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中學語文教學中應如何評價陶淵明的歸隱

中學語文教學中應如何評價陶淵明的歸隱

發布時間:2022-04-02 19:51:16

㈠ 對陶淵明歸隱的看法

陶淵明隱居,過起瀟灑的避世生活,可以說是他明哲保身,遠離世俗感染的好方法。但個人認為,這也是一種消極的生活態度。雖然當時東晉朝廷腐敗,但身為堂堂七尺男兒,就更應激流勇進,面對困難永不言棄,這也符合古代墨家的俠義精神。

入世,就要經歷世俗的磨礪,才能更好的把我人生。「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陶淵明的隱居,是一種逃避責任的體現,違背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儒家思想。



田園歸隱詩:

陶淵明的田園詩數量最多,成就最高。這類詩充分表現了詩人守志不阿的高尚節操;充分表現了詩人對淳樸的田園生活的熱愛,對勞動的認識和對勞動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現了詩人對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嚮往。

作為一個文人士大夫,這樣的思想感情,這樣的內容,出現在文學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門閥制度和觀念森嚴的社會里顯得特別可貴。陶淵明的田園詩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頓狀況的,可使讀者間接地了解到當時農民階級的悲慘生活。

陶淵明是田園詩的開創者,他的田園詩以純朴自然的語言、高遠拔俗的意境,為中國詩壇開辟了新天地,並直接影響到唐代田園詩派。在他的田園詩中,隨處可見的是他對污濁現實的厭煩和對恬靜的田園生活的熱愛。

因為有實際勞動經驗,所以他的詩中洋溢著勞動者的喜悅,表現出只有勞動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歸園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證明,這也正是他的田園詩的進步之處。

㈡ 你對陶淵明的歸隱怎樣看待

像沖破籠子的鳥兒回到樹林,像久困池中的魚兒游進河流,脫下官袍卸去烏紗的陶淵明感到一身輕松。「舟遙遙以輕揚」,何等暢快;「風飄飄而吹衣」,多麼瀟灑;「悅親戚之情話」,感受溫馨;「樂琴書以消憂」,享受怡然。
從此,沒有了每月可得的五斗米,必須過一種共耕自食的生活。一家老小的生計就落在陶淵明的肩上,他像扛起鋤頭那樣把生活的責任扛起。農忙時,南山下種豆,清晨荷把鋤頭在肩上,那草似乎是成心和詩人斗氣似的,長得比豆苗歡實,詩人不得不每天清早就上地除草,月上東山才荷鋤而歸,但他並不覺得累,一天的辛勞早被對豐收的憧憬沖淡。農閑時,他東籬下采來菊花,泡入酒中,那一份閑散那一份清雅,真是令人神往;有時也走得遠點,「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那種浪漫成為後世企羨的流風余韻。
讓我至今困惑的一個問題是:那一雙白晰的握慣了筆管的手,是怎樣握緊了那粗壯又粗糙的鋤柄去南野開荒的?一個文人改行去做農夫,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氣呀!世俗的議論,貪官們的譏諷,是少不了的,唾沫星子能把人淹死,但陶淵明毫不在意。
只有心境淡遠的人才能甘於清淡的生活。陶淵明只希望有一片方圓十來畝的田地可以耕作,再在旁邊建造八九間草屋。房子不必多,但一定要雅,在綠樹掩映之中。屋後種上榆樹柳樹,屋前栽上桃樹李樹,春天,桃花粉紅,李花雪白,榆錢颯颯,柳條依依;秋天,桃子李子紛紛成熟,可緩一時之飢。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在炊煙的緩緩上升中,這樣一種田園生活是後世多少都市人夢寐以求的風景。
與那些熱衷於功名利祿者的阿諛諂媚、巴結奉承和投機鑽營相比,陶淵明守住心靈樂土,不願做貪官昏官的選擇確實難能可貴。對於當今熱衷功名利祿、削尖腦袋往上鑽的人,著實是一種很好的啟迪。
不要批評陶淵明的隱居是消極避世,難道我們要求他揭竿而起么?在那樣一個「舉世皆濁」的世風中,陶淵明能守住心靈的一方凈土已屬不易,須知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試想,如果陶淵明不辭彭澤縣令,會怎樣?晉朝只是多了一個有良知的官員,而中國卻少了一位偉大的山水田園詩人,中國詩壇上將少了一位重量級人物。再說,如果陶淵明生活在一個「高薪養廉」的時代,他會依然歸隱嗎? 寶貝放錯了位置便是垃圾,陶淵明是找准了自己位置的人。我們每個人都應當找准自己的位置。 陶淵明是一座歷史的豐碑,經歷歲月的風塵,愈加高大厚重。

㈢ 陶淵明是怎麼樣的人 對於古代歸隱的看法 作文 800字

寫作思路:可以寫「我」眼中的陶淵明,心境如其人,千年之嘆於陶潛五斗詩魂。隨心而游並沒有刻意偽裝,贏得了身後一字靖節的高風亮節,隨遇而安只做本色自我,流傳了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佳話於世間綿遠流長。

正文:

流雲伴著坎坷飄過清幽的山澗,風雨攜夾滄桑掠過古老的年代。東晉一個風雨飄搖,亂世紛雜的歷史片段。壯美的宮殿,無上的皇權,個人的壯志滿懷僅似一蜻蜓點過湖面泛起的漣漪,黃龍褂的蒼穹下,似乎並沒有什麼可以騰起壯闊的波瀾。歸隱途中的元亮,你的失落與無奈又何止一恨字了得?

你「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的壯志還沒有離弦馳騁,就已湮沒於一聲無以名狀的「歸去來兮」。「世與我而相違」,市廛的喧囂只在眼中投下失落的陰影,你毅然駕車遠去,一路塵土飛揚,並無一人舉酌相送,也曾幻想,更曾迷離,或許還有布穀鳥的吟唱未央……

晨露,清酒,鳥鳴,詩意的田園生活如一隻曼妙而又深遠的驪歌,元亮你沉醉於它的音符,陶冶於它的旋律。種豆南山,採菊東籬,望斷天涯,心遠地偏。隨心而游的你並沒有刻意偽裝,卻贏得了身後一字靖節的高風亮節,隨遇而安的你只做本色自我,世後人卻流傳了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佳話於世間綿遠流長。

你的心境照亮了黑暗的仕途囹圄中人,你的理想幻化成了千百年文人雅士追尋的目標。一切的一切,元亮你都在恣意間揮灑,無意間流露,人如其生平,你生活得自然灑脫,無拘無束,卻也桀驁不羈,暗含幾許惆悵。

曾記否你「撫孤松而盤桓」,並沒有忘卻百里青山之外百姓的疾苦,你孤單並非因為你不快樂,只是無相與者,你感慨於亂世不隨人意,理想不稱現實,於是你勸人「一世皆尚同,願君汩其泥」,於己你「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夢想並非你所拋棄,是亂世不容你一盞明燈,高風亮節。事後,不需思慮,無需慨嘆,你融入自然,逢客必飲,有酒必醉,醉於山水,更醉於心。

春及則種,夏至則耕,秋來則收,冬來則閉門自賞風景如畫。一室之內,多日感受,你更名一字潛,是潛心,抑或是潛於世俗之外,或許只有那日你檐下的鳥兒瞥見了那一瞬你面部的光華,然而幾千年的輪回,東晉的鳥兒飛斷了羽翼也到不了如今的年代,那個時代的記憶只有隨風消遣,埋藏於時光的車輪匆匆,終只有「陶潛」二字出土,留給後人無盡的敬仰與浮想。

十載一輪回,生命的光華經不起時光的侵蝕與打磨,不論你如何超然於世,依然會嘆於「感吾生之行休」,亦或許是你真的超脫了凡人對於生死的遐想與恐懼,早於你有生之年便有「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的豁達。真的是生如夏花,死若秋水,平靜得源於自然,歸於大地。

縱覽你一生清貧,詩般的生活入夢,你的形象卻也一樣高大,同樣迷離。後人的眼光還不足以承載審視你一世的光環,稚幼的眼中你永遠是亘古的英雄!

滄桑的古老遺留下不變的客觀,而不同的年代又有不一樣的論斷,你定格在古老的東晉,而在我狹小的部落格中賦予你的是無限的敬仰。我眼中的陶淵明,只一詞心境纏繞了一生的瀟灑旅途。

我眼中的陶淵明,心境如其人,千年之嘆於陶潛五斗詩魂!

㈣ 怎樣看待陶淵明的歸隱

公元365年,陶淵明出生在江西一個沒落官僚地主家庭。先祖陶侃曾任大司馬,後因家道中落,才生活困頓。年輕的陶淵明飽受儒家思想的浸染,立下大濟蒼生的抱負。而在封建社會,想要實現抱負,唯一的一條路就是入仕為官,治國平天下。由此可以看出,為官,曾是陶淵明追求的夢想。但是,當時的士族門閥制度阻礙了非士族出身的陶淵明進身的機會,做一個能治國平天下的大官成了他畢生無緣的夢想,所以他一直不願為官。直到29歲,因生活所迫,他才開始做一些小官,歷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建威參軍、彭澤令等官職;直到41歲,任彭澤令80天後,因為不肯「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人「而辭去官職,從此過著躬耕歸隱的生活,成為中國隱逸詩人之祖。 陶淵明的為官生涯一直持續了十三年,這對一個古人來說是不算短的年份,據此認為,如果陶淵明真的那麼討厭為官,他不可能持續那麼長的時間,他之所以堅持,幾次為官,是因為他沒有放棄自己的抱負,試圖為百姓謀福利;然而,官小權微,官場黑暗,再加上自己剛烈的性格,使他與那個黑暗的官場格格不入。在不容於官場和想要實現願望而這個願望在實際上是不可能實現的矛盾沖突中,他作了痛苦的抉擇,歸隱田園。他的歸隱,是一種悲哀的淡出,看似平淡的語句中包含的是對現實深沉的憤慨。因此,他在離開後也問自己:「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他的歸隱帶著解脫的快樂,但更多的是苦難的加劇。在陶淵明歸隱後,依然為「世與吾相違」而悲哀,還會問自己「胡為忽惶惶欲何之?」 可以看出,詩人的歸隱只是被動中的主動,是對「本我」、「真我」的追求,也是放縱心靈(對於社會政治理想和人格價值的保存)與山水的安慰。

㈤ 如何看待陶淵明的歸隱

陶淵明的歸隱並非在逃避現實,而是在追求本真。他本來就「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本來就「不慕榮利」,凡事喜歡率性而為。僅僅是為了吃飯,才不得不去做官,而做官的日子對他來說僅僅是「心腹口役」,「心為形役」。做官之後,黑暗獨裁、等級森嚴的官場生活和他的本性之間形成了一對尖銳的矛盾。在這種情況下,辭官歸隱,追求本我、本真,還是改變自己,學會阿諛奉承、諂媚求榮,得到一種立足於官場的所謂本領?陶淵明選擇了前者。因此,他的辭官歸隱並不是在逃避現實,而是在追求符合他天性的生活方式。這一點,無論在過去還是現在,都是需要有足夠的勇氣、足夠的對自己的真實、足夠的務本求實的品質、足夠的獨立思考的精神、足夠的獨立人格的支撐才能做到的。

「樂天安命」的人生情懷非但不完全消極,而且是一種豁達、一種達觀,一種智慧、一種真實。「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的感受,如同「哀吾生之須臾,羨長 江之無窮」的感受,如同「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 滾來」的感受,如同「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的感受,本是一種不可避免的,真實的,人人都會有的人生 感受。基於這種感受之上所產生的「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的人生態度,盡管有消極的成分,但更多的是一種豁達、一種達觀,一種智慧、一種真實。「樂天安命」的人生情懷,和陶淵明務本求實、不慕榮利、追求本真的人生追求和人生境界是高度一致的,因而也能不因 此 說他不樂觀、不積極、不上進。

「進則朝廷廟堂,退而江湖山野」。對於中國古代的文人來說,心中有著兩個永遠解不開的情結:或是出仕或是歸隱。 ......

㈥ 如何評價陶淵明的歸隱

他的歸隱是一種對現實的逃避,是對社會的不負責任,甚至是一種孤傲、清高的表現,我們應該有所批判,從而引導學生做一個面對困難、正視現實、勇往直前、奉獻社會、遵守社會規則的人。

陶淵明的思想在出世和入世間徘徊,原因在於儒家和道家思想的雙重熏陶和影響,認識到這一點,對分析其他作家作品的也大有益處。

陶淵明(約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潛,字淵明。別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一作宜豐人。東晉末到劉宋初傑出的詩人、辭賦家、散文家。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學巨匠。

不為五斗米折腰

陶淵明為了養家糊口,來到離家鄉不遠的彭澤當縣令。在那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郵,到彭澤縣來督察。督郵,品位很低,卻有些權勢,在太守面前說話好壞就憑他那張嘴。這次派來的督郵,是個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澤的旅舍,就差縣吏去叫縣令來見他。

陶淵明平時蔑視功名富貴,不肯趨炎附勢,對這種假借上司名義發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見一見,於是他馬上動身。

不料縣吏攔住陶淵明說:「大人,參見督郵要穿官服,並且束上大帶,不然有失體統,督郵要乘機大做文章,會對大人不利的!」這一下,陶淵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他長嘆一聲,道:「我不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人折腰!」說罷,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並且馬上寫了一封辭職信,隨即離開只當了八十多天縣令的彭澤。

㈦ 如何評價陶淵明的歸隱

陶淵明及其所選擇的生活道路,就本人所知,自古及今,都是稱譽有加、眾口一詞,沒有看到過某人某篇文字中,有非議的言論。

對其棄官而去,歸去來兮,躬耕南畝,詩酒自娛的生活,有不同看法者,大約是當今的一些青年朋友。且尚未見專文專著予以論述,只能是言人人殊,見解不同而已。

在我看來,出現不同看法,是對陶淵明所生活的時代及對其人其事不甚了解的緣故。

東漢末年至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極端黑暗。就某些方面和局部而言,更有甚於「春秋無義戰」的春秋戰國時代。

那個時期,不僅有漢民族的內斗,戰爭頻仍。更可怕的是由於漢民族統治集團內部的腐敗,引起的外部入侵。北方異族政權頻繁更迭,造成了歷史上罕見的殘酷現象。「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王粲《七哀詩三首》其一),到處是野蠻的屠殺。

在當時,出現了一些駭人聽聞的殘酷人物,發生了一些令人發指的歷史事件,讀書人死於刀下的比比皆是。如曹魏時期「建安七子」中的孔融,還有楊修、丁儀等。死於晉時最有名的人物就有嵇康、張華、陸雲、陸機、潘岳等。

讀書人要保全性命,在當時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一種人生的策略。稍有不慎,就會人頭落地。於是許多人開始學佛、談玄,「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賢」的出現,不是偶然的。

陶淵明生於東晉廢帝太和四年(369),卒於劉宋文帝元嘉四年(427)。故里在尋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其曾祖父陶侃,為東晉重臣,曾任侍中、太尉,都督八州諸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進贈大司馬,卒謚桓。祖父陶茂為武昌太守,父親也曾出仕。大概到淵明父輩時,家道衰落,每下愈況。

淵明少年時代,「游好在六經」,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孕育出「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飲酒》其十六)的遠大抱負。

同時,他又受魏晉玄學崇尚自然的哲學思想及隱逸之風的影響,自稱「少無世俗韻,性本愛丘山」(《歸園田居》其一)。

這些思想基礎,影響了陶淵明的一生,對他的人格、個性以及生活方式和詩文風格的形成,均有很大關系。

陶淵明於二十八歲時,初任江州祭酒,以後又歷任桓玄幕僚、劉裕鎮軍參軍、劉敬宣建威參軍,最後為彭澤令。在彭澤令上僅八十餘天,即賦《歸去來兮辭》掛冠歸隱田園。

前後十三年,數次仕隱,長則幾年,短則數月。其忽仕忽隱的原因,大致有三點:

一是家貧,出仕為生活所迫。

二是與當時的政治局面有關。淵明也有「猛志逸四海」的抱負和濟時救世的夙願。

三是個性與社會的沖突。當官太難了,「要做老爺,先當孫子」。活得越本色,曲意奉承越艱難。他看透了官場,也看透了自已。況且現實又充滿血雨腥風,「田園將蕪胡不歸」!

陶淵明選擇了不入「伙」,不扎堆,他沒有和任何一群知識分子朋友長期待在一起。他在自保的過程中,大多採取自我安慰的方法。他不談玄,不入佛,不佯狂,不頹廢,不食散,不鬧怪,尤其是不入「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實在是最明智的選擇。

他歸隱田園,開荒種地,飲酒作詩,使他贏得了喘息的空間,有了表達自己的機會。

他在獨往獨來的狀態中活了下來,還留下了一百多篇字字珠璣的優秀詩文。

他在逃離中完成了自己,有尊嚴地活著,成了魏晉之際一個活生生的標本!

他是蘇東坡最為崇拜的人,提到他,東坡永遠是學生的口吻:「淵明吾師」,「欲以晚節師范其萬一」。

他的每一首詩,東坡在晚年的貶謫生活中都唱和了,並要弟弟蘇轍給這些詩寫一篇序言。他對蘇轍說:「然吾與淵明,豈獨好其詩也哉!如其人,實有感焉。」

蘇東坡覺得自己與陶淵明的為人也頗為相似。東坡先生評價他說:「淵明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為嫌;欲隱則隱,不以去之為高。飢則扣門而乞食,飽則雞黍以延客。古今賢之,貴其真也。」

中國歷史上有過無數隱士,但像陶淵明這樣長期躬耕,堅持己志而終老者,絕無僅有。

軼事典故

1、葛巾漉酒

陶淵明正在釀酒。郡將前來探望。適值酒熟,陶淵明順手取下頭上葛巾漉酒,漉完之後,仍將葛巾罩在頭上,然後接待他。

2、無弦之琴

陶淵明有一張不加裝飾的琴,這琴沒有琴弦,每逢飲酒聚會的時候,便撫弄一番,來表達其中意趣。

3、白衣送酒

王弘做江州刺史的時候,重陽節這天,陶淵明沒有酒喝,就在東籬采了一把菊花,又坐在東籬旁邊。過了一會,陶淵明望見一個穿白衣的人過來了,原來是刺史王弘給他送酒來了。淵明當即小酌一番,大醉而歸。

㈧ 如何評價陶淵明的歸隱

像沖破籠子的鳥兒回到樹林,像久困池中的魚兒游進河流,脫下官袍卸去烏紗的陶淵明感到一身輕松。「舟遙遙以輕揚」,何等暢快;「風飄飄而吹衣」,多麼瀟灑;「悅親戚之情話」,感受溫馨;「樂琴書以消憂」,享受怡然。
從此,沒有了每月可得的五斗米,必須過一種共耕自食的生活。一家老小的生計就落在陶淵明的肩上,他像扛起鋤頭那樣把生活的責任扛起。農忙時,南山下種豆,清晨荷把鋤頭在肩上,那草似乎是成心和詩人斗氣似的,長得比豆苗歡實,詩人不得不每天清早就上地除草,月上東山才荷鋤而歸,但他並不覺得累,一天的辛勞早被對豐收的憧憬沖淡。農閑時,他東籬下采來菊花,泡入酒中,那一份閑散那一份清雅,真是令人神往;有時也走得遠點,「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那種浪漫成為後世企羨的流風余韻。
讓我至今困惑的一個問題是:那一雙白晰的握慣了筆管的手,是怎樣握緊了那粗壯又粗糙的鋤柄去南野開荒的?一個文人改行去做農夫,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氣呀!世俗的議論,貪官們的譏諷,是少不了的,唾沫星子能把人淹死,但陶淵明毫不在意。
只有心境淡遠的人才能甘於清淡的生活。陶淵明只希望有一片方圓十來畝的田地可以耕作,再在旁邊建造八九間草屋。房子不必多,但一定要雅,在綠樹掩映之中。屋後種上榆樹柳樹,屋前栽上桃樹李樹,春天,桃花粉紅,李花雪白,榆錢颯颯,柳條依依;秋天,桃子李子紛紛成熟,可緩一時之飢。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在炊煙的緩緩上升中,這樣一種田園生活是後世多少都市人夢寐以求的風景。
與那些熱衷於功名利祿者的阿諛諂媚、巴結奉承和投機鑽營相比,陶淵明守住心靈樂土,不願做貪官昏官的選擇確實難能可貴。對於當今熱衷功名利祿、削尖腦袋往上鑽的人,著實是一種很好的啟迪。
不要批評陶淵明的隱居是消極避世,難道我們要求他揭竿而起么?在那樣一個「舉世皆濁」的世風中,陶淵明能守住心靈的一方凈土已屬不易,須知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試想,如果陶淵明不辭彭澤縣令,會怎樣?晉朝只是多了一個有良知的官員,而中國卻少了一位偉大的山水田園詩人,中國詩壇上將少了一位重量級人物。再說,如果陶淵明生活在一個「高薪養廉」的時代,他會依然歸隱嗎? 寶貝放錯了位置便是垃圾,陶淵明是找准了自己位置的人。我們每個人都應當找准自己的位置。 陶淵明是一座歷史的豐碑,經歷歲月的風塵,愈加高大厚重。

公元365年,陶淵明出生在江西一個沒落官僚地主家庭。先祖陶侃曾任大司馬,後因家道中落,才生活困頓。年輕的陶淵明飽受儒家思想的浸染,立下大濟蒼生的抱負。而在封建社會,想要實現抱負,唯一的一條路就是入仕為官,治國平天下。由此可以看出,為官,曾是陶淵明追求的夢想。但是,當時的士族門閥制度阻礙了非士族出身的陶淵明進身的機會,做一個能治國平天下的大官成了他畢生無緣的夢想,所以他一直不願為官。直到29歲,因生活所迫,他才開始做一些小官,歷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建威參軍、彭澤令等官職;直到41歲,任彭澤令80天後,因為不肯「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人「而辭去官職,從此過著躬耕歸隱的生活,成為中國隱逸詩人之祖。
陶淵明的為官生涯一直持續了十三年,這對一個古人來說是不算短的年份,據此認為,如果陶淵明真的那麼討厭為官,他不可能持續那麼長的時間,他之所以堅持,幾次為官,是因為他沒有放棄自己的抱負,試圖為百姓謀福利;然而,官小權微,官場黑暗,再加上自己剛烈的性格,使他與那個黑暗的官場格格不入。在不容於官場和想要實現願望而這個願望在實際上是不可能實現的矛盾沖突中,他作了痛苦的抉擇,歸隱田園。他的歸隱,是一種悲哀的淡出,看似平淡的語句中包含的是對現實深沉的憤慨。因此,他在離開後也問自己:「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他的歸隱帶著解脫的快樂,但更多的是苦難的加劇。在陶淵明歸隱後,依然為「世與吾相違」而悲哀,還會問自己「胡為忽惶惶欲何之?」
可以看出,詩人的歸隱只是被動中的主動,是對「本我」、「真我」的追求,也是放縱心靈(對於社會政治理想和人格價值的保存)與山水的安慰。

㈨ 中學語文教學中應如何評價陶淵明的歸隱

在人教版中學語文教本中,選有大量的陶淵明的作品,如《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記》、《歸園田居》等。透過這些作品,我們往往是這樣引導學生評價陶淵明的:他是一個在東晉黑暗亂世中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極有才華的、並且很正直的知識分子。我們贊揚陶淵明的最主要的原因在於他與黑暗的世俗的決裂。筆者認為在教學中如此引導學生認識和評價陶淵明是片面的。唯物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對陶淵明歸隱的認識和評價也如此。一,如果把陶淵明的歸隱看成一種強烈的「出世」情懷,那麼他還有比這更為強烈的「入世」情懷。作品《歸去來兮辭》被認為是陶淵明剛剛歸隱時的作品。這首詩表面表現了作者歸隱田園的愉悅,但在字里行間卻流露著無奈和不甘,即企圖「入世」的情懷。其中有這樣的文句: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我們不禁要問:作者轉來轉去,翹首張望什麼呀?莫非心中還有什麼放不下的事?那或許就是他的「入世」情懷。「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很明顯,他雖歸隱了但仍心神不定,他想著什麼,莫非想著自己的理想和抱負? 陶淵明在公元427年去世,在422年寫了這樣的一首詩,更能說明他晚年的心態。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存。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這首詩借精衛填海,刑天舞戚的至死不屈的頑強意志和斗爭精神,用以寄託一種慷慨不平的情懷,同時寄託詩人壯志難酬的感慨。在此我們不難看出,從41歲歸隱一直到晚年,作者這種「入世」的情懷就一直存在。作者一直生活在矛盾之中,渴望有所作為,實現心中的夢想,但現實的殘酷又迫使他走入了田園,人在田園,心又時刻在官場。我們可以這樣概括:他是在出世和入世的夾縫中生存,是在理想和現實間徘徊,是在「出世」和「入世」間徘徊。當然這在文學史上並非個性,而是眾多文人的共性。筆者認為,這才是教學中對陶淵明及其歸隱正確的認識。二, 對陶淵明歸隱的贊揚毋庸置疑,筆者認為以下兩點值得否定:其一,陶淵明是一個缺乏社會責任感的人,黑暗的亂世中如果每個正直的有才華的讀書人都像陶淵明一樣因為社會黑暗、壯志難酬、熱愛自然與美酒而歸隱,那麼這個社會的良知何在?再說他也並非完全懷才不遇。。在《歸去來兮辭》序言中寫道:親故多勸余為長吏……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於小邑。這是說,他受到當時的建威將軍劉敬宣和他的家叔(任太長寺卿)的使用,但他卻「尋陳氏妹喪於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其去」,「在官八十餘日」,《晉書》又載陶淵明辭去彭澤令後朝廷又徵召他為著作郎,他拒絕了,東晉恭帝元熙年間,陶淵明又多次受到州刺史王弘的徵召,他也拒絕了。可見,並非懷才不遇,而是個人的期望值過高,對社會的成見太多罷了。他或許渴望出現一個太平盛世,有一個明天子在上,可以發現自己,然後大展宏圖,然而,哪朝哪代是絕對的清明,哪位君主是絕對的聖賢,歷史上有幾個太宗李世民呢?再說即使是大唐盛世,個人仍要敢於表現,才會被社會所認可。在教學中,筆者認為要讓學生認識到這點,讓學生學做一個有才華但要勇於展示,服務於社會的人。其二,陶淵明是一個在困難和挫折面前退縮,試圖把自己隱藏在山水、美酒、詩文之間的人。是一個逃避現實的人。現實固然黑暗,但在黑暗的現實中也可在官場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這樣也可保持自己良好的品行,不一定非要歸隱。筆者認為教學中應讓學生認識到這一點,做一個在任何艱難的環境中都爭取有所作為,不在困難面前退縮的人。其三,對於「不為五斗米折腰」這句話大加贊揚的時候,我們應認識到這是陶淵明在社會交往中蔑視社會規則,甚至是狂傲的表現。《晉書》載:有一次,郡太守派督郵(官名,代表太守督察政務)到彭澤縣視察政務,按官場規矩,縣屬官員應該整冠束帶拜見,對此,陶淵明感嘆地說:「我豈能為區區五斗米的薪水屈膝,畢恭畢敬的侍奉這鄉野鄙夫。」這固然是一種對世俗的反抗,但身在官場,就得按官場的既定規則辦事,而陶淵明對社會規則是何等的漠視。人處於社會中,就要按照社會規則辦事,官場上,不同的級別應有不同的禮制,封建社會中下級對上級施政府所規定的禮這是無可厚非的,在現代社會中,我們不也教育學生要懂禮貌嗎?以上三點,是筆者的一種粗淺的認識,但在教學中如果在贊揚陶淵明之餘,批判其不好的舉動,也不失為一種對學生思想和行為的教育方式,起碼讓學生學會了客觀的一分為二的思考、認識問題。三,對陶淵明矛盾心理原因的探悉。筆者認為,造成陶淵明「入世」情懷的原因在於中國儒家思想的長期熏陶;造成陶淵明「出世」情懷的原因在於中國道家思想的長期感染。中國封建社會中,儒家要求每一個讀書人忠君報國,建功立業,光宗耀祖,而當讀書人在現實生活中受到挫折時,便會想到道家的「自然而然」「無為而為」「順其自然」,就藏身於山林,在美酒、詩文,游樂中過日子。可以說中國古代社會的知識分子幾乎都是在儒家和道家的熏陶下成長,都是在建功立業和渴望歸隱之間徘徊。文學史中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比如李白,一方面大喊: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這足顯他的入世情懷之強烈,可另一方面,在現實中被「賜金放還」後又說出「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話,足見其思想的矛盾。

㈩ 中學作文,對陶淵明隱居看法

關於陶淵明的出仕與隱退,人們習慣於從社會大環境崇尚隱逸之風和他內儒外道的思想去解釋。其實,抓住陶淵明五次仕宦經歷,歷史地具體地去分析他為何隱退守拙的原因,可以得出一些新的認識。可歸結為兩點:一是陶淵明本性使然,一是社會現實使然。陶淵明性格的本質特徵是追求心靈的最大自由和心態的閑適優雅,仕宦生活不符合他崇尚自然的本性。陶淵明處於一個崇尚自由、玄風扇熾的時代,政治上的篡奪和殺伐使一意尋求避禍全身的士人極易形成隱逸的品格。陶淵明隱逸性情的形成,應當說與東晉士族文人這種普遍企羨隱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風尚不無關系。就是這種崇尚自然、悠然灑脫的天然稟賦,使他不堪「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而最終掛官歸田。他寫了《歸去來兮辭》,在詩中他十分坦誠地講,就任縣令,是為生計所迫;之所以辭職,是因為「質性自然,非矯勵所得,飢凍雖切,違己交病」,超然的性格使他寧可餓肚子,也不願違心地逢迎上司而混跡官場了。在《歸園田居》中,詩人歌道:「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短短幾句,對仕途的厭惡之情溢於言表。因「質性自然」「本愛丘山」,視仕宦之途為樊籠的陶淵明,終辭職歸隱,拋離塵雜,返歸自然。 陶淵明歸隱田園不僅要與他率真的個性結合考慮,更要從廣闊的政治背景以及他的仕宦生涯去體察,他的入世與出世可以說都與當時的社會現實有關。陶淵明雖最終解職歸田,但他少壯時,卻是有一番建功立業、兼濟天下的思想的。在《飲酒》《雜詩》等詩歌中,他曾道:「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游」,表明了他並非一開始就有出世的想法。他出生於世代官宦的家庭,又是元勛之後,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進取,在政治上有所作為。但他所處的東晉末年時局動盪:宗室內部的斗爭,軍閥對政權的野心,不斷引起血腥的殺戮乃至激烈的火拚。這種社會動亂不僅給人民帶來災難,同時在社會上層也造成嚴重的不安感。這使陶淵明的政治雄心不得不有所消減。另外,在這種權力爭奪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陰謀,無不打著崇高道義的幌子,這使秉性真淳的陶淵明也難以忍受。從晉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二十九歲的陶淵明第一次出來做官,到四十二歲掛冠歸田共十三年。這期間,陶淵明一直處於「出世」與「入世」的矛盾斗爭中,這在他的詩中多有體現。在《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等詩中,他嘆道:「如何舍此去,遙遙至西荊」,「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聘」,詩中蘊籍著詩人太多的失望和悲慨,可以看出詩人也曾為是否歸田有過痛苦的徘徊和猶豫,但終究「愛丘山」的夙願壓倒了「逸四海」的猛志,他終於找到了他最終的路——歸隱田園。所以說,他的歸隱是社會現實使然,是他的思想與社會現實無法調和的結果。

閱讀全文

與中學語文教學中應如何評價陶淵明的歸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