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的表現有多少種形式

語文的表現有多少種形式

發布時間:2022-04-03 05:28:33

㈠ 語文的表達方式有多少種

有以下5種:1、記敘2、描寫3、抒情4、議論5、說明 記敘是寫作中最基本、最常見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作者對人物的經歷和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以及場景、空間的轉換所作的敘說和交代,在寫事文章中應用較為廣泛,作用也比較多。
描寫是把描寫對象的狀貌、情態描繪出來(包括心理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外貌描寫、環境描寫等),再現給讀者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記敘文,特別是文學創作中的主要表達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議論、說明文中,有時也把它作為一種輔助手段。描寫的手法運用得好,能逼真傳神、生動形象,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從中受到強烈的藝術感染。
2.3 抒情
2.4 議論
議論就是作者對某個議論對象發表見解,以表明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它的作用在於使文章鮮明、深刻,具有較強的哲理性和理論深度。在議論文中,它是主要表達方式;在一般記敘文、說明文或文學作品中,也常被當作輔助表達手段。
2.5 說明
說明是用簡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狀、性質、特徵、成因、關系、功用等解說清楚的表達方式。這種被解說的對象,有的是實體的事物,如山川、江河、植物、文具、建築、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識、修養、觀點、概念、原理、技術等。
2.6 表達功能
五種表達方式,作為文章的形式要素,一定要為內容表達服務。一定的內容採用不同的表達來寫作,可產生不同的效果,這就是所謂的表達功能。

㈡ 語文方面的 表現手法有哪些

常見寫作方法、表現手法:
聯想、想像、象徵(托物言志)、比較、對比、襯托、反襯、烘托、以小見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筆和鋪墊、前後照應(呼應)、直接(間接)描寫、揚抑(欲揚先抑、欲抑先揚)。作用分別如下:
1、象徵(托物言志):通過詠物來抒情,常常藉助於某些具體植物、動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將作者的感情表達出來。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現為具體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運用眼前之物,寄託深遠之意。
2、襯托:以他體從正面、反面兩個角度陪襯本體。作用:突出本體的××特徵。
3、對比:把兩種相反的事物或一種事物相對立的兩個方面作比較。
作用:鮮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徵。
4、借景抒情:通過描寫具體生動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場景,表達作者某種真摯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滿詩情畫意。
5、先抑後揚:先否定或貶低事物形象,爾後深入挖掘事物特點及內在意義,再對事物予以肯定、褒揚,作用:突出強調了事物(人物)的特徵。
6、側面(間接)描寫:側面烘托出該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結構更加集中緊湊,表達更為簡潔精練。
直接和間接描寫方法結合運用,可以使被描寫的人物或景物的特點更加鮮明、突出。7、伏筆和鋪墊:作用:內容前後照應,情節嚴絲合縫。

8、照應:記敘文:使文章渾然一體,整體感強,突出主題。

議論文:強化××論點。 散文:反復地抒發××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聯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

作用:豐富文章內容,使人物形象更豐滿,性格更鮮明突出,情節更生動感人。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創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

作用:為塑造形象、表現主題服務。使讀者接受美的陶冶。
表達方式:

記敘

記敘人物的經歷或事情的發生、發展、變化過程。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陸游《書憤》)

用敘述的方式寫自己親臨抗金前線的值得紀念的往事。

描寫

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對人物、事件、環境所作的具體描繪和刻畫

「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杜甫《漫成一首》)

詩歌從水中月影寫起,生動描寫了白鷺曲著身子,恬靜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灘,船尾大魚躍出水面而發出拔刺的響聲,一動一靜構成了江上月夜寧靜的美景。

議論

對人和事物的好壞、是非、價值、特點、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見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菊花》)

這是詩的後兩句,點出喜愛菊花的原因和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後凋的堅貞品格的贊美。

抒情

表達作者強烈的愛憎、好惡、喜怒、愛樂等主觀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間接抒情。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溫廷筠《商山早行》)

首聯中起句以時間、事件、環境三者相互照應,寫出旅客的辛勞,對句直抒詩人的感慨。「客行」與「故鄉」相比較,自然生出一個「悲」字來。
修辭手法:

比喻

用一種事物或情景來比作另一種事物或情景。可分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徵,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劉禹錫《望洞庭》)

詩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將皓月銀輝下的山比做銀盤里的青螺,色調淡雅,山水渾然一體。

借代

借用相關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體,具體代替抽象,用特徵代替人。借代的運用使語言簡練、含蓄。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

詩中用「綠」和「紅」兩種顏色分別代替葉和花,寫葉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誇張

對事物的形象、特徵、作用、程度等作擴大或縮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鮮明地表達事物的作用。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

愁生白發,詩人用誇張的手法寫白發竟有「三千丈」那麼長,可見愁思的深重。

對偶

用結構相同、字數相同的一對句子或短語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從形式看,語言簡練,整齊對稱;從內容看,意義集中含蓄。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從篇法結構來講,這首詩四聯八句,句句皆對仗,對得圓渾自然,不見斧鑿之痕。「無邊落木」對「不盡長江」使詩的意境顯得廣闊深遠,「蕭蕭」的落葉聲對「滾滾」的水勢更使人覺得氣象萬千。更重要的是,從這里感受到詩人韶華易逝,壯志難酬的苦痛。

比擬

把物當作人來描寫叫擬人,或把人當作物來描寫叫擬物。比擬有促使讀者產生聯想,使描寫的人、物、事表現的更形象、生動的作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林逋《山園小梅》)

這一聯採用擬人的手法。「先偷眼」極寫白鶴愛梅之甚,它還未來得及飛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幾眼;「合斷魂」一詞寫粉蝶因愛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對梅得喜愛之情誇張到極點。

排比

把內容緊密關聯、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的幾個句子或短語接連說出來。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夕陽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

純用名片語合,構成典型環境
設問

先提出問題,接著自己把看法說出。問題引入,帶動全篇,中間設問,承上啟下,結尾設問,深化主題,令人回味。

「問人間誰是英雄?有釃酒臨江,橫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魯威作)

以設問開篇,點明題旨,領起下面分層次地敘述三國人物的英雄業績。

反問

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來加強語氣,表達強烈感情。

「江東弟子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王安石《疊題烏江亭》)

使用反問句式,語氣冷峻,強調了歷史之必然。

起興

興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李商隱的《錦瑟》)

首聯用瑟這種樂器起興,由此而思及「華年」。
表現手法:

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兩種。用事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態度、個人的意緒和願望等等,屬於借古抒懷。

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目的是加深詩詞中的意境,促使人聯想而尋意於言外。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辛棄疾《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姜夔《揚州慢》)

這首詞除了回顧作者43年前南下經歷一層外,全是用事。「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寫的是劉裕當年北伐抗敵的英雄氣概。作者借贊揚劉裕,諷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無恥行徑,表現出作者抗金的主張和恢復中原的決心。

「春風十里」引用杜牧的詩句,表現往日揚州十里長街的繁榮景況,是虛寫;「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形,是實寫。這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聯想

由一事物聯繫到與之有關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類似的特點聯系起來造成一個典型。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詩人由柳枝的紛披下垂、婀娜多姿聯想到翠綠的絲帶,運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個別具浪漫色彩的新穎形象,一改楊柳抒離情的象徵義。想像

人們在已有材料和觀念基礎上,經過聯想、推斷、分析、綜合,創造出新的觀念的思維過程。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劉禹錫的《望洞庭》)

這首詩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通過極富想像力的描寫,將洞庭的湖光山色別出心裁地再現於紙上。

虛實結合

是指現實的景、事與想像的景、事互相映襯,交織一起表達同一樣的情感。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柳永《雨霖鈴》)

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外,寫的都是眼前實景實事實情,寫詞人和心愛的人不忍分別又不得不別的心情,是實寫;下片寫對別後生活的設想,是虛寫,著意描繪詞人孤獨寂寞的心情。虛實結合,淋漓盡致寫出了離別的依依不捨。

襯托 或烘托

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點或特質更加突出。有正襯和反襯兩種。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蘇軾《念奴嬌 · 赤壁懷古》)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億長安。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杜甫《月夜》)

這首詞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卻從「千古風流人物」寫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戰時的「多少豪傑」,最後才集中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

頷聯、頸聯寫妻子的美麗,反襯詩人惆悵痛苦的心情。

渲染

對環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強藝術效果。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杜甫《登高》)

首聯俯仰所見所聞,一連出現六個特寫鏡頭,渲染秋江景物的特點。
象徵

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想的具體形象,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

這兩句描寫青山環繞,層巒疊嶂,自己所處的郡城正在嚴密封鎖,重重阻隔之中。象徵了自己被政敵迫害的景況,書寫思歸不得的憂傷。

對比對照

把兩種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對照,互相比較。

「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李白《越中覽古》)

前三句描寫昔日繁榮和最後一句描寫今日冷落凄涼形成強烈的對比,使讀者感受特別深切,其中蘊含著詩人深沉的歷史思考。

抑揚

把要貶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時說出來,只突出強調其中一個方面以達到抑此揚彼或抑彼揚此的目的。有先揚後抑和先抑後揚之分。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高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王昌齡《閨怨》)

這首詩採用先揚後抑的手法,先寫少婦「不知愁」,後面才說她「悔」,通過對少婦情緒微妙變化的刻畫,深刻表現了少婦因觸景而產生的感傷和哀怨的情緒,突出了「閨怨」的主題。照應

指詩中對前面所寫的作必要的回答。恰當運用這種方法使結構顯得緊湊、嚴謹。

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鍾時。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胄》)

首聯兩句寫黃昏時分詩人佇立在細雨蒙蒙的江邊,這里點明了詩題中的「暮雨」,又照應了詩題中的「送」字。

動靜

對事物、景物作動態、靜態的描寫,兩者相互映襯,構成一種情趣。

沙頭宿鳥聯拳靜,船尾跳魚拔剌鳴。 (杜甫《漫成一首》)

第四句魚跳的「動」更襯托出前三句景物的「靜」。正側描寫

對描寫對象進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寫是正面描寫;描寫對象周圍的事物,使對象更鮮明、突出的是側面描寫。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於黃金軟於絲。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白居易《楊柳枝詞》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王昌齡《從軍行》)

白詩第一、二句運用正面描寫的手法,描寫了春天柳樹的嬌美形態。

王詩第二句側面描寫戰況,一方面詩風勢很大,捲起紅旗便於急行軍,另一方面勢高度戒備,不事張揚,把戰事的緊張狀態突現出來。

直抒胸臆

即景抒懷,表達詩人面對自然景象所產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

前兩句寫景,後兩句直接抒發在這樣的環境里產生的情懷,天然的形勢、闊大的氣象與詩人在這景象面前產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借景抒情

融情於景

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正面不著一字,全然寓於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發感情。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的身影越來越遠,最後完全消失,滾滾的江水有如對友人的不斷思念。

托物言志

在描摹事物以盡其妙的基礎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託作者的心志。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於黃金軟於絲。永豐西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白居易《楊柳枝詞》)

托物言志,寫柳樹獨出荒園無人觀賞,抒發人才被埋沒的感概。

意象

意象,就是詩中熔鑄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寂寞沙洲冷。」(蘇軾的《卜運算元 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詞中「缺月」 、「疏桐」、「幽人」、「孤鴻」、「寒枝」等就是意象。意境

作者通過豐富的想像,將思想感情與作品的生活圖景融為一體而形成的藝術境界。這是詩人的主觀感受、感情以及對生活的理解、認識和客觀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徵以及內在的意蘊的融合統一。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寂寞沙洲冷。」(蘇軾的《卜運算元 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如上例的意象與「獨」、「縹緲」、「恨」、「寂寞」、「冷」 等詞的感情丄色彩和「揀盡寒枝不肯棲」這個具有象徵意味的詩句結合起來構成了孤獨、凄涼的氣氛,但詩人的心念卻非常堅定,表達的是作者孤高自賞,不與願與世俗同流的生活態度。

㈢ 語文中的表現手法有幾種都有什麼

表現手法有: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動靜結合、以動襯靜、樂景寫哀、以景結情、借古諷今、渲染、烘托、用典、虛實結合。

1、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內心強烈的感情不加掩飾地直接敘述出來,讓強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傾瀉而出。

如: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詩以慷慨悲涼的基調,通過等幽州台直接表達了詩人功業難就、空懷壯志的悲憤和失意苦悶的情懷。

2、借景抒情

通過對實景的描寫來抒寫作者的感情。

如: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杜牧《泊秦淮》)

詩歌的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抒情。所寫景並非晴朗的月夜、萬里無雲的碧空,而是迷濛的煙月,籠罩著寒水白沙。景色是那麼黯淡,氛圍是那麼冷寂,這就給後兩句寫作者的憂慮情緒增添了氣氛,加濃了色澤,兩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

3、托物言志

屬間接抒情的一種,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發的感情、闡發的思想藉助於對某種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議論表達出來。

如: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虞世南《詠蟬》)

詩歌中所描寫的蟬的形象是:蟬垂著觸須在枝頭吸飲清潔的露水,陣陣的蟬聲從稀疏的梧桐上傳出來。身居高處,叫聲自然傳的很遠,並非依靠風的力量。

而在詩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發的人生感懷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總是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地提高自身修養,因而美好的聲名自可遠揚,不需要依靠其他人的吹噓。由此可見,寫蟬是依據,而抒懷言志才是真正目的的。

4、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寫中融入了作者的主觀感情,使詩歌達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詩句表面上是寫景,而實際上則隱寓著詩人的一種超脫塵世、熱愛自然、遠離官場的感情境界。

5、動靜結合

指對人、事、景處於動態或相對靜態時的描寫。

如: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全詩用白描手法寫出了詩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兩句寫靜態,後兩句寫動態,一動一靜,相輔相成。

6、以動襯靜

屬反襯手法中的一種,即通過對動態的描寫,渲染反襯出靜態,也就是在動態描寫中顯示出靜態。

如: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詩歌中所寫景物如花落、月出、鳥鳴等都是動景,同時又通過這些動景,更加突出顯示了春澗的幽靜。「鳥鳴山更幽」,動中見靜,愈見其靜,這裡麵包含著辯證法。

7、樂景寫哀

屬反襯手法中的一種,表面上寫的是一種歡樂的場景,而實際上是藉此來表達一種悲哀、凄楚的情緒。

如: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看似詩中展現了一片溫暖清新的春天景色,詩人卻因送故人遠別以及故人的遭遇而不安惆悵。可見,樂景寫哀情,更能突出詩人送別朋友的悲傷和對朋友「西出陽關無故人」後生活的關心和同情。

8、以景結情

詩歌在議論或抒情的過程中,戛然而止,轉為寫景,以景代情作結,使得詩歌「此時無情勝有情」,顯得意猶未盡。

如: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王昌齡《從軍行七首》)

詩歌的前三句均是就樂聲抒情,結句詩人輕輕宕開一筆,以景結情。彷彿在軍中置酒飲樂之後,忽然出現一個月照長城的莽莽蒼蒼的景象:古老雄偉的長城綿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壯闊而悲涼。

此時征戍者內心是濃濃的鄉思,還是渴望建功立業?是對現實的憂慮,還是對祖國河山深沉的愛呢?……不得而知,給讀者留下了無限的想像空間。

9、借古諷今

這是詠史詩中常見的表現手法,借歷史上的事件亂來諷喻當朝。

如:台城六代競奢華,結綺臨春事最奢。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劉禹錫《台城》)

全詩以台城這一六朝帝王起居臨政的地方為題,描寫了六朝縱情作樂的荒淫生活,和野草叢生的凄涼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把嚴肅的歷史教訓化作了觸目驚心的具體形象,寄託了弔古傷今的無限感慨。

10、渲染

我國傳統畫技之一,後借用來指文藝創作中為突出人物形象和環境所採用的強調、反復等多方面著意鋪敘的寫作技法。

如: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卧聽南宮清漏長。(王昌齡《秋詞》)

首句破題,以描寫秋景來渲染深宮寒夜的氣氛。

11、烘托

襯托中的正襯,亦稱「烘雲托月」。指通過特定的環境氣氛的描寫,以突出人物某種心緒或突現人物形象的技法。此中手法常與渲染結合起來使用。

如: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陌上桑》)

作者意欲極寫羅敷之美,卻未對羅敷的美貌作任何正面描寫,而是通過描寫行者、少年、耕者、鋤者見到羅敷時的驚嘆、贊賞、痴迷等各種反應,烘托出了秦羅敷的美貌,把讀者的聯想向篇處延伸、擴散,從而間接構成了極為活躍的視覺藝術效果。

12、用典

用典是指援引歷史故事或古書中的詞語來說明自己觀點的一種修辭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如: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詞人以廉頗自比,表示自己雖老卻不忘為過效勞的忠貞之情。

13、虛實結合

實寫,指對人物或事件進行直接的、正面的敘述和描寫。虛寫,指採用側面交代或烘托性的敘述與描寫。虛實結合,即兩種手法在敘述、描寫中同時使用。

如: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

地白如霜、棲鴉可見,詩人雖沒有明寫「月明」,但我們卻處處感到「月光皎潔」。實寫「地白」「棲鴉」,虛寫「月明」,暗扣「望月」這一詩題。

㈣ 語文中有哪些表現方法

藝術手法 ,也稱「表現手法」。作家、藝術家在創作中所運用的各種具體的表現方法。在文學創作中,有敘述、描寫、虛構、烘托、渲染、誇張、諷刺、抒情、議論、對比等手法。 表現手法從廣義上來講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辭和表達思想感情時所使用的特殊的語句組織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體地可以由點到面地來抓它的特殊表現方式,首先是字詞、語句上的修辭技巧,種類很多,包括比喻、象徵、誇張、排比、對偶、烘托、擬人、用典等等從作品的整體上來把握它的表現手法時,就要注意不同文體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現手法豐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揚結合、 象徵等手法;記敘文的寫作手法如首尾照應、畫龍點睛、巧用修辭、詳略得當、敘議結合、正側相映等;議論文寫作手法如引經據典、巧譬善喻、逆向求異、正反對比、類比推理等;小說的描寫手法、烘托手法、伏筆和照應、懸念和釋念、實寫與虛寫等。 表現手法的分析是一種很泛的題目,答題時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題目的答題要求,要簡潔准確地答題,對有些題目如欣賞寫作技巧的題,應結合上下文語境、文章題材與體裁風格等來准確把握,選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種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小說塑造人物的種種手法,如散文抒發情感的種種手法等,盡量抓到得分點。
1、表達方式: 詩詞中主要運用敘述、描述、議論、 抒情四種表達方式,這其中描寫、抒情是考查的重點。描寫方式有動靜結合、虛實結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 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 以景襯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語皆情語等。
2、結構形式: 詩歌的結構形式,常見的首尾照應,開門見山、層層深入,先總後分,先景後情、卒章顯志,過渡、鋪墊、伏筆等。
3、修辭手法: 主要的修辭手法有:\"對偶\"\"比喻\"\"擬人\"\"借代\"\"誇張\"\"排比\"\"反復\"\"象徵\"寄寓 寄託等,
4、寫作技巧: 寫作技巧包括:賦比興、襯托、對比、渲染、卒章顯志、畫龍點睛、以小見大、欲揚先抑、聯想想像、語序倒置等。
5、藝術風格: 包括雄渾、曠達、豪放、俊爽、沖淡、沉鬱、悲慨、婉約
表達方式
關於表達方式: ①表達方式分為敘述、描寫、說明、抒情、議論的表達方式的分類解釋; ②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種表達方式為主,兼用其它表達方式;
③現在流行的話題作文的要求里也有相關表述——可任選一種表達方式為主並綜合運用其它各種表達方式。 綜合起來,「表達方式」應當為在用語言、藝術、音樂、行動把思想感情表示出來時所採取的方法和形式。
關於其表現手法:
托物言志 寫景抒情 敘事 抒情 直抒胸臆 順敘 倒敘 插敘 對比 襯托 卒章顯志 象徵 想像 聯想 照應 寓情於景 反襯 烘托 托物起興 美景襯哀情 渲染 虛實結合 側面描寫 正面描寫 直接抒情 間接抒情,欲揚先抑等,數量不限

㈤ 語文中有幾種表達方式分別是什麼

表達方式:

(1)敘述。敘述是寫作中最基本、最常見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作者對人物的經歷和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以及場景、空間的轉換所作的敘說和交代。
作用:令讀者了解故事情節、人物等各方面。

(2)描寫。描寫是把描寫對象的狀貌、情態描繪出來,再現給讀者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記敘文,特別是文學創作中的主要表達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議論、說明文中,有時也把它作為一種輔助手段。描寫的手法運用得好,能逼真傳神、生動形象。
作用:渲染氣氛,調動讀者積極性,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從中受到強烈的藝術感染。

(3)抒情。抒情就是抒發和表現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體中的主要表達方式,在一般的文學作品和記敘文中,也常常把它作為重要的輔助表達手段。
作用:表達抒發作者情感,渲染氣氛,服務於文章主旨,深化主題。

(4)議論。議論就是作者對某個議論對象發表見解,以表明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它是主要表達方式;在一般記敘文、說明文或文學作品中,也常被當作輔助表達手段。
作用:使文章鮮明、深刻,具有較強的哲理性和理論深度。

(5)說明。說明是用簡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狀、性質、特徵、成因、關系、功用等解說清楚的表達方式。這種被解說的對象,有的是實體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樹木、建築、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識、修養、觀點、概念、原理、技術等。
作用:使讀者更好地了解文章的背景、環境,狀物的細節等,從而細化文章或狀物,助於更好地深刻了解。

㈥ 語文表現手法有哪些

語文表現手法如下:

1、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內心強烈的感情不加掩飾地直接敘述出來,讓強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傾瀉而出。

如: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登幽州台歌》)。

2、借景抒情

通過對實景的描寫來抒寫作者的感情。

如: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杜牧《泊秦淮》)。

3、托物言志

屬間接抒情的一種,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發的感情、闡發的思想藉助於對某種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議論表達出來。

如: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虞世南《詠蟬》)。

4、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寫中融入了作者的主觀感情,使詩歌達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5、動靜結合

指對人、事、景處於動態或相對靜態時的描寫。

如: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6、以動襯靜

屬反襯手法中的一種,即通過對動態的描寫,渲染反襯出靜態,也就是在動態描寫中顯示出靜態。

如: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7、樂景寫哀

屬反襯手法中的一種,表面上寫的是一種歡樂的場景,而實際上是藉此來表達一種悲哀、凄楚的情緒。

如: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8、以景結情

詩歌在議論或抒情的過程中,戛然而止,轉為寫景,以景代情作結,使得詩歌「此時無情勝有情」,顯得意猶未盡。

如: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王昌齡《從軍行七首》)。

9、借古諷今

這是詠史詩中常見的表現手法,借歷史上的事件亂來諷喻當朝。

如:台城六代競奢華,結綺臨春事最奢。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劉禹錫《台城》)。

10、渲染

我國傳統畫技之一,後借用來指文藝創作中為突出人物形象和環境所採用的強調、反復等多方面著意鋪敘的寫作技法。

如: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卧聽南宮清漏長。(王昌齡《秋詞》)。

11、烘托

襯托中的正襯,亦稱「烘雲托月」。指通過特定的環境氣氛的描寫,以突出人物某種心緒或突現人物形象的技法。此中手法常與渲染結合起來使用。

如: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陌上桑》)。

12、用典

用典是指援引歷史故事或古書中的詞語來說明自己觀點的一種修辭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如: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13、虛實結合

實寫,指對人物或事件進行直接的、正面的敘述和描寫。虛寫,指採用側面交代或烘托性的敘述與描寫。虛實結合,即兩種手法在敘述、描寫中同時使用。

如: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

㈦ 語文表現手法有哪些

表現手法(托物言志 寫景抒情 敘事抒情 直抒胸臆 欲揚先抑 欲抑先揚 順敘 倒敘 插敘 對比 襯托 卒章顯志 象徵 用典 想像 聯想 照應 寓情於景 反襯 烘托 托物起興 渲染 虛實結合 側面描寫 正面描寫 直接抒情 間接抒情等) ;

㈧ 語文表達的方法有哪幾種

表達方式主要有:敘述、議論、說明、描寫、抒情.
表現手法是指把形象思維的成果用一定的手段表現出來時所運用的各種具體方法,又稱藝術手法.如文學創作中各種敘述、描寫以及諷刺、誇張、象徵、比喻 、對比、借代、擬人、排比、對偶、層遞等.應該說表現方法包括了表達方式.
修辭手法是根據表達需要,運用有效的語言手段來提高語言的表達效果,使語言表達具有準確性、鮮明性和生動性的語言運用方式.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除此之外,課文里還涉及到的有對比、借代、引用、雙關、反語、頂針和呼告等.學習修辭,不要死摳名詞術語,要結合具體的語境,體會修辭的表達效果,並能學會運用修辭手法造句.
寫作手法屬於藝術表現手法(即:藝術手法和表現手法,也含表達手法(技巧)),常見的有:誇張,對比,比喻,擬人,聯想,想像,抑揚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敘議結合、情景交融、襯托對比、前後照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等.

㈨ 語文的表現手法有哪些

表現手法從廣義上來講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辭和表達思想感情時所使用的特殊的語句組織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體地可以由點到面地來抓它的特殊表現方式.
註:又因為現代的語文已不太注重表現手法與表達技巧的區分,可認為二者是統一的。但如果要嚴格區分表現手法從屬於表達技巧。

一、表達技巧主要包括:
①表達方式(敘述、描寫、抒情、議論、說明一共五種,古詩中常用前四種);
②表現手法(托物言志
寫景抒情
敘事抒情
直抒胸臆
欲揚先抑
欲抑先揚
順敘
倒敘
插敘
對比
襯托
卒章顯志
象徵
用典
想像
聯想
照應
寓情於景
反襯
烘托
托物起興
渲染
虛實結合
側面描寫
正面描寫
直接抒情
間接抒情等)

③選材剪材;
④行文的結構;
⑤意境的創設、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辭方法(
比喻

比擬

誇張
、對偶、排比、反復等)的運用、社會自然環境的描寫等。
----------------------------------------------------------------------------
一篇文章,不管作者選擇什麼樣的表達技巧,都是為了更好地表情達意。因此,分析語言、理解文章內容、理解作者意圖和情感,必須認識表達技巧的作用。
二、在鑒賞現代文閱讀中,表達技巧包括:

1、表達方式:敘述、說明、議論、抒情、描寫。
2、表現手法:想像、聯想、類比、象徵、烘托、對比、渲染、修辭'等。
3、材料安排:主次、詳略、繁簡。
4、結構:承上啟下、懸念、照應、鋪墊等。
5、修辭手法:比喻、反復、排比、反問、
擬人

擬物
、誇張等

㈩ 語文中的表現手法有哪幾種

1、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就是通過對物品的描寫和敘述,表現自己的志向和意願。

托物言志是古典詩詞中常見的一種表現手法。所謂托物言志,也稱寄意於物,是指詩人運用象徵或起興等手法,通過描摹客觀上事物的某一個方面的特徵來表達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2、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不同於托物言志。是指作者帶著強烈的主觀感情去描寫客觀景物,把自身所要抒發的感情、表達的自己的心情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過描寫此景此物予以抒發,這種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通過景物來抒情,是一種寫作手法。

它的特點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渾然一體。在文章中只寫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寫代替感情抒發,也就是王國維說的「一切景語皆情語」。

3、虛實結合

就是把抽象的述說與具體的描寫結合起來,或者是把眼前現實生活的描寫與回憶、想像結合起來。 與擬人不同。虛與實是相對的,如書上所言,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有據為實,假託為虛。

客觀為實,主觀為虛;具體為實,隱者為虛;有行為實,徒言為虛;當前為實,未來為虛;已知為實,未知為虛等等。

4、欲揚先抑

是一種常見的寫作手法。與「欲抑先揚」是相反相類的兩種布局寫作方法。先表達對所描寫的事物或人的不滿之情。然後,一般來說,總是在一兩件小事中,突然轉變了看法。但在轉變過程中,情感自然,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這種手法的好處是,能夠很好的表達出作者充沛的感情,使情節多變,形成波瀾起伏,造成鮮明對比,容易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生恍然大悟的感覺,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

5、首尾呼應

寫作手法的一種,是文章前後是說明一個意思,或者說是鋪蓋,覆蓋上首,互相照應。所以,又稱對照。一般在文章的開頭與結尾。也就是說,在文章開頭提到一次相應內容,結尾時再呼應一次。

閱讀全文

與語文的表現有多少種形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