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初中語文如何開展導學案

初中語文如何開展導學案

發布時間:2023-08-18 11:06:39

⑴ 如何利用導學案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一、認真深入地研讀教材。
新課程提倡開發與利用教學資源,其實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就是語文教科書。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途徑在於教師必須先鑽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幾個來回」,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挖掘訓練要素,並選取符合教材與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如果教師自身對文本沒有吃透,不了解編寫意圖,教學目標不明,教學重點不詳,甚至南轅北轍,便很難做到以文本為憑借,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課文也很少朗讀,上課時對教材內容都不甚了了,「以其昏昏,使其昭昭」,這樣的課堂教學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因為語文學科的本質特徵表明: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均具體地體現、落實在語言文字上;語文一旦離開了語言文字,『工具』也就無法成為工具,『人文』也就無所依附,只能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
我雖然執教了多年的語文,但每每鑽研一篇新的課文,總是先通讀一遍,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畫出學生可能不理解的詞語,對這些詞語的理解方法作出「預設」,或查字(詞)典解釋,或對照近義詞、反義詞理解,或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或聯繫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聯繫上下文理解的,則在一旁作上標記。對於要通過查字(詞)典理解的詞語,自己先查字(詞)典並把義項寫在一旁。為了掃除閱讀障礙,我總是認真地把課文朗讀或默讀幾遍,發現一些難於把握停頓或比較拗口的語句,及時做上記號,備課時寫入教案,課堂上予以指導。此外,在閱讀各種教學參考書的同時,我總是把文章的結構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標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寫在段末空白處。對於重點詞句的含義,總是寫在一旁,方便課堂上參考表述。只有在對文本內容、教學重點、難點等瞭然於胸的基礎上,我才開始撰寫教案,而且幾乎是一氣呵成。課堂上,我可以不看教案執教,但卻不能離開教本上課。
一篇課文究竟應該怎麼上,什麼方法最好,什麼形式行之有效,我們很難有個一般的標准去加以衡量。不同的教師個性,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沒有最好的,只有此時此地最有效的這個過程中,教師也許要花費許多時間與精力,甚至包括一些「無用功」,但它卻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環。
二、以問題導學,激發學生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這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讓他們置身於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願望,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新知識。創設問題情境,有利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心理上的愉悅感,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在教學《太陽》這堂課。針對題目引發學生發揮想像課文有可能寫什麼內容。因此學生也毫無顧慮的提出很多有價值的問題.如:太陽給人們帶來哪些好處?太陽給人們送來什麼?等問題。
教師是教學過程中問題情境的創設者,一個好的問題情景,能夠激起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探究動機,引起學生積極地思考。創設問題情境的常用方法有:(1)聯系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2)利用演繹推理創設問題情境;(3)利用類比推理創設問題情境;4)藉助多媒體直觀手段創設問題情境;(5)藉助童話故事創設問題情境。
(一)在探究中喚醒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發現提出問題。
愛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問題是思維的開始,在弘揚創新精神的今天,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顯得尤為迫切。在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無論從提煉文章主題,還是分析人物形象,喚醒學生的問題意識,會增強學習效果。美國學者布魯巴克認為,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准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問題。因此我們在課題研究課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我們通過研究總結出的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的策略。
1.創設和諧的教學氛圍,信任學生,相信學生能提出問題;要激勵學生,哪怕是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欣賞,是一種給予,一種溝通與理解;要允許學生犯「錯誤」,不輕易否定。
2.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提出問題。
(1)創設游戲情境,讓學生能夠提出問題。
(2)注意觀察比較,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3)組織匯報討論,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4)開展課外實踐,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3.重視提問的質量,讓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二)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嘗試解決問題。
問題是思維的開始,問題解決過程就是創造性思維的過程。當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後,教師應該是學生解決問題過程的指導者,應該鼓勵並放手讓他們通過查找資料、獨立思考、小組交流等多種途徑嘗試解決問題。這對啟發、提高學生的思維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大有好處的。
三、把握學生思維發育的年齡特點,發展學生的智力。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對形式新異,生動活潑的東西特別容易發生興趣,一旦有了興趣,他們就會發揮極大的主動性,對一些問題主動地多思多想,並在這個過程中發展自己的智力.因此,我在低年級課堂教學中,畫畫寫寫,模仿表演.設疑質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學方法.例如:在教《詠柳》一課時,我先配樂范詩,然後展示幻燈片圖.通過引導學生看體現詩意的畫面,啟發學生展開想像,在意境中體會到古詩的美.再根據學生喜歡畫畫的特點,在學生粗略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進行配樂作畫,並讓他們介紹自己的畫.這樣學生就在不知不覺中走進詩的意境之中,即享有了美,又弄懂了詩意,而且培養了學生手腦並用能力、繪畫能力、想像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
總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語文活動要立足教材,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選擇合適的活動方式組織開展,才能行之有效。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是語文教學的生命,而這生命能否得以延續,取決於教師是否能充分發掘學生的興趣點,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否做到與文本有機結合,真情演繹文本內涵,提升孩子們對文本的感悟,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呈現實效。

⑵ 八年級語文《消息二則》導學案

課題:1. 消息二則

課型:活動探究 

計劃課時:2課時 

主備人:    司馬喆

【學習目標】

1.了解新聞基本常識,理解消息寫作的「五要素」和「倒金字塔式」結構。

2.明確本文的「五要素」和結構層次,領會本文短小精粹、一氣呵成的語言特點。

3.關注時事新聞,培養讀報習慣。

【學習重點、難點】

1.了解新聞基本常識,掌握消息的基本特點。

2.領會本文短小精粹、一氣呵成的語言特點,以及作者的情感。

【學習過程】

一、(課前)預習•導學

1.自讀課文,結合旁批,了解消息的結構特點。

消息結構:      、      、      、        、      ,其中      、      、

,是消息的三個主要部分。

標題:高度概括已經發生的新聞事實,一般包括引標、主標、副標

導語: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話。是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實,是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材 料,是本則消息報道的價值所 在。

主體:承接導語、揭示主體,對消息事實做具體的敘述與展開。

背景:是新聞事實發生的歷史條件或現實環境。

結語:是消息的最後一段落或最後一句話。

3. 給加點字注音。

蕪湖:              摧枯拉朽:          荻港: 

銳不可當:      潰退:            殲滅:        要塞:        阻遏:

3.解釋詞語

經營:

摧枯拉朽:

潰退:

銳不可當:

二、(課堂)學習•研討

一、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

1.結合課文,了解新聞「五要素」。

明確:在這條消息中,何時,是1949年2月10日午夜開始 的不到二十四小時之內;何地,在蕪湖和安慶之間的長江水面上;何人,人民解放軍,三十萬之眾;何事,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一看標題便知);為何,人民解放軍攻破國民黨反動派防線,佔領長江南岸(從「人民解放軍」和「國民黨反動派」的命名中,確定戰爭 的性質。)

2.了解消息的結構。

明確:

標題:

導語:

主體:

結語:

3. 「新華社長江前線1949年4月22日2時電」屬於新聞的什麼?在新聞中起什麼作用?

明確:是新聞的電頭。交代了通訊社名稱、發電地點和發電時間。

電頭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實,報道及時。

4、合作探究:

(1)主體是重點,體現了新聞要素的「如何」,分別寫了哪些內容?

(2).細讀課文,列舉文中表達准確的詞語,分析其效果。

A.英勇的人民解放軍二十一日已有大約三十萬人渡過長江。」「已」和「大 約」能否去掉?

B.「國民黨反動派經營了三個半月的長江防線,遇著人民解放軍好似摧枯拉朽,軍無鬥志,紛紛潰退。」「經營」能否換成「構築」,「潰退」能否換成「敗退」,為什麼?

課堂小結:本文短小精粹、一氣呵成。本文所反映的是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我軍南 渡長江,揭開了解放全中國的序幕。這一戰役聲勢浩大,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從1000餘華里的戰線上,沖破敵陣,橫渡長江。可以想見,這場戰役歷經大小戰斗無數,值得報道的動人事跡無數,但是,作者正文只用了區區199字(含標點),便做了簡潔而不失完整的報道。全文氣韻生動,令人嘆為觀止。

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1.整體感知:理清新聞六要素。

人物:

時間:

地點:

事件發生的原因:

經過與結果:

2.文章的感情基調是什麼?找出相關詞語。

3.找出課文的標題、電頭、導語和主體,概括導語和主體的內容。

標題:

電頭:

導語:

主體:

4、分清主體部分的層次,概括各層層意 。

5、三路軍的渡江情況按什麼順序寫?哪一路詳寫哪一路略寫,為什麼?

明確:

6、找出文章議論句子,並說明議論的作用。

7、請學生就語言的准確性,在課文中選例分析。

例句①:二十日夜起,長江北岸人民解放軍中路軍首先突破安慶、蕪湖線,渡至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地區,二十四小時內即已渡過三十萬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時起,我西路軍開始渡江,地點在九江、安慶段。至發電時止,該路三十五萬人民解放軍已渡過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例析】

「突破」一詞准確表現了戰斗過程,表明有敵軍防守,我軍殲滅或擊潰守敵,沖破敵陣;如用「越過」則不準確,因為其對象是靜態的,表現不出戰斗經過。

「渡至」一詞含義豐富,有橫渡和到達兩層意思,文字簡潔有力,准確表現了水戰進軍的特點;用「到達」則太泛。

「24小時內即已」 ,時間明確,含有渡江迅速,作戰順利之意,准確表現了神速特點。 如用「共」,則時限不明,一般化。

「至發電時止」,時界比「現在」更為確切。

用「余部」這一軍事術語比用「剩下的」更為准確得體。

例句②: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戰中,我已殲滅及擊潰一切抵抗之敵,佔領揚中、鎮壓、江陰諸縣的廣大地區,並控制江陰要塞,封鎖長江。我軍前鋒,業已切斷鎮江無錫段鐵路線。

「殲滅」「擊潰」:

「控制」「封鎖」:

用詞准確還表現在對某些概念的適當限制上,如西路軍所遇之抵抗是「甚為微弱」,而東路軍所 遇之抵抗則「較為頑強」,這就非常恰切地表現了敵我雙方較量的程度,既不一味地誇大自己,也不一味地貶抑敵人,用詞恰到好處。

三、(課外)拓展•延伸

巴格達居民不進防空洞

(路透社巴格達3月22日電)今天的巴格達煙塵籠罩,城市空中輪廓線上火光點點,在美英部隊對巴格達無辜迷茫的居民發動空前猛烈的轟炸之後,巴格達大街小巷幾乎空無一人。

隨著夜間炸彈和導彈接連不斷的爆炸聲,伊拉克首都全城的建築物搖搖欲墜,火球和濃煙沖天而起,3天來的連夜轟炸首次變成了青天白日的 閃電戰。

一家賓館的司機說:「(戰爭的)前兩個晚上跟這次一比簡直就是開玩笑。這就是他們所謂的震懾,真是讓人 膽戰心驚。他們是說到做到。」

巴勒斯坦飯店的接待員說:「戰爭真的開始了。誰知道下一個晚上會是什麼樣子。」

做父母的都說自己的孩子被這次轟炸嚇得瑟瑟發抖。有居民說美國在拿他們來試驗自己的最新武器。

夜間襲擊和新展開的白天轟炸在打擊定點目標時顯然很精確。很多目標,包括政府各部,位於巴格達平民區的中心。震驚不已的巴格達居民說,盡管美英接連不斷的轟炸讓人不寒而慄,但他們不會躲進遍布首都的防空洞。

薩阿德•薩利赫說:「我們寧願死在家裡,也不願意悶死在地下防空洞里。我不會進防空洞。」

20、給加粗字注音,並解釋詞語。

①無辜(  ):

②震懾(  ):

1、用「          」 畫出文中導語部分,其語言特點是什麼?

2、主體部分怎樣詳細說明導語中的「煙塵 籠罩」、「火光點點」。

3、這則新聞表現出的人民對待戰爭的態度是什麼?

⑶ 語文學科導學案設計應該注意什麼

語文導學案的設計

1.語文導學案設計的原則

(1)主體性原則

堅持主體性原則。教師在編寫導學案時要轉變以往的教學思想,導學案設計要從學生角度出發,注重培養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再者,教師要講民主,變講堂為學堂與講堂相結合;轉變只傳授知識為既傳授知識又培養創新能力相結合;讓學生有充足的想像空間與創造時間。

(2)指導性原則

重視學法指導是「教會學生學習」的前提和保證。在導學案編寫中,學法線貫穿始終,如導學案中的學習目標設計、疑難問題提示、解題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導性內容和要素,構成一條明晰的學法線,為學生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提供和創造必要的條件。

(3)生活化原則

盡可能地引導學生將課堂知識與現實生活相聯系。根據語文的學科特色,在導學案設計中,應根據所學教材內容,將現實生活中與之相關的現象引入課堂。引導學生運用所學去分析實際生活中的語文問題與現象,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明白「生活即語文,生活處處有語文」。

⑷ 如何設計語文的導學案

1、盡可能的將一課時的內容寫成一個學案。按課時內容確定導學案的內容編寫。
2、將教材中的知識點、德育點隱入創設的一個個具體的材料情景(生活場景)或課堂活動中。通過一個個具有探索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入自主地學習之中。
3、在學生讀書、思考、解答問題等環節的學習中,教師都要站到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以便能夠及時適時的點撥學生應該如何去做。
4、導學案的設計,要體現教師對學生的因材施教,要讓優等生看到挑戰,中等生看到激勵,學困生看到鼓勵。

⑸ 九年級語文《百合花》導學案

【九年級語文《百合花》導學案】

一、 教學目標

總目標:讓學生明白本小說構思和語言上的特點,培養鑒賞小說的能力。

具體目標

1、明白本小說題目的含義和主題

2、體味細節描寫在小說中的作用。

3、咀嚼本小說清新俊逸的語言。

4、培養學生速讀小說,概述小說的能力。

二、 課時安排 2課時

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活動導入

1、由殲頌於課文內容集中,文字曉暢,情節較簡單,所以.課上讓學生在規定的10分鍾內速讀全文,順手劃出字詞。

2.、劃分段落,概括大意。

3、請學生從網上找出百合花的有關圖片,介紹其特點。

4、初步明白本小說題目的含義

二、活動流程

1、 速讀讀全文。(10分鍾)

2、 劃出字詞。

給加點的字正音

撂(liào) 訥訥(nènè) 忸怩(ni?ní) 憨憨(hānhān) 執拗(niù) 髻(ji) 尷尬(gāngà) 訕訕 (shànshàn) 瞅 (chôu) 挾(xié) 嬤嬤(mómó) 砦(zhài) 虔誠(qián) 磕磕絆絆(kē)

解釋下列詞語

張皇 忸怩 憨憨 執拗 尷尬 訕訕 虔誠

3、 討論交流一

劃分段落,概括大意。

提示:全文以時間為順序,以“我”的所見所聞為線索展開情節。

根據情節的階段性,可以分為四部分。

一部分、開端 帶路 (從開頭到“這都怪我了”)

二部分、發展 借被 (從“我們到包紮所”到“現在,至少他要裸露一晚上的肩膀了”。

三部分、高潮 犧牲/獻被(從“包紮所的工作人員很少”到“兩個干硬的饅頭”)

四部分、結局 蓋被 (從“衛生員讓人抬了一口棺材來”到結尾)

4、 討論交流二 :鑒賞本小說的構思。

具體理解百合花被和百合花在本小說中的地位和作用。

(1) 媒體打出白色百合花的圖片(注意一定要是白色的百合花,這樣符合文中的內容和寓意。)

請學生談看圖片的感受,得出白色“百合花”這種花卉的主要特點:色澤文雅,香氣清幽,白凈純潔,即清麗,純潔,高雅……

(提示:這是前改擾個開發的話題,盡管讓學生談,意思在,就要肯定。)

(2)理解跟百合花被相關的情節。

請學生朗讀95頁描寫百合花被的一段文字和96頁“剛出門~我已從心底愛上了這個傻呼呼的同鄉)的內容。

再請學生復述被子的最後結局。

總結:

A/被子,是情節的一部分,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B/被子與人物性格關系。

提問:借被和獻被這兩個情節,你看到了新媳婦怎樣的性格?

各組討論,然後派代表發言或補充。

提示:(這也是一個開放型的問題,只要各組學生言之有理,就要肯定。)

明確:美麗、純潔、善良、高尚。她在情節中,其性格是發展的。剛過門才三天,小通訊員就要借她唯一的嫁妝——一個有著百合花圖案的被子,她當然有些捨不得,這種情感在情在慧旦理。但當聽我說借被子是為了打仗為了老百姓之後,“一邊聽著,一邊不斷向房屋瞅著……半晌,她轉身進去抱被子。”到了包紮所,她又主動將被子“鋪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塊門板上”,當衛生員動手要揭掉通訊員身上的百合花被子時,新媳婦“劈手奪過被子”。“劈手”集中寫出了新媳婦用自己的新被子為通訊員人殮時的那種果斷堅毅、不容商量的態度。與先前的嫻靜羞赧判若兩人……

一句話,小說通過新媳婦對百合花被子處置過程的描寫,刻畫了人物性格或者說表現了人物性格的發展。

當然,這個人物性格的發展,還通過其它情節或者細節來表現的。剛開始做救護工作時,她害羞靦腆,我跟她說了半天,她才紅了臉答應做我的下手。可當看到小通訊員為了保護群眾而受重傷時,“她剛才那種忸怩羞澀已經完全消失,只是庄嚴而虔誠地給他試著身子……” 新媳婦已經知道通訊員犧牲了,可她還是密密地縫著那個破洞,其實是在縫進她的一片深情,所以當“我”勸她“不要縫了”時,“她卻對我異樣地瞟了一眼”,對“我”的不解以示不

滿。

總之,小說通過對新媳婦一系列的動作和細節描寫,不僅寫出了她對通訊員的友善、關切、崇敬、痛惜、悼念、歉疚的態度變化,更展示了新媳婦嫻靜、淳樸、善良、純真、高潔如百合花一樣美麗的人性美和性格美。所以,百合花,正是人物純真、高潔的優美心靈和品格的象徵。

三、活動延伸

1、分組思考問題: “百合花”僅僅是新媳婦心靈和性格的象徵嗎?和小通訊員和我有關嗎?全篇主題是什麼?

2、抄寫有關字詞。

付:板書

百合花

茹志鵑

百合花 清麗 純潔 高雅

新媳婦 嫻靜 淳樸 善良 純真 高潔 人性美 性格美

第二課

一、活動導引

1、討論上課思考題:“百合花”僅僅是新媳婦心靈和性格的象徵嗎?和小通訊員和我有關嗎?全篇主題是什麼?

2、 討論細節描寫

3、 討論本文清新俊逸的語言。

二、 活動流程

著重討論活動;分組交流上課問題:“百合花”僅僅是新媳婦心靈和性格的象徵嗎?和小通訊員和我有關嗎?全篇主題是什麼?

(一)先討論小通訊員的性格。

由四大部分的情節入手。迅速瀏覽課文,歸納概括,然後交流。

(看“帶路”的情節,即課文5節~“這都怪我了”)

小通訊員

一個極其可愛的普通戰士。天真純潔,充滿朝氣,對生活和自然無比熱愛。即將發起總攻的時刻,還在槍筒上插上幾根樹枝和野菊花(細節描寫,表現人物性格)。

他憨厚朴實,拘謹靦腆,比如,“帶路”情節中“張皇”“數摸”這兩個動詞的描寫作用。

“張皇”的意思是恐慌、慌張,但在這里卻非貶義,這一神態描寫,是在寫“我”剛剛結識的小通訊員那種靦腆、羞澀、局促,表現他質朴,純潔的心靈。

“數摸”這一動詞更突出了小通訊員那種忸怩的`神態,拘謹局促的心理。

但他又十分關心同志,走走停停也好,給我兩個饃饃也好,作者十分形象逼真地刻畫了一個靦腆、羞澀、局促而又質朴純潔的小戰士形象。

“借被”的情節中,更看出通訊員的憨,不善言辭。

更主要的是由於在革命隊伍里受到黨的教育和戰斗生活的鍛煉,他對革命事業無限忠誠,有著高度的階級覺悟和革命責任感。當他意識到自己借東西的方式方法有問題,可能會給群眾造成不良影響時,就馬上鬆鬆爽爽地跟“我”前去解釋。而借到被子以後,知道這是人家新婚時惟一的嫁妝,心裡又立刻感到不安,又要把被子再送回去。

“犧牲/獻被”的情節中,更看出小通訊員的崇高精神。在取得總攻勝利的前夕,為了保護擔架隊員英勇捐軀。表現了他對革命和人民群眾的無限忠誠。

新媳婦獻百合花的被子,明顯是與百合花有關的,但小通訊員與百合花有關嗎?

有。他純潔高尚美好的心靈也像百合花一樣。

那麼,百合花在文中還有什麼寓意?

純潔高尚美好的軍民之情。

(二)/討論“我”在文中的作用。

以“我”為視點,娓娓動聽地敘述故事,找出文章中表現我心理活動變化的詞語來。並談談這樣寫的好處。

生氣 興趣 著惱 親熱 愛上 後悔 心跳 強忍淚水 想推開沉重

作用:

栩栩如生地描繪人物,並從“我”的感情變化中逐步完成人物性格的塑造。如11節寫“我”對故鄉竹海的聯想,寫得非常富有詩情畫意,這樣寫,一方面點明了小通訊員性格形成的原因,即富有詩情畫意的環境,才孕育了小通訊員這樣心靈美好品質純朴高尚的英雄,景物美與人物美相得益彰,和諧統一;另一方面,也抒發了我對故鄉無比熱愛之情,推動了我的感情發展,即由先前的生氣,到發生興趣和“親熱”起來。

這樣寫,大大擴展了作品的容量,表現了戰士之間那種百合花一樣純潔無邪高尚動人的情感,即人性的美,加強了作品的抒情色彩,增強了作品感人的藝術力量。

同時還更有利於運用順敘、倒敘、插敘等多種方式,使結構嚴謹清晰,又張弛有度,富於節奏感。

(三)總結歸納:

由此可見,小說構思是非常巧妙的。表面上看,百合花的純潔清新美好好像只與新媳婦有關,其實,百合花的特點與小說中的其他人物的性格,與人和人之間的關系也是緊密關聯的。

百合花為題的寓意和小說主題的概括

百合花,色澤文雅,香氣清幽,白凈純潔。本文題目以借代的手法指印有百合花的被子。更重要的是,百合花,作者賦予了它豐富的象徵意義:即小通訊員和新媳婦他們都有百合花一樣高尚純潔美好的心靈,軍民之間的感情也像百合花一樣純潔高尚美好,戰士和戰士之間的情感也像百合花一樣純潔高尚美好,一句話,百合花,象徵著人性美性格美。

(四)概括主題

小說擷取了革命戰爭時期人民斗爭生活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刻畫了有著百合花一樣純潔高尚美好心靈的小通訊員和新媳婦的形象,表現了純潔深厚的軍民之情和戰友之情,傳達了高尚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三、活動延伸

1練習三和四。

2、三年的初中生活就要過去了,回首這段美好的時光,每個人都會有許多有趣的和動情的事湧上心頭,請擷取一兩個片斷,寫出人情美或者人性美的主題來。字數不少於600字。

閱讀全文

與初中語文如何開展導學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5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