用書》,二是上網查閱許多相關的背景資料。

三、備學生

在傳統的語文備課中,教案就是師案,是教師如何教課文的方案。這種教案往往是從教師的教學需求出發來進行設計的,教師在寫教案時考慮第一位的是自己如何教,而不是學生如何學,學生的學要服從於教師的教,它是只為教師准備的,是只為教師服務的。它從教案上第一個字的出現起就已把教師的教作為主動的活動,把學生的學作為被動的活動來對待。在這種教案指導下的語文課堂,學生要做的最要緊的事就是如何去適應教師的教案;教師最渴望的是學生與自己的教案親密配合,最害怕發生的則是學生的學偏離自己教的方向。一旦教學效果不理想,那教師埋怨的往往是學生沒有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怪學生沒有與自己備的教案好好配合。這樣的課堂,究其原因還是教師備課沒有充分備學生。

四、備教案

1.教學目標設計——三維目標不能少

2.教學過程設計——科學合理可操作

(1)說好第一句話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吸引住。」由此可見,課堂教學要講究導入的藝術。一個精彩的導入,既使學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強烈的求知慾望,讓課文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我們要創造科學有效的導入形式,就必須把握課文的特點,根據學生好奇心理,運用喜聞樂見的'導入形式導入新課。

(2)提好一個問題

「提問」或者「問題」是組織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般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學重難點的突破,課堂教學知識的遷移和延伸主要都是靠提問來進行支撐的。 高質量的提問是教師研究教材與設計教學時思想的結晶,它們具有角度優美,形式多樣,內涵深度,激發力強的特點,在教學上能夠發揮出高質量的引領,激發,牽動作用。

(3)用好一塊黑板

板書是一門高度濃縮的「提練」藝術,是「提純的金,琢成的玉」。它用概括的文字、簡明的圖表、簡單的構圖、凝練而直觀的形式把教學內容濃縮起來,節省了教學時間。語文課的板書設計要從課文的教學目的出發,選取恰當的切入角度,對全文作鳥瞰式的綜合,應力求結構上簡明扼要,語言上精心錘煉,形式上新穎有趣,有審美價值,能寓教於樂,寓智於美,既有"三秋樹"的簡練,又有"二月花"的新穎。

3.教態語言設計——富有魅力感化人

一個氣質高雅、精力充沛、神采飛揚的教師必定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而且小學生最善於模仿,我們的言談舉止定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學生。備課時,我們雖不可能把每句課堂語言都預設好,但比較重要的過渡語言和總結性語言還是可以預設的,這部分能預設的語言,一定要仔細推敲。要考慮到是否言簡意賅,通俗易懂?是否能最直白地表述核心知識點?怎樣呈現就更富有激情,具有「煽動性」,更能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怎樣做到口頭語言與肢體語言合二為一,相得益彰,從而一程一程地推進課堂教學甚至形成課堂的高潮。

語文課堂是學生獲得知識、技能的場所,更是學生積淀文化、體驗人生的空間,如何做好這個神聖空間的守望者、引領者,當好這人生課堂的首席,我覺得教師必須做好每一節課前的教學准備,扎扎實實備好每節課,使備課真正發揮實效。

『伍』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落實語文要素

舉個例子吧
《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該課文所處的單元安排了兩項語文要素,一是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二是學習寫日記。該課文是張秋生先生的作品,作者從兒童視角描寫了秋天雨後水泥道上的發現,贊美了秋天,贊美了大自然。在課後練習題中,編者安排了五項內容。一是六個要求認讀的字,十三個要求會寫的字;二是「朗讀課文。把你喜歡的句子抄寫下來」;三是「下面加點的詞語你是用什麼方法理解的?和同學交流」;四是小練筆,「『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發現啊!你在上學或放學路上看到了什麼樣的景色?用幾句話寫下來吧」;五是閱讀鏈接,閱讀汪曾祺的《自報家門》片段。以上五個方面的學習內容中,第二至第四項是對應單元語文要素的,第一項是每篇精讀課文都會安排的學習任務。這幾個方面的學習任務,都離不開閱讀這一基本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學習該課,基本的路徑是閱讀教學活動。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材編者、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是教師、學生、教學內容、環境交互作用的過程。閱讀教學是教師引導學生學會閱讀的過程,也是學生學習語言,發展思維,傳承文化,提高審美品位的過程。由此看來,為語文要素而語文要素的學習是行不通的,必須將其融入閱讀教學活動之中,在閱讀實踐中習得。
基於對《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課的解讀以及對中年級閱讀教學規律的認識,本課教學可設計安排幾項教學活動。一是根據自學要求,學生自主閱讀。通過自學,學生能讀通課文,對秋天的美、自然的美以及語言的美有所感觸;能夠認讀、理解以及正確書寫生字詞,發現自己閱讀中的疑問,標畫出難懂的詞語。二是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教師組織有效的閱讀學習對話活動,讓學生交流自學收獲。根據課文朗讀情況,對學生讀錯的字音,進行訂正。藉助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對字音、字形、字義等進行有意義的指導,讓學生獲得規律性的字詞知識,如通過「明朗」一詞的理解,梳理出可用查字詞典、結合上下文、藉助詞素意思、換近義詞等方法,為理解難懂的詞語做好方法的鋪墊。引導學生聚焦課文重點段落,與文本、作者、編者對話,學習語言,發展思維,體會語言文字之美,以及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情感之美。
細讀《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會發現第五至第七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段落。
這三個自然段語言優美,准確表達了作者的觀察成果,抒發了作者對秋天的美以及對自然美的贊頌之情。閱讀這三個自然段,能完成課後除生字外的其他學習任務;學生難以理解的詞語都集中在這三個段落,能有效落實語文要素的學習。
該教學活動,可以從學生難懂的詞語切入,將理解詞語、理解課文內容以及朗讀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之美融為一體。學生自學難懂的詞語之後,一般會提出對「熨帖」和「凌亂」兩個詞語意思的疑問。「熨帖」一詞只有聯繫上下文才能讀懂,所以對剛剛升入三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是有難度的。教師引導學生理解「熨帖」,要讓學生閱讀第五至第七自然段,並抓住「緊緊地粘在」「平展地粘在」思考想像,就能夠理解什麼是「熨帖」了。在此基礎上,要讓學生再回到這三個自然段,反復朗讀感悟,將大腦中形成的多彩的梧桐落葉平整地鋪滿路面的畫面讀出來。「凌亂」與「明朗」構詞方式相同,構成雙音節詞的兩個字意思一致,可用藉助詞素意思理解的方法理解。運用該方法理解「凌亂」,那就是「亂」上加「亂」,非常亂。這與課文的描寫「它們排列得並不規則,甚至有些凌亂,然而,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產生了沖突。這便創設了最佳的教學引導機會。當學生再次走進文本,會發現這里的「凌亂」,其實是一種不規則的美,即自然之美。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教師可以補充生活中常見的自然之美,如藍天上的白雲、連綿起伏的山巒、一群飛翔的海鷗等圖片,讓學生欣賞,整合自己的認識,感受作者所描繪的自然之美。通過「凌亂」這個難懂詞語的理解,與文本以及作者有了深刻的對話,學生的認識得以升華,心靈得以凈化。學生與文本有了這樣的深度對話,再來朗讀課文這三個自然段,情緒、情感會更加飽滿。
通過語言文字理解內容,體會文本所表達的感情只是完成了第一個層次的對話,教師當然還要從表達的角度,引導學生再次深入到語言文字中,領悟作者的表達特點。在《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重點段落的閱讀中,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去發現作者觀察思考的方法以及運用語言文字表達的經驗。如作者觀察秋天雨後早晨水泥道上的梧桐落葉,注意到了落葉的形狀、顏色、光澤,還注意到了整條水泥道鋪滿梧桐樹葉的樣子,既關注細節,又不忽略整體;在語言描寫上,作者更是善用疊詞與比喻,從數量到形狀,從顏色到光亮,節奏有緩有急,寫得形象逼真。這些都要引導學生感悟。從語言表達角度進行再一次閱讀,再一次與文本以及作者對話,不論是對課文所表達的情感,還是對課文中優美的語言文字,學生都會增加更多的情感。此時,教師將音樂、畫面引入,再配上恰當的語言,一下子就把學生帶到了那個秋天雨後的早晨,帶到了落滿梧桐落葉的水泥道上,那情景是美的,那朗讀課文的聲音是富有詩意的。
第三個相對獨立的教學活動是將閱讀鏈接的內容引入,讓學生進行比較閱讀,梳理出張秋生與汪曾祺在寫作上有什麼相同與不同。相同點是兩位作者對寫作對象都進行了細致的觀察、表達生動准確。不同點是一個寫的是自然景觀,一個寫的是人文景觀。在比較閱讀的基礎上,教師出示課後小練筆題目,讓學生完成。因為前面有深刻有效的文本對話,小練筆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陸』 新課標下如何備好一節語文課

新課標下備好一節語文課的方法:

正確把握課標與教材是備課的基本:

教材是新課程的重要載體,是實現課程目標、實施教學的重要資源,它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了預設的基本線索。沒有對教材的深刻理解,就沒有對文本的正確把握,我們的教學就會偏離方向,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學生也就會不知所雲,喪失學習興趣。

1、把握課程標准。課程標準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指明燈,教師在備課之前應該認真地理解課程標准,為自己即將展開的教學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

課標對各個知識模塊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建議進行了非常精闢的闡釋,同時,把整個九年義務階段的知識全部羅列。只有理解課程標準的實質,才能與時俱進、居高臨下地鑽研教材,確定目標,探索創新,指導教學。

2、把握教材內容。教材是無數專家用心血與經驗編寫而成,是課堂教學的一個載體。教師拿到教材後要先對本冊教材的編寫理念、編排特點及內容結構有清楚的認識,對整個知識體系有全面的感知。

再針對上課內容進行具體解讀,吃透教材,感悟文本,把握教材特色,和教材平等對話。教師只有研究教材體系,明確教學任務,弄清教材的基本結構、指導思想、知識技能、編寫意圖、內涵外延和深度廣度,才能最終明確教學目的與要求。

3、把握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在知識結構中起紐帶作用,是教學內容的知識核心。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對每課教材做深入鑽研和細致分析,弄清要講的知識的來龍去脈,掌握其確切的含義及其規律。

精心組織教學語言解讀,確定怎樣開頭,怎樣過渡,哪些應該先講,哪些應該後講,哪些應該貫穿課程始終,怎樣結尾。思路要井然有序,講解就會條理清晰,使學生在重點、難點等關鍵問題上能夠得到透徹的理解。

精心設計教學方案是備課的重點:

教師備課的目的就是如何達到新課標的要求。教學方案的設計是在認真研究教材、學生和環境等的基礎上,進行規劃課堂教學的活動,是一個動態的、持續創造的過程。教師的備課應當通過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做到「五精」,來體現學科特點、教師特色,利於學生的發展。

1、精心設計教學目標任務。新課標要求教師備課的有效目標必須把握三維目標,即結果性目標、程序性目標、體驗性目標,注重三維目標的互動整合,逐步形成素質。一篇課文的教學目標編者已經在《教師教學用書》中提示,在「思考練習」中也有暗示。

我們可以結合自己「鑽研教材」所得,決定是照用,還是進行一些調整。而具體到每一課時,需要完成哪些教學任務,達到哪些教學目標?這些目標與整篇課文的目標形成什麼關系?我們得認真思考,精心設計。

2、精心設計教學流程。教學流程的創設應體現如下特點:有利於教學情境創設;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有利於合作學習;有利於自主體驗;有利於全員參加;有利於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一節課,怎樣導入,怎樣過渡,怎樣總結;安排哪些環節,哪個環節先,哪個環節後,哪個環節主,哪個環節次;這些環節分別指向什麼目標,之間存在什麼聯系等等,我們都得認真思考。在教學備課中,可先預設板塊,使之能輻射全文,有效地統領對整篇文章的感悟。

3、精心設計問題。問題是思維的核心。只有提出具備一定深度的問題,才能引發學生的積極思維,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所以教師備課的重點是設計好有效的問題,起到綱舉目張的效果。

只要我們精心地設計問題,充分相信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多設計話題性、開放性等問題,讓學生在積極探索的過程中,就能使學生學到的基礎知識得到應用,擺脫長期教師傳授的學習模式,使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探索、不斷創新的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培養。

4、精心設計作業。長期以來,人們往往把作業的功能定位於「知識的鞏固」與「技能的強化」上,導致作業陷入了題型呆板、形式單調、內容封閉的誤區,這樣嚴重禁錮了學生潛能的發展。

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應從作業的主體――學生出發,既要在具有趣味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的前提下設計作業。例如設計一些趣味性作業,把知識寓於故事之中,有趣的故事情節吸引了學生,「吊」起了學生學習的胃口,讓學生「吃」得有滋有味,使學生願做、樂做。

『柒』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落實語文要素

『捌』 語文要素如何在教學中落實

首先要准確把握其在三維目標體系中的地位,把握其與知識目標、過程目標、方法目標、態度目標等的關系或聯系。
其次,語文教學的所有目標都是以「知識目標州拍銀」為基礎或依託的。也就是說,三維目標中的其他目標都必須以「知識目標」為根基,都是建立在「知識目標」的基礎之上。三維目標賀隱中的其他目標,如果離開了「知識目標」,都將成為空中樓閣、無源之水、無病之吟。
豐富情感的培養也都離不開具體的語文知識內容,都必須在具體的語文知識,即「語言文字」的環境中,在與「語言文字」對話中感受作者的豐富情感,在具體的「語言文字」的誘導和激發下,在模仿和學習生成情感和抒發、表達情感中才能得到實現。
然後,在教學設計時,教師必須明確每個教學內容中的情感目標和能力目標,並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計。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三維目標緊密地統一地整合在一起,各種目標都隱藏其中,要把它們分離開來並不容易。但如果教師不能把各種目標清晰地分離開來,就不可能針對目標來設計教學,部分教學目標就會被忽視或遺漏,教學的有效性就無法得到保證。
最後,要注意及時獲得情感目標和能力目標達標程度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及時實施補償。教學過程中,教師在組織、實施教學的同時,還要特別留意學生的情緒、態度、熟練程度、答案正確率等,從中及時獲得情感目標冊宴和能力目標達標程度的反饋信息。

閱讀全文

與如何在語文備課中落實細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