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小學語文教招古詩怎麼准備

小學語文教招古詩怎麼准備

發布時間:2023-08-25 07:08:39

『壹』 古詩教學的幾個步驟

一、教學應步步深入。
(1)讀前准備。如:簡介作者以及時代背景,解釋一些字詞等。
(2)從讀中懂。讓學生反復誦讀,說說每句詩的大意。再深入認識詩的寓意。
(3)啟發審美。引導學生展開想像,體會詩的意境美,從藝術形象中使學生受到感染,得心靈的共鳴,從中受到教育熏陶藝術的欣賞力。
二、應引導學生由表及裡的分析。
學習詩歌只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是不夠的,應當引導學生對一首詩內容有進一步的理解,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認識事物的能力。因為在詩歌中往往是「情與景合、意與象通」,如果抓住了表現情感的景和表現意境的象,把一首詩的許多不同景與象作深入的分析,找出它們的共同點和相互關系,就能引出這首詩的本質內容。如本課的《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青山相對出,孤帆日邊來。」這些表面是寫天門的險峻巍峨,長江的浩盪江流,而稍作分析便可得知,那是作者在贊美祖國的大好河山,表達作者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三、應引導學生展開想像。
詩歌是藉助於想像來進行創作的。特別是李白這個富於想像、豪邁情宏的大詩人,其詩作能充分展開想像的翅膀,如讓學生想像天門山像兩扇門似夾住長江面對峙的景象。從中能調動情感,受到感染。
四、應熟讀成誦。
學習詩歌可以提高學生的朗讀和背誦能力,詩歌語言的美必須通過反復朗讀才能體會到,所以在古詩教學中,要注重讓學生反復朗讀並注意培養學生的朗讀技能。

『貳』 古詩詞的教學方法_古詩教學六個步驟

傳統的古詩文教學往往過於注重文字知識的本身,效果不夠理想。那麼教師應該如何有效地進行古詩文教學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古詩詞的 教學 方法 ,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

更多教學方法相關內容推薦↓↓↓

常見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好的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區別

教學方法的種類和手段有哪些

古詩詞教學方法

一、結合語言理解和言語習得,促進學生「語言建構與運用」

所謂「語言建構與運用」,是指學生在豐富的語言實踐中,通過主動的積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國語言文字特點及其運用規律,形成個體的言語 經驗 ,在具體的語言情境中正確有致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的能力。

1、古詩詞內容理解:

結合課後注釋理解;結合圖片或音、視頻形象感知;結合學生實際生活經驗去體會;以今識古;知識類化;詩文對照等方法,均可指導學生理解古詩詞的語言。

2、古詩詞言語形式習得:

教師應逐步滲透相關古詩詞這一文體的相關知識,引領學生逐步了解古詩詞這一文體的特點和魅力,並循序漸進地嘗試運用古詩詞語言,甚至是創作詩詞。

如《水調歌頭●中秋》這首詞中,「 水調歌頭」為詞牌名,詞的內容共95個字,是一首「長調」。同時,這首詞分為上、下闋,詞前有序,按其語言風格當屬「豪放派」典範。詞的上闕賞月奇想,下闕則望月懷人,將蘇軾「性格豪放、氣質浪漫」的特點展現地淋漓盡致。

趙志祥老師在講座中提到的《畫雞》一詩,趙老師就設計了這樣的幾個小問題:

1這首詩一共幾句?

(4句)每句有幾個字? (7個字)

2在古詩中,一個字叫「一言」,那麼,每句話有五個字的詩就叫(五言),有七個字就叫(七言)。

3一共有四句,每句有五個字的詩就叫「五言絕句」,簡稱「五絕」。那麼,一共有四句,每句有七個字的就叫(七言絕句或七絕)。

二、體味詩詞意象,促進思維發展與提升:

學生在 語文學習 過程中,通過語言運用,獲得直覺思維、形象思維、 邏輯思維 和創造思維能力的發展,以及思維的深刻性、敏捷性、靈活性、批判性和獨創性等思維品質的提升。

古詩詞最基本的特點就是形簡意繁:用最少的文字,表達出最意味深長的情感。也正是基於此,古詩詞教學不能做理解意思,體會情感」這樣簡單的處理,我們應該讓古詩詞教學課堂充滿靈氣。

如何讓古詩詞課堂教學充滿靈氣呢?其中一個關鍵的要素就是「意象」。(它是一個個真實可感、鮮活可愛的物象,同時也是意境構,情思表達的組件。而之所以將其稱為「要素」,是因為古詩詞不能沒有意象,古詩詞教學不能沒有意象!

體味意象的幾種常見教學策略:

1、反復誦讀悟「象」。

2、音樂渲染造境。

3、結合插圖入境。

4、了解背景或延伸閱讀,豐富意象。

三、在詩詞誦讀中學習審美鑒賞與創造:

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通過審美體驗、評價等活動構建起來的審美意識、審美情趣與審美品位,以及在此過程中逐步掌握的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誦讀,不是為了簡單、機械地記憶詩詞內容,而是通過誦讀將自己融入到高遠的意境中,將詩詞深刻的,詩人的情感通過有感情的吟誦讀出來。

《水調歌頭.中秋》格律對照:

中仄仄平仄,中仄仄平平。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中平中仄平中,中仄仄平平.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中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平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中仄仄平仄,中仄仄平平。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中中中,中中仄,仄平平。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中平中仄,平中平仄仄平平。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中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四、推進 文化 傳承與理解:

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繼承中華優秀 傳統文化 , 理解、借鑒不同民族和和地區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文化視野,文化自覺意識和文化自信態度。

學習古詩詞,不僅僅是為了理解、積累,以及適當的時候加以運用,更重要的,應該是一種「文化傳承」。

當然,學生學習古詩詞,我們應重視其「獨感」——即讀出自己的理解。但,作為中華傳統文化重要的印記的「古詩詞」教學,我們更應關注「共感」——即一代又一代傳承下來的民族共同的文化記憶。

古詩詞教學簡單的來說,就是:口中有聲、目中有象、心中有情、胸中有人。

古詩詞教學策略簡單的說,就是:語言、審美、文化、傳承。

小學古詩文的教學方法

一、反復誦讀,體會

誦讀古詩文是我國優秀的 教育 傳統,多讀精背是一直以來人們學習語文的傳統方法。「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好詩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這些 名言 充分說明了誦讀古詩文的重要性。誦讀是小學生學習古詩文的主要方法,也是理解古詩文內容,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徑,它包括朗讀和背誦。《語文課程標准》在教學建議中提出「有些詩文應要求學生誦讀,以利於積累、體驗、培養語感。」而且在課程目標中分學段提出了「背誦優秀詩文」的具體要求,低、中年級各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高年級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小學生 記憶力 強,適合小學生閱讀的古詩文短小精悍,又琅琅上口,短時間內學生就能背誦,完成規定的背誦任務並不難。

由於年代久遠,古詩文給學生的理解帶來很大的語言障礙。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把課堂教學以教師串講為主,變為以學生誦讀為主,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吟詠詩文,逐步形 成語 言的感悟能力。教師首先要進行范讀,讓學生在琅琅上口、優美動聽的朗讀中初步領略古詩文的語言美、意境美,產生聽覺上的愉悅感,沉浸於美好的藝術享受中,引起學習古詩文的濃厚興趣。教師只有引導學生多讀才能克服語音障礙。讀古詩文最基本是讀准字音,理解句意,教師要幫助學生掃清語音上的障礙,特別是與現代漢語中不同的讀音。如《敕勒歌》「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中的「見」讀「xiàn」而不讀「jiàn」。

二、創設情景,感受意境

古詩文充滿了詩情畫意,詩不離畫,畫可賦詩。根據詩的內容去畫畫,幫助學生理解詩意是古詩詞教學中常用的手段之一。如白樸的小令《天凈沙·秋》,曲中寫到,太陽漸漸西沉,已銜著西山了,天邊的晚霞也逐漸開始消散,只殘留有幾分黯淡的色彩,映照著遠處安靜的村莊是多麼的孤寂,拖出那長長的影子。霧淡淡飄起,幾只烏黑的烏鴉棲息在佝僂的老樹上,遠處的一隻大雁飛掠而下,劃過天際。順著它遠遠望去,山清水秀;霜白的小草、火紅的楓葉、金黃的菊花,在風中一齊搖曳著,顏色幾盡妖艷。在學這首小令時,應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把此曲變成一幅優美的 風景畫 ,在學生動手繪圖以後,再引導學生體會 句子 的意思,讓曲中的景物在學生面前立體化起來、活起來,並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把曲中沒有寫出而生活中有的聲音動態想像出來,極大地豐富了畫面內容,使學生能感受到曲中有聲有色、有靜有動的畫面美,幫助學生更好地加深對曲文的理解。

三、運用多媒體,提高教學效果

興趣是求知的先導。在小學古詩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覺地融入詩文特定的情境氛圍中。現代心理學表明「新奇、多變的事物能增強大腦皮層的刺激強度。採用了新穎的方法,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興趣。」而多媒體手段應用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電教媒體集「聲、色、畫、樂」於一體,色彩豐富的畫面,生動可感的聲音,有利於創設特定的意境,學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彷彿觸手可及,喚起強烈的探索慾望。

如在教學《望天門山》這首詩時,先告訴學生今天將帶大家作一次愉快的秋遊,感受一下天門山的美麗景色,學生頓時興致盎然。在播放圖像的同時,又用語言描述詩人描寫了什麼,詩人又抓住什麼特點按什麼順序把這些景物集於一幅畫面上的,然後通過精讀引發學生的聯想。讀「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時導引出一幅詩人遠眺天門山夾江對峙,江水穿過天門山,水勢湍急、激盪迴旋的壯麗景象。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則在學生眼前呈現一幅所見天門兩山的雄姿;長江江面的遠景,以及動態的從「日邊來」的「一片孤帆」, 使人感覺夾江對峙的天門山,正迎面向自己走來,表示它對江上來客的歡迎。青山既然對遠客如此有情,則遠客自當更加興致淋漓。最後又浮現出有層次的畫面出來,一片孤帆乘風破浪,越來越靠近天門山的情景,和詩人目睹名山勝景、目接神馳的情狀......學生從形象的畫面中得到美的愉悅,激發出濃厚的學習興趣。

總之,教師要通過有效的教學活動,將古詩詞教學的作用顯著發揮出來,確立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使學生在接受教師開展更好的古詩詞教學中提升自身的審美水平,開拓自身視野。

古詩教學六步步驟

一、激趣導課,揭課題

古詩導課的方式與閱讀教學的導課方式類似,即:間接導課與直接導課。間接導課即通過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提出所要學習的課題,並板書課題。間接導入的方式很多,如: 故事 導入法、疑問導入法,預習導入法等等,不管哪種導入法都與教學內容有關,是對教學內容的一種鋪墊和襯托。

二、介紹背景,知詩人

古詩的創作背景包括時代背景、詩人創作此詩的境遇與心態等。古詩深刻的歷史文化背景,是傳統文化教育的好素材,是語文人文性的典型體現。教師在課前讓學生通過查詢資料了解詩人及其創作背景,可以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新課程標准還指出:「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要在課內外創設各種各樣的交際情境,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因此處理好這部分教學內容,不僅可以增長歷史知識,也可以使教學增添生趣。

三、自主學習,明詩意

《語文課程標准》將「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作為語文課程的四大理念之一。教師要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策略,做到「放」和「扶」有機地結合,引導學生學習古詩。

首先要大膽地「放」。先讓學生自由討論學習古詩的方法,然後讓他們選擇適合自己的 學習方法 去探索新知,弄懂詩意。對於不能獨立解決的問題,鼓勵學生通過合作和幫助使一些似是而非的問題得到解決。

其次是巧妙地「扶」。當學生對古詩有了整體上的感知後,通過集體交流了解到學情,根據學情,來決定是否「扶」,哪些地方該「扶」,又該怎麼「扶」。通過「扶」,讓學生初步體會在感知時可能出現的偏差,進一步深化對全詩的理解,為體會詩情,進入詩境做好了准備。老師句句概括提升的言語更是對學生的感受和理解的升華,讓學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

四、想像誦讀,悟詩情

古詩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博大精深,凝煉含蓄。有著音樂、建築、繪畫、意境等在內的巨大美學價值。詩的情感要讓學生通過朗讀欣賞來體會。因此,在學生理解了全詩的意思,有了初步的情感體驗後,教師要趁熱打鐵,通過現代教學媒體的輔助,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通過點讀、評讀、范讀、誦讀,演讀使學生能讀出詩的重音和節奏,知道應該如何把握詩的輕重緩急,加深對詩人情感的體驗,體味出詩人賦於詩的思想感情。在學習古詩過程中,教師注意引導學生依詩句的意思展開想像,入情入境,加強有感情地朗讀。在初讀過程中,僅以讀准字音,讀通詩句為基本要求;第二次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就要有感情表現的要求。在理解詩歌意境後的朗讀就要求能達到變感情朗讀為有創造性地朗誦。今天這兩節課在朗讀環節兩位教師就是這樣層層深入地練習來提高學生的誦讀水平。

五、創設情境,入詩境

讀詩的最高境界是進入詩歌意境。進入詩境就是引導學生真切地體驗詩人所創造的那個景象和情感,為之動情。怎樣讓學生進入到這種水乳交融的藝術境界呢?在上一環節,學生已經在老師的指導朗讀中掌握了一定的朗讀技巧,教師不要孤立地指導朗讀或單純地創設情境,而是將創設情境與感情朗讀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創設情境作為學生感情朗讀的基礎和鋪墊。同時又通過讀來引導學生領悟詩情,進入詩境。馬老師採取演一演的方式,讓學生親身體驗此情此景;孫老師通過看錄像將學生帶入到詩的意境中,情感的表現一次比一次豐富,學生的朗讀一次比一次到位。最終,讓學生通過讀與詩人的情感達到共思、共憂、共吟的境界。實際上這一環節就是前一環節的升華和展示。

六、遷移運用,創詩文

結束了一首詩的教學後,並不結束這堂課的教學,而以詩帶詩,以點帶面,將課堂延伸到同一類型的古詩教學上,有意識地加大古詩的學習量。使學生在課堂中接觸到大量的古詩,了解到詩人更多的優秀的詩作。這樣,同學們的眼界開闊了,誦讀古詩的興趣也增加了。不是有這樣一句話:學會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詠。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指導學生運用古詩的能力,比如低段可以讓學生表演,再現詩的意境;中高段可通過課件的出示和音樂的渲染,創設適宜學生進行語言實踐的課堂環境。通過這個語言實踐過程,指導學生運用古詩的能力,激發他們創作的慾望及興趣,讓他們能學以致用,真正起到語文教學的目的。

「教育有模,但無定模;無模之模,乃為至模。」古詩的教學結構可以多樣,教學方法千變萬化。


古詩詞的教學方法相關 文章 :

★ 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 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整理

★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方法有哪些

★ 小學語文古詩課教學方法

★ 小學語文古詩詞有哪些教學方法

★ 幼兒園古詩實用的教學方法

★ 關於古詩詞教學經驗總結

★ 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談

★ 小學語文背誦古詩教學方法有哪些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叄』 小學古詩教學五步法是什麼

第一步:解詩題,知詩文

古詩題目是詩文的眼睛,所以古詩教學的第一步, 就是引導學生理解題目,明白詩中寫的是什麼,為理解古詩的意思打好基礎。如在教學高年級古詩《春夜喜雨》時,為了讓學生理解「喜」字的意思,教師應當教學生理解它的字面意思,即喜歡之意,從而使學生在理解題意的過程中加深對全詩的了解,讓學生真正走進詩文,體驗其人、其情,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肆』 古詩詞課到底應該怎麼教

資料收集——厚在背景

古詩詞看似短小,其實每一首都包含著豐富的內涵。要了解這些,就要從了解詩詞背景入手,課前指導學生進行資料收集。

1.作者背景

「境由心生」,文亦如此。作者不同的心態、不同的性格會產生不同的作品。引導學生了解作者背景,有助於他們領悟詩詞背後的喜怒哀樂。

例如《泊船瓜洲》一詩,作於王安石晚年,他一生為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斗爭,把文學創作和政治活動密切地聯系起來。創作此詩時,他重返政治舞台,心中既有即將施展政治抱負的喜悅,又有面對險象環生的官場的無奈,便於長江之岸以詩寄情。

還有許多風格迥異的詩人,瀟灑如李白,入世如白居易,豪放如蘇軾……了解詩人的身世背景、個人經歷等均有助於學生把握作品的內涵。

2.時代背景

不同的時代造就了不同的作者,由此呈現出豐富多彩的文學作品。小學語文課本中收錄的古詩詞以唐宋為主,兼顧明清。在這一兩千年間,中國社會不停地發生著演變。安治、動亂……動盪的社會背景造就了古詩詞的演變與繁榮。

例如《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詩被稱 為「老杜」(杜甫)生平第一快詩。殊不知, 詩人創作此詩時正值唐朝社會由盛轉衰。歷經八年安史之亂,經歷了兩千多個日夜的漂泊,終於傳來了土地被收復的消息,杜甫怎麼能不喜極而泣、欣喜若狂呢?

可見,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任何一首古詩詞的誕生都是時代的映射。

3.人文背景

古詩詞中還有許多關於民俗、文化的介紹,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收集人文方面的資料。

如《元日》一詩提到了春節的習俗, 「桃符」「屠蘇」對於生活在現代的孩子來說比較陌生,教師需要補充這方面的資料以幫助學生理解詩意。再如《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中提到的「茱萸」、《清明》一詩中「路上行人慾斷魂」的原因, 如果教師引導學生收集相關的資料,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詩中的情感。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具備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在此過程中,學生會對詩詞的價值取向、主旨等形成初步的認識,學生的知識背景也會逐漸厚重起來。

2

學法引導——厚在策略

選入小學語文課本的古詩詞可以說句句如玉、字字珠璣。因此,在古詩詞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認真揣摩語言,品讀悟情。教師可以採用多種策略,進行學法引導,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的能力。

1.讀通讀順

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將詩 詞讀通、讀順。多種方式的朗讀是突破詩詞「點」的重要保障,可以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情感得到提升。一是可以范讀,通過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讀將學生帶入意境; 二是可以同學間合作讀,以檢查字音和節奏的正確性;三是可以個別讀,讓學生在聆聽的過程中學習、檢查,明確字音。靈活多樣的朗讀方法可以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充分地理解詩詞內容,是實現「短文厚學」的重要保障。

2.品味含義

在讀通、讀順的基礎上,就可以進行詩詞內容的學習了。每首詩都有「文 眼」,俗稱重點字,也就是全詩的「點」。理解了這些字詞的含義便可「牽一發而動全身」,由「點」到「面」,體會詩詞的內涵。因此,品味關鍵詞語至關重要。

3.展開想像

在初步理解詞語含義的基礎上,需要進一步體會古詩的意境。這樣,文本才會更加厚實、飽滿。教師可以結合課前收集 的資料引導學生展開多方面的想像。

一是想像人物的內心活動。在教授敘事性詩詞時,引導學生想像人物的內心活動,可以使學生對人物情感的把握更加厚重。

比如《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詩人李白的性格展開想像:面對漸行漸遠的小船,李白會想什麼?學生可以從回憶、盼望、惆悵等不同角度去談自己的理解,這樣,詩中表達的送別的深情,不用教師強調,學生也能理解了。

二是想像故事情節發展。進行這方面的想像,有助於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將讀寫結合,進行擴寫。如《贈汪倫》一詩,學生品味詞語含義後,就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展開想像:「分別時,汪倫會唱什麼歌?」「聽到歌聲,李白會說什麼?會做什麼?」從多角度對故事情節進行擴展後,學生可以將二十八個字的詩歌擴展成上百字的現代文,學生的寫作水平也由此得到了鍛煉和提升。

三是想像特定環境。在對人物內心活動與故事情節展開想像的同時,還可以想像特定的環境背景。如《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詩,在進行背景資料補充後,教師 可以提出如下問題:「安史之亂時,人們生活在怎樣的環境中?」「一切毀於戰火, 那是怎樣的景象?」「戰爭平息後,百姓的生活漸漸有了好轉,又會呈現怎樣的景象?」通常想像還原當時的歷史環境,詩人的欣喜若狂就不難理解了。

4.明理知情

通過品味詞語含義、多角度想像,大部分學生都可以理解詩中所蘊含的哲理與情懷。這是古詩詞教學的根本目的,也是古詩詞教學的最高層次。為了達到這種教學效果,教師可以採用一些輔助手段。

一是用視頻資料輔助教學。在教授《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詩時,如果在學生想像、資料補充的基礎上,將杜甫老淚縱橫、喜極而泣的視頻給學生觀看,會更直接觸動學生心靈。

二是用音頻資料輔助教學。悠揚的古琴、琵琶、古箏等樂曲的使用,可以營造出古色古香的氛圍,優美的旋律有助於學生體會詩意、領悟詩情。

三是用板畫輔助教學。如在教授《送元二使安西》一詩時,如果教師在黑板上畫出綠柳、春雨等詩中所描繪的景物,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將詩中蘊含的情境之美深深地印刻在學生的頭腦中。

總之,在讀熟、讀透詩詞的基礎上, 教師在教學中要合理引導學生結合課前收集的背景資料展開豐富的想像,同時輔以多種教學手段幫助學生體會詩情、詩意, 這樣,古詩詞教學的課堂就會變得豐富、 厚重。

3

課後拓展——厚在積累

為了讓古詩詞教學變得厚重,內容與數量的積累尤為重要。

1.積累同一主題的不同詩文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古詩詞大多按照統一主題歸類安排。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積累同類主題的其他古詩詞。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牢固掌握課本上的古詩詞,還可以通過拓展延伸豐富學生的知識。

比如,在教授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思鄉主題的一組詩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收集 其他表達思鄉之情的古詩詞;在教授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描寫童年生活的一組古詩詞時,教師可以引入同主題的其他古詩詞, 增加學生的詩歌儲備量……長此以往,學生可以接觸、學習教材之外的許多篇目, 古詩詞的積累會不斷豐厚起來。

『伍』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有哪些方法

小學語文教學中古詩教學承載著對我國民族 傳統 文化 的發揚,那麼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有哪些 方法 ?下面我為大家帶來了小學語文古詩詞 教學方法 ,供大家參考。

1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

一、了解寫作背景,領會詩境

文學作品是作者將其所處時代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生活合而為一後的體現,所以,不論遇到古詩詞還是現代文學作品,要想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領略其中的文化韻味,必定要考慮作者的寫作背景。如果離開對應的時代來分析作者的作品,即使是名著,最終的解析也會大打折扣。

所以,在為小學生講解古詩詞的時候,教師應先向學生介紹一下作者的生平、經歷以及所處時代的概貌等,讓學生在了解作者的同時,來體會其創作思想。教師的積極引導,可以很快地帶領學生置身於詩人所處的情境,與之感同身受,既能讓學生快速地熟悉詩歌的內容,還能深刻地體會到其中所包含的情感,這樣才能真正做到走進詩人、了解詩人。

二、品詞析句,體味詩情

1.標記重點詞語詩歌是對語言的升華,一字一句都飽含詩人的情感,遣詞 造句 只為達到更完美的境界。但如果教師在授課的時候,不注重整體把握而逐字逐句地解釋,反倒會失去古詩原有的味道。

因此,新課標著重強調要考查:「是否能憑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所謂的標准答案,加上教師的過多講解,大多會使古詩教學變得枯燥乏味,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大膽地發揮 想像力 ,根據作者的中心思想來體味詩情。

2.發揮想像古詩的篇幅不長,但其中飽含詩人的心血,是詩人積累的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教師在講授古詩的時候,可以鼓勵學生循著詩歌所描繪的內容發揮想像,勾勒出情境。就拿《春日偶成》這首詩來說吧,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閉上眼睛,輕輕誦讀這首詩,然後根據自己的生活 經驗 來想像出詩中所描繪的春遊景象:在惠風和暢、楊柳輕舞的日子裡,詩人於午前漫步穿梭於山水之間,鮮花遍地,流水潺潺,令人心曠神怡。

如此一來,學生就像置身其中,與詩人一同行走。此時,讓學生再次誦讀詩句,感受詩人春遊時的愉悅心情。

三、創設情境,感悟詩韻

古詩本來就韻味十足,教師在教授的時候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可一味地灌輸,要多角度、多 渠道 到地創設情境,引領學生進入情境,從而感受詞詩中優美的韻律和豐富的情感。具體方法如下:

1.介紹作者背景每首詩都有作者,那麼每個作者都會有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所處的時代背景,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了解作者的相關信息,然後再根據作者創作時的心情來展開想像。

如《遊子吟》這首詩,由於年代久遠,學生無法從現在的生活中去感受作者所處的生活環境,所以,可以給學生講講《孟母三遷》的 故事 ,讓他們體會一下母愛的偉大。這里必須強調一下,介紹作者的情況只是為了讓學生更好、更准確地把握詩歌,切不可顧此失彼,要有重點地講授詩歌內容。

2.聯系現實生活生活實踐是學生了解詩人的途徑之一,所以,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將生活中的事物與詩歌中提到的內容聯系起來,從而加深對詩歌的理解。

如,袁枚所作的《所見》,其中描繪的就是牧童騎牛高歌的場景,忽然歌聲戛然而止,原來這位牧童正在捕蟬。詩歌的內容通俗易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想像自己干這些事情時的場景,盡情感受詩中的畫面美。

3.運用直觀形象受制於古詩的課堂教學,所以,無法讓學生觀賞實景實物,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將圖畫、文字和聲音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彷彿置身其境,從而更好地把握詩歌的內容與思想。4.豐富情感想像在課堂上,教師要盡量鼓勵學生發揮對詩中情境的想像。這樣一來,既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像能力,又能快速地學會古詩,感受其中的情境美。

總的來說,古詩教學應從整體把握,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下了解詩人,體會詩情,感受詩歌美。多元靈活的教學方法,不僅能讓學生學好知識,還能提升其欣賞能力和文學品味,從而進一步提升語文綜合素養。

2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

一、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對語言進行學習的過程中,良好的語言環境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在對古詩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根據本堂課程所安排的教學內容,選擇合理的方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幫助小學生找到學習古詩的感覺。

此外,當教師運用圖片、音樂等作為輔助工具進行古詩教學時,能夠起到較好的氣氛渲染作用,幫助小學生盡快進入狀態,降低其對古詩理解的難度。

同時,在教師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設備開展教學活動時,還能夠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能夠積極地投入到古詩的學習當中。例如,在講解曹操的《觀滄海》時,教師可運用教學設備,播放自然界當中湍急的水流那種氣勢磅礴的聲音,並在這種聲音之下有節奏地將古詩文進行朗讀,使得小學生能夠對該詩文擁有一定的感受。

之後,教師應再運用圖片等形式,對當時所描繪的山川的險峻、河流的洶涌等進行再現,使得小學生能夠對當時的景象擁有深刻的認識。此時,教師再對詩文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則能夠大大降低小學生對該詩文理解的難度。

二、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

在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有效的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途徑之一。因此,對於小學語文教師而言,掌握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對提高古詩的教學效果有著積極的幫助。一般而言,筆者在進行古詩教學的過程中,常用的教學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其一,誦讀法。

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通常會要求小學生首先將古詩默讀一遍,對其中的生字詞進行標注。之後再經過誦讀以及筆者的講解,使得小學生能夠對古詩當中所表達出的思想感情進行理解。在此之後,筆者將會要求小學生有感情地進行朗讀,培養小學生的語感;其二,比較法。

在筆者進行古詩教學的過程中,通常會將一類的古詩進行系統教學。例如,描寫祖國山川河流的詩文,如《望廬山瀑布》;表達對友人依依不捨的詩文,如《贈汪倫》《別董大》等。

通過對一類詩文的系統教學,能夠在擴大小學生古詩積累量的同時,實現其視野的開闊;其三,激勵法。筆者在對古詩部分的教學進行到一定程度之後,將會組織班級內的小學生以分組的形式進行比賽。該比賽通常以不同的主題舉辦,如按詩人劃分、按朝代劃分、按類型劃分等。

三、加強古詩的美學 教育

古詩是我國歷史文化的積淀,在對其進行學習的過程中,不應單單對其表現手法等進行學習,同時還應對其所蘊含的美進行品味。因此,加強古詩教育當中美學的教育,對小學生掌握古詩有著積極的幫助。筆者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通常會注重以下四個方面的美學教育:其一,自然美。

我國的古詩當中,部分古詩所表達出的含義是對我國大好河山的贊美。通過詩人賦有文採的筆下,這些山水彷彿被賦予生命一樣,活靈活現的展示在世人面前,使得人們能夠對自然界之美產生感嘆,並激發我們對大好河山的珍惜之情;其二,語言美。古詩當中的文字富含美的韻味。

通過文字的形式將韻律的美展現得淋漓盡致。例如,賈島的「鳥宿池邊樹」,又例如劉禹錫的「病樹前頭萬木春」;其三,品格美。詩人在古詩的創作之時,均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例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通過對這短短兩句話的反復品讀,就能夠體會到當時曹操的人雖年老,雄心仍在的氣魄,從而能夠給現代的小學生以激勵,鼓勵其在少年之時就應樹立遠大的理想且為之奮斗不息;其四,心靈美。

由於小學生的年齡相對較小,其審美能力尚不完善,而學習古詩正可以彌補這一不足。例如,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通過對該詩文的學習,能夠教會小學生應珍惜友情;又如「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一詩進行學習時,應激發小學生對祖國山水的熱愛之情。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古詩的教學當中,教師應在營造良好的氛圍之下,指導小學生通過有節奏的朗誦,體會到古詩當中的韻律,了解當時的作者的思想,真正掌握古詩的精髓,提高小學生古詩的學習效果。

3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

一、了解詩人,知曉背景

在學習古詩詞之前,應該讓學生在課下預先查找與古詩詞和作者相關的資料,為課上古詩的學習做鋪墊。讓學生學會自己去發現、去挖掘課外的知識,從而增加對古詩詞、對詩人有更多的好奇,產生更多的學習的興趣。並且,教師還要注意指導學生搜集資料的方向性和選擇性,要收集與課文相關的、有助於理解古詩詞的資料。

這個 課前預習 的任務,既為課堂上對古詩詞的學習打下了更好更堅實的基礎,而且讓學生在自己學習和發掘的過程中增加了對古詩詞學習的興趣,還很大程度上鍛煉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以及搜集信息的能力。對詩人有了初步了解之後,教師還應解釋題目。這一部分會涉及到作者以及他所處的時代、背景、環境。

在解釋詩題的時候,加入對各朝代代表性詩人的講解,豐富學生的眼界和知識面,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比如,學習《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時,就要著重介紹詩人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

李白這個人,大方而又爽朗,喜歡飲酒與作詩,也喜歡交朋友,為人十分灑脫。對他的生平經歷,以及他的寫作風格,生活背景都加以介紹和擴展,讓學生們對詩人和他的作品產生更多的興趣。

二、賞讀古詩,走入詩境

古詩往往短小精悍,盡管字數有限,但所表達的詩詞意境和思想感情卻往往是意味無窮,並且可以讓人慢慢回味的。古詩有著高度濃縮的內容,並且也有著非常豐富的內涵。有時候,一些古詩對於小學生來說是非常難懂的,並且即便是大致了解了詩的意思,要真正進入詩的意境也是非常不簡單的。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盡管他們能把古詩背誦下來,但是他們並沒有真正的對古詩產生興趣,所以也就不能獲得從古詩中的美的熏陶,也無法提高學生感受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因此,在古詩教學中,教師應該運用多種途徑,來創設更多不同的情境,藉此來把古詩與生活之間的距離拉近一些,這樣,學生也會對古詩的學習更加有興趣,自然在理解上也會更容易。

教師可以利用播放背景音樂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共鳴,也能夠更好地融入進古詩的意境。另一種方式是將圖畫與古詩結合,把繪畫引入古詩教學,利用畫面感引發學生無限的想像力,從而大大提高學生興趣。畢竟,小學生喜歡畫畫,基於這一特點,在進行古詩教學的時候,可以將詩與畫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對古詩的理解上畫一幅詩意圖,來表現古詩的內容以及意境。

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採用讓學生們進行比賽,以競賽的形式,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利用游戲和比賽的形式,類似古詩句接龍游戲、詩句背誦搶答等等,讓學生們在游戲當中收獲快樂的同時,還能鞏固自己所學的知識,並且把古詩更快更好地背誦下來。

例如學習《登鸛雀樓》這首古詩,就可以讓學生們根據古詩描繪的畫面,想像是怎樣的「白日」是如何「依山盡」,「黃河」又是怎樣「入海流」,然後根據自己想像出的畫面畫一幅詩意圖,小組幾個同學可以一起討論,看哪位同學畫的意境更與古詩相符,更能表達出作者的詩意。

三、咬文嚼字,體味詩意

古詩的美不是憑空而來的,也不是靠繁多的字數堆砌的,相反的,古詩文字精煉,詩句中的每一個字都是經過仔細推敲而來的,精緻而富有內涵。古詩具有朦朧美,需要我們反復體味反復琢磨,才能更好地理解詩句,更好地品味出古詩當中的意境美。教師一定要注意引導學生進入古詩的意境,才能使學生領會到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進而真正地領悟到古詩之中美妙的意境,畢竟有些時候,故事的意境「只能意會,不可言傳」。

教學過程中不應過分強調教學的技巧,應自然一些,順著古詩的意境來分析體味詩句,否則不但破壞了古詩的美感,而且會扼殺學生的想像力。教師在古詩的教學過程中,應把握每首詩本身不同的特點,從每一個詞、每一個字出發,在對字詞有一個准確的理解基礎上,啟發並引導學生進入古詩的情境。

教師要注意,講授古詩時應富含飽滿的感情,把自己的感情帶入其中,從而觸發學生的同感,使學生一同進入或是喜悅或是傷感的情緒。這就需要教師在講課過程當中,要注意自己講課的語言、表情、動作等等都要富於感情,緊扣古詩的主題與思想感情。

比如,在學習《題西林壁》這首詩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深刻含義,就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展示多張從不同的角度拍攝的廬山風景照片,這樣,把廬山在各個方向、各個角度不同的姿態與魅力真實的展現在學生面前,正面、側面、遠觀、近觀,廬山的各種形態,各種美感都讓學生得到真切的體會,再引出問題,「為什麼作者會說他無法看清廬山真面目呢?」讓學生們反復閱讀古詩,結合所看的廬山的照片,能使大多數孩子一下子領悟古詩中所蘊含的深刻哲理。

古詩詞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有著深遠的意義。因此,古詩詞的教學不僅僅是對中國博大精深文化的領略和體悟,更是對文化的傳承與維護。讓學生們在古詩的學習中感受到古人的文雅,古詩的意蘊,領略中華文化的魅力。

4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

一、課堂講解簡單化

小學生還處在智力發展階段,理解力、注意力、 記憶力 等都未達到成年人水平,對詩詞的理解和記憶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小學語文課本里的古詩詞的內容故事都是非常簡單的,讀起來朗朗上口的。古詩的研究意義更加在於詩詞的創作背景,所以,在更高教育級別的中的研究,通常會研究詩詞作者的時代背景,會研究當時是發生了怎樣的歷史事件。

同樣,在小學的教育中,由於學生的思想認知還無法達到所應有的深度,但是教師同樣可以將時代背景加以利用,加以介紹。例如在講述《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篇古詩的時候,可以講解作者實在怎樣的情況之下創作的這首詩。

接著引申出作者王維當時為何對被貶,同時向學生提及當時的歷史小故事,增加學生對於這篇古詩的熱愛度,這樣就可以使學生更加細致的掌握這首古詩的含義,同時方便背誦記憶。

在為小學生講解這些內容時,一定要化繁為簡,通俗易懂,給他們舉生活中常見的小例子,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把古詩詞的意境和魅力帶給小朋友,把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中華文明傳承給下一代,讓中華文明的根深深紮下去。

二、教課方式避免生硬刻板

我國雖然近年來一直提倡素質教育,可是中國式教育仍然存在著許多弊端,為提高學生成績和學校的升學率,一些考試只能全身心的投身於備考知識的講解和強化,一味地讓學生背誦和默寫,可是死記硬背卻不能深刻理解知識的內涵。只注重應試考試成績,而不注重學生是否真的會靈活作用,活學活用。

「把這些都背熟了」,這是中國學生經常能聽到的話,老師們總是把它掛在嘴邊。對於諸如此類的教學方式,只會增加小學生的厭煩感,尤其是小學生,就更加不願意去背誦。

教師可以設計比賽的形式,同樣是布置作業,但是告訴同學們明天會是一個趣味比賽,這樣的效果就不會只是增加了學生大腦的記憶負擔,讓學生死記硬背,而不去理解古詩詞的意境和情懷,而是學生會從內心願意接受並背誦這首古詩了。

三、聯系生活,再現情節和趣味

小學古詩詞讀者是小學生,因此要啟發學生體會詩歌中的童趣,最好的辦法就是幫助他們將詩歌中的內容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比如,在教授《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這首古詩的時候,其中在講述「接天蓮葉無窮碧」的時候,可以配合幻燈片的放映,讓學生通過眼睛的直觀感受來理解詩文中所描述的精彩畫面。

同樣,教師的在課堂的具體教書過程中,還可以提問學生「有誰見過荷花」,「在什麼時候」等問題,通過聯系生活的實際,讓學生自己闡述對於荷花的理解,同時可以講解荷花的花語,同時與本詩向對應。呆板的教學,學生不會引起共鳴,通過聯系生活的實際呈現給學生,學生會認真閱讀,仔細思考,對照 反思 ,努力接受。

四、開動學生豐富的想像力

對於小學生來說畫畫遠比寫字要容易的多,他們能更容易的用畫筆來描繪自己心中理解的詩的樣子,老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畫出來的畫向他們解釋詩的含義,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

也可以要學生根據理解的詩歌內容進行舞台表演,充分開發學生的想像力,不僅可以將課本知識活動形式話,避免了課堂教學的死板,增加了課堂教學的多元化形式,也增加了學生與老師的交流與互動,同時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

教師與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下學習詩詞,更加有助於學生對於中華古詩詞的熱愛。

『陸』 小學古詩詞怎麼教學

中小學古詩詞怎麼學習和背誦

不少人人有這樣的感嘆:小學語文難教,尤其是古詩文簡直就是難上加難。

不得不說現在的語文教材加強了對古詩詞及文言文的學習,在中考、高考的考試中課外古詩詞也佔了相當的比重。而古詩詞的學習,又不能只停留在讀讀背背的水平,只會讀讀背背,只能得一些基礎性的得分,如名句默寫。而一旦考查課外詩詞,就不知所措了。

古詩詞的學習重在理解

古詩詞的學習重在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再進行誦讀,進而達到能夠將古詩背誦下來,這樣是最好的學習狀態。

而也有不少的人強調先背誦,讀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也就理解它的意思了——正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但是,如果一味地強調「多記」「強記」這樣能起到一些效果,而長此以往也會打擊孩子的學習興趣,誤認為學習語文不過是無休止地讀和背。如果真是這樣,得不償失。

課本上的古詩詞全要背誦、課外拓展的詩詞熟讀即可

古詩是我國文化的精華,學習古詩不僅可以豐富語言積累,更能提高審美能力、提升人文素養,從而使人終身受益。

學習詩詞的好處先不說,我們怎麼快速背誦一首古詩呢?鄧老師的回答是:意思簡單明了的詩詞直接背,而詩意較為「晦澀難懂」的詩詞,先理解它的意思,再去背誦。理解故事的意思,有時可以通過《古漢語詞典》來查詢字詞的意思,畢竟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在意思上有少許的不同,有工具書就方便得多。

如「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這里為什麼是「萬仞山」而不是「萬重山」?原來「仞」是古代的長度單位,在古時七尺或八尺為一仞。「萬仞」則形容山極高。弄清了字詞的意思再去理解詩句就不難了。「澎湃的黃河之水遠遠望去好像從奔流在白雲之間,一座孤城矗立在高峻的山嶺之上。」

這樣,知其意,再背誦,難度自然會降低不少。反之,即便唐詩朗朗上口,強背不難,但確實是會走一些彎路。

《涼州詞》王之渙

知其意,再背誦,還有更好的方法嗎?也有,那就是通過對詩句的理解,想像其畫面,有了畫面記憶起來就更形象了。

還是以王之渙的《涼州詞》為例。「黃河遠上白雲間」我們的同學可以展開想像,一條黃河從遠遠的天邊流來,好像就是從天邊的雲間流下來;「一片孤城萬仞山」又可以想像一座高山,山上有一座城堡;「羌笛何須怨楊柳」就簡單直接地想一支笛子和一棵柳樹;「春風不度玉門關」就想像一下「玉門關」。記憶詩詞難,但是記憶畫面卻很簡單。有了畫面,在動動手指,將畫面用最簡單的線條「描繪」下來。

同學們,有了圖畫的加持,背誦起來是不是又簡單了一些呢?

中小學古詩詞怎麼學習和背誦?

『柒』 小學二年級語文《古詩》教案

一、教學目標

1.認識8個字,會寫6個字。

2.了解詩句的意思,想像詩中描繪的情景,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3.朗讀、背誦兩首古詩。

二、教學重點

1.朗讀、背誦兩首古詩,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2.認識8個字,會寫6個字,掌握會寫字的音、形、義。

三、教學難點

1.用自己的話講解兩首古詩的意思。

2.能正確、端正地書寫6個字。

四、教學准備

1.課前查找的有關資料。

2.字詞卡片,電腦課件或掛圖。

五、教學時數

3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你們還記得以前我們學的古詩嗎?誰願意背一背呀?(同學們背誦古詩)

2.同學們,李白曾望月抒懷,留下了《靜夜思》這首千古佳作,他也曾在另一個群星璀璨的夜晚,寫下了使人驚嘆的詩行,那就是《夜宿山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板書課題)

(二)初讀古詩。

1.設計問題:「夜宿山寺」是什麼意思?(此處為空白點,讓學生自己理解)

2.教師播放多媒體畫面,創設情境,讓學生欣賞感悟,請學生談談看了此畫面後有什麼感受。(留空白,讓學生暢所欲言。教師點撥強調一點:山上寺院里的樓很高)。

3.請學生打開書,自由讀古詩,體會詩人作詩時的感受。

(本環節意在使學生整體把握古詩內容)

(三)理解詩句。

1.學生研究、合作、體驗。

(1)讓學生邊讀古詩邊試著理解詩句的意思,遇到難以理解的詞語、詩句做塵猛,查字典解決。

(2)讓學生小組內交流。

(3)各小組匯報詩中關鍵詞語及詩句的意思。

2.小組匯報。

(1)通過小組學習,知道哪句詩的意思了?(指名說)

(2)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你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請學生質疑,請會的同學幫助解答,老師加以引導。)

(3)請四個同學每人說一句詩的意思。

(4)請同學們用一個字來形容詩中所描寫的這座樓。(高)

(5)你從哪些句子看出樓很高,請你讀給同學們聽一聽。想像一下當時的情景。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情。

(四)誦讀欣賞,品讀古詩。

1.通過學習,我們對這首詩有了更深的了解,你能加上動作、語氣自己讀讀這首詩嗎?注意要讀出你自己的感受。(學生採取個人誦讀,合作誦讀,分組誦讀,加動作誦讀等形式練習誦讀古詩)

2.教師配樂范讀,然後引導學生配樂朗讀,進一步體會這首詩所描繪的意境,想像這首詩所描繪的畫面。(尊重學生,以學生評析為主,教師適當點撥、指導)

(五)齊讀古詩,加強記憶。

在朗讀的基礎上,教師播放音樂,全體學生起立,根據詩意加上動作背誦古詩。

(六)拓展延伸。

利用課外資料,請同學們把已經查找好的李白的其他詩,讀給大家聽聽。

(兄橋七)課後作業。

回家後請你把這首古詩背給你的爸爸媽媽聽。

你也可以把這首詩畫成一幅畫。

板書設計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樓//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

恐驚//天上/人。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同欣賞了李白的《夜宿山寺》,感受到了山寺夜晚奇特的景象,讓我們共同再欣賞一下那美景吧。(一邊放課件,一邊背誦。)

2.除了欣賞美景,我們對於如何學習古詩也有了一些嘗試,這節課我想與同學一起再欣賞一首古詩,題目是——《江畔獨步尋花》(板書課題)。

(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1.初讀課文,讀准字音。

(純橋1)同學們,請大家讀一讀這首古詩,首先看看這首古詩是誰寫的,你還記得他嗎?你曾經讀過他的哪些古詩?(簡介作家,說出自己讀過的作品。)

(2)請你再看看今天的這首古詩,

教案《語文A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古詩二首》教案》,來自網!

你自己能不能把它讀出來呢?注意讀准生字的字音。(同學們自讀古詩)

2.創設情景感受詩境。

(1)小組之間互讀詩文,說一說這是一首描寫什麼的詩。

(2)這是一篇寫景的詩文,作者向我們介紹了哪裡的景色呢?這里的景是什麼樣的呢?請你們再讀一讀古詩。

(3)請同學們邊看插圖邊讀,結合書上的註解自己先學一學。

(4)把你的學習成果向旁邊的夥伴做匯報。

(三)理解詩句,有感情地朗讀。

1.我們一同理解了詩句的意思,下面我們就隨作者一同到江邊走一走,看一看。

(1)出示課件1。怎樣的景象就可以和書中描寫的詩句一樣了呢?請同學們動手選擇。

(2)請同學邊看課件邊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一句古詩的意思。

(3)現在是怎樣的景象了呢?(充分理解「滿」「壓枝低」)

(4)出示課件2。讓同學感受到蝴蝶在花叢中飛舞。

(5)請同學邊看課件邊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二句古詩的意思。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詩句,想想應該用什麼語氣來讀。

3.請同學們先自己讀一讀。

4.讀給身邊的小夥伴聽聽。

5.老師配樂范讀後,也請學生配樂練習朗讀。

6.通過反復誦讀,進一步體會詩句所表達的意思。

7.總結:

第一句:從整體上說花的樣子。

第二句:從局部說每枝花的樣子。

第三句四句:講蝶鶯對花的喜愛。

(四)在有感情地朗讀的基礎上練習背誦。

1.請學生邊看課件邊背誦這首詩。

2.可以和小夥伴合作,一人背一句。

(五)拓展延伸。

1.請同學們想想,你還知道哪些描寫春天的詩呢?

2.你也可以根據你的理解把這首詩變成一幅畫。

(六)課外作業。

1.聯系春遊中觀察到的春天的景象,結合詩句說說春天的花、春天的.蝶、春天的鳥這些景物的特點,再動筆把這首詩描寫的意境繪成一幅畫。

2.請你再找出一些描寫春天景象的詩句,寫在你們的好詞好句本上。

板書設計

江畔獨步尋花

[唐]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流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第三課時

(一)復習兩首古詩。

1.練習朗誦兩首古詩,邊讀邊體會詩的意境,做到有感情地朗讀。

2.檢查背誦。(播放課件,請同學看著課件練習背誦,也可以同桌練習,全班齊背。)

(二)學習生字。

1.請同學自學會認字。(大聲地讀,讀不準的字請多讀幾遍。)

2.分組學習會寫字。

(1)請同學讀准字音,分析字形。

(2)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記字,可以用兒歌的方式,結合詩的意思記憶一些字。

3.請學生分組匯報學習的情況,說說:你記住了哪幾個字?是用什麼方法記住的?

4.請同學們給本課的字組詞。

5.請學生說說:哪幾個字最難記?

6.針對學生的疑問,老師和同學共同想辦法解決。

獨:右邊是「蟲」字,下面的一筆是提不是橫。

尋:「寸」的一橫最長。

(三)指導書寫。

1.請學生看看課後的會寫字表,觀察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通過課件,重點指導反犬旁的字,由於本課反犬旁的字比較多,有四個字,所以要提醒同學在寫的時候,不要把反犬旁寫得太直。

3.另外,本課有六個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要學生注意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請學生練習描紅,然後自己書寫。(提醒學生注意佔格,注意眼睛和書本的距離。)

(四)評比發獎。

老師請寫完的同學拿寫好的的字在全班展示,請同學們互相評比,給寫字正確規范的同學發小紅花。

『捌』 小學語文古詩怎樣教學

古詩教學在小學階段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認識中國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那麼小學語文古詩怎樣教學?一起來跟我了解下吧。

小學語文古詩怎樣教學

一、教給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授人以魚只救一時之及,授人以漁則可解一生之需。” 正如《老子》中所說的這句話,教給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就是教給學生們打開古詩寶庫的鑰匙。在古詩詞的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

1、析詩題與知詩人:分析詩歌題目,了解作者寫作風格及創作背景。這對掌握所學古詩基調,了解所學古詩內容,體悟所學古詩情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是學好一首古詩的基石。

2、讀詩文與曉詩意:通過學生預習,能夠讀通詩文,在此基礎上,能夠讀出古詩的韻律美和音樂美。通過結合注釋、查字典等方法了解古詩中重點字詞的意思。需要注意的是,二者是相互交融的,讀詩文是了解詩意的重要方法,曉詩意能促發學生更好地讀詩文,不能將這兩點割裂開來。

3、入詩境與誦詩情:在理解了古詩意思之後,教師就要根據學生認知水平及年級班級特點運用恰當的方式方法,引導學生們進入詩歌的情境。

二、把握好詩人的思想感情

《小學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小學是學習語文的基礎階段,必須切實打好聽、說、讀、寫的基礎,加強思想教育,發展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編入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都是從孩子的身心發展的特點出發編選的。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歌頌祖國大好河山和美麗風光的;2、描寫自然景物和吟詠天成之美的。如駱賓王的《鵝》。其中“白毛浮綠水,紅掌撥青波”一句,寥寥幾字將鵝的外貌、優雅的在水中游動的身姿描繪得栩栩如生,從而從小培養孩子熱愛小動物的品質;3、歌頌勞動和勞動人民的;4、抒發愛國主義情感和親情、友情、鄉情的,如:李白的《贈汪倫》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表達了詩人與朋友之間的深厚感情,這些古詩的教學,可以從小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和熱愛親人、朋友的健康情感。

三、讀懂詩句,讓學生品味語言美

品味語言,首先讀懂詩句。古詩語言精練、含蓄、優美,教師應抓住重點字、詞,讓學生讀准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引導學生理解語言,了解大意。如白居易的《憶江南》這首詩,學生通過“日出”、“江花”、“江水”這幾個詞的理解,很快學生就能把握到:平靜的江水,美麗的江邊景色,使人既感到胸襟開闊,真的江山如畫!課文將學生帶進了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與作者一起進行了一次愉快的旅行,去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去體會作者對祖國山山水水的熱愛之情,用日出的景色將畫面覆蓋,形成渾然一體的悠閑的意境。在教學中,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咬文嚼字,認真推敲,體會詩人練字遣詞的技巧。同時,在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古詩學法,講中有導,導中有練,啟發學生悟法用法。

四、學古詩要“讀、背、寫、畫”結合

古人讀書從小就要背誦幾百篇文章,這是古人幾千年來學習漢語的經驗。三國時代有一個董遇,他有一句有名的話,叫做“讀書百遍,而義自見”,這是古人信奉的讀書法。杜甫有兩句有名的詩,叫做“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意思是書讀得多了,自然寫得出好詩文。這是古人信奉的作文法。那麼,背誦古詩有哪些方法?

1、引領法。有些背下來的詩,突然想不起來,這時,教師或同學提示一下領頭的字、詞、句,他就能很快地接下來。

2、熟讀成誦法。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盡量使多種感官參與,朗讀過程耳、腦、口、眼協調活動,琅琅出聲地讀,讀多了,自然就背下來了。

3、提問法。教師根據各學段的學生特點以及詩的內容,用提問的方式,幫學生記憶。

小學語文如何理解詞語語境

一、依託文本,豐富詞語內涵

引導學生對詞語理解、感悟時,不能僅僅停留於表層內容、意思的理解,而要依託文本,將詞語納入文本的具體語境進行品味推敲,感悟詞語潛在的、隱含的深層意思,領略作者的精妙用意。如教學《灰雀》(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結尾處“第二天,列寧來到白樺樹下,果然又看到那隻灰雀歡蹦亂跳地在枝頭歌唱。”中的“歡蹦亂跳”一詞時,我先引導寫生讀讀句子再想一想句子里“歡蹦亂跳”是什麼意思?當學生說出自己的理解時,我又進一步引導學生在課文里找哪些句子能幫助我們看到那隻歡蹦亂跳的灰雀?

學生便通過朗讀找到了課文第一自然段中說“它們在樹枝間來回跳動,婉轉地歌唱,非常惹人喜愛。”這句話就是描寫歡蹦亂跳的灰雀的。我進而追問:哪些詞語能讓你體會到灰雀的“歡蹦亂跳”?學生又通過朗讀這句話找到了“來回跳動”,“婉轉地歌唱”這幾個詞都是說灰雀在很高興地唱歌跳舞。對“歡蹦亂跳”一詞的理解,我將之放在全文語境中,引領學生通過聯繫上文的方式更好地理解與掌握。的確,對文章中關鍵詞句的理解在課文中便有相關的句子可以解釋,教學中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從課文整體入手,找到關鍵語句以便理解文章中的關鍵詞句。

二、創設情境,理解詞語含義

語文教學中,創設適當的情境,不但有助於對詞語的理解,而且有趣有效。如教學《爭吵》一課,對“挨”字的理解:教學這部分時,我創設情境,“我“與克萊蒂爭吵後想到父親的話心情怎樣,彼此對對方說“我在外邊等著你”心情怎樣,再引導學生找到“畢竟我心裡有事,老師講的功課我一句也沒有聽進去”這句話想像當時我的心理,這樣一來學生就更容易理解“挨”字的用法:把“我”的猶豫、矛盾、不知該如何面對好友的心理表現的淋漓盡致。

我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特定的語境,讓學生在語境中,通過角色體驗,在生動的言語實踐中真正進入文本世界,詞語所表達的內在意思只需稍加點撥,便能儲存於學生的大腦中。學生不但輕松理解“挨”的意思,還能體會到同學之間友誼的珍貴。在教學《一面五星紅旗》時,“我搖搖頭,吃力地穿上大衣,拿著鮮艷的國旗,趔趔趄趄的向外走去”理解“趔趔趄趄”引導學生想像當時我漂流失事時的處境,身體上傷痕累累,筋疲力盡,飢腸轆轆體力不支的情境。

從而體會到身體歪斜,走路不穩當,東倒西歪的樣子,就叫“趔趔趄趄”。再如,《媽媽的賬單》“過了一會,他懷著一顆怦怦直跳的心,躡手躡腳地走近母親。”理解“躡手躡腳”一詞,我們可讓學生想像小彼得當時羞愧萬分的心理。他的動作一定很輕、很慢,懷著忐忑的心走近媽媽。從中體會到走路時小心謹慎、腳步放得很輕的樣子就叫“躡手躡腳”。

三、鏈接生活,觸摸詞語情感

鏈接生活情境,是指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利用學生生活中有過的經歷和體驗,打通詞語和生活相聯系的通道,喚起學生頭腦中與詞語相關的表象和情感,使詞語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對應,引領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景中理解詞語。在教學《她是我的朋友》理解“迫在眉睫”這個詞語時,先引導學生想像小女孩當時的處境:小姑娘傷得最重,如果不及時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這時我補充了一些人因為失血過多而休克或死去的資料,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來體會小姑娘輸血是救命的關鍵,刻不容緩。從而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理解“迫在眉睫”的意思。當學生通過閱讀資料並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詞語的意思,同時也觸摸到詞語所蘊含的獨特情感,並產生全身心的體驗時,詞語的理解便也在學生的個性解讀中被打上了鮮明的烙印。

四、替換詞語,彰顯詞語本義

根據詞語所處的語言環境,把不理解的詞語換成自己理解的詞語,如仍能講得通,符合語言環境的特定意思,那麼這個替換的詞語就可以作為不理解的詞語的解釋。在學習《月球之謎》“夜幕降臨,一輪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潔的月光曾引起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對“”遐想一詞的理解,我引導學生多讀幾遍這段話,邊讀邊想,把“驟然”換一個詞,看是否能講得通,這樣學生會很自然地想到“想像”、“幻想”,問題就解決了。

五、理清脈絡,挖掘詞語蘊含義

依據文章脈絡理解詞義,有些詞語單獨理解頗為費事,如果依據文章脈絡思考,便能順當理解詞義,因為詞義往往就隱含在上下文中。例如,《可貴的沉默》一文中,“孩子們會感受愛了,但這並不夠。我想去尋找蘊藏在他們心靈深處的、他們自己還沒有意識到的極為珍貴的東西”。”這段話中的“極為珍貴的東西”一詞學生不易理解,如果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學生們先是異口同聲地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爸爸媽媽知道你們的生日在哪一天嗎?”說明學生能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再閱讀後面老師提出的問題,可以懂得老師也想通過這一節課讓學生懂得回報父母的愛,因此這“蘊藏在學生心靈深處的、他們還沒有意識到的極為珍貴的東西”的“極為珍貴的東西”就是:老師想讓學生懂得關心父母,回報父母的愛。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教招古詩怎麼准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9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6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5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66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6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1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0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0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9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2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4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