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個關於新聞的作文怎麼寫作文
一、首先打破新聞寫作的神秘感。
反復向學生講明新聞是新近發生的事實報道。新聞是讓事實說話,只要把新近發生的有一定社會價值的事實用簡明扼要的文字寫出來就是新聞。新聞不僅記者能寫,我們學生也能寫。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掌握了新聞的寫法,學生也能寫出好新聞。另外,多讀地方報紙的新聞,讓學生感到這些新聞報道就是我們身邊發生的人和事,新聞寫作並不神秘,只不過暫時我們還沒有掌握它的寫法而已。
新聞寫作的神秘感被打破之後,接著就是如何引導學生寫的問題。
二、激發學生寫新聞的興趣。
教師可在班裡組織新聞發布會,讓學生說新聞,一句兩句都行,只要是自己身邊發生的新鮮事。新聞發布會開始後,學生發言積極,你一言我一語,講自己的所見所聞。這時教師要留心學生的發言,善於捕捉有價值的新聞.其中一位學生的發言引起了我的注意。這位學生說:他們村有一位姑娘叫高芝娟,要出嫁,婆家送來四千元彩禮,開始姑娘說什麼也不要,婆家堅持非給不可,姑娘只好收下。娘家也准備三千元給她買嫁妝,後來她說服兩家人,把七千元拿到城裡買了一部「奔牛」牌四輪拖拉機,將來為兩家耕地打場,還能讓丈夫跑運輸。出嫁那天高芝娟就是坐著這部拖拉機去了婆家。我認為在農村姑娘出嫁要彩禮、擺闊氣之風盛行之時,高芝娟純察擾的這一舉動無疑是向世俗觀念挑戰。這件事在當時不僅新而且有一定的社會價值。放學後,我組織學生前去采訪,回來讓學生動手寫。選擇其中兩篇寫得比較好的進行修改。以彩禮+嫁妝=拖拉機、姑娘出嫁帶「奔牛」為題分別寄給阜陽日報社和潁州晚報社。結果這兩報都在第一版發表了這則消息,學生看到自己寫的新聞在報紙上發表了,激動不已。這樣做,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寫新聞的積極性。在作文訓練中,有的學生寫抗洪搶險的沒判先進人物,有的寫農村的豐收喜訊,有的寫學校的新人新事……。
三、讓學生作社會調查,在調查中發現「熱點」。
不少學生在作文中寫農村中有些年輕夫婦不孝敬父母,自己住新瓦房,讓老人住草房老屋,把小孩推給父母養.有多子的老人為了給兒子娶親欠了債,兒媳過門不認帳,老人為了還債去打工。關於這件事,我讓學生作社會調查。在調查中發現了「熱點」———目前農村兒媳不孝敬老人的為數不少,為還債外出打工的老人有之。讓學生對調查的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由寫作能力較好的學生執筆寫了草房老屋住何人的報道,發表在阜陽日報社會觀察與思考欄目里。
四、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學生寫新聞由不敢寫到敢於動手寫,由羅列事實到綜合概括,由內容到提煉主題需要一個訓練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教師的熱情關注和精心指導。盡管學生開始寫得還不盡如人意,教師也要給予肯定和幫助。萬事開頭難,學生寫新聞只要入了門就是成功的一半。至於學生的寫作技巧和寫作水平只有靠學生自己多讀、多寫、多積累、多觀察,逐步提高。
繼北京奧運會之後,中國人民又迎來另一件舉國矚目的大事:神七發射升空。
神舟七號任務是我國載人航天的一次新突破、新跨越,是具有歷史性的意義的。中國人民一直期望對未知的宇宙進行探索,而隨著綜合國力日益強盛,這個夢想已成現實,楊利偉、費俊龍和聶海勝是我們的驕傲;而這次的「神七」更是要將中國的那片紅色永久地留在蒼茫太空。
三位宇航員景海鵬、翟志剛和劉伯明同樣也值得敬佩。他們都是苦出身,通過自己堅忍不拔的毅力和永不言棄的精神成為了萬里挑一的宇航員,面對飛行時遇到的種種困難沒有低頭認輸。他們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這次「神七」升空,不僅讓我們見證了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的迅速增長,綜合國力的大幅度提高,也激勵我們學習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失敗的航天精神。
三十年前,當中國還處於積貧積弱的社會現狀之時,改革開放的嘹亮號角,猶如一聲龍嘯,昭示一條巨龍的崛起;
三百年前,當中國還沉浸於康乾盛世的夢幻泡影之時,工業革命的轟然狂潮,已將中國席捲到無底的災難深淵;
三千年前,當中華文明還在世界上遙遙領先之時,「舍我其誰」的心胸氣魄,更是鑄就了那個時代令世界仰望的燦爛與輝煌!
時光荏苒,當這千年的印跡伴隨著起伏的滄桑迤邐而來時,我們更激動地發現,一個民族,在經歷滄海桑田的百年巨變之後,正抖落著歷史的風塵,向著一個更高更遠的歷史高度行進,而神舟七號的發射,更是將這行進的速度與高度推向了一個 *** !
作為一個炎黃子民,我深深的為之感動與自豪,從神舟一號到七號,這一路走來,我看到的是中國科技,經濟,政治等綜合國力一步步穩定的提高,我看到的是一個偉大民族繼往開來,與時俱進的巨大魄力與魅力。回首中國的科技發展路線,我們更能看到,一窮二白――自力更生――融會貫通,這條路線,也正是一個民族自強、自立、和諧、和睦的崛起之路。「神七」,已不再是簡單的一個詞藻,更是帶有標志性的符號意義,更是富有民族性的騰飛夢想!
今夜,當神舟七號的熊熊烈焰,在萬眾矚目之中成功升天時,中國這條千年巨龍,亦已在這一聲聲吶喊,一次次期望中勃然騰飛!他,終將神遊於層雲之上,長嘯於九天之間!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唯多讀多寫,別無它法。
系統地講,要寫好作文必須有四個方面的准備—— 1有語言、思維、語感三方面的積累有東西寫 2把握作文的步驟 道怎麼去寫 3樹立好作文的標准 知道怎麼寫好 4想方設法隨時隨地多練習(平時說話也是作文呀 多練,作文也是熟能生巧 具體地講,你應當掌握一定的作文學法,包括: 1、大量讀寫,加強作文積累 剪報作文:不動筆墨不讀書 語言 語感 思維 案例:「情理之中與意料之外」《怪事不怪》十則 2、學寫新聞,養成作文習慣 方法:學寫新聞(一句話——一段話——一大段話)——百字新事訓練 作用:強化寫作「真、新、簡、暢」的基本要求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小文體求精,更多精力放在寫好上,如小詩、對聯等 案例:文學社活動新聞報道 3、學會4X,掌握思維方法 ——想,發散思維,聯想三法則 ——選,寫與不寫,先寫與後寫,詳寫與略寫 ——寫,一氣呵成 ——修,語感法,冷靜法 要先練後導,以不限制思維 案例:「跑的體驗」 4、學以致用,在運用中學習 尋找一切機會練習、發表,破解作文「動力」障礙 ——書信、日記 ——活動公告、新聞報道、廣播稿 ——畢業留言、短消息 ——答題也是作文(生物題:就學校花壇改建發表看法)。
一般地說,寫作文是離不開四個大的方面。
首先,勤於積累能反映新時代特徵的新材料(包括新人物、新事件和新觀點)。如今社會是日新月異的社會,社會每天會發生不少能反映社會真、善、美與假、丑、惡的本質的新聞事件。
那麼,學生是不是能有意識地注意並認真地學習吸收呢?這個問題是值得語文老師探討!從高考作文的發展等級要求來看其中之一就是「有創新」,就是提出作文出彩的一點:材料要新鮮;從高中學生必須有「社會大語文觀」的角度來看,沒有了它就意味著學高中語文課本和讀本再優秀,還是有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為什麼呢?因為社會大語文觀意識淡薄,缺乏對自然、人類、民族、國家、社會和世界的認識、分析和評價。目前社會,新聞媒體很多,像報紙、雜志、廣播、電視和互聯網,都與我們生活接觸很密切。
那麼,作為語文老師,要提供條件,全身心地投入——為學生的寫作服務,自己剪貼報紙新聞、收集新鮮文章,也可組織學生閱讀報紙、收聽廣播和觀看省級和中央電視台一些人生與社會方面的節目。這樣一來,老師以主動制被動,讓每個學生都能自覺地積累新時代的材料。
日積月累,月積年累,學生的社會大語文觀就開闊了。值得一提地是,指導學生課外閱讀,不能放任其流,一般要求學生寫做一本「閱讀札記」,包括標題、出處、體裁、篇幅、作者、摘要、感想和評價。
特別值得一提地是,札記中的感想和評價必需學生個人寫,要寫得大膽,要寫得有個性,要寫得有見解,要寫得有感 *** 彩。 其次,積累寫作文的常見方法與技法,並應用於平時的作文練習中去。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語文教科書(必修本)共6本書,每本書都有現當代散文,語文老師要認真鑽研文章中的寫作方法與技巧,常常要和學生共同分析中外作家的文章為什麼寫得好,與學生一起深入地探討文章中有沒有更多的寫作「閃光點」,還要結合學生實際,看學生能否接受,讓他們大膽地運用寫作方法來指導自己的寫作實踐。比如說,透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語文教科書(必修)第二冊的第一單元,我和學生共同總結出:《祝福》有一大寫作技法,倒敘記事法;《邊城》有一大寫作技法,人物心理描寫法(通過幻想來寫或通過夢境來寫);《荷花澱》有兩大寫作技法,①環境描寫法,②人物語言、動作和神態綜合描寫法;《裝在套子的人》有一大寫作技法,寫人漫畫法(運用諷刺性漫畫法)。
教師必須強調:做好寫作筆記是有必要的,尤其是要求學生在茶餘飯後自覺地體會並感悟,並督促他們能學以致用。 再次,積累常見的或少見的有文採的句子和段落。
近年來,高考在第六大題命題時,注重考察學生擴展語句、壓縮語段、仿用語句和變換句式等這幾個考點。這從另一角度可以充分地反映寫作語言文采鬱郁的必要性。
當然,在高考作文的發展等級要求中其中之一是「有文采」,意思是要求學生的作文詞語生動、句式靈活、善於運用修辭手法和文句有意蘊。那麼,學生平時就必須加強積累這方面的句子和段落。
語文老師要強調:不能整篇文章都摘抄下來,那樣,不僅浪費時間,反而會徒勞無益,甚至適得其反;只有把一些有文採的句子、段落搜集起來,反復咀嚼、反復研究和反復運用才有顯著效果、不同凡響。 最後,加強自己「動手術」修改作文的練習能力。
現在一般常規寫作教學是學生先花費一個小時獨立寫大作文,然後是老師精心批改,最後是老師耐心地評講。這固然是有一定的效果,但往往效果是事倍功半。
為什麼呢?因為一系列寫作教學過程是以老師為中心。如果讓學生來當老師——評改老師,不一定比老師本人差!讓他們自己從找錯別字開始,找錯誤的標點符號,找用得不恰當的字詞,找病句,找開篇點題句或段,找過渡句或段,找有文採的句子,找有意蘊、有哲理的句子,找有新鮮氣息的好材料,找扣住話題的全文中心,找結尾呼應開頭的句子,找「鳳頭、豬肚、豹尾」等等。
堅持不懈,作文差學生慢慢有了興趣,全班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大大提高了。 這些「不是技巧的技巧」是由四個方面組成,彼此之間是相互依存的關系,關鍵是老師在寫作教學中要大膽放手,做到以學生為主,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老師要從基礎年級抓起,持之以恆。
此外,語文老師要大膽地寫下水作文,並以下水作文來檢驗理論的正確。
這天,我做完作業後,打開了電視看到了一段讓人憤怒,但又能讓人領悟很多的新聞.
播的時間是在9月16日左右的新聞,事情發生在一個農村小鎮.
一個大概80多歲的老奶奶的關節被一些不明的物體插住了,完全走不動了,她到底是為什麼會被人用物體插住關節呢?又是誰要這樣殘忍的對待一個鄰近九旬的老人呢?事情是這樣的:
一天,九旬老人的孫子正在家中睡覺,老人想要孫子早點起來去田裡幹活,就放雞來吵他,讓他睡不了覺.
她的孫子一氣之下,拿起菜刀去砍老人,他還用尖尖的小竹子一樣的東西插到了老人的關節.
後來,經過鄰居打電話報了警,警察和鄉 *** 的人都來了,他們使用了渾身解數來勸他放下刀,可是這樣只會使他更加的緊張.他拿刀緊緊的放在老人的脖子處,一兩個小時過去了,民警們乘他有些鬆懈了,一個箭步沖上前去,將他捕獲.
經過嚴格的審問才知道,原來他叫XXX,今年30歲,因為沒有工作,整天游手好閑,只知道吃飯和睡覺.
他的九旬奶奶不想他整天無事可乾的生活,所以每天都要對他嘮叨和責備,而且經常放雞狗來吵他,讓他不得安寧,這些事情都是他奶奶逼他的. 看到這一則新聞使我領悟了許多.
長輩們平時對我們千叮囑萬囑咐: 路上小心;點回來;多穿點衣服。這些話誰能說不是為了我們好呢?
所以,我們要學會孝敬長輩,不要因為一些小事情,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情就和長輩們鬧沖突,要懂得從小事開始就要孝敬長輩.
在我童年的生活中,有著許許多多的回憶:有趣的.可笑的.煩惱的.羞愧的.尷尬的……其中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小學一年級時那件我至今想起來都要狂笑不止的事。
我上幼兒園的時候看見那些小學生帶著紅領巾興致勃勃地從我家門前走過,我羨慕極了,嚷嚷說:「我要戴紅領巾!我要上小學!」媽媽笑著說:「要想上小學,現在就必須學好知識,不久就能上小學了!」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如今,我上了小學一年級,學會了不少字。
一個星期天,我吃完飯後,便打開電視,津津有味地看少兒頻道的節目來。正當我陶醉其中時,節目卻結束了。
我就隨便按了個頻道,只見屏幕的右下角寫著「牛間新聞」四個黑色的小字,就大聲喊:「『牛間新聞』開始了,大家快來看呀!」剛剛說完,爸爸.媽媽.爺爺和奶奶都疑惑地走過來,看看電視屏幕,都愣住了,媽媽還喃喃地說:「明明是『午間新聞』,怎麼會是『牛間新聞』?難道是電視台弄錯了?不可能呀!」這時,我們清清楚楚地聽見播音員帶著熱情的語調說:「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午間新聞』我是播音員……」大夥兒更摸不著頭腦了,奶奶乾脆走到電視機前看個清楚。正當奶奶要靠近時,"牛"字上面的那一小豎忽然飛走了!我們頓時恍然大悟,原來是一隻蒼蠅惹的禍:它不偏不斜,不一不歪,正好歇在『午』字上面,加了一小豎.全家人都哈哈大笑起來,我還說:"蚊子呀蚊子,你歇在別的地方不好,偏偏歇在這兒,害得我鬧大笑話!笑聲更歡了,都蓋過了播音員的說話聲.現在,只要一調到中央電視台,而且有"午間新聞",我都會打趣道:"'牛間新聞'開始了,大家快來看呀!"這時,家裡總會傳來一陣歡快的笑聲。
我認為,既然說是些新聞,就要有真實性,同時新聞是傳播信息的一種方式,就要求簡潔。
新聞是有一定的結構的,大致如下:標題(題目)——導語(一般是要講之事的最簡)——主體(即新聞的詳細內容)——總結(即結尾)寫新聞與學校語文課的作文是很不相同的。作文只要文字通順、敘述清楚、筆調優美,就是好作文,不一定要求真實,也不是為了發表。
新聞是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要面對廣大讀者,考慮他們的興趣,同時還負有宣傳黨的政策的任務;新聞的體裁也相對分明,寫作各有要求。下面談談主要的三種新聞體裁。
一、先搭架子再寫文章 構思是一切寫作的基礎。提筆前一定要想好自己准備寫什麼,確定中心思想,通常中心思想體現在標題上。
然而在來稿中,標題與內容不搭界或題大事小的情況經常可見。接著要考慮我怎樣寫,為文章搭好架子,先說什麼,後說什麼,結尾最後使用哪項素材等等。
然而在來稿中,許多文章顯然缺乏對結構的思考,走題、詳略不當、套話連篇的現象十分嚴重。這兩點對新聞寫作來說應該是不言而喻的,但就是在這個方面,問題實在太多,包括一些專職通訊員,也常忽視這些最基本的寫作要求。
文字倒是通順,卻不知所雲。所以,在談具體寫作時,先要求每個人自己想好:我要寫什麼、我准備怎樣寫(包括採用各種體材) 二、消息寫作 消息是新聞體裁中,最常見的一種,它的目的是簡潔、客觀的文字,向讀者報告新近發生的事實宣傳什麼,消息的客觀性原則不允許記者在其中發議論或作出判斷。
即使想報道宣傳什麼,也必須「用事實說話」,通過選擇所報道事實來表達傾向,不能由記者在消息中發表議論。 一般的事實性新聞,採用「倒金字塔結構」的教多,即整條消息根據一件事實的方方面面內容,按重要性程度來安排敘述的層次和段落,於是就形成以下「頭重腳輕」或「虎頭蛇尾」的報道結構: 1. 導語。
事實中最重要或最精彩的部分,或事實的關鍵點,安排在導語中向讀者報告。導語中,又要把最重要、最精彩的話,作為第一語。
2. 進一步說明或解釋導語中談到的事實的材料。這些材料仍然按照問題的輕重緩急安排,可分為若干段落。
3. 必要的背景材料,也按照重要程度編排。 4. 次要的補充材料。
如果將這樣的消息從後面刪節,刪到只剩下導語,甚至只剩下一句話,它仍然可以獨立存在,並清楚地告訴讀者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顯然,導語在消息中的位置舉足輕重,一定要寫好。
導語主要有四種類型:事實性導語:概括性導語;描寫性導語;延緩性導語。要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採用那一種。
關鍵把握兩點:理解所報道事實的關鍵之點;及時找到最能夠打動讀者,引導他們繼續看下去的動詞或短語。 導語一般要涉及以下四方面內容:1,簡要告之讀者具體、明確的事實;2,事實發生的時間;3,新聞來源;4,發生的地點。
其他常見的消息結構,還有積累興趣結構、時間順序結構、提要結構等等。 三、通訊寫作 不拘一格地具體而詳盡地報道事實,便形成另一主要的新聞體裁——通訊。
通訊的共同特徵,是用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的方式綜合報道新近發生的事實。不論報道的是事件還是人物,它一般要始終圍繞「人」做文章,通過人的活動和思想展事實,因而一般地帶有情感色彩,這正是通訊的魅力所在。
通訊協作比消息靈活,允許記者表達傾向(當然,某些通訊也可採用客觀報道的方式),但寫好了不容易,因為需要更扎實的文字表達功底。 通訊要求非常明確主題,提煉好通訊的主題,通常通訊成功的關鍵。
這需要深入分析事實的特點,了解發生的背景和時代精神。這方面可窺見作者的分析能力和思想水平的高低。
通訊的結構類型靈活多樣,常見的有以下三種: 1,「一條龍」式,即時間上的縱向結構。 2,「破西瓜」式,即空間上的橫向結構。
3,「剝竹筍」,即從簡單、表達化向縱深發展,最後達到 *** ,點破主題。詳略得當、前後呼應,是通訊寫作中需要經常考慮的問題。
包餃子今天,看媽媽買了一些野菜、餃子皮和肉。
我高興極了,不住地說:「今天媽媽又要包餃子了!「 小荷作文網 中午到了,媽媽已經在桌子邊包餃子了,我在一旁看著,覺得包很簡單,手就開始有點癢癢了。我便偷偷地走到桌子前,看了看媽媽包餃子的樣子。
看著,看著,手覺得更癢了,便跑到水龍頭前把手洗干凈,又來到了桌子前,悄悄地拿起了一張白色的餃子皮,照著媽媽的樣子,把餃子皮放在手掌心,擺了擺平,用大拇指輕輕地按住餃子皮的一小邊,用筷子在湯碗里夾了一塊肉餡兒,放在了那一張白色的餃子皮的中心。接著在餃子皮上的沿上塗上了一圈水,把餃子皮用手指按住角,翻過了。
然後雙手把兩半餃子皮捏了三下,做完一隻餃子,我包的那隻餃子出現在眼前,看上去像個「大肚子「 我就把那隻「大肚子「放在了盤子里,一眼瞧去可顯眼了,就像吃了許多的飯。但是我又拿起了一張餃子皮,開始跟媽媽包起來了,我包的餃子胖胖瘦瘦的,是有趣極!而媽媽包的餃子都一樣。
呵,為什麼媽媽包的餃子都好看,而我包的難看極了。 經過了這包餃子,不但使我學會了包餃子,更重要的是做任何事都要認真。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了大地震,當聽到這個消息後,我的心裡不經得顫了一下。回到家裡我馬上叫媽媽,「媽媽、媽媽,趕快給我看電視,四川發生了大地震。」然後我和媽媽一起看新聞,當看到那一張張感人的畫面,被埋的孩子,被埋的人們,一具具屍體,讓我和媽媽熱淚盈眶。「四川發生了大地震,快看新聞。」爸爸邊進門邊叫著。然後大家一起看新聞聯播。
我們看了一個又一個感人的畫面,悲慘的畫面。還有一棟棟原來美麗的樓房,如今變成了廢墟一片,還有那一具具屍體,一雙雙渴望的眼神,讓人永遠也忘不了。
當聽到一個一個的孩子,一個一個的人從廢墟中就救出來時,大家心裡充滿著快樂,充滿著激動。他讓我們感到生命的寶貴,他們堅信著:活著就是希望,我一定要堅持下去。他讓我們更堅強。
地震後許多人失去了親人,許多人失去了朋友,他們是多麼的可憐,他們是多麼需要幫助,,需要大家的幫助,需要大家的支持,我們要幫助災區的人民,和他們共度難關。
災區沒有了食物,沒有了水,沒有了衣服,也沒有了被子。他們吃不飽,穿不暖,我們要向他們伸出援助之手。我們要捐吃的、喝的給他們,還有錢。他們很需要。
他們都受傷了,他們很可憐,只有我們可以幫助他們。只要我們捐些葯品,捐些血,捐些錢,這些都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假如他們沒有葯品許多人都會活不下去。我們要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幫助他們,幫他們渡過難關。
他們需要大家的幫助,只要大家團結起來,每人都奉獻出一愛,那就會有無窮的力量,幫她么鬧過困難,創建新的家園。
我們都是中國 的孩子,兄弟姐妹有難,我們能置之不理嗎?我們能若無其事嗎?
天災無情,人有情。只要大家都奉獻出一愛,災區人民就能高過黑暗,迎來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