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教會學生積累和運用
在我國古代,教育家荀子提出的學習原則,重要的一條就是積累。他以「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為喻,說明只有注重學習積累,才能「神明自得」,增長智慧,具備崇高的道德。當今的課程改革雖然強調教會學生活學活用,但要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若沒有足夠量的積累,是不可能有質的飛躍的。語文教師要重視教會學生積累。
一、積累的內容結構
1、語言積累
從內容上,它包括格言、名言警句、俗語、諺語、歇後語等。從結構上,它包括文字、詞彙和句子等。語言積累在整個語文積累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積累得多了,語言自然豐富起來,閱讀理解會得以提高,口語表達和書面表達也會得到進一步增強。中學生平時缺乏的恰恰是語言的積累,語匯太貧乏,寫起作文來,語言如同白開水一樣,無滋無味。我曾經看到報紙上有這樣一則報道:某學校的蔡學生寫了一篇不足三百字的作文,全篇一共用了72個「死」字,這一事例正告訴我們,要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教會學生積累語言勢在必行。
2、知識積累
在這里我們說的是狹義的語文知識,它包括語言知識、文學知識、文化常識等。這些知識很多也很復雜,可以通過建立知識檔案的形式、分別整理,這樣一點一滴,就會聚沙成塔。著名的特級教師魏書生就是通過給學生畫知識樹的方法,讓學生不斷積累知識的。
3、材料的積累
積累大量的語文材料是為了表達運用,這是材料積累的主要目的。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閱讀各種文章、報刊雜志等。
二、積累的方法
我們在教學中應該探求適合學生實際的方法,下面談的只是本人的一些做法。
1、聽講聽讀法
這種方法立足學生的「聽」。聽講是通過教師講課或別人講事情或故事的形式而獲得積累的一種方法。現在的新課堂強調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說,但我們也不要忽視教師的講。聽讀就是通過聽別人讀文章、讀文學作品的方式而獲取知識的一種方法。課外我們要引導學生收聽廣播、收看電視(如每天的新聞聯播),讓學生得到所讀的訓練,課堂上我們要篩選好的文章讀給學生聽(可以是教師讀,也可以讓學生讀)。我常常利用早讀課或課前5分鍾開展聽讀的活動。有時讓學生選擇報紙中自己喜歡的文章讀;有時教師准備好美文讓普通話較標準的學生讀(或教師自己讀)
2、摘抄法
就是通過抄錄的形式而達到積累知識和材料的方法。這種方法極為普遍。摘抄的種類繁多。從范圍看,有片斷抄錄,語句摘要,詞語抄寫等;從內容看,有精美詩文摘抄,有優美描寫摘抄,有名言警句、諺語、歇後語、俗語摘抄等;從形式上,有課堂筆記課外讀書筆記等。在運用摘抄法積累語文知識、語言、材料時,應逐步養成隨手勤摘的好習慣;其次,要指導學生多讀多抄,邊抄邊思考;最後,要要求學生把摘抄的內容分們別類,形成系統。當然摘抄不能流於形式,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運用,我常常利用早自修課開展積累本運用交流比賽,讓學生把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或詞語抄到黑板上,然後大家一起欣賞,發表看法。
3、背誦法
背誦是語言積累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傳統的語文學習的重要方法。通過背誦,可以積累豐富的語言文字材料。人們常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這正說明了背誦的重要性。清末明初的大學問家王國維、現代文學家魯迅、錢鍾書等等,他們的文學造詣很高,雖治學方法不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博聞強記,以此達到積累的目的。但背誦一定要講究技巧,不能讓學生「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首先,要求學生背誦時注意力高度集中,心不外騖。其次,要在系統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再次,要掌握記憶的特點,加強記憶的反饋和有序性。最後,要帶著尋趣的的心理去記憶。歌德說:「哪裡沒有興趣,哪裡就沒有記憶。」記憶就是這樣,只要對自己記憶的東西產生興趣,此時就樂於記並且記得快記得牢。
總之,積累的方法很多,從生活積累、從閱讀中積累等等。積累靠勤,靠恆。不是今天努力,明天就能立竿見影。當然,積累還要講究方法,不能來者不拒,眉毛鬍子一把抓,要有鑒別的眼光,才能披沙揀金,去精取金。
B. 高中語文積累與運用技巧
積累在語文學習中起著最基礎的作用,只有不斷的積累,才能有助於實現語文知識的整合、運用、提升以及語文綜合素養的形成。接下來我為你整理了高中語文積累與運用技巧,一起來看看吧。
1、根據拼音寫漢字:,正確、准確的抄寫,不可多抄,不可漏抄,注意標點符號的規范,若看拼音寫的漢字不會寫,應寫上一個同音字,切不可空著。
2、填詞:(以現代文語段積累中的內容為主)
(1)反義詞;
(2)遞進關系:題目中如果出現有“乃至、甚至、不僅……而且……”等詞要仔細分析所選詞語的表意程度的深淺
(3)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要關注待選詞語和比喻、擬人對象的對應關系
3、修改病句
找准主謂賓:確定動詞,動詞之前發出行為的人或事物為主語,動詞之後承受行為的人或事物為賓語,發現是否缺主語、缺賓語或主賓、動賓搭配不當(詳細方法見病句強化訓練資料)
補充:(1)句中有多個主語,只有一個謂語動詞時,考慮主賓搭配不當,方法為為每個主語尋找一個合適的謂語動詞
(2)當句中有多個賓語,卻只有一個謂語動詞時,考慮動賓搭配不當,方法為為每個賓語搭配一個合適的謂語動詞
4、排序還原:①主語一致,同一句中的不同分句的主語應是同一個;
②語境一致,主句和備選句所營造的氛圍或感情基調應是一致的;
③句子結構一致,當選項中各個分句的結構已經一致的時候,短句前,長句後;
④考慮邏輯順序,找准中心句(觀點句),區別材料句,按照總分總、總分或分總、時間、空間、思維的順序排列
5、選題:分析主題,抓住關鍵詞,然後分析主題類型
(1)類似“武漢發展”的主題,則劃分小方面,每一個小的方面就是一個選題
(2)已經是個小范疇的主題或是具體的一個活動了,則在關鍵詞的後面加上“意義、目的、原因、益處、弊端”等詞構成選題。
6、活動設計題:表現形式為“以……為內容|主題開展……”,常見的活動方式有:
(1)親自體驗解決問題:查資料、采訪、主題班會
(2)競賽活動:演講、詩歌朗誦、作文競賽、書法比賽、辯論
(3)展覽類:書抄報、展板、黑板報
(4)講座類:知識座談、討論會、名家講座、交流活動
(5)趣味活動類:對聯、燈謎、成語接龍
7、口語交際:表態(是否同意觀點),針對矛盾點提出合理解決方法或指出採取正確態度的好處,提出請求要說明目的,禮貌委婉,注意稱謂
8、材料分析概括題:找出所有材料的共同點也就是都談到的問題,一般來說在所有材料中都反復出現的詞或短語就是關鍵詞,或所有材料中信息量最小的一則就是所有材料的共同信息。
9、材料選擇題:指明每一則材料的主旨內容,符合主題要求的就是合適的材料。
10、圖表分析:首先了解圖表調查的內容或目的(題目中會告知),然後橫向比較、縱向比較得出各自結論(展現在草稿紙上),接著結合題目中告訴的圖表內容或目的將橫縱向結論提煉整合起來為最終結論,將最終結論同橫縱向結論相比較進行檢查。
1.銘記歷史,開拓未來
臭名昭著的“殺人工廠”——奧斯維辛集中營,是“二戰”期間納粹德國滔天罪行的縮影,400餘萬無辜生命,在此遭到無情地屠殺。
背負這樣沉重的歷史包袱,難以想像,一個國家能夠讓自己輕裝前進,成為有世界影響力的歐洲大國。
所幸,1970年,時任聯邦德國的維利·勃蘭特,在波蘭華沙猶太人死難者紀念碑前,真誠地跪下了自己的雙膝,成為了“歐洲約一千年來最強烈的謝罪表現”,從而真正地挺起了大國責任的脊樑,成就了今天歐盟最具領袖氣質的大國形象。
思維角度:忘記與銘記 真誠的力量 歷史與現實
2.紫荊綻放,香港回歸
時光終會流逝,感動永在人心。1997年,7月1日,一個彪炳史冊的日子,一場百年期盼的世紀大典,終圓香港百年回歸夢。
當零點的鍾聲敲響,所有人的眼睛裡都是嶄新的日出,所有的禮炮都是世紀的鍾聲。在這激動人心的時刻里,曾“寄人籬下”的香港,終於回歸到祖國的懷抱。那一刻,一張張綻開的笑臉,映紅了第一朵紫荊;那一刻,一聲聲熱情的呼喊,一首首熱情的頌歌,迎來了香港重歸祖國母親的懷抱。
思維角度:圓夢 感動與自豪 實力與尊嚴
1、學會用“分析”積累素材
2、素材不在多,而在一材多用
3、挖掘素材中的“因果”
4、善用人文素材,提升文章B格
5、在現代文閱讀中積累素材
6、將儒家思想融入素材
7、逆向思維分析素材
8、以名人作品為素材
C. 高中課內寫作素材的積累與運用
葉聖陶先生說過:「我們知道有了優美的原料可製成美好的器物,不曾見空恃技巧卻造出好的器物來。」作為高中生,寫作的「優美的原料」來自何處,很大程度來自於所學過的高中課本。
作為高中語文學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經典課文的時候,應該引導學生積累與運用。從積累來說,可引導學生積累課文經典片斷,積累作家經典小故事,積累課文中的文化,積累古詩名句。從運用來說,要引導學生多角度思維,思考哪些材料可以為哪些話題服務、如何為話題服務,使教材成為學生的「寫作源」。
下面以高中語文第二冊為例,談談如何積累課內寫作素材並運用。
第一單元示例
課內素材(一):經典人物
祥林嫂,舊中國一位典型的農村勞動婦女。她勤勞能幹,為了生存,逆來順受,深受封建制度所害,並且沒有任何反抗意識,最終淪為乞丐,孤寂凄慘地死在魯鎮一派「祥和」的祝福中。
翠翠自幼父母雙亡,內心無比孤獨。雖有外公無微不至的照顧,但外公並不能真正理解她作為一個青春少女的情懷。她的心是封閉的,與外界隔絕的,孤寂的,最終在孤苦中等待。
水生嫂具有勤勞、勇敢、質朴的品質,也具有一般家庭婦女的特點。她守著自己的家庭,憧憬著幸福的生活,希望自己的丈夫不要離開。當大敵當前,國難當前頭時,卻能把對丈夫的愛和對祖國的愛統一起來,積極支持丈夫參軍,並組織婦女參加抗日斗爭。
【寫作應用】一個人的命運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其中有社會環境的影響,也有個人的性格、性情的影響。以下素材,可以作為「性格決定命運」「態度決定人生」「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精神(心靈)枷鎖」「生命的尊嚴」等命題、話題或材料材料作文。應用時要注意使用的角度。
課內素材(二):經典故事
《邊城》中渡口撐船老人與他的外孫女翠翠相依相伴。掌水碼頭團總順順的兩個兒子都愛上了翠翠,一個大度成全,外出闖灘,因意外而死;一個內心有愧,拋下翠翠出走他鄉。故事展現了寧靜和諧的邊城生活,以及愛情悲喜的真善美。
【寫作應用】
這則材料可應用於「和諧」「親情」「愛心」等命題、話題或材料作文中。我們國家正致力於「和諧」社會的建設與發展,和諧的社會需要的正是人性中的真善美,而《邊城》中體現的這種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不正是我們這
個社會所需要的嗎?使用這則材料,可以採用不同的表述方式,從不同的話題角度或命題意圖出發,靈活使用。
第二單元示例
課內素材(一):經典話語
魯迅先生在談到如何對待民族文化遺產時說:「我們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總之,我們要拿來。我們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
【寫作應用】
這則素材可用於「對待民族文化遺產」「魯迅偉大的貢獻」「選擇」等有關的話命題、話題或材料作文中。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包含著深刻的哲理,是我們對待文化遺產和外來事物時必須恪守的准則。使用這則材料,應該緊扣作文要求進行合理引申,並適當剖析。應用時注意變換角度。
課內素材(二):經典事例
濟南市一家理發店的理發工人,拒絕給一個「鄉下佬」剃平頭,認為鄉下佬只配剃光頭。當「鄉下佬」碰了壁跑掉以後,一對男女理發師還說:「鄉下佬還想理平頭,沒門!」「也不瞧瞧自己那模樣!」?
【寫作應用】
這則素材可用於「權力與責任」「歧視「平等待人」等有關的命題、話題或材料作文中。權力是社會賦予的,權力與責任、義務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該素材是違背此規律的反面典型,事雖小,折射出的的問題卻是帶有一定的普遍性的,使用時注意小中見大,論述不可過激。
第三單元示例
課內素材(一):博物學家的小故事
1828年的一天,在倫敦郊外的一片樹林里,一位大學生圍著一棵老樹轉悠。突然,他發現在將要脫落的樹皮下,有蟲子在里邊蠕動,便急忙剝開樹皮,發現兩只奇特的甲蟲,正急速地向前爬去。這位大學生馬上左右開弓抓在手裡,興奮地觀看起來。正在這時,樹皮里又跳出一隻甲蟲,大學生措手不及,迅即把手裡的甲蟲藏到嘴裡,伸手又把第三隻甲蟲抓到。看著這些奇怪的甲蟲,大學生真有點愛不釋手,只顧得意地欣賞手中的甲蟲,早把嘴裡的哪只給忘記了。嘴裡的那隻甲蟲憋得受不了啦,便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這大學生的舌頭蜇得又麻又痛。他這才想起口中的甲蟲,張口把它吐到手裡。然後,不顧口中的疼痛,得意洋洋地向市內的劍橋大學走去。這個大學生就是查理?達爾文。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首先發現的這種甲蟲,就把它命為「達爾文」。
1831年,達爾文從劍橋大學畢業,但他放棄了待遇豐厚的牧師職業,依然熱衷於自己的自然科學研究。
【寫作應用】
這則素材可用於與「執著」「職業選擇」「取與舍「等有關的命題、話題或材料作文中,應用時要注意變換角度。
課內素材(二):課文經典片斷
我曾以博物學者的資格參加貝格號巡艦的環球遠,在南美洲看到的關於生物的地理分布和現在生物與古生物在地質上的關系,給了我很深刻的印象。回國以後,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搜集與這個問題有關的各種材料,加以整理研究,也許可以得到一些結果。這樣,在五年的時間內,我專心思考這個問題,並且做了一些札記。1844年又把這些札記加以充實,寫成當時我認為是正確的結論的綱要。
【寫作應用】
這則素材適用於與下列話題有關的命題、話題或材料作文:(1)積累(2)開拓(3)認識規律(4)追求(5)成功的秘訣。(6)堅持是勝利的保證。「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正是因為有了豐厚的積累,達爾文才有驚人的發現。這則材料內涵很豐富,使用廣泛。使用時,注意角度轉換,注意表達,避免成就感。
第四單元示例
課內素材(一):經典論據
《咬文嚼字》舉了如下事例:「郭沫若改台詞」「王若虛改『李廣射虎』」「賈島『推敲』的故事」「《惠山烹小龍團》的詩句」,這些事例,告訴我們,在求學的道路要以嚴謹的精神,刻苦自勵來逐步達到藝術上的完美。
【寫作應用】
這則素材可用於與「虛心學習」「嚴謹治學」「相信自己和聽取他人意見」「謙虛使人進步」有關的命題、話題或材料作文中,具體運用時要注意變換角度和語言的表述。
課內素材(二):經典言論
維納斯正是由於雙臂殘缺才具有了「喪失「的美感,才有迷人的氣質,將維納斯的缺陷填補復原反而限制了人們的想像的空間,失去了抽象意義上的無比神妙的整體美。
【寫作應用】
這素材可用於與「正視缺陷」「創造殘缺的美」「優勢和劣勢」「心態」等有關的命題、話題或材料作文中,運用時要注意中心的廣度和深度,結合現實,力求有針對性和教育性。要做到說理辯證,一要辯證地看待缺陷,任何完美的東西都有缺陷,任何缺陷都有可能顯示完美,關鍵是能否喚起人的想像,給人以多方面的暗示;二是考慮不是所有的缺陷填補起來就是完美;三是考慮身體的缺陷
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的心靈具有缺陷,我們要用強大的精神力量來彌補先天的缺陷。
第五單元示例
課內素材(一):經典歷史鏡頭
一場「鴻門宴」讓我們認識了眾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優柔寡斷、自大輕敵的項羽;善於用人、狡詐多端的劉幫;多謀善斷、臨變不驚的張良;老謀深算的范增;智勇雙全的樊噲??他們各自的命運也後人留下了太多的感嘆和思考:歷史造就了項羽,時勢卻成就了劉邦;對項羽,人們只是欣賞而不願意效仿;而劉邦,這樣一個市井無賴,卻成就了帝王之業。究竟誰是英雄,這是一個難題,也恰恰給我們的寫作提拱了發揮的空間。
【寫作應用】
這則素材可以用於「個性」「英雄」「聽取別人的意見」「認識自我」「強和弱」「戰勝對手和提高自己」「歷史與鏡子」等有關的話題的寫作中。歷史是一個寶庫,寫作時要依據要求,巧妙地引用和變換角度,合理地安排好文章的結構,深入地闡明自己的觀點。
課內素材(二):文學家的氣節
東晉詩人陶淵明在澤做縣令時,有一次,郡里的督郵到彭澤檢查公務。郡里派人送信給陶淵明,要求他做好迎接准備,也就是備好禮品,備好美食佳餚,穿戴整齊,恭恭敬敬地迎來送往。
陶淵明氣得將信撕得粉碎。他大聲說:「我決不為小小縣令的五斗米薪俸,就低聲下氣地向那傢伙獻殷勤?」說完,脫下官服,摘下官帽,交出官印,坐下來寫了辭職書,辭官回家。
沒有高尚的品德和氣節就無法做出「不為五斗米折腰」的舉動。陶淵明的故事世代相傳,這正是人們對高尚品德和氣節的追求和嚮往。
【寫作應用】
氣節是一種人生准則,一種道德修養。守節者,誠信無欺,見利思義,將節操看得比生命還重要,更不要說金錢與虛名。這則素材可用於「品德與氣節」「骨氣」「物質與精神」「人生的追求」「學會做人」等有關的命題、話題或材料作文中,運用時要注意角度的變換和材料的詳略。
第六單元示例
課內素材(一):經典言論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寫作應用】
這則素材,可以用於「師道」「尊師」「敢為人師」「教學相長」「合作」等有關的話題、材料或命題題作文中,具體寫作運用時,要注意變換角度,結合自己的知識積累,扣住話題,合理地確定文體。如寫「教學相長」,既可以寫成議論文,引用眾多材料圍繞師生關系,闡明自己的觀點;也可以寫成記敘文,通過現實生活中的故事來讓讀者思考,受到教育。
課內素材(二):歷史人物
魏徵從李唐王朝的長治久安出發,論述了「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才能「垂拱而治」的道理,勸誡唐太宗積德義、察民心,虛心納下,善始善終地治理天下。
【寫作應用】
這則素材,可以用於「納諫與拒諫」「居安思危」「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賢明與昏庸」「相信自己的意見和聽取別人的意見」等有關的話題、材料或命題題作文中,運用時,要注意角度的`變換,說理要恰當,大的方面可以談對國家對民族的影響,小的方面可以談學習的變化。寫作進要思路清晰,材料有說服力,並注意從不同的方面選擇。
課內素材在高考滿分作文中的運用示例:
語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江西考生
語文,漢語中蘊藏的文化。從結繩記事到文字的出現,蘊藏著形象;從詩詞的清麗脫俗到散文的柔美飄逸,蘊藏著靈動;從氣勢磅礴的論文到經典的小說,蘊藏著靈魂。品味語文,就像細品一杯香茗,溫馨的氣息沁人心脾;品味語文,就像荷葉上剛沁出的一滴露水,生命的氣息傳遍全身;品味語文,就像山溪間一股流淌的清泉,純然、質朴。
語文,心中的一泓清泉,帶著我的魂來到了濮水邊,清幽的月光下,一位孤獨的老者,徐徐的背影。只聽到一句:「寧拽尾於塗。」來回答請命的使者。他那無所待的逍遙游,他那如大鵬般的志向觸動著我的心靈。榮華富貴尤可舍,權勢名利尤可拋,這就是莊子,做著「蝴蝶夢」的莊子,醒來之後,物我已兩忘,不知是「我」變成了蝶,還是蝶化成了「我」。這棵孤獨地守候月亮的樹永遠豎立在我的心中。
語文,心中的一泓清泉,帶著我的魂來到了那座失落的大觀園。寶釵的可人、練達讓人著迷,黛玉那如水的性情讓人憐惜,鳳姐的潑辣讓人欽佩,寶玉的痴情讓人心生敬意。一切的一切都化為美麗的天使印入我的腦海,大觀園的盛衰也讓人看後覺得惋惜,寶黛的反封建勇氣可嘉,那段纏綿悱惻的愛情令人傷感。
語文,心中的一泓清泉,帶著我的魂進入那《邊城》的透明之境。聞到了,邊城人民質朴的情懷;聽到了,邊城的大老、二老含情脈脈的情絲;看到了,翠翠等坐在岸邊那望眼欲穿、靈動的雙眸。那段凄婉哀傷的邊城之意化作一股清泉流遍我的身體,牽動著我的神經。人性的透明莫過於此,結局是悲涼的,可又有誰能否認翠翠是幸福的呢?無盡的等待已化作有情的相思淚,揮灑在邊城的角落,飄散在每個讀者的心間。
語文,心中的一泓清泉,滌盪著人性的靈魂,進入至高的精神空間,去品味人性的至純,去感受人性的高潔,去感受人性的華美、天真。
語文,博大精深,包容世間萬象,海納百川,其靈魂在文學之光的普照下,得到精神的滋養,得到精神的潤洗,彰顯出人的本性,若一泓清泉在我心中汩汩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