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素質和能力
在新的教學模式下,語文教學應該把學生的語文學習同他們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有機結合起來,把教語文和做人有機結合起來,把傳授知識同發展語文能力、發展智力素質和非智力素質有機結合起來,把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訓練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接受全面的、整體的、能動的、網路式的培養訓練,使學生真正具備能夠適應社會生存的語文能力。作為語文教師,必須樹立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思想,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始終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主線,兼顧課堂課外。
語文能力最簡單的就是表現在交往過程中聽說讀寫的能力。也就是《新語文課程標准》中提到的「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是完全統一的」。無論是口頭說,還是平時寫作文、演講,無非是把自己大腦中儲存的語文信息調出來寫在紙上。同時,在聆聽別人講話時,能否聽得懂或在朗讀課文時抓得住文章的要點等,與我們平時儲存在大腦中的語言基礎有很大的關系。
俗話說的好「巧婦難做無米之炊」。學生語文素質下降的關鍵,是缺少語言這「米」。雖然老師滔滔不絕的講解,把學生引導在課堂的「五大」環節(寫作背景、作者簡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寫作特點)軌道上,一點不漏,並且反復傳授,學生也銘記在心,但仍然無法把這「米」做出熟飯來。
在語文的教學中,只有在不斷積累語言,不斷熟悉語言,把那些值得我們儲存的「米」——語言的精華,存放在大腦中進行「氧化」才能轉變為自己語言能力的養料,不斷提高語言素養。把語言積累作為指導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環節是勢在必行的。正如古代荀子曾說「不記硅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我們要把教學的重點真正轉移到引導學生多讀點書,多背點範文,多寫點文章上來,我們教師的觀念變了,學生的意志就增強了,對祖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進行積累,由少而多,聚滴水而成大海,為語文素質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那麼學生如何有效地積累語言,提高自身語文能力呢?通過多年的實際教學與成效,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教師關注的熱點,討論、
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已成為課堂的主流。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注意新課導入新穎。隨著知識經濟的來臨,人才競爭的日
趨激烈,人們對知識與能力的渴求也越來越強烈,大多數家長為了使自己的孩子以後能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對他們的學習都較關心,但由於諸多主、客觀原因的影響,家長們關心得最多的還只是孩子們的考試分數。他們往往以分數高低論英雄。長此以往,學生逐漸形成了是家長、老師「要我學」的意識,他們對學習只是完成老師、家長的任務,而不是一種自我需要。一句話,他們是一種「接受性的學習」!這樣的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樂知者。」筆者認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樂學是善學的基礎,我們要以「樂學」促「會學」,正如托爾斯泰所言:「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
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我們可以以生動有趣的故事引出課題,在教學中,盡量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引經據典,當好向導、演員, 深入淺出,以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教學語言盡量通俗易懂、生動別致、幽默有趣、有鼓動性,使學生有「學海無涯趣作舟」之感!
如,在教義務教材語文第八冊「14 麻雀」時,有老師是這樣引入課題的:麻雀,一種弱小的小鳥,面對當要吃掉它那更弱小、更無奈的幼兒的龐然大物——獵狗時,它不顧一切的准備著一場毫無勝算的走向死亡的搏鬥,從而使高大、兇猛、可怕的獵狗也從內心感到害怕而
「慢慢地向後退」,甚至連文中的人——「我」也深受感動而「急忙喚回我的獵狗,帶著它走開了。」請問小機靈們,麻雀是以什麼強大的力量做到了這不可想像的一切?請帶著這個問題用心學習課文,幫助老師解決心中的疑團!
長此以往,老師精心創設各種生動有趣、有吸引力的情境,使學生由家長、老師的「要我學」變為「我想學」,使學習成為學生的一種自我需要。
(二)、培養積極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為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各抒己見。在思考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升華和靈性的開發。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了自然,懂得了知識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這一環節設計,充分讓學生表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理解和表達,輸入和輸出相輔相成,真正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二、多聆聽,在聽中積累語言
「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所獲得的知識,其中60%來自視覺,20%來自聽覺,15%來自觸覺,3%來自味覺。」聽的作用僅次於看,它是汲取知識,積累口語材料的重要渠道之一。在聽話時,主體必須在一瞬間利用強化記憶儲存信息並依靠快捷靈敏的直覺思維活動,才能在接收言語聲波的同時理解語意並評判話語。由此,要有效運用各種手段讓學生多聽。在課堂上,我們都能做到讓學生帶著疑問聆聽教師的講解、范讀等,使其邊聆聽邊思索,邊領悟邊積累。但對於課外的聆聽、思索則為我們平時所忽視。俗話說:身邊的一切皆學問。平時,讓學生收聽廣播,看電視,聽別人爭辯等,都能促進其邊聽邊思考,
並能從中有收獲,不斷提高語文能力。如有一名學生在家聽見別人在辯論百家姓中的「仇」一字多音讀法是否正確,於是就利用工具書查字典,消除自己的疑惑。這位學生的語文認識能力就得到鞏固、提高。所以,要重視教導學生邊聆聽邊思考身邊的一切「聲音」的習慣,從中獲得提高自己語文能力的信息平台。
三、熟讀多誦,在讀誦中積累語言
廣泛閱讀是積累語言經驗、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語文教學中有課內、課外閱讀,課內閱讀是基礎、是先導,課外閱讀是繼續、是擴大。在課內應該訓練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態度,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為課外語文學習提供舉一反三的規律性指導。
閱讀是手、眼、腦等感官協調活動的過程,是直覺體悟語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抓好精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速讀廣覽,這是訓練直覺思維的有效途徑。學生在進行閱讀時,有時逐個破譯每個文字元號代碼,而利用直覺思維密切相關的預見、猜測、期待等手段簡化閱覽過程,從而迅速敏銳地把握作品實質。跳讀、翻讀、猜讀、倒讀等往往是預見、猜測、期待的外在表現,可以活躍學生的直覺思維。有了速讀做基礎,廣覽也就好辦了。廣泛瀏覽、轉益多師,能拓展學生閱讀范圍,擴大其視野,豐富其感知對象,增加其詞彙、句式的儲備,豐厚其語感圖式。從而為培養學生語文能力創建語感橋梁。
琅琅成韻的誦讀,是眼、手、口、耳、腦等多種感官協調活動的過程,與閱覽相比,更是直覺體悟語言的一個基本方式。吟詠誦讀可以感悟文章真諦,在不經意間對語言那種抑揚頓挫的語音、錯落有致的節奏與奇特嚴謹的結構擁有深切的體驗,進入這樣一個美妙的境界。
讓學生多讀點,多積累些,天長日久,待到自己說話時,作文時,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來,隨心所欲,左右逢源。魯迅先生曾有過形象的描述:「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樣才能釀出蜜來。倘若盯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的確,只有廣泛涉獵,遨遊於書山學海之中,才能使儲備充盈豐富,使見識廣博而深刻,真正達到「文章讀之極熟,則與我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②
四、勤練筆,在寫作中積累語言
熟讀背誦是通過語言的輸入增加大腦皮層的語言信息,作文訓練則是調動
大腦中的語言信息來激發大腦皮層細胞之間的信息回憶、交流、篩選,從而達
到鞏固、運用語言的目的,因此,作文是高層次的積累語言。在語文學習中,
學生可以寫出事能感人、情能動人、理能服人的優秀作品來,都是經過無數次
的「嘗試——錯誤」的學習過程,正確的嘗試不斷保留,錯誤的不停的放棄才
能得到結果,在這一過程中,勤奮、不斷地練習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正如許
特立同志有一句名言:「不動筆墨不讀書」。這就是說,在讀書的過程中要勤
動筆,多加練習,只有這樣才能有利於語言材料的積累,而語言材料積累的過
程,既是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也是培養語文能力的過程。
五、注重課內外結合。
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為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我們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讓學生閱讀《水滸傳》等課外書;通過這些收集與閱讀,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其次,重視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此外,注意學科間的整合。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採用不同的途徑獲得知識,培養能力。 人們常說,語文教學的任務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但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也離不開綜合 能力的提高,只有綜合能力的提高,才能更進一步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語文教學如果注重從多方面培 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就既能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又能開發智力,不斷造就創造型的人才。
這篇文章是我從網上幫樓主你搜來的,望採納,謝謝啦。.
❷ 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新課程改革要求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必須以學生發展為本,構建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這是初中語文教學走出困境的有效策略。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基本策略:即創設良好氛圍,激勵自主學習;提供自主形式,關注自主過程;鼓勵"人自為學",培養自主精神。
1.打破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結構,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首先,培養自學的能力,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在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中,教師的責任是教,學生負責學。教學即教師對學生進行的單向的培養活動,表現為以教師為中心,學圍繞教轉。教師成了整個學習過程,整個課堂的主宰者,"嚴師出高徒",棍棒造出賢才。同時,以教為基礎,先教後學。學生只是機械地跟著教師學,教師完全控制著學習知識的數量,內容,以及學習方式。學生日復一日,呆若木雞地從事著單一化的課文朗讀、抄寫、默寫背誦等活動,這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熱情。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就是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慢慢養成習慣,當他們進行有效的自學時,也就是在某種意義上講已經實現了教學過程的變革。
2.創設自主學習氛圍
2.1應創設自學氛圍,教給學生自學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並不是放任自流,在學生自學前,教師應教紿自學的程序與方法,採用一讀(將課文讀通讀順,了解課文脈絡,知道課文主要講了些什麼),二思(看一看"預習提示",讀一讀課後思考題,明確新課要學什麼),三寫(即認真讀課文,深入思考,在文中圈圈畫畫,記下疑難,寫下感受),四用(即使用工具書,遷移舊知識,初步解決一些自己能解決的問題)的方法,使學生自學時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麼,再做什麼,最後做什麼。由教到學有個過程,這個過程是不可缺少的,老師要充分發揮引導和示範作用,但不要扮演包辦代替的角色。
2.2激發自主學習的動機,讓學生樂學。動機是內驅力,自主學習需要一種內在激勵的力量。如果學生對自己從事的探索活動具有強烈的慾望和追求,這種內驅力就能把學生內部的精神充分調動起來,從而有效持久地投入探索活動。在語文教學中,利用學生好奇心強烈的特點,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置身於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產生對新知識的需要和渴求,並在興趣的激勵下形成探索動機。
2.3營造民主氛圍,讓學生願學。教師要轉變角色,努力營造出和諧、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通過生說生評,生說師評、師說生評等形式,讓學生自己獲得問題的解決,使學生走向成功,體驗到成就感;適當組織學習競賽,開展合作學習,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使學生願學、樂學。
3.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
傳統教學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方式。雖然教學中也強調師生間的交流,但都是在教師控制下的"一問一答"。依靠學生查找資料,集體討論為主的學習活動很少,教師布置作業也多是書面習題與閱讀教科書,而很少布置如讀課外書、社會調查等作業,學生很少有根據自己的理解發表看法的機會,這種教學方式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壓制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發展。時代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語文課程標准》就論及"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帶著知識走向學生",不過是"授人以魚";"帶著學生走向知識",才一是"授人以漁"。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引導者,是學生發展的領路人,而學生本人才是學習的主人、發展的主體。學生的頭腦不是一個被填滿的容器,而是須被點燃的火把,教師的責任就是點燃火把,讓它燃燒。
在語文教學中,怎樣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呢?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關系我們不能直截了當地告訴學生,而應通過適當的啟迪,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探究,將學生的思維焦點,引向知識的明處。
4.再者要培養自主精神
學習者不會思考,不掌握學習的方法,單靠死記硬背來獲得知識,必然失去求知的興趣。因此,教師教學過程中"引"要得當,"放"要得法,給足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人自為學"。放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敢問、善問,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敢於辯駁別人,發表相反意見。在課堂互動中交換思考所得,從而不斷修正自己的答案,真正體驗探究的樂趣。
在教學過程中"放"得徹底,還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要區分好"亂"與"氣氛活躍"的關系。有的老師怕學生你一言,我一語,把課堂搞亂,影響課堂紀律。我認為只要學生圍繞"學"而亂就不要怕,教師導之有法,這種由激烈的討論辯駁引發的"亂"只會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積極性,因為他們無暇開小差。當然,對學習紀律作出要求也是十分必要的,我就明確告訴學生――下課你可以在教室里自由活動,上課必須學習。二是要給學生留足充裕的思考和活動時間,切忌走形式,武斷地打斷學生思維,挫傷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只有在每個學生充分思考的基礎上,討論和爭辯才會有最佳的效果。三是盡量多地為學生創造實踐的機會,能讓學生說的,老師不說;能讓學生想的,教師決不禁錮學生思維;能讓學生動手操作的,老師絕不越俎代庖。這樣,才能充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
5.最後要改革教學評價機制
實行多元評價,發動學生本人、同學、老師、家長、社會都來參與評價,對學生的發展狀況達成共識,形成合力,共同關心,促進學生的成長和進步。傳統的教學評價只強調以成績為標准,重在知識方面的量化,把難以量化的內容排除在外,實際上,有些教學效果不是馬上就能顯現的,需要以過程和素質標准來配合。《語文課程標准》指出:"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要從認知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幾方面進行評價,以全面考察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學習具有重情感體驗和感悟的特點,因而量化和客觀化不能成為語文課程評價的主要手段。"教師的評價是學生賴以感受成長的喜悅、煩惱或挫折的主要參照物。教師的積極評價,會有效地改變學生自我認知的傾向性、自主行為的調控力,以及認知動機、風格和技能,進一步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除了合理地利用考試這個評價方式外,還應收集一些能夠反映學生語文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資料。可給每個學生准備一個學習檔案袋,檔案袋中的內容選擇與評判標准都應有學生參與,裡面可包含學生平時的表現和興趣潛能的記錄、學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結、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評與互評以及家長的信息等。
❸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傳統的數學教學中,基本模式都是「教師問學生答」或者是填鴨式的滿堂灌,學生被動的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怠於思考,對知識一知半解,達不到解惑的目的,數學課堂氣氛往往異常沉悶,實施新課程改革後,許多教師也開始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但還是流於形式、走走過場,往往是教師精心設計一些質疑環節,滿懷希望的在課堂上向學生提問,而學生常常用沉默與教師對峙,最後形成了教師自問自答的尷尬局面,更不用說是讓學生能主動提出問題了。於是許多教師常常發出感慨說「農村學生太笨了,提不出問題、也不會回答問題,這書沒法教了」,是啊學生沒有問題,就沒有思考,造成他們對數學的學習很膚淺、知識理解不透、掌握不牢、不能靈活運用,更沒有創新意識和能力,從而漸漸喪失了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怎樣才能培養農村學生在數學課上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呢?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每個農村數學教師深思的問題。 一、 學生提不出問題的原因
2
1、農村學生由於受生存環境的影響,他們長期生活在閉塞、落後、貧窮的環境中,同時廣大農村家庭還延續著家長制的傳統習俗,許多孩子往往形成膽怯、自卑、自閉、逆來順受、的綜合內向型性格,即使心中有話,也不敢說出來,更不用說是主動提出問題了,同時他們受生理、心理和知識水平的限制,缺乏敏銳的觀察力,不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特別是面對,對邏輯性思維要求特別高的數學,許多學生往往只能選擇緘默不語,從而出現我們的數學課特別沉悶的尷尬局 面。
2、青少年思想活躍,求知慾望盛,對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這是學生問題意識的種子,然而這顆種子能否萌芽,甚至開花結果,至關重要的是,取決於是否有一個適宜的環境和氣氛,而這個環境和氣氛是要靠我們教師營造的,可是在現實的數學課堂教學中,許多學生還是習慣於讓教師提出一個個的問題,絲毫不敢越雷池一步,即使有疑問也不敢向老師提問,或羞於向老師提問 ,課外更沒有學生主動的來向老師請教問題,從而使許多農村教師除了上課以外就沒什麼事了,於是就怠於思考,惰於鑽研,不求上進,所以說學生提不出問題,不但對學生有害,對教師也是無益的。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師沒有真正轉變教育觀念,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重視不夠,對於學生的提問,有的教師心有餘悸,一怕影響自己的權威,二怕打亂自己的教學程序,學生在課堂上能做的只有接受、再接受,長此以往課堂上只剩下老師的聲音了,久而久之學生也就沒有問題可問了。所以我們認為導致學生不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原因除了
3
家庭環境影響,學生自身的緣由外,主要的是教師的教學理念沒有轉變過來,教學方式落後,沒有結合教育改革的思潮,墨守成規、堅守傳統。在數學教學中我們往往看到許多教師,忙於創設問題情境,忙於啟發學生探究問題,忙於介紹數學定義、定理、公式、還忙於引導學生解題等,就是不讓學生質疑,不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並提出問題。偶爾有個別學生發現問題,並鼓起勇氣提出來,老師也只不過是做出回答而已,並沒有給學生充分的肯定,更沒有鼓勵,甚至還會說「這么簡單的問題還用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都被掩埋了。只能靜靜等待老師向他們提出問題,就算偶有疑問,也會由於多種原因而不敢提出來。 二、解決問題的辦法
找到了學生提不出問題的原因,我們就應該對症下葯,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從而改變農村學生提不出問題,不敢提出問題的現狀,打破數學課堂中沉悶的尷尬局面。
1、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走出傳統教育的束縛。積極探索素質教育的創新途徑,多角度、多思維、多層次的開展課程、課堂教學改革。探索 、創新教育教學理念,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育管理能力,和駕馭課堂的能力。破除傳統教學中教師是主導的,「一言堂」「填鴨式」的教學「習慣」和「模式」,走出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學模式,還課堂於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這樣才有利於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從而走出數學教學沉悶的瓶頸。
❹ 什麼是語文能力 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語文能力亦稱「外部言語能力」,順利運用語言文字進行交流的能力。言語交往是通過表達和理解進行的雙向交流。表達,需要有說和寫的能力;理解, 需要有聽和讀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最主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聽、說、讀、寫即為語文能力的四要素,它們之間既具有相關性,又具有相對獨立性和系統性。聽、說能力是讀、寫能力的基礎。在兒童掌握語文能力的過程中,聽、說、讀、寫四種能力是遞次發展的。
聽,形聲。從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簡化為「聽」。「聽」本義「笑貌」。本義:用耳朵感受聲音。耳內的兩個感覺性毛細胞的小區。例如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禮記·大學》。
說,從言從兌,言辭以兌付。說為古代一種議論文體,既可說明記敘事物,也可發表議論,但都是為了陳述作者對社會上某些問題的觀點。如:《愛蓮說》,《捕蛇者說》。以議論為主,相當於現在的雜文。
讀,釋義:1、看著文字念出聲來。2、閱讀;看(書或文章)。③指上學或學習。④指識取:讀
寫,基本字義:1. 用筆作字:~字。~作。編~。2. 描摹,敘述:~生。~實。~照(①畫人物的形象;②描寫刻畫)。輕描淡~。
❺ 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是學生學習的源泉,是形成學生能力的最廣闊的空間。綜觀國外教育,都十分重視學生探究能力實踐能力的達成。而要培養學生這些方面的能力,關鍵是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自己判斷、合理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創造性地參與解決問題和探究活動的能力,使學生明白自己應有的姿態和生活學習方式。下面我就課堂教學、作業設計及課外活動三個環節簡單談談如何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要特別注重引導學生學會提問。「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教師不僅僅提供教材或資料讓學生去理解、記憶,而且還應呈現一個個需要學習、探究的問題,引導學生多問幾個「為什麼」、「怎麼樣」,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去思考,從多種形式、多種層面去求得答案。要使學生不僅「愛問」,而且「會問」,形成較強的質疑解疑能力。同時,教師不能讓學生按照自己設計的「圈套」回答問題,而應該引導學生敢於針對課文內容、課外讀物,針對社會生活,針對教師和同學的不同觀點等提出質疑,敢於挑戰教師,挑戰權威。
在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的課堂教學中,我就曾有過這樣一次實踐性的教學。《死海不死》的第四段是全文的重點段,說明死海的本質特徵——鹹度高。作者從三個方面予以說明:1、用絕對數字說明死海海水的礦物質含量多。2、用相對比例數字說明海水說明海水含量與海水總量之比大。3、比較說明海水密度大於人體密度。從而說明人在死海海水裡沉不下去的奇異現象。這其中包含了若干物理方面的知識,於是我把實驗引入課堂,我沒有從文章方面直接說明本段說明特點,而是與學生一起實驗、直觀感受。我拿一個燒杯,裡面放上水,拿一個雞蛋當作在水裡游泳但不會游泳的人。雞蛋放入水中,沉了下去。我問大家:「誰能想辦法讓雞蛋浮上來呢?」一個學生興沖沖地跑了上來,他向燒杯里放了一定數量的鹽,雞蛋浮了上來,我趁機對大家說:「這個同學運用他學的知識,解決了我的問題,你們還有什麼 問題需要我們幫父解決的嗎?」一個同學搶先問道:「老師,雞蛋浮上來是不是一定數量的鹽起了決定作用呢?」另一個同學也趕緊問:「怎樣才能讓雞蛋再沉下去呢?」我沒有回答,而是將問題交給了其他同學。一個同學自告奮勇地上前面來,又倒入一些水,雞蛋又沉了下去。問題迎刃而解,我問學生:「如果換成鐵球呢?」對這顯而易見的推理,同學們都笑了。我請同學們總結,這個燒杯里水浮力的大小相對什麼而言?一個學生說,是相對於那個雞蛋人而言。同學們又笑了。我讓同學們再次閱讀第四段,請他們自己歸納作者在說明死海浮力大的原因時是怎樣說明的。很快,學生得出答案。我想,在實踐中,學生自已綜合運用知識探究得出答案比老師包辦代替要強得多。
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是現代教育的目的,把學生從堆山積嶺的作業中解放出來,給學生以思維的時間和空間,是碰頭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條件之一,傳統的作業內容基本是重復課堂上所學過的知識,學生只要啟動記憶功能就能圓滿地完成作業,不用怎麼動腦筋,這樣的作業對於培養學生的能力是沒有幫助的,作業要結合教材,根據學生的最近發展水平設計訓練,讓學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產生「我能行」的愉快體驗。要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開發學生的潛能,要注重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讓學生學會綜合,學會遷移,學會開拓,如在教學《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之後,我布置了這樣一道作業:請你講述一個節選自《三國演義》的故事,要求說出故事所涉及的人名,並准確地簡明地敘述有關情節,在敘述中至少運用一條成語或俗語、格言、名言警句。課後同學積極准備,有的找名著,有的請人講述,有的上網查資料,還有的乾脆去買《三國演義》的碟子觀看,幾天後,同學們交上了自己的作業,還有「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楊修,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有「顧全大局」的魯肅……故事情節概括得准確、精煉,大多數同學的成語、俗語、名言等使用得很恰當。這種綜合性的題需要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搜集信息,然後再分析綜合,在這種訓練中,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得到了提高。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不宜刻意地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因此,我們的語文課再不能只圍繞著若干知識點進行「少慢差費」式的教學,再也不能老師的講解去代替學生自己的實踐,我們要大膽地解放學生,鼓勵他們自己去實踐,讓他們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從而逐漸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語文水平普遍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閱讀量不夠,缺乏對現實生活必要的了解,學生的知識完全禁錮在薄薄的幾本教材和教輔書上,生活經驗完全局限在家庭和學校之間。《語文課程標准》針對這一時弊特別強調學生要達到一定的課外閱讀量,強調了要充分開發和利用課外學習資源。其目的就是要讓學生接觸更多的語文材料,並通過大量的接觸這些材料進行廣泛的語文實踐活動,最終掌握,運用語言規律,形成良好的語感,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提高語文素養。
有一位教師為了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特地創設了一個交際情景,他帶著學生走出課堂,先讓每個學生留心觀察秋天的一片樹葉,再讓學生們分別採回不同的樹葉,這個老師指導學生仔細觀察自己手中的葉子,然後思考:在什麼時間、地點,是什麼原因令你感動地揀起這片樹葉?再聞聞它,用心靈傾聽其聲音……最後,讓每個人將自己的這片樹葉用一段有文採的話介紹給大家!教師創設這樣的實踐活動,使學生的語言表達得到了較好的訓練。
我校曾有一個班級,因為整體語文水平較低,語文老師急得抓破頭皮,在別人的建議下,他們班辦起了一個「圖書園地」,同學們紛紛帶來各種名著、寓言、童話、名人故事等,他每周利用課外活動的時間,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讀物自由地閱覽,每周再抽出一至兩節課的時間,讓學生談談閱讀後的感悟,講講喜愛的故事,評評喜歡或討厭的人物,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老師們驚喜地發現,學生的語文水平整體上了一個台階,說話語無倫次的同學語言表達有條理了,經常說病句的同學語句變得通順了,說話不著邊際的同學在表達時也能有一個中心了,在學校組織的各項語文活動中,同學們踴躍報名參加,甚至有同學在活動中開始嶄露頭角。同學們嘗到了讀書的甜頭,閱讀課外讀物的興致越來越高了。
還有一個班級,班上開展了「每周一事」的活動,老師要求學生每周寫一則新聞報道,內容可以是自己身邊發生的,還可以從網路、電視或報刊上看到的,要求學生留心關注生活,用心講述生活,真心感悟生活,在活動中同學們認真寫好每則新聞,人人爭當「優秀通訊員」,不知不覺中,這個班同學的語言功底越來越厚實了。
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還可以採取其它形式,如語文能力競賽、故事會、朗誦會、討論會、演課本劇、辦手抄報、編習作集等。例如出班級手抄報,這種實踐活動能充分體現和調動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每期小報,同學們都會互相評比,取長補短,擇優刊登,發揮學生的潛能,讓全班同學一起學習和欣賞。這不僅體現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培養了實踐能力,也增強了同學間互助友愛精神和班集體的凝聚力。
總之,語文教學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大量的、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中培養語感,逐漸感悟、習得,逐漸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❻ 如何培養學生解決閱讀題中的問題能力
重視培養和訓練學生質疑並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教師得以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條件,而且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也起著積極作用。在教學中,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做了認真細致的探索。
一、誘導啟發,發現、提出問題
閱讀不是機械地念誦原文,而是要用內部信息去理解,閱讀本質上是一種接受文字信息的、復雜的思維活動。心理學研究表明,思維通常是由問題情景產生的,從閱讀過程看,學起於思,思源於疑,讀——疑——思是符合認知規律的。因此,不管學生的智力情況怎樣,不動腦思考,不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學生,智慧的門窗也就無法打開了,那麼無論教與學都無法很好地進行了。
1、教師創設條件,給學生提出問題、發現問題的機會。
學生在課堂上能大膽質疑,是他們積極思維的結果,也是主動參與學習的表現。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必須依據學生認知規律在每一環節上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努力創設條件,營造提問機會。首先,要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打下良好的質疑心理基礎。其次,教師要有意識地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讓他們去挖掘教材,產生種種疑點,並准許其有疑即問、不懂就問,哪怕這些問題是不成熟的或者是錯誤的,教師都要認真對待,保護其質疑的積極性,切忌壓服或諷刺。
2、教給學生提出問題的方法,學會提出問題。
每次在學習新課之前,我在布置的預習內容中,總要求學生就課文內容提出至少兩個問題,並把它寫在預慣用的本子上。開始,有的學生一個問題也提不出來,而大多數學生提出的,也不過是課文中的某個詞是什麼意思之類的問題。針對這種現象,我耐心地想方設法引導他們,如在教學《貓》一課時,我問一位平時一個問題也提不出來的學生:你覺得貓的性格古怪嗎?你覺得這只貓可愛嗎?那麼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來寫貓的性格古怪和淘氣可愛的?又是怎樣表達對貓的喜愛之情的?我說,這不就是兩個問題嗎?他恍然大悟,忙寫下來,高興地說:「這就是問題,我怎麼沒想到呢?」在學下一篇課文的時候,這個學生便興致勃勃地提出了一個問題,我立即鼓勵他,有進步,要繼續開動腦筋來想問題。之後,我又慢慢引導學生在讀課文中注意以下幾處地方:課文中哪句話反復出現?課文中開頭與結尾的標點符號有哪些比較特殊的地方?這樣,不少平時不愛動腦,提不出問題的學生,也一點點學會從課文內容以至表現形式等方面入手發現並提出問題的方法,而且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表達出來。
二、把問題引向深入,解決問題
問題發現了,也提出來了,但不少學生表達能力差,問題提得或語無倫次,或沒頭沒尾,或含糊不清,對這樣的學生,開始,我在他們的筆記本上按問題的意思給他們寫出范句,讓他們比較,明白應該怎樣把意思表達清楚,然後再引導他們按先說什麼、後說什麼的順序來組織語言,把話寫正確,進而讓他們把問題從書面過渡到口頭,這樣訓練一段時間後,我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說或寫出完整的句子,表達出一個明晰的比較復雜的內容,大多數學生經過有步驟的訓練之後,語言表達能力大有提高。
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但關鍵是要會解決問題,在語文教學中,我十分重視引導、幫助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讓他們在獲得成功的喜悅之中鞏固學習興趣。
總之,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需要師生長期共同努力,培養學生敢問,愛問是前提,會問、善問是關鍵。在培養過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因人而異,讓學生掌握質疑的方法。
❼ 怎樣培養學生把握語文課文內容的能力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良好的閱讀能力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把握整片文章的大意,也是能讓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所要傳達的感情,而小學階段閱讀教學的教育更是對小學生有著啟蒙的意義。新課程背景下的文本閱讀,從而閱讀教學出發,更加關注學生文本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在品詞斟句中獲得知識,提升語文閱讀能力,使學生獲得基本語文素養.那麼,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引導學生巧讀呢?下面本人就這幾年的教學經驗談幾點體會。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提高學生閱讀的能力。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閱讀教學的關鍵在於激發學生興趣,幫助學生構建閱讀知識體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敏銳的直覺,引導學生通過發現所學文章中的突破點、爆炸點,並點燃導火索,驚起學生心中的波瀾,深深地吸引學生。何為突破點、爆炸點呢?就是學生在學習過程存在疑惑或者好奇之處。問題一旦解決,又能再一次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運用多種方式、手段,通過圖片、音像等教學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動力。若能巧設質疑,不但能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為學生巧設質疑,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給學生以思維上的啟迪;觸發學生思維的靈感,為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創造有利條件。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主要表現在:(一)是語文教師要塑造較完美的自身形象——語言美、道德美、行為美、儀表美。注意讓學生從教師的良好修養中感受美、接受美、啟迪美,從而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二)是教師范讀和教師指導下的學生朗讀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主要途徑。語文教師有表情的范讀能把抽象的文字變成形象的語言並通過語氣的輕重緩急,語調的強弱高低,節奏的長短快慢,將課文所表現的愛憎感情直接傳遞給學生,把學生帶到課文所創設的意境中去。這樣,不僅會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同時還能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朗讀水平,提高思想認識和素質。(三)是教師根據教學需要,運用科學的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之產生強烈的閱讀慾望。如《盜火的英雄》課文故事內容完整,情節曲折生動,容易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但由於古希臘時期的神話故事,距離學生現實生活較遠,因此,老師應在課前布置學生收集一些關於古希臘神話故事或有關普羅米修斯的傳說、詩歌等資料進行閱讀,作為課堂學習的有意的補充。課堂上則放手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反復感受文本語言,品詞析句,感受普羅米修斯的高大形象,從而突破課文重點。
二、引導學生讀書時,抓住重點詞、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篇課文或一段話,不能讓學生放任自流地、平平淡淡念一兩遍就了事,而應布置預習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詞語、句子,這樣就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培養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如《琴聲叮咚》一文,它是一篇優美的散文,主要寫了「我」 常常因斜對面窗口傳出動聽的琴聲而陶醉,渴望見一見彈琴的人;後來在樓梯口見到了彈琴的小姑娘的故事。贊美了彈琴的小姑娘的勤奮刻苦和琴技的高超,表達了作者對音樂的熱愛和對小姑娘的贊美之情。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採用以讀代講的方法,讓學生帶著問題,從讀中去理解、感受。比如我先讓學生在讀課文時找出描寫「我」情感變化的詞語、句子。然後再思考這些詞語、句子表達了「我」怎樣的情感?學生帶著這兩個問題讀完課文後,很快就從課文中找出了「悅耳」「欽佩」「羨慕」「感謝」等詞語和「我欽佩這個彈琴的人」、「我羨慕這個彈琴的人」、「我感謝這個彈琴的人」等句子。這樣,學生就能較快、較准確地理解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
三、抓住作者思路,引導學生在默讀或朗讀過程中掌握課文內容,培養閱讀能力 。
指導學生默讀課文時,根據作者的寫作思路,抓住文章的中心,精心設計幾個思考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默讀,這樣做,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如在教《愛是什麼》這篇課文時,為了幫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我精心設計了幾道思考題:①找出描寫「我」的特徵的詞句,從中可以看出「我」是個什麼樣的孩子?②薩勒老師是如何教「我」理解「愛」的?③讀了課文,薩勒老師和作者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默讀課文後,教師逐一提出討論,學生很快就能清楚,課文主要刻畫了一個富有愛心的老師和一個勤學好思、熱愛生活少年形象。
四、加強閱讀積累是培養學生閱讀感悟能力的基本。
語文學習重在日常積累,從古至今,概莫能外。哲人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水滴石穿、繩鋸木斷」、 「書讀百遍,其意自見」等等論述都是對學習積累重要性的精彩寫照。
我認為,在加強高年級學生閱讀積累時應注意把握好三個方面:(一)是注意引導學生讀「好」書。(二)要求他們在讀書以後把書中精彩的段落、句子、詞語摘抄下來,同時練習寫讀後感,聯系現實生活把自己讀書後的所感所想也記錄下來。(三)是互相交流營造氛圍。在班級每星期的讀書課上,要求學生們踴躍把自己的讀書收獲、讀書體會互相交流,同時向其他同學推薦自己已讀過的認為是優秀的書籍,從而營造一個良好的讀書氛圍。
五、培養學生閱讀習慣,從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學生對閱讀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動力,才能將教師的「要我讀」轉化為「我要讀」。學生有了課外閱讀興趣,就會努力尋求閱讀機會,從中獲得閱讀滿足,產生愉悅的情感體驗。有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談談最近讀書給自己帶來的樂趣;有時教師還可以在平時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我認為,語文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知識廣博愛讀書的人,讀書是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師在課堂上的妙語連珠旁徵博引常常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閱讀的慾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幫助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制訂個人讀書計劃,定期或不定期地檢查學生讀書計劃落實的情況,適當舉辦讀書之類的活動,如讓同學向大家介紹自己喜歡讀的一本書或介紹書中喜歡的一個人物;有時讓學生朗頌一篇自己喜歡的文章……我想,到那時,同學們會沉浸在書海中,一起分享閱讀的快樂。從而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和自然而然、無形之中就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❽ 語文課怎樣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
語文教學,既要體現教師的激情與機智,更重要的是要把它看作是學生的心情、激情、機智與個性魅力展示的大舞台。
這樣,才能真正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如果課堂上我們看不到學生積極的求知慾望,思維的火花,靈性的花朵,
張揚的個性,這樣的課堂不能說是成功的。未來社會需要的人才是具有自我獲取知識、更新知識能力的創造型人才。因此,
今日的小學語文教學中,
教師更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語言訓練的實踐活動。
要真正地廢棄那
些無用的提問和講解,將有限的時間放到給學生解疑和語言文字訓練上,就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質疑問難。我認為,
「質疑
問難」是解決學生被動學習的一種手段,而培養小學生語文學習中的「問題意識」能力則是激發小學生語文學習具有創新意
識的一個重要方面。
所謂「問題意識」
,指的是學生在課堂中有提問的意識,他們能主動地學習、創造性地學習。也就是說,在課堂教學中,
以「問題」來統領整個教學過程。在教師的引導、點撥下,讓學生在課堂中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通過師生合作篩選問
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創造性地掌握知識和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國際
21
世紀教育委員會在
1996
年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中提到了教育的四大支柱,
即學會求知,
學會做事,
學會共處,學會做人。怎樣才算「學會學習」呢?要掌握認識世界的工具,學會學習的方法;要能進行有效的溝通與表達;
要有泛讀和理解的技能;要有探索推理和解決疑難的能力;要有獲取、處理與應用信息的能力;要有創新的意念;要有開展
研究的能力;要做到終生學習。上述「八要」
,核心是自主地創造性學習。
陶行知先生也曾說過
「發明千千萬,
起點是一問,
禽獸不如人財富在不會問。
智者問得巧,
愚者問得笨。
人力勝天工,
就在每事問。
」陶行知先生的創造教育的核心是善於發問,把創造力從傳統的桎梏中解放出來:解放兒童的頭腦,把兒童從
迷信、成見、曲解中解放出來;解放兒童的雙手,讓孩子有動手的機會;解放兒童的嘴,有問題鼓勵他們問,要給以言論的
自由,特別是問的自由;解放兒童的空間,讓他們去接觸大自然,接觸社會,拓展視野;解放獐牆報時間,以便他們有時間
思考人生。在五個「解放」中,問是特別重要的,沒有問就沒有創新。古人曾說過:
「學起於思,思源於疑」
。現代心理學家
也認為,疑是思維的火花,思維總是從發現問題開始,以解決問題告終的。疑是創新的開始,也是創新的動力,質疑中蘊含
著創新的萌芽。學貴有疑,質疑問難是「求異」的開端,也是思維能力的基本訓練。學生在學習中有疑問,才能產生興趣,
產生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熱切願望。蘇霍姆林斯基說:
「教師的責任之一,就是要盡量使你的學生看到、感覺到、觸摸到他
們不懂的東西,使他們面前出現疑問。
」
探索小學語文學習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的操作策略和保障條件。培養學生在課堂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
題的能力,引導學生主動探求知識,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教師要尊重學生,新生學生的人格,新生學生的自尊心,新生學生的思維勞動。剛開始,由於孩子受到年齡和知識
的限制,他們可能會提出一些比較幼稚或錯誤的問題。作為教師,決不能輕易或粗暴地扼殺這嬌嫩的幼苗。因為孩子們主動
探索、積極求學的可貴精神,正是教師們的期望。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老師一時解答不了,教師應該坦然接受、實事求是。這說明,學生的提問突
破了教師的知識、能力和智力的局限,而培養學生向老師,向課本,向所有未知領域挑戰的勇氣和能力,也正是教學的重要
目標之一。
教師要以孩子的心理解學生的情感和想法。例如,學生受強烈的求知慾的驅使,開動腦筋,構設矛盾,提出了問題,
他們就希望能得到一個滿意的解答。遇有這種情況,不管通過什麼途徑或辦法,或是教師組織學生講座解決,或是在學生不
能解決時由老師來解答,都要使學生的求知慾望盡可能得到滿足。這樣,學生質疑的積極性才能得以保持下去。
教師悅納了學生,學生才會真正地感受到一種信任。在課堂上,教師應該歡迎學生隨時提問。如果教師受到教學講究
系統性、完整性等理論的影響,向學生提出:在老師講課的過程中,不能打斷老師。如果說有問題要問,應先記下來,等到
臨下課,老師留出時間來,讓大家提問的時間再問。結果往往是,當老師把課講完,問學生有沒有問題時,或是提問的學生
特別少,或是根本就沒有人提問。
心理學的研究證明:不同的反應之間,會產生干擾造成抑制而導致遺忘。學生在學習新內容時,要形成新的反應,這
種新反應對舊反應的干擾作用稱為倒攝抑制。
正是這種倒攝抑制的作用,
使用權得學生那些已經產生而未記憶怕問題,
經學
習新的內容之後,已經遺忘。因此,提倡學生在課堂提問,就應該沒有時間的限制。這才是真正保護學生。
(
1
)培養學生「發現」的能力
發現,是教學的目的。小學生的發現不是尋求人類未知的事物,而是憑借教材,引導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積極參
與學習的過程。在循著教學過程的進展中,逐步發現問題,發現知識,發現情感,發現方法,發現學習語文的讀寫規律。在
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發現」機制,確切地說,是教師引導下的學生自主發現。
「引導」與「發現」的結合,從本質上正確
處理了「教」與「學」的關系,
「師」與「生」的關系,
「講」與「練」的關系。
A
起始階段——教師示範「發現」
:培養學
生發現問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起始階段,教師應作好示範,向學生展示發現問題的思維過程,使學生受到啟迪,有方
法可循。如《燕子》一課最後一節有一句話「嫩藍的天空,幾痕細線連於電桿之間,線上停著幾個小黑點,那就是燕子。
」
提問時,教師可先把句子讀一遍,接著說:
「細線一般用『幾根』
、
『幾條』
,這兒為什麼寫『幾痕』細線呢?『痕』一般指痕
跡。
」這一提問的同時,向學生展示了發現問題的思維過程和方法:認真讀句,咬文嚼字和類比等。學生通過聽課,可從教
師的提問中逐漸明白發現問題的方法,產生自己提問的慾望與興趣。
B
引申階段——學生主動「發現」
:
學生一旦領悟了「發現」的真諦,他們就會主動地求學。這時候,教師要充分考慮安
排能讓學生「發現」的基礎,使之產生問題。前蘇聯教育家贊科夫說:
「只有當學生發覺在對教材的理解上還有這樣或那樣
的銜接不上的地方時,他們的求知慾望才會產生和增長起來。
」因此,教師要在學生知與不知的焦點上加以點撥、創設情景,
這樣才更能激活學生的思維,使之積極主動地思考、學習。質疑,從思維的角度來考慮,大體上可分為直覺型質疑、思辨型
質疑和探究型質疑三種。
直覺型質疑,
是一種初級的質疑,
它是感覺對象與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直接構成矛盾聯結時,學生不假思索發現並提
出的問題。例如,學生初讀課文遇到不會讀的字、不會講的詞、不理解的句子等,馬上就會提出來,以尋求問題的答案。這
種類型的質疑,多出現於學生質疑能力不強的時候或學習一篇課文的起始階段。
思辨型質疑,
是一種比較高級的質疑,
它是學生運用邏輯思維形式,把感知的閱讀材料進行加工整理所發現並提出的
問題。這種類型的質疑多出現在學生精讀課文的過程中。學生邊讀邊思,琢磨推敲,字斟句酌,就會產生疑竇,就會提出問
題。
探究型質疑,
是一種試圖發現隱含於事物之間的聯系或隱蔽在事物背後有關知識的質疑。
這種類型的質疑多出現於學
生對課文內容有比較深入的理解之後。當學生對某些事物有所認識,對某些知識有所理解,但又感到不足時,他們就會藉助
於已經獲得的對有關事物的認識和對有關知識的理解,
去構設新的矛盾,
以求得對問題的深入理解,
或探求尚未為他們所掌
握的知識。
作為教師,把質疑的種種思路教給學生,是非常必要的。其方法如下:
A
查異
查異,就是檢查,發現作品中不同尋
常、不合常規的內容和寫法,並從這些情況出發,進而提出問題。
B
揭拗
所謂揭拗,就是揭示文章中的矛盾現象。矛盾即
相互排斥的對立的事物。如果認真、仔細地閱讀文章,就會發現有些文章的內容之間、內容與形式之間語言之間確實存在有
某些互相排斥、互相對立的矛盾現象。
C
對比對比,不僅是一種方法,更是一種思維過程。世界萬物都有是對立統一的,有了比較才能鑒別,有了鑒別才能更好地
認識。
討論,就是由教師按課文的重點、難點、特點、疑點設計討論題或者根據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組織學生討論。討論
的形式靈活多樣,可分組討論,也可全班討論。討論的過程開放多元,提倡多向通話。鑒於課堂討論打破了傳統課堂教學單
向信息傳遞的束縛,能夠形成立體式全方位住處傳遞,對於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發展智能、培養創造精神具有
顯著的效益。
討論在培養學生「問題意識」討論中起到了很好的作有過程其實也是解疑的過程、釋疑的過程。在運用討論組織教學
時,教師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
a
適時調節器控的能力。教師要善於捕捉信息,機敏地作出反應去相機誘導。
B
運用培
養的能力。
教師要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
有計劃地將基礎知識、
基本訓練的具體要求,
滲透到討論中去。
C
適時歸納的能力。
討論之後的適時小結,也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理清紛亂的頭緒,有條理地梳理討論內容,清晰地歸結討論成果,還可以修
正在討論中出現的那些帶普遍性的錯誤。
馬克思說:
「真理是由爭論確立的。
」沒有爭議,就無法「別同異」
、
「分是非」
、
「治曲直」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新事
物新觀點也在不斷涌現,
孰是孰非、
孰優孰劣,
只有通過爭論方能涇渭分明。
同理,
課堂爭議的教學價值,
也是毋庸忽視的。
首先,課堂爭議可以深化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和認識。其次,爭議的過程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第三,爭議也
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獨立思考、求異創新。這是因為「爭議」的基礎理是不同觀點之間的爭斗,它必然會引起學生的獨立
思考,去探求不同見解的充分依據。沒有求異創新的思考能力。便很難奏效。心理學指出:
「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和
條件下,
對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的判斷往往是不同,
因而產生不同的情緒和情感。
」
「每個人在內心深處都有希望自己能
夠在各方面都比別人強,青少年更是如此。
」教師要善於捕捉學生星星點點的智慧火花,不失時機地發揮評價的下面導向和
激勵功能,使學生時時有一種愉悅的心理體驗。當一個人的才能為他人所承認時,無疑是一種強大有力的催化劑,帶給他人
自尊和自信。對於學生提問的評價,教師主要把握好以下幾點:一是評價不同類別的學生,分層實施。讓各部分學生都有向
上突破的更空間,
從想提問—能提問—善提問„„分層評價,
有利於調動各類學生的積極性與自信心。
二是評價採取不同的
方式,百花齊放。最常見也最能產生即時積極效應的,恐怕是教師在課堂里充滿激情的真誠贊揚,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一份成
功的自豪感和愉悅的情感。
當然,
在現代的課堂教學中要逐漸提高學生的提問質量,
教師還要大膽放手讓學生進行小組評價、
生生互評和自我評價。因為小組、同伴的評價往往更利於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在群體中的位置,更利於超越認知水平的內容,
鼓勵求異。在大部分學生掌握提問方法的范圍內,以常規問題為參照;而超出學生年齡水平以外的問題,突破標准參照,允
許不完善,鼓勵創新。教師與學生可以及時記錄「創新問題」
,並定期將「問題」匯總於班中自創的《新十萬個為什麼》
,定
期展示,不斷激發學生探索求知的慾望。我認為,在小學學習階段,特別是語文學習,評價更應偏向「形成性」這一特點,
重視發揮導學導教功能,尤其重視學習能力的培養與創新思維的啟迪。課堂教學中確立怎樣的「中心」往往是某一種教育思
想的反映,而「中心」的轉移又意味著教育觀念的轉變。在備課時,教師雖然對課堂提問做了精心的准備,設計也考慮到了
方方面面。但是,教師設計的課堂討論是從課本出發的,設計的語言文字訓練也是從課本出發的,教學中很少顧及學生的需
要、
學生的疑難、
學生的興趣。
特別是那些根據教師自己的認識能力和思維方式設計的問題不一定切中學生的所
「疑」
所
「惑」
。
「以學生發展需要為中心」的觀點反映了從「成才」教育到「成人」教育的理念轉變。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力,則
真正做到了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學生的需要出發。
在新穎的師生關系中,師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是站在同一方向的探索
者,教學的過程就是師生共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共同探索知識規律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以自己的知識與認
識水平去苛求學生,相反,教師應揣摩學生的認知過程,顧及學生的學習興趣、知識基礎,體諒學生學習上的困難,讓每一
個學生都處在寬松的學習環境之中。當然,在以「問題」統領的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是應該發揮組織者、激勵者、指導
者的作用的。
在課堂中,教師要尊重學生。因為只有這樣,學生才可能消除師生之間那隱約存在的距離感和戒備心。他們
在從事某項學習活動時,才會有足夠的安全感受,才能自由地發表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師要努力創設一種師生間民主、自
由、平等,學生間團結、協作、和諧的課堂氛圍,使課堂成為一個真正寬松自由的天地,成為學生自由發表意見的王國。
❾ 如何培養學生語文學習中的問題意識
1、要求在質疑探究中提出問題。
語文教學要關注人的發展,培養學生探索未知的興趣,習慣和能力。其中最佳的方法是讓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之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比如在引出「滴水穿石」的現象後,學生自己馬上產生了問題「滴水」為什麼能夠「穿石」呢?於是我順勢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在讀中學生通過自己分析課文語言,最終明白了滴水由於「鍥而不舍」「日雕月琢」,所以能夠穿石。接著,又套上一個問題「為了說清楚這個道理,作者舉了一些例子,他列舉了哪些人?」進一步引導學生去加深對「滴水穿石」的理解。在弄清作者舉了三個古今中外名人的事例來說明「滴水穿石」的精神後,課文又舉了一個什麼事例呢?然後學生自讀自悟,自主探究,自我發現,明白了課文舉「雨水」的事例是從反面來說明道理,可增強課文的說服力。最後達到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2、強調通過自主合作解決問題。
語文新課標中特別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語文學習,為此,教師要善於營造一個能夠讓每個學生都願積極參與,都能自主選擇的開放的融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自由而充分的學習活動中生成智慧,生成能力,提高素質。比如在學習三位名人的事例時,我問學生「你最感興趣的是哪位名人?」接著讓學生選擇一個最感興趣的人物自讀、自悟,想想他是如何為了專一的奮斗目標、持之以恆地努力,最終取得成就的,最後進行交流。這個交流的過程中,學生收獲極大。教師為他們創設了開放式的言語交際環境,學生在內化課文語言文字的基礎上自主選擇交流夥伴,在無拘無束中相互表達、評價、吸納,取長補短。教師則充當了一個聆聽者、點撥者,來往於交流的人群當中,對學生的交流信息作隨機的點撥、評價。在這樣一個開放的環境下,學生自主選擇,合作交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不僅鞏固了知識,發展了能力,生成了智慧,同時在平等融洽的對話中也培養了學生積極的情感和態度。
3、以讀為主線感悟課文內容。
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言語實際活動是語文課的基本任務。本課以問題貫穿全文,並以讀為主要方法,讓學生對課文的語言文字經歷一個由「質疑-感知-感悟」的過程。比如第一自然段教學,在指導朗讀中讓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對朗讀效果進行評價,在評價中體會這些詞語所要表達的內涵。這些詞語主要是「接連不斷」、「總是」、「一個地方」、「鍥而不舍」、「日雕月琢」、「終於」等,在充分感受的基礎上,再讓學生說一說滴水能夠穿石的道理,並進一步體會第二自然段作者的表達方式。再比如第三自然段,教師讓學生在完整朗讀的基礎上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名人事跡進行精讀,從他的事跡中去體會「滴水穿石」的精神,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去體會這種精神是通過什麼樣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讓學生在語言文字和思想內容之間走一個來回。
4、盡量注重教學資源的拓展延伸。
新課程標准要求教師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並要求學生增強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遵循這一點,我在教學過程中增加了寫一寫說明「滴水穿石」精神的事例這一內容,完成這一任務,學生必須通過查找、搜集、交際、撰寫等語文實踐性活動才能完成任務。學生在課外通過廣泛的搜集,獲取了資料,加上仿照課文改編的形式,使他們對課文的理解有了更深的體會,同時大大地激活了學生學習的潛能,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❿ 淺談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教學任務之一。問題意識是指學生在認識活動中意識到一些難以解決的疑惑的實際問題或理論問題時產生的一種懷疑、困惑、焦慮、探究的心理狀態。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說過:「問題是接生婆,它能幫助新思想的誕生。」學生產生了問題意識,就會產生解決問題的內驅力;就會積極調動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像力、思維力及動手操作能力;就會養成好問、多問、深問的思維品質。為培養勇於探索,追求真理,發現創新精神,發展求異思維和創造思維打下堅實的基礎,那麼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呢?本人結合平時的教學談幾點做法與想法。 一、提供形成問題的基礎。 學生的認知過程必須有適當的基礎知識才有可能對新知識產生好奇、渴望,也就是說掌握牢固的基礎知識,具備豐富的生活體驗是形成問題的基礎和保證。因此,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一定要注意引導學生積累知識,豐富表象,幫助學生提供形成問題的智能基礎,例如閱讀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意引導學生熟讀精思,在讀中積累語言材料、思想內容和語文基礎知識,還要結合教材特點,引導學生觀察實物、標本、模型和實驗,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去理解抽象的知識,使之盡可能在學生頭腦中形成表象。另外還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多接觸和體驗生活,讓學生在閱讀和生活實踐中掌握更多的知識。這樣,學生語文知識積累的多了,頭腦中的表象豐富了,在學習過程中,自然會對新知識產生疑問。 二、創設產生問題的氛圍 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否得以表露和發展,關鍵取決於是否有一個適宜的環境和氛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愛護和尊重學生的問題意識,要創設平等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消險學生的緊張、焦慮感,讓學生充分表露靈性,展現個性;要有意識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勇氣和興趣,提供爭辯的機會,啟發誘導學生積極思維,發表獨立見解,鼓勵標新立異,異想天開。讓學生真正成為發現問題的主體,充分調動學生參加探索問題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自覺性。 三、教會提出問題的技巧 學習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質疑、解疑、析疑的過程,朱熹曾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但是,由於小學生年齡較小,受知識、經驗的制約,在學習過程中還不能夠自覺質疑,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有意識地給予引導,教學生學會提問。 1、抓住課題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俗話說:「題好文一半」。經常引導學生推敲課題,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也有利於學生提高把握文章中心和結構的能力,例如教《魚游到了紙上》,教師可以問學生:「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麼?」學生思考後立刻會提出:魚只能在水裡游,為什麼能游到紙上呢?學生自己有了問題,自然會主動讀書,在書中尋求問題的答案。 2、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每篇課文都有重點詞、重點句,而這些重點詞句大多又和課文的中心緊密相關的。比如教《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可引導學生提出:「深感不安」是什麼意思?什麼事使華佗「深感不安」?這說明了什麼?然後引導學生圍繞提出的問題自讀教材展開討論,學生就會明白,病人動手術時疼得死去活來這件事使華佗深感不安,說明華佗是一位時時關心病人,有崇高醫德的醫生。 3、抓住矛盾引導學生發問 語文教材中不少課文,是藉助矛盾的對立和統一來表達思想感情、突出人物和事物特點的,貌似矛盾,實則統一。在閱讀過程中找出這些矛盾之處引導學生進行發問,往往能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如《十里長街送總理》一文中說:「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奶奶,雙手拄著拐杖,背靠著一棵洋槐樹,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如果讓學生細讀這句話,學生就會提出疑問:「『焦急』」是著急,『耐心』是不著急,『焦急而又耐心』不是自相矛盾嗎?」 4、抓住文章的結構引導學生發問 有些文章從結構上看,作者的安排很是獨特。在教學時如能引導學生圍繞文章的結構進行發問,不僅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還能從中領悟和借鑒作者的表達方法,為今後的寫作打下基礎。比如教《我愛故鄉的楊梅》這篇課文,教師可引導學生從文章的結構上質疑,學生則會提出:「課文重點寫作者對楊梅果的喜愛,那麼,作者為什麼開始要寫春雨中的楊梅樹?是不是有點多餘?」通過討論學生會明白,楊梅果的形狀好看,顏色鮮艷,味道甜美,是與楊梅樹的生長茂盛分不開的,而楊梅樹生長茂盛,又是和春天的雨水充沛分不開的。看來,作者的安排是別有匠心的,絕非多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