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有效開展語文閱讀教學
一、營造氛圍,使學生「敢讀」
首先,教師與學生應角色平等,變「一言堂」為「群英會」.教師應把機會讓給每一位學生,使他們通過朗讀來盡情地訴說自己的心聲,表達內心的情懷.教師要在課堂上以飽滿的熱情、真誠的微笑面對每一位學生,引導他們一起進入「角色」和「狀態」,讓學生在聲情並茂、情景交融的藝術氛圍中去感受語言美.特別是對「雙差生」更應傾注以愛心和關注,從而縮短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角色距離,建立朋友式的關系.這樣同學們才能在更廣闊的天地中積極地美化課堂.
其次,要允許學生閱讀「出錯」.這是學生敢於閱讀的前提.學生閱讀出錯是很常見的現象,教師要採用語言的激勵、手勢的肯定、眼神的默許等手段對學生的錯誤給予充分的理解和鼓勵.一個人如果體驗到一次成功的樂趣,就會勇氣倍增,激起無數次的追求.教師要使學生認識到畏懼錯誤、不敢表現自己就是放棄進步,學生一旦具有這樣的意識,就會消除自卑心理,毫無顧忌地勇於展示自己.
最後,從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入手,精心設計閱讀導入環節.我們可以用有趣的謎語、故事、問題、一段談話、甚至是一首歌、一幅畫、一段音樂、一段錄像、實物等導入,吸引學生注意,使學生好奇、興奮、激動,帶著濃厚的興趣進入閱讀情境中.
二、傳授方法,使學生「會讀」
1、 以讀為本.新課程標准中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閱讀教學的基本模式為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精讀課文,學習重點句、段—品讀課文,走出文本,擴展視野.從中可以看出,「讀」是閱讀教學的精髓;讀是閱讀教學的生命線.要讓學生理解地讀,傳情地讀,讀出韻味,讀出感情,從讀中真正體會到祖國語言文字的優美.書讀百遍,其意自見.語文課程標准中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指的是學生情感體驗的個性化,更好地讓學生在讀書過程中,自由地、充分地與文本進行對話,在師生互動的閱讀實踐中,披文入境,「讀」占鰲頭,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體驗,讀中悟意,讀中悟情.在整個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根據課文內容的特點,可採取不同形式的讀.如:個人讀、小組讀、齊讀、對比讀、默讀、小聲讀、大聲讀、誦讀、分角色讀、有感情地讀、表演地讀等.
2、以讀精講.
3、情景激讀.首先問題是閱讀教學的切入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主導者,指引者.一堂富有生機活力的語文課,關鍵在於教師能否用充滿激情而又富有哲理的兒童化語言,創設出一定的語文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的興趣.要讓學生產生讀的興趣,一個重點就是體現在教師是否具有引導的能力.引導得好與否,直接關繫到讀得是否成功,教學是否有達到預期目的.當然,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過程中,首先要明確各年級閱讀的重點.
4、以寫促讀.新課程標准中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語文的特點.要讓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讀與寫,讀與說.」是一個相互統一的有機體.「讀寫結合遷移運用是學習語文的最高層次和最後歸宿.」閱讀重在吸收,作文重在傾吐.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體會一下,有什麼感想.組織學生相互交流,相互探究,談談感想.或者寫出感想.比如:《有趣的漢字》一課,激趣:讀了這篇課文,你想對漢字說有哪些無窮的魅力?學生通過閱讀,眾說紛紜.學生在語言文字中不但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美的感染,而且感悟到學習上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
三、明確目標,使學生「會練」
1、以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為目標,進行朗讀指導和訓練重點進行基本功訓練.指導學生用普通話朗讀,指導學生在閱讀中的語調、語氣、停頓及表情等,開展個人朗讀表演,師生共同評價活動,激勵學生表現自我,積極參與朗讀活動,體驗朗讀樂趣,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的標准.利用抒情性課文,訓練學生感情朗讀,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2、以提高學生閱讀速度和閱讀質量為目標,進行默讀、瀏覽訓練給學生充分讀文的時間和自主讀文的空間,以學生自讀自悟,生生交流,師生互動的方式進行反復的速讀,感悟訓練.教師在活動中要起到引導作用,使學生的閱讀活動緊貼主題.
3、在讀准、讀熟的基礎上進行自我陶醉式朗讀和欣賞活動.可以自由讀,同桌互讀,欣賞配樂朗讀.使閱讀水平升級,閱讀活動達到藝術升華.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文學欣賞能力.
另外,還可以結合教材主題,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為學生提供書目,使閱讀更具有實踐性.我推薦讀物,書、報、課文,激發課外閱讀興趣,交流展示讀書成果,穩定課外閱讀興趣,加強課外閱讀興趣,變「老師要我讀書」為「我要讀書」而逐步提高閱讀的自覺性.通過班級評比「背誦大王」、「故事大王」、「朗讀之星」,開展朗讀競賽活動.
總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只有抓住以讀為主線,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才能達到閱讀教學的真正目的.才能更好進入小學閱讀教學的最高境界.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信心,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真正興趣.
2. 部編版初中語文單元主題閱讀導讀教學的思考與探索
單元主題閱讀教學是指以單元主題為線索,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圍繞單元主題對閱讀內容進行系統設計與整合的閱讀教學形式。其教學首先是了解單元主題,制定單元閱讀目標,然後進行單元導讀教學,再根據導讀教學的目標要求和單元主題,進行精讀、略讀,泛讀、自讀等,使課內外閱讀內容相銜接,實現以閱讀為線索的「大語文」閱讀教學,較好的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種閱讀與學習能力,提高閱讀素養、人文素養和語文素質。
新課標推崇語文教學從精讀走向略讀,從單篇教學走向單元整組教學,重視知識點建構的過程,進行組塊教學,模塊教學,主題教學,而主題教學首推單元整組教學。教材是個例子,更是一個整體,初中學段部編版語文三年六冊課本是一個大整體,每一冊又是一個相對完整的整體,而每冊教材的每個單元同樣是圍繞同一人文主題編寫組合而成的一個整體。無論是從編者的意圖、教材的特點看,還是基於系統論教學的思想看,語文教學都應以整體的思想進行,突顯語文教學的整體性,更為關鍵和根本的是——生命是一個整體性的概念。
語文教學要從整體入手,引領學生在文本的整體背景上研讀,最後回歸整體,從而培養學生整體把握的能力。隨著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部編版教材在整體思想的引領下,單元整組教學、單元主題教學、群文閱讀教學、課內外銜接海量閱讀教學等整體閱讀教學形式應運而生。本文就單元主題閱讀(導讀)教學談談自己的看法,以求教於方家!
一、導讀的價值判斷
古人雲,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單元主題閱讀教學,首先利用好單元導讀課。單元主題導讀課又叫單元整體感知課,在一個單元教學之前進行。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導讀就是引導學生開展以閱讀為核心的整體性、引領性閱讀教學活動。由是觀之,導讀是一個整體感知的過程,也是一個閱讀目標導向的過程,更是是一個自我調節和反思總結的閱讀活動與閱讀引領過程。導讀可以讓學生帶著求知慾望去主動完成對以閱讀為中心的知識與能力的自主建構,從而明確單元閱讀文本的閱讀與語文能力習得的目標,掌握閱讀方法,形成閱讀習慣,構建基於文本的閱讀策略,達到預期的閱讀與語文能力的學習效果。其中興趣激發是基點,是導讀的根本所在;整體感知單元主題閱讀內容是要點;引導課外閱讀實踐與資料積累是生長點。單元導讀好似電影首映式,精彩鏡頭給你看一段,主要人物出場見見面,為的就是抓住你的心。這樣的解讀也從幾個側面闡述了導讀的價值。
單元主題導讀課具體策略可因學情、教情和單元閱讀內容而異,但無論採用什麼策略,單元閱讀目標設計與落實、單元主題剖析與線索、學生多樣化閱讀與交流、文本整體感知與重點引領、課堂自主探究與合作、課堂訓練反饋與評價、導讀課對後續閱讀教學的安排與要求等方面是必不可少的。 並通過上述流程,讓學生達成整體感知單元閱讀與學習專題、閱讀與學習內容;整體把握單元主題閱讀與學習要求;引導課外閱讀實踐活動與閱讀資料積累;激發學生閱讀與語文學習興趣,孕育求知慾望的目的
二、單元主題的教學意蘊
初中語文單元主題閱讀教學應具有基本的單元教學意識,以單元整體為出發點,同時兼顧單元內各篇選文的不同特點。單元閱讀教學主題,如何設計?首先,應以教師為引導,帶領學生展開對單元內各篇選文的研究性閱讀,明晰每一篇選文的主題。最新「統編」初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共四篇課文:《鄧稼先》記敘了卓越的科學家、愛國者鄧稼先為國家成功研製原子彈等核武器所做出的重大貢獻。寫了以鄧稼先為代表的中國科學家的愛國熱情和無私奉獻精神,從中也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前途充滿信心以及作者無比強烈的民主自豪感。《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記敘了充滿愛國熱情的詩人、學者、民主戰士聞一多的事跡,高度贊揚了聞一多先生在學術上的卓越貢獻和疾惡如仇、為祖國的安危英勇獻身的凜然正氣與高尚情操。《回憶魯迅先生》(節選)記敘了魯迅先生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向世人展現了一個與人們眼中不同的,更和諧、更隨和、更真實的魯迅形象,抒發了作者對魯迅先生的崇敬和懷念之情。《孫權勸學》記載孫權勸說呂蒙學習的故事。
其次,根據四篇課文揭示的文章主題:傑出人物的成就和襟懷,來激勵學生樹立夢想、堅定志向,學習偉大人物的優良精神品質,受到感染、熏陶,樹立正確的情感價值觀念。「群星閃耀」這一單元的選文注重刻畫人物的精神品質和理想信念。從選文看,這個單元主要講述名人故事,引導學生感受名人風采。通過課內課外閱讀名家偉人的人生經歷,感受他們在細微之處、小事件中流露出的為人處世的真實,接受他們精神品質的洗禮,對於初中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育是十分有必要的。
部編版初中語文教科書共六冊,每冊有六個單元,共36 個單元。每個單元均以單元主題閱讀開局,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價值和地位可見一斑。下面梳理梳理六六三十六個單元的主題,其單元主題閱讀對中國優秀文化的傳承、學生人文素養的形成和閱讀習慣的培養具有戰略意義。
「統編」初中語文教材單元主題梳理
單元
冊次
第一單元
第二單元
第三單元
第四單元
第五單元
第六單元
七年級(上)
四季美景
至愛親情
學習生活
人生之舟
動物與人
想像之翼
七年級(下)
群星閃耀
祖國之戀
凡人小事
修身正己
哲理之思
科幻探險
八年級(上)
社會變化
生活記憶
美景依然
情感哲思
文明印跡
情操志趣
八年級(下)
民風民俗
科技之光
養性怡情
思想光芒
江山多嬌
情趣理趣
九年級(上)
自然之音
砥礪思想
游目騁懷
青春年少
理想信念
人物百態
九年級(下)
生活詠嘆
人物畫廊
家國之思
讀書鑒賞
舞台人生
浩然正氣
三、導讀的目標思考
1.導趣
導讀的宗旨永遠是唯一:激發學生學習的學習興趣、挖掘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這是導讀存在的最根本意義,是導讀的根,導讀的魂。學生將花兩周左右的時間學習一組課文,如同要與一位新朋友相處一般,第一眼就產生厭煩之情緒,兩周如何能過得愉快?因此,單元整體感知一課讓學生對整組課文的學習產生興趣尤為要緊。唯有感興趣,才能讓其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去接觸了解並感悟深入。如學習童話單元伊始,我們可以讓學生聊聊說說自己看過的童話,印象最深的故事主人公及喜歡或敬佩他們的原因,極大地喚起交流的慾望,體驗閱讀收獲得到展示的愉悅,進而告訴他們這兩周我們將徜徉在神奇的童話世界裡,充分感受童話的魅力。學生熱切的期待和興奮的情緒可想而知。再如學習多彩的童年生活一組課文,進入單元學習之前,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童年趣事,引導交流童年最幼稚的鏡頭,最羞愧的鏡頭,最感動的鏡頭等等,喚起生活體驗,激起閱讀童年趣事的慾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學習與做事的道理是相通的,興趣被激發了,就如發動機進入了最優的工作狀態,事半而功倍。
2.導讀
就像品一道菜,端上來總不能操起筷子就動武,得先觀色聞香飽飽眼鼻之福,聊談一番之後總忍不得要先睹為快一番。遵循學生的學習心理,此時無聲勝有聲,教師再生動的言說也抵擋不住掀開蓋頭一睹課文芳容的沖動,何不閉口不言讓學生沉浸在初次見面的喜悅與新奇之中。讀吧,挑最感興趣的讀;看吧,選最吸引你的看。可以讀課文,可以看插圖,可以瀏覽全局,亦可細看品評一處。謂滿園春色賞一番可好,折得一枝香在手更妙。
有人會擔心,課文都看過一遍了,據點探究時會不會因為對課文有所了解了而失去興趣呢?英國作家尤安.艾肯曾問讀者:你不會因為以前見過你的朋友就不願再見到他們了吧?你不會因未熟悉家中的一切就棄家而去了吧?我想我們的答案一定會驚人的一致。是的,我們不會因為此文見過一面而不願再見,反而會因為曾經見過產生似曾相識的親切感熟悉感好感,促使學生帶著更濃烈的熱情去讀,帶著要更深入地去了解它熟知它的沖動去讀。
3.導學
一組閱讀文本的學習,總有一種適合學好它的方法。學語文重積累,學以致用是學習的終極目標,而積累一種學法尤為可貴。單元導語雖寥寥數語但卻暗藏天機。讀好導語不僅能極准確地把握學習本組課文的人文目標工具目標,還能引領學生參悟學法。以五下教材為例,不同主題單元的導語都有學習方法提示,如「抓住關鍵詞句,體會這些詞句的含義及表達效果」「作者是怎樣通過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表現父母之愛的」「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描寫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等等。學生通過讀好單元導語,多了一份理性思考,也多了一份閱讀期盼。學習目標確立起來的同時,學習方法也已心中有數,找到了學習方法就如手中持有一盞明燈,不會迷失方向,導學,導明方向,導出方法,學習之路才能充實。
4.導行
閱讀一組文本就如進行一次遠足旅行,為了能用心靈去旅行,收獲一路好風景,需做足准備,做好鋪墊。導趣是情緒鋪墊,導學是方法鋪墊,那麼導行就是物質與精神的雙重鋪墊。「在接下來的兩周時間里我們將圍繞這一主題展開學習,為了使我們的學習更有效更有趣,我們可以做些怎樣的准備呢?」個人思考,小組討論,全班交流。「我想去搜集名人讀書故事,看看他們讀書有沒有好方法。」「我覺得可以提前到鄉下走走,領略一番鄉村風情。」「我要認真聽別人的對話,看看他們說話有什麼獨特的藝術。」……我們會發現,面對自己的學習生活,學生挺會安排,很有思想,准備工作策劃得合理有效,完完全全是個學習的小主人。行動有方向,計劃有實效,准備做充分,何愁不能滿載而歸?
四、導讀的方法舉偶
(一)激趣導入顯藝術
導入一組閱讀文本,好似引領學生去見一位陌生人,第一印象尤為重要。或使學生對其產生好感,或產生熟悉感、親切感,通過引導對本組課文產生「一見鍾情」之效果,激發深入學習課文的興趣。
1.聊談喚起生活體驗--牽起情感線。拉家常最是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課堂上「拉家常」也能產生這樣的效果。「你的童年生活里有過讓人激動的時刻嗎?是不是也有挺幼稚的鏡頭或是最尷尬的鏡頭呢?幸福地回憶你過去的日子,把你的童年趣事與我們一起分享。」「假期里,你去過什麼風景優美的地方嗎?那裡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養過小動物嗎?介紹一下它吧。如果沒養過,也可以說說你曾經想養的小動物。」……就是這樣貼近學生生活的聊談話題,這樣親切的對話交流,在不知不覺中喚起了學生的生活體驗,激起了學生想親近該組課文的情感,為一組課文的學習打下了溫暖的情感底色。
2.欣賞燃起閱讀期待--搭建圖文橋。未見其人,先觀其形。形象大於思維。在進入一組課文的學習之前,欣賞相關的圖片資料,欣賞相關的音像作品,通過聲、形、色的展示,讓學生知道一點點,期待一大半,清晰一點點,模糊一大片,燃起閱讀期待,為繼續學習作好文章。如進入祖國山水單元的學習,可先展示一些祖國大江南北奇麗景色的照片或短片介紹;異國風情異域文化單元可展示異國他鄉極具異域特色的風光圖片或風俗文化方面的文字或音像資料;神奇的大自然,走進西部,科學技術的威力等等主題單元都可以嘗試用這樣的方式讓學生事先親近相關資料,激發濃厚的閱讀和探究興趣。
3.質疑激起探究慾望:體驗「疑」之趣。曾聽說一位美術教師在課即將結束時神秘地向學生發問:維納斯的衣裙為何掉到肩膀處就不再掉下去了呢?問完便乾脆利落宣布下課。可他的學生卻因此而陷入狂熱的追求中,追著拉著向老師尋求答案。尋求未果,當然是懷著濃烈的求知慾望等待下一節課的到來。看,這就是疑問的魅力。一組課文的導讀也可進行如此匠心獨運的質疑激趣。「一個人臨死最牽掛的往往是什麼?財富?親人?也許是的。可是有這樣一個人,他臨死前念念不忘的卻是那點在油燈里不值一個銅板的一莖燈草,這個人是誰?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有人想打電話告訴人一件事,結果一句話能講清的事卻打了幾個小時的電話,這個人是怎樣打的電話,他電話打得是否合理?」「你相信木頭人會說話嗎?你是否見過小孩的手一摸會讓枯枝開出艷麗的花朵?」……一個個奇怪的人物,一樁樁奇妙的事情,一串串神秘的疑問,怎能不讓人為之興奮,為之振動呢?就讓我們抓住這寶貴的興奮和振動,激起學生探究的慾望,為學好一組課文畫下可生花的妙筆。
(二)把握文本主陣地
雖說文章的作用只是個例子而已,但我們的語文教學仍應相信文本的力量。以文章為根本,以課文文本源,依標扣本,扎扎實實進行語文教學,單元整組教學也不例外。因此,導讀需把握文本主陣地,興趣導向主題文本,質疑源於主題文本,尤其要慎重用好文本。
1.先睹為快有心向--讓觸摸有溫度。激趣導入後,學生往往迫不及待地想一睹文本的「芳容」。此時,我們應該及時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放手讓學生先睹為快。要注意的是,睹不是無目的的,睹要睹得有意義。第一次接觸文本的觸摸式閱讀需提醒學生關注語言文字,淺層次地感受語言的溫度。用什麼樣的方式提醒並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呢?語言的引領是最好的途徑。「讓我們先睹為快,了解一下作家們分別對哪些動物情有獨鍾。」「讀課文時想一想,哪個故事最吸引你?」「哪一處的描寫讓你印象深刻?」……這樣只言片語的提醒,並不會減弱也不會沖淡學生的閱讀興趣,只會使文本的觸摸有可感知的溫度。
2.一吐為快有話題--讓交流有價值。雖然只是觸摸式閱讀,但學生仍有許多話要說,說什麼呢?想到什麼說什麼嗎?顯然不行。因為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差異,如果隨意地說,說到哪裡算哪裡,那麼優秀學生的交流往往會剝奪了大部分學生思維的權利,無意中侵佔了同伴思維的空間,一吐為快將吐得漫無邊際。如果為「一吐為快」提供一個交流話題,相信會有不同的效果出現。話題可以拋在觸摸文本之前,也可在之後。「走近偉人毛澤東」一組可以參考這樣的交流話題:「看看偉人毛澤東在不同的課文里分別是以什麼樣的身份出現在我們眼前的。你是從哪裡得出結論的。」「祖國的大好河山」一組可以對「作者是用什麼樣的游賞方式游覽這一景點的,你喜歡哪一種游賞方式」這一話題進行交流。「思鄉遊子情」一組可以讓學生找找表達或寄託思鄉情的思鄉之物並進行交流。學生初讀後的感受最真切最質朴,最是能體現他的閱讀能力,迸發出他閱讀收獲帶來的快樂。筆者還嘗試過這樣的交流:你去哪兒一睹為快了?你了解到了什麼?……真切的感受吸引了其餘沒有去此處一睹為快的學生的閱讀慾望,產生了閱讀的共振磁場,趣味盎然。
總之,每組文本的觸摸式閱讀之後,適宜用提供一個學生可以從文本中輕易觸摸到的話題的方式進行交流,對話才會更有價值,更有意義。
(三)讀好單元提示語
一個單元開始前的那段單元提示語總那樣吸引我們的眼球,語言總是那樣親切而簡練,短小而精悍。它猶如一盞明燈,指引老師和學生准確地把握一組課文學習的方向;它還不止是一盞明燈,它同時是一盞充滿智慧的燈,照亮我們學習語文的心。讀好單元提示語,對學好一組課文的價值不容忽視。提示語一般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通常以親切交談式或娓娓道來式提示本單元主題,第二部分通常以精練的語言提示學習目標及學習方法。如何讀好這兩個部分以發揮提示語的價值,我們進行了嘗試。提示語的第一部分一般在導入過程中讀,不同的讀法發揮的作用也迥然。
獲得信息明確主題:單元提示語文字雖少可信息量卻不少,它往往通過簡短的表述讓讀者獲取一些信息的同時告訴我們單元主題。「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讀到說明性文章。」這是在間接提示我們本組課文是說明性文章。「一本好書,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和美好的情感。閱讀一本好書,就是跨越時間和空間,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對話,這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啊!」這是在告訴我們讀書的好處,也暗含了本組課文的主題與讀書有關。「你一定聽過或讀過孫悟空的故事、哪吒的故事、武松的故事、諸葛亮的故事……」這是在引領我們走進我國古典名著的世界,讓我們熟悉更多名著里的典型人物。學生通過自主閱讀,相信可以獲得一些信息並明確學習主題。
提示語第二部分的操作一般放在觸摸式閱讀交流之後,可以通過自主閱讀明確一組課文的目標。一是明確學習目標;二是獲取學習方法;三是找到行動方向;四是調整生活視角。
單元主題閱讀教學既是個老話題,又是個新方式,在縱深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今天,在貫徹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基於核心素養的教學改革的今天,單元主題教學顯現了其潛在的魅力與價值。基於這樣的考慮,我們在整體推動平涼閱讀和平涼課改的今天,用初中語文單元閱讀導讀教學為切入點,開啟了平涼單元閱讀教學的歷程。語文單元主題教學、數學單元主題教學、物理單元主題教學,... ...。雨後春筍般發芽的各科單元主題教學必將生長在平涼中小學的課堂上,或許這就是初中語文單元閱讀導讀教學的價值所在。
3. 小學語文如何開展閱讀課教學
為切實保障學科素養於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切實發揮作用,緩解當下語文閱讀教學問題,可從閱讀背景前導、文章結構深化、情景對話朗讀、群文閱讀拓展四個方面展開閱讀教學。
(四)群文閱讀拓展
群文閱讀將相同主題的文章進行組合,以「群」的形式展開統一化教學,在對比分析、相同點類比形式下展開教學。
此外,在閱讀教學中,應注重同類文章間的知識遷移,教師根據自身教學經驗進行群文組合,可選取課外拓展閱讀與課內整合閱讀的方式進行。
4. 如何實施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教學
主題閱讀是把教材中的每個單元作為一個系統,單元主題好比一根藤,課文好比藤上的瓜,以「藤」串「瓜」,進行整體教學。我們把這種教法叫做「單元主題閱讀教學」。
《語文課程標准》要求,小學階段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45萬字。並且在「實施建議」中強調: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
然而,當前學生真實的讀書狀況距離「課標」的要求還有很長一段距離。首先,很多老師只有「國家課程」的概念,而缺乏校本課程概念,更有相當一部分教師仍然把教材當成是課程的全部,缺乏大語文、大教育、大文化的意識。其次,現行語文教材(人教版)每一學期只有八個單元,每個單元只有四篇課文,這樣一種狀況自然無法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而另一方面,浩如煙海的名家名作,又讓學生的閱讀猶如老虎吃天,無從下口。
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建一座橋,讓學禪埋銀生從教材出發,通過這座橋走向文化專題式的研究性學習,繼而進入人類文化的浩瀚大海。基於這樣的理念,我們精心編寫了兩套配教材,一套是《新語文主題閱讀》,一套是《賀宴主題式·經典誦讀》,形成了以人教版教材為主體,以上兩本配套教材為輔的「一主兩翼」的語文課程體系。
在這種課程體系下進行的教學,就是用大語文觀統領教學的各個環節,將課外閱讀納入課內來指導。在相同時間內,學生的閱讀量可以達到傳統教法的4倍以上。
在我看來,主題閱讀是塑造心靈的閱讀。因此,有主題的閱讀就是要堅持兩個原則:一是文章要以「激揚向上液局、自信人生」為基調。二是以「真」為第一要義。真者善也,真者美也,真的文章,真的文字一定能從某一方面撥動兒童的心弦,使文字同兒童情感、心靈對接,那種從內心裡釋放出的真的力量不是搖旗吶喊、聲嘶力竭能相比的。
有豐富主題的閱讀可以充分彌補兒童生活經驗的缺乏。兒童缺少的生活和寫作資源完全可以通過閱讀來彌補。對於少不經事的兒童,書籍就是一部豐富的生活史,有主題的閱讀讓兒童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寫作。要知道習作技巧不是總結出來的,而是在閱讀中一點點熏染習得的,一個喪失閱讀興趣的孩子也必然很難產生對寫作的濃厚興趣。抓住閱讀就抓住了語文的根,我們積極探索和實踐的「主題閱讀」正是要努力抓住語文教育的「根」與「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