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數字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語文數字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2-03-15 00:42:38

① 數字與語文有什麼區別

語文是所有科目的基礎,這是一個著名數學家說的。還有表面上就是他們所學的內容不同,但是學久了以後就會發現不是語文與數學有什麼區別,而是學了語文和數學後人會有區別,這就像人們說的學理科的邏輯思維好且在感情方面較理性,而文科的人邏輯思維沒有理科的人好但是較感性。

② 語文中的一到十該怎麼寫

語文中的一到十的寫法是: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

1、以中文的形式表示數字,在開具發票、收據的時候經常用到,尤其在金融領域。但數字的中文表示和其它語言有很大的不同,如中文以每4個數字(萬)為一個小的分隔。

2、大寫數字是中國特有的數字書寫方式,利用與數字同音的漢字取代數字,以防止數目被塗改。 據考證,大寫數字最早是由武則天發明,後經朱元璋改進完善。

(2)語文數字是哪個國家發明的擴展閱讀:

1、計數的數目字用大寫,是自古一直沿用到現在,雖然解放後有些賬目逐漸改用阿拉伯數字,但是重要賬目;支票匯款;股票國債票據依舊使用大寫漢字數字。

2、銀行、單位和個人填寫的各種票據和結算憑證是辦理支付結算和現金收付的重要依據,直接關繫到支付結算的准確、及時和安全。

3、票據出票日期使用小寫填寫的,銀行不予受理。大寫日期未按要求規范填寫的,銀行可予受理,但由此造成損失的,由出票人自行承擔。

4、中文大寫金額數字前應標明"人民幣"字樣,大寫金額數字應緊接"人民幣"字樣填寫,不得留有空白。大寫金額數字前未印"人民幣"字樣的,應加填"人民幣"三字。在票據和結算憑證大寫金額欄內不得預印固定的"仟、佰、拾、萬、仟、佰、拾、元、角、分"字樣。

③ 阿拉伯數字是是什麼時候創造的

數字·阿拉伯數字

在數學史上,阿拉伯數字被稱作「印度-阿拉伯數字」。它是古代印度人發明的,後來由印度傳到阿拉伯,12世紀初又由阿拉伯傳到歐洲,歐洲人稱它為「阿拉伯數字」。印度數碼早在公元8世紀初葉就傳到中國,但沒有流行開來。直到20世紀初,隨著近代數學在中國的興起,阿拉伯數字才被廣泛地使用。阿拉伯數字是世界上最完善的數字制。它的優點是:筆畫簡單、結構科學、形象清晰、組數簡短,所以被世界各國普遍應用,成為一套國際通行的數字體系。在我國,一個時期以來,特別是出版物實行橫排之後,阿拉伯數字的使用范圍擴大了,不僅用於數學及其他自然科學出版物,一般出版物凡是在涉及數字(如表示時間、長度、質量、面積、容積等量值)時,也開始使用阿拉伯數字,但由於缺乏統一的體例,各種出版物上數字用法十分混亂。為糾正這種混亂狀況, 1987 年 1 月 1 日,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國家出版局、國家標准局、國家計量局、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局、中宣部新聞局、中宣部出版局聯合發布了《關於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試行規定》。這個規定試行了 8 年, 後經修訂,於 1995 年 12 月 13 日由國家技術監督局正式作為國家標准頒布,從 1996 年 6 月 1 日起實施。

(摘自《實用語文規范知識小詞典》,語文出版社 1999 年 1 月第 1 版)

④ 中國有多少個語文數字

我們需要掌握的生活語文知識太多太多,如果能從最常用而又是最熟視無睹的知識學起,也許我們會學得很輕松,很實在。您說呢?
漢字數字分大寫和小寫兩種,它們都是漢字的重要組成部分。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要用到這些數字。可了解這些數字的人並不多。記得1994年的全國高考語文試題,就曾考過這方面的知識。結果那道考題成了當年難度系數最高的試題。下面就漢字的十個大寫數字,為大家簡介如下。不當之處,請指正。
漢字大寫數字為: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這十個漢字並不是從先民創造出來後就直接用來表示數目的。
「壹、叄、伍」是最早用作大寫數字的文字。
「壹」是本是會意字,最初通作「一」,表示專一的意思,到了春秋時代,「壹」才被子用作數字的。如《管子》「六月而且壹見。」
「叄」是會意字,本是「參」字的俗體字,很早時就通用作「三」,表示「三」這個數目。《左傳》就有「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後來不知何時,這個數目字「參」就寫作「叄」了。
「伍」也是會意字,本義指軍隊的編制,五人為一伍。不知何時「伍」就通用為「五」,表示「五」這個數目字。如《易經》:「參伍以變。」這里的「參」和「伍」都是陰陽爻相的位置數字。
「陸」和「柒」是何時被借作數字的,查閱了許多書籍,沒有看到更具體詳細的說法。但在《說文解字》里,「陸」是形聲字,本義指陸地「柒」是「漆」的俗體字,也是形聲字,本義是指一種木名。後來何時被用來表示數目字,不得而知了。
「貳、肆、捌、玖、拾」這五個數目字,則是在唐朝武則天時期被確定為數字大寫的。這幾個字都是形聲字。「貳」本認是副職。「肆」從長、聿聲,本義指陳列,後引伸為放肆。「捌」從手、別聲,本義是指一種農具。
「玖」從玉、久聲,本義是指比玉稍次的黑色美石。「拾」從手、別聲,本義是拾起、檢起。
據說,武則天時代,各地國庫管理混亂,出現了許多貪贓枉法的官吏。武則天為了加強國庫的管理,不給貪贓枉法官吏以可乘之機,讓他們不能隨意塗改數據,就下令有關部門,統一漢字的數目字。他們就找了讀音相同或相近的筆畫繁難的十個文字,作為十個小寫數字的另一種寫法。這十個文字就成了漢字的大寫數字。於是,在武則天時代,就出現了漢字的大寫數字。應該說,統一規范漢字數字,用大寫數字代替漢字的小寫數字,這是武則天的一大貢獻,功不可沒。

依據財政部制定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要求,填制會計憑證,字跡必須清晰、工整,並符合下列要求:

(1)阿拉伯數字應一個一個地寫,阿拉伯金額數字前應當書寫貨幣幣種符號(如人民幣符號「¥」)或者貨幣名稱簡寫和貨種符號。 幣種符號與阿拉伯金額數字之間不得留有空白。凡在阿拉伯金額數字前面寫有幣種符號的,數字後面不再寫貨幣單位(如人民幣「元」)。

(2)所有以元為單位(其他貨幣種類為貨幣基本單位,下同)的阿拉伯數字,除表示單價等情況外, 一律在元位小數點後填寫到角分,無角分的,角、分位可寫「00」或符號「--」,有角無分的,分位應寫「0」,不得用符號「--」代替。

(3)漢字大寫金額數字,一律用正楷或行書書寫,如壹、貳、叄、肆、伍、 陸、柒、捌、玖、拾、佰、仟、萬、億、元、角、分、零、整(正)等易於辯認、不易塗改的字樣,不得用0、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另、毛等簡化字代替,不得任意自造簡化字。

(4)大寫金額數字到元或角為止的,在「元」或「角」之後應寫「整」或「正」字;大寫金額數字有分的,分字後面不寫「整」字。

(5)大寫金額數字前未印有貨幣名稱的,應當加填貨幣名稱(如「人民幣」三字),貨幣名稱與金額數字之間不得留有空白。

(6)阿拉伯金額數字中間有「0」時,大寫金額要寫「零」字,如人民幣101.50元, 漢字大寫金額應寫成壹佰零壹元伍角整。阿拉伯金額數字中間連續有幾個「0」時,漢字大寫金額中可以只寫一個「零」字,如¥1004.56, 漢字大寫金額應寫成壹仟零肆元伍角陸分。阿拉伯金額數字元位為 「0」,或數字中間連續有幾個「0」,元位也是「0」,但角位不是「0」時,漢字大寫金額可只寫一個「零」字,也可不寫「零」字。

⑤ 漢語拼音何時發明的誰發明的

漢語拼音方案與漢民族標准語

—紀念漢語拼音方案發表44周年

北京大學中文系 王理嘉

[提要]一、從簡略的回顧中,闡明從19世紀末發展起來的漢語拼音運動一開始就是與語言的統一、社會的發展、民族的團結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歷史事實不止一次的證明,無論哪一種拼音設計,違背了漢民族共同語統一的發展趨勢,註定會以失敗告終。二、通過注音符號、國羅、北拉和漢語拼音方案的歷史淵源關系,具體說明方案在哪幾方面繼承和發展了這幾種拼音的主要優點並加以創新,從而總結了二十世紀前六十多年來中國人民創制拉丁化拼音方案的歷史經驗。三、通過對台灣通用拼音與漢語拼音之爭的分析 ,揭示隱藏在這場發生在台灣的激烈論戰的背後,其實質性問題是什麼。

一、漢語拼音運動與國語和普通話

漢語拼音方案是拼寫漢民族標准語的拼音方案。

漢民族標准語是在十九世紀末期興起的對中華民族的社會、科學文化的發展產生過巨大影響的語文現代化運動中逐漸建立起來的。語文現代化運動最初指的是漢語拼音運動(當時叫「切音字運動、簡字運動」)、國語運動和白話文運動。清末民初的三大語文運動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通過改革語言文字,普及教育,以適應當時社會發展和科學文化發展的需要,然後富國強兵,振興中華民族。國語運動是建立和推廣漢民族標准語口語的運動,而白話文運動則是提倡用能夠表達口語的白話文取代文言文作為正式書面語的運動。三個運動各有自己的追求目標,但內在關系卻十分密切。就歷史淵源關系說,切音字運動發生最早並引發了國語運動。其後,國語標准音的確立,注音字母的制定,一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漢語規范化運動,漢語拼音方案的產生,都是由此一脈相承,相輔相成的。所以,我們的論述也由此入手。

漢語拼音運動的歷史前奏可以遠溯至明末,但是導致中國社會產生聲勢浩大的漢語拼音運動,其直接原因是中國人至今銘心刻骨的「甲午」國恥。這一點錢玄同在《注音字母和現代國音》(1929)一文中說得很清楚:「1894年(甲午),中國給日本打了一次敗仗,於是國中有識之士,知道非改革政治,普及教育,不足以自存於世界,但是提到普及教育,即有一個問題發生,則漢字形體之難識,難寫是也。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非另制拼音新字不可……」。於是,「推行簡字以謀求普及教育的運動,日盛一日……」。其實,文字領域中的思想革新在此之前已經開始,漢字幾千年來神聖不可侵犯的崇高地位已經發生動搖。甲午戰爭後,清政府在日本馬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除了賠償巨額軍費之外,還割讓了台灣和澎湖等地。其時,朝野震驚,激發了社會民眾,特別是有進取精神的知識階層的愛國天良,大家推究中國失敗的原因,一致認為「漢字不革命,則教育決不能普及,國家斷不能富強。」當時,被稱為「思想界之彗星」的譚嗣同就首先帶頭呼籲廢除漢字,改用拼音文字。各界人士群起響應,紛紛起來創制簡單易學的「切音新字。」清末的切音字運動,也就是漢語拼音運動就這樣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了。

據統計,清末最後十年中,至今猶有案可查的各種拼音方案就多達二十七種。這一時期的拼音方案大多為拼寫某種方言而設計的,但拼音文字畢竟是一種拼寫語言聲音的文字,所以一開始就觸及了漢民族語言的統一問題。被當時稱之為「從事切音運動第一人」的盧戇章,在他的《切音新字序》(1892)中就提出制定拼音字母的兩個基本原則:「字話一律」和「字畫簡易」,也就是文字表達話音,字形簡單易寫。同時,又倡議以南京話為「各省之正音」,這樣全國「語言文字既從一律,文話皆相通,中國雖大,猶如一家。非如向者之各守疆界,各操土音之對面而無言也。」這些話顯然已超出了純粹的文字改革的范圍,涉及民族語言的統一和發展了。

但是,盧戇章設計的各種拉丁化拼音方案仍然是以拼寫閩廣方言為主的。他後來向清政府學部呈交的《中國切音字母》也就因此被認為「不能通行各省」,「不足以統一各省之方言」而批駁了。之後不久,一種體現民族共同語發展趨向的切音方案—-王照的《官話合聲字母》立刻脫穎而出了。它拼寫的是當時影響最大的「京音官話」,字母形式完全採用漢字的偏旁。《官話合聲字母》通行極廣,遍及大半個中國,「由京津而奉天,而南京,官話字母遍及十三個省。」王照本人可謂完全把握了當時民族語言的發展趨向,他在《官話合聲字母》序中就明確宣稱:「語言必歸劃一,宜取京話……京話推廣最便,故曰官話。官者公也,公用之話,自宜擇其占幅員人數多者。」也正因為如此,他的《官話合聲字母》得到了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前身)總教習吳汝倫的支持並跟張之洞以及管學大臣張百熙一起奏請朝廷在「學堂章程」中規定「於國文一科內,附入官話一門」,理由是「各國語言皆歸一致」,清朝也應「以官音統一天下之語言」。他們的奏請很快得到朝廷的批准。於是,漢語拼音運動在引發了國語統一運動,並與國語統一運動合而為一的同時,得以從民間躋身政府。之後,清政府學部在「國語教育事業」(1911)中規定拼音「簡字」的用途有二:一是拼合國語,二是范正漢字讀音,並通過了一個「統一國語辦法案」,規定在宣統八年(1916)普及國語。沒想到就在這一年十月,武昌起義,辛亥革命爆發,清政府被推翻。於是,經公決並通過的「統一國語辦法案」也就成了一紙空文。確定國音,制定字母,統一國語的運動,實際是由下一個社會和國民政府開展起來的。

從上面簡略的回顧中,我們可以看到,從十九世紀末發展起來的漢語拼音運動,從一開始就是與語言的統一,社會的發展,民族的團結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歷史事實不止一次的證明,無論哪一種拼音設計,違背了語言統一的發展趨勢,註定會以失敗告終。盧戇章設制的第一個拉丁化拼音方案,以拼寫閩廣方言為主的《中國切音字母》,因「不能通行各省」,「不足以統一各省之方言」被批駁了。其後,又有同治進士,朝廷命官勞乃宣設計了幾乎可以使用於各省主要方言的《簡字全譜》(一種漢字筆畫式的拼音文字),「全譜」包括《京音譜》,《寧音譜》(南京話)、《吳音譜》、《閩廣譜》等,幾乎涵蓋了大部分方言,而且他還提出了「引南歸北」的主張:「南人先就南音各譜學習,以便應用,學成之後,再學京音,以歸統一。」勞乃宣本人曾得到慈禧召見,他進呈的《簡字譜錄》也得到御批,讓「學部議奏」。即便如此,清政府學部也仍然因「分裂語言,有礙統一」,始終擱置高閣,不議不奏,而社會上也對他提出了尖銳的指責,認為照他的辦法,「將使中國愈遠同文之治,」罵他是「分裂語言文字的罪魁」。對照清末切音字運動中唱主角的盧戇章、勞乃宣、王照三大家,特別是勞乃宣和因參加了「百日維新」而受到通緝的「欽犯」王照他們兩人的拼音方案的命運,實在是足以發人深省的。

二、漢語拼音方案與注音符號、國羅、北拉的歷史淵源關系

1912年,民國成立後,政府繼續推行國語。在推行國語的熱潮中,國語標准音經過「京(音)國(音)問題」大辯論,由「以京音為主,兼顧南北」修正為純以京音為準的新國音,其後注音字母也更名為注音符號,並成為推行國語的利器,使國語進入師范及小學語文教學中,在電台廣播、電影、話劇等領域中建立了牢固的陣地。

民國時期,從官話到國語,從老國音到新國音,國語運動最重要的一條歷史經驗就是要使自然形成的沒有明確標準的初級形式的民族共同語(官話)成為有明確規范的高級形式的民族共同語(國語和普通話),必須選擇一種自然語言,作為自身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國語運動在長期的實踐中終於找到了「中國語言的心」(劉復語),明確宣布以北京(系)作為統一全國語言的標准音(見《全國國語運動大會宣言》)。這是它最大的歷史功績,它為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所開展的漢語規范化運動、推廣普通話和漢語拼音方案的制定,奠定了基礎。

從學術發展的角度看,在漢語拼音運動不同歷史時期出現的國語注音符號、國語羅馬字、北方話拉丁化新文字,直至五十年代後期的漢語拼音方案,顯然是一脈相承的繼承發展關系。漢語拼音方案的設計充分吸收了過去許多拼音設計,特別是國羅和北拉的許多寶貴經驗,並廣泛地聽取了各方面的意見。方案固然有它匠心獨運之處。但更多的是吸取並發展了歷史上許多拼音設計的長處。下面我們就從幾個主要的方面來說一說漢語拼音方案與注音符號、國羅、北拉以及其他拼音設計的繼承發展關系。

⑥ 語文數字

設CD=x,DB=20-x,
AD=√(x^2+12^2)
y=30(20-x)+50√(x^2+12^2)
當x=9km時,費用最省
y=30(20-9)+50√(81+144)
=330+750
=1080(萬元)

⑦ 算盤是誰發明的

不是單單某人發明的,而是古人智慧的結晶。

算盤是中國傳統的計算工具。中國人在長期使用算籌的基礎上發明的,是中國古代的一項重要發明,在阿拉伯數字出現前是世界算盤廣為使用的計算工具。
關於算盤的來歷,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據說我國當時就有了"算板"。古人把10個算珠串成一組,一組組排列好,放入框內,然後迅速撥動算珠進行計算。
古時候,人們用小木棍進行計算,這些小木棍叫"算籌",用算籌作為工具進行的計算叫"籌算"。後來,隨著生產的發展,用小木棍進行計算受到了限制,於是,人們又發明了更先進的計算工具--算盤。
到了明代,珠算不但能進行加減乘除的運算,還能計算土地面積和各種形狀東西的大小。

⑧ 大寫中文數字的發明

據說是朱元璋發明的
據史書記載,在朱元璋執政的明朝初年,發生了一件重大的貪污案「郭桓案」。郭桓曾任戶部侍郎,他利用職權,勾結地方官吏大肆侵吞政府錢糧,貪污累計達2400萬石精糧,這個數字幾乎和當時全國秋糧實征總數相等。此案牽連12個政府高官,6個部的政府官員和全國許多的大地主。朱元璋對此大為震驚,下令將郭桓等同案犯幾萬人斬首示眾,同時執行了嚴格的懲治經濟犯罪的法令,並在全國財物管理上實行了一些有效措施,其中較重要的一條就是把記載錢糧數字的漢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改為「壹貳參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等。
http://www.artmeng.com/bbs/997.html

⑨ 語文數字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零、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 。

閱讀全文

與語文數字是哪個國家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5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2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2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29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4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7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39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0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4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6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5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4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