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閱讀如何提出問題

語文閱讀如何提出問題

發布時間:2023-08-09 13:33:39

① 語文提問題的方法有哪些

小學語文提問的方法
一、精心設計提問
教師要樹立「問題意識」,在課堂教學中以問題為紐帶。所以,教師在設計提問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提問要把握問題的難度。心理學的觀點認為:人的認知結構可以劃分為3個層次,即「已知區」、「最近發展區」和「未知區」。教師要努力尋找學生「已知區」和「最近發展區」的結合點,在不知不覺中喚起學生學習的熱情,然後逐漸提高問題的難度。
2.提問要關注問題的角度。教師要從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入手,處理好問題大小、多少的關系。同一個問題可以從不同側面提出,提問的角度不同,效果往往不一樣。課堂上,教師如果能根據具體情況形成各種不同的問題情境,就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現象上來,從而達到優化課堂教學結構的目的。
3.問題要具有一定的啟發性。葉聖陶先生說:「為教縱詳密,亦僅一隅成。貴能令三反,觸處自引申。」也就是說,教師的提問應該是「投石擊破水底天,一石激起千層浪」的問題設計,有效的提問有助於點燃學生思想的火花,掀起其感情波瀾,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4.問題要有一定的開放性。開放性的問題為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但開放性提問如何能夠促進學生有效思維呢?可以使用追問、聚焦、轉化等策略,引導學生正確深入地思考。
二、正確了解學生
課堂提問是以學生積極參與為前提的,為了激發學生回答的積極性,教師在精心設計提問的同時還應全面了解提問對象,知道面對的學生是什麼樣的認知水平,從而找到與學生契合的思維銜接點。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思維水平不同,對於 同一事物所關注、思考的都不同,所以教師在對待不同年齡層的學生提出的問題層次應做到「因人而異」。即使同一個年級同一個班級,學生也存在差異。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總是希望能夠最大程度獲取教學反饋信息、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課堂提問應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優差生,使所有的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
三、准確把握時機
課堂提問要問得適時、問得有價值,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點撥作用,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正確把握提問的時機十分重要。教師要根據授課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具體情況,掌握火候,選准時機,巧設疑難。
1.在所學知識的關鍵處提問。所謂「關鍵處」,是指教學目標中的重點、難點,是那些對學生的思維有統領作用、「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地方。這時提問,可以把學生帶入積極的學習情境中,促其積極思考,順利掌握所學知識或形成技能技巧。
2.在新舊知識的銜接處提問。教師要抓住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從學生原有的知識中找到新知識的認知生長點,設計出導向性的問題,鋪好「橋梁」,促進新舊知識間的滲透和遷移,幫助學生逐步建立科學完整的認知結構。
3.在學生學習的疑惑處提問。孔子曰:「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教師若能在學生思維受阻時及時提問,然後與學生共同釋疑,勢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課堂提問的運用時機,課上看似隨機應變,實際上功夫在課堂外,要求教師既備教材、教法又要備學生,按照教學規律,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四、科學引導
有效提問意味著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能夠引起學生的回應或回答,而且這種回應或回答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學習過程。正確叫答是一種藝術,教師必須注意以下三點:
1.耐心等候。有些教師怕等候會導致時間不夠、不能完成預期的教學任務,留給學生的等候時間太短,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違背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關鍵的策略是控制時間,既不浪費時間又給學生必要的思考時間。教師如果能在提問時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和時間,讓學生感覺教師在等待,那麼,你給學生空間,孩子將給你驚喜。
小學語文提問方法
2.學會傾聽。真正有效的提問,其實只是傾聽,傾聽是一種對話,好的對話者總善於傾聽。教師心裡往往裝著自己的「備課答案」,對學生的傾聽不夠,容易忽視對學生的傾聽和尊重。其實,學生一旦開始主動學習,教師的責任就由講授、提問轉換為傾聽,善於傾聽的教師總是能將學生的聲音轉化為有效的教學資源。
3.及時評價。在學生回答提問以後,教師一定要做總結和評定,總結必須明確具體地指出學生學習知識的優缺點。教師的評價對於保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提問的效率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在評價中由「供給者」轉向「激勵者」,為學生的回答提供了及時的反饋,讓學生了解了自己的學習情況,從而真正去發現學習,成為「發現者」和「建構者」。
課堂提問是一門科學,是一門藝術,也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從提問走向對話,是對提問進行改革的方向,對話更趨向於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互動。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提問不應只是局限於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單一方式,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提問、學生對教師的提問也應貫穿於課堂提問之中。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能夠完善自己的提問技能,提高提問的有效性,必然就能催生出高效的語文課堂。
我在提問學生的時候,要考慮清楚,這個問題是不是適合學生,要把問題說明白說清楚,不能稀里糊塗的,使學生聽不明白,甚至有的孩子所答非所問,在課堂中,經常會出現這種現象,有的孩子站起來回答的還是上一個問題,這種情況也是有的。平時我總是鼓勵孩子們舉手回答問題,只要敢舉手回答問題,哪怕是回答錯了,我也不會批評學生,反倒會大聲的鼓勵學生,表揚學生有舉手的勇氣,因為孩子舉手了,就說明他在聽講。在《小書包》一課中,有一個環節,我提問,你是怎麼認識「校」這個字的,有的孩子說,我是在幼兒園認識的這個字,如果我換一種問法,「你是怎麼記住這個字的」?孩子是不是就不會這么回答了,而是想如何記住這個字。還有在數學課上出示一幅情景圖,提問「你看到了什麼」?和「你發現了哪些有用的數學信息」?同是一幅情景圖,老師想要的答案是一樣的,但是提問的方式不同,得到學生的答案是不一樣的,所以我以後要把問題想清楚,說明白,不拖泥帶水。我會不斷的學習,努力提高課堂提問的技巧

② 如何開展小學語文閱讀中的有效提問

如何開展小學語文閱讀中的有效提問
提問是一種古老而又重要的教學方法,希臘著名的教育家蘇格拉底的「助產」式教學即是以提問為核心,通過問答的方式藝術地引導談話者逐步反思所探討的問題,讓自以為知者知其所不知。現代的課堂教學中,提問仍是教學的關鍵,教師可以用精心設計的、充滿思想的問題輕輕推進學生的思考、激活學生的想像,不僅讓學生體會到表達自己的成功感,也對自己的思維予以反思。
小學語文中閱讀時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尤其是到了高年級之後,閱讀所佔的比例和比重都顯得越來越重要了。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閱讀能力呢?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在閱讀教學這個環節中我們教師如何去設計問題,然後讓學生能夠根據你所提的問題去進行閱讀。
在教學中幾乎每一位教師都會用到提問這種教學方法。即教師針對自己的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要求學生略加思考後回答這中教學方法。那麼問題提得是否符合學生的要求,是否拔高了或者簡單了等等都會影響到學生的發揮。也就是問題的有效性將直接影響學生的思考和教師的課堂效果,同時這還是一個老師教學水平的體現。所以,對於問題的有效性就顯得非常重要,怎樣才能使有效的提問呢?那是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的。
一設置有價值的問題
教師設問的內容和形式決定著學生思考的方向,絕大多數情況下,教師提出的問題都是些低水平的、連珠式的記憶性問題,學生通常只需要一兩句話便能回答。真正有價值的問題是教師和學生都想探討的問題,而且能夠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溝通不同主體之間的知識建構。教師應該以促成有意義的對話教學為目標,從廣闊的問題視閾出發設置開放式的、有邏輯性的系列問題。提問是否有效要根據所提問題的價值來判斷。如果一個問題設置的時候就沒有價值那它有沒有效就沒有再討論的意義了。
1、設問要具有超越性
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會發現這樣一種情況就是老師所提的問題,學生不用思考就能夠回答出讓老師滿意的答案來,而且還是異口同聲的。是不是真的是學生已經學好了呢?肯定不是。我們注意聽,仔細去看就知道老實所設的問題只是讓學生復述課本上的內容,只要是有書的學生他們都能夠從書上找到老師所想要的答案,所以說這跟學生的思維發展以及知識的拓展是沒有任何關系的。真正有效的提問時提出來之後,需要我們的學生進行思考之後才能回答出來的。當然也不是說學生思考幾十分鍾甚至幾天,而是「跳一跳,夠得著」這一種情況。
2、設置開放性的問題
學生對於問題的回答是否具有自己的思考在裡面,以及是否具有自己個性化的理解和表述很重要一點,那就是看教師設置了一個怎麼樣的問題。我們知道問題通常有兩種,一種就是開放式問題,另一種就是封閉式問題。顧名思義,開放式問題的答案就不唯一需要加入答者自己的理解,而封閉式問題答案就只能是「是」或者「不是」。我們知道對於語文教學而言需要的是我們讀者一個個性化的閱讀,需要的是讀者的感悟和體會。既然是個性化閱讀,是讀者的感悟和體會,那麼那就不是簡單的一個「是」或者一個「不是」能夠說清楚的。需要的答者自己的一個闡述。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提問要有效,就應該設置開放性的問題。
3、邏輯性的設問
語文的閱讀教學除了要培養學生的語感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意義那就是語言思維的訓練。而對於一個人來講他的思維就體現在他的邏輯性上。在語文的閱讀教學中,要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鍛煉,就必須要設置具有邏輯性的問題。教師在設置問題是要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否則的話,那你提出來的問題,學生思考了半天也只是一個個孤立的知識點,不能夠連成一條線。我們都知道,要學生的思維得以發散,要讓學生的思考能夠進一步老師的問題就很重要了,它能不能夠統領全局,能不能把問題串聯起來,以及把一個個的知識點串成一個珠鏈,提問就是很重要的。所以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提問有效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二構建有效性提問的方法
提問並不僅僅是教師拋出問題,而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教學過程。在動態的提問過程中,教師要策略性地調節提問的發展,推動學生參與教學對話。
1、鼓勵學生提問
教學活動應該是一個雙向的活動。老師向學生拋出一個問題目的是要讓學生根據問題進行思維的訓練,然後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這只能完成老師所要教給學生的任務,然而學生作為一個鮮活的個體來講有著自己的想法,他也需要通過提問的方式來讓老師幫助他達到自己的目的。尤其是在小學的閱讀教學中,學生存在著很多自己的想法甚至是疑惑,此時如果學生自己不說我們教師就很難知道了。所以,在構建有效提問的時候教師必須要把學習的主人這一主要因素考慮進去,那就應該鼓勵學生多提問。
2、仔細傾聽學生的回答,並給予時間耐心等待
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為了趕時間很多時候拋出問題後根本就沒有費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思考,有時甚至沒有仔細去傾聽學生的回答。學生的回答直接關繫到教師所提的問題是否有效。如果我們把這個標尺都給忽略了,那麼我們又怎麼去衡量教師所提的問題是否有效呢?所以去仔細傾聽學生的回答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小學生的思維發展是以形象思維為主。而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很多都要用到抽象思維,學生要用抽象思維來思考問題,所花費的時間相對來說思考的時間就要久一點。所以我們教師不僅要仔細傾聽學生的回答還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思考。
3、讓學生自己來證明自己的回答
當老師提出問題之後讓學生來回答,肯定就有一些回答是不符合要求的,這個時候我們在閱讀教學中往往就是在質疑。如「是這樣的嗎?」「這樣恰當嗎?」「你怎麼會有這樣的體會呢」等等。其實學生這樣說肯定是有自己的理由的,說不定他的理由還是有理有據的,但是很多時候當我們老師發出質疑的語氣之後,學生就心中沒底了,就覺得自己真的回答錯誤了。老師此時何不多給一點時間讓學生自己來證明自己的回答呢?哪怕他是錯誤的回答。我想當學生通過自己的證明之後一定會發現問題在哪裡,一定會進一步再進行思考的,而這將成為他學習的一大財富。
4、尊重個性化的回答
語文課程標准中明確要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要創造個性化閱讀的氛圍。閱讀本來就應該是一個個性化的活動。「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閱讀是和我們生活經歷、理解能力、自身的素質等等一系列的因素息息相關的。不同的人讀同一篇文章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讀,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也許有的人理解得要深一些,也許有的人理解得要淺一些。但是這都是他們自己的理解,是他們對文本的一個思考和感受。教師沒有理由去否定他們,而是應該去尊重。在尊重的基礎上再去引導學生更深入的理解、感悟、體會。
三有效提問的方法
1、由點及面的提問
提問的時候教師不應該以來就給學生一個籠統的提問,這樣會使學生「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道應該如何下手。就像無頭蒼蠅找不著出路。而是應該從一個點散發開去,最後形成一個面。當然這個點不能太過細碎。
2、從形象思維到邏輯思維進行提問
小學生既然是以形象思維為主,那麼在我們的閱讀教學中提問的時候,就必須關注學生思維發展的模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達到自己預期的效果。在形象感知的基礎上再進行邏輯思維學生感覺要容易一點,老師也要輕松一點。
3、由淺入深
課堂提問必須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層層遞進,步步深入,最終達到「跳起來摘桃子」的理想境界。如《索溪峪的「野」》為何說索溪峪是「野」的?首先就要讓學生先找著索溪峪的「野」體現在什麼地方?然後才是為何說它是「野」的。這個問題應該是一步一步推進的,是慢慢來的。否則以來就要學生回答為什麼要說索溪峪的「野」的話就無形中把問題給拔高了。
教育的責任在於喚醒、激勵和鼓舞,提問的藝術在於促進思維發展。只有把學生的發展放在首位,才能煥發出提問的精彩,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提問的有效性的方法,尤其是在閱讀教學中還需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不停的摸索、總結。

③ 如何培養學生在語文閱讀中質疑問難

一、課前預習質疑 在每篇課文教學前,布置學生先預習,並要求學生邊讀邊想,課文中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把問題寫在質疑本上。教師檢查後,對認真提問題或提的問題較有思考價值的同學給予肯定、表揚、獎勵,以此激發學生提問的積極性。如《丑小鴨》一課中,有個學生在預習本上質疑:丑小鴨如果不離開家,它長大也會變成天鵝呀?課文為什麼要寫它離家呢??顯然,這個問題提得好,反映了他認真讀書,善於思考,我及時給予表揚。在學習時,我把此問題拿出來討論,學生各抒己見,最後經歸納,總結出若它長期處於被嘲笑、欺侮的境地,長大後最多不過是一隻白鴨子,它將沒有自尊、缺乏自信,更不可能有白天鵝那樣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高貴氣質。

二、從課題上質疑

課題濃縮了整篇課文的精華,是文章的眼睛,思維的窗口,可以幫助和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學習課文出示課題後,可讓學生說說從課題中知道了什麼,還想知道什麼?這樣,既理解了課題,又為學習課文設置了懸念,激發了學生探究內容的興趣。我在教學《「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一課時,首先從題目入手,設計了這樣一個引語:「看了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麼或有什麼疑問?」話音剛落,學生就紛紛迫不及待地舉手提出疑問:什麼是精彩極了?什麼又是糟糕透了?這句話是誰說的?為什麼會說這樣的話?……這樣為學生創設了問題情境,促使了學生的好奇心,學生通過自己閱讀,很快就在書中找到了答案。

三、抓中心句質疑

抓住中心句設疑不僅能起到統領全文的作用,而且能激發並維持學生良好的學習狀態,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抓住中心句巧妙設疑。例如學習《桂林山水》,可以將:為什麼說「桂林山水甲天下」中心句作為學習的切入口,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學習課文,進一步領會桂林山和水的特點。

四、教學重點、難點處質疑

在體現重難點處巧妙設疑更能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教師要善於用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巧妙地激起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的思考。如《富饒的西沙群島》第一段統領全篇課文,抓住這一句讓學生質疑,可引發這樣的思考:西沙群島的風景優美和物產豐富各表現在哪裡?作者是怎樣進行描寫的?學生通過自讀課文,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如水到渠成。又如,《鳥的天堂》一課,閱讀課文後學生對一些內容不太明白,提出了這樣幾個問題:1.寫榕樹的這部分是靜態描寫,為什麼用了「生根、垂到、伸進、卧」等動詞?2.課文中描寫榕樹靜態的順序是由遠及從近,為什麼寫到:「我們的船漸漸逼近榕樹了」,而後又寫:「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卧在水面上一般。」把遠景寫在近景中?我沒有急於回答他們的問題,而是引導學生反復閱讀課文中具體描寫榕樹長勢的句子,先總結出榕樹大而美的特點,再品味作者是怎樣通過語言文字更巧妙、形象地描繪出榕樹的千姿百態,理解了這些內容後以上的那些問題自然迎刃而解了。

五、細讀中引導質疑

細讀課文是引導學生學習每段課文,認識課文反映的客觀事物,體會課文蘊涵的思想感情。預習交流質疑後教師應引導學生帶著疑問去自讀課文。如教學《白楊》,可以引導學生質疑:爸爸在向孩子們表白著自己的什麼樣的內心?為什麼臉色變得嚴肅起來?窗外閃過去的白楊樹,他在沉思什麼?他的嘴角為什麼又浮起一絲微笑?學生根據這些問題細讀課文,自讀解決。
六、在精讀中點拔質疑

精讀是教師引導學生精確地把握文章重點部分的內容和層次關系,理解重點句段的含義,了解表現手法和進一步體會思想感情,從而把握文章中心。老師先對疑難點進行點拔,再引導學生自學,而對學生模糊有感,但又提不出疑的地方,教師應旁敲側擊地引導學生再讀重點段,啟發學生發現自己沒有發現或提不出的問題。
如在教學《草船借箭》一課,學習「借箭經過」這一段時。在指名朗讀這一段後,「諸葛亮為什麼讓軍士擂鼓吶喊?曹操為什麼不敢輕易派兵出來?諸葛亮為什麼能算得那麼准?對於這些問題,通過全班討論交流解決。對於學生無法解決的問題,老師可適當點撥。如在討論「諸葛亮為什麼能算得那麼准」時,有的同學認為諸葛亮之所以算得準是因為他的腦子聰明,有的則認為是巧合,面對這種情況,我就讓學生再次閱讀這一段後稍作點撥:「『大霧漫天』、順風順水『這都相關到哪一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從哪裡來的?」學生一下恍然大悟,體會到諸葛亮的聰明才智與他廣博的知識是分不開的,這也正是他「神機妙算」的原因。

七、學習課文後質疑

學習完課文後,學生整合全篇課文內容,再聯系實際又會產生新的疑問,學生此時質疑,是對課文內容的反思深化,應鼓勵學生學完課文後積極質疑。如教學《凡卡》後,學生問:凡卡最終結局會是什麼?學生就能聯系實際,認識不同社會制度下人們不同的生活。我在教學完《毛主席看戲》一文後,一生提出,「既然毛主席是個守秩序的人,他的到場引起了轟動,如果他接受人民的好意,會場可能會更早安靜下來,他為什麼不這么做?「這個問題提出後,引起全班同學的興趣,各種想法都表達出來,發散性思維充分得到訓練,此問更是拓展了學生思維。

總之,學生主動質疑問難,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良機,是學生探究課文內容的開端,是啟迪學生創新思維的一個途徑,我們在教學中努力地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就能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④ 如何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做好課堂提問設計

「學起於思,思起於疑」,學生的思維往往從問題開始。所以,課堂上問題的設計就顯得極其重要。問題設得實,設得巧,不僅能「傳道、受業、解惑」,而且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開掘學生的創造潛能。陶行知在《創造的兒童教育》中指出:「發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有效的提問,「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其練習,領悟之源廣形,純熟之功彌深。」
一、當前語文教學中無效的問題設計
1、提問「面面俱到」。老師在課上問題設計過多,過於瑣碎。學生根本沒有多少時間思考,導致「碎問碎答」。這樣一堂課下來,沒有一個明確的課堂教學中心,學生盲目地被牽著鼻子走,在雲里霧里中疲憊不堪,不僅思維受到壓抑,而且收獲甚少,僅走過場而已。
2、提問「泛泛而談」。 要麼問題過於簡單,沒有思考價值,僅以單純的判斷性提問形式:「是不是」,「好不好」,「對不對」等。或是以學生完全不假思索,不費力氣的就可以回答的問題問學生,這種做法只圖課堂表面熱鬧,而不利於學生思維的發展,也收不到什麼教學效果。要麼問題過難,對學生只啟不發。如一開篇老師就問學生「課文寫的是什麼」,「寫作特色是什麼」。試想他們對課文內容還沒有任何的感性認識,怎麼能回答得上來呢?這樣,不但使教學收不到預期的效果,還會扼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不用說鍛煉思維能力了。
3、提問「步步為營」。 單一的「預設」限制了種種的「生成」。一個個提問成為牽引著學生向教師的「教案」設計靠近的階梯,「提問群」的接連出現成為幫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橋梁,「隨口而至」的問與答沒有絲毫的美感和激發力,使之成為桎梏學生創造思維的網路。學生的求知慾無法得到擴張與滿足,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就此止步與抹殺,發散性提問、開拓性提問也就無從談起。
二、提高教學中問題設計的有效性
1、「牽一發而動全身」,抓住學生思維的聚焦點
教學問題是教學目標的轉換,是教學目標的具體表述。有效的問題應該是「提領而頓,百毛皆順」,主導文本研讀、對話的大方向,提綱挈領引導學生縱覽全局,感悟全篇,做到一「問」立骨。最大限度地調動盡可能多的學生來參與思考討論探究
這樣的問題,(1)可以從標題入手,如學習《傷仲永》一文,通讀課文後,問:本文標題中哪個字是全篇文眼?(傷)?這一字飽含了作者怎樣的心情呢?(惋惜)作者為什麼會抒發出這樣的心情?解決了這三個問題,自然就深刻地理解故事內容及造成人物悲劇的根源所在,在惋惜同時留給後人提示警醒。所以,有效的提問能聚焦文章的重難點,同時也集中了學生的思維。不僅課上得緊湊,而且也更有效。(2)可以從結尾入手。如《捕蛇者說》的結尾是「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此句是文章的中心句,那文章是怎樣緊緊圍繞此句話展開的?在認真閱讀全文後,可從捕蛇緣由:抵租、蔣氏三代的悲慘遭遇:蔣氏的捕蛇生活和鄉鄰的交稅生活對比,探究造成捕蛇者悲慘命運的社會根源。這一綱舉目張的問題的設計,把課文環境、人物、情節三大描寫及其作用和文章的主旨理解全包含在內。(3)抓住重點語句和關鍵細節設問,如學習《我不是懦夫》一文,「我不是懦夫」這句話是王嘉鵬對哥哥的回答。可是他沒有說出口,而只是「在心中默默地」對哥哥說,這是為什麼?引導學生思考:「我」不說出來是想用行動來證明「我」不是弱者,更不是「懦夫」,「我」要用堅強來詮釋「我」的不幸,戰勝「自我」,接著追問:面對災難,王嘉鵬曾經是個弱者嗎?引導學生圈劃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關鍵句子或段落,在語言的品味中感受人物心路歷程,體驗到靈魂的高貴。這一環節對於學生有很大的思維容量,也明確地突出課文的重點內容。所以,整體、集中的提問取代了那種瑣碎、繁復的一個個小問題的不厭其煩地發問,能充分體現學生的思維效度,同時,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在一定的空間中、在一定的「磨礪」中得到了提高。
2、「一石激起千層浪」,激發學生思維的興奮點
皮亞傑曾經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於興趣」,對於學生來講,只有他感興趣的東西,才會使其產生學習的慾望和動力,而富有價值的問題,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例如我在教學《岳陽樓記》時,通過知識競賽導入:「我們中國地大物博,亭台樓閣林林總總,有誰知道中國的『四大名樓』嗎?」一問既出,學生很興奮,興趣一下子被調動了起來,前後左右,七嘴八舌,思維異常活躍。「鸛鵲樓」,「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不甘落後。在意猶未盡中,我又拋出第二問:「誰還能舉些有關寫這四大名樓的詩句嗎?」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學生的思維再次被激活。一學生道出「岳陽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我因勢利導:「 你知道這句名句出自哪位名家的哪篇名作嗎?」,「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很好,今天我們就要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來感受范仲淹的這一偉大的政治抱負」,學生的勁頭更足了,興致勃勃地趕緊打開書仔細讀了起來。如此水到渠成,確實「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樣學生不僅願意學習,樂於學習,而且學生的思維火花不斷的得到迸發與跳躍。
同時,富有價值的問題還在於尋求學生興趣與課堂深度的契合點,抓住學生最感興趣而又同文章重、難點有著緊密的聯系的問題。如我在教學《曹劌論戰》時,在分析了曹劌的「遠謀」和魯庄公的「鄙陋」後,在學生的興趣聚焦於曹劌這個人物的性格特徵上時,我順勢曲問:「在這次長勺之戰中,顯然,曹劌的遠謀是舉足輕重的,但是否能少了魯庄公的一臂之力呢?魯庄公身上除了鄙陋以外,是否一無是處了呢?」「風乍起,吹縐一池春水」。話音剛落,整個課堂又開始炸起了鍋,充滿挑戰性、探究性和趣味性。又如,在學習了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把握了該文的思想內容「寄情山水,與民同樂」後,我又設計問題:作者與柳宗元都是被貶謫的官員,柳宗元也曾在《小石潭記》中抒寫寄情山水的情懷,也有「心樂之」、「似與游者相樂」的寫「樂」之句。但《醉翁亭記》的「樂」與《小石潭記》的「樂」是否一樣?巧妙的問題設計,觸動了學生的興趣點、情感點,因而學生們說得興味盎然,此文的難點也在這一刻自然地得到突破。所以說,「提出一個有價值的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如果把學生的大腦比作一泓平靜的池水,那麼教師有效的課堂提問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啟迪學生的心扉,開拓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始終處於最佳狀態,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這也是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一條重要途徑。
3、「條條大路通羅馬」,開啟學生思維的發散點
課標指出:「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在課堂教學中設計開放性問題,促使學生全面的觀察問題,深入的思考問題,並用獨特的思考方法去探索、解決問題。
可從體驗人物精神品質角度設問,如我在教學《「諾曼底」號遇難記》時,在把握了哈爾威船長的人物特徵後,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哈爾威船長最後選擇與船共亡值不值?」鼓勵學生張開思維的翅膀,積極思考。學生們從不同角度談出了自己的看法:①、值得。因為真正的強者是具有自製力的人。他忠於職守、臨危不懼體現了他的價值觀,堪稱強者②、不值得。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有限的生命中還有無數個實現個人價值的機會與可能………,在你一言,我一語中,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有效地得到了鍛煉,打開了學生一條又一條的思路,心靈得到了一個又一個獨特的體驗,這對每個學生來說就是一種收獲。他們不僅得到了個性化的發展,還培養了自己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
有人說:「一堂好課往往起源於一個好問題。」問題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心臟。問題是思維活動的起點。因此,好的問題能帶動一堂課,好的問題需要設計,一定要有效設計。

⑤ 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 答題方法有哪些

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通讀文章,了解主要內容,揣摩中心思想;認真通讀所有題目,理解題意,明確題目的要求;逐條解答,要帶著問題,仔細地閱讀有關內容,認真地思考、組織答案;檢查,看回答是否切題,內容是否完整,語句是否通順,標點是否正確。

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方法

一、看題目。題目是一篇文章的靈魂,一般我們看到一個題目,就能明白這篇文章寫的是什麼,也能對文章的大意有了基本的了解。

二、通讀全文。一篇短文,看完題目,接下來就是要通讀一遍,讀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後一段,因為這可能是這篇短文的重要內容的總結。還要注意每段的第一句話,一般也是每段的總結,這樣一遍讀下來,基本上短文的大意和每段的段意就應該明白了。

三、帶問題再讀一遍。讀完一遍後,我們就可以去讀題目了,先不要著急做題,同樣的把題目通讀一遍,然後帶著這些題目問題,再回去讀一遍短文,這時候,有些簡單的題目,比如直接可以從文章中,就能找出答案的,就可以直接寫答案了。

四、確定區域,深入思考。這個就是閱讀理解的重點及難點了,題目問題不能直接在文中找出答案,需要孩子們自己總結中心思想,甚至要自己去延伸才能得出答案。

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

語文閱讀答題技巧,最基本的是要通過閱讀把文章想表達的意思理解透徹,然後根據題目的要求,聯繫上下文或整篇文章,進行整理、歸納、分析,從而作答。

所以,要做好語文閱讀理解,首先要提高閱讀能力,包括閱讀速度、整理歸納分析、理解記憶等放方面。我通過練習「快速閱讀」來提高我的閱讀能力,訓練原理就在於激活我們「腦、眼」潛能,培養閱讀者直接把視覺器官感知的文字元號轉換成意義,消除頭腦中潛在的發音現象,越過由發聲到理解意義的過程,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方式,實現閱讀提速、整體感知、理解記憶的飛躍。

⑥ 語文提問題的方法有哪些

語文課堂有效提問的幾種方法

隨著把培養思維、開發智力做為教育目標以來,課堂提問優化設計已經做為一門專門的教學藝術,受到教育專家和廣大教師的重視,善教者,必善問。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已經成為每個優秀教師的必備技能。
1.圍繞教學目的設計提問。
語文教學要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作為實現語文教學整體目標手段之一的課堂提問應該能使學生激起情趣,理解內容,發展智力,受到教育。問題設計要從整體目標出發,考慮到語文教學的整體效應。如教學《你們想錯了》一課時,設計了這樣的問題:「『你們想錯了』中的『你們』指的是誰?他們是怎樣『想』的?為什麼說他們這樣想是『錯了』?」這幾個問題的提出,促使學生全面閱讀,把課文中的內容連貫起來思索,從而理解方誌敏的好品質,體會出文章的中心,達到教學目的。
(1)提問的內容要有思維價值。如果所設計的問題過於簡單,僅停留在簡單的是非選擇上,學生的思維能力便難以得到提高。因此,精心設計具有思維價值的問題,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思考興趣,培養其良好的思維品質,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那些精於設問之道的名師常常能獨具眼力,在易被常人忽視之處,捕捉到具有較大思維價值的問點。例如,有一位教師在執教《凡卡》一文時,圍繞凡卡的信爺爺能否收到這個中心,設計了這樣一組問題:凡卡的信爺爺能不能收到?為什麼?聯系爺爺的處境想一想,即使爺爺收到凡卡的信,能不能改變凡卡的處境?為什麼?這又說明了什麼?這樣的問題顯然具有較大的思維價值,它們能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2)提問要明確具體。提問是為了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因此提的問題只有明確具體,才能為學生指明思維的方向。如,有一位教師在執教《窮人》一文時,先問學生:「對課文用『窮人』作題目你們有什麼想法?」學生的回答是:「因為桑娜是窮人,所以用『窮人』作題目。」「因為桑娜收養的是窮人的孩子,所以課文題目叫《窮人》。」顯然,學生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存在困惑。於是,教師接著提出了這樣的問題:「這篇課文著重寫的是桑娜,為什麼不用『桑娜』為題,而是用『窮人』呢?誰能從課文描寫的人物和事件中去仔細想一想,找到答案呢?」這樣的問點明確具體,學生經過思考後有所悟:「課文描寫了三個人物,他們都是窮人。」「課文敘述的事情都發生在窮人之間。」在此基礎上,教師又進一步追問:「作者描寫這些窮人,敘述窮人之間發生的事,為的是什麼?」此時,學生恍然大悟:「為了歌頌窮人的高尚品質。」
2.提問要立足於重點,突破難點。
課堂提問不在多而在於精,關鍵是我們教師應抓住文章的重點,突破難點。例如文章深邃意境中寫到的情節往往是作者情感願望寄託的載體,應設計問題重點研究。再如有些文章的關鍵句,往往是文章和思想有機組成,在教學中可在這樣的地方涉及提問,使學生掌握內容,明確思想。如教學《長城》一課時我針對關鍵句「這樣氣魄雄偉的萬里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設計提問」「什麼是奇跡,為什麼說長城在歷史上是一個奇跡?」學生通過讀文、討論聯繫上下文分析理解了長城高大堅固不但是一個奇跡,在沒有吊車、起重機的情況下,就靠無數肩膀無數只手修建成了萬里長城,它凝結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更是一個奇跡。如此讀、思、議,學生不僅了解了萬里長城,更會油然而生一種民族自豪感,教學重難點也就突破了。其實,難和易往往是相對而立的,也是因人而異。只要能根據教材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有針對性地設計問題,其難也易了。

⑦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初中語文的閱讀理解技巧和方法大家都清楚嗎?如果不清楚的話,快來我這里瞧瞧。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的技巧和方法」,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注告纖鏈重對文章中的關鍵語句的理解

關鍵語句是指在文章中起關鍵作用的語句,在意義或結構上起銜接、照應的作用。要理解它們的含義,離不開具體的語言環境。

在應付針對關鍵語句命制的試題時,考生應注意以下兩點:

1、熟悉基本的語法知識,依照語法知識對句子進行分析,重點檢查句子成分是否殘缺,搭配是否恰當,次序是否合理,定語修飾的主體是否明確等等。

2、要依賴於語感,注重語意表達的准確性。

以上對注重對文章中的關鍵語句的理解解題方法的學習,同學們都能熟練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學們熟練的完成閱讀理解的題目知識。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技豎桐巧詳解(3)

下面是對片段或文章的概括理解能力的內容講解,希望給同學們的學習很好的幫助。

對片段或文章的概括理解能力

概括文章的內容,是一種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從現象到本質的提煉與升華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做到內容完整而不片面、語言恰當而不偏頗、文字簡明而不拖沓。當然,閱讀的主要目的是從書面語言中吸取有用的信息,這些信息往往分布在文章的各個部分。因此,閱讀理解不僅僅是對某一個詞語或語句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對文章的大量重要信息進行篩選,以便作出正確的理解。

同學們對上面關於對片段或文章的概括理解能力知識的講解學習,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後面我們進行更多的解題技巧學習哦。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詳解(1)

下面是對語文注重對文章中關鍵詞語的理解解題技巧的內容學習,希望給同學們的學習很好的幫助。

注重對文章中關鍵詞語的理解

閱讀理解的困難之一,主要表現為對文章中一些關鍵詞語的正確理解。它又分為兩種情況:一是意義明顯的,可以在上下文中找到解釋;另一種情況是意義隱晦的詞語,雖然在語言環境中有具體的內容,但作者並沒有把它用文字明確地表示出來,需要應試者調動自己以往的知識和經驗,通過歸納和分析,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在解答這些題時,考生應把握以下兩點襪孫:

1、首先要准確理解整個句子的意義。一個詞只有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才有其確切含義,只有依照具體的語言環境,才能把詞義理解准確、透徹。對字義、詞義的理解,其基本原則是"字不離詞,詞不離句"。

2、把選項中的詞代入句中,默念一遍,找語感。

通過上面對語文注重對文章中關鍵詞語的理解答題技巧的知識講解學習,希望同學們對上面的內容很好的掌握,並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點撥

關於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點撥知識,我們做下面的講解學習,希望可以很好的幫助同學們的學習。

閱讀理解答題技巧點撥

1、某段或某句在文中的作用體型

在首段----總領全文、首尾呼應、設置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為下文做鋪墊、與下文進行對比,反襯出……

2、概括某段大意---

(1)要准確的概括出段意,首先要讀懂段落每句話的意思,還要弄清楚段內各句的相互關系,找出能揭示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即所謂的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數在段首或段末,個別也有在段中的)。如果沒有中心句的,就要抓住全段的中心意思,自己總結概括。

(2)摘句法,即找出段落中的中心句。例如《我的老師》中的第二自然段,就可摘取其中的「她從來不打罵我們」一句來概括段意。

(3)概述法,用自己的語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例如《故鄉》的第二部分,內容很豐富,記述的人物事件很多,可用自己的話概括:「我」回到故鄉的所見、所聞、所感。

(4)聯合法。有些段落講的不止一個意思,概括時必須用簡練的語言把幾個意思表述出來,缺一不可,這就是聯合內容要點加以概述。例如《記一輛紡車》的`第四段,就要綜合三層意思:紡線使衣著自給,紡線使大家愛惜自己製作的衣服,紡線是大家形成了新的美的觀念。

3、概括全文的主要內容的答題模式:誰----為了什麼-----做了什麼----結果怎樣

4、說說主人公思想性格變化題型----關鍵要答出「變」來,如:他從以前……變得……

5、五種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

記敘文中的議論是作者在記敘中所記事物發表自己的看法。或贊揚,為什麼贊揚;或反對,為什麼反對。

記敘文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記敘的過程中對所記事物抒發自己的感情。它一般可分為兩大類: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6、怎樣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的寫作意圖、目的。它是通過文章的字、詞、段、篇的結構形式表達出來的。我們要歸納中心思想,首先必須讀懂文章的主要內容、段意或文章的中心句來概括總結,也可以從審題、文章的開頭、結尾、重點段、議論部分或從考題中得到提示入手。其主要方法有:

(1)先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再想一想作者為什麼要寫這些內容,然後領會寫作目的,即中心思想。如《窮人》主要描寫了漁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不管自己家境困難依然收養了自己已故鄰居的兩個孤兒這件事,想一想作者為什麼要寫這些呢,從文中可以分析出作者的寫作目的是:反映沙俄時代漁民的悲慘生活和窮人寧可自己吃苦,也要互相幫主的高尚品質。

(2)分析課文的重點段。從文中找出中心思想,如《賣火柴的小女孩》的第二段,描寫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幾次擦燃火柴所產生的美好的幻覺以及幻覺瞬間消逝,重新回到冷酷的現實,再聯系第一段和第三段「慘死接頭」就不拿找出中心:作者的目的就是要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表達了他對小女孩的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3)從文題找中心,有些文章的題目就直接點明了中心。如《偉大的友誼》,文章歌頌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偉大的革命友誼。

(4)、從中心句找中心,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最後一句:「伯父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的少。」又如《我的心事》中反復出現的一句話:「說話要算話」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

7、景物描寫的作用----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心情;表現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的發展。

以上對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點撥知識的講解內容,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大家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

初中語文做閱讀理解的兩個步驟

下面是對語文做閱讀理解的兩個步驟的知識講解,希望給同學們的學習很好的幫助。

做閱讀理解的兩個步驟

1、通讀全文,掌握大意。在解答閱讀理解時,同學們先要快速的瀏覽一下整篇文章,重視標題(中心)、開頭段(觀點)、結尾段(結論)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題句),理清脈絡,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時間花在生詞難句上。每認真讀完一段,要及時概括段意。

2、瀏覽考項,細讀答題。在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後,同學們可瀏覽一下短文後面的題目,然後帶著這些問題仔細的閱讀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的閱讀。(要做到認真讀題目中的每個字,並在原文找出大體范圍,就等於答對該題的一半了。)

3、復讀全文,驗證答案。答題完畢時,同學們應對照答案將整篇文章從頭到尾再看一遍,以確保答案的正確,同時答案要求:准確,簡潔,全面。

簡要概括來說:一、縱觀全文,把握主旨。二、認真審題,定向掃描。三、篩選組合,定向表述

通過上面對語文做閱讀理解的兩個步驟知識的內容講解學習,相信可以很好的幫助同學們對語文知識的鞏固學習吧,希望同學們會做的更好。

語文閱讀理解正確解題方法之答問題

所謂「答問題」,就是要讓學生在根據語文閱讀理解問題的要求來回答相應的問題。

答問題

回答問題力求做到以下諸點:1、不可不答;不答則無分。學生只有回答閱讀材料要求所的提問題,才能得分。我們老師對學生進行語文閱讀理解訓練時,就必須向學生說明這一點,不可不答;不答則無分。2、不亂答;亂答也不得分。學生不聯系語文閱讀理解問題的要求來回答,我們稱之為亂答題,亂答本質上是與學生不答題一樣,沒有成績。我們在語文閱讀理解訓練中強調學生要答滿線格,但並不是讓學生在語文閱讀理解訓練題線格胡說和亂說,因為學生亂答也不得分。3、言之有據,持之有理。所謂「言之有據」就是要學生在閱讀試卷上的文字材料上找原話,找依據,不能憑空瞎說。我向學生說語文閱讀理解的答案也是人定的參考答案,我們的學生不要害怕,任何問題的回答都不可能與教師的參考答案一模一樣。語文閱讀理解得分的主動權在我們同學們手中,關鍵是在於你有沒有「言之有據」地來作答。

所謂「持之有理」就是讓學生根據問題能夠說一個所以然來,能說一個道道來,或謂之「自圓其說」。只要學生言之有據,持之有理,就可以酌情得分了。同時學生要注意組織規范語言答題,認真書寫。答案基本考慮成熟之後,還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語言。語言簡潔明了,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重復羅嗦,不得要領,往往會出力不討好。在答題之後,如果時間允許,要重讀全文內容,充滿信心地進行復查。所有答案全部做完後,攜帶閱讀理解的成果回歸原文,檢查答題有無疏漏,研究其內在聯系和邏輯關系,對照各題目推測判斷,確保無誤。

拓展閱讀:中考語文選擇題答題技巧

1、讀音識字

主要考查漢字字形,讀音的識記和辨別。這是中考語文試卷中的傳統項目。運用選擇題型,考查的覆蓋面比較大,有利於引導教師和學生平時重視寫字和讀音的積累訓練。對於讀音,主要是一些容易讀錯的多音字,形似字和形聲字的辨析,對於字形,主要是容易寫錯的同音字,形似字和形聲字,一般在每個錯項中各安排了1--2個字音或字形的錯誤點,從而降低了試題的難度,可以讓絕大多數考生認真審題之後就可輕松得分。對於這一類題目的復習,除了重點掌握好教材中所涉及的常用字的音,形,義外,平時要掌握多音字的不同讀音,形聲字聲旁與形旁的一般規律,讓學生學會利用字義,詞性等知識來區別,並做好歸納整理,專門識記。

2、詞語運用

主要考查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正確使用詞語(包括成語,熟語),這樣的題目,既可檢測學生平日詞語的積累水平,又可檢測學生結合語境理解和運用詞語的能力。具體的題目是結合語境選詞或理解詞語在句子中使用的情況。對於這一類題目,復習時要注意認真積累課本中"讀一讀,寫一寫"所提供的詞語,了解這些詞的基本意義,使用范圍,注意詞語的搭配,語體色彩及感情色彩等,特別是一些同義詞和成語,平時加強訓練,注意學以致用,不能死記硬背,生搬硬套。

3、病句辨識

用選擇題來考查學生對病句的辨識,是當前各地常見的形式之一,這種題難度小,考查容量大。病句的類型不超過《考試說明》中"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和邏輯"等長見的語病。句子多以單句為主。復習時應通過專項訓練,培養語感,歸納熟悉各種病句類型,形成經驗,以便輕松應對。

4、對聯或其他文化類題型

近幾年泰安市的中考也曾考到這種題型,且都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濃厚的文化底蘊,這樣的試題能很好的引導學生認識語文和生活的聯系,不但考查對偶的修辭手法,而且還涉及到語法知識中的短語類型與結構的問題。至於其他的文化類題,主要是一些名言或課外的某些詩句等。因此,在復習時要讓學生多留意身邊的生活與語文現象,如每家每戶的楹聯和一些名勝的.楹聯等,語法的知識雖說是只教不考,但很多教師卻忽略了甚至沒有教,這一點現象要改正,而且還要花一定的時間予以引導和落實。其他類的文化題得靠學生平時的積累和自己的語感來判別。

5、名著閱讀

名著閱讀考查的目的在於積極引導學生重視課外閱讀,運用選擇題型,考查的閱讀面比較大,涉及到中考指定的作品(具體的篇目未定),命題者在設題時既注意了避免學生只看"讀","簡介"的不良傾向,又注意了避免偏重對冷門瑣細內容的考查。因而,只要平時有認真通讀過這些名著的學生,都會很容易地辨析是非判斷正誤,作出正確的選擇。在閱讀時要注意主要的人物,地點,及故事情節及一些主要的細節等。總之,就是要求學生從現在起就要花一定的時間看一遍,至少在考場時有一定的記憶。

6、課內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寫作亮點分析

這種題型主要以課內的講讀(精讀)篇目為考查對象,特別是那些經典的名篇,考查內容主要是文章的內容,主題,有借鑒意義的寫作方法及一些文章的細節等。因此在復習時,至少要讓學生看一遍,教師可以以文章的不同體裁進行分類,並做好以上考點的梳理,除外還要落實好某些課後練習的內容,因為課後練習一般都能體現文章的重點。

7、文言文語句朗讀的句中語意停頓

這是中考語文試卷中的傳統題型,意在強調初中文言文教學重在通過句逗分明的朗讀來整體把握文意的教學要求。這種題型主要是以語意停頓的標准來劃分,而且一般只出現停頓一處,應該說難度不大,對於這種題,只要平時和復習時注意多朗讀,以及理解句意,不讀成破句,即可輕松解決。

8、文言文常見詞語的理解和掌握

所選的字詞涉及古今異義,多義詞,通假字和一些有特殊用法的詞,還有幾個常用的虛詞的意義和用法。這些都是平日文言文學習過程中應具備的基本功,因而對絕大多數學生來說,此題難度應該不算高。在復習中要特別注意課文下面的注釋和課後練習出現的字詞,要以這些為重點,落實到位,教師要做好這類字詞的分類歸納,並通過訓練加以鞏固。

9、文言句子翻譯

這種題型是考查文言文句子意思的理解和把握,雖然以一個句子來檢測學生,但還是考查句子中一些主要的字詞,如:古今異義,通假字和詞性活用等文言文語言現象,但運用選擇題的形式後,難度大為降低,學生只要能理解語句的大意,即可作出正確判斷。復習時除了扎實的把握上述的一些特殊字詞意思外,還要注意一些特殊的句子,如倒裝句,省略句等。

⑧ 語文閱讀理解的答題技巧和方法都有哪些

語文閱讀理解的答題技巧和方法都有哪些?關於語文閱讀理解答題的詳細技巧和方法我已經整理在下文了,有需要的來看看吧!下面是整理的「語文閱讀理解的答題技巧和方法」,此文本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語文閱讀理解的答題技巧和方法

一、整坦汪體感知、快速閱讀的技巧

(1)瀏覽標題,領悟基本內容:標題有時暗示主旨、有啟迪文章思路的作用、提供答題的方向等。

(2)辨識文體(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散文),分析重點文意。

(3)精讀首尾,揣摩主題思想:首尾往往發現作者所表達的中心。

二、答案來源

A.採摘材料中的原文、關鍵詞語或語句(諸如抓住議論句、抒情句和特殊修辭句、文段中的關鍵形容詞和動詞)。

B.提煉篩選主要的,剔除次要的。即先用自己的話或材料中的語句來概括歸納,再加以合並濃縮,留下重點語句。

三、友情提示:

1.注意審題,領會出題者意圖,圍繞題目要求作答,防止答非所問。

2.辨識文體,根據文體知識作答;答題應有條理、書寫規范。

3.遇到開放性或談看法感受的題目必須結合文章的中心意旨(中心論點)來發散,可適當摘錄文中重點語句回答,並盡量結合實際感受、引用的相關名言警句或美文精練概括。

四、文體知識備忘錄

說明文閱讀

1.明確說明對象

辨析說明對象可以:a.看文章題目;b.根據說明語段的內容進行分析概括。

2.概括說明內容

事理說明文說明內容一般可概括為:本文主要說明(說明對象)的構造、形態、性質、特點、變化、成因、工作原理、功用等方面。(視具體說明對象的哪些內容而定)。

3.明確說明順序:

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事理說明文一般都採用邏輯順序的說明順序。

4、明確說明方法:

(1)說明方法

(2)分薯信逗析說明方法的作用:a、先指明所用的說明方法;b、再聯系說明內容分析該說明方法說明了事物的哪方面的特徵。

5、說明文語言的准確性答題規范

答:不能刪去,「xx」表示……,去掉後就變成了……影響了說明文語言的准確性。(不符合實際情況或過於絕對化)

6、明確說明文的結構(作為劃分層次的依據)

常用的結構模式:總--分、分--總、總--分--總等,事物說明文多用總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並列方式安排。

議論文閱讀

1、找准論點

標題、開頭、篇末、不明顯需精練概括。還可以通過分析論據來找論點。因為論據是證明論點的,分析論據,看它證明的是什麼問題,這個問題就是論點。或者分析題目,有的標題不是論點,而是論證話題,作者對論題的看法就是中心論點。

2、分析論據類型: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考點:補充一個論據。(要緊扣論點,選取真實典型的事例)

3、明確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

道理論證一般指引用了名人名言做論據的,比喻論證指論證的語句採用了比喻這種修辭手法的,對比論證一般須找出正反兩方面的數賣論述。

考點:分析論證的作用

1.指明所用的論證方法;

2.分析該論證方法證明了作者的哪個觀點。(一般是本段的中心句(段首)或所採用論證方法的前一句)

3.論證結構:

一般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即引論--本淪--結論)。

4.分析議論文的語言特點(准確性、概括性)。

5.議論文一般開頭由某件事、一則名言、寓言故事等生發議論。

所以它們的作用是:作為引子,引出論證的話題。

6.議論文常用設問句作過渡,反問句式以示強調。

(1)設問(手法)句的作用:吸引讀者注意,啟發讀者去思考,發人深思。(2)反問(手法)句的作用:加強語氣,強調作者的觀點,發人深思。

記敘文閱讀

文體知識:

1、記敘的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倒敘:把事情的結局或某個最突出的片段先寫出來,然後寫事情的發生、經過等。

倒敘作用:倒敘一般是為了突出中心、使內容集中,對比鮮明、或使敘述有波瀾、或為了造成結構懸念,引人入勝。

2、記敘的線索以時間為線索、以事件(某物、地點的轉換、感情的變化、「我」的見聞感受)為線索。

3、記敘的人稱:

(1)第一人稱(以『』我「的口吻展開敘述)寫法的作用:以當事人的身份敘述,使故事顯得真實(作為故事的見證人)、自然、有親切感。

(2)第三人稱寫法不受任何限制,寫起來開闊充分。

(3)第二人稱記敘,最貼近讀者,使人感到特別親切。

4、表達方式:記敘、抒情、描寫、說明、議論

5、描寫方法:

分兩類: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

(1)人物描寫細節描寫

(2)環境描寫的作用

(3)側面描寫:用他人的反應、與其他人物對比表現人物。

6、以寫景抒情為主的記敘文,要理清寫景的順序,找出觀察點(定點觀察或移步換景)。

(1)觀察角度:平視(遠視)、仰視、俯視。

(2)觀察的手段:視覺、嗅覺、味覺、觸覺、聽覺。

(3)感受的形式:形、色、聲、香、味、光、感。

7、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

間接抒情一般指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

8、品味藝術特色

一般指品味文章(包括品位小說)的構思、布局、表現手法和語言特點。回答時看它的構思是否新穎巧妙;情節是否跌宕起伏;是否運用對比、諷刺、誇張、烘托、以小見大、欲揚先抑、象徵、托物言志等表現手法;

9、散文特點:形散而神不散。

形指結構,神指中心意旨。

寫作手段: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托物言志的象徵手法。

10、當回答文章中某一內容有何作用時可從三個方面考慮

(1)內容方面,如深化主題、強調感情等;

(2)結構方面的,如過渡、呼應等;

(3)語言方面,如引人入勝、生動活潑等。

11、標點符號的作用:

引號:(1)表引用(2)反語,表諷刺否定(3)表強調(4)特指

破折號:(1)表解釋說明(2)表意思的遞進或轉折(3)表聲音延長(4)表插說或中斷。

省略號:(1)表內容的省略(2)表靜默或思考(3)表語言的中斷(4)表說話斷斷續續(5)表話未說完,語意未盡。

12、小說三要素:情節、人物、環境

小說結構: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有的前有序幕後有尾聲)

13、常見寫作方法;

14、語句在文章篇章結構上的作用;

15、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16、語言特點評價用詞:准確、生動、形象、通俗易懂、語言簡練、簡潔明了、委婉含蓄、意味深長、富有感染力等。

17、圍繞短文談談自己的看法或體會或感受

答題模式:先用一句話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體會,再用2-3句話談談理由,可以擺事實、講道理、若題目有相關要求,還要結合親身經歷。

閱讀理解題雖然看起來比較繁雜,但是也不是凌亂無章,而是有規律可尋,下面我們從詞語、句子、段落等方面為大家進行詳細分析。

第一部分:詞語

一、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准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准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 註:有些是可以換的,不要一律寫不能換,要根據題目看看具體能不能哦!)

二、動詞理解

XX生動表現了人(事)物XX的特點(情狀)(或描繪出一幅……的場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三、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答:不能。因為:

(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

(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 註:有些是可以的,不要一律寫不能,要根據題目看看具體能不能哦!)

第二部分:句子

一、句子分析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聯繫上下文,圍繞主題,挖掘出句子深層含義,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語言就可以了。

例題:請問文中劃線部分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修辭的分析:

(1)它本身的作用;

(2)結合上下文,分析句子里詞語的表達效果。

(3)答題格式:修辭+結合上下文,修辭的作用

A、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把XX比作(把XX擬人化)XX,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事物)……的特點,表達了(人物)……

B、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應用排比句能使句式更整齊,更有氣勢,強調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點

C、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開頭出現,其作用通常為「設置懸念,吸引讀者」

文中或結尾出現,其作用通常為「引起了對……的問題的關注(或引人深思),給人以啟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D、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E、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F、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答題格式:這個反問句的意思是……,以強烈的語氣表達了(人物)……的感情

G、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體,生動表達了什麼感情或特點

H、引用:引用詩句,其作用通常為「增強文章的詩情畫意,使文章語言更優美(或引用詩句是為了說明……)」

引用故事,神話傳說,其作用通常為「增強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讀者」

二、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敘文、小說);埋下伏筆(記敘文、小說);設置懸念(小說);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敘文、小說);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文、小說)

三、仿寫句子

公式:

①數清例句的字數。

②弄清例句所採用的修辭手法(沒有修辭手法的除外)。

③讀懂例句與所要仿寫的句子在概念和現象上的聯系。

第三部分:段落篇章詞語

一、標題作用

(1)全文的線索,推動情節發展

(2)總結文章內容,點名主旨(突出主題)

(3)形式新穎,吸引讀者

(4)反映人物情感變化

二、某段起什麼作用

1、開頭

A、開篇點題(照應文章標題)

B、點名所要描寫的對象

C、引起下文

D、渲染氣氛

E、設置懸念,吸引讀者

F、為情節發展埋下伏筆

2、此段在文中

A、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總結上文,總領下文。

B、為情節發展埋下伏筆,推動情節發展

3、結尾

A、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C、照應題目

D、照應開頭

E、照應全文

F、引人深思

三、歸納文章的中心

公式:

①寫人為主:這篇文章記敘了……贊揚了……表達了……

②記事為主:這篇文章記敘了……(批評了)歌頌了……表現了……

③寫景狀物:這篇文章採用了……手法,藉助……描寫,贊揚了……抒發了…… ④游記:這篇文章描寫了……表達了……感情

⑤議論文:這篇文章論述了……闡明了……

第四部分:寫作方法

一、記敘的要素的作用

公式:

①時間:以……的時間為序(或線索)來寫,使記敘的過程更清楚。

②地點:以……的轉換為序來寫,為人物提供活動環境。

③事件:以……的事件來寫,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豐富鮮明。

④人物:以……的活動來寫,推進故事情節向前發展。

二、文章運用表現手法作用

例題:請問這題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讀文章有何好處(意義)?

(1)對比,作用:XX和XX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點

(2)象徵,作用:使文章立意深遠,含蘊深刻

(3)伏筆,作用:對將要出現的XX事物作暗示,為情節發展作鋪墊

(4)照應,作用:使文章結構嚴謹,使文章主題更加鮮明,使文章更加嚴密

(5)烘托、渲染,作用:表現環境,營造氛圍,抒發情感,突出主題

三、文中畫線句、段運用何種描寫方法,有何作用

(1)人物:外貌、語言、動作、心裡、神態、正面、側面描寫

作用:表現人物XX的特點,突出人物XX的性格(品質、思想)

(2)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作用:烘托一中XX的氣氛,表達一種XX的思想感情

四、描寫手法的作用

1、讀出描寫手法在語段中的位置及目的。

2、明確描寫類型及相關知識:

①外貌(肖像)描寫的主要作用就是顯示人物的性格特徵

②語言描寫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內心世界

③動作(細節)描的主要作用就是顯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徵,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

④心理(神態)描寫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現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復雜的心理主刻畫,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3、公式:

外貌:描寫了……的樣子,表現了……

語言:……的語言,生動、傳神地展示了……內心,表現了……

動作:用運……的詞語,生動、准確地刻畫了……

心理:……等詞語寫出了……,表現了……

五、環境描寫的作用

1、找出文段開頭或中間及末尾的環境描寫語句。

2、公式:

①……的景物描寫,寫出了……的景色(或環境),烘託了人物……的性格和品質。

②……的景物描寫,結合人物心理活動,表現人物……的性格和精神。

③……的景物描寫,反映了……的情景,為全文定下了……的感情基調。

六、文章開頭寫景語段的作用

公式:

1、分析所寫景物的特色。

2、……描寫了……,為下文寫……打下了伏筆。

七、巧設懸念

公式:

1、在文章開頭找出作者所設的懸念(關鍵詞)。

2、……,使文章情節曲折、跌宕起伏。

八、本文(某段)運用什麼表達方式

記敘、描寫、議論、說明、抒情

九、插敘的作用

1、讀出插敘的語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聯系。

2、公式: ……採用了插敘的寫法,既對文章……的內容加以補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題(或豐富了主人公……的性格)。

十、稱謂變化

公式:

1、找出人物稱謂的變化詞語。

2、採用第一人稱,親切、真實。

3、稱謂變化也反映了情感的變化。

快速背語文課文的技巧

一、讀熟法。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

二、嘗試背誦法。朗讀三二遍後,就試著背。若背不出來,就打開課本看一看,然後再背,直到完全會背為止。

三、分解背誦法。把文章分成若幹部分,一部分一部分,一層次一層次地熟讀、背記。被分解成幾部分或幾個層次的內容能背下來了,再連起來整體背誦。

四、摘關鍵詞(提綱)法。把要背的課文中的關鍵詞摘出,寫在本子上,按關鍵詞的提示,時而俯首閉目,時而張眼瞅書,自己考自己。

五、背默結合法。自己認為已能背誦了,就默寫一次;默畢,翻開書頁自己校正。凡有錯處或漏處,自己劃上記號,重新背記。再背再默,再默再背,直到連標點符號也無誤為止。

六、浮現形象法。適用於背誦情景交融,文字畫面強的文章與詩詞。運用此法,還可在紙上隨意地畫簡筆畫,讓畫助背。

寫好作文的技巧

技巧一:作文成績看字跡,得分要素是第一

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試,閱卷老師打分時,第一眼,看的是字跡。因此,寫作文必須要把字寫好。記住,考作文考的是內容,而不是書法,切忌字跡潦草。

技巧二:考試作文五六段,干凈整潔看卷面

考試作文中,要注意及時分段,三四個段落顯得少了,八個段落,顯得瑣碎了些。除非有特殊情況,段落以五六個為好。此外,卷面一定要整潔,不要塗改得亂七八糟。我的看法是,考試作文每段最好別超過5行,頂多是5行半。切忌一段都八行。一旦給閱卷老師視覺上的疲勞,影響他的心理,分數就受影響。

技巧三:色彩對比也關鍵,建議用筆選擇藍

考試作文的卷子上,都是用黑顏色印刷的方格。建議學生用不淺不深、筆畫不粗不細的藍色中性筆寫作文。這樣的作文寫出來,與黑色的方格形成一定的視覺對比,在視覺上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分數上可能就會佔便宜。寫作文的時候,建議占方格下面或者左下面的四分之三,這樣,顯得卷面美觀。

技巧四:開頭結尾要簡練,最好首尾兩行半

除了忌八行的行文外,「大頭作文」也要不得。建議考生在寫作文的時候,開頭結尾占兩行半,頂多不能超過三行半。視覺會有瞬間的疲勞,也會影響閱卷老師的情緒。

技巧五:動筆之前要擬題,漂亮標題如美女

考試作文中,一般都是由考生自己來擬定題目,題目不宜太長和太短。擬題的辦法有 2個,一是你去網路上搜索一下作文擬題目,可以找到作文老師講述的類似技巧。二是考生家長或考生,趕緊去翻閱最近一年的讀者和青年文摘的合訂本,根據題材,選擇幾十個比較精彩的標題,背下來,考試的時候可能依葫蘆畫瓢地就能採用到。

閱讀全文

與語文閱讀如何提出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