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如何開展三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如何開展三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發布時間:2023-08-13 05:32:34

㈠ 關於小學語文教學論文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培養學生自主寫作能力

論文導語::怎樣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培養學生自主寫作能力。

論文關鍵詞:學生,自主寫作能力

愛因斯坦說:「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是提高學生自主寫作能力的關鍵。

一、豐富積累 奠定寫作基礎

小學生年齡小,生活閱歷淺,即使有好的素材也未必能捕捉到,往往出現面對作文題目而下筆無言的窘狀。因此,教師應該指導學生留心觀察和分析周圍的事物,提高認識事物的能力,並通過多種感觀從生活實踐和廣泛閱讀中獲取信息,積累寫作材料。學生積累了豐富的作文材料,有物可寫,有事可敘,有人可贊,有情可抒,自然就喜歡作文了。

1、從生活實踐中積累素材

葉聖陶先生說:「生活猶如源泉小學語文教學論文集小學語文教學論文網,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流之不盡。」所以,老師有必要指導學生積極實踐,豐富生活,感受生活。首先,帶領學生走向大自然,觀看神奇的泥林,觀賞美麗的查干湖;觀察日出日落、螞蟻搬家;傾聽鳥語蛙鳴、細雨纏綿;感受彩霞的絢麗、泥土的芬芳;贊美青松的挺拔無畏、白雪的純潔無暇。其次,帶領學生走向社會,參觀工廠,走進農家,訪問各界人士中國知網論文資料庫論文參考文獻格式。聯系生活實際有意識地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校內外活動,栽花種草,清掃白色垃圾,舉辦主題班隊會,當一日小交警,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為貧困山區的小朋友捐款捐物等等。學生有了豐富的生活實踐,充實的內心感受,就有事可寫,有話可言,有情可抒。

2、從廣泛閱讀中汲取營養

詩人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充分說明了讀書對於寫作的重要。如果說豐富學生的校內外生活解決了寫作的內容,那麼,廣泛的閱讀則是學生汲取寫作營養的重要渠道。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學論文集小學語文教學論文網,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通過大量的閱讀豐富詞彙,獲得間接知識經驗,為習作積累必要的語言材料和寫作技巧。一是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兒童讀物,如《洋蔥頭歷險記》、《稻草人》、《魯濱遜漂流記》、《小鯉魚跳龍門》等等,讓學生快活地遨遊於書海,在生動曲折的情節中找到樂趣。二是通過影視媒體開闊學生視野,如觀看愛國主義影片、少兒節目、《動物世界》等等,以達到陶冶心靈、啟迪思想、豐富情感的目的。三是鼓勵學生堅持不懈地進行讀書積累,引導他們從課內外閱讀中摘錄材料,寫讀書筆記,熟讀背誦佳句、優秀片段、精彩的細節描寫,以豐富他們語言材料的倉庫。

二、放寬要求,激發寫作興趣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總感到耗時多、費力大,但到頭來還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很多情況下學生在作文體裁、形式、結構、命題、字數的框框下,習作沒了靈氣,缺少「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缺乏「不待揚鞭自奮蹄」的激情。面對這樣的困境,在作文教學中,摒棄傳統的習作要求與僵化的作文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自由表達的氛圍,讓他們無拘無束地在作文的大草原上任意弛騁,抒肺腑之言,寫心中所想小學語文教學論文集小學語文教學論文網,暢快淋漓地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如寫作《我的母親》一文,傳統的習作要求是寫一篇記敘文,通過典型事例抒發對母親的愛或對母親的`贊美。這種步調一致的習作要求很可能會導致千人一面的結果,學生的獨到見解與個性化的思維受到了束縛。所以,在作文教學中大膽創新,採取「同一題目,多種立意」的方法,為這一題目確定出多個主題,同時採用「同一題目,多種體裁」的方法,學生可以把《我的母親》寫成散文、詩歌、小小說。這樣,學生的習作立意自由,可褒可貶,可抑可揚。結果,在開放習作要求的前提下學生的思維空前活躍起來,一篇篇文質兼美、感情真摯,個性張揚的作品脫穎而出,真正抒發了學生心海的平靜、漣漪、盪漾和澎湃,不但激起了學生的寫作興趣,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感受成功,增強創作信心

第斯多惠說:「教學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善表現是小學生的天性,感受成功則是他們不眠的創作動力中國知網論文資料庫論文參考文獻格式。所以教師要千方百計地去喚醒和鼓舞學生的創作熱情,給他們創造成功的機會,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自覺不自覺地全身心暢游於寫作這片海洋里。

在作文訓練中,當學生有了一定的習作基礎和創作熱情後小學語文教學論文集小學語文教學論文網,鼓勵學生向《小學生閱讀報》、《小學生作文報》投稿並積極參加各種徵文活動。讓學生的文章在報刊上發表,在各種徵文活動中獲獎。為了調動全體學生的創作熱情,班級還成立了文學社,從主編到編委由學生評選優秀者擔任,定期以「手抄報」的形式展示學生作文的風采。此外,還鼓勵學生「著書」。讓他們把自己的作文編集成冊,書的裝幀完全出自學生之手,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幾年來,學生編寫的作文集,大家愛若珍寶,相互傳閱。得到了有關人士的肯定和贊揚。每位「小作家」很有成就感,寫作興趣空前高漲,作文水平越來越高。

總之,學生寫作的過程是觀察、記憶、想像、邏輯、整合等能力的集中的表現。教師應指導學生紮根在社會生活這個「大課堂」,讓學生運用自己的生活體驗來理解所學知識,將所學知識去實際應用,寫出自己的生活感受。教師要善於利用各種手段開闊學生視野,拓寬學生思路,指導學生習作,使學生的寫作能力不斷提高。


㈡ 關於小學語文教學方面的論文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經典教育探討是我校研究立項課題之一。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小學語文教學方面的論文,供大家參考。

關於小學語文教學方面的論文範文一: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摘要:當前小學語文教育普遍存在教師無法把握兒童文學的文學及美學特徵、兒童文學素養不高的問題。新教學目標和教材,對小學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把握兒童文學課文的文體特點及美學特質,不斷完善自身的兒童文學素養。本文基於我國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學現狀,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應對措施,以期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關鍵詞:兒童文學;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對策

自推行《語文課程標准》後,小學語文教學和兒童文學這兩個話題就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新課程改革在長期的推廣過程中也取得了滿意的成效[1]。但就我國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狀況來看,仍存在很大的不足,小學語文教學中兒童文學還有很大的不足。本研究從兒童文學在語文課堂教學、小學教師教學現狀兩個方面進行探究,總結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從而更好地指導實踐教學,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意見。

1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現狀

1.1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沒有把握兒童文學的基本特點

1.1.1沒有把握兒童文學的文體特點

兒童文學作品包括多種不同的題材,而小學語文教師對兒童文體基礎知識的了解度不夠,經常出現應用固定教學模式對不同題材的文章進行講解的問題。例如:對童話體裁的課文進行講解時,只認識到虛構、誇張及敘事等文體特點,但缺乏對文體知識內涵的分析;在童話題材文章中應用的修辭方式只是做了簡單的闡述,學生不能從其中認識到誇張、幻想手法都是寫作表現方式,彼此相互映襯才能凸顯童話題材課文的涵義[2]。教師不能站在整體角度進行全局性分析,就會影響童話體裁文章的虛幻色彩,使之更加真實化,對學生思維的發散和想像力的培養有極大的阻礙。

1.1.2沒有把握兒童文學的美學特質

同其他文學作品存在很大的差異,兒童文學作品具有其獨特的美學品格,如果教師兒童文學素養不高,就無法感受兒童文學作品的藝術個性,從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忽視兒童文學課文的美學特質。具體體現為:(1)使兒童文學課文教學過分成人化。教師以成人的角度看待兒童文學課文,通過成人的思考方式、心理理解課文的主旨,必然會攙雜著一些利益、世俗的思想,過分成人化會喪失兒童文學作品本身的價值;(2)兒童文學作品教學只重視工具性。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兒童文學作品時,沒有將其看待成兒童文學課文,應用傳統的教學手段,硬性要求學生理解文章中字、句、段的含義,機械式總結文章主旨和線索,單方面重視工具性,這不僅會影響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失去了兒童文學應有的美學特質,導致教學過程枯燥乏味。

1.2小學語文教師兒童文學素養不高

小學語文課是一門基礎課程,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更承擔著艱巨的任務,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擁有較高的兒童文學素養。然而我國小學語文教師兒童文學素養的缺失問題在新教材的實施後日益嚴重,提高教師的兒童文學素養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一項工作[3]。由於大多數教師在上崗前並沒有對兒童文學進行學習,加上工作後也並未意識到兒童文學對自身教育發展的重要性,自主學習性不強,且缺乏專業、系統的兒童文學培訓,導致小學語文教師兒童文學素養普遍不高。小學語文教師兒童文學素養的缺失體現為:(1)對兒童文學基礎理論、知識不夠了解。教師沒有掌握兒童文學基本知識中的美學特質、文體特點、功能價值和體裁等基礎知識;(2)尚未形成現代化的兒童文學觀及兒童文學理念。一些教師對兒童文學內涵存在錯誤的理解,教師的兒童文學觀相當落後;(3)兒童文學作品的閱讀量少,知識面較窄。教師沒有對兒童文學作品進行深入的研究,很少閱讀相關作品,從而導致教師的審美想像能力、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較差。

2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對策

2.1教學過程中要把握兒童文學的美學特質和文體特點

2.1.1把握兒童文學的文體特點

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中要把握兒童文學的文體特點,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正確地了解兒童文學文體分類及構成要素,因為面對的是兒童群體,其文體形式同其他文學形式存在明顯的不同,包括多種不同的體裁形式,例如:散文、故事、童話、兒歌等,語文教師應了解文章的文體形式分類、因素和特徵;

(2)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以兒童文學的特點為依據,合理的採用教學手段,結合不同體裁的文章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案,確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靈活的運用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在對兒詩、兒歌等具有押韻特徵的韻文體進行講解時,應嚴格把握該類文章的特點,通過誦讀法的教學途徑幫助學生深入的體會文章所蘊含的音樂美[4]。但是這兩種形式的兒童文學又存在一定的差別,還需要加以區別,合理的應用播放音樂、游戲和頌唱相結合等多種方式來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想像力;

(3)將成人文學同兒童文學區別開來,准確的抓住不同文體間的差別和特徵,兒童文學具有其特殊的語言和風格,同成人文體存在顯著的差異,風格特異,即使在同種文體形勢下,兒童文學及成人文學也各不相同。此外,兒童歌曲、詩歌等文體在語言運用風格及寫作目的方面的側重點也不同,發揮著不同的教育作用,只有做到以上幾點,才能更好地利用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功能。

2.1.2把握兒童文學的美學特質

兒童文學藝術品性、審美特點即兒童文學的美學特質,主要表現為兒童情趣,因為兒童時期的思想極為單純,具有豐富的想像力,思考問題的方式比較獨特,而兒童文學所蘊含的兒童情趣能夠對兒童產生積極的影響,幫助兒童形成良好的審美和感受能力,提高兒童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保證兒童的身心健康。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應具備專業的教學能力,可以主動對兒童問題作品中的兒童情趣進行發現和探索,並將這種思想貫穿於整個教學活動中[5]。教師可以從兒童生活、兒童行為動作、抒發兒童純真情感或兒童心理等角度進行研究,把其中的兒童情緒放大,跟兒童站在同一個層面上思考問題,感受兒童內心的想法。但這個過程並不是一蹴而成的,需要教師不斷鍛煉,在教學實踐中積累經驗,培養睿智的眼光。兒童文學中的兒童情趣都滲透在作品中,在對這些作品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深入的進行分析,從而抓住兒童文學的美學特質。教師在把握兒童美學特質的基礎上還要善於利用,從兒童情緒入手,根據作品中的兒童情緒的表達方式制定教學計劃,讓兒童深刻的感受兒童文學的美學特質,通過靈活多樣的方式激發學生的童心童趣,巧用童心,讓學生感受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的興趣。

2.2有效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兒童文學素養

2.2.1擴大兒童文學作品的閱讀量,提升教師的審美想像力和感受力

兒童文學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教師應加大兒童文學作品的閱讀量,經常翻閱中外優秀文章,嘗試理解不同作者對兒童文學的觀點和看法,了解兒童的內心的特點,拓寬自己的視野,站在全新的角度看待兒童文學文章,從理性認識上升為感性認識,從而提高審美想像能力[6]。

2.2.2培養現代兒童文學觀和正確的兒童文學理念

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兒童文學素養的關鍵就要從根本上轉變思想觀念,使教師能夠自主意識到兒童文學作品對兒童成長的重要作用,深刻理解兒童文學作品的精神,培養新型的兒童觀及現代幼兒教育觀、發展觀,樹立正確的兒童文學理念。教師必須要明確以下概念:

(1)兒童是兒童文學作品主要面對的對象,兒童處於特殊的年齡階段,能夠作為單獨的精神個體來看待,兒童文學作品正是面向未成年兒童而形成的,滿足了兒童階段的審美和精神需要,集教育、認知和審美等功能於一體[7];

(2)文學系統涵蓋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兒童文學只是其中之一,其符合基本文學形式,是作者為了抒發人生感悟及思想感情的語言藝術;

(3)同其他文學作品不同,兒童心理活動是創作兒童文學的基礎,作品能充分的迎合兒童的各方面需要,受廣大兒童的青睞。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兒童文學素養是發揮兒童文學在語文教育中教育作用的基礎,只有積累了大量的閱讀經驗,形成形象思維,了解兒童文學基礎理論和知識,形成現代兒童文學觀、兒童文學理念,才能提高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兒童文學文章的教學質量。

3結語

綜上所述,兒童文學作品在小學語文教材中佔有極大的比重,擁有良好的兒童文學素養的教師能夠有效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針對我國當前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現狀中存在的,沒有抓住兒童文學的基本特點和教師兒童文學素質的缺失問題,教師應提高對自身兒童文學素養的培養,從根本上把握兒童文學課文的文體特點及美學特質,培養現代兒童文學觀和正確的兒童文學理念,拓寬兒童文學作品的閱讀范圍,擴展視野,提升教師的感受力、審美想像力,深入的理解不同題材的兒童文學作品的內涵及所表達的精神,並以此為切入點進行課堂教學,逐步提升學生的審美感受能力,發揮兒童文學作品的審美教育功能。

參考文獻:

[1]朱立芳.兒童文學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利用[J].教學與管理,2006(33)

[2]王泉根.新世紀中國兒童文學學科建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昆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02)

[3]孫建國.兒童文學視野下小學語文中的兒童哲學教育[J].教育導刊,2011(03)

[4]朱自強.高等師范院校加強兒童文學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J].婁底師專學報,2003(01)

[5]趙靜.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育—20世紀初期的歷史透視[J].教育科學,2003(02)

[6]李惠芳.實現兒童文學的小學語文教育價值實踐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3.

[7]侯慧慶.兒童文學研究成果在我國小學語文教材編寫中的運用[J].文學教育(上),2011(10).

關於小學語文教學方面的論文範文二:翻轉課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優點分析

摘要: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極大的提高了教學質量,而且能夠有效的推進教學改革,並且有助於優化教學質量,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翻轉課堂中漸漸的凸顯出來,本文就其優點談了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翻轉課堂;小學語文;優點

1轉變了傳統的教學觀念,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

學生理解知識的能力與學生自身的特徵以及生活中的實際情況有著直接的關系,與教學內容有著直接的聯系。通過相關的調查問卷,我們能夠清楚的發現學生對於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十分的喜愛,而且接受這種教學模式的速度十分快,這種教學模式有助於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時候能夠對知識進行系統化分類,而且他們通過課前的視頻教學模式能夠對語文教學內容有一個更新的認識。而且重點是他們能夠將教學內容與自己的學習習慣相互聯系,通過整理教學素材,觀看教學視頻,提出自己的質疑,然後在語文教學開展的課堂中與他人進行溝通和討論,這種教學模式真正的將學生的地位與老師的地位放在了同一個高度,老師不單單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問題的探討者,學生們在這種語文教學環境下得到了自我的生活和認識到了自身的發展方向。學生對於完成老師布置得語文教學任務也不在是應付差事,他們更願意主動地去完成功課,或者是更願意與同學分享自己的想法。語文老師能夠藉助網路教學平台展開自己與學生之間的溝通,通過多種聊天軟體。例如QQ、微信、微博、論壇等與學生交流意見。了解學生的內在想法。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遇到的難題。從學生自身遇到的實際問題出發開展課堂講演活動,並且結合集中講授、個別輔導方式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2增加學生的知識量,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課堂教學模式,其中一個最為重要的環節就是學生在課堂上討論問題的環節。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通常情況下都是採用課前學習,課上組織學生結成小組,進行問題討論,從而得出結論。而要想使得課上學生討論呈現出精彩的環節,使得學生的視野得到深入的開闊,就需要老師在講課之間給學生們提供較多,具有針對性的、十分有意義的學習資料作為輔助。通過增加學生的知識量,提高學生對於事物的認識,豐富他們的觀點和意識,在普通的語文教學課堂中,小學語文老師也是在利用各種方法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以及知識儲備,可是課堂上的時間畢竟有限,開展起來十分的困難,然而如果讓學生完全憑借自己的自覺里去進行知識的閱讀那麼很難取得好的效果。我們都知道“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是讓學生先進行課前自主學習,然後在課上進行知識的教授。這樣一來課堂上很多時間都節省了出來,這個時候,老師可以用來豐富學生的知識含量,安排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能夠開闊學生認知能力的知識。幫助學生進行語文能力的培養和提高。語文的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任何人具有較高的語文能力並不是一時之間形成的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知識含量增加了,學生的視野自然就開闊了,對文章的理解也會逐漸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在講解《少年閏土》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更加的了解魯迅,我向學生介紹了他的又一部小說作品《故鄉》在對《少年閏土》講解的同時,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講述了少年閏土與我發生的一些事情。在結合《故鄉》分析了魯迅創作的特點,堅強學生對魯迅的認識,了解魯迅作品的特點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這樣的聯合講解,很容易提高學生對知識認識的水平。當前所使用的小學語文教材課本裡面,所有的內容都是經過教材編寫部門進行層層篩選之後留下來的精華內容,有一些文章是由我國著名作家所寫,有一些內容對學生思維的開闊有著重要的意義。教材中的內容大部分是內容精彩、字詞句優美、為了使得文章更加富有內涵,更好的表達作者的內心情感通常情況下會使用有沒得語句進行渲染,營造出一種有沒得環境。在這個時候,如果只是老師在台上進行片面的講解,很難讓學生領會到其中的美感和特徵。這個時候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通過精心的構思,將教學內容通過視頻的方式呈現在學生的眼前,將文字、圖片、視頻相結合,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真實意境和情感。教學視頻能夠通過視覺、聽覺刺激學生的感覺神經,從而讓學生對這種形式產生興趣,從而熱愛學習。這種方法使得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的豐富和形象,具有很強的美感和藝術性。文學作品具有很強的藝術性,蘊含著各種美。“翻轉課堂”里,教師不再是枯燥地灌輸閱讀鑒賞時要用到的術語,而是適當藉助現代技術手段,幫助學生獲得更豐富的審美體驗。

3增加了語文課堂師生互動

學生在進行語文知識學習的時候,遇到很多問題,就會採取多種多樣的方法,進行解決,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背景下,學生能夠通過多種多樣的方法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而且不用害怕得到不指導,使自己的學習陷入困境。當基礎知識方面的學習遇到問題的時候,學生能夠從教學視頻以及教材課本中還有相關的學習資料中去找尋答案,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老師更多的是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基礎知識內容之外的問題。只有這樣老師的真正意義才得以彰顯出來,幫助更多的學生掌握知識,學會做人,是老師教書育人的重要作用。對於一些語文水平較高的學生,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之下,就能夠開闊自己的思維,進行創新,更好的掌握語文知識。而對於那些語文學習能力較差的同學,在教學視頻、老師以及學生的共同幫助下,能夠更好的掌握語文知識,及時的進行基礎知識的建構,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能夠充分與語文老師交流,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通過多向旳教育傳播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現存問題及策略研究——以B小學為例方潔揚州大學2014-05-01

㈢ 關於小學語文教學論文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語言極大影響著小學生語言發展與語文能力的培養,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風格等也都會從教學語言的具體運用上體現出來。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小學語文教學論文,供大家參考。

關於小學語文教學論文範文一: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摘要:兒童文學作為一種文學題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它有利於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培養學生想像思維提高學生的想像力。教師要從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站在兒童的立場上,發揮兒童文學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在分析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地位和作用的基礎上,對如何實踐教學應用提出幾點建議,旨在增強小學生的想像力,拓寬小學生視野,真正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兒童文學;語文教學;教學實踐;地位;作用

我們應該在了解兒童文學的基礎上,分析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兒童文學的特點,從小學生的角度出發,了解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對語文課堂教學的需求。教師也需要轉變自身的教學策略,在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基礎上講解課堂知識,幫助學生樹立爭取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一、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

目前,小學語文教學應該注重兒童化,教學的同時應該結合童話故事、寓言故事進行教學。兒童文學是小學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占據著小學課本的大部分內容,各種童話故事蘊含這兒童成長所需要的方方面面的知識。教師應該在合理的的情況下設計教學方式,在孩子們需要的時候把兒童文學中知識傳達給孩子,使學生理解、消化講述的內容。教師應該改變傳統教學較為生硬的教學方式,不要進行填鴨式教學,要改為學生較為能接受的方式,引導學生快樂學習。讓學生在快樂中領悟知識,從知識中找到快樂。教師可以採取圖文結合或者製作些多媒體課件,讓課文以為生動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深刻理解中心思想。可以在課堂上開展一系列的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性,活躍學生的課堂思維,充分和學生互動,指引學生了解課文、理解中心。教學本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不能用局部代替全局,也不能用部分概括整體。寓教於樂的方式,才是兒童教學的真諦。

二、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兒童文學可以以更為貼切的方式來讓兒童了解這個社會,只有從小讓孩子接觸社會,積攢社會經驗,兒童們才能有立足於社會的資本。初步的社會知識兒童立足社會的必要條件,兒童文學中蘊含著大量的社會初步認知,方方面面的生活知識,可以幫助兒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許多文學大家都是從兒童時期接觸文學從而慢慢培養出的興趣,為以後帶你定了堅實的社會基礎和文學基礎。高爾基先生在回憶兒時的學習時光時曾講過:“每一本書就像我生命成長的一個小小階梯”,是這一個個階梯成就了這個偉大的文學家。兒童文學與一般教科書不同,它是以一種藝術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的,用藝術之美感染兒童幼小的心靈,使孩子印象深刻,讓孩子在生理上的認知得以提升,更使孩子的認知能力得以提高。潛移默化的讓孩子們得到教育。讓孩子們以更為成熟的方式思考問題,更為廣闊的視角認知世界。他們是未來的花朵,他們有權利改變這個世界。

三、如何把兒童文學運用在語文教學中

1.掌握多種教學方法

兒童是目前最受重視的教育階段之一,兒童的教學方式與其他時期的教學方式有很大差異。這是由兒童這個特殊時期和兒童文學的特殊性所決定的。兒童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是在成長中逐漸提升的,所以傳授的方式也不同。兒童詩歌、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等一系列的,充滿童真童趣,各種誇張的手法、各種幻想反映著現實生活,通俗易懂。作為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快速掌握教學中的關鍵,了解不同兒童文學作品之間的差異,來改變不同的教學方式,讓孩子們用最能理解的方式獲得知識。兒童文學作品分兩大類:詩歌類和散文類。不同的文學類型自然教學方式不同,詩歌類的作品往往需要通過朗誦來表達,朗誦可以使作品更具活力,同時可以讓學生了解這部作品所表達的感情,所以,教師必須要掌握這項基本功。故事類的作品則需要繪聲繪色的講述,教師同樣要掌握這項基本功,只有教師把感情傾注到語言中,學生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掌握知識。

2.注重兒童文學鑒賞

在閱讀文學作品時,還有一種特殊的精神活動,那就是兒童文學鑒賞,這是由閱讀引發的一項活動,它是在閱讀的基礎上完成的,通過自己的想像使故事角色更加豐滿,通過了解發掘故事更深刻的意義,對藝術形象進行更立體的描述。之所以說這是一項審美活動,是因為讀者可以通過閱讀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激發讀者對理想生活、美好人生、高尚青草的嚮往。小學語文老師應盡可能的提高兒童文學的鑒賞能力,了解中外兒童作品的發展史和目前種完兒童作品的發展規律,多閱讀一些兒童文學作品,提高鑒賞能力,這樣才能做好學生文學的領路人、精神的導師。

3.從兒童角度出發

要進行兒童文學的創作,就要站在一個兒童的角度看問題,用兒童的心去體會,這樣才能創作出兒童理解、能接受的作品。作為兒童教師,不僅要在學習上指導學生,還要在做人上給孩子指導,了解兒童,所以進行兒童創作便是一條很好的途徑,在創作過程中不僅能更好的運用了解的知識,更能熟悉懂得兒童文學的技巧。用一顆孩子的心去看待孩子,不僅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還為小學語文教育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

總之,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在培養小學語文教師的同時要考慮各項能力的培養,加強兒童文學作品在小學課本中的應用,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讓孩子把學習語文當作一種樂趣,而不是一種負擔,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參考文獻:

[1]譚英娥.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4,(11).

[2]周曉雲.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快樂學習報,2014,(10).

[3]韋宏.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邊疆經濟文化,2006,(08).

關於小學語文教學論文範文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研究

摘要:在素質教育的影響下,德育教育就成為了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具有實際意義的。就目前來說,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可以讓學生產生出共鳴,同時也存在著沒有重視小學德育教育的現象。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可豐富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精神層次,實現教學目標。基於此本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研究進行了簡要闡述,並提出幾點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程教學;德育教育;研究分析

對於小學語文教材來說,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同時也展現出了我國的傳統美德。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這樣才能發揮出德育教育的魅力。但是由於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使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與教學目標發生了偏離的現象,這樣也就沒有及時對小學生進行人文教育,使得小學生的德育素質不高,也就影響了小學生的未來發展。

1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德育有著其他課程不可比擬的優勢,因此在語文教材中滲透德育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德育觀,提高學習效果。

1.1層次比較分明。

對於小學語文教材來說,在編寫上層次比較分明,其中所選擇的教學內容也大多是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等情況來進行編排的。所以將德育知識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是具有實際意義的。如年級較低的學生在學習《劉胡蘭》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直接引導學生學習她在敵人面前那種不懼敵人的堅韌性格。如中年級學生在學習《黃繼光》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讓學生學習他的憎恨敵人的思想。如高年級學生在學習《董存瑞捨身炸碉堡》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學習他舍己為人,甘願獻出年輕生命的品質。這樣學生就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強自身的德育意識,提高精神品質[1]。

1.2具有良好的滲透性。

對於小學語文來說,可以將德育教育滲透到教學中的方方面面,如文章的講解與閱讀等。其中將德育滲透到閱讀中就是一個重要的途徑,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好教育的要點,如在進行文章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情感進行朗讀文章,以此來豐富學生的內心,幫助學生樹立起良好的道德,同時還可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除外在寫作教學中也可以滲透德育教育,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的過程中,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品質,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審美觀念[2]。

2將德育教育融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措施

2.1全面解析德育教育。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利用文字對德育教育進行解析是最為基礎的內容之一,而這也成為了進行德育教育的最佳階段。在此過程中,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時不能過於注重德育教育,忽視語文教學任務。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文章中的生字與生詞等向學生進行分析,促使學生在掌握這些內容的基礎上理解其中的思想,這樣才能在學生的內心中產生出正確的認識,最終也就實現了語文教育與德育教育的有機融合。

2.2在語文教材中滲透德育教育。

對於小學語文教材來說,其中蘊含著許多的德育教育內容,但是這些內容在教材中卻並不明顯,因此就需要語文教師要詳細分析好教材,挖掘出語文教材中的德育素材,這樣在開展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讓學生對文章中的字詞等進行賞析,掌握好字詞在文章中的意義,明確句式的變化形式等,這樣對於學生來說,可以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感受到我國文化的魅力。此外在教學中,教師還要找准教材中的內容,先對文章進行分析,這樣才能促使其成為德育教育的材料。如在培養學生熱愛祖國上,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查閱相關資料來輔助教育,尤其是一些描述我國歷史背景與文化的材料。讓學生在學習中掌握這些內容可以讓學生明確我國的幅員遼闊,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我國的人文地理,如學生在學習《西湖》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選擇一些描寫西湖美景的段落來讓學生朗讀,或是利用多媒體來講西湖的圖片展示在學生的目面前,這樣學生就可以通過自己的直觀感受來差生對西湖的嚮往,同時也會讓學生明確西湖是我國的名勝古跡之一,這樣也就會產生出一定的自豪感,在無形中也就提高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3]。

2.3利用情感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先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並為學生介紹一下文章的背景,同時教師還要為學生創建出相關的教學情境,以此來吸引學生的目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於學生來說,也可以在這種情境中更好的學習語文知識,增強自己的情感體驗,這樣學生也就更容易接受德育內容了。此外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做好知識的傳授,還要培養學生,讓學生具備高尚的品格。如學生在學習滴水穿石的過程中,學生就可以明確只有堅持不斷,注重從點滴細節開始積累,才能逐漸完善自己,促使自己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上[4]。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分析好語文教材,將德育教育內容融入其中,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

參考文獻

[1]宋貴.教書育人,潤物無聲———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幾點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02):57-59.

[2]王光輝.教育應觸及學生的心靈———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思考與嘗試[J].基礎教育參考,2012,(09):737-738.

[3]周波.讓孩子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淺談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感恩教育[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10,(04):36-37.

㈣ 小學語文教師教育教學論文

近年來教育倡導素質教育,在不斷的改革和創新教學方法,國家也越來越重視小學階段的基礎型教育,而小學學習中,語文學科的學習顯得尤為重要。下文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於小學語文教師教育教學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小學語文教師教育教學論文篇1
淺析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藝術

摘要:本文從語文教學教師的教學 藝術 入手,無論是領略教材還是學生的感受,學生的興趣,學生的動手能力。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等各個方面,都進行了深入的闡述。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關鍵詞:語文的教學藝術

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好動,思維處於形象感知階段,對學習目的缺乏認識。而且語文是一門 應用廣泛,最接近生活,內容豐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學科。然而,傳統的應試 教育 將充滿人性美,具有趣味性的語文變成枯燥乏味的應試訓練。這種狀況與現今的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相違背。因而,如何讓小學語文課堂活起來,學生的積極性的調動,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是當之無愧的 實踐者。

一、激發興趣,享受語文

靈活多變的課堂 組織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小學生的注意力不穩定,集中注意時間短,持久性差,因而,通過靈活多變的課堂組織形式能有效的刺激、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使學生樂於參與,樂於探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表演激趣:犯錯是孩子的權利,求知是孩子的天性,好表現是孩子的需要、孩子的特點。從課堂實踐看,學生的表現欲很強,他們喜歡表演,表演帶給他們無窮的樂趣。例如《包公審驢》一課,我安排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以課文為依據,加上自己的想像,讓學生自編自演,收效甚佳。通過表演,學生不僅懂得了包公的鐵面無私,為民作主。而且還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達到了學習的目的。把表演帶入課堂,改變了學生被動的學習地位,使學生多動手、多動腦,主動參與學習,激發了學習興趣。

2、游戲激趣:在低年紀語文課堂教學中設計游戲,能使課堂有聲有色、生動有趣,在游戲中學生要看、要聽、要說、要做、要動腦、要創造。孩子們在參與的過程中,興趣盎然。即鍛煉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鍛煉了學生的 語言表達能力。

教師利用多種形式組織教學,讓語文課成為學生享受的樂園。

二、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學生厭學現象很普遍,究其原因,教師把學生當作了“知識的容器”,這樣的教學抑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大量的練習和作業使學生疲於應付。要想徹底改變此現狀,必須先改變教師的觀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兒童手腦的六大解放”中提出“解放兒童的頭腦,讓他們能想;解放兒童的手,讓他們能做;解放他們的口,讓他們能說……”的教育思想。教師必須調動學生多種器官協調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不斷激發求知慾,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三、讓教材活起來。

1、教師走下講台,參與學生的學習。傳統的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教師主宰一切,把教材中的知識灌輸給學生,老師累的筋疲力盡,學生聽得昏昏欲睡。結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現在的 教育 理念要求教師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不再以教會學生為主,而是以教學生自己去學會為主。因此教師應該走下講台,深入到學生中來,主動和學生一起探究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自己感知新知識,交流新問題。教師從中引導,給予肯定,從而達到師生互動,使教材在課堂上活起來。

2、給學生表現的機會。天真活潑的小學生,無論看到什麼新鮮的事物或者學到了什麼新知識,都想急切地告訴別人,以獲得贊賞。因此,教師應該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地表現自己,展示自己對教材的獨到理解,教師應鼓勵學生把自己對教材的真實感受。獨特理解講出來,和大家一起交流,一起探究,從而達到共知共識,使教材成為師生互動的活教材。這樣才能使我們手中的教材在教學中活起來,更好地使教師、學生、教材、 實踐融為一體。

四、走進學生心靈深處

1、以情境感染法教學。情境感染即情感交流過程。教師應挖掘教材中健康、愉悅的情感去感染學生,使其產生強烈而積極的內心體驗,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在教學中可將 音樂 、 美術、語文等多種 藝術 結合在一起,調動學生的各種器官創造藝術情境,讓學生通過多種藝術手段產生共鳴,從而創造立體教學情境。

2、實踐競爭法教學。實踐競爭即安排學生親身實踐, 組織學生激烈競爭,在對學生的讀寫訓練中,放開學生手腳,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生活實踐中學習語文,開展辯論課、朗讀課。既豐富了生活開闊了視野,又培養了學生的協作精神,激發了學生爭先創優的競爭意識,增強了學習動機。

總之,語文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顯而易見,如果說,一堂優秀的語文課是一劇本時,那麼教師就是導演,學生則是演員,最後叫不叫座,靠教師與學生的協調配合。語文教學中處處滲透著教師的心血。因而教學藝術不僅使學生樂於接受、學到知識及能力,而且更加豐富了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小學語文教學不僅僅是字、詞、句的學習,更是興趣的培養,觀念的更新,能力的培養。
小學語文教師教育教學論文篇2
論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優化策略

【摘 要】小學階段,語文課堂教學本身是一門科學,是一種藝術,應該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發展的過程。只有不斷優化教學過程,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優化策略

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基礎性重要學科,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渠道。在當前全國上下大張旗鼓地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如何優化小學語文教學,提高語文教育質量,真正發揮語文教育的功能,是一具頗受關注的話題。下面筆者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優化策略。

一、優化導入的藝術

凡是優質的課堂教學都具有非常考究的開端設計和獨特性,課堂教學一開始便能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引出這堂課的核心話題。在進行教學時,可以講故事。邊講故事邊學習,學生感覺就是在聽故事,但卻不知不覺地完成了教學任務。這種導入藝術就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又滿足了小學生愛聽故事的心理。課堂教學從始至終都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教學效果顯著。此外,課堂導入藝術的方法還有很多,如問題導入,審題導入,妙語導入,練習導入等等,但不論哪一種導入方法,都要求簡練,短小精悍,以盡快進入主題。

二、美讀文章,感受意境

教師的情感如春風化雨,每時每刻都潛移默化地滋潤著每個學生的心田,感染著每個學生,引導著學生積極的行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范讀是最為直接和親切的,是火種、是催化劑。它能讓學生透過教師的朗讀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體悟課文所表達的情感並產生共鳴。教師的范讀最容易感染學生,也最容易引發學生的朗讀。因此,教師要藉助美的聲音、美的表情、美的動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對課文豐富的情感體驗傳遞給學生,鼓舞學生的情緒,激起學生的內心體驗,使學生進入課文描述的情感境界,獲得准確、鮮明的感知。

三、聯系實際,親身體驗

教學中讓學生結合課文中的描述聯系自己的日常生活舉出類似實例,說出自己的體會並進一步與作者的感情產生共鳴,再進一步理解課文,對提高其生活認識、品德的構建定會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如《養花》一文中,當學到“菊秧被死三十多種,一百多棵,全家都幾天沒有笑容時”,讓學生舉出類似例子。有的說他餵了一條小狗,不知何因突然死了,自己一連哭了好幾天。即使現在想起來,心裡也怪難受的。通過這種移情體驗,學生由自己的境地深化了對作者境地的認識,從而使學生理解了養花之樂是一種高尚的情趣,培養了學生熱愛生活的樂趣,而親身的實踐同樣會觸及到他門的心靈。如《小兒垂釣》一詩的末兩句“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時,學生對誰招手搞不清楚,即使在課堂上和學生說明白了,其教育意義也不會太大,如果讓學生分別根據自己的理解實際表演一下,他們就會明白招手的是稚子而不是路人。這樣,學生不僅深刻地理解了詩歌內容,品德教育也寓於其中。

四、增加教學的趣味性

小學教師要激發兒童的學習熱情,必須根據兒童生理心理的特點,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必須注意趣味性。那種傳統的以傳授知識為主的教學,不能培養能力,自然也無藝術性可言。教學是一種藝術,藝術最講究分寸。還有,對課堂提問必須精心設計,不僅要在備課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進行客觀的預測,還要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這需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較高的教學藝術。

在作業設計方面,在於鞏固、消化、運用所學的知識,並使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組織好學生的作業,對發展智力、培養創造才能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目前在如何布置學生作業的問題上,比較普遍存在兩個弊端,一是數量多,學生負擔重;二是純知識的機械性的作業多,不利於能力的培養。我們應該從知識與能力的結合上設計好學生的作業,一般說來,作業設計不僅要體現靈活性,還要體現統合性。語文教學是一種綜合性的基本功訓練,作業設計也要相應地體現綜合性。單一性的訓練,是不利於學生掌握語文教學這個工具藝術性的。

五、教學藝術必須具備創新性

當今的孩子們最缺乏的是什麼?是生動的實踐、豐富的體驗、大膽的懷疑、無拘無束的展示,缺少解放和創新。教育,首先是人學,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只有把學生放到學習的中心主體地位,才能喚醒他們的主體意識和創新潛能,學生才能發揮自己的才智去創新,去體現自己最大的價值和作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從總體上說,在觀念、模式、方法等方面,還存在著不少影響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發展的問題。也就是說,教師仍處於主體地位,學生仍然是被老師牽著走的地位。我們的語文教學藝術盡管也呈現出千姿百態,但是仍缺少學生本人的自學、自悟、自得。因此,教師必須把主體地位讓給學生,要著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提高自己在教學藝術方面的創新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之所以被稱為藝術家,是因為教師的勞動本身就是創作,而且比藝術家的創作更富有創造性;所以,創新性不僅僅賦予教學藝術以生命,它也是一切藝術的源泉。

小學語文學習內容不多,學生壓力不大,但要想給學生留下語文學習輕松有趣的印象,卻是不容易。所以,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必須掌握學生的心理,要讓學生在學好語文的同時,對語文的學習還存在強烈的願望。如此,小學語文的教學算是極為成功的了。

【參考文獻】

[1]方義政.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是要轉變教學觀念[J].教學藝術,2012(7)

[2]耿中輝.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猜你喜歡:
1. 淺談小學語文教育教學論文

2. 小學語文教學畢業論文完整範文

3. 關於小學語文的教學論文

4. 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思考論文

5. 小學語文教師論文題目大全

6.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畢業生論文

閱讀全文

與如何開展三年級語文教學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