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知了是從哪來的
分布於溫帶及熱帶地區,棲於沙漠、草原和森林。除每年仲夏出現的三伏蟬——蛾蟬屬等屬的種類之外還有周期蟬。最著名的周期蟬有十七年蟬和十三年蟬,又稱質數蟬,由於生命周期是質數,所以不會遇到上一世代所遇到的天敵。[11]周期蟬隔一定時間在一定地區大發生一次,屆時數十到數百隻黑褐色的蟬幼蟲一起從土裡鑽出羽化,十分壯觀。有些種從鳴聲、行為和形態上較易鑒別。
Ⅱ 蟬的幼蟲生活在哪兒
蟬的幼蟲是在土裡生長,
詳細看下面
蟬的幼蟲雖然是在土裡生長,但是雌蟬並不把卵產在土裡.大約從7月中旬開始,在陽光下生活了兩三個星期的雌蟬就開始在桑樹、桃樹等樹木的枯枝上產卵了.它們把尾端那根長約一公分、兩側猶如鋸子一般的產卵管傾斜地鑽進樹枝,大約十分鍾,會在那深0.5到1公分的卵穴里,產下十個左右的卵.平常很敏感的蟬,在產卵的時候,即使人們把臉貼近了,它也不會逃走.
在法國南部,蟬有一個可怕的天敵——蟬卵寄生蜂.這些體長只有0.4 到0.5公分的蟬卵寄生蜂大膽地跟在產卵的雌蟬後面,不慌不忙地把細小的產卵管插進蟬的卵穴中.通常,蟬卵寄生蜂在一個卵穴里只產下一粒卵,這粒卵會馬上孵化,在蟬卵孵化前把它們全部吃光.
蟬的卵呈乳白色,像是拉長後的小型橄欖球,在巢里成一列縱隊排列著.到了10月份,已經孵化的幼蟲開始從卵穴里爬出來,它們長約0.25公分、粗約0.05公分,通體光滑.這種外型,有利於它們從已經孵化的幼蟲留下的空殼之間鑽脫出來.
幼蟲一鑽到外面,就像剝開皮的香蕉果肉從皮里滑脫出來一樣,丟棄鑽脫用的袋子,完成第一次「蛻殼」.但是,它們並不完全與殼分開,而是尾巴從殼里扯出一根線,呈倒掛的姿勢,隨風搖擺,在風吹日曬中活動活動肢體,等待蛻殼後的新皮慢慢變硬.
半個小時以後,開始有幼蟲脫離殼掉到地面上,有的則過了幾個小時還一直倒掛在那兒盪著鞦韆.
掉在地面上的幼蟲就要開始自己的生活了,但是,它們的四周危機四伏,一陣微風吹來,像跳蚤一樣的小幼蟲就會被風吹走,一隻螞蟻路過,小幼蟲就可能成為它的美食.
小幼蟲開始在地面上快速走動,選擇軟硬適中的挖掘地點.有很多幼蟲就因為找不到合適的挖掘地點,疲憊而死.大約經過了兩個小時,幼蟲逐漸安定下來,把前肢當做鎬鍬那樣開始挖掘地面,十分鍾後,就挖出一個洞穴了.它立即鑽進洞去,很快把身體藏起來,以避開即將到來的寒冬,也從此開始了數年的地下生活.
Ⅲ 閱讀《蟬》,回答下面的問題。
1.本文運用了先抑後揚的寫法,作者在文章開頭先寫自己對蟬的反感,表現了 抑,後來通過朋友的介紹感悟到生命的意義:不敢生命是短暫的還是長久的都要珍愛生活。這就是揚。好處,傳達了本文主題。
2.這樣寫突出禪師一個微不足道的。
3.開始對於蟬聲作者是「煩」,後來是「寬恕」。作者採用了先抑後揚的寫作方法,首先寫蟬的聒雜訊使人們心煩,這是一抑。其次寫看到一隻病蟬,寫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從朋友說蟬埋在泥下17年,出來只活一個夏天時開始轉折,小小的蟬開始令人驚訝。當最後朋友說到蟬為了延續生命,必須好好活著,對於蟬的印象已經從煩人、病弱高揚到顯示生命意義的高度。由抑到揚,涵蘊深厚,傳達了本文的主題:不管生命如何短暫,必須要好好地活著(這是摘得,我看合適就弄上了)。
4.他為了生命的延續.....活著。蟬的生命雖然短暫,但他為了體現生命的價值要好好
活著5.聽覺 視覺 (這是我第一次回答,請多多支持)
Ⅳ 關於小思盧瑋鑾《蟬》的語文題!!!
教學重點:體悟生命的意義,以積極、認真的態度對待生命。
教學難點:學習由一個具體細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寫作手法。
課型及教學思路:兩篇文章都是精緻而內涵深刻的優美散文,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自讀《蟬》與《貝殼》,將兩篇文章放在一起來對比欣賞。要注意引導學生細品讀課文,揣摩句子,體會作者描寫的特點及其中表達的情感,發現兩篇文章都是由一個具體細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點。在寫作方面要學習兩篇文章細致入微地描寫事物特點,另外,可以給學生推薦小思和席慕蓉的其他作品,以進一步了解她們的寫作風格和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冰心老人說:「宇宙是一個大的生命,江流人海,落葉歸根,我們是宇宙中的一息,我們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人大海,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熟發芽,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與痛苦是相輔相成的。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因為快樂、興奮、痛苦又何嘗不是美麗呢?」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兩篇優美的散文,從中感悟生命的真諦吧。
二、 文學常識:
1、小思簡介
小思,1939年生,本名盧瑋鑾,另有筆名明川、盧颿。祖籍廣東番禺。1964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新亞學院中文系,翌年到羅富國師范學院學習,獲教育文憑。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研究中國文學。1981年,以「中國作家在香港的文藝活動」之論文獲得碩士銜。
小思曾任多家中學中文教師,1978年任教於香港大學中文系,1979年起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談》《承教小記》《不遷》《彤雲箋》《香港文縱》《日影行》《豐子愷漫畫選繹》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小思從事文學研究工作,多次出任文學獎評判,參與各種文學活動。
2、席慕蓉簡介
席慕蓉,另有筆名蕭瑞、漠蓉、穆倫•席連勃(蒙古語,即大江河)等。祖籍內蒙古察哈爾盟明安旗,1943年生於重慶,後隨父母由香港遷至台灣。她從小酷愛繪畫,1964年到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學習。後在台灣新竹師專美術科任教。多次舉辦畫展,出版畫冊並獲獎。1981年她「從來沒有刻意去做過些什麼努力」的詩集《七里香》由台灣大地出版社出版,深得讀者喜愛。
她寫詩寫散文,只是作為累了一天之後的休息,為的是「紀念一段遠去的歲月,紀念那個只曾在我心中存在過的小小世界」。生命、時光、鄉愁是她作品的內在主題,而對人情、愛情、鄉情的細膩獨特的審美描摹、委婉傾訴則是吸引讀者們的奧秘。主要作品有詩集《七里香》《無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長的痕跡》《生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寫給幸福》等。
三、 課文朗讀:可以根據學生不同情況進行多種形式的閱讀。
四、整體把握,問題探究:
《蟬》
1.課文里有一句話,是全文的文眼,同學們嘗試找出來,並說說對它的理解。學生探究。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過要好好的活過」是全文的文眼。
它是由抑到揚的關鍵之處,也是由蟬引發的對於生命的深刻感悟。不管是寫蟬的煩人的聒噪、病蟬的弱小,還是寫蟬17年埋在泥下,出來只活一個夏天的短暫生命,都是因為有這句話,才顯得有了意義和光彩。它也提醒我們,不管生命有多短暫,都要好好地活,給人振奮精神的感覺。
2.「斜陽里,想起秋風顏色,就寬恕了那煩人的聒聒」,「秋風顏色」給你怎樣的感受?
我們一般說聽見秋風的聲音,但作者用了「秋風顏色」,巧妙地在聽覺感受之外,增加了獨特的視覺感受,很有新意。它賦予秋風一種「顏色」,把屬於秋天的一些視覺形象加了進來,比如金黃的落葉、火紅的楓葉、暗綠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進了秋風中,言少而意豐。
3、《蟬》這篇文章揭示了怎樣的人生意義?學生合作探究,教師總結:
這是一篇短小的哲理散文。作者用先抑後揚的手法,由一隻小小的蟬引發了對生命的感悟。從寫蟬的聒噪,到寫病蟬的微弱、細小,都刻意表現了蟬的惹人厭煩和微不足道的一面。然而當知道蟬17年埋在泥下,出來就活一個夏天時,本來無足輕重甚至惱人的蟬令作者驚訝起來。何必這樣受苦而又執著?朋友的話揭示了樸素而深刻的哲理:生活歷程就是如此,為了生命延續,必須好好活著。不管90年,90天,都不過要好好地活而已。
《貝殼》
1、「是不是也應該用我的能力來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緻、更仔細、更加地一絲不苟呢?」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
此句上承接著「上蒼給它製作出來的居所卻有多精緻、多仔細、多麼地一絲不苟啊」,比較了自己和貝殼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盡管有限,但還是比貝殼里的生命時間要長一點,空間要多一點,以表達一種的激的心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緻些、更好些,讓後人為自己的執著、努力而感動。
因為愛美,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或者因為熱愛生命,她加倍喜歡美。在作者的心中和筆下,這生活中的美和生命的感激是緊密相連的,所以她才會想到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緻、仔細、一絲不苟。
2、《貝殼》中有這樣的話:「這是一顆怎樣固執又怎樣簡單的心啊!」你怎樣理解「怎樣固執又怎樣簡單的心」?
作者希望自己給這個世界留下一些像貝殼這樣的東西來,很小,甚至不起眼,但是是自己精緻、仔細、一絲不苟地做的東西或事情。她並不夢想自己成就偉大的功業,只想對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饋。她渴望的不是人們對她贊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執著的愛美的靈魂。所以此處的「固執」「簡單」都是作者相對自謙的說法,其實是執著和單純的意思。
3、這篇文章揭示了怎樣的人生意義?學生合作探究,教師總結
貝殼非常堅硬、精緻,迴旋的花紋中間有著色澤。作者感嘆「在我手心裡躺著的實在是一件藝術品,是捨不得拿去和別人交換的寶貝啊」。
在描述了貝殼的精美之後,作者想到了貝殼里那曾經的小小柔軟的生命,想到為了這樣一個短暫、細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蒼是那樣用心地營造了它的居所——精緻的貝殼。並由此進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雖然也有限,但總比貝殼里的生命要長一點,空間要多一點,那豈不是更應該好好面對它,創造它,讓它顯得像貝殼一樣美麗、令人珍惜、驚嘆呢?
因為愛美,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或者因為熱愛生命,她加倍喜歡美。在作者的心中和筆下,這生活中的美和生命的感激是緊密相連的,所以她才會想到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緻、仔細、一絲不苟。
五、欣賞探究:
請學生比較兩篇散文有何相同與不同之處。
引導學生把兩篇課文結合起來閱讀,在對比中深化對課文的理解。
相同之處:
1.都是由一個小小的「物」引發對生命的一些感悟。
2.對於生命的理解,都比較積極、認真。
3.對於「物」的描寫細致入微,筆調清新而自然。
不同之處:
1.《蟬》是先抑後揚,《貝殼》是直入主題。
2.《蟬》對於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暫與否,都要積極面對,好好地活著;《貝殼》則落實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細、更精緻、更加一絲不苟。
3.《蟬》的作者對於生命的態度隱喻在對蟬的生命意義的闡發中,並沒有直接表白;《貝殼》則明確提出了自己要認真做事的想法,表達了要給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驚嘆的東西的願望。
六、總結:
作者從夏天聒噪的蟬、海邊小小貝殼這些細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們對生命意義的追問和思索:生命究竟是為什麼而存在?生命是短暫、脆弱的,該怎樣做,才能讓生命變得更有意義?
學生結合自己生活體驗討論,教師鼓勵性引導
Ⅳ 蟬的幼蟲怎麼從地下鑽上來的,幼蟲又是怎麼到地下的
蟬產的卵落入地上,會進入地面深處大約半米深吧,卵在底下兩年左右長成幼蟲,然後幼蟲自己會挖一個小小的洞,在某天的傍晚鑽出地面,爬上樹,凌晨褪去外衣,展開翅膀,成為成蟲也就是蟬,清晨就可以飛了。
通常會在土中待上幾年甚至十幾年,如3年、5年,還會有17年,這些數有一個共同點,都是質數。這是因為質數的因數很少,在鑽出泥土時可以防止和別的蟬類一起鑽出,爭奪領土、食物。將要羽化時,於黃昏及夜間鑽出土表,爬到樹上,然後抓緊樹皮,蛻皮羽化。
雄蟬會鳴叫,它的發音器在腹肌部,像蒙上了一層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動而發出聲音,由於鳴肌每秒能伸縮約1萬次,蓋板和鼓膜之間是空的,能起共鳴的作用,所以其鳴聲特別響亮。
並且能輪流利用各種不同的聲調激昂高歌。雄蟬每天唱個不停,是為了引誘雌蟬來交配,它們並不能聽見自己的「歌聲」。
每個種的雄蟬發出3種不同的鳴聲:集合聲,受每日天氣變動和其他雄蟬鳴聲的調節;交配前的求偶聲;被捉住或受驚飛走時的粗厲鳴聲。雌蟬的樂器構造不完全,不能發聲,所以它是「啞巴蟬」。有些種從鳴聲、行為和形態上較易鑒別。
Ⅵ 蟬的幼蟲從()來到世界上
泥土裡
Ⅶ 語文問題《蟬》
這是「先抑後仰」的寫法,用這種方法,使情節多變,形成波瀾起伏,造成鮮明對比,容易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生恍然大悟的感覺,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
Ⅷ 蟬是怎麼來的那它的幼蟲呢
蟬是一種半翅目昆蟲,我國就有一百二十種。一到夏天來臨,它就會站在樹上"知了-知了-知了"地叫個沒完,聲音傳出很遠。
蟬是一種昆蟲,又稱「知了」。其種類較多,雄蟬的腹部有一個發聲器,能連續不斷地發出響亮的聲音;雌蟬雖然在腹部也有發聲器,但不能發出聲音。
幼蟲生活在土裡,吸食植物的根,在地下生活4年之後就會鑽出地面,風光一時。成蟲僅刺吸植物的汁。
蟬的一生,要經過卵、幼蟲和成蟲三個不同的時期。卵產在樹上,幼蟲生活在地下,成蟲又重新回到樹上。蟬在交配之後,雄蟬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很快便死去。雌蟬則開始進行產卵的任務,它用尖尖的產卵器,在樹枝上刺出小孔,刺一次產四到八粒,一個枝條上,往往要刺出幾十個孔,然後雌蟬不吃不喝,也很快便死去了。卵在樹枝里越冬,到第二年夏天,藉助陽光的溫度,才孵化出幼蟲來。
全世界蟬的種類繁多,有3000多種,我國目前已知的有200種左右。在我國,土地遼闊,一年四季均有蟬鳴。春天有「春蟬」,鳴叫時大喊「醒啦——醒啦」;夏天有「夏蟬」,鳴叫時大喊「熱死啦——熱死啦」、「知了——知了」;秋天時有「秋蟬」,鳴叫時大喊「服了——服了」;冬天有「冬蟬」,鳴叫時大喊「完了——完了」。
蟬為什麼喜歡激昂高歌,扯著「嗓門」大喊大叫呢?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百思不得其解。他活了90多歲,把畢生的精力都傾注在昆蟲學的研究上,寫下100多萬字的研究論文集——《昆蟲記》。他曾對蟬進行了多年的觀察研究,並做了極其生動而細致的描述。對蟬的鳴叫他是這樣描寫的:「蟬的翼後的空腔里,帶著一種像鈸一般的樂器。它還不滿足,還要在胸部安置一種響板,以增強聲音的強度,這種蟬為了滿足對音樂的嗜好,確實作了很大的犧牲。因為有這種巨大的響板,使得生命器官都無處安置,只好把它們壓緊到最小的角落裡。為安置樂器而縮小內部器官,這當然是極熱心於音樂的了。」
然而,法布爾為了弄清蟬究竟為什麼要那樣沒完沒了地拉著「肚皮」的鈸,起勁地唱歌,是不是它根本就沒有聽到自己的大「嗓門」,怕別人也和自己一樣還沒有聽到,才故意提高「嗓門」呢?於是,他進行了實驗,來驗證一下雄蟬究竟能不能聽見聲音。
他站在雄蟬的背後,在距離很近的地方大聲講話,使勁吹哨子,拍巴掌,用石頭與石頭撞擊……使用種種響聲來嚇唬蟬。可是蟬滿不在乎地繼續唱歌。真是兩耳不聞身後事,一心只唱只了歌。後來,法布爾索性找來兩枝打野獸的火槍,裡面裝滿火葯,在蟬的旁邊連連發射,聲如霹靂,可是「歌手們」照樣悠閑自得地唱著,連一點竟怕和不安的表現也沒有。於是法布爾得出的結論是:雄蟬是沒有聽覺的,它聽不見周圍發出的任何聲音,甚至連自己聲嘶力竭的鳴叫也完全聽不到,它是個地道的「聾子」。
雄蟬聾不聾呢?
這是有關蟬的第一個謎。
100多年來,法布爾的結論一直被人們廣泛接受。甚至直至20世紀80年代,小學的語文教科書中關於蟬的部分仍沿用法布爾的觀點:蟬是一個「聾子」。
可是,100多年前,人們一直認為雄蟬是能聽到聲音的。並給雄蟬冠以「音樂大師」的美稱。甚至直至目前世界上的豎琴都用蟬來裝飾並做為標志。這里還流傳著一個典故:相傳,古代希臘有兩位名噪全國的音樂大師愛諾莫斯和阿里士多。這天,兩位古藝術家正在雅典展開一場轟動全國的豎琴冠軍賽。論豎琴的演奏技巧,愛諾莫斯要比阿里士多略勝一籌。哪料到,愛諾莫斯正彈奏得妙音如珠、扣人心弦的時刻,豎琴的琴弦突然斷了。在這刻不容緩的時刻,恰巧飛來一隻鳴蟬,把琴聲繼續下去了。愛諾莫斯只好順水推舟,模擬蟬的鳴聲而假奏。由於模擬的太逼真了,弄的真假難分。愛諾莫斯贏得了這場比賽的勝利。為了感謝蟬的「救場」之恩,愛諾莫斯便在豎琴上裝飾了蟬,以作標志。
當然這只不過是一個傳說而已,但它反映了人們對蟬的聽覺的看法,蟬要是個「聾子」的話,哪能及時飛來「救場」呢?
近年來,許多昆蟲學家對蟬是「聾子」的結論表示懷疑。雄蟬有高度發達的發聲器,能發出令人煩躁的高音。中、小型蟬類的呼叫聲一般可達80分貝~90分貝,大型蟬類的呼叫聲可高達100~130分貝。我國四川峨眉山等地的一種震旦馬蟬,其群鳴聲響徹整個山谷,震耳欲聾,使人不堪忍受。蟬為何使出那麼大的勁兒來叫喊?目的是招引遠處的雌蟬前來交配,繁衍後代。但是雌蟬的發聲器官已經退化,它只能聽?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99ff99'>叫鄄醴⒊齙難�耄�囪撇蛔鏨�U餼鴕饢蹲擰扒槁隆敝�涫敲揮小岸猿�鋇模��牆�械ハ蛐隕�敉ㄑ丁R虼耍�鄄趺?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99ff99'>叫時必須能聽到自己的叫聲,才能知道叫得如何,進行不斷地校正自己的叫聲,以便更有效地招引雌蟬。
昆蟲學家經過解剖發現:蟬兩側腹室的外緣(第二腹節左右側)各有一個稍突起的聽囊,腔內約有1500個聽覺單元。當外界聲波激勵聽膜振動時,聽神經細胞產生興奮,其神經沖動沿聽神經傳入大腦的聽覺中樞,產生相應的聽感覺。雌蟬的聽膜雖比同種雄蟬小,但聽脊卻明顯的大,聽脊比聽膜對聲音的敏感性更高。所以證明雄蟬並不是「聾子」,只不過聽覺不如雌蟬玲罷了。
但科學家在研究中發現,雄蟬的聲音是由第一、二腹節內的發生機的收縮運動,分別牽動兩側發生膜受迫振動而發出。蓋在發聲膜上方的背瓣(即「鼓蓋」)和所形成的鼓室以及腹部兩塊左右對稱的腹瓣(即「音蓋」)和下面的左右腹室,都有調音和擴音功能,而腹室內壁的上半部為近似白色的皺褶膜,下半部為內傾而近似半透明的聽膜,透亮如鏡,故稱「鏡膜」。而雄蟬的褶膜、鏡膜和腹壁膜是接受聲波的聽膜,又是鳴聲的輻射膜,相當於我們使用的單卡錄音機,它是兩用的,既可以錄音,又可以放音。單卡錄音機不能同時使用兩種功能,錄音時不能放音,放音也不能錄音。
所以有的科學家認為,雄蟬是個「半聾子」,即靜止不叫喚時能聽到聲音,若是高亢鳴叫時,它就聽不到任何聲音。那麼這樣問題又上來了。事實上,多種蟬類都具有合唱(群鳴)的習性。你不妨仔細傾聽一下,蟬鳴都是這樣的:先是大家一齊叫,節奏十分整齊,然後一起停叫。可見雄蟬鳴叫時,顯然需要聽到其他同類的鳴叫,以便調節自己的叫聲,參加合唱。
這樣,說雄蟬的鏡膜既是聽膜又是擴音膜是不可理解的。
看來,雄蟬到底聾不聾,還需要進一步探討。
雌蟬一定是啞巴嗎?這是蟬的第二個謎。
表面上看來,捕捉到的雌蟬,都是不會鳴叫的,所以人們都稱雌蟬為「啞巴姑娘」。從上面所講的來看,雄蟬的「鏡膜」兼有收音和擴音的作用,那麼,它在鳴叫時,鏡膜在擴音,就必然聽不到自己的鳴叫聲。這樣,雌蟬又不會說話,雄蟬又聽不到自己在叫些什麼,這不成了雄蟬在瞎叫喚嗎?這樣怎麼會讓遠處的雌蟬准確無誤地找到「男友」呢?
有的科學家認為,當雄蟬拚命地高歌鳴叫時,能把方圓1000多米內的雌蟬召喚過來。當雌蟬飛到近距離時,雄蟬不斷發出特有的低音量的「求愛聲」,吸引雌蟬靠近。與此同時,雌蟬也能發出低音量應答聲。這樣相互默契才能達到交配目的。只不過雌蟬的這種低音量次聲人耳聽不到。
不過,它們是否真的用低音量的聲音在「交談」,這還是個謎。
若蟬是怎樣計時的?這是蟬的第三個謎。
雌雄蟬交配後,雄蟬很快就衰老而墜地死去,留下雌蟬。雌蟬用尖尖的產卵器在嫩枝上刺一圈小孔,把卵產在樹木的木質內部,還要在嫩枝的下端,用口器刺破一圈韌皮,使樹枝斷絕水分和養料的供應,嫩枝漸漸枯死。這樣,有卵的樹枝容易被風吹落到地面,以便孵化出來的幼蟬(叫幼蟲)鑽進土裡。
蟬產下的卵半個月就孵化出幼蟬。幼蟬的生活期特別長,最短的也要在地下生活2~3年,一般為4~5年,最長的為17年。幼蟬長期在地下生活,有著冬暖夏涼的條件,也很少有天敵來威脅,倒也算自在。它們經過4~5次蛻皮後,就要鑽出地面,爬上樹枝進行最後依次蛻皮(叫金蟬脫殼),成為成蟲。
同樣另昆蟲學家大惑不解的是,蟬能夠非常准確地確定時間,在「地獄」恰倒好處的完成從幼蟲到成蟲的過渡生長,並適時離開「地獄」爬出地面。這是個不可思議的奇跡。尤其是17年蟬,這種蟬都是不多不少,精確地度過17年「地獄」生活才見天日。要見到它的子女,必須再過17年。因此昆蟲學家們總是像天文學家等待日食和哈雷慧星一樣等待著「17年蟬」的出現。
幼蟬在暗無天日的地下,既看不見日出日落,也沒有寒冬酷暑,它們是如何計量時間的?這是科學界的一大未解之謎。
Ⅸ 蟬的幼蟲是從哪兒來到世界上
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