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語文成績不好的原因有哪些
導語:語文成績不好的原因有哪些?如要學好語文,以上問題要盡可能全面解決。老師負責激發興趣、傳授方法、科學訓練;家長負責解放思想、做好指導和保護工作,讓孩子迎接風雨健康成長;學生自身積極向上,努力配合,進入自主學習的軌道!
1、認識的偏差
有的學生不能正確認識語文學科的特點。語文學科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語文學習往往會出現花了一些時間而看不出成效的現象,但是只要能堅持不懈,付出定有回報。有些學生的功利心太強,一旦努力沒有效果,馬上就打退堂鼓,破罐子破摔,自暴自棄,殊不知一旦拋開語文不學,或不能堅持不懈地學習,很快就會看出退步來,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就是這個道理。還有的學生不能認識課內和課外的關系。
2、學生自我調適能力不強。
喜歡文科的同學也寧可花時間在政治、歷史上,因為這些學科投入少,見效快,在這種心態下,一些本來對語文感興趣、語文學得較好的學生對語文學習也失去了熱情。再加上高三復習階段,各科老師都感到課時緊,任務重,往往通過發資料、做作業的方式擠學生的課余時間,真是「無邊作業蕭蕭下,不盡資料滾滾來」,學生的課外時間都忙於完成這些需要上交的書面作業,不知不覺就把「語文學習要多讀書」這些無需上交的「軟作業」拋到九霄雲外了。
第一,來自教材的原因
眾所周知,語文教材的編寫是以單篇文章為單位的,而不像其他學科以知識結構為單位。教育部組織編寫語文教材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在於傳道,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是語文教材編寫的前提,其次才是語文知識的學習和審美能力的'提升,從歷史上這種以單篇文章為學習單位的做法也確實發揮了其他科目無法取代的作用,但同時,教材篇目之間各自為政,知識難以形成體系,對語文知識的學習層次很難螺旋上升,因為教材缺乏對知識科學有效的梳理,知識點零星地點綴於各篇文章之中,甚至出現了知識點重復嚴重而對新知識的吸取不足的問題,例如小學講修辭,初中講修辭,高中繼續講修辭,從而造成語文學習只有課文思想深度的增加,而無對學科最新研究成果的引進,而教參對教學的作用也僅限於對具體課文的分析,並無應對考試的知識的梳理。
第二,考試引導的原因
很多老師苦笑語文考試的特點是課上學什麼,考試不考什麼?以初中考試為例,學生和老師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分析課文內容,結果發現課文原文在考試中很少出現。這就造成了教師對課文的講解是一套思路,對考試的應對又是一套思路,而對考試知識點的總結,由於沒有教材與教參的支撐,完全靠教師個人自覺的梳理,而且沒有10年以上的教齡很難做出深入而有條理的分析,可以說對考試的應對,沒有哪個學科像語文學科這樣更依賴教師個人的能力。如果一個教師沒有專研的精神,那孩子們只能自認倒霉啦!語文教材與考試的脫節必然導致語文是一個難以學會的學科。
第三,學生自身的原因
語文知識瑣碎而廣博,沒有一定的積累,確實難以取得較高的成績,善於積累、持之以恆是必不可少的,但現實的問題是時間難以保證,孩子進入初中以後,作業量猛然增加,學生有寫不完的作業、上不完的輔導班,讀書的時間只能是擠壓、擠壓再擠壓,甚至很多學校明確要求學生在校期間不準讀課外書,學生學習語文正常的途徑也時常被堵死了。另一方面語文學習漫無目的,只是看幾本書,對思想的熏陶確定無疑,對開闊視野也大有助益,但從考試的角度來說,如果沒有科學的方法指導,那也是收獲寥寥,長此以往,哪個孩子還有學習的信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