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淺談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對於小學語文課程來說,每一個階段的課程標准都是不同的,但是從低到高,肯定是層層遞進的,循序漸進。因此,想要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熟悉課程目標,清晰教材目標,清楚單元目標是關鍵的前提。在此基礎上,就應該在課堂教學上狠下工夫。 一 根據學生,制定科學,適切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不僅是一個教師在教授這一課時要完成的教學任務,其實,它的設計,不是單純從教師,文本的角度出發的。更多的,應該是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依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結合教師自己對教材的理解與教學風格合而成之。所以,教學目標要設立科學,適切。 我們都知道,學生與學生之間都有差異性,而不同區域的學生的差異性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繁華城市與普通城市的教育,城鎮教育與鄉村教育,由於地理差異,家庭環境,師資力量,教學環境等方面的差異,學生已得的知識,視野的開闊面,家庭教育的重視程度等等都是間接影響學生接受新知識的影響因素。所以,適度地降低教學要求,無論是對於我,還是我的孩子們都是有利無裨。太高的要求,學生達不到,教師有一種挫敗感,學生也有一種沮喪感,從而雙方都失去對教學的信心。有效的課堂教學,適切的,科學的,合理的教學目標至關重要。它會讓你的孩子真實的掌握了他們需要的,想要的知識。而做好這一切,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就應該全面考慮,合理篩選,科學設計! 二 有所側重地,關注所有學生的發展 一堂有效的語文課,不僅要看優等生的收獲情況,更為重要的是那些學困生是否也有收獲。小學中段語文,注重深層理解還不是學生重點掌握的。因為,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一個人的理解能力除了跟智力,學習有關外,還跟一個人思想的成熟有關。有些知識,任憑你怎麼講解,若他的思想在這一方面若沒有成熟,都收效甚微。我們的課堂教學中,關注學困生的學習進展,不是看他是否和好生最終一同站到起跑線的終點。因為他們一開始就不是同一條起跑線,怎麼會同時站到一塊呢?而是相對於以前他的未知領域,他是否有了新的認識,有了新的進展。而教師應根據自己已有的了解,盡自己最大的能力,讓他加快一點步伐,再快一點,再快一點,縮小與優等生的差距為目標。 如果一節課一味地關注學困生,對於教學開展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它會讓你的教學計劃滯留,讓你的課堂變得沉悶,讓你的心情受挫,對於那些優等生,雖然他們也會有所收獲,但是你忽略了他們表現的情感,淡卻了他們的學習激情。長此以往,那些平時敢於舉手,想要發表自己想法的人就會習慣於安靜聆聽。我想這樣的教學也不是我們教育者所期待的。 (1)不同的教學任務,對不同的學生做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課堂訓練與檢測,選擇互動的學生應有所側重。 (2)教學的整體有效進程還要顧全大局。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會有這樣的現象:有些老師為了能讓學困生能在課堂中有鍛煉的機會,所以無論什麼問題都要挑挑他們回答,可結果是他們往往不知道該怎樣回答。有的差生答非所問,老師啟而不發。折騰了半天,答案還是未見雛形。可是下課時間已經到了。一節課就在教師啟發與等待中消磨殆盡。可以說,這不是有效課。所以,要想在一節課,讓教學設計順利地進展下去,顧全大局的意識一定要有,我們的課堂不是個別人的課堂,而是所有學生的課堂,這節課,該要完成的內容還是要完成,個別學困生遇到障礙沒關系,我們要換一種方法讓他們知道問題的答案。不能因為他們而熟視無睹那一雙雙渴求,等待知識的眼睛。 三 調動學生學的積極性,切忌課堂結構的單一性 一個孩子,要讓他整整坐一節課認真地思考,認真地學習,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這是很難做到的,對孩子的身心發展也是不利的,長期處於思維狀態中,這是單調枯燥的。所以,教師有責任,有義務為學生創設動靜皆宜的課堂教學方式。我們可以這樣構思:你這節課,你認為哪些教學環節需要小朋友靜下心來思考的,需要仔細品位的內容,你就要給他們安排一個安靜思考的時間,當這個問題不能通過個人的讀讀想想感悟出來,說明這個問題對於孩子來說,存在一定的難度,如何降低這個難度以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呢?如果繼續讓他們自己思考下去,他們會感到煩躁,疲憊,不太願意再次思考。在這種情境下的再次思考,效果甚微。所以老師在這個時候,應給學生一點點撥,一點提示,也可以換種思考方式改變這種沉重的氣息,讓學生可以同桌交流,也可以四人一小組相互說出自己的看法,也可以給學生一個自由提出閱讀過程中產生困惑的地方,讓他們在合作的,質疑,探究的氛圍下共同解決這個問題,這樣做的目的一是為了增添孩子學習的興趣,緩和一下課堂的緊張,沉悶的氣氛。讓孩子在合作的氛圍中學習,消除因個人不會解決問題的無助與挫敗感。二是為了讓孩子在課堂中不僅學到了知識,懂得了道理,還能感受到團結,合作,交流的幸福與成功體驗。 四 課堂上注重評價的多元化,多樣化 有效的課堂,學生的回答,教師的評價很重要。無論學生回答是否到位,到點,教師都應該根據教學進程需要給予他們及時的性的評價。而激勵,肯定的評價會讓學生興致勃勃,提高學習興趣!我們不難發現:經常得到別人肯定與表揚的孩子,一般都比較外向,活潑,開朗,在日常生活中也更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受老師的表揚的孩子則不是很大膽,回答問題的時候,如果自己不能肯定答案是否正確,他們往往聲音很小。作為教師,我們應做一個細心的人,善於發現學生的亮點,真誠的鼓勵他,肯定他! 課堂,是教師和學生教學相長的一個平台,如何在這個平台上,使我們師生雙方的收益都達到最大化,是我們每一位教師所企盼的。每一位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思想,有自己的教學風格,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學習的獨立體,因此,沒有固定的有效課堂教學模式。只要你在你的崗位上再多一份愛心,多一點細心,多一點熱情,多一點執著,多一點鑽研,多一點付出,多一點反思,相信你的課堂一定會比現在的課堂更精彩,更充滿教學智慧!而我們的教育也就是在不斷的付出中,不斷的反思中,滾滾向前
㈡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直接關繫到各門學科的全面發展,因此,提高教學質量是十分重要的。提高教學質量就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課堂教學中,語文的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完成教學目標呢?這就要求教師要有精湛的教學技藝和科學的教學方法,下面就如何提高課堂質量進行探討。
一、確立明確的課堂目標
教學目標對整個教學過程有導向、激勵、評價的功能,教學質量的高低程度取決於教學目標是否准確、具體、全面,要求是否適度。因此,要為每課時、每個單元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要求學生掌握什麼知識,這就是目標的激勵作用。由於目標明確、具體,就能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之前深入研究教學材料,明確教學內容和目標,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清楚學習的重點。首先,課堂教學的有效離不開清晰、集中、恰當的教學目標。其次,結合文本。課前,我們要充分地與文本進行對話,要本著「教一節課,備一輩子課」的精神,比較全面地掌握教材所蘊含的語文學習資源,所傳遞的價值取向和編者意圖,然後結合學段要求,初步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策略,這是一個從宏觀到具體,逐步從想像走向課堂教學的過程。最後,要學會整合。學會對文本資源進行合理有效的取捨和有效的整合,根據教材的途徑,尊重學生學習的方法,去設計和尋找一條可以反映「課標」精神,又能體現語文特點。既能充分體現文本特色,又能符合學生實際的最佳教學途徑,使學生更好地沿著這條途徑自由地從文本之中,獲得更多語言智慧的滋養和人文精神的熏陶,享受學習語文的快樂。
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營造一個民主、寬松的課堂環境是實現有效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根據小學生生理和心理發展的特點,教師的言談舉止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正面影響作用,所以在課堂上,教師不能擺著「師尊」的架子,語言應該和諧可親,無論是講授知識還是與學生交談,輔導學生時,都應充分尊重和熱愛學生的一切需要,努力成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擺正師生以往不平等的關系,創設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因此,教師必須要具備較強的組織和管理能力,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當中,應當採取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師生互動和諧教學方法,它實踐的是「以人為本」的教學目標,體現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課程理念。它不僅是在傳授知識,更注重的是「授人以漁」的「人文精神」的教學方式、方法的傳遞。師生互動和諧的教學才能產生教學上的共鳴,激發學生學習的競爭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整體素質的提高,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教師要建立融洽、民主的師生交流渠道,在課後經常和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互相鼓勵和幫助,讓師生的和諧延伸到課外,做到教學相長。
三、面向全體學生實施分層教學
面向全體學生,實施分層教學。全面參與、有效參與是課堂教學效果的保證,離開了全面性和有效性,課堂教學就會流於形式,失去生命力。教學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全面參與並收到良好效果才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在語文教學中向他們提出統一要求,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採取各種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施展。教師因材施教,學生因教而學,教學難度適當,師生相互促進,這樣就能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要實現學生主體有效的參與,在教學過程中就必須伴隨學生的積極參與體驗,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興趣,促進參與的意識和強烈的求知慾望。
四、積極鼓勵學生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教學法就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以促使學生進行主動的知識建構的教學模式。自主學習並不是讓學生各自學習,是為了激發所有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去學習,並加強相互合作交流,少繞彎路。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學習,可以說這就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體現,教師通過科學指導學生制訂有效的學習計劃和學習策略,從而更有效地促進創造性學習活動發展。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的表現,教師不宜以自己的思想去束縛或取替學生的思想,而應該通過巧妙的啟發誘導,激發學生自主探索、自我發現的熱情,並且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到見解,讓學生的創造才華和個性品質予以施展。只有這樣的課堂才是有效的課堂,它對於學生來說是自由的、是思想的、是成長的。
五、評價要有適度
教學評價應該具備全面性、真實性、公平性、民主性和科學性。教師是站在學生發展的角度來評價,並且善於運用性的語言對學生的學習內容、學習習慣、學習方式、情感態度、交流合用等進行評價,教師要學會更多地欣賞和鼓勵學生,讓每個學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這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下一次參與的慾望。其次,在評價過程中,通過學生的反饋、自我評價,同學間相互評價,兩者是相互促進,相互發展的。語文教師自身也能發現自身的不足,從而要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效率,要使學生能在平等和諧的教學環境中得到全面的發展,教師的真實、有效評價行為是必不可少的,這為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同時也是實現語文教學的主渠道。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的成長和整個教育事業的發展,直接關繫到素質教育的實施情況。充分發揚教學民主,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全員參與的學習熱情,在分析問題和討論問題中積極引導學生大膽質疑,使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好奇精神。同時,教師要大膽突破教學常規的限制,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各種學習參與機會,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相學習,互相促進,來達到提高整體教育質量的目的。
㈢ 小學語文教師怎樣進行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與探索,筆者認為,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下一些細節上入手;
一、充分預設,提高教學准備工作有效性
進入新課改以來,「無法預設的精彩」——「課堂生成」被很多教師盲目拔高,導致很多教師不致力於課前的梢心預設,而將課堂實際效益更多的寄希望於課堂上的隨機生成,從而導致課堂上教學時間的浪費。其實對於更多的一線教師,尤其是更多的年輕教師來說,課前充分的預設對提高課堂實際效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提高程序預設的有效性。備課強調獨立鑽研、自主備課與合作研究、集體備課相結合。教者首先要深入研讀教材、感悟和把握住教材的內涵,自主備課時還要考慮到適合任教班級學生學法的研究與設計。在此基礎上,帶著自己的思考,加強同教研組教師的集體備課,共享收集的教學資料,擬定教學的重點難點訓練點,商討有效高效的教學策略。自主備課與集體備課的有機結合,能切實提高程序預設的有效性,為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高效奠定堅實的基礎。
2.提高課前預習的有效性。一直以來,課前預習這個環節最易被很多語文教師忽視。沒有學生高質量的預習准備,就不可能有高效的課堂教學。實際教學中,尤其是對中高年級的學生執教者應該教給學生一些預習的方法,如「不動筆墨不讀書」,並通過課堂反饋提高預習質量的達成度;二是有針對性地提出某些預習題,比如熟讀課文,學會生字詞等,讓學生提前進入學習狀態,節省課堂上寶貴的時間:三是進一步重視預習的課堂檢查,教學即可以從預習入手,以學定教。四是指導學生學會採用不同的方法,收集與學習內容有關的資料。既有助於學習更好地把握文本,又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與運用能力。
二、多元整合,提高課堂實施的有效性
教學准備工作只是有效課堂教學的基礎,教師能駕馭課堂,把預設變成精彩的呈現,才是關鍵所在。在課堂教學中,應把握住以下幾個元素,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l.教學目標:首先,教師應有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目標應根據教材、課時、班級學情正確定位,三維一體的目標落實到課堂應有所側重;其次,教師應根據課堂的動態發展恰當地調整預設目標和生成新的目標,預設目標和生成目標應有所側重;再次,教師應主動對目標的達成度自我評估。
2.師生角色: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同時教師也是自我專業成長的主體。沒有教師的專業成長,就難有學生的自主發展,課堂中雙主體在不同層面上不斷協調和共同發展。課堂中教師應正確地定位自己的角色,並努力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角色感。
3.教學結構:有效的課堂教學結構應是線性教學設計和組塊教學設計的有機結合。前者代表傳統的教學設計觀,以教師的教為出發點,以教學主線為軸貫穿全課,教學設計嚴密,教學步驟細致具體,師生的教和學較多地受制於預設的教學方案;後者代表現代的教學設計觀,以學生的學為出發點,以「教學塊」或言之「學習單元」來組合構建課堂,一堂課可能是「多塊」,也可能只是「一塊」,更體現一種主題學習的風格,凸現課堂中師生的交往互動,凸現課程資源的創生開發及教學目標的動態生成。我們倡導多元的組塊教學設計,但也不放棄一定范圍內的線性教學設計。
4.教學方式:傳統的課堂,往往只注重教師教法的研究與選擇,有效的課堂教學包括教師科學地教與學生科學地學的兩重標准。語文教學現行常用的方式有問題教學法與讀書感悟法。我們要根據不同文章的特點來選擇教學方式。問題教學法重視教師的引領,較適於比較理性的文章,較適於對文章作相線條的處理,以導讀之:讀書感悟法重視學生的自讀自悟,較適於比較感性的文章,較適於對文章的精彩細部進行教學,以研讀之。
5.教學資源:有效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開發課程資源的過程。教學資源包括文本資源(教材資源與擴展閱讀資源)、媒體資源以及人的資源(主要指師生的資源)。課堂中教師應重視師生共有資源的開發,更應重視開發教師自身的資源。
三、自覺反思,提高教學監控行為的有效性
教學監控行為主要是指對課堂教學活動過程與結果做出的系列的價值判斷行為。課堂教學監控行為一方面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整學習方向的一種手段;另一方面也是促進教師自覺形成教學內省力的一種方式。教學監控行為應該始終貫穿於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而不僅僅是在教學活動之後的一個教學反思。
教學監控行為主要涉及對學生課堂學習實效的監控與對教師教學專業活動的監控。
對學生課堂學習成效的監控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評價。這種評價首先是一種完整的評價,包括激勵和批評;同時也是一種針對性很強的評價,既要避免空洞,又要避免機械頻繁地評價;還應該是一種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發揮評價的激勵和指導作用,不傷害學生的自尊。
對教師課堂教學專業活動的監控,應從自我評價、問題反思、教學重建三個方面來入手,建立有效的教師反思機制,引導教師對自己的活動進行評價,一方面個人勤思考、勤動筆,養成教學反思習慣;同時,根據教學情況適時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教學預案;另一方面加強反思的交流與研討,從反思中得到啟迪和升華,取得進步。
㈣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教學質量之我見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學科教學質量 1、觀念新,素質高的語文教師隊伍是提高教學質量前提 「國運興衰系於教育,教育成敗系於教師」,「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一句句「至理名言」足可以看出教師在教學中佔有著不可估量的地位。呂叔湘先生指出:"要想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根本問題是語文師資問題。教師的水平高,才能教出好學生;教師的水平不高,學生中才會有少數或個別的由於自己用功有了成就,但是多數學生需要有好的老師來提攜,來指導,所以歸根結底還是師資問題,名師出高徒!」的確教師教學觀念的新舊、素質的高低制約著語文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也制約著學生語文素質的提高。對於用全新思想觀念鍛造的課程標准和教材,教師在實施過程中,如果教師觀念不新,素質不高,那是很難與現在的課標、教材相匹配的,預期的教學目標更是很難達到。因此教師要不斷學習,確立新的教學觀,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為,同時每位教師還應自覺加強自身業務學習,苦練基本功,提高自身語文素質。 2、實效性強的課堂教學,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 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主渠道,也是實施教學計劃的主要陣地,其質量的高低是決定著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課堂教學效果如何,關鍵又在於備課。因為備好課是搞好語文課堂教學的基礎之基礎,根本之根本。教師只有深入了解學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思路,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應花大力氣在備課上,在動筆備課前至少要做到三明確:明確學生的知識底細,明確每篇課文的訓練重點,明確每節課的教學目標。只有知道學生了該學什麼,才能弄清楚自己該教什麼,否則,閉著眼睛捉麻雀,只是無效勞動而已。古人雲:「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授人以漁,可享一生。」二十一世紀的語文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環境下的課堂教學,教學中我們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更要注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語文能力,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學生語文能力的形成不是自發的,而是需要教師對其進行培養,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又不能僅靠傳授,關鍵還是要在課上進行訓練,因此,語文課上必須讓學生多聽、多讀、多說、多寫,在聽、說、讀、寫的訓練中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利用每一節語文課,巧設計,善挖掘,循循善誘,循序漸進,學生就會在不斷積累語文知識的前提下,形成語文能力,在任何情況下(包括各級各類的考試)以不變應萬變,切實提高語文成績。 3、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有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凡是學習成績好而且穩定的孩子,都是從小培養形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而成績忽好忽壞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習慣是培養出來的,而不是生來就有的,它是在人的學習、生活實踐中逐步形成的。 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應該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習慣的力量是巨大而持久的,好的學習成績正是靠習慣的力量去完成的,而且良好的習慣一旦養成,只需教師稍加提醒就能堅持住,它將使學生終生受益。做為語文教師更是有必要培養孩子們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如:課前預習的習慣、規范書寫的習慣、邊閱讀邊批註的習慣、認真、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仔細審題分析的習慣等等。當學生學習出現問題時,教師不要只從表面上、客觀上找原因,還要從學生學習習慣上找原因。據調查90%的學困生之所以學習困難,就是因為他們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沒有養成上課專心聽講,按時完成作業的好習慣。 4、規范的教學管理是提高學科教學質量強有力的保障 為保證教學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教學管理起著重要的作用。符合學校實際的健全的教學管理制度可以規范教師的教學行為,如:《教師備課、上課制度》《作業批閱、評價制度》《教研組活動制度》《學困生輔導制度》《考試、閱卷制度》等等;嚴謹、規范的管理過程,可使學校的各項教學工作有序、有效的展開,是提高學科教學質量強有力的保障。 有關雲朵課堂的問題,可以使用以下服務:向TA提問
㈤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和嶺中心學校坡後小學 龐曉霞 一、營造和諧課堂 語文課內容較多,知識面廣,傳授的信息量大,而語文課節有限,必須向四十分鍾要質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我認為,在良好的氣氛、情緒和心境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高,思維就活躍,從而對知識的理解就快。只有做民主的教師、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才是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創新能力的前提條件。我總是把微笑帶進課堂,蹲下來看學生,為學生創設一種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的看法,敢於展開想像的翅膀,體驗學習中的樂趣,增強創新意識。 二、重視識字教學 識字教學是語文學科的基礎,也是閱讀理解的基礎,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教學中,我這么想也就這么做。對教材中出現的每一個生字詞,我都會嚴格要求學生掌握好。相信很多語文老師對識字教學都有自己很好的一套方法,其中一點我認為比較有效果的做法是教學以後幫助學生記憶生字。一是要求學生認真抄寫,在培養學生的書寫習慣的同時,我還要求學生養成邊抄邊記字的習慣。聽寫是學完生字(詞)必然要做的事情,而且每次聽寫後我會馬上或很快就批改好發回給學生,及時地檢查他們有沒有改正錯別字,讓學生感覺到老師是很重視、很認真地對待聽寫的,他們也會努力把生字記牢。同時培養學生書寫的基本功,課堂上注重對學生書寫的有效指導,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平時的生字書寫,我都會向學生說明:老師只要求你做作業先要有認真的態度,然後力求正確。如果哪一課的生字書寫不過關,塗改嚴重,我就讓學生重寫一遍,經過我的嚴格要求,現在我班的作業、卷面字跡較工整、清晰。 三、培養學生養成思考的習慣 本人現在所教的是四年級,課堂上學生集體回答問題比較多,這樣課堂氣氛既熱鬧又可以節約時間,但慢慢我發現在學生中出現了類似南郭先生的人物,不愛開口也不愛思考。教學上過多的集體回答顯然存在弊端,不利於學生的學習和提高,更不利於學生個性的發展,影響了以後中、高年級的教學實施。為了培養學生養成愛思考的習慣,使課堂上更多的學生大膽回答問題,我嘗試了兩點做法。 1、改變過多的整體回答為個別回答。課堂的教學形式本來就應該豐富,個別提問有利於檢查教學的效果,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所以在課堂上多給學生個別回答的機會。 2、給後進生更多的發言權。培養學生積極動腦回答問題的習慣,我覺得難點在於訓練後進生。後進生上課一般不善於觀察,不善於思考。因此對後進生更要設法使他學會動腦子,這就要給後進生發言權。後進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時心虛,聲音小,說錯了,又遭同學笑,下次就更不敢舉手發言了。不說也就不想,不動腦子。所以輔導後進生學會動腦子,就要設法使後進生開口,敢講話,會回答問題。我的做法是課前就把要回答的問題先告訴後進生,並教他們如何回答。由於後進生先學一步,心中有底,上課時就敢於舉手發言,回答時聲音也大了。有了自信心,說的積極性就高了,慢慢養成了動腦思考回答問題的習慣,也可促進中等生,優等生。 四、培養學生閱讀積累的習慣 低年級的學生知識面較窄,但在學習生活中他們有很多可以拓寬視野,吸收知識的機會,我在教學中非常注重。 以綱為本,我先從課文入手,要求學生每課都要背誦,篇幅短的要求背全文,長的要求背誦他們自己喜歡的段落或有好詞好句的段落。因為有班幹部或者小組長的檢查督促,所以我並沒有增加自己的工作量。 我認為學習知識要靠平時的積累,學生們只有通過積累知識,才能運用知識,學習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我們教師應該抓好學生的基礎知識的同時讓學生多積累課外知識。 作為教師都應該為孩子的成長費心思,只要我們在教學中多嘗試和多反思,我想信我們的工作一定能更出色,同學們一定能學得更好。
㈥ 如何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一、優化課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就是小學生們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學習就不算是難題。小學生們的天性就是好奇心和求知慾望比較強烈。學生們的好奇心理與求知的慾望是成正比的,好奇心理強烈,他們的求知慾望就更強烈。那麼,小學語文教師就要激發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理,增強他們的求知慾望。
(一)運用課堂教學活動,激發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氛圍
課堂教學,就要把精彩都放在課堂上。那麼首先就是要有一個精彩的課堂導入,有趣的課堂導入環節可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慾望。那麼語文教師就需要在課堂導入時花心思,例如,提問導入法,故事導入法等。
課堂導入利用提問的方式,可以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就激發學生們的思維,他們會主動地去思考,主動地去解決問題,有利於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小故事導入課堂教學,可以利用小故事的有趣性和生動性來吸引學生,使學生的思維主動地跟著故事情節去運轉,發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們的注意力集中到故事中來,從而引出課堂教學的內容,能夠加深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印象,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
(二)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傳統的教學模式,都是教師依靠黑板、粉筆和一張嘴巴來進行課堂教學的。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越來越顯得單調和乏味,把課堂教學的氣氛變得沉悶和無趣。那麼,現代化的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地改善這種傳統教學帶來的影響。現代的多媒體技術,信息量大、畫面效果和音樂效果強烈,能夠成功代替傳統的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模式。比如,製作課件,語文教師利用課下時間為學生製作教學課件,對每堂課的內容都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出來,生動形象的畫面感可以使學生產生更加強烈的好奇心理,激發學生的興趣,可以使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課本中的內容,有助於學生對課本內容的了解和學習,掌握得更加容易。
二、利用比賽、游戲,培養小學生的表現力和交際能力
對於小學語文的教學而言,語文的學習更多的是一種能力一種感覺的學習,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更多的幫助小學生提升這種能力。小學生都是比較活潑愛動的,在學習的時候思維比較活躍,比較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新奇的想法。所以,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應該更好地利用小學生的這些特點來更好地實現我們的教學目標。小學生也是比較樂意與表現自己的,所以我們可以採取一些積極的措施來更好地給小學生一些機會,讓小學生能夠更多地表現自己。
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上根據我們實際教學任務的安排和需要設置相關的游戲能夠更好地幫助小學生,因為小學生都是比較喜歡游戲的,讓小學生更好地進入到游戲中,可以使得孩子們的天性玩得到滿足,這樣再在其中設置我們的教學任務就可以使得我們的小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學到知識,小學生對於這樣的教學模式往往會更加容易接受。
在進行完一個單元或者幾個單元的課程之後,在進行詞彙的總的復習的時候我們可以用比賽的形式完成這個環節,比如在實際的課堂上我們可以這樣做,把小學生進行相應的分組,然後讓小學生默寫,我們教師讀,小學生在下面寫,這樣分組比賽的模式可以更好地讓小學生體會到競爭的樂趣。
小學生初生牛犢不怕虎的信心也可以更好的得到發揮,小學生在這樣的學習的過程中學習的效果也就有了保證。再者,因為小學語文中的教材都是比較簡單的,比較貼近於我們的生活,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根據我們教材中的內容,在合適的時候設置相關的分角色朗讀或者進行有感情地朗讀的活動,這樣小學生能夠在活動中展現自己,對於他們自信的建立是有著很大的幫助的。作為小學語文的教師,在實際的課堂上不能簡單地拘泥於一種教學的方式,應該採取合適的方法來提升我們的教學。
三、設計提問,提高小學生的思維能力
正如前面提到的,語文的學習更多的是一種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面對文字性的東西,我們要教給小學生的是能夠有所想,有所思,這是語文學習的關鍵,學習好語文需要有著良好的思維能力。在考試中,在訓練中,我們設置的語文閱讀的部分的題目都是在考查小學生的思維理解的能力,思維理解想像能力好在面對問題的時候就能夠很好地完成相應的題目。所以小學生語文的思維的能力是比較重要的,在實際的課堂的教學中我們也應該重視這方面能力的培養。
在語文的課堂中我們在進行文章的教學的時候,可以根據文章的內容來更多地設置一些問題,通過這些問題來更好地提升小學生的面對問題的思考的能力,這是至關重要的。課堂文章的提問也是有著學問的,在進行問題設置的時候我們應該掌握一定的技巧,問題的設置應該由淺至深,循序漸進,倘若直接設置一個內涵比較深的題目,對於語文能力尚差的小學生而言,理解起來比較吃力,可能會使他們產生挫敗感,這對於我們下一步的教學是不利的。
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這點,從比較簡單的問題開始,逐步地向文章中更深層次的內容遞進,在進行問題的解答的時候,我們應該更好地引導小學生從正確的方向去理解。這樣小學生在在進行了一定的訓練之後,面對問題的時候能夠知道從何入手,怎樣思考,怎樣理解,能夠對面對的問題有一個很好地理解。這樣的思維能力正是我們教學過程中所需要著重培養的,在擁有這樣的一種能力之後,小學生的語文的學習效果也會達到一個新的水平。
㈦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小學語文教學是給學生打好基礎,發展語文思維能力,培養學習語文的興趣,養成其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於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提高小學生素質的一個主要渠道。為了更好地完成小學語文教學任務,就必須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從而逐步實現素質教育。下面結合實際談談自己的觀點:一、語文課堂教學要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語文課堂教學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能使教學過程呈現出情景交融、形聲並茂、生動活潑的美景,不僅為學生提供認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學習疑難之處再現情境,啟發對表象進行分析、綜合、概括,使其思維向深層發展,給課堂注入新的活力,把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
㈧ 如何搞好小學語文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反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措施的探討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是教育的永恆主題,是構建和諧校園的落腳點,也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始終必須要堅持的一個永恆的主題,因此,努力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是我們每一位語文老師的職責。下面就我個人的觀點,結合我教學實際,對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做好充分的課前准備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前提。
課前的准備工作是巨大的。
首先要研究教材,因為教材是教師和學生的「教」與「學」的依據,教師對教材鑽研的程度直接關繫到教學質量。研究教材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研究大綱,從整體上把握教材,了解教材的編排體系,把教材所涉及的知識進行歸類,掌握各部分知識的結構,確定所教教材在本學科體系中的位置。
2.研究單元教材,掌握重點和難點,對整個單元教材進行加工和處理。
3.鑽研本課教材,理解並掌握教材,對教材進行分析,把教材的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
其次是研究學生,具體包括以下兩點:
1.研究學生的智力背景,了解掌握學生原有知識基礎、學生的智力水平、能力水平以及在班上的分類情況;
2.研究學生的非智力背景,了解掌握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學習習慣以及分類情況。備好了學生,再對不同的學生實行分層次教學。
二、加強積累,強化訓練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
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已有一定數量的課內外閱讀和生活經歷,已經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我們必須很好地結合平時的課堂教學,側重於指導學生對積累進行歸類整理,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言積累的要求包括三個方面:1.、能背誦課本中要求背誦和默寫的內容;積累相關的字、詞、句、段、篇等;2. 能注意在課外閱讀中積累語言材料。3. 能在生活中廣泛積累語言材料。
㈨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1.提高程序預設的有效性
備課強調獨立鑽研、自主備課與合作研究、集體備課相結合.教者首先要深入研讀教材、感悟和把握住教材的內涵,自主備課時還要考慮到適合任教班級學生學法的研究與設計.在此基礎上,帶著自己的思考,加強同教研組教師的集體備課,共享收集的教學資料,擬定教學的重點難點訓練點,商討有效高效的教學策略.自主備課與集體備課的有機結合,能切實提高程序預設的有效性,為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高效奠定堅實的基礎.
2.提高課前預習的有效性
一直以來,課前預習這個環節最易被很多語文教師忽視.沒有學生高質量的預習准備,就不可能有高效的課堂教學.實際教學中,尤其是對中高年級的學生執教者應該教給學生一些預習的方法,如"不動筆墨不讀書",並通過課堂反饋提高預習質量的達成度;二是有針對性地提出某些預習題,比如熟讀課文,學會生字詞等,讓學生提前進入學習狀態,節省課堂上寶貴的時間:三是進一步重視預習的課堂檢查,教學即可以從預習入手,以學定教.四是指導學生學會採用不同的方法,收集與學習內容有關的資料.既有助於學習更好地把握文本,又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與運用能力.
3.多元整合,提高課堂實施的有效性
教學准備工作只是有效課堂教學的基礎,教師能駕馭課堂,把預設變成精彩的呈現,才是關鍵所在.在課堂教學中,應把握住以下幾個元素,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3.1教學目標:首先,教師應有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目標應根據教材、課時、班級學情正確定位,三維一體的目標落實到課堂應有所側重;其次,教師應根據課堂的動態發展恰當地調整預設目標和生成新的目標,預設目標和生成目標應有所側重;再次,教師應主動對目標的達成度自我評估.
㈩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心得體會
小學 語文教師如何提高教學質量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其途徑是多方位的, 在教學中要不斷地實踐、反思、總結,這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就不再會是一句空話。那麼小學語文教師如何提高教學質量?今天,朴新小編給大家帶來語文教學方法。
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課堂教學效率不高,一個重要原因是把教師教學中的主導作用不適當地強調到主宰的中心位置,而把學生這個教學的主體只看作是裝知識的容器,只注重研究教師如何教,而不重視學生怎樣「學」,其結果是把學生置於消極被動的地位,使課堂教學處於高消耗低效益的水平上。
二、抓住游戲特點,活躍課堂教學氣氛。
小學生天性好玩、貪玩,對於游戲有很強烈的興趣。陶行知說:「學生有了興味,就會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學與樂是不可分離的。」因此,教師將學與游戲結合,學生對喜歡的東西學得就快,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游戲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情感,快樂、有效地學習語文。游戲改變了以往學生被動接受式的學習,教師不是用說教去教育學生,學生不再用死記硬背來學習。通過游戲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參與能力,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受到啟發,獲得親身體驗,寓教於樂,讓教育的知識性和娛樂性完美結合。教師在課堂創設游戲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來選擇,用生動活潑的形式,恰當的手法表現出來,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到其中的樂趣。
三、優化課堂教學,實現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最佳途徑。在短短的一節課中什麼都要面面俱到,是很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的。有些課文比較長,如果逐字逐句地去教,也不一定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教師應該把握每篇課文的重點,對於那些不重要的部分可以一帶而過,對於教學中的重點、難點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朗讀、去分析。把教學中沒有價值的提問等活動中的大量時間省下來,把握教學的節奏與容量,使教學時間安排得科學、合理,保證學生在教師的點撥下,能認認真真地讀書、主動積極地思考、實實在在地訓練。為了給學生充足的參與時間,還要切切實實地把老師的活動時間壓下來,最大限度地啟發學生參與,使他們有充足的時間閱讀思考。實踐證明,只有在合理地安排知識體系的基礎上,通過精講多練,訓練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才有利於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改革語文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在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觀察能力
語言表達能力和觀察能力有著內在的聯系,觀察得細致入微才能有話可說,語言表達能力強,才能把觀察到的事物說得詳細、具體。例如在講《桂林山水》一課時,教師一進教室便問:「同學們都去哪裡旅遊過?」學生們自然感覺新鮮,會把自己的旅遊經歷詳細介紹給全班同學。在介紹了自己的旅遊經歷之後,學生們的大腦正處於興奮狀態,他們想聽老師說什麼。這時教師告訴學生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欣賞一下桂林的山水。」接著展開《桂林山水》的教學掛圖,讓學生去觀察桂林美景,然後讓學生把自己看到的景物說給小組成員聽,比一比誰說得好。還要鼓勵學生到台上講一講。之後打開課本學習課文。學完課文還可以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並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它記錄下來。這樣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鍛煉了他們的語言能力和觀察能力,同時還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意識。當然,能力的培養不是一兩堂課就能做到,必須從小經常鍛煉。
在教學過程中應精心設計板書
一位教師光是課講得生動還不夠,還要注重板書的設計。因為板書直接面對學生,所以教師的板書會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在講古詩時,可在課前准備一些有關古詩內容的圖畫,貼於黑板之上,可根據圖畫簡單提問:「這是什麼?」、「你看後想說什麼?」、「你喜不喜歡?」、「為什麼?」等等,通過學生回答,教師歸納題寫詩句,學生自然會印象深刻,背詩就容易多了。學生在享受美的同時學會了一首詩,這豈不是很容易?
課下輔導要因人而異
課堂教學有時不能照顧到全面,因此輔導是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面對性格不同、接受知識能力不同的學生,教師要採用不同的輔導方法。如針對敢於提問的學生,教師要採用不同的輔導方法,教師應當即解釋疑難;對於性格內向、膽小的學生,教師應主動去詢問,鼓勵他們提出問題。總之,輔導一定要因人而異。
3語文課堂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策略
學生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即以學生為本,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學生是課堂學習中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實踐過程,教師的作用則是隱性的,是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的。活動性策略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也是常用的策略。所謂活動性策略就是在教學活動中,充分挖掘教學中的活動因素,創設學生積極主動、自覺參與的課堂環境,開放的課外發展環境,使學生在充分的活動中主動參與、主動思考、積極探索。
它是促使學生認知、情感、行為目標的統一協調、主動發展的教學策略,其核心是努力創設一種有助於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實現教學目標。具體實施的方法有:組織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交流、辯論、競賽等,達成教學目標;組織學生通過實驗、製作、動手操作活動,嘗試錯誤和成功,進而完成學習任務;指導學生參加各種形式的認知活動,創新活動,各種內容的實踐活動,培養並發展個性特長。
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策略
學生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就能喜歡學習,上課能積極參與,精力集中,在學習過程中能自覺學習,能提出各種疑難問題,勤於請教;能積極參加學習小組的討論研究,設法解決有一定難度的題目,並且主動地尋找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他們的學習目標已不是為了分數,而是切切實實地掌握和運用知識。學生學習積極性指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有濃厚的興趣,主動、自覺地進行學習內容的探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越高,課堂教學效率就越高。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參與競爭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措施。棋迷、球迷們為什麼會」迷」呢?因為這里有競爭。如果直接參與競爭更能入迷,」迷」即是高度」興趣」之意。競爭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因而能調動積極性。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之中參加競爭。如果你仔細觀察,學生在競爭中是非常活躍的,連後進生都不甘示弱。在教生字時讓學生比一比,誰認得快,記得牢,誰組的詞多;在朗讀課文時,讓學生比一比,誰讀得有感情,誰領會地深刻;在總結課文時,比一比誰的發言有創意。比賽的形式可以是以學生個體為競爭對手,也可以是以小組為單位成為競爭對手等等。
4營造語文課堂良好氛圍
動手操作調動課堂氛圍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兒童多動手操作會促進智力的發展。從腦的結構看,人的大腦皮層的各種感覺和運動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佔面積很大,所以手的運動能使大腦的很大區域得到訓練。動手操作的過程,調動了學生的感官參與,手腦結合。學生的思維離不開動作,動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發展的起點,激發了學生對操作活動的興趣。 動手操作建立學生的表象思維,是學生的直觀學習,把書本內容生動化,讓語文學習更加形象,課堂學習氣氛不再是講和聽的形式。比如,學生在課外進行剪報活動,把用到的知識、語句剪下來,增加了記憶,將學習變成了一種布滿情趣的活動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