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淺談如何布置語文作業論文

淺談如何布置語文作業論文

發布時間:2023-08-30 23:59:56

A. 如何有效布置語文作業的課題研究

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業是學生語文學習最基本的活動形式,學生許多語文知識的掌握、語文方法與技能的獲得、學生智力的發展和創新意識的培養,都離不開作業這一基本活動。通過調查發現我校在語文作業的布置與批改方面存在如下狀況:作業布置方面:1、 作業單調,形式單一。2、 份量不均,隨意性較大,有時多、有時少。3、 課堂作業當堂完成少,課後完成多。4、 學科之間缺少溝通,不能合理的統籌安排學生的作業量。5、 作業格式隨意,書寫潦草。(特別是家庭作業)6、 家庭作業本大小不一,家庭作業本和草稿本混用。7、 注重新授作業,忽視復習鞏固作業。8、 新授時作業少,復習期間作業多,學生負擔重。9、 教師下水作業少,對作業難易程度不太了解。10、反復訓練多,舉一反三少,不注重練習設計。11、書面作業多,其他形式的作業少。檢查與批改方面:1、 重視課堂作業批改,忽視課後作業批改。2、 重視批改,忽視學生是怎樣做的和怎樣訂正的。3、 忽視隨堂作業的批改,隨堂作業成了隨便作業。4、 埋頭批改,缺少分析。5、 忽視面批。6、 重視書面作業的批改,忽視預習作業、復習作業等其他形式作業的檢查。8、對學生的要求不一致,有時緊,在長期低效作業的作用下,使一部分學生失去了語文學習的興趣,使學習語文知識變成一種負擔和任務,變成為了讓 家長和老師不失望才學語文。這種情況下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是不可能的。所以設計有效的語文作業在教學常規工作中極為重要,有效的作業可以解決當前語文作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二)研究意義:
1、 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有著深遠的意義
目前有部分教師仍在教學的時間、練習的數量上做「加法」如擠占他課,加班加點;機械訓練,題海戰術等等,而很少反思自己「備課、課堂教學、作業布置與批改、課外輔導、考試」等教學常規所做的情況,而這正是教學質量的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即教學常規工作沒有做到位。而作業又是教學常規工作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探索作業訓練的有效方式對減負增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有著深遠的意義。
2、可以訓練學生的思維
小學語文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主渠道之一,而練習又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教學的重要一環。從學生方面說,語文知識通過練習得到鞏固和加深,語文技能通過練習逐步形成,語文能力通過練習得以提高,通過練習能潛移默化地進行思想教育,促進學生思維、人格和身心發展。從教師這邊看,通過練習還可以獲得反饋信息,檢查學生獨立學習語文的能力,評價教與學的水平。但大量的重復性練習會增加學生的課業負負擔,而靈活的、富有挑戰性的、現實的練習則能激發學生探索的慾望,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訓練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獲得真知。
3、 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語文作業設計中,積極實施多樣化的語文作業形式,可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意識,給學生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變「要我做」為「我要做」,讓學生成為作業的主人、學習的主人,進而逐步改善學生的語文學習方式。
據此,我們提出了「提高作業有效性的實踐研究」這一課題方案,我們將著眼於促進學生思維、人格和身心發展,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和學習方式的轉變,以分析和研究教師的教學行為為抓手,重建科學、合理的作業布置價值觀,探究提高作業有效性的方法,從而大面積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育教學質量。

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

一.研究目標
(1)凡是感興趣的知識,學起來會精神愉快,不知疲倦,越學越愛學。豐富多彩的語文就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直觀有趣材料,我們要精心設計,使語文作業的內容趣味無窮,增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2)探索小學生有效的作業途徑和方法,通過作業的訓練,使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靈活地掌握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
(3)總結校本特色的小學生有效的作業經驗,利用並開發作業資源,因地制宜地使作業具有層次性與開放性,並對學生的作業進行科學的評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4)設計多種種類型的有效作業,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作業習慣及作業責任,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二.研究內容
1、學生的做(作業的設計:①、了解什麼是語文作業的有效性?②課堂作業設計的有效性如何實施?③課外作業的設計有效性如何實施?)
2、教師的評(作業的批改:教師如何使作業的批改和講評更具人文化?)

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舉措

(一)、研究方法:
(1)文獻法:通過查閱與本課題相關的文獻資料,及時了解本課題的研究進程,全面正確的掌握本課題的相關信息,為本課題及時提供科學的論證依據、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效益。
(2)調查法:調查實驗對象的基本情況,使課題組全面了解、掌握實驗對象發展的具體情況。
(3)對比分析法:通過對實驗班與普通班的對比分析,使課題組及時了解本課題研究的階段性變化。
(4)案例研究法:對某個學生,某一類學生、某一節課進行深入具體的研究。
(5)經驗總結法:面向市縣開展課題研究匯報活動、整理課題過程資料、總結提煉策略方法、完成結題報告。
(二)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東大街道中心學校四年級的學生。
時間: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
(三)研究假設
本實驗依據現代教育心理學基本原理、新課程理念以及有效教學理論,提出如下假設:只要堅持自主性、知識性、智能性、趣味性、實踐性、整合性等基本原則,就能使不同基礎、不同性格、不同習慣、不同興趣的個體,變被動作業為主動作業,在愉悅的過程中完成作業,實現教學目標。
(四)實施步驟
本課題研究步驟分三個階段:
1、准備階段(2012年4月~2012年7月)。
主要工作:收集信息,並進行分析,制訂實驗方案,申報課題;
2、實施階段(2012年9月~2013年7月)。
主要工作:
(1)2012年9月~10月:
①通過問卷對學生、家長、教師進行調查
②寫出研究課例及階段小結,課題組進行階段研究總結,寫出中期研究報告。
(2)2012年11月~2013年7月。
在總結前期研究結果的基礎上,要求課題組教師每人上一節優化課內作業設計的匯報課,並寫出教案或案例。課題組作好記錄,寫出階段小結。
3、總結階段(2013年9月~2014年7月)。
主要工作:
(1)收集整理各種原始資料。
(2)撰寫研究論文。
(3)進行研究總結,撰寫課題結題報告。
(4)申請結題。

課題成果的預期和呈現

通過對本課題的研究、歸納整理,形成以下成果:
1、本課題研究的過程性資料。
2、結題報告。

B. 2020論文(4):談談如何有效設計小學語文作業

作業練習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繼續,是課堂內容的提升和綜合,是學科知識的應用和遷移。合理的語文作業有利於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進而使學生在思維、情感和價值觀等方面得到發展,並形成樂於探究的思維習慣,從而全面實現教育教學目標。目前,各類學科教學進行深入改革,如何有效的對小學語文作業進行有效設計呢?據我多年的教學實踐,可以從以下五方面進行實施:

一 、作業設計要突顯趣味性

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迫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的慾望。」《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出發,選擇有利於學生生存需要的東西,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趣味性作業應該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趣味性作業應該從以下三方面進行實施:

1、在游戲中做作業

對小學生來說,游戲是他們每個人特別喜歡的一項活動,我們嘗試可以把語文作業熔鑄在學生的課外游戲中,讓孩子通過玩游戲從而有效地完成作業。比如,學習如何找近義詞,可以設計「找朋友」的游戲,讓學生通過在給定的幾十個詞語中,快速找到要找的詞語來,這種方法,不但可以培養孩子敏捷的思維能力,而且讓孩子從樂趣中愛上語文。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語文學習其實就是教師如何開啟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

2、在繪畫中做作業

語文這門課是一項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好多老師產生一個誤區,認為語文不應該布置繪畫類的作業,這是有偏見的。比如,一首古詩學習後,為了拓展詩人的寫作意境,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布置繪畫類作業,即根據詩句意思畫一幅畫,孩子在繪畫的過程中,不得不對詩句意思及整首詩的意境進行回味。繪畫類作業對小學生來說,直觀性強,孩子特別喜歡。

3、在情景中做作業

有些課文故事內容便於學生進行話劇表演,我們可以讓孩子回家後和爸爸媽媽或者和爺爺奶奶演一演。比如學習了《漁夫和金魚的故事》後,可以布置分角色表演的作業,讓孩子回家後和家人演一演。

二、作業設計要體現生活化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語文這門學科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我們在語文作業的設計中,特別要體現語文的生活化特質。

1、注重生活的直觀性

孩子的世界特別簡單,我們在進行作業設計的時候,要側重於生活的直觀性。比如,學習了《慈母情深》一課後,我們可以給孩子設計這樣的家庭作業:(1)媽媽為了我,做了那些事讓我刻骨銘心?(2)從媽媽所做的這些事情中,我該為媽媽做些什麼事?(3)寫一首童詩,體現慈母情深。通過這類作業,讓孩子從自己身邊特別關注媽媽的辛勞和付出,從直觀行為中感受母愛。

2、強調生活的豐富性

現在的語文教學特別注重於大語文觀,即語文回歸生活觸及社會。有些人認為不應該把孩子及早地帶入社會,但我覺得可以讓孩子了解周圍一些簡單的社會現象。比如,學習了《太陽》一課後,我們就可以給孩子布置一些關於太陽知識的調查習題。「太陽表面溫度是多少?太陽體積有多大?太陽為什麼看起來那麼小?太陽和地球之間有什麼樣的關系?假如沒有太陽,世界會是什麼樣子?你還了解到有關太陽的那些知識?」這些問題的設計,促使孩子上網查閱,有些需要孩子向長輩請教。通過這樣的學習,激發孩子的自主學習的意識。

三、作業設計要具有層次性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就是要尊重孩子學習的差異性。」不錯,一個班級有幾十個孩子,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差異性是在所難免的,我們在對孩子布置作業時必須要有層次性。我平時給學生布置作業,分為三類,即難、中、易。班級的尖子生就做難題,拓展他們思維的深度;班級學困生就做容易做的題,以便培養這類學生愛學習的興趣。中間學生適宜做中等偏上的作業。作業分層設計,有利於班級每一個學生都會得到不同程度的訓練和發展。

作業設計的層次性,特別要注重以下兩點:

1、查閱審批要到位。不同層次的作業會增加老師的工作量,本來一次性就可以把作業訂正過去,現在作業分層次了,老師就不得不分層次訂正。這里,我們可以採取以優補差即讓尖子生批閱學困生的作業,中間那部分學生的作業老師就可以批閱。這樣學生帶學生,有利於學困生向尖子生學習,老師的工作量隨之減輕。

2、習題設計要科學。我們有的老師總是怕麻煩,設計作業時不研究,不是學困生做得題太難,就是尖子生做得題過於簡單。這就需要老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精選習題。

四、作業設計要彰顯實踐性

我們一切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在生活中去應用,應用當然離不了一個實踐問題。語文作業的每一次設計,我們從理念上必須要突出一個實踐性特質。只有這樣,我們的教學才有用,只有這樣,我們設計的作業才有效。在小學語文作業設計中彰顯實踐性,必須抓住以下三點:

1、以語文實踐性作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語文實踐性作業由於沒有基本的模式約束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集體智慧自由地完成作業,為學生提供了積極參與和自主探究的實踐過程。豐富的實踐過程中,蘊藏著眾多的創新因素,學生必須創造性地進行探索實踐,這樣就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提高,創新潛能得以挖掘。比如,教學《少年中國說》一課後,我們就可以帶領孩子們去參觀紅色革命基地,尤其特別深入地查閱有關梁啟超這個人的歷史,從而激發孩子們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勤奮學習,成為祖國有用人才。

2.以語文實踐性作業為學生開發自由探索的空間。實踐性作業因其形式的多樣、內容的廣泛和可伸縮性,給學生提供了自由發展的空間。每位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知識能力與生活經驗,結合自身的條件選擇練習的內容。在靈活、自主的氛圍中,他們的潛能得到開發,個性特長得到發展。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培養學生勤於實踐、善於生活的能力。學習《四季之美》一課後,讓學生查閱有關資料,了解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特點,從而為解讀本課主題思想做好鋪墊。

3.以語文實踐性作業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傳統的作業往往只注重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訓練,而實踐性作業需要進行觀察、操作、製作、調查、分析、歸納和整理等等,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多種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同時,語文實踐性作業具有很強的綜合性,一次語文實踐活動可能要涉及許多語文以外的知識,並需要合理地運用這些知識實現實踐活動的目標。另外,由於語文實踐性作業已經跨出了課堂,僅僅依靠思維能力是無法完成作業的,還必須通過與人交流、尋求合作等活動方式來完成,因此,能夠促使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五、作業設計要強化針對性

由於小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不強,我們在進行語文作業設計之前,必須要明確本次作業訓練的目標。據我觀察,有好多老師給孩子布置作業隨意性很大,這是不利於孩子知識系統建構的。語文作業設計,這一次和上一次不能雷同,不要總讓孩子重復做作業,這樣,會讓孩子產生厭學情愫。在語文作業設計中,強化針對性特別要注意以下三點:

1、作業的針對性要突出一個「新」字。我曾經遇到過一個老師,他每次布置語文作業,總是抄寫生字三遍,詞語三遍,比如上到第十課了,還要求學生抄寫第一課的字詞,當我問他這么做的理由時,他說「熟能生巧」嗎,反復抄寫自然就會熟記於心。一次,我親自看看孩子們的抄寫情況,倒讓我大吃一驚,錯別字很多。看來,抄寫次數多了,不一定就書寫熟練。這里,我就悟出一個道理:語文作業的設計要突出一個「新」字,也就是有針對性地就當天教學內容設計作業,作業設計的跨度不能太大。當然,過一兩個月回頭重溫還是可以的。

2、作業的針對性要突出一個「實」字。有的老師擔心家長有意見,給孩子們設計布置作業時,華而不實,我們布置作業,在有針對性的前提下,根據孩子的學習情況,設計作業。作業練習是為了解決問題,布置作業不要貪多,而要精選習題,題題擊中問題的要害。讓學生的作業成為孩子反饋學習的晴雨表。

3、作業的針對性要突出一個「活」字。抄寫生字五遍,這類作業就很死板。如果把抄寫生字設計成填空題或者摘桃子、找朋友的游戲活動,這就要比抄寫有效的多了。據我多年體驗,一些老師之所以做不到作業之「活」,關鍵存在於一個「懶」字擋道。作業設計活用,要做到手腦並用,從作業的趣味性、靈活性中突出作業的「活」的特質。

C. 教育論文:關於如何有效布置語文家庭作業的思考

教育教學論文(一等獎)
關於如何有效布置語文家庭作業的思考
趙承雲
【摘要】:
在小學階段,語文作業往往是抄抄寫寫,反復機械地死抄硬背,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並不濃厚,相反,減弱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此,我們廣大語文教師應當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為目的,根據學生實際,有針對性的,因人而異的,合理有效的布置家庭作業,多注重培養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增長才幹,又使學生感到學習語文是一件十分有用、有趣的事情。通過不知一些實踐性、操作性強的作業,鼓勵學生主動探究,挖掘自身的創造潛能,開發自身的多元智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同時,也開辟我們語文學科教學和對學生進行創新精神培養的新途徑。
【關鍵詞】:布置作業 有效 合理 提高 質量
【正文】:
「君子坦盪盪,小人寫作業。商女不知亡國恨,一天到晚寫作業。舉頭望明月,低頭寫作業。洛陽親友如相問,就說我在寫作業。少壯不努力,老大寫作業。垂死病中驚坐起,今天還沒寫作業。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寫作業。」
閑暇之時,在一本雜志上看到這段話,不禁啞然失笑。雖有些滑稽,卻真實地道出了如今孩子們的苦衷啊!同時身兼教師和家長雙重身份的我,不由得深思這個問題。

作為老師,我們內心並不想布置那麼多的作業,但總是不得不找點兒抄寫的任務去應付「作業」。有些課文、句子、詞語抄了一遍又一遍,學生抄得煩了,老師布置得也膩了,但還得布置,因為要向家長交代啊!如果哪天沒有布置需要動手寫的作業,必定有家長會打電話問:「老師,今天怎麼沒有布置作業啊?」在家長和孩子眼裡,閱讀或復述課文,查閱資料等等諸如此類的作業根本不算作業。語文作業成為老師和家長共同的負擔。要放學了,辦公室里同年級的老師在商議:「今天抄什麼?」放學路上,學生們在議論:「怎麼又是抄這些東西?」

這種現狀給「有效教學」帶來了新的話題:語文家庭作業應布置什麼內容?有效的語文家庭作業布置應注意哪些問題?
我針對這個問題,悉心進行了一番關注與反思,歸納了幾點目前我們語文老師在布置作業方面存在的現象:
1、調查發現,許多小學語文教師抱定「熟能生巧」的古訓,給不堪重負的小學生留下了沒完沒了的作業,認為只有沒完沒了的作業才能使學生掌握知識。所以現在僅僅是小學階段要掌握的那兩千多個漢字就足夠讓學生手忙腳亂了。
2、 一個漢字一定要寫上幾十遍,這是一項極為枯燥的作業,學生因此就足以對語文課產生抵觸情緒了,再加上那些讓學生死記硬背的條文,段落等,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負擔,說嚴重點,這甚至對孩子們是一種催殘。

3、作業布置不合理也是其中之一。語文作業確實不好布置,過於簡單起不到鞏固提高的目的,難度太高學生又無從下手。所以造成老師們要麼機械地讓學生抄寫生字詞,要麼做課後老師講過的題目,因此就出現了學生做語文作業不用動腦筋的現象。
過去,我也信奉「學而時習之」、「字要寫,拳要打」、「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等思想,布置作業時,一味地強調「多練」,主張「多多亦善」,相同的練習至少要做三四回,同一個生字新詞至少要抄三四遍遍,我才放心。而實際結果是:有一部分學生越來越把語文作業當作是一種老師強加的機械勞動,不勝其煩;有些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不大,雖然功夫花了,學習成績卻無起色。事實給了我深刻的教訓,也使我開始認真反思自己的做法。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理念的不斷深入,我逐步摒棄了以前那種陳舊的教學觀念。對學生的語文作業布置也越來越注意講究科學性、實效性。
經過不斷的教學實踐,我的個人看法是:
1、目的明確。我在布置作業時注意精心篩選,在學生平時的作業和實際教學中,多加留意,及時發現所存在的問題,找出學生易出錯或必須牢固記住的內容,以此作為訓練的重點。其次是任務、目的明確。我對作業內容做適當調整和補充,達到訓練的目的即可,忌過多過繁。在讓學生明白「為什麼要做作業?」的同時,我自己也要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布置作業?什麼樣的學生布置什麼樣的作業?」,即布置怎樣的作業及達到什麼樣的目的或取得什麼樣的成效。並通過對作業的檢查,驗證是否達到預期目的,進而調整自己布置作業的思路。有些內容可採用長期性鞏固的方法,採取科學的方法進行消除遺忘,不可一次堆得過多。反之,「欲速則不達」,只能是事倍而功半。再次對學生的情況也應明確。充分了解學生的年齡特徵、基礎能力,在布置作業時更有目的性。
2、提高興趣。傳統的作業單調、乏味,作業內容缺乏趣味,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我在設計作業時,盡量富有創意,作業形式新穎,作業內容密切聯系生活實際並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學生在一種愉悅的環境中,體驗到尋覓真知和增長才乾的成功樂趣。

比如:在上完《神鳥》一課後,我安排了學生復述課文給家人聽,並續編故事的作業,學生們欣然接受,並很樂意完成這樣的作業。在訓練學生口述能力的同時,又達到了培養想像力和寫作的教學目的。
3、因人而異。比如:我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或寫日記、或寫作文片段、或摘錄課外讀物中的優美詞句、或練習書法寫字、或看有益的課外書。作業不再拘泥於只是動筆,可以看有益的課外讀物,可以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製作喜歡的讀書筆記,學生有興趣,學習有效果,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空前提高。孩子們也不會把作業當作一種沉重的「負擔」了。如和父母共讀一本書,共看一篇文章,與父母交流書中的人物故事……這樣的作業給了學生表現自己、發展自己的機會,繪畫的形象有趣,朗誦的抑揚頓挫,創作的立意深刻。
4、實踐探究。現代教育理念倡導學生積極探究,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優化作業設計中,我盡量為學生創造實踐操作的機會,引發學生自覺地運用知識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使學生很好地理解「知識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的理念,有效提高學生個體的文化素養,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真正成為個性健全發展的人。比如:在周末我布置這樣的作業——我讓學生在節假日走進大自然、參加社會實踐、社會調查、社區服務,從生活中、實踐中獲得知識,培養能力。
如教學《衛星比武》一課後,為了更好地拓展豐富學生的知識,我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來布置作業。
a、數據搜集組:搜集衛星的有關數據,充實課文有關內容,能使讀者更具體地了解衛星的有關數據知識。
b、生態環保組:調查自己生活周邊環境的保護情況,提出生態保護建議等。
c、資源探測組:查找有關資料,了解地球資源開發情況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d、宇宙探秘組:查找有關地球周邊星球的情況,了解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一些科學知識。
e、佳句點評組:感悟課文內容,點評文中句子,理解重點句子的作用,領悟課文重在依據事實表達的特點。
事實證明,孩子們積極主動參與,在各小組運作的基礎上還舉辦展示活動。學生收集到許多有關衛星、其他星球以及環保等問題資料,有文字、有圖片,並且數據全面,材料翔實,觀點新穎,構思奇特,語言精彩。課堂上出現許多非預期性問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在整個活動中有聽有說,思維活躍,拓展了自己的知識面,也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5、貼近生活。「生活即教育」,語文從根本上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語文作業不應僅僅封閉在課本范圍內。比如:我讓學生多多收聽收看廣播、電視台的新聞節目,記錄自己最關注的新聞;觀看動畫片,學寫短小的童話、科幻故事;觀察大自然中的某種現象,寫觀察日記;了解某種產品的性能、用途,學寫產品說明書、廣告語等等,學生既感到新奇,又收獲了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在學完《花木蘭》一課後,我看很多學生對劇本產生了興趣,於是就布置學生回去學著編寫自創劇本,讓孩子們自己設計劇情,自己創設情境,自己當一回編導,內容可以是科幻的,穿越的,想像的,現實的……只要把自己心中的故事在自己的舞台綻放異彩就好。我在批改作業時,也不過分嚴格苛刻,只要按照簡單的劇本編寫出一個故事,符合劇本基本要求,有一定思想性,教育性即可。我在他們的作業後面批下了「真是一個好編劇啊!」「有想像力哦!」「有編劇風范了!」孩子們很開心,彷彿自己就是一個名編劇了……
我想:誰敢說他們中將來長大了會不會出一兩個好編劇呢!就算沒走上編劇之路,至少,在孩子們看來,這樣的家庭作業真好玩!喜歡做!足矣。
6、培養特長。從長遠發展角度看,培養一技之長,比死讀書更利於孩子們的成長。我經常讓學生閱讀課外讀物,做精美的讀書筆記,自己動手辦手抄報;背誦沒有學過的古詩,在班上舉辦詩歌朗誦會;練習書法,展示書法作品;收集名人名言、歇後語、諺語、春聯、民間故事,在班上交流;走上街頭,糾正街道兩旁的錯別字等等,通過這樣的課外作業,既培養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增長了才幹,又使學生感到學習語文是一件十分有用、有趣的事情。比如教完《左公柳》一課,我結合學生的特長,請喜歡繪畫的學生畫幾幅你印象中的左公柳的圖畫;請喜歡朗誦的學生選擇最喜歡的段落朗讀錄音;請喜歡創作的學生,讓學生思考左公柳還有可能在什麼樣的惡劣環境下頑強地與自然災害作斗爭的情境。

總之,我感覺作業的布置和設計安排,既要根據學生學習內容,分清主次,循序漸進,又要避免多而繁雜,降低學生學習興趣,影響學生發展;既要根據學生學習能力採用不同的教學措施,還要創設一定的靈活性,發展學生個性。通過優秀的語文作業設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想學、愛學和樂學。只要我們清醒地認識家庭作業的功能,不斷豐富作業的形式,加強作業的綜合性,讓作業走進生活,走進社會,我相信語文家庭作業一定會成為助推孩子健康成長的加速器。
實踐證明,我在批改著自己設計的這些作業時,深感欣慰,透過孩子們五花八門的作業答卷中,我看到的是他們的收獲,更看到了他們五彩的未來……
我想:用心地對待學生的每一次作業,盡力為孩子們創設更多更廣闊的天地,送給孩子們一對快樂的翅膀,讓他們在知識的天空盡情翱翔,惟有如此,我才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才無愧於「人民教師」的稱號。

D. 語文課外作業的設計淺談

淺談語文課外作業的設計

功夫在課外,強調了語文學習必須注重課外知識的積累。對於小學生,卻更多依賴於老師的督促和培養。從語文的工具性、人文性、自主性出發,無論是對學生知識的鞏固和拓展,抑或加強能力、綜合素質的培養。老師在布置作業時,需精心設計,從以下幾個方面多下功夫,真正發揮作業的作用。

一、注重作業的趣味性和創新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創新是孩子綜合素質的外在表現,是學生個性的張揚。教師應打破教材的局限,從孩子們的性格愛好、個性、特長出發,布置好學生的課外作業。例如:學完《月光曲》,不同學生會對不同的側重點表現出興趣,愛好音樂的孩子會對《月光曲》這首曲子產生濃厚的興趣,急於聽一聽這首中外聞名的曲子,教師可讓他們自己去找貝多芬的《月光曲》來欣賞,甚至帶到課堂上。而一些家境貧寒的學生,會對盲姑娘的`克服困難、嚮往音樂的精神產生共鳴,這些學生老師便可激發他們學習盲姑娘,寫寫讀後感,並從現在起利用課余時間,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滿足自己的興趣,發揮自己的特長。還有的學生喜歡《月光曲》中描寫的場景,覺得讀起來富有感情、韻味,教師便可讓他們配上《月光曲》,自己去朗讀,去體會這一奇特的景象。這樣的作業,各類型學生得到了滿足,而他們又互相交融,潛移默化,在不經意中既提高了語文水平,也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打破常規,作業開放。

開放型作業,即不唯書本是論、抱書本不放,而是多角度地選取材料,在生活中學語文,突出語文自主性原則。如低年級小朋友,語文學習以字詞為主。由於字詞學習單調、呆板,對於抄寫更是提不起興趣。這時,老師可讓孩子們課後回家將生字抄寫變為和父母一起將生字製成謎語,拿到課堂上和老師、同學猜。孩子們對於動畫片、故事、配畫書籍百看不厭,教師便可鼓勵孩子們記下動畫片中的一句歌詞、一個題目、一個人物;對於故事中的生字,激發學生多問,多讀,並抽出一定課余時間讀故事。還如電視中的廣告,有的孩子背得滴水不漏,路邊的招牌,學生也會時常指點指點,這都是學習字、詞的好機會。老師適當引導、點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作業布置還需機動、靈活。

一個班的學生,由於先天或後天的影響,總是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接受和掌握知識也有快有慢。針對不同的學生布置同樣的作業,難度大的差生受不了,難度小的好生吃不飽。量多對好生如漁得水,一揮而就,對差生便會弄得焦頭爛額,最終還是完不成任務,達不到目的。因此,布置作業時,應靈活地面對不同學生,從數量、難度、形式等方面給予不同的分配,滿足不同程度的學生需求。例如學完了《只有一個地球》後,學生應懂得了地球環境的污染對於人類是巨大的災難,懂得了保護地球、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於是,對於一般水平的學生,可讓他們觀察自身周圍對環境的污染或保護、周圍人們的一般做法寫一篇讀後感;而對於語文知識能力水平較高的學生,就應讓他們查閱資料,掌握數據,了解人類對地球破壞造成的災難的一些實際。例子:如戰爭中的核污染、生物戰,土地沙漠化,工業發達帶來的一系列後果,各國在保護環境方面所作的努力,放眼世界來寫這篇讀後感。然後,再將他們的文章拿到班上讓同學們閱讀,起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這樣,不但提高了優生的能力,對一般水平的學生也起到了積累知識、擴大視野的作用。再如抄寫生字,目的是為了寫好生字,默寫生字,對於能寫好、默好的學生,可以抄。而對於記憶力稍差一些的學生,便可抄到默寫為止,而不必強調以遍數為標准,而應強調將字寫好,寫端正,寫美觀,這樣會提高他們的積極性。

總之,課外作業的布置,隨著新大綱的制訂,教育與國際接軌,教師一定要打破常規思維模式,突出評議的特徵,真正使學生學以致用。

E. 劉桂瓊論文《怎樣合理設計小學生語文作業》

合理設計語文作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麥乃小學:劉桂瓊;摘要:作業設計是教學工作中的基本環節,也是實施素;關鍵詞:小學語文合理設計作業設計策略;作業設計是教學工作中的基本環節,也是實施素質教育;一、由統一性作業向選擇性作業轉變;學生的作業往往是在任務驅動下完成的,態度上消極,;1、布置分層次作業,;學習能力先天有差異,有差異的學生做無差異的作業,;的語文能力的發

合理設計語文作業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麥乃小學:劉桂瓊
摘要:作業設計是教學工作中的基本環節,也是實施素質教育、進行課程改革的重要載體,合理設計作業是學生獲取知識、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素質,形成良好的態度、情感、價值觀的重要途徑,還是教師檢驗課堂教學效果、改進課堂教學策略的主要手段,是教師調整教學方法的基本依據。能充分發揮小學語文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收獲,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
關鍵詞:小學語文 合理設計作業 設計策略
作業設計是教學工作中的基本環節,也是實施素質教育、進行課程改革的重要載體,合理地設計作業是學生獲取知識、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素質,形成良好的態度、情感、價值觀的重要途徑,還是教師檢驗課堂教學效果、改進課堂教學策略的主要手段,是教師調整教學方法的基本依據。能充分發揮小學語文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收獲,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 通過作業,有助於所學知識的鞏固和消化,有助於技能的掌握,有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合理設計作業,把教學信息具體真實地反饋出來,是教師必備的基本功。應該怎樣布置作業才合理呢?我認為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遵循「因材施教」和「循序漸進」這一教學原則。也就是說教師在完成單位時間內的教學內容後,應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水平,進行分層布置作業,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收獲,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例如:布置回家作業時,統一布置一些必須完成的作業後,還可針對個體差異布置一些有彈性的作業。對於那些落後生可以充許他們少看課外書,只要把課文讀通讀熟即可。有能力的同學布置每天一小時的課外閱讀,對於那些優等生還可以做一些自主作業。這樣可讓學生獲得學習的主動權。基於以上思考,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合理設計小學語文作業的方法
一、由統一性作業向選擇性作業轉變
學生的作業往往是在任務驅動下完成的,態度上消極,行為上應付,常常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考慮學生的智力、興趣、技能存在差異,多給學生創造自主選擇的機會。
1、布置分層次作業,
學習能力先天有差異,有差異的學生做無差異的作業,勢必會造成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了」的現象。這樣,學生
的語文能力的發展就會受到遏制。不利於因人施教,抑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解決不了教育的普遍性與學生個體差異的矛盾。「分層」是承認差異,因人施教,就是有意識地根據學生智力水平、心理素質、學習基礎、認知差異的不同為學生設置不同層次的作業,學生有選擇的自主權。讓學生做基礎性作業,再做發展性作業,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逐類遞進;能力薄弱的學生可以從較低層次的作業選擇以掌握「雙基」,然後逐層嘗試,能力較好的學生可以直接選擇較高的層次。這既讓能力一般的學生也能得到充分的練習,也可以讓學有餘力的學生獲取自由發展的空間。這樣,能使所有學生隨時看到自己學習的進步,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調動學生作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因此,對不同水平學生的要求應有所側重。如中年級寫觀察日記,對好中差三類學生要求各不相同。對好學生要求不僅能細致觀察,具體描寫,還要表達出一定的喜愛之情。對中等學生,要求細致觀察、條理清晰、描寫較具體。對差生要求仔細觀察,能比較有條理地抓住主要特點,寫一段話就可以了。但學習能力的先天差異並非一成不變。在良好的環境和教育條件下,經過努力,這種差異也是可以改變的。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施以科學的方法,分層次設計作業,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逐步提高。 2、布置學生自選作業
自選作業就是指像購物超市一樣,讓學生在所列的作業中選取一種或幾種自己喜歡做的,而且認為有能力完成的作業。這樣的作業讓每個學生都擁有自己的學習發展空間和自主選擇的權利,有了發揮自己特長的機會,享受到「做作業主人的快樂」,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如學了寓言故事、童話故事之後,可讓學生自選寓言、童話故事閱讀和欣賞,數量自定、內容自選,然後舉行讀書匯報會,定期評比等。這種作業有彈性,能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生可自主選擇類型,也可各種類型自由搭配,做到因人而異、各取所需,切實做到了因材施「作」。在良好的環境和教育條件下,經過努力,這種差異也是可以改變的。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施以科學的方法,分層次設計作業,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逐步提高。
二、由單一性作業向綜合性作業轉變
現行教材淡化了知識體系,強化了能力、方法、情感等因素的和諧發展,加強了學科間的整合,課後的練習題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凸
顯人文色彩。但因教材編寫的容量有限,不能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作業需求,對此教師應不能拘泥於教材,需創造性地布置作業,實現由單一性作業向綜合性作業轉變。
1、作業與課內外學習資源的相互結合
開放的語文作業內容資源應模糊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的界線。書刊、影視、網路資源等都可以作為作業內容的資源。作業可以作為學生課前的擴展性學習,使學生學得更豐富;也可以作為課堂訓練,使學生學得更扎實;還可以作為學生課後的延伸性學習,使學生學得更深入。
(1)課前擴展性作業
此類作業要求學生在學習課文前,結合文章內容,查找並閱讀相關資料。可以上網查尋、查閱參考書籍,向周圍的人了解等。老師應向學生推薦相關的網址、查閱的書名,時間長了以後,可以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查找各種信息資料,如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作品情況,閱讀作者的一些作品,整理成「摘抄」筆記等。
(2)課內鞏固性作業
課內精心設計的鞏固性作業,能起到及時掌握所學的內容,達成課堂的教學目標的作用。如小練筆是「讀寫結合」最有效的載體,是很好的鞏固作業的形式。在教學中,可以以課本為範文,充分利用小練筆這一獨特的形式,加強訓練,為學生綜合語文素養的提升「奠基」。如對於文本中出現的經典、精彩的語段,情節空白處,思維發散處,言而未盡之處等,教師除了引領學生反復「含英咀嚼」外,還要巧妙地抓住這一語言學習的「練點」,讓學生植根於課文,想像於書外,進行扎扎實實的練筆訓練。這樣既有利於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能解決學生練筆時「無米之炊」問題,更重要的是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思維。
(3)課後延伸性作業
學習了課文,理解了相關內容,並不意味著學習的結束,延伸性的閱讀有關資料、做一些探究、寫法的練習,依然是語文作業的內容之一。學了《少年閏土》後,讓學生去讀魯迅的《故鄉》,進一步了解魯迅先生,從而知道本篇課文和《故鄉》要表達主旨不同的緣由;課文中有兩處閏土外貌的描寫,刻畫了閏土可愛的形象,課後,可要求學生仿照課文寫法,描寫老師或同學的外貌,為了讓學生更感興趣,還可要求學生在寫的時候不寫出人名,只寫特徵,集體評議時,讓全
班學生猜一猜寫的是誰。這樣的作業不僅極大地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升華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為學生提供了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給教學增添了無窮魅力。
2、語文作業和其他學科的有機整合知識是一張網,小學語文是義務教育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不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很強的人文性,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和前提,而且教材本身廣泛地涉及思想品德、自然、社會、歷史、地理、勞動等諸多學科的內容,與其他學科有著難以割斷的聯系。小學語文作業有機滲透其他學科的內容,有利於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實際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教師要善於在學生活動中捕捉時機,設計靈活多樣的作業內容。新的作業設計應可寫、可讀、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讓每項活動增加目的性,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聽、說、讀、寫與演、唱、畫、做等多種形式相結合,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符合他們好奇、愛動、形象思維占優勢的特點,把語文技能的培養與活動相貫穿,讓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參與學習。(1)觀察性的,如:養小蝌蚪、種蒜苗,觀察其發展。觀察大自然的四季變化,寫觀察記錄。(2)興趣性的,如:成立童話、故事小組,收集、匯報故事、童話。朗讀、演講小組經常交流。「談天說地三分鍾」等形式。(3)競賽性的,賽詩會、速讀會、語文智力有獎游藝會、成語接龍等。(4)游戲性的,如猜謎語、游戲作文、對對聯等。再比如學了古詩後,模仿原作寫一首詩,不必追求詩的押韻、對稱,讓學生的思維自由發揮,做一回小詩人;學了《長江三峽》,根據課文內容創作一幅課文插圖,變文字為畫面,使學生學得更活更實;學了《五彩池》,對自己喜歡的片段進行錄音,在班上開展錄音朗讀比賽;還有的同學對課文《田忌賽馬》進行了改編,合作表演了一段小品。另外,還可利用教師節、中秋節、國慶節、元旦等節日為老師、家人、同學寫上一段祝願語或製作一張賀卡或寫一封問候的信等。這樣的語文作業形式生動、活潑、有趣,人人都有內容可說、可寫,都能根據自己的興趣,找到自已喜歡的內容,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參與語文作業。
三、由獨立性作業向合作性作業轉變
合作是當今社會發展的主流,也是學生適應未來社會必不可少的一種素質。新課程改革綱要已明確指出,學生的合作精神與能力是重要的培養目標之一。從作業的時空來看,課程的開放性,大量的作業
不是個人能完成的,需要與同學以及他人合作。因此,教師必須考慮學生完成作業的方式,作業設計要體現合作性,積極倡導合作的學習方式,從而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1、合作探究性實踐作業
教師首先可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通過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實踐,共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然後指導學生分工合作,把自己探索的過程記錄下來,共同探討並形成結論。比如教師可以讓幾個學生一起飼養一種小動物或種植一盆花、一棵樹,觀察動物吃食、活動、睡覺等生活習性,觀察植物發芽、開花、結果的生長過程,觀察它們在不同天氣、不同季節中的不同情況;查找一些相關的資料,向行家請教種養殖的有關知識;並要求把種養殖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記錄,可寫成日記,畫成圖畫,甚至寫成詩歌、童話,編成謎語、歌謠等。這是一項時間較長的語文專題探究性實踐作業,作業呈現的方式多種多樣。在整個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學生們可寫、可讀、可看、可操作、可玩耍,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2、合作調查性實踐作業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研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教師應該相信學生具有同成人一樣的獨立研究,獨立動手的能力,鼓勵他們做一些「研究」,以研究者的意識和態度去觀察、思考,查找並搜集資料,進行閱讀,提煉自己的觀點,組織文章??如學習《趙州橋》後,可讓學生去考查當地橋梁與趙州橋的異同;查找現代立交橋、上海楊浦大橋、長江大橋的資料,自己能試著去設計嗎?並且為你設計的橋寫一篇簡介。完成《趙州橋》這篇課文的作業,學生不僅獲得關於古今橋梁的知識,通過圖片、札記進行積累,甚至有興趣的還能自己設計一座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橋。學生想到要介紹自己設計的橋,必定花心思去寫好這篇簡介。這樣就把對客觀事物的觀察與閱讀、表達相互聯系起來,促進了學生讀寫能力的發展。
四、由傳統性作業向生活性作業轉變
語文是一門最具開放性、最容易與生活發生聯系的學科。教師在設計作業時,只要樹立起開放的語文教學觀念,充分利用學生課外與社會生活、家庭生活廣泛接觸的機會,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資源,就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

閱讀全文

與淺談如何布置語文作業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9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8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7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6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8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2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3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