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如何開展
挖掘教材資源,有機滲透綜合性學習,體驗綜合性學習活動的樂趣。
綜合性學習是閱讀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語文,使學生的知識、能力、態度、價值觀得到協調發展。
在教《赤壁之戰》之前,我曾教過一篇《苦肉計》,文中記敘了黃蓋、周瑜為了詐降曹操,合演了一場苦肉計使曹操信服。我充分挖掘教材的資源,有機滲透綜合性學習,在教到黃蓋怒火直沖、周瑜怒不可遏時,我隨機讓學生說出描寫發怒的詞語;黃蓋被打時,我設計一處補白,讓學生揣摩各種人物的心理活動,還組織學生寫寫黃蓋給曹操的詐降信。
由於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有機滲透了相關知識,因而在教學《赤壁之戰》時能得心應手,學生學完《赤壁之戰》後仍意猶未盡,我又以本篇課文為出發點設計上了一堂語文綜合活動課。
注意
通過課前的准備工作,學生的組織策劃能力、搜集資料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創造潛能得到了發揮,互助合作精神得到了發揚。本節課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有趣,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越學越想學,越學越樂學。
通過課堂活動的實施,學生的語言積累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朗讀能力、表演能力、評判他人的能力和音樂鑒賞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實際應用中感受到了漢字的魅力,受到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
B.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什麼,如何做
你好,語文綜合性學習首先要掌握幾個點:閱讀能力、理解歸納分析能力、記憶力和寫作能力,因為這些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著你的語文成績。
為了提高這些能力,我通過練習「快速閱讀」來激發右腦潛能,提高我對語文等學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快速閱讀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其訓練原理就在於激活我們「腦、眼」潛能,培養我們直接把視覺器官感知的文字元號轉換成意義,消除頭腦中潛在的發音現象,越過由發聲到理解意義的過程,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方式,實現閱讀提速、整體感知、理解記憶、注意力集中的飛躍。
具體練習可以參考: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安裝軟體即可進行試用訓練。用軟體練習,每天一個多小時,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把你的閱讀速度提高5-10倍,記憶力、理解力等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最終提高學習、復習效率,取得好成績。目前我們學校很多班級開展的假期速讀速記訓練班,用的就是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系統。
學好語文,還要提高寫作能力。在我們掌握了快速閱讀的基礎上,素材、知識的積累就不是問題了,問題在於多寫,學會借鑒、運用、融會貫通,這樣寫作能力才會不斷地提高。
最終語文才能學會,更多關於學習方法的內容可以到貼吧「高效學習法吧」查看交流,希望對你有用。
C. 值得提倡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方式有哪些
綜述:方式有:預習、認真聽講、課後復習、多做題。
語文課程的綜合性學習盡管注重綜合,它涉及到自然、社會、科學、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內容,但它不是一門整合各學科內容的綜合性課程,而是帶有綜合性質的語文學習的方式。
部分學習的優越性在於:
①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能很早地了解到自己的進步情況。實驗研究表明,任何學習程序如果讓學習者及時了解其進步情況,對學習都有促進作用。
②對所學材料中不同難度的段落或部分,可以付出不同的時間和精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綜合學習
D. 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學如何培養 學生主動探究
淺談以下幾個方面:
1、學習過程中積極發揮學生自主學習和教師有效指導的作用
在語文綜合性學習過程中,學生以「自主、合作、研究」的學習方式親歷學習的全過程,自始至終都是學習的主人。所以首先要鼓勵學生善於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問題,善於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其次要鼓勵學生根據主題學習方案自主地進行學習、體驗、調查、研究等活動。
當活動結束後,學生還應該自主地呈現學習成果,並進行交流評價與分享。語文綜合性學習所重視的不是問題解決的結果,而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以及過程中豐富多彩的、活生生的體驗。
而在整個過程中,教師的有效指導是語文綜合性學習成功實施的基本條件。因此,要積極倡導學生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進行自主學習,這是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關鍵。
2、在綜合實踐主題活動中注重語文知識習得與語文能力培養
語文綜合性學習和綜合實踐活動都具有實踐性這一最基本的特徵。語文教師在通過綜合實踐活動進行「做、考察、實驗、調查、訪問、探究」等一系列動手、動腦活動來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增強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還要引導學生綜合運用聽、說、讀、寫的能力來親身體驗語文和學習語文。
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與綜合性學習整合來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最終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例如:在《輕叩詩歌的大門》綜合性學習中,筆者用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理念來指導整個主題活動,不僅使學生學會活動策劃,方案的擬定,以及在過程中學會各種資料的收集與整理等。
而且使學生積累了許多的唐詩、宋詞、元曲,了解了古代不同時代的文學特色,還學會了如何欣賞與朗誦,我們不得不說,綜合實踐活動更好地促進了語文知識習得和語文能力培養。
3、拓展延伸,喚醒學習智慧
課內外拓展,創新教學模式,喚醒綜合性學習的智慧。語文就是文化的載體,傳統文化的精華應該滲透在綜合性學習課堂教學過程中。讓綜合性學習課多一點傳統文化氣息,使學生在課堂上領略到綜合性學習應有的甜味和魅力。
語文是教科書的主體,不僅貯積了豐富的語文知識,更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努力挖掘教材的文化內涵,挖掘教材內外在的文化因子,在新模式下,創造性地理解和運用教材,靈活運用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求真、求善、求美。
如,結合學生實際和教材特點,從課文注釋,引語中挖掘有關民族文化信息;從故事情節中挖掘整篇(部)作品的文化內涵;從課文主題中挖掘優秀的傳統美德;從課文詞句中挖掘相關文化背景、哲理境界;從課文插圖、課後練習中挖掘文化底蘊。
此外,學習的資源無處不在,無處不有,在綜合性學習課堂教學當中,努力挖掘與課外密切相關的傳統文化知識,拓寬學習渠道,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增強了學生傳統文化意識的,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使傳統文化熏陶感染學生的人格。
如,在學習《伯牙絕弦》時,讓學生來一次「知音」未主題的綜合性學習之旅;引導學生從《高山流水》這首流傳千古的中國古典名曲,到與之相關的古詩、名篇等。
(4)如何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擴展閱讀
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
1、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技能
學生語文知識技能的形成,需要有較高的認識能力、閱讀能力,廣闊的知識面,具有較好的智力品質,而這些素質的培養,可以通過語文綜合學習活動來進一步完成。
在活動中學生必須運用可能所掌握的課文知識,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獲得對語文知識的直接經驗,從而進一步深化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在熟練的基礎上高度遷移,形成語文能力。
2、有助於實現語文的素質教育
語文作為一門基層學科,決不是簡單的起到傳授知識的作用,更應當承擔起素質教育的任務。在對學生的語文能力進行培養時,從思想、道德、身心等各方面對學生素質進行培養,語文綜合學習活動課在這方面具有其先天的優勢,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一條有效途徑。
一堂好的語文,最終實現的教學目標不是單一的,往往是多種語文能力的實現和鍛煉,甚至是多學科的綜合運用。而且在實施的過程中,教學目標是具有開發性的,決不是僅限與語文課內。
3、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以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已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為內容,以「自主、合作、探究為基本學習方式」的新課型。這一課型首先就要去教室引導學生按自己的興趣、愛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
然後組織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通過調查了解、收集資料,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來分析、解決問題。可見這一課型開始就把目標定位在學生的問題上,利於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
E. 如何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
筆者就談點體會。一、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進行的主題活動或研究活動,其著眼點在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活動的過程中,學生既是綜合性學習活動的決策者,也是綜合性學習活動的實施者。所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一方面是指提高全體學生的語文素養,另一方面是指學生的語文素養要全面提高。教師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引導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去,培養他們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豐富他們的語言積累,幫助他們提高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能力,陶冶他們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二、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和積極參與精神。
F. 如何開展綜合性學習,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特點1、綜合性(1)、學習目標的綜合:語文能力、三維目標新課程體現以人為本的精神,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人的語文素養本來就是一個整體,應該整體而不是分割地納入課程目標,三個維度是相互交融,滲透的關系。(2)、跨領域學習目標的綜合:不同學科、不同情境(3)、學習方式的綜合:書本學習與實踐學習、接受學習與探究學習2、實踐性(1)、重探究重應用:質疑——研究——解決(2)、重過程重參與:關注隱性目標與長遠目標、關注參與面和參與度(3)、重方法重體驗:與生活、自然、社會相結合,強調整合、溝通與體驗。3、主體性體現為「選擇內容、確定時空、組織活動、總結展示」等方式的自主性。4、開放性(1)、「綜合性」學習內容和形式的多樣(2)、《語文課程標准》只提一些建議(3)、學校、教師與學生的創造空間很大(校本資源的開發)5、統整性語文綜合性學習強調統整性(綜合性學習的統整性,不僅包括學生發展的統整性、和諧性,而且包括不同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要力避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的唯智主義,要突破傳統狹隘的語文學科課程觀,防止語文綜合性學習「唯語文」傾向。(1)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開展,基本上還沒有擺脫以前「語文課外活動」的思維框架和活動模式,語文綜合性學習還局限於某一技能的活動演練,只在提高學生語文某項能力上下功夫。(2)把語文綜合性學習當作情景作文的一種形式,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只是為了寫作收集資料、積累素材。(3)在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過程中,常常擔心「非語文」內容過多地介入,擔心語文綜合性學習「不像語文課」。比如社會調查活動被列入語文綜合學習的內容。
G. 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如何教學
「綜合性學習」 是現行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一個新課題,它對學生積累語文知識和訓練語文能力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多教師對於如何上好這一課題深感棘手,在教學中往往是事倍功半,有時甚至徒勞無功。本人也曾經因此感到過迷茫,後來,經過不斷地探索、實踐和總結,才基本改變了過去那種束手無策的被動局面。我認為:語文教師要想在「綜合性學習」教學中取得實效,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了解「綜合性學習」特點的重要性
對於每個語文教師來說,「綜合性學習」是一個全新而陌生的課題。我們對它就好比一個騎士對新買的一匹跑馬一樣,如果不對它的特點進行全面了解便匆忙「駕馭」,自己勞心勞力不說,學生一旦厭倦可就難以挽回。因此,在開展「綜合性學習」教學之前了解它的特點對我們教師顯得十分重要。
「綜合性學習」的內涵關鍵在「綜合性」三個字上,即該課題的教學內容、形式以及目標等都不是單一的。其特點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二是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三是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四是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只有了解「綜合性學習」的特點,我們才能在教學活動中找准切入點。
二、認識「綜合性學習」意義的必要性
有效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有著積極的意義。1、有利於培養學生搜集資料、篩選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2、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3、有利於培養學生自主、合作與探究能力;4、有利於培養學生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認識了這些意義,我們才能更有針對性地確立學習活動的目標、重點、難點。
三、教師開展好活動須掌控的重要環節
指導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教師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每個活動階段應該做什麼。基本原則是:教師精心設計學習情境,並組織協調,學生明確任務,開展活動。
1、根據主題確定活動目標。
目標是活動過程的指針,一般包括三維目標,其中寫作與口語交際能力目標尤為重要。教師必須認真分析每次活動的主題,正確確立活動目標。例如組織開展綜合性學習「黃河,母親河」主題活動時,我們應根據教材的編寫意圖和活動主題來確立活動目標。其具體目標可這樣確立:(1)知識與技能。了解黃河文化,體會其在中國文化中的豐富內涵;培養學生根據主題收集、整理、篩選和運用資料的能力;鍛煉學生聽、說、讀、寫和創新能力。(2)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分工與合作方式搞好資料收集、整理;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朗誦、講故事、成果展示等形式參與並完成課堂活動。(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受黃河文明,增強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關注母親河,加強環保意識。
2、教師做好必要的課前准備。
教師在指導每次綜合性學習之前必須做好三項准備:(1)合理安排學習活動時間;(2)強化自己對相關知識、資料的積累;(3)搞好活動有關聯絡。
3、學生收集、整理各類資料。
盡管一次綜合性學習只有一個主題,但開展本次活動的形式卻多種多樣。如果要求學生每項活動都參加,那麼,他們就會感覺非常疲憊,無所適從。所以,教師只能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將他們分成若干小組,然後根據小組活動項目確定每組應當收集的資料范圍。
即便劃分活動了小組,教師也不能要求每個學生面面俱到地去收集資料,因為資料查找的范圍相當廣泛,除了課內各學科包含的相關資料外,還有報刊、影視、廣播、網路、課外書籍、風俗民情等等,它們往往與我們開展的活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在如此復雜的的查找對象中,網路和書籍查找又是最為便捷的。在小組收集資料時,我們同樣可以指導學生採取組內分工合作方式來完成。
資料收集以後,教師要教學生學會根據活動需要,認真審視所有資料,利用「去粗取精」的方法篩選資料,並按一定的性質、特點以卡片或筆記等方式進行歸類整理,以便在活動中「信手拈來」。
4、活動中注重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力。
「綜合性學習」的實施過程,關鍵是要讓學生能參與進來。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作為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我們應從培養學生興趣出發,因為「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好的老師」。要有效激發學生興趣,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首先,我們必須學會學會根據學生興趣選擇恰當的活動方式,或按照興趣分組開展有關活動;其次,實行激勵性評價。無論是定性評價還是定量評價,是形成性評價還是終結性評價,都應突出表揚學生的參與熱情,充分肯定他們每一點進步,讓其價值在活動中得到充分的體現,從而使他們在學習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同一班學生,雖年齡相當,知識相近,但思維卻不盡相同。在活動開展的各個環節中,教師應切實做到求同存異,鼓勵創新,及時發現並對學生的創新表現進行合理評價,以激發他們思維的求異,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
在指導學生上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綜合性學習「成長的煩惱」這一內容時,我曾試著根據活動的項目【「說一說自己的煩惱」、「媽媽(爸爸......)少年時期的煩惱」、「替朋友解脫煩惱」】和學生的意願、興趣將全班分成三個小組,要求各小組做好充分的活動准備後,在課堂上完成交流。其中第一、三兩項活動安排一課時完成,第二個活動用一課時交流成果。從活動的情況來看,全班同學都表現得比較積極,幾乎所有同學都參與到活動中來,很多同學敢於在大家面前說出自己的煩惱,其他同學也能真誠、主動地與老師一起幫他們解脫煩惱。極少數學生雖不好意思當眾說出自己的煩惱,但他們卻通過紙條的方式向老師傳達信息。於是,我也變換方式,委婉說出這部分同學的煩惱,讓其他同學幫他們解脫。在第二項活動的准備(采訪父母、老師、朋友等)過程中,個別學生設置的問題很有創新性,穿插了不少課本沒有的關鍵性問題,有的采訪不是筆錄,而是用錄音設備記錄,這樣,采訪不僅省時省事,而且內容詳盡。在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的過程中,我非常注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同時在評價時也特別注意發現和肯定學生的優點、亮點和進步。往後的教學亦是如此。通過不斷的嘗試,我發現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且創新能力也不斷凸顯,活動氛圍自然也比以往輕松愉悅許多。
5、重視實踐活動的知識轉化。
「綜合性學習」中的實踐活動,既是學生走出書本、融入社會、感受自然的機會,也是學生檢驗真理、消化「難題」的最佳方式。學生往往可以從中獲得一些感性知識,系統地檢驗課本知識的正誤,並將抽象的東西轉化為形象、直觀的理解。因此,在開展實踐活動前,教師必須作好充分的准備,使活動做到有目的、有步驟、有措施,並讓在知識轉化方面取得相應成效。
「綜合性學習」這一內容在初中語文課本中地位極為重要,其活動效果在較大程度上關系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我們每位教師必須正確認識和高度重視。只要能夠結合學生實際,切實做到課前充分准備,課上正確引導,時常將課內知識與課外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探索、反思和創新教學方法,我們的教學活動就一定能夠取得實質性效果。
H.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地開展綜合性學習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有著積極的意義,真正體現了新課程標准「以人為本」的精神。那麼, 作為新課標的實施者,語文教師如何有效地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呢?我結合自己的學習、探索與教學實踐談幾點粗淺的體會:
一、挖掘教材資源,有機滲透綜合性學習,體驗綜合性學習活動的樂趣
綜合性學習是閱讀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語文,使學生的知識、能力、態度、價值觀得到協調發展。
在教《赤壁之戰》之前,我曾教過一篇《苦肉計》,文中記敘了黃蓋、周瑜為了詐降曹操,合演了一場苦肉計使曹操信服。我充分挖掘教材的資源,有機滲透綜合性學習,在教到黃蓋怒火直沖、周瑜怒不可遏時,我隨機讓學生說出描寫發怒的詞語;黃蓋被打時,我設計一處補白,讓學生揣摩各種人物的心理活動,還組織學生寫寫黃蓋給曹操的詐降信。
由於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有機滲透了相關知識,因而在教學《赤壁之戰》時能得心應手,學生學完《赤壁之戰》後仍意猶未盡,我又以本篇課文為出發點設計上了一堂語文綜合活動課。
具體內容如下:
A.【辭海拾貝】1.重在讓學生說出與三國有關的成語,如三顧茅廬、七擒孟獲、桃園結義、神機妙算等。2.歇後語:出示歇後語的前半部分,讓學生說出後半部分。如(諸葛亮彈琴,諸葛亮的鵝毛扇,關公照鏡子,張飛穿針……)
B.【各顯身手】 通過講故事、朗讀、表演等形式讓學生各施其才。
C.【開動腦筋】 重在讓學生寫一寫、評一評三國人物(諸葛亮、周瑜、曹操、劉備、張飛、關羽、趙雲等),通過開展辯論,讓學生學會全面評價人物。
D.【開心一刻】三國主題歌,詩詞鑒賞(《七步詩》《赤壁懷古》),三國地圖(魏蜀吳地圖、荊州圖),三國連環畫(草船借箭、赤壁之戰)。
通過課前的准備工作,學生的組織策劃能力、搜集資料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創造潛能得到了發揮,互助合作精神得到了發揚。本節課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有趣,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越學越想學,越學越樂學。通過課堂活動的實施,學生的語言積累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朗讀能力、表演能力、評判他人的能力和音樂鑒賞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實際應用中感受到了漢字的魅力,受到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
二、依據兒童生活實際,擔當角色,參與表演,使綜合性學習「活」起來
綜合性學習強調合作精神,注意培養學生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針對綜合性學習這一特點,在教學《晏子使楚》這篇課文時,我請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這篇課文的特點是可以進行分角色朗讀,也可以進行課本劇的表演。在表演過程中,學生把握住了晏子和楚王的神態、語言、動作,揣摩了他們的心理活動,把人物表演得很逼真。雖然不能像專業演員那樣技藝高超,但是他們演得很投入、很認真,積極性特別高。在擔當角色、參與表演的過程中,學生不知不覺受到了教育,達到了語文學習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重視實踐性,「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
語文綜合性學習作為同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相並列的一個項目,也必須與學生生活結合。例如,在低年段學生中開展「生活中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低年段學生識字量很大,為了增強識字的趣味性,加大識字量,鞏固已認識的字,我們讓學生認自己在生活中見過的字。如食品包裝紙、同學的名字、商店名稱、學慣用品、路牌站台上的字。利用身邊的語文學習資源,學生養成時時識字、處處識字的意識,及向人人學字的習慣。在高年段學生中開展搜集廣告語、網路語言、店名門牌、產品說明書的活動,選擇一個主題,分組完成。學生進入生活中的語文世界後發現,原來生活中語文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只要我們走進社會,關注生活,就會發現生活中的語文是活生生的,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其樂無窮。只有生活中的語文才如此的鮮活生動、豐富多彩。
四、落實課後實踐性作業,進行綜合性學習活動
綜合性學習要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現行小學語文教材在課文後新增了一些實踐性作業,體現了《課程標准》中提出的「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的思想。讓學生在實踐中談一談、說一說、想一想、寫一寫、演一演、問一問、查一查、畫一畫、做一做、找一找,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運用新知識、新理念去理解、解決各種實際問題,從而增長知識,增加才幹。
總之,綜合性學習的內容和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它沒有現成的教材、案例,靠的是執教者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為學生提供學習的空間、時間,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創新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和渠道,使他們在廣闊的時空里學語文、用語文,開闊視野,豐富知識,砥礪能力,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