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9年級語文文言文多少篇

9年級語文文言文多少篇

發布時間:2022-04-13 01:02:26

① 初中語文文言文總共有幾篇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
第一單元
5、童趣(沈復)
第二單元
10、《論語》十則
第三單元
15、古代詩歌五首
觀滄海(曹操)
次北固山下(王灣)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西江月(辛棄疾)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第四單元
20、*山市(蒲松齡)
第五單元
25、《世說新語》兩則
詠雪
陳太丘與友期
第六單元
30、*寓言四則
智子疑鄰
塞翁失馬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
5、傷仲永(王安石)
第二單元
10、木蘭詩
第三單元
15、*孫權勸學《資治通鑒》
第四單元
20、口技(林嗣環)
第五單元
25、短文兩篇
誇父逐日 《山海經》
兩小兒辯日 《列子》
第六單元
30、*狼(蒲松齡)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
第五單元
21、桃花源記(陶淵明)
22、短文兩篇
陋室銘(劉禹錫)
愛蓮說(周敦頤)
23、核舟記(魏學洢)
24、大道之行也(《禮記》)
25、杜甫詩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第六單元
26、三峽(酈道元)
27、短文兩篇
答謝中書書(陶弘景)
記承天寺夜遊(蘇軾)
28、觀潮(周密)
29、湖心亭看雪(張岱)
30、詩四首歸園田居(陶淵明)
使至塞上(王維)
渡荊門送別(李白)
游山西村(陸游)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
第五單元
21、與朱元思書(吳均)
22、五柳先生傳(陶淵明)
23、馬說(韓愈)
24、送東陽馬生序(節選)(宋濂)
25、詩詞曲五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赤壁(杜牧)
過零丁洋(文天祥)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
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浩)
第六單元
26、小石潭記(柳宗元)
27、岳陽樓記(范仲淹)
28、醉翁亭記(歐陽修)
29、滿井游記(袁宏道)
30、詩五首飲酒(其五)(陶淵明)
行路難(其一)(李白)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己亥雜詩(龔自珍)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
第六單元
21、陳涉世家(司馬遷)
22、唐雎不辱使命(劉向)
23、隆中對(陳壽)
24、出師表(諸葛亮)
25、詞五首
望江南(溫庭筠)
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
漁家傲(范仲淹)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
武陵春(李清照)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
第五單元
17、公輸 《墨子》
18、《孟子》兩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19、魚我所欲也 《孟子》
20、《莊子》故事兩則
惠子相梁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
第六單元
21、曹劌論戰 《左傳》
22、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
23、愚公移山 《列子》
24、《詩經》兩首
關睢
蒹葭

② 九年級上冊語文全部文言文有哪些

九年級上冊語文全部文言文有這些:

21 陳涉世家司馬遷
22 唐雎不辱使命《戰國策》
23 *隆中對陳壽
24 *出師表諸葛亮
九年級下冊
17 公輸《墨子》
18 《孟子》兩章
\x0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x09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19 魚我所欲也《孟子》
20 *《莊子》故事兩則
\x09惠子相梁
\x09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
21 曹劌論戰《左傳》
22 鄒忌諷齊王納諫《戰國策》
23*愚公移山《列子》
\x09九年級上冊
\x09
\x0921 陳涉世家
\x09司馬遷
\x09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佣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無相忘.」佣者笑而應曰:「若為佣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x09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x09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將尉醉,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並殺兩尉.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袒右,稱大楚.為壇而盟,祭以尉首.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攻大澤鄉,收而攻蘄.蘄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銍、酇、苦、柘、譙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餘,卒數萬人.攻陳,陳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譙門中.弗勝,守丞死,乃入據陳.數日,號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三老、豪傑皆曰:「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當此時,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
22 唐雎不辱使命
《戰國策》
\x09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悅.安陵君因使唐雎使於秦.
\x09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於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於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x09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x09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於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x09
23 隆中對
陳壽
\x09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穎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x09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卧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x09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x09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x09先主曰:「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
\x09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x0924 出師表
\x09諸葛亮
\x09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x09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x09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x09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x09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x09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x09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付託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x09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x09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九年級下冊
17 公輸
《墨子》
\x09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子墨子聞之,起於魯,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見公輸盤.
\x09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
\x09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願借子殺之.」
\x09公輸盤不說.
\x09子墨子曰:「請獻十金.」
\x09公輸盤曰:「吾義固不殺人.」
\x09子墨子起,再拜,曰:「請說之.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荊國有餘於地而不足於民,殺所不足而爭所有餘,不可謂智.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知而不爭,不可謂忠.爭而不得,不可謂強.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
\x09公輸盤服.
\x09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x09公輸盤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x09子墨子曰:「胡不見我於王?」
\x09公輸盤曰:「諾.」
\x09子墨子見王,曰:「今有人於此,舍其文軒,鄰有敝輿而欲竊之;舍其錦綉,鄰有短褐而欲竊之;舍其粱肉,鄰有糠糟而欲竊之——此為何若人?」
\x09王曰:「必為有竊疾矣.」
\x09子墨子曰:「荊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荊有雲夢,犀兕麋鹿滿之,江漢之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宋所謂無雉兔鮒魚者也,此猶粱肉之與糠糟也.荊有長松文梓楩楠豫章,宋無長木,此猶錦綉之與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
\x09王曰:「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雲梯,必取宋.」
\x09於是見公輸盤.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餘.
\x09公輸盤詘,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x09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x09楚王問其故.
\x09子墨子曰:「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殺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雖殺臣,不能絕也.」
\x09楚王曰:「善哉.吾請無攻宋矣.」
18 《孟子》兩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19 魚我所欲也
《孟子》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x09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20 《莊子》故事兩則
惠子相梁
\x09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鶵,子知之乎?夫鵷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鵷鶵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
\x09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21 曹劌論戰
《左傳》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22 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
\x09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x09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x09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23愚公移山
《列子》
\x09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x09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x09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x09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③ 九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目錄

(蘇教版)初中語文教科書九年級下冊課文目錄
1、威尼斯商人(節選) 2、江村小景
3、《陳毅市長》先場 4、一厘米

5、藤野先生 6、生命與和平相愛
7、熱愛生命 8、享受生活

9、曹劌論戰 10、愚公移山
11、出師表 12、觀潮

13、送行 14、給我的孩子們(節錄)
15、台階 16、呼蘭河傳(節選)
17、雪 18、《雪》四人談

19、鄒忌諷齊王納諫 20、《孟子》二章
21、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2、墨池記

④ 九年級16篇文言文有哪些

1.孔子語錄

2.魚我所欲也 (孟子)

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

4.曹劌論戰 (左傳)

5.鄒忌諷齊王納諫(戰國策)

6、出師表(諸葛亮)

7桃花源記(陶潛)

8.三峽 (酈道元)

9.雜說(四) (韓愈)

10.小石譚記 (柳宗元)

11.陋室銘 (劉禹錫)

12.岳陽樓記(范仲淹)

13.醉翁亭記 (歐陽修)

14.記承天寺夜遊 (蘇軾)

15.愛蓮說(周敦頤)

16.送東陽馬生序(宋濂)

⑤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下 所有文言文{篇目}以及內容

編輯詞條 發表評論 歷史版本 列印 添加到搜藏

語文
拼音:yǔ wén

「語文」一詞出現的歷史並不長。1905年,清朝在廢除科舉制度以後,開始開辦新學堂。當時的課程以至教材,都是從西方引進的,只有語文一科,教授的仍是歷代古文,當時稱為「國文」課。五四運動爆發以後,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國文課受到了沖擊,小學於是改設「國語」,教材具有鮮明的口語特點,選用的都是白話短文或兒歌、故事等。中學仍設國文課,白話文的比重也明顯增加,選用了魯迅、葉聖陶、冰心等新文學作家的作品。在20世紀30年代後期。葉聖陶、夏丏尊二人提出了「語文」的概念,並嘗試編寫新的語文教材,可惜因日本侵略中國而被迫終止。全國解放後,葉聖陶先生再次提出將「國語」和「國文」合二為一,改稱「語文」。這一建議被華北政府教育機關採納,隨後推向全國,從此,「語文」成了中小學的一門主課。

語文,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要想學好語文,學習興趣、好的學習習慣等都是很重要的。有人感到學習語文很吃力,我想主要是由於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沒有擁有一把打開語文之門的金鑰匙。

學好語文,要注意培養 學習興趣,養成好的學習習慣,積累學習方法,增強學習能力等。我希望當你讀完這篇「爛文」後,能為你的語文之路,墊石鋪地,為你的語文大廈添磚加瓦,為你學習鋪上一條通天大道。

對語文學習感興趣,就為你的語文學習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無論做任何事,興趣是最重要的。兩千年前的「文聖」孔子就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正說明了「好」、「樂」對於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的追求,可以說是精神支柱,朋友,如果你現在暫時對語文,並不感興趣,沒關系,你可以從「0」開始。培養興趣,可以去背誦,抄錄一些精彩的片斷,富有哲理的名人名言,以及課外知識都可以。這樣,慢慢積累,在某一天,你會突然發現,原來當一個才多識廣,知識淵博的學者就是如此容易。你還可以參加一些關於語文方面的活動,比如演講、徵文等等。愛因斯坦說過:「在學校里和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的動機是工作中的樂趣,是工作獲得結果時的樂趣,以及對這種結果社會價值的認識。」正如剛才說的,你可以參加社交活動,那有人便會問了,如果贏了,當然會使我們鬥志高昂,興趣更濃烈,而相反,則會挫傷我們的積極性,對語文反感,那豈不是適得其反嗎?我可以肯定回答:「不會的」。這樣看你如何認識結果的價值。正如所說,會信心百倍去學好語文,如果失敗了,可以自我檢討,是哪裡做得不好,「挫折是強人的一筆巨大財富,弱者的萬丈深淵」,你可以想想,正因為發現了缺陷,我們才會去彌補,才會做得更好。學習興趣是基礎的話,好的學習習慣,則是一位技藝超群的建築師。

學習習慣的好壞,直接關繫到你學習質量的好壞。葉聖陶認為:「從小學老師到大學教授,他們的任務就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幫助學生養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學方面的良好習慣」。由這句話我們至少可以看到好的習慣的重要性,其實好的習慣,主要還是靠自己去養成的。農村有句俗語是這樣說的「習慣成自然」如果你堅持一個好的學習習慣,久而久之,則會成為雷打不動的「自然」。那怎樣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我們可以從學習實踐中,文章作品中去領會。《禮記》中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就是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我們可以把它慢慢融入我們的學習之中。「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則又給我們敲響要「學」「思」結合的警鍾。「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有許多的名人對學習做出了總結,我們不妨一試(但不可盲目)。其實,更重要的是要我們從學習中去總結,比如說,在一個幽靜的地方,我們不妨坐下靜靜心,默默想想散文、名言之類,不但更能愉悅心情,而且還增深了印象。如果說好的學習習慣是一位獨具匠心的建築師,那好的學習方法則是精美實用的建築材料。

說學習方法,「語」為話語,「文」為文字。其實與學習習慣有許多交叉之處,比如:抄錄精彩片段,吟誦古詩,隨時寫下精彩瞬間,等等都是好的學習方法。語文學習重要的就是積累與運用,上面的那些方法都是積累的重要手段。我們運用語文知識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可用在諸方面,譬如:社交、寫作、演講……無不與我們密切相關,有人學習語文很有一套,但運用時卻是茶壺里裝餃子——倒不出來。其實學的目的就是用,這是綱。由於方法因人而異,我就不多討論了!我相信親愛的朋友你定會有錦囊妙計的。好的學習習慣,興趣很濃,方法很對,若沒有語文學習能力那還是無濟無事。

學習能力是漸漸培養和積累的。有人說魯迅的文章很難懂,其實就是因為沒有找到突破口,我們理解一句話一定要聯系當時的時代背景,及上下文語境,這樣你才會將難題迎刃而解。學習 要重識基礎能力鞏固,首先要謹記一些寫法、修辭及符號的用意,只有這樣堅實的基礎,才可去拔高。「欲速則不達」學習能力的培養並非一日之功,需要你的恆心。

上述皆為鄙人愚見,多為淺薄之言,其實每人都有他的一本經,都有一套未發掘的(有的當然發現了)學習秘籍。

朋友,當你看完這篇文章後,掩卷沉思時,希望能使你有所受益。為語文功底差的人,改變現狀,為功底好的人錦上添花。

語文,覆蓋面最為廣泛,上至天文時空,下至地理人文,俯瞰芸芸眾生,包羅世間萬象。
深味人間真情,在語文的樂章上譜寫愛與美的贊歌;體悟人生真諦,在語文的妙筆下閃耀理性的熠光;歷經社會百態,在語文的書卷上嬉笑怒罵;徜徉自然之樂,在語文的天堂里展現鍾靈毓秀的奇絕。
走進語文,感受名著文化的熏陶魅力,語文溫馨的人文關懷等著您;
走進語文,觸摸每位吧友心靈的歡樂與哀傷,語文獨特的視角期待著您;
走進語文,絲絲書卷氣與忱忱關懷心撞擊你的思想與胸臆,語文濃縮千年文化積淀陶醉著您。
走過一段長長的路,背後彌漫的是模糊的雲煙。品品語文,尋找逝去的歲月,釋放躍動的心聲,撥開雲霧見日月,暢想前所未有的高遠境界。絲絲問候與關懷融化了你的煩惱與憂愁,點點滴滴的積累與記憶成就了你質的飛躍。

吟一首短詩,博得滿堂喝彩;
寫一篇美文,贏得大家青睞;
問一個問題,收獲無限精彩;
分一份心得,回報汩汩清流。
此謂語文的魅力!
鑽文學,品美文,彰顯大家風范;
讀《三國》,看《紅樓》,引人無數情思;
讀讀神話、童話,馳騁想像的空間;
背背詩詞、駢賦,扣住文化的脈搏。
一篇散文,在纏綿緋惻中體會肝腸寸斷的凄苦;
一出戲劇,在曲折迂迴中迭出動人心魄的震撼;
一首詩歌,在含蓄凝練中讀出超脫凡世的清遠;
一部小說,在潮起潮落中成就驚世駭俗的嚮往。
語文,厚碩的雙翅,激人永遠搏擊長空;
語文,心靈的回響,引人走向高貴的殿堂;
語文,幾許清風熹雨,給人雲開月朗的爽潔。
踏過一片海,用廣博的知識激起片片微瀾;采過一叢花,在智慧的碰撞中迎來縷縷清香;有過一個夢,決定從這里啟程……
走進文學,探索文化,在心靈的光碟上鐫刻語文的美妙,一份恆久,一份輕松,笑問人生,夫復何求?
在我國台灣省該科目被稱為「國文」而不是「語文」。

語文的全稱是漢語言文學
一、語文必釋
1950年8月1日,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發中學暫行教學計劃(草案)及中等學校暫行校歷(草案)令》的公布,一個嶄新的學科名——語文,庄嚴誕生。除1956年3月19日至1958年3月8日語文被分設為漢語和文學兩科間隔兩年,一直沿用,已經50年了。然而,由於50年來新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空前迅猛,加上「文革」的遭折,語文學科竟連個「科學定義」都還沒有!因此,50年來語文教育界見仁見智、莫衷一是,應試教育的白熱化浪潮現將語文教育推倒了業內外人士公認公憤的「少慢差費」困境之中。今春以來,以《人民教育·語文教育世紀談》專欄和《中學語文教學·問題之鑒》專欄倡導的「語文教育問題大討論」正如火如荼,人聲鼎沸。業內外理論與實踐兩路人馬正薈萃於「語文教育問題」之中。不探索出解決語文教育問題的辦法,不得罷休,實為家國大事。如何使語文教育走出「少慢差費」?筆者認為應實事求是理性思維,抽薪止沸,對「語文」這個概念作出科學的辨證,並取得共識,盡快解決語文學科基礎理論方面的問題。語文科學概念問題已50年了,也有必要總結成功的最根本經驗,上升到理論。有了科學的理論指導,實踐就不至於徘徊不前。所以,「語文」必須解釋。用實事求是的認識武器,「語文是什麼?」問題完全能解決,也肯定有科學的解釋。
二、語文原義釋
「語文」一詞,《辭海》和《辭源》未收編作注。《現代漢語詞典》的解法是「『語言和文字』也指『語言和文學的簡稱』」。《新華詞典》注為「『語言和文學』,也指『語言和文章』或『語言和文學』」。這些工具書,因都沒有把「語文」作學科名來解,對「語文教育問題」幾乎不起好作用。釋法是否科學?也就另當別論了。
在作過大量的調查和分析之後,我得出:「語文」一詞的原義,不應是「什麼和什麼」,只能是「中國古今書面語言作品」,是「文章」。
1932年,上海大江書鋪刊印了復旦大學陳望道先生的修辭學名著《修辭學發凡》,書中大量使用了「語文」一詞!有「漢語文」、「語文分離」、「語文合一」、「語文正常關系」、「語文改進」、「語文的體式」、「完美的語文」等等等等。大教授這些「語文」是指什麼呢?細讀《修辭學發凡》全書,清楚得很,「語」是來源於口語的書面語,「文」是來源於文言(文飾之言)的書面語,未形成文字的口語叫「話」,形成了文字的是「文」。陳望道先生花費筆墨篇幅要說的是「『語辭』和『文辭』都是需修之辭」。一清二楚。
《中國文學史》現當代各版本教材,都少不了「話本」這個詞。「話本」是什麼?以中文系出身為主的語文老師們大概都知道「話本」是「舊時說書的人說唱時用的底稿」。老中國話本曾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說」。明清兩朝作興的是「八股文」。不知何時起,「話本」上的語言被叫作「白話」,「話本」上的文章和跟「話本」語言風格相同的文章有了「語體文」的名號,跟「文言文」平起平坐、分庭抗禮了。當代中國人都寫「語體文」,不再之乎者也破承起束了。我查過文言文家族的衰敗史,其統治地位被語體文奪去,是鴉片戰爭以後的事,是連續倒霉背運上百年的結果。帶頭造反的康有為、梁啟超,搞了次「新文體運動」,隨後是一批無產者搞「『五四』文化運動」,再後來,文言文的寶座在三十年代中後期國民黨統治區的「文藝大眾化問題大討論」中搖搖欲墜,最後在四十年代的「延安文藝整風運動」中轟然倒塌。活該!誰叫文言文要八股九股、僵化腐朽,束縛禁錮自明清以來老百姓的頭腦,阻礙科學與文化的進步,最終導致國門被洋人活活打破了呢?再不說白話,寫語體文,非搞得亡國滅種不可!有腦子的人是不會坐視不管的!
偉人毛澤東在天安門豪邁發出「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一聲宣言之前,「語文」是「古今中國書面語言作品」——「語體文」和「文言文」——的「聯合式簡稱」,是名詞術語,是可以抽出「文章」之象的一個普遍概念。
三、語文錯覺
1950年8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布《中學暫行教學計劃(草案)及中等學校暫行校歷(草案)》,標志著嶄新的——語文學科的庄嚴誕生。隨「語文」用作學科名,「語文」這一概念的靈活性表現出來:質方面,由「文章」變成了「關於文章的學問」。量方面,由一事物(語言)的「類概念」變成了另類事物(教育學科)某屬(課程)內的「種概念」。正是「語文」的內涵和外延都發生了變化,而人們的認識沒有及時跟進,出了行而上學的差錯,由此,帶來了教學觀念上的不少模糊。
展示語文的真實定義之前,有必要分析,辨別幾個典型的錯覺,加以糾正。
把「語文」解釋為「口頭語和書面文」,是上了師范類大學《語文教學法》教材的,此說,導致「語文」成為「掌握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工具課」,出了三個失誤:第一,語言是不帶階級性的,純粹認「語文」為語言學,放棄了新中國學校人文教育的階級烙印蓋戳大權,違背了教育規律,無異於向有亡我民族之心的列強及有害我民族進步之恙的封建半封建歷史倒退派們投降。第二,不該把「口頭語」也包進「語文」內來。學校教育是以內化文字化了的意識、知識為意義的,學母語口語,大沒有進學校的必要。城裡鄉下到處都有未入過學的老幼,除了嬰兒,沒多少不會說話的。蒙童與老農婦的語言也不失生動形象風趣,也能精當地表情達意,他們所掌握的語言,就是不能「至遠,至久」,時過境遷就煙消雲散。所以語文課不必以「教習口語技術」為責任,而應以「同化書面交際規范」為職責。第三,因為人們習以為常認為語言是交際工具,忽視語言還是思維的必備條件,所以有了「語文是工具」的錯誤推論,泯滅了語文教育啟迪發展智力的偉大作用,把語文課搞成了工具課。一般的,或者外國語言課可以看成工具課,語文則不行,它不僅以字詞辨析為目的!
語文課是文學課嗎?文學是藝術的一種,能從事「文學藝術」工作的人畢竟少數,中小學不是文學院,語文不能搞成文學課。作為人文教育的基礎學科,藝術化作為一種理想追求,當然可以,但決不能當作基本要求。素質教育、義務教育,教點粗淺的文學常識,培養學生的文學興趣,無可厚非,深淺應有度,應因材施教。
語文是始於且屬於新中國的,具有時代進步性的人文教育科學綜合基礎課,是科學系統中的一個古老而又嶄新的學科。錯覺應予校正。
四、語文學科定義及其釋 [以下部分曾於2002年6月在《中學語文教學》發表]
「語文」是科學,要定義,是不能由什麼名人或權威規定的,必須遵循邏輯學中定義的規則,作出的定義還必須有鞏固人們認識成果、有助於人們掌握知識的作用。下不出定義而強行加以規定、或者以「同仁之意」去猜度,那麼概念就是錯誤的。必須採用「屬加種差定義法」來求取。
語文,學科名。
語文是新中國人文教育科學中以典範的古今書面語言作品為教學媒介、以啟迪並發展學生智力為根本目的、以同化現代化的書面語言交際規范和同化現代化的中華民族共同人文心理為任務的基礎學科。
總類:科學;分類:人文科學;子類:人文教育科學;屬:中國人文教育科學中一個基礎學科。種差三個,(①以典範的古今書面語言作品為教學媒介②以啟迪並發展學生智力為根本目的③以同化現代化的書面語言交際規范和同化現代化的中華民族共同人文心理為任務)足夠與同屬的別種學科如政治、歷史相區分,也全面而真實地反映了本學科的本質屬性。
經檢驗,符號定義的邏輯規則,不存在「寬」「窄」「反復」「循環」「負」「含混」「隱喻」等等毛病。是「科學定義」。
以典範的古今書面語言作品為教學媒介,是教育科學、心理科學的規律給語文學科的原則要求。典型化選材,時代使然,政治傾向使然。不如此,則無法落實教育的正規性、傾向性、先進性和高效率。
啟迪發展智力,是語文學科的根本目的。心理學的研究早已證明,並且哲學、邏輯學、美學、文化學也都承認:「詞語」是人腦進行思維活動的物質前提。語文教育,從「人口手上中下」到「知本家」,向人腦輸入並固化「詞語」,輸入「捕獲和創造詞語的概念、程序和模式」,為啟迪發展教育對象的智力作出了最早、最大、最關鍵、最可能多的貢獻!當語文教學陷進「少慢差費」的泥潭時,人們發出了「語文教育誤盡蒼生」的埋怨,假使蒼生真的被誤,語文學科首先該受埋怨!不是嗎?「人生聰明識字始」,語文不行,什麼都枉然。我們現行的《語文教學大綱》沒有把啟迪發展智力放在肩上,還是「工具」「工具性、思想性」難怪很多人以為「語文課最好上」,又有人認為「語文課最難上」。好上與難上的分水嶺就在於如何看待智力啟迪與發展,是否對學生的一生負責。語文素質被認為就只有聽說讀寫能力,孰不知「察言觀色(看)、審時度勢(想)」不說不聽沒讀沒寫但也是語文素質的表現。語文教學對於培養觀察、記憶、思維、想像與判斷等認識能力和創造能力有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作用。主持智育,支持德育,策應體育,支應藝術教育和勞動技術教育,才是健全的語文教育觀。要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前提是學好語文。所以,啟迪發展智力是語文學科的根本目的。
同化現代化的民族共同文化心理,同化現代書面交際規范的學科有且僅有語文。語文學科名是真善美的統一體,不叫「國語」,不稱「漢語」,不名「文言」,也不號「華文」,仔細一推敲,我們會贊嘆:新中國教育開拓者們創立的「語文」學科名,真是巧奪天工,精美絕倫,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簡直是新中華文明的標志性傑作!同化現代化的全中華民族共同的書面交際規范和人文心理素質,是語文師生和語文工作者的共同責任!責無旁貸!
語文,人文學科術語。
舊中國,語文是古今書面語言作品——語體文和文言文——的簡式統稱。現今,語文是學科名。語文,還是一個人文素質衡量術語,指人的內部言語機製品質和外部言語技術能力綜合水平。

⑥ 初中語文教科書里共有幾篇文言文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文言文
第一單元
5、童趣(沈復)
第二單元
10、《論語》十則
第三單元
15、古代詩歌五首
觀滄海(曹操)
次北固山下(王灣)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西江月(辛棄疾)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第四單元
20、*山市(蒲松齡)
第五單元
25、《世說新語》兩則
詠雪
陳太丘與友期
第六單元
30、*寓言四則
智子疑鄰
塞翁失馬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文言文翻譯全集
第一單元
5、傷仲永(王安石)
第二單元
10、木蘭詩
第三單元
15、*孫權勸學《資治通鑒》
第四單元
20、口技(林嗣環)
第五單元
25、短文兩篇
誇父逐日 《山海經》
兩小兒辯日 《列子》
第六單元
30、*狼(蒲松齡)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文言文翻譯全集
第五單元
21、桃花源記(陶淵明)
22、短文兩篇
陋室銘(劉禹錫)
愛蓮說(周敦頤)
23、核舟記(魏學洢)
24、大道之行也(《禮記》)
25、杜甫詩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第六單元
26、三峽(酈道元)
27、短文兩篇
答謝中書書(陶弘景)
記承天寺夜遊(蘇軾)
28、觀潮(周密)
29、湖心亭看雪(張岱)
30、詩四首 歸園田居(陶淵明)
使至塞上(王維)
渡荊門送別(李白)
登黃鶴樓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文言文翻譯全集
第五單元
21、與朱元思書(吳均)
22、五柳先生傳(陶淵明)
23、馬說(韓愈)
24、送東陽馬生序(節選)(宋濂)
25、詩詞曲五首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赤壁(杜牧)
過零丁洋(文天祥)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
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浩)
第六單元
26、小石潭記(柳宗元)
27、岳陽樓記(范仲淹)
28、醉翁亭記(歐陽修)
29、滿井游記(袁宏道)
30、詩五首 飲酒(其五)(陶淵明)
行路難(其一)(李白)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己亥雜詩(龔自珍)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文言文翻譯全集
第六單元
21、陳涉世家(司馬遷)
22、唐雎不辱使命(劉向)
23、隆中對(陳壽)
24、出師表(諸葛亮)
25、詞五首
望江南(溫庭筠)
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
漁家傲(范仲淹)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
武陵春(李清照)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文言文翻譯全集
第五單元
17、公輸 《墨子》
18、《孟子》兩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19、魚我所欲也 《孟子》
20、《莊子》故事兩則
惠子相梁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

第六單元
21、曹劌論戰 《左傳》
22、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
23、愚公移山 《列子》
24、《詩經》兩首
關睢
蒹葭

(蘇教版)初中語文教科書七年級上冊文言文目錄
第一單元(親近文學)
《古代詩詞四首》
次北固山下
題破山寺後禪院
赤壁
浣溪沙

第二單元(金色年華)
《幼時記趣》

第三單元(民俗風情)
《中秋詠月詩三首》
十五夜望月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古代詩詞三首》
過故人庄
游山西村
一剪梅

第四單元(多彩四季)
《三峽》
《古代詩詞四首》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西江月
秋詞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第五單元(關注科學)
《夢溪筆談二則》
以蟲治蟲
梵天寺木塔
《論語八則》

第六單元(奇思妙想)
《古詩四首》
迢迢牽牛星
觀滄海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登岳陽樓

(蘇教版)初中語文教科書七年級下冊文言文目錄
第一單元(人物風采)
《趙普》

第二單元(童年趣事)
第三單元(建築藝術)
《黃鶴樓》
《於園》

第四單元(動物世界)
《古詩三首》

孤雁
鷓鴣

第五單元(信息傳播)
第六單元(詩詞拔萃)
《古代詩詞三首》
木蘭詩
觀刈麥
破陣子
《古詩二首》
黃鶴樓
歸園田居

(蘇教版)初中語文教科書八年級上冊文言文目錄
第一單元(長征組歌)
第二單元(愛國情懷)
《晏子使楚》
《古詩四首》
春望
泊秦淮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過零丁洋

第三單元(至愛親情)
《人琴俱亡》
《古詩三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夜雨寄北
己亥雜詩

第四單元 (江山多嬌)
《小石潭記》
《記承天寺夜遊》
《古詩三首》
望岳
錢塘湖春行
登飛來峰

第五單元(人與環境)
《治水必躬親》

第六單元(高新科技)
《古詩三首》
雁門太守行
別雲間
論詩

(蘇教版)初中語文教科書八年級下冊文言文目錄
第一單元(借物抒懷)
《竹溪記》

第二單元(道德修養)
《陋室銘》
《詩詞曲三首》
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
漁家傲
天凈沙·秋思

第三單元(事理說明)
《活板》
《山市》

第四單元(小說之林)
《核舟記》

第五單元(人生體驗)
《送東陽馬生序》
《古詩二首》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無題

第六單元(精彩演講)
《兩小兒辯日》

(蘇教版)初中語文教科書九年級上冊文言文目錄
第五單元(學會讀書五:藉助注釋學文言)
16.陳涉世家(司馬遷)
17.桃花源記(陶淵明)
18.與朱元思書(吳均)
19.捕蛇者說(柳宗元)
20.岳陽樓記(范仲淹)
21.醉翁亭記(歐陽修)

(蘇教版)初中語文教科書九年級下冊文言文目錄
9.曹劌論戰
10.愚公移山
11.出師表
12.觀潮
19.鄒忌諷齊王納諫
20.《孟子》二章 1 2
21.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2.墨池記 桃花源記
�8�6 基礎知識
�8�3 文學常識
本文選自《陶淵明集》。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東晉著名田園詩人。不滿當時現實,棄官歸隱。《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都是傳世名篇。我們還學過他的《歸園田居》。
�8�3 文言詞語
【一般詞語】
〔緣〕沿著,順著。〔夾岸〕兩岸。夾,在兩旁。〔數〕幾。〔芳〕香花。〔落英〕落花。一說,初開的花。英,花。〔繽紛〕繁多樣子。〔復〕再。〔彷彿〕隱隱約約,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樣子。〔才〕僅。〔平曠〕平坦開闊。〔儼然〕整齊的樣子。〔屬〕類。〔阡陌〕田間小路。〔悉、咸]全,都。〔黃發〕指老人。〔垂髫〕指小孩。〔怡然〕形容喜悅。〔乃〕竟然。〔具〕詳細。〔問訊〕打聽消息。〔雲〕說。 [嘆惋]感嘆驚訝。惋,驚訝,驚奇。[延]邀請。〔語(yù)〕告訴。[扶]沿,順著。[向]從前,舊的。〔及〕到。〔詣〕到。〔遣〕派。〔欣然〕高興的樣子。〔規〕計劃。〔果〕實現。
【一詞多義】
[中] ①年間。(晉太元中)②中間。(中無雜樹) [志] ①標記。(尋向所志)②做標記。(處處志之)[為] ①(wéi)作為(武陵人捕魚為業)②(wèi)對,向。(不足為外人道也)[尋] ①尋找。(尋向所志)②隨即,不久。(尋病終)[聞]①聽說。(村中聞有此人)②聽到的事情。(具言所聞)[舍]①(shě)舍棄,放下。(便舍船)②(shè)房舍。(屋舍儼然)[作] ①勞作。(其中往來種作)②做。(設酒殺雞作食)
【古今異義】
[鮮美]古:鮮艷美麗。今:食物味道好。〔開朗〕古:地方開闊,光線充足。今:樂觀,暢快,不陰郁低沉。[交通]古:交錯相通。今:各種運輸郵電事業的總稱。[妻子]古:妻子兒女。今:男子的配偶。[絕境]古:與世隔絕的地方。今:沒有出路的境地。[無論]古:不要說,(更)不必說。今:連詞,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相同。[如此]古:像這樣。今:這樣。[不足]古:不值得。今:不充足;不滿。
【詞類活用】
[異]感到詫異。[窮]盡,有走完或窮究根源之意。[盡]完,文中有消失之意。
【通假字】
[要]通「邀」,邀請。
【成語】
[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幽暗變得開闊明亮的樣子。也比喻對某個道理長期思索不解而後突然明白。豁然,開闊敞亮的樣子。
[無人問津]比喻無人探問價格或情況。津,渡口。
[怡然自樂]形容高興而滿足的樣子。
[世外桃源]借指一種空想的脫離現實斗爭的美好世界。
�8�6 理解探究
(一)用原文語句回答:
1.描寫桃花林美麗景色的語句是: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描寫桃花源社會環境安定平和的語句是: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3.描寫桃花源人熱情好客的語句是:便邀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表現桃花源中自然環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5.表現人民生活恬適的句子:往來種作;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6.表明漁人總體感受的句子:豁然開朗。
7.表明桃花源中人來桃花源原因的句子:先世避秦時亂。
8.表明漁人背信棄義的句子:詣太守,說如此。
(二)用自己的話概括回答:
1.第一段描寫桃花林又什麼作用?
渲染了神秘美麗的氣氛,暗示將會出現奇境,為寫桃花源的美好做鋪墊。
2.「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現了漁人怎樣的心情?
事出偶然,意料之外。
3. 「欲窮其林」中的「窮」字表現了漁人怎樣的心理?
由於「甚異之」,想探個究竟。
4. 「豁然開朗」照應前文什麼內容?
初極狹,才通人。
5. 為什麼村人「見漁人,乃大驚」?
村人對陌生人出現感到驚異,表明桃花源與世隔絕很久。
6.「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會環境是怎樣的?
社會動盪,戰爭頻繁,民不聊生。
7. 桃花源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狀況、精神狀態怎樣?
自然環境:美麗富饒;②社會環境:安定平和;③生活狀況:安居樂業;④精神狀態:自由快樂。
8.「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從文中可推斷漁人向桃花源中人說了什麼?
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會動亂,人民生活痛苦。
9.桃花源中人為什麼嘆惋?作者為什麼不一一寫出漁人的話?
為時代變遷,桃花源外社會黑暗動盪,人民生活痛苦而嘆惋。
本文主要寫桃花源的美好,而不是世外戰亂;另外桃花源外的事世人皆知,沒有必要一一寫出。
10.桃花源中人「不復出焉」的原因是什麼?
先人已飽受戰亂之苦,桃花源中人不想回到黑暗的社會中再過痛苦的生活。
11.為什麼村人說「不足為外人道也」?
對漁人存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後破壞他們和平安定的生活。
12.作者為什麼要寫「尋向所志,不復得路」?
表明桃花源是一個似有實無的虛幻世界,並不存在。也表達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13.作者為什麼要寫劉子驥尋訪桃花源「未果」?
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給桃花源增添奇異色彩;也表明桃花源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隱含了作者無力改變社會現實的無奈。
14.作者筆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樣的特點?(作者追求的是怎樣的生活?)
環境優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風淳樸;沒有階級,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戰亂,人人自食其力,安居樂業,和平安寧的理想社會。
15.作者為什麼要虛構一個與現實對立的美好世界?
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廣大人民的願望;對美好生活嚮往,對黑暗社會批判。
16.寫出文章的整體思路。
(漁人)發現桃源、訪問桃源、離開桃源。
�8�6 遷移拓展
1.與「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成語是什麼?
豁然開朗。
2.你怎樣看待陶淵明筆下的理想社會?
它與當時的黑暗社會形成鮮明對照,是作者不滿當時現實的一種精神寄託,是對當時黑暗社會的批判,客觀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願望,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痕跡,有一定的復古傾向,在階級社會中也只能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3.漁人是個怎樣的人?寫漁人有怎樣的作用?
漁人背信棄義、不守諾言。
寫漁人的作用:一方面與桃花源中人的淳樸好客形成對比,加深了人們對桃花源外社會的認識,突出了桃花源是理想的社會;另一方面,本文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寫漁人是組織材料的需要。
4.針對第二段語句作簡要評注。
本段駢散結合,朗朗上口,三字句和四字句連貫流暢,精煉有意境。「黃發垂髫」又運用借代修辭,增強了語言表現力。
5.由「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你能從中聯想到哪些人生道理或啟示?
圍繞「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有所作為,必須經歷一些艱難苦難」回答即可。
6.第二段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入手描寫的?請你以「桃花源美在……」領起,寫兩點賞析性文字。
例:桃花源美在自然環境的優美,桃花源美在社會生活寧靜。
7.你是如何看待桃花源人避難於桃花源,不復出焉的行為的?
桃花源人在當時是很幸運的,能躲避禍患,生活安定;但從積極意義上來講,躲避不是永遠的,應該起來抗爭。(談出自己的想法即可)
8.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王國,你的理想王國是怎樣的?用生動的語言描述來。
(自我做答)

�8�5 愛蓮說
�8�6 基礎知識
�8�7 文學常識
本文選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頤,字茂叔,北宋哲學家。元公是周敦頤的謚號。
�8�7 文言詞語
�8�4 常規詞語
【蕃(fán)】多。【獨】僅。【盛】大規模。【予】我。【染】沾染。【濯】洗滌。 【清漣】水清而有微波,這里指清水。【妖】美麗而不端莊。【植】立。 【褻(xiè)玩】玩弄。褻,親近而不莊重。【謂】認為。【隱逸】隱居的人。【君子】品德高尚的人。【鮮】少。 【宜】應當。【眾】多。
�8�4 詞類活用
【蔓】生枝蔓。【枝】張枝節。【亭亭】聳立的樣子。
�8�6 閱讀探究
1. 在第一段中,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蓮的可愛形象,賦予蓮以美好的品質?意在表達作者怎樣的情操?
從環境習性、體態香氣、清高氣質等方面,表達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
2. 「陶後鮮有聞」中的「陶」指誰?文中的「鮮」與哪個詞語構成反義詞?
指陶淵明。文中與「鮮」構成反義詞的是:眾(蕃)。
3. 從作者對蓮的贊美來看,這種君子應具備怎樣的品格?
鄙棄貪圖富貴、追求名利的世風,潔身自好,保持堅貞的氣節和高尚的品德。
6.「予獨愛蓮」中的「獨」表現了作者什麼態度?
遺世獨立,決不隨波逐流的態度。
7.「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表現了蓮花什麼特點?
莊重、高雅(清高)。
8.作者把蓮和牡丹對舉,其用意是什麼?
批判貪圖名利、追求富貴的世風,表明自己潔身自好的品格。
9.作者不願隱逸,也不貪圖富貴,他追求什麼?
在污濁的世間,堅貞不渝的保持自己的操守。
10.作者以蓮自況,表現了他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委婉地批判了趨炎附勢、追求富貴的世風。
11.文中的蓮花的象徵意義是什麼?
不追求名利,在污濁的環境中,潔身自好、保持堅貞氣節的高尚品德的君子。
12.作者寫蓮表白自己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寫菊表白自己不願隱逸的生活態度,寫牡丹表白自己對追逐名利世風鄙棄的生活態度。
13.「蓮之愛,同予者何人」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慨嘆品德高尚的君子太少,含蓄地表明追逐名利、趨炎附勢的人太多。
14.怎樣理解作者在文尾的慨嘆?
表明自己的人生態度:既不想陶淵明那樣消極避世,又不向世人那樣追逐功名富貴,他要在污濁的世間獨立不移,永遠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15.用原文語句回答。
1) 蓮象徵什麼?
君子的美好品德。
2) 文中比喻君子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隨俗浮沉,又莊重、質朴,不孤高自許、嘩眾取寵(或表現蓮的高潔,概括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高貴品德和堅貞操守)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3) 高度概括蓮高貴品質的句子(點明中心的主旨句)是:蓮,花之君子者也。
4) 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或特立獨行,正直不苟,豁達大度)因而美名遠揚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
5) 比喻君子志潔行廉,又有莊重的儀態,令人敬重而不敢輕侮的句子是: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6) 「世人甚愛牡丹」,這是因為牡丹是:牡丹,花之富貴者也;「予獨愛蓮」的根本原因是:蓮,花之君子者也。
16.請在文中找出一句駢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17.襯托分正襯和反襯兩種。本文用菊花和牡丹來襯托蓮,其中菊花屬於正襯,牡丹屬於反襯。
�8�6 遷移拓展
1.細細考慮,「菊之愛」可以有兩重含義:①做一個避世的隱士;②像陶淵明那樣保持獨立的人格。你贊成哪一種說法?談談看法。(自圓其說既可。)
如:贊成兩重都有道理。作者意思是:避世者不染世塵之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境界更高。
2.魯迅有詩:「掃除膩粉呈風骨,褪卻紅衣學淡妝。好問濂溪稱凈植,英隨殘葉墜寒塘。」這首詩稱頌的是哪一種花?
蓮花。
3.喜歡哪一種花是人的志趣的表現。你喜愛哪一種花?說明喜愛的原因(包含駢句)。
梅花。它頂風冒雪,「凌寒獨自開」。(傲雪盛開人皆頌,迎寒綻放世堪揚。)
蒲公英花。花朵雖小,卻遍布各地,有極強的生命力。(花小能怡情,葉瘦能醫疾。)
菊花。在萬花紛謝之時獨自開放,決不隨波逐流,且不畏嚴寒,堅強不屈。(百花凋謝始露面,孑身盛開也吐香。)
4.孟子認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與周敦頤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種觀點,談談你的看法。
答法一:同意孟子的觀點。人的思想受環境的影響,「孟母擇鄰」說的即是這個道理。
答法二:同意周敦頤的觀點。只要人保持堅貞的操守,潔身自好,即使處於污濁的環境中也能不受其影響。如《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靜。

�8�5
�8�5 三峽
�8�6 基本知識
�8�9 文學常識
《三峽》選自《水經註疏》。三峽,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總稱,在長江上游重慶奉節和湖北宜昌之間。作者酈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長,范陽涿(Zhuō)縣(現在屬河北)人,北魏地理學家。好學博覽,留心水道等地理現象,撰《水經注》。其書名為注釋《水經》,實則以《水經》為綱,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我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該書還記錄了不少碑刻墨跡和漁歌民謠,文筆絢爛,語言清麗,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
�8�9 文言詞語
【通假字】
[闕]通「缺」,空缺。
【一詞多義】
[絕]①沿泝阻絕[斷,斷絕] ②絕巘多生怪柏[極] ③哀轉久絕[停止;消失]
【詞類活用】
①乘奔御風[飛奔的馬] ②素湍綠潭[急流的水] ③回清倒影[清波]
【常見短語】
[略無]毫無。略,幾乎。 [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 [亭午]正午,中午。亭,正當。 [夜分]半夜。[榮]茂盛。[峻]高而陡峭。 [良多]很多。良,很。 [屬(zhǔ)引]連續不斷。屬,連續。引,延長。
【其他詞語】
[嶂(zhàng)] 高聳險峻如屏障的山峰。 [曦(xī)]日光。這里指太陽。[襄(xiāng)]
上。 [沿]順流而下。 [溯(sù)]逆流而上。 [或]有時。 [宣]傳達。 [雖]即使。 [御]駕,乘。 [疾]快。 [素]白色。[回]迴旋。[巘(yǎn)] 險峻的山崖或山峰。[漱(shù)]沖刷。 [旦]早晨。 [肅]寂靜。 [哀]悲哀。 [轉(zhuǎn)]婉轉。 [沾]沾濕。 [三]表示概數。
�8�6 理解探究
�8�9 整體把握
《三峽》以凝練生動的筆墨,寫出了三峽的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景色,激發人們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作者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寫山,突出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的特點。寫水,則描繪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象。
作者寫景,採用的是大筆點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餘字,就把七百里三峽萬千氣象盡收筆底。寫春冬之景,著「素」「綠」「清」「影」數字;寫秋季的景色,著「寒」「肅」「凄」「哀」數字,便將景物的神韻生動地表現了出來。
文章先寫山,後寫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寫水則分不同季節分別著墨。在文章的節奏上,也是動靜相生,搖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洶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飛懸的瀑布,哀轉的猿鳴,悲涼的漁歌,構成了一幅幅風格迥異而又自然和諧的畫面,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8�9 結構提綱
總特點:山高嶺連,中間狹窄。(側重寫山:連綿不斷,遮天蔽日。)
分特點:(1)夏:水漲流速,交通斷絕。(2)春冬:水退潭清,風景秀麗。(3)秋:水枯氣寒,猿鳴凄涼。(側重寫水:四季不同,風景各異。)
�8�9 問題探究
�8�5 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三峽自然景觀的?
文章先寫山,後寫水。寫山,突出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的特點;寫水,則描繪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象。
�8�5 第一段總寫了三峽怎樣的特點?
(1)峽長(七百里)嶺連(連山,略無缺處)(3)山高峽窄(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8�5 第一段中三峽的山具有怎樣的特點?
山高嶺連,岸偉峽險(或連綿不斷,遮天蔽日)。
�8�5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這一特定環境下的情景綜合表現了三峽怎樣的特點?
山的「連」「高」「窄」。
�8�5 第一段作者採用了什麼寫法表現三峽的特點?
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
�8�5 三峽的夏水有何特點?
(1)水漲(襄陵,沿泝阻絕)(2)流急(朝發白帝,暮到江陵,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8�5 寫「朝發白帝,暮到江陵」的作用是什麼?這是什麼寫法?你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詩?
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漲流急,也突出了三峽夾江對峙、狹窄險要的特點。寫法:側面描寫。想到李白的《早發白帝城》。
�8�5 第三段作者是抓住三峽的那些典型景物描寫的?表現了三峽怎樣的季節特點?
抓住了碧水、怪木、飛瀑來寫的。表現了春冬三峽的風光秀麗。
�8�5 總括春冬之景的四個字是什麼?
清榮峻茂。
�8�5 「良多趣味」表現在何處?
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8�5 第四段寫什麼季節的景色?作者是從哪一角度寫景的?表現了景物什麼特點?
秋季。聽覺。表現了幽靜、寂寥、凄異的特點。
�8�5 「漁者歌」有什麼作用?
說明猿聲凄涼、悲哀,從側面渲染了秋天蕭瑟、肅殺的氣氛。也暗含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8�5 作者為什麼先寫夏水?又為什麼先寫山,後寫水?
作者是為江水作注,重點是寫水,而水以夏季為盛,故先寫「夏水」。為寫水勢,先寫山勢,這既能揭示水急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嶺相互映襯,能形成一幅險峻壯奇的圖畫。
�8�5 分別概括三峽夏、春冬、秋三段時間三峽景物的美點。
①奔放美 ②清悠美 ③凄婉美
�8�5 第一段和後三段是什麼關系?
總分關系。
�8�5 本文在語言運用方面有怎樣的特點和作用?試作簡析。
本文多用四字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讀起來收放有致,很有節奏感。語言精練,表現力強,充滿生氣。
�8�5 文中提到了巫峽,另兩峽是什麼?
瞿塘峽、西陵峽。

�8�5 記承天寺夜遊
�8�6 基礎知識
�8�9 文學常識
《記承天寺夜遊》選自《東坡志林》。寫於作者被貶黃州期間。作者是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

⑦ 九年級文章共有幾篇文言文

非古詩有15篇,分別是《陳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對》,《出師表》《公輸》《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魚我所欲也》,《惠子相梁》,《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曹劌論戰》,《鄒忌諷齊王納諫》,《愚公移山》,《關雎》《蒹葭》

⑧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所有的語文文言文及古詩。急需呀!!!

1、《望江南》唐代溫庭筠(九上課內)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譯文:

梳洗打扮後,在望江樓上獨自依靠欄桿遠望。成百上千艘船過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沒有出現。太陽的余暉脈脈地灑在江面上 江水緩緩地流著,思念的柔腸縈繞在那片白蘋洲上。

2、《漁家傲》宋代范仲淹(九上課內)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裡,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譯文:

眼看秋天到了,西北邊塞的風光和江南風光自然大不相同。頭頂的大雁又飛回南方衡陽去了,一點也沒有停留意思。此情此景,不禁又勾起戍邊人思鄉的情緒。黃昏時分,軍中號角催吹,周圍的邊聲也隨之而起。層巒疊嶂里,暮靄沉沉,山銜落日,孤零零的城門緊閉。

飲一杯濁酒,我不由得想起萬里之外的親人。可是,眼下外患未平,功不成名不就,又怎能半途而廢。遠方傳來羌笛的悠悠之聲,天氣寒冷,軍營里早已結滿寒霜。夜深了,我還不能安睡,為操持軍計,我的須發都變白了。戍邊人思念親人,也久久難以成眠,多少次夢里流下眼淚。

3、《江城子》宋代蘇軾(九上課內)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

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譯文:

我姑且抒發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氣,左手牽著黃狗,右手托著蒼鷹。隨從的將士們頭戴華美艷麗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盪盪的大部隊像疾風一樣,席捲平坦的山岡。為我報知全城百姓,使隨我出獵,我一定要像孫權一樣射殺一頭老虎給大家看看。

喝酒喝到正高興時,我的胸懷更加開闊,我的膽氣更加張揚。即使頭發微白,又有什麼關系呢?朝廷什麼時候才能派人拿著符節來密州赦免我的罪呢?那時我定當拉開弓箭,使之呈現滿月的形狀,瞄準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來。

4、《武陵春》唐代李清照(九上課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譯文:

風停了,塵土裡帶有花的香氣,花兒已凋落殆盡。日頭已經升的老高,我卻懶得來梳妝。

景物依舊,人事已變,一切事情都已經完結。想要傾訴自己的感慨,還未開口,眼淚先流下來。

聽說雙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只恐怕雙溪蚱蜢般的小船,載不動我許多的憂愁。

5、《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宋代辛棄疾(九上課內)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譯文:

醉里挑亮油燈觀看寶劍,夢中聽到軍營的號角聲響成一片。把牛肉分給部下享用,讓樂器奏起雄壯的軍樂鼓舞士氣。這是秋天在戰場上閱兵。

戰馬像的盧一樣,跑得飛快,弓箭像驚雷一樣,震耳離弦。一心想完成替君收復國家失地的大業,取得世代相傳的的美名。可惜已成了白發人!

⑨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共幾篇文言文

文言文4首:《陳涉世家》-司馬遷 、《唐雎不辱使命》-出自《戰國策》、《隆中對》-陳壽、《出師表》-諸葛亮。

《陳涉世家》是漢代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創作的一篇文章,列於《史記》第四十八篇,是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吳廣的傳記。

此文以陳勝、吳廣的活動為線索,詳細地記述了陳勝起義的全過程,以及相繼而起的各路起義軍的勝敗興替,描述了起義軍的浩大聲勢,肯定了陳勝在反抗秦王朝統治斗爭中的功績。

作者簡介

司馬遷,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司馬談之子。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了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

元封三年(前108年)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後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

閱讀全文

與9年級語文文言文多少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